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1a 页 WYG0696-0803a.png

皇祐贤良儒志先生王景山讳开祖少敏悟书经目辄
成诵勤笃废寝食初习制科以所业上召试皇祐五年
中第三甲进士第洪氏登科记云是年应制科者十有
八人宰相不曾留意取士密谕考官只放一人过阁下
试六论贤良赵彦若中选及对策又黜之是年制科并
不取人景山幡然不调而归尽焚旧作纵观经史百家
之书考别差殊与学者共讲之席下常数百人尊之曰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1b 页 WYG0696-0803b.png

志一编门弟子传习今其书首章言复者性之宅无妄
者诚之原又曰学者离性而言情奚情之不恶又曰使
孔子用于当时六经之道不若今之著矣旨意若此者
众君子评其为知德之奥最末章曰由孟子以来道学
不明吾欲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治杜淫邪之路辟皇
极之门吾畏诸天者也吾何敢已哉是其自负岂浅浅
者当庆历皇祐间宋兴来百年经术道微伊洛先生未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2a 页 WYG0696-0803c.png

话言此永嘉理学开山祖也不幸有则亡之叹后四十
馀年伊洛儒宗始出从游诸公还乡转相授受理学益
行而滥觞亦有自焉绍熙二年春朝请大夫宝谟阁待
制永嘉后学陈谦撰
儒志像赞
公讳开祖字景山登皇祐癸巳郑獬榜进士第试秘书
省校书郎出佐处州丽水县既而不乐退居郡城东山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2b 页 WYG0696-0803d.png

十二而卒学者尊之曰儒志先生为永嘉道学开山祖
著儒志一编以贻后人及之尝僭为序因拜公遗像景
仰高风敬为之赞云
温乎其容渊乎其中含英萃精玉蕴金舂灏然正大光
明之气倡为理学道统之宗著儒志一编而首言复性
对贤良三策而致力厥衷试秘书而才猷允懋寄民社
而治绩尤隆倦从事恬退东山之麓开来学大施时雨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3a 页 WYG0696-0804a.png

是宜二学立祠尊为先贤之首位名与斗山而并崇也
宋乾道壬辰春知枢密院参知政事同里许及之拜书
阳春其盎良玉其温扶舆所钟噩噩浑浑东山讲道学
者是尊当伊洛之未作承洙泗之渊源杜淫邪路辟皇
极门儒志一编阐道之原贤良三策卫道之垣功扶世
教泽裕后昆使天假年安知其不扣圣人之幽阍也邪
元泰定丙寅夏五月望后三日正议大夫海北海南道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3b 页 WYG0696-0804b.png

永嘉贤良王公遗书跋
伯衡年十二三侧闻乡之达尊言宋时永嘉人物之盛
道术之懿固莫加于乾淳之际尚论其所由来实出皇
祐贤良王公景山且盛称公学术议论文章卓然过人
伯衡私念公之在宋仕不登于朝化不行于国而数百
年之下言浚斯道之源者属之公焉必有大过人者矣
自是会永嘉学士大夫辄从问公遗书皆以为高文大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4a 页 WYG0696-0804c.png

之兹过永嘉辱友公九世孙渊始得见其家藏儒志编
若干首刘屯田戴惟岳二墓文观是书虽不能尽知公
因文以求义因迹以求用亦足以得其绪馀矣于戏庆
历之前固有斯人乎乡达尊岂欺我哉使假之以年䆒
极高妙得志当时则其道不既昌大矣乎谈者安得谓
六经群圣人之道至濂溪横渠明道伊川诸子出而后
复明又安得谓五代文词之习至欧阳永叔尹师鲁梅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4b 页 WYG0696-0804d.png

而遽卒庸非天乎虽然扬子云有言存则人亡则书而
近世胡汲仲又广之曰千古圣贤之道由斯文而知之
后乎千古亦将由斯文而知今之道夫上下千古其人
不相及矣必于其书而知其道焉则公之遗书何可以
不传也渊图重刻以嘉惠后学不亦宜乎抑岂不以学
术之在一家一邦不若公之天下也欤此君子之用心
也伯衡既幸得见少偿素愿又重渊克承家学无愧为
儒志编 儒志学业传 第 5a 页 WYG0696-0805a.png

月甲子翰林院国史编修致仕眉山苏伯衡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