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a 页 WYG0715-02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子抄释卷九
明 吕楠 编
论王伯之辨第一(明道文/下同)
臣伏谓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
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
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所回曲霸者崎岖反侧于
曲径之中而卒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诚心而王则王
二程子抄释卷九
明 吕楠 编
论王伯之辨第一(明道文/下同)
臣伏谓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
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
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所回曲霸者崎岖反侧于
曲径之中而卒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诚心而王则王
卷九 第 1b 页 WYG0715-0226b.png
矣假之而霸则霸矣二者其道不同则在择审其初而
已易所谓差若毫釐谬以千里者其初不可不审也故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王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
不能惑故力进于道而莫之禦也苟以霸者之心而求
王道之成是衒石以为玉也故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
事而曾西耻比管仲者义所不由也况下于霸者哉陛
下躬尧舜之资处尧舜之位必以尧舜之心自任然后
为能充其道汉唐之君有可称者论其人则非先王之
已易所谓差若毫釐谬以千里者其初不可不审也故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王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
不能惑故力进于道而莫之禦也苟以霸者之心而求
王道之成是衒石以为玉也故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
事而曾西耻比管仲者义所不由也况下于霸者哉陛
下躬尧舜之资处尧舜之位必以尧舜之心自任然后
为能充其道汉唐之君有可称者论其人则非先王之
卷九 第 2a 页 WYG0715-0227a.png
学考其时则皆驳杂之政乃以一曲之见幸致小康其
创法垂统非可继于后世者皆不足为也然行仁政而
不素讲其具使其道大明而后行则或出或入终莫有
所至也夫事有大小有先后察其小忽其大先其所后
后其所先皆不可以适治且志不可慢时不可失惟陛
下稽先圣之言察人事之理知尧舜之道备于己反身
而诚之推之以及四海择同心一德之臣与之共成天
下之务书所谓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又曰一哉王心言
创法垂统非可继于后世者皆不足为也然行仁政而
不素讲其具使其道大明而后行则或出或入终莫有
所至也夫事有大小有先后察其小忽其大先其所后
后其所先皆不可以适治且志不可慢时不可失惟陛
下稽先圣之言察人事之理知尧舜之道备于己反身
而诚之推之以及四海择同心一德之臣与之共成天
下之务书所谓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又曰一哉王心言
卷九 第 2b 页 WYG0715-0227b.png
致一而后可以有为也古者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诚以
谓不得其人而居之则不若阙之之愈也盖小人之事
君子所不能同岂圣贤之事而庸人可参之哉欲为圣
贤之事而使庸人参之则其命乱矣既任君子之谋而
又入小人之议则聪明不专而志意惑矣今将救千古
深锢之弊为生民长久之计非夫听览之明尽正邪之
辩致一而不二能胜之乎或谓人君举动不可不谨易
于更张则为害大矣臣独以为不然所谓更张者顾理
谓不得其人而居之则不若阙之之愈也盖小人之事
君子所不能同岂圣贤之事而庸人可参之哉欲为圣
贤之事而使庸人参之则其命乱矣既任君子之谋而
又入小人之议则聪明不专而志意惑矣今将救千古
深锢之弊为生民长久之计非夫听览之明尽正邪之
辩致一而不二能胜之乎或谓人君举动不可不谨易
于更张则为害大矣臣独以为不然所谓更张者顾理
卷九 第 3a 页 WYG0715-0227c.png
所当耳其动皆稽古质义而行则为谨莫大焉岂若因
循苟简卒致败乱者自古以来何常有师圣人之言法
先王之治将大有为而反成祸患者乎愿陛下奋天锡
之勇智体乾刚而独断沛然不疑则万世幸甚(熙宁二/年时为)
(监察御史里行释论王伯之分/甚明白矣则行王道甚简易矣)
论遣张载按狱第二
臣伏闻著作佐郎张载往明州推勘苗振公事窃谓载
经术德义久为士人师法近侍之臣以其学行论荐故
循苟简卒致败乱者自古以来何常有师圣人之言法
先王之治将大有为而反成祸患者乎愿陛下奋天锡
之勇智体乾刚而独断沛然不疑则万世幸甚(熙宁二/年时为)
(监察御史里行释论王伯之分/甚明白矣则行王道甚简易矣)
论遣张载按狱第二
臣伏闻著作佐郎张载往明州推勘苗振公事窃谓载
经术德义久为士人师法近侍之臣以其学行论荐故
卷九 第 3b 页 WYG0715-0227d.png
得召对蒙陛下亲加延问屡形天奖中外翕然知陛下
崇尚儒学优礼贤俊为善之人孰不知劝今朝廷必欲
究观其学业详试其器能则事固有系教化之本原干
政治之大体者傥使之讲求议论则足以尽其所至夫
推按诏狱非谓儒者之不当为臣今所论者朝廷待士
之道尔盖试之以治狱虽足以见其钩深练覈之能攻
摘断击之用正可试诸能吏非所以尽儒者之事业徒
使四方之人谓朝廷以儒术贤业进之以狱吏之事试
崇尚儒学优礼贤俊为善之人孰不知劝今朝廷必欲
究观其学业详试其器能则事固有系教化之本原干
政治之大体者傥使之讲求议论则足以尽其所至夫
推按诏狱非谓儒者之不当为臣今所论者朝廷待士
之道尔盖试之以治狱虽足以见其钩深练覈之能攻
摘断击之用正可试诸能吏非所以尽儒者之事业徒
使四方之人谓朝廷以儒术贤业进之以狱吏之事试
卷九 第 4a 页 WYG0715-0228a.png
之则抱道修洁之士益难自进矣于朝廷尊贤取士之
体将有所失伏乞朝廷别赐选差贵全事体(熙宁二年/闰十一月)
(上时为监察御史里行朝释按/狱状非独为张载实为 廷也)
论君道第三
臣伏谓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学明善恶之归辨忠邪
之分晓然趣道之正故在乎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
之治成矣所谓定志者一心诚意择善而固执之也夫
义理不先尽则多听而易惑志意不先定则守善而或
体将有所失伏乞朝廷别赐选差贵全事体(熙宁二年/闰十一月)
(上时为监察御史里行朝释按/狱状非独为张载实为 廷也)
论君道第三
臣伏谓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学明善恶之归辨忠邪
之分晓然趣道之正故在乎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
之治成矣所谓定志者一心诚意择善而固执之也夫
义理不先尽则多听而易惑志意不先定则守善而或
卷九 第 4b 页 WYG0715-0228b.png
移惟在以圣人之训为必当从先王之治为必可法不
为后世驳杂之政所牵制(一作/滞)不为流俗因循之论所
迁惑自知极于明信道极于笃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必
期致世如三代之隆而后已也然天下之事患常生于
忽微而志亦戒乎渐习是故古之人君虽出入从容閒
燕必有诵训箴谏之臣左右前后无非正人所以成其
德业伏愿陛下礼命老成儒贤不必荣以职事俾日亲
便座讲论道义以辅圣德又择天下贤俊使得陪侍法
为后世驳杂之政所牵制(一作/滞)不为流俗因循之论所
迁惑自知极于明信道极于笃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必
期致世如三代之隆而后已也然天下之事患常生于
忽微而志亦戒乎渐习是故古之人君虽出入从容閒
燕必有诵训箴谏之臣左右前后无非正人所以成其
德业伏愿陛下礼命老成儒贤不必荣以职事俾日亲
便座讲论道义以辅圣德又择天下贤俊使得陪侍法
卷九 第 5a 页 WYG0715-0228c.png
从朝夕延见开陈善道讲磨治体以广闻听如是则圣
智益明王猷允塞矣今四海靡靡日入偷薄末俗哓哓
无复廉耻盖亦朝廷尊德乐道(一作/义)之风未孚而笃诚
忠厚之教尚郁也惟陛下稽圣人之训法先王之治一
(一作/正)心诚意体刚健而力行之则天下幸甚(释君志定/便可通天)
(下之/志)
论十事第四
臣窃谓圣人创法皆本诸人情极乎物理虽二帝三王
智益明王猷允塞矣今四海靡靡日入偷薄末俗哓哓
无复廉耻盖亦朝廷尊德乐道(一作/义)之风未孚而笃诚
忠厚之教尚郁也惟陛下稽圣人之训法先王之治一
(一作/正)心诚意体刚健而力行之则天下幸甚(释君志定/便可通天)
(下之/志)
论十事第四
臣窃谓圣人创法皆本诸人情极乎物理虽二帝三王
卷九 第 5b 页 WYG0715-0228d.png
不无随时因革踵事增损之制然至乎为治之大原牧
民之要道则前圣后圣岂不同条而共贯哉盖无古今
无治乱如生民之理有穷则圣王之法可改后世能尽
其道则大治或用其偏则小康此历代彰灼著明之效
也苟或徒知泥古而不能施之于今姑欲修名而遂废
其实此则陋儒之见何足以论治道哉然傥谓今人之
情皆已异于古先王之迹不可复于今趋便目前不务
高远则亦恐非大有为之论而未足以济当今之极弊
民之要道则前圣后圣岂不同条而共贯哉盖无古今
无治乱如生民之理有穷则圣王之法可改后世能尽
其道则大治或用其偏则小康此历代彰灼著明之效
也苟或徒知泥古而不能施之于今姑欲修名而遂废
其实此则陋儒之见何足以论治道哉然傥谓今人之
情皆已异于古先王之迹不可复于今趋便目前不务
高远则亦恐非大有为之论而未足以济当今之极弊
卷九 第 6a 页 WYG0715-0229a.png
也谓如衣服饮食宫室器用之类苟便于今而有法度
者岂亦遽当改革哉惟其天理之不可易人所赖以生
非有古今之异圣人之所必为者固可槩举然行之有
先后用之有缓速若夫裁成运动周旋曲当则在朝廷
讲求设施如何耳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
成就其德业故舜禹文武之圣亦皆有所从学令师傅
之职不修友臣之义未著所以尊德乐善之风未成于
天下此非有古今之异者也王者必奉天建官故天地
者岂亦遽当改革哉惟其天理之不可易人所赖以生
非有古今之异圣人之所必为者固可槩举然行之有
先后用之有缓速若夫裁成运动周旋曲当则在朝廷
讲求设施如何耳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
成就其德业故舜禹文武之圣亦皆有所从学令师傅
之职不修友臣之义未著所以尊德乐善之风未成于
天下此非有古今之异者也王者必奉天建官故天地
卷九 第 6b 页 WYG0715-0229b.png
四时之职历二帝三王未之或改所以百度修而万化
理也至唐犹仅存其略当其治时尚得纪纲小正今官
秩淆乱职业废弛太平之治所以未至亦非有古今之
异也天生烝民立之君使司牧之必制其常产使之厚
生则经界不可不正井地不可不均此为治之大本也
唐尚能有口分授田之制今则荡然无法富者跨州县
而莫之止贫者流离饿殍而莫之恤幸民虽多而衣食
不足者盖无纪极生齿日益繁而不为之制则衣食日
理也至唐犹仅存其略当其治时尚得纪纲小正今官
秩淆乱职业废弛太平之治所以未至亦非有古今之
异也天生烝民立之君使司牧之必制其常产使之厚
生则经界不可不正井地不可不均此为治之大本也
唐尚能有口分授田之制今则荡然无法富者跨州县
而莫之止贫者流离饿殍而莫之恤幸民虽多而衣食
不足者盖无纪极生齿日益繁而不为之制则衣食日
卷九 第 7a 页 WYG0715-0229c.png
蹙转死日多此乃治乱之机也岂可不渐图其制之之
道哉此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政教始乎乡里其
法起于比闾族党州乡酂遂以相联属统治民相安而
亲睦刑法鲜犯廉耻易格此亦人情之所自然行之则
效亦非有古今之异也庠序之教先王所以明人伦化
成天下今师学废而道德不一乡射亡而礼义不兴贡
士不本于乡里而行实不修秀民不养于学校而人材
多废此较然之事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府史胥
道哉此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政教始乎乡里其
法起于比闾族党州乡酂遂以相联属统治民相安而
亲睦刑法鲜犯廉耻易格此亦人情之所自然行之则
效亦非有古今之异也庠序之教先王所以明人伦化
成天下今师学废而道德不一乡射亡而礼义不兴贡
士不本于乡里而行实不修秀民不养于学校而人材
多废此较然之事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府史胥
卷九 第 7b 页 WYG0715-0229d.png
徒受禄公上而兵农未始判也今骄兵耗匮国力亦已
竭极矣臣谓禁卫之外不渐归之于农则将贻深虑府
史胥徒之役毒遍天下不更其制则未免大患此亦至
明之理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民必有九年之食无
三年之食者以为国非其国臣观天下耕之者少食之
者众地力不尽人功不勤虽富室强宗鲜有馀积况其
贫弱者乎或一州一县有年岁之凶即盗贼纵横饥羸
满路如不幸有方三二千里之灾或连年之歉则未知
竭极矣臣谓禁卫之外不渐归之于农则将贻深虑府
史胥徒之役毒遍天下不更其制则未免大患此亦至
明之理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民必有九年之食无
三年之食者以为国非其国臣观天下耕之者少食之
者众地力不尽人功不勤虽富室强宗鲜有馀积况其
贫弱者乎或一州一县有年岁之凶即盗贼纵横饥羸
满路如不幸有方三二千里之灾或连年之歉则未知
卷九 第 8a 页 WYG0715-0230a.png
朝廷以何道处之则其患不可胜言矣岂可曰昔何以
不至是因以幸为可恃也哉固宜渐从古制均田务农
公私交为储粟之法以为之备此亦无古今之异者也
古者四民各有常职而农者十居八九故衣食易给而
民无所苦困今京师浮民数逾百万游手不可赀度观
其穷蹙辛苦孤贫疾病变诈巧伪以自求生而常不足
以生日益岁滋久将若何事已穷极非圣人能变而通
之则无以免患岂可谓无可奈何而已哉此在酌古变
不至是因以幸为可恃也哉固宜渐从古制均田务农
公私交为储粟之法以为之备此亦无古今之异者也
古者四民各有常职而农者十居八九故衣食易给而
民无所苦困今京师浮民数逾百万游手不可赀度观
其穷蹙辛苦孤贫疾病变诈巧伪以自求生而常不足
以生日益岁滋久将若何事已穷极非圣人能变而通
之则无以免患岂可谓无可奈何而已哉此在酌古变
卷九 第 8b 页 WYG0715-0230b.png
今均多恤寡渐为之业以救之耳此亦非有古今之异
者也圣人奉天理物之道在乎六府六府之任治于五
官山虞泽衡各有常禁故万物阜丰而财用不乏今五
官不修六府不治用之无节取之不时岂惟物失其性
林木所资天下皆已童赭斧斤焚荡尚且侵寻不禁而
川泽渔猎之繁暴殄天物亦已耗竭则将若之何此乃
穷弊之极矣惟修虞衡之职使将养之则有变通长久
之势此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冠婚丧祭车服器
者也圣人奉天理物之道在乎六府六府之任治于五
官山虞泽衡各有常禁故万物阜丰而财用不乏今五
官不修六府不治用之无节取之不时岂惟物失其性
林木所资天下皆已童赭斧斤焚荡尚且侵寻不禁而
川泽渔猎之繁暴殄天物亦已耗竭则将若之何此乃
穷弊之极矣惟修虞衡之职使将养之则有变通长久
之势此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古者冠婚丧祭车服器
卷九 第 9a 页 WYG0715-0230c.png
用等差分别莫敢踰僭故财用易给而民有常心今礼
制未修奢靡相尚卿大夫之家莫能中礼而商贩之类
或踰王公礼制不足以检饬人情名数不足以旌别贵
贱既无定分则奸诈攘夺人人求厌其欲而后已岂有
止息者哉此争乱之道也则先王之法岂得不讲求而
损益哉此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此十者特其端绪耳
臣特论其大端以为三代之法有必可施行之验如其
纲条度数施为注措之道则审行之必也稽之经训而
制未修奢靡相尚卿大夫之家莫能中礼而商贩之类
或踰王公礼制不足以检饬人情名数不足以旌别贵
贱既无定分则奸诈攘夺人人求厌其欲而后已岂有
止息者哉此争乱之道也则先王之法岂得不讲求而
损益哉此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此十者特其端绪耳
臣特论其大端以为三代之法有必可施行之验如其
纲条度数施为注措之道则审行之必也稽之经训而
卷九 第 9b 页 WYG0715-0230d.png
合施之人情而宜此晓然之定理岂徒若迂疏无用之
说哉惟圣明裁择(释此十事岂止在/宋无古今之异乎)
论养贤劄子第五
臣窃以议当代者皆知得贤则天下治而未知所以致
贤之道也是虽众论纷然未极其要朝廷亦以行之为
艰而不为也三代养贤必本于学而德化行焉治道出
焉本朝踵循唐旧而馆阁清选止为文字之职名实未
正欲招贤养材以辅时赞化将何从而致之也臣历观
说哉惟圣明裁择(释此十事岂止在/宋无古今之异乎)
论养贤劄子第五
臣窃以议当代者皆知得贤则天下治而未知所以致
贤之道也是虽众论纷然未极其要朝廷亦以行之为
艰而不为也三代养贤必本于学而德化行焉治道出
焉本朝踵循唐旧而馆阁清选止为文字之职名实未
正欲招贤养材以辅时赞化将何从而致之也臣历观
卷九 第 10a 页 WYG0715-0231a.png
古先哲王所以虚己求治何尝不尽天下之才以成己
之德也故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
今天下之大岂为乏贤而朝廷无养贤之地以容徐察
其器识高下而进退之也臣今欲乞朝廷设延英院以
待四方之贤凡公论推荐及岩穴之贤必招致优礼视
品给俸而不可遽进以官止以应诏命召凡有政治则
委之详定凡有典礼则使之讨论经画得以奏陈而治
乱得以讲究也俾群居切磨日尽其材行其志使政府
之德也故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
今天下之大岂为乏贤而朝廷无养贤之地以容徐察
其器识高下而进退之也臣今欲乞朝廷设延英院以
待四方之贤凡公论推荐及岩穴之贤必招致优礼视
品给俸而不可遽进以官止以应诏命召凡有政治则
委之详定凡有典礼则使之讨论经画得以奏陈而治
乱得以讲究也俾群居切磨日尽其材行其志使政府
卷九 第 10b 页 WYG0715-0231b.png
及近侍之臣互与相接陛下时赐召对诏以治道可观
其识才器能也察以累岁人品益分然后使贤者就位
能者任职或委付郡县或师表士儒其德业尤异渐进
以师臣职司之任为辅弼为公卿无施之不称也若是
则引汇并进野无遗贤陛下尊贤待士之心可谓无负
于天下矣取进止(释只将已有之贤肯用之/其治亦过半矣况养乎)
答横渠先生定性书第六
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此贤者虑之熟
其识才器能也察以累岁人品益分然后使贤者就位
能者任职或委付郡县或师表士儒其德业尤异渐进
以师臣职司之任为辅弼为公卿无施之不称也若是
则引汇并进野无遗贤陛下尊贤待士之心可谓无负
于天下矣取进止(释只将已有之贤肯用之/其治亦过半矣况养乎)
答横渠先生定性书第六
承教谕以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此贤者虑之熟
卷九 第 11a 页 WYG0715-0231c.png
矣尚何俟小子之言然尝思之矣敢贡其说于左右所
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
牵已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
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
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
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
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
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苟规规于
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
牵已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且以性为随物于
外则当其在外时何者为在内是有意于绝外诱而不
知性之无内外也既以内外为二本则又乌可遽语定
哉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
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
而顺应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苟规规于
卷九 第 11b 页 WYG0715-0231d.png
外诱之除将见灭于东而生于西也非惟日亦不足顾
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人之心各有所蔽故不能适
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
接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
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
行其庭不见其人孟子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与
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
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睿何应物之为累哉圣人之
其端无穷不可得而除也人之心各有所蔽故不能适
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
接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今以恶外物之心而求
照无物之地是反鉴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
行其庭不见其人孟子亦曰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与
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
矣无事则定定则明明则睿何应物之为累哉圣人之
卷九 第 12a 页 WYG0715-0232a.png
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是圣人之喜怒
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乌得
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
之喜怒而视圣人之喜怒之正为何如哉夫人之情易
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亡其怒而观理
之是非亦可以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加之素拙于文辞又吏事匆匆未
能精虑当否伫报然举大要亦当近之矣道近求远古
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是则圣人岂不应于物哉乌得
以从外者为非而更求在内者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
之喜怒而视圣人之喜怒之正为何如哉夫人之情易
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亡其怒而观理
之是非亦可以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心之精微口不能宣加之素拙于文辞又吏事匆匆未
能精虑当否伫报然举大要亦当近之矣道近求远古
卷九 第 12b 页 WYG0715-0232b.png
人所非惟聪明裁之(释定性书生/熟只是一义)
晋城县令书名第七
古者诸侯之国各有史故其善恶皆见乎后世自秦罢
侯置守令则史亦从而废其后自非有功德者或记之
循吏与夫凶残之极者以酷见传其馀则泯然无闻矣
如汉唐之有天下皆数百年其间郡县之政可书宜亦
多矣其见书者率才十数人使贤者之政不幸而无传
其不肖者复幸得以盖其恶与古史之意异矣夫图治
晋城县令书名第七
古者诸侯之国各有史故其善恶皆见乎后世自秦罢
侯置守令则史亦从而废其后自非有功德者或记之
循吏与夫凶残之极者以酷见传其馀则泯然无闻矣
如汉唐之有天下皆数百年其间郡县之政可书宜亦
多矣其见书者率才十数人使贤者之政不幸而无传
其不肖者复幸得以盖其恶与古史之意异矣夫图治
卷九 第 13a 页 WYG0715-0232c.png
于长久者虽圣贤为之且不能仓卒苟简而就盖必本
之人情而为之法度然后可使去恶而从善则纪纲条
教必审定而后下其民之服循渐渍亦必待久乃淳固
而不变今之为吏三岁而代者固已迟之矣使皆知礼
义者自其始至即皇皇然图所设施则亦教令未熟民
情未孚而更书已至矣傥后之人所志不同复有甚者
欲新已之政而尽去其旧则其迹固已无馀而况因循
不职者乎噫以易息之政而又无以托其传则宜其去
之人情而为之法度然后可使去恶而从善则纪纲条
教必审定而后下其民之服循渐渍亦必待久乃淳固
而不变今之为吏三岁而代者固已迟之矣使皆知礼
义者自其始至即皇皇然图所设施则亦教令未熟民
情未孚而更书已至矣傥后之人所志不同复有甚者
欲新已之政而尽去其旧则其迹固已无馀而况因循
不职者乎噫以易息之政而又无以托其传则宜其去
卷九 第 13b 页 WYG0715-0232d.png
皆未几而善恶无闻焉故欲闻古史之善而不可得则
因谓今有题前政之名氏以为记者尚为近古而斯邑
无之乃考之案牒访之吏民才得自李君而降二十一
人第其岁月先后而记之俾民观其名而不忘其政后
之人得从而质其是非以为师戒云耳来者请嗣书其
次(释县令书名记其以天下后世惧人乎以/天下后世惧人而古史尚未复者何也)
经筵劄子第一(伊川文/下同)
臣伏观自古人君守成而致盛治者莫如周成王成王
因谓今有题前政之名氏以为记者尚为近古而斯邑
无之乃考之案牒访之吏民才得自李君而降二十一
人第其岁月先后而记之俾民观其名而不忘其政后
之人得从而质其是非以为师戒云耳来者请嗣书其
次(释县令书名记其以天下后世惧人乎以/天下后世惧人而古史尚未复者何也)
经筵劄子第一(伊川文/下同)
臣伏观自古人君守成而致盛治者莫如周成王成王
卷九 第 14a 页 WYG0715-0233a.png
之所以成德由周公之辅养昔者周公辅(一作/傅)成王幼
而习之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言左右前后皆正人故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今士大夫家善教子弟者亦必延
名德端方之士与之居处使之薰染成性故曰少成若
天性习惯如自然伏以皇帝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之
资得于天禀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所谓辅养之道非
谓告诏以言过而后谏也在涵养薰陶而已大率一日
之中亲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自然
而习之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言左右前后皆正人故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今士大夫家善教子弟者亦必延
名德端方之士与之居处使之薰染成性故曰少成若
天性习惯如自然伏以皇帝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之
资得于天禀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所谓辅养之道非
谓告诏以言过而后谏也在涵养薰陶而已大率一日
之中亲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自然
卷九 第 14b 页 WYG0715-0233b.png
气质变化德器成就欲乞朝廷慎选贤德之士以侍劝
讲讲读既罢常留二人直日夜则一人直宿以备访问
皇帝习读之暇游息之间时于内殿召见从容宴语不
独渐磨道义至于人情物态稼穑艰难积久自然通达
比之常在深宫之中为益岂不甚大窃闻间日一开经
筵讲读数行群官列侍俨然而退情意略不相接如此
而责辅养之功不亦难乎今主上冲幼太皇太后慈爱
亦未敢便乞频出但时见讲官久则自然接熟大抵与
讲讲读既罢常留二人直日夜则一人直宿以备访问
皇帝习读之暇游息之间时于内殿召见从容宴语不
独渐磨道义至于人情物态稼穑艰难积久自然通达
比之常在深宫之中为益岂不甚大窃闻间日一开经
筵讲读数行群官列侍俨然而退情意略不相接如此
而责辅养之功不亦难乎今主上冲幼太皇太后慈爱
亦未敢便乞频出但时见讲官久则自然接熟大抵与
卷九 第 15a 页 WYG0715-0233c.png
近习处久熟则生亵慢与贤士大夫处久熟则生爱敬
此所以养成圣德为宗社生灵之福天下之事无急于
此取进止(释以为天下之事无急于此正后世/所谓迂也有志古道者其究心焉)
经筵劄子第二
臣闻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训傅
傅其德义保保其身体后世作事无本知求治而不知
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德傅德义之道固已疏矣保身
体之法复无闻焉伏惟太皇太后陛下聪明睿哲超越
此所以养成圣德为宗社生灵之福天下之事无急于
此取进止(释以为天下之事无急于此正后世/所谓迂也有志古道者其究心焉)
经筵劄子第二
臣闻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训傅
傅其德义保保其身体后世作事无本知求治而不知
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德傅德义之道固已疏矣保身
体之法复无闻焉伏惟太皇太后陛下聪明睿哲超越
卷九 第 15b 页 WYG0715-0233d.png
前古皇帝陛下春秋之富辅养之道当法先王臣以为
傅德义者在乎防见闻之非节嗜好之过保身体者在
乎适起居之宜存畏慎之心臣欲乞皇帝左右扶侍祗
应宫人内臣并选年四十五已上厚重小心之人服用
器玩皆须质朴一应华巧奢丽之物不得至于上前要
在侈靡之物不接于目浅俗之言不入于耳及乞择内
臣十人充经筵祗应以伺候皇帝起居凡动息必使经
筵官知之有剪桐之戏则随事箴规违持养之方则应
傅德义者在乎防见闻之非节嗜好之过保身体者在
乎适起居之宜存畏慎之心臣欲乞皇帝左右扶侍祗
应宫人内臣并选年四十五已上厚重小心之人服用
器玩皆须质朴一应华巧奢丽之物不得至于上前要
在侈靡之物不接于目浅俗之言不入于耳及乞择内
臣十人充经筵祗应以伺候皇帝起居凡动息必使经
筵官知之有剪桐之戏则随事箴规违持养之方则应
卷九 第 16a 页 WYG0715-0234a.png
时谏止调护圣躬莫过于此取进止(释为天下生灵计/须得如此周密)
(慎/)
经筵劄子第三
臣窃以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官畏慎莫敢
仰视万方承奉所欲随得苟非知道畏义所养如此其
惑可知中常之君无不骄肆英明之主自然满假此自
古同患治乱所系也故周公告成王称前王之德以寅
畏祗惧为首从古以来未有不尊贤畏相而能成其圣
(慎/)
经筵劄子第三
臣窃以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官畏慎莫敢
仰视万方承奉所欲随得苟非知道畏义所养如此其
惑可知中常之君无不骄肆英明之主自然满假此自
古同患治乱所系也故周公告成王称前王之德以寅
畏祗惧为首从古以来未有不尊贤畏相而能成其圣
卷九 第 16b 页 WYG0715-0234b.png
者也皇帝陛下未亲庶政方专问学臣以为辅养圣德
莫先寅恭动容周旋当主于此岁月积习自成圣性臣
窃闻经筵臣寮侍者皆坐而讲者独立于礼为悖欲乞
今后特令坐讲不惟义理为顺所以养主上尊儒重道
之心取进止(释必如此然后能大有为/又曰如此便是大有为)
上太皇太后疏第四
臣颐倾竭愚诚冒闻天听狂妄之诛非所敢避伏念臣
草莱贱士蒙陛下拔擢置之劝讲之列夙夜毕精竭虑
莫先寅恭动容周旋当主于此岁月积习自成圣性臣
窃闻经筵臣寮侍者皆坐而讲者独立于礼为悖欲乞
今后特令坐讲不惟义理为顺所以养主上尊儒重道
之心取进止(释必如此然后能大有为/又曰如此便是大有为)
上太皇太后疏第四
臣颐倾竭愚诚冒闻天听狂妄之诛非所敢避伏念臣
草莱贱士蒙陛下拔擢置之劝讲之列夙夜毕精竭虑
卷九 第 17a 页 WYG0715-0234c.png
思所以补报万一昨于去年六月中尝有奏陈言辅导
人主之事已踰半年不蒙施行一事臣愚窃思所言甚
多如皆不可用其狂妄亦甚矣虽朝廷宽大不欲以言
罪人然主上春秋方富宜亲有德之士岂可以狂妄之
人置之左右臣彷徨疑虑不能自已况臣所言非出己
意皆先王之法祖宗之旧不应无一事合圣心者窃疑
文字烦多陛下不能详览或虽蒙览而未察愚意臣不
敢一一再言止取一事最切者复为陛下陈之臣前上
人主之事已踰半年不蒙施行一事臣愚窃思所言甚
多如皆不可用其狂妄亦甚矣虽朝廷宽大不欲以言
罪人然主上春秋方富宜亲有德之士岂可以狂妄之
人置之左右臣彷徨疑虑不能自已况臣所言非出己
意皆先王之法祖宗之旧不应无一事合圣心者窃疑
文字烦多陛下不能详览或虽蒙览而未察愚意臣不
敢一一再言止取一事最切者复为陛下陈之臣前上
卷九 第 17b 页 WYG0715-0234d.png
言乞于延和殿讲读太皇太后每遇政事稀简圣体康
和时至帘下观讲官进说亦省察主上进业于陛下圣
聪未必无补兼讲官辅导之间事意不少有当奏禀便
得上闻臣今思之太皇太后双日垂帘听政只日若更
亲临讲读亦恐烦劳圣躬欲乞只就垂帘日听政罢圣
体不倦时召当日讲官至帘前问当日主上进业次第
讲说所至如何开益使天下知陛下于辅养人主之道
用意如此延对儒臣自古以为美事陛下试从臣言后
和时至帘下观讲官进说亦省察主上进业于陛下圣
聪未必无补兼讲官辅导之间事意不少有当奏禀便
得上闻臣今思之太皇太后双日垂帘听政只日若更
亲临讲读亦恐烦劳圣躬欲乞只就垂帘日听政罢圣
体不倦时召当日讲官至帘前问当日主上进业次第
讲说所至如何开益使天下知陛下于辅养人主之道
用意如此延对儒臣自古以为美事陛下试从臣言后
卷九 第 18a 页 WYG0715-0235a.png
当知其不谬此一时之事且非定制如其无益罢之何
晚自来经筵赐坐啜茶盖人主崇儒重道之体今太皇
太后省察主上进业虽或使之讲说亦无此礼臣所以
再言此一事者盖辅道之间有当奏知之事无由上达
若得时至帘前可以陈说所系甚大陛下必谓主上幼
冲间日读讲足矣更无他事此甚不然盖从前不曾有
为陛下极陈辅养少主之道者故陛下未深思尔愿陛
下圣明不以臣之微贱而忽其言察臣区区之心岂有
晚自来经筵赐坐啜茶盖人主崇儒重道之体今太皇
太后省察主上进业虽或使之讲说亦无此礼臣所以
再言此一事者盖辅道之间有当奏知之事无由上达
若得时至帘前可以陈说所系甚大陛下必谓主上幼
冲间日读讲足矣更无他事此甚不然盖从前不曾有
为陛下极陈辅养少主之道者故陛下未深思尔愿陛
下圣明不以臣之微贱而忽其言察臣区区之心岂有
卷九 第 18b 页 WYG0715-0235b.png
佗哉惟欲有补于人主尔臣披沥肝胆言尽于此伏望
圣慈采纳天下幸甚(释虽于女主犹如此委曲进悟况/于长君明主哉其志忠且仁矣)
开乐御宴奏状第五
臣伏睹有司排备开乐御宴臣备员劝讲职在以经义
辅导人主事有害义不敢不言夫居丧用丧礼除丧用
吉礼因事而行乃常道也今若为开乐张宴则是特为
一喜庆之事失礼意害人情无大于此虽曰故事祖宗
亦不尽行或以故而罢或因事而行臣愚窃恐祖宗之
圣慈采纳天下幸甚(释虽于女主犹如此委曲进悟况/于长君明主哉其志忠且仁矣)
开乐御宴奏状第五
臣伏睹有司排备开乐御宴臣备员劝讲职在以经义
辅导人主事有害义不敢不言夫居丧用丧礼除丧用
吉礼因事而行乃常道也今若为开乐张宴则是特为
一喜庆之事失礼意害人情无大于此虽曰故事祖宗
亦不尽行或以故而罢或因事而行臣愚窃恐祖宗之
卷九 第 19a 页 WYG0715-0235c.png
意亦疑未安故也自古太平日久则礼乐纯备盖讲求
损益而渐至尔虽祖宗故事固有不可改者有当随事
损益者若以为皆不可改则是昔所未遑今不得复作
前所未安后不得复正朝廷之事更无损益之理得为
是乎况先朝美事亦何尝必行臣前日所言殿上讲说
是也故事未安则守而不改臣前日所言冬至受表贺
是也臣前后累进狂言未尝得蒙采用而言之不已者
盖职之所当不敢旷废伏望圣慈特赐听纳自中降旨
损益而渐至尔虽祖宗故事固有不可改者有当随事
损益者若以为皆不可改则是昔所未遑今不得复作
前所未安后不得复正朝廷之事更无损益之理得为
是乎况先朝美事亦何尝必行臣前日所言殿上讲说
是也故事未安则守而不改臣前日所言冬至受表贺
是也臣前后累进狂言未尝得蒙采用而言之不已者
盖职之所当不敢旷废伏望圣慈特赐听纳自中降旨
卷九 第 19b 页 WYG0715-0235d.png
罢开乐宴直候因事而用于义为安冒渎天威臣无任
(释此便见有斟酌/三代礼乐之意)
颜子所好何学论第六
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
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
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欤曰然学之道如何曰
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
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
(释此便见有斟酌/三代礼乐之意)
颜子所好何学论第六
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
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
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欤曰然学之道如何曰
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
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
卷九 第 20a 页 WYG0715-0236a.png
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
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
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
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凡学之道正其
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
心知所养(一作/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故
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
也故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
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
其心养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
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凡学之道正其
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
心知所养(一作/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故
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
也故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
卷九 第 20b 页 WYG0715-0236b.png
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
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
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
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此
其好之笃学之之道也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
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思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
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
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
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此
其好之笃学之之道也视听言动皆礼矣所异于圣人
者盖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颜子则思
卷九 第 21a 页 WYG0715-0236c.png
而后得必勉而后中故曰颜子之与圣人相去一息孟
子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
可知之谓神颜子之德可谓充实而有光辉矣所未至
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
而化矣故仲尼曰不幸短命死矣盖伤其不得至圣人
也所谓化之者入于神而自然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
谓也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是也或曰圣人
生而知之者也今谓可学而至其有稽乎曰然孟子曰
子曰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
可知之谓神颜子之德可谓充实而有光辉矣所未至
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
而化矣故仲尼曰不幸短命死矣盖伤其不得至圣人
也所谓化之者入于神而自然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
谓也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是也或曰圣人
生而知之者也今谓可学而至其有稽乎曰然孟子曰
卷九 第 21b 页 WYG0715-0236d.png
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
者学而知之也又曰孔子则主而知者也孟子则学而
知者也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
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文强记巧文丽辞为
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
矣(释不迁怒不贰过之学分明不/远不为却他处枉日月自老朽)
赈济论第七
不制民之产无储蓄之备饥而后发廪以食之廪有竭
者学而知之也又曰孔子则主而知者也孟子则学而
知者也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
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文强记巧文丽辞为
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
矣(释不迁怒不贰过之学分明不/远不为却他处枉日月自老朽)
赈济论第七
不制民之产无储蓄之备饥而后发廪以食之廪有竭
卷九 第 22a 页 WYG0715-0237a.png
而饥者不可胜济也今不暇论其本救目前之死亡惟
有节则所及者广常见今时州县济饥之法或给之米
豆或食之粥饭来者与之不复有辨中虽欲辨之亦不
能也谷贵之时何人不愿得食仓廪既竭则殍死者在
前无以救矣数年前一亲戚为郡守爱恤之心可谓至
矣鸡鸣而起亲视俵散官吏后至者必责怒之于是流
民歌咏至者日众未几谷尽殍者满道愚尝怜其用心
而嗤其不善处事救饥者使之免死而已非欲其丰肥
有节则所及者广常见今时州县济饥之法或给之米
豆或食之粥饭来者与之不复有辨中虽欲辨之亦不
能也谷贵之时何人不愿得食仓廪既竭则殍死者在
前无以救矣数年前一亲戚为郡守爱恤之心可谓至
矣鸡鸣而起亲视俵散官吏后至者必责怒之于是流
民歌咏至者日众未几谷尽殍者满道愚尝怜其用心
而嗤其不善处事救饥者使之免死而已非欲其丰肥
卷九 第 22b 页 WYG0715-0237b.png
也当择宽广之处宿戒使晨入至已则阖门不纳午而
后与之食申而出之给米者午即出日得一食则不死
矣其力自能营一食者皆不来矣比之不择而与当活
数倍之多也凡济饥当分两处择羸弱者作稀粥早晚
两给勿使至饱俟气稍完然后一给第一先营宽广居
处切不得令相枕藉如作粥须官员亲尝恐生及入石
灰不给浮浪无此理也平日当禁游惰至其饥饿哀矜
之一也(释赈济论仁博而/智周其王政乎)
后与之食申而出之给米者午即出日得一食则不死
矣其力自能营一食者皆不来矣比之不择而与当活
数倍之多也凡济饥当分两处择羸弱者作稀粥早晚
两给勿使至饱俟气稍完然后一给第一先营宽广居
处切不得令相枕藉如作粥须官员亲尝恐生及入石
灰不给浮浪无此理也平日当禁游惰至其饥饿哀矜
之一也(释赈济论仁博而/智周其王政乎)
卷九 第 23a 页 WYG0715-0237c.png
褉饮诗序第八
上巳褉饮风流远矣而兰亭之会最为后人所称慕者
何哉盖其游多豪逸之才而右军之书复为好事者所
重耳事之显晦未尝不在人也颍川陈公廙始居洛则
引流回环为泛觞之所元丰己未首撰褉事公廙好古
重道所命皆儒学之士既乐嘉宾形于歌咏有不愧山
阴之句诸君属而和者皆有高致野人程颐不能赋诗
因论今昔之异而为之评曰以我好贤方逐乐之心礼
上巳褉饮风流远矣而兰亭之会最为后人所称慕者
何哉盖其游多豪逸之才而右军之书复为好事者所
重耳事之显晦未尝不在人也颍川陈公廙始居洛则
引流回环为泛觞之所元丰己未首撰褉事公廙好古
重道所命皆儒学之士既乐嘉宾形于歌咏有不愧山
阴之句诸君属而和者皆有高致野人程颐不能赋诗
因论今昔之异而为之评曰以我好贤方逐乐之心礼
卷九 第 23b 页 WYG0715-0237d.png
义为疏旷之比道艺当笔劄之工诚不惧矣安知后日
之视今日不若今人之慕昔人也哉(释审若此褉饮岂/止并芳于兰亭乎)
遗金闲志第九
元丰庚申岁予行至雍华间关西学者相从者六七人
予以千钱挂马鞍比就舍则亡矣仆夫曰非晨装而亡
之则涉水而坠之矣予不觉嗟曰千钱可惜坐中二人
者应曰千钱失去甚可惜也次一人曰千钱微物何足
为意后一人曰水中囊中可以一视人亡人得又何叹
之视今日不若今人之慕昔人也哉(释审若此褉饮岂/止并芳于兰亭乎)
遗金闲志第九
元丰庚申岁予行至雍华间关西学者相从者六七人
予以千钱挂马鞍比就舍则亡矣仆夫曰非晨装而亡
之则涉水而坠之矣予不觉嗟曰千钱可惜坐中二人
者应曰千钱失去甚可惜也次一人曰千钱微物何足
为意后一人曰水中囊中可以一视人亡人得又何叹
卷九 第 24a 页 WYG0715-0238a.png
乎予曰人得之乃非亡也吾叹乎有用之物若沈水中
则不复为用矣至雍以语与叔曰人之器识固不同自
上圣至于下愚不知有几等同行者数人耳其不同如
此也与叔曰夫数子者之言如何予曰最后者善与叔
曰诚善矣然观先生之言则见其有体而无用也予因
书而志之后十五年绍圣乙亥秋九月因阅故编偶见
之思与叔之不幸早死为之涕下(释先生初叹其/意亦觉未尽)
蜀守记第十
则不复为用矣至雍以语与叔曰人之器识固不同自
上圣至于下愚不知有几等同行者数人耳其不同如
此也与叔曰夫数子者之言如何予曰最后者善与叔
曰诚善矣然观先生之言则见其有体而无用也予因
书而志之后十五年绍圣乙亥秋九月因阅故编偶见
之思与叔之不幸早死为之涕下(释先生初叹其/意亦觉未尽)
蜀守记第十
卷九 第 24b 页 WYG0715-0238b.png
成都人称近时镇蜀之善者莫如田元钧文潞公语不
善必曰蒋堂程戡故谣言曰彦博亏田况程戡胜蒋堂
亏犹言不如也最善之中言田更优不善之中程犹差
胜也予访之士大夫以至闾里间察其善不善之迹所
谓善者得民心之悦固有可善焉所谓最不善者乃可
谓最善者也至今人言及蒋公时事必有不乐之言问
其所不乐者众口所同惟三事而已减损遨乐毁后土
庙及诸淫祀伐江渎庙木修府舍也其尤失人心者节
善必曰蒋堂程戡故谣言曰彦博亏田况程戡胜蒋堂
亏犹言不如也最善之中言田更优不善之中程犹差
胜也予访之士大夫以至闾里间察其善不善之迹所
谓善者得民心之悦固有可善焉所谓最不善者乃可
谓最善者也至今人言及蒋公时事必有不乐之言问
其所不乐者众口所同惟三事而已减损遨乐毁后土
庙及诸淫祀伐江渎庙木修府舍也其尤失人心者节
卷九 第 25a 页 WYG0715-0238c.png
遨乐也前蒋堂十年为政(后集当释欲知官之/贤否 视何等人称)
养鱼记第十一
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沬也不
忍因择可生者得百馀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
颐而观之竟日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
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
禁数罟不入污池鱼尾不盈尺不中取市不得鬻人不
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鱼之于是时其有
养鱼记第十一
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沬也不
忍因择可生者得百馀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
颐而观之竟日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
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
禁数罟不入污池鱼尾不盈尺不中取市不得鬻人不
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鱼之于是时其有
卷九 第 25b 页 WYG0715-0238d.png
是困耶推是鱼孰不可见耶鱼乎鱼乎细钩密网吾不
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吾免尔于此吾知江海之大足
使尔遂其性思量尔于彼而未得其路徒能以斗斛之
水生尔之命生尔诚吾心尔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吾
心将奈何鱼乎鱼乎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
至和甲午季夏(释养鱼记与窗前草驴/鸣意同皆可观仁矣)
谢吕晦叔待制相见书第十二
窃以古之时公卿大夫求于士故士虽自守穷闾名必
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吾免尔于此吾知江海之大足
使尔遂其性思量尔于彼而未得其路徒能以斗斛之
水生尔之命生尔诚吾心尔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吾
心将奈何鱼乎鱼乎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
至和甲午季夏(释养鱼记与窗前草驴/鸣意同皆可观仁矣)
谢吕晦叔待制相见书第十二
窃以古之时公卿大夫求于士故士虽自守穷闾名必
卷九 第 26a 页 WYG0715-0239a.png
闻才必用今之时士求于公卿大夫故干进者显荣守
道者沈晦颐处乎今之世才微学寡不敢枉道妄动虽
亲戚乡闾间鲜克知其所存者矧敢期知于公卿大夫
乎伏承閤下屈近侍之尊下顾愚陋仰荷厚礼愧不足
以当之噫公卿不下士久矣颐晦于贱贫世莫之顾而
公独降礼以就之非好贤乐善之深孰能如是乎幸甚
幸甚愿閤下持是好贤之心广求之之方尽待之之道
异日登庙堂翊明天子治以之自辅以福天下岂不厚
道者沈晦颐处乎今之世才微学寡不敢枉道妄动虽
亲戚乡闾间鲜克知其所存者矧敢期知于公卿大夫
乎伏承閤下屈近侍之尊下顾愚陋仰荷厚礼愧不足
以当之噫公卿不下士久矣颐晦于贱贫世莫之顾而
公独降礼以就之非好贤乐善之深孰能如是乎幸甚
幸甚愿閤下持是好贤之心广求之之方尽待之之道
异日登庙堂翊明天子治以之自辅以福天下岂不厚
卷九 第 26b 页 WYG0715-0239b.png
与鄙朴之人不善文词姑竭其区区少致恳(释此书岂/惟见先生)
(之自任又以教/晦叔之锡类也)
答横渠先生书第十三
累书所论病倦不能详说试以鄙见道其略幸不责其
妄易观吾叔之见至正而谨严如虚无即气则虚无之
语深探远赜岂后世学者所尝虑及也(然此语未/能无过)馀所
论以大槩气象言之则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
厚(一作/和)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
(之自任又以教/晦叔之锡类也)
答横渠先生书第十三
累书所论病倦不能详说试以鄙见道其略幸不责其
妄易观吾叔之见至正而谨严如虚无即气则虚无之
语深探远赜岂后世学者所尝虑及也(然此语未/能无过)馀所
论以大槩气象言之则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
厚(一作/和)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
卷九 第 27a 页 WYG0715-0239c.png
多窒小出入时有之(明所照者如目所睹纤微尽识之/矣考索至者如揣料于物约见彷)
(佛尔能/无差乎)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自当条畅何
日得拜见当以来书为据句句而论字字而议庶及精
微牵勉病躯不能周悉(释此书亦/礼恭言直)
上富郑公书第十四
伊川程颐斋心裁书再拜献于致政司空相公閤下颐
鄙野之人未尝请谒有位故不获从乡里士子趋进门
下今者来自山中闻太皇太后厌代心诚有所迫切无
(佛尔能/无差乎)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自当条畅何
日得拜见当以来书为据句句而论字字而议庶及精
微牵勉病躯不能周悉(释此书亦/礼恭言直)
上富郑公书第十四
伊川程颐斋心裁书再拜献于致政司空相公閤下颐
鄙野之人未尝请谒有位故不获从乡里士子趋进门
下今者来自山中闻太皇太后厌代心诚有所迫切无
卷九 第 27b 页 WYG0715-0239d.png
路上达敢以闻于左右盖非公无可告者非公无肯为
者颐顷岁见治昭陵制度规画一出匠者之拙谋中人
之私意宰执而下受成而已莫复置思以巨木架石为
之屋计不百年必当损坠既又观陵中之物见所谓铁
罩者铁几万斤以木为骨大不及三寸其相穿叩之处
厚才寸馀远不过三二十年决须摧朽压于梓宫于时
私心惶骇不能自已使人闻于魏公魏公不以为意以
魏公之忠孝于仁皇非不尽心惟其蔽于众论昧于远
者颐顷岁见治昭陵制度规画一出匠者之拙谋中人
之私意宰执而下受成而已莫复置思以巨木架石为
之屋计不百年必当损坠既又观陵中之物见所谓铁
罩者铁几万斤以木为骨大不及三寸其相穿叩之处
厚才寸馀远不过三二十年决须摧朽压于梓宫于时
私心惶骇不能自已使人闻于魏公魏公不以为意以
魏公之忠孝于仁皇非不尽心惟其蔽于众论昧于远
卷九 第 28a 页 WYG0715-0240a.png
虑以天下之力葬一人于至危之地可不痛哉陵土既
复固知无可奈何然每一念之心悸魄丧或终夕不寐
今乡邻之间有如是事可为谋而不以告人必谓之不
仁况仁皇天下父母乎今也不幸太皇太后奄弃宫闱
因此事会可为之谋夫合葬之礼周公已来未之有改
近取诸唐帝后亦或同穴至如乾陵乃是再启太祖皇
帝神谋远虑超越万古昭宪太后亦合安陵稽典礼则
得尊亲之道徇俗法则皆享福之永此为可行无足疑
复固知无可奈何然每一念之心悸魄丧或终夕不寐
今乡邻之间有如是事可为谋而不以告人必谓之不
仁况仁皇天下父母乎今也不幸太皇太后奄弃宫闱
因此事会可为之谋夫合葬之礼周公已来未之有改
近取诸唐帝后亦或同穴至如乾陵乃是再启太祖皇
帝神谋远虑超越万古昭宪太后亦合安陵稽典礼则
得尊亲之道徇俗法则皆享福之永此为可行无足疑
卷九 第 28b 页 WYG0715-0240b.png
者伏愿公忠诚奋发为朝廷极论其事请奉太皇太后
合祔昭陵因得彻去铁罩用厚陵石椁之制仍更别加
裁处使异日虽木坏石坠不能为害救仁皇必至之祸
成主上莫大之孝任此事者非公孰能诚能为之天祐
忠孝必俾公炽昌寿臧子孙保无疆之休窃惟公事仁
宗皇帝三十馀年位极人臣恩遇无比料公之心苟能
使仁皇圣体保其安全虽陷(一作/蹈)祸患所不避也况一
言之易肯顾虑而不发乎事理至明顾主上素未知尔
合祔昭陵因得彻去铁罩用厚陵石椁之制仍更别加
裁处使异日虽木坏石坠不能为害救仁皇必至之祸
成主上莫大之孝任此事者非公孰能诚能为之天祐
忠孝必俾公炽昌寿臧子孙保无疆之休窃惟公事仁
宗皇帝三十馀年位极人臣恩遇无比料公之心苟能
使仁皇圣体保其安全虽陷(一作/蹈)祸患所不避也况一
言之易肯顾虑而不发乎事理至明顾主上素未知尔
卷九 第 29a 页 WYG0715-0240c.png
以公言之重竭诚致恳再三陈之不忧朝廷之不悟独
系公为不为尔哀诚愤激语辞鄙直内省狂易战灼无
地不宣(释伊川忠爱生于天/性如此富犹不及)
上河东帅书第十五
颐荷德既深思报宜异辄以狂言浼闻台听公到镇之
初必多询访众人对公之语颐能料之当曰虏既再寇
河外必不复来公可高枕矣是常言也未知奇胜之道
兵法曰攻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谓其不来乃其所以
系公为不为尔哀诚愤激语辞鄙直内省狂易战灼无
地不宣(释伊川忠爱生于天/性如此富犹不及)
上河东帅书第十五
颐荷德既深思报宜异辄以狂言浼闻台听公到镇之
初必多询访众人对公之语颐能料之当曰虏既再寇
河外必不复来公可高枕矣是常言也未知奇胜之道
兵法曰攻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谓其不来乃其所以
卷九 第 29b 页 WYG0715-0240d.png
来也又曰彼兴大众岂徒然哉河外空矣复来何利是
大不然诚使彼得出不意破荡数垒足以劳弊一道为
利大矣何必负载而归然后为利也窃恐谋士悦于宽
忧计司幸于缓责众论既一公虽未信而上下之心已
懈矣是可虑也宁捐力于不用毋惜功而致悔莫若使
彼闻严备而绝意则疆埸安矣岂独使敌人知有备而
不来当使内地之人信可恃而愿往则一二年间便可
致完实长久之策也自古乘塞禦敌必用骁猛招徕抚
大不然诚使彼得出不意破荡数垒足以劳弊一道为
利大矣何必负载而归然后为利也窃恐谋士悦于宽
忧计司幸于缓责众论既一公虽未信而上下之心已
懈矣是可虑也宁捐力于不用毋惜功而致悔莫若使
彼闻严备而绝意则疆埸安矣岂独使敌人知有备而
不来当使内地之人信可恃而愿往则一二年间便可
致完实长久之策也自古乘塞禦敌必用骁猛招徕抚
卷九 第 30a 页 WYG0715-0241a.png
安多在儒将今日之事则异矣愿公念之(释筹边无/遗策矣)
答人示奏草书第十六
辱示奏藁足以见仁人君子爱民之心深切如此钦服
钦服子弟当勉公以速且坚何可已也然于愚意有未
安者敢布左右观公之意专以畏乱为主颐欲公以爱
民为先力言百姓饥且死丐朝廷哀怜因惧将为寇乱
可也不惟告君之体当如是事势亦宜尔公方求财以
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
答人示奏草书第十六
辱示奏藁足以见仁人君子爱民之心深切如此钦服
钦服子弟当勉公以速且坚何可已也然于愚意有未
安者敢布左右观公之意专以畏乱为主颐欲公以爱
民为先力言百姓饥且死丐朝廷哀怜因惧将为寇乱
可也不惟告君之体当如是事势亦宜尔公方求财以
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
卷九 第 30b 页 WYG0715-0241b.png
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财散则人聚后
世苟私利于目前以兵制民以财聚众聚财者能守保
民者为迂秦汉而下莫不然也窃虑庙堂诸贤未能免
此惟当以诚意感动觊其有不忍之心而已浅见无取
惟公裁之(释谋人之忠告/君之体可兼观)
答朱长文书第十七
相去之远未知何日复为会合人事自难前期也中前
奉书以足下心虚气损奉劝勿多作诗文而见答之辞
世苟私利于目前以兵制民以财聚众聚财者能守保
民者为迂秦汉而下莫不然也窃虑庙堂诸贤未能免
此惟当以诚意感动觊其有不忍之心而已浅见无取
惟公裁之(释谋人之忠告/君之体可兼观)
答朱长文书第十七
相去之远未知何日复为会合人事自难前期也中前
奉书以足下心虚气损奉劝勿多作诗文而见答之辞
卷九 第 31a 页 WYG0715-0241c.png
乃曰为学上能探古先之陈迹综群言之是非欲其心
通而默识之固未能也又曰使后人见之犹庶几曰不
忘乎善也苟不能如是诚惧没而无闻焉此为学之末
宜兄之见责也使吾日闻夫子之道而忘乎此岂不善
哉(恐不记书中之/言故却录去)此疑未得为至当之言也某于朋友
间其问不切者未尝敢语也以足下处疾罕与人接渴
闻议论之益故因此可论而为吾弟尽其说庶几有小
补也向之云无多为文与诗者非止为伤心气也直以
通而默识之固未能也又曰使后人见之犹庶几曰不
忘乎善也苟不能如是诚惧没而无闻焉此为学之末
宜兄之见责也使吾日闻夫子之道而忘乎此岂不善
哉(恐不记书中之/言故却录去)此疑未得为至当之言也某于朋友
间其问不切者未尝敢语也以足下处疾罕与人接渴
闻议论之益故因此可论而为吾弟尽其说庶几有小
补也向之云无多为文与诗者非止为伤心气也直以
卷九 第 31b 页 WYG0715-0241d.png
不当轻作尔圣贤之言不得已也盖有是言则是理明
无是言则天下之理有阙焉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
制则生人之道有不足矣圣贤之言虽欲己得乎然其
包涵尽天下之理亦甚约也后之人始执卷则以文章
为先平生所为动多于圣人然有之无所补无之靡所
阙乃无用之赘言也不止赘而已既不得其要则离真
失正反害于道必矣诗之盛莫如唐唐人善论文莫如
韩愈愈之所称独高李杜二子之诗存者千篇皆吾弟
无是言则天下之理有阙焉如彼耒耜陶冶之器一不
制则生人之道有不足矣圣贤之言虽欲己得乎然其
包涵尽天下之理亦甚约也后之人始执卷则以文章
为先平生所为动多于圣人然有之无所补无之靡所
阙乃无用之赘言也不止赘而已既不得其要则离真
失正反害于道必矣诗之盛莫如唐唐人善论文莫如
韩愈愈之所称独高李杜二子之诗存者千篇皆吾弟
卷九 第 32a 页 WYG0715-0242a.png
所见也可考而知矣苟足下所作皆合于道足以辅翼
圣人为教于后乃圣贤事业何得为学之末乎某何敢
以此奉责又言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人能为合道
之文者知道者也在知道者所以为文之心乃非区区
惧其无闻于后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而已此乃世
人之私心也夫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疾没身无善
可称云尔非谓疾无名也名者可以厉中人君子所存
非所汲汲又云上能探古先之陈迹综群言之是非欲
圣人为教于后乃圣贤事业何得为学之末乎某何敢
以此奉责又言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人能为合道
之文者知道者也在知道者所以为文之心乃非区区
惧其无闻于后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而已此乃世
人之私心也夫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疾没身无善
可称云尔非谓疾无名也名者可以厉中人君子所存
非所汲汲又云上能探古先之陈迹综群言之是非欲
卷九 第 32b 页 WYG0715-0242b.png
其心通默识固未能也夫心通乎道然后能辩是非如
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揆之以道则是
非了然不待精思而后见也学者当以道为本心不通
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
力劳其心志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
贵也临纸遽书不复思绎故言无次序多注改勿讶辞
过烦矣理或未安却请示下足以代面话(释读此书而/尤驰心空辞)
(者非志/士也)
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揆之以道则是
非了然不待精思而后见也学者当以道为本心不通
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
力劳其心志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
贵也临纸遽书不复思绎故言无次序多注改勿讶辞
过烦矣理或未安却请示下足以代面话(释读此书而/尤驰心空辞)
(者非志/士也)
卷九 第 33a 页 WYG0715-0242c.png
答吕大临书第十八
先生曰中即道也若谓道出于中则道在中内别为一
物矣所谓论其所同不容更有二名别而言之亦不可
混为一事此语固无病若谓性与天道大本与达道可
混而为一即未安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循性曰道性也
命也道也各有所当大本言其体达道言其用体用自
殊安得不为二乎
答杨时论西铭书第十九
先生曰中即道也若谓道出于中则道在中内别为一
物矣所谓论其所同不容更有二名别而言之亦不可
混为一事此语固无病若谓性与天道大本与达道可
混而为一即未安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循性曰道性也
命也道也各有所当大本言其体达道言其用体用自
殊安得不为二乎
答杨时论西铭书第十九
卷九 第 33b 页 WYG0715-0242d.png
前所寄史论十篇其意甚正才一观便为人借去俟更
子细看西铭之论则未然横渠立言诚有过者乃在正
蒙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
善养气之论同功(二者亦前/圣所未发)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
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老幼及人理一也/爱无差等本二也)分殊
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分立而推理
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无别而迷兼爱至于无父
之极义之贼也子比而同之过矣若谓言体而不及用
子细看西铭之论则未然横渠立言诚有过者乃在正
蒙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
善养气之论同功(二者亦前/圣所未发)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
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老幼及人理一也/爱无差等本二也)分殊
之蔽私胜而失仁无分之罪兼爱而无义分立而推理
一以止私胜之流仁之方也无别而迷兼爱至于无父
之极义之贼也子比而同之过矣若谓言体而不及用
卷九 第 34a 页 WYG0715-0243a.png
彼欲使人推而行之本为用也反谓不及不亦异乎(释/据)
(此则龟山似以体用为/二尚在文字上泥乎)
答张闳中书第二十
易传未传自量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尔然亦不必直
待身后觉耄则传矣书虽未出学未尝不传也第患无
受之者尔来书云易之义本起于数谓义起于数则非
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明理由象
而知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隐微尽
(此则龟山似以体用为/二尚在文字上泥乎)
答张闳中书第二十
易传未传自量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尔然亦不必直
待身后觉耄则传矣书虽未出学未尝不传也第患无
受之者尔来书云易之义本起于数谓义起于数则非
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明理由象
而知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隐微尽
卷九 第 34b 页 WYG0715-0243b.png
数之毫忽乃寻流逐末术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也
管辂郭璞之徒是已(释易是人事在粗/显处求便易得)
葬说第二十一
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非阴阳家所谓祸福者也
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若培壅其根而枝叶
茂理固然矣地之恶者则反是然则曷谓地之美者土
色之光润(一作/泽)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父祖子孙同气
彼安则此安彼危则此危亦其理也而拘忌者惑以择
管辂郭璞之徒是已(释易是人事在粗/显处求便易得)
葬说第二十一
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非阴阳家所谓祸福者也
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若培壅其根而枝叶
茂理固然矣地之恶者则反是然则曷谓地之美者土
色之光润(一作/泽)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父祖子孙同气
彼安则此安彼危则此危亦其理也而拘忌者惑以择
卷九 第 35a 页 WYG0715-0243c.png
地之方位决日之吉凶不亦泥乎甚者不以奉先为计
而专以利后为虑尤非孝子安厝之用心也惟五患者
不得不慎须使异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
为贵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一本所谓五患者沟渠/道名避村落远井窑)五
患既慎则又凿地必至四五丈遇石必更穿之防水润
也既葬则以松脂涂棺椁石灰封墓门此其大略也若
夫精书则又在审思虑矣其火葬(一作/焚)者出不得已后
不可迁就同葬(一作/焚)矣至于年祀寖远曾高不辨亦在
而专以利后为虑尤非孝子安厝之用心也惟五患者
不得不慎须使异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
为贵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一本所谓五患者沟渠/道名避村落远井窑)五
患既慎则又凿地必至四五丈遇石必更穿之防水润
也既葬则以松脂涂棺椁石灰封墓门此其大略也若
夫精书则又在审思虑矣其火葬(一作/焚)者出不得已后
不可迁就同葬(一作/焚)矣至于年祀寖远曾高不辨亦在
卷九 第 35b 页 WYG0715-0243d.png
尽诚各具棺椁葬之不须假梦寐蓍龟而决也葬之穴
尊者居中左昭右穆而次后则或东或西亦左右相对
而启穴也出母不合葬亦不合祭弃女还家以殇穴葬
之(释此葬事之/准绳规矩)
祭礼第二十二
凡祭洒扫厅事设几案于阶下设盥盆帨手巾祭前一
日视涤濯五更起安排如法具时果并菜三饤或五饤
盏盘匙箸讫次设香卓次设盥盆茅缩更祭服焚香请
尊者居中左昭右穆而次后则或东或西亦左右相对
而启穴也出母不合葬亦不合祭弃女还家以殇穴葬
之(释此葬事之/准绳规矩)
祭礼第二十二
凡祭洒扫厅事设几案于阶下设盥盆帨手巾祭前一
日视涤濯五更起安排如法具时果并菜三饤或五饤
盏盘匙箸讫次设香卓次设盥盆茅缩更祭服焚香请
卷九 第 36a 页 WYG0715-0244a.png
曰孝孙某今以仲春之祭共请太祖某官高祖某官曾
祖某官祖某官考某官降赴神位奠酒焚香跪执事者
过酒左手把盘右手以酒浇酹于灌盆茅缩处俛伏再
拜兴左避位遂行献执事者注酒下食二味或一味随
人家贫富顷之再拜亚献如前三献如前事毕焚香曰
祭祀已毕揖执事彻馔祭祖妣亦如前式(释此礼近人/情虽庶人可)
(通/行)
与方元寀手帖第二十三
祖某官祖某官考某官降赴神位奠酒焚香跪执事者
过酒左手把盘右手以酒浇酹于灌盆茅缩处俛伏再
拜兴左避位遂行献执事者注酒下食二味或一味随
人家贫富顷之再拜亚献如前三献如前事毕焚香曰
祭祀已毕揖执事彻馔祭祖妣亦如前式(释此礼近人/情虽庶人可)
(通/行)
与方元寀手帖第二十三
卷九 第 36b 页 WYG0715-0244b.png
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
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
矣然而买椟还珠之弊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
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觊足下由
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见卓尔有立于前然后不知
手之舞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自止矣(按朱子跋此帖/有二其一有应)
(举耕田之语又尝得先生年二十五时帖惜/皆不可见姑记朱说云 释只要人实学耳)
(伊川/论)
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
矣然而买椟还珠之弊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
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觊足下由
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见卓尔有立于前然后不知
手之舞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自止矣(按朱子跋此帖/有二其一有应)
(举耕田之语又尝得先生年二十五时帖惜/皆不可见姑记朱说云 释只要人实学耳)
(伊川/论)
卷九 第 37a 页 WYG0715-0244c.png
传闻续记第二十四(释续纪数事/亦自关切)
神宗欲用温公召知许州令过阙上殿方下诏谓监察
御史里行程颢曰朕召司马光卿度来否颢对曰陛下
能用其言光必来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帝曰未论用
其言如光者常在左右人主自可无过公果辞召命(同/上)
陈左司瓘曰范公淳夫尝论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惟伯
淳能之予问公曰伯淳谁也公默然久之曰不知有程
伯淳耶予谢曰生长东南实未知也予常以寡陋自愧
神宗欲用温公召知许州令过阙上殿方下诏谓监察
御史里行程颢曰朕召司马光卿度来否颢对曰陛下
能用其言光必来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帝曰未论用
其言如光者常在左右人主自可无过公果辞召命(同/上)
陈左司瓘曰范公淳夫尝论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惟伯
淳能之予问公曰伯淳谁也公默然久之曰不知有程
伯淳耶予谢曰生长东南实未知也予常以寡陋自愧
卷九 第 37b 页 WYG0715-0244d.png
了翁之子正由云了翁自是每得明道先生之文必冠
带然后读之(范太史/遗事)
曹彬攻金陵垂克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
余之病非药石所愈惟须诸公共发诚心自誓以克城
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
日稍愈及克金陵城中皆安堵如故曹翰克江州忿其
久不下屠戮无遗彬之子孙贵盛至今不绝翰卒不三
十年子孙有乞丐于海上者矣程颐云(洓水/记闻)
带然后读之(范太史/遗事)
曹彬攻金陵垂克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
余之病非药石所愈惟须诸公共发诚心自誓以克城
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
日稍愈及克金陵城中皆安堵如故曹翰克江州忿其
久不下屠戮无遗彬之子孙贵盛至今不绝翰卒不三
十年子孙有乞丐于海上者矣程颐云(洓水/记闻)
卷九 第 38a 页 WYG0715-0245a.png
或问伊川量可学否曰可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曰
如魏公可学否曰魏公是间气(胡本传/家录)
伊川又同张子坚来方春时先君率同游天门街看花
伊川辞曰平生未尝看花先君曰庸何伤乎物物皆有
至理吾侪看花异于常人自可以观造化之妙伊川曰
如是则愿从先生游(同/上)
先君病且革伊川曰先生至此他人无以致力愿先生
自主张先君曰平生学道固如此矣然亦无可主张伊
如魏公可学否曰魏公是间气(胡本传/家录)
伊川又同张子坚来方春时先君率同游天门街看花
伊川辞曰平生未尝看花先君曰庸何伤乎物物皆有
至理吾侪看花异于常人自可以观造化之妙伊川曰
如是则愿从先生游(同/上)
先君病且革伊川曰先生至此他人无以致力愿先生
自主张先君曰平生学道固如此矣然亦无可主张伊
卷九 第 38b 页 WYG0715-0245b.png
川犹且问难不已先君戏之曰正叔可谓生姜树头生
必是生姜树头死也伊川曰从此与先生永诀矣更有
可以见告者乎先君声气已微举张两手以示之伊川
曰何谓也先君曰面前路径须常令宽路径窄则自无
著身处况能使人行也(同/上)
二程子抄释卷九
必是生姜树头死也伊川曰从此与先生永诀矣更有
可以见告者乎先君声气已微举张两手以示之伊川
曰何谓也先君曰面前路径须常令宽路径窄则自无
著身处况能使人行也(同/上)
二程子抄释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