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弁言
弁言 第 1 页
   弁 言

  本书原来的书名为何?作者南沙三馀氏为谁?均无所悉。惟据卷首所冠「自序」,只知此书作于清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并由此推知作者的生卒年代当在康熙~乾隆间。此书稿本原分五卷,旧藏于涵芬楼;直至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距撰作时已历一百九十年)五月,乃由吴县王钟麒氏「釐而订之」,总颜为「南明野史」。翌年(一九三0年)三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印行。这是本书书名与版本的由来。
  至书中所有「校者案语」,原由王钟麒氏所加;凡此字句即有误,概仍其旧,以有「案语」可资参證也。此外,偶有漏未订正或误植之字,均经重订;所补之字,并加[ ]用资识别。(伯琴)
    (本书排版之后,复获「明季五藩实录」(又名「明末五小史」)一书,发见即为本书未经王钟麒氏「釐订」前所印行者。「实录」分五篇:一曰福藩、二曰唐藩、三曰唐王聿、四曰鲁藩、五曰桂藩(各篇又有分上下二篇者)。论理,原应刊印未「釐订」前之版本,但以排校既竣,乃决定即以本书印行。本书与「实录」比校,除卷次与篇目的变动以外,则为清历纪年改为明历纪年。因此,原有「王师」、「我朝」一类字样亦改为「清师」、「清朝」,「福王」、「唐王」、「桂王」等改为「安宗皇帝」、「绍宗皇帝」、「永历皇帝」(简称为「帝」)。还有「自序」删削颇多。这是两书主要相异之处。(编者)
弁言 第 3 页
   自 序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纵其淫哉?何明自中叶以后,生民之憔悴如此其无极也!主昏于上,政出凶阉;民穷于下,剪为流寇;鄙夫蠹国蝎民,清流矜高炫异。无非启宗社之殷忧,酿黎元之奇祸焉耳。怀宗鉴前事之失,力剪元凶、痛惩夙谬,庶几宵旰勤劳者矣。然无知人之哲,矜明察而愈惑;无持久之力,好更张而益乱。惩前弊矣,乃缉事廷杖,阴踵前弊而行;通下情矣,而裁驿加派,孰非矫情而出?府臣民之怨、养勋镇之痈,内忧外患,天变人穷;政府寄寓耳,节钺儿戏耳。国势人情至于尔日,真衣败絮、行荆棘也。所以难重骊山,而非缘内嬖;祸烈哀、平,而不因外戚;质异昏庸,而惨于晋惠;情非晏佚,而毒于宋徽。易地参观,彼此相笑。以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轻轻断送于一人之手;红阁之缢,譬彼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究何足以谢天下哉!当时愤激者,第谓『今日无论李纲难得,即求一大小人若秦桧亦不可得』!其说诚然。然有是君,乃有是臣;而曰『朕非亡国之主』,天下万世其谁信之?
  迨清师入关、明社既屋,彼偷安无智、苟且富贵之徒,虽托名于起义,实忘情于报雪;遂使汤火馀生,益深益热。嗟乎!江南实奴隶之质,闽中亦轻薄之子;肇庆则拨乱
弁言 第 4 页
无能,广州乃自生内鲠。虽仍王号,究类何人?地即大于曹滕,民无加于邹莒;而庭前养寇、榻畔藏奸,欲以区区块土与南阳、灵武比隆,岂不谬哉?群奸盗窃,既仗虚名;志士捐躯,亦镂空影。岂知人心忘汉、天不祚明,早胎于金陵定鼎之年,又何待燕山殉难之日!
  间尝阅「明纪编年」,并遗闽事;阅「明季遗闻」,则南宁以后缺之。不止漏略,惧事实之不明,无以诏示来兹也。是用蒐访遗编、采辑逸事,正其舛误,芟其矫诬;汇为五卷,以备博览君子之要删焉。
  乾隆己未岁秋、七月既望,南沙三馀氏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