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a 页 WYG0583-0100c.png

水道提纲卷九
原任礼部侍郎齐召南撰
江(中/) (自叙州府起至武昌府会汉水/)
大江自叙州府城东东北流有福溪自北来注之(福溪/出富)
(顺县西南境山南流约百数十/里至府东北境折东南入江)又东北经南溪县西
南有桂溪自西北来注之(桂溪出南溪县西北山东/南流至县城西南入江)
又东数里折南流中有巨滩又南十数里有小滩又
卷九 第 1b 页 WYG0583-0100d.png

之(南溪县西江心有石笋滩其东一巨滩当江流曲/处铜鼓滩也又南十数里又有石滩当江安县之)
(西北滩南即安宁河口河口之东即江安城流安宁/河即绵水珙县西南之珙溪其一源也东北 百馀)
(里至安宁镇南有长宁县东西二水至县北东北流/合东南来一水又东北合兴文县东西北流之一水)
(又北至镇南来会经梅岭西又东北百馀里至江安/城西北入江 兴文县水即三渡河南出八望山北)
(流/者)东经江安县城北折东南流有怡乐溪自西南来
注之又折而北十数里有上下二溪自北来注之又
折而东二十馀里有清溪水自南来注之又东北流
卷九 第 2a 页 WYG0583-0101a.png

南自永宁卫来注之曰纳溪口(纳溪俗曰清水河源/出永宁卫有两源一)
(东南出贵州永宁县摩泥站界一南出雪山北流经/唐家湾与吼西关北水曰道场溪者合东北流至卫)
(东南与贵州界水合而北数十里东受二小水又北/有落岩河二水北至大坝寺合东北流又南受一水)
(经泸卫东又北受西来一水又东流来会又北/曲曲二百馀里至纳溪县南境折西北流入江)又北
有小水自东南来注之又北折东北流经泸州城南
而东沱江合诸水自西北经州城北而东南来会(沱/水)
(自灌口东分为三渠北曰太平二河南曰柏木河俱/东流太平二河经崇宁县北而合又东有濛水自西)
卷九 第 2b 页 WYG0583-0101b.png

(而南也支港纵横数百里间皆成泽国指其要领西/自灌口东经郫县之北新繁县之南成都府治华阳)
(县之北新都县金堂县之南前后支流皆沱江也亦/曰湔江亦曰郫江其所会北来之水最大者 一曰)
(绵水今名绵阳河源出绵竹县西北境之紫岩山东/南流经县北境百八十馀里至德阳县东北境折南)
(流经县东至汉州东境凡百七十里折西南流与西/北来之雒水会而南曰雁水 一曰石亭江有三源)
(一名陡子河东南流合北来之白水河南流经绵竹/县城西南又东南数十里会西北来之水一名射水)
(河东南流合北来之龙蟒河又东南经县西境又东/南与陡子河会又南流有一水自西来会曰石亭江)
(又东南流经德阳西南汉州东境又南与西来之雒/水会而合绵水 一曰白鱼河源出什邡县北境山)
卷九 第 3a 页 WYG0583-0101c.png

(山东南流经县南境俗曰鸭子河又东南流至汉州/城北而东有平桥河西北自什邡城北东南流来会)
(又东南会石亭山又南会绵水总名雁水又南有濛/水支渠自西而东经彭县北又东经汉州南曰马水)
(河者又东南合沱江支渠之清白江南流来会又东/南至焦沙尾东金堂新都之沱江支渠并合而来会)
(自此而南曰湔雒亦曰雁水亦曰中水实沱江也当/新都县东南有龙泉水南有龙泉山东北流入沱江)
(十沱江自焦沙尾东南流八十馀里折西南流百二/ 里至简州东北有赤水河自西北合二水来注之)
(即绛水亦名牛鞞水也又南经州城东又东南百里/至资阳县东北有杨花溪东北自乐至县西境山合)
(二水来注之又南经县城东而南有资溪自县西北/山来注之又南五十馀里有珠溪自西北来注之珠)
卷九 第 3b 页 WYG0583-0101d.png

(东北流百馀里与西北源合东流又南合一水又东/南入沱江至此曰珠江亦曰资江也又东南百里经)
(资县城西而东经其南有唐明渡又东有小溪自北/来注之又东南百馀里至内江县西北境折东北流)
(经县城西北又东北折而南经其东又南有高桥溪/及东清流溪自东北来合注之经雄木镇西稍曲曲)
(西南流百五十里至富顺县东北有观音河即鳌水/自东北来注之又南经城东折而西经其南而西南)
(流有荣溪西北自荣县东南流合诸河水盐井水来/南注之至此雒江名金川亦曰中水又折而东流数)
(十里折南流曲曲而东有隆桥河东北承际昌县水/及石桥河西南流来注之又东南百里至泸州西北)
(有冱水河自东北来注之又东经州城北而东南与/大江会于州东也自灌口至复入处曲折行九百馀)
卷九 第 4a 页 WYG0583-0102a.png

(南流曰中溪河折而东经贡井及自流井之南有威/远县北之付家河东南流合北来之跳石河党朩溪)
(及龙令河三水南流注之又东经火井南有西牛河/自北合三小水有胡家河自西南来并注之又东南)
(流经沿滩埸东折西南流曰之溪/经富顺之西南折而东与沱江会)
大江既会沱江自泸州东稍北受北来龙溪水东有巨
滩稍北折东南流又一巨滩有大河溪大桥溪俱自
西南来注之又东南流经合溪县城北而东北流有
赤水河西南自镇雄土府东北合诸水经合江城东
卷九 第 4b 页 WYG0583-0102b.png

(一水自西北来会折东南流入贵州界经永宁县南/境百五十里有小河西南自毕节县北境合孙家河)
(板桥河诸水东北流来会又东北流四十里入四川/界又东北七十里经龙场营西北折而东流有□子)
(关水自西南来会又东百三十里过鄢家渡至黎民/镇北有一水西南自清水塘来注之又东有沙填河)
(南合三水北流来会又东北流七十里有盐井河东/南自枫香镇来注之又北流东受一水折西北流七)
(十馀里有斋郎河东自桐梓县东北山水合龙岩山/水西流经县城东西行百七十里又北合一水西南)
(流来会又西有九溪河自南合西南来之乘龙山水/北流注之西经脉困塘北有古兰河自西南来注之)
(又西北五十里至土城西有水思河自东来儒溪泥/溪自西来并注之又西北有有盘桥溪自东猿猴溪)
卷九 第 5a 页 WYG0583-0102c.png

(百馀里北受尧坝溪沙坝溪二水后溪一水至仁怀/县西南境有枫溪自西南来注之折北流有永寿桥)
(水自西来注之又北经县城西折而经其北又东北/流百四十里经丁山西麓又东北七十里经合江县)
(城东又北入大水此水曲/折行受数小水几及千里)又有高洞河自东南来注
之又东北有坪坦河自东来注之又北曲曲流有巨
滩有大鹿溪自西北来注之(水出荣昌县南境/山东南流入江)又东
北流有洙溶溪北自永川县来注之(洙溶溪即车对/河源有二一出)
(永川县东北山西南流至县城东南有一水自西来/会遂南而稍西流百馀里折东南流九十里入大江)
卷九 第 5b 页 WYG0583-0102d.png

流有五洞溪自西来注之又北有油溪自北合二水
来注之(油溪出壁山县城北南流曲曲经来凤驿西/又东南流至江津县北境折西南流有马坊)
(河西北自永川县东北山/东南流来会又南流入江)又曲而东而南有药城溪
自南来注之又东北经江津县城西北(江自合江东/北至此凡九)
(折皆数十里一曲径二百里/中纡折流至三百数十里)又东北流数十里有綦
江自南合诸水来注之曰僰溪口(綦江源出桐梓县/北境山两源合北)
(流百数十里曰松坎河受西南来一小水又北数十/里有坡头河自东北山来注之又北流西受一水又)
卷九 第 6a 页 WYG0583-0103a.png

(流经城北又西北流有沙溪沟自东北来有清溪河/自西南合三坌沟及鱼子溪水东北流三百馀里来)
(会又西北百里北受一水又北有孙溪河西南/合棋盘山水来会又北至江津东境又北入江)又北
八十里有小水自西来有甘蔗溪自东南来注之中
有巨滩又北稍东九十里受东南来小水二至重庆
府治巴县南经明月峡折而东抱城东而北有涪江
合白水嘉陵渠河三巨川尽并龙安潼川保宁顺庆
四府诸州县之水自西北出鱼鹿峡经府城北而东
卷九 第 6b 页 WYG0583-0103b.png

大江既会涪江又东北受东北来一水折东流百里有
小水自南来注之又东北流有梅溪北自大竹邻水
二县东合宝石河南流注之(梅溪源出大竹县西九/盘山南麓西南流经庙)
(奥场西折东流又东南有一水自县南西南流来会/又西南流受西北来一小水又南有土桥河合一水)
(自西北来会又西南至邻水县东南境有水自县城/北绕而东南来会曰芭蕉河又南流八十里折东南)
(流有宝石河东北自月城山西南流二百八十馀里/西合一水来会又南流百馀里经大洪冈铁山关东)
(南入/江)又东折而东北南受一小水又东北经温乐山
卷九 第 7a 页 WYG0583-0103c.png

(溪出县北山东南流折西南经崙尖山/西又西南流经长寿县城东南入江)又有龙溪河
东北自梁山垫江二县合诸水来注之(龙溪河源出/梁山县东南)
(山西北流经县北境有一水南自城北流来会又西/流合南来一水又西南流有沙河自西北来会又南)
(流有七间河自西来会又南流折而西南有狐狸山/二水自西北合而来会又西南经垫江县东境有罗)
(干河西自县城北合三水东流来会又西南行两山/中曰高滩河有两水自西北合而来会又南流有大)
(沙河东北自梁山县西南山中西南流来会又西南/百馀里至长寿县东桃花口之南入江其南即黄草)
(山/也)又折南流经黄草峡而东南有梨河自南来注之
卷九 第 7b 页 WYG0583-0103d.png

州城北而东有黔江亦曰涪江南自贵州合诸水来
会于铜柱滩口(黔江即乌/江见后)
大江既会黔江又东北至南沱折西北流二十里复东
北又东南而东流北岸受小水二(曰渠溪河出忠州百/西北山西南流二)
(馀里经酆都县北境又西南至北涪镇之西/入江 曰马滩河出酆都北山西南流入江)南岸受
小水二(曰罗云溪北流入江其口正对北岸之马/滩河曰白水溪在罗云溪东东北流入江)又
东稍北经酆都县城南有葫芦溪自东石柱司合诸
卷九 第 8a 页 WYG0583-0104a.png

(二水合西流而会曰后河又西经石柱司北有漆兰/溪自北来注之又折西南流有江池溪自西北来注)
(之又西南流折而西北又/折西流入江在县东南)又东北有龙停溪自城北
来注之又东北流百二十馀里经倒须滩北岸受小
水七至忠州城南南岸受小水二(北岸所受水自龙/停溪而东北曰赤)
(溪曰丁溪曰挫溪溪口正南对石滩曰滩子沱二水/合而注江当滩之尾曰泉水溪曰漕溪即忠州西南)
(也诸溪皆出西大山东南流入江长不过数十里南/岸所受二水曰神溪北流入江正当州城之南曰钟)
(溪出方斗山西北流/入江正当州城东南)又东北有㽏溪河自西北来注
卷九 第 8b 页 WYG0583-0104b.png

有沿溪自东南来注之(沿溪二水合/流西北入江)又东北有涂井
河自西北来注之(涂井河出梁山县东境山东南/流经涂井之南折而东北入江)经
西界沱西四方山东麓(西界沱在东岸/四方山在西岸)又东北有合
溪自西来注之(合溪亦曰/跳蹬河)又东北北岸受二水(曰壤/河溪)
(稍长曰杨河溪/俱东南流入江)又东北折正北流东岸受二水(曰白/水溪)
(西北流入江曰渡口/溪北流折而西入江)稍西北至万县城南有西河自
西北来合北一水经城西而东南注之(西河即苧溪/出西北山南)
卷九 第 9a 页 WYG0583-0104c.png

东北(自忠州东北至于/万县东二百馀里)于铁凤山南折而东流至小
江口(自万县东稍北/至此一百十里)有小江北自开县合诸水来注
之(小江有数源一出开州东北山曰板桥溪西南流/有谢家坝水自东南来会又西北流有石家溪自)
(东北来会折西流至旧县坝南有北源观面山一水/自西北来会又西南流有跳登河自西来注之又南)
(经县东南境有西源曰临江自西北山经县城南来/会折东南流有垫江自西南来会始曰小江亦曰清)
(水江又东南百里至小江口之西南入/江自小江口东至云阳城七十馀里)又东经山麓
又东经云阳县城南而东有新军河自西南来注之
卷九 第 9b 页 WYG0583-0104d.png

(北流凡二百馀里东经云/阳之南境至城南北入江)有东瀼河北自县城东来
注之(东瀼河源曰五溪河出北与陜西界南九龙山/之南麓南流山中经开县东北境凡二百馀里)
(至五溪关东有石土河自东来会又东南曲曲流曰/东瀼河又百馀里经云阳县城东北又东南入江正)
(对南岸新/军河口)又东稍北经山麓东流数滩南岸受老马
五龙二溪水北岸受头塘溪水(头塘溪出夔府治奉/节县西北山东南流)
(经县西境南入江自/云阳东至此百里)又东经南乡峡虎须滩至夔州
府城南经八阵碛东出为瞿塘峡有小河西北自分
卷九 第 10a 页 WYG0583-0105a.png

为滟滪堆江流至险处也北岸受铁柱溪水南岸受
大溪河水(滟滪堆石当奉节东南在大江中流惟西/南近岸 其东为龙脊)
(滩东小河北出陜西南界之分水岭南流曲曲随山/麓 南曰分水河二百馀里至凤宁山东又东南百)
(里西受一水又东南流北受一水又东南经夔府城/东北又南入江 铁柱河自北山南流经白帝城东)
(南入江大溪河出西南境/山东北流百馀里入江)稍南而东经南岸山麓八
十里至巫山县城南有大宁河合诸溪水自北来经
县城东北而南注之(大宁河东北出湖北竹山县西/南境萧家坡之西北山二水合)
卷九 第 10b 页 WYG0583-0105b.png

(会又南至盐井东南有后溪河自西来会折东南流/数十里又折西南至大宁县东南有白杨河自西北)
(山东南流合西南来之水浪小溪二河经县南而东/来会又南流数十里折而东南有龙溪上田二河先)
(后自西南来会又东南数十里经大昌废县南有杨/溪河东北自竹山南界麦场垭西南流二百里北合)
(一水经废县东南来会遂南百馀里依山麓/东南经巫山西麓至巫山县城东南入江)又东经
巫山南麓曰巫峡南岸受小水二(曰观渡河东流经/水坪北折东北流)
(循江南岸大山南麓而东北入江土人亦曰巫山以/在县东者为十二峰也曰白古水河自建始县东北)
(境山东北/流入江)北岸受小水一(曰边鱼溪北自巫山十/二峰东麓南流入江)又
卷九 第 11a 页 WYG0583-0105c.png

(千四百馀里自巫山/县始折而东南流)经巴东县西北界之万流驿南
(驿西即边/鱼溪也)又东八十里经门扇东奔破石三滩至巴
东县城北曰巴东三峡北岸受小水二南岸受小水
一(稍大者曰元渡河出巴东县西北界山西南流合/左右二水又南有坪阳坝水自东来会经火峰铺)
(东又南入江在巴/东县西北四十里)折东南流经县东其北岸有小水
三自北来合注之南岸有水自西南来注之(水出县/西南境)
(山三源合东流折而东北/经县城之东北流入江)又东南流经数滩七十馀
卷九 第 11b 页 WYG0583-0105d.png

水北岸受叱溪水(沙镇溪二源一西南出召化堡山/东北流有归坪河东南自劝农村)
(来会又东北流入江在州西南三十里叱溪出州北/境武家坪之西北山南流又东南折而南经两山间)
(南至州城北折西南流入/江入江之口即叱滩也)又东一小水自南来注之
又东有茅坪溪自南来注之(溪东北流合东来一小/水经荒口铺西北流入)
(江/)稍东有香溪东北自兴山县合诸水来注之(香溪/出高)
(鸡寨西山西南流曰深波河经苦口洞南又西南至/兴山县北有南阳河自西北来会又南合西来一小)
(水又南经县城西而南有小水东北自城来会又东/南流有建阳河自东北来西南流二百馀里来会又)
卷九 第 12a 页 WYG0583-0106a.png

(白沙驿西北流会西来之九/湾及周坪二水又北入江)又东有杉朩溪自西北
山来注之又东有白水溪自北来衢溪自南来并会
过黄陵庙又东南经宜昌府境山峡曲曲(有马肝白/狗空舲三)
(峡尤险自秭归而/东南者甚为危虑)经下牢关折南为大石滩至彝陵
南始出峡就平地安流而东也(自归州东之三峡东/南至下牢夹江为险)
(有西陵明月黄牛三峡中有使君虎头狼尾/滩皆至险处自瞿唐至彝陵计五百里彝陵) (角鹿等/)
(水至江自白水溪而东北岸又受罗钿河上红溪二小/ 折向南处有长桥溪南流合东北来之梁村)
卷九 第 12b 页 WYG0583-0106b.png

西来注之又东南至沈家店有临江河自东北合三水
来注之(临江河出龙泉铺之东北山西南流经铺南/有二水自西北合而来会又西南流至店南)
(西入/江)又东南经鸡子山虎脑背南过荆门山(山之对/岸即虎)
(牙/山)南至宜都县城北有清江西自长阳县西南承施
南府诸水来注之(清江源出施南府西北境与四川/之石龙关东交界之山东南曲曲)
(流百馀里有水西南自张家村山西北曲曲折而东/流曰大跳敦河经官渡坝南又东至忠孝司北有一)
(水自东南一自西南并来会北流至火铺塘西北山/伏焉北踰重山复流出折而东流与清江会又东流)
卷九 第 13a 页 WYG0583-0106c.png

(乾平溪自西南来经沙子门岭东北流来会清江又/南经三龙坝西西受一小水又东南经府城东北东)
(受一小水又东南有冷水河自西南经出水洞来会/折东北流数十里经三坌口塘南又东北数十里有)
(一河西南自施南司之南山东北流经司北又东北/流受南来之杨二溪水经东乡司北又东北八十里)
(来会清江又东有龙溪河自西北来合建始县之小/河诸水来会水势大盛又东百馀里合北来一水又)
(东北数十里合北来一小水又东北至桃符塘南有/水西南自桃山东北流经金鸡口西北合西来三叉)
(口南之水东北经红沙堡东北来会清江又东北九/十里有四都河自西北经黄家湾来会折东南流六)
(十里有一水西南自栗子坪东北流与石梁司东南/山水北流经五峰司西者合东北流至天地口来会)
卷九 第 13b 页 WYG0583-0106d.png

(东少北受北来傅靳溪塘水折而南经湾市西有十/八堰溪西自杨柳池来会又东南至宜都县城西北)
(会西南来之汉阳河东入大江清江即古夷水行六/百馀里受数县诸小水无数 龙溪河所会建始县)
(之小河源出县北境滟滪南岸大山东南流经水坪/东南曰蒲潭溪折西南流有桐木溪自西来会又南)
(有朩瓜河合二水自西北来会南经县东南有西溪/自城西南来会曰小河又南折西流又南与龙溪河)
(二水会龙溪河源出十三关大山者南流折而东南/八十里其南源东北流来会又东流七十里会小河)
(又东折而南流经双耳洞东又南经南里渡西又东/南数十里与清河会 汉洋河源出施南府东界五)
(峰司之东北大山东南流七十馀里经百年关北渔/洋关南有一水自南山来会又东北流百三十里至)
卷九 第 14a 页 WYG0583-0107a.png

有善溪自北来注之曰白羊渡口(正当宜都/县城东北)又东南
数十里经枝江县城东北有白水港溪自西南合一
小水东北流经城西北东注之又东南数十里有洋
溪自南来注之(洋溪村/夹溪)折东北流至松滋县西南中
有沙洲相联有玛瑙河北自当阳县西南境合三水
南流注之(玛瑙河二源东源二水出当阳西南之玉/泉山南流合而西南数十里与西源出双)
(店铺东南流者合又南曲曲/百馀里至松滋西境南入江)又东北经县城北折而
卷九 第 14b 页 WYG0583-0107b.png

又东至荆州府冶江陵县西南境之涴口北北岸有
沮河漳河北自古麦城合而南流注之(沮河源出远/安县北境之)
(北风山南流曲曲百馀里曰潮水河西受一小水南/经县城西折东南流七十里至当阳县西北境有)
(巩河自东北来会折东流而南而东南经当阳城北/又东南流西受县南一小水经紫盖寺南又东南至)
(古麦城西又东南漳河自东北来会又南百五十里/入大江当未入江时有支津东流八十馀里至荆州)
(府城西南周寅店入江漳漳河源出沮河之东北五/十里之劝汤岩南流至 河司清水铺西曰清溪河)
(又东南流至河溶西麦城东又南与沮河会二水自/源至江行四百馀里 漳河司东北连山东为荆门)
卷九 第 15a 页 WYG0583-0107c.png

(北百馀里/至漳南县)又东至虎渡口北南岸有支津南通公安
诸湖水北岸有沮漳支流来会又东稍北经府城南
沙市折东南流(自巴东至此径六百馀里/前称川江至此又称荆江)经公安县
东北境又东南稍折而西而南至石首县西境折向
东稍北经县城北又东有沙洲过调弦口又东北折
而东南至监利县西境有支津南会澧水入洞庭湖
(见/后)又东经监利南境至车湾西折南流屈曲经华容
卷九 第 15b 页 WYG0583-0107d.png

庭湖南汇沅湘诸水自府城西北东北流来会(洞庭/湖湘)
(水沅水醴水见后江自夔府始东南流至此凡一千/二百里也湖口西三度五分极二十九度五分自监)
(利至巴陵凡八曲折/始会洞庭而东北)
大江既会洞庭水于巴陵东北之荆河口经城陵司北
白螺司南南岸有松阳湖二支津来注之又东北经
临湘县西南境南岸有白泥湖水自县东南来西北
流注之(白泥湖在县东南即黄介湖之委也邪延/七十馀里西北流经县南境又西入大江)又
卷九 第 16a 页 WYG0583-0108a.png

南又东北至新堤镇南土矶头北南岸有黄介湖西
口又东至茅埠村东北港塘西东口(黄介湖源南出/大岭口水北流)
(经长安驿东桃林镇西入湖又东南有龙角山水来/会湖邪延百馀里西南流为白泥湖西北入江东北)
(流又为长湖其南有尖山铺港口驿诸山三水会平/水港流入焉湖东即蒲圻西境也北分二港一西北)
(入江一/北入江)又东北为六溪口即古陆口又陆水东南自
蒲圻合通城崇阳诸水来注之(陆溪出江西宁州西/界大湖山三源东北)
(流折而西北流经苦竹山西南楼岭东曰石觜头河/又东北至河市北有河市港水西南自黄龙山下将)
卷九 第 16b 页 WYG0583-0108b.png

(来经城北来会又北会西来之白港河水折东北流/经新桥铺苔桥镇西北有毛公渡河自南来注之又)
(北至石五铺西有大溪洞水自东南来注之又南北/至崇阳县西南有吴城港水南自雷公山来会又东)
(经县城南而东有水自东南来注之又北流经城东/而北有白羊山水合数小溪南流折而西北来注之)
(又西北流经崇洪镇北有小水自西南来注之又北/流折而西至蒲圻东南有桃花岭水自西南来注之)
(又北经县城东北又西北百/馀里至六溪口西北入江)又东有石矶(矶南岸曰/石矶头塘)
南岸有小湖口(即嘉鱼城西南湖也北赤壁在嘉/鱼县西与江夏县界 岸对乌林)东
经嘉鱼县城北北岸即沔阳州东南境也(北岸自新/堤镇杨家)
卷九 第 17a 页 WYG0583-0108c.png

北又西北至新滩口沔阳东南诸水合而来注之(见/后)
又西北折而东经大军山南麓至金口镇西有斧头
湖金水自南来注之(斧头湖长百数十里自嘉鱼东/南境迤而东有小水三自南来)
(汇又迤而北有咸宁县咸河自东南合六小水来北/注之又东北至贺胜桥受东来一小水又北百里至)
(金口镇巡司/西北入江)又北流稍西经小军山东麓又北有赤
野湖西会沔阳太白十四湖诸水来会曰沌口汉阳
府之西南境也(荆州府治江陵县城北有大晖港自/北而南折而东经城北又东数十里)
卷九 第 17b 页 WYG0583-0108d.png

(白湖自西迤而东南长九十里至潜江县西境梅家/觜西有三湖水西南自江陵东南境来会又东有汉)
(水支津东北有大泽口西南流来会南流有红马湖/水南自江东岸之郝穴东北流又西合观音寺东之)
(水来会即古所谓夏水首受江后人曰长夏河者也/自此分二派一东南流至周家觜又分为二北派东)
(流至沔阳州南之谢云口又东数十里至峰口复合/有小河西北自州北境来会东至土坑口又分为三)
(其东流二渠汇为妙湖其南流者为白石湖有上洪/湖官湖下洪湖相连自西来会又南而周家觜南流)
(之水与红马湖南流之水会而东南者西南受监利/县北岸之南江湖莲头湖大鸟湖蒋师湖大城池五)
(水又东流百数十里至新堤镇杨家觜又东北来会/过小港口又东北与沙湖水会而东州东北水之支)
卷九 第 18a 页 WYG0583-0109a.png

(县北境张集口南引汉水支津南流至排沙渡之西/折东南流经县城东北又东南流分为二派至谢汪)
(刘三场又分为三其东二派南复合至州西萧家场/折而东北汇为西湖经州西北及正北曰邋遢湖又)
(东曰白泥湖长百二十馀里南北广者八十里狭者五/六十里其南一派东南流百七十里至州南境与州)
(城西水合又东南至土坑口会长夏河者也白泥湖/东南流于沙镇司南东北注赤野湖 赤野湖两受)
(汉水一西北于州东北之仙桃镇南南流与白泥湖/北出之二渠合而东经下楂埠南又东注赤野湖一)
(东北于汉川县东境蔡店巡司之北引汉支津西南/流百馀里注赤野湖湖南北九十馀里东西七八十)
(里于东流出经小军山之北东/北至沌口入大江 即沔水也)又东北七十里经汉
卷九 第 18b 页 WYG0583-0109b.png

注之(矶在武昌府西南江中当汉阳正南即鹦鹉洲/也 武昌府治江夏县有黄鹤矶县南多水泽)
(曰东湖曰汤孙湖曰黄家湖曰清宁/湖曰赛湖至西山会流而北入江)二府隔江东西
相望稍北汉水西北合商雒唐邓以南诸巨川自汉
阳府城西北来会曰汉口(汉水见后西二度三/分极三十度六分)
水道提纲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