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a 页 WYG0499-05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九
 疆域(二/)
  沃沮 濊
   后汉书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按原/注盖)
   (马县名属元莬郡其山在今/平壤城西平壤即王险城也)东滨大海北与挹
   娄夫馀南与濊接其地东西狭南北长可折方
   千里武帝灭朝鲜以沃沮地为元菟郡后徙于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b 页 WYG0499-0558b.png
   高句骊西北更以沃沮为县属乐浪东部都尉
   至光武罢都尉官封其帅为沃沮侯又有北沃
   沮去南沃沮八百馀里南接挹娄
   三国魏志东沃沮在盖马大山之东其地形东
   北狭西南长可千里(按此与后/汉书稍异)汉武元封中以
   其地为元菟郡后徙郡句骊西北今所谓元菟
   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
   单大岭之东分治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别主岭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a 页 WYG0499-0558c.png
   东七县时沃沮亦皆为县光武六年省都尉以
   县中渠帅为县侯
   辽史海州南海军本沃沮国地有沃沮县
   后汉书濊北与高句骊沃沮南与辰韩接东穷
   大海西至乐浪濊及沃沮句骊本皆朝鲜之地
   元朔元年濊君南闾等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
   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乃罢至元封
   三年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元菟真番(原注番/音潘)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b 页 WYG0499-0558d.png
   四郡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
   元菟元菟复徙居句骊自单单大岭已东沃沮
   濊悉属乐浪后以境土广远复分岭东七县置
   乐浪东部都尉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岭东
   地悉封其帅为侯
   三国魏志濊南与辰韩北与高句骊沃沮接东
   穷大海今朝鲜之东皆其地也汉武帝分朝鲜
   为四郡自单单大岭以西属乐浪自岭以东七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3a 页 WYG0499-0559a.png
   县都尉主之皆以濊为民后省都尉封其渠帅
   为侯今不耐濊皆其后也
   谨按两汉魏晋时国于东方者为夫馀挹娄三
   韩其邑落散处山海间者又有沃沮濊等名以
   史传核之沃沮之在东者东滨大海北接挹娄
   夫馀又有北沃沮南沃沮并皆散处山林无大
   君长所云单单大岭即长白山单单与满洲语
   珊延音固相近也今自长白附近东至海边北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3b 页 WYG0499-0559b.png
   接乌拉黑龙江西至俄罗斯丛林密树绵亘其
   间魏毌丘俭讨高丽绝沃沮千馀里到肃慎南
   界则沃沮者实即今之窝集也濊地君长亦皆
   分统邑落无所专属夫馀挹娄皆有其地考其
   故壤自凤凰城并海至朝鲜三国以后隋属高
   丽唐属渤海矣
  勿吉行程
   魏书勿吉国在高句丽北去洛五千里自和龙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4a 页 WYG0499-0559c.png
   北二百馀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
   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瑰水(北史作/洛瑰水)水广里馀
   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鲁水(北史作太/岳鲁水)又东北行
   十八日到其国国有粟末水徒太山(按和龙为/今土默特)
   (右翼地太鲁水当为今滔尔河亦作淘尔洮儿/又作拖罗皆音之转新唐书之它漏辽金之他)
   (鲁挞鲁河并圣宗所改挞鲁河为长春河者皆/是水也源出科尔沁西北兴安山东南流合贵)
   (勒尔河又东北折经科尔沁右翼后旗南界又/东经扎赖特南界汇为纳兰萨兰池亦名日月)
   (池会嫩江以入于松花江松花江即粟末水新/唐书言粟末西北注它漏河者盖不知它漏河)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4b 页 WYG0499-0559d.png
   (东南入嫩江以达松花而反谓松花由嫩江以/注它漏是据图臆揣之误也洛瑰当即老哈之)
   (转音蒙古称老河为老哈源出喀喇沁右翼东/北流经故大宁城东又北经敖汉翁牛特在翼)
   (南又东北经奈曼及喀尔喀左翼北流五百里/许与潢河合證之下文使臣所行地里音译更)
   (相符合其不能径由东北行者盖中间为契丹/所隔故耳又扎鲁特右翼西北一百九十里亦)
   (有他鲁河源出大青羊山南流数十里入阿里/雅河史载自和龙至勿吉由北而东不应反岐)
   (至西北则太鲁非此河也又有以如洛瑰为饶/乐之讹者考唐贞观中置饶乐都督府领弱水)
   (祁黎洛瑰太鲁汤野六州洛瑰太鲁皆以水名/州与饶乐并置且魏时亦未置州其非饶乐之)
   (讹明/矣)太和初使臣乙力支称初发其国乘船溯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5a 页 WYG0499-0560a.png
   难河西上至太□河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
   丹西界达和龙(按难河亦曰那河即嫩江也太/□即上文太鲁洛孤即上文洛)
   (瑰皆音转而讹实即滔尔及老哈二河也滔尔/河入嫩江故自难河乘船可溯滔尔与老河相)
   (隔故南出陆行渡老河以至和龙是时土默特/地属元魏之营州而老河旁若喀喇沁敖汉奈)
   (曼翁牛特等境皆属契丹故云自契丹西界达/和龙使臣所历之途与魏使正同也时代虽遥)
   (其迹尚有/可寻耳)
  勿吉七部故地
   北史粟末部与高丽接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5b 页 WYG0499-0560b.png
   新唐书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与高丽接依
   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按它漏/即滔尔)
   (河入嫩江嫩江入松花江此/云粟末西北注它漏河殊误)
   新唐书渤海本粟末部附高丽者(详见后/渤海条)
   北史伯咄部在粟末北
   新唐书粟末稍东北曰汩咄部(按此作汩/与北史异)
   北史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
   新唐书汩咄又东北曰安居骨部(按居与车/音同字异)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6a 页 WYG0499-0560c.png
   唐会要汩咄安居骨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后
   无闻焉
   北史拂涅部在伯咄东
   新唐书安居骨曰拂涅部
   通考拂涅故地渤海为东平府领伊蒙陀黑比
   五州
   辽史地理志东京紫蒙县本汉镂芳(按两汉志/并作镂方)
   县地后拂涅国置东平府领紫蒙县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6b 页 WYG0499-0560d.png
   辽史地理志东京辽州始平军本拂涅国城渤
   海为东平府唐太宗征高丽李世绩拔辽城高
   宗诏程名振苏定方讨高丽至新城大破之皆
   此地也有辽河羊肠河锥子河蛇山狼山黑山
   巾子山(按羊肠锥子河及蛇山等俱在今广宁/境辽河亦经广宁境内则拂涅故地实)
   (在今/广宁)
   北史号室部在拂涅东
   北史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详见下/靺鞨条)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7a 页 WYG0499-0561a.png
   新唐书安居骨之西北曰黑水部
   北史白山部在粟末东南
   新唐书粟末之东曰白山部
   旧唐书白山部近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
   入中国
   辽史百官志长白山三十部大王府
  勿吉傍国
   北史勿吉傍有大莫卢国覆钟国莫多回国库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7b 页 WYG0499-0561b.png
   娄国素和国具弗伏国匹黎尔国拔大何国郁
   羽陵国库伏真国鲁娄国羽真侯国(魏书北史/豆莫娄在)
   (勿吉北千里旧北夫馀也室韦之东东至于海/方二千馀里当即大莫卢之转音或言濊地也)
   谨按勿吉即挹娄为肃慎故地分七部粟末部
   近长白山以粟末水得名则在今松花江左右
   伯咄在松花江北拂涅在伯咄东史称拂涅故
   地渤海为东平府领伊蒙陀黑比五州又辽史
   称紫蒙县拂涅国置东平府是其分州立邑又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8a 页 WYG0499-0561c.png
   在渤海之前矣紫蒙故城在今辽阳东境东平
   府契丹为辽州金为辽滨县属沈州故城在明
   沈阳卫城西北百八十里唐以前为高丽所据
   谓之辽东城唐太宗克之改曰辽州时亦谓之
   新城以别于辽东故城也考唐书贞观十九年
   伐高丽江夏王道宗将兵数千至新城二十一
   年复伐高丽命李世绩将青州兵自新城道入
   永徽三年高丽侵契丹契丹大败高丽于新城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8b 页 WYG0499-0561d.png
   仪凤三年徙安东都护于新城皆此地也黑水
   以黑龙江名唐时最盛今详载于靺鞨条白山
   部以长白山名旧唐书言因平壤之役多散入
   中国而白山部太师暨长白山三十部大王之
   称见于辽志则其部族仍以系号可知盖自粟
   末部强诸部皆为服属于是中土但知有渤海
   其他部不可考矣东平府及辽州并详后渤海
   契丹疆域条至勿吉附近之大莫卢当即魏书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9a 页 WYG0499-0562a.png
   之豆莫娄亦称达末娄覆钟当即百济之弗中
   郁羽陵当即尉厥里皆与契丹相接也
  百济里至
   魏书百济国北去高句丽千馀里处小海之南
   (按史是时高丽国东至新罗西度辽二/千里南接百济北邻靺鞨一千馀里)
   北史百济始立国于带方故地其国东极新罗
   句丽西南俱限大海处小海南东西四百五十
   里南北九百馀里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9b 页 WYG0499-0562b.png
   后周书百济始立国于带方其地界东极新罗
   北接高句丽西南俱限大海东西四百五十里
   南北九百馀里治固麻城
   宋书百济本与高骊俱在辽东之东千馀里其
   后高骊略有辽东百济略有辽西
   隋书百济国东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馀里
   南接新罗北距高丽
   旧唐书百济处大海之北小海之南东北至新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0a 页 WYG0499-0562c.png
   罗(按隋唐时通百济皆自登莱泛海而/往盖为契丹所隔新唐书所载亦同)
   新唐书百济直京师东六千里而赢滨海之阳
   其东新罗也
   唐会要百济当马韩故地处大海之北小海之
   南东北至新罗
   通考百济晋时略有辽西晋平(唐柳城北/平之间)自晋
   以后吞并诸国据有马韩故地其国东西四百
   里南北九百里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0b 页 WYG0499-0562d.png
  百济都城 百济郡邑
   北史百济所都曰居拔城亦曰固麻城其外更
   有五方中方曰古沙城东方曰得安城南方曰
   久知下城西方曰刀先城北方曰熊津城都下
   有方方分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后部五
   方各有方领一人方有十郡城之内外民庶及
   馀小城咸分𨽻焉
   宋书百济所治谓之晋平郡晋平县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1a 页 WYG0499-0563a.png
   梁书晋世百济有辽西晋平二郡地自置百济
   郡梁天监中为高句骊所破迁居南韩地后更
   为强国号所治城曰固麻谓邑曰檐鲁其国有
   二十二檐鲁皆以子弟宗族分领之(按宋书云/百济所治)
   (谓之晋平郡晋平县是以郡统县矣北史云国/有五方方管十郡则当为五十郡今梁书云二)
   (十二檐鲁是县反/少于郡恐无是理)
   隋书百济国都曰居拔城畿内为五部五方各
   有方领一人方有十郡国西南人岛居者十五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1b 页 WYG0499-0563b.png
   所皆有城邑百济自西行三日至貊国云
   旧唐书百济王所居有东西两城贞观十六年
   伐取新罗四十馀城又袭破新罗十城二十二
   年又破其十馀城永徽中又与高丽靺鞨侵其
   北界三十馀城其国旧分五部统郡三十七城
   二百至显庆五年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
   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帅为都督刺史县
   令命王文度为熊津都督以镇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2a 页 WYG0499-0563c.png
   新唐书百济王居东西二城有六万方统十郡
   (按六万方与他书异当为六方方统/十郡万字亦作万与方相近而误耳)显庆五年
   平其国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户七十六万析
   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后其地
   为新罗渤海靺鞨所分(按五代史后唐清泰间/及元史世祖本纪至元)
   (四年百济皆遣使入贡是百济至元代犹存/但故地已失仅守偏隅非复隋唐之旧耳)
   唐会要百济王所居有东西两城又外置六方
   方管十郡唐显庆五年分其国为五部统郡三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2b 页 WYG0499-0563d.png
   十七城二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等五
   都督各统州县立其长为都督刺史县令麟德
   以后其地为新罗靺鞨所分
  百济诸城
   旧唐书龙朔元年百济僧道琛旧将福信据周
   留城其西部北部并应之带方州刺史刘仁轨
   便道发兵转斗而前所向皆下道琛于熊津江
   口立两栅以拒复退保任存城(新书作/任孝)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3a 页 WYG0499-0564a.png
   旧唐书龙朔二年刘仁愿仁轨大破福信馀众
   于熊津东拔其支罗城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栅
   福信等以真岘城临江高险又当冲要加兵守
   之仁轨夜拔之遂通新罗运粮之路仁愿请益
   兵诏发淄青莱海兵七千人浮海赴熊津于是
   水军自熊津江往白江以会陆军同趋周留城
   通考高丽以百济为金州金马郡
   谨按百济与新罗壤地相错隋书云南接新罗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3b 页 WYG0499-0564b.png
   唐会要言东北至新罗考百济之境西北自今
   广宁锦义南踰海盖东极朝鲜之黄海忠清全
   罗等道东西狭而南北长自柳城北平计之则
   新罗在其东南自庆尚熊津计之则新罗在其
   东北其北亦与勿吉为邻也王都有东西两城
   号固麻城亦曰居拔城以满洲语考之固麻为
   格们之转音居拔盖满洲语之卓巴言二处也
   二城皆王都故皆以固麻名之宋书言百济所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4a 页 WYG0499-0564c.png
   治谓之晋平郡晋平县通考云在唐柳城北平
   之间则国都在辽西而朝鲜全州境内又有俱
   拔故城殆梁天监时迁居南韩之城欤唐显庆
   中分为五都督府曰德安即百济东方之得安
   城曰熊津即北方之熊津城熊津今朝鲜汉江
   城在全州西北百济与高丽分界处也曰东明
   者东明为百济之祖自稿离渡河以之名地当
   与稿离国相近考辽志稿离为凤州韩州皆在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4b 页 WYG0499-0564d.png
   今开原境则东明都督府之设亦应与开原相
   迩矣任存城在熊津江口朝鲜全州西百济之
   西部支罗真岘在熊津东全州之北自熊津溯
   白江为周留城在全州西加林城亦在焉沙井
   栅在其东北唐苏定方刘仁轨等由登莱海道
   济师故战守之地皆在今朝鲜境耳唐书又言
   后为新罗渤海靺鞨所分百济遂绝而自五代
   迄元尚有百济朝贡之文考百济旧设五方方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5a 页 WYG0499-0565a.png
   管十郡则列郡五十唐初又攻取新罗六七十
   城其幅员益广苏定方所得止三十七郡王子
   夫馀丰脱身而走是其支庶保守偏隅仍循位
   号仅有黄海忠清等地而海盖以北尽归新罗
   渤海矣
  新罗
   北史新罗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地多山险
   兼有沃沮不耐韩濊之地附庸于百济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5b 页 WYG0499-0565b.png
   梁书新罗本辰韩也其国在百济东南五千馀
   里(按通志通考俱作五百馀里查二国壤地/昆达无相去五千里之理疑梁书之误)
   滨大海南北与句骊百济接其邑在内曰啄评
   (按唐书通考俱作喙评考通典注云/呼秽反则喙字当因字形相近而讹)在外曰邑
   勒国有六喙评五十二邑勒(今有邑勒必拉入/松阿哩江与萨木)
   (什必拉/相近)
   通志新罗国在百济东南五百馀里东滨大海
   其西北界出高丽之间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6a 页 WYG0499-0565c.png
   隋书新罗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之地魏将
   毌丘俭讨高丽破之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留
   者遂为新罗焉兼有沃沮不耐韩濊之地
   册府元龟隋伐高丽新罗亦攻取高丽五百里
   旧唐书新罗在汉时乐浪之地东及南方俱限
   大海西接百济北邻高丽东西千里南北二千
   里王所居曰金城周七八里显庆以后渐有高
   丽百济之地其界益大西至于海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6b 页 WYG0499-0565d.png
   新唐书新罗居汉乐浪地横千里纵三千里咸
   亨五年王金法敏略百济地守之上元二年刘
   仁轨破其众于七重城以靺鞨兵浮海略南境
   又诏李谨行屯买肖城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四年敕浿江以南令新罗
   安置
   太平寰宇记新置在百济东南五百馀里兼有
   汉乐浪地东滨大海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7a 页 WYG0499-0566a.png
   通考新罗在百济东南五百馀里亦在高丽东
   南隋时袭加罗任那诸国灭之其西北界犬牙
   出高丽百济之间地多山险
   奉使行程录自咸州北行至同州东望大山即
   新罗山深处与高丽接界(按辽咸州即金咸平/府同州为金铜山县)
   (俱在今铁岭开原之间东至威远堡即吉林界/南至奉天即唐时高丽界开原即汉时夫馀界)
   (百济之旧国也通考谓新罗西北/界出高丽百济之间者应即指此)
  鸡林州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7b 页 WYG0499-0566b.png
   旧唐书龙朔三年诏以新罗为鸡林州都督府
   授其王金法敏为都督(按自此以后凡新罗嗣/王俱加鸡林州大都督)
   (之/号)
   新唐书王居金城环八里龙朔元年(按旧唐书/作三年与)
   (此/异)以其国为鸡林州大都督府
  新罗九州
   新唐书新罗多取百济地抵高丽南境置尚良
   康熊全武汉朔溟九州州有都督统郡十或二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8a 页 WYG0499-0566c.png
   十(按是时高丽北境已属渤海新罗既有百济/之地又兼有高丽南境非得百济而始抵高)
   (丽之南也尚州全州辽金皆有之朝鲜亦有之/辽地志云尚州属东京路本汉襄平县地渤海)
   (为东平寨金地志云全州属北京路治安丰县/二史并未详沿革之由或辽金所置徒袭其名)
   (未必即其旧地也朝鲜庆尚道之尚州本辰韩/南境为新罗故地全罗道之全州本弁韩边境)
   (为百济要隘似为相近然考唐会要五代会要/太平寰宇记皆作金州与唐书通考作全者异)
   (唐平高丽尝置金州明为金州卫即今宁海县/新罗既得高丽之地其州名即沿唐旧亦未可)
   (知第克国初乌拉国有金州城为武勋王扬古/利攻 今吉林城北犹有金州山金州站实与)
   (新罗之难林州相近非唐以后所置其称名当/有所自也康州辽属显州去医巫闾山不远熊)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8b 页 WYG0499-0566d.png
   (州当以熊岳为名唐仪凤初徙熊津都督于建/安城与此相近在盖州南六十里渤海之杉卢)
   (郡也汉州以汉江为名本百济地后为朝/鲜王都朔州在凤凰城东南溟州本濊地)
   唐会要新罗封百济故地及高丽南境东西约
   九百馀里南北约一千八百里于界内置尚良
   康熊金武汉朔溟九州
   唐会要武州物产为新罗之最
   谨按新罗始附庸于百济后兼加罗任那诸国
   与百济为邻考其疆土东南并有今朝鲜之庆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9a 页 WYG0499-0567a.png
   尚江原二道西北直至今吉林乌拉又西近开
   原铁岭唐显庆以后又得百济故地及高丽南
   境于是东西增九百里南北增千馀里开元以
   后渤海盛强其西北诸境尽为所并新罗所有
   仅鸭渌江以南唐末高丽复起割其南境暨渤
   海为契丹所侵于是新罗西与契丹以海州岩
   渊县为界西北与契丹以鸭渌江东八里黄土
   岭为界矣鸡林州之名始于唐龙朔三年以其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19b 页 WYG0499-0567b.png
   国为鸡林州大都督府国王世袭都督之号以
   音译及地理考之即今吉林许亢行程录云自
   咸州至同州东望大山即新罗山辽之咸州金
   为咸平府同州金为铜山县俱在今铁岭开原
   之间东至威远堡门即吉林界则州名取此无
   疑第其后为渤海所得而都督之号则仍系新
   罗于是并朝鲜之地亦沿鸡林之称耳七重城
   在朝鲜庆州北南临发卢河旧唐书言刘仁轨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0a 页 WYG0499-0567c.png
   率兵绝匏卢河攻七重城即此水也买肖城亦
   在其地当时用兵皆自登莱浮海往来故多在
   朝鲜界也至九州之设东至吉林西至广宁跨
   海盖而包朝鲜幅员式扩矣
  靺鞨
   隋书靺鞨在高丽之北凡有七部(见前勿/吉条)即古
   之肃慎也其国西北与契丹接
   旧唐书靺鞨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0b 页 WYG0499-0567d.png
   馀里东至于海西接突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
   其国凡为数十部黑水最处北方分为十六部
   部又以南北为栅
   新唐书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亦曰挹娄元魏时
   曰勿吉东濒海西属突厥南高丽北室韦离为
   数十部部间远者三四百里近者二百里黑水
   分十六落以南北称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
   北行十日得郡利部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1a 页 WYG0499-0568a.png
   (屈/说)稍东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又有拂涅(见前/勿吉)
   (条/)虞娄越喜铁利等部其地南距渤海北东际
   于海西抵室韦南北袤二千里东西千里(按上/文云)
   (西属突厥北室韦而后又云西抵室韦考新唐/书室韦传室韦地据黄龙北东黑水靺鞨西突)
   (厥南契丹北濒海附于突厥则黑水部实西北/皆邻室韦也因室韦尝附突厥故有西属突厥)
   (之文/耳)
   新唐书室建河东合那河忽汗河又东贯黑水
   靺鞨故靺鞨跨水有南北部(按室建河即黑龙/江那河即嫩河忽)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1b 页 WYG0499-0568b.png
   (汗河即呼尔哈河嫩河呼尔哈皆会混同以合/黑龙江而唐宋诸史多以混同为黑龙江者盖)
   (传闻/之误)
   唐会要靺鞨有数十部黑水靺鞨最处北方分
   为十六部落又以南北为栅旧说黑水西北有
   思慕靺鞨正北微东十日程有郡利靺鞨东北
   十日程有窟说靺鞨东南十日程有莫曳皆靺
   鞨今黑水界南与渤海国德里府接(按渤海十/五府具载)
   (唐书及通考无德里府之名据新唐志盖镇名/也以地与音考之今宁古塔城西九十里自鄂)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2a 页 WYG0499-0568c.png
   (摩和湖东绕沙兰站之南至呼尔哈河有大石/广二十馀里袤百馀里石平如镜孔洞大小不)
   (可数计或圆或方或六隅八隅如井如盆如池/或口如盂而中如洞深或丈许或数尺中有泉)
   (澄然凝碧名德林沃赫俗呼黑石甸子石缝中/鱼或跃出甸上草木皆异车马行其上如闻空)
   (洞之声石或少损即有水从罅出探之深不可/测迤西十馀里有海眼季春冰泮水流石下声)
   (如雷吼里与林音实相近呼尔哈河/即渤海旧都所在镇名当取诸此)北至小海
   (按今黑龙江极北有海汊北史谓/于已尼大水即北海者当即此也)东至大海西
   至室韦南北约二千里东西约一千里渤海寖
   强黑水亦为所属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2b 页 WYG0499-0568d.png
   册府元龟靺鞨在高丽北营州东二千里越喜
   靺鞨东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
   通考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通中国而郡利
   屈设(按二字与/唐书异)莫曳皆不能自通
   元史地理志开元路隋唐曰黑水靺鞨其后渤
   海盛靺鞨皆役属之又其后渤海寖弱黑水复
   擅其地东濒海南界高丽西北与契丹接壤即
   金鼻祖之部落也(按元时开元路所统至广今/黑龙江宁古塔及开原县地)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3a 页 WYG0499-0569a.png
   (皆为/所辖)
  黑水州 黑水府
   唐会要武德三年部长突地稽遣使朝贡以其
   部置燕州并以其长帅为都督总管贞观十四
   年以黑水地为黑水州
   册府元龟黑水帅突地稽隋末率部落千馀家
   内属处之营州唐武德初以其部落置燕州以
   突地稽为总管(按此为营州地属靺鞨之始燕/州之置实在营州也通考云武)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3b 页 WYG0499-0569b.png
   (德三年黑水长阿固郎始来/贞观二年以其地为燕州)
   通考开元十年拜黑水部长帅为勃利州刺史
   于是安东都护请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
   史领黑水经略使
   唐会要开元十三年于黑水部落内置黑水军
   续又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都督
   诸部刺史𨽻属焉
   旧唐书开元十年置黑水经略使其地南距渤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4a 页 WYG0499-0569c.png
   海北东际海西抵室韦南北二千里东西千里
   其后渤海盛府遂废
   元史开元路唐黑水靺鞨以其地为燕州置黑
   水府
  铁利越喜故地
   通考渤海以铁利故地为铁利府领广汾蒲海
   义归六州越喜故地为怀远府领达越怀纪富
   美福邪芝九州(详后渤/海条)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4b 页 WYG0499-0569d.png
   辽史地理志东京广州渤海为铁利郡太祖建
   铁利州(按铁利郡即渤海铁利府所属之广州条/也渤海属州往往以郡称今详后渤海)
   辽史地理志东京铁骊府故铁骊国地(按铁骊/即铁利)
   (音同字异又按元一统志云蒲河在沈阳路源/出铁利国蒲谷流经蒲水田故名松漠纪闻云)
   (蒲河距沈州四十里今考蒲河在承德县城西/北四十里源出香炉山经永安桥入莲花泊则)
   (铁利故国/实在于此)
   辽史地理志东京韩州本渤海粤喜县地(按粤/喜县)
   (亦以粤喜国得名音同字异韩/州故藁离国地在开原东北)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5a 页 WYG0499-0570a.png
   辽史地理志银州新兴县本故粤喜国城(按辽/银州)
   (本渤海怀远府所属之富州也新兴县之地渤/海亦尝置银州辽移其名新兴县金𨽻咸平府)
   (志云南有范河北有柴河西有辽河以今水道/考之外辽河在铁岭城西十里柴河源出城东)
   (南百八十里绕至城北西入于辽范河出城东/南百二十里西流过城南西入辽河则粤喜国)
   (城正在今/铁岭县也)
   辽史地理志东京信州本粤喜故城地邻高丽
   (按此即渤海怀远府治所据元一统志在滨州/之西今开原之东盖辽时渤海衰而高丽复兴)
   (故与高丽/相近也)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5b 页 WYG0499-0570b.png
   金史地理志韩州柳河县本粤喜县地以河为
   名有枸河柳河
   元一统志柳河县故城本粤喜地后置县以其
   地近柳河故名今城址犹存(按元一统志第言/地近柳河金地理)
   (志云有枸河柳河考巨盛京通志有柳河而无/枸河第云辽河一名 流河一名句丽河亦名)
   (枸柳河谓是枸河柳河合流之处今考柳河源出/辽阳州城东北八十里西北流经承德县城东)
   (南之䃳子山红宝石山阳入十里河又考十里/河旧名椆柳河源出辽阳州城北六十里亦西)
   (北流至杨家湾合沙河入浑河浑河入辽河则/枸河或即十里河也第十里河与柳河合流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6a 页 WYG0499-0570c.png
   (地去巨流河尚远而辽河之大岂转因二小水/得名旧志止属传闻未有确据盖因句丽巨流)
   (枸柳音颇相同是以传疑有此说耳又按今土/默特右翼西北亦有柳河东南流经喀喇城入)
   (大凌河又义州境内之柳河川亦发源于土默/特右翼南亦东南流入大凌河土默特右翼为)
   (古柳城地虽与靺鞨接界在辽为兴中府属中/京殊不相涉考辽金韩州信州故城皆在今科)
   (尔沁左翼东南科尔沁地在隋唐属靺鞨无柳/河有辽河则所谓枸河柳河者当即枸柳之误)
   (分为二/河耳)
   谨按靺鞨即勿吉旧属七部并同拂涅白山等
   部已载前勿吉条粟末后称渤海(另条/详后)惟黑水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6b 页 WYG0499-0570d.png
   一部复分为十六考之史传思慕郡利窟说莫
   曳皆虞娄皆在黑水以北不与中土相闻今黑
   龙江之外当即其地可考者惟黑水之南北部
   及越喜铁利二部新唐书言室建河东合那河
   忽汗河又东贯黑水靺鞨故跨江有南北之称
   所言较诸史为详尚犹有未尽者室建即今黑
   龙江那河即嫩河忽汗即呼尔哈河二河并入
   混同江混同合黑龙江入海混同黑龙合流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7a 页 WYG0499-0571a.png
   处仅在靺鞨东界新唐书兼那河忽汗河言之
   似误以混同为黑龙江也其实一出长白一出
   肯特远不相涉前史但知有黑水而未知黑水
   源委仅据其入海之处与混同合流故误以混
   同为黑水金史亦言混同江一名黑龙江指下
   流交会处而言犹之可也若新唐书言混同入
   嫩江北盟会编称混同南流入鸭绿通鉴注又
   以混同为鸭绿尤舛谬之甚者矣嫩江之地亦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7b 页 WYG0499-0571b.png
   属靺鞨魏书称勿吉使臣自其国溯难河至太
   □河是也(难河即嫩河太□即/洮尔详见前勿吉条)忽汗河上流属
   渤海其入混同江处亦属靺鞨唐会要所称南
   与渤海德里府接界是也唐会要又云北至小
   海东滨大海渤海盛时黑水亦为所属考渤海
   郡县实未尝过混同以北惟铁利越喜两部故
   地渤海尝郡县之而铁利仍自为国朝贡往来
   见于辽史者不一暨金兴始属于金殆故地为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8a 页 WYG0499-0571c.png
   渤海所得而其部落稍徙相远欤铁利故地有
   蒲河在今承德县西北越喜故地有辽河范河
   柴河在今开原铁岭东北唐时黑水府黑水州
   但即其全部遥授都督之名初无专治燕州之
   设则在营州仅为别部长帅突地稽所居统计
   黑水全部北东际海南至宁古塔其西界嫩江
   科尔沁西南至开原铁岭史言南北袤二千里
   东西千里第约计之词实不止是也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九 第 28b 页 WYG0499-0571d.png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