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457-03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儒学案卷二十四
馀姚 黄宗羲 撰
江右相传学案九
中丞宋望之先生仪望
宋仪望字望之吉之永丰人由进士知吴县入为御史
劾仇鸾拥兵居肘腋无人臣礼复劾分宜之党胡宗宪
阮鹗迁大理丞分宜中之出备兵霸州移福建大计归
明儒学案卷二十四
馀姚 黄宗羲 撰
江右相传学案九
中丞宋望之先生仪望
宋仪望字望之吉之永丰人由进士知吴县入为御史
劾仇鸾拥兵居肘腋无人臣礼复劾分宜之党胡宗宪
阮鹗迁大理丞分宜中之出备兵霸州移福建大计归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457-0385b.png
以荐补四川佥事迁副使视福建学政升参政入为太
仆大理卿巡抚南直𨽻佥都御史建表忠祠祀逊国忠
臣表宋忠臣杨邦义墓卒年六十五先生从学于聂贞
襄闻良知之旨时方议从祀阳明而论不归一因著或
问以解时人之惑其论河东白沙亦未有如先生之亲
切者也
阳明先生从祀或问或有问于予曰古今学术自尧舜
至于孔孟原是一个后之谈学者何其纷纷也予答之
仆大理卿巡抚南直𨽻佥都御史建表忠祠祀逊国忠
臣表宋忠臣杨邦义墓卒年六十五先生从学于聂贞
襄闻良知之旨时方议从祀阳明而论不归一因著或
问以解时人之惑其论河东白沙亦未有如先生之亲
切者也
阳明先生从祀或问或有问于予曰古今学术自尧舜
至于孔孟原是一个后之谈学者何其纷纷也予答之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457-0386a.png
曰自古及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谓理者非自外至
也易系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
心所为生理也此谓生理即谓之性故性字从心从生
程子曰心如榖种又曰心生道也人之心只有此个生
理故其真诚恻怛之意流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以至万事万物之间亲亲疏疏厚厚薄薄自然各有
条理不俟安排非由外铄是所谓天命之性真实无妄
者也自尧舜以来其圣君贤相名儒哲士相与讲求而
也易系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
心所为生理也此谓生理即谓之性故性字从心从生
程子曰心如榖种又曰心生道也人之心只有此个生
理故其真诚恻怛之意流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以至万事万物之间亲亲疏疏厚厚薄薄自然各有
条理不俟安排非由外铄是所谓天命之性真实无妄
者也自尧舜以来其圣君贤相名儒哲士相与讲求而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457-0386b.png
力行者亦只完得此心生理而已此学术之原也 或
曰人之心只有此个生理则学术亦无多说何至纷纷
籍籍各立异论何也予曰子何以为异也曰精一执中
说者以为三圣人相与授受万世心学之原至矣成汤
文武周公以后又曰以礼制心以义制事曰缉熙敬止
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门之学专务求仁孟子又专
言集义曾子子思述孔子之意作大学中庸圣门体用
一原之学发明殆尽至宋儒朱子乃本程子而疑大学
曰人之心只有此个生理则学术亦无多说何至纷纷
籍籍各立异论何也予曰子何以为异也曰精一执中
说者以为三圣人相与授受万世心学之原至矣成汤
文武周公以后又曰以礼制心以义制事曰缉熙敬止
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门之学专务求仁孟子又专
言集义曾子子思述孔子之意作大学中庸圣门体用
一原之学发明殆尽至宋儒朱子乃本程子而疑大学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457-0386c.png
古本缺释格物致知于是发明其说不遗馀力说者谓
孔子集群圣之大成而朱子则集诸儒之大成其说已
三百馀年至阳明先生始反其说初则言知行合一既
则专言致良知以为朱子格物之说不免求理于物梏
心于外此其说然欤否欤予答之曰上古之时人含淳
朴上下涵浸于斯道而不自知伏羲氏仰观俯察始画
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然当时未有文字
学者无从论说至尧舜禹之大圣人更相授受学始大
孔子集群圣之大成而朱子则集诸儒之大成其说已
三百馀年至阳明先生始反其说初则言知行合一既
则专言致良知以为朱子格物之说不免求理于物梏
心于外此其说然欤否欤予答之曰上古之时人含淳
朴上下涵浸于斯道而不自知伏羲氏仰观俯察始画
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然当时未有文字
学者无从论说至尧舜禹之大圣人更相授受学始大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457-0386d.png
明其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盖
此心本体纯一不杂是谓道心即所谓中也若动之以
人则为人心矣非中也微者言乎心之微妙也危则殆
矣精者察乎此心之不一而一于道心也一者一乎此
心之精而勿夺于人心也如此则能允执厥中天命可
保矣此传心之祖也以礼制心者言此心只有此个天
理礼即天理之谓也故制心者惟不欺此心之天理则
心之体全矣以义制事者言天下之事莫非吾心流行
此心本体纯一不杂是谓道心即所谓中也若动之以
人则为人心矣非中也微者言乎心之微妙也危则殆
矣精者察乎此心之不一而一于道心也一者一乎此
心之精而勿夺于人心也如此则能允执厥中天命可
保矣此传心之祖也以礼制心者言此心只有此个天
理礼即天理之谓也故制心者惟不欺此心之天理则
心之体全矣以义制事者言天下之事莫非吾心流行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457-0387a.png
之用制事者惟顺吾心之条理裁制而不以已私与焉
则心之用行矣此体用合一之说也若谓礼属心义属
事是心与事二矣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
义也说者谓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审如此说是理与义
果为二物乎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物自我心之
条理精察而言谓之理自吾心之泛应曲当而言谓之
义其实一也缉熙敬止者言心夲体自光明缉熙则常
存此光明也敬止者言此心无动无静无内无外常一
则心之用行矣此体用合一之说也若谓礼属心义属
事是心与事二矣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
义也说者谓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审如此说是理与义
果为二物乎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物自我心之
条理精察而言谓之理自吾心之泛应曲当而言谓之
义其实一也缉熙敬止者言心夲体自光明缉熙则常
存此光明也敬止者言此心无动无静无内无外常一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457-0387b.png
于天理而能止也文王缉熙光明使此心之本体常敬
而得所止故曰纯一不已文王之德之纯此之谓也敬
以直内者言心之体本直但能常主于敬则内常直矣
义以方外者言心之神明自能裁制万事万物但能常
依于义则外常方矣敬者义之主宰在内而言谓之敬
义者敬之裁制在外而言谓之义惟其敬义致一内外
无间则德日大而不习无不利矣故曰性之德也合内
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嗟乎尧舜禹汤圣君也文王
而得所止故曰纯一不已文王之德之纯此之谓也敬
以直内者言心之体本直但能常主于敬则内常直矣
义以方外者言心之神明自能裁制万事万物但能常
依于义则外常方矣敬者义之主宰在内而言谓之敬
义者敬之裁制在外而言谓之义惟其敬义致一内外
无间则德日大而不习无不利矣故曰性之德也合内
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嗟乎尧舜禹汤圣君也文王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457-0387c.png
周公圣臣也古之君臣相与讲究此学先后一揆其力
量所到特有性反之不同耳若相传学脉则千古一理
万圣一心不可得而异也时至春秋圣君贤相不作人
心陷溺功利横流孔子以匹夫生于其时力欲挽回之
故与群弟子相与讲明正学惓惓焉惟以求仁为至夫
仁人心也即心之生理也其言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
人已欲达而达人解之者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手足痿痹即为不仁此仁体之说也当时在门之徒如
量所到特有性反之不同耳若相传学脉则千古一理
万圣一心不可得而异也时至春秋圣君贤相不作人
心陷溺功利横流孔子以匹夫生于其时力欲挽回之
故与群弟子相与讲明正学惓惓焉惟以求仁为至夫
仁人心也即心之生理也其言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
人已欲达而达人解之者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手足痿痹即为不仁此仁体之说也当时在门之徒如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457-0387d.png
予赐由求最称高等然或胶扰于事功出入于闻见孔
子皆不许其为仁惟颜子请事竭才直悟本体故孔子
赞易之后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颜氏之
子殆庶几焉此知行合一之功孔门求仁宗旨孟子集
义之说因告子以仁为内是以已性为有内也以义为
外是以已性为有外也故孟子专言集义义者心之宜
天理之公也言集义则此心天理充满而仁体全矣大
抵古人立言莫非因病立方随机生悟如言敬义或止
子皆不许其为仁惟颜子请事竭才直悟本体故孔子
赞易之后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颜氏之
子殆庶几焉此知行合一之功孔门求仁宗旨孟子集
义之说因告子以仁为内是以已性为有内也以义为
外是以已性为有外也故孟子专言集义义者心之宜
天理之公也言集义则此心天理充满而仁体全矣大
抵古人立言莫非因病立方随机生悟如言敬义或止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457-0388a.png
言敬言忠恕或止言恕孔子答颜子问仁专在复礼至
答仲弓又言敬恕要之莫非所以求仁也至于大学之
书乃孔门传授心法析之则条目有八合之则工夫一
敬盖千古以来人心只有此个生理自其主宰而言谓
之心自其发动而言谓之意自其灵觉而言谓之知自
其著见而言谓之物故心主于身发于意统于知察于
物即是一时原无等待即是一事原无彼此此大学本
旨也家国天下莫非格物也格物诚正莫非修身也其
答仲弓又言敬恕要之莫非所以求仁也至于大学之
书乃孔门传授心法析之则条目有八合之则工夫一
敬盖千古以来人心只有此个生理自其主宰而言谓
之心自其发动而言谓之意自其灵觉而言谓之知自
其著见而言谓之物故心主于身发于意统于知察于
物即是一时原无等待即是一事原无彼此此大学本
旨也家国天下莫非格物也格物诚正莫非修身也其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457-0388b.png
实一也朱子既以致知格物专为穷理而正心诚意工
夫又条分缕析且谓穷理工夫与诚正工夫各有次第
又为之说以补其传其言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
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又曰心
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
不外乎吾之一心说者谓其一分一合之间不免析心
与理而二之当时象山陆氏尝与反覆辨论谓其求理
于物梏心于外非知行合一之旨两家门人各持胜心
夫又条分缕析且谓穷理工夫与诚正工夫各有次第
又为之说以补其传其言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
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又曰心
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
不外乎吾之一心说者谓其一分一合之间不免析心
与理而二之当时象山陆氏尝与反覆辨论谓其求理
于物梏心于外非知行合一之旨两家门人各持胜心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457-0388c.png
遂以陆学主于尊德性而疑其近于禅寂朱学专于道
问学而疑其涉于支离三百年间未有定论至我朝敬
斋薛氏白沙陈氏起而知行合一之说稍稍复明我世
宗皇帝始以陆氏从祀孔庭甚大惠也正德嘉靖间阳
明先生起而与海内大夫学士讲寻知行合一之旨其
后因悟大学中庸二书乃孔门传心要法故论大学谓
其本末兼该体用一致格物非先致知非后格致诚正
非有两功修齐平治非有两事论中庸则谓中和原是
问学而疑其涉于支离三百年间未有定论至我朝敬
斋薛氏白沙陈氏起而知行合一之说稍稍复明我世
宗皇帝始以陆氏从祀孔庭甚大惠也正德嘉靖间阳
明先生起而与海内大夫学士讲寻知行合一之旨其
后因悟大学中庸二书乃孔门传心要法故论大学谓
其本末兼该体用一致格物非先致知非后格致诚正
非有两功修齐平治非有两事论中庸则谓中和原是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457-0388d.png
一个不睹不闻即是本体戒慎恐惧即是工夫慎独云
者即所谓独知也慎吾独知则天德王道一以贯之固
不可分养静慎动为两事也学者初闻其说莫不诧异
既而反之吾心验之躬行考之孔孟既又参之濂溪明
道之说无不吻合盖人心本体常虚常寂常感常应心
外无理理即是心理外无事事即是理若谓致知格物
为穷理工夫诚意正心又有一段工夫则是心体有许
多等级日用工夫有许多次第尧舜孔孟先后相传之
者即所谓独知也慎吾独知则天德王道一以贯之固
不可分养静慎动为两事也学者初闻其说莫不诧异
既而反之吾心验之躬行考之孔孟既又参之濂溪明
道之说无不吻合盖人心本体常虚常寂常感常应心
外无理理即是心理外无事事即是理若谓致知格物
为穷理工夫诚意正心又有一段工夫则是心体有许
多等级日用工夫有许多次第尧舜孔孟先后相传之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457-0389a.png
学果如是乎至于致良知一语又是先生平日苦心恳
到恍然特悟自谓得千古圣人不传之秘然参互考订
又却是学庸中相传𦂳语非是悬空杜撰自开一门户
自生一意见而欲为是以立异也后来儒者不知精思
反求徒取必在物为理之一语至析心与理而二之又
谓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
待学而知如此则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与此心义理为
两物矣此阳明先生所以力为之辨而其学脉宗旨与
到恍然特悟自谓得千古圣人不传之秘然参互考订
又却是学庸中相传𦂳语非是悬空杜撰自开一门户
自生一意见而欲为是以立异也后来儒者不知精思
反求徒取必在物为理之一语至析心与理而二之又
谓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
待学而知如此则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与此心义理为
两物矣此阳明先生所以力为之辨而其学脉宗旨与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457-0389b.png
时之论者委若冰炭黑白此又不可强为之说也 或
曰阳明先生言知行合一其说详矣其在六经亦有不
甚同处不可不辨傅说之告高宗曰非知之艰行之惟
艰是知在先行在后易系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是知
属乾行属坤中庸言未发已发亦属先后生知学知安
行利行亦有等级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凡如此说皆可例推今阳明先生却云知之
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精察明觉处即是知如此是
曰阳明先生言知行合一其说详矣其在六经亦有不
甚同处不可不辨傅说之告高宗曰非知之艰行之惟
艰是知在先行在后易系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是知
属乾行属坤中庸言未发已发亦属先后生知学知安
行利行亦有等级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凡如此说皆可例推今阳明先生却云知之
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精察明觉处即是知如此是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457-0389c.png
知行滚作一个更无已发未发先后次第与古先哲贤
亦是有间又如程子以格物为穷理易系亦言穷理尽
性以至于命今阳明言格致诚正原是一事而极言格
物穷理之说似为支离其说可得闻欤予曰自天地生
物以来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所谓灵者即吾心之昭
明灵觉烱然不昧者也人自孩提以来即能知爱知敬
夫知爱知敬即良知也知爱而爱知敬而敬即良能也
此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也极而至于参天贰地
亦是有间又如程子以格物为穷理易系亦言穷理尽
性以至于命今阳明言格致诚正原是一事而极言格
物穷理之说似为支离其说可得闻欤予曰自天地生
物以来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所谓灵者即吾心之昭
明灵觉烱然不昧者也人自孩提以来即能知爱知敬
夫知爱知敬即良知也知爱而爱知敬而敬即良能也
此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也极而至于参天贰地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457-0389d.png
经世宰物以至通古今达事变亦莫不是循吾良知充
吾良能非外此知能而别有一路径也故曰大人者不
失其赤子之心也此知行合一之原也傅说所谓非知
之艰行之惟艰者言人主一日之间万几丛集多少纷
夺多少牵引非真能以天地万物为心以敬天勤民为
事则怠乐易生生机易丧非不知贤士大夫之当亲邪
佞宠倖之当远而有不能亲不能远者欲夺之也故为
人主者惟在亲贤讲学养成此心知而必行不为邪佞
吾良能非外此知能而别有一路径也故曰大人者不
失其赤子之心也此知行合一之原也傅说所谓非知
之艰行之惟艰者言人主一日之间万几丛集多少纷
夺多少牵引非真能以天地万物为心以敬天勤民为
事则怠乐易生生机易丧非不知贤士大夫之当亲邪
佞宠倖之当远而有不能亲不能远者欲夺之也故为
人主者惟在亲贤讲学养成此心知而必行不为邪佞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457-0390a.png
摇惑不为宠倖牵引乃为知而能行故曰知之非艰行
之惟艰此傅说所以惓惓于高宗也乾以易知坤以简
能者天地之气原是一个乾以一气而知大始有始则
终可知故曰易坤以一气而作成物能成则始可见故
曰简若天地之气各自为用则感应不通二气错杂造
化或几乎息矣人心之生理即乾坤之生理也率吾良
知则无所不知故曰易则易知率吾良能则无所不能
故曰简则易从知者知乎此也能者能乎此也实一理
之惟艰此傅说所以惓惓于高宗也乾以易知坤以简
能者天地之气原是一个乾以一气而知大始有始则
终可知故曰易坤以一气而作成物能成则始可见故
曰简若天地之气各自为用则感应不通二气错杂造
化或几乎息矣人心之生理即乾坤之生理也率吾良
知则无所不知故曰易则易知率吾良能则无所不能
故曰简则易从知者知乎此也能者能乎此也实一理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457-0390b.png
也故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此又知行合一之旨也
中庸未发已发云者言人心本体常虚常寂常感常应
未应不是先故体即是用已应不是后故用即是体后
来儒者正是此处看得不透却去未发上做守寂工夫
到应事时又去做慎动工夫却是自入支离窠臼明道
云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
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周子恐人误认中和作先
后看故曰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指
中庸未发已发云者言人心本体常虚常寂常感常应
未应不是先故体即是用已应不是后故用即是体后
来儒者正是此处看得不透却去未发上做守寂工夫
到应事时又去做慎动工夫却是自入支离窠臼明道
云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
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周子恐人误认中和作先
后看故曰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指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457-0390c.png
亲亲敬长为达之天下即达道之说也亲亲敬长良知
也达之天下良能也又何尝有先后李延平令学者看
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夫未发气象即孟子夜气之
说若未发之中原无气象可言譬之镜然置之广室大
众之中无所不照未尝有动也收之一匣之内照固自
在未尝有寂也阳明先生政恐人于此处未透故其答
门人曰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
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
也达之天下良能也又何尝有先后李延平令学者看
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夫未发气象即孟子夜气之
说若未发之中原无气象可言譬之镜然置之广室大
众之中无所不照未尝有动也收之一匣之内照固自
在未尝有寂也阳明先生政恐人于此处未透故其答
门人曰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
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457-0390d.png
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
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
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
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
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
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其言发明殆尽矣生知安行学
知利行等语乃就人品学问力量上看譬之行路者或
一日能百里能六七十里能三四十里其力量所到虽
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
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
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
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
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其言发明殆尽矣生知安行学
知利行等语乃就人品学问力量上看譬之行路者或
一日能百里能六七十里能三四十里其力量所到虽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457-0391a.png
有不同然同此一路非外此路而别有所知也同此一
行非外此行而别有所行也但就知而言则有生知学
知困知不同就行而言则有安行利行勉行不同故曰
及其知之与其成功一也又何尝截然谓知与行为两
事哉大学本末始终先后等语极为分晓盖此心本体
即至善之谓至善者心之止处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学问工夫必先知吾至善所在看得分晓则生意流行
曲畅旁通定静安虑自然全备易所谓知至至之可与
行非外此行而别有所行也但就知而言则有生知学
知困知不同就行而言则有安行利行勉行不同故曰
及其知之与其成功一也又何尝截然谓知与行为两
事哉大学本末始终先后等语极为分晓盖此心本体
即至善之谓至善者心之止处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学问工夫必先知吾至善所在看得分晓则生意流行
曲畅旁通定静安虑自然全备易所谓知至至之可与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457-0391b.png
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亦是此意先儒所谓知止
为始能得为终言一致也从生天生地生人以来只是
一个生理由本达末由根达枝亦只是此个生理先儒
谓明德为本亲民为末本即体也末即用也民者对已
而言此身无无对之时亦无无用之体体常用也民常
亲也明德者心之体也亲民者明德之用也如明明德
以事父则孝之德明明明德以事君则忠之德明此本
末之说一以贯之阳明先生辨之已详若夫知所先后
为始能得为终言一致也从生天生地生人以来只是
一个生理由本达末由根达枝亦只是此个生理先儒
谓明德为本亲民为末本即体也末即用也民者对已
而言此身无无对之时亦无无用之体体常用也民常
亲也明德者心之体也亲民者明德之用也如明明德
以事父则孝之德明明明德以事君则忠之德明此本
末之说一以贯之阳明先生辨之已详若夫知所先后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457-0391c.png
则近道矣二句其义最精夫率性之道彻天彻地彻古
彻今原无先后圣人全体此心通乎昼夜察乎天地亦
无先后可言吾人心体与圣人何尝有异惟落气质以
后则清浊厚薄迥然不同气禀既殊意见自分仁者见
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则贸贸焉日用不知
而君子之道鲜矣大学一书发明明德亲民而止于至
善所谓至善者即本然之良知而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是良知也至虚至灵无古今无圣愚一也故意念所动
彻今原无先后圣人全体此心通乎昼夜察乎天地亦
无先后可言吾人心体与圣人何尝有异惟落气质以
后则清浊厚薄迥然不同气禀既殊意见自分仁者见
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则贸贸焉日用不知
而君子之道鲜矣大学一书发明明德亲民而止于至
善所谓至善者即本然之良知而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是良知也至虚至灵无古今无圣愚一也故意念所动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457-0391d.png
有善有不善有过有不及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吾
人但当循吾本然之良知而察乎天理人欲之际使吾
明德亲民之学皆从真性流出真妄错杂不至混淆知
此而后可以近道道即率性之道也苟或不知真性一
脉而或入于空虚或流于支离如二氏五伯其失于道
也远矣中庸所谓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
入德意正如此孔门作大学而归结在于知所先后一
语虽为学者入首而言然知之一字则千古以来学脉
人但当循吾本然之良知而察乎天理人欲之际使吾
明德亲民之学皆从真性流出真妄错杂不至混淆知
此而后可以近道道即率性之道也苟或不知真性一
脉而或入于空虚或流于支离如二氏五伯其失于道
也远矣中庸所谓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
入德意正如此孔门作大学而归结在于知所先后一
语虽为学者入首而言然知之一字则千古以来学脉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457-0392a.png
惟在于此此致良知之传阳明先生所以吃𦂳言之故
曰乃若致知则存于心悟致知焉尽矣若易言穷理尽
性以至于命非所谓穷至事物之理之谓也理也性也
命也一也明道云只穷理便尽性至命穷字非言考索
即穷尽吾心天理之穷故穷仁之理则仁之性尽矣穷
义之理则义之性尽矣性天之命也穷理尽性则至命
也所谓知天地之化育也且格物穷理之说自程朱以
至今日学者孰不尊而信之今朱子或问具在试取其
曰乃若致知则存于心悟致知焉尽矣若易言穷理尽
性以至于命非所谓穷至事物之理之谓也理也性也
命也一也明道云只穷理便尽性至命穷字非言考索
即穷尽吾心天理之穷故穷仁之理则仁之性尽矣穷
义之理则义之性尽矣性天之命也穷理尽性则至命
也所谓知天地之化育也且格物穷理之说自程朱以
至今日学者孰不尊而信之今朱子或问具在试取其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457-0392b.png
说而论之如云大学之道先致知而后诚意夫心之所
发为意意之所在为物今曰先致知而后诚意则所知
者果何物耶物果在于意之外耶又曰惟其烛理之明
乃能不待勉强而自乐循理夫不待勉强而自乐循理
圣人之事也岂诚意工夫又在循理之后耶又云学莫
先于正心诚意欲诚意正心必先致知格物凡有一物
必有一理穷而至之所谓格也格物亦非一端如或读
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
发为意意之所在为物今曰先致知而后诚意则所知
者果何物耶物果在于意之外耶又曰惟其烛理之明
乃能不待勉强而自乐循理夫不待勉强而自乐循理
圣人之事也岂诚意工夫又在循理之后耶又云学莫
先于正心诚意欲诚意正心必先致知格物凡有一物
必有一理穷而至之所谓格也格物亦非一端如或读
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457-0392c.png
而处其当否皆穷理也又曰穷理者非必尽穷天下之
理又非止穷得一理便到但积累多后自当脱然有悟
处如穷孝之理当求所以为孝者如何若一事上穷不
得且别穷一事或先其易者或先其难者但得一道而
入则可以类推而通又谓今日格一物穷一理久则自
然浃洽贯通此伊川先生穷理格物之说也今试反之
吾心考之尧舜精一之旨与此同乎异乎夫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理即天理也学者所以学乎此心也如读书
理又非止穷得一理便到但积累多后自当脱然有悟
处如穷孝之理当求所以为孝者如何若一事上穷不
得且别穷一事或先其易者或先其难者但得一道而
入则可以类推而通又谓今日格一物穷一理久则自
然浃洽贯通此伊川先生穷理格物之说也今试反之
吾心考之尧舜精一之旨与此同乎异乎夫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理即天理也学者所以学乎此心也如读书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457-0392d.png
穷理讲论古今岂是不由意念所发辄去读书讲明古
今之理如事亲从兄岂是不由意念所发辄去穷究事
亲从兄之理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不知舍意念则
何从应接何从处得当否又谓今日格一物明日穷一
理则孔子所学工夫自志学至于不踰矩原是一个若
必待尽穷事物之理而后加诚正工夫恐古人未有此
一路学脉且人每日之间自鸡鸣起来便将何理去穷
何物去格又如一日事变万状今日从二十以后能取
今之理如事亲从兄岂是不由意念所发辄去穷究事
亲从兄之理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不知舍意念则
何从应接何从处得当否又谓今日格一物明日穷一
理则孔子所学工夫自志学至于不踰矩原是一个若
必待尽穷事物之理而后加诚正工夫恐古人未有此
一路学脉且人每日之间自鸡鸣起来便将何理去穷
何物去格又如一日事变万状今日从二十以后能取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457-0393a.png
科第入仕途便要应接上下躬理民社一日之间岂暇
去格物穷理方才加诚正一段工夫又岂是二十年以
前便将理穷得尽物格得到便能做得好官干得好事
只如此便觉有未通处若阳明先生论大学古本则谓
身心意知物一事也格致诚正修一工夫也何也身之
主宰为心故修身在于正心心之发动为意故正心在
于诚意意之所发有善有不善而此心灵明是是非非
昭然不昧故诚意在于致知知之所在则谓之物物者
去格物穷理方才加诚正一段工夫又岂是二十年以
前便将理穷得尽物格得到便能做得好官干得好事
只如此便觉有未通处若阳明先生论大学古本则谓
身心意知物一事也格致诚正修一工夫也何也身之
主宰为心故修身在于正心心之发动为意故正心在
于诚意意之所发有善有不善而此心灵明是是非非
昭然不昧故诚意在于致知知之所在则谓之物物者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457-0393b.png
其事也格正也至也格其不正以归于正则致知矣故
致知在于格物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孟子云万物
皆备于我夫大人之学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故言
物则知有所察意有所用心有所主是不可以先后彼
此分也大学一书直将夲体工夫一下说尽一失俱失
一得俱得先生大学或问一篇发明殆尽而世之论者
犹或疑信相半未肯一洗旧闻力求本心以至今议论
纷然不一以愚测之彼但谓致良知工夫未免专求于
致知在于格物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孟子云万物
皆备于我夫大人之学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故言
物则知有所察意有所用心有所主是不可以先后彼
此分也大学一书直将夲体工夫一下说尽一失俱失
一得俱得先生大学或问一篇发明殆尽而世之论者
犹或疑信相半未肯一洗旧闻力求本心以至今议论
纷然不一以愚测之彼但谓致良知工夫未免专求于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457-0393c.png
内将古人读书穷理礼乐名物古今事变都不讲求此
全非先生本旨夫学有体有要不先于体要而欲从事
于学谬矣譬之读书穷理何尝不是如我意在于读书
则讲习讨论莫非致知莫非格物吾意在于事亲则温
凊定省服劳奉养莫非致知莫非格物故物格则知至
知至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则身修此孔门一以贯
之之学也晦翁晚年定论亦悔其向来所著亦有未到
且深以误已误人为罪其答门人诸书可考也至于伊
全非先生本旨夫学有体有要不先于体要而欲从事
于学谬矣譬之读书穷理何尝不是如我意在于读书
则讲习讨论莫非致知莫非格物吾意在于事亲则温
凊定省服劳奉养莫非致知莫非格物故物格则知至
知至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则身修此孔门一以贯
之之学也晦翁晚年定论亦悔其向来所著亦有未到
且深以误已误人为罪其答门人诸书可考也至于伊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457-0393d.png
川门人亦疑格物之说非程子定论具载大学或问中
是其说在当时己未免异同之议非至今日始相牴牾
也 或曰知行合一之说则既闻教矣先生又专提出
致良知三字以为千古不传之秘何也予答之曰此先
生悟后语也大学既言格致诚正中庸又专言慎独独
即所谓独知也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
慎独意盖如此孔门之学专论求仁然当时学者各有
从入惟颜子在孔门力求本心直悟全体故易之复曰
是其说在当时己未免异同之议非至今日始相牴牾
也 或曰知行合一之说则既闻教矣先生又专提出
致良知三字以为千古不传之秘何也予答之曰此先
生悟后语也大学既言格致诚正中庸又专言慎独独
即所谓独知也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
慎独意盖如此孔门之学专论求仁然当时学者各有
从入惟颜子在孔门力求本心直悟全体故易之复曰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457-0394a.png
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颜氏之子殆庶几焉
此致良知一语盖孔门传心要诀也何也良知者吾人
是非之夲心也致其是非之心则善恶真妄如辨黑白
希圣希天别无路径孔子云道二仁与不仁而已出乎
此则入乎彼大学所谓诚意中庸所谓慎独皆不外此
此致良知之学先生所以吃𦂳语人自以为学圣要诀
意固如此吾辈当深思之 或曰阳明之学既自圣门
正脉不知即可语圣人否予答之曰昔人有问程子云
此致良知一语盖孔门传心要诀也何也良知者吾人
是非之夲心也致其是非之心则善恶真妄如辨黑白
希圣希天别无路径孔子云道二仁与不仁而已出乎
此则入乎彼大学所谓诚意中庸所谓慎独皆不外此
此致良知之学先生所以吃𦂳语人自以为学圣要诀
意固如此吾辈当深思之 或曰阳明之学既自圣门
正脉不知即可语圣人否予答之曰昔人有问程子云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457-0394b.png
孟子是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
至处先生早岁以诗文气节自负既有志此学乃尽弃
前业确然以圣人为必可至然犹未免沿袭于宋儒之
理语浸淫于二氏之虚寂龙场之谪困心衡虑力求本
心然后真见千古以来人心只有此个灵灵明明圆圆
满满彻古今通昼夜无内外无动静常虚常寂常感常
应不出独知真体故后来只提出致良知三字开悟学
者窃谓先生所论学脉直与程子所谓已到至处非过
至处先生早岁以诗文气节自负既有志此学乃尽弃
前业确然以圣人为必可至然犹未免沿袭于宋儒之
理语浸淫于二氏之虚寂龙场之谪困心衡虑力求本
心然后真见千古以来人心只有此个灵灵明明圆圆
满满彻古今通昼夜无内外无动静常虚常寂常感常
应不出独知真体故后来只提出致良知三字开悟学
者窃谓先生所论学脉直与程子所谓已到至处非过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457-0394c.png
也 或曰子谓我朝理学薛陈王三公开之然其学脉
果皆同欤予答之曰三子者皆有志于圣人者也然薛
学虽祖宋儒居敬穷理之说而躬行实践动准古人故
其居身立朝皆有法度但真性一脉尚涉测度若论其
人品盖司马君实之流也白沙之学得于自悟日用工
夫已见性体但其力量气魄尚欠开拓盖其学祖于濂
溪而所造近于康节也若夫阳明之学从仁体处开发
生机而良知一语直造无前其气魄力量似孟子其斩
果皆同欤予答之曰三子者皆有志于圣人者也然薛
学虽祖宋儒居敬穷理之说而躬行实践动准古人故
其居身立朝皆有法度但真性一脉尚涉测度若论其
人品盖司马君实之流也白沙之学得于自悟日用工
夫已见性体但其力量气魄尚欠开拓盖其学祖于濂
溪而所造近于康节也若夫阳明之学从仁体处开发
生机而良知一语直造无前其气魄力量似孟子其斩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457-0394d.png
截似陆象山其学问脉络盖直接濂溪明道也虽然今
之论者语薛氏则合口同词语陈王则议论未一信乎
学术之难明也已 或曰阳明之学吾子以为得孔门
正脉是矣然在当时其訾而议者不少至于剿擒逆濠
其功诚大矣然至今尚憎多口此何故也予答之曰从
古以来忌功妒成岂止今日江西之功先生不顾覆宗
灭族为国家当此大事而论者犹不能无忌心范阳之
变玄宗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义应者当时非颜鲁
之论者语薛氏则合口同词语陈王则议论未一信乎
学术之难明也已 或曰阳明之学吾子以为得孔门
正脉是矣然在当时其訾而议者不少至于剿擒逆濠
其功诚大矣然至今尚憎多口此何故也予答之曰从
古以来忌功妒成岂止今日江西之功先生不顾覆宗
灭族为国家当此大事而论者犹不能无忌心范阳之
变玄宗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义应者当时非颜鲁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457-0395a.png
公兄弟起则唐社稷危矣宸濠蓄谋积虑藉口内诏左
右亲信皆其心腹其后乘舆亲征江彬诸人欲挟为变
先生深机曲算内戢凶倖外防贼党日夜如对劲敌盖
先生苦心费力不难于逆濠之擒而难于调护乘舆之
轻出也其后逆濠伏诛乘舆还京此其功劳谁则知之
当其时内阁衔先生归功本兵遂扼其赏一时同事诸
臣多加黜削即桂公生长江西犹横异议近来好事之
徒又生一种异论至于金帛子女议公此又不足置辨
右亲信皆其心腹其后乘舆亲征江彬诸人欲挟为变
先生深机曲算内戢凶倖外防贼党日夜如对劲敌盖
先生苦心费力不难于逆濠之擒而难于调护乘舆之
轻出也其后逆濠伏诛乘舆还京此其功劳谁则知之
当其时内阁衔先生归功本兵遂扼其赏一时同事诸
臣多加黜削即桂公生长江西犹横异议近来好事之
徒又生一种异论至于金帛子女议公此又不足置辨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457-0395b.png
先生平日轻富贵一死生方其疏劾逆瑾备受箠楚间
关流离几陷不测彼其死生之不足动又何金玉子女
之云乎哉甚矣人之好为异论而不反视于事理之有
无也善乎刑书郑公之言曰王公才高学邃兼资文武
近时名卿鲜能及之特以讲学故众口交訾盖公功名
昭揭不可盖覆惟学术邪正未易铨测以是指斥则谗
说易行媚心称快耳今人咸谓公异端如陆子静之流
嗟乎以异端视子静则游夏纯于颜曾思孟劣于雄况
关流离几陷不测彼其死生之不足动又何金玉子女
之云乎哉甚矣人之好为异论而不反视于事理之有
无也善乎刑书郑公之言曰王公才高学邃兼资文武
近时名卿鲜能及之特以讲学故众口交訾盖公功名
昭揭不可盖覆惟学术邪正未易铨测以是指斥则谗
说易行媚心称快耳今人咸谓公异端如陆子静之流
嗟乎以异端视子静则游夏纯于颜曾思孟劣于雄况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457-0395c.png
矣今公所论叙古本大学传习录诸书具在学者虚心
平气反覆融玩久当见之嗟乎使郑公而愚人也则可
郑公而非愚人也则岂非后世之定论哉 或曰近闻
该部止拟薛文清公从祀王陈二公姑俟再定何也予
答之曰当时任部事者不能素知此学又安能知先生
孔子大圣也其在当时群而议者奚啻叔孙武叔辈孟
子英气下视千古当时犹不免传食之疑我明理学尚
多有人如三公者则固杰然者也乃欲进薛而迟于王
平气反覆融玩久当见之嗟乎使郑公而愚人也则可
郑公而非愚人也则岂非后世之定论哉 或曰近闻
该部止拟薛文清公从祀王陈二公姑俟再定何也予
答之曰当时任部事者不能素知此学又安能知先生
孔子大圣也其在当时群而议者奚啻叔孙武叔辈孟
子英气下视千古当时犹不免传食之疑我明理学尚
多有人如三公者则固杰然者也乃欲进薛而迟于王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457-0395d.png
陈其于二公又何损益陆象山在当时皆议其为禅而
我世宗朝又从而表章之愚谓二公之祀举不足论所
可惜者好议者之不乐我国家有此盛举也
徵君邓潜谷先生元锡
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人年十三从黄在川
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在川曰譬之豢龙随其
所嗜岂必膏粱耶年十七即能行社仓法以惠其乡人
闻罗近溪讲学从之游继往吉州谒诸老先生求明此
我世宗朝又从而表章之愚谓二公之祀举不足论所
可惜者好议者之不乐我国家有此盛举也
徵君邓潜谷先生元锡
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人年十三从黄在川
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在川曰譬之豢龙随其
所嗜岂必膏粱耶年十七即能行社仓法以惠其乡人
闻罗近溪讲学从之游继往吉州谒诸老先生求明此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457-0396a.png
学遂欲弃举子业大母不许举嘉靖乙卯乡试志在养
母不赴计偕就学于邹东廓刘三五得其旨要居家著
述成五经绎函史数为当路荐举万历壬辰授翰林待
诏府县敦趣就道明年辞墓将行以七月十四日卒于
墓所年六十六时心宗盛行谓学唯无觉一觉无馀蕴
九思九容四教六艺桎梏也先生谓九容不修是无身
也九思不慎是无心也每日辰起令学者静坐收摄放
心至食时次第问当下心体语毕各因所至为觉悟之
母不赴计偕就学于邹东廓刘三五得其旨要居家著
述成五经绎函史数为当路荐举万历壬辰授翰林待
诏府县敦趣就道明年辞墓将行以七月十四日卒于
墓所年六十六时心宗盛行谓学唯无觉一觉无馀蕴
九思九容四教六艺桎梏也先生谓九容不修是无身
也九思不慎是无心也每日辰起令学者静坐收摄放
心至食时次第问当下心体语毕各因所至为觉悟之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457-0396b.png
先生之辨儒释自以为发先儒之所未发然不过谓本
同而末异先儒言释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
以方外则未之有也又曰禅学只到止处无用处又曰
释氏谈道非不上下一贯观其用处便作两截先生之
意不能出此但先儒言简先生言繁耳
邓潜谷杂著近世心宗盛行说者无虑归于禅乘公祖
独揭天命本能纯粹至善为宗异于诸法空相以格物
日可见之行以有物有则为不过物之旨异于空诸所
同而末异先儒言释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
以方外则未之有也又曰禅学只到止处无用处又曰
释氏谈道非不上下一贯观其用处便作两截先生之
意不能出此但先儒言简先生言繁耳
邓潜谷杂著近世心宗盛行说者无虑归于禅乘公祖
独揭天命本能纯粹至善为宗异于诸法空相以格物
日可见之行以有物有则为不过物之旨异于空诸所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457-0396c.png
有此公祖深造独得之旨而元锡窃自附于见知者也
今改而曰荡清物欲窃以为物不可须臾离诚者物之
终始内而意心身知外而家国天下无非物者各有其
则九容九思三省四勿皆日用格物之实功诚致行之
物欲自不得行乎其中此四科六艺五礼六乐之所以
教也(复许/敬庵) 曲礼称敖不可长欲不可纵敖欲即物不
可长不可纵即物之则不长敖纵欲即不过乎物则去
欲固格物中之一事(同/上) 心之著于物也神为之也心
今改而曰荡清物欲窃以为物不可须臾离诚者物之
终始内而意心身知外而家国天下无非物者各有其
则九容九思三省四勿皆日用格物之实功诚致行之
物欲自不得行乎其中此四科六艺五礼六乐之所以
教也(复许/敬庵) 曲礼称敖不可长欲不可纵敖欲即物不
可长不可纵即物之则不长敖纵欲即不过乎物则去
欲固格物中之一事(同/上) 心之著于物也神为之也心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457-0396d.png
之神上炎而外明犹火状得膏而明得薰而香得臭腐
而膻故火无体著物以为体心无形著物以为形而其
端莫大于好恶物感于外好恶形于内不能内反则其
为好恶也作而平康之体微故圣门之学止于存诚精
于研几几者神之精而明微而幽者也非逆以知来反
以退藏未之或知也孔门之论性曰至善论几曰动之
微言好恶不作则无不康也无不平也神凝而定知止
而藏又何感应之为累矣夫浮由气作妄缘见生者也
而膻故火无体著物以为体心无形著物以为形而其
端莫大于好恶物感于外好恶形于内不能内反则其
为好恶也作而平康之体微故圣门之学止于存诚精
于研几几者神之精而明微而幽者也非逆以知来反
以退藏未之或知也孔门之论性曰至善论几曰动之
微言好恶不作则无不康也无不平也神凝而定知止
而藏又何感应之为累矣夫浮由气作妄缘见生者也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457-0397a.png
气之善者十之五见之善者十之三神为气扬知随见
流譬诸观火乎目荧荧而心化矣故神不浮则气归其
宅见不执则知反其虚古人所以日兢兢于克己舍己
择中用中而不能自己也(报万/思默) 古学平易简实不离
日用诚明二字实其枢纽近里著已时时从独觉处著
察俾与古人洞无间隔(寄王秦/关书) 承谕学不分内外寂
感浑然天则此极则语第云默自检点内多迁移虽吾
丈检身若不及之诚而以真性未晤真功未精为疑是
流譬诸观火乎目荧荧而心化矣故神不浮则气归其
宅见不执则知反其虚古人所以日兢兢于克己舍己
择中用中而不能自己也(报万/思默) 古学平易简实不离
日用诚明二字实其枢纽近里著已时时从独觉处著
察俾与古人洞无间隔(寄王秦/关书) 承谕学不分内外寂
感浑然天则此极则语第云默自检点内多迁移虽吾
丈检身若不及之诚而以真性未晤真功未精为疑是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457-0397b.png
犹惑于近学谓一悟皆真亦狃于故学为功深始得耶
又云过此一关想有平康之路似犹悬臆窃意平康之
体即所谓无内外寂感浑然天则迫在目前不可得离
者而人心之危无时无乡即在上圣犹之人也则心犹
之人何能无迁移过则矣乎惟在上圣精一之功一息
匪懈而所为学者又精之一之无一息离乎平康正直
之体故内外寂感浑然一天才有流转自知自克此古
人所以死而后已者也一息懈者肆矣安肆日偷于平
又云过此一关想有平康之路似犹悬臆窃意平康之
体即所谓无内外寂感浑然天则迫在目前不可得离
者而人心之危无时无乡即在上圣犹之人也则心犹
之人何能无迁移过则矣乎惟在上圣精一之功一息
匪懈而所为学者又精之一之无一息离乎平康正直
之体故内外寂感浑然一天才有流转自知自克此古
人所以死而后已者也一息懈者肆矣安肆日偷于平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457-0397c.png
康之则远矣则平康实际固非可一悟皆真平康本体
又岂缘功深而得耶(寄王秦/关书) 昔东廓先生以先公墓
表诣阳明公而虔州夜雪涣然仁体以为世儒宗今我
公以先公墓石诣敬庵公祖而苕溪暑雨沦浃深至当
必有相视一笑者(答张亲/屏书) 高公学南太学时二先生
说盛行增城官南太宰称湛氏学矣公往造业投刺见
阍者掷笔抵掌叹盖歆之也问焉指尺牍曰是赫蹄所
请请书地直累千金者也公曰亟反吾刺是于所谓天
又岂缘功深而得耶(寄王秦/关书) 昔东廓先生以先公墓
表诣阳明公而虔州夜雪涣然仁体以为世儒宗今我
公以先公墓石诣敬庵公祖而苕溪暑雨沦浃深至当
必有相视一笑者(答张亲/屏书) 高公学南太学时二先生
说盛行增城官南太宰称湛氏学矣公往造业投刺见
阍者掷笔抵掌叹盖歆之也问焉指尺牍曰是赫蹄所
请请书地直累千金者也公曰亟反吾刺是于所谓天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457-0397d.png
理何居乎不见而反王门高第弟子官郎署名王氏学
有声公造焉于弹棋时得其人慧而多机退叹曰郎多
机而慧名良知弊安所极哉亦竟谢不复往于是就高
陵吕先生于奉常邸学焉(王稚川/行状) 常存戒慎恐惧则
心体自明勿任意必固我则物宜自顺问知曰先自知
问仁曰先自爱问勇曰先自强而以毋自欺为致知如
恶恶臭如好好色为格物尤吾所未发立本深矣(二条/同上)
馀姚之论信本心之知已过故增城以为空知增城
有声公造焉于弹棋时得其人慧而多机退叹曰郎多
机而慧名良知弊安所极哉亦竟谢不复往于是就高
陵吕先生于奉常邸学焉(王稚川/行状) 常存戒慎恐惧则
心体自明勿任意必固我则物宜自顺问知曰先自知
问仁曰先自爱问勇曰先自强而以毋自欺为致知如
恶恶臭如好好色为格物尤吾所未发立本深矣(二条/同上)
馀姚之论信本心之知已过故增城以为空知增城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457-0398a.png
以勿忘勿助之间即为天理故馀姚以为虚见然馀姚
言致知未尝遗问思辨行专之者过遂以为空知增城
言勿忘勿助时天理自见语固未尝不确也盖权衡已
审而世有求端于一悟谓即悟皆真有观察即为外驰
有循持即为行仁义则痛辟之以为蔽陷虚荡妨教而
病道
论儒释书辱谕又覆于儒释异同之辨开示觉悟厚幸
厚幸自释氏之说兴而辨之者严且千数百年于此矣
言致知未尝遗问思辨行专之者过遂以为空知增城
言勿忘勿助时天理自见语固未尝不确也盖权衡已
审而世有求端于一悟谓即悟皆真有观察即为外驰
有循持即为行仁义则痛辟之以为蔽陷虚荡妨教而
病道
论儒释书辱谕又覆于儒释异同之辨开示觉悟厚幸
厚幸自释氏之说兴而辨之者严且千数百年于此矣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457-0398b.png
则圣学不明之过也圣学之不明者由于不择而不精
彼其为道宏阔胜大其为言深精敏妙其为实日用平
等其为虚交融遍彻其为心十方三界其为教宏济普
度汉拾其苴晋扬其澜入唐来遂大发其窔奥世之为
儒学者高未尝扣其阃奥卑未尝涉其藩篱其甚者又
阳攻其名而阴攘其实宜拒之者坚而其为惑滋不可
解也是故昌黎韩子推吾道于仁义而斥其教以为不
耕不蚕不父不君有卫道功矣考亭朱子则谓以粗而
彼其为道宏阔胜大其为言深精敏妙其为实日用平
等其为虚交融遍彻其为心十方三界其为教宏济普
度汉拾其苴晋扬其澜入唐来遂大发其窔奥世之为
儒学者高未尝扣其阃奥卑未尝涉其藩篱其甚者又
阳攻其名而阴攘其实宜拒之者坚而其为惑滋不可
解也是故昌黎韩子推吾道于仁义而斥其教以为不
耕不蚕不父不君有卫道功矣考亭朱子则谓以粗而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457-0398c.png
角精以外而角内固无以大厌其心也至其卓然自信
于精一不惑者代不数人而约之数端有以为主于经
世主于出世而判之以公私者矣有以为吾儒万理皆
实释氏万理皆虚而判之以虚实者矣有以为释氏本
心吾儒本天而判之以本天本心者矣有以为妄意天
性不知范围天用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而诬之以妄
幻者矣有以为厌生死恶轮回而求所谓脱离弃人伦
遗事物而求明其所谓心者矣是举其精者内者以剖
于精一不惑者代不数人而约之数端有以为主于经
世主于出世而判之以公私者矣有以为吾儒万理皆
实释氏万理皆虚而判之以虚实者矣有以为释氏本
心吾儒本天而判之以本天本心者矣有以为妄意天
性不知范围天用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而诬之以妄
幻者矣有以为厌生死恶轮回而求所谓脱离弃人伦
遗事物而求明其所谓心者矣是举其精者内者以剖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457-0398d.png
析摘示俾人不迷于所向而深于其道者亦卒未能以
终厌其心也夫圣人之学惟至于尽性至命天下国家
者皆吾性命之物修齐治平者皆吾尽性至命中之事
也不求以经世而经世之业成焉以为主于经世则有
意矣佛氏之学唯主于了性明心十方三世者皆其妙
觉性中之物慈悲普度者皆其了性命中之事也无三
界可出而出世之教行焉以为主于出世则诬矣吾儒
理无不实而无方无体易实言之无声无臭诗实言之
终厌其心也夫圣人之学惟至于尽性至命天下国家
者皆吾性命之物修齐治平者皆吾尽性至命中之事
也不求以经世而经世之业成焉以为主于经世则有
意矣佛氏之学唯主于了性明心十方三世者皆其妙
觉性中之物慈悲普度者皆其了性命中之事也无三
界可出而出世之教行焉以为主于出世则诬矣吾儒
理无不实而无方无体易实言之无声无臭诗实言之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457-0399a.png
则实者曷尝不虚释氏理无不虚而搬柴运水普见真
如坐卧行住悉为平等则虚者曷尝不实释氏之所谓
心指夫性命之理妙明真常生化自然圆融遍体者言
之即所谓天之命也真异名耳而直斥以本心不无辞
矣夫其为妙明真常之心也则天地之阖辟古今之往
来皆变化出入于其间故以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而
其真而常者固其常住而不灭者也岂其执幻有之心
以起灭天地执幻相之相以尘芥六合也乎其生死轮
如坐卧行住悉为平等则虚者曷尝不实释氏之所谓
心指夫性命之理妙明真常生化自然圆融遍体者言
之即所谓天之命也真异名耳而直斥以本心不无辞
矣夫其为妙明真常之心也则天地之阖辟古今之往
来皆变化出入于其间故以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而
其真而常者固其常住而不灭者也岂其执幻有之心
以起灭天地执幻相之相以尘芥六合也乎其生死轮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457-0399b.png
回之说则为世人执著于情识沉迷于嗜欲顷刻之中
生东灭西变现出没大可怜悯欲使其悟夫性命之本
无生死无轮回者而拔济之为迷人设也其弃人伦遗
事物之迹则为世人执著于情识沉迷于嗜欲相攻相
取胶不可解故群其徒而聚之令其出家以深明夫无
生之本而上报四恩下济三涂如儒者之聚徒入山耳
为未悟人设也至于枯寂守空排物逆机彼教中以为
支辟见元见妙灵怪恍忽彼教中以为邪魔而儒者一
生东灭西变现出没大可怜悯欲使其悟夫性命之本
无生死无轮回者而拔济之为迷人设也其弃人伦遗
事物之迹则为世人执著于情识沉迷于嗜欲相攻相
取胶不可解故群其徒而聚之令其出家以深明夫无
生之本而上报四恩下济三涂如儒者之聚徒入山耳
为未悟人设也至于枯寂守空排物逆机彼教中以为
支辟见元见妙灵怪恍忽彼教中以为邪魔而儒者一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457-0399c.png
举而委之于佛彼方慈悯悲仰弘济普度而吾徒斥之
以自私自利彼方心佛中间泯然不立而吾徒斥之以
是内非外即其一不究其二得其言不得其所以言彼
有哑然笑耳又何能大厌其心乎乃其豪釐千里之辨
则有端矣盖道合三才而一之者也其体尽于阴阳而
无体故谓之易其用尽于阴阳而无方故谓之神其灿
然有理谓之理其粹然至善谓之性其沛然流行谓之
命无声无臭矣而体物不遗不见不闻矣而莫见莫显
以自私自利彼方心佛中间泯然不立而吾徒斥之以
是内非外即其一不究其二得其言不得其所以言彼
有哑然笑耳又何能大厌其心乎乃其豪釐千里之辨
则有端矣盖道合三才而一之者也其体尽于阴阳而
无体故谓之易其用尽于阴阳而无方故谓之神其灿
然有理谓之理其粹然至善谓之性其沛然流行谓之
命无声无臭矣而体物不遗不见不闻矣而莫见莫显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457-0399d.png
是中庸之所以为体异教者欲以自异焉而不可得也
圣人者知是道之尽于心是心若是其微也知此而精
之之谓精守此而固之之谓一达此于五品五常百官
万务之交也之谓明伦之谓察物变动不拘周流六虚
矣而未始无典常之可揆成文定象精义利用矣而未
始有方体之可执故无声无臭无方无体者道之体也
圣人于此体未尝一毫有所增是以能立天下之大本
有物有则有典有礼道之用也圣人于此体未尝一毫
圣人者知是道之尽于心是心若是其微也知此而精
之之谓精守此而固之之谓一达此于五品五常百官
万务之交也之谓明伦之谓察物变动不拘周流六虚
矣而未始无典常之可揆成文定象精义利用矣而未
始有方体之可执故无声无臭无方无体者道之体也
圣人于此体未尝一毫有所增是以能立天下之大本
有物有则有典有礼道之用也圣人于此体未尝一毫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457-0400a.png
有所减是以能行天下之达道立大本行达道是以能
尽天地人物之性而与之参易象其理诗书礼乐春秋
致其用犹之天然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四时百物自
行自生也故穷神知化而适足以开物成务广大悉备
而不遗于周旋曲折几微神明而不出于彝常物则三
至三无而不外于声诗礼乐上智者克复于一日夕死
于朝闻而未始无密修之功中下者终始于典学恒修
于困勉而未始无贯通之渐同仁一视而笃近以举远
尽天地人物之性而与之参易象其理诗书礼乐春秋
致其用犹之天然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四时百物自
行自生也故穷神知化而适足以开物成务广大悉备
而不遗于周旋曲折几微神明而不出于彝常物则三
至三无而不外于声诗礼乐上智者克复于一日夕死
于朝闻而未始无密修之功中下者终始于典学恒修
于困勉而未始无贯通之渐同仁一视而笃近以举远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457-0400b.png
汎爱兼容而尊贤以尚功夫是以范围不过曲成不遗
以故能建三极之大中释氏之于此体其见甚亲其悟
甚超脱敏妙矣然见其无声臭矣而举其体物不遗者
一之于无物见其无睹闻矣而举其生化自然者一之
于无生既无物矣而物之终不可得无者以非有非无
而一之于幻妄既无生矣而生之不终可得尽者以为
不尽而尽而一之于灭度明幻之为幻而十方三界亿
由旬劫者此无生之法界也明生之无生而胎卵湿化
以故能建三极之大中释氏之于此体其见甚亲其悟
甚超脱敏妙矣然见其无声臭矣而举其体物不遗者
一之于无物见其无睹闻矣而举其生化自然者一之
于无生既无物矣而物之终不可得无者以非有非无
而一之于幻妄既无生矣而生之不终可得尽者以为
不尽而尽而一之于灭度明幻之为幻而十方三界亿
由旬劫者此无生之法界也明生之无生而胎卵湿化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457-0400c.png
十二种生者此无生之心量也弘济普渡者此之谓济
也平等日用者此之谓平也圆觉昭融此之为觉也虽
其极则至于粟粒之藏真界乾屎撅之为真人嘘气举
手瞬目扬眉近于吾道之中庸而吾学之道中庸者终
未尝以庸其虑虽其授受至于拈花一笑棒喝交驰拟
议俱泯心行路绝近于圣门之一唯而吾学之尽精微
者终未尝以婴其心虽其行愿至于信住回向层次阶
级近于圣门之积累而圣门之诗书礼乐经纬万古者
也平等日用者此之谓平也圆觉昭融此之为觉也虽
其极则至于粟粒之藏真界乾屎撅之为真人嘘气举
手瞬目扬眉近于吾道之中庸而吾学之道中庸者终
未尝以庸其虑虽其授受至于拈花一笑棒喝交驰拟
议俱泯心行路绝近于圣门之一唯而吾学之尽精微
者终未尝以婴其心虽其行愿至于信住回向层次阶
级近于圣门之积累而圣门之诗书礼乐经纬万古者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457-0400d.png
终未尝一或循其方虽其功德至于六度万行普济万
灵近于圣门之博爱而圣门之九经三重范围曲成者
终未尝一以研诸虑益悟其无矣而欲以无者空诸所
有悟其虚矣而欲以虚者空诸所实欲空诸有而有物
有则有典有礼者不能不归诸幻也欲空诸所实而明
物察则惇典庸礼者不能不归诸虚也故其道虚阔胜
大而不能不外于伦理其言精深敏妙而不能开物以
成务文中子曰其人圣人也其教西方之教也行于中
灵近于圣门之博爱而圣门之九经三重范围曲成者
终未尝一以研诸虑益悟其无矣而欲以无者空诸所
有悟其虚矣而欲以虚者空诸所实欲空诸有而有物
有则有典有礼者不能不归诸幻也欲空诸所实而明
物察则惇典庸礼者不能不归诸虚也故其道虚阔胜
大而不能不外于伦理其言精深敏妙而不能开物以
成务文中子曰其人圣人也其教西方之教也行于中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457-0401a.png
国则泥诚使地殷中土人集灵圣神迹怪异理绝人区
威證明显事出天表信如其书之言然后其教可得而
行也今居中国之地而欲行西方之教以之行已则髡
发缁衣斥妻屏子苦节而不堪矫异而难行也然且行
之斯泥矣以之处物则久习于初学毁禁等于持戒众
生齐于一子普济极于含灵必外于斯世而生而后其
说可通也处斯世斯生而欲以其说通之斯泥也以之
理财则施舍盛而耕桑本业之教荒以之用人则贤否
威證明显事出天表信如其书之言然后其教可得而
行也今居中国之地而欲行西方之教以之行已则髡
发缁衣斥妻屏子苦节而不堪矫异而难行也然且行
之斯泥矣以之处物则久习于初学毁禁等于持戒众
生齐于一子普济极于含灵必外于斯世而生而后其
说可通也处斯世斯生而欲以其说通之斯泥也以之
理财则施舍盛而耕桑本业之教荒以之用人则贤否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457-0401b.png
混而举错命讨之防失以之垂训则好大不经语怪语
神荒忽罔象之教作乌往而不泥哉今所居者中国尧
舜禹汤文武之所立也所业者六经尧舜禹汤文武之
所作周公仲尼之所述也所以处者人伦庶物尧舜禹
汤文武周孔之所修而明也乃欲信从其教而扬诩之
亦为诞且惑矣况吾之修身格致以研精而不离明体
诚正以守一而不违行愿惩忿窒欲以去损而非有所
减迁善改过以致益而非有所增爱恶不与于已而何
神荒忽罔象之教作乌往而不泥哉今所居者中国尧
舜禹汤文武之所立也所业者六经尧舜禹汤文武之
所作周公仲尼之所述也所以处者人伦庶物尧舜禹
汤文武周孔之所修而明也乃欲信从其教而扬诩之
亦为诞且惑矣况吾之修身格致以研精而不离明体
诚正以守一而不违行愿惩忿窒欲以去损而非有所
减迁善改过以致益而非有所增爱恶不与于已而何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457-0401c.png
有增爱视听一闲而何有净染精义至于入神理障亡
矣利用所以崇德事障绝矣孝弟通于神明礼乐通于
神化则举其精且至者不旁给他借而足又何必从其
教之为快哉仆少而局方壮未闻道达者病其小廉旷
者诮其曲谨约者病其汎涉乃中心恒患其有惑志也
其于释宗何啻千里而欲抽关于眇微析异同于疑似
祗见其不知量也然为是缕缕者念非执事无以一发
其狂言
矣利用所以崇德事障绝矣孝弟通于神明礼乐通于
神化则举其精且至者不旁给他借而足又何必从其
教之为快哉仆少而局方壮未闻道达者病其小廉旷
者诮其曲谨约者病其汎涉乃中心恒患其有惑志也
其于释宗何啻千里而欲抽关于眇微析异同于疑似
祗见其不知量也然为是缕缕者念非执事无以一发
其狂言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457-0401d.png
徵君章本清先生潢
章潢字本清南昌人幼而颖悟张本山出趋庭孔鲤曾
从诗礼之传句即对大学曾参独得明亲之旨十三岁
见乡人负债缧绁者恻然为之代偿与万思默同举业
已而同问学有问先生近日谈经不似前日之烦者先
生曰昔读书如以物磨镜磨久而镜得明今读书如以
镜照物镜明而物自见搆洗堂于东湖聚徒讲学聘主
白鹿洞书院甲午庐陵会讲有问学以何为宗曰学要
章潢字本清南昌人幼而颖悟张本山出趋庭孔鲤曾
从诗礼之传句即对大学曾参独得明亲之旨十三岁
见乡人负债缧绁者恻然为之代偿与万思默同举业
已而同问学有问先生近日谈经不似前日之烦者先
生曰昔读书如以物磨镜磨久而镜得明今读书如以
镜照物镜明而物自见搆洗堂于东湖聚徒讲学聘主
白鹿洞书院甲午庐陵会讲有问学以何为宗曰学要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457-0402a.png
明善诚身只与人为善便是宗又问善各不齐安能归
并一路曰继善成性此是极归一处明善明此也如主
敬穷理致良知言各不同皆求明性善之功岂必专执
一说然后为所宗耶又问会友如何得力曰将我只个
身子公共放在大炉冶中煅炼其习气销镕其胜心何
等得力入青原山王塘南曰禅宗欲超生死何如曰孔
子朝闻夕死周子原始反终大意终始皆无便是儒者
超生死处邹南皋曰今之学者不能超脱生死皆缘念
并一路曰继善成性此是极归一处明善明此也如主
敬穷理致良知言各不同皆求明性善之功岂必专执
一说然后为所宗耶又问会友如何得力曰将我只个
身子公共放在大炉冶中煅炼其习气销镕其胜心何
等得力入青原山王塘南曰禅宗欲超生死何如曰孔
子朝闻夕死周子原始反终大意终始皆无便是儒者
超生死处邹南皋曰今之学者不能超脱生死皆缘念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457-0402b.png
上起念各有牵绊岂能如孔子之毋意必固我曰意必
固我众人之通患毋意必固我贤者之实功孔子则并
此禁止而绝之矣御史吴安节疏荐少宰杨止庵奏授
顺天儒学训导万历戊申年八十二卒所著图书编百
二十七卷先生论止修则近于李见罗论归寂则近于
聂双江而其最谛当者无如辨气质之非性离气质又
不可觅性则与蕺山先师之言若合符节矣
章本清论学语象山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固我众人之通患毋意必固我贤者之实功孔子则并
此禁止而绝之矣御史吴安节疏荐少宰杨止庵奏授
顺天儒学训导万历戊申年八十二卒所著图书编百
二十七卷先生论止修则近于李见罗论归寂则近于
聂双江而其最谛当者无如辨气质之非性离气质又
不可觅性则与蕺山先师之言若合符节矣
章本清论学语象山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457-0402c.png
南北海有圣人出焉此甚喜吾心得同圣人而作圣之
功亦易为力于是举日用之功惟从心所欲既而觉师
心之非也始悟孔子之从心所欲有矩在焉始悟象山
所谓圣无不同者不徒曰心而曰理指尽心之圣人而
言之也今吾未识真心何敢遽同乎往圣往圣谆谆教
人辨危微存亡之机求明此理之同然者以自尽焉耳
然而未易辨也心之广大举六合而无所不包虎豹豺
狼莫非生意而慈悲普度虽摩顶放踵在所必为皆心
功亦易为力于是举日用之功惟从心所欲既而觉师
心之非也始悟孔子之从心所欲有矩在焉始悟象山
所谓圣无不同者不徒曰心而曰理指尽心之圣人而
言之也今吾未识真心何敢遽同乎往圣往圣谆谆教
人辨危微存亡之机求明此理之同然者以自尽焉耳
然而未易辨也心之广大举六合而无所不包虎豹豺
狼莫非生意而慈悲普度虽摩顶放踵在所必为皆心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457-0402d.png
之广大也心之精微析万殊而无所不入垢秽瓦砾莫
非妙道而探索隐僻虽钩悬镂尘剖析虚空皆心之精
微也心之神明千变万化而无所不用纵横翕张莫非
圆机而与世推移虽神通妙解倏忽流转皆心之灵变
也天理人欲同行异情焦火凝冰变幻靡定虽曰观诸
孩提之爱敬人生之初其心本无不善观之行道乞人
不受嘑蹴梏亡之后本心未泯不知此乃圣贤多方引
诱或指点于未丧之前或指点于既丧之后克念罔念
非妙道而探索隐僻虽钩悬镂尘剖析虚空皆心之精
微也心之神明千变万化而无所不用纵横翕张莫非
圆机而与世推移虽神通妙解倏忽流转皆心之灵变
也天理人欲同行异情焦火凝冰变幻靡定虽曰观诸
孩提之爱敬人生之初其心本无不善观之行道乞人
不受嘑蹴梏亡之后本心未泯不知此乃圣贤多方引
诱或指点于未丧之前或指点于既丧之后克念罔念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457-0403a.png
圣狂攸分无非欲人自识其真心以自存也不然人莫
不为孩提也曾有渐长不为物引习移者乎乞人不受
嘑蹴曾有永保此心而勿丧者乎近之论心学者如之
何竞指众人见在之心即与圣人同也孔子之皓皓不
可尚者以濯暴之而后有此也乃遽以众人见在之习
心未尝暴濯者强同之立跻圣位非吾所知也 书曰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是下民之恒性即上
帝之降衷孟子谓形色天性也是气质即天性也孔子
不为孩提也曾有渐长不为物引习移者乎乞人不受
嘑蹴曾有永保此心而勿丧者乎近之论心学者如之
何竞指众人见在之心即与圣人同也孔子之皓皓不
可尚者以濯暴之而后有此也乃遽以众人见在之习
心未尝暴濯者强同之立跻圣位非吾所知也 书曰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是下民之恒性即上
帝之降衷孟子谓形色天性也是气质即天性也孔子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457-0403b.png
有物有则即形色天性之谓性固合有无隐显内外精
粗而一之者也后儒乃谓有气质之性夫人不能离气
质以有生性不能外气质以别赋也谓气即性性即气
浑然无别固不可谓气之外有性性之外有气不免裂
性与气而二之何怪其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而自二
其性哉天地化生游气纷扰参差万殊故人之所禀清
浊厚薄亦因以异是不齐者气质也非气质之性也气
质有清浊厚薄强弱之不同性则一也能扩而充之气
粗而一之者也后儒乃谓有气质之性夫人不能离气
质以有生性不能外气质以别赋也谓气即性性即气
浑然无别固不可谓气之外有性性之外有气不免裂
性与气而二之何怪其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而自二
其性哉天地化生游气纷扰参差万殊故人之所禀清
浊厚薄亦因以异是不齐者气质也非气质之性也气
质有清浊厚薄强弱之不同性则一也能扩而充之气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457-0403c.png
质不能拘矣阳明子曰气质犹器也性犹水也有得一
缸者有得一桶者有得一瓮者局于器也水不因器之
拘而变其润下之性人性岂因气质之拘而变其本然
之善哉是气也质也性也分言之可也兼言之可也谓
气质天性可也谓气质之性则非矣谓人当养性以变
化其气质可也谓变化气质之性以存天地义理之性
则非矣 问止之云者归寂之谓乎曰于穆之体运而
不息天之止也宥密之衷应而无方人之止也寂而未
缸者有得一桶者有得一瓮者局于器也水不因器之
拘而变其润下之性人性岂因气质之拘而变其本然
之善哉是气也质也性也分言之可也兼言之可也谓
气质天性可也谓气质之性则非矣谓人当养性以变
化其气质可也谓变化气质之性以存天地义理之性
则非矣 问止之云者归寂之谓乎曰于穆之体运而
不息天之止也宥密之衷应而无方人之止也寂而未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457-0403d.png
尝不感感而未尝不寂显密浑沦渊浩无际故易以动
静不失其时发明止之义也何可专以寂言耶曰以至
善为归宿果有方体可指欤曰人性本善至动而神至
感而寂虚融恢廓本无内外显微之间而一有方所非
至善也虽至善乃天理之浑融不可名状而性善随人
伦以散见不待安排随其万感万应各当天则而一真
凝然无聚散无隐显自尔安所止也曰知一也既云知
止又云知本何也曰知为此身之神灵身为此神之宅
静不失其时发明止之义也何可专以寂言耶曰以至
善为归宿果有方体可指欤曰人性本善至动而神至
感而寂虚融恢廓本无内外显微之间而一有方所非
至善也虽至善乃天理之浑融不可名状而性善随人
伦以散见不待安排随其万感万应各当天则而一真
凝然无聚散无隐显自尔安所止也曰知一也既云知
止又云知本何也曰知为此身之神灵身为此神之宅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457-0404a.png
舍是良知具足于身中惟本诸身以求之则根苗著土
自尔生意条达故止即此身之止于善本即此善之夲
诸身止外无本本外无止一以贯之耳 万物皆备于
我今之谈者必曰万物之理皆备我之性致知格物必
曰致吾心之知穷在物之理不识圣贤著述何为吝一
理字必待后人增之而后能明其说也易谓乾阳物坤
阴物中庸不诚无物亦将加一理字而后明乎理一分
殊言各有攸当也自物之本末言之天下国家身心意
自尔生意条达故止即此身之止于善本即此善之夲
诸身止外无本本外无止一以贯之耳 万物皆备于
我今之谈者必曰万物之理皆备我之性致知格物必
曰致吾心之知穷在物之理不识圣贤著述何为吝一
理字必待后人增之而后能明其说也易谓乾阳物坤
阴物中庸不诚无物亦将加一理字而后明乎理一分
殊言各有攸当也自物之本末言之天下国家身心意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457-0404b.png
知物之分殊何如也自事之终始言之格致诚正修齐
治平事之分殊何如也然合天下国家身心意知而统
之为一物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统之为一事而事之
先惟在格物事物之理一为何如也且大学之道探本
穷源惟在格物而身为物本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圣贤
垂训何其详切简明一至此哉谅哉物一而已矣无而
未尝无有而未尝有一实而万殊万分而一本故一言
以尽天地之道曰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易曰乾
治平事之分殊何如也然合天下国家身心意知而统
之为一物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统之为一事而事之
先惟在格物事物之理一为何如也且大学之道探本
穷源惟在格物而身为物本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圣贤
垂训何其详切简明一至此哉谅哉物一而已矣无而
未尝无有而未尝有一实而万殊万分而一本故一言
以尽天地之道曰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易曰乾
卷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0457-0404c.png
知大始坤作成物又曰复以自知复小而辨于物合而
观之知果一乎否也物果一乎否也知之与物一乎否
也真信其体之一则用自不容以不一皆不待辨而自
明矣 天命之于穆不已也人性之渊渊浩浩不睹不
闻也欲从而形容之是欲描画虚空而虚空何色象乎
虽然虚空不可描画矣而虚空万物之有无不可以形
容其近似乎彼由太虚有天之名则太虚即天也雷风
雨雪亦莫非天也雷风之未动雨雪之未零寂然杳然
观之知果一乎否也物果一乎否也知之与物一乎否
也真信其体之一则用自不容以不一皆不待辨而自
明矣 天命之于穆不已也人性之渊渊浩浩不睹不
闻也欲从而形容之是欲描画虚空而虚空何色象乎
虽然虚空不可描画矣而虚空万物之有无不可以形
容其近似乎彼由太虚有天之名则太虚即天也雷风
雨雪亦莫非天也雷风之未动雨雪之未零寂然杳然
卷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0457-0404d.png
一太虚而已矣时乎雷之震风之嘘雨之润雪之寒阴
阳各以其时不其冲然太和矣乎自雷风雨雪之藏诸
寂谓之为太虚也太虚本含乎太和之气谓其本无此
雷风雨雪不可也何也及其有也由太虚而出非自太
虚之外来也自雷风雨雪之动以时谓之为太和也太
和即寓于太虚之中谓其始有此雷风雨雪不可也何
也方其无也未尝不太和特不可以太和名也是太虚
之中本自有太和者在而太和之外未尝别有太虚者
阳各以其时不其冲然太和矣乎自雷风雨雪之藏诸
寂谓之为太虚也太虚本含乎太和之气谓其本无此
雷风雨雪不可也何也及其有也由太虚而出非自太
虚之外来也自雷风雨雪之动以时谓之为太和也太
和即寓于太虚之中谓其始有此雷风雨雪不可也何
也方其无也未尝不太和特不可以太和名也是太虚
之中本自有太和者在而太和之外未尝别有太虚者
卷二十四 第 40a 页 WYG0457-0405a.png
存太虚太和名有不同天则一而已矣太虚太和亦一
而己矣可见喜怒哀乐一人性之雷风雨雪也喜怒哀
乐之未发谓之中非人之太虚乎发皆中节非人之太
和乎太虚之中眹兆莫窥而无一不包无一非天未发
之中冲漠无眹而何一不备何一非性乎故未发非无
也特不可以有言也虽由已之所独知也然默而识之
无形之可睹无声之可闻亦廓然太虚而已矣及一有
所感遇可喜而喜遇可怒而怒遇可哀而哀遇可乐而
而己矣可见喜怒哀乐一人性之雷风雨雪也喜怒哀
乐之未发谓之中非人之太虚乎发皆中节非人之太
和乎太虚之中眹兆莫窥而无一不包无一非天未发
之中冲漠无眹而何一不备何一非性乎故未发非无
也特不可以有言也虽由已之所独知也然默而识之
无形之可睹无声之可闻亦廓然太虚而已矣及一有
所感遇可喜而喜遇可怒而怒遇可哀而哀遇可乐而
卷二十四 第 40b 页 WYG0457-0405b.png
乐发虽在我而一无所与记曰哀乐相生正明目而视
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则是发
非有也特不可以无言也盎然太和而已矣是发与未
发皆自喜怒哀乐言虽谓未发即性之未发发即性之
发焉亦可也若舍此而别求未发之体则惑矣 言性
之故如故我故人故物故事皆因其旧所有者言之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是以故言性也
而故者以利为本何也仁乃性之故也乍见入井之怵
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则是发
非有也特不可以无言也盎然太和而已矣是发与未
发皆自喜怒哀乐言虽谓未发即性之未发发即性之
发焉亦可也若舍此而别求未发之体则惑矣 言性
之故如故我故人故物故事皆因其旧所有者言之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是以故言性也
而故者以利为本何也仁乃性之故也乍见入井之怵
卷二十四 第 41a 页 WYG0457-0405c.png
惕睨视之颡泚而恻隐即故之利也义乃性之故也乞
人不受嘑蹴妻妾相泣中庭而羞恶即故之利也孩提
知能不待学虑乃其性之故莫不知爱敬其亲长即其
故之利也虽梏亡之后而夜气之好恶相近亦莫非其
故之利也惟其故之利所以又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
善矣情善才亦善故之所以利也欤是利之云者自然
而然不容一毫矫强作为于其间耳顺性而动则利强
性而动则不利而凿矣虽然戕贼杞柳搏激乎水其为
人不受嘑蹴妻妾相泣中庭而羞恶即故之利也孩提
知能不待学虑乃其性之故莫不知爱敬其亲长即其
故之利也虽梏亡之后而夜气之好恶相近亦莫非其
故之利也惟其故之利所以又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
善矣情善才亦善故之所以利也欤是利之云者自然
而然不容一毫矫强作为于其间耳顺性而动则利强
性而动则不利而凿矣虽然戕贼杞柳搏激乎水其为
卷二十四 第 41b 页 WYG0457-0405d.png
凿易知也至于性无善无不善不有似于故之利乎彼
以无为宗并情才知能悉以为流行发用而扫除之是
其凿也更甚夫不虑而知非无知也不学而能非无能
也无欲其所不欲如无欲害人之类是也并欲立欲达
而无之可乎无为其所不为如无为穿窬之类是也并
见义而不为焉可乎行所无事特无事智巧以作为之
云耳并必有事焉而无之可乎 指点夲体仁即是心
指点工夫义即是路一事合宜即此心之运用也一时
以无为宗并情才知能悉以为流行发用而扫除之是
其凿也更甚夫不虑而知非无知也不学而能非无能
也无欲其所不欲如无欲害人之类是也并欲立欲达
而无之可乎无为其所不为如无为穿窬之类是也并
见义而不为焉可乎行所无事特无事智巧以作为之
云耳并必有事焉而无之可乎 指点夲体仁即是心
指点工夫义即是路一事合宜即此心之运用也一时
卷二十四 第 42a 页 WYG0457-0406a.png
合宜即此心之流行也然则事事合宜非即事事心在
而为仁之体事不遗乎时时合宜非即时时心在而为
仁之与时偕行乎 道之得名谓共由之路也南之粤
北之燕莫不各有荡平坦夷之途而圣仁义之途皆实
地也在贤智者可俯而就在愚不肖者可企而及爱亲
敬长日用不知而尽性至命圣人岂能舍此而他由哉
此教之所以近道之所以一也若二氏既以虚寂认心
性因以虚寂为妙道曰旁日月挟宇宙挥斥八极神气
而为仁之体事不遗乎时时合宜非即时时心在而为
仁之与时偕行乎 道之得名谓共由之路也南之粤
北之燕莫不各有荡平坦夷之途而圣仁义之途皆实
地也在贤智者可俯而就在愚不肖者可企而及爱亲
敬长日用不知而尽性至命圣人岂能舍此而他由哉
此教之所以近道之所以一也若二氏既以虚寂认心
性因以虚寂为妙道曰旁日月挟宇宙挥斥八极神气
卷二十四 第 42b 页 WYG0457-0406b.png
不变曰光明寂照无所不通不动道场周遍法界直欲
纵步太虚顿超三界如之何可同日语也尝观诸天时
物皆在其包涵遍覆中也然万物异类矣并育不相害
四时异候矣并行不相背孰主张是易曰乾知大始乾
以易知宜乎有知莫天若也然天命本于穆也天载无
声臭也天之知终莫之窥焉人独异于天乎故知一也
在耳为聪在目为明在心为思为睿智也声未接于耳
聪与声俱寂也然听五声者聪也虽既竭耳力随其音
纵步太虚顿超三界如之何可同日语也尝观诸天时
物皆在其包涵遍覆中也然万物异类矣并育不相害
四时异候矣并行不相背孰主张是易曰乾知大始乾
以易知宜乎有知莫天若也然天命本于穆也天载无
声臭也天之知终莫之窥焉人独异于天乎故知一也
在耳为聪在目为明在心为思为睿智也声未接于耳
聪与声俱寂也然听五声者聪也虽既竭耳力随其音
卷二十四 第 43a 页 WYG0457-0406c.png
响悉听容之不淆焉似乎聪有定在矣即此以反听之
聪则毕竟无可执也苟自以为聪执之以辨天下之声
则先以自塞其聪何以达四聪乎色未交于目明与色
俱泯也然见五色者明也虽既竭目力随其形猊悉详
睹之不紊焉似乎明之有定方矣即此以反观之明则
毕竟无可象也苟自以为明执之以察天下之色则先
已自蔽其明何以明四目乎思虑未萌睿智与事物而
俱敛矣然神通万变者思之睿也虽竭心思随其事物
聪则毕竟无可执也苟自以为聪执之以辨天下之声
则先以自塞其聪何以达四聪乎色未交于目明与色
俱泯也然见五色者明也虽既竭目力随其形猊悉详
睹之不紊焉似乎明之有定方矣即此以反观之明则
毕竟无可象也苟自以为明执之以察天下之色则先
已自蔽其明何以明四目乎思虑未萌睿智与事物而
俱敛矣然神通万变者思之睿也虽竭心思随其事物
卷二十四 第 43b 页 WYG0457-0406d.png
以酬酢之而尽入几微似乎睿智有所定矣即此以自
反焉睿则毕竟无可窥也若自以为睿执之以尽天下
之变则先已自窒其思何以无思无不通乎 天地万
物之理皆具此心人之所以为人亦惟学存此心而已
心寂而感者也感有万端而寂贞于一是心之所以为
心又惟寂而已 学箴四条一曰大学明德亲民止至
善中庸经纶立本知化育此是圣人全学庶几学有归
宿一曰虞庭危微精一孔子操存舍亡此是心学正传
反焉睿则毕竟无可窥也若自以为睿执之以尽天下
之变则先已自窒其思何以无思无不通乎 天地万
物之理皆具此心人之所以为人亦惟学存此心而已
心寂而感者也感有万端而寂贞于一是心之所以为
心又惟寂而已 学箴四条一曰大学明德亲民止至
善中庸经纶立本知化育此是圣人全学庶几学有归
宿一曰虞庭危微精一孔子操存舍亡此是心学正传
卷二十四 第 44a 页 WYG0457-0407a.png
庶几学有入路一曰颜子欲罢不能曾子死而后己此
是为学真机庶几不废半涂一曰明道每思彝伦间有
多少不尽分处象山在人情物理事变上用工夫此是
为学实地庶几不惑异端
佥宪冯慕冈先生应京
冯应京字大可号慕冈旴𣅿人也万历壬辰进士授户
部主事改兵部税监陈奉播恶楚中朝议恐地方激变
移先生佥事镇武汉黄三郡先生下车约束邑令于学
是为学真机庶几不废半涂一曰明道每思彝伦间有
多少不尽分处象山在人情物理事变上用工夫此是
为学实地庶几不惑异端
佥宪冯慕冈先生应京
冯应京字大可号慕冈旴𣅿人也万历壬辰进士授户
部主事改兵部税监陈奉播恶楚中朝议恐地方激变
移先生佥事镇武汉黄三郡先生下车约束邑令于学
卷二十四 第 44b 页 WYG0457-0407b.png
宫曰邑故无矿而每邑岁输金四千馀缗岂天降地出
乎吾以三尺从事矣于是邑令以无矿移税监税监虽
怒而无以难也即走郧襄以避先生辛丑孟春三司宴
税监陈奉兵举炮思泄怒于先生百姓聚而噪之奉党
钩其聚者杀伤百馀人先生因疏奉不法九大罪奉亦
疏阻挠国课恶语相加诏遂逮先生下镇抚司狱三楚
之民叩阙鸣冤哭声震地上不为省先生在狱四年与
同事司李何栋如华珏讲学不辍甲辰始出卒于家先
乎吾以三尺从事矣于是邑令以无矿移税监税监虽
怒而无以难也即走郧襄以避先生辛丑孟春三司宴
税监陈奉兵举炮思泄怒于先生百姓聚而噪之奉党
钩其聚者杀伤百馀人先生因疏奉不法九大罪奉亦
疏阻挠国课恶语相加诏遂逮先生下镇抚司狱三楚
之民叩阙鸣冤哭声震地上不为省先生在狱四年与
同事司李何栋如华珏讲学不辍甲辰始出卒于家先
卷二十四 第 45a 页 WYG0457-0407c.png
生师事邹东皋其拘幽书草皆从忧患之际言其得力
栋如字子极号天玉官至太仆寺卿亦讲学于广陵则
先生之传也
栋如字子极号天玉官至太仆寺卿亦讲学于广陵则
先生之传也
卷二十四 第 45b 页 WYG0457-0407d.png
明儒学案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