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584a 页
No. 1019
辨非集
解空法师。述通论事苑。伸赞金刚般若。其书禅教
无用。士庶莫取。中间诋訾先觉。义似未安。因考其
说。遂效明教禅师。作非韩三十篇以辩之。然非爱
恶相攻执情偏尚。志欲法门流布共赞大猷。苟或
不然。唯圣可瞩耳。
时淳熙戊戌解制后一日。姑苏
宝幢兰若比丘(善喜)叙。
「○金刚通论」
「序分。或直从事。或直从法。若直从事。如此经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也。或直从法。如圆觉神通大光明藏
也。佗宗诸经。或在净土说。或在秽土说。土既不同。身
亦有异。在净土说切恐未然。但事法不同。随机所见。」
【非曰。或直从事。或直从法。不知何所凭据。良由未
闲经论。故使然也。今略举净土数经。令其自晓。深
密解脱经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法界殿如
来境界处。又解深密经。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
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法界。又法集经。婆
辨非集
解空法师。述通论事苑。伸赞金刚般若。其书禅教
无用。士庶莫取。中间诋訾先觉。义似未安。因考其
说。遂效明教禅师。作非韩三十篇以辩之。然非爱
恶相攻执情偏尚。志欲法门流布共赞大猷。苟或
不然。唯圣可瞩耳。
时淳熙戊戌解制后一日。姑苏
宝幢兰若比丘(善喜)叙。
「○金刚通论」
「序分。或直从事。或直从法。若直从事。如此经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也。或直从法。如圆觉神通大光明藏
也。佗宗诸经。或在净土说。或在秽土说。土既不同。身
亦有异。在净土说切恐未然。但事法不同。随机所见。」
【非曰。或直从事。或直从法。不知何所凭据。良由未
闲经论。故使然也。今略举净土数经。令其自晓。深
密解脱经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法界殿如
来境界处。又解深密经。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
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法界。又法集经。婆
卷一 第 584b 页
伽婆。在虚空界法界无差别住处。称赞大乘经。薄
伽梵。住法界藏诸佛所行大功德殿。又密严经云。
一时佛出过欲色无色无想。一切法自在无碍等。
然净土总有十五本。(法集经大毗卢经入印法门经方等王经心印经兴显经
圆觉经佛地经。更有馀本。在别卷中不录)并无人间山城国邑等处。却
云事法不同随机所见。圭峰曰。粗心识浅者。未免
于此等经。或谤或疑。故佛地论。亲光菩萨具有通
释。但晓此论。自反三隅。论曰。受用变化二土中。今
此净土何土所摄。有义此土变化土摄。佛为地前
等。令其欣乐修因。暂化作净土。加众暂见。有义此
土受用土摄。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论自反破初义云)若暂
加众令见。应如馀经分明显说。如法华三变净土。
净名足指按地。经文皆云佛神力等。今圆觉等经。
不言佛力。何言暂化。云在净土说。切恐未然者。得
非寡闻乎。今引亲光为定量。可破疑情以断封执
也。若以经论明言。而谓之未然者。何乃刻𦘕无盐。
唐突西施也。】
「圭峰纂要。虽前以持钵乞食为戒。敷坐而坐为定。正
宗说法为慧。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三学伦次。故先乞
食。然大小经皆应乞食以为发起。不胜通漫。今谓佛
意将说发心修无住相布施。故先食时入城而行乞
食。须知世尊乞食。欲令众生成就檀波罗蜜。故如来
涅槃受纯陀供养云。我今受汝最后供养。令汝具足
檀波罗蜜。」
伽梵。住法界藏诸佛所行大功德殿。又密严经云。
一时佛出过欲色无色无想。一切法自在无碍等。
然净土总有十五本。(法集经大毗卢经入印法门经方等王经心印经兴显经
圆觉经佛地经。更有馀本。在别卷中不录)并无人间山城国邑等处。却
云事法不同随机所见。圭峰曰。粗心识浅者。未免
于此等经。或谤或疑。故佛地论。亲光菩萨具有通
释。但晓此论。自反三隅。论曰。受用变化二土中。今
此净土何土所摄。有义此土变化土摄。佛为地前
等。令其欣乐修因。暂化作净土。加众暂见。有义此
土受用土摄。此净土量无边际故。(论自反破初义云)若暂
加众令见。应如馀经分明显说。如法华三变净土。
净名足指按地。经文皆云佛神力等。今圆觉等经。
不言佛力。何言暂化。云在净土说。切恐未然者。得
非寡闻乎。今引亲光为定量。可破疑情以断封执
也。若以经论明言。而谓之未然者。何乃刻𦘕无盐。
唐突西施也。】
「圭峰纂要。虽前以持钵乞食为戒。敷坐而坐为定。正
宗说法为慧。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三学伦次。故先乞
食。然大小经皆应乞食以为发起。不胜通漫。今谓佛
意将说发心修无住相布施。故先食时入城而行乞
食。须知世尊乞食。欲令众生成就檀波罗蜜。故如来
涅槃受纯陀供养云。我今受汝最后供养。令汝具足
檀波罗蜜。」
卷一 第 584c 页
【非曰。彼云乞食。欲令众生成就檀波罗蜜。非谓持
戒。经云。执持应器以乞自活。马鸣曰。及自调伏故。
调伏即戒也。又经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
苦智慧。今著衣持钵乞食威仪。离于邪命。得非持
戒乎。又云不胜通漫者。彼不许持戒配发起。以大
小经皆有三学故。殊不晓通别之序。别序经经各
别。如法华以放光。净名以献盖。今经以乞食。若谓
通漫。岂皆配三学耶。又引下文无住相布施。故先
乞食发起为檀度者。涅槃下文。受纯陀供养。具足
檀波罗蜜。亦应例。涅槃发起序中。出大音声。为檀
度耶。彼若不可。此云何然。】
「别译中间加问云何修行。什译略之。净觉疏云。住约
始习。脩行约积行。住兼积行及以始习。故什师删之。
今谓住即所依也。修行即能依也。什师意。高所依言
住必兼能依所修之行。故略修行。但存其住。能住般
若必有照用。必断烦恼。烦恼无非清净般若。烦恼无
性即降伏义。此经发心修无住相布施。能住般若。降
伏烦恼。所问能答。到此毕矣。」
【非曰。净觉云。住约始习。修行约积行。住兼积行及
乎始习。什师何以删去积行。独留始习。何不用积
行摄乎始习。却用始习兼于积行。良恐未然。今谓
住即所依。修行即能依。所依言住。必兼能依所修
之行者。此亦摹拓净觉初无异论。又何以得知所
依之住必兼修行。若慈恩天台贤首诸大圣师。欲
卷一 第 585a 页
立一义。必引圣教为衡量。今无所据。得非胸臆乎。
若圭峰。出秦译略修行者。意云。住道降伏即是修
行。谓四心六度皆名住修降伏。故无著云。住谓欲
愿。修行谓相应等持。降伏谓彼心若散制令还住。
又十八住中。一一皆以住修降伏释之。故知义虽
有三。而行是一。问。何以下文但举降心耶。答。义虽
互摄。文从胜显。然经宗于离相。离相正是降心。本
意欲明降心。因约住修以显。傥有公论。宜从正辙。】
「凡六举七宝布施。又两举身命布施。前后校量。意虽
渐引。皆不可以前后浅深多少难易求之。但随当文
所说。显示为校量本耳。」
【非曰。先儒有言曰。知之言知之。不知言不知。是知
也。不应以未至盖人。若但显示为校量本。不以前
后浅深求之。何必天亲第三疑单以一重校量。第
七疑却用两重校量。第十疑只用内财一重校量
等。则知经论深意。非公所谓也。】
「圭峰纂要云。无著云。是福德者标牒。即非者约胜义
空。是故者约世俗有。检论无文。净觉疏云。即非者。事
福本空也。是故者。虽空而假也。今问。即非福德性。若
巳是胜义空。即毕竟空义。下文持经为说。何所胜之。
虽有天辩。亦弗能救。一槩以即非为遣荡之辞。更不
顾后有所胜者。请从弥勒偈云。天亲论释方合经旨。
偈云。受持法及说。不空于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
菩提。天亲论释云。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聚即多也)偈言
若圭峰。出秦译略修行者。意云。住道降伏即是修
行。谓四心六度皆名住修降伏。故无著云。住谓欲
愿。修行谓相应等持。降伏谓彼心若散制令还住。
又十八住中。一一皆以住修降伏释之。故知义虽
有三。而行是一。问。何以下文但举降心耶。答。义虽
互摄。文从胜显。然经宗于离相。离相正是降心。本
意欲明降心。因约住修以显。傥有公论。宜从正辙。】
「凡六举七宝布施。又两举身命布施。前后校量。意虽
渐引。皆不可以前后浅深多少难易求之。但随当文
所说。显示为校量本耳。」
【非曰。先儒有言曰。知之言知之。不知言不知。是知
也。不应以未至盖人。若但显示为校量本。不以前
后浅深求之。何必天亲第三疑单以一重校量。第
七疑却用两重校量。第十疑只用内财一重校量
等。则知经论深意。非公所谓也。】
「圭峰纂要云。无著云。是福德者标牒。即非者约胜义
空。是故者约世俗有。检论无文。净觉疏云。即非者。事
福本空也。是故者。虽空而假也。今问。即非福德性。若
巳是胜义空。即毕竟空义。下文持经为说。何所胜之。
虽有天辩。亦弗能救。一槩以即非为遣荡之辞。更不
顾后有所胜者。请从弥勒偈云。天亲论释方合经旨。
偈云。受持法及说。不空于福德。福不趣菩提。二能趣
菩提。天亲论释云。是福德聚即非福德聚。(聚即多也)偈言
卷一 第 585b 页
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彼福德不趣大菩提。二
能趣大菩提。一者受持。二者为说。须知此之非字乃
拣去之辞。拣去住相布施福德。不趣大菩提故。故云
即非。(云云)从来学者。徒仰二老大手高风。殊不契勘。
判此公案。自有祖子。归源偈文。全凭论释。不取臆论。」
【非曰。彼用无著论释经。及乎圭峰引无著论而云。
检论无文。今引无著之文。则使学者皂白自分矣。
无著云下。此引七种义句中。第五不失中文。经初
句。是标牒。经次句。即论云。若福聚非聚。此遮增益
边。以无彼福聚分别自性故。隋本云。即非福德聚。
论云。以无彼福聚故。秦本云。即非福德性。论云。无
彼分别自性故。青龙云。约真谛理。安立第一义故。
圭峰约胜义空。经后句。即论云。若复说言。是故如
来说福德聚。此遮损减边。青龙云。据俗为资道。圭
峰云。约世俗有。则圭峰义引无著论文。却云。虽有
天辩。亦弗能救。是福德乃牒前三千大千布施福
德也。偈云福不趣菩提。显下受持法。及说二能趣
菩提。又云。须知此之非字乃拣去之辞。拣去住相
布施者。论自云即非是名。遮增益损减边。何云拣
住相福德也。青龙乃唐初人也。彼疏亦指无著七
种义句中文。今谓捡论无文者。得非未善无著论
意乎。】
「无著云。此下第八为成熟众生离十二障碍中为离
舍众生故。既庄严佛土。必不舍众生。令诸众生了有
能趣大菩提。一者受持。二者为说。须知此之非字乃
拣去之辞。拣去住相布施福德。不趣大菩提故。故云
即非。(云云)从来学者。徒仰二老大手高风。殊不契勘。
判此公案。自有祖子。归源偈文。全凭论释。不取臆论。」
【非曰。彼用无著论释经。及乎圭峰引无著论而云。
检论无文。今引无著之文。则使学者皂白自分矣。
无著云下。此引七种义句中。第五不失中文。经初
句。是标牒。经次句。即论云。若福聚非聚。此遮增益
边。以无彼福聚分别自性故。隋本云。即非福德聚。
论云。以无彼福聚故。秦本云。即非福德性。论云。无
彼分别自性故。青龙云。约真谛理。安立第一义故。
圭峰约胜义空。经后句。即论云。若复说言。是故如
来说福德聚。此遮损减边。青龙云。据俗为资道。圭
峰云。约世俗有。则圭峰义引无著论文。却云。虽有
天辩。亦弗能救。是福德乃牒前三千大千布施福
德也。偈云福不趣菩提。显下受持法。及说二能趣
菩提。又云。须知此之非字乃拣去之辞。拣去住相
布施者。论自云即非是名。遮增益损减边。何云拣
住相福德也。青龙乃唐初人也。彼疏亦指无著七
种义句中文。今谓捡论无文者。得非未善无著论
意乎。】
「无著云。此下第八为成熟众生离十二障碍中为离
舍众生故。既庄严佛土。必不舍众生。令诸众生了有
卷一 第 585c 页
为法如梦如幻。于欲界举甚大身者。遣荡相著。以此
成熟未成熟者。」
【非曰。彼云庄严佛土(至)遣荡相著者。此非经论意
也。经意自谓菩萨不见自体为能度。举喻山王。尚
不应见其自体。何况馀者。无著自释云。如来说为
非体者。显示法无我故。彼体非体者。显示法体无
生无作故。却云庄严佛土等。有类谚语。认橘作火
也。】
「若天亲论。以前庄严佛土属诸所现。以今此大身为
净土受乐报佛。遣荡相著。离障断疑。意不同故。佛不
共力。随类各解。两论意别。不可会同。然受乐报佛者。
即十方净土诸佛所现大身。受安乐果报。非此娑婆
有九恼事。昔人以此为实报身者。非也。」
【非曰。先明论意。后显其非。论云。圣人无为法得名。
是法不可取不可说。须菩提遂疑。菩萨庄严佛土
受乐报佛有取。如来先以佛土破之。佛土有二种
庄严。一形相。二第一义。拣非形相。故云诸佛无有
庄严国土事。次疑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如来以
须弥山王。镜像义无取。况诸佛自取法王身。今云。
以前庄严佛土。属诸佛所现故。又云。诸佛所现大
身受安乐果报。拣非娑婆有九恼事。得非认鸡作
凤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乃至无寿者(云云)。净觉疏亦
不能尽偈文。论意乃云。人身长大者。以法身无相故。
成熟未成熟者。」
【非曰。彼云庄严佛土(至)遣荡相著者。此非经论意
也。经意自谓菩萨不见自体为能度。举喻山王。尚
不应见其自体。何况馀者。无著自释云。如来说为
非体者。显示法无我故。彼体非体者。显示法体无
生无作故。却云庄严佛土等。有类谚语。认橘作火
也。】
「若天亲论。以前庄严佛土属诸所现。以今此大身为
净土受乐报佛。遣荡相著。离障断疑。意不同故。佛不
共力。随类各解。两论意别。不可会同。然受乐报佛者。
即十方净土诸佛所现大身。受安乐果报。非此娑婆
有九恼事。昔人以此为实报身者。非也。」
【非曰。先明论意。后显其非。论云。圣人无为法得名。
是法不可取不可说。须菩提遂疑。菩萨庄严佛土
受乐报佛有取。如来先以佛土破之。佛土有二种
庄严。一形相。二第一义。拣非形相。故云诸佛无有
庄严国土事。次疑受乐报佛。取自法王身。如来以
须弥山王。镜像义无取。况诸佛自取法王身。今云。
以前庄严佛土。属诸佛所现故。又云。诸佛所现大
身受安乐果报。拣非娑婆有九恼事。得非认鸡作
凤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乃至无寿者(云云)。净觉疏亦
不能尽偈文。论意乃云。人身长大者。以法身无相故。
卷一 第 586a 页
直作法身无相释此大身。稍有殽讹。今此大身即大
教说普现色身。若以事验。即观音妙音现十界身。此
犹说十界正报色身。更须如华严说。入无功用现十
种身。虚空大地无非大身。不妨用大所依体大。故弥
勒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说大身喻。此一住经。如来说
尽。诸大菩萨。入净心地。證道功德。池深华大。世人多
以此经为繁。若知意旨。甚为简要。若不得弥勒二偈
两论伸释。此之经文。几乎陆沈。」
【非曰。破净觉直作法身无相释此大身云。不得弥
勒二偈。两论伸释。此经几乎陆沈。以作色身事相
十界正报为大身。切非经论之意。偈云。依彼法身
佛。故说大身喻。又云。非身即是身。是故说大身。天
亲论云。非身者无有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体故。
无著云。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佗故。又云。于此大
身等中安立第一义。则二偈两论。自云真如第一
义。不说十界之身几。乎陆沈之言。似觉漏逗也。】
「如来五眼三智同体。所以五眼不说即非。三智中云
皆为非心。兼前五眼同体。而遣荡之。」
【非曰。注述一端。先须熟精文理。然后操觚。弥勒偈
云。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诸佛五种实。以见彼
颠倒。云何五眼同体而遣荡耶。有谓无著论。不妨
有遣荡之文。论云。何故不说眼即非也。以一处住
故见智净。后安立第一义故。初亦得成就。自不解
论意。唐青龙氤法师。疏释此论曰。以后例前。应言
教说普现色身。若以事验。即观音妙音现十界身。此
犹说十界正报色身。更须如华严说。入无功用现十
种身。虚空大地无非大身。不妨用大所依体大。故弥
勒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说大身喻。此一住经。如来说
尽。诸大菩萨。入净心地。證道功德。池深华大。世人多
以此经为繁。若知意旨。甚为简要。若不得弥勒二偈
两论伸释。此之经文。几乎陆沈。」
【非曰。破净觉直作法身无相释此大身云。不得弥
勒二偈。两论伸释。此经几乎陆沈。以作色身事相
十界正报为大身。切非经论之意。偈云。依彼法身
佛。故说大身喻。又云。非身即是身。是故说大身。天
亲论云。非身者无有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体故。
无著云。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佗故。又云。于此大
身等中安立第一义。则二偈两论。自云真如第一
义。不说十界之身几。乎陆沈之言。似觉漏逗也。】
「如来五眼三智同体。所以五眼不说即非。三智中云
皆为非心。兼前五眼同体。而遣荡之。」
【非曰。注述一端。先须熟精文理。然后操觚。弥勒偈
云。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诸佛五种实。以见彼
颠倒。云何五眼同体而遣荡耶。有谓无著论。不妨
有遣荡之文。论云。何故不说眼即非也。以一处住
故见智净。后安立第一义故。初亦得成就。自不解
论意。唐青龙氤法师。疏释此论曰。以后例前。应言
卷一 第 586b 页
如来说肉眼即非肉眼。是名肉眼。由安立第一义
故。彼法无无实体故。无如其名有自体故。不言即
非也。又云。遣三心者。此非如来三心也。经云。尔所
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却云如来三智。得非
执石作珠也。】
「偈文且举色声约法拣情。又偈后经文为前荡法身
识不能知。又若执著如来因三十二相而得菩提者。
毕竟其相是色自性故。复遮云莫作是念。」
【非曰。彼意以法身色相俱是遣荡。偈后经文为遣
荡法身识不能知。且无著论偈后经文。自云不可
以相成就得菩提等。既云相成就。是岂遣荡法身
耶。】
「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三句要之。与楞严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两句。修因證果。立本归源。不离
自性。不动本来。」
【非曰。楞严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者。是破执遣荡之
文耶非耶。若言非者何以会同。若言同者二义同
否。楞严性觉妙明等是法相耶。以性为相。不亦过
乎。】
「○金刚事苑」
「此经自唐至本朝。南北诸师撰述甚多。南方学者盛
行圭峰纂要。所叙两论。密示潜通。稍有眉目。及其依
十八住悬判。然后用二十七疑科释。入文随释。多用
无著。未免媕娿。」
故。彼法无无实体故。无如其名有自体故。不言即
非也。又云。遣三心者。此非如来三心也。经云。尔所
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却云如来三智。得非
执石作珠也。】
「偈文且举色声约法拣情。又偈后经文为前荡法身
识不能知。又若执著如来因三十二相而得菩提者。
毕竟其相是色自性故。复遮云莫作是念。」
【非曰。彼意以法身色相俱是遣荡。偈后经文为遣
荡法身识不能知。且无著论偈后经文。自云不可
以相成就得菩提等。既云相成就。是岂遣荡法身
耶。】
「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三句要之。与楞严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两句。修因證果。立本归源。不离
自性。不动本来。」
【非曰。楞严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者。是破执遣荡之
文耶非耶。若言非者何以会同。若言同者二义同
否。楞严性觉妙明等是法相耶。以性为相。不亦过
乎。】
「○金刚事苑」
「此经自唐至本朝。南北诸师撰述甚多。南方学者盛
行圭峰纂要。所叙两论。密示潜通。稍有眉目。及其依
十八住悬判。然后用二十七疑科释。入文随释。多用
无著。未免媕娿。」
卷一 第 586c 页
【非曰。此意始乎净觉。谓纂要有而不遵无时彊用。
天台近代诸师。俱取无著而弃逐天亲。且无著天
亲。皆圣师也。何取一舍一。今圭峰双用二论。但前
后别行。却云有而不遵无而彊用。且大云青龙诸
师。二论共解疑住难分。故圭峰先约义句悬判。后
用断疑科释。况立断疑之名。自大云青龙诸师创
立。且非圭峰也。圣人云。有名无义广引文释。有义
无名莫知所以。今以名管之。使经中法义昭彰。岂
曰无而彊用也。问。何不先用天亲悬判。后以无著
释义耶。答。以有傍正故。且弥勒云。及断种种疑。亦
防生成心。无著六种因缘一为断疑故。天亲云。自
此巳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则以断疑为
正。净觉雌黄未为得理。然无著论。本不全用弥勒
之偈。今净觉用无著论释经。而全增弥勒偈文。可
谓不遵彊用返归若也。今云入文随释多用无著
未免媕娿者。且如通论破圭峰引无著云。是福德
等。谓检论无文。自公不善论意。非圭峰之咎也。岂
谓媕娿。况圭峰之材。非君等希企所及耶。幸勿造
次。】
「此经梵文译本。元无分名。大藏外盛行什译有三十
二分。相传。是梁昭明太子作。若依译本。不可参入。奈
何世所信向习诵便易。存之亦可。又云。但如理实见
应化非真。两分名目。恐须互换。」
【非曰。圣教东渐翻译之后。千圣不改易。岂谓信向
卷一 第 587a 页
便易故得存之。得非居心不净。彊欲滓秽太清邪。】
「此经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合安心字。而特
阙之。什师删繁。可略则略。必非脱去。」
【非曰。欲解一经。须寻众本。别本俱有心字。或有脱
者。刀笔之误。却云什师删繁可略则略必非脱去。
率尔穿凿。良可悲夫。】
「三果不来。应云而实无不来。经本阙不字。古来皆同。
不可擅加。如春秋夏五不书月阙文。」
【非曰。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不还。不来第三
果名也。何云不可檀加。则知华梵未通。且未明华
梵。遽尔操觚。得非太早计邪。】
「灵幽素持此经。暴终杳归冥府引见令诵。王曰。勘少
一节。何贯华之线断乎。放还其本。在濠州钟离寺。石
上幽经。七日乃苏。遂奏。敕令添入六十二字。净觉将
魏译勘秦本。谓少耳。不知什师存略之意。无著论科
判是佛地心具足。初以众生为念处初发心住。既以
众生为广大所发心境。以前显后。以后照前。故所略
之也。如此意远。可谓译主。若专执什本。固不可添入。
随顺世缘既而信向。又不妨圆满隋译经之与论。伹
不可擅加于什译经本以入大藏。若别行大藏之外
可也。」
【非曰。事苑何以得知佛地心具足中文。即是前发
心住中文故。译主略之耶。又云。以前显后以后照
前故可略之者。且会通经意。殆非贤首天台慈恩
「此经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下。合安心字。而特
阙之。什师删繁。可略则略。必非脱去。」
【非曰。欲解一经。须寻众本。别本俱有心字。或有脱
者。刀笔之误。却云什师删繁可略则略必非脱去。
率尔穿凿。良可悲夫。】
「三果不来。应云而实无不来。经本阙不字。古来皆同。
不可擅加。如春秋夏五不书月阙文。」
【非曰。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不还。不来第三
果名也。何云不可檀加。则知华梵未通。且未明华
梵。遽尔操觚。得非太早计邪。】
「灵幽素持此经。暴终杳归冥府引见令诵。王曰。勘少
一节。何贯华之线断乎。放还其本。在濠州钟离寺。石
上幽经。七日乃苏。遂奏。敕令添入六十二字。净觉将
魏译勘秦本。谓少耳。不知什师存略之意。无著论科
判是佛地心具足。初以众生为念处初发心住。既以
众生为广大所发心境。以前显后。以后照前。故所略
之也。如此意远。可谓译主。若专执什本。固不可添入。
随顺世缘既而信向。又不妨圆满隋译经之与论。伹
不可擅加于什译经本以入大藏。若别行大藏之外
可也。」
【非曰。事苑何以得知佛地心具足中文。即是前发
心住中文故。译主略之耶。又云。以前显后以后照
前故可略之者。且会通经意。殆非贤首天台慈恩
卷一 第 587b 页
等诸大圣师。其馀刀笔常材安可会释。且犹使蚊
负山商蚷之河。必不胜任矣。又云。伹不可擅加以
入大藏者。若别行大藏之外可也。经论译毕。颁行
天下。却有藏内藏外之异。傥或有藏中将出。或有
新将入藏。安可定分内外。秦魏之本不同。何以增
加。如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岂可以齐
论增鲁论中。】
「此经圭峰指为小般若。如无著论。前归敬偈云。此小
金刚波罗蜜。以如是名显势力。此对大品般若为小
般若。天台家指涅槃为大经。贤首家指华严为大经。
皆取经名末上一字称之。必无所对。」
【非曰。圭峰何处指金刚为小般若。但八部般若中
有大品小品等。未尝指金刚为小般若。又云。皆取
经名末上一字称之者。大藏内经末上有大字者。
一百馀本。岂都称大经耶。贤首宗称大经者。自依
龙树指华严为大不思议经耳。非公所谓也。】
「梵语佛陀。此翻觉者知者。了了觉知名为佛陀。谁不
觉知。谁能觉知。体同性遍一而巳矣。」
【非曰。梵语佛陀。此翻觉者。佛地论云。能自开觉。亦
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正以有情
为不觉。显佛能觉也。若体同性遍。如何拣凡圣因
果之异也。】
「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目犍连。
先并事火外道。艰苦屡载。都无所获。」
负山商蚷之河。必不胜任矣。又云。伹不可擅加以
入大藏者。若别行大藏之外可也。经论译毕。颁行
天下。却有藏内藏外之异。傥或有藏中将出。或有
新将入藏。安可定分内外。秦魏之本不同。何以增
加。如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岂可以齐
论增鲁论中。】
「此经圭峰指为小般若。如无著论。前归敬偈云。此小
金刚波罗蜜。以如是名显势力。此对大品般若为小
般若。天台家指涅槃为大经。贤首家指华严为大经。
皆取经名末上一字称之。必无所对。」
【非曰。圭峰何处指金刚为小般若。但八部般若中
有大品小品等。未尝指金刚为小般若。又云。皆取
经名末上一字称之者。大藏内经末上有大字者。
一百馀本。岂都称大经耶。贤首宗称大经者。自依
龙树指华严为大不思议经耳。非公所谓也。】
「梵语佛陀。此翻觉者知者。了了觉知名为佛陀。谁不
觉知。谁能觉知。体同性遍一而巳矣。」
【非曰。梵语佛陀。此翻觉者。佛地论云。能自开觉。亦
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正以有情
为不觉。显佛能觉也。若体同性遍。如何拣凡圣因
果之异也。】
「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目犍连。
先并事火外道。艰苦屡载。都无所获。」
卷一 第 587c 页
【非曰。舍利弗。目犍连。智度论云。婆罗门子优婆低
沙。即舍利弗也。离多。即目连也。遇马胜比丘。指见
世尊。二人俱诣佛所。求索出家。且非事火外道也。
有谓事苑引天台观经疏。何故不遵。且智者宗承
龙树。岂特遗大菩萨耶。自不晓智者意。幸请熟观。
然亦小事。傥有大节。岂不误圣师之意耶。】
「天竺垂足而食。故食讫洗足。」
【非曰。善见律云。坐法有二。一结跏趺坐。二踞坐。设
则篇云。踞坐者。佛始成道受乳糜。观诸佛法。皆著
净衣踞坐而食。若有出家弟子。应如是法踞坐。制
有九法。一脚前却。二阔脚。三摇动。四竖。五交。六垂。
七翘。八累脚。九累䏶。并犯吉罗。今云垂足而食者。
恐非佛意。】
「我相乃至寿者相。相亦名见。圭峰演无著论。释四种
见相。所迷有二。迷识境起四见。如小般若。迷智境起
四见。如圆觉(云云)然此经既密示阶差自有浅深。亦
通两种。迷智所起。惑体不同。无非我相。」
【非曰。今观此释。则知未尝深考经意。若以圆觉金
刚二经对看。自知识智不同。浅深有异。不应指金
刚密示阶差亦通二种。然圭峰密示阶差。自说连
缀次第。故一十八住密示阶差。非约迷识迷智故
谓阶差。幸勿胸臆。】
「即则有人问云。此经多云即。又多云则。用此二字如
何分别。即不离于此也。则由之于此也。各随文理语
卷一 第 588a 页
势用之不同。」
【非曰。近有莲社净乐居士张承宣跋云。即则二字
者。谨按高丽太安六年。以彼国之祖名稷故。凡经
史之字。悉易即为则。避嫌也。至寿昌元年。诏刊此
经于大兴王寺。从沙门则瑜德诜之请。仍还本文。
或传至中国。至有互写。然人有所问。知与不知。宜
当实对。何苦肆为穿凿。】
「东方虚空乃至上下虚空。一切大教多取虚空为喻。
以虚空清净无碍。性遍一切处故。世间大地万物皆
有无碍性处。名为虚空。万物非无碍性。则不能有万
物用。当其无碍处有万物用。今目前所见无物名为
显色。有物名为形色。虚空无碍无所不包形显诸色。」
【非曰。今经自将虚空无边。例显无住相布施福德
无边。却云。大地万物皆有无碍性处。名为虚空等。
又云。今目前所见无物名为显色。有物名为形色
者。语涉无稽也。然百法论自云。色有三种。一显色。
(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等)二形色。(长短方圆粗细高下等)三表色。(行住坐卧屈伸
取舍等)论谓青黄赤白为显色。彼谓无物为显色。莫
不与论成冰炭耶。】
「后五百岁。圭峰引大集经。證第五百岁。净觉引母论
料拣。以大集为正。事苑云。二老通经可谓大手。于此
名言尚昧元意。按无著论云。正法欲灭时者。谓修行
渐灭时也。此甚分明指正法千年后五百岁。对前为
后。中分二五。若以大集为正。恐违无著。」
【非曰。近有莲社净乐居士张承宣跋云。即则二字
者。谨按高丽太安六年。以彼国之祖名稷故。凡经
史之字。悉易即为则。避嫌也。至寿昌元年。诏刊此
经于大兴王寺。从沙门则瑜德诜之请。仍还本文。
或传至中国。至有互写。然人有所问。知与不知。宜
当实对。何苦肆为穿凿。】
「东方虚空乃至上下虚空。一切大教多取虚空为喻。
以虚空清净无碍。性遍一切处故。世间大地万物皆
有无碍性处。名为虚空。万物非无碍性。则不能有万
物用。当其无碍处有万物用。今目前所见无物名为
显色。有物名为形色。虚空无碍无所不包形显诸色。」
【非曰。今经自将虚空无边。例显无住相布施福德
无边。却云。大地万物皆有无碍性处。名为虚空等。
又云。今目前所见无物名为显色。有物名为形色
者。语涉无稽也。然百法论自云。色有三种。一显色。
(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等)二形色。(长短方圆粗细高下等)三表色。(行住坐卧屈伸
取舍等)论谓青黄赤白为显色。彼谓无物为显色。莫
不与论成冰炭耶。】
「后五百岁。圭峰引大集经。證第五百岁。净觉引母论
料拣。以大集为正。事苑云。二老通经可谓大手。于此
名言尚昧元意。按无著论云。正法欲灭时者。谓修行
渐灭时也。此甚分明指正法千年后五百岁。对前为
后。中分二五。若以大集为正。恐违无著。」
卷一 第 588b 页
【非曰。此因净觉。援引毗尼母论。料拣大集。故生事
苑之疣赘。唐奘本云。于当来世后时后分后五百
岁正法将灭时。魏本。于未来世末世法欲灭时。隋
本亦同。真谛本云。于未来世后五十岁正法灭时。
什本云后五百岁。新罗晓法师疏云。所以诸本有
不同者。未必译者有误错耳。真谛本云五十岁者。
谓其人寿五十岁时。此时正法千年巳过。故言正
法灭时。然此正像及与末法。皆不同外道邪法。依
此而言。通名正法。后五百岁。大集月藏分第五。五
百岁后当人寿五十岁时。毗尼母论乃小乘论。自
说。女人出家减正法五百年。唐青龙疏云。小乘不
依五百为配。但以一百而为分配。今依大乘。此经
及法华佛藏经等。皆言后五百岁。以五百为分配
也。然大小经论不同。如何以小乘论用證大乘经
耶。况慈恩清凉青龙元晓等诸大圣师。皆云正当。
大集经月藏分最后五百岁。将邻斗诤之时。独今
异于诸大圣师。良恐不胜任矣。】
「持戒修福者。圭峰纂要云。戒定也。以修福属定。隋译
云。有持戒修福智慧者。无著论以三学释故。今谓什
译特略智慧。为其上文。带后五百岁而来。佛入灭后
正法后五百岁。戒定解脱多闻等。什译意高。略而复
周。」
【非曰。前指母论。自与天亲论不相乳合。天亲云。若
未来恶世人。不生信心。若正法中。岂曰未来恶世
卷一 第 588c 页
耶。真谛曰。于未来世后五十岁。若正法中。不应人
寿五十岁也。又出什译好略智慧。谓带上五百岁
来者。若指上五百岁。亦配属颠倒也。有谓魏本云。
持戒修福智慧。下文亦有以此为实之言者。却有
两智慧耶。岂魏本无未来世末世耶。斯言即当什
本后五百岁。若然者。亦应两重智慧也。思之。纂要
之意。非君等所知。】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法顺菩提也。非法逆菩提也。」
【非曰。经意有无俱遣。故法非法皆拂。却云顺菩提
逆菩提。得非认指作月乎。】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此下经文以非荡相。荡而复
立。故云是名。若此文与下文忍辱波罗蜜。荡相而巳。
无复立法。勘同法义。理必须通。译主所尚删繁互显。
故此略之。」
【非曰。彼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巳下经文。皆荡而复
立。例显即非忍辱下亦有是名。译主尚略故略之
也。敢问。译主既尚删略。何不于经初但举一两处。
下皆略去。何故独于般若忍辱凡夫等处。无是名
之言。若谓译主互显。何不于佗句互显。而独于此
文互显。有谓。奘本俱有是名。理必合有。若此言者。
则知奘什之意俱未通晓。傥或得暇。宜更看读。】
「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楞严在正宗末。圆觉在
流通初。尊者何故便请经名。须知此中所请。佛唱经
名。而复荡相破执。为令于信解地离外散乱。或起如
寿五十岁也。又出什译好略智慧。谓带上五百岁
来者。若指上五百岁。亦配属颠倒也。有谓魏本云。
持戒修福智慧。下文亦有以此为实之言者。却有
两智慧耶。岂魏本无未来世末世耶。斯言即当什
本后五百岁。若然者。亦应两重智慧也。思之。纂要
之意。非君等所知。】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法顺菩提也。非法逆菩提也。」
【非曰。经意有无俱遣。故法非法皆拂。却云顺菩提
逆菩提。得非认指作月乎。】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此下经文以非荡相。荡而复
立。故云是名。若此文与下文忍辱波罗蜜。荡相而巳。
无复立法。勘同法义。理必须通。译主所尚删繁互显。
故此略之。」
【非曰。彼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巳下经文。皆荡而复
立。例显即非忍辱下亦有是名。译主尚略故略之
也。敢问。译主既尚删略。何不于经初但举一两处。
下皆略去。何故独于般若忍辱凡夫等处。无是名
之言。若谓译主互显。何不于佗句互显。而独于此
文互显。有谓。奘本俱有是名。理必合有。若此言者。
则知奘什之意俱未通晓。傥或得暇。宜更看读。】
「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楞严在正宗末。圆觉在
流通初。尊者何故便请经名。须知此中所请。佛唱经
名。而复荡相破执。为令于信解地离外散乱。或起如
卷一 第 589a 页
言执义。为对治彼未来罪故。如来于此为唱经名。不
妨其意巳兼流通。」
【非曰。此经随执即破。何必定在流通中。前闻二种
校量。广显经胜。故上座须菩提遂问。法如是胜。何
以名目。佛约能断惑胜故立金刚般若之名。又恐
如言而执。故云即非。而云不妨其意巳兼流通。其
言稍疏也。】
「五眼皆如来具故。一眼即具五眼。五眼无非一眼。圭
峰引古德天眼通非碍等。然圭峰引此注释佛具五
眼。恐未合经旨。以佛所具不可偏局。观俗缘空。」
【非曰。圭峰云。前四在佛总名佛眼。弥勒云。诸佛五
种实。以见彼颠倒。以显佛有五种用。欲彰用别。故
引古德颂。以为料拣。却云不可偏局。若只就佛言。
安有异乎。今观俗缘空。以彰用别。事苑但知其一
不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也。】
「乃至无有少法可得(云云)。是故三世如来。最后一分
微细无明尽处。始为究竟。」
【非曰。须菩提自问。如来不得阿耨菩提耶。佛云如
是。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无著云。为离有见过。显示
菩提。菩提道彼中无微尘许法有体。天亲又云。无
有一法可證。名为阿耨菩提。以显法界平等。无增
减故。佛说所證法无得。不说能證人也。如何却云
三世如来最后微细无明耶。经论无此。得非教外
别传乎。】
妨其意巳兼流通。」
【非曰。此经随执即破。何必定在流通中。前闻二种
校量。广显经胜。故上座须菩提遂问。法如是胜。何
以名目。佛约能断惑胜故立金刚般若之名。又恐
如言而执。故云即非。而云不妨其意巳兼流通。其
言稍疏也。】
「五眼皆如来具故。一眼即具五眼。五眼无非一眼。圭
峰引古德天眼通非碍等。然圭峰引此注释佛具五
眼。恐未合经旨。以佛所具不可偏局。观俗缘空。」
【非曰。圭峰云。前四在佛总名佛眼。弥勒云。诸佛五
种实。以见彼颠倒。以显佛有五种用。欲彰用别。故
引古德颂。以为料拣。却云不可偏局。若只就佛言。
安有异乎。今观俗缘空。以彰用别。事苑但知其一
不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也。】
「乃至无有少法可得(云云)。是故三世如来。最后一分
微细无明尽处。始为究竟。」
【非曰。须菩提自问。如来不得阿耨菩提耶。佛云如
是。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无著云。为离有见过。显示
菩提。菩提道彼中无微尘许法有体。天亲又云。无
有一法可證。名为阿耨菩提。以显法界平等。无增
减故。佛说所證法无得。不说能證人也。如何却云
三世如来最后微细无明耶。经论无此。得非教外
别传乎。】
卷一 第 589b 页
辩非集(终)
依高山寺宋版校合
依高山寺宋版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