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十地品第二十六¶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68a 页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二

长者李通玄撰

此已上是正释十个回向门竟。长科第十三
段中佛神力故已下。复分为五段。一佛威动
地分。二诸天兴供分。天兴供中有二义。一香
华幡盖供。二诸天歌赞礼敬放光等供。三从
如于此兜率天已下。至悉亦如是。是都结十
方同然分。四十方同号金刚幢菩萨俱来證
法分。五明金刚幢菩萨观众说颂分。

第二随文解释者。云何为等法界无量回向。
释曰。如法界无中边回向。心亦无中边。如法
界无作者回向。心无作者。法界无去来远近
回向。心无去来远近。法界如虚空回向。智如
虚空。法界不思议回向智不思议。法界无所
依回向智无所依。法界一切诸佛之所共住。
回向智一切佛之所共住。法界非三世及一
切生灭时分所摄。回向之智。非三世时分所
摄。法界圆满三世事业。在于现前。回向之智
圆满三世事业在于现前。法界有无自在。回
向之智有无自在。为令自他皆如法界无碍
自在如诸佛故。以是名为等法界无量回向。
大意令一切发菩提心者一如法界。诸德用
自在圆满广大无限。离大小性不属一二三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68b 页
百千万等有限量故等。无限量法。世间出世
间大智大悲喜舍等法界众生界故。若不如
是回向设求菩提。但得二乘住寂菩提菩萨
乐生净土。皆住门外三车。露地白牛不当其
分。此十回向诸三乘皆得出世心者。令达世
间生死之性。自性法界令起大悲。与一切众
生皆得令见众生性是法界智故。得平等悲
门。入普光明圆智之宅故。不令久住草庵化
城。即如维摩居士所说一期法门。是令三乘
回向之小分法华露地白牛之乘。略陈一分
之宝所。总兴法界门普光明大智佛果普贤
行海。是普终毕也。如此当部经中十回向门。
为回十住十行中大悲大智法身万行功德庄
严自他滞障悲敬不真知见不广悲心不普心
不广大不称无限法界。将此回向均治令等。
称法界无碍无限自在住故。若不如是以无
限回向发愿。普为无限法界众生。即自住真
门偏生净土。不依法界无碍垢净平等无限
同体大悲。不成佛果故。如是十回向均十信
十住十行及十地十一地行门。总在其中。此
义十地位中更不别配佛果。但取此位十个
佛果上名。总同。同名为妙菩萨名号。十地位
中菩萨上名。与此十回向位菩萨。总名金刚。
但幢与藏别。明妙用之佛果及所行之法与
此无殊。但蕴积功终大悲功满。名之为藏。非
是异此回向位外别法也。是故善财十回向
中善友即长者天神地神。所表十地知识
九个夜天。总是女众。一个如来为大子时
妻。以表纯修大悲之位。明十住十行智位。十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68c 页
回向以愿力均融。令智悲等进十地蕴修令
大智大悲深广成备故。以十个女众表之。十
一地悲智满成普贤行门。即明以悲兴智。即
以佛母摩耶为十一地初善知识。能生一切
诸佛为表。母是悲位。佛是智故。以悲生智故。
云摩耶生佛故。得幻生法门。此明悲智德成
普贤行满故。明其进修次第如是安立。若以
修行一时同进。即如善财十住位中第二海
门国海云比丘是。成就初发心住悲智门。以
此义故。于中有阿脩罗王等十王。是表入生
死之行故。又海云是此回向位中能入生死
大海故。又生死海即佛海故。故云有佛出现
说普眼经。著十王等。表万行自在也。乃至十
住第七住休舍优婆夷等亦是。但以成熟惯
习增降处论之。又此五位法门。总不出一刹
那际。始终成故。总无前后之义故。如第二十
段。以法施善根回向庄严佛刹中。此是愿力
庄严。有义隐者。释之可知者如文。如延袤言
楼阁相连延长无限。宝窗牖者。大曰窗。小曰
牖。宝多罗形如半月者。是西域树名。如此葼
榈树。以宝为体。以半月宝用严其树。不可言
树形如半月。无非如来善根所起者。以愿力
如佛善根所起庄严而用庄严佛国故。阿僧
祇宝海法水盈满者。言水说法。阿僧祇宝芬
陀利华常出妙法芬陀利声者。此是百叶白
莲华也。还能出百种音声。说百种法故。阿僧
祇宝须弥山智慧山王秀出清净者。明以愿智
慧业超胜报得。出过馀法名秀出。能清众业
名清净。须弥云妙高。山名为止。以艮为山为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69a 页
止。王者自在也。明以止其心心即净故。若心
净即智慧妙用自在故。故报得其山亦如是
故。因果相似故。阿僧祇八楞妙宝宝线贯
穿严净无比者。明八正道之报得。宝线者教
也。以名言竹帛而贯穿之。令法无散失故。
以成果报也。菩萨宝者。如菩萨形约行报得。
阿僧祇宝旋示现菩萨智眼者。约无碍智报
得。为以一智中智无尽法门。以深幽无极名
之为旋阿僧祇宫殿者。悲宫智殿报相庄严
也。鉴者照彻也。宝山为垣墙者。以止为防护
报得故。阿僧祇宝化事者。此宝能化作种种
事法。此约以一智行万行报得也。宝藏现示
一切正法者。是一切种种之智藏报得故。如
来幢相迥然高出者。宝似佛形像而立庄严
国土。明真如智幢不倾动报得也。阿僧祇宝
贤大智贤像具足者。其宝似贤人形。形状有
贤人之相。约自贤而报生也。宝园生诸菩萨
三昧快乐者。明以三昧为园林之报得故。宝
音者。以音声为宝。非有形质也。宝形者。以种
种宝作种种形故。宝相者。以宝为相好故。宝
威仪者。以宝作菩萨威仪庠序故。宝聚者。见
者皆生智慧聚。明以智慧聚报得故。宝住者。
以智境界现作菩萨十住之位。宝修习者。以
宝为修习法门次第。见者知一切宝皆是业。
此是识业报也。宝无碍知见者。以宝为无碍
知见。见者得清净法眼。约净智无碍所生也。
宝多罗树者。此树似葼榈坚如铁。叶长稠密。
设多时大雨如屋常乾。如此经所说。约以宝
为体。非如西域人间木树也。其树无枝处为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69b 页
身。身直上者为干。干上傍生者为枝。枝上细
者为条。王都及聚落者。总是约大愿行化作
庄严佛刹。跋陀罗树者。此名贤。以树下有贤
人居。又树出贤才。其上有帝释宝网庄严也。
宝吹者。能出音宝如螺呗之形。其声清亮者。
清亮也。宝鼓妙音克谐穷劫者。克者能也。谐
者和也。言音韵和雅曲调无比。阿僧祇宝生
者。以宝能生种种法宝。亦云众生能发心为
宝也。宝身者。明以宝为种种之身也。宝口者。
以宝为口形能演法音故。宝心者。以宝为心
之形具足意业及大智愿宝。大意已下如上。
以因果相似解之。其中可解之事如文自具。
大纲以果知所因。如上庄严皆大愿兴行所
成。如华藏世界。皆由普贤愿力起。明因愿起
行故。宝身业语业意业者。以宝为三业。从自
三业起行。立诠思惟去就以心宝为之。

第二十三段中。明愿以菩萨身庄严佛刹充
满其中。下文都结如上庄严复过百倍。以此
善根以将回向。

第二十四段中。佛子已下举十种回向所有
如文具悉。如地振动段中动有三义。一说教
威感动。二大众闻法悦乐动。三推佛神德致
令动。诸天兴供有二义。一说佛教法门门招
感供。二诸天闻法欢喜兴供。如供养色数如
经可知。如一切佛刹现无量阿僧祇诸佛境
界。如来化身出过诸天者。此是说法现德法
境相称故。现非由天供也。一切世界兜率天
宫悉亦如是。都结十方同此。尔时佛神力故。
十方各举过百万佛刹微尘数者。十住百。十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69c 页
行百千。此位百万。明升进知见知之增广之
量如是。百万世界微尘数之外而来者。处迷
不及云外。升进悟解入位云来。百万佛刹微
尘数菩萨同名金刚幢来叹善哉。称叹金刚
幢菩萨者。明智会道同名亦同故。亦明今时
之智会与古今合故。亦是达如是等刹尘之
境。总是金刚智无迷惑故。世界名金刚。光亦
如是。尔时已下有六行经。明叹金刚幢菩萨
说颂之德。如文可知。已下有九十四行颂。两
行一颂如文自具。其中随位授记作佛渐渐
经劫广者。明随位升进智慧大悲广故。非是
有时日岁月劫量延促广也。皆是约修行之
位。安立佛果之名。

**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一欢喜地

约释此品以四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
来意。三叙其升进次第。四随文解释。

第一释品名目者。何故名为十地品。释曰。以
明如来普光明智。以成地体。如经如是菩萨
已践如来普光明地。即大圆镜智是。所说四
智及一切种智。一切智之差别。以此智为体。
以诸菩萨虽蹬十住十行十回向。不离此体
道力未充。更以十波罗蜜十重进修。令其道
力圆满。名为十地。又以一波罗蜜中而自具
十法。名为十地。十十之中具百。百不移十故。
名为十地。乃至十百十千十万十亿乃至十
不可说明十数。该含一多无尽。故云十地。此
十地之法通因十即通十信所信十个佛果即
以普光明殿所说十个佛果不动智佛为初信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0a 页
故。乃至无碍智佛解脱智佛乃至通十个智
佛为所信之果。进修之中经十住十行十回
向。还将十信之中十个智果。以成此十地
之体。十个智佛。以不动智佛为本。不动智佛。
以普光明智为本。普光明智。以无依住智为
本。又无依住智以一切众生为本。如善财见
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还令善财却见初善知识
文殊师利。是其义也。乃至于五位终满不离
初信之佛果也。以此十地之法通初彻末一
际法门。是故号名十地品者。均分一多次第
升进同别层级义故。此乃是无升进中进修。
无层级中级。且略言之。十地之体。若无十信
能信自心初佛果者。十地亦不成故。十信之
初心无十地。十一地之佛果亦无成信心故。
始终总全是不动智之果故。能信心者亦佛
果故。所信佛果亦佛果故。修行之身亦佛果
故。如是信心方得成信。其所修因果终始不
异不动智佛故。是故此经十住十行十回向。
皆有随位进修。因果十佛号故。十地十一地。
以取十回向中佛果通号。更不别立佛名号
故。为此后十地十一地。但取十回向中理智
大悲妙用蕴积。使德行功熟。更无异法。以此
义故。十回向中十个佛果。总同名号之为妙
为明。十回向已和会理事悲智妙用法成故。
以此如来亦不云升天。他化天王亦不云遥
见。亦无迎佛及以兴供。古人云。十地无迎佛
及敷座者。以经来文未足者。此非为得经之
意也。但为法则。如十回向中大愿及智悲修
令圆满。如彼故无敷座等事。为明法则。依地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0b 页
前旧法。不更别有加行进修。以十地法门但
依十信。十住中法则以不动智为体。以十住
中十个月佛十行中十个眼佛十回向中十个
妙佛。以为十信中不动智佛。上加行进修之
名十地同此准知。不移初法。

第二释品来意者。为明已说地前三十心竟。
以十回向方法和会理智。大悲及广兴大愿
竟此十地。但依前法则以积行蕴修。令使功
成满前智愿。令使大悲深厚功毕。以是此品
须来。是故善财以九个夜神皆是女天。以表
慈悲故一个佛为太子时妻。号曰瞿波。以表
十地慈悲法喜以悦一切众生。以此十地是
蕴积慈悲满前智愿故。以此十地之初欢喜
地得愿求一切佛法心故。如后地中所说故。
又以三十七个菩萨俱名为藏。亦表此十地
俱依地前之法。以三十七助菩提分法助成
地前志乐。智悲大愿令行满故含容众德成
满无功诸佛德门。名之为藏故。一个菩萨独
名解脱月。是三十七个助菩提行中。得法清
凉之果故。一一皆有所表思之可解。是故以
此十地品。成就地前志乐智悲大愿令功毕
故。此品须来。

第三叙其升进次第者。约立三门。一明三乘
一乘十地同异。二明随位进修次第。三明重
叙说法之处及座体。一明三乘一乘十地同
异者有二义。一三乘十地。二一乘十地。一三
乘十地者。如仁王经。虽安立内凡外凡菩萨
修六波罗蜜作六种人王。若修檀波罗蜜得作
小国王。并修戒波罗蜜作粟散王。并修忍波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0c 页
罗蜜得作铁轮王。王一阎浮提。并修精进波
罗蜜作铜轮王。王二天下。并修禅波罗蜜作
银轮王。王三天下。并修般若波罗蜜得作金
轮王。王四天下具足千子。自檀戒忍三度是
外凡夫菩萨信心位。自进定慧三种度门是
内凡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中位也。十地中
名十圣位修十波罗蜜得作十种天王。该管
已上天位。自忉利为首。若约断惑见道之中。
三乘中地前修六波罗蜜。以空观折伏现行
及五见及五钝使。且令伏息所有烦恼。如咒
毒蛇不能害物。伏而不起。空观心成达心境
本性无生名为见道。若约修道。小乘以空观
灭情入寂身智总亡。地上菩萨得三种意生
身。而不随空而灭智故。为不了根本无明住
地。是如来根本智故。受三界外变易生死故。
已舍分段生死。三种意生身初二三地得三摩
跋提乐意生身。明从定发正慧念用故。四
五六地得觉法自性意生身。明觉法自性任
性生故。七八九十地得种类俱生无行无作
意生身。明无功用任运生无作意故。五见
者。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
此已上五见名利使。能障见道作烦恼。小乘
修空灭智。菩萨达法是空。有智慧有慈悲之
行。或生净土。或处世因生随意而乐自在也。
五钝使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通前
为十使。此能障修道上随事之行不能称理。
如是十使烦恼。小乘先断见道上烦恼。后断
修道中烦恼。大乘菩萨于诸烦恼。以诸波罗
蜜如理通融无断无證。如上总明权教。大乘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1a 页
中菩萨约简断惑地位得果。如是十地菩萨
修法空无生菩提得十种意生身。于三界业外
受变易生死。是生死无明住地未能了知。如
是菩萨犹于一乘佛果华严经未闻。设闻不
信不顺不證不入。犹有厌苦心。多一向乐求
出世净土。犹欣净土在于他方。佛果在三祇
之后。华严经云。设有菩萨经无量劫行六波
罗蜜得六神通及修种种菩提分法。为不闻
此大方广佛华严经。犹名假名菩萨不真菩
萨。设复闻时不信不顺不證不入。如法华经
不退诸菩萨亦复不能知。总其例也。又云。若
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
听者得六神通。亦未为难。听受此经是则为
难。或为一分劣解众生发菩提心者。三祇之
劫方成佛故。三乘不退菩萨是十真如观。或
是观空不退。不是以无明为根本智发心不
退。此以前明时劫定实净土及秽土。全隔在
于他方。忻厌之徒安立诸地故。二一乘十地
者。从十信之心即信自心。根本无明具分别
见。便为不动智佛。即文殊师利觉首目首等
菩萨是其位也。以自信自心无始无明为不
动智佛。文殊师利即为自心理智妙慧用也。
法界大智大悲门普贤行海即是自己所行之
行。如是信己以为信心。是故从经之初以列。
如来成道之果及十普贤及海月光大明菩萨
及神天等五十众。以为现果成信门。诸菩萨
神天等众。示现入法获益。所有入法皆同佛
所得故。明信从自心无明上见不动智佛故。
信亦是佛。悟亦是佛。以不异佛智体用为进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1b 页
修故。作此信时。普见一切众生所有心量。皆
从如来大智而有。凡圣一体同一智慧无有
二性。如金光明经天女发愿。此语不虚者。愿
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皆金色具大人相。当
时称愿一切众生悉皆金色具大人相。具如
彼经广明。又如此经如来出现品云。众生种
种乐及诸方便智皆依佛智起。又云。应信自
心中常有诸佛出兴于世转正法轮。从如是
信已。以方便三昧发出悟入现本智慧。与佛
契同。名生如来智慧家。为真佛子。从此初住
住佛所住种如来性。名清净智慧。从此慧已
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位之中。配十个所修行
之人。十个修行之法。十个修行。行下之佛果
如前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所配当
者。是今此十地位修行之人。即金刚藏等三
十八个菩萨是。三十七个是三十七助道法。
助前十回向中悲智妙用功终不立自位佛
果。为明十回向中以大愿力已圆理智大悲
事毕十地但以助道行力成之使熟。乃至十
一地佛果总如十回向位也。解脱月菩萨一
人。表是能请法之人。亦表三十七助道之中
解脱清凉之法乐也。故有此三十八菩萨。三
十七同名为藏。唯一人名解脱月。即是表三
十七助道之中无烦恼之果故。此四十心中
位位成佛果及普贤行。非论人王梵王之位。
但论位位之中以如来智生身等法界众生界
对现一切众生前。身非论意生身随意所往
也。但以根本无明成一切智海。一切世界一
切处现形随类应现。不论于此三界外别受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1c 页
变易生死。又于此同金色总是信位之福。以
信心广大愿行广大自信与佛果智齐起愿修
行。此福不难即得。如随好光明功德品天鼓
所说悔除法。以尽法界众生数等善身口意
舌。悔除所有业障诸天问言云何悔除天鼓
云观业不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来。而共积集
身心。乃至十方推求悉不可得。乃至广说如
经。天鼓如是。为诸天众说法之时。百千万亿
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兜率天子得无生法
忍。得十地位。如上诸天子。总是过去修十信
中十胜解业。为中有作恶业堕地狱中。蒙毗
卢遮那光照其身。得生兜率天上。得天鼓说
法。一时得十地离垢三昧。此为三生得十地
果。若信解无作恶业者。一生成佛如善财是
也。云一生者。言见道无生性总是入法界无
时之生故。如三乘之教刊削屈曲理滞难成。
尚能信而为之。此一乘法理智端直不剋不
削。达自根本无明便为不动智佛。万事自止
以智利生。即是佛故。又将十回向广大无限
悲愿会融。令行广大。称法界智用而无作者。
具行而无依者。即普贤行具故。世士大迷易
成而功广者。即不信多劫曲修刊削难成。功
劣者反存其情。毕竟多生还须归此教。如此
经中少起信乐。获得无边广大饶益。且如随
好光明功德品中说。约有六门。

第一说修十信中十种胜解力故。其中有造
恶业堕地狱中为有信解之种。毗卢遮那菩
萨处兜率天时放光。名幢王光明。照地狱众
生离苦生天。天鼓说法得十地位。入离垢三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2a 页
昧。此是三生得果。三生者。一修十胜解是第
一生。二作恶入地狱是第二生。三蒙光照烛
生兜率天得十地果是第三生。此是第一功
少获益广多门。

第二诸天得果毛孔兴华云
供佛所有香气。若有众生身蒙香者。一切业
障皆悉消灭得成就香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
根。此是第二功少益多门。

第三若有众生见其盖者。种清净金网转轮
王位。得一恒河沙善根。此转轮王位于百千
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教化众生。此
是第三功少益多门。

第四如是清净金网转轮王位放摩尼髻清净
光明。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第十地
位。成就无量智慧光明。得十种清净眼。乃至
十种清净意等。此是第四功少益多门。

第五经云。佛子。假使有人以亿那由他佛刹
碎为微尘。一尘为一佛刹。以如是等微尘数
佛刹。又碎为微尘。如是微尘悉置右手。持以
东行过尔许微尘数世界。乃下一尘。如是东
行尽此微尘。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如是十方所有世界。若著微尘乃至可思议
不普手答言不也。若有众生闻此譬喻。能生
信解。当知更为希有奇特。佛言宝手如是。如
汝所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譬喻而生
信者。我授彼记。决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当获如来无上智慧。此是第五功少获
益广多门。

第六经云。宝手设使有人以千亿佛刹微尘
数如上所说广大佛土末为微尘。以此微尘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2b 页
依前譬喻。一一下尽乃至集成一佛国土。复
末为尘。如是次第展转乃至八十返。如是一
切广大佛土所有微尘数菩萨以业报清净肉
眼。于一念中悉能明见。亦见百亿广大佛刹
微尘数佛。如颇梨镜清净光明。照曜十佛刹
微尘数世界。宝手如是。皆是清净金网转轮
王甚深三昧福德善根之所成就。此是第六
功少获益广多门。如是此经法门广大无限。
一念信解心无限。其心清净无限。供养诸
佛饶益一切众生心无限。一念相应获无限
广大之益。为明以根本无明便为根本智。所
起善根皆广大无限。为智无依等法界故。所
作善根等法界故。如是一念闻法便获广大
利益者。皆是于此教门生信乐种故。大纲
如见。如来处胎现生娑婆秽土。出生灭度之
佛。为劣解众生权施接引之教。即三乘之教
是也。如此经云为劣解众生母胎出现。为上
根众生莲华化生。如此华严经教门是法界
普光明大智报佛所说非是出生灭度秽国之
身故。是为上上根所说。学三乘教者。虽引
此教门和会三乘法相行位。然心想不广不
称教知将此教门同三乘三祇之教。只可回
权就实是乃契会圣心。何得回实就权反亏
圣说。乖迷升进成佛何期。设致百万亿三大
僧祇。终违圣旨。如三乘教中分分有此教在。
只为学者不能了知佛开无上正诠迷者反生
遮截。如金刚般若云。此经为大乘者说。为最
上乘者说。即三乘权教是大乘故。最上乘者。
一乘教是。如法华经是。回三乘向一乘之教。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2c 页
举龙女彰法界实理智之无时。即于一刹那
之际示三生而成佛。为破三乘情尘劫执反
称是化。就三乘三祇之。劫为真。只为情翳多
生反颇梨妙宝镜而归如铜铁之明以阎浮檀
明净真金令同瓦砾之价。非是宝之咎也。只
为别宝贿者无功。此以已上一段明一乘三
乘十地竟。修行者。但以简教修行迟速。须去
世情大小彼我之言。但称根即用。

第二立随位进修次第者。约立十门。

一明十
种信中信果成因门者。即十个佛果。以不动
智佛为首。以文殊师利觉首等十个菩萨。为
表修行之人。金色世界等十个色世界。为所
修之法。金色表法身。馀九是随用为十信。是
凡夫有为心修行。是色心起信故。是第二会
普光明殿光明觉品所集之众是。如善财见
文殊师利。是表信心位。明自妙慧之理遍周
因果终始故。

二从信创升佛果智慧门者。即第三升须弥
山上说十住位中十个佛果下名同号。号之
为月。是此位之果。法慧等十个菩萨。是表入
位修行之人十个世界同名为华。是表入位
开发慧华心开敷故。此表如善财童子于妙
峰山得忆念诸佛智慧光明门。表初会佛智
慧住佛所住故。此为十住。妙峰山者。是止中
之妙慧也。为艮。为山。为止。为门阙。为童蒙。
为初明。升须弥山者亦同此。

三明已居佛慧修行门者。即第四会夜摩天
宫说十行法门是也。其中有十个佛果。皆下
名同号号之为眼。是此位修行之果。功德林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3a 页
等十个同名为林菩萨。是表修行之人。十个
世界皆名为慧。是此位中智慧方便之法故。
如善财表法中于三眼国见比丘林下经行。
表行广多覆育如林。经行表行无住故。三眼
者。表智眼慧眼法眼等三眼。此两位佛号十
住位同名为月。十行同名为眼。十回向十个
佛号上名悉同号之。为妙为表妙用智圆升
进功德妙在其先。一一是有所表。不浪施
名。

四大愿理事悲智参融无尽门者。即第五会
兜率天宫说十回向。以无尽大愿会融理智
大悲令普贤行满十个佛果上名。号之为妙。
是此位之果。十个菩萨下名同号之为幢。是
表此位修行之人。十个世界号之为妙。是此
位修行之法。明理智悲愿万行妙用为世界
故。如善财表法中见鬻香长者号青莲华者。
是明此位法以将理智慈悲愿行一切无尽差
别智慧差别愿行。以将回向之蜜。合为一丸
戒定慧之香。以无依住智遍周法界。对现色
身随病调伏。而与五分法身之香。而无所著。
如青莲华色香第一而无所著。和合愿智悲
法身十波罗蜜四摄四无量三十七助道之分
世间出世间法。共为一法。犹如合香以将众
香合为一丸。

五蕴修成德门者。第六会他化自在天宫说
十地法。但修前回向法令使德行功德。满其
十回向愿行更无别路。佛果世界。但取十回
向中妙用同功。不别安立。亦无他化天王遥
见佛来敷座及迎佛等事。为明十地中法则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3b 页
如十回向和会以终。但生熟不等。更无有异
途故。但将十地十一地行门观智。反资前果。
犹如菔菜长叶资根。如善财表法中。善财见
摩竭提国迦毗罗城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
此云春时主当。明此神春时主当苗稼。亦名
依止无畏。谓与一切众生作依止无畏。身出
星宿照曜众生。于身一一毛孔现行。化度无
数恶道众生。迦毗罗城者。此云黄色也。为明
此城在阎浮提之处中。明中宫土为黄色。表
十地契中道应真不偏故。此是如来示成道
处国。夜神总是女神。以明凡得智成悲故。以
女神表之。神者。应真其智则神故。其智不为
不思而遍资万有。此神表初欢喜地自第九
回向已来。直至第九地。总入神位明升进智
通。祐物无限。不为不思而智自遍故。且略言
尔。广在后文。凡是善财问善知识。发心久近
在世多少者。皆是明成就长养大悲之行。住
劫久远明大悲深厚。在智久劫是一刹那故。
如观世音菩萨以名号及所说法号慈悲经。
又是十回向中。第七回向中善知识。与第八
回向位中正趣菩萨。共成七八回向悲智二
门。皆须如是前后和会方了其经意。不可见
一法而能了佛心。明此十地但如十回向法
蕴修成悲智满前愿故。是故初欢喜地得愿
求成满心。以依前十回向愿心成满故。

六德满行圆利生自在无限门者。在第三禅
是第七会经。梵本未至。有百万亿偈。依菩萨
璎珞本业经说。此经是如来化三乘人却领
三乘之众。至菩提树下说往昔初成正觉时。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3c 页
说华严经。一一排次重叙其会。至第三禅。如
璎珞本业经。说十一地等觉位为一生补处
菩萨位。为此地普贤行满十二地为妙觉如
来故。以此为一生主也。如善财以行表法中。
见佛母摩耶夫人。是其行故。明十地以智从
悲成行门。即以夜天女神。及如来为太子时
妻号瞿波。此云守护地。此十个女众成长大
悲。守护大慈悲地也。如十一等觉位中行悲
行满。即从悲生智广利益众生。即以见佛母
表之。母是慈悲之义。出生大智化利众生。即
等觉位中十个善知识是也。故云摩耶生佛。
佛是智故。

七德行圆满成佛果终门者。即如第八会普
光明殿说十一品经。以十定品为初。次十通
十忍阿僧祇如来寿量。菩萨住处。佛不思议
如来十身相海。如来随好光明功德。普贤行
如来出现等品。准初会中问处并有十顶未
有说处。亦是来文未具。总是如善财表法中
见弥勒菩萨是其行也。明是同其善财一生成
佛果故。遂于楼阁之内现三生之行。总在如
今。三生者。一过去久远见道修行生。二现在
得果圆满生。三当来示现成正觉生。总在楼
阁之内。如今现前无古今。去来现在不可得
故。然亦不废三生之相。现在其中。但以智知
为随俗利人故。即三生也。若约真论无发菩
提心时。无修行见道时。无现生得果时。无当
来示成正觉时。以三世及心量无性体故。无
安立故。无处无依住故。名之成佛之时也。若
见自心有能发菩提心时当来成正觉时。即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4a 页
为情识生灭不名发心时故。以是义故。信心
及佛果总不离普光明殿。乃至常行普贤无
始终之行。离世间品总不离普光明殿。明因
果同本不动普光明大智。以为升进功终故。
时复无体。智复无依故弥勒令善财却见初
友文殊师利即明至果不移因善财念见文
殊。便闻普贤菩萨名。及自见其身入普贤身
者。明表正觉之因不移行果。总明圆会因果
行总一时满故。为智境界上能含一切众生
情量多劫是一时故。明智无情有故。但不离
十信中不动智佛。无前中后际故。此如文殊
师利十信中说偈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
无来无住处。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
十力。

八普贤行海常行门者。即如第九会中说离
世间品是。常在世间无限利生。不与情合作
业相应。即如善财所表行中忆念文殊初友
便闻普贤名及见自身入普贤身是也。此是
自成佛果竟。常行普贤无始终行。此普贤行
亦明不移本普光明无依住智。古人释云。重
会普光法堂三会普光法堂。总非重及三故。
大体明但以一个普光明无依住大智。圆会
初发心因及佛果并行行满。此三事总不离
此智。时亦不迁。为明依智发心始终无情见
之迹故。

九如来不出不没佛智恒果门者。即如第十
会中说法界一品经。是以法界佛之恒果故。

十表通信六位人法所进求门者。即如觉城
东会大塔庙处善财见文殊菩萨并已下入位
十地品第二十六¶ 第 874b 页
中五位善知识是也。此已上十门。从普光明
殿说十信以来总重叙。使令学者易解经意
故。并以略举。善财知识表法次第和会令易
解故。

第三重叙佛所说法处及座体者。其义有三。
一叙说法之处及意趣。二叙放光之处及意
趣。三叙座体及意趣。

一叙说法处及意趣者。其处有十。其意趣有
十二。

第一菩提场菩提树下一会在熙连河边。去
优楼频螺迦叶聚落五里。是一牛吼地。是阿
兰若处得道。依世间法。如此是化众生法则。
佛无此也。乃至升天总是所表法则。若望如
来。以智体遍周十方恒遍而无来去。对现色
身故。此明与世成法有可仿学也。此一段是
如来举自果法劝众生修行门。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