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音释¶
音释¶ 第 744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六之一 牧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自下大文第二从摩耶下有十一人明会
缘入实相谓会前诸位差别之缘令归一
实法界生于佛果如摩耶生佛故次明之
然人虽十一约法唯九约会为十初一为
总馀九为别故摩耶得智幻法门末后亦
得幻住始终相会该于中间总别圆融归
实无二故摩耶既会缘入实何得更须十
人岂不向言总别相会非别无以成总故
又显是所会之缘语十表其无尽无尽之
缘皆成摩耶之实德故又此一相义当等
觉等觉方能亲生佛故等觉却入重玄门
中故有十人多明入俗初天主光且须正
音释¶ 第 745a 页
念无失次可为世师遍穷众艺字智之门
无依无尽无著清净清净则净智发光发
光则智相无尽无尽则诚愿不违方能还
归幻住故虽十一不失入实之言始末皆
幻方知诸缘体虚即实(大文第二会缘入实相初天主下五
总释诸会而有二意一即等觉入俗之意二即是前别明会缘后归此实今初下释
文前五中皆牒彼所得初天主光且须正念无失者彼得菩萨解脱名无碍念清净
庄严故二可为世师即遍支不得法门三遍穷下即善知众艺童子得解脱名善知
众艺而广说字母四无依无尽则贤胜优婆夷得无依处道场又得三昧名为无尽
故五无著清净即坚固解脱长者得解脱名无著念清净庄严故六清净即净智𤼵
光者即妙月长者得解脱名净智光明故七𤼵光则智相无尽者即无胜军长者得
无相解脱故八无尽则诚愿不违者即最寂静婆罗门得解脱名诚愿语故九方能
还归幻住者即德生有德幻住法门故故虽下总结)。】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欲诣摩耶夫人所即时
获得观佛境界智。」
音释¶ 第 745b 页

【今初总中文亦具六第一依教趣求中二
初将诣观成后胜缘引导前中三初标将
诣观成次作如是下别明观念后如是之
人下思欲亲承今初摩耶昔云天后天后
能生佛故权教中说生佛七日命终生天
而𣈆经指在迦毗罗城则显常不灭矣又
上云此世界者亦表即佛境界故得观佛
境智然说摩耶或云是实非化或云是化
非实或云亦化亦实或云非化非实皆带
方便约此宗说即法界实德人法圆融(今初
摩耶昔云天后者新译为幻术故云昔也亦云幻生得幻智门故)。】

「作如是念是善知识远离世间住无所住超
过六处离一切著知无碍道具净法身以如
幻业而现化身以如幻智而观世间以如幻
愿而持佛身随意生身无生灭身无来去身
音释¶ 第 746a 页
非虚实身不变坏身无起尽身所有诸相皆
一相身离二边身无依处身无穷尽身离诸
分别如影现身知如梦身了如像身如净日
身普于十方而化现身住于三世无变异身
非身心身犹如虚空所行无碍超诸世眼唯
是普贤净目所见。」

【二别明观念中初总念胜德已能闇合愿
智幻门后随意生下别念一十七身唯普
眼见冥契下文天后所现(巳暗合愿智幻门者以今文云
具净法身以如幻业而现化身以如幻智而观世间等故冥契下文天后所现下见
正报现无量身云今此未见已知现身故云真契疏但总意若别配之此十七身摄
下经中四十种身身各有二上标下释一随意生身即总显随愿二无生灭身即下
二色身谓不生色身无生起故不灭色身常寂灭故三无来去身即下二身谓无去
色身于一切趣无所灭故无来色身于诸世间无所出故四非虚实身亦摄二身即
下经云非实色身得如实故非虚色身随世现故五不变坏身即下不坏色身法性
音释¶ 第 746b 页
无坏故六无起尽身即不生色身随众生身随众生业而出现故恒示现色身尽众
生界而无尽故上二句皆标之以性释之以相异上一向无生灭也七所有诸相皆
一相身下云一相色身无相为相故八离二边身即是通意皆事理无滞故若别配
者如下云法性色身性净如空故大悲色身常护众生故上句离有边下句离空边
又上句有智不住生死下句有悲不住涅槃等九无依处身即下无处色身恒化众
生不断绝故十无穷尽身即无尽色身尽诸众生生死际故十一离诸分别如影现
身即下无分别色身但随众生分别起故又即如影色身随愿现生故十二知如梦
身即如梦色身随心而现故十三了如像身即下普对现色身以大自在而示现故
犹如明镜质对像生十四如净日身即清净色身同于如如无分别故皎日无私故
十五普于十方而现化身即下化一切色身随众生心而现前故十六住于三世无
变异身即下无动色身生灭永离故十七非身心身即下总显其体云如是身者非
色所有色相犹如影故乃至离识菩萨显智空无性故以一切众生言语断故巳得
成就寂灭身故故今结云犹如虚空所行无碍超诸世眼唯是普贤净目所见略为
此配馀纵不𥁞可以类[(冰-水+〡)*ㄆ])。】

「如是之人我今云何而得亲近承事供养与
音释¶ 第 747a 页
其同住观其状貌听其音声思其语言受其
教诲。」

【三思欲亲承可知。】

「作是念巳有主城神名曰宝眼眷属围绕于
虚空中而现其身种种妙物以为严饰手持
无量众色宝华以散善财。」

【二作是念巳下胜缘引导中三初城神显
教修心次身众神密加授法三法堂罗刹
教求友之方初中三一以散华。】

「作如是言善男子应守护心城谓不贪一切
生死境界应庄严心城谓专意趣求如来十
力应净治心城谓毕究断除悭嫉谄诳应清
凉心城谓思惟一切诸法实性应增长心城
谓成办一切助道之法应严饰心城谓造立
诸禅解脱宫殿应照耀心城谓普入一切诸
音释¶ 第 747b 页
佛道场听受般若波罗蜜法应增益心城谓
普摄一切佛方便道应坚固心城谓恒勤修
习普贤行愿应防护心城谓常专禦捍恶友
魔军应廓彻心城谓开引一切佛智光明应
善补心城谓听受一切佛所说法。」

【二作如是下正以言教有三十门分三一
明十度行有十二门初施后智各有二句
中八各一城神既尔令护心城是知无有
一事一尘非法门矣心名城者盖其中有
正觉法王万德所聚故。】

「应扶助心城谓深信一切佛功德海应广大
心城谓大慈普及一切世间应善覆心城谓
集众善法以覆其上应宽广心城谓大悲哀
悯一切众生应开心城门谓悉舍所有随应
给施应密护心城谓防诸恶欲不令得入应
音释¶ 第 748a 页
严肃心城谓逐诸恶法不令其住应决定心
城谓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无退转应安立
心城谓正念三世一切如来所有境界应莹
彻心城谓明达一切佛正法轮修多罗中所
有法门种种缘起应部分心城谓普晓示一
切众生皆令得见萨婆若道。」

【二应扶下有十一句即初地净治地法十
种胜行文少不次而数全足上一信次慈
三坚固四悲五舍六七皆惭愧谓不容恶
故八无疲厌九如说修行十知诸经论十
一即成就世智故能普晓众生(即初地净治地法十
种胜行文少不次者彼次云佛子菩萨如是成就十种净治地法所谓信悲慈舍无
有疲厌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依教修行释曰其供养诸佛依
教修行即如说行之一行耳)。】

「应住持心城谓发一切三世如来诸大愿海
音释¶ 第 748b 页
应富贵心城谓集一切周遍法界大福德聚
应令心城明了谓普知众生根欲等法应令
心城自在谓普摄一切十方法界应令心城
清净谓正念一切诸佛如来应知心城自性
谓知一切法皆无有性应知心城如幻谓以
一切智了诸法性。」

【三应住持下有七句福智圆满上二是福
下五是智前三权智后二实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净修心城则能
积集一切善法何以故蠲除一切诸障难故
所谓见佛障闻法障供养如来障摄诸众生
障净佛国土障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离如
是诸障难故若发希求善知识心不用功力
则便得见乃至究竟必当成佛。」

【三佛子下结赞徵释及成胜益。】
音释¶ 第 749a 页

「尔时有身众神名莲华法德及妙华光明无
量诸神前后围绕从道场出住虚空中于善
财前以妙音声种种称叹摩耶夫人从其耳
珰放无量色相光明网普照无边诸佛世界
令善财见十方国土一切诸佛其光明网右
绕世间经一匝已然后还来入善财顶乃至
遍入身诸毛孔善财即得净光明眼永离一
切愚痴闇故得离翳眼能了一切众生性故
得离垢眼能观一切法性门故得净慧眼能
观一切佛国性故得毗卢遮那眼见佛法身
故得普光明眼见佛平等不思议身故得无
碍光眼观察一切刹海成坏故得普照眼见
十方佛起大方便转正法轮故得普境界眼
见无量佛以自在力调伏众生故得普见眼
睹一切刹诸佛出兴故。」
音释¶ 第 749b 页

【二尔时下身众神密加授法文三初赞友
令欣二从其下放光加被皆可知三善财
下获益所谓十眼言不思议身者十身无
碍故佛平等者佛佛同故故异于前但明
法身馀可准思。】

「时有守护菩萨法堂罗刹鬼王名曰善眼与
其眷属万罗刹俱于虚空中以众妙华散善
财上作如是言善男子菩萨成就十法则得
亲近诸善知识何等为十所谓其心清净离
诸谄诳大悲平等普摄众生知诸众生无有
真实趣一切智心不退转以信解力普入一
切诸佛道场得净慧眼了诸法性大慈平等
普覆众生以智光明廓诸妄境以甘露雨涤
生死热以广大眼彻鉴诸法心常随顺诸善
知识是为十。」
音释¶ 第 750a 页

【三时有下法堂罗刹教求友之方三初教
二初教十法增其智何等下徵释有十一
心一直心二悲心三智四进五信六深七
慈八净九益十巧十一常后是为下结。】

「复次佛子菩萨成就十种三昧门则常现见
诸善知识何等为十所谓法空清净轮三昧
观察十万海三昧于一切境界不舍离不缺
减三昧普见一切佛出兴三昧集一切功德
藏三昧心恒不舍善知识三昧常见一切善
知识生诸佛功德三昧常不离一切善知识
三昧常供养一切善知识三昧常于一切善
知识所无过失三昧佛子菩萨成就此十三
昧门常得亲近诸善知识又得善知识转一
切佛法轮三昧得此三昧已悉知诸佛体性
平等处处值遇诸善知识。」
音释¶ 第 750b 页

【二复次下示三昧息其乱三初标二何等
下徵释于境不舍离等者凡夫染境二乘
舍境权教纵观空有互陈并为缺减若圆
修者触目对境穷尽法源不取不舍故央
掘经云应诃衍者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
常了了分明见具足无减修等又云所谓
眼入处于诸如来常明见来入门具足无
减修等馀可知三佛子下结处处遇友者
既定慧双游无境不契并为道品则真友
悬通能如是行为护正法堂也(故央掘经等者央掘
之缘玄中已引今直释所引之义然第二经后世尊令其受三归依答云我唯一依
佛即是法法即僧故意明一学至第三卷佛问云何为一学偈云一切众生命皆由
饮食住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摩诃衍离食常坚固云何名为一谓一切众
生皆以如来藏毕竟常安住次二谓名色三谓三种受四谓四谛等皆然此即云何
名为五所谓彼五根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决定分明
音释¶ 第 751a 页
见具足无减修耳闻鼻嗅舌尝身触一同于眼然有二本一本云了了分明一本云
决定分明也次云云何名为六所谓六入处是则声闻乘斯非摩诃衍所谓眼入处
于诸如来常明见六入门具足无减修闻嗅尝触皆同眼也意入处云所谓意入处
明说如来常不闻违逆心净信来入门义如疏释遍历七觉八正九定十力皆举大
折小说如来藏如来常乐我净为无缺减也故疏云馀可知可知有二一则例央掘
二例此中馀三昧等)。】

「说是语时善财童子仰视空中而答之言善
哉善哉汝为哀悯摄受我故方便教我见善
知识愿为我说云何往诣善知识所于何方
处城邑聚落求善知识罗刹答言善男子汝
应普礼十方求善知识正念思惟一切境界
求善知识勇猛自在遍游十方求善知识观
身观心如梦如影求善知识。」

【二说是下问三罗刹下答文有四法一以
友无不在故二以法为体故三身同友遍
音释¶ 第 751b 页
故四智与境合故如梦如影又前三离境
界相四则离心缘相求善友者幸思此言。】

「尔时善财受行其教。」

【二尔时善财下见敬咨问三初见三初睹
依二初受行其教蹑前起后近蹑罗刹之
言远通前三胜友以前二神并未有答故
即由前三位调练故得睹斯胜报。】

「即时睹见大宝莲华从地涌出金刚为茎妙
宝为藏摩尼为叶光明宝王以为其台众宝
色香以为其须无数宝网弥覆其上于其台
上有一楼观名普纳十方法界藏奇妙严饰
金刚为地千柱行列一切皆以摩尼宝成阎
浮檀金以为其壁众宝璎珞四面垂下阶陛
栏楯周匝庄严其楼观中有如意宝莲华之
座种种众宝以为严饰妙宝栏楯宝衣间列
音释¶ 第 752a 页
宝帐宝网以覆其上众宝缯幡周匝垂下微
风徐动光流响发宝华幢中雨众妙华宝铃
铎中出美音声宝户牖间垂诸璎珞摩尼身
中流出香水宝象口中出莲华网宝师子口
吐妙香云梵形宝轮出随乐音金刚宝铃出
诸菩萨大愿之音宝月幢中出佛化形净藏
宝王现三世佛受生次第日藏摩尼放大光
明遍照十方一切佛刹摩尼宝王放一切佛
圆满光明毗卢遮那摩尼宝王兴供养云供
养一切诸佛如来如意珠王念念示现普贤
神变充满法界须弥宝王出天宫殿天诸采
女种种妙音歌赞如来不可思议微妙功德。」

【后即时下正明所见于中三初明莲华所
證法界自性无染故曰莲华无明既开不
离心内如从地涌亦表性净万行之因从
音释¶ 第 752b 页
法性地而出现故此即十定中普贤之华
也二于其台下明台上楼观谓能證权实
二智依于所證而重现故智包无外云普
纳十方总摄五位自分胜进故云千柱行
列其一一事皆有所表恐厌繁文三其楼
观下明楼中宝座即智体自空故云楼中
有座空具性德故广显庄严(普贤之华者此中虽不举
华量十定云无有边际)。】

「尔时善财见如是座复有无量众座围绕摩
耶夫人在彼座上于一切众生前现净色身。」

【二尔时善财下见友正报于中二先结前
标后前但明主座今双结主伴。】

「所谓超三界色身已出一切诸有趣故随心
乐色身于一切世间无所著故普周遍色身
等于一切众生数故无等比色身令一切众
音释¶ 第 753a 页
生灭倒见故无量种色身随众生心种种现
故无边相色身普现种种诸形相故普对现
色身以大自在而示现故化一切色身随其
所应而现前故恒示现色身尽众生界而无
尽故无去色身于一切趣无所灭故无来色
身于诸世间无所出故不生色身无生起故
不灭色身离语言故非实色身得如实故非
虚色身随世现故无动色身生灭永离故不
坏色身法性不坏故无相色身言语道断故
一相色身无相为相故如像色身随心应现
故如幻色身幻智所生故如燄色身但想所
持故如影色身随愿现生故如梦色身随心
而现故法界色身性净如空故大悲色身常
护众生故无碍色身念念周遍法界故无边
色身普净一切众生故无量色身超出一切
音释¶ 第 753b 页
语言故无住色身愿度一切世间故无处色
身恒化众生不断故无生色身幻愿所成故
无胜色身超诸世间故如实色身定心所现
故不生色身随众生业而出现故如意珠色
身普满一切众生愿故无分别色身但随众
生分别起故离分别色身一切众生不能知
故无尽色身尽诸众生生死际故清净色身
同于如来无分别故如是身者非色所有色
相如影像故非受世间苦受究竟灭故非想
但随众生想所现故非行依如幻业而成就
故离识菩萨愿智空无性故一切众生语言
断故已得成就寂灭身故尔时善财童子又
见摩耶夫人随诸众生心之所乐现超过一
切世间色身所谓或现超过他化自在天女
身乃至超过四大天王天女身或现超过龙
音释¶ 第 754a 页
女身乃至超过人女身。」

【后所谓下别显身云于中亦二先明身相
后显身业前中亦二先明万类难思身后
明一类超色身前中亦二先显别相后明
通体今初有四十身于中或唯约事如普
遍色身或唯约理如十二十三不生不灭
身以本无生起灭亦不为灭故或理事交
彻如第三十二三十五无生不生色身以
事显理故于中无生则约自愿所成无别
有生不生则随他而现生即不生馀可思
准后如是身者下明其通体谓离有取蕴
故二尔时善财下明一类超胜身约唯女
故。】

「现如是等无量色身饶益众生集一切智助
道之法行于平等檀波罗蜜大悲普覆一切
音释¶ 第 754b 页
世间出生如来无量功德修习增长一切智
心观察思惟诸法实性获深忍海具众定门
住于平等三昧境界得如来定圆满光明消
竭众生烦恼巨海心常正定未尝动乱恒转
清净不退法轮善能了知一切佛法恒以智
慧观法实相见诸如来心无厌足知三世佛
出兴次第见佛三昧常现在前了达如来出
现于世无量无数诸清净道行于诸佛虚空
境界普摄众生各随其心教化成就入佛无
量清净法身成就大愿净诸佛刹究竟调伏
一切众生心恒遍入诸佛境界出生菩萨自
在神力已得法身清净无染而恒示现无量
色身摧一切魔力成大善根力出生正法力
具足诸佛力得诸菩萨自在之力速疾增长
一切智力得佛智光普照一切悉知无量众
音释¶ 第 755a 页
生心海根性欲解种种差别其身普遍十方
刹海悉知诸刹成坏之相以广大眼见十方
海以周遍智知三世海身普承事一切佛海
心恒纳受一切法海修习一切如来功德出
生一切菩萨智慧常乐观察一切菩萨从初
发心乃至成就所行之道常勤守护一切众
生常乐称扬诸佛功德愿为一切菩萨之母。」

【二现如是等下明身业中二初总标后行
于平等下别显亦二先明十度行唯精进
在于忍前馀皆如次谓初明檀次出生下
戒戒能生长故三修习下进四观察下忍
五具众下定六恒转下般若七见诸如来
下方便八成就大愿下愿九心恒遍入下
力十得佛智光下智后修习一切如来下
明二严行末为佛母者是其本行故。】
音释¶ 第 755b 页

「尔时善财童子见摩耶夫人现如是等阎浮
提微尘数诸方便门既见是已如摩耶夫人
所现身数善财亦现作尔许身于一切处摩
耶之前恭敬礼拜即时證得无量无数诸三
昧门分别观察修行證入从三昧起右绕摩
耶并其眷属合掌而立。」

【第二尔时善财下设敬自道已深故现身
等彼上一并是住体遍应(上二并是住体遍应者然此即
缘起相由门中三义一诸缘各异义二互遍相资义三体用无碍义今言住体即诸
缘各别言遍应者即互遍相资即住体而遍应是第三体用无碍也然上摩耶万类
殊应即异体中多今此善财一类之身遍对摩耶即同体中多若约摩耶善财并不
分而遍同异虽殊住体遍应义无别也摩耶亦是同体一即多以随所应异无二体
故下自言非一处住非多处住善财亦是同体多即一诸处善财即一身故又二圣
互望并含同体异体以一摩耶应多善财故此即摩耶为同体以多善财对摩耶故
即善财异体)。】
音释¶ 第 756a 页

「白言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教我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求善知识亲近供养我于一
一善知识所皆往承事无空过者渐来至此
愿为我说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而得成就。」

【第三白言大圣下咨问所以叙文殊等者
若约等觉则因位极故若约会缘从初发
心一一善友皆是所会之缘同入此故。】

「答言佛子我巳成就菩萨大愿智幻解脱门。」

【第三答言佛子下授已法界分三初名体
大有二义一愿大愿为一切诸佛母故二
智大智亦二义权智即能起大愿能成幻
事二实智即是般若生佛真身幻亦二义
一愿智体虚当相名幻故上文云幻智即
是菩萨菩萨即是幻智故能无不为二者
即智所作生佛之义谓于已身不坏小而
音释¶ 第 756b 页
广容若于佛身无生起而现起又愿[(冰-水+〡)*ㄆ]普
贤智[(冰-水+〡)*ㄆ]文殊皆入大幻同为般若亦名佛
母(不坏小而广容即广狭无碍门无生起而生起即事理无碍门又愿[(冰-水+〡)*ㄆ]普贤等
者上约别愿今是通愿无愿不[(冰-水+〡)*ㄆ]无智不摄等愿智相融皆是大幻成不共般若故
生佛也)。】

「是故常为诸菩萨母佛子如我于此阎浮提
中迦毗罗城净饭王家右胁而生悉达太子
现不思议自在神变如是乃至尽此世界海
所有一切毗卢遮那如来皆入我身示现诞
生自在神变又善男子我于净饭王宫菩萨
将欲下生之时见菩萨身一一毛孔咸放光
明名一切如来受生功德轮一一毛孔皆现
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菩萨受生庄严
彼诸光明皆悉普照一切世界照世界已来
入我顶乃至一切诸毛孔中又彼光中普现
音释¶ 第 757a 页
一切菩萨名号受生神变宫殿眷属五欲自
娱又见出家往诣道场成等正觉坐师子座
菩萨围绕诸王供养为诸大众转正法轮又
见如来往昔修行菩萨道时于诸佛所恭敬
供养发菩提心净佛国土念念示现无量化
身充遍十方一切世界乃至最后入般涅槃
如是等事靡不皆见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
我身时我身形量虽不踰本然其实已超诸
世间所以者何我身尔时量同虚空悉能容
受十方菩萨受生庄严诸宫殿故。」

【二是故下业用二初总二佛子如我下别
于中有四初为现在遮那母二初标为刹
海遮那母二又善男子下别显生佛之相
文中四初毛光为先相复分为五初光入
身二又彼光中下光现变三又见出家下
音释¶ 第 757b 页
现八相四又见如来下现因果五又善男
子下令身难思谓身不大而容十方无尽
法界。】

「尔时菩萨从兜率天将降神时有十佛刹微
尘数诸菩萨皆与菩萨同愿同行同善根同
庄严同解脱同智慧诸地诸力法身色身乃
至普贤神通行愿悉皆同等如是菩萨前后
围绕又有八万诸龙王等一切世主乘其宫
殿俱来供养菩萨尔时以神通力与诸菩萨
普现一切兜率天宫一一宫中悉现十方一
切世界阎浮提内受生影像方便教化无量
众生令诸菩萨离诸懈怠无所执著又以神
力放大光明普照世间破诸黑闇灭诸苦恼
令诸众生皆识宿世所有业行永出恶道又
为救护一切众生普现其前作诸神变现如
音释¶ 第 758a 页
是等诸奇特事与眷属俱来入我身彼诸菩
萨于我腹中游行自在或以三千大千世界
而为一步或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
世界而为一步。」

【第二正明自在入胎五初尔时菩萨下眷
属翼从二菩萨尔时下菩萨现通三又以
神力下光明息苦四又为救护下现变入
胎五彼诸菩萨下入已游步。】

「又念念中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世界诸
如来所菩萨众会及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乃
至色界诸梵天王欲见菩萨处胎神变恭敬
供养听受正法皆入我身虽我腹中悉能容
受如是众会而身不广大亦不迫窄其诸菩
萨各见自处众会道场清净严饰。」

【三又念念中下腹包众海。】
音释¶ 第 758b 页

「善男子如此四天下阎浮提中菩萨受生我
为其母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四天下阎浮提
中悉亦如是然我此身本来无二非一处住
非多处住何以故以修菩萨大愿智幻庄严
解脱门故。」

【四善男子下举此类于百亿世界称一性
故体周遍故不如事故又上句不坏多故
下句不坏一故又上句理如事故下句事
如理故又一与多相即入故此并释中智
幻之义(本来无二称一性故者疏以蹑上即此多身便云本来无二多皆称
性故若约事说亦可本唯一耳下非一处住非多处住总有四释第一唯就体上以
辩非一处非多云不如事故者谓理唯一味不如事之多也第二对约不坏性相说
上句不坏相下句不坏性亦是不坏一多说此一即是对别约事之一第三对约事
理相如说相如即无碍之义耳亦是事理相遍第四对唯约于事互相融说即事事
无碍义然具即入二门通缘起相由法性融通及同体异体言并是释中智幻之义
音释¶ 第 759a 页
者以名中云大愿智幻上广引愿为诸佛之母竟故此结中是释上名中智幻之义
也)。】

「善男子如今世尊我为其母往昔所有无量
诸佛悉亦如是而为其母善男子我昔曾作
莲华池神时有菩萨于莲华藏忽然化生我
即捧持瞻侍养育一切世间皆共号我为菩
萨母又我昔为菩提场神时有菩萨于我怀
中忽然化生世亦号我为菩萨母善男子有
无量最后身菩萨于此世界种种方便示现
受生我皆为母善男子如此世界贤劫之中
过去世时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
及今世尊释迦牟尼佛现受生时我为其母
未来世中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将降神时放
大光明普照法界示现一切诸菩萨众受生
神变乃于人间生大族家调伏众生我于彼
音释¶ 第 759b 页
时亦为其母如是次第有师子佛法幢佛善
眼佛净华佛华德佛提含佛弗沙佛善意佛
金刚佛离垢佛月光佛持炬佛名称佛金刚
楯佛清净义佛绀身佛到彼岸佛宝燄山佛
持明佛莲华德佛名称佛无量功德佛最胜
灯佛庄严身佛善威仪佛慈德佛无住佛大
威光佛无边音佛胜冤敌佛离疑惑佛清净
佛大光佛净心佛云德佛庄严顶髻佛𣗳王
佛宝珰佛海慧佛妙宝佛华冠佛满愿佛大
自在佛妙德王佛最尊胜佛栴檀云佛绀眼
佛胜慧佛观察慧佛炽盛王佛坚固慧佛自
在名佛师子王佛自在佛最胜顶佛金刚智
山佛妙德藏佛宝网严身佛善慧佛自在天
佛大天王佛无依德佛善施佛燄慧佛水天
佛得上味佛出生无上功德佛仙人侍卫佛
音释¶ 第 760a 页
随世语言佛功德自在幢佛光幢佛观身佛
妙身佛香燄佛金刚宝严佛喜眼佛离欲佛
高大身佛财天佛无上天佛顺寂灭佛智觉
佛灭贪佛大燄王佛寂诸有佛毗舍祛天佛
金刚山佛智燄德佛安隐佛师子出现佛圆
满清净佛清净贤佛第一义佛百光明佛最
增上佛深自在佛大地王佛庄严王佛解脱
佛妙音佛殊胜佛自在佛无上医王佛功德
月佛无碍光佛功德聚佛月现佛日天佛出
诸有佛勇猛名称佛光明门佛娑罗王佛最
胜佛药王佛宝胜佛金刚慧佛无能胜佛无
能映蔽佛众会王佛大名称佛敏持佛无量
光佛大愿光佛法自在不虚佛不退地佛净
天佛善天佛坚固苦行佛一切善友佛解脱
音佛游戏王佛灭邪曲佛瞻卜净光佛具众
音释¶ 第 760b 页
德佛最胜月佛执明炬佛殊妙身佛不可说
佛最清净佛友安众生佛无量光佛无畏音
佛水天德佛不动慧光佛华胜佛月燄佛不
退慧佛离爱佛无著慧佛集功德蕴佛灭恶
趣佛普散华佛师子吼佛第一义佛无碍见
佛破他军佛不著相佛离分别海佛端严海
佛须弥山佛无著智佛无边座佛清净住佛
随师行佛最上施佛常月佛饶益王佛不动
聚佛普摄受佛饶益慧佛持寿佛无灭佛具
足名称佛大威力佛种种色相佛无相慧佛
不动天佛妙德难思佛满月佛解脱月佛无
上王佛希有身佛梵供养佛不瞬佛顺先古
佛最上业佛顺法智佛无胜天佛不思议功
德光佛随法行佛无量贤佛普随顺自在佛
最尊天佛如是乃至楼至如来在贤劫中于
音释¶ 第 761a 页
此三千大千世界当成佛者悉为其母如于
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于此世界海十方无
量诸世界一切劫中诸有修行普贤行愿为
化一切诸众生者我自见身悉为其母。」

【二善男子下为过去诸佛母三善男子下
为贤劫千佛母义通三世四如于此下结
通横竖无穷。】

「尔时善财童子白摩耶夫人言大圣得此解
脱经今几时答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过不可
思议非最后身菩萨神通道眼所知劫数尔
时有劫名净光世界名须弥德虽有诸山五
趣杂居然其国土众宝所成清净庄严无诸
秽恶有千亿四天下有一四天下名师子幢
于中有八十亿王城有一王城名自在幢有
转轮王名大威德彼王城北有一道场名满
音释¶ 第 761b 页
月光明其道场神名曰慈德时有菩萨名离
垢幢坐于道场将成正觉有一恶魔名金色
光与其眷属无量众俱至菩萨所彼大威德
转轮圣王巳得菩萨神通自在化作兵众其
数倍多围绕道场诸魔惶怖悉自奔散故彼
菩萨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道场神
见是事已欢喜无量便于彼王而生子想顶
礼佛足作是愿言此转轮王在在生处乃至
成佛愿我常得与其为母作是愿已于此道
场复曾供养十那由他佛善男子于汝意云
何彼道场神岂异人乎我身是也转轮王者
今世尊毗卢遮那是我从于彼发愿已来此
佛世尊于十方刹一切诸趣处处受生种诸
善根修菩萨行教化成就一切众生乃至示
现住最后身念念普于一切世界示现菩萨
音释¶ 第 762a 页
受生神变常为我子我常为母善男子过去
现在十方世界无量诸佛将成佛时皆于脐
中放大光明来照我身及我所住宫殿屋宅
彼最后生我悉为母。」

【三尔时善财下辨法眼根源二初问二答
言下答文中六初轮王久远非后身菩萨
所知者显唯佛知非但久远亦显时无时
相佛智契故二彼王城下有佛魔来三彼
大威德下圣帝助降表智王助体本觉现
故此时已得菩萨神通明今始成非实始
也四时道场下场神兴愿智假慈兴故神
于王生如一子想五善男子下结会古今
六我从于彼下为母普周前来为生时之
母即是愿母此明为佛成道时母即是智
母脐中放光者生长同气之所表佛佛皆
音释¶ 第 762b 页
从无二理生故。】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大愿智幻解脱门如
诸菩萨摩诃萨具大悲藏教化众生常无厌
足以自在力一一毛孔示现无量诸佛神变
我今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于此
世界三十三天有王名正念其王有女名天
主光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
道时善财童子敬受其教头面作礼绕无数
匝恋慕瞻仰却行而退。」

【后三段可知。】

「遂往天宫见彼天女礼足围绕合掌前住白
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
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第二遂往天宫下十友别明会缘然位德
音释¶ 第 763a 页
已极托迹凡流深悲接生不标神异但以
法利八又显求者道深或但示法门之名
则悬领旨趣第一天主光即幻智念力善
友言天主光者谓悲智胜用光净自在破
闇义故父名正念者此由定发故故法门
名无碍清净念初一句即依教趣求第二
见彼下见敬咨问(天主光女父名正念者即第三会问梵行之王
也又云往三十三天者是摩耶舍化所生天也则知摩耶非独在天故𣈆经云在迦
毗罗城)。】

「天女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无碍念
清净庄严善男子我于此解脱力忆念过去
有最胜劫名青莲华我于彼劫中供养恒河
沙数诸佛如来彼诸如来从初出家我皆瞻
奉守护供养造僧伽蓝营辨什物又彼诸佛
从为菩萨住母胎时诞生之时行七步时大
音释¶ 第 763b 页
师子吼时住童子位在宫中时向菩提𣗳成
正觉时转正法轮现佛神变教化调伏众生
之时如是一切诸所作事从初发心乃至法
尽我皆明忆无有遗馀常现在前念持不忘
又忆过去劫名善地我于彼供养十恒河沙
数诸佛如来又过去劫名为妙德我于彼供
养一佛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又劫名无所
得我于彼供养八十四亿百千那由他诸佛
如来又劫名善光我于彼供养阎浮提微尘
数诸佛如来又劫名无量光我于彼供养二
十恒河沙数诸佛如来又劫名最胜德我于
彼供养一恒河沙数诸佛如来又劫名善悲
我于彼供养八十恒河沙数诸佛如来又劫
名胜游我于彼供养六十恒河沙数诸佛如
来又劫名妙月我于彼供养七十恒河沙数
音释¶ 第 764a 页
诸佛如来善男子如是忆念恒河沙劫我常
不舍诸佛如来应正等觉从彼一切诸如来
所闻此无碍念清净庄严菩萨解脱受持修
行恒不忘失如是先劫所有如来从初菩萨
乃至法尽一切所作我以净严解脱之力皆
随忆念明了现前持而顺行曾无懈废。」

【第三天女答下示已法门于中二先标名
谓以一念无碍智普观三世无不明现而
无去来今为无碍念不杂异念为清净念
念佛功德有益悲智故曰庄严后善男子
下明业用于中三一念最初一劫二又忆
下中间诸劫三善男子如是忆下总结多
劫非唯忆念亦于彼多劫多佛闻持此门。】

「善男子我唯知此无碍念清净解脱如诸菩
萨摩诃萨出生死夜朗然明彻永离痴冥未
音释¶ 第 764b 页
尝惛寐心无诸盖身行轻安于诸法性清净
觉了成就十力开悟群生而我云何能知能
说彼功德行善男子迦毗罗城有童子师名
曰遍友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
萨道时善财童子以闻法故欢喜踊跃不思
议善根自然增广顶礼其足绕无数匝辞退
而去。」

【后三段并可知下诸善友六段之文多有
不具皆可思准。】

「从天宫下渐向彼城至遍友所礼足围绕合
掌恭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巳先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
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
为我说遍友答言善男子此有童子名善知
众艺学菩萨字智汝可问之当为汝说。」
音释¶ 第 765a 页

【第二童子师遍友幻智师范善知识谓为
童蒙师遍与众生为善友故居迦毗罗黄
色城者中道轨物故不得法者略有四义
一与众艺法门同故二法有所付显流通
故三表一切法门体无二故四表无所得
方为得故(等二遍友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六之一

** 音释


(符方切堤防也)
禦捍
(禦鱼巨切拒也捍侯旰切抵也)

(音当耳珠也)


(音狄洗也)
阶陛
(阶音皆砌也陛部礼切升堂之阶也)

(达各切)


(丘迦切)

(尼辄切也)
摩诃衍
(梵语也此云大乘衍以浅切)
音释¶ 第 765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六之二 牧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尔时善财即至其所头顶礼敬于一面立白
言圣者我巳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
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第三善知众艺幻智字母善知识中初二
可知。】

「时彼童子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
名善知众艺。」

【第三时彼童子下授已法门中二初标名
体谓以无碍智穷世间之伎艺故。】

「我恒唱持此之字母。」

【二我恒下显其业用字母为众艺之胜书
音释¶ 第 766a 页
说之本故偏明之有标列结列有四十二
门(二我恒下显其业用者文有三一标章正意言字母为众艺之胜者出偏示所
以也标知众艺而偏释故故智论云诸陀罗尼皆从分别语生四十二字是一切字
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菩萨若闻其字乃至能了其义是字初阿后茶
中有四十得是字陀罗尼多所成益乃至广说又如本行集云尔时菩萨为诸童子
一一分别字之本末乃至训化三万二千童子劝𤼵无上真正道意是知字为众艺
之本故十地中以喻十地为诸法本)皆言般若波罗蜜门者
从字入于无相智故字义为门故毗卢遮
那经中皆言不可得智无所得即般若故
又文殊五字经云受持此陀罗尼即入一
切法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
如持一切八万四千修多罗藏然初五字
若准阿目祛三藏即全是文殊真言若准
今本而第二一字不同今依彼经释之(皆言
般若下三释文先释总标于中三一暗引毗卢遮那经彼有偈云甚深相无相劣慧
音释¶ 第 766b 页
所不堪为化是等故兼存有无说释曰因字是有无相智是无故念诵瑜伽之者先
观字相后入字义也阿字相观云八叶白莲一时开炳现阿字素光色斯即字相也
而智表菩提心悟本不生圆满具足犹如月轮即是字义相有义无故云兼也是以
今经唱阿字时即是相也入般若波罗蜜门即是无相智也智论云此字是实相门
则显三种般若不相舍离字即名字般若入般若波罗蜜门即观照般若悟不生等
即实相般若也故毗卢下第二明引遮那又上义證今即文證不可得言即般若相
故般若中广说无得为般若故又文殊下第二引五字證为般若门然初五字下第
二释别列中合为四十二段今疏有三初别释五字约五字陀罗尼经而引不空会
通字音然古诸德于此经中不多解释静法有章名为漩澓六门分别一释名二体
性三建立四释相五利益六问答而其释相亦广引诸经而不全具又诸经字音参
杂以梵音轻重三藏解释不看下义但取字同故多乖舛如涅槃以阿字为恶中以
啰字为多此等不以义定故多讹谬今亦别有一章总引十经一论一兴善译华严
四十二字门二大般若第四百九十三引大品般若第八四放光般若第六五光赞
般若第十六普耀经第三七兴善三藏别译文殊问般若字母八别译金刚顶瑜伽
字母九涅槃第八十即今经言一论者即智度论其五字经唯释初之五字一一具
音释¶ 第 767a 页
引对会异同今疏但用大般若及兴善别译四十二字以二本多同初之五字用五
字经馀文全要钞更引證馀在别章然上十经前五释四十二字母次四即释五十
二字母次第不同义则多同五字经中唯释五字大品放光光赞但大般若广略之
异字义相同智论释大品义亦同也故疏但用二经具释三十七字故)。】

「唱阿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威力
入无差别境界。」

【一阿者是无生义以无生之理统该万法
故经云无差别境而菩萨得此无生则能
达诸法空断一切障故云威力(今案定用五字疏文
分二先别释五字后[(冰-水+〡)*ㄆ]摄圆融今初五字钞却广引五字分为五段文皆有三一牒
本经字母二以彼经义释之三会今经之意今初阿者即第一牒经字母即今经云
唱阿字时今但略取所牒之字下四十一字释义皆然二是无生义即五字经释义
三以无生之理下会释今经意云诸法皆悉无生故无差别故上经云一切法无生
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而大般若金刚顶全同上释大品云阿字门
一切法初不生故智论释云若菩萨一切语法中闻阿字时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
音释¶ 第 767b 页
从初来不生相阿提秦言初阿耨波陁秦言不生故释曰论文二节一随经释义二
阿提秦言初下会释方言下四十一字皆然见此论文则知四十二字皆是所依之
相从此入于无得般若故名为般若之门放光云阿者谓诸法来入不见有起光赞
云阿者因缘之门一切法已过去者亦无所起释曰上二经起即生义因缘之门从
缘生也文殊问经云阿者是无常声普曜云然此言云无者是宣无常苦空无我之
音上二经似同小乘之无若取无彼常等即与无生义同此初阿字上声短呼故译
涅槃恶字当初虽呼小异义亦同也故云恶者不破坏故不破坏者名曰三宝喻如
金刚亦同无生义)。】

「唱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边差别门。」

【二多者彼经第二当啰字是清净无染离
尘垢义今云多者毗卢遮那经释多云如
如解脱金刚顶云如如不可得故谓如即
无边差别故如不可得此顺多字义应是
译人之误啰多二字字形相近声相滥故
若顺无尘垢释以无边之门方净尘垢(二多
音释¶ 第 768a 页
者此广牒经也彼经第二下疏释有五一依五字释二今云多下案今多释三如即
无边差别者会经也四应是译人下会释偏正言字形相近者今示二梵之形◇多
字欠啰字此二小近声相滥者同叠韵故五若顺无尘下正以啰字会释经文以诸
经字义第二多同故大品云啰字悟一切法离尘垢故放光云二啰者垢貌于诸法
无有尘光赞云是啰之门法离尘垢金刚顶云啰者一切法离故涅槃云啰者能坏
贪嗔痴说真实法亦坏尘垢义智论云若闻啰字即随义知一切法离垢相以啰闇
秦言垢故以上诸经皆第二啰字同离垢义故无惑矣)。】

「唱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照法界。」

【三波者五字经云亦无第一义谛诸法平
等谓真俗双亡是真法界诸法皆等即是
普照(三波者别译及馀经论多是跛字今依五字跛字释义大般若言跛者一
切法胜义教大品云跛者第一义故放光云跛者诸法泥洹最第一义文殊问经云
出胜义声释曰上诸经皆独明第一义但是所遣唯金刚顶云跛者第一义不可得
则具般若相矣故疏云谓真俗双亡下会经前二字以第一义遣俗今亦无第一义
则复遣真为双亡真俗是真法界上即所照从诸法皆等下含普照义智论云若闻
音释¶ 第 768b 页
跛字即知一切法入第一义以波啰末陁秦言第一义故释曰此亦但入第一义耳)。】

「唱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轮断差别。」

【四者者诸法无有诸行谓诸行既空故遍
摧差别(四者兴善译为左字义则全同五字经也文中先释义后诸行既空
下会经大般若云入者字门悟一切法远离生死若生若死皆无所得释曰诸行即
生死体也然诸经多明生死之行大品涅槃义当遮字俱明出世之行大品云遮字
修不可得涅槃云遮者即是修义调伏一切诸众生故然出世行亦不可得方为般
若之门耳智论云若闻遮字即时知一切法诸行皆悉非行以遮利夜秦言行故)。】

「唱那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得无依无上。」

【五那者诸法无有性相言说文字皆不可
得谓性相双亡故无所依能所诠亡是谓
无上(五那者别译为曩字义全同文中先依五字释义后谓性相双亡下会释
经文诸经多是那字大般若云闻那字门入一切法远离名相若名若相皆以无所
得而为方便故大品云那字门诸法离名性相不同不失故放光云那者谓于诸法
字本性亦不得亦不失光赞云是那之门一切诸法离诸名字计其本净而不可得
音释¶ 第 769a 页
普曜云其言不者出不随众生离名色之音故文殊问经云曩字是遍知名色之声
金刚顶亦云名色亦不可得上三经皆云名色名即名字总取二字为生死自性涅
槃云那者三宝安住无有倾动喻如门阃释曰真实三宝永离名相智论云若闻那
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以那素秦言不故)。

又云以那字无性相故者字无有诸行者
字无有诸行故跛字无第一义跛字无第
一义故啰字无尘垢义以啰字无尘垢义
故阿字法本不生(又云以那字下第二[(冰-水+〡)*ㄆ]摄圆融于中有四一从
后倒[(冰-水+〡)*ㄆ]谓由第五双无性相何有第四诸行诸行即相故有相则有第三第一义谛
既无有行何有第一义谛由第一义空故有第二本来清净既无第三何有第二由
第二本净故方说不生既无第二何有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
那字无有性相(阿字法本不生故那字无有性相者旋转互收以初
阿字生第五那字则周匝如环谓不生之中何有性相故令五字互相生起旋转无
碍)汝知是要当观是心本来清净无染无
著离我我所分别之相(汝知是要下结成观行悟本清净成
音释¶ 第 769b 页
三空观云离我我所所即法故上三段皆五字经文)遮那经中字义
与此无殊下多依彼经及阿目祛所译而
梵音轻重有殊释义无别(遮那经下会释二文亦是结前
生后结前五字生后馀三十七字多依彼经即毗卢遮那经及阿目祛所译即别译
华严四十二字门此别译义既与大般若同则是依大般若而有二三字音小异故
不言依耳然阿目祛别译皆先牒经般若之名而别名为先后方释义次下当见)。】

「唱逻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离依止无垢。」

【六逻字悟一切法离世间故爱支因缘永
不现故离世故无依爱不现故无垢(六逻字彼
为攞字云称攞字时入无垢般若波罗蜜悟一切法出世间故爱支因缘永不现故
释曰今疏但引释义更不引经彼与今经全同但此别名在下彼别名在上耳然准
五字及彼译四十二字初十二字唯第五有不可得言馀十一字即以不生清净亦
无无有等为般若相馀三十字皆有不可得言不可得言即般若相其不生等亦般
若相故有不生更不要于不可得言若诸字中无不可得及不生等则但是所依之
法如前遮字无有诸行若无无有但言于遮遮即行故但是所依如色即是空是般
音释¶ 第 770a 页
若相若但云色但是所空耳诸字例然亦如下第十五迦字云作者不可得若无可
得但是作者耳迦即作者故馀皆再之此下诸字文亦多三初牒字母次引彼释后
会经文牒字之文下钞不科后二皆科而经若易兼无会经但引义耳今此具二先
引彼释后离世间下会释今经可知然大品放光等多为逻字耳智论云闻逻字即
知一切法离轻重相以逻此云轻故意明有惑为重断即为轻今不可得亦无轻矣
即无无明亦尽也)。】

「唱拖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不退转方便。」

【七拖字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
分别故方为不退转方便(七拖字别译为娜字大品为陁
字放光为拖义皆同也文中先释义后方为不退转下会经也智论云若闻拖字知
一切法善相以陁摩秦言善故释曰调伏寂静真如平等善之极也)。】

「唱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金刚埸。」

【八婆字悟一切法离缚解故方入金刚埸
(八婆上声字别译及般若皆为么字与蒲我反大同文中先释义后方入金刚场者
会经如佛入金刚三昧断如金刚惑在金刚场则无缚解为真断也智论云若闻婆
音释¶ 第 770b 页
字即知一切法无缚脱以婆他此言转故)。】

「唱茶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曰普轮。」

【九茶字悟一切法离热矫秽得清凉故是
普摧义(九茶字别译为拿字二俱上声大品放光亦为茶字文中先释义后
是普摧义即会经也智论云若闻茶字即知诸法不热天竺茶阇陁秦言不热故释
曰若茶是不热则前离热巳是所遣得清凉故方为般若之相)。】

「唱沙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为海藏。」

【十沙字悟一切法无𦊱碍故如海含像(沙十
(史我切)字别译为洒字大品放光等皆为沙字文中先释义后如海含像者会经像之
与水不相碍故智论云若闻沙字即知人身六种之相以沙此言六故释曰以大品
云沙字门诸法六自在王性清净故即内六处为六自在王心海湛然不碍见闻觉
知犹如湛海不碍像故)。】

「唱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生安住。」

【十一嚩字悟一切法言语道断故能遍安
住(十一嚩(房可切)字此下疏文恐繁不举次第今钞牒疏欲令不乱皆如次第若有
音释¶ 第 771a 页
会经即科出之其释义或略不指文中能遍安住即是会经此乃仍上释义便会经
文智论云若闻嚩字知一切法离言语相以嚩嘙他秦云语言故)。】

「唱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圆满光。」

【哆字悟一切法真不动故不动则圆满发
光(十二哆字从不动则圆满𤼵光会经也如蜜室灯定如上水影圆契于如如知
无动矣智论云若闻哆字即知诸法在如中不动以哆他秦言如故)。】

「唱也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差别积聚。」

【也字悟如实不生故则诸乘差别积聚皆
不可得(十三也字悟如实不生是释义则诸乘下会经智论云若闻夜字即
知诸法入在实相等不生不灭以夜他跋秦言实故释曰得此论释知异第一阿字
彼云初不生今云如实不生则不生所依法体异也)。】

「唱瑟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光明息
烦恼。」

【瑟吒字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
普光明即能制伏任持烦恼即所制伏息
音释¶ 第 771b 页
即伏义(十四瑟吒字后普光明下会经智论单云吒字论云若闻吒字即知
一切法无障碍相以吒婆秦言障碍故释曰障碍即制伏任持)。】

「唱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差别云。」

【迦字悟作者不可得则作业如云皆无差
别(十五迦字悟作者不可得此字上略一切法下犹有不可得此后诸字皆上有
悟一切法下有不可得疏文从简故并略之下方总说耳从则作业如云下会经智
论云若闻迦字即知诸法中无有作者以迦谓迦罗迦此云作者故释曰既无作者
何有作业业既如云不可承揽无我无造故无差别)。】

「唱娑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降霔大雨。」

【娑上字即时平等性(十六娑字但有释义具云悟一切法时平
等性不可得故智论云若闻娑字知一切法一切种不可得以萨婆秦言一切故释
曰论云一切种智故普曜云其言智者出智慧不坏音金刚顶云一切法谛不可得
涅槃云娑者为诸众生演说正法意明种智应时而说亦可得故今经名降注大雨
也)。】

「唱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大流湍激众
音释¶ 第 772a 页
峰齐峙。」

【么字即我所执性我慢高举若峰齐峙我
慢则生死长流湍驰奔激(十七么字者别译为莽么字却
为第八大品云么即悟一切法我所执性不可得我慢高举下会经智论云若闻么
字知一切法离我我所义以么迦秦言我所故)。】

「唱伽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安立。」

【伽字即一切法行取性(十八伽字别译为誐字义亦金同易
故不会经若欲会者以行取故而能安立智论云若闻伽字即知一切法底不可得
以伽陁秦言底故释曰行取即生死底甚深故)。】

「唱他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真如平等藏。」

【他字即是处所性(十九他字疏但释义易不会经会者真如平等
是所依处出三一切终归此故智论云若闻他字即知四句如去不可得以多他阿
伽度秦言如去故如去即是处所如来时去故)。】

「唱社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入世间海清
净。」
音释¶ 第 772b 页

【社字即能所生起(二十社字别译为惹字但举其义若会经者有
能有所是世间海故贤首品能缘所缘力一切法出生遮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今
不可得成般若矣智论云若闻阇字即知诸法生死不可得以阇提阇罗秦言生死
故)。】

「唱锁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念一切佛庄
严。」

【锁字即安隐性(二十一锁字别译是娑嚩字若会经者念佛庄严最
安隐故智论云若闻湿波字即知一切法不可得如湿波字不可得论云湿波字无
别义而光赞中云无所起无所起即安隐义)。】

「唱柂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简择一
切法聚。」

【柂字即能持界性(二十二柂字别译为驮字义必然者以第七亦
有柂字注之为上故然经云拣择法聚即能持界性法聚差别即是界义各各持自
性也智论云若闻驮字知一切法性不可得以驮摩此云法故)。】

「唱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顺一切佛
音释¶ 第 773a 页
教轮光明。」

【奢字即寂静性(二十三奢字别译为舍大般若亦云舍涅槃云奢若
会经者寂静则顺佛教智论云若闻赊字即知诸佛寂灭相以赊多(都哦)此云寂灭故)。】

「唱祛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因地智慧
藏。」

【祛字即如虚空性(二十四祛字若会经者智慧等空故能含藏智
论云若闻呿字知一切法等于虚空不可得义以呿伽秦言虚空故)。】

「唱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息诸业海藏。」

【叉字即𥁞性(二十五叉别译为漩澓字若会经者业海深广无不包含
非是无为终竟须尽智论云若闻叉字则知一切法尽不可得以叉耶秦言尽)。】

「唱娑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蠲诸惑障
开净光明。」

【娑多字即任持处非处令不动性惑障为
非处开净光明为其处(二十六娑多先释义后惑障为非处
下会经智论云若闻娑哆字即知诸法边不可得以阿利迦哆度求那秦言是事边
音释¶ 第 773b 页
不可得释曰以大品云多字门诸法有不可得故论为此释以有即有边必对无故
有是妄惑故为非处以为有边无是真空故名为处故为无边惑智双绝即不可得)。】

「唱坏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作世间智慧
门。」

【坏字即能所知性(二十七坏(轻呼)字别译为坏字若会经者能所知
性即智慧门能知为智慧智慧即门所知为智慧智慧之门智论云若闻惹字即知
一切法中无智相以惹那秦言智故释曰但有能知必有所耳)。】

「唱曷攞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生死境
界智慧轮。」

【曷攞多字即执著义性执著为生死境义
即智慧轮(二十八曷攞哆别译为撮他上后执著为下会经言境义者总
有四义一文义是所诠义二境义是所缘境三道理义谓苦无常等四性义即第一
义空今是第二生死是果执著是因并是智慧所观境义智论云若闻曷攞哆字即
知一切法义不可得以阿利他秦言义故)。】

「唱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智宫殿
音释¶ 第 774a 页
圆满庄严。」

【婆字即可破坏性圆满之言不空译为道
埸然此婆字宜蒲饿反诸本多云蒲我则
与第八不殊(二十九婆字圆满之言下会经兴善译为道场者故彼云
称婆字时入一切宫殿道场庄严般若波罗蜜门以梵云曼茶罗通圆满道场二义
故智论云若闻婆字了知一切法不可得破坏相以婆伽秦言破故释曰经中宫殿
庄严以从缘故亦可破坏以不可得即非庄严方为圆满成般若矣从然此婆下会
其文谓顺于诸经多是去声故)。】

「唱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行方便藏
各别圆满。」

【车字即欲乐覆性(三十车字别译为縒若会经文既方便随喜乐
故各别圆满智论云若闻车字即知一切法无所去以伽车秦言去故大品亦云闻
车字时入诸法欲不可得而论云去者以放光云车者无可弃去即是乐欲所去耳)。】

「唱娑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十方现
见诸佛。」
音释¶ 第 774b 页

【娑么字即可忆念性(三十一娑(入声)么会经可知智论云若闻湿
淼字即知诸法坚牢如金刚石义以阿湿淼秦言石故释曰意明专念坚牢我心匪
石不可转也亦不可得)。】

「唱诃婆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一切
无缘众生方便摄受令出生无碍力。」

【诃婆字即可呼召性无缘召令有缘故(三十
二诃婆字别译为诃嚩文中释义无缘召令有缘即会经也智论云若闻火字即知
一切法无音声以火夜秦言唤来故)。】

「唱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行趣入一
切功德海。」

【縒字即勇健性(三十三縒字别译为哆婆字若会经者勇健方能修
入功德智论云若闻縒字即知一切法无悭无施以末縒罗秦言悭故释曰无悭最
勇健施为行首勇而能行故偏说耳)。】

「唱伽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持一切法云
坚固海藏。」
音释¶ 第 775a 页

【伽字即厚平等性(二十四伽字若会经者如地之厚平等能持亦
能含藏如海平等能持能包云雨说法智论云若闻伽字即知诸法不厚不薄以伽
那秦言厚故释曰厚薄之事事则巳入般若矣)。】

「唱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愿普见十
方诸佛。」

【吒字即积集性(三十五吒字别译为姹(上声)字若会经者积集念佛故
能普见智论云若闻咃字即知一切法无住处南天竺咃那此言处故释曰积即念
念即处也)。】

「唱拿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字轮有
无尽诸亿字。」

【孥字即离诸諠诤无往无来行住坐卧谓
以常观字轮故(三十六孥字别译为儜字先释义后谓以常观下会
经智论云若闻孥字即知一切法及众生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不卧不立众生空法
空以南天竺云拿秦言不故释曰去等即是喧诤无即是不上二俱不可得方为般
若)。】
音释¶ 第 775b 页

「唱娑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化众生究
竟处。」

【娑颇字即遍满果报(三十七娑颇字别译但云颇字若会经者
化生究竟方为遍满果报智论云若闻颇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皆空以颇罗秦言空
故释曰因果俱空方为圆满亦不可得)。】

「唱娑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广大藏无
碍辩光明轮遍照。」

【娑迦字即积聚蕴性(三十八娑迦字别译为塞迦若会经者蕴
积为广大藏无碍光轮所积蕴也智论云若闻歌字即知一切法五众不可得以歌
大秦言众故释曰五众即五蕴也略举一蕴耳)。】

「唱也娑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宣说一切
佛法境界。」

【也娑字即衰老性相(三十九也娑字若会经者衰老性即佛法
境界兼馀老死者菩萨勇猛观境也智论云若闻磋字即知磋字空诸法亦尔释曰
以是通相更无别释然衰老性即是别义)。】
音释¶ 第 776a 页

「唱室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于一切众
生界法雷遍吼。」

【室者字即聚集足迹谓聚集即一切众生
法雷即是足迹(四十室者字别译云室左文中先释义谓积集即下
会经诸处即是足迹者佛所行迹故智论云若闻遮字即知一切法不动相义以遮
逻秦言动故释曰以大品云遮字门诸法行不可得行即动义足即能行即因行有
迹迹为所行若依此义法雷遍吼即行法也)。】

「唱侘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无我法开
晓众生。」

【侘字即相驱迫性谓无我晓之即为驱迫
(四十一咤别译为吒文中先释义后谓无我下会经智论云若闻吒字即知一切法
此彼岸不可得以吒罗秦言岸故释曰即无我驱迫令至彼岸亦不可得若约表位
此当等觉故法身欲满始本欲齐故亡二岸)。】

「唱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法轮差
别藏。」
音释¶ 第 776b 页

【陀字即究竟处所谓此究竟处含藏一切
法轮然新译乃是茶字去声引之(四十二陁(引声)文
中先释义后谓此究竟下会经从然新译下会经字音即兴善别译也智论云若闻
茶字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以彼茶秦言必故释曰唯至究竟为必不可得故般若
中以无所得则得菩提又约表位此四十二当妙觉故大品云茶字门入知诸法边
竟处光赞云是陀之门一切法究竟边际尽其处所无生无死无有作者皆菩提意
也若约初𤼵心时便成正觉则初阿最后茶)。

上来从娑字来皆上有悟一切法下有不
可得言今并略之若具皆如瑟吒字耳其
中难者巳释馀以经疏相对文并可知更
有对会及修观仪所得功德并别章具也
(上来从娑字下第二总相结束于中分三一会释上文以疏恐繁故文略之若欲说
时应须一一具其上下一切等言如云陁字悟一切法究竟处所不可得故而上引
智论多具上下二其中难者下二会上之义更有对会下三指广在馀于中有三一
对会同异前已会竟二修观仪式三所得功德后之二门皆兴善别译今当叙之先
音释¶ 第 777a 页
明所得功德者彼文结云又善男子如是字门是能悟入法界边际除如是字表诸
法门更不可得何以故如是字义不可宣说不可显示不可执取不可了持不可观
察离诸相故善男子譬如虚空是一切佛所归趣处此诸字门亦复如是诸法空义
皆入此门方得显了若菩萨摩诃萨于如是入诸字门得善巧智于诸言音所诠所
表皆无挂碍于一切法平等空性尽能證持于众言音咸得善巧若菩萨摩诃萨能
𦗟如是入诸字门即显字印闻已受持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不贪名利由此因缘得
二十种功德何等二十谓得强忆念得胜惭愧得坚固力得法旨趣得增上觉得殊
胜慧得无碍辩得总持门得无疑惑得违顺不生恚爱得无高下平等而住得于有
情言音善巧得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缘起善巧因善巧缘善巧得法善巧得根胜
劣智善巧得他心智善巧得观星历善巧得天耳智善巧得宿住随念智善巧神境
智善巧生死智善巧漏尽智善巧得说处非处智善巧得往来威仪施说善巧是为
得二十种殊胜功德大般若放光光赞大同于此第三修观仪式者彼文标名大方
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顿證毗卢遮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释云夫欲顿入一乘修
习毗卢遮那如来法身观者先应𤼵起普贤菩萨微妙行愿复应以三密加持身心
则能悟入文殊师利大智慧海然修行者晨初于空闲处摄念安心闭目端身结跏
音释¶ 第 777b 页
趺坐运心普缘无边刹海谛观三世一切如来遍于一一佛菩萨前慇勤恭敬礼拜
旋绕又以种种供具云海奉献如是一切圣众广大供养巳复应观自心心本不生
自性成就光明遍照犹如虚空复应深起悲念哀悯众生不悟自心轮回诸趣我当
普化拔济令其开悟尽无有馀复应观察自心诸众生心及诸佛心本无有异平等
一相成大菩提心莹彻清净廓然周遍圆明皎洁成大月轮量等虚空无有边际复
于月轮内右旋布列四十二梵字悉皆金色放大光明照彻十方分明显现一一光
中具无量刹海一一刹海有无量诸佛一一诸佛有无量圣众前后围绕坐菩提场
成等正觉智入三世身遍十方转大法轮度脱群品悉令现證无住涅槃复应悟入
般若波罗蜜四十二字门了一切法皆无所得能观法界悉皆平等无异无别修瑜
伽者若能与是旋陀罗尼观行相应即能现證毗卢遮那如来智身于诸法中得无
障碍)。】

「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毋时此四十二般若波
罗蜜门为首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

【结云四十二门者谓表四十二位故故智
论中诸位圆融明初阿具后诸字。】
音释¶ 第 778a 页

「善男子我唯知此善知众艺菩萨解脱如诸
菩萨摩诃萨能于一切世出世间善巧之法
以智通达到于彼岸殊方异艺咸综无遗文
字算数蕴其深解医方咒术善疗众病有诸
众生鬼魅所持冤憎咒诅恶星变怪死尸奔
逐癫痫羸瘦种种诸疾咸能救之使得痊愈
又善别知金玉珠贝珊瑚琉璃摩尼砗磲鸡
萨罗等一切宝藏出生之处品类不同价直
多少村营乡邑大小都城宫殿苑园岩泉薮
泽凡是一切人众所居菩萨咸能随方摄护
又善观察天文地理人相吉凶鸟兽音声云
霞气候年谷丰俭国土安危如是世间所有
技艺莫不该练𥁞其源本又能分别出世之
法正名辩义观察体相随顺修行智入其中
无疑无碍无愚闇无顽钝无忧恼无沈没无
音释¶ 第 778b 页
不现證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第四谦推中推胜即就其所知众艺寄胜
推之不舍世俗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会同
般若之门。】

「善男子此摩竭提国有一聚落彼中有城名
婆呾那有优婆夷号曰贤胜汝诣彼问菩萨
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五指后婆怛那者此云增益以无𥁞三昧
能出生故友名贤胜者贤犹直善无依道
埸直善之最故。】

「时善财童子头面敬礼知艺之足绕无数匝
恋仰辞去。

向聚落城至贤胜所礼足围绕合掌恭敬于
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
音释¶ 第 779a 页
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第曰贤胜优婆夷幻智无依善友初二可
知。】

「贤胜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无依处
道埸既自开解复为人说又得无𥁞三昧非
彼三昧法有𥁞无𥁞以能出生一切智性眼
无𥁞故又能出生一切智性耳无𥁞故又能
出生一切智性鼻无𥁞故又能出生一切智
性舌无𥁞故又能出生一切智性身无𥁞故
又能出生一切智性意无𥁞故又能出生一
切智性功德波涛无𥁞故又能出生一切智
性智慧光明无𥁞故又能出生一切智性速
疾神通无𥁞故。」

【三贤胜答下授已法门中二初得解脱后
得三昧今初直就经文内外无依即是道
音释¶ 第 779b 页
埸贤首云梵名那阿赖耶曼茶罗那者此
云无也不也阿赖耶云依处也依止也曼
茶罗云道埸也圆埸也谓无阿赖耶染分
依处而有净分圆场出生胜德不可穷𥁞
即转依究竟显德无𥁞故也下二句即二
利之用后得三昧先名后非彼下用即为
释名于中初拣滥后以能下显是谓体则
双超𥁞及无𥁞但从用出生说无𥁞耳然
则二门相成无依道场即空如来藏无𥁞
三昧即是不空要心无依契于本空方见
不空具性功德故云出生智性眼等息妄
显出故曰出生出非本无犹称智性。】

「善男子我唯知此无依处道场解脱如诸菩
萨摩诃萨一切无著功德行而我云何𥁞能
知说善男子南方有城名为沃田彼有长者
音释¶ 第 780a 页
名坚固解脱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
修菩萨道尔时善财礼贤胜足绕无数匝恋
慕瞻仰辞退南行。」

【指后云沃田者是南天竺近水沃润故显
无念定水能滋长故长者名坚固解脱者
无著清净惑不能坏即解脱故。】

「到于彼城诣长者所礼足围绕合掌恭敬于
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巳先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
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长
者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无著念清
净庄严我自得是解脱已来于十方佛所勤
求正法无有休息善男子我唯知此无著念
净庄严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获无所畏大
师子吼安住广大福智之聚而我云何能知
音释¶ 第 780b 页
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即此城中有一长者
名为妙月其长者宅常有光明汝诣彼问菩
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礼
坚固足绕无数匝辞退而行。」

【第五坚固长者幻智无著善友示法门中
先显名无著约境离所知故无念约心心
体离念故无烦恼二障永𥁞是曰清净净
则能严法身后我自得下彰用既二障不
生则无爱见故无求求法无厌无休(第五坚固
长者无念约心者即以无字两用若无著念三字连释则无著约止而不碍念念明
记即止观双行也亦离二障则以智断而严法身三德备矣)。】

「向妙月所礼足围绕合掌恭敬于一面立白
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
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妙月答言善
音释¶ 第 781a 页
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净智光明善男子我
唯知此智光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證得无
量解脱法门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出生彼有长者名
无胜军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
萨道是时善财礼妙月足绕无数匝恋仰辞
去。」

【第六妙月长者幻智智光善友真智廓妄
名为净智后智照法名为智光能净能光
若秋空满月故名妙月。】

「渐向彼城至长者所礼足围绕合掌恭敬于
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巳先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
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长
者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无𥁞相我
音释¶ 第 781b 页
以證此菩萨解脱见无量佛得无𥁞藏善男
子我唯知此无𥁞相解既如诸菩萨摩诃萨
得无限智无碍辩才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
功德行善男子于此城南有一聚落名之为
法彼聚落中有婆罗门名最寂静汝诣彼问
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时善财童子
礼无胜军足绕无数匝恋仰辞去。」

【第七无胜军长者幻智无𥁞相善友法门
之名即所成德相无穷𥁞故我以證下以
用释名得无𥁞藏谓闻诸妙法又诸心境
无非佛法故若佛若法皆无有𥁞既见佛
得法无𥁞故无能胜众德所聚从喻如军
亦能普胜诸魔军故皆从体出故城名出
生(第七无胜军解脱有二释一约用无𥁞又诸心境下二约体无𥁞既见佛下以
法释名)。】
音释¶ 第 782a 页

「渐次南行诣彼聚落见最寂静礼足围绕合
掌恭敬于一面立白言圣者我巳先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
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
为我说婆罗门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
名诚愿语过去现在未来菩萨以是语故乃
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退转无巳
退无现退无当退善男子我以住于诚愿语
故随意所作莫不成满。」

【第八最寂静婆罗门幻智诚愿语善友授
法中先标名有二义故一始终无妄故如
从初发心立弘誓言必如言行不乖先语
故二者随行不虚故如忍辱仙人言我不
瞋令身还复后过去下以用释名即如次
释前二义虚诳言息故云寂静寂静即为
音释¶ 第 782b 页
净行言行君子之枢机苟能诚实斯则可
法故城名为法(第八最寂静即如次释前二义者先释始终无妄后
善男子我以住是下释随行不虚心行称言故所作成满通二利满虚诳言息下以
法释名于中初释最寂静次寂静即为净行释婆罗门后言行君子之枢机下释其
城名然此一句即周易系辞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
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𤼵乎
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制动之主)枢机之𤼵荣辱之主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
也可不慎乎虽为外典意与斯合但所行内外异耳)。】

「善男子我唯知此诚语解脱如诸菩萨摩诃
萨与诚愿语行止无违言必以诚未曾虚妄
无量功德因之出生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善
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妙意华门彼有童子
名曰德生复有童女名为有德汝诣彼问菩
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指后云妙意华门者妙意华者即苏满那
音释¶ 第 783a 页
华其城门侧有之故亦在南天当受其训
得求友之妙意胜因之华故童子表于净
智智则万德由生童女表于净悲悲为众
德之本以悲智相导故二人同会会缘之
终此二满故将见慈氏绍佛位故(会缘之终此二
满者即悲智满言将见慈氏绍佛位者慈氏悲满佛位智满耳)。】

「时善财童子于法尊重礼婆罗门足绕无数
匝恋仰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七十六之二

** 音释


(补火切)

(举夭切正曲曰矫)

(他官切激流也)

(如两切)


(勒可切)

(子宋切统理也)

(力照切治也)
鬼魅
(魅明秘切精怪也)

咒诅
(咒则救切愿也诅庄助切沮也)
癫痫
(癫音颠痫音闲癫痫怪病也)


(苏可切)

(鸟故切)

(鲁可切)

(勒可切)

(奴可切)


(苏果切)

(邱茄切)
音释¶ 第 78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