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教化品第三¶
教化品第三¶ 第 359a 页
教化品第三¶ 第 386a 页


仁王经疏卷中(本)

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 教化品第三

将释此品。略有二义。初解品名。后正释文。菩
萨化生。以善示众名教。令彼改恶为化。品义
如上。或可教众离恶。化令住善。故名教化。依
本记云。此品宗明分别菩萨得空之阶位。应
言五忍品。而言教化品者。自有二义。一五忍
菩萨。摄化众生。二者如来以五忍法教。教
化诸王。故名教化品。

经。白佛言(至)众生可化。

释曰。第二依文正
教化品第三¶ 第 386b 页 T33-0386.png
释。上来广释二护。文别有三。初观空品。明护
佛果。是自利行。次教化品。释十地菩萨利他
行。后二谛品。辨二护所依理。上来已辨护
佛果讫。自下第二。释十地行。于此品中。大
分为二。初王发三问。后世尊正答。此即初
也。文有两节。初白佛言护十地行菩萨者。牒
前品中护十地行。菩萨即能护人也。次云何
可行等者。正发问辞。问有三意。一行可行者。
问菩萨自利可行法。二云何行化众生者。问
利他行。谓依何地行。能化众生。三以何相众
生可化者。问所化生实不实相。又解初问自
利依何行相。故以五忍行答之。次问利他依
何位行。故以十地行答之。后问何相众生可
化。故以幻化身。见幻化众生。而教化之。至文
当释。问岂不此品说利他行。如何初问自利
行耶。答护菩萨行。通利自他。就胜说故。但言
教化。

佛告大王。五忍是菩萨法。

释曰。第二如来
正答。于中有二。初答前二问。后佛告大王汝
先言下。答第三问。前中有三。初正答二问。次
尔时百万下。王以偈赞。后佛告诸得道下。如
来述可。就答二问。于中有二。初正答前问。兼
一答利他。后白佛言下。正答后问。兼答自
利。前中有三。初标宗略答。次善男子下。次第
广释。后众生本业下。释已总结。前略答中。文
复有三。初标数略答。次依数列名。后结示自
性。此即初也。准下结文。诸佛菩萨。本所修
行。今随问答。但言菩萨。

伏忍上中下(至)寂灭忍上下。

释曰。第二依
教化品第三¶ 第 386c 页 T33-0386.png
数列名。谓地前三贤。未得无漏。不能内證但
能伏除。而不永断。名之为伏。忍谓忍解。体即
是慧。以伏标忍。名为伏忍。初二三地。得无漏
信。故名信忍。四五六地。趣无生忍。名之为
顺。七八九地。安住慧心无生理中。名无生
忍。灌顶菩萨。及如来地。观第一义寂灭真如。
名寂灭忍。然此五忍诸教不同。若依本业璎
珞经。略开六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
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解云。彼
经意者。如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金刚
心。及如来地。广开即有四十二贤圣。所谓十
解。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依善戒经。
瑜伽四十七。菩萨地。开为十三住。一者种性。
二者解行。十地为十。佛地为一。即名十三。如
此等文。不可具述。然此所说三伏忍位。略有
三释。一本记云。十信为习种性。十解为性种
性。十行为道种性。十回向已上。即属见道。
经说信等为其性故。又下经云。十信十止十
坚心。故知十信。为习种性。一云。此经十信为
习。十解十行为性。十回向为道种性。如何得
知十信为习。解云。如梁摄论。论曰。于几时中
修行。十地正行得圆满。论曰有五人。于三僧
祇劫。修行圆满。或七阿僧祇。或三十三阿
僧祇。言五人者。一愿乐行人。满初僧祇。次
有三人。谓清净意乐行人。有相行人。无相
行人。于前六地及第七地。满第二阿僧祇。
从此已后。第五无功用行人。满第三僧祇。
彼释论云。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
解。十行。十回向。如须陀洹前有四方便。广说
教化品第三¶ 第 387a 页 T33-0387.png
如彼。解云。十信初心。入僧祇数。理应摄在习
种性位。由斯义故。十解十行。性种性摄。十回
向心。道种性摄。如理应知。一云。此经三品伏
忍。如璎珞经三种伏忍。虽有三说。后说为正。
所以者何。若如初说。如何经说伏忍圣胎三
十人也。应说圣胎人有四十。又违本业经
说。贤圣四十二种。应说贤圣有五十二。若如
次说。二失同前。又彼所引。愿乐位中。四种人
者。真谛自案。非论正文。由斯大唐世亲论
本。及大业本。皆无此文。故三释中。后说为
正。顺诸圣教。不违道理。

经。名为诸佛菩萨脩般若波罗蜜。

释曰。第
三总结。五忍是可行法。心以慧为性。如经
可知。

经。善男子(至)脩行伏忍。

释曰。自下第二广
释五忍。即分为五。就伏忍中。三贤不同。复分
为三。此即第一释习种性。于中有五。一明方
便。二菩萨入位。三显化力。四释超过。五彰
胜因。此即第一明方便也。言初发相信者。未
入十住十信人也。谓初发心。而未见理。名为
想信。长耳三藏云。习种性前。有三想发心。谓
假想发。轻想发。信想发。假想发者。藉三种
力。一善友力。谓善知识。二行力。谓受律仪。
三法力。谓通别两力。通谓如来藏。别谓信
等五根。缘此三力。于佛菩提。假起菩提想。求
以自安安他。如声闻假观非青青想而能治
惑。此中乖尔。名假想发。此后想想不已。义
当难识。譬如轻毛无所倚著。名轻想发。此
后心路转明。信珠显现。名信想发。即入十信
教化品第三¶ 第 387b 页 T33-0387.png
位。故名初发想信也。恒河沙众生者。显发心
者多入。位者小。是故经云。譬之鱼子。庵罗树
华。结果甚小。修习伏忍者。即修十信。为伏
忍方便。故璎珞经说。一贤名门。谓初发心。未
上住前。有十恒名字菩萨。常修十心。谓信进
念定。及至愿心。又曰十信以前。想心中行者。
是退分善根。若一劫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
十住。

经。于三宝中(至)回向心。

释曰。第二正辨入
位。于三宝田。生十种心。就十心中。前五自
利。后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后五心
者。一施。二戒。三护三宝。四求胜果。名为愿
心。五回求菩提。名回向心。问璎珞经。及华严
等。所说十住。与此经异。有何意耶。后十住
者。一发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
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
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解云。旧来相
传。十住二种。一者别相十住。如璎珞经发
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谓信心等。以为十住
体。诸位皆行十信心故。是故本业经中。初地
菩萨。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
也。今此经中依通相说。故不相违。

经。是为菩萨(至)化众生。

释曰。第三显其化
力。谓十住菩萨。作铜轮王。王二天下。南西二
方。故言小分化生也。

经。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

释曰。第四释超
二乘地。

经。一切诸佛(至)为圣胎也。

释曰。第五彰成
胜因。谓诸菩萨长养行者。十心。令成圣胎
教化品第三¶ 第 387c 页 T33-0387.png
故。

经。复次善男子(至)有十心(或有本云。次第起于慧地。性种性有十心。且依前本)

释曰。自下第二明性种性。文别有四。一明入
位。二显位体。三辨摄化。四释离过。此明入
位。于三忍中居第二位。故言复次。三中第二。
名中伏忍。与前闻慧。邻接而生。即是思数。不
依定水。故名乾慧。即思慧也。今言干者。此
字谬也。故璎珞经。说有六性。亦名六慧。言六
性者。如前所引。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
种性。等觉性。妙觉性。言六慧者。闻慧。思慧。
修慧。照寂名性慧。寂照慧。故知干慧。即思
慧也。习已成性。名性种性。有十心者。总标其
数。问善戒经等。习后性前。何故此经。习前性
后。答瑜伽等说。立第八识。分别现行种子
差别。种子为性。现行为习。故彼经说。先性
后习。今此仁王本业经等。不说第八。唯现非
种。初起名习。习以成性。故彼此说。互不相
违。

经。所谓四意止(至)无我也。

释曰。第二显位
体性。文别有三。初明四意止。即四念处。次明
三意止。即三善根。后明三意止。谓三世因
果忍。言四意止者。用慧为体。而言意止者。意
谓心王。由慧力故。令心止住四种境中。故名
意止。身受心法者。辨所观境也。言不净苦无
常无我也。正明四观除四颠倒。所谓观身不
净。能除净倒。观受是苦。能除乐倒。观心无
常。能除常倒。观法无我。能除我倒。

经。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

释曰。第二三
善根断嗔贪痴。此明三种善根。令心止住三
教化品第三¶ 第 388a 页 T33-0388.png
种境。故名三意止。慈是无嗔。施无贪。慧是
无痴。如其次第。除嗔贪痴。萨婆多宗。义如上
说。今依大乘。自有两释。一云同萨婆多。无痴
善根。以慧为体。一云离慧以外。别有无痴。如
成唯识等。今此经文。同萨婆多。用慧为体。

经。三意止。未来果忍也。

释曰。第三缘三
世因果忍。谓缘过去。唯因非果。若缘现在。亦
因亦果。望前后故。缘未来世。唯果非因。在
后时故。此亦是慧。忍受前境。故名为忍。

经。是菩萨亦能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三摄
化应知。

经。已能过(至)所不能坏。

释曰。第四离过。谓
过我人等者。远离我见。然彼我见。有众多名。
谓我人知者见者众生。如瑜伽有八种。名依
大般若。有十三名。言外道倒想者。六十二见
等。

经。复次善男子。修行上伏忍。进入平等道。
名为道种性地(或有本云。复有十道十种性地。旦依前本)

释曰。第三
释道种性地。文别有四。一标位总名。二出位
体性。三摄化分齐。四辨胜用。此即初也。谓
入初地。离能所取平等圣道。此与圣道为因
性故。名道种性。

经。所谓观色(至)解脱忍。

释曰。第二别出体
性。文别有三。初明五忍。次显三忍。后辨二
忍。合成十忍。总释意云。有情流转。五蕴为
体。流三界处。寻其根本。不离二谛。故成十
忍。忍谓忍解。然即是慧。前文五忍。从果
立名。由观五蕴。得五分法身故。后之五忍。从
境立名。寻即可知。此即第一明观五蕴。得前
教化品第三¶ 第 388b 页 T33-0388.png
五忍。谓观色蕴。便得戒忍。表无表戒。皆色
蕴故。准此经文。表无表戒。皆是色也。观识蕴
得知见忍。以了别识与知见慧。义相顺故。观
想蕴得定忍。以彼假想。能入定故。如四无色
由想故得。观受蕴得慧忍。以依受故。立于四
禅。由依禅故。能发者慧。是故观受。而得慧
忍。解脱忍者。是解脱身。解脱有二种。一者有
为解脱。即是胜解。二者无为解脱。此明由断
行蕴所摄烦恼。偏得行蕴所摄胜解。名解脱
忍。于境自在。名解脱故。是故婆沙。及佛地
论。皆说胜解为解脱身。故言观行蕴得解脱
忍。若广分别。义如别章。

经。观三界因果(至)无相忍。

释曰。第二释
三忍。谓观三界苦得空忍。于苦果上立空义
故。于三界因。得无愿忍。以烦恼业为谛因
故。通观因果。得无相忍。證因果空。證无相
故。又解。观欲界因果得无愿。极可厌故。观
色因果以得空。离粗法故。依欲色得无相。诸
十相法多分尽故。如是等释。不可具述。

经。观二谛虚实(至)得无生忍。

释曰。第三明
二谛忍。谓观俗得无常忍。观真得无生忍。此
约有为无为。以释二谛。

经。是菩萨(至)四天下。

释曰。第三摄化分
齐。谓道种性。作金轮王。化四天下。又解。是
菩萨十坚心者。结上十忍。

经。生一切众生善根。

释曰。第四辨其胜用。
义显可知。

经。又信忍菩萨所谓善达明行者。

释曰。第
二明信忍。文别有四。一标名配位。二明除障。
教化品第三¶ 第 388c 页 T33-0388.png
三明摄化分齐。四明发行种子。此即第一
标名配位。言信忍者。标名。以无漏信。信三宝
苦。故名信忍。言善达明中行者。配位如
下经说。善谓善觉。初地菩萨。现證二空。故名
善觉。达即离达。所谓二地。离犯戒垢。达真俗
境。故名离达。明即明慧。谓第三地。以三慧
光。明诸法故。名明慧。此上三地。五蕴假人。
名为行者。

经。断三界色烦恼缚。

释曰。第二明除障也。
然此除障。诸教不同。就实正理。如成唯识第
十卷说。谓一切障。二障所摄。烦恼障中。见
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
已伏。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
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已上能顿尽。
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
暂现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毕竟不行。所知
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
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种。于十地中。渐次断
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彼障现起。
地前渐伏。乃至十地。方永断尽。八地已上。六
识俱者。不复现行。无漏观心。及果相续。能违
彼故。第七俱者。犹可现行。法空智果起位方
伏。前五转识。设未转依。无漏伏故。障不现
起。虽于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断灭烦恼障
种。而彼粗重。熏渐断灭。由斯故说。二障粗
重。一一皆有三住断义。虽诸住中皆断粗重。
而三位显。是故偏说。然此经文。且依此品。地
前伏忍。而伏非断。信忍三地。说断三界色
烦恼缚。顺忍三地。能断三界心等烦恼。无生
教化品第三¶ 第 389a 页 T33-0389.png
忍地。亦释三界心色等习。至寂灭忍。佛菩
萨断三界心习。即此下文受持品说。初地断
贪。二地断嗔。三地断痴。四地断见。五地断
疑。六地断三界集因集果。七地断三界习因
业果。八地观心心寂灭。九地灭心心相。十地
證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者。为显诸地胜劣
差别。就障粗重。说贪嗔等。非就实义。所以
者何。就实正理。如前所说。烦恼障中。见所
断种。见位永断。修所断种。要至金刚一刹那
中。方能顿断。若所知障。地地别断。故知烦
恼障中。位位断者。就粗重说。然此所说色心
烦恼。自有两释。一云从境得名。若缘色者。名
色烦恼。若缘心者。名心烦恼。或可从喻得名。
色心相望。色粗心细。是故粗惑。名色烦恼。其
细惑者。名心烦恼。色心习者。就习气中。若粗
习气。但言色心烦恼。若微细者。名色心习。问
习气以何为体。解云。旧相传说。二障种子
若粗易断。名为正使。细而难断。名为习气。
慈恩三藏。依瑜伽等说。习气无堪任性。亦
名粗重。谓由二障种子力故。所引有漏五蕴
上有无堪任性。与所依蕴。非一非异。无别体
性。故言非异。断不断别。故言非一。然此粗
重。无体性故。不能别得择灭法无为。而
断位者。且加烦恼障中。见所断种。唯有一
品。所引习气。有无量品。若依二乘。从七方
便。渐断习气。乃至罗汉。入无馀依随所依舍。
若回心者。至菩萨见道无间道时。断见所断
种。所引习气。解脱道时。方能断尽修所断种。
乃至菩萨金刚心时。方能断尽所引习气。至
教化品第三¶ 第 389b 页 T33-0389.png
妙觉位。解脱道中。方能断尽。若广分别。如成
唯识记。问若尔如何此经等云。于诸地中。断
贪嗔等。又菩萨地。说二障种。有三位断。如何
会释。解云。如上所引。成唯识论第十卷说。
由此道理。本业璎珞上卷所说。三贤菩萨。伏
三界烦恼粗业道。粗相续果。亦不起粗。是见
道。喜忍伏三道业道。离忍伏人中业道。明
忍伏六天业道。焰忍伏诸见业道。胜忍伏疑
见业道。光忍伏心因业道。无生忍伏果业道。
不动忍伏色因业道。光忍伏心因业道。寂灭
忍伏心色二习业道。无垢忍伏习果道。习前
已断。而果不败亡。是故佛子三贤。名为伏断。
喜忍已上。亦伏亦断一切烦恼。觉忍现时。法
界中一切无明。顿断无馀。亦显诸位胜劣异
故。拟宜而说。非实正理。设有馀教异此说。
亦应准此。若广分别。具如别章。

经。能化(至)无量功德。

释曰。第三摄化分齐。
谓初地百佛国。二地千佛国。三地万佛国。所
现化身。三地差别。准上应知。又现神通。无量
功德差别。谓初地神通。动百佛国。二地千
佛国。三地万佛国土也。

经。常以十五心为首。

释曰。第四明发行种
子。文别有三。初总标。以十五心为首。次列十
五心。后总结。此即总标。十五心为发行本
种。

经。四摄法(至)三解脱门。

释曰。第二列十五
心。谓四摄等四门功德。便成十五心功德也。
言弘愿。如璎珞经说。愿一切众生。度苦断
集。證灭修道。名四弘愿。具说如彼。
教化品第三¶ 第 389c 页 T33-0389.png

经。是菩萨从善地(或有本云。从善觉地至)根本种子。


曰。第三总结。应知。

经。又顺忍菩萨(至)现法。

释曰。第三顺忍。
文别有三。初标名配位。次明除障。后显摄化
分齐。此即初也。顺无生忍观。名为顺忍。言
见胜现法者配位。见谓炎慧。即第四地。得道
品见。故名为见。胜即难胜。是第五地。难有
二义。一劝难化众生。心无垢难。二所化
不从。心无垢难。能退二难。于难得胜。名难胜
地。言现法者。即是第六现前地十二缘观。恒
现在前。名现前地。

经。能断(至)烦恼缚。

释曰。第二明其除障。
谓此位中。断缘心烦恼系缚。名心烦恼缚。或
望前位色烦恼粗显。此位中心烦恼细。故喻
于心。所言等者。等心所也。

经。故现一身(至)化众生。

释曰。第三摄化分
齐。谓现一实身。于十方佛国中。现无量通化
众生。或可于十方国。各现一化身化众生。
故言一身。问何故信忍现百身等。此顺忍中。
但言一身。解云。信忍明其化身。故说多身。此
说实身。故说一也。问菩萨身。一时到十方不。
答有两说。一云能到。不思议故。一云不到。实
身不可在多处故。虽有两释。且依后说。

经。又无生忍(至)观慧。

释曰。第四明无生忍。
文别有三。初标名配位。次明除障。后明摄
化分齐。言无生忍者。诸说不同。有说名遍
计所执。名为无生。无自体故。或说遍计所执。
及圆成实。皆名无生。如解深密瑜伽论。或
说三性皆名无生。谓本性无生。自然无生。惑
教化品第三¶ 第 390a 页 T33-0390.png
苦无生。如成唯识等言。所谓远不动慧者。
配位。七地名远行。至功用心最后边故。八地
名不动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九地名观慧。四
无碍解。化有情故。

经。亦断三界心色等习烦恼。

释曰。第二明
除障也。谓于前位。已断色心烦恼。今此位中
所断微细。名心色等习。

经。现不可说(至)神通。

释曰。第三摄化分
齐。如经可知。

经。复次寂灭忍。

释曰。第五辨寂灭忍。文别
有四。一标名配位。二辨其除障。三约谛辨
异。四无缘下。所化分齐。前中有三。初标名。
次赞用。后配位。此即标名。若依本记。寂是
定。灭是慧。依定发慧。灭诸漏故。名寂灭忍。
一云。离诸法相。究竟真如。名为寂灭。缘彼境
智。名寂灭忍。

经。佛与菩萨(至)入金刚三昧。

释曰。第二赞
用。言金刚者。自有二义。一能断智。名为金
刚。能断一切诸烦恼故。今此经。依此而说。
二所断惑。名为金刚。性强难断。似金刚故。
故新翻般若。名为能断金刚。惑可金刚。亦
属能断。由此义故。佛与菩萨。同用此忍。

经。下忍行中行(至)萨般若。

释曰。第三配
位。萨婆若。此云一切智。

经。共观第一义谛。

释曰。第二辨其除障。文
别有三。初明观境。次辨除障。后显二道差别
之相。此即初也。谓佛菩萨。同观真如第一义
谛。问此位同观。有胜劣不。若有胜劣。本业经
中。何名等觉。若无胜劣。如何瑜伽。八复次释
教化品第三¶ 第 390b 页 T33-0390.png
胜劣差别。答云。诸说不同。一云。缘真即无
胜劣。若缘俗境。胜劣不同。故经与论。互不相
违。一云。据实胜劣不同。故涅槃云。十地菩
萨。闻见佛性。于如来地。眼见佛性。具说如。
彼又瑜伽论十四五曰。所见月光喻二位。故
知二位定有胜劣。而言等者。等断一障。故说
为等。慈恩三藏。意从后释。

经。断三界心习。

释曰。第二正辨除障。于前
位中。已断色心二种粗习。今此位中。亦断色
心二种细习。为显所断最微细故。但名心
习。

经。无明尽相(至)为萨婆若。

释曰。第三正辨
二道差别相。然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无
明尽相为金刚尽相者。显无间道相。据实一
切烦恼皆尽。就根本说。是故但言无明尽相。
即用此相。为金刚尽相。解脱道中。已过无明
尽相。故言无相为萨婆若。若依本记。无明尽
相为金刚者。显无间道相。谓于此位。有涉
相尽。就根本说。故言无明尽相为金刚尽相。
无相为萨婆若者。显解脱道。言尽相等者。无
间道时。惑相虽尽。犹有境智异相。故不言无
相。于此位中。尽无明相。亦无境智异相。故
尽相无相为萨婆若。虽有两释。且依后释。

经。超度世谛(至)等法性。

释曰。第三约谛辨
异。三贤多住世谛。十地多住真谛。度三贤故。
超世谛。度十地故。超第一义谛。超世谛故非
有。超第一义谛故非无。故为第十一地。萨云
若觉。自有两说。一云。萨婆若名一切智。萨云
若名一切种智。若依本记。皆翻一切智。言
教化品第三¶ 第 390c 页 T33-0390.png
湛然清净。常住不变。同真际。等法性者。重释
萨云若。常住之相。诸说不同。一云。即准此
文。如来常住无生无灭。一云。为相续常。故说
常住。具如三身章。

经。无缘大悲来化三界。

释曰。第四摄化
分齐。文别有二。初标宗略释。后依宗广释。
此即初也。谓一切有情。能化所化。皆不离三
界。大悲是能化之具。众生是所化之境。萨婆
若是能化之体。大悲有三。一众生缘。二法缘。
三无缘。初通外道。次通二乘。后唯佛及菩萨。
若广分别。如智度论二十三。及佛地论第五
等。今佛世尊。以大悲力。化一切众生。乘一切
智。来化三界。

经。善男子(至)亦不出三界。

释曰。自下第二
依宗广释。文别有三。初申正理。次三界外下。
破异师说。后大王我言下。引古證今。此即
初也。若依本记。此有四义。一烦恼用。由惑
发业。生三界报故。二生死果。谓所感果。体
属三界。二十二根中。三无漏根虽非三界。依
三界身。故言不出。三智慧体。谓佛三身所有
智慧。名智慧体化三界处。故言不出四智慧
用。反显界内有所化生。意明佛智化三界用。
虽名相中有此四义。皆是虚妄。若出三界系
缚。即见第一义。如理不复见有能化所化也。
今解此文。有其三义。初烦恼及果。体属三界。
在三界处。故言不出。次辨二十二根。谓三无
漏根。在三界处。眼等五根。及五受根。男女意
命。体属三界。信等五根。有属有在。后佛三
身。虽非三界。亦在三界。故言不出。或可三无
教化品第三¶ 第 391a 页 T33-0391.png
漏根。亦后三界九根中起。故说在界。

经。三界外(至)非七佛之所说。

释曰。第二破
异师说。文有两节。初牒彼外计。后指同外道。
谓外疑云。岂不二乘圣者出三界外。若言三
界外无众生。佛二乘教。何所化耶。由斯计云。
三界外所化众生。是故世尊破云。三界外有
一众生界者。吠世史迦外道。大有经中说。非
七佛说。言大有者。彼说六句义。一实。二德。
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和合句义。彼说大
有。名大有经。问岂不三界外有变易生死。云
何此经说三界外无众生耶。答真谛三藏自有
两释。一恒解者。据实界外变易生。而此经
中。未明此义。亦无有过。依佛教中。如声闻藏
四阿笈摩。但说佛身是无常法。未明佛性常
住身义。说佛无常。亦无过失。此亦如是。依佛
教故。二依理释。随分别心。计有三界。及三界
外有变易生。皆不称理。由此断所计。界外
生死。据实还是不出三界。故大品云。从三界
中出。至萨婆若。以不动故。唯此等经。无别
有情出三界外。即依此意。释经可知。慈恩三
藏。作如是释。变易生死。无别业果。即依三界
所有业果。由边际定。转胜转妙。故名变易。三
界门中。随本业果。即彼界摄。故此经云。出三
界外。无别有情。而诸圣教。互不相违。若广
分别。义如别章。

经。大王我常语(至)觉萨云若性。

释曰。第三
引古證今。若依本记。断三界者。谓除六识。名
为业谛。断烦恼者。阿陀那即第七识。说烦
恼净果报尽者。除阿赖耶。是第八识。说为果
教化品第三¶ 第 391b 页 T33-0391.png
净。如是三净。名之为佛。自性清净。名萨云若
性。此意说云。一切众生。三种净者。即名为
佛。由此应知。设得佛果。不出三界。

经。众生本业。是诸佛菩萨本所修行。

释曰。
第三释已总结。文别有二。初总结五忍。后辨
位长短。此即总结。如经可知。

经。五忍中十四忍具足。

释曰。第二对十四
忍。辨位长短。谓五忍对十四忍。展转相摄。寻
即可知。

经。白佛言(至)化众生。

释曰。自下第二正答
利他。兼释自利。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经。佛言从一地(至)一切知见故。

释曰。此即
第二如来正答。于中有二。先略。后广。此即
略答。文有三节。初明业所依地。谓从极喜。乃
至法云。问此文何故但说十地。答地前三贤。
贤而非圣。妙觉一地。已超菩萨。故因位中。随
胜而答。次简别二行。一自所行处。谓十地
自所行境。二佛所行境处谓妙觉地所行境
界。前之十地。但了自行所行处。后金刚一
念。通行二处。故下经云。得理尽三昧。同佛
行处。如佛境界。乃至广说。又如璎珞经云。佛
子。菩萨尔时住大寂门。乃至过十地解。与佛
同坐。具如彼说。后言一切知见故者。释成清
净。谓十地行。本业清净。皆由知见力所生故。
一云。从初地乃至后佛地。馀如前说。

经。本业者。

释曰。第二广答本业。文别有三。
初牒。次释。后是故下结。此即牒也。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自下第二
教化品第三¶ 第 391c 页 T33-0391.png
广释十地。即分为十。此即第一释善觉地。文
分为五。一居土宽狭。二配属王位。三显习法
门。四释地别行。五辨地通业。住百佛国者。
居土宽狭。本记云。国土有三。一说法土。百亿
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土。亿亿日月。化中乘。三
智慧土。无量世界。化菩萨。今言百佛国土者。
说法土也。言作阎浮四天王者。配属王位。问
此经意。但取天王。非阎浮提。如何此云作阎
浮四天王耶。答此有两释。一云。于四天王中。
但作领阎浮提增长天王。由南胜故。不作馀
王。一云。通作四种天王。就胜方便故。但言
阎浮提王。然此十王。诸教不同。依十地经。初
地菩萨。作阎浮王。二地菩萨。作转轮圣王。六
欲天中。除四天王。四静虑中。除第三禅。馀八
处中。如其次第。作八王位。今依此经。六欲天
中。及四静虑。如其次第。受十王位。除阎浮
王。及转轮王。言百法门者。第三显习法门。即
自利行。如上所说。于十信中。一一具行十信。
故言百法门也。言二谛平等心者。第四释地
别行。谓于初地。创證真如。如实了知真俗一
味。非即非离。非即故化义得成。非离故證法
皆空。言化一切众生。第五显地通行。地地
皆用化生为业。下有九地。多作五段。准此应
释。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二释离
达地。文复有五。一千佛国土中。居土宽狭。
二作忉利天王者。配业王位。忉利天者。此
是梵言讹略也。具足应言帝戾那(此云三)橙棱
(此云三十)题婆(此云天)宝思惟三藏云。当此三十三
教化品第三¶ 第 392a 页 T33-0392.png
天。三修千法门者。显习法门。谓十信心。一一
增修一百心故。名千法门。后渐增修。准此
应知。广如璎珞经第二卷说。四十善道者。
释地别行。修十善业。行戒地故。五化一切众
生者。显地通行。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三释发
光地。文复有五。言炎天者。此云时分。馀文准
上。

经。若菩萨(至)一切众生。

释曰。第四释炎慧
地。文复有五。兜率天者。此云喜足。道品即
是三十七道品。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五释难
胜地。文有五句。言二谛者。即世俗谛。第一义
谛。言四谛者。即苦集灭道谛。言八谛者。诸说
不同。一云。有作无作二种四谛。合说为八。若
依本记。苦苦。坏苦。行苦。分段。变易。善。不善。
正行。名为八谛。显扬第八。行苦谛。坏苦。苦
苦。流转。流息(瑜伽云还灭)。杂染。清净。正方便谛(瑜伽
云正加行)。名为八谛。解云。如次三苦。流转生死。流
息涅槃十。三种杂染。断彼所得清净无为
即彼能断。方便圣道。名八谛也。若依瑜伽
第四十六。亦同显扬。然彼二论。增数门中。
增一至十。广说如彼。今依十地。十四谛中。后
八种谛。以释此文。前之六谛即此经中。二
谛四谛。言八谛者。十地经云。觉法自相同相
故。善知相谛。觉法差别故。善知差别谛。觉分
别阴界入故。善知说成谛。觉身心苦恼故。善
知事谛。觉诸道生相续所。善知生谛。毕竟
灭一切热恼故。善知尽无生智谛。起不二行
教化品第三¶ 第 392b 页 T33-0392.png
故。善知令入道智谛。正觉一切法相故。善知
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
谛。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故。问经
说九谛。如何言八。答经意欲显妙觉胜故。
开为二谛。论意欲明同大乘故。合为一数。前
之七谛。通大小故。故今此经依八谛说。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

释曰。第六释现
前地。亦有五句。准上应知。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七释远
行地。亦有五句。言方便智愿智者。不舍众生。
起法无我。名方便智。由方便力。能作七门摄
众生事。愿力取生。恒为上首。名为愿智。即此
愿智。当方便智第一门摄。非十度中方便及
愿。言七门者。一愿力取生。教化馀众生故。
二说对治。为灭烦恼染及随烦恼。使寂灭故。
三为灭诸障故。四于大法众会集故。五见闻
亲近。供养修行。生福德故。六转法轮故。七
所问善释故。具如十地论第九卷说。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八释等
观地。亦有五句。言双照方便神通智者。双
照真俗互不相违。为方便。于入观中。能发
神通。故名神通智。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九释善慧
地。亦有五句。如文可知。

经。若菩萨(至)如佛境界。

释曰。第十释法云
地。亦有五句。一居土宽狭。如文可知。二配属
王位。言大静天王者。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
王。言三界主者。简三界王故。言三界主。三
脩不可说不可说法门者。显习法门。四德
教化品第三¶ 第 392c 页 T33-0392.png
理尽下。释地别行。觉行已满。名曰理尽。与
佛如来。共断细障。名同佛行。无明即是三界
本原。此地能尽。名为尽原。若依本记。阿赖耶
识。以此为本原。五教化一切众生如佛境界
者。显地通行。

经。是故(至)行净。

释曰。第三总结。文别有
二。初结菩萨业。后结如来业。此即初也。

经。若十方(至)无量众生。

释曰。第二结如来
业。

经。尔时(至)波罗蜜。

释曰。自下第二月光偈
赞。于中有三。初大众供养。次月光正赞。后时
诸下。辨众得益。此即初也。文有两节。初香华
供养后合掌听闻。依十地论。供养有三种。一
者利养供养。谓衣服卧具等。二者恭敬供
养。谓香华幡盖等。三者行供养。谓修行信戒
行等。此当第二敬供养也。

经。今于佛前。以偈叹曰。

释曰。第二月光正
赞。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以偈正赞。此即
初也。所言偈者。自有二说。一云。偈者竭也。
摄义竭尽。故名为偈。一云。依正梵音。名为
伽他。此云颂而言偈者。是讹略也。然所说
偈。必具四句。梵音钵陀。此翻为迹。外譬真
如诸象四迹成身。偈亦如是。

经。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


曰。自下第二以偈正赞。此中总有二十九行
偈半。大分为三。初一偈半。略叹佛德。次五忍
下。二十五偈。广叹五忍德。后如来下。有三
偈。叹佛化业。就叹佛德。文别有三。初有半
偈。叹佛自体。即叹佛宝。次有半偈。叹佛说
教化品第三¶ 第 393a 页 T33-0393.png
法。即叹法宝。后有半偈。叹佛摄众。即叹僧
宝。此即初也。然此颂文。诸说不同。若依本
记。颂初二句。明佛三业。具足五义。一世尊
者。威德具足。二导师者。智慧具足。三金刚
体者。法身具足。四心行寂灭者。解脱具足。五
转法轮者。化他具足。解云五中金刚体者。叹
法身德。馀之三句。叹受用身。转法轮者。赞其
化身。三身别相。具如别章。一云。初二句。赞
佛三密。初之一句。赞佛身密。具一切德。众
所尊重。名为世尊。相好圆满。引导众生。名为
导师。其身不坏。犹如金刚。故名金刚体。于后
句中。赞二种密。初之四字。赞其意密。内證真
如。离能所相。故名心行寂灭。后之三字。赞
其语密。远近同闻。无所壅隔。名转法轮。若广
分别。如三密经。

经。八辨洪音为众说。时众得道百万亿。


曰。第二赞佛说法。文有两节。初赞妙辨。后赞
德益。言词巧妙为辨。远近皆遍曰洪。言八
音者。如梵魔喻经云。佛说法声。有其八种。一
最好声。二易了声。三濡软声。四调和声。五
慧声。六不诬声。七深妙声。八不女声。又璎
珞经。有八种声。谓内外因果。及四无碍声。即
为八也。又贤愚经。十住断结经等。亦说八种。
与此不同。恐繁不述。言时众得道百万亿者。
第二赞众得益。如经可知。

经。时六天人皆出家道。成比丘众菩萨行。

释曰。第三叹佛摄众。谓说法时。六欲诸天。及
人民众。成出家道。及菩萨行等。问如何六天
有出家众益。依本记云。出家二种。一心出
教化品第三¶ 第 393b 页 T33-0393.png
家。二形出家。今六欲天。依于佛法。皆出生
死家。故不相违。

经。五忍功德(至)能尽原。

释曰。上来略叹佛
德讫。自下第二二十五偈。广叹五忍。于中有
二。初有一颂。总叹五忍。后佛众下二十四颂。
别赞五忍。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之一句。赞
所了法。次有一句。辨能了人。后有二句。显其
胜劣。此明除佛以外。障未除故不能穷尽。故
不名智但名为忍。唯佛一人。能尽忍源。障已
尽故。

经。佛众法海三宝藏。无量功德摄在中。


曰。自下第二有二十四颂。别赞五忍。文别
有四。一有五偈。叹伏忍。二善觉下五偈。叹信
忍。三炎慧下有四偈。叹顺忍。四远达下有十
偈。合释无生寂灭二忍。就伏忍中。文别有三。
初有一偈半。颂方便。次有一偈。显正位。后
二偈半。显势力。前中有三初之二句。信所
依境。次有二句。明发信心。后有二句。配属王
位。此即初也。释三宝义。具如别章。

经。十善菩萨(至)苦轮海。

释曰。第二明其发
心。依本记云。十信菩萨。由发大心。求出三
界。虽未即能永出三界。以能远离三恶道苦。
是故总言长别三界。

经。中下品(至)铁轮王(或有本云宝者谬也)

释曰。第三配
属王位。谓十善业道中下品者。得粟散王。若
上品者。得铁轮王。小王众多。犹如散粟。从喻
立号。名粟散王。依本业经。十善有三。上品铁
轮。中品粟散。下品人王。

经。习种(至)四天下。

释曰。第二一偈。颂其正位。
教化品第三¶ 第 393c 页 T33-0393.png
谓十住菩萨习种性。作铜轮王。王二天下。十
行菩萨性种性。银轮王。王三天下。十回向菩
萨道种性。金轮王。王四天下。言七宝者。轮宝。
主兵臣宝。主藏臣宝。象宝。马宝。女宝。如意
珠宝。问如是七宝。四种轮王。皆具有不。答皆
悉具有。而胜劣异。故大婆沙三十卷云。诸转
轮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罗延力(那罗延者。
此名人种。人与天女和合王而生。根本是人种类。故名人种)。王三洲者。有代根
伽力。王二洲者。有钵罗塞建提力(是大力鬼神是鬼趣摄也)
王一洲者。有摩诃路健那力(此名露形是人中神)。此四
轮宝。亦有差别。王四洲者。有金轮宝。其量正
等四俱卢舍。王三洲者。有银轮宝。其量正等
三俱卢舍。王二洲者。有铜轮宝。其量正等二
俱庐舍。王一洲者。有铁轮宝。其量正等一
俱卢舍。如四轮宝有此差别。应知馀宝亦有
胜劣。谓王四洲者。馀宝最胜。乃至一洲者。
馀宝最劣。

经。伏忍圣胎(至)十贤心。

释曰。第三显其势
力。文别有二。初之一偈。对佛辨力。后一偈
半。就菩萨辨。前中有二。初之二句。标三伏
忍。后有二句。正赞势力。此即初也。若依本
记。初句总标三十忍。次句别配三位。言十
信者。即十信位。十止者。即十解位。十坚心
者。即十行位。今解不尔。十信即十解。亦名十
住。十行名十止。十回向名十坚心。如上已
说。

经。三世诸佛(至)伏忍生。

释曰。第二正赞势
力。如文可知。

经。一切菩萨(至)信心难。

释曰。第二对菩萨
教化品第三¶ 第 394a 页 T33-0394.png
辨。于中有二。初标发心。后释二利。此即初
也。言发心者。显扬第二。有二发心。一世俗发
心。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
发誓愿言。长老忆念。或言圣者忆念。或者
邬波柁耶。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无上菩提
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
六波罗蜜。皆为證得无上菩提。故我今与诸
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證知。我是菩萨。
第二第三亦复如是。二證法性发心。谓如有
一已过第一劫阿僧祇耶。已證菩萨初极喜
地。已入菩萨定无生位。已如实知无上菩提
方便。已悟自身将近等近大菩提果。解自他
悉平等故。得大乘意。已至不住流转寂灭。菩
萨道故。得广大意。由如是故。于大菩提愿不
退转。是證发心。庄严第七。发心有四。一信
行发心。谓信地。二净依发心。谓前七地。三报
得发心。谓后三地。四无障发心。谓如来地。若
依瑜伽七十二。说十种发心。恐繁不述。今此
经文。二发心中。世俗发心。四种发心。当信
行发心。若依本业。在十信位。谓十信心。信心有十。修百法门。故言行本。或十住中。初发
心住。

经。若得信心(至)初地道。

释曰。第二释自利
行。文别有三。初之二句。明自利行。次有一
句。显利他行。后一句。双结二利。此即初也。
言信心者依庄严论。此当上品。故彼第七云。
行尽阿僧祇。长信令增长。众善随信集。亦具
如海满。释云。若诸菩萨行行。尽一阿僧祇劫。
尔时长养于信。方至上品。若准彼文。当十回
教化品第三¶ 第 394b 页 T33-0394.png
向。今此经文。重赞十住第七不退也。问此种
性菩萨。为如此经。必不退耶。或有退耶。设尔
何失。若言退者。此经所说如何会释。若言不
退。本业经等。如何会释。解云。此义两释不
同。一龙猛菩萨宗。种性菩萨。决定不退。故金
刚仙论第一卷中。作如此说。然此习种性人。
亦有二种。一者性决定。二者不定。不定者。
未能决定入于性地。乃至初地。容有进退。故
言不定。若遇善知识即不退。若不遇者。退入
外凡及二乘地。或性种性。犹退堕地狱。马鸣
菩萨起信论中。亦同此说。又乐庄严经中说。
性地菩萨。决定不退。是故宝鬘论中。有人问
龙树菩萨云。地持经中。道性地菩萨。退堕阿
毗地狱。此义云何。龙树菩萨答言。地持经中。
虽云性地菩萨堕地狱。我不明作如是说。
何以故。不增不减经中。明性地菩萨。毕竟不
堕地狱。又乐庄严经中说。性地菩萨。若一
时杀阎浮提众生。虽有此罪。犹不堕地狱。
若杀四天下。乃至大千世界众生。亦不堕地
狱。何以故。此人旷劫修行。多供诸佛。功德智
慧。善根纯熟。虽造重罪。以福德力故。罪即
消灭。不堕地狱。如热铁𨫼。以一渧水。投之于
上。即自消灭。以此验知。性地菩萨。不堕地
狱。问若尔者。二经相违。云何会通。解云。地
持经中。道言入者。摧怖地前。令其生惧。速證
初地。非谓实入阿鼻地狱。如十地经中七劝。
劝八地菩萨言。汝莫乐住寂灭。然八地菩萨。
既位出功用。永绝识务。念念无生。运运自进。
岂有乐住寂灭。假劝方进也。欲速入九地十
教化品第三¶ 第 394c 页 T33-0394.png
地乃至佛地。是故加劝。非谓实乐住寂灭。此
亦实如是。实不堕地狱。言其堕者。欲令速
證初地。非谓实堕也。故知性种以上。一向不
退。二慈氏菩萨宗。种性菩萨。亦有退入恶趣。
堕入外凡。如前所引。本业经第一卷云。信想
心中行者。是分善根诸善男子。若一劫二
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
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
蜜。上观现在前。后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
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
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
无我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
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萨
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
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
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
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
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准此等文。亦有
退者。而乐庄严等。说不退者。如本业经。修第
六度。遇善知识。故知种性。有退不退。问十信
位。有不退不。此有两释。一云。亦有不退。故
本业经第一卷说。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而与
十住。有差别者。十住第七住。位不退。十信第
六。唯信不退。一云。无不退义。是故此经第六
名施。本业第二自说戒心。由斯十住第六已
前。一向是退。第七住后方名不退。而言十信
第六不退者。译家谬也。

经。教化众生觉中行。

释曰。第二显利他行。
如文可知。
教化品第三¶ 第 395a 页 T33-0395.png

经。是名菩萨初发心。

释曰。第三总结二利。
上来明信不退者。说伏忍位。又解。一切菩萨
已下一偈半。说信忍方便。以庄严论说僧祇
末上品信故。于理无违。

经。善觉菩萨四天王。

释曰。自下第二有五
偈。别释信忍。文别有四。一有两偈释善觉地。
二有一偈明离达地。三有一偈。释明慧地。四
有一偈。断障分齐。此即第一也。文有七节。一
标名配位。二显地别行。三化土宽狭。四辨
登一乘。五释地别名。六显德具足。七入理不
动。此即第一标名配位。谓初觉生法二空。无
相见道。及三心等。故名善觉。配位如上。

经。双照二谛平等道。

释曰。第二显地别行。
依真谛释。双观二义。一入观见真。二出观见
俗。出入合说。故云双观。慈恩三藏。一时双
缘。故名双观。然此双观。略有四种。一方便
双观。谓十回向中。四善根位。于一刹那。缘名
义等。假有实无。假有是俗。实无即真。于中初
习。容有前后。若纯熟位。即得双观。二證位
双观。如即此经。三功用双观。谓难胜地。四任
运双观。八地以上。今于此中。證位双观。

经。权化众生游百国。

释曰。第三化土宽狭。

经。始登一乘无相道。

释曰。第四辨登一乘。
然释此文。诸说不同。一云。就理说一乘。一
云。依行说一乘。具如别章。

经。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德行名为地。


曰。第五释地别名。义谓极喜地。亦名为住。
智住理故。即彼般若。亦名为地。生诸德故。

经。初住一心足德行。

释曰。第六显德具足。
教化品第三¶ 第 395b 页 T33-0395.png
谓初地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

经。于第一义而不动。

释曰。第七入理不动。
谓入理时。非分别所动。故名不动。或不退
故。名而不动。

经。离达开士忉利王(至)无无无生无二照。


曰。第二此一颂文。释离达地。文有三节。初标
名配位。次化土宽狭。如经可知。后显地别行。
言离达开士忉利王者。标名配位。离犯戒垢。
达照一味真如。故名离达。即当三十三天王。
言现形六道千国土者。辨土宽狭。言无缘等。
者第三显土别行。释此经文。诸说不同。一
本记云。上句明境净。下句明智净。言无缘者。
依他假缘空无相。分别假相空。第三谛者。
真实性空。解云。除遣三性。存三无性也。言无
无者。是无分别性。以体无故。言无生者。依他
性空。言无二照者。圆成实性空。然此照言。该
通上二。慈恩三藏云。上句境净。下句智净。准
同前释。言无缘者。生无自性。性体即依他。无
自在天等为缘生故。言无相者。相无自性。性
即所执相。以无自体。为其性故。言第三谛
者。胜义无自性性。真如为体。而无所执。真空
相故。释能净智。准前应知。

经。明慧空照(至)变化生。

释曰。第三有一偈文。
释明慧地。文有三节。初标名配位。次化土宽
狭。如经可知。后显地别行。言忍心者。即是
能观之智。言无二者。谓离有无二相。即用无
二。为第三谛。言出有者。出三界有。言入无
者。离分段有。入变化生。变化生者。即是变
易生死也。如何得知第三地中。出有入无。
教化品第三¶ 第 395c 页 T33-0395.png
变化生即是变易生死。解云。如显扬论。变易
生死。亦名变化。又第三地。即施戒修中。修定
地。由边际定力。受变易生。故知第三地。受变
易生。

经。善觉(至)无遗照。

释曰。第四有一偈。明断
惑分齐。谓上善觉离达明慧三位菩萨。能断
三界色烦恼缚。所以者何。执三界色为实有
故。下有半颂。释断所由。以彼菩萨。还观三界
身口色上法性。第一真如。无遗照故。方能断
(或有本云。无唯照者谬也)

经。炎慧妙光(至)空有了。

释曰。自下第二
有四偈。释顺忍。于中有二。初有三偈。正明行
位。后有一偈。明断惑分齐。前中有三。初有一
偈。明炎慧地。次有一偈。明胜慧地。后有一
偈。明法现地。此明炎慧地。即十地中。第四
炎慧地。文别有三。初标名配位。次化土宽狭。
后显地别行。炎慧妙光者。第一标地别名。道
品慧光。断所知障。如炎烧薪。法喻双举。名为
炎慧妙光。于十度中。行精进度。名大精进。配
王摄土。如经可知。显别行中。言实智缘寂方
便道者。略开二智。谓一实根本智。唯缘寂
静真如。二后所得方便智。通缘真俗。故今
且举方便道。不辨所缘。下句重释二智。达无
生者。释上实智。照空有了者。释后得智。通照
真俗。

经。胜慧(至)入无间。

释曰。第二偈。明胜慧
地。文别有三。初标名配位。次化土宽狭。后显
地别行。言胜慧者。即难胜地。真俗二智。难合
能合。故名难胜。今此经意。了知真俗。及第一
教化品第三¶ 第 396a 页 T33-0396.png
义。能了知故。名为胜慧。自达明了。不由他
力。故名胜慧。配位分齐。如经可知。言空空
谛观。至入无间者。第三显地别行。本记释
云。就真谛门空有二义。一者人空。二者法空。
故曰空空谛观。或可有无皆空曰空空。虽
有无相。名无二相。俗谛门中。变化六道。无细
不入。故言入无间。

经。法现开士自在王。

释曰。第三有一偈。释
第六地。文别有三。初标名配位。次显地别行。
后化土分齐。言法现者。是第六地。缘生空观
法。现在前故。名为法现。即六天中。他化自在
天王也。言无二无照至大智光者。显地别
行。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故言无二。或可离有
无相。故言无二。无能所證。故言无照。内證生
法两空。故言达理空。具足能證真俗二谛。及
第一义。故言三谛现前大智光。化土宽狭。
如文可知。

经。炎胜(至)迷心惑。

释曰。自下第二有一
偈。明断惑分齐。文别有二。初上半正明断惑。
后下半释断所由。此即初也。炎谓炎慧。胜即
胜慧。法现即是法现。如是三人。起无漏定。皆
离有无二相。及无能取所取相。名无相定。此
上三智。能洗力三界迷心粗惑。理实通断迷
色心惑。欲显胜劣。且说迷心。

经。定慧寂然(至)无量报。

释曰。第二释所
由。缘空为境。故言空慧。行相寂静。无能缘所
缘相。故名无缘观。前云无相定者。显所依定。
此句即显能依观智。前迷心惑。缘心为境。故
能断智。还观心空。无量报者。现所观境。无量
教化品第三¶ 第 396b 页 T33-0396.png
三界心报。

经。远达无生初禅王。

释曰。自下第四有十
偈。释后二忍。于中有三。初两偈半。别释下品
无生忍。次等观下五偈。合释二忍。后圆智下
两偈半。释上品寂灭忍。前中有二。初广释行
相。后断惑分齐。释行相中。文别有三。初标
名配位。次化土宽狭。后显地别相。此即初
也。言远达无生初禅王者。标名配位也。此七
地至功用位。最后边际。纯作真如无生观。
故名远达地。如解深密=蜜【甲】*密密。谓此地中。无缺无
间。證入无相。不同六地暂时现前。又复邻近
第八净地。具斯二义。名远行地。

经。常万亿土教众生。

释曰。第二化土宽狭。
若准前文。言百万亿。略举大数。故言万亿。

经。未度报身(至)空寂行。

释曰。第二显地别
相。文有五节。一住报时分。谓此地中。受分
段生。唯一身在。故智度论云。七地菩萨。未
舍虫身肉身。或可二十一生中。末后一生。
故言一生。二进入胜位。谓所入地。双观二谛。
故言等观。圣道恒行。故言法流。三始入行
相。此有两释。一云。始入第八。任运而起。故
曰无缘。功用不动。犹若金刚。一云。第七初證
无生。离分别相。名曰无缘。其智坚利。名金刚
忍。四不受分段。亦有两释。一云。八地已上
永不受。二云。七地当永不受。五依境辨观。初
句观真。后句缘俗。亦有两释。一云。第八观第
三谛。离有无相。名无二照。却观分段二十
一生。作空寂行。一云。第七作二谛观。大同前
释。
教化品第三¶ 第 396c 页 T33-0396.png

经。三界爱习(至)独谛了。

释曰。第二断惑分
齐。然释此文。诸说不同。一本记云。三界爱习
一句。谓三界爱。皆须如理。不复别见。故言
顺道定。远达一句。别前未證见如如。故言独
了。一一类。诸师依十地经。共作此释。有爱佛
习。不违道定。故名顺道定。如是爱习。远达正
士。独能解了。而此段文。不辨断惑。今解不
尔。此文正明断惑分齐。所以知然。如诸位中。
理应合释断惑分齐。故知此文正明断惑。今
依二经。释此文意。一十地经云。此远行地。不
名有烦恼者。一切烦恼不行故。贪求如来智
慧未满足故。不名无烦恼者。此经亦尔。爱佛
智慧。习未断故。名顺道定。远达正士。独谛
了者。谛谓谛实。前之六地。但断烦恼。未断习
气。故今第七。名独谛了。二依解深密经。与
前少异。谓从初地乃至十地。由故意力。起烦
恼故。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生苦故。无有过
失。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有无量功德。以此三
义故。此经言顺道定。而言三界爱习者。彼云
粗重。此云爱习。其义一也。

经。等观菩萨二禅王。

释曰。第二五偈。合释
二忍。文别有二。初有四偈。别释三品。后有一
偈。断惑分齐。前中有三。初一偈平。释等观
地。次一偈文。释慧光地。后一偈半。释灌顶
位。就等观中。文别有四。一标名配位。二显
其胜用。三化土宽狭。四显地别行。此即第一
标名配位。

经。变生法身无量光。

释曰。第二显其胜用。
谓于此地。受变易生。名为法身。證法性如所
教化品第三¶ 第 397a 页 T33-0397.png
生身故。名为法身。惑诸功德所依止故。称
为法身。放无量光。照诸国土。

经。入百恒土化众生。

释曰。第三化土宽狭。

经。圆照三世恒劫事。

释曰。第四有三句。显
地别行。有其三义。初句照俗。次句重释。后句
照真。此即初也。依本记云。道前为过去。道
中为现在。道后为未来。

经。返照乐虚无尽源。

释曰。第二句。重释圆
照三世。依本记云。言返照者。返照过去地前
之事。言乐虚者。缘现在乐。虚而不实乐。言无
尽源者。照知未来道后。不可尽其源。

经。于第三谛常寂然。

释曰。第三明其照真。
谓第八地。观智寂然。照智真如。第三谛也。

经。慧光开士(至)一念了。

释曰。第二一偈。释
慧光地。文别有三。初标名配位。次化土宽狭。
如文可知。后显地别行。谓此地中。得四辨故。
虽在真如无为空行。而恒沙佛。三藏圣教。一
念能了。

经。灌顶菩萨四禅王。

释曰。第三一偈半。释
灌顶位。文别有三。初标名配位。次化土宽
狭。后显地别行。此即初也。言灌顶者。华严经
第二十七云。譬如轮王太子。成就王相。取四
大海水。灌子顶上。即名为灌顶大王。菩萨亦
如是。受职时。诸佛以智水。灌是菩萨顶。名灌
顶法王。是名菩萨入大智慧职地。

经。于亿恒土化群生。

释曰。第二化土宽狭。
如文可知。

经。始入金刚(至)常湛然。

释曰。第三显地别
行。文有四节。一明胜用。谓金刚一念。断障已
教化品第三¶ 第 397b 页 T33-0397.png
了。或可照境已了。二辨度生。谓三十生中。一
生未尽。三显品数。位在下忍。四辨入位。谓解
脱道。即成妙觉。

经。等慧(至)一切尽。

释曰。第二一偈。断惑分
齐。于上等观慧光灌顶三品。除前缘心。无明
习尽。谓无间道现在前时。无明习相故烦恼
等。一切皆尽。

经。圆智无相(至)无极悲。

释曰。第三有两偈
半。明妙觉位。文别有二。初正赞三德。后第一
义下。重赞其德。前中有四。一标名配位。谓圆
满智。缘无相故。名为无相。或可智用离能所
缘故。名为无相。二尽生分位。谓三十生尽。
于一切境。齐等而觉。名等大觉。此上二句。赞
智德也。三證大无为。谓有馀无馀二种圆寂。
不可破坏。如金刚藏。此之一句。赞断德也。四
具大慈悲。谓尽生死。具无极悲。此显恩德。穷
未来际。故言无极。

经。第一义谛(至)妙智存。

释曰。第二有一偈
半。重赞其德。文有三节。初之二句。就境赞
智。次有二句。就位赞德。后有二句。约时赞
德。此即初也。谓内證真谛。非分别所动。故
言常安隐。穷生死俗源。尽涅槃真性。成妙觉
智。故妙智存。

经。三贤十圣(至)居净土。

释曰。第二就位赞
德。谓始从三贤。至灌顶位。有漏未尽。言住果
报。唯佛一人。生死报尽。无有漏法。故居净土。

经。一切众生(至)居净土。

释曰。第三约时赞
德。谓一切众生。虽无有始。而有尽时。名
暂住报。唯佛一人。有始无终。名居净土。
教化品第三¶ 第 397c 页 T33-0397.png

经。如来三业(至)礼三宝。

释曰。自下第三赞
佛三业。文别有五。一初二句。总赞三业。二有
一偈。别赞三业。三有半偈。赞说无畏。四有半
偈。赞能动地。五有半偈。赞佛快说。就总赞
中。初之一句。总赞三业。后有一句。显已归
礼。言三业德无极者。如前所说。身业坚固。意
业寂静。口业能说。皆无穷尽。故言无极。由
斯我今敬礼三宝。

经。法王无上(至)无缘照。

释曰。自下第二有
一偈。别赞三业。于中有三。初有二句。别赞
身业。譬如大树覆盖人众。如来身力覆盖亦
然。次有一句。别赞口业。称理说法。非无义
利。后有一句。别赞意业。其心寂静。无缘大
悲普照有情。

经。人中师子(至)散金华。

释曰。第三赞说无
畏。文有两即。初之一句。赞说无畏。后有一
句。欢喜供养。

经。百亿万土(至)受妙报。

释曰。第四有半偈。
赞能动地。文有两节。初赞佛动地。后众受妙
报。

经。天尊快说(至)略难佛。

释曰。第五有半偈。
叹佛快说。文有两节。初句赞佛快说。诸王
后句。申已赞说之意。

经。时诸大众(至)无量功德藏。

释曰。自下第
三。辨众得益。若依本记。有七种益。即分为
七。此即第一得开慧益。

经。得大法利。

释曰。第二得思慧益。以已思
慧。胜于闻慧。名大法利。

经。即于座中(至)无生忍。

释曰。第三得修慧
教化品第三¶ 第 398a 页 T33-0398.png
益。言三趣者。是三恶趣。问如何恶趣能得
修慧益。萨婆多宗。不许恶趣能得修慧。今
大乘宗。亦得修慧。故大云经。诸畜生等。得定
律仪。

经。八部(至)天上受道。

释曰。第四现在安乐
住。言八部阿修罗者。四天王住下。有四阿修
罗王。一罗睺阿修罗。二毗摩质多罗。三波
利。四毗楼阇。须弥山下。又有四大阿修罗。一
陀㝹。二富楼魔。三波罗诃。四兜牟楼。

经。三生(至)得入正位。

释曰。第五正位。

经。證圣人性。

释曰。第六净眼位。證圣人性。
四字是二乘所得。

经。得一切无量报。

释曰。第七未来乐住。既
闻圣教。得生报后报无量果也。又云。就得益
中。文别有二。初明总益。谓众闻法。后即于
下。显其别益。谓诸天鬼神。乃至人畜地狱。
得初地无生法忍。馀文大同前说。虽有两说。
且依前说。地狱能得初地无生。不应理故。

经。佛告诸行得道(至)大师子吼。

释曰。自下
第三如来述成领解。文别有二。初赞王能说。
后善男子下。赞所说法。前中有二。初赞王能
说。后世尊述赞。二能说中。文有二节。初标所
告众。后对众正赞。此即初也。谓听众中。天众
最胜。或得圣果。是实非化。故名得道果。实天
众言。善男子等者。第二对众正赞。叙今胜古。
成师子吼。谓于过去龙光佛边。为第四炎慧
开士。我为第八等观开士。我今成佛。汝来第
九地。作师子吼。

经。如是如是乃至知斯事。

释曰。第二如来
教化品第三¶ 第 398b 页 T33-0398.png
述成。文有两节。初赞教称理。后显所诠理。此
即初也。王所说教。称所诠理。教理相应。是
故重言如是如是。言不思议等者。非三贤境。
名不思议。龙树释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世
亲等云。心言路绝。其义一也。非十地境。名不
可度量。此即校量难胜功德。是故唯佛与佛。
乃知斯事。

经。善男子(至)不可思议。

释曰。第二赞所说
法。文别有三。初正赞所说。次善男子。是十四
法门下。赞用劝修。后时诸众中下。大众供养。
就正赞中。文别有三。初释不可思议。次善男
子下。释不可度量。后我今下。释唯佛乃知。就
不思议中。文复有三。初标宗略说。次外人徵
诘。后世尊广释。前中有四。一总标其数。谓十
四般若。二别叙属当。谓地前三忍。地地三品。
成三十忍。三二藏分别。谓一切行藏者。前十
三忍。一切佛藏者。上寂灭忍。由此二种摄诸
功德。名之为藏。四结不思议。如是二藏。名不
可思议。

经。何以故。

释曰。第二外人徵诘。依何义故。
行藏佛藏。皆不思议。

经。一切诸佛(至)是中化。

释曰。自下第三。依
宗广释。文别有二。初唯就佛藏。明不思议。次
一切众生下。合释二藏。明不思议。此即初也。
然此文。自有两说。一云。是中生。是中灭。是
中化者。法身无像。为物故形。以王宫现生。双
林托灭。随感应故。所以化也。无生无灭无化
者。其用弥寂。故体无生灭化也。无自他者。彼
己两亡第一无二者。境智俱绝。非化非不化
教化品第三¶ 第 398c 页 T33-0398.png
者。谈其大寂非化。据其大用非不化。非无无
相者。有无相对。若有有可有无。若有无可有
有。今明有无俱无。故言非无无相。无来去者。
明去来相绝。故中论云。已来亦无来。未来亦
无来。离已来未来。来相不可得。已去亦无去。
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相不可得。今释
此文。于中有二。初就化身。即相无相。明不思
议。后逐难重释。前中复二。初立三相。后遣三
相。此即初也。是中生者。明智德。是中灭者。
辨断德。是中化者。显恩德。此约化身。作如是
释。或可通依受用法身。释上生等。如理应
思。

经。而无生无灭无化。

释曰。第二遣生等三
相。约相无自性。故说无生等三相。

经。无自他(至)无去来。

释曰。第二逐难重释。
虽云无化。其相难知。故重释之。于中有二。先
法后喻。法有五义。展转相释。一无自他者。释
上无化。既无自他。如何有化。二第一无二者。
释无自他。第一义中。无自他二故。三非化非
不化者。释上无二。谓化是能化。不化是所化。
能所俱非。故第一义。无有二也。四非无者。遣
无。前已遣有。便拨为无。同恶取空。故言非
无。五无相无来去者。双遣有无。所言相者。是
有无相。来者有相。去者无相。今此般若。双遣
有无。故言无相。无来去也。

经。如虚空故。

释曰。第二举法同喻。

经。一切众生(至)行空故。

释曰。自下第二合
释二藏。明不思议。文别有二。先释。后结。释
中有二。初人法相对。辨不思议。后境智相对。
教化品第三¶ 第 399a 页 T33-0399.png
辨不思议。前中有二。初明人空。后明法空。此
即初也。文有两节。初以三义。辨我相空。后烦
恼下。就我众名。以辨人空。此即三义以辨空
相。言三义者。一无生无灭。二无缚无解。三
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言无生无灭者。诸说不
同。一云。无生无灭。即是总句。谓一切众生。
皆有生死。名为生灭。双遣死生。故言无生无
灭。一云。无生者遣常见。彼计我生而不灭故。
无灭者遣断见。彼计我灭而不续故。言无缚
无解者。自下别释。既无众生。说谁名为有缚
有解。故智论五十一缚脱品云。五众无缚无
脱。若毕竟空。无有作者。谁缚解。凡夫人法。
虚诳不可得故非缚。圣人法。毕竟空不可得
故非解。乃至云菩萨住是道中。诸烦恼不牵
堕凡夫中。故言不缚。不以诸无漏法破烦恼。
故言不解。具说如彼。真谛解云。人空真如。非
烦恼所缚。亦非智慧所了。空无所得故。言非
因非果者。双遣。卫世师外道。计我为作者。说
名为因。僧祛外道。计我为受者。名为果。故言
非因非果。言非不因果者。依俗理。非无因果。
言烦恼下。就我众名。以辨人空。于中有二。初
烦恼者。出能执法。所谓我见烦恼。我人等恼
乱行者。故名烦恼。后我人等者。辨所执我。
有众多名。于中有二。初辨我五名。一我。二
人。三知者。四见者。五受者。后我所等者。辨
我所空。谓前五种我。皆有我所。谓第一我所。
乃至第五受者所。总标五种。故言我所空。所
遣法体。通摄三受。所谓苦受名苦苦。乐受名
坏苦。舍受名行苦。是故三受。通名苦受。即此
教化品第三¶ 第 399b 页 T33-0399.png
三受。皆有为行。同是我所遣法。故言一切苦
受行苦故也。

经。一切法集(至)寂然空故。

释曰。第二明法
空也。有其五句。一一切法集者。标名辨假。谓
一切法集故名假。二幻化五阴者。举喻出体。
如幻五阴非人故。名为法假。三无合无散者。
显法别相。诸说不同。一云。五阴成身。名为
合。后离散时。名为散。双遣二相。故言无合无
散。由无分别智。不住于生死。故名无合。常起
大悲。故不入于涅槃。故言不散。五法同法性
者。摄妄归真门。一切诸法。皆用如为性。

经。法境界空(至)如虚空故。

释曰。第二境智
相对。辨不思议。于中有二。初辨境空。后释智
空。前中有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二。初法境
界空者。明总空相。谓一切境。无不空者。后空
无相不转等者。释其别空。文有三节。初明法
空。次无三宝者。通于人法二空。后无圣人六
道者。明人空也。初言空者。空三昧境。言无相
者。无相三昧境。无十相故。言不转者。是无愿
三昧境。以苦集染。不可转为无漏净故。如上
三境。皆非颠倒。非如幻化。是虚妄故。次言无
三宝者。双显人法二空。后言无圣人者。明能
化空。言六道者。辨所化空。言如虚空故者。第
二举喻。喻法空相。

经。般若无知(至)照相故行道。

释曰。第二智
空。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有二。初
遣知等六相。比度名智。推求言见。历境称行。
筹虑名缘。招果名因。领纳名受。如是六相。悉
皆是空。后释遣所由。故言不得一切照相。故
教化品第三¶ 第 399c 页 T33-0399.png
行道相。

经。斯行道相如虚空故。

释曰。第二举法同
喻。

经。法相如是(至)无心得。

释曰。第三总合。法
相如是者。合上六种空相。言何可有心得。无
心得者。有心是分别。无心是无分别心。如何
有心得。无心得。或可何可有心得者。遮有心
得。其境皆空。如何有心得无境也。无心得者。
许无心得。谓以境空故。无分别心。能得空
也。

经。是以般若(至)行而行。

释曰。第二结上四
义。文有四节。一人中行不可得。以生空故。二
法中行不可得。以法空故。三境中行不可得。
所缘空故。四解中行不可得。能缘空故。

经。是故般若(至)不可思议。

释曰。第三双结二
藏不可思议。文别有二。初依智总结。后就人
别结。此即初也。

经。而一切诸菩萨(或有本云诸佛菩萨至)亦不可思议。


曰。第二约人明不思议。文别有二。初明菩萨
无境而行。亦不思议。后明诸佛如幻境中。
行化众生。亦不思议。或先结后文佛菩萨藏。
后结前文佛藏不思议。

经。善男子(至)如海一滴。

释曰。自下第二挍
量叹胜。释上不可度量。谓王所说般若功德。
如大海水。灌顶菩萨。说其功德。如海一滴。故
知般若功德。不可思议。问灌顶菩萨。其位胜
王。如何说德不及月光。解云。就位而论。王即
不及菩萨。今佛加护。王胜菩萨。

经。我今略述(至)一切众生。

释曰。自下第三。释
教化品第三¶ 第 400a 页 T33-0400.png
上唯佛能知。文有三节。初明今佛说法般若
分义功德。次亦为下。明诸佛同说。后三贤下。
明十三开士共说功德。言分义者。说王功德
不可尽故。名为分义。或可三贤十圣。显所赞
也。谓即述可月光王。叹三贤十圣无量功德。

经。善男子(至)亦复如是。

释曰。第二叹用劝
修。于中有三。初正叹劝修。次何以故者。大王
反徵。后一切佛下。广释。前中二。初正叹劝修。
后若一切下。显无异路。此即初也。谓善男子。
如是十四法门。一切众生。三乘诸佛。乃至未
来诸佛之所修习。

经。若一切诸佛(至)无有是处。

释曰。第二显
无异路。如文可知。

经。何以故。

释曰。第二大王反徵。

经。一切佛(至)无异路故。

释曰。第三广释。文
别有三。初标正路。次是故下。示其正路。后是
人超过下。举果叹胜。此即初也。唯有此门。更
无异路。

经。是故一切(至)圆觉忍者。

释曰。第二示其
正路。谓无异路故。应依上十四忍门。应当修
学。

经。此人超过(至)现身得报。

释曰。第三举果
叹胜。有二利益。一超诸苦难。二现身得报。谓
得圣果等。

经。时诸众中(至)十四正行。

释曰。自下第三
大众供养。文别有三。初菩萨香华供养大众。
说十四正行。次十八梵天下。诸天供养。受持
读诵。后无量鬼神下。明鬼神修行般若。文显
可知。
教化品第三¶ 第 400b 页 T33-0400.png

经。佛告大王(至)众生相可化。

释曰。自下第
二。答第三问。无倒化生。文别有三。初牒前
问。次佛正答。后时诸无量下。时众得益。此即
初也。谓佛牒前第三问。假实门中。何相众生
可化。

经。若以(至)真行化众生。

释曰。第二如来正
答。文别有二。初略答。后广释。此即初也。谓
以如幻之身者。是能化菩萨。见幻化者。是所
化如幻。此如幻者。自有两释。一云。能化所
化。皆是依他。而非实故。说之如幻。如阿毗达
磨经。八喻显依化。一云。无故如幻。因缘所
生法。皆是空故。说之如幻。如诸般若下。答文
中。皆准此释。

经。众生后(至)异木石。

释曰。自下第二广中
有二。初明所化如幻。后大王若菩萨下。明能
化如幻。就所化中。文别有二。先释。后一切幻
化下。总结如幻。就正释中。释七种假。即分
为七。言七假者。一法假。二受假。三名假。四
相续假。五相待假。六缘成假。七因生假。此即
第一明法假。文别有二。初正明法假。后大王
凡夫下。凡圣取境。胜劣差别。前中有二。初明
本识能生色心。后后众生根本下。色心成阴
界等。前中有三。一明受生识。二生得善下。明
善恶种子识。三初一念下。约时明成众生色
心。此即初也。言众生识者。总标诸识。自有两
释。一真谛三藏。总立九识。一阿摩罗识。真如
本觉为性。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阿摩
罗识。此云无垢识。如九识章。馀之八识。大同
诸师。二慈恩三藏。但立八识。无第九识。而言
教化品第三¶ 第 400c 页 T33-0400.png
阿摩罗者。第八识中净分第八。然诸教立识
不定。有处但说六识。不说七八。如诸般若。或
说八识。如金光明等。而诸般若。所说六识。自
有三品。谓上中下。上品细者。名为赖邪。中
末那。下名六识。如是三品。从意根生。故名意
识。言初一念识。异木石者。随生何处。受生刹
那。初一念识。名正受生识。唯是异熟。自性分
别。异于木石。无强分别。

经。若生得善识本。

释曰。第二明善恶种子
识。就种子识。若具分别。具三熏习。一名言熏
习。二有支熏习。三我见熏习。初一通三性。以
为因缘。能生果法。次有支熏习。唯善恶性生。
善恶趣后。我见唯是染污。此后二种。于所生
果。作增上缘。然第八识。自有三相。一者因
相。是种子识。二者果相。谓受生识。三者自
相。合说二种。以为自相。据实种子具有三
性。就胜说故。不说无记。如是善恶。皆有二
种。一者生得。二者方便。初受生时。但得生
得。而非方便。或可此中且说生得。不说方
便。若依本记。生得善恶者。由有如来藏故。有
避苦求乐之心。此心从本性而有。不由外缘。
故言生得。背理成妄。妄故兴恶。恶亦生得。不
由化也。

经。初一念(至)众生色心。

释曰。第三约时辨
成众生色心。谓由种子。从初一念。至于金刚。
于中生不可说异熟识为本。成众生色心。问
成众生具三聚。谓色心及不相应。如何不说
不相应法。解云。依色心上。假立诸不相应。是
假非实。就实说故但说心。又解。大乘诸教不
教化品第三¶ 第 401a 页 T33-0401.png
同。如梁朝摄大乘云。诸有为法。不出色心(勘密
严经。百法论。引经说不相应)。问诸众生有本际不。若言有者。
如何经说众生本际不可知。若言无者。此经
所说。复如何通(勘不增不减经等)解云。即依此义。总约
诸宗。所说不同。有其四句。一有始无终。谓弥
沙塞部中。立有时头众生。随缘而有。如真谛
部执记中说。而彼宗中。虽无成文。义说无般
涅槃性。及佛果不灭者。得成初句。二无始有
终。谓如萨婆多宗。及经部。及大乘中定性二
乘。三有始有终。如弥沙塞部宗中。二乘圣者。
入无馀位。四无始无终者。无涅槃性。不定种
性。及菩萨种性。如瑜伽等。馀师所说。不可具
陈。若依本记。有二义。一依理论。不可说烦恼
在前在后。二依教化门。且约受生等。说之为
初。

经。众生根本(至)身名积聚。

释曰。第二色心
成阴界等。文别有二。初明成阴。后大王下。成
十二处等。此即初也。文别有二。初别释五阴。
后释盖名义。谓众生根本色。名色盖。亦名色
阴。如后当释。心名识盖等。此即开心。以为四
阴。谓受想等。所言盖者。释阴名义。旧翻为
盖。阴覆为义。慈恩三藏。翻之为蕴。蕴是积
聚义。于一一蕴。多法集成。故名为蕴。言身
名积聚者。释身名义。谓五蕴法。皆名为身
是蕴义。

经。大王(至)生无量色。

释曰。自下第二明色
心成十二处等。文别有三。初总明一色生无
量色。次眼所得下。别明所生诸色。后如是一
色下。总结能生色心。此即初也。谓一色法。能
教化品第三¶ 第 401b 页 T33-0401.png
生五尘等色。若具应言此一心法。生一心法。
或无量心。今总略故。但说生识。

经。眼所得为色(至)身得为触。

释曰。第二释
所生多色。文别有二。初明生五境。后明生五
根。境中有二。初明所造五境。后释能造四大。
此释五境。若具应言法处所摄色。或可此经
不明法处所摄色。是故不说。

经。坚持名地(至)轻动名风。

释曰。第二能造
四大。如文可知。

经。生五识处名根。

释曰。第二明生五根。谓
四大所造眼等五根。能生五识。故名五根。

经。如是一色一心(至)色心。

释曰。第三总结。
一色生十种色。谓五根五境。略而不说法处
色也。一心于十二处。能生意根。于十八界。
能生六识及与意界。而释中不说者。为存略
故。

经。大王凡夫(至)无量假色法。

释曰。自下第
二凡圣取境。胜劣差别。文别有二。初明凡境。
得假非实。后明圣境。得实非假。此即初也。

经。圣人六识(至)一切实法。

释曰。第二圣境
得实非假。然此文义意难了。诸说不同。若依
本记。凡夫六识。总相取法。故言得假。圣人分
明取四微等。故言得实。又解。凡夫俗。虚妄六
识。故得世谛假名之法。今解色等五境。皆有
二相。一者自相。即是实有。二者共相。即是
假有。异生五识。同时意识。皆得自相。是现量
故。后念意识。但得共相。是比量故。圣人取
境。亦复如是。今此经意。约粗细门。凡夫所
得。粗乃现量故。但得假境。圣人现量。以极
教化品第三¶ 第 401c 页 T33-0401.png
细故。但言得实。此即假说。

经。众生者世谛之名也。

释曰。自下第二明
受假。四门分别。即分为四。一二谛分别门。二
有无门。三六趣门。四四姓门。此即第一二
谛门也。如上所说。能成五蕴。名为法假。所
成之人。名为受假。如是受假。二谛门中。是假
法。世谛之名也。

经。若有若无(至)幻化故有。

释曰。第二有无分
别门。谓于俗谛门中。有假者故。名之为有。非
实性故。亦说为无。如是受假。世谛假。诳幻故
有。而非实有。

经。乃至六道幻化众生见幻化。

释曰。第三
六趣门。谓受假三界四生。乃至六道。所成受
假。皆幻化众生。见幻化。非实众生。

经。幻化见幻化(至)名为幻谛。

释曰。第四四
姓分别门。然释此文。自有两释。一云。幻化见
幻化者。总标能化所化。皆是幻化。婆罗门乃
至名为幻谛者。双显能化所化。皆具四姓。神
我有情。具足色心。皆名幻谛。一云。言幻化
者。标能化人。见幻化等。乃至名为幻谛。皆是
所化。

经。幻谛法(至)无义名。

释曰。第三释名假。文
别有二。初明佛前无名。后大王下。明如来立
名。前中有三。初明世谛无名义名。次明幻法
无名无体。后明三界六道皆无名字。此即初
也。谓幻谛法者。即世谛也。言无佛出世前等
者。佛未出时。无能说名字。亦无所说义名
字。

经。幻法幻化(至)无体相。

释曰。第二明幻法
教化品第三¶ 第 402a 页 T33-0402.png
无名无体。谓幻法有幻化用。如是体用。皆无
名字。亦无体相。如空化等。

经。无三界(至)六道名字。

释曰。第三释三界
六道。皆无名字。如文可知。

经。大王是故(至)六道名字。

释曰。第三如来
立名。文别有三。初世尊立名。次结名非一。后
指事重释。此即初也。谓佛未出。无诸名字。是
故世尊。为诸众生。说诸名字。

经。是名无量名字。

释曰。第二结名非一。如
文可知。

经。如空法(至)色法。

释曰。第三指事重释。谓
无量名字者。如说成众生身。有其七名。一者
空法。是空界色。二明四大。即分为四。三明心
法。谓六识心。及心所有法。四色法。谓五根五
境。法处所摄色。如是名字。其类非一。

经。相续假法非一非异。

释曰。自下第四明
相续假法。文别有三。一标宗。二反释。三顺
结。此即初也。如本记云。一是常见。前后是
一。无灭义故。异是断见。前后各异。无续义
故。故说其相非一非异。

经。一亦不续。异亦不续。

释曰。第二反释一
异之失。一亦不续。无续义故。异亦不续。条然
别体。无续义故。

经。非一非异。故名续谛。

释曰。第三顺结可
知。

经。相待假。名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

释曰。第五释相待假。文别有二。初标二种。一
者相避相待。或名决定相待。如一切法。展转
相待。二相夺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一尺物。
教化品第三¶ 第 402b 页 T33-0402.png
或长或短。所望别故。言长夺短。言短夺长。故
本记云。一切相待。即是相避相待。一法待一
切故。不定相待。即相夺相待。如丈尺等。有
云。正相待者。如说有无等。或色对眼。声对耳
等。不定相待者。傍相待。如五境展转相待
等。

经。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

释曰。第二
指事辨正相待也。

经。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

释曰。第六释
缘成假。谓五阴为缘成假众生。或可五阴为
缘。成假众生。故名缘成假问若尔。受假有何
别耶。解云。缘成摄受假。受假不能摄缘成
假。

经。俱时因果(至)三世善恶。

释曰。第七因生
假。谓同时因果。如说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
行等。即是俱时因果。种子自类相生等。即是
前后因果门。

经。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

释曰。就所化中。
文别有二。先释。后结。上来已释所化如幻讫。
此即第二结成所化如幻也。

经。大王(至)为若此。

释曰。此即第二结成能
化皆幻化。

经。时有无量(至)不可说德行。

释曰。第三明
时众得益。文别有三。初明得伏忍。谓即三贤。
次得空无生忍者。得二种忍。所谓空及无生
忍。一一皆通在于十地。后乃至等者得地门。
谓闻教力。能得初地乃至十地所有德行应
知。
仁王经疏中卷(本)
教化品第三¶ 第 402c 页 T33-0402.png

仁王经疏卷中(末)

西明寺沙门圆测撰

* 二谛品第四

将释此品。略有二义。一释品名。二正释文。释
品名者。谛有二种。一者世谛。谓有为法。从缘
而生。假而非实。故名世谛。二者真谛。实相真
如。本生清净。实而非假。故名真谛。或言世
俗。及胜义谛。世谓隐䨱。俗谓粗显。谓色心
等。粗显现法。隐䨱胜义。世即是俗。故名世
俗。是持业释。胜谓胜智。义即境义。谓真如
理。是胜智之境义。故名胜义。是依主释。皆名
谛者。如瑜伽说。谛有二义。一如所说相。不舍
离义。二由观此故。到究竟处。故名为谛。如是
总名二谛品者。此带数释。于此品中。辨二谛
义。故名二谛品。

经。尔时(至)有世谛不。

释曰。第二依文正释。
就内护中。文别有三。初观空品。明自利行。次
教化品。明利他行。后二谛品。明二护所依。上
来已释前二行讫。即此第三二护所依。若依
本记。于一品内。大分为三。一问答分别。二
谛不二。二白佛言下。问答分别说法不二。三
白佛言下。问答法门不二。今解即分为五。初
三同前。第四大王七佛下。赞经功德。第五大
王此经下。赞名劝持。就初门中。先问后答。问
中有三。初两徵。次双难。后总结。此即初也。
谓王两徵。谓第一义谛中为有世谛耶。为无
世谛耶(不者无也)将欲设难。故作两徵。
教化品第三¶ 第 403a 页 T33-0403.png

经。若言无者(至)智不应一。

释曰。第二双难
有无。先无后有。然此二难诸说不同。依本记
云。若言无者。凡夫智不应二谓真及俗。若
言有者。圣人智即不应一。谓第一义谛智。
据理论之。不一不二。若定唯一。凡夫见俗。
亦见真故。即应成圣。若依本业经佛母品。有
其二问。一问一二。二问有无。答有四重。彼
云。二谛法性。为一为二。为有为无。下佛答
云。佛子二谛者。世谛有故不空。无谛空故不
有。二常尔故不一。圣照空故不二。有佛无
佛。法界不变。法常清净故不二。诸佛还为凡
夫故不空。无无故不有。空实故不一。本际不
生故不二。不坏假名诸法相故不空。诸法即
非诸法故不有。法非法故不二。非非法故不
一。具说如彼。

经。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释曰。第三总结可
知。

经。佛告大王(至)一义二义。

释曰。第二世尊
正答。文别有二。初世尊略答。后七佛下。广释
前难。略中有三。初赞问有因。次略示义端。后
劝发三慧。此即初也。谓王曾问过去七佛。故
今能问一二之义。言过去七佛者。一毗婆尸
佛前更说一佛。如次第二毗婆尸。第三式佛。
第四尸弃。第五毗舍。第六拘那含。第七迦叶
(勘)。又解。毗婆尸第一。释迦文第七。从多为论。
故云过去七佛。据实释迦一佛。即是现在。

经。汝今无(至)一义二义。

释曰。第二略示义
端。谓汝今无听。我今无说。谓本记云。有听有
说。即是不一。无听无说。即云不一。即是二
教化品第三¶ 第 403b 页 T33-0403.png
谛。一真二俗。不二即是第一义谛。非真非俗。
故名第一义谛。一云不一。即是二谛差别义。
不二即是二谛无差别义。非谓二谛之外。更
立第三谛。虽有两说。后说为正。不尔应言三
谛品也。有作是难。有说有听。即为二义。便违
上说。二谛为二。听说皆是俗谛义故。今解不
尔。欲遮定执真俗一异。故今分别。随凡情取
二谛定异。随圣智辨非有差别。非谓听说别
配二谛。

经。王今谛听(至)如法修行。

释曰。第三劝发
三慧。准上应知。

经。七佛偈如是。

释曰。自下第二广释前难。
文别有二。初引七佛偈。以释一异。后长行中。
申今佛说。以通前难。前中有二。初长行发起。
后正引颂文。此即初也。

经。无相第一义(至)无自无他作。

释曰。正引
偈文。有八偈半。大分为三。初有三偈。正申二
谛。次有三偈。释一异义。正释王难。后二偈
半。辨世谛虚。结成上义。前中有三。且依本
记。初有一偈。明其二谛体俱本有。次一偈文。
以三假义。辨二谛有无。后一偈文。遣有无相。
以辨二谛。释初偈中。上半明真本有。谓无相
真如。本来自有。无自者。显人空。无他者。显
法空。又释无自者无我。无他者无我所。一云。
无自者。不从自生。无他者。不从他生。若具应
言不共不无因。为存略故。说初二句。虽有三
释。意存初说。下半明俗有。谓因缘法。有佛无
佛。本来有之。无自者。有为法上人空理。无他
者。有为法上法空理。更有二释。准上应知。
教化品第三¶ 第 403c 页 T33-0403.png

经。法性本无相(至)三伽集假有。

释曰。第二
有一行偈。以三假义。立二谛有无。由三假故。
无名相中。作名相说。于中三。初之二句。明真
无义。次有一句。明有义。后有一句。双结二
谛。皆是假有。言法性本无相者。诸法实性。本
来无相。是真无义。第一义空如者。异名重释。
亦名第一义空。亦名真如。诸有本有法者。此
明俗谛有义。谓诸有为蕴等诸法。因缘故有。
三假集假有者。双结二谛皆是假立。言三假
者。本记云。名相依他。二种假故。立俗谛有。
无相无生。一种假故。立真无义。有说一颂。上
半明真。下半明俗。言三假者。法受名假。义如
上说。

经。无无谛实无(至)有无义如是。

释曰。第三
有一偈。明亡即不二。存即不一。文别有三。初
之二句。明真无义。次有一句。显俗有义。后有
一句。双结有无。言无无谛者。遣名相之有。即
是无义。得无名相之有。亦是无义。双牒两无。
故名无无谛。即此二无。实是无也。故言实无。
寂灭第一空者。遣前二无。谓前二无。对有之
无。即安立谛。非究竟理。第二句明非安立谛。
断惑證灭。故言寂灭。体即一味真如。故言第
一义空。诸法因缘有者。释俗有义。第四一句。
双结可知。然此三偈。诸说不同。有云。上来三
行。初一人空。次一法空。第三双牒二无。故
言无无。有说。初偈出二谛体。次偈释二谛义。
后偈双结二谛有无义。一云。显其二谛有其
三门。一无相因缘二谛门。次偈实假二谛门。
后一偈有无二谛门。
教化品第三¶ 第 404a 页 T33-0404.png

经。有无本是二(至)二谛常不即。

释曰。自下
第二有三偈。明一二义。正通王难。文别有三。
初之一偈。理智相对。显非一二。次有一偈。智
理相对。遣一异执。后有一偈。智理相对。赞入
真义。此即初也。于中上半。举喻显法。谓真俗
境。本自恒有。如牛两角。下半明非一二。圣达
诸法不离真故。随相立理。有无并故。

经。解心见不二(至)非二何可得。

释曰。第二
智理相对。遣二一执。谓无分别智。唯證真故。
不可执为二。所立道理。有无别故。不可执为
一。

经。于解常自一(至)真入第一义。

释曰。第三
智理相对。赞入真义。此无二者。一牒上于解
常一义。谓无分别智。證一如来。外无别俗谛。
故言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经。世谛幻化起(至)因缘故诳有。

释曰。自下
第三有两偈半。辨世谛虚。结成上义。于中有
三。初之一偈。总显世虚。次有一偈。显能所化
虚。后有半偈。结观归人。就初偈中。初之一
句。显世谛法。虚如幻起。后有三句。举喻显
法。喻有三种。一者空华。二者树影。三者第三
(或有本云三首者谬之也)然释此喻。诸说不同。有说。空华
有相无体。喻分别性。树影托质而起。喻依他
性。第三手。相性并无。譬真实性。是安立故。
遂是世谛。由因缘故。妄执为有。一云。三喻喻
一切法空。故大品等。显十喻。以说诸法无不
皆空。一云。三喻显所执空。故解深密云。由所
执性。立三无性。会般若云。一切诸法无自性
者。依相无自性性说。故知不遣依他亦是空。
教化品第三¶ 第 404b 页 T33-0404.png
具如别章。

经。幻化见幻化(至)谛实则皆无。

释曰。第二
显能所化虚。谓幻化见幻化者。皆非实有。故
维摩云。其说法者。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
得。诸说不同。准上应知。

经。名为诸佛观。菩萨观亦然。

释曰。第三结
观归人。如上所说。一二之义。是佛菩萨之所
观也。

经。大王菩萨(至)化众生。

释曰。自下第二申
今佛说一二之义。文别有二。初明二义。后佛
及下。释其一义。此即二义。谓佛告大王。菩萨
摩诃萨。于第一义中。为化众生。常照二谛。由
般若故。常照真谛。不著生死。异于凡夫。由大
悲故。常照俗谛。不著涅槃。异于二乘。此即二
义。

经。佛及众生(至)一而无二。

释曰。自下第二
释其一义。文别有三。一能所化以明一义。二
一切法下。境智相对以明一义。后菩萨下。染
净相对以明一义。就能所中。复分为三。初标。
次徵。后释。此即标宗。谓略答中。无听无说。
为一义也。

经。何以故。

释曰。次徵。能所既殊。如何言一。

经。以众生空故(至)得置众生空。

释曰。第三
释成一义。随能所化。俗相虽殊。而空理一。由
斯所化。能化亦空。能所俱空。是其一义。

经。以一切法空故空空。

释曰。第二境智相
对。以明一义。文别有三。初标。次徵后释。此
即标宗。且依一门。辨一切法。不出境智皆空。
故言空空。
教化品第三¶ 第 404c 页 T33-0404.png

经。何以故。

释曰。徵。境智既殊。空应非一。

经。般若无相。二谛虚空。

释曰。第三成一义。
文别有二。初正释一义。后般若下。逐难重释。
此即初也。谓般若对境。无能取所取相故空。
二谛于第一义。无差别故空。是故般若二谛。
一而无二。

经。般若空(至)无他相故。

释曰。第二逐难重
释。所以者何。一切法空相。显可知。般若空
相。有何差别。是故偏说般若空相。文别有二。
初依诸位。显体空相。后依佛果。显用空相。此
即初也。谓般若空。从于生死十二缘生位。乃
至涅槃一切智位。无人相故无自相。无法相
故无他相。即以人法二空。而为体相。

经。五眼成就时见无所见。

释曰。第二谓依
佛果。显用空相。文别有二。初明无见用。后明
无受用。此即初也。五眼成就时者。总举五眼。
意取后三。肉天二眼。非般若故。三眼见时。无
能见相。即是空义。

经。行亦不受(至)一切法亦不受。

释曰。第二
明无受用。言不受者。不执著义。不受有四。一
行。谓著行。二不行。谓不著行。三非行非不
行。即是无记行。四不受一切法。此明三眼。于
四境中。皆不执著。无执著用。故说为空。此皆
空故。亦是一义。

经。菩萨未成佛时(至)以烦恼为菩提。

释曰。
第三染净相对。以释一义。文别有三。初标。次
徵。后释。此即初也。染谓烦恼。是生死根本。
净谓菩提。为涅槃本。如斯二种。用空为性。以
未悟时。迷菩提性。故为烦恼。至已悟时。觉烦
教化品第三¶ 第 405a 页 T33-0405.png
恼性即是菩提。

经。何以故。

释曰。次徵。谓染净乖违。如何
成一。

经。于第一义(至)一切法如故。

释曰。第三释
成一义。有其二因。一遮。二表。谓第一义中。
无染净相。故言无二。一切诸法。皆悉如故。是
一空义。依本记。有九种义。以释不二。恐繁
不述。

经。白佛言(至)而行诸法相。

释曰。自下第二
问答分别说法不二。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
即问也。此问意云。若一切法如如中无文字。
云何诸佛。依于文字。行诸法相。

经。大王(至)论议如。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文
别有二。初明说空。即是利他。后明修空。是自
利空。前中有三。初别明十二部空。次是名味
下。总辨教空。后若取者。显不行空。言法轮
者。法轮有二。一教。二行。此中说教。以为法
轮。言法本如等者。列十二部经。然十二名。诸
教不同。自有经文。唯梵非翻。如深密解脱经
第三卷。所谓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陀.
忧陀那.尼陀那.阿婆陀那.伊帝忧多伽.阇多
伽.毗佛略.阿浮陀檀摩.忧波提舍。自有经
文。唯翻非梵。如解深密经第三卷。所谓契经.
应诵.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
方广.希法.论议.自有经文。梵翻杂用。如法
华第一卷。所谓修多罗.伽陀.本事.本生.未
曾有.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等。所以
如是诸本异者。诸代翻译。意乐别故。深密解
脱。与解深密。同本译别。如是等义。具如别
教化品第三¶ 第 405b 页 T33-0405.png
章。今云法本如等者。一梵音修多罗。此云法
本。释有二义。一教为理本。二总为别本。二祇
夜。此云重诵。诵前长行。三和伽罗那。此云受
记。受佛记别。四伽陀。此云不诵偈。亦名讽
诵。不诵长行。五忧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六尼
陀那。此云因缘。亦名调伏。由彼广明制戒缘
起。故名戒经。七阿婆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
忧多伽。此云法界。亦名本生。界是生义。九阇
多伽。此云本事。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勘)。十
一阿浮陀檀摩。此云未曾有。十二忧波提舍。
此云论议。如是十二。皆云如者。如是空义。

经。是名味句(至)一切如。

释曰。第二总辨教
空。若依本记。有其四义。故本记云。二结成
有四。一名味句。是应说。二音声。是正说。三
果报。是能说。四一切如。即是依说。依此真如
理。而说法。实无法可说也。今解不尔。此即第
二总辨教体空。然出教体。诸说不同。有处说
名等为体。有处说声。有处合说。具如别章。今
依此经。名句文身及声为体。故前观空品云。
佛说句文声。而今所说名味句音声果者。名
等是假。声体是实。依实声上。假立名等。故言
声果。如是文字记句。皆是如也。

经。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

释曰。第三不行
空。谓若依文字。不悟如者。如诸部等。不行
空也。

经。大王如如文字。修诸佛智母。

释曰。第二
修空。若依本记。第二修学空有五。第一能
修。第二所修。第三本性。第四如理修。第五结
成。一能修之智。修如如佛母。能生佛故名智
教化品第三¶ 第 405c 页 T33-0405.png
母。二所修正是佛母。即萨婆若。即一切智。有
三义。一众生性。譬如意珠。所须皆能成就。二
众生根。譬如清水。影和润清。如慈悲心。三
众生智。譬如虚空。于如如不转不异。性是不
改义。所求竟得。是不改。也根是能生义。能
生慈悲。利益一切众生。第三明本性以为母。
未得佛时。以当佛为智母。若得佛时。即萨婆
若。是一切智。诸佛未成佛时。名自性。即是隐
为如来藏。后修得佛。解脱道时。性显为法身。
即萨婆若。觉显本性。名修者为化。为化能显
本佛。故名智母。未得为性者。未得时但有本
性。故名性佛性。若道中引出佛性。果即涅槃。
即至果佛性也。未来得通二性。已得唯是涅
槃性。三乘有三种三乘。一乘三乘者。树王佛
是小中大乘。缘觉中。声闻小中小。同观四谛
故。次大乘三乘。一回向声闻缘觉。观如得人
无我空为二。地前菩萨同观如。得入见无我
空故大若相望者。回向声闻缘觉为内。大乘
内。外小中寂静声闻缘觉为外。大乘外也。第
三就初地后为三者。初地名见。二地至七地
为修。八地至佛地为究竟地。若取大望小乘。
同观四谛。皆名为小。若小望大。同缘如如。皆
名为大。据修习虽有三乘。论其本性。皆不生
灭。一切众生。以此为觉性者。通结本性义。分
为三也。第四如理修者。文言若菩萨无受下。
有五波罗蜜。一无受无分别故波罗蜜。无受
有二。一凡夫不能通达。亦名无受。不受著故。
今菩萨通达。而不受著也。能不受故。二无文
字。无语言波罗蜜。文字假说。理论无也三离
教化品第三¶ 第 406a 页 T33-0406.png
文字无二波罗蜜。四非非文字。无果波罗蜜。
菩萨修解。能离文字。得解脱。此解是果。是非
文字解。此解亦空。故言非非文字。五为修文
字者。明一味波罗蜜故。證真性为最胜。翻波
罗蜜。为究竟最胜也。第五结护佛果。护十地。
护因。护化众生利他。今解不尔。问答分别
说法不二。文别有初问答分别说法不二。后
大王下。依上说法。修诸智母。上来已释空讫。
自下第二。修诸智母。文别有三。初广辨修习。
次三乘下。逐难重释。后大王下。结修所成。就
广辨修。文别有二。初明因位智母。后即为萨
波若体者。果之智母。就因位中。文别有二。初
明修性智母。后一切下。明理性智母。如是二
性。能生佛智。故言智母。此即第一明修性智
母。谓从地前。至金刚位。依教空修习。生受用
身一切智果。即是生因。若望法身。即谓了因。
或可如者指示。亦显十二文字非一。是故重
言如如文字。修诸佛智母者。谓诸位中。所修
诸行。能生诸佛智。故言诸佛智母。

经。一切众生性根本智母。

释曰。自下第二
明理性智母。谓诸因位。真如佛性。能显法身
本觉智果。故言性根本智母。即是正因。若望
受用。即是依因。

经。即为萨波若体。

显果智母。谓萨波若。诸
佛智根本。亦名智母。

经。诸佛未成佛(至)已得为萨波若。

释曰。此即
第二依时属当。谓诸佛未成佛。以当佛为智
母。用法身报身为智母。未得为性者。在因位
中。行性理性。以为佛性。已得为萨波若者。至
教化品第三¶ 第 406b 页 T33-0406.png
果位中。法身本觉。报身妙觉。为一切智也。

经。三乘(至)以此为觉性故。

释曰。自下第二逐
难重释。谓前文云。修诸佛智母。或云性根本
智母。其相难解。故今重释。文别有二。初释
理性。后菩萨下。重释。文别有二。初释理性。
后菩萨下。重释行性。此即初也。谓前所说性
根本智母者。即三乘身中。理性般若。不生不
灭。自性常住。是故一切众生。以此为佛性。即
以此文。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或可三
乘菩萨。皆名为觉。用此实相般若。为三乘
觉性。

经。若菩萨(至)波罗蜜。

释曰。第二重释行性。
谓前所说。如如文字。修诸智母。而未能显修
相差别。故今重释。文有两节。即初释如如文
字。后修无脩下。释修诸智母。谓若菩萨无受
乃至非非文者。名为如如文字。然此四句。
诸说不同。一云。无受者总句。菩萨不执文字。
故言不受。无文字者。下有三句。别释不受。一
不受无文字。以不执著无文字故。离文字者。
非文字义。若文字应非文字。故作此言。不受
离文字。若非非文字。应非非文字。故作此言。
不受非非文字。一云。不受无文字。不受所执
文字。不受离文字者。不受依他。不受非非文
字者。不受圆成实性文字。修无修文字等者。
释上修诸佛智母。谓菩萨修行。不作是念。
我是能修文字。为所修者。乃得真性般若波
罗蜜。

经。大王(至)为若此。

释曰。第三结修所成。谓
若菩萨。如上修习。能成三答。所谓护佛。护
教化品第三¶ 第 406c 页 T33-0406.png
化。护十地行。

经。白佛言(至)为无量耶。

释曰。第三问答分
别。法门不二。若依本记。文别有三。一正明法
门不二。二赞经德。三立经名。就初门中。先
问。后答。此即王问。有其三问。一问根。根有
二。一佛性为根。二道中为根。二问行。即八万
四千阴入等门。三问法门。有二。一方便法门。
无量随众生品修学。二正法门。常修不一不
二。第一问理。第二问行。第三问教也。今解
不尔。即此品内五段中第三问答分别。法门
数量。文别有二。先问后答。此即问也。谓王问
定有邪正定等无量品。众生有利钝等。根有
无量。或贪慢等。或迷阴等。无量心行。为彼所
说。诸法观门。为一为二。为无量耶。

经。大王(至)乃有无量。

释曰。第二如来正答。
文别有三。初随问略答。次若菩萨下。广释。后
众生品品下结。文中有二。初明观门。后明所
观法。此即初也。谓所说观门。非但一二。乃至
无量。

经。一切法。亦非有相。非非无相。

释曰。第二
明所观法。非唯一二。故说亦言。然释此文。诸
说不同。有说。亦非有相者。单破有相。非非无
相者。复破有相。依本记云。相不可得。故言非
有相。非非是非无相。彼相者。相与法一。与相
异。般若相与法一。法未成就。谁与相一。若已
成就。即不所相。有云。应作四句。谓非有相。
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为存略故。且说
初后。今解。准上有三句。一非有相。若尔应是
无相。故言非无相。若尔非应是非无相。故言
教化品第三¶ 第 407a 页 T33-0407.png
非非无相。今举初后。准显中句。故但二句。

经。若菩萨(至)第一义谛也。

释曰。自下第二
广释。文别有三。初依二谛。显诸法相。次依三
谛。显诸法相。后就三假。辨诸法空。此即初
也。谓若菩萨。观众生一二是俗谛。不见一二
是真谛。今明俗即真故。言一二者。是第一义
谛也。

经。大王若有若无者。即世谛也。

据实有无。
即是俗谛。非有非无。即是真谛。今正显俗。故
言有无者即世谛也。或可有者色谛心谛。无
者空谛。

经。以三谛摄一切法。

释曰。自下第二就三
谛以明诸法。文别有三。初明三谛摄一切法
次列三谛名。后引说證成。此即初也。

经。空谛色谛心谛。

释曰。第二列三谛名。言
三谛者。一空谛。谓第一义谛。二色谛。谓五根
等。三心谛。谓眼等六识。二谛门中。初一是
真。后二是俗。若广分别如本记。

经。故我说一切法不出三谛。

释曰。第三引
说證成。

经。我人(至)一切法空。

释曰。第三依三假以
明空相。我人知见。名假故空。五受阴。受假
故空。一切法法。假故空也。

经。众生品品(至)非二法门。

释曰。第三结答。
本记云。理论非一非二。俗乃无量者不然。本
问有三。为一。为二。为无量。皆依俗义。

经。大王(至)无二二无别。

释曰。自下第四赞
经德。文别有三。初明七佛同说。劝众受持。次
是经下。明多佛同说。赞经劝持。后况复下。依
教化品第三¶ 第 407b 页 T33-0407.png
今佛说。劝众受持。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明
同说。后汝等下。劝众受持。

经。是经功德(至)不可穷尽。

释曰。第二多佛
同说。劝众受持。文显可知。故不繁述。

经。况复(至)得佛不久。

释曰。第三依今佛说。
劝众受持。文别有二。初劝众受持。后时众得
益。此即初也。

经。时大众(至)十地性。

释曰。第二时众得益。
若依本记。三空者。三假空也。地前观。大空
者。登地也。或可三空者。空无相无愿。

经。大王(至)般若波罗蜜。

释曰。第五赞名劝
持。文别有三。初标名劝持。次重赞异名。后举
喻劝持。此即初也。

经。是经复有(至)一切众生身。

释曰。第二重
赞异名。名有四种。一护国。二法药。三护舍。
四护身。

经。即此般若(至)亦复如是。

释曰。第三举喻劝
持。文别有三。初法说。次举喻。后汝等下。举
法同喻。
仁王经疏中卷(末)


元久二年朱明四月十日书写了。

   同月十一日交点已了。

           传领[((嘹-口)-小)-日+酉]海

           传领觉听

     唐招提寺五室住侣宗祐
教化品第三¶ 第 407c 页 T33-04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