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譬喻品第三¶
譬喻品第三¶ 第 5b 页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

大乘论师婆薮槃豆释
后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
共沙门昙林等译
方便品之馀

如是已说妙法功德具足,次说如来法师功
德成就应知。如经「何以故?舍利弗!诸佛如来
自在说因成就」故。如来成就四种功德,故能
度众生。何等为四?一者住成就,如经「舍利
弗!如来成就种种方便」故。种种方便者,谓从
兜率天中退没乃至示现入涅槃故。二者教
化成就,如经「种种知见」故。种种知见者,示
现染净诸因故。三者功德毕竟成就,如经「种
种念观」故。种种念观者,以说彼法成就因缘,
如法相应故。四者说成就,如经「种种言辞」故。
种种言辞者,以四无碍智依何等何等名
字章句、随何等何等众生能受而为说故。
譬喻品第三¶ 第 5c 页 T26-0005.png

又复有义,种种方便者,种种方便示现外道
所有邪法如是如是种种过失故,种种方便
示现诸佛所有正法如是如是种种功德
故。如经「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广演言教,
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于诸著处令得解脱」
故。又无数方便者,方便令入诸善法故。又
方便者,断诸疑故。又方便者,令入增上胜智
中故。又方便者,依四摄法摄取众生令得
解脱故。诸著处者,彼处处著,或著诸界、或
著诸地、或著诸分、或著诸乘。著诸界者,
谓著欲、色、无色界故。著诸地者,谓著界故,
依于三昧取禅定地,谓初禅地乃至非想非
非想地,及取灭尽定地等故。著诸分者,谓
著在家、出家分故。著在家分者,著己同类
作种种业邪见等故。著出家分者,著名闻
利养种种觉烦恼等故。著诸乘者,著声闻
乘、菩萨乘故。著声闻乘者,乐持小乘戒,
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故。著大
乘者,谓著利养供养恭敬等故,著分别观
种种法相乃至佛地故。

又复种种知见者,自身成就不可思议胜妙
境界,与诸声闻菩萨等故。如经「舍利弗!如
来知见方便到于彼岸」故。到彼岸者,胜馀
一切诸菩萨故。

又复种种念观者,如经「舍利弗!如来知见广
大深远无障无碍,力、无所畏、不共法、根、力、菩提
分、禅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皆已具足」故。又
第一、成就可化众生,依善知识而成就故;
第二、成就根熟众生,令得解脱故;第三、成
譬喻品第三¶ 第 6a 页 T26-0006.png
就力家自在,净降伏故。第四、成就复有七种:
一者种种成就,如经「舍利弗!诸佛如来深入
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故。二者言语成
就,谓得五种美妙音声言语说法,如经「如来
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故。三者相成就,如经「止。舍利弗!不须复说」
故,有法器众生心已满足故。四者堪成就,
所有一切可化众生皆知如来成就希有胜
功德能说法故。如经「舍利弗!佛所成就第
一希有难解之法」故。五者无量种成就,说不
可尽。如经「舍利弗!唯佛与佛说法,诸佛如来
能知彼法究竟实相」故。言实相者,谓如来
藏法身之体不变义故。六者觉体成就,如来
所说一切诸法,唯佛如来自證得故。如经「舍
利弗!唯佛如来知一切法」故。七者随顺众生
意为说修行法成就,彼法何等如是等故。
如经「舍利弗!唯佛如来能说一切法」故。第一
种种法门摄取众生故;第二令不散乱住
故;第三令取故;第四令得解脱故;第五令
彼修行成就得对治法故;第六令彼修行进
趣成就故;第七令得修行不退失故。此七
种法,为诸众生自身所作善成就故。又与
教化令成就者,与二种法令彼成就。何等
为二?一、与證法;二、与说法。一与證法令
成就者,谓依證法而授与故;二与说法令
成就者,谓依说法而说与故。此二种法如
向前说。依此二法有何次第而得修行?即
彼前文重说应知。

又依證法复有五种:一者何等法;二者云何
譬喻品第三¶ 第 6b 页 T26-0006.png
法;三者何似法;四者何相法;五者何体法故。
何等法者,谓声闻法、辟支佛法、诸佛法故。云
何法者,谓起种种诸事说故。何似法者,依
三种门得清净故。何相法者,谓三种义一
相法故。何体法者,无二体故。无二体者,谓
无量乘唯一佛乘,无二乘故。

又复有义:何等法者,所谓有为、无为法等。云
何法者,谓因缘法、非因缘法等。何似法者,所
谓常法、无常法等。何相法者、谓生等三相法、
不生等三相法。何体法者,谓五阴体、非五阴
体故。又何似法者,谓无常法、有为法、因缘法。
又何相法者,谓可见相等法。又何体法者,所
谓五阴能取可取,以五阴是苦集体故,又五
阴者是道谛体故。复有异义依说法说:何
等法者,所谓名、句、字身等故。云何法者,谓依
如来所说法故。何似法者,谓能教化可化
者故。何相法者,依音声取,以依音声取
彼法故。何体法者,谓假名体,法相义故。

自此已下,次依示现三种义说:一者决定
义;二者疑义;三者依何事疑义,应当善知。
决定义者,有声闻方便得證深法作决定
心,于声闻道中得方便涅槃證故。如是
二种證法,示现有为、无为法故。如经「尔时
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次第乃至亦
得此法到于涅槃」故。言疑义者,谓诸声闻、
辟支佛等不能得知,是故生疑。如经「而今
不知是义所趣」故。依何事疑义者,闻如来
说声闻解脱与我解脱不异不别是故生
疑,谓生疑者生因中疑:此事云何?此事云
譬喻品第三¶ 第 6c 页 T26-0006.png
何?此以如来数数为说甚深境界,前说甚深、
后说甚深,不同声闻,以如是故生疑。如经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次第乃至而说偈
言」。

自此以下,次依示现四种事说:一者决定
心;二者因授记;三者取授记;四者与授记,应
当善知。云何决定心?已生惊怖者令断惊
怖,以为利益二种人故,是故如来有决定
心。此惊怖者五种应知:

一者损惊怖,谓小乘众生如所闻声取以为
实,谤无大乘起如是心:如来说言阿罗
汉果究竟涅槃。我毕竟取如是涅槃,是故罗
汉不入涅槃。如是惊怖。

二者多事惊怖,谓大乘众生闻菩萨道劫数
长远种种苦行,起如是心:佛道长远,我于
无量无边劫中行菩萨行久受勤苦。如是
念故生惊怖心,以是故起取异乘心。如是
惊怖。

三者颠倒惊怖,谓心分别有我我所种种身
见诸不善法。如是惊怖。

四者心悔惊怖,谓大德舍利弗等起如是心
言:我不应修證如是小乘之法。如是悔已
心即自止,即此心悔名为惊怖。此义应知。

五者诳惊怖,谓增上慢声闻之人起如是心:
云何如来诳于我等?如是惊怖。

因授记者,如经「止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若
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人等皆生惊怖」故。
此因授记皆生惊怖者有三种义:一者欲
令彼诸大众推求甚深妙境界故;二者欲
譬喻品第三¶ 第 7a 页 T26-0007.png
令彼诸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如来说
故;三者欲令诸增上慢声闻之人舍离法
座而起去故。第二请者,示现过去无量诸
佛教化众生。如经「是会无数次第,乃至闻佛
所说则生敬信」故。第三请者,示现今佛教
化众生。如经「今此会中如我等比,次第乃至
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故。取授记者,以舍利
弗等欲得授记。如经「佛告舍利弗:汝已三
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如是等故。

与授记者,六种应知:一者未闻令闻;二者
说;三者依何等义;四者令住;五者依法;六
者遮。未闻者令闻,如经「舍利弗!如是妙法,
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如是等
故。

说者,如经「舍利弗!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演说诸法」如是等故。种种因缘
者,所谓三乘。彼三乘者,唯有名字章句言
说,非有实义,以彼实义不可说故。

依何等义者,如经「舍利弗!诸佛世尊唯以一
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是等故。一大事
者,依四种义应当善知。何等为四?一者无
上义,唯除如来一切智知,更无馀事。如经
「欲开佛知见令众生知得清净故出现于
世」故。佛知见者,如来能證以如实知彼深
义故二者同义,谓诸声闻、辟支佛、佛法身平
等。如经「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故。
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无差别故。三者不知
义,谓诸声闻、辟支佛等,不能知彼真实处
故。此言不知真实处者,不知究竟唯一佛
譬喻品第三¶ 第 7b 页 T26-0007.png
乘故。如经「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
世」故。四者令證不退转地,示现欲与无量
智业故。如经「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
于世」故。又复示者,为诸菩萨有疑心者,令
知如实修行故。又悟入者,未发心者令发
心故,已发心者令入法故。又复悟者,令外
道众生生觉悟故。又复入者,令得声闻小
乘果者入菩提故。

令住者,如经「舍利弗!但以一佛乘故为众
生说法」故。

依法者,如经「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
方便,种种譬喻因缘念观方便说法,是法皆
为一佛乘故」如是等故。言譬喻者,如依牛
故得有乳、酪、生酥、熟酥及以醍醐。此五味
中醍醐第一,小乘不如,其犹如乳;大乘为最,
犹如醍醐。此喻所明大乘无上,诸声闻等亦
同大乘无上义故。声闻同者,此中示现诸
佛如来法身之性,同诸凡夫、声闻之人、辟支
佛等,法身平等无差别故。此义皆是譬喻示
现因缘之义,如前所说。言念观者,小乘谛中
人无我等;大乘谛中真如、实际、法界、法性,及
人无我、法无我等种种观故。言方便者,于
小乘中观阴界入,厌苦离苦得解脱故;于
大乘中诸波罗蜜,以四摄法摄取自身他
身,利益对治法故。遮者,如经「舍利弗!十方世
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如是等故。无二
乘者,谓无二乘所得涅槃,唯有如来證大菩
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非诸声闻、
辟支佛等有涅槃法,唯一佛乘故。一佛乘者,
譬喻品第三¶ 第 7c 页 T26-0007.png
依四种义说,应当善知。如来依此六种授
记,是故前说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
何体法,如是示现。何等法者,谓未曾闻故。云
何法者,谓种种言辞譬喻显说故。何似法者,
所谓唯为一大事故。何相法者,为随众生
器说诸佛法故。何体法者,所谓唯有一乘
体故。一乘体者,所谓诸佛如来平等法身;
彼诸声闻、辟支佛乘非彼平等法身之体,以
因果行观不同故。

自此以下,如来说法为断四种疑心
应知。何等四疑?一、疑何时说;二、疑云何知
是增上慢人;三、疑云何堪说;四、疑云何如来
不成妄语。何时说者,诸佛如来于何等时
起种种方便说法为断此疑。如经「舍利弗!
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如是等故。云
何知是增上慢人者,如来不为增上慢人
而说诸法,云何知彼是增上慢?为断此疑,
如经「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者,若不信是
法无有是处」如是等故。云何堪说者,从佛
闻法而起谤心:如来应是不堪说人,云何不
成不堪说人?为断此疑,如经「除佛灭度后
现前无佛」如是等故。云何如来不成妄语
者,此以如来先说法异、今说法异,云何如来
不成妄语?为断此疑,如经「舍利弗!汝等应
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
妄,无有馀乘唯一佛乘」故。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
成佛道」者,谓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者,所作
善根能證菩提,非诸凡夫及决定声闻本来
譬喻品第三¶ 第 8a 页 T26-0008.png
未发菩提心者之所能得。如是乃至小低头
等,皆亦如是。

* 譬喻品第三

尊者舍利弗所说偈言:

「 「金色三十二,
 十力诸解脱,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种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释曰:此偈示现何义?尊者舍利弗自呵责
身言:我不见诸佛、不往诸佛所及闻佛
说法,不供养恭敬诸佛,无利益众生事,于
未得法退。尊者舍利弗作如是等呵责自
身。不见佛者,示现不见诸佛如来大人之
相,不生恭敬供养心故。往佛所者,示现
教化众生力故。放金色光明者,示现见佛
自身异身获得无量诸功德故。闻说法者,
示现能作一切众生之利益故。力者,示现
众生有疑,依十种力断彼疑故。供养者,示
现能教化众生力故。十八不共法者,示现
远离诸障碍故。恭敬者,示现出生无量福
德,依如来教得解脱故。以人无我及法无
我,一切诸法悉皆平等,是故尊者舍利弗自
呵责身言:我未得如是法故。于未得中
退故。

自此以下,次为七种具足烦恼染性众生
说七种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心,此义应知。

又复次为三种染慢无烦恼人三昧解脱身
等染慢,对治此故说三种平等。此义应知。
(身下丹本有见字)
譬喻品第三¶ 第 8b 页 T26-0008.png

何者七种具足烦恼染性众生?一者求势力
人;二者求声闻解脱人;三者大乘人;四者有
定人;五者无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不集
功德人。

何等七种增上慢心?云何七种譬喻对治?一
者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谓世间中诸烦
恼染炽然增上,而求天人胜妙境界有漏果
报;对治此故,为说火宅譬喻应知。

二者声闻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自言我乘与
如来乘等无差别,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
说穷子譬喻应知。

三者大乘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
无别声闻、辟支佛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
为说云雨譬喻应知。

四者实无谓有增上慢心,以有世间三昧三
摩跋提,实无涅槃生涅槃想,如是倒取;对
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知。

五者散乱增上慢心,实无有定,过去虽有
大乘善根而不觉知,不觉知故不求大乘,
狭劣心中生虚妄解谓第一乘,如是倒取;
对治此故,为说系宝珠譬喻应知。

六者实有功德增上慢心,闻大乘法取非大
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轮王解自髻
中明珠与之譬喻应知。

七者实无功德增上慢心,于第一乘不曾
修集诸善根本,闻第一乘心中不取以为
第一,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医师譬喻
应知。第一人者,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
德方便令喜,然后令入大涅槃故。第二人
譬喻品第三¶ 第 8c 页 T26-0008.png
者,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
知种种乘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诸众生善
根种子而生芽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
槃城故。涅槃城者,所谓诸禅三昧城故。过
彼城已,然后令入大涅槃城故。第五人
者,示其过去所有善根令忆念已,然后教
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
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第
七人者,根未淳熟为令熟故,如是示现得
涅槃量。为是义故,如来说七种譬喻。何者
三种无烦恼人三种染慢?所谓三种颠倒信
故。何等为三?一者信种种乘异;二者信世
间涅槃异;三者信彼此身异。为对治此三
种染慢,故说三种平等应知。

何者名为三种平等?云何对治?一者乘平等,
谓与声闻授菩提记,唯一大乘无二乘故,
是乘平等无差别故。二者世间涅槃平等,以
多宝如来入于涅槃,世间、涅槃彼此平等无
差别故。三者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
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如
是三种无烦恼人染慢之心,见彼此身所作
差别,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等故,谓即
此人我證此法故,彼人不得此对治故,与
诸声闻授记应知。

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佛故与授记?为不
成佛与授记耶?若实成佛,菩萨何故于无
量劫修集无量种种功德?若不成佛,云何
与之虚妄授记?答曰:彼声闻等得授记者,
得决定心,非谓声闻成就法性如来。依彼
譬喻品第三¶ 第 9a 页 T26-0009.png
三种平等说一乘法,以佛法身、声闻法身平
等无异故与授记,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是
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足。

言授记者,六处示现,五是佛记、一菩萨记。
如来记者,谓舍利弗大迦叶等众所知识,
名号不同故别与记。富楼那等五百人千二
百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学无学等皆同
一号,又复非是众所知识,故同与记。如来
与彼提婆达多授别记者,示现如来无怨
恶故。与比丘尼及诸天女授佛记者,示现
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皆證佛果,故与
授记。菩萨记者,如下〈不轻菩萨品〉中示现
应知。「礼拜赞叹作如是言:我不轻汝,汝等
皆当得作佛」者,示现众生皆有佛性故。

言声闻人得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
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
闻;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授记,谓应
化者、退已还发菩提心者。若决定者、增上
慢者二种声闻,根未熟故不与授记。菩
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菩提心故。

又依何义,佛说三乘名为一乘?依同义故,
授诸声闻大菩提记。言同义者,以佛法身、
声闻法身彼此平等无差别故。以诸声闻辟
支佛等乘不同故有差别,以彼二乘非大
乘故,如来说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一切
声闻辟支佛等二乘法中不说此义,以其不
能如实解故。以是义故,诸菩萨等行菩萨
行非为虚妄。无上义者,自馀经文明无上
义,无上义者略有十种,此义应知。何等
譬喻品第三¶ 第 9b 页 T26-0009.png
为十?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说雨譬喻。「汝
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
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二
者示现行无上故,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等。
三者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譬喻。四者
示现令解无上故,说系宝珠譬喻。五者示
现清净国土无上故,示现多宝如来塔。六者
示现说无上故,说解髻中明珠譬喻。七者
示现教化众生无上故,地中踊出无量菩
萨摩诃萨等。八者示现成大菩提无上故,
示现三种佛菩提故:一者示现应佛菩提,
随所应见而为示现,如经「皆谓如来出释
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二者示现报佛菩提,十
地行满足得常涅槃證故,如经「善男子!我实
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
三者示现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性净涅槃常
恒清凉不变等义,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
之相,次第乃至不如三界见于三界」故。三
界相者,谓众生界即涅槃界,不离众生界
有如来藏故。「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谓常
恒清凉不变义故。「亦无在世及灭度」者,谓如
来藏真如之体,不即众生界、不离众生界
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谓离四种相,有
四种相者是无常故。「不如三界见于三界」
者,谓佛如来能见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
见故。是故经言「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故。「我
本行菩萨道今犹未满」者,以本愿故,众生
界未尽,愿非究竟故。言未满,非谓菩提不
譬喻品第三¶ 第 9c 页 T26-0009.png
满足也。「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此文示现如
来命常,善巧方便显多数故,过上数量不
可数知。「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报佛
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九者示
现涅槃无上故,说医师譬喻。十者示现胜妙
力无上故,自馀经文示现应知。多宝如来塔
示现一切佛土清净者,示现诸佛实相境
界中种种诸宝间错庄严故。示现有八:一者
塔;二者量;三者略;四者住持;五者示现无量佛;
六者离秽;七者多宝;八者同一塔坐。塔者,示
现如来舍利住持故。量者,方便示现一切佛
土清净庄严,是出世间清净无漏善根所生,
非是世间有漏善根之所生也。略者,示现
多宝佛身一体摄取一切诸佛真法身故。住
持者,示现诸佛如来法身自在力故。示现无
量佛者,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差别故。远离
秽者,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平等清净故。多宝
者,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同实性故。同一塔坐
者,示现化佛非化佛,法佛报佛等皆为成大
事故。

自此已下,示现法力、持力、修行力应知。

法力者,五门示现:一者證门;二者信门;三者
供养门;四者闻法门;五者读诵持说门。

〈弥勒菩萨品〉中示现四门,〈常精进菩萨品〉中
示现一门。〈弥勒菩萨品〉中四法门者:一是證
门,如经「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
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得无生法忍」故。
此言无生法忍者,所谓初地證智应知。八
生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
譬喻品第三¶ 第 10a 页 T26-0010.png
證初地菩提法故。八生一生者,谓诸凡夫决
定能證初地故。随力随分,八生乃至一生皆
證初地故。此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以离三界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法性
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
也。

二是信门,如经「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三、供养门,如
经「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
中雨曼陀罗华如是等」故。四、闻法门,如〈随
喜品〉所说应知。

〈常精进菩萨品〉中一法门者,谓读诵解说书
写等,得六根清净。如经「若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
当得八百眼功德,次第乃至得千二百意功
德」故。此得六根清净者,谓诸凡夫以经
力故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正位,此义
应知。如经「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
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又六根清净者,于
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辨香、别味、
觉触、知法,诸根互用此义应知。眼所见者
闻香能知,如经「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
乐乃至说法」故。闻香知者,此是知境,以鼻
根知故。持力者,有三法门示现持力,如
〈法师品〉、〈安乐行品〉等广说。法力,如经应知。
「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经得佛性
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修行力者,
五门示现:一者说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护
众生诸难力;四者功德胜力;五者护法力。说
譬喻品第三¶ 第 10b 页 T26-0010.png
力者,有三法门〈神力品〉示现:一者出广长
舌令忆念故;二者谓謦欬声说偈令闻故,
令闻声已如实修行不放逸故;三者弹指
觉悟众生,令修行者得觉悟故。行苦行力
者,〈药王菩萨品〉示现。

又行苦行力者,〈妙音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
故。护众生诸难力者,〈观世自在菩萨品〉、〈陀罗
尼品〉示现。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二
童子依过去世功德善根有如是力故。
护法力者,〈普贤菩萨品〉及后品示现。

又言「受持观世自在菩萨名号,若人受持六
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名号福德等」者,有二
种义:一者信力故;二者毕竟知故。信力者有
二种:一者我身如彼观世自在无异,毕竟信
故;二者谓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
亦如是毕竟得故。毕竟知者,谓能决定知法
界故。言法界者,名为法性。彼法性者,名为
一切诸佛菩萨平等法身。平等身者,真如法
身,初地菩萨乃能證入。是故受持六十二亿
恒河沙等诸佛名号,有能受持观世自在菩
萨名号,所得功德无差别。

第一〈序品〉示现七种功德成就,第二〈方便品〉
有五分示现破二明一,馀品如向处分易
解。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