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4c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
六十一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五
味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
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
决定故。谓品类足说。初静虑云何。答初静虑
所摄善色受想行识。乃至第四静虑云何。答
第四静虑所摄善色受想行识。勿令生如
是疑静虑唯善。欲显静虑非唯是善故作
斯论。以静虑通善染无覆无记故味相应。
初静虑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答于能
味当言入。于所味当言出。乃至味相应
非想非非想处。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5a 页 T27-0815.png

爱名为味三摩地。名初静虑等即爱相应。诸
三摩地名味相应静虑无色。问何故但说与
爱相应非馀烦恼。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
乃至广说。有说。亦应说馀烦恼。谓应说有
身见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取我我所耶。出
当言取我我所耶。答于能取当言入。于
所取当言出。广说乃至无明相应初静虑入
当言愚耶。出当言愚耶。答于能愚当言
入。于所愚当言出。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说
亦如是。而不作是说者应知此义有馀。有
说。此中举爱为门。令知馀烦恼亦尔。有
说。此中说相似者。谓爱与定相似非馀烦
恼。所以者何。定于所缘流注相续爱亦如
是。复次定于所缘审谛而取爱亦如是。复
次定于所缘系心不离。爱亦如是。复次定
于所缘摄受而转爱亦如是。复次定能长
益诸根大种。爱亦如是。诸馀烦恼无此相
故不说相应。问味是爱非静虑等不应言
入。以于定有入言故。静虑等是定非爱。
不应言味。以于爱有味言故。何故二法更
互得名。答由此二法展转相应更互受名
斯有何过。谓定爱相应故亦可名味。爱定
相应故。亦可言入。此中入出者入出有五
种。一地。二行相。三所缘。四异类心。五刹那。
地入出者。谓初静虑等无间第二静虑现在
前时。名入第二静虑。出初静虑乃至无所有
处。等无间非想非非想处现在前时。名入非
想非非想处。出无所有处。如顺次入出。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5b 页 T27-0815.png

者。谓无常行相等无间。苦行相现在前时。名
入苦行相。出无常行相。馀行相亦尔。所缘入
出者。谓缘色定等无间。缘受定现在前时。名
入缘受定。出缘色定缘。馀定亦尔。异类心入
出者。谓欲界心等无间。色界或不系心现在
前时。名入色界或不系心。出欲界心。色界心
等说亦尔。如欲界等心。学等心亦如是。馀
善等心随应亦尔。刹那入出者。谓初刹那等
无间第二刹那现在前时。名入第二刹那。出
初刹那。馀刹那亦尔。于五入出中此依刹
那入出而作论。于能味当言入。于所味
当言出者。有作是说。此中说味相应定。流
注相续现在前时。皆以前刹那为所味是
所缘故。后刹那为能味是能缘故。于能味
当言入者。谓后后刹那。味相应静虑无色现
在前时。名于能味已入。于已起位方成能
味故。于所味当言出者。谓前前刹那味相
应静虑无色。已谢灭时名于所味。已出于
已灭位方成所味故。问爱相应定能缘三
世。何故唯说缘过去耶。有说。此依多分
而说。谓有情类法尔。多缘曾所受顺境生
爱味故。有说。过去定于相续中已作饶益。
现在定从彼而起追恋生爱。有说。此中依
入出定而为问答。未来定未名入出。现在
定名入未名出。过去定名入已出。今欲显
于已出位生味故。但说缘过去。有馀师
说。此中说净定无间起味相应定。净定为所
味是所缘故。味相应定是能味是能缘故。馀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5c 页 T27-0815.png

依味定而作论故。诸味相应初静虑皆有覆
无记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前文唯
说爱相应定。今欲显定亦与馀烦恼相应
故作斯论。诸味相应初静虑皆有覆无记耶。
设有覆无记初静虑皆味相应耶。答诸味相
应初静虑皆有覆无记。有有覆无记初静虑。
非味相应。谓除爱馀烦恼现前。乃至诸味相
应。非想非非想处皆有覆无记耶。设有覆无
记非想非非想处。皆味相应耶。答诸味相应
非想非非想处。皆有覆无记。有有覆无记。非
想非非想处非味相应。谓除爱馀烦恼现前。
此中味相应静虑无色。皆有覆无记者。能障
圣道及圣道加行故名有覆。不招异熟果
故名无记。馀烦恼者。谓见疑慢无明。此诸烦
恼与不染污静虑无色。展转相续而现在前。
令瑜伽师名爱上静虑。见上静虑。疑上静
虑。慢上静虑者。亦有馀缠随烦恼垢共相应
义。烦恼胜故但说烦恼。颇有不入初静虑。
入第二静虑耶。答入。乃至颇有不入无所
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耶。答入。问何故作
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如品类足说。
初者谓次第随顺。相续连合中数为初故。复
次次第随顺。相续连合入诸定时此最初故。
诸契经中亦说九次第定。或有生如是疑。
若不入初静虑等。便不能入第二静虑等。
今欲令彼生决定解。不入初静虑等。亦能
入第二静虑等故作斯论。颇有不入初静
虑。入第二静虑耶。答入。云何入。谓从未至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6a 页 T27-0816.png

虑。或第三静虑近分。或第三静虑。或第四静
虑等无间第二静虑现在前。此中有说。欲界
善心等无间。唯能入未至定。有说。亦能入
初静虑。有说。亦能入静虑中间。尊者僧伽
伐苏说曰。亦能入第二静虑如超定者。从
初静虑等无间。超第二静虑。入第三静虑。
如是亦应从欲界善心等无间。超初静虑
入第二静虑此不应理。欲界善心非定心
故。不可得说与诸定心同其势力。颇有
不入第二静虑。入第三静虑耶。答入。云何
入谓从初静虑。或第三静虑近分。或第三
静虑。或第四静虑近分。或第四静虑。或空无
边处。有说。亦从第二静虑近分等无间。第
三静虑现在前。颇有不入第三静虑入第
四静虑耶。答入。云何入。谓从第二静虑。或
第四静虑近分。或第四静虑。或空无边处近
分。或空无边处。或识无边处。有说。亦从第
三静虑近分等无间。第四静虑现在前。如是
乃至颇有不入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
处耶。答入。云何入。谓从识无边处。或非想
非非想处近分。或非想非非想处。有说。亦
从无所有处近分等无间。非想非非想处现
在前。此中遮刹那。不遮相续。不遮分位。
不遮众同分。不遮无始时来。谓入此定前
刹那。不入彼定。非馀刹那亦不曾入故。
相续等于此不遮。由斯理趣应知。亦有遮
二遮三乃至遮七。谓颇有不入初第二静
虑入第三静虑耶。答入。谓依未至定离欲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6b 页 T27-0816.png

从上地殁生第三静虑。即于彼第三静虑
现在前。乃至颇有不入四静虑下三无色。
入非想非非想处耶。答入。谓依未至定离
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染。命终生非想非非想
处。即于彼非想非非想处定现在前。此依
遮刹那乃至遮众同分。不遮无始时来。说
其有亦不遮众同分。或亦不遮分位。义亦
无违应准前说。
颇有不入初静虑。生梵世耶。答生。乃至颇
有不入非想非非想处。生非想非非想处
耶。答生。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
决定故。如契经说。先此入定后生彼中。乃
至广说。或有生疑。要入彼定方得生彼。
欲令此疑得决定故。显虽不入彼定亦
得生彼故作斯论。问若尔经说当云何通。
答有诸有情先入彼定。后生彼中。有诸有
情不入彼定而亦生彼。契经说入定生彼
者。阿毗达磨说不入定生彼者。如是则二
说善通。问若不入彼定亦得生彼。何故世
尊唯说入定生彼处耶。答有诸外道。谓梵
天等非修定得故。世尊说先此入定后方生
彼。令决定信果由因得。复次有诸有情
耽著现在少分欲乐。不乐当来离欲胜果。
世尊为彼毁呰欲乐赞离欲果。彼有情闻
已忻乐请说所因故。佛为说先入彼定后
生彼处。复次有诸有情。闻说上界离欲胜
果不生信解。佛意欲显若能入彼根本定
时现受胜乐。令知彼果更为胜妙故。佛为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6c 页 T27-0816.png

入彼定。虽乐生彼。而不现入故。佛为说
先此入定后方生彼。复次有瑜伽师。虽厌
欲界苦求离欲乐。而于离欲法懈怠不修
故。佛为说先此入定后生彼处。颇有不入
初静虑生梵世耶。答生。云何生。谓依未至
定离欲界染。最后解脱道。及后时不入初
静虑彼若未离初静虑染命终。必当生于
梵世。或上地殁生彼天中。问不起彼定云
何生彼无异熟因故。答顺后次受业为异
熟因故得生彼。颇有不入第二静虑。生
极光净耶。答生。云何生。谓依未至初静虑。
静虑中间。第二静虑近分随一。离初静虑染。
不入第二静虑。彼若未离第二静虑染命
终。必当生极光净。或上地殁生彼天中。颇
有不入第三静虑。生遍净耶。答生。云何
生。谓依未至初静虑。静虑中间。第二静虑。
第三静虑近分随一。离第二静虑染。不入
第三静虑。彼若未离第三静虑染命终。必
当生于遍净。或上地殁生彼天中。如是乃
至颇有不入非想非非想处。生非想非非
想处耶。答生。云何生。谓依未至定乃至无
所有处随一。离无所有处染。未离上染。不
入非想非非想处命终。必生非想非非想
处。此中遮刹那。遮相续。遮分位。遮众同
分。不遮无始时来。
若得初静虑非第二静虑。彼命终生何处。
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
决定故。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我说依初静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7a 页 T27-0817.png

能尽诸漏。勿有生疑唯依根本定能尽
诸漏非未至等。为令此疑得决定故。显
依九地皆能尽漏。谓七根本未至中间馀近
分地。虽不能尽而亦能断故作斯论。然得
有二种。一现前得。二成就得。此中依现前
得而作论。若得初静虑非第二静虑彼命
终生何处。答或梵世。或极光净。或遍净。或
广果。或空无边处。或识无边处。或无所有
处。或非想非非想处。或无处。所谓现前得初
静虑。非第二静虑者。决定已离欲界染而
上地不定。于中若未离初静虑染。彼命终
生梵世。若依未至定。或初静虑。或静虑中
间或第二静虑近分随一。离初静虑染最后
解脱道。及后时不入第二静虑。未离第二
静虑染。彼命终生极光净。即彼若依未至。
初静虑。静虑中间随一。离第二静虑染。未
离上染彼命终生遍净。若即依前三地随
一。离第三静虑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广
果。如是乃至若即依前三地随一。离非想
非非想处染。彼命终无生处。已离三界染
故。若得第二静虑。非第三静虑。彼命终生
何处。答或极光净。或遍净。乃至或非想非非
想处。或无处。所谓现前得第二静虑。非第
三静虑者。决定已离初静虑染。而上地不
定。于中若未离第二静虑染。彼命终生极
光净。若依未至。初静虑。静虑中间。第二静
虑。第三静虑近分随一。离第二静虑染。不
入第三静虑。未离第三静虑染。彼命终生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7b 页 T27-0817.png

二静虑随一。离第三静虑染。未离上染。彼
命终生广果。若即依前四地随一。离第四
静虑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空无边处。如
是乃至。若即依前四地随一。离非想非非
想处染。彼命终无生处。若得第三静虑。非
第四静虑。彼命终生何处。答或遍净。或广
果。乃至或非想非非想处。或无处。所谓现前
得第三静虑。非第四静虑者。决定已离第
二静虑染。而上地不定。于中若未离第三
静虑染。彼命终生遍净。若依未至定。乃至
第三静虑随一离第三静虑染。未离上染。
彼命终生广果。若即依前五地随一。离第
四静虑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空无边处。
如是乃至若即依前五地随一。离非想非非
想处染。彼命终无生处。若得第四静虑。非
空无边处。彼命终生何处。答或广果。乃至或
非想非非想处。或无处。所谓现前得第四静
虑。非空无边处者。决定已离第三静虑染。
而上地不定。于中若未离第四静虑染。彼
命终生广果。若依未至定。乃至第四静虑随
一。离第四静虑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空
无边处。若即依前六地随一。离空无边处
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识无边处。如是乃
至若即依前六地随一。离非想非非想处染。
彼命终无生处。若得空无边处。非识无边
处彼命终生何处。答或空无边处。乃至或无
处。所谓现前得空无边处。非识无边处者。
决定已离第四静虑染。而上地不定。于中若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7c 页 T27-0817.png

依未至定。乃至空无边处随一。离空无边处
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识无边处。如是乃
至若即依前七地随一。离非想非非想处染。
彼命终无生处。若得识无边处。非无所有
处。彼命终生何处。答或识无边处。乃至或无
处。所谓现前得识无边处。非无所有处者。
决定已离空无边处染。而上地不定。于中若
未离识无边处染。彼命终生识无边处。若
依未至定。乃至识无边处随一。离识无边处
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无所有处。如是乃
至若即依前八地随一。离非想非非想处染。
彼命终无生处。若得无所有处。非非想非
非想处。彼命终生何处。答或无所有处。乃至
或无处。所谓现前得无所有处。非非想非
非想处者。决定已离识无边处染。而上地不
定。于中若未离无所有处染。彼命终生无
所有处若依未至定。乃至无所有处随一。
离无所有处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非想
非非想处。若即依前九地随一。离非想非非
想处染。彼命终无生处。由斯理趣应知亦
有得二得三乃至得七。遮亦如是。答理无
异故不具说。问若得欲界善心。非初静虑。
此中何故不问。彼命终生何处耶。有说。亦
应说若得欲界善心。非初静虑彼命终生
何处。答或欲界。或梵世。乃至或非想非非想
处。或无处所。谓现前得欲界善心。非初静
虑者。彼决定在欲界而离染不定。谓彼若未
离欲界染。命终还生欲界。若依未至定离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8a 页 T27-0818.png

未离初静虑染。彼命终生梵世。即彼若依
未至定。离初静虑染。未离上染。彼命终生
极光净。乃至若依未至定。离无所有处染。
未离上染。彼命终生非想非非想处。若依
未至定。离非想非非想处染。彼命终无生
处应作是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馀。
有说。彼不应问答欲界。以此是定蕴。正
问答定及定果。欲界非定非定果是故不说。
问得初静虑非第二静虑等。彼命终亦生
欲界等。此中何故不说。有说。亦应说彼生
一切下地。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馀。有说
此是定蕴正显生定地。若说生下则有生
欲界不定地过是故不说。有说。此中说得
诸定而死生者。诸生下者退舍诸定是以不
说。问诸生上者于命终时。亦舍诸定何故
则说。答诸生上者虽有所舍犹名胜进。况
有所得。诸生下者虽有所得尚名退堕。况
有所舍。今是定蕴正显胜进是故不说。问
契经但说依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能尽诸
漏。云何知有静虑中间。及未至定依之尽
漏。答世尊。说有三三摩地能尽诸漏。谓有
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馀经又说。初静
虑名有寻有伺。第二静虑以上名无寻无伺。
若无静虑中间更说何等名无寻唯伺。由
此知有静虑中间依之尽漏。又契经说佛
告苾刍。我不唯说依离欲恶不善法有寻
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等能尽诸
漏。然由慧见亦能尽漏。此经则显有未至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8b 页 T27-0818.png

虑而见圣谛。若无未至定依何得起圣
道永断诸漏。由此故知有未至定依之尽
漏。问何不即说初静虑等能尽诸漏而说
依耶。有说。静虑有先曾得。若世尊说初静
虑等能尽诸漏。则无知者。谓得静虑皆已
尽漏。是故佛说依静虑等。起无漏道方能
尽漏。有说。诸定唯是奢摩他要毗钵舍那
方能尽漏。故说依定应须起慧。有说。诸
定多是曾得勿有恋著不欲进修。故说依
之进求胜道不应生著。问如契经说。非想
非非想处俱行修念等觉支。馀经复说。乃至
想定能正通达能辩圣旨。前经亦说依初静
虑。乃至无所有处能尽诸漏。如是二说岂
不相违。答初经说能引发。后二经说即依
彼。又初经说方便。后二经说成满。问若尔
何故说俱行耶。答于前后义俱声亦转。如
世尊说。曼驮多王起此想俱即便堕落。又经
复说起此想俱。彼诸有情即便殒殁。又馀经
说。毗摩质多罗王。起此心俱寻见自身被
五系系。此皆前后而说俱声。修觉支经应知
亦尔。问若法初静虑为因。彼法是初静虑果
耶。设法是初静虑果。彼法初静虑无因耶。答
诸法初静虑为因。彼法是初静虑果。有法
是初静虑果。彼法非初静虑为因。谓三界结
断。及初静虑果。欲界通果心品。乃至第四静
虑亦应作此问答。于无色定唯应说结断。
问诸舍初静虑地心。得第二静虑地心。皆初
静虑地心灭。第二静虑地心起耶。答应作四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8c 页 T27-0818.png

第二静虑近分。离梵世染。不入根本地。尔
时舍初静虑地染污心。得第二静虑地不染
污心。而非彼灭此起。第二句者。谓非离染
次第入定时。第三句者。谓初静虑殁生第二
静虑时。第四句者。谓除前相。问诸舍第二
静虑地心。得初静虑地心。皆第二静虑地心
灭。初静虑地心起耶。答应作四句。第一句
者。谓起欲界缠退第二静虑时。第二句者。
谓逆次第入定时。第三句者。谓生时。第四句
者。谓除前相。问诸舍初静虑烦恼。彼得第
二静虑地善法耶。答应作四句。第一句者。
谓依未至定。或初静虑。静虑中间。入见道
四心顷。第二句者。谓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
入见道时。及圣者离上七地染时。第三句
者。谓离静虑染时。第四句者。谓除前相。
问诸舍第二静虑地功德。彼得初静虑地烦
恼耶。答应作四句。第一句者。谓退上地对
治。及上地所修第二静虑地功德时。第二句
者。谓上地殁生欲界及梵世时。第三句者。
谓极光净殁生欲界及梵世时。及起下地烦
恼。退第二静虑时。第四句者。谓除前相。于
馀定随其所应。亦应作此问答分别。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19a 页 T27-0819.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