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 第 257a 页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五
有七随眠。谓欲贪随眠瞋恚随眠有贪随眠
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眠疑随眠。问此七随
眠以何为自性。答以九十八事为自性。谓
欲贪瞋恚随眠各欲界五部为十事。有贪随
眠色无色界各五部为十事。慢无明随眠各
三界五部为三十事。见随眠三界各十二为
三十六事。疑随眠三界各四部为十二事。由
此七随眠以九十八事为自性。已说自性
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随眠。随眠是何义
答微细义随增义随缚义是随眠义。微细义
是随眠义者。欲贪等七行相微细。如七极微
成一细色。随增义是随眠义者。欲贪等七普
卷五十 第 257b 页 T27-0257.png

一刹那顷欲贪等七皆随增故。随缚义是随眠
义者。如空行影水行随故。空行谓鸟。水
行谓鱼。鸟以翅力欲度大海。水中有鱼
善取其相而作是念。无有飞鸟能过大
海。唯除勇迅妙翅鸟王。即逐其影鸟乏
堕水鱼便吞之。如是随眠于一切位恒
现起得非理作意。若现前时即受等流或异
熟果复次微细义是随眠义者。依自性说随
增义是随眠义者。依作用说。随缚义是随眠
义者。依彼得说。复次微细义是随眠义者。
依自性说。随增义是随眠义者。依相续说。
随缚义是随眠义者。依习气坚牢说。复次微
细义是随眠义者。依过去随眠说。随增义是
随眠义者。依现在随眠说。随缚义是随眠义
者。依未来随眠说。复次微细义是随眠义
者。依行相说。随增义是随眠义者。依所缘
缚说。随缚义是随眠义者。依相应缚说。复
次微细义随增义是随眠义者。依相应随眠
说。随缚义是随眠义者。依不相应随眠说。
问随眠皆与心等相应。如何言依不相应
说。答此中于得立随眠名得随眠故。说名
随眠。外国诸师作如是说。由四种义故名
随眠。谓微细义随入义随增义随缚义。是随
眠义。微细义是随眠义者。谓欲贪等自性行
相俱极微细。随入义是随眠义者。谓欲贪等
随入相续无不周遍。如油在麻腻在团中
无不周遍。随增义是随眠义者。谓欲贪等
于相续中展转随增。如孩乳母。随缚义是
卷五十 第 257c 页 T27-0257.png

义是随眠义者。依自性说。随入义是随眠
义者。依相应说。随增义是随眠义者。依行
相说。随缚义是随眠义者。依彼得说
应以三事知诸随眠。一以自性故。二以
果故。三以补特伽罗故。以自性故者。欲贪
随眠如食兴蕖瞋恚随眠如食辛辣。有爱
随眠如乳母衣。慢随眠如憍傲人。无明随眠
如盲瞽者。见随眠如失道者。疑随眠如临
岐路。以果故者。欲贪随眠若习若修若多所
作。当生鸽雀鸳鸯等中。瞋恚随眠若习若修
若多所作当生蜂蝎毒蛇等中。有贪随眠若
习若修若多所作当生色无色界。慢随眠
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当生卑贱种族。无明随
眠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当生愚盲种族。见随
眠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当生外道种族。疑随
眠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当生边鄙种族。以补
特伽罗故者。欲贪随眠如难陀等。瞋恚随眠
如气嘘指鬘等。有贪随眠如遏玺多阿逻荼
嗢达洛迦等。慢随眠如傲士等。无明随眠如
邬卢频螺婆迦叶波等。见随眠如善星等。
疑随眠如摩洛迦子等。问嫉悭何故不立随
眠。答彼二无有随眠相故。复次随眠微细
彼二粗动。复次随眠轻微彼二尤重。复次随
眠猛利彼二数行。复次随眠是根本烦恼彼二
是烦恼等流。谓嫉是瞋恚等流。悭是欲贪等
流。复次随眠习气坚固如于此地烧担山
木火灭虽久其地犹热。彼二习气不坚固。
如于此地烧草桦皮。火才灭已其地便冷。
卷五十 第 258a 页 T27-0258.png

随眠。馀缠及垢准二应说。
有九结。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
疑结嫉结悭结。问此九结以何为自性。答
以百事为自性。谓爱慢无明结。各三界五
部为四十五事。恚结唯欲界五部为五事。见
结有十八事。谓有身见边执见各三界见苦
所断为六事。邪见三界各四部为十二事。取
结有十八事。谓见取三界各四部为十二事。
戒禁取三界各见苦道所断为六事。疑结三
界各四部为十二事。嫉悭结各欲界修所断
为二事。由此九结以百事为自性。已说自
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结。结是何义。答
系缚义合苦义杂毒义是结义。所馀广释如
三结处已释。诸结总义一一自性今当广说。
云何爱结。谓三界贪。然三界贪于九结中总
立爱结。七随眠中立二随眠。谓欲界贪名
欲贪随眠。色无色界贪名有贪随眠。于馀经
中立为三爱。谓欲爱色爱无色爱。问此三何
别。答世尊所化根有三品。为利根者说一
爱结。为中根者说二随眠。为钝根者说三
界爱。复次世尊所化修有三种。为初习业
者说一爱结。为已熟修者说二随眠。为超
作意者说三界爱。复次世尊所化乐有三
种。为乐略者说一爱结。为乐广者说三
界爱。为乐略广者说二随眠。复次合苦
义是结义。以三界贪俱令有情苦合非乐故
立一爱结。随增义是随眠义。以欲界贪外门
随增。色无色贪内门随增故立二随眠。染境
卷五十 第 258b 页 T27-0258.png

故。立三界爱。云何恚结。谓于有情欲为
损害。问若于非情欲为损害亦应是恚。何
故不说。答从多说故。谓此恚结多于有情
欲为损害。少于非情。是故不说。复次从重
说故。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其罪甚重。非于
非情。是故不说复次从本说故。谓此恚结
要于有情欲为损害。然后方于非情亦起。
是故不说。复次依想说故。谓于非情若起
恚结。亦于彼处起有情想。是故但说于有
情起。云何慢结。谓七种慢。一慢二过慢三慢
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慢谓
于劣谓己胜。于等谓己等。令心高举。过慢
谓于等谓己胜于胜谓己等令心高举。慢
过慢谓于胜谓己胜令心高举。我慢谓于
五取蕴谓我我所令心高举。增上慢谓未
得胜德谓己已得令心高举。卑慢谓于他
多胜谓己少劣令心高举。邪慢谓实全无
德谓己有德。如是七慢总名慢结。云何无
明结。谓三界无知此说为善。若作是说缘
三界无知。即应不摄无漏缘无明。云何见
结。谓三见即有身见边执见邪见。总名见
结。云何取结。谓二取即见取戒禁取。总名取
结。
问何故五见中三见立见结。二见立取结
耶。答于合苦时由名等故。谓前三见同是
女名。后之二见同是男名。以见是女声。取是
男声故。复次于合苦时由事等故。谓见结
取结各摄十八事。复次摄随眠亦等故。谓
卷五十 第 258c 页 T27-0258.png

前三见是推度非执受故。合立见结。后二
见是推度亦执受故。合立取结。复次前三见
等推度境故。合立见结。后二见等推度见
故。合立取结。云何疑结。谓于谛犹豫。问何
故说此于谛犹豫。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
谓如有人远见竖物便生犹豫杌耶人耶。
设彼是人为男为女。或见二道便生犹豫。
是所往路为复非耶。见二衣钵亦生犹豫
是我所有他所有耶。或疑此等是实疑结欲
令彼疑得决定故。今显此疑但是欲界
无覆无记邪智为体非真疑结。真疑结者。
谓于苦等四谛犹豫。云何嫉结。谓心妒忌。
云何悭结。谓心吝护。问何故说此二相别
耶。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世间人于
嫉谓悭于悭谓嫉。于嫉谓悭者。如有见
他所得好事。心生妒忌便谓为悭。然实妒
忌是嫉非悭。于悭谓嫉者。如有见他
吝护妻等便谓为嫉。然实吝护是悭非嫉。
为令彼疑得决定故说嫉与悭二相差别。
问何故于十缠中。唯立悭嫉为结。答唯此
二缠有结相故。馀无结相故不立结。复次
以后显初故。但说二。谓十缠中嫉悭居后
说后为结则已显初。复次以嫉与悭独立
离二故立为结。馀缠不尔。独立者。谓自力
现行。离二者。谓一向不善。忿覆二缠虽能独
立亦复离二。而似随眠为随眠相之所映
夺。其相不显故不立结。由此义故。外国诸
师说此二种即随眠性。惛沈掉举不能独
卷五十 第 259a 页 T27-0259.png

故。睡眠恶作虽亦独立而不离二。睡眠通
善不善无记。恶作通善不善性故。无惭无愧
虽是离二而非独立。唯嫉与悭独立离二
异随眠相故。立为结。复次以嫉与悭最为
鄙贱深可厌毁故。立为结。复次以嫉与悭
性甚猥弊违背正理故。立为结。谓他荣胜
于自无损。何缘于他横生妒忌。虽复积聚
百千珍财终不能持一钱往至后世。何缘
固情吝护而不施他。复次由二法故。令诸
有情于生死中多受毁辱。一无威德。二极贫
穷。无威德者由多嫉妒。极贫穷者由多悭
吝。若无威德极贫穷者。父母兄弟妻子僮仆
尚轻蔑之。况非亲者。故十缠中立二为结。
复次嫉悭于彼欲界有情犹如狱卒及防捍者。如有罪人絷在囹圄二卒禁守不令
得出。复有清洁庄严园林二人防捍不令
得入。囹圄者喻恶趣。园林者喻人天。狱卒
防捍喻嫉与悭。欲界有情所以絷在恶趣
囹圄不能得出。复不得入人天园者。以
嫉与悭二结障故。如契经言。时天帝释往
诣佛所。作如是问。由何结故。人天及龙阿
素洛等屡兴战斗。世尊告曰。由嫉与悭。问
诸有情类或具九结。或有六结。或有三结。
或全无结。具九结者。谓具缚异生。有六结
者。谓已离欲染异生及未离欲染圣者。有三
结者谓已离欲染圣者。全无结者。谓阿罗
汉无成二结及一结者。佛何故说由嫉与
悭人天龙等屡兴战斗。答彼经但说诸富贵
卷五十 第 259b 页 T27-0259.png

由嫉与悭。与非天众数战斗故。但说二结。
复次佛为呵责天帝释故。于彼契经说此
二结。谓诸天中有苏陀味胜阿素洛。阿素
洛宫有端正女胜彼诸天。天自悭味嫉他
美女。非天悭女嫉他美味。天为美女往非
天处。非天为味复往天宫。是故诸天与阿
素洛由嫉悭结数兴战斗。尔时天帝与阿
素洛适斗战已。心犹恐怖来诣佛所。作如
是问。由何结故人天及龙阿素洛等屡兴
战斗。彼意问言由何结故天与非天数兴
战斗。故佛告曰。由嫉与悭。佛意告言。汝等
天众及阿素洛由嫉悭结数兴战斗。故嫉与
悭是汝等患亦是重担伤害汝等应速舍
离。问六烦恼垢何故非结。答相粗动故。若相
微细系缚坚牢可立为结。垢相粗动系义不
坚故不立结。
有九十八随眠。谓欲界系三十六随眠。色无
色界系各三十一随眠。此即以九十八事为
自性。随眠名义如前已释。问何故说此九十
八随眠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谓本论师
随欲作论不违法相故不应责。复次为止
著文沙门意故。谓有沙门执著文字离
经所说终不敢言。彼作是说谁有智慧过
于佛者。佛唯说有七种随眠如何强增为
九十八。为遮彼意广七随眠为九十八。
谓依行相界部别故。七随眠中欲贪随眠部
别故为五。瞋恚随眠亦尔。有贪随眠界别
故为二。部别故为五。界部别故为十。慢随
卷五十 第 259c 页 T27-0259.png

十五。无明随眠亦尔。见随眠界别故为三。行
相别故为五。部别故为十二。行相界部别故
为三十六。疑随眠界别故为三。部别故为
四。界部别故为十二。是故七随眠依行相
界部别故为九十八随眠。广略虽异而体
无差别。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不善几无记。问何
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义故谓或有
说。一切烦恼皆是不善。由不巧便所摄持
故。如譬喻者。为遮彼意显诸烦恼。有是
不善有是无记。若诸烦恼由不巧便所摄
持故是不善者。此不巧便应非不善非不
巧便所摄持故。不巧便者即是无知。所摄持
者是相应义。自体不与自体相应故不巧
便应非不善。复有欲令欲界烦恼皆是不
善。色无色界一切烦恼皆是无记。为遮彼意
显示欲界有身见边执见及彼相应无明亦
是无记。复有说者。欲现门义故作斯论。谓
前已说何故于此先立章耶。为欲显示诸
门义故。若不立章门义无由得显。如彩
画者不能彩画虚空。既立章已应显门义。
答三结中一无记谓有身见。问何故有身见
是无记耶。答若法是无惭无愧自性与无惭
无愧相应。是无惭无愧等起等流果者是不
善。有身见非无惭无愧自性不与无惭无
愧相应。非无惭无愧等起等流果。故是无
记。复次此有身见非一向坏意乐。故非不
善。无惭无愧不相应故非一向坏意乐。复次
卷五十 第 260a 页 T27-0260.png

由布施故我当富乐。由持戒故我当生天
由修定故我当解脱。故是无记。复次此有
身见唯迷自体。不逼恼他故是无记。谓执
我者眼见色时言我见色色是我所。广说乃
至意了法时言我了法法是我所。虽于自
体有此倒执。而不恼他故是无记。复次此
有身见无异熟果故是无记。尊者世友作如
是说。此有身见不能发起粗身语业。故是
无记。问不善烦恼亦有不能起粗身语业
者。应是无记。答贪瞋痴慢若增盛时必能发
起粗身语业。此有身见设增盛时亦不能起
粗身语业。故是无记复次此有身见不令有
情堕诸恶趣。故是无记。问不善烦恼亦有
不令堕恶趣者。应是无记。答不善烦恼若
增盛时必令有情堕诸恶趣。此有身见设增
盛时亦终不令堕诸恶趣。故是无记复次此
见不能感非爱果。故是无记。问此见既令
后有相续。后有即是非爱果摄。如何不能
感非爱果。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我终不
赞起后有者。所以者何。若起后有一刹那
者则为增苦。苦者即是非爱果摄。答此中所
说非爱果者是苦苦类。契经所说非爱果者
通三苦类。此有身见令有相续。非苦苦类
故不相违。复次此有身见虽起后有。为苦
苦本说为增苦。而不与彼为异熟因。故是
无记。大德说曰。此有身见是颠倒执是不安
隐是愚痴类。故是不善。若有身见非不善
者。更有何法可名不善。如世尊说。乃至愚
卷五十 第 260b 页 T27-0260.png

有身见皆不善者色无色界应有苦苦。然世
尊说乃至愚痴皆不善者。非巧便故说为不
善。不言能感不爱果故二应分别。谓戒禁
取疑结或不善或无记。问应分别者义何谓
耶。答应分析故名应分别。谓后二结。一分
是不善一分是无记。故应分别。分别论者作
如是言。所问二结应分别记非一向等。由
此故言二应分别。谓彼二结欲界是不善。
色无色界是无记。问何故色无色界烦恼是
无记耶。答若法是无惭无愧自性与无惭无
愧相应。是无惭无愧等起等流果者是不善。
色无色界烦恼不尔。故是无记。复次色无色
界烦恼非一向坏意乐。故非不善。无惭无愧
不相应故非一向坏意乐。复次色无色界烦
恼无异熟果。故是无记。问因论生论。何故色
无色界烦恼无异熟果耶。答四支五支定所
伏故。如毒蛇等咒术所伏不能为害。此
亦如是。复次上界无彼异熟器故。若彼烦
恼有异熟者应是苦受。苦受必是欲界所
系。不应上界烦恼异熟是欲界系。故彼烦恼
定无异熟。复次彼邪见等非极颠倒。于分
相似处所起故。不恼他故但是无记。谓彼
邪见谤言无苦。然上二界有相似乐。上界见
取执彼诸蕴以为第一。然彼亦有相似第
一。彼戒禁取执彼诸蕴以为能净。然彼亦
有相似能净。谓色界道能净欲界。无色界道
能净色界。故彼烦恼定非不善。尊者世友作
如是说。上界烦恼不能发起粗身语业。故
卷五十 第 260c 页 T27-0260.png

业者应是无记。答不善烦恼若增盛时必能
发起粗身语业。上界烦恼设增盛时亦不能
起粗身语业。故是无记。复次上界烦恼不
令有情堕诸恶趣。故是无记。问不善烦恼亦
有不令堕恶趣者应是无记。答不善烦恼
若增盛时必令有情堕诸恶趣。上界烦恼设
增盛时亦终不令堕诸恶趣。故是无记。复
次彼惑不能感非爱果。故是无记。问彼惑既
令后有相续。后有即是非爱果摄。如何不能
感非爱果。如契经说。苾刍当知。我终不赞
起后有者。所以者何。若起后有一刹那者
则为增苦。苦者即是非爱果摄。答此中所说
非爱果者是苦苦类。契经所说非爱果者通
三苦类。上界烦恼令有相续。非苦苦类故
不相违。大德说曰。上界烦恼若是无记更有
何法可名不善。如世尊说。若诸烦恼能发
起业皆是不善。彼说非理。若彼烦恼是不善
者。色无色界应有苦苦。然世尊说若诸烦恼
能发起业皆不善者。依恶业说故不相违。
三不善根唯不善。以彼自性是不善。复与一
切不善法为因。为本为道路为由序为
能作为生为缘为有为集为等起故。三漏
中一无记谓有漏。由上所说诸因缘故。色无
色界一切烦恼皆是无记。二应分别。谓欲漏
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及彼相应是不善。
无惭无愧者显彼自性唯是不善。及彼相应
者。显欲漏中三十四事及三少分亦是不善。
三少分者。谓彼相应惛沈睡眠掉举少分。馀
卷五十 第 261a 页 T27-0261.png

是无记。三少分者。谓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惛
沈睡眠掉举少分。如是五法无惭无愧不相
应故皆非不善。问无惭不与无惭相应。无
愧不与无愧相应。岂是无记。答无惭虽不
与无惭相应。而与无愧相应。无愧虽不
与无愧相应。而与无惭相应。俱不相应者
方是无记故。无明漏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
愧相应是不善。谓欲界见集灭道及修所断
无明唯是不善。见苦所断三见疑慢贪瞋相应
及不共无明亦是不善。馀是无记。谓欲界二
见相应及色无色界一切无明。无惭无愧不相
应故皆是无记。问何故十缠中唯说与无惭
无愧相应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谓作论
者随欲造论不违法相故不应责。复次此
二唯是不善遍与一切不善心相应。是故偏
说。忿覆嫉悭虽唯是不善。而不遍与一切不
善心相应。惛沈掉举虽遍与一切不善心
相应。而非唯是不善。睡眠恶作二义俱无。是
故不说随眠与垢准此应知。无惭无愧二
义俱有与不善义多少量等。如函盖相称
故偏说相应。四瀑流中一无记。谓有瀑流
义如前说。三应分别。谓欲瀑流或不善或无
记无惭无愧及彼相应是不善。无惭无愧者
显彼自性唯是不善。及彼相应者显欲瀑流
中二十四事及三少分。亦是不善。三少分者。
谓彼相应惛沈睡眠掉举少分。馀是无记。谓
欲瀑流中与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惛沈睡眠
掉举少分无惭无愧不相应故皆是无记。见
卷五十 第 261b 页 T27-0261.png

见见取戒禁取无惭无愧相应故。欲界二见
色无色界五见是无记。无惭无愧不相应故。
无明瀑流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
不善。谓欲界见集灭道及修所断无明唯是
不善。见苦所断三见疑慢贪瞋相应及不共
无明亦是不善。馀是无记。谓欲界二见相应
及色无色界一切无明。无惭无愧不相应故
皆是无记。如四瀑流四轭亦尔。瀑流与轭
名体等故。四取中一无记谓我语取。义如前
说。三应分别。谓欲取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
愧及彼相应是不善。无惭无愧者显彼自性
唯是不善。及彼相应者显欲取中二十八事
及四少分亦是不善。四少分者谓彼相应惛
沈睡眠掉举无明少分。馀是无记。谓欲取中
与有身见边执见相应惛沈睡眠掉举无明
少分。无惭无愧不相应故皆是无记。见取或
不善或无记。欲界二见是不善谓邪见见取。
欲界二见色无色界四见是无记。欲界二见
者谓有身见边执见。色无色界四见者。谓五
见中除戒禁取。戒禁取或不善或无记。欲界
是不善。无惭无愧相应故。色无色界是无记。
无惭无愧不相应故。四身系中二不善。谓贪
欲瞋恚。二应分别。谓戒禁取此实执身系欲
界是不善。无惭无愧相应故。色无色界是无
记。无惭无愧不相应故。五盖唯不善。皆与无
惭无愧相应故。五结中三不善。谓瞋嫉悭
结。二应分别。谓贪慢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
是不善。无惭无愧相应故。色无色界是无记。
卷五十 第 261c 页 T27-0261.png

谓贪欲瞋恚一无记谓有身见。二应分别。谓
戒禁取疑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
无色界是无记。五顺上分结唯无记。无惭无
愧不相应故。五见中二无记。谓有身见边执
见。三应分别。谓邪见见取戒禁取。或不善或
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六爱身
中二不善。谓鼻舌触所生爱身。四应分别。谓
眼耳身触所生爱身。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
不善。梵世是无记。意触所生爱身或不善或
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七随眠
中二不善。谓欲贪瞋恚随眠。一无记谓有贪
随眠。四应分别。谓慢疑随眠。或不善或无
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无明随眠
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谓欲
界见集灭道及修所断无明。见苦所断有身见
边执见不相应无明。馀是无记。谓欲界有身
见边执见相应无明及色无色界一切无明。
见随眠或不善或无记。欲界三见是不善。谓
邪见见取戒禁取。欲界二见色无色界五见
是无记。九结中三不善谓恚嫉悭结。六应分
别谓爱慢取疑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
善。色无色界是无记。无明结或不善或无记。
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馀是无记。义如前说。
见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一见是不善谓邪
见。欲界二见谓有身见边执见。色无色界三
见是无记。九十八随眠中三十三不善。六十
四无记。一应分别。谓欲界见苦所断无明随
眠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谓
卷五十 第 262a 页 T27-0262.png

身见边执见相应无明。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
卷五十 第 263a 页 T27-0263.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