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一)
(一) 第 531b 页
(一) 第 531b 页

No. 208
《众经撰杂譬喻》卷上

比丘道略集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 (一)

智者思惟财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
家。黠慧之人明识火势,火未至时急出财
物,舍虽烧尽财宝全在,更修屋宅广开利
业。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知身危
脆财物无常,遇值福田及时布施,亦如彼
人火中出物,后世受乐,亦如彼人更修宅
业福利自慰。愚惑之人但知惜念,匆匆营
救狂惑失智,不量火势猛风绝燄土石俱
燋,须臾之顷荡然灭尽,屋既不救财物丧
失,饥寒冻饿忧苦毕世。悭惜之人亦复如
是,不知身命无常须臾叵保,而便聚敛守
护爱惜,死来无期忽然殒逝,形如土木财
物俱弃,亦如愚人忧苦失计。明慧之人乃
能觉悟,知身如幻财不可保,万物无常惟
福可恃,将人出苦可得成道。

* (二)

菩萨布施不惜身命。如昔尸毗王以身
施鸽,天帝释故往试之,知有菩萨志不?释
语毗首羯磨天:「汝作鸽身,我当作鹰逐汝,
汝便佯怖入王腋下。」俄毗首即自返身作
鸽,释返身作鹰,急飞逐鸽,鸽直入王腋
(一) 第 531c 页 T04-0531.png
下举身战怖。是时鹰住树上,语王言:「汝
还我鸽,此是我食,非是汝有。」王言:「我初
发意,欲救一切众生,欲令度苦。」鹰言:「王
度一切众生,我是一切众生数,何以独不
见悯而夺我食耶?」王答言:「汝须何食?」鹰
言:「我作誓,食新杀血肉。」菩萨言:「我作誓,
一切众生来归我者,一心救护令不遭难。
汝须何食?当相给与。」鹰言:「我所食者新杀
血肉。」王即念言:「此亦难得,自非杀生则
无由得,云何杀一与一?」思惟心定即呼人
来:「持刀自割股肉与鹰。」鹰语王言:「唯以肉
与我,当以道理令肉与鸽轻重正等,勿见
欺也。」王言:「持秤来以肉对鸽。」鸽身转重王
肉转轻,王令割二股肉尽亦轻不足,次割
两臗、两乳、胸背,举身肉尽,鸽身犹重。是
时王举身欲上,乃与鸽等。鹰语王言:「大
王,此事难办何用如此,以鸽还我。」王言:
「鸽来归我,终不与汝。我前后丧身不少,初
不为法而有爱惜,今欲求佛便扳称上心
定无悔。」诸天龙神一切人民皆共赞言:「为
一小鸽酸毒乃尔,是事希有。」地为大动,毗
首赞善:「大士真实不虚,始是一切众生福
田。」释及毗首还复天身,即令王身还复如
故。求道如此乃可得佛。

* (三)

昔有一人,受使远行独宿空舍,中夜有
一鬼,担死人来著其前,后有一鬼逐来瞋
骂前鬼:「是死人是我许,汝何以担来?」二
鬼各捉一手诤之,前鬼言:「此有人可问,
是死人是谁担来?」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
(一) 第 532a 页 T04-0532.png
若实语亦当死,若妄语亦当死,二俱不免,
何为妄语?」语言:「前鬼担来。」后鬼大瞋捉手
拔出著地,前鬼取死人一臂补之,即著。如
是两脚头胁皆被拔出,以死人身安之如
故,于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拭口而去。其
人思惟:「我父母生我身,眼见二鬼食尽,今
我此身尽是他身肉,我今定有身耶?为无
身耶?若以有者尽是他身,若无者今现身
如是。」思惟已其心迷闷,譬如狂人。明旦寻
路而去到前国者,见有佛塔众僧,不可问
馀事,但问己身为有为无?诸比丘问:「汝
是何人?」答言:「亦不自知是人非人?」即为
众僧广说上事。诸比丘言:「此人自知无我,
易可得度。」而语之言:「汝身从本已来恒自
无我,非适今也!但此四大合故计为我身。」
即度为道,断诸烦恼即得罗汉道。是为能
计无我虚,得道不远。

* (四)

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
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四方乞
求,供养经十二年,求索富贵。人心既志,
天悯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
「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
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君所愿者悉从
此瓶出。」其人得以随意所欲无不得,得如
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
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汝先贫穷,今日
云何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天瓶中出
此种种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见视其
所出物。」即为出瓶。瓶中引出种种诸物,
(一) 第 532b 页 T04-0532.png
其人骄逸捉瓶起舞,执之不固失手破瓶,
一切诸物俱时灭去。持戒之人种种妙乐
无愿不得,若人毁戒骄逸自恣,亦如彼人
破瓶失物。是以欲天乐及涅槃乐,当坚持
禁戒,莫破所受戒;若破所受戒,永坠三
涂受苦,乃无复出期。夫人欲求报应,常
当修习善心相续不绝,若命终时,能却诸
恶、受善果报。所以然者,若不先习善心,
设命终时欲令心善,卒不从意。譬如西方
有一国王素无马,减损国藏四出推求,买
五百匹马以防外敌,足以安国。养马既久
国中无事,王便思惟:「五百匹马食用不少,
饲养烦劳无益国事。」便敕所典掩眼令磨,
可得自食不损国藏。马磨既久习于旋回。
忽然邻国兴兵入境,王便约敕被马具庄,
勇将乘骑如战斗法,鞭马向阵欲直前入。
诸马得鞭尽旋回走,无向敌意。邻贼见之
知无所能,即便直前大破王军。以是故知,
欲求善果报,临命终时心马不乱,则得随
意往。不可不先调直心马,若不先调直心
马者,死贼卒至,心马盘回终不如意,犹
如王马不能破贼保全其国。是以行人善
心,不可不常在于胸心。

* (五)

贫穷之人割辍身口,持用布施其福无
量。譬如往昔国王设会,诸佛及僧种种供
养。时有一贫穷老母都无所有,常仰乞索
以自活命。闻王请佛设会,心生欢喜意欲
劝助,自惟无物,正有少豆欲劝助,而门人
不听前。于是佛见其善心,即以神力令此
(一) 第 532c 页 T04-0532.png
大豆遍堕众食器之中。王见此豆即瞋厨
兵:「何以使食中有此豆耶?」佛语王言:「非
厨兵过也!乃是外贫穷老母所施。闻王设
会无以劝助,持此少豆劝助于王,是以食
中有此豆耳!」佛语大王:「此老母所施虽微,
得福良多于大王。」王言:「何得多种种肴膳
供养而得福少?此老母以少许物布施返
得福多?」佛语王言:「王虽种种供养,尽出百
姓于王无损;此老母贫穷正有少许豆,尽
持劝助,是故得多。王得福少。」佛为王种
种说法,王及老母皆得道迹。是以修福种
德惟在至心,达解法相何忧不果。

* (六)

昔有一婆罗门,居家贫穷正有一牸牛,
𤛓乳日得一斗,以自供活。闻说十五日饭
诸众僧沙门得大福德,便止不复𤛓牛,
停至一月并取,望得三斛持用供养诸沙
门。至满月便大请诸沙门至舍皆坐,时婆
罗门即入𤛓牛乳正得一斗,虽久不𤛓
乳而不多。诸人呵骂言:「汝痴人!云何日
日不𤛓,乃至一月也而望得多?」今世人
亦如是,有财物时,不能随多少布施,停
积久后须多乃作,无常水火及以身命须
臾难保,若当不遇一朝荡尽虚无所获,财
物危身犹如毒蛇无得贪著。譬如昔日佛
游波斯匿王国中,见地有伏藏满中宝物,
佛语阿难:「汝见是毒蛇不?」阿难言:「已见。」
时有人随佛后行,闻此语试往看之,见有
好宝,嫌佛此语谓为虚绮,此实是宝而言
为毒陀。其人即时私将家人大小取此宝
(一) 第 533a 页 T04-0533.png
物,其家大富。有人向王言之:「此人随得
宝藏而不输官。」王即收系,责其宝物即时
输尽。王故不信更多方拷治之,痛毒备至
而复不首。王大怒欲诛其七世,载出欲杀,
王遣人微伺为何道说,即言:「佛语至诚,
实是毒蛇。而我不信,今为毒蛇所由,知当
何云。若为毒蛇所杀正可及身,而今乃及
七世,实如所语。」使者具上事向王陈说,
王闻此语即唤令还,语其人言:「佛是大功
德人,而汝能忆佛往语。」王大欢喜还其宝
物,放之令去。缘念佛语故得免死难,是
以佛语不可不志心念之。

* (七)

持戒之人宁失身命不违佛教。譬如往
日有贾客乘船入海,时有二人欲至他国,
傍载至于中流,值遇恶风吹破船舫,诸
贾客取所依用以自济。时下座道人得一
板木,上座语言:「佛说法恭敬上座,汝与
我板来,不畏犯戒也。」下座道人闻是语已,
便自思惟:「何者为重?护戒为重。」思惟是
已:「我宁当慎护佛教而死。」即以板木献上
座,下座便没海水中。水神见道人持戒如
是不违佛教,将是道人至于岸上,因此道
人至诚持戒故,一船贾客皆得不死。水
神赞道人言:「汝真是持戒之人也!」以是證
故宁持戒而死,不犯戒而生。是以戒德可
恃怙,能济生死苦。

* (八)

一切众生贪著世乐不虑无常,不以大
患为苦。譬如昔有一人遭事应死,系在牢
狱,恐死而逃走。国法若有死囚踰狱走者,
(一) 第 533b 页 T04-0533.png
即放狂象令蹈杀,于是放狂象令逐此罪
囚。囚见象欲至走入墟井中,下有一大毒
龙张口向上,复四毒蛇在井四边,有一草
根此囚怖畏一心急捉此草根,复有两白
鼠啮此草根,时井上有一大树,树中有蜜,
一日之中有一滴蜜堕此人口中,其人得
此一滴,但忆此蜜不复忆种种众苦,便不
复欲出此井。是故圣人借以为喻:「狱者三
界,囚众生,狂象者无常,井众生宅也,下
毒龙者地狱也,四毒蛇者四大也,草根者
人命根也,白鼠者日月也,日月尅食人命
日日损减无有暂住,然众生贪著世乐不
思大患。」是故行者当观无常以离众苦。

* (九)

昔有悭贪长者,佛欲度之,先遣舍利
弗为说布施之福种种功德。长者悭贪都
无施意,见日欲中,语舍利弗:「汝何不去?我
无食与汝。」舍利弗知不可化,即还佛所。
佛复遣目连,神足返化而为说法。长者复
言:「汝欲得我物故作此幻术。」目连知其不
可化,即还佛所。于是佛必破其悭贪自造
其家,长者见佛自来,为作礼将佛入座。佛
方便种种说法,语长者言:「汝能行五大施
不?」长者白佛:「我小施犹尚不能,况复大施!」
长者白佛:「云何五大施?」佛言:「五大施者,
不得杀生,汝能作不?」长者思惟:「不杀生
者,乃不用我财物又无所损。」即白佛言:「我
能!」以是次第为说乃至不饮酒,皆言:「能
作!」于是佛即为长者种种说法五戒义:「若
能持此五戒,便为作五大施竟。」即大欢喜,
(一) 第 533c 页 T04-0533.png
欲以一张不好氎施佛,即入库求,无不好
者,便以一张而奉施佛。库中馀氎尽相随
来,至于佛前。佛知长者施心不定,语长
者言:「天帝释与阿修罗共斗,心不定故三
返不如,后以定心故大破阿修罗军。」长者
闻已,知佛大圣深知人意,信心清净,佛
为说法,即得须陀洹道。明日魔知其心,即
化作佛欲来坏之,而至其家,长者以未得
他心智故,不知是魔欢喜迎之,善来将入
座。魔佛语长者言:「我昨日所说者,尽非
是佛语,汝速舍之!」长者闻此语已,甚大
怪之:「形虽是佛而所说者非,如师子皮被
驴,虽形似狮子而心是驴。」长者不信,魔
知其心正,还复其身言:「我故来试汝,而汝
心不可转。」是故经言:「见谛之人尚不信佛
语,何况馀道?以深察理故。」是故佛弟子
要解深理,魔说佛说悉皆能知。是故义不
可不学,施不可不修。

* (一〇)

行者求道,不得贪著好美色,若贪破
人功德之本。譬如昔有一阿罗汉,常入龙
宫食,为龙说法。食已出于龙宫,持钵授与
沙弥令洗钵中残数粒饭。沙弥啖之大香
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两手捉绳床
脚,至时与绳床俱入龙宫。龙曰:「此未得
道何以将来?」师言:「不觉不知。」沙弥得饭
食,又见龙女身体端正香妙无比,心大贪
著即作誓愿:「我当夺此龙处,居其宫。」龙言:
「后更莫复将此沙弥来。」沙弥还已,一心布
施持戒,专求所愿早作龙身。是时绕寺,
(一) 第 534a 页 T04-0534.png
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龙,径至师本所入
处大池水边,以袈裟覆头而入水中,即死。
返为大龙,福德大故即杀彼王,举池尽赤。
未尔之前,诸师众僧皆呵骂之,沙弥言:
「我心已定诸相已出。」将诸众僧就池见之。
以是因缘故不当贪著好香美色,丧失善
根见堕恶道。

* (一一)

昔有天人食福欲尽,七證自知——一者
头上华萎、二者颈中光灭、三者形身损
瘦、四者腋下汗出、五者蝇来著身、六者
尘土坌衣、七者自然去离本座。自知福
尽下生世间贫穷家,与疥癞母猪作子,愁
忧不乐。更有一天人来问:「汝何以不乐?」答
曰:「吾寿将终,下生为疥癞母猪作子,是
故愁耳!」彼天曰:「释迦文佛在忉利天宫为
母说法,当往归依,及比丘僧,可得免苦。」便
往诣佛所志心归命,七日之后寿尽。来生
世间大长者家,母妊娠后恒闻三归声,至
十月满乃生堕地,长跪叉手归命佛法僧。
其母惊谓是不祥,便欲杀之,思惟言:「长
者之子不可便尔,罪我不少。」即往白长者
具说此意。长者言:「人生居世不知归命三
尊,而生此儿,才生已知三尊,将是神人,
好养之,勿怪也!」此儿之福才聪特异,父母
爱重。至年五岁与同辈道边戏,时舍利弗、
目连过,前为作礼。舍利弗曰:「未见小儿作
礼如此!」儿白道人:「不相识耶!」舍利弗即
入定观其本相,乃知是彼天人,便长跪诣
舍利弗、目连:「愿尊为请佛及僧,明日造鄙
(一) 第 534b 页 T04-0534.png
舍食。」即便许之。儿归白父母言:「向请舍
利弗、目连,愿世尊明日屈意饭食。」父母欢
喜即为竭财上膳食具。明日佛将诸大众
往到其家,儿及父母迎佛作礼。佛即就座,
行水下食须臾已讫,佛为说法,父母及儿
皆得无所从来法忍,百千天人发无上正
真道意。经言,能竭慈可谓如此矣!

* (一二)

昔有放牛人,在大泽中,见有金色华光
明善好,自即生念:「佛去此不远当取供养。」
即采华数斛重担而去。未至道中为牛所
抵杀,心存佛故即生第二忉利天上,所受
宫殿广博严好,宫出四边,陆生金色华,光
明彻照,诸天之法适生天上,先观宿命却
食天福。时彼天人自观宿命,具见采华为
牛所杀,欢喜叹曰:「佛无量福祚!未及设供
报已巍巍,况恒修德者?」便复取其宫边华,
并持种种馀供养具,欲遵本愿。诸天见其
取华,皆往问之:「汝方来受福,当五欲自
乐,而采华为?」天子报言:「吾为人时,欲诣
佛以华供养,竟不果愿,尚得来生此,况
得作者,今所以取华,欲遵本愿增将来福。」
尔时诸天皆生善心,有八万四千天子,俱
共来下作天伎乐,天花天香种种供养,诸
塔寺中未见佛,复有上座得道比丘而为
说法,诸天闻法心皆欢喜增诸功德,遂得
见佛,鼓乐弦歌散众名华,种种供养佛及
众僧,佛为说清净妙法,其人及八万四千
诸天,皆得法眼净。此天子之与八万诸天,
皆昔日善知识,今相发起一时得道。
(一) 第 534c 页 T04-0534.png

* (一三)

昔有外国有一大长者大富,惟有一子
爱重无比,后日得病大困,治之不瘥遂到
无常,临命终时一心念佛,佛现形其前,
心安意定便得生天。父母念子愁恼便欲
自杀不能自解,因以火烧取其骨著银瓶
中,至月十五日,便施百味饮食持著其前,
举声悲哭宛转卧地。天子在上见其所为,
自念:「我不现化意终不解。」即下作小儿,年
八、九岁,在道边放牛,牛卒死卧地,小儿便
行取草着死牛口,举以杖打牛,呼言:「起食!」
父母大小见小儿所为,便共笑之,前问言:
「卿谁家子?何痴乃尔?牛今已死,举草着口,
宁有食期?」而反笑言:「我牛今虽死,头口
故在,举草不食,况君儿死来已久矣!加
火烧之,唯少燋骨在地,以百味食著前而
加啼哭,宁得食之不也!」其父意即开解问
儿:「卿是何人?」儿言:「我是长者儿,今蒙佛
恩得生天上,见父母悲恼太甚故来相化
耳!」父意解大欢喜无复愁忧,天子忽尔不
现。父母归家即大布施,奉持禁戒读经行
道,得须陀洹果。

* (一四)

昔无数世时,有一佛图,中有沙门数
千馀人止住其中。遣诸沙弥数百人行分
卫供给众僧,日输米一斛,师便兼课一偈。
有一沙弥,时过市中行且诵经。时肆上有
贤者,见沙弥行诵,礼而问曰:「道人行何
所说?」答曰:「分卫给僧兼诵一偈。」贤者又问:
「若无事可诵几偈?」答曰:「可得十馀偈。」又
问:「分卫几日?」曰:「九十日。当输九十斛米。」
(一) 第 535a 页 T04-0535.png
贤者谓诵道人:「但还安意诵经,我当相代
出米。」沙弥大喜,贤者与米九十斛,还报
师已便闲读经。经三月通千四百偈,启
师:「诵经已讫,要当诣檀越家试之。」师即
听。诣贤者所,报曰:「蒙君重惠得安诵经,
今经已止故来说之。」沙弥诵,文句流利无
有踬碍。贤者欢喜稽首为礼:「愿我来世聪
睿博达多闻不忘。」因此福愿,世世所生明
识强记,及到佛出世现为弟子,名曰阿难,
常侍世尊特独辩通博闻第一。师曰:「时贤
者今阿难是,夫劝助学者志求愿功德不
虚,缘是福报随愿而得如是也!」

须弥山南
有一大树,高四千里,诸钵叉鸟栖宿其上,
树常不动,有小鸟形类鹑鴳,住止其上,
树即振摇,钵叉鸟语树神言:「无知我身将
重而初不动。」小鸟未宿反更振动,树神言:
「此鸟虽小,从大海底来纯食金刚,金刚为
物所堕之处无不破坏,所以大怖不能自
安。」经以为喻,若有凡人解深经一句口诵
心念,身中三毒四魔八万垢门皆不能自
安,何况博采众法为世桥梁者也。

* (一五)

佛语目连:「汝对欲至。」目连言:「我有神
力超蹈须弥山,对若东来我便向西,若北
来我当趣南,那得我耶?」佛语目连:「罪福
自然,不可得避。」远飞不息乃堕山中。时有
车辐老公,目连正堕其前,形状似鬼,老
公谓是恶物,举车辐打之,即折其身。目
连被痛甚羞懊恼,尽忘本识。佛哀念之授
其威神。尔乃得自思惟,还复本形。是硑车
(一) 第 535b 页 T04-0535.png
辐老公,目连前世时父。目连与父诤,目
连意中念言:「挝杀此公骨折快也!」是以得
此罪殃。慎莫作不孝之罪,是以人生处世,
不可不慎心口而孝养父母也。

* (一六)

昔有沙门行草间,有大蛇言:「和尚道
人。」道人惊,左右视之。蛇言:「道人!莫恐莫
怖,愿为我说经,令我脱此罪身?」蛇曰:「道
人!闻有阿耆达王不?」答曰:「闻!」蛇曰:「我是也!」
道人言:「阿耆达王立佛塔寺供养功德巍
巍,当生天上,何缘乃尔也?」蛇言:「我临命
终时,边人持扇堕我面上,令我瞋恚,受是
蛇身。」道人即为说经,一心乐听不食七日,
命过生天。却后数月持花散佛,众人怪之。
在虚空曰:「我阿耆达王,蒙道人恩,闻法得
生天上,今来奉花报佛恩耳!」是以临命之
人,傍侧侍卫者不可不护病者心也。

* (一七)

外国有一人治生,进金银数千斤,意
甚重之,欲藏著地中,恐蝼蛄虫鼠而侵盗
之;欲藏著草泽中,复恐狐狸野兽取之;
复不信家室中外兄弟、妻子,便著怀中出
入行来恒恐失之。时长斋之月,四辈弟子
尽诣塔寺烧香散花,此人观视具见如是。
复见塔寺前有一大钵,四辈弟子绕塔,持
金银钱物投之钵中。其人问曰:「何以投宝
著此钵中耶?」道人答曰:「此名布施,二名
牢固藏,三名不知腐朽。」其人思惟:「真实
如是人言,称吾所求。」便持金银尽投钵中。
道人为咒愿又说:「牢固者,水不能没,火不
能烧,盗贼怨家不能侵害,投之宝藏不
(一) 第 535c 页 T04-0535.png
知腐坏,当来获报百千万倍,故名布施。」
其人意解欢喜无量,即于塔前得须陀洹
道。是以志心作福功不唐捐,自致得道。

* (一八)

昔雀离寺有一长老比丘,得阿罗汉道,
将一沙弥,时复来下入城游观,衣钵大重
令沙弥担随其后。沙弥于道中便作是念:
「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兴何等
道?」作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为胜!』我今
当发菩萨心。」适作是念,其师即以它心智,
通照其所念,语沙弥言:「持衣钵来。」沙弥便
持衣钵授与其师。师语沙弥:「汝在前行。」沙
弥适在前行,复作是念:「菩萨之道甚大勤
苦,求头与头、求眼与眼,此事极难非我所
办,不如早取罗汉疾得离苦。」师复知其所
念,语沙弥言:「汝,汝担衣钵还随我后。」如
是三返,沙弥怪愕不知何意。前至所止处,
叉手白师请问其意,师答曰:「汝于菩萨道
三进故,我亦三返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
推汝在后。所以尔者,发菩萨心,其功德
胜满三千世界成阿罗汉者,不可为喻也。」

* (一九)

昔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俱为
沙门。兄好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好布
施;弟好布施修福,而喜破戒。释迦出世,其
兄值佛出家修道,即得阿罗汉,而独薄福
常患衣食不充,与诸伴等游行乞食,常独
不饱而还。其弟生象中,为象多力能却怨
敌,为国王所爱,以好金银珍宝璎珞其身,
封数百户邑供给此象随其所须。兄比丘
者,值世大俭,游行乞食七日不得,末后得
(一) 第 536a 页 T04-0536.png
少粗食殆得存命,先知此象是前世兄弟,
便往诣象前,手捉象耳而语之言:「我与汝
俱有罪耶!」象便思惟比丘语,即得自识宿
命,见前世因缘,象便愁忧不复饮食。象
子怖惧往白王言:「象不复饮食,不知何意?」
王问象子:「先无人犯象不?」象子答王言:
「无他异人,惟见一沙门来至象边,须臾便
去耳!」王即遣人四出觅此沙门。有人于林
中树间得,便便摄此沙门将诣王前。王问
沙门言:「至我象边何所道说?」沙门答王言:
「无所多说,我直语象言:『我与汝俱有罪耳!』」
时沙门便向王具说前世因缘事,王意便
悟,即放此沙门令还所止。是以修福之家
戒施兼行,莫偏执而功德不备也。

* (二〇)

昔有一比丘被摈,懊恼悲叹啼泣而行。
道逢一鬼,此鬼犯法,亦为毗沙门天王所
摈。时鬼问比丘言:「汝有何事啼泣而行?」
比丘答言:「犯僧事,众僧所摈,一切檀越供
养失尽,又恶名声流布远近,是故愁叹啼
泣耳!」鬼语比丘言:「我能令汝灭恶名声、大
得供养,汝便可立我左肩上,我当摈汝虚
空中行,人但见汝而不见我身,汝若大得
供养当先与我。」彼鬼即时担比丘,于先被
摈聚落上虚空中行。时聚落人见皆惊怪,
谓其得道,转相谓言:「众僧无状,枉摈得
道人。」时聚落人皆诣此寺诃责众僧,即送
此比丘住于寺内,遂大得供养。此比丘随
所得衣食诸物,辄先与鬼不违本要。此鬼
异日复担此比丘游行空中,正值毗沙门
(一) 第 536b 页 T04-0536.png
天王官属,鬼见伺官甚大惊怖,掷弃比丘
绝力而走,此比丘遂堕地而死,身首碎烂。
此喻行者宜应自修所向无疑,恃托豪势
一旦倾覆,与彼无异也。

* (二一)

昔目连与弟子俱从耆阇崛山下,到王
舍城乞食。目连于道中仰视虚空,怅然而
叹,其弟子问:「何因缘叹?」目连答曰:「卿欲知
者须还到佛所可便问也。」于是乞食讫还
到佛所,其弟子便问向所叹事,目连答曰:
「我见上虚空中有一饿鬼,身极长大其状
丑恶,有七枚热铁丸从口中入直下过,既
下过已还从口入,举身烧然苦痛宛转,绝
倒更起起复还倒,是故叹耳!非我独见佛
亦见之!」弟子问言:「以何因缘受苦如是?」
目连答曰:「汝自以是问佛世尊。」其弟子即
时白佛,问其因缘。时佛答言:「此饿鬼者前
世曾为沙弥,时世极俭以豆为食,沙弥者
为众僧行食,至其师前偏多七枚豆,以是
罪故受饿鬼身苦毒如是。」佛言:「我亦常见
所以不说,恐人不信得极重罪也!」此喻世
间少豆,偏为师故,而不自入,其罪犹尔!
况当佛说般若而不生信,返更诽谤,其罪
重于五逆,受地狱苦极重不可称数也。

* (二二)

昔有一居士其妇妊娠,请佛到舍供养
毕,欲令如来占其妇后生子,欲知男女。佛
言:「后当生男端正姝好,及至长大当于人
中受天上乐,后当得罗汉道。」居士闻之心
疑不信,后复请六师供养毕,复使占之。
居士语六师言:「前使瞿昙沙门占之,言:『后
(一) 第 536c 页 T04-0536.png
当生男。』实是男不?」六师答言:「当生女。」彼
六师等憎嫉佛法苟欲相反,还自思惟言:
「若彼生男,居士当弃我奉事瞿昙。」便作诡
语语居士言:「汝妇当生男,生男之后方大
凶祸,家室亲属七世绝灭,以不吉故我先
诡言是女也!」居士闻之心大惶怖不知所
以。彼六师等便语居士:「欲得吉利唯当除
去之。」六师便为居士妇按腹,欲令堕儿反
害其母,居士妇遂便命终而儿不死。宿命
福德故也!居士便弃其妇著死人处,大积
薪烧之,火炎既盛,佛便将诸弟子,往就观
之。居士妇身始破坏,便见其儿在莲华上
坐,端正姝好颜貌如雪,佛令耆域取此儿
来。耆域入火抱儿来出,还本居士,遂便
养育,至年十六才美过人,便广设多美饮
食,请彼六师。六师既坐,未久之间便失笑,
其人问:「何故笑也?」六师答言:「吾见五万里
有山,山下有水,有猕猴落水中,是以笑
耳!」此儿知其虚妄,便钵中盛种种好羹以
饭覆上,使人擎与之。馀人钵中下著饭上
著羹,诸人皆食,唯六师独瞋不食。主人问:
「何故不食?」六师答言:「无羹,云何食?」主人
言:「君眼乃见五万里猕猴落水,何不见饭
下羹耶?」于是六师大瞋,竟不食而还。居
士及儿,因是止不奉事,归命佛法僧。佛
为种种说法,遂得道果,此喻极多,略记
明真伪如是。
《众经撰杂譬喻》卷上
(一) 第 537a 页 T04-053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