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7a 页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7a 页


No. 1801 [cf. Nos. 1043, 1800]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此疏自智者演说。章安记录。古来人师无闻
赞述。既传授道息。后学往往有不知其名者。
知其名而未尝披其卷者。于乎斯文之未丧
也。一线尔。吾不肖而实痛焉。吾如默默则何
以传后。遂因疾间辄约文敷义。笔之为钞。凡
二卷。庶申明于大旨。开发于童蒙也。既成乃
作序。以言其由。复作阐义之名以名之。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7b 页 T39-0977.png

皇宋三叶登封之明年岁次己酉。孟夏哉生
明。于南塔上方病中序。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

请观音经四字是疏之别名。疏即通名。以解
释诸经通名疏故。以别简之。略标四字。疏者
疏也。决也。疏理经文。决择义趣也。然智者。
释经解题称玄义。解文称文句。玄文合成一
部者。则题为疏。今即合者。故题疏焉。天台所
住之山。智者。能说之人。昔隋炀皇帝时为晋
王。既从大师受菩萨戒。乃依地持经立师之
号。号为智者也。大师者。大乃褒美之词。师
者教人以道之称。古者或解行可轨于人。人
必称之为大师。暨唐懿宗朝。补署行焉。自兹
厥后虽有其实莫敢召者。说者纵辩而谈。非
秉笔制述也。斯文既是弟子章安记录。故不
书讳。而书其美号也。弟子者资则舍父从师。
敬师如父。师之谦让处资为弟。是知弟子之
名。韫乎敬让。故师召资。为弟子在于让也。资
亦自称为弟子。在于敬也。虽有异说。今依净
名疏焉。顶法师者。讳灌顶字法云。临海章安
人。而云顶法师者。此疏元无记者之号。后人
状之。故不书其讳。是礼也。如法华行仪法界
次第。既大师亲撰。故皆自书名讳。至于诸部
凡弟子记其言者。皆云智者大师说耳。又如
涅槃疏。既经荆溪治定。故亦书云顶法师撰。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7c 页 T39-0977.png
此为标式。来者宜则之。礼云。二名不偏讳。
谓二字之名不一一讳也。故今称顶而不称
灌。又如大师之讳智顗。今称智者止讳一字
耳。偏其讳非古也。后世之节制耳。然则诗
书不讳。临文不讳。讲者具称故无咎也。法华
有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
书写。今章安即解说人。故人召为法师也。记
者记录师言也。次入文。此下分节科。既别行
不复编入。人法者。请观世音菩萨人也。消伏
毒害陀罗尼法也。若约自行应先法后人。以
诸佛所师所谓法也。观音由悟法成道故。今
约化他故先人后法。以法不孤运弘之在人。
故观音说所證之法。治他三障之毒。故经题
先人而后法也。人是下无缘之慈。超彼生法
故曰至慈。道过凡小故称大士。离二边恶故
曰至良。治障不虚故曰神咒。大士即能说之
人。神咒即所说之法。至慈则显大士之德。至
良则美神咒之功。群机即月盖及毗舍离人
也。能必对所。若以群机为能感。观音即是所
感。观音为能应群机即是所应。今圣没所感
目为能应。凡没所应目为能感。各从功力以
能为称。故知凡由理具三千故。能感圣。由
三千分显故能应。消伏等者。消谓消除。伏谓
调伏。三障通名毒害。经云。消除三障无诸恶
力。即是用。又生善故言力。灭恶故言用。此咒
消除三障用也。显发三谛力也。正体即三德
此间等者。以陀罗尼是梵语。翻就此方名遮
持也。三义即持名持行持义。二边即生死涅
槃。故知三德之理即寂而照。故能持即照而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8a 页 T39-0978.png
寂故能遮用。即下此疏释题。凡有三番。俱论
三义。一能说人。二所说法。三经总题人及总
题。在下方辨。法有三义。正在此文。故至别释
但直尔解。总别二文互现其义。大师说法之
巧也。章安秉笔之妙也。然今部通四教而三
番三义。并约圆论文之旨。故应修门故。深收
浅故。佛元意故。说者观者宜乎思择。事者
下三文。皆直示毒害。以显消伏。虎狼等者。即
经云。逢值虎狼师子及毒药刀剑。临当刑戮
称名诵咒。而得解脱者。皆约事消伏也。五
住谓三界见为一。三界思为三。足根本无明
成五。皆昏烦之法恼乱心性故。通称烦恼。即
名此烦恼为虎狼等。经云。净三毒根不被三
毒等。即约行之明据也。故下疏释虎狼。引金
光明十地犹有虎狼之难。盖此意也。修一心
三观破五住惑。即约行消毒也。法界无碍者。
三谛一心名为法界。生佛互融一一咸遍。故
云无碍。无染而染者。净名疏云。中道自性清
净心。不为烦恼所染。本非缚脱不染而染。难
可了知。即是众生迷真性解脱。起六十二见。
考彼言义允合今文。若消今文。应云法性之
与无明。遍造诸法即无染而染。全理性成毒
名理性。毒由理毒故即有行毒事毒也。今观
诸法唯心染体悉净。即神咒治理性之毒。即
下经云。皆入如实之际也。若尔。与约行何别。
答前约行者。是约智断。智即能断。断是所断。
五住断处名消行毒。今则不尔。专约谛理。理
非能所。但由具惑即是无染而染。名为毒害。
惑即法性。即是染而无染。名为消伏。是则惑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8b 页 T39-0978.png
性相待非关智断。或谓性恶是理毒者。毒义
虽成消义全阙。若无消义安称用耶若云有
者。应破性恶。性恶法门不可破也。五重下注
云云者。次第辨示不假。先列名者下。辨示五
章。夫释名总论三法体宗用。别论三法教相。
分别三法。人法为名者。请是能感。观音是
能应。即感应。宗消伏毒害明其力。用即救危
拔苦用也。陀罗尼明其正体。即法身体也。释
名总论其在此矣。灵知至为体者。经通四教。
理有偏圆。若论正体唯取圆理。灵知寂照皆
法身。即照之义。然虽寂照不二。菩萨既从观
智立名。以所从能乃以照义为体。例此若以
止定为名者。应以寂义为体。灵知即法身灵
明本觉。寂照谓灵知。是法身即寂而照也。应
知三身并常三谛俱照。从胜从本且指法身。
又体性本一有种种名。故使诸文明体。随文
约义名字不同。法华正约开权。乃以实相为
体。涅槃既是示灭。即用性净涅槃为体。普
门既谈二身。乃以灵智合法身为体。灵智即
报身以报合法。二身明义乃真身也。至若今
经三圣降临既表三德。故以法身为经之体。
又普门品明随类现像。此经明圣主来仪。约
身义便故于辨体俱立身名。感应为宗者。月
盖致请为感三圣。远降为应。教兴由此故以
为宗。然诸经或以因果为宗。但于今经明义
不便。何者。因果语通凡圣各有。如舍离人
致请求救为因。未来證道为果。此凡有因果
也。观音昔在凡地为因。今居分證为果。此圣
有因果也。今以凡虽有因果。但以感为名圣。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8c 页 T39-0978.png
虽有因果但以应为名。故以感应为宗也。救
危拔苦为用者。以舍离病苦危若倒悬。以大
悲救拔令平复如本。虽亦与乐拔苦为正。大
乘为教相者。包含曰大。运载曰乘。教则圣人
被下之言。相则分别同异。虽部谈四教。而三
教大乘为其正意。三义往简者以约修行始终。
三义收尽。谓依教修行行成契理。以三义俱
有通别。故有通别之名。此三乃通别二名之
义旨也。若以位分即约教属名字位人。禀教
生解故。约行属观行相似。依解修行故。约理
在初住。分證本理故。然于约行复须从容。
若论造修犹居名字。的取行成方名观行。凡
当辨位。须知此旨。教者下释。此三义约理
约行。皆对理性而为通别行别。同归理一。名
异唯初约教不对理。明声闻者。声谓所闻之
声。教即八音四辩也。闻即能闻之机。用耳识
揽别也。大论云。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机
宜既异所说则殊。所说既殊诸部乃异。此经
彼经各有名故。故曰名异。馀弟子即三乘贤
圣。问智论云。佛经通四人说。谓弟子诸仙诸
天化人。今何言非。答为佛印可同称佛说。如
今经观音说咒。身子说四大同入实际。以佛
印故皆名佛说。入道多途者。至理虚通目之
为道。诸经称四悉。机示其入理之路。不独
一类。故曰多途。观门有异者。如法华四安乐
行。为入理之门。今经以数息等为入理之门。
又四教四门不同。俱是异义。契道者。谓契会
真道。即入初住分證三德之时也。至此位时
修性一合。无复分张。故云同归一理。理者。即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9a 页 T39-0979.png
向观门所契之理也。真如者。体非妄伪故言
真性无改异故。称如不虚名实至极曰际。非
生死相非涅槃相故。名实相。阿梨耶亦阿赖
耶。此云藏识。以能藏自体。于诸法内藏诸法
于自体内故。此皆一心三谛之异字也。问何
不用第九净识为诠理之名耶。答大师依地
论明阿梨耶识。是真常净识。不立第九。若依
摄论。梨耶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九方名净。
是知二论随机故异。若就即义唯至第八。犹
云即无明是法性也。若就离义乃立第九。犹
云断无明即法性也。若晓今宗理应无诤。不
即不离一体无殊。而即而离何妨两立。喻之
波水大旨可知。人法下明来意也。陀罗尼。是
三德即所證之法。观世音。即能證之人。自既
已證三德。今说此咒令他亦證三德。是则法
假人弘人因法立。相成相即不可暂分。今顺
经题约化他义。故先人次法。是自请者斯那
问。身子根境相应摄住。自为入道之门。故是
自请。月盖为舍离重病。故是为他佛说偈付
嘱流通。为护正法。此之三种皆名请观音也。
若约经文则为他居初。今约义便故先列自
请。以自请意狭为他。次广护法最广从狭之
广而为次第也。问斯那请。身子说六根如来
付嘱八部。何名请观音耶。答观音远降意在
说治障之法。斯那所请亦为此法。如来付嘱
八部。亦只令此法久住于世。约人虽殊法门
无异。以法显人俱是请观音也。三请对三聚
戒中。应以第一对摄律仪。第三对摄善法。璎
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戒疏云。摄律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9b 页 T39-0979.png
仪能令心住。此与斯那自请义合。璎珞云。摄
善法。谓八万四千法门。戒疏云。摄善自成
佛法。此与如来护法请相应。璎珞云。摄生
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戒疏云。摄
生成就众生。此与月盖为他请相应。是故今
经三请。即是三聚。此三聚名出方等地持。而
文云。自请是摄善法护法是摄正法者。或是
文误。或别有据。若得下示三戒本融。前文
既对三聚。此中止会二名。亦恐文误。应云自
身戒明净即是摄律仪。定慧明净即是摄善
法。明净即相似分真亦义通观行。引华严者。
诸法唯心戒定慧三即心而具。我心既尔生
佛咸然。彼我互融故无差别。由无差故。故
佛以所證说示于我。我心既净还能化他。三
聚之义于斯著矣。方知三请其体本融。二傍
下云云者。自行为正。如斯那为他为正。如月
盖护法为正。如如来傍正互论。必具三请。后
世行者思齐在兹致至也。祈告也。干求也。要
心者。要谓要期。皆出下引證。既先明自请合
引斯那请文。而引月盖者。文显易见故。傍正
而论三请。互具互引无在域限也。限意专请
观音不在馀圣也。行请者。虽不标心以行净。
故自然感圣即行净。是请故名行请。證请亦
然。念佛三昧如般舟经三昧。成时见十方佛
在空中立等。盖言虽不标心。而證理时自见
观音也。行请位在观行。證请位在六根及初
住也。标心一谓位通深浅。身业下例示口意。
各具三请也。向文虽云三业无瑕而正在身
业。问口业倒身可尔。意业云何。说标心等耶。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79c 页 T39-0979.png
答若依今经观心心脉。即见观世音。是标心
也。若依法华涅槃。但观心性实相入观行等
位。自见观音者。此既初不标心则是行请證
请。然此论请皆约见彼应身。若标心无感乃
由过现缘浅。非今请义。不标而感。此由过现
缘深。是今请义。标心复感其旨可知。此圣既
然诸圣例尔。且众生三业互有强弱。强可为
机。故于三业各论三请。足前十二者。谓自他
护法。各具延祈愿三是十二也。问护法既是
如来付嘱。何故亦约三业论标心等请。答经
虽付嘱而行人。岂无为护正法请观音耶。九
界论请者。乃至三教菩萨为除界外三障。须
请圆教观音也。佛界须料拣者。应问云。九界
可尔。佛界云何请耶。应答云。名字观行即佛。
为除分段三障故。须请分證之观音。相似即
佛为除变易三障亦尔。于分證中位位互作。
乃至等觉为除三障请究竟观音。此约圆中
五即俱名佛界也。若剋取究竟位为能请者。
以众生断恶机在观音。故须请也。则如经云。
尔时世尊。怜悯众生覆护一切。重请观世音
菩萨等。菩萨皆具众德者。圆證实理故具众
德。文殊具云文殊师利。此翻妙德。以见三德
佛性不纵不横故。称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
性犹如妙德等。弥勒。此云慈氏。一体三慈无
所不摄。故以为名。至论下明体性本融。释成
皆具众德义也。是故德慈智三一体异名展
转互摄。以三德三慈三智无异体故。无缘种
智并从胜说。中体双照慈智俱三。但逗下明
随机立号。宜闻者即随其所闻。有四悉益。所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0a 页 T39-0980.png
以各立一号。同是因地者。同是真因也。各说
身因者。涅槃三十二云。五百比丘问身子云。
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身子答云。汝等亦各得
正解脱。自应知之。何缘方更作如是问。有比
丘言我等未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
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有说爱有说行乃
至饮食五欲。如是五百共往佛所。各说已解。
身子白佛。谁为正说。佛言。无非正说。三十二
者。净名中初法自在菩萨云。生灭为二不生
不灭为不二。乃至文殊说云。无说无示为入
不二。共三十二人。若兼居士默然则三十三
也。同入下五百比丘四八大士。能入虽异所
入无殊。约跨节论五百趣实例。如观经疏云。
四四十六同趣常乐也。一理者万法虽差心
性常一。故云一理。所以亦异者。义趣别也。此
则理体虽同义异名异。如理有遍照义。故立
观智之名。理有遍摄义故立慈氏之称。名义
虽异。只是一理故云不离于理也。释别名中
应先分二段。初约境智释应。次约界业释机。
总别释者。总释即境智合辨。别释即境智开
说。言破立者。以观世之名。本是界外不思议
境智。随顺机缘亦为思议境智。而皆绝四离
百虑。人于此起四性执。故须先破四执。既
破四悉被物则藏境智成。乃至圆境智成。故
须后立。破者下先且标立境智之名。以为所
破。世即三种世间也。今问下境智相望各有
四句。在文可解。自境故境等者。谓境自是境
智自是智。不相因也。此是自生者。若云境自
是境者。境不因智照是境自生。若云智自是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0b 页 T39-0980.png
智智不因境发。是智自生。此中但难初句馀
三例之。故云等也。若欲备难者。次句应云若
由境故智是智他生。若由智故境是境他生。
何者。自境。故境既称境。为自以境望智。智即
是他今境从智生。岂非他境智。亦如是若合
故境合故智者。此则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
境故境。智境因缘和合故境智亦如是。此即
共生共生有二过。堕自他性中。若非智非境
故境故智者。此则离境离智无因缘而辨境
智。从因缘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耶。此四并
是妄想推计。故须破之。问佛法皆云因缘和
合。何故破共生。答为定执故亦须破之。四执
破已四说无过。中论所破者。论云。诸法不自
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龙
树既破。那得如前四种执一为是馀妄语乎。
六十二见。谓我大色小色大我小。即色是我
离色是我。四阴亦尔。三世五阴总成六十。不
离有无。故六十二皆边见摄。今于境智起四
见者。实八十八使具起。略言边见及三受耳。
若具论者。随执一句谓我知解此法。法中计
我即身见。执初三二句堕有边。执二四二句
堕无边。乃六十二见所摄。即边见也。如此妄
执不当道理。即邪见执此是实计为涅槃。即
见取。果盗谓此为道依之。进行即戒取。因盗
有三苦者。乐受有坏苦。苦受有苦苦。不苦不
乐受有行苦。乐受则爱等者。谓执一种境智
为是。若他赞叹。心则爱著生喜而心乐。即贪
使。苦受者。若他违逆则忿怒生瞋而心苦。即
瞋使。不苦不乐即不为毁赞则在痴使等分。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0c 页 T39-0980.png
亦在三使中收。又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
其所执矜傲于人即慢使。既执此为是今虽不
疑后当大疑。即疑使。是则十使宛然。皆从所
执境智上起。将此历三界四谛。则有八十八
使。就思惟历三界则有九十八使。今于五利
略举边见。五钝略明四分者。从要而言。以
四句境智皆堕一边。依此所执皆生三受。其
相易见。故且明之。如向细论。备九十八故下。
文云知句句中九十八使名识病也。八万四
千尘劳者。真谛三藏准十使经。以贪等十为
根本。谓贪乃至戒取一一有九。随眠一即成
十。十即成百。前后等分各一百成三百。置本
一百就前后二百中。又各以十使为方便。二
百即成二千一百。约五类众生。谓多贪多瞋
多痴著我思觉。五品各二千一百。即成一万
五百。配已起未起成二万一千。又配贪瞋痴
等分。此四各有二万一千。成八万四千也。今
云。四分开出者。惑数虽多四分收尽。毕竟空
寂者无四执故。无依倚者以空寂故。问意者
理既空寂。何故有道灭因果耶。答意者但识
知苦集不为四执滞碍。即名道谛。所缘空寂
即是灭谛。知四下示道谛相。污秽五阴者。止
观明九种五阴。一期色心名果报。平平想受
名无记。起见起爱名两污秽。身口意业善恶
分二。变化示现名工巧。三善根人名方便。四
果名无漏。今于境智起见起爱。故云污秽。不
受即观受是苦也。馀二存略。道品等者。等
取三四二五七觉八正也。又正下示灭谛相
也。即以能观为佛所观为法。境观不二为僧。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1a 页 T39-0981.png
三义一心即同体三宝也。觉了即能观三观。
四执即所破妄惑。法性即所观三谛。境观不
二故云和合。而于正勤心中示灭谛者。以道
品约位则正勤是小乘内凡位也。以小准大
即圆六根相似。證灭无所住心等者。谓大圣
人内无四执外顺机缘。令获四益说境智异。
谓若人乐闻自生境智。即说境是自境智是
自智。以赴欣欲之心。或宜闻生善。或说必
破惑。或闻则悟道。他共无因亦复如是。故使
经论所明。若境若智不出自等。列名中四教
境智俱顺四悉。别教独得名者。以出假位正
以四悉化他故。圆名不思议者。则显前三教
皆思议也。然四境智皆是总释观世二字。应
预知差别则至文易了。前二以心生六界三
种世间为境。而智有体析之殊。别教以心生
十界三种世间为境。用次第智。圆教以心具
十界三种世间为境。用一心三智。一切法从
缘者。證境智因缘皆是实有。破柝方空也。但
有名字者。谓瓶已破首已断。但有瓶首之名。
实无其体。此喻出大经。是字不住即性空。亦
不不住即相空。法眼等者。即十行出假说四
教四悉境智也。虽无境智等者。法从心造全
法是心。心本自无诸法宁立。不有而有三千
宛然。无始不觉理具情迷。今既觉了知心
即是不离。能观别有所照而于一心强分境
智。故曰而论。经言下境即所观照即能观。能
所一如故皆云不思议。欲拟者大师尚谦表
无专执久袪四执者。以得无所住心故。慈悲
等者。被偏圆机示四教像。是故向约四种境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1b 页 T39-0981.png
智以释其名。故经下引證也。维摩经身子问
天女云。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声闻
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缘觉法化众生故
我为辟支佛。以大悲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观
音天女俱分真故。故得引證别释中。若依名
字为便应。先明观智。次辨世境。若解义为便。
前明世境。次辨观智。以先有境可得论观。若
未有境何所可观。譬如镜鼓后方映击。今从
义便故。先境次智。三谛三境者。止观明理
性是一。对止名谛对观名境。诸文所明谛即
是境。不云二别。今亦同之。所以然者。诸文但
云三观不论三止故。且止观行门。方乃委示。
一因下列名此之三境者。谓此三境不一不
三唯在一念。遍摄诸法三无差别。彼彼互融
但以情迷不能觉了。遂于无缚法中强生系
缚。谓有情无情事异理异。于无脱法中而妄
求解脱。遂厌苦欣乐舍有入空。离二边求中
道。故有凡夫生死及三教境智之异。故云为
智所观即为四也。四种观者。经云。下智观故
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
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今家
释义用对四教。以声闻是下乘藏是最下教
故。声闻菩提即藏教也。缘觉是中乘通教复
居藏别之间。菩萨是上乘别教仍居通教之
上。圆教复在别教之上。故云上上中论可知。
终是三谛之境者。根有遍圆迷成四境。若论
本理三谛常融。开为二观者。即前藏别二观
俱观俗谛。答下俗谛虽同。藏见粗相别见细
相。故分二别。真亦浅深者。前三果分见故浅。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1c 页 T39-0981.png
四果究竟故深。亦互为浅深。既分粗细二俗。
应有浅深二真。理则无二者见有浅深。真空
但一偏真既尔。中真例知。此浅深之言不可
用通教复真消之。以文云理则无二。若约复
真灼然。是二故知。答意各从当分等观下云
云者。应通前结数。前约自他护法等。能所
合辨有七十八。今历四教观法。观之则有三
百十二请也。次明智下者。夫境智二法不分
而分。故前释境乃对智明。今文释智还约境
说。是知境非智莫显。智非境莫成。义虽相
仍文有傍正。观因缘下标藏智。观因缘空标
通智。二谛观者假是虚妄俗谛。空是审实真
谛。今欲去俗归真。故言观。因缘空假是入
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
二谛观。出假下标别智。从空而出故言出假。
入在假内亦曰入假。故出入二名诸文互立。
别虽三观以假为正平等观者。望前称平等
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名平
等。中道下标圆智。虽三观一心从胜彰名故
指中道。三皆名观。复名智者通而为论。观
智义一。别而往目因果两分。世智下斥凡夫
也。以凡夫外道通有此智。不出生死不动烦
恼。故云是世间之智也。但有名字者。以此世
智虚诳不实。但有智名而无其体。故向云亦
名名字智也。凡圣通用者。谓凡夫用此智得
四禅八定。圣人二种不同。慧解脱人但用无
漏智得成无学。俱解脱人俱用二智。断惑之
时随用一智。故云凡圣通用也。以此智凡圣
等有。故向云亦名等智也。但此下结斥也。菩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2a 页 T39-0982.png
萨下显菩萨也。于此观中者。指世智也。既不
断惑但用世智。而能观无常修六度。成其胜
解终出生死。慈悲喜舍即四等心也。慈故与
乐。悲故拔苦。见彼离苦得乐故喜。不求恩报
故舍。不择怨亲等用此四故。名四等具一切
法者。即六度四等万行具修也。三十四心。谓
八忍八智断见。九无间九解脱断思。如旃延
子者。即释论引迦旃延子。明菩萨义。释迦初
为陶师。值昔释迦。发菩萨心行六度行也。三
藏境智观音者。菩萨自伏六蔽。悲心熏物。众
生称名即能脱苦。自行六度慈心熏物。应可
度者。即能示现令得安乐也。虽行于空等者。
菩萨从薄地学游戏神通。多修假观八地出
假故。名不住于空。初心谓见地也。为如佛者。
被接之人能破无明。无明破已如通佛地。同
得八相故名为如。不同通教等者。别人破空
出假不同通人空心出假。扶习润生知空非
空。在六七住破空。出假即十行位尘沙据所
迷之法。无知约能迷之心。四念处云。十住
断见思。又断界外上品尘沙。十行中品十向
下品。今论中品也。行满者。以经论所明别
教位。次等觉一位或有或无。今约无说故云
十地行满。称理之观者。别次第观尚非称理。
藏通析体不称可知。三谛圆融本性自尔。顺
性而观故名称理。理既下示称理相。从初至
后者。初谓名字依。解修观名名字观音。后
谓妙觉。究竟显理名究竟观音。五即位殊圆
观一揆。五住圆除者。谓三惑俱破也。问十
信位中既两惑先去。何名五住圆除耶。答圆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2b 页 T39-0982.png
观心性粗垢自去。故四念处以治铁为喻。是
故圆观一生之中。初住可获。若次第行者。借
使一生两惑先除。虽不经历亦成次第。或圆
接别。或别接通。或解圆行渐并两惑先除。俱
非今意。今文的取圆顿行者。故曰圆除。妙
觉观音者。问观音是等觉。因人何故约妙觉
极果释耶。答观音三昧经云。此菩萨已成正
觉号正法明佛。观音受记经云。次当补处称
为普光功德。其本迹若此。约究竟释理应无
失。问别名可尔通号如何。答文虽不明例有
此释。谓名字菩萨乃至究竟菩萨也。大论云。
众生无上者佛是。况菩萨众生华梵之异名。
通极果。文义在兹。此之三智者。并世智有四。
以世智是境故。但云三。亦对五眼者。三智
既约四教五眼亦然。肉天二眼照粗细事皆
是世智。悉为诸观境本。即同中论偈初句也。
藏教观音不断烦恼故。唯约世智二眼也。若
约二乘从此入析法观。断惑亦得慧眼。又菩
萨于三祇百劫。得五神通获法眼。分别根性
调熟众生。今以别教望之只名世智二眼。通
唯慧眼别唯法眼。其意亦然。照真即一切智。
故对慧眼即通教也。照假即道种智。故对法
眼即别教也。药即道灭病谓苦集。照真俗实
相即一切种智。此眼即佛眼也。三法真俗中
也。俗摄肉天法三眼。佛眼有五眼用。故曰一
而异名。小般若云。如来有肉眼不。答云有。乃
至有佛眼不。答云有。今经云。五眼具足成菩
提。皆此意也。但从胜受名。云佛眼耳。譬如众
流入海失本名字。大论云。十智入如实智无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2c 页 T39-0982.png
复本名。但称如实智。五眼具足而但称佛眼。
三智下云云者。应释出开合。所以四观。谓大
经四种十二因缘观。下中上上上。彼经通取
析法故。明四观。大品璎珞直就摩诃衍但明
三观三智。今若开二经合涅槃者。应开析法
从假入空观生灭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
经者。下中观同是一切智也。若将三经。若开
若合对五眼者。肉天二眼皆是世智。为诸观
境本。若三观三智。从此境即入体法一切智。
若四观四智。从此境即入析法一切智。今约
菩萨不断惑边故。向以世智对藏。又藏教灭
事方空。既存于事故对世智。中论偈初句对
藏。即此意也。馀眼对智及观悉如向文。收摄
下注云云者。凡诸经论所明名相束广。开狭
常使成三。三一一三互融互摄。揽入己心以
成妙观。乃知十方佛法不离刹那。世者不约
界业释机。若论为机正在音字。若不连世其
义莫显。以十法界是生机处。故就文分二。初
通明世义差别隔异者。于此十中有凡有圣。
有大有小。有权有实。二报三业高下不同。名
别名异。世是下别显为机。世是色者。又阙心
字。于十法界各三世间。假实属正国土属依。
今云色心且指五阴实法也。假名揽阴而立
国土。乃阴所居故举色心足该馀二。色即观
世身等者。谓若约大士自行观五阴空而成
圣道则应名观世身。及观世意。既名观音即
是观彼十界众生口业为机。故云音是机也。
此约化他立称。此文且以身意在应口业属
机。若具足论各备三业。三俱在机者。如五体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3a 页 T39-0983.png
投地烧香散华身业为机。大士往应即观世
身。系念数息意业为机。大士往应即观世意。
祈请口业为机。大士往应。即观世音三俱在
应身意如向。若约口业。即是大士自观音声
而得成道。由自行成故能应物。此释机应各
三。与普门玄义或异者。符今疏文也。言菩萨
等者。盖西竺语倒。此方则云大道成众生也。
谓自求广博大道。又成熟众生。释论下初发
心即自求大道。度一切即成熟众生。能忍成
道事者。不同二乘匆匆取證。不动下魔不能
动小不能破。有种种成者。名通四教故。因缘
道即藏菩萨。空道即通菩萨。假道即别菩萨。
第一义道即圆菩萨。文阙假道二字。又于诸
道者。即前四道。然文但示藏教。通别馀三略
无。直修因缘。如直行六度及四无量心。不修
无常观不发四弘誓者。但是人天之因。既亦
名道。故须拣之。今言道者。乃别显菩萨修出
世之道。故云起慈悲等。若通菩萨应拣二乘
自證之道。别拣但从空出之道。圆拣次第之
道。今菩萨即观音本修圆行故。能于一道观
一切道。一行修一切行。故至分果随机利见
四应不同。自非观心三千三谛者。其孰能至
此乎。岂有舍一取一者。问如菩萨本修圆行。
则舍偏小。何言无取舍耶。答取舍即无取舍。
以圆观权实不离心性。岂可舍心性取心性
耶。以唯见心性故。然菩下虽知本具当体空
中。而无所得故。无难苦及无分别。为机亦
异等者。明镜是一现像自殊。现像不同良由
形对。故顺四机有兹四应。以喻合法其旨可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第 983b 页 T39-0983.png
见。他人下问答。合在释别名。后而在此者。
或随便或文误。问意者。设云菩萨三业俱观
机者。意轮鉴机。此义可了。身口是色云何鉴
机。故云身口若为观圣观智观。前人等者。上
观去声。下观平声。即是意轮观彼十界身口
之机。则可名观世身观世音也。非是圣人用
自己身口观他也。以身口但能现身说法故。
然实观三业之机。彼既正以身口为难。故不
云意。但言观前人身口也。通亦得者。上约别
论观机唯意。若约通义则三业本融六根互
用。则圣人身口何妨观机。但除下病谓妄情。
法谓三障。妄情若去障体元真。若破三障即
是破德。故但除病不除其法。蛇虺者。虺亦蛇
也。尔雅云。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注云。身广
三寸头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种蛇。名为蝮虺。
螫音哲。又音适。虿田界反螫虿毒也。蛇虺如
三障毒如妄执。今遣妄执如除毒。不迷三德
如不侵人。三障本真如不殒命。如世咒蛇之
法。但除其毒耳。调善者。谓调恶令善也。堪任
乘御者。大经明咒师咒毒龙等。堪可乘御非
殒彼命也。随应得度者。以性恶不可断故。故
至果上为机所扣。现四恶趣身。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