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1b 页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下
梓州司马 孟献忠 撰
*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夫至功非功。为而不宰。上德非德。成而不居。故九定
四禅。入无所入。三空六度。行无所行。莫而无边。非相
非名。不染不住。积恒沙之身。不能方四偈之德。神功
圣德。其大矣哉。故为功德之篇。以劝来者。
萧瑀金刚般若经灵验记曰。隋开皇十一年。太府丞
赵文昌身死。唯于心上气暖。时昌家人未敢入敛。被
人将来至阎罗王所。王问昌云。一生巳来。作何福业。
昌报王言。一生家贫。无馀功德。专心唯诵金刚般若
经典。王闻此语。合掌恭敬。赞云。善哉善哉。受持金刚
般若。功德甚大。不可思议。王语所执昌使者。好须勘
校。莫错将来。其典执案咨王。实错将来。此人更合二
十馀年。王闻此语。自检非谬。即语昌云。汝共使者。向
藏内取金刚般若经来。即遣一人。引昌西南行可五
六里外。至经藏所。见数十间屋。屋甚精丽。经卷遍满。
金轴宝帙。庄严华饰。不复可言。昌乃一心合掌。闭目
信手抽得一卷。大小还似旧诵般若者。其题目功德
最为第一。昌便恐怕。虑非般若。求此使人请换。不肯。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1c 页 X87-0461.png
昌即开看。乃是金刚般若。将至王前。王令一人执经
在西。昌在东立。王敕使人取七宝床几。遣昌坐上。向
西诵经。并得通利。时王教昌还家。仍约束昌云。受持
此经。慎莫废阙。亦令劝化一切人。读诵此经。仍令一
人引昌。从南门出。乃见周武帝禁在门东房内。即唤
昌言。汝是我本国人也。暂来至此。须共汝语。昌即就
之。向武帝再拜。武帝问云。汝识我不。昌言。臣昔宿卫
陛下。武帝语昌云。卿乃是我故旧。汝可还家。为我具
向隋帝论说。导我诸罪并了。唯有灭佛法事未了。当
时右卫元嵩教我灭佛法。为追元嵩至今不得。以是
未了。昌问武帝。元嵩何处。追不可得。武帝云。其元嵩
者。三界外人。非阎罗王之所管摄。不能追得。汝还为
我速从隋文帝乞少功德。昌行少时。出南门外。见大
粪聚中。有一人头发才出。昌问引人。此是何物。引人
答云。此是秦将白起。枉坑赵卒。寄禁未了。昌还家得
苏巳。经三日其患渐差。具奏隋文帝。帝即出敕。国内
诸寺。普为周武帝三日持斋。转金刚般若经。敕令录
入隋史。
又曰。隋时雍州赵文若。死经七日。家人欲敛入棺。乃
缩一脚。遂即不敛。便得苏活。语言死见阎罗王。问若。
生存作何福事。若言。受持金刚般若经典。王言。善哉
善哉。此是最大第一功德。汝虽脩福。且将示其受罪
之处。仍令一人引若北行。可数十步。至一墙。有孔。隔
墙孔中有人。引手捉若。挽度极大辛苦。墙外见大地
在西。昌在东立。王敕使人取七宝床几。遣昌坐上。向
西诵经。并得通利。时王教昌还家。仍约束昌云。受持
此经。慎莫废阙。亦令劝化一切人。读诵此经。仍令一
人引昌。从南门出。乃见周武帝禁在门东房内。即唤
昌言。汝是我本国人也。暂来至此。须共汝语。昌即就
之。向武帝再拜。武帝问云。汝识我不。昌言。臣昔宿卫
陛下。武帝语昌云。卿乃是我故旧。汝可还家。为我具
向隋帝论说。导我诸罪并了。唯有灭佛法事未了。当
时右卫元嵩教我灭佛法。为追元嵩至今不得。以是
未了。昌问武帝。元嵩何处。追不可得。武帝云。其元嵩
者。三界外人。非阎罗王之所管摄。不能追得。汝还为
我速从隋文帝乞少功德。昌行少时。出南门外。见大
粪聚中。有一人头发才出。昌问引人。此是何物。引人
答云。此是秦将白起。枉坑赵卒。寄禁未了。昌还家得
苏巳。经三日其患渐差。具奏隋文帝。帝即出敕。国内
诸寺。普为周武帝三日持斋。转金刚般若经。敕令录
入隋史。
又曰。隋时雍州赵文若。死经七日。家人欲敛入棺。乃
缩一脚。遂即不敛。便得苏活。语言死见阎罗王。问若。
生存作何福事。若言。受持金刚般若经典。王言。善哉
善哉。此是最大第一功德。汝虽脩福。且将示其受罪
之处。仍令一人引若北行。可数十步。至一墙。有孔。隔
墙孔中有人。引手捉若。挽度极大辛苦。墙外见大地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2a 页 X87-0462.png
狱。镬汤炉炭。刀山釰树。铜柱铁床。罪人受苦不可思
议。乃有鸡肫猪羊鹅鸭之属。从若债于本命。若语云。
不负汝命。鸡等报云。汝往某年某月某日。共某州人
分我头脚。各各食之。若闻畜生所说所證。始知不虚。
亦记往日杀食之处。唯知念佛。以一心悔过。其猪羊
鸡鸭。不敢更言。所引之人。将若回王所。启王云。见受
罪处讫。王尔时乃付一碗铁钉。令若食之。并用长钉
五枚(音梅)。钉若头顶手足。具令放去。若既苏。巳后仍患
头痛。并手足疼。所痛之处。渐得瘳(音柚)愈。若从尔巳来。
精勤不懈。受持般若。伹见诸亲知识。悉劝受持此经。
若后因于公使。至驿厅上。暂时偃息。如似欲睡梦。见
有一青衣妇人。急速来告。救命救命。若忽惊觉。即唤
驿长问言。汝不为我杀他生命。驿长报云。适欲为公
杀一小羊。问是何色。报云青色牸羊。若令速放莫杀。
仍与价直赎羊。放为长生。岂非受持金刚般若。精诚
致感然也。
郎馀令冥报拾遗曰。普光寺栖玄法师。少小苦行。常
以讲诵金刚般若经为业。龙朔二年冬十一月。于寺
内端坐迁神。俨然不动。天子闻而嘉之。下制曰。普光
寺僧栖玄。德行淳脩。道俗钦仰。奄然坐化。释众摧梁。
宜以三品礼葬。仍给鼓吹一部。倾城士女。观者如市
焉。(馀令当在京都见诸大德及亲友共说)。
又曰。翊(音翼)卫高纯。隋仆射齐公颍之孙。剌史表仁之
子也。龙朔二年在长安。出顺义门。忽逢二鬼。各乘一
议。乃有鸡肫猪羊鹅鸭之属。从若债于本命。若语云。
不负汝命。鸡等报云。汝往某年某月某日。共某州人
分我头脚。各各食之。若闻畜生所说所證。始知不虚。
亦记往日杀食之处。唯知念佛。以一心悔过。其猪羊
鸡鸭。不敢更言。所引之人。将若回王所。启王云。见受
罪处讫。王尔时乃付一碗铁钉。令若食之。并用长钉
五枚(音梅)。钉若头顶手足。具令放去。若既苏。巳后仍患
头痛。并手足疼。所痛之处。渐得瘳(音柚)愈。若从尔巳来。
精勤不懈。受持般若。伹见诸亲知识。悉劝受持此经。
若后因于公使。至驿厅上。暂时偃息。如似欲睡梦。见
有一青衣妇人。急速来告。救命救命。若忽惊觉。即唤
驿长问言。汝不为我杀他生命。驿长报云。适欲为公
杀一小羊。问是何色。报云青色牸羊。若令速放莫杀。
仍与价直赎羊。放为长生。岂非受持金刚般若。精诚
致感然也。
郎馀令冥报拾遗曰。普光寺栖玄法师。少小苦行。常
以讲诵金刚般若经为业。龙朔二年冬十一月。于寺
内端坐迁神。俨然不动。天子闻而嘉之。下制曰。普光
寺僧栖玄。德行淳脩。道俗钦仰。奄然坐化。释众摧梁。
宜以三品礼葬。仍给鼓吹一部。倾城士女。观者如市
焉。(馀令当在京都见诸大德及亲友共说)。
又曰。翊(音翼)卫高纯。隋仆射齐公颍之孙。剌史表仁之
子也。龙朔二年在长安。出顺义门。忽逢二鬼。各乘一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2b 页 X87-0462.png
马。谓曰。王令召卿。言是生人。弗之信也。乃策马避之。
二鬼又驰拥之。令一骑至普光寺门待。仍相谓曰。勿
令入寺。入寺讫。恐不可得。既过。仍拥之向西。又至开
善.会昌二寺。亦并如之。有兄弟于化度寺出家。意欲
往就。及至寺门。鬼又不许。于是擒之。纯乃殴鬼一下。
鬼等大怒。曳其落马。因即闷绝。寺门有僧。见其但自
落马。其侧更无一人。乃辇入其兄弟房。经宿遂得苏
也。既苏之后。具自陈述。说云被引见王。王云此人未
合即来。乃令其生受。以曾谤议众僧。遣犁其舌。舌遂
长数寸。而无所伤。人问之曰。何因舌长而无损处。答
曰。以曾诵金刚般若经。所以不能损也。经宿而罢。后
又以手向口。如吞物之状。须臾即于领下发赤色一
道。流入腹中。因即僵仆。号叫而绝。如此日常数四。人
问其故。对曰。为幼年时盗食寺家果子。所以吞铁丸
也。凡经二旬而罢。其后遂乃练行。迄今不食酒肉(馀令
时赴考入京亲自闻说)。
又曰并州石壁寺有一老僧。禅诵为业。精进练行。贞
观末。有鸽巢在其房屋楹上。哺养二雏。僧每有馀食。
恒就巢哺之。鸽雏后虽渐长。羽翼未成。乃并学飞。坠
地而殒。僧并收之。(焉罽反)经旬之后。僧忽夜梦二小
儿。白之曰。儿等为先有少罪。遂受鸽身。比来闻法师
读诵法华经。及金刚般若经。既闻妙法。得受人身。儿
等今于此寺侧十馀里某村某姓家。托生为男。十月
之外。当即诞育。僧乃依期往视。见此家一妇人同时
二鬼又驰拥之。令一骑至普光寺门待。仍相谓曰。勿
令入寺。入寺讫。恐不可得。既过。仍拥之向西。又至开
善.会昌二寺。亦并如之。有兄弟于化度寺出家。意欲
往就。及至寺门。鬼又不许。于是擒之。纯乃殴鬼一下。
鬼等大怒。曳其落马。因即闷绝。寺门有僧。见其但自
落马。其侧更无一人。乃辇入其兄弟房。经宿遂得苏
也。既苏之后。具自陈述。说云被引见王。王云此人未
合即来。乃令其生受。以曾谤议众僧。遣犁其舌。舌遂
长数寸。而无所伤。人问之曰。何因舌长而无损处。答
曰。以曾诵金刚般若经。所以不能损也。经宿而罢。后
又以手向口。如吞物之状。须臾即于领下发赤色一
道。流入腹中。因即僵仆。号叫而绝。如此日常数四。人
问其故。对曰。为幼年时盗食寺家果子。所以吞铁丸
也。凡经二旬而罢。其后遂乃练行。迄今不食酒肉(馀令
时赴考入京亲自闻说)。
又曰并州石壁寺有一老僧。禅诵为业。精进练行。贞
观末。有鸽巢在其房屋楹上。哺养二雏。僧每有馀食。
恒就巢哺之。鸽雏后虽渐长。羽翼未成。乃并学飞。坠
地而殒。僧并收之。(焉罽反)经旬之后。僧忽夜梦二小
儿。白之曰。儿等为先有少罪。遂受鸽身。比来闻法师
读诵法华经。及金刚般若经。既闻妙法。得受人身。儿
等今于此寺侧十馀里某村某姓家。托生为男。十月
之外。当即诞育。僧乃依期往视。见此家一妇人同时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2c 页 X87-0462.png
诞育二子。因为作满月齐。僧呼鸽儿。两儿并应曰。诺。
后岁馀始言(贾祗忠先为并州博士。迁任隰州司户。为馀令言之。后于并州访问。并称实录)。
庆州司马禽昌公于昶。昔任荆府录事。每至一更巳
后。即喘息微惙。举身汗流。至鸡鸣明即愈。亦更无所
苦。伹觉形体羸弱。心神忧悴。左右怪而问之。公默而
不应。夫人柳氏请召医人。公不许之。夫人因密问其
故。答云。更无他疾。但苦昼决曹务。夜判冥事耳。夫人
因访以冥间事。但信。善恶报应。皆如影响。馀无所言。
夫人因问。竟亦不答。然每有未萌事。咸预知之。即阴
为之备。终不晓说。虽兄弟妻子。不之告也。凡五六岁。
甚觉劳苦。其后丁龙城夫人忧。即诵金刚般若。由是
不复更为冥吏。因极言。此于诸经中。福力为最。遂命
子孙持诵经焉。公年未知命。即称疾归田。时左相苏
良嗣。右相韦待价。大将军李冲玄。并是公姻媾亲昵
(女栗反)。尝请公入仕。公固辞不行。于时酷吏用事。多所
诬陷。公虽退就丘园。而婚连权贵。遂被不逞之辈诬
告。相仍公虽频处狴(音〔阶〕)牢。了无忧惮。昼夜诵读。未尝
绝声。不逾数朝。果得清雪。他皆效此。不可屡陈。中外
惊嗟。咸共叹怪。公年八十有四。遘疾将薨。犹诵经不
巳。属纩之日。神情朗然。俄而有异香满室。氤氲芳馥。
(音伏)代所未闻。公自言有化人来迎。当往西方净境。因
与亲戚诀别。言讫而终。(其孙梓州郪县尉于惄亲自说也)。
中宗时。京师有人死。经数日而苏。说于冥官前。被经
讯鞠。须臾有追事人至。冥官责以所追人不获。将欲
后岁馀始言(贾祗忠先为并州博士。迁任隰州司户。为馀令言之。后于并州访问。并称实录)。
庆州司马禽昌公于昶。昔任荆府录事。每至一更巳
后。即喘息微惙。举身汗流。至鸡鸣明即愈。亦更无所
苦。伹觉形体羸弱。心神忧悴。左右怪而问之。公默而
不应。夫人柳氏请召医人。公不许之。夫人因密问其
故。答云。更无他疾。但苦昼决曹务。夜判冥事耳。夫人
因访以冥间事。但信。善恶报应。皆如影响。馀无所言。
夫人因问。竟亦不答。然每有未萌事。咸预知之。即阴
为之备。终不晓说。虽兄弟妻子。不之告也。凡五六岁。
甚觉劳苦。其后丁龙城夫人忧。即诵金刚般若。由是
不复更为冥吏。因极言。此于诸经中。福力为最。遂命
子孙持诵经焉。公年未知命。即称疾归田。时左相苏
良嗣。右相韦待价。大将军李冲玄。并是公姻媾亲昵
(女栗反)。尝请公入仕。公固辞不行。于时酷吏用事。多所
诬陷。公虽退就丘园。而婚连权贵。遂被不逞之辈诬
告。相仍公虽频处狴(音〔阶〕)牢。了无忧惮。昼夜诵读。未尝
绝声。不逾数朝。果得清雪。他皆效此。不可屡陈。中外
惊嗟。咸共叹怪。公年八十有四。遘疾将薨。犹诵经不
巳。属纩之日。神情朗然。俄而有异香满室。氤氲芳馥。
(音伏)代所未闻。公自言有化人来迎。当往西方净境。因
与亲戚诀别。言讫而终。(其孙梓州郪县尉于惄亲自说也)。
中宗时。京师有人死。经数日而苏。说于冥官前。被经
讯鞠。须臾有追事人至。冥官责以所追人不获。将欲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3a 页 X87-0463.png
鞭之。追事者抗声诉曰。将军魏恂。受持金刚般若经。
常诵不辍。善神拥护。围绕数重。无由取得。实不宽纵。
冥官遂使验覆。如追事者之词。因此罢追。同声赞美。
魏恂者。钜鹿人也。父尚德。清直俭素。好学不倦。尤精
释典。亦诵持此经。天授年中。终于左庶。子恂克传父
业。解褐授博州参军。属琅琊王作乱。柳授伪郎将。令
拒官军。忠孝愤激。背逆归顺。昼伏夜走。不由轨路。遂
得至都。是日召见面授五品。除博州司马。便令讨平
博州。召入迁尚衣。奉御出入中外。累践文武。神龙初
加三品。拜右监门将军。出为睦州剌史。坐以公事。降
授徐州别驾(梓州司士郑叔钩说)。
蕲(音其)州黄梅县令张玄素。年二十。即受持金刚般若
经。每家有迍厄疾病。即至心祈请。即福助肸(许乙反)蚃。
皆得痊济。年七十有馀。洛城东十馀里。于故城庄染
疾。将终之际。遂见香华幡盖。自空而来。合掌欣然。即
澡浴装饰。举家同闻香气。连日不歇(前梓州通泉县丞柳峻说)。
鄂(音愕)州司马薛严。受持金刚般若经。净信坚固。及至
亡时。年七十巳上。有幢盖箫管。乘空而迎。其夫人见。
随幡盖而去。寝疾弥困。夫人遥于空中唤之。飘若乘
云冉(音染)冉遐上。香气不绝。合家共闻。因而遂终。斯亦
不思议事(同前柳峻说)。
梓(音姊)州郪(音妻)县人姚待。诵金刚般若经。以长安四年
丁忧。发愿为亡亲自写四大部经。法华.维摩各一部。
药师经十卷。金刚般若经百卷。写诸经了。写般若经
常诵不辍。善神拥护。围绕数重。无由取得。实不宽纵。
冥官遂使验覆。如追事者之词。因此罢追。同声赞美。
魏恂者。钜鹿人也。父尚德。清直俭素。好学不倦。尤精
释典。亦诵持此经。天授年中。终于左庶。子恂克传父
业。解褐授博州参军。属琅琊王作乱。柳授伪郎将。令
拒官军。忠孝愤激。背逆归顺。昼伏夜走。不由轨路。遂
得至都。是日召见面授五品。除博州司马。便令讨平
博州。召入迁尚衣。奉御出入中外。累践文武。神龙初
加三品。拜右监门将军。出为睦州剌史。坐以公事。降
授徐州别驾(梓州司士郑叔钩说)。
蕲(音其)州黄梅县令张玄素。年二十。即受持金刚般若
经。每家有迍厄疾病。即至心祈请。即福助肸(许乙反)蚃。
皆得痊济。年七十有馀。洛城东十馀里。于故城庄染
疾。将终之际。遂见香华幡盖。自空而来。合掌欣然。即
澡浴装饰。举家同闻香气。连日不歇(前梓州通泉县丞柳峻说)。
鄂(音愕)州司马薛严。受持金刚般若经。净信坚固。及至
亡时。年七十巳上。有幢盖箫管。乘空而迎。其夫人见。
随幡盖而去。寝疾弥困。夫人遥于空中唤之。飘若乘
云冉(音染)冉遐上。香气不绝。合家共闻。因而遂终。斯亦
不思议事(同前柳峻说)。
梓(音姊)州郪(音妻)县人姚待。诵金刚般若经。以长安四年
丁忧。发愿为亡亲自写四大部经。法华.维摩各一部。
药师经十卷。金刚般若经百卷。写诸经了。写般若经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3b 页 X87-0463.png
得十四卷。日午时。有一鹿突门而入。立经床前。举头
舐案。舐案讫。便伏床下。家有狗五六个。见鹿摇尾。不
敢辄吠。姚待下床。抱得亦不惊惧。为受三归。跳踯屈
脚。放而不去。至先天年中。诸经并毕。皆以养裹。将欲
入函。有屠儿李回奴者。不知何故。忽然而来。立于案
前。指经而笑。合掌而立。欲得取经。其屠儿口恶耳聋。
两眼俱赤。耽酒凶恶。少有此徒。所写之经。皆以琉璃
装轴。唯般若经。饰以檀素。但简取素轴。明此人于般
若有缘。待遂裹以白纸。盛以漆函。屠儿手所持刀横
经函上。笑而驰去。一去之后。不复再见。莫知所之。至
开元四年。有玄宗观道士朱法印。极明庄老。往眉州
讲说。岁久乃还。时。乡中学士二十馀人。相就礼问。友
人王超曹府。令竖子杀羊一腔。以袋盛肉。煮熟之后。
心知其杀。但忍馋不得。即随例吃。计食不过四五脔。
经于一日。至日昳(田结反)时。欻然肚热头痛。支节有若
割切。至黄昏际。困笃弥甚。耳闻门外有唤姚待之声。
心虽不欲出看。不觉身以出外。问有何事。使人黄衣。
状若执刀之剌史。唤言讫便行。待门外有溪。当去之
时。亦不见溪涧。但见平坦大道。两边行树。行可三四
里。见一大城。云是梓州城。其城复道重楼。白壁朱柱。
亦甚秀丽。更问使者。此不是梓州城。使人莫语。城有
五重门。其门两边各有门屋。门门相对。门上各各题
额。欲似篆书。不识其字。门数虽多。一无守者。街巷并
亦无人。使者入五重门内。有一大厅。廊宇高峻。厅事
舐案。舐案讫。便伏床下。家有狗五六个。见鹿摇尾。不
敢辄吠。姚待下床。抱得亦不惊惧。为受三归。跳踯屈
脚。放而不去。至先天年中。诸经并毕。皆以养裹。将欲
入函。有屠儿李回奴者。不知何故。忽然而来。立于案
前。指经而笑。合掌而立。欲得取经。其屠儿口恶耳聋。
两眼俱赤。耽酒凶恶。少有此徒。所写之经。皆以琉璃
装轴。唯般若经。饰以檀素。但简取素轴。明此人于般
若有缘。待遂裹以白纸。盛以漆函。屠儿手所持刀横
经函上。笑而驰去。一去之后。不复再见。莫知所之。至
开元四年。有玄宗观道士朱法印。极明庄老。往眉州
讲说。岁久乃还。时。乡中学士二十馀人。相就礼问。友
人王超曹府。令竖子杀羊一腔。以袋盛肉。煮熟之后。
心知其杀。但忍馋不得。即随例吃。计食不过四五脔。
经于一日。至日昳(田结反)时。欻然肚热头痛。支节有若
割切。至黄昏际。困笃弥甚。耳闻门外有唤姚待之声。
心虽不欲出看。不觉身以出外。问有何事。使人黄衣。
状若执刀之剌史。唤言讫便行。待门外有溪。当去之
时。亦不见溪涧。但见平坦大道。两边行树。行可三四
里。见一大城。云是梓州城。其城复道重楼。白壁朱柱。
亦甚秀丽。更问使者。此不是梓州城。使人莫语。城有
五重门。其门两边各有门屋。门门相对。门上各各题
额。欲似篆书。不识其字。门数虽多。一无守者。街巷并
亦无人。使者入五重门内。有一大厅。廊宇高峻。厅事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3c 页 X87-0463.png
及门并无人守。至屏墙外。窥见厅上有一人。著紫。身
稍肥大。容色端丽。如三十巳下。使者入云。追姚待到。
待走入遥拜。怒目厉声。何因勾率尔许人。杀人于净
处吃。思量莫知其事。但见其瞋怒。眼中及口皆有火
光。忙怕惊惶。罔知攸措。(音醋)即分疏曰。比来但持经。不
曾杀人。亦不吃人肉。便问持何经。答持金刚般若经。
著紫之人。闻姚待此说。熙怡微笑。闻称大善。声傍忽
有人著黄。不见其脚手。把一物。长二尺许。八积成就。
似打鼓搥。高声唱曰。何于朱道士房吃肉。更不敢讳。
便承实吃。吃几许。报吃五六脔。著紫人回看黄衣人。
其人报云。吃四两八铢。即把笔书槌耳中。遥闻。事非
本心。且放令去。待曹府到日推问。著紫人又云。大云
寺佛殿早脩遣成。应诺走出。可五六步。厅西头有一
人。著枷杻。四道钉鍱。请问姚待。厅上人唤姚功曹回。
不称待名。看所著枷者。乃是屠儿李回奴。著紫人问
云。此人读般若经虚实。报云是实。答了回看。但见空
枷在地。不见屠儿。待初入时。厅前及门不见有人守
掌。及其得出。厅两边各有数千人。朱紫黄绿。位次各
立。亦多女人。担枷负锁。或有反缚者。亦有笼头者。乃
于众中。见待亲家翁张楷。亦在其中。虽著小枷而无
钉鍱。叩头令遣家中造经。不得多语。更欲前进。被人
约而不许。其中有一人。散腰露顶。语待急去。此非语
处。回见其人。乃是待庄边村人张贤者。抱病连年。水
浆不能入口。乡人见者。皆为必死之谈。妻子亲情。皆
稍肥大。容色端丽。如三十巳下。使者入云。追姚待到。
待走入遥拜。怒目厉声。何因勾率尔许人。杀人于净
处吃。思量莫知其事。但见其瞋怒。眼中及口皆有火
光。忙怕惊惶。罔知攸措。(音醋)即分疏曰。比来但持经。不
曾杀人。亦不吃人肉。便问持何经。答持金刚般若经。
著紫之人。闻姚待此说。熙怡微笑。闻称大善。声傍忽
有人著黄。不见其脚手。把一物。长二尺许。八积成就。
似打鼓搥。高声唱曰。何于朱道士房吃肉。更不敢讳。
便承实吃。吃几许。报吃五六脔。著紫人回看黄衣人。
其人报云。吃四两八铢。即把笔书槌耳中。遥闻。事非
本心。且放令去。待曹府到日推问。著紫人又云。大云
寺佛殿早脩遣成。应诺走出。可五六步。厅西头有一
人。著枷杻。四道钉鍱。请问姚待。厅上人唤姚功曹回。
不称待名。看所著枷者。乃是屠儿李回奴。著紫人问
云。此人读般若经虚实。报云是实。答了回看。但见空
枷在地。不见屠儿。待初入时。厅前及门不见有人守
掌。及其得出。厅两边各有数千人。朱紫黄绿。位次各
立。亦多女人。担枷负锁。或有反缚者。亦有笼头者。乃
于众中。见待亲家翁张楷。亦在其中。虽著小枷而无
钉鍱。叩头令遣家中造经。不得多语。更欲前进。被人
约而不许。其中有一人。散腰露顶。语待急去。此非语
处。回见其人。乃是待庄边村人张贤者。抱病连年。水
浆不能入口。乡人见者。皆为必死之谈。妻子亲情。皆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4a 页 X87-0464.png
备凶具。姚待觉后。报其儿为写经。不踰半旬。病便得
差。得放出屏墙之外。门门皆有人捉刀仗弓箭。俨然
备列捉。门人不放待出。待所生父。从厅东走来。叫云。
我儿无事得放。何以遮拦不收。令待展臂示之。即宣
衣袖出臂。示之即便得出。及至觉寤。巳经一日。
有杨简者。梓州通泉县人也。洞解楞伽。恒于蜀中讲
说。又常诵金刚般若。尝于飞鸟行。日巳将暮。路多猛
兽。人皆惮之。简口诵经。足仍急步。逢一见鬼者。怪诸
鬼崩腾而走。若有所畏。遂见杨简。诵经而行。诸鬼惊
惶。由经之力。则知随说之处。诸佛之所护持。
扬州高邮(音尤)县丞李丘一。万岁通天元年二月二十
九日卒。得重病便亡。初死之时。有两人来追。云我姓
段。不道名字。直言王追。不许暂住。于时同被追者。五
百馀人。男皆著枷。女皆反缚。并驱向前。行可数里。有
一人乘白马朱衣。手执弓箭。高声唱言。丘一难追。何
不与枷著。丘一即咨段使。祖父五品。身又任官。不合
著枷。所言未毕。忽然遍身咸被锁之。莫知其由。更行
十馀里。见大槐数十树。一一树下有一马槽。即问段
使。此是何处。报言。五道大神。录人间状。于此歇马。丘
一闻此。方始知死。被劝前行。遂到王门。见一人抱案。
容色匆遽。语段使曰。王遣追人。何意迟晚。段使更不
敢语。即将丘一分何案主。语丘一言。此人姓焦名策。
是公本案主。可随见王。焦策即领见王。王见丘一来。
瞋责云。李释言聚会亲族。杀他生命。以为欢乐。不知
差。得放出屏墙之外。门门皆有人捉刀仗弓箭。俨然
备列捉。门人不放待出。待所生父。从厅东走来。叫云。
我儿无事得放。何以遮拦不收。令待展臂示之。即宣
衣袖出臂。示之即便得出。及至觉寤。巳经一日。
有杨简者。梓州通泉县人也。洞解楞伽。恒于蜀中讲
说。又常诵金刚般若。尝于飞鸟行。日巳将暮。路多猛
兽。人皆惮之。简口诵经。足仍急步。逢一见鬼者。怪诸
鬼崩腾而走。若有所畏。遂见杨简。诵经而行。诸鬼惊
惶。由经之力。则知随说之处。诸佛之所护持。
扬州高邮(音尤)县丞李丘一。万岁通天元年二月二十
九日卒。得重病便亡。初死之时。有两人来追。云我姓
段。不道名字。直言王追。不许暂住。于时同被追者。五
百馀人。男皆著枷。女皆反缚。并驱向前。行可数里。有
一人乘白马朱衣。手执弓箭。高声唱言。丘一难追。何
不与枷著。丘一即咨段使。祖父五品。身又任官。不合
著枷。所言未毕。忽然遍身咸被锁之。莫知其由。更行
十馀里。见大槐数十树。一一树下有一马槽。即问段
使。此是何处。报言。五道大神。录人间状。于此歇马。丘
一闻此。方始知死。被劝前行。遂到王门。见一人抱案。
容色匆遽。语段使曰。王遣追人。何意迟晚。段使更不
敢语。即将丘一分何案主。语丘一言。此人姓焦名策。
是公本案主。可随见王。焦策即领见王。王见丘一来。
瞋责云。李释言聚会亲族。杀他生命。以为欢乐。不知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4b 页 X87-0464.png
惭愧。所称释言。乃是丘一小字。须臾即见所杀畜生。
咸作人语。某乙等今追怨家来到。大王若为处分。焦
都即前咨王。李释言今未合死。缘所被杀者。欲急配
生处。所以追对。王自问曰。你平生巳来。作何福业。诵
持最胜第一经以否。丘一忆生时不作功德。唯放鹰
犬。忽忆往造一卷金刚般若经。王闻金刚般若经。即
起合掌。唤绎言上阶。冥中唤般若经名最胜第一功
德经。语畜生云。你且向后。唤焦策来。可领向经藏处
看验。其王厅侧。有一处所。看无边畔。中有一殿。七宝
庄严。令丘一上殿。于藏中抽取一卷经。开看。乃是丘
一所写之经。更检得请僧疏一张。是丘一写书处。问
焦都云。生平亦数造功德。何因唯见两处。公当官非
法取钱。欺抑贫弱。此是不净之物。所修功德。自资本
主。不忤公事。领回见王。王问所写经是实不。可唤畜
生来。善言辞谢。但许为造经。此终不留。少间。所杀畜
生。一时同到见王。王遣丘一。为造般若经言托。其畜
生并散去。王言。此功德无尽。语焦策可即放还。更莫
留住。送出城门之外。再三把丘一手。焦策尽力相为
只得。丘一许乞策钱三百贯。家中唯有尔许。有时实
不敢惜。策报丘一言。纵乞万贯。终是无益。乞公为策
造般若经二十部。丘一便即许诺。又云。策虽冥吏。极
受辛苦。若无福助。难以托生。公努力相为写经。幸莫
滞策生路。遂更前行。策指示一处。下看深而且黑。拒
不肯入。策推之落黑坑中。惊怕眼开。乃在棺内。困而
咸作人语。某乙等今追怨家来到。大王若为处分。焦
都即前咨王。李释言今未合死。缘所被杀者。欲急配
生处。所以追对。王自问曰。你平生巳来。作何福业。诵
持最胜第一经以否。丘一忆生时不作功德。唯放鹰
犬。忽忆往造一卷金刚般若经。王闻金刚般若经。即
起合掌。唤绎言上阶。冥中唤般若经名最胜第一功
德经。语畜生云。你且向后。唤焦策来。可领向经藏处
看验。其王厅侧。有一处所。看无边畔。中有一殿。七宝
庄严。令丘一上殿。于藏中抽取一卷经。开看。乃是丘
一所写之经。更检得请僧疏一张。是丘一写书处。问
焦都云。生平亦数造功德。何因唯见两处。公当官非
法取钱。欺抑贫弱。此是不净之物。所修功德。自资本
主。不忤公事。领回见王。王问所写经是实不。可唤畜
生来。善言辞谢。但许为造经。此终不留。少间。所杀畜
生。一时同到见王。王遣丘一。为造般若经言托。其畜
生并散去。王言。此功德无尽。语焦策可即放还。更莫
留住。送出城门之外。再三把丘一手。焦策尽力相为
只得。丘一许乞策钱三百贯。家中唯有尔许。有时实
不敢惜。策报丘一言。纵乞万贯。终是无益。乞公为策
造般若经二十部。丘一便即许诺。又云。策虽冥吏。极
受辛苦。若无福助。难以托生。公努力相为写经。幸莫
滞策生路。遂更前行。策指示一处。下看深而且黑。拒
不肯入。策推之落黑坑中。惊怕眼开。乃在棺内。困而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4c 页 X87-0464.png
久不能语。闻男女哭声。细细声报云。莫哭。我今得活。
丘一妇弟独孤愔。为𨳝州参军事。知三月四日欲殡。
所以故来看殡。虽闻语声。不许开棺而视。云是起尸
之鬼。亦不须近。男女不用舅语。遂即开棺。丘一微得
动身出棺。三日具说冥事。至三月八日。家中大小咸
舍衣物。及所有料钱。请僧转金刚般若经。为一切怨
对造一百卷。为焦都写二十卷。未了。至一夜。有人打
门。报云是焦策。丘一即令报云。正写欲了。必不孤负。
何忍更来。策云。请报李丞。亦无别事。蒙公为策造经。
巳放托生。故来告别。扬州长吏学怀远。知丘一再活。
唤问冥事。具录奏闻。奉恩敕加阶赐五品。遣于嘉州
道招尉乘驿。从梓州过时热。就姚待亭子取凉。亲为
待说。并留手书一本。
赞曰。猗与大圣。妙慧攸同。无心而应。无念而通。不尽
于有。不住于空。何思何虑。而有成功。
**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昔者宋景移星。鲁阳回日。孟宗擢笋于冰序。刘殷拾
堇于霜辰。礼良之云。言未终而巳合。景山之雨。车所
到而咸沾。况乎无受无心。诚而必应。无为无得。感而
遂通。行不执之慈。深仁普洽。导不知之慧。圣贤监遐
覃。德无远而不该。岂唯三界。明无幽而不察。何止十
方。故以诚应之篇。继之于后。
梓州慧义寺僧清虚。俗姓唐氏。以圣历元年六月内。
在豫州。正逢亢旱。官人士庶。祈祷不穫。百姓惶惶。罔
丘一妇弟独孤愔。为𨳝州参军事。知三月四日欲殡。
所以故来看殡。虽闻语声。不许开棺而视。云是起尸
之鬼。亦不须近。男女不用舅语。遂即开棺。丘一微得
动身出棺。三日具说冥事。至三月八日。家中大小咸
舍衣物。及所有料钱。请僧转金刚般若经。为一切怨
对造一百卷。为焦都写二十卷。未了。至一夜。有人打
门。报云是焦策。丘一即令报云。正写欲了。必不孤负。
何忍更来。策云。请报李丞。亦无别事。蒙公为策造经。
巳放托生。故来告别。扬州长吏学怀远。知丘一再活。
唤问冥事。具录奏闻。奉恩敕加阶赐五品。遣于嘉州
道招尉乘驿。从梓州过时热。就姚待亭子取凉。亲为
待说。并留手书一本。
赞曰。猗与大圣。妙慧攸同。无心而应。无念而通。不尽
于有。不住于空。何思何虑。而有成功。
**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昔者宋景移星。鲁阳回日。孟宗擢笋于冰序。刘殷拾
堇于霜辰。礼良之云。言未终而巳合。景山之雨。车所
到而咸沾。况乎无受无心。诚而必应。无为无得。感而
遂通。行不执之慈。深仁普洽。导不知之慧。圣贤监遐
覃。德无远而不该。岂唯三界。明无幽而不察。何止十
方。故以诚应之篇。继之于后。
梓州慧义寺僧清虚。俗姓唐氏。以圣历元年六月内。
在豫州。正逢亢旱。官人士庶。祈祷不穫。百姓惶惶。罔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5a 页 X87-0465.png
知所向。其僧即入禅院佛前。至心启请。愿诸佛大慈。
龙王欢喜。降施甘雨。救济苍生。弟子至明日中时。为
龙王等诵一百遍金刚般若。愿日中时。早降甘雨。及
至明日中时。诵经亦竟。天即降雨。沟渠泛溢。原隰普
沾。润泽有馀。灵验若此。
圣历二年五月内。清虚在唐州桐柏县常乐山中。常
乐寺坐夏。还逢天旱。五谷焦卷。土人打鼓烧山。以此
祈雨。求之历旬。迥无徵应。遂将泥水入寺。将欲浇灌
诸僧。其僧报言。檀越莫污湿师僧。贫道为檀越祈雨。
明日必足。其从五月二十日之午。入道场诵般若经。
比至明日中时。天遂降雨。须臾并足。高下普沾。
大足二年五月内。属亢阳。奉敕遣州县祈雨。合京城
师僧二十口祈请。一滴不得。其僧清虚。遂向丰国寺
见复礼师。平章祈雨。礼遂问其僧。阿师将何法祈雨。
报云。将十一面观世音咒及金刚般若经。精心诵念。
以此祈雨。云。几日可得雨足。答言。三日三夜。雨必得
足。复礼愠而言。饶你七日祈请。如其七日不雨。送你
与薛季昶枷项。遣你作饿死鬼。僧闻此言。心增激励。
报复礼曰。明日食时。雨下未足。非满三日。雨必普沾。
其僧即入道场。至心念诵。比至明日食时。雨即便降。
可得四五寸。还即却晴。复礼弟子元济。语清虚言。明
日即是三日满。今见十里无云。不知阿师将何为验。
答言。不须愁。雨三日内必足。及至明日向暮。天上犹
无片云。清虚精心恳发。恐无徵效。重启十方诸大菩
龙王欢喜。降施甘雨。救济苍生。弟子至明日中时。为
龙王等诵一百遍金刚般若。愿日中时。早降甘雨。及
至明日中时。诵经亦竟。天即降雨。沟渠泛溢。原隰普
沾。润泽有馀。灵验若此。
圣历二年五月内。清虚在唐州桐柏县常乐山中。常
乐寺坐夏。还逢天旱。五谷焦卷。土人打鼓烧山。以此
祈雨。求之历旬。迥无徵应。遂将泥水入寺。将欲浇灌
诸僧。其僧报言。檀越莫污湿师僧。贫道为檀越祈雨。
明日必足。其从五月二十日之午。入道场诵般若经。
比至明日中时。天遂降雨。须臾并足。高下普沾。
大足二年五月内。属亢阳。奉敕遣州县祈雨。合京城
师僧二十口祈请。一滴不得。其僧清虚。遂向丰国寺
见复礼师。平章祈雨。礼遂问其僧。阿师将何法祈雨。
报云。将十一面观世音咒及金刚般若经。精心诵念。
以此祈雨。云。几日可得雨足。答言。三日三夜。雨必得
足。复礼愠而言。饶你七日祈请。如其七日不雨。送你
与薛季昶枷项。遣你作饿死鬼。僧闻此言。心增激励。
报复礼曰。明日食时。雨下未足。非满三日。雨必普沾。
其僧即入道场。至心念诵。比至明日食时。雨即便降。
可得四五寸。还即却晴。复礼弟子元济。语清虚言。明
日即是三日满。今见十里无云。不知阿师将何为验。
答言。不须愁。雨三日内必足。及至明日向暮。天上犹
无片云。清虚精心恳发。恐无徵效。重启十方诸大菩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5b 页 X87-0465.png
萨.罗汉.圣僧.一切贤圣弟子。今日一心为法界苍生
祈雨。如今夜雨若不足。弟子于此处舍命。以为苍生。
遂竭诚至心诵金刚般若。二更将尽。雨遂滂沱。比及
天明。一尺以上。周回五百里内。甘泽并足。威神之力。
巍巍如是。从此祈雨。便向丰国寺坐夏。
其年仲冬季冬。并无雨雪。律师怀深。又遣请雪。一心
念诵金刚般若。至于三日。还蒙上天降雪。其灵验有
如此者。
长安三年。清虚从悟真寺坐夏。讫至七月二十日。暂
入城中。向资圣寺停。至八月一日。天降大雨。直至五
日不绝。米麦涌贵。车□不通。百姓迫惶。莫知生计。其
僧至五夜。忘寝与食。平晓严持香炉。遂入佛堂。方欲
启请。念诵般若。以止于雨。三五众僧下堂来见。语其
僧曰。阿师欲作何物。□□。欲念诵止雨。僧等咸曰。可
由你止得。几许漫作。其僧答言。此亦难信之事。以两
贯敌一贯。共阿师倍赌。(音睹)一一限时。不劳到暗。其僧
等言。容你到暗得止。我请输你一贯。清虚报言。诵满
十遍。且得雨止。诵十五遍。即遣云高。至二十遍。即遣
日出。至二十五遍。四边云散。至三十遍。除云总尽。僧
等闻出此言。即擎其僧衣被将去。伊既出此矫言。前
身负我众物遣伊。故出此语。亦不能自知。其僧即入
道场。诵金刚般若。恰至十遍。雨即得止。至十五遍。云
高。至二十遍。日出。其僧等见此稍异。咸亦惊骇。至二
十五遍。四面之云。一时散尽。僧众失声齐叫。至三十
祈雨。如今夜雨若不足。弟子于此处舍命。以为苍生。
遂竭诚至心诵金刚般若。二更将尽。雨遂滂沱。比及
天明。一尺以上。周回五百里内。甘泽并足。威神之力。
巍巍如是。从此祈雨。便向丰国寺坐夏。
其年仲冬季冬。并无雨雪。律师怀深。又遣请雪。一心
念诵金刚般若。至于三日。还蒙上天降雪。其灵验有
如此者。
长安三年。清虚从悟真寺坐夏。讫至七月二十日。暂
入城中。向资圣寺停。至八月一日。天降大雨。直至五
日不绝。米麦涌贵。车□不通。百姓迫惶。莫知生计。其
僧至五夜。忘寝与食。平晓严持香炉。遂入佛堂。方欲
启请。念诵般若。以止于雨。三五众僧下堂来见。语其
僧曰。阿师欲作何物。□□。欲念诵止雨。僧等咸曰。可
由你止得。几许漫作。其僧答言。此亦难信之事。以两
贯敌一贯。共阿师倍赌。(音睹)一一限时。不劳到暗。其僧
等言。容你到暗得止。我请输你一贯。清虚报言。诵满
十遍。且得雨止。诵十五遍。即遣云高。至二十遍。即遣
日出。至二十五遍。四边云散。至三十遍。除云总尽。僧
等闻出此言。即擎其僧衣被将去。伊既出此矫言。前
身负我众物遣伊。故出此语。亦不能自知。其僧即入
道场。诵金刚般若。恰至十遍。雨即得止。至十五遍。云
高。至二十遍。日出。其僧等见此稍异。咸亦惊骇。至二
十五遍。四面之云。一时散尽。僧众失声齐叫。至三十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5c 页 X87-0465.png
遍。除云总尽。僧等一时起至。欲缚其僧。报云。你非是
娑竭龙王。晴亦由你。雨亦由你。其中有解事者。瞋诃
始休。嗟乎。般若威神。非言能述。下士闻道。必大笑之。
去长安三年十月内。驾幸□□。至十一月末。清虚向
众香寺停。从十月□□□□月无雪。众香僧众。请清
虚祈雪。其僧即入道场。一心念诵金刚般若。限三日
内雪足。诵满三日。天降□雪一日一夜。远近咸足。亦
般若之灵验也。
长安四年十一月内。本平公 奏清虚。为大圣天后
患风。入内念诵二七日。敕问。阿师是住寺僧。为客僧。
遂对云。是住寺僧。公主及宫人语其僧言。阿师诳敕。
大合有罪。且放阿师出去。其僧自恨薄业。误对圣人。
即入道场。乞一境界。唯诵金刚般若经。一日一夜。梦
见两僧向众香寺禅院。问主人曰。清虚师身名不知
立未。祠部僧籍安名以否。主人报言。欲似尚未。其僧
语清虚曰。日西为阿师安名。及至神龙三年十月内。
驾幸长安。十二月并无雨雪。齐州三藏及阳俊阇梨。
奏其僧入内念诵经二七日。应天星皇帝。即遣清虚。
任选寺而住。所云日西者。盖属圣上西归也。般若神
力。无愿不果。
去神龙元年。左补阙赵延喜。奏清虚入内祈雨。入经
三宿。被一供奉僧诳其僧□。□城殿上。好安道场处。
其僧不解。遂即进□□□。六僧放阿师出外。祈请即
出。向望春宫南山中。有□弥勒阁。于彼祈雨。一入道
娑竭龙王。晴亦由你。雨亦由你。其中有解事者。瞋诃
始休。嗟乎。般若威神。非言能述。下士闻道。必大笑之。
去长安三年十月内。驾幸□□。至十一月末。清虚向
众香寺停。从十月□□□□月无雪。众香僧众。请清
虚祈雪。其僧即入道场。一心念诵金刚般若。限三日
内雪足。诵满三日。天降□雪一日一夜。远近咸足。亦
般若之灵验也。
长安四年十一月内。本平公 奏清虚。为大圣天后
患风。入内念诵二七日。敕问。阿师是住寺僧。为客僧。
遂对云。是住寺僧。公主及宫人语其僧言。阿师诳敕。
大合有罪。且放阿师出去。其僧自恨薄业。误对圣人。
即入道场。乞一境界。唯诵金刚般若经。一日一夜。梦
见两僧向众香寺禅院。问主人曰。清虚师身名不知
立未。祠部僧籍安名以否。主人报言。欲似尚未。其僧
语清虚曰。日西为阿师安名。及至神龙三年十月内。
驾幸长安。十二月并无雨雪。齐州三藏及阳俊阇梨。
奏其僧入内念诵经二七日。应天星皇帝。即遣清虚。
任选寺而住。所云日西者。盖属圣上西归也。般若神
力。无愿不果。
去神龙元年。左补阙赵延喜。奏清虚入内祈雨。入经
三宿。被一供奉僧诳其僧□。□城殿上。好安道场处。
其僧不解。遂即进□□□。六僧放阿师出外。祈请即
出。向望春宫南山中。有□弥勒阁。于彼祈雨。一入道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6a 页 X87-0466.png
场。云合还散。至三日内。□觉疲极。乃向涧底取水洗
面。因卧眼合。见一给□□□把杖打其僧头。阿师故
向此间。因何卧地。努力强□。□僧即起。还向阁下。尽
心诵经。及至日西。四面云合。不逾念顷。遂即大雨。直
至明朝。雨便普足。
阆州阆中县丞吕文展。常诵金刚般若。三万馀遍。灵
验若神。六七年前。一牙无故自落。至诚发愿。牙即渐
渐而生。今始长一半许。开元五年正月二日。又牙无
故自落。依前发愿。牙遂更生。老而牙生。盖亦神助。
去开元三年。盛夏亢旱。草木燋黄。剌史刘瑗。令其精
心诵金刚般若经一遍。未终。流泽滂沾。远近皆足。年
谷以登。其年春季。䨬雨妨损蚕麦。别驾韦岳子。亦令
文展诵经。应时晴朗也。
开元四年七月。当州亢旱。降长史刘孝忠。又令祈雨。
从午时至申。细雨微降。及至初夜。天遂晴朗。即于庭
前。至心发愿。念诵般若一□未终。雨遂普沾。高下俱
足。
开元五年正月二十□日。属以阴雨。剌史刘瑗。以明
日既是甲子。若雨不□□恐经寺亢旱。遂令文展念
诵般若。至心祈晴。启□□经。应时雨霁。至甲子日。天
甚晴朗。般若之力。其应若□。
赞曰。道元一法。迹有三身。其化逾远。其德弥真。忘心
而圣。不念而神。惟诚惟恳。应感斯臻。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下(终)
面。因卧眼合。见一给□□□把杖打其僧头。阿师故
向此间。因何卧地。努力强□。□僧即起。还向阁下。尽
心诵经。及至日西。四面云合。不逾念顷。遂即大雨。直
至明朝。雨便普足。
阆州阆中县丞吕文展。常诵金刚般若。三万馀遍。灵
验若神。六七年前。一牙无故自落。至诚发愿。牙即渐
渐而生。今始长一半许。开元五年正月二日。又牙无
故自落。依前发愿。牙遂更生。老而牙生。盖亦神助。
去开元三年。盛夏亢旱。草木燋黄。剌史刘瑗。令其精
心诵金刚般若经一遍。未终。流泽滂沾。远近皆足。年
谷以登。其年春季。䨬雨妨损蚕麦。别驾韦岳子。亦令
文展诵经。应时晴朗也。
开元四年七月。当州亢旱。降长史刘孝忠。又令祈雨。
从午时至申。细雨微降。及至初夜。天遂晴朗。即于庭
前。至心发愿。念诵般若一□未终。雨遂普沾。高下俱
足。
开元五年正月二十□日。属以阴雨。剌史刘瑗。以明
日既是甲子。若雨不□□恐经寺亢旱。遂令文展念
诵般若。至心祈晴。启□□经。应时雨霁。至甲子日。天
甚晴朗。般若之力。其应若□。
赞曰。道元一法。迹有三身。其化逾远。其德弥真。忘心
而圣。不念而神。惟诚惟恳。应感斯臻。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下(终)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6b 页 X87-0466.png
* No. 1629-A
(本奥云)长宽元年七月下旬沙门章观书写了。
同年八月七日一校了。
元禄十七年甲申正月二十二日南阳释升子和
南拜写(字高云俗寿三十六僧腊二十四)同二月十日一校了。
悲夫原本草书间有蠹灭望于后得善本校正补
书。
(京城西北梅尾高山寺经藏本云)承历第三之岁孟夏下二之天为结后缘染秃笔
奉书写毕。 霜台老 藤师国
(野州日光山慈眼大师经藏本云)天仁四年五月六□□□(恐是三字乎此年。即天永元年庚寅也)于大原来迎院廊书写
了。 桑□□源书
天永四年(自巳未年后三十五年也)六月二日 时点了。
宝永二年。乙酉二月二十五日。重以异本校正补
书。始于正月二十九日。终于今朝。伏愿以斯般若
功力。洛阳檀越性荣信女灭罪生善发菩提心。孝
子松永氏源公息灾延命福智现前。乃至自他法
界苍生齐生般若种智者。
南阳愚僧升和南谨识(俗寿三十七)
(本奥云)长宽元年七月下旬沙门章观书写了。
同年八月七日一校了。
元禄十七年甲申正月二十二日南阳释升子和
南拜写(字高云俗寿三十六僧腊二十四)同二月十日一校了。
悲夫原本草书间有蠹灭望于后得善本校正补
书。
(京城西北梅尾高山寺经藏本云)承历第三之岁孟夏下二之天为结后缘染秃笔
奉书写毕。 霜台老 藤师国
(野州日光山慈眼大师经藏本云)天仁四年五月六□□□(恐是三字乎此年。即天永元年庚寅也)于大原来迎院廊书写
了。 桑□□源书
天永四年(自巳未年后三十五年也)六月二日 时点了。
宝永二年。乙酉二月二十五日。重以异本校正补
书。始于正月二十九日。终于今朝。伏愿以斯般若
功力。洛阳檀越性荣信女灭罪生善发菩提心。孝
子松永氏源公息灾延命福智现前。乃至自他法
界苍生齐生般若种智者。
南阳愚僧升和南谨识(俗寿三十七)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6c 页 X87-0466.png
虽先书一本。宝永元年四月十一日为暴火烧却。
以故重书盈余书库。伏愿功德馀风本师空老人
福智圆满诸愿成就者也。
南无大慈大悲天满大自在天神。
「 神力演大光
普照无际土
消除三垢冥
广济众厄难」
宝永六年己丑夏四月 洛阳毛利源公亭子再
挍此书了释升常 四十一岁谨志
* No. 1629-B
金刚般若经集验拾遗
南阳后学释 升堂 录
三宝感通记曰。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
元轨者。信敬佛法○京师西明寺主神察目验说
之。
又曰唐益州西南新繁县西四十里许○繁后具自
言之(会盈耳)。
唐临冥报记曰唐吴郡□□素家贞观二十年失火
○具自言之(右三□□□苑珠林第□□六卷)。
郎馀令冥报拾遗曰□□州剌史乐安任义方○义
方自说(右一验出□□珠林第五□□)。
法苑珠林(第一百十六卷)送终篇□□□耶王之弘贞观年中○不
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 第 467a 页 X87-0467.png
复更来(右此一验见弘自说也)。
又(第一百二卷)六度篇曰唐萧氏是司元大夫崔○具说如是。
大唐寿州寿春府永庆寺金刚经碑本跋语曰。唐乾
元季中广州僧虔惠自幼受持此经○云气徐徐
上升天界。
* No. 1629-C
刻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后序
般若。诸佛智母深重难议。当时鹙峰得度诸生。虽超
生死而疑根未拔本智不现。及至般若会中天调御
以金刚智而决断之。直使圣凡情尽生灭见忘。而本
有智光豁尔披露。以此义为正法眼藏。宝函所在天
人拥护。故有望空写经遇雨不湿者。有持经题命尽
上生者。此之灵验不可举言。依之历代著验记者众
焉。然一策子未有锓□□□日东诚可不名阙典。与
予往在东武获唐孟□□验记。如觏良友益师。乃叹
曰。惜乎此编淹涉时□□灭颇多。噬脐不及。日者虽
亦得一本。脱误不可□□□在北山重对古本复存
得失既陶瓢诸本更无有□叶。然昆山片玉岂可弃
捐。因旁加邦语付诸印生。欲公海内览者尚得好本
补来是望。
宝永六年初夏日南阳后学释升堂谨序于洛北幽
舍
又(第一百二卷)六度篇曰唐萧氏是司元大夫崔○具说如是。
大唐寿州寿春府永庆寺金刚经碑本跋语曰。唐乾
元季中广州僧虔惠自幼受持此经○云气徐徐
上升天界。
* No. 1629-C
刻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后序
般若。诸佛智母深重难议。当时鹙峰得度诸生。虽超
生死而疑根未拔本智不现。及至般若会中天调御
以金刚智而决断之。直使圣凡情尽生灭见忘。而本
有智光豁尔披露。以此义为正法眼藏。宝函所在天
人拥护。故有望空写经遇雨不湿者。有持经题命尽
上生者。此之灵验不可举言。依之历代著验记者众
焉。然一策子未有锓□□□日东诚可不名阙典。与
予往在东武获唐孟□□验记。如觏良友益师。乃叹
曰。惜乎此编淹涉时□□灭颇多。噬脐不及。日者虽
亦得一本。脱误不可□□□在北山重对古本复存
得失既陶瓢诸本更无有□叶。然昆山片玉岂可弃
捐。因旁加邦语付诸印生。欲公海内览者尚得好本
补来是望。
宝永六年初夏日南阳后学释升堂谨序于洛北幽
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