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3a 页
释迦谱卷第三
梁沙门释僧祐撰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
释迦祇洹精舍缘记第二十
释迦发爪塔缘记第二十一
释迦天上四塔记第二十二
优填王造释迦栴檀像记第二十三
波斯匿王造释迦金像记第二十四
阿育王弟出家造释迦石像记第二十五
释迦留影在石室记第二十六
*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摩竭王瓶沙。作如是念。世尊若初来所入处。
便当布施作僧伽蓝。时王舍城有迦兰陀竹
园。最为第一。时佛知王心念即往竹园。王
遥见世尊来。即便下象。取象上褥叠为四
重。敷已。白佛言。愿坐此座。世尊即就座而
坐。时瓶沙王捉金澡瓶。授水与佛白言。此王
舍城。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今以奉施愿慈
纳受。佛告王言。汝以此园施佛及四方僧。何以故。若是佛所有。若园若房若衣钵等物。
一切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用者。悉应
恭敬如塔寺法。即如佛言。我今以此竹园施
佛及四方僧。愿慈悯故为我纳受。时世尊说
偈。劝喻瓶沙王。即敕巧匠。即日营立堂房楼
阁彫文刻镂宝物庄严。通水造桥泉井给施。
愿常受用使福无尽(竹园冬夏常茂。亦名为寒林也。中本起经云。罗阅祇园
长者迦兰陀。心中念言。可惜我园施与尼乾。佛若先至奉佛及僧。悔恨前施永为弃捐。长者至心卧不安席。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3b 页 T50-0063.png

鬼师奉教。挝打尼揵拖拽器物。尼乾惊怖驰走而言。此何恶人暴害乃尔。鬼师答曰。长者迦兰陀。当
持竹园作佛精舍。大鬼将军半师见敕。逐汝辈耳。明日尼乾共诣长者。深责何故改施。令吾等类被打委
顿。不谓长者见困如此迦兰陀心中喜悦。吾愿遂矣。佛圣广覆照。我至心。即答尼乾此诸鬼师。强暴贪
瞋惧必作害。不如委去更求其安。尼乾心恨即日悉去。长者欢喜修立精舍。僧房座具众严都毕。行诣
树下请佛及僧。众祐受施止顿一时。大化普济靡不欣乐。又菩萨藏经云。阿难。我今于此竹园中。转此菩萨
藏经。不退转轮。断一切众生疑。阿难。过去诸佛亦皆于此虚空地。分说是菩萨藏经。阿难所有贪欲瞋恚愚痴
众生。入此竹园不发贪欲瞋恚愚痴。阿难。如来虽住诸馀精舍。而皆无有如是功德。何以故。阿难。今此迦兰陀竹林。畜生入者不发淫欲。众鸟入者非时不鸣。摩竭瓶沙浇顶大王者。初登位与诸婇女。入此园
中共相娱乐。入已自觉。心无淫欲娱乐戏事。诸婇女众亦皆自觉。心无有欲不乐戏乐。时王欢喜每作是
念。愿世有佛出于我国。当以是园奉上于佛。佛于中住我当闻法。何以故。可供养者应住此园。非五欲人所应
得住。是园无有虺蛇蜈蚣蚊虻毒螫。若住其中无复毒心。亦是竹园不共功德)。
* 释迦祇洹精舍缘记第二十(出贤愚经)
舍卫国王波斯匿。有一大臣。名曰须达。居家
巨富财宝无限。好喜布施赈济贫乏及诸孤
老。时人因行为其立号。名给孤独。尔时长
者生七男儿。年各长大为其纳娶。次第至六。
其第七儿。端正殊异偏心爱念。当为娶妻
欲得极妙容恣端正有相之女。为儿求之。即
语诸婆罗门言。谁有好女相貌备足。当为我
儿往求索之。诸婆罗门便为推觅。展转行乞
到王舍城。城中有一大臣。名曰护弥。财
富无量信敬三宝。时婆罗门到家从乞。国法
施人要令童女持物布施。护弥长者时有一
女。威容端正颜色殊妙。即持食出施婆罗门。
婆罗门见心大欢喜。我所觅者今日见之。
即问女言。叵有人来求索汝不。答言未也。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3c 页 T50-0063.png

令出外我欲见之。与共谈语。时女入内白其
父言。外有客人欲得相见。父便出外。时婆罗
门。问讯起居安和善吉。舍卫国王有一大
臣。字曰须达辅相识不。答言未见。但闻其名。
报言知不。是人于彼舍卫国中。第一富贵如
汝。于此间富贵第一须达。有儿端正殊妙。
卓略多奇。欲求君女为可尔不。答言可
尔。值有估客欲至舍卫。时婆罗门作书因之。
送与须达具陈其事。须达欢喜诣王。求假为
儿娶妇。王即听之。大载珍宝趣王舍城。于
其道次拯济贫乏。到王舍城。至护弥家为
儿求妻。护弥长者欢喜迎逆。安置敷具暮宿
其舍。家内搔搔办具饮食。须达念言。今此
长者。大设供具欲作何等。将请国王太子大
臣。长者居士婚姻亲戚设大会耶。思惟所以
不能了知。而问之言。长者今暮。躬自执劳
经理事务。施设供具。为欲请王太子大臣。
答言不也。欲设婚姻亲戚会耶。答言。请佛
及比丘僧。于时须达闻佛僧名。啬然毛竖如
有所得心情悦豫。重问之言。云何名佛愿解
其义。长者答言。汝等闻乎净饭王子厥名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4a 页 T50-0064.png

卫。即行七步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
身黄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王金轮典
四天下。见老病死苦不乐在家。出家修道。
六年苦行。得一切智尽结成佛。降诸魔众十
八亿万。号曰能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光明
照耀三达遐鉴。故号佛也。须达问言。云何
名僧。护弥答言。佛成道已。梵天劝请转妙法
轮。至波罗捺鹿野苑中为拘邻五人转四真
谛。漏尽结解便成沙门。六通具足四意七觉
八道悉练。上虚空中八万诸天得须陀洹。无
量天人发无上道意。次度郁卑迦叶兄弟千
人。漏尽意解。如其五人次第得度。舍利弗
目连徒众五百亦得应真。如是之等神足自
在。能为众生良祐福田故名僧也。须达闻
说如此妙事。欢喜踊跃感念信敬。企望至晓
当往见佛。诚款神应见地明晓寻明即往罗
阅城门。夜三时开。初夜中夜后夜。是谓三
时。中夜出门见有天祠。即为礼拜忽忘念佛。
心目还闇便自念言。今夜故闇。若我往者。
为恶鬼猛狩见害。且还入城待晓当往。有
亲友终生于四天。见其欲悔便下语之。居
士莫悔也(我是汝昔善知识。蜜肩婆罗门。因闻法得生天。今为大势门神。故相劝耳)
汝往见佛得利无量。正使令得百车珍宝。
不如转足一步至趣世尊所。得利深过踰于
彼。居士莫悔。正使令得一四天下满中珍
宝。不如举足一步至世尊所所得利益。盈
踰过于彼百千万倍。须达闻天说如此语。
益增欢喜敬念世尊。闇即得晓。寻路往至到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4b 页 T50-0064.png

时须达遥见世尊。犹如金山相好威容。俨然
炳著。过踰护弥所说万倍。睹之心悦不知礼
法。直问世尊。不审瞿昙起居何如。世尊即
命令就座。时首陀会天遥见。须达虽睹世尊。
不知礼拜供养之法。化为四人行列而来。到
世尊所接足作礼。胡跪问讯起居轻利。右
绕三匝却住一面。是时须达见其如是。乃为
愕然而自念言。恭敬之法事应如是。即起
离座如彼礼敬。问讯起居。右绕三匝却住一
面。尔时世尊即为说法。四谛微妙苦空无常。
闻法欢喜便染圣法。成须陀洹。譬如净洁白
氎易染为色。长跪合掌问世尊言。舍卫城中
如我伴辈。闻法易染更有如我比不。佛告
须达。更无有二如卿之者。舍卫城中人多信
邪。难染圣教。须达白佛。唯愿如来。垂神降
屈临赴舍卫。使中众生除邪就正。世尊告
曰。出家之法与俗有别。住止处所应当有
异。彼无精舍云何得去。须达白佛言。弟子
能起。愿见听许。世尊默然须达辞往。为儿娶
妇竟辞佛还家因白佛言。还到本国当立精
舍。不知模法。唯愿世尊。使一弟子共往敕示。
世尊思惟舍卫城内。婆罗门信邪倒见。馀
人往者必不能办。唯舍利弗。是婆罗门种。
少小聪明神足兼备。去必有益即便命之。共
须达往。须达问言。世尊足行日能几里。舍
利弗言。日半由旬。如转轮王足行之法。世尊
亦尔。是时须达。即于道次。二十里作一亭
舍。计校功作出钱雇之。安止使人饮食。敷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4c 页 T50-0064.png

共舍利弗案行诸地。何处平博中起精舍。案
行周遍无可意处。唯王太子祇陀有园。其地
正平其树郁茂。不远不近正得处所。舍利
弗告须达言。今此园中宜起精舍。若远作
之乞食则难。近处愦闹妨废行道。须达欢喜
到太子所。白太子言。我今欲为如来起立精
舍。太子园好今欲买之。太子笑言。我无所
乏。此园茂盛。当用游戏逍遥散志。须达慇
勤乃至再三。大子贪惜增倍求价。谓呼价
贵当不能买。语须达言。汝若能以黄金布地。
令间无空者便当相与。须达曰诺。听随其价。
太子祇陀言。我戏语耳。须达白言。为太子法
不应妄语。妄语欺诈。云何绍继抚恤人民。即
共太子欲往讼了。时首陀会天。以当为佛起
精舍故。恐诸大臣偏为太子。即化一人下。
为评详语太子言。夫太子法不应妄语。已许
价决不宜中悔。遂断与之。须达欢喜。便敕使
人象负金出。八十顷中须臾欲满。残有少地。
须达思惟何藏金足。不多不少当足满之。
祇陀问言嫌贵置之。答言不也。自念金藏何
者。可足当补满之。祇陀念言。佛必大德。乃
使斯人轻宝乃尔。教齐是止勿更出金。园地
属卿树木属我。自起门屋上佛。共立精舍。须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5a 页 T50-0065.png

六师闻之往白国王。长者须达买祇陀园。欲
为瞿昙沙门兴立精舍。听我徒众与共捔术。
沙门得胜便听起立。若其不如不得起也。瞿
昙徒众住王舍城。我等徒众当住于此。王召
须达而问之言。今此六师云。卿买祇陀园。
欲为瞿昙沙门起立精舍。求共沙门弟子捔
其技术。若得胜者得立精舍。苟其不如便
不得起。须达归家。著垢腻衣愁恼不乐。时
舍利弗明日时到。著衣持钵至须达家。见其
不乐即问之曰。何故不乐须达答言。所立精
舍但恐不成。是故愁耳。舍利弗言。有何事
故畏不成就。答言。今诸六师诣王求捔。尊
人得胜听立精舍。若其不如遮不听起。此六
师辈出家来久。精诚有素所学技术。无能
及者。我今不知尊人技艺能与捔不。舍利
弗言。正使此辈六师之众。满阎浮提数如竹
林。不能动吾足上一毛。欲捔何等自恣听之。
须达欢喜。更著新衣沐浴香汤。即往白王
我已问之。六师欲捔恣随其意。国王是日
告诸六师。今听汝等共沙门捔。时诸六师宣
语国人。却后七日。当于城外宽博之处。与
沙门捔。舍卫国中十八亿人。时彼国法击鼓
会众。若击铜鼓十二亿人集。若打银鼓十四
亿人集。若振金鼓一切皆集。七日期满。
至平博处椎击金鼓。一切都集。六师徒众有
三亿万人。是时人民悉为国王。及其六师敷
施高座。尔时须达。为舍利弗而施高座。时舍
利弗。在一树下寂然入定。诸根寂默游诸禅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5b 页 T50-0065.png

憍慢自高草芥群生。当以何德而降伏之。思
惟是已当以三德。即立誓言。若我无数劫
中。慈孝父母。敬尚沙门婆罗门者。我初入
会一切大众当为我礼。尔时六师见众已集。
而舍利弗独未来到。便白王言瞿昙弟子。自
知无术伪求捔能。众会既集怖畏不来。王
告须达汝师弟子。捔时已至宜来谈论。时须
达至舍利弗所。长跪白言。大德。大众已集。
愿来诣会。时舍利弗从禅定起。更整衣服。
以尼师坛著左肩上。徐祥而步如师子王。
往诣大众。是时众人见其形容法服有异。及
诸六师忽然起立。如风靡草不觉为礼。时舍
利弗。便升须达所敷之座。六师众中有一弟
子。名劳度差。善知幻术。于大众前咒作一
树。自然长大荫覆众会。枝叶郁茂花果各异。
众人咸言。此变乃是劳度差作。时舍利弗。
便以神力作旋岚风。吹拔树根倒著于地。碎
为微尘。众人皆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
如。又复咒作一池。四面皆以七宝。池水之
中生种种花。众人咸言。是劳度差之所作也。
时舍利弗。化作一大六牙白象。一一牙上
有七莲花。一一花上有七玉女。其象徐庠
往诣池边。并含其水池即消灭。众人悉言。
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劳度差复作一山
七宝庄严。泉池树木花果茂盛。众人咸言。
此是劳度差作。时舍利弗。即便化作金刚力
士。以金刚杵遥用指之。山即破坏无有遗馀。
众会皆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复作一龙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5c 页 T50-0065.png

动大众。众人咸言。此是劳度差作。时舍利
弗。便化作一金翅鸟王。擘裂啖之。众人皆言。
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复作一牛。身体高大。
肥壮多力粗脚利角。跑地大吼奔队来前。
舍利弗。化作师子分裂食之。众人言曰舍
利弗胜。劳度差不如。复变其身作夜叉鬼。
形体长大头上火然。目赤如血爪牙长利。
口自出火惊跃奔赴。时舍利弗。自化身作
毗沙门王。夜叉恐怖即欲退走。四面火起无
有去处。唯舍利弗边凉冷无火。即时屈伏。五
体投地求哀脱命。辱心已生。火即还灭。众咸
唱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时舍利弗身升
虚空。现四威仪行住坐卧。身上出水身下出
火。东没西踊西没东踊。北没南踊南没
北踊。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或分
一身作百千万亿身。还合为一。于虚空中忽
然在地。履地如水履水如地。现是变已还摄
神足。坐其本座。时会大众见其神力。咸怀欢
喜。时舍利弗。即为说法。随其本行宿福因缘。
各得道迹。或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
汉者。六师徒众三亿弟子。于舍利弗所。出家
学道。捔技已讫。四众便罢各还所止。长者
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须达手自捉绳一
头。时舍利弗自捉一头。共经精舍。时舍利弗
欣然含笑。须达问曰。尊人何笑。答言。汝始于
此经地。六欲天中宫殿已成。即借道眼须达。
悉见六欲天中严净宫殿。问舍利弗。是六
欲天何处最乐。舍利弗言。下三天中色欲深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6a 页 T50-0066.png

恒有一生补处菩萨。来生其中法训不绝。须
达言曰。我正当生第四天中。出言已竟馀宫
悉灭。唯第四天宫殿湛然。复更徙绳。时舍
利弗惨然忧色。即问尊者何故忧色。答言。
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耶。对曰。已见。时舍利
弗语须达言。汝于过去毗婆尸佛。亦于此地。
为彼世尊起立精舍。而此蚁子在此中生。尸
弃佛时汝为彼佛。亦于是中造立精舍。而此
蚁子亦在中生。毗舍佛时。汝为世尊于此
地中起立精舍。而此蚁子亦在中生。拘留
秦佛时。亦为世尊在此地中起立精舍。而
是蚁子亦于此生。迦那含牟尼佛时。汝为世
尊于此地中起立精舍。而此蚁子亦在中生。
迦叶佛时。汝亦为佛。于此地中起立精舍。而
此蚁子亦在中生。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受一
种身不得解脱。生死长远。唯福为要不可
不种。是时须达悲心怜伤。经地已竟起立精
舍。为佛作窟以妙栴檀用为香泥。别房住止
千二百处。凡百二十处。别打揵稚施设已
竟。欲往请佛复自思惟。上有国王应当令知。
若不启白傥有瞋恨。即往白王。我为世尊已
起精舍。唯愿大王遣使请佛。时王闻已遣
使者。诣王舍城请佛及僧。唯愿世尊临赴
舍卫。尔时世尊与诸四众。前后围绕放大光
明。震动天地至舍卫国。所经亭舍悉于中止。
道次度人无有限量。渐渐来近舍卫城边一
切大集。持诸供具迎侍世尊。到国至广博
处。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足指按地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6b 页 T50-0066.png

哑语偻申。癃残拘癖皆得具足。一切人民
男女大小。睹斯瑞应欢喜踊跃。来诣佛所十
八亿人。都悉集聚。尔时世尊。随病投药为说
妙法。宿缘所应各得道迹。有得须陀洹斯陀
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因缘者。有
发无上正真道意者。各各欢喜奉行。佛告阿
难。今此园地须达所买。林树花果祇陀所有。二人同心共立精舍。应当与号。太子祇〔陀〕-【宋】【明】【宫】陀陀.树给孤独园。名字流布传示后世(须达齐言善温)
杂阿含经云。给孤独长者疾病。佛往看疾。记
其得阿那含果。乃至命终生兜率天。为兜率
天子。作是念。我不应久住于此。当往见世
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顷。于兜率天没
现于佛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给孤独天
子。身放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而说偈赞
即没不现(增一阿含经云。阿那邠坻太子白世尊言。我是须达又名阿那邠坻)。
祐案息心所栖是曰精舍。竹林祇树爰始基
搆。遗风馀制扇被于今。至于须达妙果。可谓
显徵者也。
* 释迦发爪塔缘记第二十一(出十诵律)
佛游行诸国经久不还。须达思恋渴仰。奉见
白佛言。愿与我少物。得常供养。佛即与发
指甲。白佛言。愿听起塔。佛言听。又白言。听
我作窟出伏头作栾拱。安栏楯。杂䌽色画
种种庄严。佛悉听之。
* 释迦天上四塔记第二十二(出集经抄)
忉利天城东。照明园中有佛发塔。忉利城南。
粗涩园中有佛衣塔。忉利城西。欢喜园中有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6c 页 T50-0066.png

智论云。天帝释取菩萨发。于天上城东门外
立发塔。又持菩萨宝衣。于城东门外立衣塔
(祐案经律。人中有四大塔。生处塔。在迦维罗卫国。处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成道塔。在摩竭提国。善
胜道场元吉树下。转法轮塔。在波罗柰国。古仙人住处鹿野苑中。涅槃塔。在拘夷那竭国。力士生地。秀林双
树间)祐仰惟。至人处世利益弘大。发爪衣钵咸
为法事。故能宝刹霞起广被人天。造塔之源。
非唯散身而已也。
* 优填王造释迦栴檀像记第二十三(出增一阿含经)
释提桓因请佛。至三十三天为母说法。世尊
念四部之众。多有懈怠皆不听法。我今使四
众渴仰于法。不告四众复不将侍者。如屈
申臂顷。至三十三天。是时人间不见如来久。
优填王等至阿难所曰。如来为何所在。阿
难报曰大王。我亦不知如来所在。优填王波
斯匿王。思睹如来遂得苦患。是时王敕国界
之内。诸奇巧师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如
来形像。是时优填王。即以牛头栴檀。作如
来形像高五尺(观佛三昧经云。佛升忉利时优填王恋慕世尊。铸金为像闻佛当下。象
载金像来迎世尊。尔时金像从象上下。犹如生佛足步虚空足下雨花。亦放光明来迎世尊。时铸金像合掌叉手
为佛作礼。尔时世尊亦复长跪合掌。时虚空中百千化佛。亦皆合掌长跪向像。尔时世尊而语像言。汝于来世
大作佛事。我灭度后我诸弟子。以付嘱汝。空中化佛异口同音。咸作是言。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立形像种种
供养。是人来世。必得念佛清净三昧)。
* 波斯匿王造释迦金像记第二十四(出增益阿含经)
尔时波斯匿王。闻优填王作如来像。而供养
之。复召国中巧匠。波斯匿王而生此念。当用
何宝作如来像耶。如来形体煌如天金。是时
波斯匿王。纯以紫磨金。作如来像高五尺。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7a 页 T50-0067.png

* 阿育王弟出家造石像记第二十五(出求离牢狱经)
阿育王弟名善容(亦名违驮首祗)入山游猎。见诸梵
志裸形曝露。以求神仙。或食树叶或吸风服
气。或卧灰垢或卧荆棘。种种苦行以求梵
福。劳形苦体而无所得。王弟见而问曰。在此
行道。有何患累而无成办。梵志报曰。坐有群
鹿数共合会。我见心动不能自制。王子闻已
寻生恶念。此等梵志服风。气力羸惙犹有
淫欲。过患不除。释子沙门饮食甘美。在好
床坐。衣服随时。香花自熏。岂得无欲。阿育闻
弟有此议论。即怀忧戚。吾唯有一弟。忽生邪
见恐永迷没。我当方宜除其恶念。即还宫内。
敕诸妓女各自严庄。至善容所共相娱乐。预
敕大臣吾有所图。若我敕卿杀善容者。卿等
便谏。须待七日随王杀之。时诸妓女即往娱
乐。未经时顷王躬自往语弟。王子何为将吾
妓女。妻妾恣意自娱。奋其威怒以轮掷空。
召诸大臣即告之曰。卿等知不。吾不衰老
亦无外寇。强敌来侵境者。吾亦闻。古昔诸
贤有此谚言。夫人有福四海归伏。福尽德薄
肘腋叛离。如我自察未有斯变。然我弟善容
诱吾妓女。妻妾纵情自恣事露。如是岂有
我乎。汝等将去诣市杀之。诸臣谏曰。唯愿大
王听臣微言。今王唯有此一弟。又少息胤
无继嗣者。愿听七日奉依王命。时王默然
听臣所谏。王复宽恩敕语诸臣。命听王子著
吾服饰。天冠威容如吾不异。内吾宫里。作
倡妓乐共娱乐之。复敕一臣自今日始。著铠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7b 页 T50-0067.png

日终正尔。当到努力开割五欲自娱。今不
自适死后有恨。用悔无益一日过已。臣复往
语馀有六日。如是次第乃至七日。臣往白
言。王子当知。六日已过唯明日在。当就于死
努力恣情五欲自娱。至七日到王遣使问云
何。王子七日之中意志自由快乐不乎。弟报
王曰。大王当知不见不闻有何快乐。王问弟
曰。著吾服饰入吾宫殿。众妓自娱食以甘美。
何以面欺。不见不闻不快乐耶。弟白王言。
应死之人。虽未命绝与死何异。当有何情著
于五欲耶。王告弟曰。咄愚所启。汝今一身
忧虑百端。一身断灭在欲不乐。岂况沙门释
子。忧念三世一身死坏。复受一身亿百千世。
身身受苦无量患恼。虽出为人与他走使。或
生贫家衣食穷乏。念此辛酸故出家为道。求
于无为度世之要。设不精勤。当复更历劫
数之苦。是时王子心开意解。前白王言。今
闻王教乃得醒悟。生老病死实可厌患。愁忧
苦恼流转不息。唯愿大王。见听为道谨慎修
行。王告弟曰。宜知是时。弟即辞王出为沙门。
奉持禁戒昼夜精勤。遂得阿罗汉果。六通清
彻无所挂碍。阿育王传云。阿育王闻弟得道。
深心欢喜稽首礼敬。请长供养。既厌世苦不
乐人间。誓依林野以养馀命。阿育王即使鬼
神于城内。为造山水山高数十丈。断外人
物不得来往。乃应王命率舍衣资。造石像
一躯高丈六。即于山龛石室供养。此山及像
今并存焉。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7c 页 T50-0067.png

祐案。画像源始出自觉制。于是金石香䌽铸
刻遂滋。皆所以摹影相好。髣髴尊仪。及优
填所造其神力所化乎。
* 释迦留影在石室记第二十六(出观佛三昧经)
尔时国王请佛入城。龙王怒曰。汝夺我利吾
灭汝国。佛告大王。王先归国。佛自知时。于是
佛即为龙王及罗刹女。说三归五戒心大欢
喜。龙王眷属百千诸龙。更从池出。佛令目
连与受戒法。尔时龙王白佛言。唯愿如来常
住此间。佛若不在。我发恶心无由成道。唯
愿留神慇勤三请。常住于此。时梵天王及
百千诸梵复来劝请。愿为一切诸众生故。莫
独偏为一龙住此。佛即微笑口出光明。无量
化佛及菩萨以为侍从。龙王于其池中。出七
宝台奉上如来。唯愿天尊受我此台。佛言。
不须此台。汝但以罗刹石窟施我。诸天闻
各脱宝衣以扫拂窟。佛摄神足独入石室自
敷坐具。令此石窟暂为七宝。时罗刹女及
以龙王。为四大弟子及阿难造五石窟。尔
时世尊。坐龙王窟不移。坐处亦受王请。入
那乾诃城及以诸国。处处皆见有佛虚空花
座满中化佛。龙王欢喜发大誓愿。愿我来
世得佛如此。佛受王请。经七日已王遣一人
乘八千里象。持诸供具遍一切国。供养众僧
处处见佛。信反白王释迦不但此国。馀国
亦有皆说苦空无常。六波罗蜜。王闻廓然意
解得无生忍。尔时世尊还摄神足。从石窟
出与诸比丘。遍游履诸处龙皆随从。是时
龙王闻佛还国。啼哭雨泪白言。愿佛常住
释迦竹园精舍缘记第十九(出昙无德律)¶ 第 68a 页 T50-0068.png

时世尊安慰龙王。我受汝请。当坐汝窟中经
千五百岁。时诸龙王合掌劝请。还入窟中佛
即坐已。窟中作十八变。踊身入石犹如明镜。
在于石内映现于外。远望则见近则不现。诸
天百千供养佛影。影亦说法。石窟高一丈
八尺。深二十四步。石清白色(窟在那乾诃罗国。古仙瞻卜花林
毒龙池侧。青莲泉北罗刹穴中。阿那斯山岩南)。
祐寻法身无形随应而现。虽虚影雾暧即是
如来。故无量龙鬼宣法天众。是以经言是
诸化佛。皆是真实斯之谓欤。
释迦谱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