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771a 页
辩伪录卷第四
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
祥迈奉 敕实录撰
今上问曰。道家所造八十一化图。并馀谤佛
文字。李志常先于蒙哥皇帝面前。共少林辩
卷四 第 771b 页 T52-0771.png
论已屈伏了招承烧却。皇帝恐先生每心内
不伏。特传圣旨再倚付将来。令子细持论。若
是僧道两家有输了底。如何治罚。释曰。西天
体例。若义堕者斩头相谢。而道士相顾莫敢
明答。帝曰。不须如此。但僧家无据留发戴
冠。道士义负剃头为释。时先生每凫跃鹤列
蓝袍锦袖。攘臂争前。僧曰。释道辩诤源起化
胡。今将从头一一讨论。且如汝书题云。太上
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若具辩之
恐成繁杂。且举大意试为评论。问云。今化胡
经文。端的实是老子说耶。道曰。是老君说
也。释曰。若是老君说来。化胡经中。说俺僧
众剃发受戒所行之事。汝宜知之。受戒仪范
详细说来。道曰。你每之事我不管之。释曰。
受戒小事汝犹不知。明显化胡经文并是偷
佛经作。道士无答。又问。化胡成佛。佛是何
义。道曰。佛是世间上等好人。释曰。自古以
来多少好人。何不称佛耶。佛之深义汝本不
知。道曰。佛是觉义。释曰。觉个甚么。道曰。觉
察觉悟。释曰。何者能觉。何者所觉。道曰。觉
天觉地觉阴觉阳觉仁觉义觉知觉信。无所
不觉。是佛义也。释曰。佛是大圣之人。穷尽
性命之道。岂但觉于仁义耶。五常训世之典。
孔子所谈。佛若但知此者。孔子何不称佛耶。
道士无答。圆福长老问姚公茂曰。仁义等语
老子之言耶。孔子之言耶。姚公茂答曰。孔
子之教也。圆福曰。道士从来偷俺佛经改作
道书。儒门唯有仁信之言。汝家看守不定。亦
被道士每当面偷了。帝问诸儒曰。仁义之语
不伏。特传圣旨再倚付将来。令子细持论。若
是僧道两家有输了底。如何治罚。释曰。西天
体例。若义堕者斩头相谢。而道士相顾莫敢
明答。帝曰。不须如此。但僧家无据留发戴
冠。道士义负剃头为释。时先生每凫跃鹤列
蓝袍锦袖。攘臂争前。僧曰。释道辩诤源起化
胡。今将从头一一讨论。且如汝书题云。太上
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经。若具辩之
恐成繁杂。且举大意试为评论。问云。今化胡
经文。端的实是老子说耶。道曰。是老君说
也。释曰。若是老君说来。化胡经中。说俺僧
众剃发受戒所行之事。汝宜知之。受戒仪范
详细说来。道曰。你每之事我不管之。释曰。
受戒小事汝犹不知。明显化胡经文并是偷
佛经作。道士无答。又问。化胡成佛。佛是何
义。道曰。佛是世间上等好人。释曰。自古以
来多少好人。何不称佛耶。佛之深义汝本不
知。道曰。佛是觉义。释曰。觉个甚么。道曰。觉
察觉悟。释曰。何者能觉。何者所觉。道曰。觉
天觉地觉阴觉阳觉仁觉义觉知觉信。无所
不觉。是佛义也。释曰。佛是大圣之人。穷尽
性命之道。岂但觉于仁义耶。五常训世之典。
孔子所谈。佛若但知此者。孔子何不称佛耶。
道士无答。圆福长老问姚公茂曰。仁义等语
老子之言耶。孔子之言耶。姚公茂答曰。孔
子之教也。圆福曰。道士从来偷俺佛经改作
道书。儒门唯有仁信之言。汝家看守不定。亦
被道士每当面偷了。帝问诸儒曰。仁义之语
卷四 第 771c 页 T52-0771.png
孔子所谈耶。姚公茂等对曰。是孔子之说也。
帝曰。既是孔子之。说云何将来说。佛明知道
家之言并是说谎之语。道士既不能答。乃将
老子传化胡经史记等书呈于帝。帝曰。不须
道士多言。但取文字为證。帝曰。此是何人之
书。道曰。此是汉地自古已来有名皇帝。集成
底史记古今为凭。帝问。自古皇帝唯汉地出
耶。他处亦有耶。道曰。他国亦有。又问。他国
皇帝与汉地皇帝都一般么。道曰一般。又问。
既是一般。他国皇帝言语。汉地皇帝言语。都
一般中用么。答曰。都中使用。帝曰。既中使
用。老子他处不曾行化。而这史记文字主张。
老子化胡不是说谎文字。那这般史记都合
烧了不可凭信。道士并无一答。那摩国师以
拄杖指著道士骂曰。这般驴马之人百事不
晓。与这般先生设个什么。拔合思八国师问
曰。老子留下根本经。教名为什么。答曰。有
道德经是正根本。再问。除此经外更有什么
根本经教。再答。唯此道德为源本经。再问。
此道德中还有化胡事么。答无有此事。问此
中无有何处说耶。答曰。汉儿地而史记文字
说化胡事。问你上说言。他国史记与此汉地
史记一般中用。俺西天有频婆娑罗王。史记
言语还凭么。答曰。都是史记敢不凭信。又
问。既然凭信彼史记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
方世界亦无比。此是西天史记恁般说来。既
天上天下无如佛。何处更显老君化胡成佛
来。明知你每之言并是虚谄之说。道士无答。
国师又曰。彼史记又言。天下有头发底俗人。
帝曰。既是孔子之。说云何将来说。佛明知道
家之言并是说谎之语。道士既不能答。乃将
老子传化胡经史记等书呈于帝。帝曰。不须
道士多言。但取文字为證。帝曰。此是何人之
书。道曰。此是汉地自古已来有名皇帝。集成
底史记古今为凭。帝问。自古皇帝唯汉地出
耶。他处亦有耶。道曰。他国亦有。又问。他国
皇帝与汉地皇帝都一般么。道曰一般。又问。
既是一般。他国皇帝言语。汉地皇帝言语。都
一般中用么。答曰。都中使用。帝曰。既中使
用。老子他处不曾行化。而这史记文字主张。
老子化胡不是说谎文字。那这般史记都合
烧了不可凭信。道士并无一答。那摩国师以
拄杖指著道士骂曰。这般驴马之人百事不
晓。与这般先生设个什么。拔合思八国师问
曰。老子留下根本经。教名为什么。答曰。有
道德经是正根本。再问。除此经外更有什么
根本经教。再答。唯此道德为源本经。再问。
此道德中还有化胡事么。答无有此事。问此
中无有何处说耶。答曰。汉儿地而史记文字
说化胡事。问你上说言。他国史记与此汉地
史记一般中用。俺西天有频婆娑罗王。史记
言语还凭么。答曰。都是史记敢不凭信。又
问。既然凭信彼史记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
方世界亦无比。此是西天史记恁般说来。既
天上天下无如佛。何处更显老君化胡成佛
来。明知你每之言并是虚谄之说。道士无答。
国师又曰。彼史记又言。天下有头发底俗人。
卷四 第 772a 页 T52-0772.png
礼拜一个小小沙弥。这般言语彼史记道来。
不曾见说老君度人。汝曾闻么。道士答曰。不
曾闻得。上怒曰。偏此史记汝不闻得。汉地史
记你偏闻得。姚公茂谓道士曰。守隅曲士难
论大方。只为执著汉儿史记自语相违。向者
前言都是史记敢不凭信。既西天史记如此
言之。则佛是圣也。今已输了犹更折證道士
默然。帝曰。老君之名但闻此处。佛之名字普
闻天下。何得与佛齐耶。道士言既无据。面
𧹞词穷。先是少林上表于蒙哥皇帝。论道不
真。中有一道士。不胜其愤。高言谓少林曰。
汝之表文谤李老君。言其实死妄引庄子秦
佚吊之。此乃庄周寓言。何可凭信。少林曰。
庄子之书道家宗尚。既是寓言则道藏之言
并无实说。道士又屈。帝问张真人曰。你心要
持论否。张真人曰。不敢持论。上曰。你每常
说。道士之中多有通达禁咒方法。或入火不
烧。或白日上升。或摄人返魂。或驱妖断鬼。
或服气不老。或固精久视。如此方法今日尽
显出来。张真人并无酬答。时逼日没閤中昏
暗。帝曰。道士出言掠虚。即依前约脱袍去
冠一时落发。当时正抗论者一十七名。论毕。
那摩大师使西京明提领。燕京定僧判。玉田
张提点。德兴府庞僧录。及随路僧官。监守
防送来到燕京。既入都门。塔必大师苏摩室
利。使道士。星冠袍服。挂在长竿普令晓谕。并
所占寺宇山林水土四百八十二处。并令分
付释家。洎燕京奉福寺长春宫所占虚皇大
阁。却分付与金灯长老。上件八十一化等伪
不曾见说老君度人。汝曾闻么。道士答曰。不
曾闻得。上怒曰。偏此史记汝不闻得。汉地史
记你偏闻得。姚公茂谓道士曰。守隅曲士难
论大方。只为执著汉儿史记自语相违。向者
前言都是史记敢不凭信。既西天史记如此
言之。则佛是圣也。今已输了犹更折證道士
默然。帝曰。老君之名但闻此处。佛之名字普
闻天下。何得与佛齐耶。道士言既无据。面
𧹞词穷。先是少林上表于蒙哥皇帝。论道不
真。中有一道士。不胜其愤。高言谓少林曰。
汝之表文谤李老君。言其实死妄引庄子秦
佚吊之。此乃庄周寓言。何可凭信。少林曰。
庄子之书道家宗尚。既是寓言则道藏之言
并无实说。道士又屈。帝问张真人曰。你心要
持论否。张真人曰。不敢持论。上曰。你每常
说。道士之中多有通达禁咒方法。或入火不
烧。或白日上升。或摄人返魂。或驱妖断鬼。
或服气不老。或固精久视。如此方法今日尽
显出来。张真人并无酬答。时逼日没閤中昏
暗。帝曰。道士出言掠虚。即依前约脱袍去
冠一时落发。当时正抗论者一十七名。论毕。
那摩大师使西京明提领。燕京定僧判。玉田
张提点。德兴府庞僧录。及随路僧官。监守
防送来到燕京。既入都门。塔必大师苏摩室
利。使道士。星冠袍服。挂在长竿普令晓谕。并
所占寺宇山林水土四百八十二处。并令分
付释家。洎燕京奉福寺长春宫所占虚皇大
阁。却分付与金灯长老。上件八十一化等伪
卷四 第 772b 页 T52-0772.png
经及有雕底板木。并令烧却。并天下碑刻之
文塑画之像。道家无底尽与刬除。少林长老
与僧议曰。若尽要了恐讥恃力。却回与二百
八十处。但取讫二百二处。大小赞美称佛门
之多让焉。今上皇帝乃降圣旨曰。依著蒙哥
皇帝断来圣旨。先前少林长老告称。李真人
为头先生。雕造下说谎底文书。化胡经十异
九迷论。复淳化论。明真辩伪论。辩正谤道释
经。辟邪归正议。八十一化图。上钦奉圣旨
倚付将来。俺每抱集至。和尚先生对面持论
过。为先生每根脚说谎上。将和尚指说出来
底说谎。化胡经众多文书。并刻下板烧毁了
者。这般断了。也恐别人搜刷不尽却。教张
真人自行差人。各处追取上件经文板木。限
两个月赴燕京。聚集烧毁了者。及依著这说
谎。文书转刻到碑幢并塑画。壁上有底省会。
随处先生就便磨坏了者。刮刷了者。先生不
得隐藏者。若有隐藏的或人告首出来。那先
生有大罪过者。时戊午年七月十一日行张
真人既听读讫。乃使人就云台观追取说谎
伪经化胡经八十一化图等板木。及随处宫
观有底伪经。辇载到燕京。于大悯忠寺正殿
之西南。面对百官并与烧却。万寿谏和尚与
下火云。伏闻三元五运之肇。百家诸子之书。
莫不道人伦信义之风。述尧舜周孔之道。统
其要也未达真俗之源。陈其理也不出有无
之域。岂若三达无碍之智。百神无以俦。十力
无等之尊。千圣莫能匹。梵天仰焉。帝释师
焉。道济四生化通三界。圆音一唱则外道摧
文塑画之像。道家无底尽与刬除。少林长老
与僧议曰。若尽要了恐讥恃力。却回与二百
八十处。但取讫二百二处。大小赞美称佛门
之多让焉。今上皇帝乃降圣旨曰。依著蒙哥
皇帝断来圣旨。先前少林长老告称。李真人
为头先生。雕造下说谎底文书。化胡经十异
九迷论。复淳化论。明真辩伪论。辩正谤道释
经。辟邪归正议。八十一化图。上钦奉圣旨
倚付将来。俺每抱集至。和尚先生对面持论
过。为先生每根脚说谎上。将和尚指说出来
底说谎。化胡经众多文书。并刻下板烧毁了
者。这般断了。也恐别人搜刷不尽却。教张
真人自行差人。各处追取上件经文板木。限
两个月赴燕京。聚集烧毁了者。及依著这说
谎。文书转刻到碑幢并塑画。壁上有底省会。
随处先生就便磨坏了者。刮刷了者。先生不
得隐藏者。若有隐藏的或人告首出来。那先
生有大罪过者。时戊午年七月十一日行张
真人既听读讫。乃使人就云台观追取说谎
伪经化胡经八十一化图等板木。及随处宫
观有底伪经。辇载到燕京。于大悯忠寺正殿
之西南。面对百官并与烧却。万寿谏和尚与
下火云。伏闻三元五运之肇。百家诸子之书。
莫不道人伦信义之风。述尧舜周孔之道。统
其要也未达真俗之源。陈其理也不出有无
之域。岂若三达无碍之智。百神无以俦。十力
无等之尊。千圣莫能匹。梵天仰焉。帝释师
焉。道济四生化通三界。圆音一唱则外道摧
卷四 第 772c 页 T52-0772.png
锋。法鼓暂鸣则天魔稽首。故号佛为天人师
无上大法王。岂得与衰周老子比德争功。但
以法流渐远魔外滋多。爰有全真裒集道藏。
充函溢几。空多修炼之方。堆案盈箱。谩说导
引之术。延年却老自古虚传。羽化长生于今
有几。无奈祭酒道士王浮志经学。谢管窥智
惭螺测。矜白鸟之翼望骇泰山。负爝火之明
争辉日月。摅己所憾悖乎扬言。妄语化胡谬
称十异。邪言惑正魔辩逼真。攘窃佛经黩乱
圣典。全无忌惮恣其猖狂。履水而说涅槃。曾
无凭据。蹈火而谈妙法。有类俳优。用梵为
唐以冠加足。文多讹谬义有差违。诬诈自彰
宁烦缕说。既非老氏所制。毁之则有益生民。
况是鄙人所谈。除之则有光先哲。伏承我圣
朝世主大国贤王。膺千载之期。安九五之运。
扶危济世之德。越汤武而独高。夷凶剪暴之
功。逾汉唐而孤显。荡荡巍巍圣德难名。加
以留心释氏驻意佛门。志欲还淳情存去伪
理。乖事舛者虽在亲而必除。义当名符者虽
有疏而必举。近闻随处道观妄传化胡伪书
并馀传记。属词鄙陋殆不可闻。出恶语若枭
鹰。肆惨毒如虿尾。述妖妄惑人心。传淫书乱
物性。为善寡为恶深。玷辱先贤之典谟。败伤
人伦之风化。如圣旨到日拘刷前来于燕京
稠人广众之前并皆焚毁杜绝邪源若私畜者
准制科罪。从此叶坠柯摧云收雾卷。状洪炉
之焚纤羽。犹炎景之烁轻冰。负胜之流于斯
可见。暂归慈定已破魔军。聊奋慧刀即除邪
教。可谓廓清寰宇大振玄风。佛日由是增辉。
无上大法王。岂得与衰周老子比德争功。但
以法流渐远魔外滋多。爰有全真裒集道藏。
充函溢几。空多修炼之方。堆案盈箱。谩说导
引之术。延年却老自古虚传。羽化长生于今
有几。无奈祭酒道士王浮志经学。谢管窥智
惭螺测。矜白鸟之翼望骇泰山。负爝火之明
争辉日月。摅己所憾悖乎扬言。妄语化胡谬
称十异。邪言惑正魔辩逼真。攘窃佛经黩乱
圣典。全无忌惮恣其猖狂。履水而说涅槃。曾
无凭据。蹈火而谈妙法。有类俳优。用梵为
唐以冠加足。文多讹谬义有差违。诬诈自彰
宁烦缕说。既非老氏所制。毁之则有益生民。
况是鄙人所谈。除之则有光先哲。伏承我圣
朝世主大国贤王。膺千载之期。安九五之运。
扶危济世之德。越汤武而独高。夷凶剪暴之
功。逾汉唐而孤显。荡荡巍巍圣德难名。加
以留心释氏驻意佛门。志欲还淳情存去伪
理。乖事舛者虽在亲而必除。义当名符者虽
有疏而必举。近闻随处道观妄传化胡伪书
并馀传记。属词鄙陋殆不可闻。出恶语若枭
鹰。肆惨毒如虿尾。述妖妄惑人心。传淫书乱
物性。为善寡为恶深。玷辱先贤之典谟。败伤
人伦之风化。如圣旨到日拘刷前来于燕京
稠人广众之前并皆焚毁杜绝邪源若私畜者
准制科罪。从此叶坠柯摧云收雾卷。状洪炉
之焚纤羽。犹炎景之烁轻冰。负胜之流于斯
可见。暂归慈定已破魔军。聊奋慧刀即除邪
教。可谓廓清寰宇大振玄风。佛日由是增辉。
卷四 第 773a 页 T52-0773.png
法云所以大布。蒙皇家辟正觉之路。使黎民
出邪见之杜。正当今日既然满载。将来好与
一时烧却。且道烧却后成得个甚边事。诸人
还委悉么。西风也解嫌狼藉。吹却当年道教
灰(已未年九月初七日。于中都悯忠寺前筑台。集在城僧道官僚及士庶人。焚烧诸路应有道藏经传记。并
刊行印板并皆除毁扫其邪踪仍仰堕处道观不得私畜。如违治罪)今筑上台用记其
处。其天下占了寺院亦即改正。所有星冠袍
服普散西蕃。回回大理国咸使闻。见其落发
道士遍散诸寺无一逃失。若去了者与贼同
罪。当时论毕有一道士。潜隐名性不胜愤怒。
乃上言。三百八十岁。驾言寿永以倾僧人。上
召问曰。你既多年。当初宋上皇时。僧有何
过使戴冠耶。道士曰。山中住来不知此事。上
曰。既言三百。何言不知。既不能知此是说谎
人也。使寮佐张仲谦元学士穷考年数。乃三
十馀岁。本刑州人也。上怒其不实。始则配
涂役夫。终竟喂了豹子。呜呼作德心逸日休。
作伪心劳日拙。桀纣殊世而齐恶。奸人异代
而等伪。斯言信乎。初丘公西行。壬年年中
见太祖时。有七十四五至于迁化才近八十。
而刘温诳诈太祖言。丘公有三百馀岁。及太
祖问以年甲。伪云不知。故湛然居士编此语
在西游录中。标其誷主。今此道人又踵前踪。
既一言之出口。终驷马之难追。恣倔强而狂
言。竟葬身于豹腹。疾在膏肓而莫疗。心同
顽石以难回。前车已覆其辕。后车又不改辙。
邪妖伪妄历代恒兴。略叙二三以彰奸匿。初
后汉沛人张道陵。客游蜀上住鹄鸣山。造作
道书创置条仪。縻鹤山顶诳诱獠民。奉其道
出邪见之杜。正当今日既然满载。将来好与
一时烧却。且道烧却后成得个甚边事。诸人
还委悉么。西风也解嫌狼藉。吹却当年道教
灰(已未年九月初七日。于中都悯忠寺前筑台。集在城僧道官僚及士庶人。焚烧诸路应有道藏经传记。并
刊行印板并皆除毁扫其邪踪仍仰堕处道观不得私畜。如违治罪)今筑上台用记其
处。其天下占了寺院亦即改正。所有星冠袍
服普散西蕃。回回大理国咸使闻。见其落发
道士遍散诸寺无一逃失。若去了者与贼同
罪。当时论毕有一道士。潜隐名性不胜愤怒。
乃上言。三百八十岁。驾言寿永以倾僧人。上
召问曰。你既多年。当初宋上皇时。僧有何
过使戴冠耶。道士曰。山中住来不知此事。上
曰。既言三百。何言不知。既不能知此是说谎
人也。使寮佐张仲谦元学士穷考年数。乃三
十馀岁。本刑州人也。上怒其不实。始则配
涂役夫。终竟喂了豹子。呜呼作德心逸日休。
作伪心劳日拙。桀纣殊世而齐恶。奸人异代
而等伪。斯言信乎。初丘公西行。壬年年中
见太祖时。有七十四五至于迁化才近八十。
而刘温诳诈太祖言。丘公有三百馀岁。及太
祖问以年甲。伪云不知。故湛然居士编此语
在西游录中。标其誷主。今此道人又踵前踪。
既一言之出口。终驷马之难追。恣倔强而狂
言。竟葬身于豹腹。疾在膏肓而莫疗。心同
顽石以难回。前车已覆其辕。后车又不改辙。
邪妖伪妄历代恒兴。略叙二三以彰奸匿。初
后汉沛人张道陵。客游蜀上住鹄鸣山。造作
道书创置条仪。縻鹤山顶诳诱獠民。奉其道
卷四 第 773b 页 T52-0773.png
者出米五斗。时号米贼。后为大蛇所吞。身葬
蟒腹。弟子诈云。全身上升。后魏寇谦之字辅
真。自号天师。佞惑太武于嵩高山上。建净
轮天宫。太武亲受符箓。旗帜尚青以合道家
之色顗觎长寿。而太武身感疠疾。寇谦身亦
早卒。劳扰万民竟无一补。金陵道士陆脩静。
辩口利语增制符章。妄陈三箓救世禳凶。会
梁武舍事李老诏行天下道不能兴。乃率门
弟子北投高齐。广赠金帛遍散王公。冀行道
法。专倚浅术。欲振佳声。文宣试之一无可
验。升空者坠于台下。入火者燎却眉毛。唐之
叶静妖术乱主。夜引玄宗游于月宫。而禄山
搆祸几于亡国。道士赵归真巧言取誉。惑乱
武宗。行合气秽术服金石毒药。长生未验药
燥先亡。宋林灵素衒骋小伎。要君取荣。夜引
上皇梦游神霄。倾惑耳目号为天师。既而汴
水泛溢陷没齐民。上俾林氏治之。了无一效。
洪波涌沸上起天津。朝野惊惶控告无所。上
皇焚香祷佛谢过责躬。感泗州僧伽大圣现
身。云涛自弭万民欢庆。林氏逃亡。金朝末
代有乌骨崙先生。常披麻被徒游里巷。咄空
骂众诈号神仙。下愚庸徒亦有信者。哀帝惑
之颇信鄙术。任道士狡狯之情。行世间㛱媟
之法。道士身罹于宪网。哀帝命尽于蔡州。如
此奸凶随代常有。始祸延于闾里。终倾覆于
家邦。若㜸狐之为祥。犹蛇虺之泄毒。以怪生
怪将虚捏虚。听之则满耳洋洋。求之则捕风
系影。散道德之醇粹。扇浇漓之邪风。污辱人
伦败伤王化。而更赐顽瞽不惧朝章无上善。
蟒腹。弟子诈云。全身上升。后魏寇谦之字辅
真。自号天师。佞惑太武于嵩高山上。建净
轮天宫。太武亲受符箓。旗帜尚青以合道家
之色顗觎长寿。而太武身感疠疾。寇谦身亦
早卒。劳扰万民竟无一补。金陵道士陆脩静。
辩口利语增制符章。妄陈三箓救世禳凶。会
梁武舍事李老诏行天下道不能兴。乃率门
弟子北投高齐。广赠金帛遍散王公。冀行道
法。专倚浅术。欲振佳声。文宣试之一无可
验。升空者坠于台下。入火者燎却眉毛。唐之
叶静妖术乱主。夜引玄宗游于月宫。而禄山
搆祸几于亡国。道士赵归真巧言取誉。惑乱
武宗。行合气秽术服金石毒药。长生未验药
燥先亡。宋林灵素衒骋小伎。要君取荣。夜引
上皇梦游神霄。倾惑耳目号为天师。既而汴
水泛溢陷没齐民。上俾林氏治之。了无一效。
洪波涌沸上起天津。朝野惊惶控告无所。上
皇焚香祷佛谢过责躬。感泗州僧伽大圣现
身。云涛自弭万民欢庆。林氏逃亡。金朝末
代有乌骨崙先生。常披麻被徒游里巷。咄空
骂众诈号神仙。下愚庸徒亦有信者。哀帝惑
之颇信鄙术。任道士狡狯之情。行世间㛱媟
之法。道士身罹于宪网。哀帝命尽于蔡州。如
此奸凶随代常有。始祸延于闾里。终倾覆于
家邦。若㜸狐之为祥。犹蛇虺之泄毒。以怪生
怪将虚捏虚。听之则满耳洋洋。求之则捕风
系影。散道德之醇粹。扇浇漓之邪风。污辱人
伦败伤王化。而更赐顽瞽不惧朝章无上善。
卷四 第 773c 页 T52-0773.png
若水之能有下愚饕餮之行。侵黎民之沃壤。
占释氏之膏瘦。买权势之人情。遮佛门之正
道。首滥觞于丘老。卒溃堰于志常。虽恣纵
于奸心。终见笑于智者。善乎湛然中书西游
录中云。客问居士曰。今之出家人率多避役
苟图衣食。若削发则难归于俗。故为僧者少
入道者多。兵火已来。精刹名蓝率例摧坏。若
道士不占。亦为势家所有。或撤以为薪。有
何益焉。居士曰。聪明特达之士。必不如此。
脱有为此者。此愚人鄙夫尔。又何取焉。既号
出家之人。返为小人之事。改寺毁像侵夺山
林。所以君子责备于贤者也。此曹始居无像
之院。后毁有像之寺。初夺山林之精舍。岂
无冀望城郭伽蓝之意乎。从远至近从少至
多。深存奄有之智。亦所图不浅尔。设有古
坟宿冢。人爱其山岗之雄丽。林麓之秀茂。乃
曰。此冢我不伐则后亦有人伐。我将出其骸
骨弃诸沟壑。而瘗我之父母。较之人情以谓
如何尔。古人美六月衣羊裘而不拾遗金者。
既为道人忍作豪夺之事乎。此曹首以修葺
寺舍救护圣像为名。居之既久。渐毁尊像寻
改额名。大有摩灭佛教之意。其修护寺舍者。
乃如此乎。果欲弘扬本教。固当选地结缘创
建宫观。不为道门之光乎。大丈夫窃人之宇
舍。毁人之祖宗。以为己能。何异鼠窃狗盗
之作乎。因他成事岂不羞哉。兵火之事代有
废兴。未尝有改寺为观之事。渠蔑视朝廷而
敢为此不轨乎。昔林灵素托神怪诈力见用
于宋。可为元恶大憝矣。尚未敢改寺为观。毁
占释氏之膏瘦。买权势之人情。遮佛门之正
道。首滥觞于丘老。卒溃堰于志常。虽恣纵
于奸心。终见笑于智者。善乎湛然中书西游
录中云。客问居士曰。今之出家人率多避役
苟图衣食。若削发则难归于俗。故为僧者少
入道者多。兵火已来。精刹名蓝率例摧坏。若
道士不占。亦为势家所有。或撤以为薪。有
何益焉。居士曰。聪明特达之士。必不如此。
脱有为此者。此愚人鄙夫尔。又何取焉。既号
出家之人。返为小人之事。改寺毁像侵夺山
林。所以君子责备于贤者也。此曹始居无像
之院。后毁有像之寺。初夺山林之精舍。岂
无冀望城郭伽蓝之意乎。从远至近从少至
多。深存奄有之智。亦所图不浅尔。设有古
坟宿冢。人爱其山岗之雄丽。林麓之秀茂。乃
曰。此冢我不伐则后亦有人伐。我将出其骸
骨弃诸沟壑。而瘗我之父母。较之人情以谓
如何尔。古人美六月衣羊裘而不拾遗金者。
既为道人忍作豪夺之事乎。此曹首以修葺
寺舍救护圣像为名。居之既久。渐毁尊像寻
改额名。大有摩灭佛教之意。其修护寺舍者。
乃如此乎。果欲弘扬本教。固当选地结缘创
建宫观。不为道门之光乎。大丈夫窃人之宇
舍。毁人之祖宗。以为己能。何异鼠窃狗盗
之作乎。因他成事岂不羞哉。兵火之事代有
废兴。未尝有改寺为观之事。渠蔑视朝廷而
敢为此不轨乎。昔林灵素托神怪诈力见用
于宋。可为元恶大憝矣。尚未敢改寺为观。毁
卷四 第 774a 页 T52-0774.png
像为道。今则此曹所为过灵素远矣。岂非神
明震怒而促丘公之寿乎。夫物速成则疾亡。
晚就则善终。昔佛教西来迄今二千馀载明
君贤相罔不宗敬。高僧奇士随代而出。为国
师者何世无之。佛图澄后赵国师卫道安符
秦见重。罗什姚秦师仰。法果元魏家师。朗公
诸国咸奉。北齐敬崇大统。隋朝重于天台。大
唐老安惠忠北宗神秀清凉国师不空三藏。
大辽竹国师。大金圆通善国师。如此名师未
有改道观为寺宇者。是以佛祖之道根深蒂
固。确乎其不可拔也。若释得志以夺道观。道
得权而毁佛寺。则斗诤之风无日而息矣。夫
国之宪章汉唐旧政。非一代之法也。寔万世
之法也。时君世主皆则而用之。若大匠之规
矩。莫可废也。杂律有毁像之严刑。敕条载禁
邪之明式。今此曹毁宣圣之庙。撤释迦之像。
游手之人归者如市。糊口之客日聚共门。不
分臧否一概收之。此所谓聚逋逃之渊薮尔。
会观不攻而自败也。噫林泉之士不与物竞。
韬光匿迹人犹耻之。况自专符印。抑有司之
权。夺有司之民。自览贡献悬牌上下取媚人
主者。岂能见容于世乎。以此證之则乖谲不
轨之事。人皆知之。讵待予之喋喋也。蒙哥
皇帝初壬子春诏。以今上皇帝征吐蕃及花
马大理等国。上于大理国得舍利及黄金塔。
高可二尺。晨夕礼奉载以前驱。回至六盘山。
今庵主温公为教门统摄。聚集天下名僧于
清凉山。建百日胜会享供文殊大圣。官给所
需。绝瑞嘉祥不能备纪。上道回秦川。见三
明震怒而促丘公之寿乎。夫物速成则疾亡。
晚就则善终。昔佛教西来迄今二千馀载明
君贤相罔不宗敬。高僧奇士随代而出。为国
师者何世无之。佛图澄后赵国师卫道安符
秦见重。罗什姚秦师仰。法果元魏家师。朗公
诸国咸奉。北齐敬崇大统。隋朝重于天台。大
唐老安惠忠北宗神秀清凉国师不空三藏。
大辽竹国师。大金圆通善国师。如此名师未
有改道观为寺宇者。是以佛祖之道根深蒂
固。确乎其不可拔也。若释得志以夺道观。道
得权而毁佛寺。则斗诤之风无日而息矣。夫
国之宪章汉唐旧政。非一代之法也。寔万世
之法也。时君世主皆则而用之。若大匠之规
矩。莫可废也。杂律有毁像之严刑。敕条载禁
邪之明式。今此曹毁宣圣之庙。撤释迦之像。
游手之人归者如市。糊口之客日聚共门。不
分臧否一概收之。此所谓聚逋逃之渊薮尔。
会观不攻而自败也。噫林泉之士不与物竞。
韬光匿迹人犹耻之。况自专符印。抑有司之
权。夺有司之民。自览贡献悬牌上下取媚人
主者。岂能见容于世乎。以此證之则乖谲不
轨之事。人皆知之。讵待予之喋喋也。蒙哥
皇帝初壬子春诏。以今上皇帝征吐蕃及花
马大理等国。上于大理国得舍利及黄金塔。
高可二尺。晨夕礼奉载以前驱。回至六盘山。
今庵主温公为教门统摄。聚集天下名僧于
清凉山。建百日胜会享供文殊大圣。官给所
需。绝瑞嘉祥不能备纪。上道回秦川。见三
卷四 第 774b 页 T52-0774.png
教堂有以老君处中佛却傍侍。乃谓左右曰。
老子世人中贤。其教少用未达圣人之理。难
超生死之津。共佛同坐于理不堪。况乃僣尊。
愈为不可。明年至日月山。俾中山府乾明寺
长老志公奉旨乘驿随处改正。通四十九处。
塑者碎之画者洗之。所有乖戾并与迁革。于
河中京兆绛州平阳府四处立碑旌其伪妄。
集录者曰。古称根深果茂源远流长。斯言信
矣。昔我法王三无数劫积功累德果成道圆然
后百亿世界一时现身。说法四十九年。度脱
百千万亿。梵王帝释稽首倾心。外道天魔蹶
角折胆。集万圣于菩提场内。伏六师于跋提
河边。化缘事周返归莲藏。八大国王竞分舍
利。五百罗汉结集微言。教满人天法流沙界。
无为之风扇矣。不言之化行焉。逮乎像李斯
文不亡。马鸣龙树纂其徽音。无著天亲播其
遗美。蜚英声于四海。腾茂实于八方。法兰
僧会。赍贝典而东传。慧远道林。唱玄风于南
国。佛图澄掌照千里。阿目祛坐衄群凶。卫
道安注教科经。隋智者分宗立典。救生灵于
涂炭。解危缚于倒悬。拔出生死之津。高置
涅槃之岸。巍巍荡荡无德而称。焕焕融融有
生斯赖。明君外护硕德内持。历代帝王仰弘
圣范。所以汉明帝遣使西请。绘像翻经晋明
帝口诵金文手图佛像。简明帝恒思法味。孝
武帝禀受戒章。宋文帝受训跋摩。齐武帝。钦
崇僧远。梁武帝讲经持戒。陈宣帝降意法筵。
宣武帝广供梵侣。齐文昌专凭佛力。隋文帝
屈膝昙延。玄宗注般若真文。肃宗诵仁王宝
老子世人中贤。其教少用未达圣人之理。难
超生死之津。共佛同坐于理不堪。况乃僣尊。
愈为不可。明年至日月山。俾中山府乾明寺
长老志公奉旨乘驿随处改正。通四十九处。
塑者碎之画者洗之。所有乖戾并与迁革。于
河中京兆绛州平阳府四处立碑旌其伪妄。
集录者曰。古称根深果茂源远流长。斯言信
矣。昔我法王三无数劫积功累德果成道圆然
后百亿世界一时现身。说法四十九年。度脱
百千万亿。梵王帝释稽首倾心。外道天魔蹶
角折胆。集万圣于菩提场内。伏六师于跋提
河边。化缘事周返归莲藏。八大国王竞分舍
利。五百罗汉结集微言。教满人天法流沙界。
无为之风扇矣。不言之化行焉。逮乎像李斯
文不亡。马鸣龙树纂其徽音。无著天亲播其
遗美。蜚英声于四海。腾茂实于八方。法兰
僧会。赍贝典而东传。慧远道林。唱玄风于南
国。佛图澄掌照千里。阿目祛坐衄群凶。卫
道安注教科经。隋智者分宗立典。救生灵于
涂炭。解危缚于倒悬。拔出生死之津。高置
涅槃之岸。巍巍荡荡无德而称。焕焕融融有
生斯赖。明君外护硕德内持。历代帝王仰弘
圣范。所以汉明帝遣使西请。绘像翻经晋明
帝口诵金文手图佛像。简明帝恒思法味。孝
武帝禀受戒章。宋文帝受训跋摩。齐武帝。钦
崇僧远。梁武帝讲经持戒。陈宣帝降意法筵。
宣武帝广供梵侣。齐文昌专凭佛力。隋文帝
屈膝昙延。玄宗注般若真文。肃宗诵仁王宝
卷四 第 774c 页 T52-0774.png
典。德宗宪宗迎舍利而供养。宣宗懿宗复觉
路以兴行。粱晋争衡徽猷未辍。炎宋受命付
嘱不忘。大辽则倾国奉佛。金朝则始终崇释。
大元启祚眷意法门。太祖则明诏首班弘护
兹道。太宗则试经造寺雕补藏经。谷与罕则
令僧扈从恒诵佛经。蒙哥皇帝则供僧书经
高营宝塔。今上皇帝则饭僧建刹造像镕金。
舍广大之珍财。诵无上之藏教。以拔合思八
为国之师。耳目具知非为虚饰。莫不构巨殿
而安其像。架长廊以处其徒。味其道而澡其
神。尊其人而遗其体。非唯缉熙于帝道。乃亦
协赞于皇基。返浇漓于醇源。跻黎民于寿域。
家知积恶之苦。人兴趣善之方。始风靡于朝
廷。终波流于士女。若非至妙安能久行。昔
公孙龙古之善坚白之者。田巴之徒。坐租丘
议稷夏。非三皇灭五常。强词巧辩口伏千人。
而不流传于后者。以无实道可传也。佛生西
域教兴东方。贤宰哲王继踵护持者。其道可
法也。故大颠和尚对韩愈曰。自汉至于今。历
代如此其久也。君臣士民如此其众也。天地
神祇如此其明也。而佛之说乃行于中。其人
仰而信之。无敢议而去之。此必有以敌天地
而不耻。关百圣而不惭。妙理存乎其间。然后
至于此也。子盍深思之乎。斯碓论也。今之道
士专饰诈力天阏他门苟骋奸心蔽蒙觉路。
不荷国家宽恩洪溥。更恣私臆广撰谤文。言
无入圣之诠。文有乱真之诳。窃佛圣教妄作
伪书。恣其猖狂不思颠蹶睹法华教即云在
莲华中。见金光明便说坐火焰上。全迷至理
路以兴行。粱晋争衡徽猷未辍。炎宋受命付
嘱不忘。大辽则倾国奉佛。金朝则始终崇释。
大元启祚眷意法门。太祖则明诏首班弘护
兹道。太宗则试经造寺雕补藏经。谷与罕则
令僧扈从恒诵佛经。蒙哥皇帝则供僧书经
高营宝塔。今上皇帝则饭僧建刹造像镕金。
舍广大之珍财。诵无上之藏教。以拔合思八
为国之师。耳目具知非为虚饰。莫不构巨殿
而安其像。架长廊以处其徒。味其道而澡其
神。尊其人而遗其体。非唯缉熙于帝道。乃亦
协赞于皇基。返浇漓于醇源。跻黎民于寿域。
家知积恶之苦。人兴趣善之方。始风靡于朝
廷。终波流于士女。若非至妙安能久行。昔
公孙龙古之善坚白之者。田巴之徒。坐租丘
议稷夏。非三皇灭五常。强词巧辩口伏千人。
而不流传于后者。以无实道可传也。佛生西
域教兴东方。贤宰哲王继踵护持者。其道可
法也。故大颠和尚对韩愈曰。自汉至于今。历
代如此其久也。君臣士民如此其众也。天地
神祇如此其明也。而佛之说乃行于中。其人
仰而信之。无敢议而去之。此必有以敌天地
而不耻。关百圣而不惭。妙理存乎其间。然后
至于此也。子盍深思之乎。斯碓论也。今之道
士专饰诈力天阏他门苟骋奸心蔽蒙觉路。
不荷国家宽恩洪溥。更恣私臆广撰谤文。言
无入圣之诠。文有乱真之诳。窃佛圣教妄作
伪书。恣其猖狂不思颠蹶睹法华教即云在
莲华中。见金光明便说坐火焰上。全迷至理
卷四 第 775a 页 T52-0775.png
巧会经名。丑语似于枭鸣。暴戾过于狼噬。悖
言乱德妖诈惑人。玷辱宪章蠹伤风化。如或
不剪恶种复滋。仰惟今上皇帝。道协夏禹业
广周文。绍三五之洪图。安九五之宝位。神
襟内朗智鉴外明。有德者虽在怨而必封。无
功者纵至亲而决罚。明达四目幽枉咸通。威
震九服奸邪克剪。体僧徒之实理。委道士之
虚声。具召二门辩析宗趣。而道士欲张鱼目
用夺骊珠。眩彼蹄涔争多沧海。聊题纲目结
舌无言。试探宗源衔璧纳款。元戎走陈。李浩
然先败于前。裨将倒戈。张志敬缄言于后。虽
凫趋而鹤列。终瓦解而土崩。摘星冠而面惭。
脱霞氅而情愧。佛真道妄于是显焉。秽岁奸
凶今朝败露。由是云收席捲叶坠柯摧。犹赫
日之烁纤冰。若洪炉之燎轻羽。螗螂拒辙岂
曰堪任。蚯蚓奋威终成齑粉。昔明帝验真伪
之情。子书咸从火化。今上辟妖邪之气。道
轻并作烟灰。化胡出塞落空亡。谤道辟邪随
风散。费叔才当时憾死。李志常胆破先殂。日
赴五千之威灵。于今何在。飞符起尸之神变。
此际不闻。藏天隐地之胜方。了无半验。移
山掣斗之秘术。莫显微徵。笑倒闾巷之庸夫。
羞愧随鸾之会首。一场出丑千载难磨。虽巧
言之如簧。终贻颜之厚矣。故得圣上回眷朝
臣改观。佛日于是再县。法云由兹广被。廓
清寰宇大扇慈风。剪邪见之稠林。阐法王之
正路。欢呼帝苑舞蹈闾阎。盛德孔昭嘉声遐
畅矣。呜呼太虚净而迷云起。大圣生而外道
兴。异学乱真自古而有。非汝诤论那显我宗。
言乱德妖诈惑人。玷辱宪章蠹伤风化。如或
不剪恶种复滋。仰惟今上皇帝。道协夏禹业
广周文。绍三五之洪图。安九五之宝位。神
襟内朗智鉴外明。有德者虽在怨而必封。无
功者纵至亲而决罚。明达四目幽枉咸通。威
震九服奸邪克剪。体僧徒之实理。委道士之
虚声。具召二门辩析宗趣。而道士欲张鱼目
用夺骊珠。眩彼蹄涔争多沧海。聊题纲目结
舌无言。试探宗源衔璧纳款。元戎走陈。李浩
然先败于前。裨将倒戈。张志敬缄言于后。虽
凫趋而鹤列。终瓦解而土崩。摘星冠而面惭。
脱霞氅而情愧。佛真道妄于是显焉。秽岁奸
凶今朝败露。由是云收席捲叶坠柯摧。犹赫
日之烁纤冰。若洪炉之燎轻羽。螗螂拒辙岂
曰堪任。蚯蚓奋威终成齑粉。昔明帝验真伪
之情。子书咸从火化。今上辟妖邪之气。道
轻并作烟灰。化胡出塞落空亡。谤道辟邪随
风散。费叔才当时憾死。李志常胆破先殂。日
赴五千之威灵。于今何在。飞符起尸之神变。
此际不闻。藏天隐地之胜方。了无半验。移
山掣斗之秘术。莫显微徵。笑倒闾巷之庸夫。
羞愧随鸾之会首。一场出丑千载难磨。虽巧
言之如簧。终贻颜之厚矣。故得圣上回眷朝
臣改观。佛日于是再县。法云由兹广被。廓
清寰宇大扇慈风。剪邪见之稠林。阐法王之
正路。欢呼帝苑舞蹈闾阎。盛德孔昭嘉声遐
畅矣。呜呼太虚净而迷云起。大圣生而外道
兴。异学乱真自古而有。非汝诤论那显我宗。
卷四 第 775b 页 T52-0775.png
以汝不平起我不平。汝道若平则我自平尔。
正道如海汝能堰乎。正道如空能灭乎。仰面
唾天只自污首。徒兴角辩于汝何补哉。不胜
舞蹈。谨申赞曰。
「 觉皇利见
龙兴五天
教唯入善
宗本忘筌
圣哲钦依
愚夫大笑
道不绝伦
匪为要妙
异道凶顽
渎圣无礼
明主难惑
片言可折
邪难扶正
伪不掩真
魔云永灭
佛日长春
圣寿万年
英声千古
熙帝之载
享天之禄
大海有竭
虚空可量
弘规雅范
永远无疆
伟法王之鸿烈
迈今古而独高
廓五乘而围范
运六通而游遨
坦八正之达路
蕴十智之钳韬
跨四大而超步
冠百氏之雄豪
据大千之疆域
济四生之劬劳
慈风轶于麟趾
仁化逾于鹊巢
侔阴阳之盖载
等造化之甄陶
智者知而钦慕
愚者迷而远逃
嗟圣运之浇季
慨正道之生蒿
嘉吾皇之聪睿
明鉴察于秋毫
晒全真之为伪
欲桀犬而吠尧
曾一言之未整
咸脱氅而去袍
乔山压于春卵
洪炉燎于羽毛
荡魔云于八表
[改-己+易]佛日于九皋
至道郁而复阐
真乘轴而再膏
美斯文之未丧
播盛德于旌毛」
对道士持论师德一十七名。
正道如海汝能堰乎。正道如空能灭乎。仰面
唾天只自污首。徒兴角辩于汝何补哉。不胜
舞蹈。谨申赞曰。
「 觉皇利见
龙兴五天
教唯入善
宗本忘筌
圣哲钦依
愚夫大笑
道不绝伦
匪为要妙
异道凶顽
渎圣无礼
明主难惑
片言可折
邪难扶正
伪不掩真
魔云永灭
佛日长春
圣寿万年
英声千古
熙帝之载
享天之禄
大海有竭
虚空可量
弘规雅范
永远无疆
伟法王之鸿烈
迈今古而独高
廓五乘而围范
运六通而游遨
坦八正之达路
蕴十智之钳韬
跨四大而超步
冠百氏之雄豪
据大千之疆域
济四生之劬劳
慈风轶于麟趾
仁化逾于鹊巢
侔阴阳之盖载
等造化之甄陶
智者知而钦慕
愚者迷而远逃
嗟圣运之浇季
慨正道之生蒿
嘉吾皇之聪睿
明鉴察于秋毫
晒全真之为伪
欲桀犬而吠尧
曾一言之未整
咸脱氅而去袍
乔山压于春卵
洪炉燎于羽毛
荡魔云于八表
[改-己+易]佛日于九皋
至道郁而复阐
真乘轴而再膏
美斯文之未丧
播盛德于旌毛」
对道士持论师德一十七名。
卷四 第 775c 页 T52-0775.png
燕京 圆福寺长老从超 奉福寺长老德亨
药师院长老从伦 法宝寺长老圆胤 资圣
寺统摄至温 大明府长老明津
蓟州 甘泉山长老本琏 上方长老道云
滦州开觉寺长老祥迈
北京传教寺讲主了询
大名府法华寺讲主庆规
龙门县杭讲主行育
大都 延寿寺讲主道寿 仰山寺律主相睿
资福寺讲主善朗
绛州 唯识讲主祖圭 蜀川讲主元一
持论道士落发者一十七名。
大都天长观一十二名。
道录樊志应 道判魏志阳
提点霍志融 讲师周志立
讲师周志全 讲师张志柔
讲师李志和 讲师卫志益
讲师张志真 讲师申志贞
讲师郭择善 待诏马志宁
真定府神霄宫讲师赵志修
西京开元观讲师张志明
平阳路玄都观讲师李志全
代阳胜宁观讲师石永玉
抚州龙兴观主于志申(薛道录。并道士李掌祭暗中在逃馀者。一十七名。
先是童谣有云。十七换头至是验矣)
后诗曰。
「 可笑全真说化胡
洎乎论议尽成虚
词穷理尽抛冠氅
负堕头倾剃发须
暮礼佛名惭接和
晨参僧众谩长嘘
卷四 第 776a 页 T52-0776.png
自从汉代烧经后
耻道为僧两遍输」
其二。
「 全真论议口如缄
纳款为僧别老聃
昨日擎拳犹稽首
今朝合掌便和南
七星冠帔才抛却
三事衣盂尚未谙
自做这场千古笑
丘刘虽死也应惭」
辩伪录卷第四
耻道为僧两遍输」
其二。
「 全真论议口如缄
纳款为僧别老聃
昨日擎拳犹稽首
今朝合掌便和南
七星冠帔才抛却
三事衣盂尚未谙
自做这场千古笑
丘刘虽死也应惭」
辩伪录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