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7a 页
高丽国新雕大藏挍正别录卷第二十 乂
沙门 守其等奉 敕挍勘
*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此经按经首序及见经文似是书者
之错经注不分而连书者也义当节
而注之然往往多有不可分处故不
敢擅节以遗后贤焉。
* 竟函 受新岁经 竺法护译
按此受新岁经法护译者国本宋本
皆编于容函中以当受岁经丹藏则
容函中有名受岁经者而与此经大
别今依开元录捡之则丹藏之经正
是容函受岁经耳此宋藏经与此竟
函新岁经文异义同似是同本异译
耳则开元录中以新岁经为单译者
厥义未详今且欲类聚以待贤哲故
以此经移编于竟函焉。
* 竟函 护净经(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第三幅五行一切众人普使闻知(巳下)
国宋两本(有)一切檀越施设法会(等)
凡二百五十五字之文丹藏所无其
文切要今为看旧丹藏经者具录于
左。
沙门 守其等奉 敕挍勘
*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此经按经首序及见经文似是书者
之错经注不分而连书者也义当节
而注之然往往多有不可分处故不
敢擅节以遗后贤焉。
* 竟函 受新岁经 竺法护译
按此受新岁经法护译者国本宋本
皆编于容函中以当受岁经丹藏则
容函中有名受岁经者而与此经大
别今依开元录捡之则丹藏之经正
是容函受岁经耳此宋藏经与此竟
函新岁经文异义同似是同本异译
耳则开元录中以新岁经为单译者
厥义未详今且欲类聚以待贤哲故
以此经移编于竟函焉。
* 竟函 护净经(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第三幅五行一切众人普使闻知(巳下)
国宋两本(有)一切檀越施设法会(等)
凡二百五十五字之文丹藏所无其
文切要今为看旧丹藏经者具录于
左。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7b 页
一切众人普使知闻一切檀越施设
法会供斋调度持斋者得食不持斋
者不得食此饭一日持斋得六十万
世馀粮不持斋者六十万世堕饿鬼
中何以故此信施难消故宁吞热铁
丸不食此饭吞热铁丸须臾閒耳食
此信施久受大苦五百万世中受饿
鬼苦诸有设食之处一切如法作斋
不得怀挟馀残食归给妻子若食此
饭若腋底挟檐后五百世常挟热铁
轮左腋底入从右腋底出一切斋饭
不可不慎一米化作热丸一切贤者
施设福会于先尝啜此食都作残食
唐作此会不如不作何以故诸天不
欢鬼神不喜此人于先尝者亦五百
世中受饿鬼苦自今已后欲得福者
如法作斋食可得福德诸天欢喜百
神庆悦天神拥护经不虚言福报如
影响。
佛说护净经。
* 摄函 十诵律卷第五
此卷第二十六张第二行夜提(之下)乃
至三十日皆如上说者丹本无此中
九字而有又比丘得不具足衣(乃至)至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7c 页
三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夜提(等)凡
九十一行文国本宋本并无者今依
丹本遆而足之。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二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
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三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三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三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四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四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四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五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九十一行文国本宋本并无者今依
丹本遆而足之。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二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
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三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三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三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四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四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四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五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8a 页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六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七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七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七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八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八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八日应即作方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九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二十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
十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十六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七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七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七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八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八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八日应即作方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九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二十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
十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8b 页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一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一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
衣二十一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
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
不受持至二十二日地了时尼萨耆
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
得衣故至二十二日不得所望非望
而得是衣二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
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
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二日地了时
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
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三日不得所
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三日应即作
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
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四日
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
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四日
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四日
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
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
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
至二十一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一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
衣二十一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
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
不受持至二十二日地了时尼萨耆
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
得衣故至二十二日不得所望非望
而得是衣二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
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
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二日地了时
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
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三日不得所
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三日应即作
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
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四日
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
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四日
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四日
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
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
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8c 页
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
十五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
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二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二十六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
是衣二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
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
净不受持至二十七日地了时尼萨
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
望得衣故至二十七日不得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七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八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八日不得
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八日应即
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
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九
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
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九
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九
十五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
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二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二十六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
是衣二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
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
净不受持至二十七日地了时尼萨
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
望得衣故至二十七日不得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七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八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八日不得
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八日应即
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
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九
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
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九
日不得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九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9a 页
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
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
三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同卷二十七张第十三行即今正本
三十一张第十三行尼萨耆波夜提(之下)
十二日乃至三十日亦如上说(者)丹
本无此中十二字而有又比丘得不
具足衣停更望得(乃至)至三十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夜提(等)凡九十二行国
本宋本并无者今依丹本遆而足之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二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三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三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三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四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四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四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
三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同卷二十七张第十三行即今正本
三十一张第十三行尼萨耆波夜提(之下)
十二日乃至三十日亦如上说(者)丹
本无此中十二字而有又比丘得不
具足衣停更望得(乃至)至三十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夜提(等)凡九十二行国
本宋本并无者今依丹本遆而足之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二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三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三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三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四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四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四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9b 页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五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六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七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七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七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八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八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八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持至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五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六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七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七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七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八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八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八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49c 页
至十九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十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二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二十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二十一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二十一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
是衣二十一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
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
净不受持至二十二日地了时尼萨
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
望得衣故至二十二日断所望得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二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三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三日断所
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三日应即
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
十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二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
二十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
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
持至二十一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二十一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
是衣二十一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
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
净不受持至二十二日地了时尼萨
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
望得衣故至二十二日断所望得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二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三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三日断所
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三日应即
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0a 页
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四
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
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四
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四
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
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
二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二十五日断所得非望而得是衣二
二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
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
受持至二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
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
衣故至二十六日断所望得非望而
得是衣二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
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
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七日地了时尼
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
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七日断所望得
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七日应即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八日地
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
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
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四
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四
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
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
二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二十五日断所得非望而得是衣二
二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
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
受持至二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
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
衣故至二十六日断所望得非望而
得是衣二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
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
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七日地了时尼
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
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七日断所望得
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七日应即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八日地
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0b 页
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八日断
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八日应
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
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
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
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
九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三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同卷第二十九张第四行即今正本
第三十七张第四行尼萨耆波夜提
(之下)十二日乃至三十日皆如上说
(者)丹本无此中十二字而有又比丘
得不具足衣(乃至)尼萨耆波夜提(等)凡
九十七行国本宋本所无者今依丹
本遆而足之又为看旧国宋藏者具
录其文于左。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二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
而得是衣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
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
作净不受持至十三日地了时尼萨
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八日应
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
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
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
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
九日断所望得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三十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同卷第二十九张第四行即今正本
第三十七张第四行尼萨耆波夜提
(之下)十二日乃至三十日皆如上说
(者)丹本无此中十二字而有又比丘
得不具足衣(乃至)尼萨耆波夜提(等)凡
九十七行国本宋本所无者今依丹
本遆而足之又为看旧国宋藏者具
录其文于左。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十二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
而得是衣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
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
作净不受持至十三日地了时尼萨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0c 页
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
望得衣故至十三日不得所望不断
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三日应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十四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十四日不得所
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四日
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
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十
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
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十五
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
衣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
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
受持至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十六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
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
不作净不受持至十七日地了时尼
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
更望得衣故至十七日不得所望不
望得衣故至十三日不得所望不断
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三日应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十四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十四日不得所
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四日
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
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十
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
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十五
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
衣十五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
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
受持至十六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十六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十六日应即作衣若与
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
不作净不受持至十七日地了时尼
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
更望得衣故至十七日不得所望不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1a 页
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七日应即
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
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十八日
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
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十八日不
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八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九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
得是衣十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
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
净不受持至二十日地了时尼萨耆
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
得衣故至二十日不得所望不断所
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日应即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一日地
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
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一日不
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一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
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十八日
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
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十八日不
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十
八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
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
十九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
得是衣十九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
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
净不受持至二十日地了时尼萨耆
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
得衣故至二十日不得所望不断所
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日应即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一日地
了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
足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一日不
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一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1b 页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二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具足停更望得衣故至二
十二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
得是衣二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
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
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三(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二十三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
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三日应即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四日地
了时尼萨耆波逸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四日不得
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四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五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五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六日地了
至二十二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具足停更望得衣故至二
十二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
得是衣二十二日应即作衣若与人
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
作(净不)受持至二十三(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
提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
故至二十三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
非望而得是衣二十三日应即作衣
若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
与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四日地
了时尼萨耆波逸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四日不得
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四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五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五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五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六日地了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1c 页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六日不得
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七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七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七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八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八日不得
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八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九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九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三十日地了时
尼萨耆波逸提。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六日不得
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六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七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七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七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二十八日地了
时尼萨耆波逸提又比丘得不具足
衣停更望得衣故至二十八日不得
所望不断所望非望而得是衣二十
八日应即作衣若与人若作净若受
持若不作衣不与人不作净不受持
至二十九日地了时尼萨耆波逸提
又比丘得不具足衣停更望得衣故
至二十九日不得所望不断所望非
望而得是衣二十九日应即作衣若
与人若作净若受持若不作衣不与
人不作净不受持至三十日地了时
尼萨耆波逸提。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2a 页
* 乐函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
奈耶卷第二十
此卷十九张第二十行污手捉净水
(之下丹本有)瓶应当学(乃至)佛言不(等)凡五
十九行文国本宋本并无者今捡若
无彼文则文义断绝又违前略摄颂
云俗舍善容仪护钵除病人之言遂
令众学阙二十馀法故今依丹本足之
又为看旧国宋藏者具录其文于左。
时六众苾刍以不净手捉净水瓶遂
令诸蝇竞来附近招致讥丑佛言不
以污手捉净水(下有)瓶应当学
时苾刍尼在江猪山于菩提长者高
楼上食以洗钵水弃在好地施主生
嫌佛言应制学处在白衣舍不弃洗
钵水除问主人应当学。
缘在室罗伐城时有婆罗门孩儿遇
病有邬波索迦是彼知识来告之曰
孩子若病宜往僧处从诸苾刍乞钵
中水令其洗沐必得平善时波罗门
即往求水见邬波难陁从乞钵水邬
波难陁便以残[麨]饼内置钵水中而
授与彼彼见杂水起秽𢙣心作如是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2b 页
语我儿宁死谁能用此鄙𢙣之物而
洗浴耶以事白佛佛言不应以此秽
水持施于人若人来乞钵水时应净
洗钵置清净水诵经中要颂阿利沙
伽他咒之三遍授与彼人或洗或饮
能除万病(阿利沙伽他者谓是佛所说颂出圣教中若读诵时
有大威刀但是馀处令诵伽他者皆类也即如河池井处洗浴饮水之时
或暂于树下偃息取凉而去或止客舍或入神堂蹈曼茶罗践佛塔影或
时巳影障弊尊容或大众散时或入城聚落或晨朝日暮礼拜尊仪或每
日食罢时或洒扫塔庙诸如此事其类寔繁皆须口诵伽他奉行获福若
故心违慢感得𢙣作之罪但以东川法众此先不行故因注言知圣教之
有在其伽他者即如颂曰)。
「 (世閒五欲乐)
(或复诸天乐)
(若比爱尽乐)
(千分不及一)
(由集能生苦)
(因苦复生集)
(八圣道能超)
(至妙涅盘处)
(所为布施者)
(必获其义利)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佛言不得以残食置钵水中应当学。
时有苾刍安钵地上下无儭替招致
讥丑令疾损坏佛言应制学处地上
无替不应安钵应当学。
时有尼立洗钵失手堕地打破其钵
佛言不得立洗钵应当学。
时有尼于危险崖岸置钵佛言不应
尔不于危险岸处置钵应当学。
河水急流逆以钵𢍶遂令钵破佛言
洗浴耶以事白佛佛言不应以此秽
水持施于人若人来乞钵水时应净
洗钵置清净水诵经中要颂阿利沙
伽他咒之三遍授与彼人或洗或饮
能除万病(阿利沙伽他者谓是佛所说颂出圣教中若读诵时
有大威刀但是馀处令诵伽他者皆类也即如河池井处洗浴饮水之时
或暂于树下偃息取凉而去或止客舍或入神堂蹈曼茶罗践佛塔影或
时巳影障弊尊容或大众散时或入城聚落或晨朝日暮礼拜尊仪或每
日食罢时或洒扫塔庙诸如此事其类寔繁皆须口诵伽他奉行获福若
故心违慢感得𢙣作之罪但以东川法众此先不行故因注言知圣教之
有在其伽他者即如颂曰)。
「 (世閒五欲乐)
(或复诸天乐)
(若比爱尽乐)
(千分不及一)
(由集能生苦)
(因苦复生集)
(八圣道能超)
(至妙涅盘处)
(所为布施者)
(必获其义利)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佛言不得以残食置钵水中应当学。
时有苾刍安钵地上下无儭替招致
讥丑令疾损坏佛言应制学处地上
无替不应安钵应当学。
时有尼立洗钵失手堕地打破其钵
佛言不得立洗钵应当学。
时有尼于危险崖岸置钵佛言不应
尔不于危险岸处置钵应当学。
河水急流逆以钵𢍶遂令钵破佛言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2c 页
不应尔不得逆流酌水应当学。
十二众尼前人坐自巳立为其说法
时有敬信三宝婆罗门居士等讥诃
佛言不应尔人坐巳立不为说法应
当学。
时有病人不能久立听法佛言若是
病人坐卧高下于道非道及以车乘
著靴覆头冠花璎珞持盖刀仗并著
甲等若是病者随何威仪为说无
犯非病不合为制学处当如是说人
坐巳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卧巳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座巳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
病应当学。
人在前行已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
病应当学。
人在道巳在非道不得为说法除病
应当学。
不为覆头者不为偏抄衣不为双抄
衣不为叉𦝫者不为拊肩者说法除
病应当学。
不为乘象者不为乘马不为乘舆不
为乘车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十二众尼前人坐自巳立为其说法
时有敬信三宝婆罗门居士等讥诃
佛言不应尔人坐巳立不为说法应
当学。
时有病人不能久立听法佛言若是
病人坐卧高下于道非道及以车乘
著靴覆头冠花璎珞持盖刀仗并著
甲等若是病者随何威仪为说无
犯非病不合为制学处当如是说人
坐巳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卧巳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座巳在下座不得为说法除
病应当学。
人在前行已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
病应当学。
人在道巳在非道不得为说法除病
应当学。
不为覆头者不为偏抄衣不为双抄
衣不为叉𦝫者不为拊肩者说法除
病应当学。
不为乘象者不为乘马不为乘舆不
为乘车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3a 页
不为著屐靴鞋及履屦者说法除病
应当学。
不为戴帽著冠及作佛顶髻或缠头
或冠花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持盖者说法除病应当学。
缘在劫比罗城时吐罗难陁立大小
便诸俗人见共作讥嫌佛言不应尔
不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
时吐罗尼持巳故衣令浣衣人洗彼
不肯洗便起瞋心于彼洗衣水中故
放不净佛言不应尔不得水中大小
便涕唾除病应当学。
* 随函 弥沙塞五分戒本
宋𦋺宾三藏佛陀什等 译
按此戒本国本同于宋本丹本独异
如何去取今以本律捡之此丹本乃
正也彼国宋两本即此随函中十诵
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鸠摩罗什译
者错重写为五分戒本而云佛陀什
译其閒虽有小不同处但是写笔之
错耳故今取此丹本入藏又为看旧
国宋藏者具录正本于左。
*** 弥沙塞五分戒本一卷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3b 页
宋𦋺宾三藏佛陀什等译
大德僧听春时一月过少一夜馀有
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
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
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何况馀善道法未受具
戒者巳出僧今和合先作何事(一人荅言
布萨说戒)诸大德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
净(一人荅言说欲讫)。
「 合十指爪掌
供养释师子
我今欲说戒
僧当一心听
乃至小罪中
心应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后更莫复犯
心马驰恶道
放逸难禁制
佛说切戒行
亦如利辔勒
佛口说教诫
善者能信受
是人马调顺
能破烦恼军
若不受教敕
亦不爱乐戒
是人马不调
没在烦恼军
若人守护戒
如𤛆牛爱尾
系心不放逸
亦如猴著锁
日夜常精进
求实智慧故
是人佛法中
能得清净命」
大德僧听今十五日布萨说戒僧一
心作布萨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一
心共作布萨白如是诸大德今布萨
说波罗提木叉一切共听善思念之
大德僧听春时一月过少一夜馀有
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
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
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何况馀善道法未受具
戒者巳出僧今和合先作何事(一人荅言
布萨说戒)诸大德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
净(一人荅言说欲讫)。
「 合十指爪掌
供养释师子
我今欲说戒
僧当一心听
乃至小罪中
心应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后更莫复犯
心马驰恶道
放逸难禁制
佛说切戒行
亦如利辔勒
佛口说教诫
善者能信受
是人马调顺
能破烦恼军
若不受教敕
亦不爱乐戒
是人马不调
没在烦恼军
若人守护戒
如𤛆牛爱尾
系心不放逸
亦如猴著锁
日夜常精进
求实智慧故
是人佛法中
能得清净命」
大德僧听今十五日布萨说戒僧一
心作布萨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一
心共作布萨白如是诸大德今布萨
说波罗提木叉一切共听善思念之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3c 页
若有罪应发露无罪者嘿然嘿然故
当知我及诸大德清净如圣嘿然我
及诸大德亦如是若比丘如是众中
乃至三唱忆有罪不发露得故妄语
罪故妄语罪佛说遮道法发露者得
安乐不发露罪益深。
诸大德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
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
持。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半月半月戒
经中说。
若比丘共诸比丘同学戒法戒羸不
舍行淫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得波
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若聚落若空地盗心不与取
若王若大臣若捉若缚若杀若𢷤语
言汝贼汝小汝痴是比丘得波罗夷
不共住。
若比丘若人若似人若自杀若与刀
药杀若教人杀若教自杀誉死赞死
咄人用恶活为死胜生作是心随心
杀如是种种因缘彼因是死是比丘
当知我及诸大德清净如圣嘿然我
及诸大德亦如是若比丘如是众中
乃至三唱忆有罪不发露得故妄语
罪故妄语罪佛说遮道法发露者得
安乐不发露罪益深。
诸大德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
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
持。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半月半月戒
经中说。
若比丘共诸比丘同学戒法戒羸不
舍行淫法乃至共畜生是比丘得波
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若聚落若空地盗心不与取
若王若大臣若捉若缚若杀若𢷤语
言汝贼汝小汝痴是比丘得波罗夷
不共住。
若比丘若人若似人若自杀若与刀
药杀若教人杀若教自杀誉死赞死
咄人用恶活为死胜生作是心随心
杀如是种种因缘彼因是死是比丘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4a 页
得波罗夷不共住。
若比丘不知不见过人法圣利满足
自称我如是知如是见是比丘后时
若问若不问为出罪求清净故作是
言我不知言知不见言见空诳妄语
除增上慢是比丘得波罗夷不共住。
诸大德巳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
一一戒不得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
比丘得波罗夷罪不应共住今问诸
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德
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半月
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故出不净除梦中僧伽婆尸
沙。
若比丘欲盛变心触女人身若捉手
若捉发若捉一一身分摩著细滑僧
伽婆尸沙。
若比丘欲盛变心向女人粗恶语随
淫欲法说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欲盛变心向女人自赞身言
姊妹淫欲供养是第一供养僧伽婆
尸沙。
若比丘不知不见过人法圣利满足
自称我如是知如是见是比丘后时
若问若不问为出罪求清净故作是
言我不知言知不见言见空诳妄语
除增上慢是比丘得波罗夷不共住。
诸大德巳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
一一戒不得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
比丘得波罗夷罪不应共住今问诸
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诸大德
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半月
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故出不净除梦中僧伽婆尸
沙。
若比丘欲盛变心触女人身若捉手
若捉发若捉一一身分摩著细滑僧
伽婆尸沙。
若比丘欲盛变心向女人粗恶语随
淫欲法说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欲盛变心向女人自赞身言
姊妹淫欲供养是第一供养僧伽婆
尸沙。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4b 页
若比丘行媒法若为私通事持男意
至女边持女意至男边乃至一交会
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自乞作房无主为身应如量
作长佛十二搩手广七搩手应将诸
比丘求作处诸比丘应示作处无难
处有行处若不将诸比丘求作处若
过量作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有主为身作房应将诸比丘
求作处诸比丘应示作处无难处有
行处若不将诸比丘求作处僧伽婆
尸沙。
若比丘自不如法恶瞋故以无根波
罗夷谤无波罗夷比丘欲破彼梵行
是比丘后时若问若不问言我是事
无根住瞋故谤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自不如法恶瞋故于异分中
取片若似片作波罗夷谤无波罗夷
比丘欲破彼梵行是比丘后时若问
若不问言我是事异分中取片若似
片住瞋故谤僧伽婆尸沙。
高丽国新雕大藏挍正别录卷第二十 (二十三)
甚函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 第 654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