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7a 页
阅藏知津卷第十五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大教王经(二卷) (南优北亦)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习瑜伽仪第一金刚界大曼拿罗毗卢遮那一切如来族秘密心地印真言羯摩部第二。三昧耶部第三。供养部第四。
即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三昧大教王经第一分修习仪轨也。
*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 (南景北念)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从卧起时印咒,乃至观五佛出生一切金刚菩萨,及入坛灌顶等法。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一卷)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演顿證如来内功德秘要。
*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八纸馀)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说十八会修行教法大意。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三纸半) (南竟北隶)
译人同上
说礼佛菩萨名号,及忏悔发愿文。
*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上下仝卷) (此于瑜伽大部中略出) (南竟北杜)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大教王经(二卷) (南优北亦)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习瑜伽仪第一金刚界大曼拿罗毗卢遮那一切如来族秘密心地印真言羯摩部第二。三昧耶部第三。供养部第四。
即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證三昧大教王经第一分修习仪轨也。
*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 (南景北念)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从卧起时印咒,乃至观五佛出生一切金刚菩萨,及入坛灌顶等法。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一卷)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演顿證如来内功德秘要。
*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八纸馀)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说十八会修行教法大意。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三纸半) (南竟北隶)
译人同上
说礼佛菩萨名号,及忏悔发愿文。
*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上下仝卷) (此于瑜伽大部中略出) (南竟北杜)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7b 页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解释一切秘密最上名义。
*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 (南优北钟)
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
依经具明课诵法事。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七纸) (南优北隶)
译人同上
一讪底(此言息灾),当作圆炉,二补瑟置(此言增益,或言富贵),炉如半月,或作八角,三嚩舍(此言敬爱),炉作四角,四阿尾左啰(此言降伏),炉作三角,炉中烧一切物而作供养,各有咒印,名为护摩,或翻火祭。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十一纸欠) (南无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毗卢遮那如来三密修行大印等法。
*
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 (南无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说礼佛,五悔,修供,观心,等法。
*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纸半) (南思北斯)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灌顶光真言求成就法,能灭重罪,能生极乐,即流通小祝延咒。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三纸欠)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于彼经第七卷中略出,有七咒印。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三纸馀) (亦名五支略摄念诵要行法)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有五咒印。
解释一切秘密最上名义。
*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 (南优北钟)
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
依经具明课诵法事。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七纸) (南优北隶)
译人同上
一讪底(此言息灾),当作圆炉,二补瑟置(此言增益,或言富贵),炉如半月,或作八角,三嚩舍(此言敬爱),炉作四角,四阿尾左啰(此言降伏),炉作三角,炉中烧一切物而作供养,各有咒印,名为护摩,或翻火祭。
*
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十一纸欠) (南无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毗卢遮那如来三密修行大印等法。
*
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 (南无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说礼佛,五悔,修供,观心,等法。
*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纸半) (南思北斯)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说灌顶光真言求成就法,能灭重罪,能生极乐,即流通小祝延咒。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三纸欠)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于彼经第七卷中略出,有七咒印。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三纸馀) (亦名五支略摄念诵要行法)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有五咒印。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7c 页
*
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优北钟)
译人同上
与一字奇特佛顶经后所附仪轨同。
*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罗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五纸半) (南竟北既)
译人同上
概不出咒印,皆指本部,及馀部。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一卷) (南无北隶)
唐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
总说五类护摩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
*
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三纸半) (通诸佛顶)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内一字轮王根本咒,与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中根本咒同。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八纸) (南无北稿)
译人同上
明结坛等法,及四成就法。
*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十一纸馀) 仝上
译人同上
初有偈,总摄行法,后一一别出。
*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二纸馀) (南学北杜)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共不空译
报身佛从第四禅下须弥顶,一切如来请转法轮,入忿怒三摩地,流出降三世金刚菩萨,苦治大自在天巳,次入慈悯大悲三昧耶,说金刚寿命陀罗尼,令摩醯首罗复还得苏,證得八地,并说持诵之法。
*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四卷今作二卷) (南夙北思)
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
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优北钟)
译人同上
与一字奇特佛顶经后所附仪轨同。
*
瑜伽翳迦讫沙啰乌瑟尼沙斫讫罗真言安怛陀那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经(五纸半) (南竟北既)
译人同上
概不出咒印,皆指本部,及馀部。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一卷) (南无北隶)
唐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
总说五类护摩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
*
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三纸半) (通诸佛顶)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内一字轮王根本咒,与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中根本咒同。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八纸) (南无北稿)
译人同上
明结坛等法,及四成就法。
*
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十一纸馀) 仝上
译人同上
初有偈,总摄行法,后一一别出。
*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二纸馀) (南学北杜)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共不空译
报身佛从第四禅下须弥顶,一切如来请转法轮,入忿怒三摩地,流出降三世金刚菩萨,苦治大自在天巳,次入慈悯大悲三昧耶,说金刚寿命陀罗尼,令摩醯首罗复还得苏,證得八地,并说持诵之法。
*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四卷今作二卷) (南夙北思)
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8a 页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大明成就分第一。观智成就分第二。造帧像分第三。作曼拿罗法分第四。护摩法分第五。持诵法分第六。即持准提咒法也。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二纸欠) (南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有咒,有观门。
*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二纸馀) (南思北斯)
宋中印土沙门施护等译
说般若一百八名,及陀罗尼。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一卷) (有慧灵序) (南优北钟)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第一明五菩萨现威德(分为五方)。第二建立曼荼罗轨仪。第三入道场轨仪(分为十科)。第四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第五明陀罗尼观想布字轮。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有归命二十八品颂,次明欲成就此法者,须具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三如理作瑜伽观,四随法行修于奢摩他毗钵舍那。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一卷) (南无北钟)
译人同上
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十二纸) (出吉祥胜初教王瑜伽经) (南竟北杜)
译人同上
为令菩萨不受勤苦,安乐相应,以妙方便,速疾成
大明成就分第一。观智成就分第二。造帧像分第三。作曼拿罗法分第四。护摩法分第五。持诵法分第六。即持准提咒法也。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二纸欠) (南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有咒,有观门。
*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二纸馀) (南思北斯)
宋中印土沙门施护等译
说般若一百八名,及陀罗尼。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一卷) (有慧灵序) (南优北钟)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第一明五菩萨现威德(分为五方)。第二建立曼荼罗轨仪。第三入道场轨仪(分为十科)。第四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第五明陀罗尼观想布字轮。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有归命二十八品颂,次明欲成就此法者,须具四缘,一亲真善知识,二听闻正法经王,三如理作瑜伽观,四随法行修于奢摩他毗钵舍那。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一卷) (南无北钟)
译人同上
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十二纸) (出吉祥胜初教王瑜伽经) (南竟北杜)
译人同上
为令菩萨不受勤苦,安乐相应,以妙方便,速疾成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8b 页
*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法门(三纸)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同遍智译
摧三世有毒,令即證菩提。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拿罗净诸恶趣经(二卷北作一卷) (南薄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理观事仪,皆悉明备。
*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今作二卷) (南学北钟)
唐中印度沙门善无畏译
说护身,洒身,涂地,除萎华,三摩耶灌顶,结发,献水,乃至五净等。各有真言,手印,三部或通或别之不同。
*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三卷北作二卷) (南才北过)
唐迦湿密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成就尊者说不空神咒功德分第一。成就受持供养神咒法分第二。成就亲见圣观自在菩萨法分第三。成就画像帧法分第四。成就使者能办事法分第五。成就驱策僮仆使者分第六。成就吉祥瓶法分第七。成就策使罗刹童子分第八。成就使死尸取伏藏分第九。成就入婇女室分第十。成就眼药分第十一。成就除鬼著病法分第十二。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有地坛,国坛,民坛三种不同。成就调伏诸龙得自在分第十四。成就见不空罥索王法分第十五。成就见如来法分第十六。
*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二卷) 仝上 (有波崙序)
唐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法门(三纸)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同遍智译
摧三世有毒,令即證菩提。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拿罗净诸恶趣经(二卷北作一卷) (南薄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理观事仪,皆悉明备。
*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三卷今作二卷) (南学北钟)
唐中印度沙门善无畏译
说护身,洒身,涂地,除萎华,三摩耶灌顶,结发,献水,乃至五净等。各有真言,手印,三部或通或别之不同。
*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三卷北作二卷) (南才北过)
唐迦湿密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成就尊者说不空神咒功德分第一。成就受持供养神咒法分第二。成就亲见圣观自在菩萨法分第三。成就画像帧法分第四。成就使者能办事法分第五。成就驱策僮仆使者分第六。成就吉祥瓶法分第七。成就策使罗刹童子分第八。成就使死尸取伏藏分第九。成就入婇女室分第十。成就眼药分第十一。成就除鬼著病法分第十二。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有地坛,国坛,民坛三种不同。成就调伏诸龙得自在分第十四。成就见不空罥索王法分第十五。成就见如来法分第十六。
*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二卷) 仝上 (有波崙序)
唐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8c 页
一十六品,与上经同,末后心印品第十七,沙门慧日翻,续附,总有二十二印法。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六纸欠) (南优北钟)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亦观自在门。
*
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经(八纸馀) (南夙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导生极乐。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二卷) (南无北英)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中唯白衣,大白,多罗,及根本四咒前五六句,与流通大悲咒略同。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七纸欠) (南优北隶)
译人同上
不出大悲章句,但云真言如文。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九纸半)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先有偈,及种种印咒,次诵如意轮根本,心,随心,三咒。
*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十纸) (出大部) (南行北念)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与上瑜伽念诵法同。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竟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六纸欠) (南优北钟)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亦观自在门。
*
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经(八纸馀) (南夙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导生极乐。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二卷) (南无北英)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中唯白衣,大白,多罗,及根本四咒前五六句,与流通大悲咒略同。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七纸欠) (南优北隶)
译人同上
不出大悲章句,但云真言如文。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念诵法(九纸半)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先有偈,及种种印咒,次诵如意轮根本,心,随心,三咒。
*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十纸) (出大部) (南行北念)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与上瑜伽念诵法同。
*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七纸半) (南竟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9a 页
*
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九纸欠) (南学北钟)
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
亦只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同上,后更有数珠身,及解界等五真言。
*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一卷) (南优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初礼西方本尊,乃至末后常念本尊,无有间断。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五纸) 仝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与上同。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五纸) (出大毗卢遮那成道经) (南竟北稿)
译人同上
先观成本尊圣观自在菩萨身,修诸咒印,次观行布字法,令已身与本尊身,如彼镜像,不一不异,次思惟四字义等,此中所明事理,其文义最精显可玩。
*
观自在多罗瑜伽念诵法(九纸馀) (南竟北稿)
译人同上
此依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所立行法,明印等法,皆七言偈。
*
普贤金刚萨埵瑜伽念诵仪(一卷)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明修普贤三昧,成普贤身。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十一纸)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礼四佛,修慈悲喜舍等,显普贤身智。
*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七纸馀) (南无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九纸欠) (南学北钟)
宋中印土沙门慈贤译
亦只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同上,后更有数珠身,及解界等五真言。
*
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一卷) (南优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初礼西方本尊,乃至末后常念本尊,无有间断。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五纸) 仝上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与上同。
*
圣观自在菩萨心真言瑜伽观行仪轨(五纸) (出大毗卢遮那成道经) (南竟北稿)
译人同上
先观成本尊圣观自在菩萨身,修诸咒印,次观行布字法,令已身与本尊身,如彼镜像,不一不异,次思惟四字义等,此中所明事理,其文义最精显可玩。
*
观自在多罗瑜伽念诵法(九纸馀) (南竟北稿)
译人同上
此依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所立行法,明印等法,皆七言偈。
*
普贤金刚萨埵瑜伽念诵仪(一卷)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明修普贤三昧,成普贤身。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十一纸)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礼四佛,修慈悲喜舍等,显普贤身智。
*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七纸馀) (南无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9b 页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二纸) (亦名五字咒法)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说五字咒功德及坛法,画像法。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二纸) (南优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阿啰跛左曩,有梵字,有释义。
*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三纸馀)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一字真言有二,三字真言有一,五字真言有五,六字真言有六。加持灌顶瓶真言。菩提庄严成就真言。大圣曼殊室利菩萨赞叹。并有梵字,前后无文。
*
五字陀罗尼颂(七纸馀) 仝上
译人同上
略出修行五字真言秘密法。
*
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九纸) (南优北钟)
不出译人名
先明种种法,最后持五字陀罗尼。
*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三卷) (南薄北取)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说持诵燄鬘德迦明王真言仪轨,共有十分。
*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七纸半) (南学北英)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此明能破邪法,能坏魔军,救护饶益有情,息灾消毒。
*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一纸半) 仝上
译人同上
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一品(二纸) (亦名五字咒法) (南无北隶)
译人同上
说五字咒功德及坛法,画像法。
*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二纸) (南优北隶)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阿啰跛左曩,有梵字,有释义。
*
大圣曼殊室利童子五字瑜伽法(三纸馀) (南学北杜)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一字真言有二,三字真言有一,五字真言有五,六字真言有六。加持灌顶瓶真言。菩提庄严成就真言。大圣曼殊室利菩萨赞叹。并有梵字,前后无文。
*
五字陀罗尼颂(七纸馀) 仝上
译人同上
略出修行五字真言秘密法。
*
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九纸) (南优北钟)
不出译人名
先明种种法,最后持五字陀罗尼。
*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三卷) (南薄北取)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说持诵燄鬘德迦明王真言仪轨,共有十分。
*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七纸半) (南学北英)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此明能破邪法,能坏魔军,救护饶益有情,息灾消毒。
*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一纸半) 仝上
译人同上
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49c 页
*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四纸)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悉获得,利益一切有情。
*
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十一纸)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与经部大威力乌枢瑟摩名同。
*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 (南无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菩提译
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證无上菩提,。
*
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上下仝卷) (南命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明求者得大富,饶益有情,及成就牟尼一切事。
*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二纸欠) (南才北知)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展转校量,推极于菩提子,并说外道置死子于树下,得重生事。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纸半) (出天息灾新译文殊根本仪轨经中) 仝上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与上经同。
*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上下合卷) (南优北群)
宋西夏沙门金总持等译
此与经部内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相同,而最初归命文殊,及金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四纸)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悉获得,利益一切有情。
*
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十一纸) (南学北杜)
译人同上
与经部大威力乌枢瑟摩名同。
*
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 (南竟北稿)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明印咒观门,文极精显。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一卷) (南无北钟)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菩提译
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證无上菩提,。
*
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上下仝卷) (南命北止)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明求者得大富,饶益有情,及成就牟尼一切事。
*
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二纸欠) (南才北知)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
展转校量,推极于菩提子,并说外道置死子于树下,得重生事。
*
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纸半) (出天息灾新译文殊根本仪轨经中) 仝上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与上经同。
*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上下合卷) (南优北群)
宋西夏沙门金总持等译
此与经部内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相同,而最初归命文殊,及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50a 页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一卷) (南思北澄)
元土藩沙门释智慧译
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愿偈,六波罗密偈,回向文咒。
*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三纸) (南履北言)
元翰林学士安藏译
有二十二像,每像有七言颂四句,后有结偈真言。
*
佛说一切如来顶轮王一百八名赞经(一纸) 仝上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纯偈赞,无咒语,而是密宗。
*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四纸) (南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前后皆有偈,持者亦得生极乐。
*
七佛赞呗伽陀(二纸馀) (南竭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七佛及弥勒并回向结赞,皆是梵语。
*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一纸半) (南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梵语。
*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纸馀) (南竟北杜)
译人同上
即上重出。
*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深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先有偈,次梵赞十九节。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一卷) (南思北澄)
元土藩沙门释智慧译
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愿偈,六波罗密偈,回向文咒。
*
圣救度佛母二十一种礼赞经(三纸) (南履北言)
元翰林学士安藏译
有二十二像,每像有七言颂四句,后有结偈真言。
*
佛说一切如来顶轮王一百八名赞经(一纸) 仝上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纯偈赞,无咒语,而是密宗。
*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四纸) (南尽北则)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前后皆有偈,持者亦得生极乐。
*
七佛赞呗伽陀(二纸馀) (南竭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七佛及弥勒并回向结赞,皆是梵语。
*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一纸半) (南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梵语。
*
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纸馀) (南竟北杜)
译人同上
即上重出。
*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深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先有偈,次梵赞十九节。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50b 页
*
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夙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共二十会,纯是梵语。
*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欠) (南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
*
圣多罗菩萨梵赞(六纸欠) (南履北言)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
犍椎梵赞(七纸半) (南深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
八大灵塔梵赞(一纸半) (西天戒日王制) (南夙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
三身梵赞(一纸馀) (南夙北言)
译人同上
此赞皆纯梵语,无华言。
*
受菩提心戒仪(三纸) (南竟北隶)
(普贤瑜伽金刚阿阇梨集)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
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
*
瑜伽集要燄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四纸欠) (南渊北漆)
*
瑜伽集要燄口施食仪轨(二十四纸) 仝上
二种同卷,总不出撰集,及译人名,恐是此土人所集,非西土本也。
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 (南夙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共二十会,纯是梵语。
*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欠) (南临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共八赞,皆梵语。
*
圣多罗菩萨梵赞(六纸欠) (南履北言)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
犍椎梵赞(七纸半) (南深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
八大灵塔梵赞(一纸半) (西天戒日王制) (南夙北言)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
三身梵赞(一纸馀) (南夙北言)
译人同上
此赞皆纯梵语,无华言。
*
受菩提心戒仪(三纸) (南竟北隶)
(普贤瑜伽金刚阿阇梨集)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
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
*
瑜伽集要燄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四纸欠) (南渊北漆)
*
瑜伽集要燄口施食仪轨(二十四纸) 仝上
二种同卷,总不出撰集,及译人名,恐是此土人所集,非西土本也。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50c 页
*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仪轨(十纸馀) (南学北杜)
(比丘海登 弘选 信士闻尚义
刘书业各助银一两同刻
阅藏知津一卷以此刻经功德普愿法
异众生不离文字得解脱性
岁久癸卯菊月望日吉旦)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仪轨(十纸馀) (南学北杜)
(比丘海登 弘选 信士闻尚义
刘书业各助银一两同刻
阅藏知津一卷以此刻经功德普愿法
异众生不离文字得解脱性
岁久癸卯菊月望日吉旦)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十四(巳下仪轨)¶ 第 5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