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264-004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隋书卷三
唐 特 进 臣 魏 徵  上
 帝纪第三
炀帝上
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𡡉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
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
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晋
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
卷三 第 1b 页 WYG0264-0049d.png
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大将军如故高祖令项城
公歆安道公才李彻辅导之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
朝野属望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
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
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
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
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乃令持去六年转淮南
卷三 第 2a 页 WYG0264-0050a.png
道行台尚书令其年徵拜雍州牧内史令八年冬大举
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
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
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于
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进位太尉赐辂车乘
马衮冕之服玄圭白璧各一复拜并州总管俄而江南
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岁一
朝高祖之祠太山也领武候大将军明年归藩后数载
突厥寇边复为行军元帅出灵武无虏而还及太子勇
卷三 第 2b 页 WYG0264-0050b.png
废立上为皇太子是月当受册高祖曰吾以大兴公成
帝业令上出舍大兴县其夜烈风大雪地震山崩民舍
多坏压死者百馀口仁寿初奉诏巡抚东南是后高祖
每避暑仁寿宫恒令上监国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
帝位于仁寿宫八月奉梓宫还京师并州总管汉王谅
举兵反诏尚书左仆射杨素讨平之九月乙巳以备身
将军崔彭为左领军大将军十一月乙未幸洛阳景申
卷三 第 3a 页 WYG0264-0050c.png
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
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癸丑诏曰乾道
变化阴阳所以消息沿创不同生灵所以顺叙若使天
意不变施化何以成四时人事不易为政何以釐万姓
易不云乎通其变使民不倦变则通通则久有德则可
久有功则可大朕又闻之安安而能迁民用丕变是故
姬邑两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汤后之业若不因
人顺天功业见乎变爱人治国者可不谓欤然雒邑自
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
卷三 第 3b 页 WYG0264-0050d.png
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
见雒阳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
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雒之制所以未暇也我
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雒日复一日越暨于今念兹在
兹兴言感哽朕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
志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
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户复在河南周迁
卷三 第 4a 页 WYG0264-0051a.png
殷人意在于此况复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机顺动今
也其时群司百辟佥谐厥议但成周墟塉弗堪葺宇今
可于伊雒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夫宫
室之制本以便生上栋下宇足避风露高台广厦岂曰
适形故传云俭德之共侈恶之大宣尼有云与其不逊
也宁俭岂谓瑶台琼室方为宫殿者乎土阶采椽而非
帝王者乎是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
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今所营构务从
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
卷三 第 4b 页 WYG0264-0051b.png
于后世有司明为条格称朕意焉十二月乙丑以右武
卫将军来护儿为右骁卫大将军戊辰以柱国李景为
右武卫大将军以右卫率周罗睺为右武候大将军
大业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立妃萧氏为皇后
改豫州为溱州洛州为豫州废诸州总管府景申立晋
王昭为皇太子丁酉以上柱国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
上柱国郭衍为左武卫大将军延寿公于仲文为右卫
卷三 第 5a 页 WYG0264-0051c.png
大将军己亥以豫章王暕为豫州牧戊申发八使巡省
风俗下诏曰昔者哲王之治天下也其在爱民乎既富
而教家给人足故能风淳俗厚远至迩安治定功成率
由斯道朕嗣膺宝历抚育黎献夙夜战兢若临川谷虽
则聿遵先绪弗敢失坠永言政术多有缺然况以四海
之远兆民之众未获亲临问其疾苦每虑幽仄莫举冤
屈不申一物失所乃伤和气万方有罪责在朕躬所以
寤寐增叹而夕惕载怀者也今既布政惟始宜存宽大
可分遣使人巡省方俗宣扬风化荐拔淹滞申达幽枉
卷三 第 5b 页 WYG0264-0051d.png
孝悌力田给以优复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量加赈济
义夫节妇旌表门闾高年之老加其版授并依别条赐
以粟帛笃疾之徒给侍丁者虽有侍养之名曾无赒赡
之实明加检校使得存养若有名行显著操履脩洁及
学业才能一艺可取咸宜访采将身入朝所在州县以
礼发遣其有蠹政害人不便于时者使还之日具录奏
闻己酉以吴州总管宇文㢸为刑部尚书二月己卯以
卷三 第 6a 页 WYG0264-0052a.png
尚书左仆射杨素为尚书令三月丁未诏尚书令杨素
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
人以实之戊申诏曰听采舆颂谋及庶民故能审政刑
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欲使幽枉必达彝伦有章而牧
宰任称朝委苟为徼幸以求考课虚立殿最不存治实
纲纪于是弗理冤屈所以莫申关河重阻无由自达朕
故建立东京躬亲存问今将巡历淮海观省风俗眷求
谠言徒繁词翰而乡校之内阙尔无闻恇然夕惕用忘
兴寝其民下有知州县官人政治苛刻侵害百姓背公
卷三 第 6b 页 WYG0264-0052b.png
徇私不便于民者宜听诣朝堂封奏庶乎四聪以达天
下无冤又于皂涧营显仁宫采海内奇禽异兽草木之
类以实园苑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京辛亥发
河南诸郡男女百馀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榖洛水达
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
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
数万艘夏四月癸亥大将军刘方击林邑破之五月庚
卷三 第 7a 页 WYG0264-0052c.png
戍民部尚书义礼侯韦冲卒六月甲子荧惑入太微秋
七月丁酉制战亡之家给复十年景午滕王纶卫王集
并夺爵徙边闰七月甲子以尚书令杨素为太子太师
安德王雄为太子太傅河间王弘为太子太保景子诏
曰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而言绝义
乖多历年代进德脩业其道寖微汉采坑焚之馀不绝
如线晋承板荡之运扫地将尽自时厥后军国多虞虽
复黉宇时建示同爱礼函文或陈殆为虚器遂使纡青
拖紫非以学优制锦操刀类多墙面上陵下替纲维靡
卷三 第 7b 页 WYG0264-0052d.png
立雅缺道消实由于此朕纂承洪绪思弘大训将欲尊
师重道用阐厥繇讲信修睦敦奖名教方今宇宙平一
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诸
在家及见入学者若有笃志好古耽悦典坟学行优敏
堪膺时务所在采访具以名闻即当随其器能擢以不
次若研精经术未愿进仕者可依其艺业深浅门荫高
卑虽未升朝并量准给禄庶夫恂恂善诱不日成器济
卷三 第 8a 页 WYG0264-0053a.png
济盈朝何远之有其国子等学亦宜申明旧制教习生
徒具为课试之法以尽砥砺之道八月壬寅上御龙舟
幸江都以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为前军右武卫大将军
李景为后军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
蔑舳舻相接二百馀里冬十月己丑赦江淮已南扬州
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十一月己未以大将军
崔仲方为礼部尚书
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成赐监督者各有差以大理卿
梁毗为刑部尚书丁卯遣十使并省州县二月景戍诏
卷三 第 8b 页 WYG0264-0053b.png
尚书令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大将军宇文恺内史侍郎
虞世基礼部侍郎许善心制定舆服始备辇路及五时
副车上常服皮弁十有二琪文官弁服佩玉五品已上
给犊车通幰三公亲王加油络武官平巾帻裤褶三品
已上给爮槊下至胥吏服色皆有差非庶人不得戎服
戊戌置都尉官三月庚午车驾发江都先是太府少卿
何稠太府丞云定兴盛脩仪仗于是课州县送羽毛百
卷三 第 9a 页 WYG0264-0053c.png
姓求捕之网罗被水陆禽兽有堪氅毦之用者殆无遗
类至是而成夏四月庚戌上自伊阙陈法驾备千乘万
骑入于东京辛亥上御端门大赦免天下今年租税癸
丑以冀州刺史杨文思为民部尚书五月甲寅金紫光
禄大夫兵部尚书李通坐事免乙卯诏曰旌表先哲式
存飨祀所以优礼贤能显彰遗爱朕永鉴前脩尚想名
德何尝不兴叹九原属怀千载其自古以来贤人君子
有能树声立德佐世匡时博利殊功有益于人者并宜
营立祠宇以时致祭坟垄之处不得侵践有司量为条
卷三 第 9b 页 WYG0264-0053d.png
式称朕意焉六月壬子以尚书令太子太师杨素为司
徒进封豫章王暕为齐王秋七月癸丑以卫尉卿卫玄
为工部尚书庚申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
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壬戌擢藩邸旧臣鲜于罗等二十
七人官爵有差甲戌皇太子昭薨乙亥上柱国司徒楚
国公杨素薨八月辛卯封皇孙倓为燕王侗为越王侑
为代王九月乙丑立秦孝王俊子浩为秦王冬十月戊
卷三 第 10a 页 WYG0264-0054a.png
子以灵州刺史段文振为兵部尚书十二月庚寅诏曰
前代帝王因时创业君民建国礼尊南面而历运推移
年世永久丘垄残毁樵牧相趍茔兆堙芜封树莫辨兴
言沦灭有怆于怀自古已来帝王陵墓可给随近十户
蠲其杂役以供守视
三年春正月癸亥敕并州逆党已流配而逃亡者所获
之处即宜斩决景子长星竟天出于东壁二旬而止是
月武阳郡上言河水清二月己丑彗星见于奎扫文昌
历大陵五车北河入太微扫帝坐前后百馀日而止三
卷三 第 10b 页 WYG0264-0054b.png
月辛亥车驾还京师壬子以大将军姚辨为左屯卫将
军癸丑遣羽骑尉朱宽使于流求国乙卯河间王弘薨
夏四月庚辰诏曰古者帝王观风问俗皆所以忧勤兆
庶安集遐荒自蕃夷内附未遑亲抚山东经乱须加存
恤今欲安辑河北巡省赵魏所司依式甲申颁律令大
赦天下关内给复三年壬辰改州为郡改度量权衡并
依古式改上柱国已下官为大夫甲午诏曰天下之重
卷三 第 11a 页 WYG0264-0054c.png
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
政经邦何尝不选贤与能收采幽滞周称多士汉号得
人常想前风载怀钦伫朕负扆夙兴冕旒待旦引领岩
谷寘以周行冀与群才共康庶绩而汇茅寂寞投竿罕
至岂美璞韬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永鉴
前哲怃然兴叹凡厥在位譬诸股肱若济巨川义同舟
楫岂得保兹宠禄晦尔所知优游卒岁甚非谓也祈大
夫之举善良史以为至公臧文仲之蔽贤尼父讥其窃
位求诸往古非无褒贬宜思进善用匡寡薄夫悌有
卷三 第 11b 页 WYG0264-0054d.png
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
清洁所以激贪励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
业优敏文才美秀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才堪
将略则拔之以禦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
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以此求治庶几
非远文武有职事者五品已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
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其见任九品
卷三 第 12a 页 WYG0264-0055a.png
已上官者不在举送之限景申车驾北巡狩丁酉以刑
部尚书宇文㢸为礼部尚书戊戌敕百司不得践暴禾
稼其有须开为路者有司计地所收即以近仓酬赐务
从优厚己亥次赤岸泽以太牢祭故太师李穆墓五月
丁巳突厥启民可汗遣子拓特勒来朝戊午发河北十
馀郡丁男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以通驰道景寅启民可
汗遣其兄子毗黎伽特勒来朝辛未启民可汗遣使请
自入塞奉迎舆驾上不许癸酉有星孛于文昌上将星
皆动摇六月辛巳猎于连谷丁亥诏曰聿追孝飨德莫
卷三 第 12b 页 WYG0264-0055b.png
至焉崇建寝庙礼之大者然则质文异代损益殊时学
灭坑焚经典散逸宪章湮坠庙堂制度师说不同所以
世数多少莫能是正连室异宫亦无准定朕获奉祖宗
钦承景业永惟严配思隆大典于是询谋在位博访儒
术咸以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飞于
四海革凋敝于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
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壹车书东渐西被无思
卷三 第 13a 页 WYG0264-0055c.png
不服南征北怨俱荷来苏驾毳乘风历代所弗至辫发
左衽声教所罕及莫不厥角关塞顿颡阙庭译靡绝时
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徵表里禔福猗
欤伟欤无得而名者也朕又闻之德厚者流光治辨者
礼缛是以周之文武汉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谥号斯重
岂非缘情称述即崇显之义乎高祖文皇帝宜别建庙
宇以彰巍巍之德仍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怀有司以时
创造务合典制又名位既殊礼亦异等天子七庙事著
前经诸侯二昭义有差降故其以多为贵王者之礼今
卷三 第 13b 页 WYG0264-0055d.png
可依用贻厥后昆戊子次榆林郡丁酉启民可汗来朝
己亥吐谷浑高昌并遣使贡方物甲辰上御北楼观渔
于河以宴百寮秋七月辛亥启民可汗上表请变服袭
冠带诏启民赞拜不名位在诸侯王上甲寅上于郡城
东御大帐其下备仪卫建旌旂宴启民及其部落三千
五百人奏百戏之乐赐启民及其部落各有差景子杀
光禄大夫贺若弼礼部尚书宇文㢸太常卿高颎尚书
卷三 第 14a 页 WYG0264-0056a.png
左仆射苏威坐事免发丁男百馀万筑长城西距榆林
东至紫河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八月壬午车驾发榆
林乙酉启民饰庐清道以候乘舆帝幸其帐启民奉觞
上寿宴赐极厚上谓高丽使者曰归语尔王当早来朝
见不然者吾与启民巡彼土矣皇后亦幸义城公主帐
己丑启民可汗归藩癸巳入楼烦关壬寅次太原诏营
晋阳宫九月己未次济源幸御史大夫张衡宅宴享极
欢已巳至于东都壬申以齐王暕为河南尹开封府仪
同三司癸酉以民部尚书杨文思为纳言
卷三 第 14b 页 WYG0264-0056b.png
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馀万开永济
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庚戌百寮大射于允武
殿丁卯赐城内居民米各十石壬申以太府卿元寿为
内史令鸿胪卿杨玄感为礼部尚书癸酉以工部尚书
卫玄为右候卫大将军大理卿长孙炽为民部尚书二
月己卯遣司朝谒者崔毅使突厥处罗致汗血马三月
辛酉以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工部尚书壬戌百济倭赤
卷三 第 15a 页 WYG0264-0056c.png
土迦逻舍国并遣使贡方物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
巡长城景寅遣屯田主事常骏使赤土致罗罽夏四月
景午以离石之汾源临泉雁门之秀容为楼烦郡起汾
阳宫癸丑以河内太守张定和为左屯卫大将军乙卯
诏曰突厥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率领部落保附关塞遵
奉朝化思改戎俗频入谒觐屡有陈请以毡墙毳幕事
穷荒陋上栋下宇愿同比屋诚心恳切朕之所重宜于
万寿戌置城造屋其帷帐床褥已上随事量给务从优
厚称朕意焉五月壬申蜀郡获三足乌张掖获玄狐各
卷三 第 15b 页 WYG0264-0056d.png
一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馀万筑长城自榆林谷而
东乙未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破吐谷浑于曼头赤水
八月辛酉亲祠恒岳河北道郡守毕集大赦天下车驾
所经郡县免一年租调九月辛未徵天下鹰师悉集东
京至者万馀人戊寅彗星出于五车扫文昌至房而灭
辛巳诏免长城役者一年租赋冬十月景午诏曰先师
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
卷三 第 16a 页 WYG0264-0057a.png
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踰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存
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
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辛亥诏曰昔周王下车首封唐
虞之胤汉帝承历亦命殷周之后皆所以褒立先代宪
章在昔朕嗣膺景业旁求雅训有一弘益钦若令典以
为周兼夏殷文质大备汉有天下车书混一魏晋沿袭
风流未远并宜立后以存继绝之义有司可求其胄绪
列闻乙卯颁新式于天下
五年春正月景子改东京为东都癸未诏天下均田戊
卷三 第 16b 页 WYG0264-0057b.png
子上自东都还京师己丑制民间铁叉搭钩𥎞刃之类
皆禁绝之太守每岁密上属官景迹二月戊戌次于阌
乡诏祭古帝王陵及开皇功臣墓庚子制魏周官不得
为荫辛丑赤土国遣使贡方物戊申车驾至京师景辰
宴耆旧四百人于武德殿颁赐各有差己未上御崇德
殿之西院愀然不悦顾谓左右曰此先帝之所居实用
增感情所未安宜于此院之西别营一殿壬戌制父母
卷三 第 17a 页 WYG0264-0057c.png
听随子之官三月己巳车驾西巡河右庚午有司言武
功男子史永遵与从父昆弟同居上嘉之赐物一百段
米二百石表其门闾乙亥幸扶风旧宅夏四月己亥大
猎于陇西壬寅高昌吐谷浑伊吾并遣使来朝乙巳次
狄道党项羌来贡方物癸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
陈兵讲武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千
里庚辰入长宁谷壬午度星岭甲申宴群臣于金山之
上景戌梁浩舋御马度而桥坏斩朝散大夫黄亘及督
役者九人吐谷浑主率众保覆袁川帝分命内史元寿
卷三 第 17b 页 WYG0264-0057d.png
南屯金山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太仆乡杨义臣
东屯琵琶峡将军张寿西屯泥岭四面围之浑主伏允
以数十骑遁出遣其名王诈称伏允保车我真山壬辰
诏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往捕之定和挺身挑战为贼
所杀亚将柳武建击破之斩首数百级甲午其仙头王
被围穷䠞率男女十馀万口来降六月丁酉遣左光禄
大夫梁默右翊卫将军李琼等追浑主皆遇贼死之癸
卷三 第 18a 页 WYG0264-0058a.png
卯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霰晦冥与从官
相失士卒冻死者大半景午次张掖辛亥诏诸郡学业
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
事立性正直不避强禦四科举人壬子高昌王曲伯雅
来朝伊吾吐屯设等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上大悦癸丑
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景辰上御观风行殿盛
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设于殿
上以宠异之其蛮夷陪列者三十馀国戊午大赦天下
开皇已来流配悉放还乡晋阳逆党不在此例陇右诸
卷三 第 18b 页 WYG0264-0058b.png
郡给复一年行经之所给复二年秋七月丁卯置马牧
于青海渚中以求龙种无效而止九月癸未车驾入长
安冬十月癸亥诏曰优德尚齿载之典训尊事乞言义
彰胶序鬻熊为师取非筋力方叔元老克壮其猷朕永
言稽古用求至治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
无亏药膳庶等卧治伫其弘益今岁耆老赴集者可于
近郡处置年七十以上疾患沉滞不堪居职即给赐帛
卷三 第 19a 页 WYG0264-0058c.png
送还本郡其官至七品已上者量给廪以终厥身十一
月景子车驾幸东都
六年春正月癸亥朔旦有盗数十人皆素冠练衣焚香
持华自称弥勒佛入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
卫士仗将为乱齐王暕遇而斩之于是都下大索与相
连坐者千馀家丁丑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
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己丑倭国遣使贡
方物二月乙巳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击流
求破之献俘万七千口颁赐百官乙卯诏曰夫帝图草
卷三 第 19b 页 WYG0264-0058d.png
创王业艰难咸仗股肱叶同心德用能拯厥颓运克膺
大宝然后畴庸茂赏开国承家誓以山河传之不朽近
代丧乱四海未一茅土妄假名实相乖历兹永久莫能
惩革皇运之初百度伊始犹循旧贯未暇改作今天下
交泰文轨攸同宜率遵先典永垂大训自今已后唯有
功勋乃得赐封仍令子孙承袭景辰改封安德王雄为
观王河间王子庆为郇王庚申徵魏齐周陈乐人悉配
卷三 第 20a 页 WYG0264-0059a.png
太常三月癸亥幸江都宫甲子以鸿胪卿史祥为左骁
卫大将军夏四月丁未宴江淮已南父老颁赐各有差
六月辛卯室韦赤土并遣使贡方物壬辰雁门贼帅尉
文通聚众三千保于莫壁谷遣鹰扬杨伯泉击破之甲
寅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冬十月壬申刑部尚书梁毗
卒壬子民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长孙炽卒十二月己
未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牛弘卒辛酉朱崖人王万昌
举兵作乱遣陇西太守韩洪讨平之
七年春正月壬寅左武卫大将军光禄大夫真定侯郭
卷三 第 20b 页 WYG0264-0059b.png
衍卒二月己未上升钓台临扬子津大宴百寮颁赐各
有差庚申百济遣使朝贡乙亥上自江都御龙舟入通
济渠遂幸于涿郡壬午诏曰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
有六本兴之以教义高丽高元亏失藩礼将欲问罪辽
左恢宣胜略虽怀伐国仍事省方今往涿郡巡抚民俗
其河北诸郡及山西山东年九十已上者版授太守八
十者授县令三月丁亥右光禄大夫左屯卫大将军姚
卷三 第 21a 页 WYG0264-0059c.png
辩卒夏四月庚午至涿郡之临朔宫五月戊子以武威
太守樊子盖为民部尚书秋大水山东河南漂没三十
馀郡民相卖为奴婢冬十月乙卯底柱山崩偃河逆流
数十里戊午以东平太守吐万绪为左屯卫大将军十
二月己未西面突厥处罗多利可汗来朝上大悦接以
殊礼于时辽东战士及馈运者填咽于道昼夜不绝苦
役者始为群盗甲子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
获斩决之
 隋书卷三
卷三 第 21b 页 WYG0264-0059d.png
卷三 第 22a 页 WYG0264-0060a.png
 隋书卷三考證
炀帝纪上宣尼有云以其不逊也宁俭○论语奢则不
 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于士澄○阁本于讹干
禽兽有堪撇毦之用者○监本毦讹眊(臣映斗)按毦仍
 吏切从耳毛与莫报切之眊从目毛者异蜀志诸葛
 亮传备好结毦又诸葛亮与吴主书所送白毦薄少
 毦与珥同盖羽毛饰也后汉书舆服志轭有吉阳筒
 诸马之文附马左右赤珥流苏
卷三 第 22b 页 WYG0264-0060b.png
祈大夫之举善○按祈大夫祁奚也左传作祁
上大猎于拔延山○北史无拔字(臣召南)按地理志西
 平郡化隆县有拔延山此纪是也北史脱耳
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监本善讹普末讹未
 各本皆讹(臣映斗)按本书地理志鄯善郡注大业五
 年平吐谷浑置并置且末西海河源总四郡
 隋书卷三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