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261-053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魏书卷三十八
  齐    魏    收     撰
 列传第二十六
  刁雍 王慧龙 韩延之 袁式
刁雍字淑和渤海饶安人也高祖攸晋御史中丞曾祖
协从司马睿渡江居于京口位至尚书令父畅司马德
宗右卫将军初畅兄逵以刘裕轻校薄行负社钱三万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261-0534d.png
违时不还执而徵焉及裕诛桓玄以嫌故先诛刁氏雍
为畅故吏所匿奔姚兴豫州牧姚绍于洛阳后至长安
雍博览书传姚兴以雍为太子中庶子泰常二年姚泓
灭与司马休之等归国上表陈诚于南境自效太宗许
之假雍建义将军雍遂于河济之间招集流散得五千
馀人南阻大(阙/)扰动徐兖建牙誓众傅檄边境刘裕遣
将李嵩等讨雍雍斩之于蒙山于是众至二万进屯固
山七年三月雍从弟弥亦率众入京口规共讨裕裕遣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261-0535a.png
兵破之六月雍又侵裕青州雍败乃收散卒保于马耳
山又为裕青州军所逼遂入大乡山八年太宗南幸邺
朝于行观问先闻卿家缚刘裕于卿亲疏雍曰是臣伯
父太宗笑曰刘裕父子当应惮卿又谓之曰朕先遣叔
孙建等攻青州民尽藏避城犹未下彼既素惮卿威士
民又相信服今欲遣卿助建等卿宜勉之于是假雍镇
东将军青州刺史东光侯给五万骑使别立义军建先
攻东阳雍至招集义众得五千人遣抚慰郡县土人尽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261-0535b.png
下送租供军是时攻东阳平其北城三十许步刘义符
青州刺史竺夔于城内凿地道南下入渑水涧以为退
路雍谓建曰此城已平宜时入取不者走尽建惧伤兵
士难之雍曰若惧伤官兵者雍今请将义兵先入建不
听夔欲东走会义符遣其将檀道济等救青州雍谓建
曰贼畏官军突骑以锁连车为函阵大岘已南处处狭
隘不得方轨雍求将义兵五千要崄破之建不听曰兵
人不宜水土疫病过半若相持不休兵自死尽何须复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261-0535c.png
战今不损大军安全而返计之上也建乃引还雍遂镇
尹卯固又诏令南入以乱贼境雍攻克项城会有敕追
令随机立效雍于是招集谯梁彭沛民五千馀家置二
十七营迁镇济阴延和二年立徐州于外黄城置谯梁
彭沛四郡九县以雍为平南将军徐州刺史赐爵东安
侯在镇七年太延四年徵还京师频岁为边民所请世
祖嘉之真君二年复授使持节侍中都督扬豫兖徐四
州诸军事征南将军徐豫二州刺史三年刘义隆将裴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261-0535d.png
方明寇陷仇池诏雍与建兴公古弼等十馀将讨平之
五年以本将军为薄骨律镇将至镇表曰臣蒙宠出镇
奉辞西藩总统诸军户口殷广又揔勒戎马以防不虞
督课诸屯以为储积夙夜惟忧不遑宁处以今年四月
末到镇时以夏中不及东作念彼农夫虽复布野官渠
乏水不得广殖乘前以来功不充课兵人口累率皆饥
俭略加检行知此土稼穑艰难夫欲育民丰国事须大
田此土乏雨正以引河为用观旧渠堰乃是上古所制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261-0536a.png
非近代也富平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东
西四十五里凿以通河似禹旧迹其两岸作溉田大渠
广十馀步山南引水入此渠中计昔为之高于水不过
一丈河水激急沙土漂流今日此渠高于河水二丈三
尺又河水激射往往崩颓渠溉高悬水不得上虽复诸
处按旧引水水亦难求今艾山北河中有洲渚水分为
二西河小狭水广百四十步臣今求入来年正月于河
西高渠之北八里分河之下五里平地凿渠广十五步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261-0536b.png
深五尺筑其两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还入古高渠
即循高渠而北复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计用
四千人四十日功渠得成讫所欲凿新渠口河下五尺
水不得入今求从小河东南岸斜断到西北岸计长二
百七十步广十步高二丈绝断小河二十日功计得成
毕合计用功六十日小河之水尽入新渠水则充足溉
官私田四万馀顷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榖得
成实官课常充民亦丰赡诏曰卿忧国爱民知欲更引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261-0536c.png
河水劝课大田宜便兴立以克就为功何必限其日数
也有可以便国利民者动静以闻七年雍表曰奉诏高
平安定统万及臣所守四镇出车五千乘运屯榖五十
万斛付沃野镇以供军粮臣镇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深
沙轻车来往犹以为难设令载榖不过二十石每涉深
沙必致滞陷又榖在河西转至沃野越渡大河计车五
千乘运十万斛百馀日乃得一返大废生民耕垦之业
车牛艰阻难可全至一岁不过二运五十万斛乃经三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261-0536d.png
年臣前被诏有可以便国利民者动静以闻臣闻郑白
之渠远引淮海之粟溯流数千周年乃得一至犹称国
有储粮民用安乐今求于牵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
艘二船为一舫一船胜榖二千斛一舫十人计须千人
臣镇内之兵率皆习水一运二十万斛方舟顺流五日
而至自沃野牵上十日还到合六十日得一返从三月
至九月三返运送六十万斛计用人功轻于车运十倍
有馀不费牛力又不废田诏曰知欲造船运榖一冬即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261-0537a.png
成大省民力既不费牛又不废田甚善非但一运自可
永以为式令别下统万镇出兵以供运榖卿镇可出百
兵为船工岂可专废千人须遣船匠犹须卿指授未可
专主也诸有益国利民如此者续复以闻九年雍表曰
臣闻安不忘乱先圣之政也况绥服之外带接边城防
守不备无以禦敌者也臣镇所绾河西爰在边表常惧
不虞平地积榖实难守护兵人散居无所依恃脱有妖
奸必致狼狈虽欲自固无以得全今求造城储榖置兵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261-0537b.png
备守镇自建立更不烦官又于三时之隙不令废农一
岁二岁不讫三岁必成立城之所必在水陆之次大小
高下量力取办诏许之至十年三月城讫诏曰卿深思
远虑忧勤尽思知城已周讫边境无不虞之忧千载有
永安之固朕甚嘉焉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尔功也
兴光二年诏雍还都拜特进将军如故和平六年表曰
臣闻有国有家者莫不礼乐为先故乐记云礼所以制
外乐所以修内和气中释恭敬温文是以安上治民莫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261-0537c.png
善于礼易俗移风莫善于乐且于一民一俗尚须崇而
用之况统御八方陶钧六合者哉故帝尧修五礼以明
典章作咸池以谐万类显皇轨于云岱扬鸿化于介丘
令木石革心鸟兽率舞包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夫感
天动神莫近于礼乐故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
同节和故百物阜生节故报天祭地礼行于郊则上下
和肃肃者礼之情和者乐之致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
违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欤唯圣人知礼乐之不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261-0537d.png
可以已故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所以承天之道治
人之情故王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虞夏殷周易代而
起及周之末王政陵迟仲尼伤礼乐之崩亡痛文武之
将坠自卫返鲁各得其中逮乎秦皇剪弃道术灰灭典
籍坑烬儒士肓天下之目绝象魏之章箫韶来仪不可
复矣赖大汉之兴改正朔易服色恊音乐制礼仪正声
古礼粗欲周备至于孝章每以三代损益优劣殊轨叹
其薄德无以易民视听博士曹褒睹斯诏也知上有制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261-0538a.png
作之意乃上疏求定诸仪以为汉礼终于休废寝而不
行及魏晋之日修而不备伏惟陛下无为以恭已使贤
以御世方鸣和鸾以陟岱宗陪群后以升中岳而三礼
阙于唐辰象舞替于周日夫君举必书古之典也柴望
之礼帝王盛事臣今以为有其时而无其礼有其德而
无其乐史阙封石之文工绝清颂之飨良由礼乐不兴
王政有缺致也臣闻乐由礼所以象德礼由乐所以防
淫五帝殊时不相沿三王异世不相袭事与时并名与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261-0538b.png
功偕故也臣识昧儒先管窥不远谓宜修礼正乐以光
大圣之治诏令公卿集议会高宗崩遂寝皇兴中雍与
陇西王源贺及中书监高允等并以耆年特见优礼锡
雍几杖剑履上殿月致珍羞焉雍性宽柔好尚文典手
不释书明敏多智凡所为诗贼颂论并杂文百有馀篇
又汎施爱士恬静寡欲笃信佛道著教诫二十馀篇以
训𨗳子孙太和八年冬卒年九十五赐命服一袭赗帛
五百疋赠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将军如故谥曰简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261-0538c.png
雍长子纂字奉宗中书侍郎早卒
纂弟遵字奉国袭爵
遵弟绍字奉世武骑侍郎汝阴王天赐凉州征西府司

绍弟献字奉章秘书郎
献弟融字奉业汝阴太守
融弟肃字奉诚中书博士遵少不拘小节长更修改太
和中例降为侯景明中除相州魏郡太守还为太尉咨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261-0538d.png
议参军年七十志力不衰尝经笃疾几死见神明救免
言是福门之子当享长年延昌三年迁司农少卿寻拜
龙骧将军洛州刺史遵招诱有方萧衍新化太守杜性
新化令杜龙振平阳令杜台定等率户三千据地内附
熙平元年七月卒年七十六赠平东将军兖州刺史谥
曰惠侯有子十三人
长子楷字景伯州举秀才早卒
子冲字文朗在儒林传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261-0539a.png
楷弟尚字景胜本州治中早卒
尚弟整字景智少有大度颇涉书史郡功曹太和十五
年奉朝请高祖都洛亲自临选除司空法曹参军高祖
南讨以广阳王嘉镇荆州整为嘉外兵参军事寻转太
尉咸阳王禧外兵参军景明中除给事中领本州中正
寻除尚书左中兵郎中正始中萧衍江州刺史王茂先
来寇南境平南将军杨大眼讨之诏整持节为大眼军
司大破茂先斩衍辅国将军王花等永平初以军功除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261-0539b.png
员外散骑常侍仍除郎中延昌三年秋世宗亲选百官
于朝堂拜右军将军仍除郎中寻转骁骑将军未几丁
父忧相州刺史山阳王熙在邺起兵将诛元叉等事败
传首京师熙之亲故莫敢视整弟妇即熙姊遂收其尸
藏之后乃还熙所亲叉闻而致憾因以熙弟略南走萧
衍诬整将叛送整与弟宜及子恭等幽系之赖御史王
基前军将检事使魏子建理雪获免后自征虏将军出
除范阳太守时已兵乱整郡获全去郡之后寻被陷没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261-0539c.png
灵太后反政除安南将军光禄大夫元略曾于整坐泣
谓黄门王诵尚书袁翻曰刁公收敛我家卿等宜知整
以母老河北丧乱时整族弟双为西兖州刺史整遂携
家依焉永安初拜金紫光禄大夫二年兼黄门元颢入
洛用为沧州刺史庄帝还朝坐免官后归乡里及庄帝
杀尔朱荣就除镇东将军行沧州事普泰初假征东大
将军沧冀瀛三州刺史大都督将军如前寻加车骑将
军石光禄大夫逢本乡贼乱奉母客于齐州加卫大将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261-0539d.png
军天平四年卒于邺赠司空公谥曰文献整解音律轻
财好施交结名胜声酒自娱然贪而好色为议者所贬
初雍与从弟宝惠俱入国
宝惠字道明太祖以为上客卒有六子
子连城为冀州开府掾刁氏世有荣禄而门风不甚修
洁为时所鄙
雍族孙双字子山高祖薮晋齐郡太守薮因晋乱居青
州之乐安父道覆皇兴初除平原太守至双始还本乡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261-0540a.png
双少好学兼涉文史雅为中山王英所知赏拜西河太
守正光初中山王熙之诛也熙弟略投命于双双护之
周年时购略甚切略乃谓双曰我兄弟屠灭已尽唯我
一身漏刃相托卿虽厚恩久见容蔽但事留变生终恐
难保脱万一发觉我死分也无事相累卿若送吾出境
便是再生之惠如其不尔辄欲自裁双曰人生会有一
死死所难遇耳今遭知己视死如归愿不以为虑略后
苦求南转双乃遣从子昌送达江左灵太后返政知略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261-0540b.png
因双获免徵拜光禄大夫时略姊饶安公主刁宣妻也
频诉灵太后乞徵略还朝廷乃以徐州所获俘江革祖
暅二人易之以双与略有旧乃令至境迎接略肃宗末
除西兖州刺史时贼盗蜂起州人张桃弓等招聚亡命
公行劫掠双至境先遣使谕桃弓陈示祸福桃弓即随
使归罪双舍而不问后有盗发之处令桃弓追捕咸悉
擒获于是州境清肃庄帝初行济州刺史以功封曲城
乡男出帝初迁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兴和三年卒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261-0540c.png
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齐州刺史谥曰清穆
王慧龙自云太原晋阳人司马德宗尚书仆射愉之孙
散骑侍郎缉之子也幼聪慧愉以为诸孙之龙故名焉
初刘裕微时愉不为礼及得志愉合家见诛慧龙年十
四为沙门僧彬所匿百馀日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
曰行意匆匆徬徨得非王氏诸子乎僧彬曰贫道从师
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
至如君言既济遂西上江陵依叔祖忱故吏荆州前治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261-0540d.png
中习辟疆时刺史魏咏之卒辟疆与江陵令罗脩前别
驾刘期公土人王腾等谋举兵推慧龙为盟主尅日袭
州城而刘裕闻咏之卒亦惧江陵有变遣其弟道规为
荆州众遂不果罗脩将慧龙又与僧彬北诣襄阳司马
德宗雍州刺史鲁宗之资给慧龙送渡江遂自虎牢奔
于姚兴其自言也如此泰常二年姚泓灭慧龙归国太
宗引见与言慧龙请效力南讨言终俯而流涕天子为
之动容谓曰朕方混一车书席卷吴会卿情计如此岂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261-0541a.png
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后拜洛城镇将配兵三
千人镇金墉既拜十馀日太宗崩世祖初即位咸谓南
人不宜委以师旅之任遂停前授初崔浩弟恬闻慧龙
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见慧龙曰信王家儿也
王氏世齇鼻江东谓之齇王慧龙鼻大浩曰真贵种矣
数向诸公称其美司徒长孙嵩闻之不悦言于世祖以
其叹服南人则有讪鄙国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责之浩
免冠陈谢得释及鲁宗之子轨奔姚兴后归国云慧龙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261-0541b.png
是王愉家竖僧彬所通生也浩虽闻之以女之故成赞
其族慧龙由是不调久之除乐安王范傅领并荆扬三
州大中正慧龙抗表愿得南垂自效崔浩固言之乃授
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左长史及刘义隆荆州刺史谢
晦起兵江陵引慧龙为援慧龙督司马卢寿等一万人
拔其思陵戍进围项城晦败乃班师后刘义隆将王玄
谟寇滑台诏假慧龙楚兵将军与安颉等同讨之相持
五十馀日诸将以贼盛莫敢先慧龙设奇兵大破之世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0261-0541c.png
祖赐以剑马钱帛授龙骧将军赐爵长社侯拜荥阳太
守仍领长史在任十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招携边远
归附者万馀家号为善政其后刘义隆将到彦之檀道
济等频顿淮颍大相侵掠慧龙力战屡摧其锋彦之与
友人萧斌书曰鲁轨颓钝马楚粗狂亡人之中唯王慧
龙及韩延之可为深惮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讶之
刘义隆纵反间云慧龙自以功高而位不至欲引寇入
边因执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以叛世祖闻曰此必不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0261-0541d.png
然是齐人忌乐毅耳乃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
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刘义
隆计既不行复遣刺客吕玄伯购慧龙首二百户男绢
一千匹玄伯伪为反间来求屏人有所论慧龙疑之使
人探其怀有尺刀玄伯叩头请死慧龙曰各为其主也
吾不忍害此人左右皆言义隆贼心未已不杀玄伯无
以制将来慧龙曰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
仁义为干卤又何忧乎刺客遂舍之时人服其宽恕慧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0261-0542a.png
龙自以遭难流离常怀忧悴乃作祭伍子胥文以寄意
焉生一男一女遂绝房室布衣蔬食不参吉事举动必
以礼太子少傅游雅言于朝曰慧龙古之遗孝也撰帝
王制度十八篇号曰国典真君元年拜使持节宁南将
军虎牢镇都副将未至镇而卒临没谓功曹郑晔曰吾
羁旅南人恩非旧结蒙圣朝殊特之慈得在疆场效命
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不谓婴此重疾有心莫遂非
唯仰愧国灵实亦俯惭后土修短命也夫复何言身殁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0261-0542b.png
后乞葬河内州县之东乡依古墓而不坟足藏发齿而
已庶魂而有知犹希结草之报时制南人入国者皆葬
桑乾晔等申遗意诏许之赠安南将军荆州刺史谥穆
侯吏人及将士共于墓所起佛寺图慧龙及僧彬象赞
之吕元伯感全宥之恩留守墓侧终身不去
子宝兴袭爵
宝兴少孤事母至孝尚书卢遐妻崔浩女也初宝兴母
及遐妻俱孕浩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0261-0542c.png
腹为亲及婚浩为撰仪躬自监视谓诸客曰此家礼事
宜尽其美及浩被诛卢遐后妻宝兴从母也缘坐没官
宝兴亦逃避未几得出卢遐妻时官赐度河镇高车滑
骨宝兴尽卖货产自出塞赎之以归州辟治中从事别
驾举秀才皆不就闭门不交人事袭爵长社侯龙骧将
军卒子琼袭爵
琼字世珍高祖赐名焉太和九年为典寺令十六年降
侯为伯高祖纳其长女为嫔拜前军将军并州太中正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0261-0542d.png
正始中为光州刺史有受纳之响为中尉王显所劾终
得雪免神龟中除左将军兖州刺史去州归京多年沉
滞所居在司空刘腾宅西腾虽势倾朝野初不候之腾
既权重吞并邻宅增广旧居唯琼终不肯与以此久见
抑屈琼女适范阳卢道亮不听归其夫家及女卒哀恸
无已琼仍葬之别所冢不即塞常于圹内哭泣久之乃
掩当时深怪疑其秽行加以聋疾每见道俗乞丐无已
造次见之令人笑愕道逢太保广平王怀据鞍抗礼自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0261-0543a.png
言马瘦怀即以诞马并乘具与之尝诣尚书令李崇骑
马至其黄閤见崇子世哲直问继伯在否崇趋出琼乃
下崇俭而好以纸帖衣领琼哂而掣去之崇小子青肫
尝盛服(阙/)宠势亦不足恨领军元又使奴遗琼马并留
奴王诵闻之笑曰东海之风于兹坠矣孝昌三年除镇
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时琼子遵业为黄门郎
故有此授卒年七十四赠征北将军中书监并州刺史
自慧龙入国三世一身至琼始有四子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0261-0543b.png
长子遵业风仪清秀涉历经史位著作佐郎与司徒左
长史崔鸿同撰起居注迁右军将军兼散骑常侍慰劳
蠕蠕乃诣代京采拾遗文以补起居所阙与崔光安丰
王延明等参定服章及光为肃宗讲孝经遵业预讲延
明录义并应诏作释奠侍宴诗时人语曰英英济济王
家兄弟转司徒左长史黄门郎监典仪注遵业有誉当
时与中书令陈郡袁翻尚书琅邪王诵并领黄门郎号
曰三哲时政归门下世谓侍中黄门为小宰相而遵业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0261-0543c.png
从容恬素若处丘园尝著穿角履好事者多毁新履以
学之以胡太后临朝天下方乱谋避地自求徐州太后
曰王诵罢幽州始作黄门卿何乃欲徐州更待一二年
当有好处分遵业兄弟并交游时俊乃为当时所美及
尔朱荣入洛兄弟在父丧中以于庄帝有从姨兄弟之
亲相率奉迎俱见害河阴议者惜其人才而讥其躁竞
赠并州刺史著三晋记十卷
遵业子松年尚书库部郎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0261-0543d.png
韩延之字显宗南阳赭阳人魏司徒暨之后也司马德
宗平西府录事参军刘裕率伐司马休之未至江陵密
使与延之书招之延之报曰闻亲率戎马远履西畿阖
境士庶莫不怪骇何者莫知师出之名故也司马平西
体国忠贞款爱待物当于古人中求耳刘裕足下海内
之人谁不见足下此心而复欲欺诳国士天地所不容
在彼不在此矣今伐人之君啖人以利真可谓处怀期
物自有由来者矣以平西之至德宁无授命之臣乎假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0261-0544a.png
令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不复多言
裕得书叹息以示诸佐曰事人当应如此刘裕父名翘
字显宗于是延之字显宗名子为翘盖示不臣刘氏也
后奔姚兴泰常二年与司马文思来入国以延之为虎
牢镇将爵鲁阳侯初延之曾来往柏谷坞省鲁宗之墓
有终焉之志因谓子孙云河洛三代所都必有治于此
者我死不劳向北代葬也即可就此及卒子从其言遂
葬于宗之墓次延之死后五十馀年而高祖徙都其孙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0261-0544b.png
即居于墓北柏谷坞延之前妻罗氏生子措措随父入
国又以淮南王女妻延之生道仁措推道仁为嫡袭父
爵位至殿中尚书进爵西平公
袁式字季祖陈郡阳夏人汉司徒滂之后父渊司马昌
明侍中式在南历武陵王遵咨议参军与司马文思等
归姚兴泰常二年归国为上客赐爵阳夏子与司徒崔
浩一面便尽国士之交是时朝仪典章悉出于浩浩以
式博于古事每所草创恒顾访之性长者虽羁旅飘泊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0261-0544c.png
而清贫守度不失士节时人甚敬重之皆呼曰袁咨议
延和三年卫大将军乐安王范为雍州刺史诏式与中
书侍郎高允俱为从事郎中辞而获免式沉靖乐道周
览书传至于诂训仓雅偏所留怀作字释未就以天安
二年卒赠豫州刺史谥肃侯
子济袭位魏郡太守政有清称加宁远将军子侄遂居
颍川之阳夏
史臣曰刁雍才识恢远著声立事礼遇优隆世有人爵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0261-0544d.png
堂构之义也王慧龙援难自归颇历夷险抚人督众见
惮严敌世珍实有令子克播家声韩延之报书刘裕国
体在焉袁式赞礼仪崔浩时称长者一时有称信为美

 
 
 
 魏书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22a 页 WYG0261-0545a.png
 魏书卷三十八考證
刁雍传山阳王熙在邺起兵○本书南安王桢子英世
 宗时改封中山王英子熙延昌二年袭爵寻授相州
 刺史即起兵上表此处作山阳王亦互异
 
 
 
 
卷三十八 第 22b 页 WYG0261-0545b.png
 
 
 
 
 
 
 
 魏书卷三十八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