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261-049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魏书卷三十五
  齐    魏     收    撰
 列传第二十三
  崔浩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白马公玄伯之长子少好文学
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
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天兴中给事秘书转著作郎太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261-0496d.png
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
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
或终日不归太祖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
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
子常授太宗经书每至郊祠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
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浩
筮吉凶参观天文考定疑惑浩综覈天人之际举其纲
纪诸所处决多有应验恒与军国大谋甚为宠密是时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261-0497a.png
有兔在后宫验问门官无从得入太宗怪之命浩推其
咎徵浩以为当有邻国贡嫔嫱者善应也明年姚兴果
献女神瑞二年秋榖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坦因华阴公
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应大乐五十年劝太宗迁都
浩兴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
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
地民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都分家南徙恐
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榛林之间不便水土疾疫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261-0497b.png
死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沮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屈
丐蠕蠕必提挈而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阻隔恒
代千里之险虽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俱损矣
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
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服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
策也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
熟事则济矣太宗深然之曰唯此二人与朕意同复使
中贵人问浩澹曰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261-0497c.png
熟将如之何浩等对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榖若来
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太宗从之于是分民诣
山东三州食出仓榖以禀之来年遂大熟赐浩澹妾各
一人御衣一袭绢五十疋绵五十斤初姚兴死之前岁
也太史奏荧惑在匏瓜星中一夜忽然亡失不知所在
或谓下入危亡之国将为童谣妖言而后行其灾祸太
宗闻之大惊乃召诸硕儒十数人令与史官求其所诣
浩对曰案春秋左氏传说神降于莘其至之日各以其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261-0497d.png
物祭也请以日辰推之庚午之夕辛未之朝天有阴云
荧惑之亡当在此二日之内庚之与未皆主于秦辛为
西夷今姚兴据咸阳是荧惑入秦矣诸人皆作色曰天
上失星人安能知其所诣而妄说无徵之言浩笑而不
应后八十馀日荧惑果出于东井留守盘旋秦中大旱
赤地昆明池水竭童谣讹言国内諠扰明年姚兴死二
子交兵三年国灭于是诸人皆服曰非所及也泰常元
年司马德宗将刘裕伐姚泓舟师自淮泗入清欲溯河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261-0498a.png
西上假道于国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关号
曰天险一人荷戈万夫不得进裕舟船步兵何能西入
脱我乘其后还路甚难若北上河岸其行为易扬言伐
姚意或难测假其水道寇不可纵宜先发军断河上流
勿令西过又议之内朝咸同外计太宗将从之浩曰此
非上策司马休之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来久今兴
死子劣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欲入关劲躁之
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261-0498b.png
无事而我受敌今蠕蠕内寇民食又乏不可发军发军
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东州复危未若假之水
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所谓卞庄刺虎
两得之势也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
亦不失救邻之名纵使裕得关中县远难守彼不能守
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
利上策也夫为国之计择利而为之岂顾婚姻酬一女
子之惠哉假令国家弃恒山以南裕必不能发吴越之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261-0498c.png
兵与官军争守河北也居然可知议者犹曰裕西入函
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
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太宗遂从群议遣长
孙嵩发兵拒之战于畔城为裕将朱超石所败师人多
伤太宗闻之恨不用浩计二年司马德宗齐郡太守王
懿来降上书陈计称刘裕在洛劝国家以军绝其后路
则裕军可不战而克书奏太宗善之会浩在前进讲书
传太宗问浩曰刘裕西伐前军已至潼关其事如何以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261-0498d.png
卿观之事得济不浩对曰昔姚兴好养虚名而无实用
子泓又病众叛亲离裕乘其危兵精将勇以臣观之克
之必矣太宗曰刘裕武能何如慕容垂浩曰裕胜太宗
曰试言其状浩曰慕容垂承父祖世君之资生便尊贵
同类归之若夜蛾之赴火少加倚仗便足立功刘裕挺
出寒微不阶尺土之资不因一卒之用奋臂大呼而夷
灭桓元北擒慕容超南摧卢循等僭晋陵迟遂执国命
裕若平姚而还必篡其主其势然也秦地戎夷混并虎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261-0499a.png
狼之国裕亦不能守之风俗不同人情难变欲行荆扬
之化于三秦之地譬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走不可得
也若留众守之必资于寇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可以
胜残去杀今以秦之难制一二年间岂裕所能哉且可
治戎束甲息民备境以待其归秦地亦当终为国有可
坐而守也太宗曰裕已入关不能进退我遣精骑南袭
彭城寿春裕亦何能自立浩曰今西北二寇未殄陛下
不可亲御六师兵众虽盛而将无韩白长孙嵩有治国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261-0499b.png
之用无进取之能非刘裕敌也臣谓待之不晚太宗笑
曰卿量之已审矣浩曰臣尝私论近世人物不敢不上
闻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元恭之辅少主
慕容炜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太宗曰卿谓先帝如何浩曰小人管窥悬象何能见玄
穹之广大虽然太祖用漠北醇朴之人南入中地变风
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齐烈臣岂能仰名太宗曰屈
丐何如浩曰屈丐家国夷灭一身孤寄为姚氏封殖不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261-0499c.png
思树党彊邻报雠雪耻乃结忿于蠕蠕背德于姚兴撅
竖小人无大经略正可残暴终为人所灭耳太宗大悦
语至中夜赐浩御缥醪酒十觚水精戎盐一两曰朕味
卿言若此盐酒故与卿同其旨也三年彗星出天津入
太微经北斗络紫微犯天棓八十馀日至汉而灭太宗
复召诸儒术士问之曰今天下未一四方岳峙灾咎之
应将在何国朕甚畏之尽情以言勿有所隐咸共推浩
令对浩曰古人有言夫灾异之生由人而起人无衅焉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261-0499d.png
妖不自作故人失于下则变见于上天事恒象百代不
易汉书载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正与今同国家主
尊臣卑上下有序民无异望唯僭晋卑削主弱臣彊累
世陵迟故桓元逼夺刘裕秉权彗孛者恶气之所生是
为僭晋将灭刘裕篡之之应也诸人莫能易浩言太宗
深然之五年裕果废其主司马德文而自立南镇上裕
改元赦书时太宗幸东南潟卤池射鸟闻之驿召浩谓
之曰往年卿言彗星之占验矣朕于今日始信天道初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261-0500a.png
浩父疾笃浩乃剪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
命求以身代叩头流血岁馀不息家人罕有知者及父
终居丧尽礼时人称之袭爵白马公朝廷礼仪优文策
诏军国书记尽关于浩浩能为杂说不长属文而留心
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
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过数
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子所作
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之书以乱先王之教袁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261-0500b.png
生所谓家人筐箧中物不可扬于王庭也太宗恒有微
疾怪异屡见乃使中贵人密问于浩曰春秋星孛北斗
七国之君皆将有咎今兹日蚀于胃昴尽光赵代之分
野朕疾弥年疗治无损恐一旦奄忽诸子并少将如之
何其为我设图后之计浩曰陛下春秋富盛圣业方融
德以除灾幸就平愈且天道悬远或消或应昔宋景见
灾修德荧惑退舍愿陛下遣诸忧虞恬神保和纳御嘉
福无以闇昧之说致损圣思必不得已请陈瞽言自圣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261-0500c.png
化龙兴不崇储贰是以永兴之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
东宫选公卿忠贤陛下素所委仗者使为师傅左右信
臣简在圣心者以充宾友入总万几出统戎政监国抚
军六柄在手若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颐神养寿进
御医药万岁之后国有成主民有所归则奸宄息望旁
无觊觎此乃万世之令典塞祸之大备也今长皇子焘
年渐一周明睿温和众情所系时登储副则天下幸甚
立子以长礼之大经若须并待成人而择倒错天伦则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261-0500d.png
生履霜坚冰之祸自古以来载籍所记兴衰存亡鲜不
由此太宗纳之于是使浩奉策告宗庙命世祖为国副
主居正殿临朝司徒长孙嵩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
为左辅坐东厢西面浩与太尉穆观散骑常侍丘堆为
右弼坐西厢东面百寮总已以听焉太宗避居西宫时
隐而窥之听其决断大悦谓左右侍臣曰长孙嵩宿德
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安
同晓解俗情明练于事穆观达于政要识吾旨趣崔浩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261-0501a.png
博闻彊识精于天人之会丘堆虽无大用然在公专谨
以此六人辅相吾与汝曹游行四境伐叛柔服可得志
于天下矣群臣时奏所疑太宗曰此非我所知当决之
汝曹国主也会闻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虎牢滑台浩
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
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帅师侵齐闻
齐侯卒乃还君子犬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义
足以动诸侯今国家亦未能一举而定江南宜遣人吊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261-0501b.png
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布义风于天下令德之事也若
此则化被荆扬南金象齿羽毛之珍可不求而自至裕
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率拒战功不可必不如
缓之待其恶稔如其彊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扬
威可不劳士卒而收淮北之地太宗锐意南伐诘浩曰
刘裕因姚兴死而灭其国裕死我伐之何为不可浩固
执曰兴死二子交争裕乃伐之太宗大怒不从浩言遂
遣奚斤南伐议于监国之前曰先攻城也先略地也斤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261-0501c.png
曰请先攻城浩曰南人长于守城苻氏攻襄阳经年不
拔今以大国之力攻其小城若不时剋挫损军势敌得
徐严而来我怠彼锐危道也不如分军略地至淮为限
列置守宰收敛租榖滑台虎牢反在军北绝望南救必
沿河东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公孙表请先图其
城斤等济河先攻滑台经时不拔表请济师太宗怒乃
亲南巡拜浩相州刺史加左光禄大夫随军为谋主及
车驾之还也浩从太宗幸西河太原登憩高陵之上下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261-0501d.png
临河流傍览川域慨然有感遂与同寮论五等郡县之
是非考秦始皇汉武帝之违失好古识治时伏其言天
师寇谦之每与浩言闻其论古治乱之迹常自夜达旦
竦意敛容无有懈倦既而叹美之曰斯言也惠皆可底
行亦当今之皋繇也但世人贵远贱近不能深察之耳
因谓浩曰吾行道隐居不营世务忽受神中之诀当兼
修儒教辅助太平真君继千载之绝统而学不稽古临
事闇昧卿为吾撰列王者治典并论其大要浩乃著书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261-0502a.png
二十馀篇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先以复
五等为本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世祖虽
知其能不免群议故出浩以公归第及有疑议召而问
焉浩纤妍白晰如美妇人而性敏达长于谋计常自比
张良谓已稽古过之既得归第因欲修服食养性之术
而寇谦之有神中录图新经浩因师之始光中进爵东
郡公拜太常卿时议讨赫连昌群臣皆以为难唯浩曰
往年以来荧惑再守羽林皆成钩已其占秦亡又今年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261-0502b.png
五星并出东方利以西伐天应人和时会并集不可失
也世祖乃使奚斤等击蒲坂而亲率轻骑袭其都城大
获而还及世祖复讨昌次其城下收众伪退昌鼓噪而
前舒阵为两翼会有风雨从东南来扬沙昏冥宦者赵
倪进曰今风雨从贼后来我向彼背天不助人又将士
饥渴愿陛下摄骑避之更待后日浩叱之曰是何言欤
千里制胜一日之中岂得变易贼前行不止后已离绝
宜分军隐出掩击不意风道在人岂有常也世祖曰善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261-0502c.png
分骑奋击昌军大溃初太祖诏尚书郎邓渊著国记十
馀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逮于太宗废而不述神麚二
年诏集诸文人撰录国书浩及弟览高谠邓颖晁继范
亨黄辅等共参著作叙成国书三十卷是年议击蠕蠕
朝臣内外尽不欲行保太后固止世祖世祖皆不听唯
浩赞成策略尚书令刘洁左仆射安原等乃使黄门侍
郎仇齐推赫连昌太史张渊徐辩说世祖曰今年己巳
三阴之岁岁星袭月大白在西方不可举兵北伐必败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261-0502d.png
虽尅不利于上又群臣共赞和渊等云渊少时尝谏苻
坚不可南征坚不从而败今天时人事都不和协何可
举动世祖意不决乃召浩令与渊等辩之浩难渊曰阳
者德也阴者刑也故日蚀修德月蚀修刑夫王者之用
刑大则陈诸原野小则肆之市朝战伐者用刑之大者
也以此言之三阴用兵盖得其类修刑之义也岁星袭
月年饥民流应在他国远期十二年太白行苍龙宿于
天文为东不妨北伐渊等俗生志意浅近牵于小数不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261-0503a.png
达大体难与远图臣观天文比年以来月行掩昴至今
犹然其占三年天子大破旄头之国蠕蠕高车旄头之
众也夫圣明御时能行非常之事古人语曰非常之原
黎民惧焉及其成功天下晏然愿陛下勿疑也渊等惭
而言曰蠕蠕荒外无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
民不可臣而使轻疾无常难得而制有何汲汲而苦劳
士马也浩曰渊言天时是其所职若论形势非彼所知
斯乃汉世旧说常谈施之于今不合事宜也何以言之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261-0503b.png
夫蠕蠕者旧是国家北边叛隶今诛其元恶收其善民
令复旧役非无用也漠北高凉不生蚊蚋水草美善夏
则北迁田牧其地非不可耕而食也蠕蠕子弟来降贵
者尚公主贱者将军大夫居满朝列又高车号为名骑
非不可臣而畜也夫以南人追之则患其轻疾于国兵
则不然何者彼能远走我亦能远逐与之进退非难制
也且蠕蠕往数入国民吏震惊今夏不乘虚掩进破灭
其国至秋复来不得安卧自太宗之世迄于今日无岁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261-0503c.png
不警岂不汲汲乎哉世人皆谓渊辩通解数术明决成
败臣请试之问其西国未灭之前有何亡徵知而不言
是其不忠若实不知是其无术时赫连昌在座渊等自
以无先言惭赧而不能对世祖大悦谓公卿曰吾意决
矣亡国之臣不可与谋信矣哉而保太后犹难之复令
群臣于保太后前评议世祖谓浩曰此等意犹不伏卿
善晓之令悟既罢朝或有尤浩者曰今吴贼南寇而舍
之北伐行师千里其谁不知若蠕蠕远遁前无所获后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261-0503d.png
有南贼之患危之道也浩曰不然今年不摧蠕蠕则无
以禦南贼自国家并西国以来南人恐惧扬声动众以
卫淮北彼北我南彼劳我息其势然矣比破蠕蠕往还
之间故不见其至也何以言之刘裕得关中留其爱子
精兵数万良将劲卒犹不能固守举军尽没号哭之声
至今未已如何正当国家休明之世士马彊盛之时而
欲以驹犊齿虎口也设令国家与之河南彼必不能守
之自量不能守是以必不来若或有众备边之军耳夫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261-0504a.png
见瓶水之冻知天下之寒尝肉一脔识镬中之味物有
其类可推而得也且蠕蠕恃其绝远谓国家力不能至
自宽来久故夏则散众放畜秋肥乃聚背寒向温南来
寇抄今出其虑表攻其不备大军卒至必惊骇星分望
尘奔走牡马护群牝马恋驹驱驰难制不得水草未过
数日则聚而困敝可一举而灭暂劳永逸长久之利时
不可失也唯患上无此意今圣虑已决发旷世之谋如
何止之陋矣哉公卿也诸军遂行天师谓浩曰是行也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261-0504b.png
如之何果可克乎浩对曰天时形势必克无疑但恐诸
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及军入
其境蠕蠕先不设备民畜布野惊怖四奔莫相收摄于
是分军搜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凡所俘虏及获
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高车杀蠕蠕种类归降
者三十馀万落虏遂散乱矣世祖沿弱水西行至涿邪
山诸大将果疑深入有伏兵劝世祖停止不追天师以
浩曩日之言固劝世祖穷讨不听后有降人言蠕蠕大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261-0504c.png
檀先被疾不知所为乃焚烧穹庐科车自载将数百人
入山南走民畜窘聚方六十里中无人领统相去百八
十里追军不至乃徐徐四遁唯此得免后闻凉州贾胡
言若复前行二日则尽灭之矣世祖深恨之大军既还
南贼竟不能动如浩所量浩明识天文好观星变常置
金银铜铤于酢器中令青夜有所见即以铤画纸作字
以记其异世祖每幸浩第多问以异事或仓卒不及束
带奉进蔬食不暇精美世祖为举匕箸或立尝而旋其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261-0504d.png
见宠爱如此于是引浩出入卧内加侍中特进抚军大
将军左光禄大夫赏谋谟之功世祖从容谓浩曰卿才
智渊博事朕祖考忠著三世朕故延卿自近其思尽规
谏匡予弼予勿有隐怀朕虽当时迁怒若或不用久久
可不深思卿言也因令歌工历颂群臣事在长孙道生
传又召新降高车渠帅数百人赐酒食于前世祖指浩
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
胸中所怀乃踰于甲兵朕始时虽有征讨之意而虑不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261-0505a.png
自决前后克捷皆此人导吾令至此也乃敕诸尚书曰
凡军国大计卿等所不能决皆先咨浩然后施行俄而
南藩诸将表刘义隆大严欲犯河南请兵三万先其未
发逆击之因诛河北流民在界上者绝其乡导足以挫
其锐气使不敢深入诏公卿议之咸言宜许浩曰此不
可从也往年国家大破蠕蠕马力有馀南贼震惧常恐
轻兵奄至卧不安席故先声动众以备不虞非敢先发
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261-0505b.png
非行师之时且彼先严有备必坚城固守屯军攻之则
粮食不给分兵肆讨则无以应敌未见其利就使能来
待其劳倦秋凉马肥因敌取食徐往击之万全之计胜
必可克在朝群臣及西北守将从陛下征讨西灭赫连
北破蠕蠕多获美女珍宝马畜成群南镇诸将闻而生
羡亦欲南抄以取资财是以披毛求瑕妄张贼势冀得
肆心既不获听故数称贼动以恐朝廷背公存私为国
生事非忠臣也世祖从浩议南镇诸将复表贼至而自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261-0505c.png
陈兵少简幽州以南戍兵佐守就漳水造船严以为备
公卿议者佥然欲遣骑五千并假署司马楚之鲁轨韩
延之等令诱引边民浩曰非上策也彼闻幽州已南精
兵悉发大造舟船轻骑在后欲存立司马诛除刘族必
举国骇扰惧于灭亡当悉发精锐来备北境后审知官
军有声无实恃其先聚必喜而前行径来至河肆其侵
暴则我守将无以禦之若彼有见机之人善设权谲乘
间深入虞我国虚生变不难非制敌之良计今公卿欲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261-0505d.png
以威力攘贼乃所以招令速至也夫张虚声而召实害
此之谓矣不可不思后悔无及我使在彼期四月前还
可待使至审而后发犹未晚也且楚之之徒是彼所忌
将夺其国彼安得端坐视之故楚之往则彼来止则彼
息其势然也且楚之等琐才能招合轻薄无赖而不能
成就大功为国生事使兵连祸结必此之群矣臣尝闻
鲁轨说姚兴求入荆州至则散败乃不免蛮贼掠卖为
奴使祸及姚泓已然之效浩复陈天时不利于彼曰今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261-0506a.png
兹害气在扬州不宜先举兵一也午岁自刑先发者伤
二也日蚀灭光昼昏星见飞鸟堕落宿值斗牛忧在危
亡三也荧惑伏匿于翼轸戒乱及丧四也太白未出进
兵者败五也夫兴国之君先修人事次尽地利后观天
时故万举而万全国安而身盛今义隆新国是人事未
周也灾变屡见是天时不协也舟行水涸是地利不尽
也三事无一成自守犹或不安何得先发而攻人哉彼
必听我虚声而严我亦承彼严而动两推其咎皆自以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261-0506b.png
为应敌兵法当分灾迎受害气未可举动也世祖不能
违众乃从公卿议浩复固争不从遂遣阳平王杜超镇
邺琅邪王司马楚之等屯颍川于是贼来遂疾到彦之
自清水入河溯流西行分兵列守南岸西至潼关世祖
闻赫连定与刘义隆悬分河北乃治兵欲先讨赫连群
臣曰义隆犹在河中舍之西行前寇未可必剋而义隆
乘虚则失东州矣世祖疑焉问计于浩浩曰义隆与赫
连定同恶相招连结冯跋牵引蠕蠕规肆逆心虚相唱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261-0506c.png
和义隆望定进定待义隆前皆莫敢先入以臣观之有
似连鸡不得俱飞无能为害也臣始谓义隆军来当屯
住河中两道北上东道向冀州西道冲邺如此则陛下
当自致讨不得徐行今则不然东西列兵径二千里一
处不过数千形分势弱以此观之儜儿情见止望固河
自守免死为幸无北度意也赫连定残根易摧拟之必
仆尅定之后东出潼关席卷而前则威震南极江淮以
北无立草矣圣策独发非愚近所及愿陛下西行勿疑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261-0506d.png
平凉既平其日宴会世祖执浩手以示蒙逊使曰所云
崔公此是也才略之美当今无比朕行止必问成败决
焉若合符契初无失矣后冠军将军安颉军还献南俘
因说南贼之言云义隆敕其诸将若北国兵动先其未
至径前入河若其不动住彭城勿进如浩所量世祖谓
公卿曰卿辈前谓我用浩计为谬惊怖固谏常胜之家
始皆自谓踰人远矣至于归终乃不能及迁浩司徒时
方士祁纤奏立四王以日东西南北为名欲以致祯吉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261-0507a.png
除灾异诏浩与学士议之浩对曰先王建国以作蕃屏
不应假名以为其福夫日月运转周历四方京都所居
在于其内四王之称实奄邦畿名之则逆不可承用先
是纤奏改代为万年浩曰昔太祖道武皇帝应天受命
开拓洪业诸所制置无不循古以始封代土后称为魏
故代魏兼用犹彼殷商国家积德著在图史当享万亿
不宜假名以为益也纤之所闻皆非正义世祖从之是
时河西王沮渠牧犍内有贰意世祖将讨焉先问于浩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261-0507b.png
浩对曰牧犍恶心已露不可不诛官军往年北伐虽不
尅获实无所损于时行者内外军马三十万匹计在道
死伤不满八千岁常羸死恒不减万乃不少于此而远
方承虚便谓大损不能复振今出其不意不图大军卒
至必惊骇骚扰不知所出擒之必矣且牧犍劣弱诸弟
骄恣争权从横民心离解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
秦凉成灭之国也世祖曰善吾意亦以为然命公卿议
之弘农王奚斤等三十馀人皆曰牧犍西垂下国虽心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261-0507c.png
不纯臣然继父职贡朝廷接以蕃礼又王姬釐降罪未
甚彰谓且羁縻而已今士马劳止宜可小息又其地卤
斥略无水草大军既到不得久停彼闻军来必完聚城
守攻则难拔野无所掠于是尚书古弼李顺之徒皆曰
自温圉河以西至于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积雪深
一丈馀至春夏消液下流成川引以溉灌彼闻军至决
此渠口水不通流则致渴乏去城百里之内赤地无草
又不任久停军马斤等议是也世祖乃命浩以其前言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261-0507d.png
与斤共相难抑诸人不复馀言唯曰彼无水草浩曰汉
书地理志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若无水草何以畜牧
又汉人为居终不于无水草之地筑城郭立郡县也又
雪之消液才不敛尘何得通渠引漕溉灌数百万顷乎
此言大诋诬于人矣李顺等复曰耳闻不如目见吾曹
目见何可共辨浩曰汝曹受人金钱欲为之辞谓我目
不见便可欺也世祖隐听闻之乃出亲见斤等辞旨严
厉形于神色群臣乃不敢复言唯唯而已于是遂讨凉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261-0508a.png
州而平之多饶水草如浩所言乃诏浩曰昔皇祚之兴
世隆北土积德累仁多历年载泽流苍生义闻四海我
太祖道武皇帝协顺天人以征不服应期拨乱奄有区
夏太宗承统光隆前绪釐正刑典大业维新然荒域之
外犹未宾服此祖宗之遗志而贻功于后也朕以𦕈身
获奉宗庙战战兢兢如临渊海惧不能负荷至重继名
丕烈故即位之初不遑宁处扬威朔裔扫定赫连逮于
神麚始命史职注集前功以成一代之典自尔已来戎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261-0508b.png
旗仍举秦陇克定徐兖无尘平逋寇于龙川讨孽竖于
凉域岂朕一人获济于此赖宗庙之灵群公卿士宣力
之效也而史阙其职篇籍不著每惧斯事之坠焉公德
冠朝列言为世范小大之任望君存之命公留台综理
史务述成此书务从实录浩于是监秘书事以中书侍
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续成前纪至于损益褒
贬折衷润色浩所总焉及恭宗始总百揆浩复与宜都
王穆寿辅政事时又将讨蠕蠕刘洁复致异议世祖逾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261-0508c.png
欲讨之乃召问浩浩对曰往击蠕蠕师不多日洁等各
欲回还后获其生口云军还之时去贼三十里是洁等
之计过矣夫北土多积雪至冬时常避寒南徙若因其
时潜军而出必与之遇则可擒获世祖以为然乃分军
为四道诏诸将俱会鹿浑海期日有定而洁恨计不用
沮误诸将无功而还事在洁传世祖西巡诏浩与尚书
顺阳公兰延都督行台中外诸军事世祖至东雍亲临
汾曲观叛贼薛永宗垒进军围之永宗出兵欲战世祖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261-0508d.png
问浩曰今日可击不浩曰永宗未知陛下自来人心安
闲北风迅疾宜急击之须臾必碎若待明日恐其见官
军盛大必夜遁走世祖从之永宗溃灭车驾济河前驱
告贼在渭北世祖至洛水桥贼已夜遁诏问浩曰盖吴
在长安北九十里渭北地空榖草不备欲渡渭南西行
何如浩对曰盖吴营去此六十里贼魁所在击蛇之法
当须破头头破则尾岂能复动宜乘势先击吴今军往
一日便到平吴之后回向长安亦一日而至一日之内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261-0509a.png
未便损伤愚谓宜从北道若从南道则盖吴徐入北山
卒未可平世祖不从乃渡渭南吴闻世祖至尽散入北
山果如浩言军无所克世祖悔之后以浩辅东宫之勤
赐缯絮布帛各千段著作令史太原闵湛赵郡郤标素
谄事浩乃请立石铭刋载国书并勒所注五经浩赞成
之恭宗善焉遂营于天郊东三里方百三十步用功三
百万乃讫世祖蒐于河西诏浩诣行在所议军事浩表
曰昔汉武帝患匈奴彊盛故开凉州五郡通西域劝农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261-0509b.png
积榖为灭贼之资东西迭击故汉未疲而匈奴已敝后
遂入朝昔平凉州臣愚以为北贼未平征役不息可不
徙其民案前世故事计之长者若迁民人则土地空虚
虽有镇戍适可禦边而已至于大举军资必乏陛下以
此事阔远竟不施用如臣愚意犹如前议募徙豪彊大
家充实凉土军举之日东西齐势此计之得者浩又上
五寅元历表曰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经论
语诗尚书春秋礼记周易三年成讫复诏臣学天文星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0261-0509c.png
历易式九宫无不尽看至今三十九年昼夜无废臣禀
性弱劣力不及健妇人更无馀能是以专心思书忘寝
与食至乃梦共鬼争义遂得周公孔子之要术始知古
人有虚有实妄语者多真正者少自秦始皇烧书之后
经典绝灭汉高祖以来世人妄造历术者有十馀家皆
不得天道之正大误四千小误甚多不可言尽臣悯其
如此今遭陛下太平之世除伪从真宜改误历以从天
道是以臣前奏造历今始成讫谨以奏呈唯恩省察以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0261-0509d.png
臣历术宣示中书博士然后施用非但时人天地鬼神
知臣得正可以益国家万世之名过于三皇五帝矣事
在律历志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
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初
郤标等立石铭刋国记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
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有司按验浩
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伏受赇其秘书
郎吏已下尽死浩始弱冠大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0261-0510a.png
不曜华采故时人未知逸妻王氏刘义隆镇北将军王
仲德姊也每奇浩才能自以为得婿俄而女亡王深以
伤恨复以少女继婚逸及亲属以为不可王固执与之
逸不能违遂重结好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释典
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及浩幽执置之
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
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
验也初浩构害李顺基萌已成夜梦秉火爇顺寝室火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0261-0510b.png
作而顺死浩与室家群立而观之俄而顺弟息号哭而
出曰此辈吾贼也以戈击之悉投于河寤而恶之以告
馆客冯景仁景仁曰此真不善也非复虚事夫以火爇
人暴之极也阶乱兆祸复已招也商书曰恶之易也如
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乎且兆始恶者有
终殃积不善者无馀庆厉阶成矣公其图之浩曰吾方
思之而不能悛至是而族浩既工书人多托写急就章
从少至老初无惮劳所书盖以百数必称冯代彊以示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0261-0510c.png
不敢犯国其谨也如此浩书礼势及其先人而妙巧不
如也世宝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模楷浩母卢氏谌孙
女也浩著食经叙曰余自少及长耳目闻见诸母诸姑
所修妇功无不蕴习酒食朝夕养舅姑四时祭祀虽有
功力不任僮使常手自亲焉昔遭丧乱饥馑仍臻饘蔬
糊口不能具其物用十馀年间不复备设先妣虑久废
忘后生无知见而少不习业书乃占授为九篇文辞约
举婉而成章聪辨彊记皆此类也亲没之后值国龙兴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0261-0510d.png
之会平暴除乱拓定四方余备位台铉与参大谋赏获
丰厚牛羊盖泽赀累巨万衣则重锦食则梁肉远惟平
生思季路负米之时不可复得故序遗文垂示来世始
浩与冀州刺史颐荥阳太守模等年皆相次浩为长次
模次颐三人别祖而模颐为亲浩恃其家世魏晋公卿
常侮模颐模谓人曰桃简正可欺我何合轻我家周儿
也浩小名桃简颐小名周儿世祖颇闻之故诛浩时二
家获免浩既不信佛道模深所归向每虽粪土之中礼
卷三十五 第 30a 页 WYG0261-0511a.png
拜形像浩大笑之云持此头颅不净处跪是胡神也
史臣曰崔浩才蓺通搏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
此其所以自比于子房也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
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勤亦茂哉谋虽
盖世威未震主末途邂逅遂不自全岂鸟尽弓藏民恶
其上将器盈必槩阴害贻祸何斯人而遭斯酷悲夫
 
 
卷三十五 第 30b 页 WYG0261-0511b.png
 
 
 
 
 
 
 
 魏书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31a 页 WYG0261-0512a.png
 魏书卷三十五考證
崔浩传必称冯代彊○(臣人龙/)按急就篇有冯汉彊魏
 起漠北以汉彊为讳故改云代强魏初国号曰代故
 也颜师古曰急就篇序曰避讳改易渐就芜舛正指
 此郦道元水经注广汉并作广魏即其例也
 
 
 
卷三十五 第 31b 页 WYG0261-0512b.png
 
 
 
 
 
 
 
 魏书卷三十五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