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春秋正义卷第六 桓公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 颖达 等奉
  敕撰
三年注经之至嬴县 正义曰桓公元年二年十年十八年凡四
年于春有王九年春无王无月其馀十三年虽春有月悉皆无王
榖梁传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
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
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二年有王正与夷之卒也十
年有王正终生之䘚也十八年书王范宁注云此年书王以王法
终治桓之事先儒多用榖梁之说贾逵云不书王弑君易祊田成
宋乱无王也元年治桓二年治督十年正曹伯十八年终始桓杜
以正是王正历从王出故以为王者班历史乃书王明此历天王
之所班也其或废法违常失不班历则诸侯之史不淂书王言此
十三年无王皆王不班历故也刘炫规过云然天王失不班历经
不书王乃是国之大事何淂传无异文又昭二十三年以后王室
卷六 第 1b 页
有子朝之乱经皆王岂是王室犹能班历又襄二十七年再失闰
杜云鲁之司历顿置两闰又哀十三年十二月螽杜云季孙虽闻
仲尼之言而不正历如杜所历既天王所班鲁人何淂擅改又子
朝奔楚其年王室方定王位犹且未定诸侯不知所奉复有何
人尚能班历昭二十三年秋乃书天王居于狄泉则其春未有
王矣时未有王历无所出何故其年亦书王也若春秋之历必
是天王所班则周之错失不关于鲁鲁人虽或知之无由辄得改
正襄二十七年传称司历过再失闰者是周司历也鲁司历也
而杜释例云鲁之司历始觉其谬顿置两闰以应天正若历为王
班当一论王命宁敢专置闰月改易岁年哀十二年十二月螽
仲尼曰火犹西流司历过也杜于释例又云季孙虽闻此言犹
不即改明年复螽于是始悟十四年春乃置闰欲以补正时历
既言历为王班又称鲁人辄改改之不惮于王亦复何须王历杜
之此言自相矛楯以此说难淂而通又案春秋经之阙文甚多其
事非一亦如夫人有氏无姜有姜无氏及大雨霖廧咎如溃之
卷六 第 2a 页
类也此无王者正是阙文耳今删定知此不书王非是经之阙文
必以为失不班历者杜之所据虽无明文若必阙文止应一事两
事而已不应一公之内十四年并阙王字杜以周礼有颁告朔于
邦国都鄙以有成文故为此说但齐桓晋文以前翼戴天子王室
虽微犹能班历至灵王景王以后王室卑微历或诸侯所为亦遥
禀天子正朔所以有子朝之乱经仍称王不责人所不得也犹如
大夫之卒公疾在外虽不与小㪘亦同书日之限然则司历之过
鲁史所改据此而言有何可责列君不寻此旨横生异同以规杜
过恐非其义也 注既尽至不见 正义曰食既者谓日光尽也
故云既尽也月体无光侍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
望为日光所照反淂夺月光者历家之说当日之冲有大如日者
谓之闇虚闇虚当月则月必灭光故为月食张衡灵宪曰当曰
之冲光常不合是谓闇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是言日夺
月光故月食也若是日夺月光则应每望常食而望亦有不食者
由其道度异也日月异道有时而交则相犯故日月递食交在
卷六 第 2b 页
望前朔则日食望则月食交有望后望则月食后月朔则日食交
正在朔则日食既前后望不食交正在望则月食既前后朔不
食大率一百七十三日有馀而道始一交非交则不相侵犯故朔
望不常有食也道不正交则日斜照月故月光更盛道若正交
则日冲当月故月光即灭譬如火斜照水日斜照镜则水镜
之光旁照他物若使镜正当日水正当火则水镜之光不能有照
日之夺月亦犹是也日月同会道度相交月掩日光故日食日
夺月光故月食言月食是日光所冲日食是月体所映故日食
常在朔月食常在望也食有上下者行有高下谓月在日南从
南入食南下北高则食起于下月在日北从北入食则食发于
高是其行有高下故食不同也故异义云月高则其食亏于上
月下则其食亏于下也日月之体大小正同相掩密者二体相近
正映其形故光淂溢出而中食也相掩疏者二体相远月近而
日远自人望之则月之所映者广故日光不复能见而日食既
也日食者实是月映之也但日之所在则月体不见圣人不
卷六 第 3a 页
言月采食日而云有物食之以自食为文阙于所不见也注礼
君至卿逆 正义曰天子尊无与敌不自亲逆使卿逆而上公临
之诸侯则亲逆有故淂使卿八年祭公逆王后于纪传曰礼也是当
使人天子不亲逆也襄十五年传曰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
卿不行非礼也是知天子之礼当使卿逆而上公临之也礼记哀
公问曰冕而亲迎不巳重乎孔子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
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巳重乎此对哀公指言鲁事
是诸侯正礼当亲逆也庄二十四年公如齐逆女丘明不为之传
以其淂礼故也文四年逆妇姜于齐传曰卿不行非礼也以卿不
行为非礼知君有故得使卿逆也 有年正义曰年训为稔
谓岁为年者取其岁榖一孰之义故禾稼既收农功毕入以其
岁礼于常故史书有年于策此书有年宣十六年书大有年
榖梁传曰五榖皆孰为有年五榖大孰为大有年杜取榖梁为说
其义亦当然也周礼疾医以五榖餋病郑玄云五榖麻黍稷麦
豆即月令五时所食榖也贾云桓恶而有年礼异之也言有非
卷六 第 3b 页
其所宜有案昭元年传曰国无道而年榖和孰天赞之也是言
岁礼为佐助之非妖异之物也君行既恶泽不下流遇有礼年
辄以为异是则无道之世唯宜有大饥不宜有礼年非上天祐
民之本意也且言有不宜有传无其说释例曰刘贾许因有年
大有年之经有鸲鹆来巢书所无之传以为经诸言有皆不宜
有之辞也据经螟螽不书有传发于鲁之无鸲鹆不以有字为
例也经书十有一年十有一月不可谓不宜有此年不宜有此月
也螟螽俱是非常之灾亦不可谓其宜有也 传注武公至之
右 正义曰武公庄伯子韩万庄伯弟世本世家文也周礼戎仆
掌驭戎车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故知御为戎仆右是戎车之
右也 注汾隰汾水边 正义曰释例曰汾水出大原故汾阳县
东南至晋阳县西南经西河平阳至河东汾阳县入河尔雅释地
云下湿曰隰知汾隰汾水边也 注骖騑马 正义曰说文云
騑骖旁马是騑骖为一也初驾马者以二马夹辕而巳又驾一马
与两服为参故谓之骖又驾一马乃谓之驷故说文云骖驾三
卷六 第 4a 页
马也驷一乘也两服为主以渐参之两旁二马遂名为骖故揔举
一乘则谓之驷指其騑马则谓之骖诗称两骖如舞二马皆称骖
礼记称说骖而赙之一马亦称骖是本其初参遂以为名也骖马
在衡外挽靷每絓于木由颈不当衡故也名騑者以驷马有騑騑
之容故少仪云騑騑翼翼是也 注公不至礼也正义曰此成昏
谓聘文姜也诗刺鲁桓公不能禁制文姜云取妻如之何匪媒不
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言桓公以媒淂文姜此云不由媒者公亲
会齐侯必无媒也诗举正法以刺上传据实奉以解经故不同耳
注昏礼至其义正义曰公子遂逆女传言尊君命是奉时君之
命也此言脩先君之好是称先君为辞也翚遂俱是逆女传文各
言其一是互举其义昏礼纳采辞曰某有先人之礼使某也请纳
采其纳徵辞曰某有先人之礼使某也请纳徵是男家辞也主人
醴宾辞曰子为事故至于某之室某有先人之礼请醴从者是
女家辞也彼士礼也故称先人若诸侯则称先君以此知其言必
称先君以为礼辞 凡公至送之 正义曰昏以相敌为耦先以敌
卷六 第 4b 页
国为文然后于大国小国辨其所异姊妹于敌国犹上卿送之于
大国则上卿必矣且姊妹礼于先君不以所嫁轻重虽则小国亦
使上卿送也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文承公子之下谓送公子非
送姊妹也周礼序官唯有中大夫无上大夫也礼记王制曰诸侯
之上大夫卿郑玄云上大夫曰卿则上大夫即卿也又无上大夫
矣而此云上大夫者诸侯之制三卿五大夫五人之中又复分为
上下成三年传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
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
是分大夫为上下也 注古者至释之正义曰经书来聘传言
致夫人是行聘礼而致之也故知使大夫随加聘问得所以存谦
敬序殷勤也其意言不堪事宗庙则欲以之皈也成九年季孙行
父如宋致女与此事同而文异故辨之云在鲁而出则曰致女在
他国而来则揔曰聘是详内略外之文传嫌其不同故以致夫人
释之 注为明至北县 正义曰地理志云冯翊临晋县芮乡故
芮国也河东郡河北县诗魏国也世本芮魏皆姬姓尚书顾命成
卷六 第 5a 页
王将崩有芮伯为卿士名谥不见魏之初封不知何人闵元年晋
献公灭魏芮则不知谁灭之 四年注冬猎至书地 正义曰冬
猎曰狩尔雅释天文也易比卦九五王用三驱失前禽郑玄云
王者习兵于蒐狩驱禽而射之三则巳法军礼也失前会者谓禽
在前来者不逆而射之旁去又不射唯背走者顺而射之不中
则巳是其所以失之用兵之法亦如之降者不杀奔者不禦皆
为敌不敌巳加以仁恩餋威之道是说三驱之事也狩猎之礼
唯有三驱故知行三驱之正礼得田猎之常时故传曰书时礼也
善其淂时明礼皆无违矣周之春正月建子即是夏之仲冬也
周礼大司马中冬教大阅遂以狩田是田狩从夏时也释例曰三
王异正朔而夏数为淂天虽在周伐于言时举事皆据夏正故公以
春狩而传曰书时礼也隐五年公矢鱼于棠传曰言远地也僖二十
八年天王狩于河阳传曰言非其地也举地名者皆言其非地
故知此郎非国内之狩地故书地也若国内狩地大野是也哀
十四年传曰西狩于大野经不书大野明其淂常地故不书耳
卷六 第 5b 页
由此而言则狩于禚蒐于红及比蒲昌间皆非常地故书地也田
狩之地须有常者古者民多地狭唯在山泽之间乃有不殖之地
故天子诸侯必于其封内择隙地而为之僖三十三年传曰郑之
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是其诸国各有常狩之处违其常处
则犯害居民故书地以讥之 注宰官至放此 正义曰周礼天
官有大宰小宰宰夫知宰是官也传言父在故名知伯纠是名
自然渠为氏矣周礼大宰卿小宰中大夫宰夫下大夫未知伯
纠是何宰也贬之乃书名则于法当书字但中下大夫例皆
书字则此宰高下犹未可量故注直言王官之宰不指小宰
宰夫慎疑故也诗称济济多士书戒无旷庶官为政有三择人
为急王官之宰当以才授位今其父居官而使子摄职是王者
轻侮爵位遭人则可故书名以讥之纠之出聘事由于王而贬纠
者王不应授纠纠不应受使二者俱有其过贬纠亦所以责王
如宰咺之比也春秋编年之书四时毕具乃淂为年此无秋冬
知是史阙文也旧史先阙故仲尼困之膏肓何休以为左氏宰
卷六 第 6a 页
渠伯纠父在故名仍叔之子何以不名又仍叔之子以为父在称
子伯纠父在何以不称子郑箴之云仍叔之子者讥其幼弱故略
言子不名之至于伯纠能堪聘事私觌又不失子道故名且字
也郑氏所箴与杜同云伯纠名且字非杜义传注郎非至合礼
 正义曰春秋之世狩猎多矣见于经者无数事焉良由淂时
淂地则常事不书故也以获麟在于大野淂地则不书其地知地
时并淂则例皆不书此书公狩于郎必是有所讥刺所刺之意在
于失常地也但传于棠与河阳已云言非其地则非地之责于理
已见而此狩淂时恐并时亦刺駮出合礼而非礼自明故注申其
意言郎非狩地唯时合礼以时合礼 地非礼也公羊传曰常事
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公羊说诸侯游戏不得过郊故有
远近之言左氏无此义要言远者亦是讥其失常地也 五年注
未同至两书 正义曰僖二十三年传例曰赴以名则亦书之检
经传鲁未与陈盟而书鲍名知其来赴以名故也隐八年蔡侯考
父卒注云盖春秋前与惠公盟故赴以名案史记年表隐之元年
卷六 第 6b 页
是陈桓公之二十三年则桓公亦淂与惠公盟而云未同盟者以
蔡侯之卒去惠尚近故疑与惠公盟此去惠公年月巳远且自隐
公以来陈鲁未尝交好于惠公之世亦似无盟故以未同盟解之
也以长历推之知甲戌巳丑别月而赴者并言正月故两书其
曰而共言正月若其各以月赴亦应两书其月但此异年之事
设令两以月赴则当于四年云十二月甲戌陈侯鲍卒五年正
月己丑陈侯鲍卒 注外相至故书 正义曰传言朝经言如
知知即朝也下文州公如曹与此相类故云外相朝皆言如也
鲁出朝聘例言如独言外朝者经有公朝王所以不尽云公如故
独云外也朝聘而谓之如者尔雅释诂云如往也朝者两君相
见揖让两楹之间聘者使卿通问邻国执圭以致君命据行礼
而为言也鲁之君臣出适他国始行即书于策未知成礼以否
经每有在涂乃复是礼未必成故直云如言其往彼国耳不果
必成朝聘也公朝王所则朝讫乃书故指朝言之此齐郑朝纪
亦应朝讫乃告但略外故言如耳外相朝例不书而此独书
卷六 第 7a 页
 者传言𣣔以袭纪纪人知之明其惧而告鲁故书也 注仍叔
 至出聘 正义曰天子大夫例皆书字仍氏叔字知是天子大夫
 也公羊榖梁皆以仍叔之子为父老代父从政左氏直云弱也言
 其幼弱不言父在则是代父嗣位非父在也伯纠身未居官摄
 行父事故称名以贬之此子虽巳嗣位而未堪从政故系父以讥
 之讥王使童子出聘也苏氏用公羊榖梁之义以为父老来聘
 非父没义或当然 注蚣蝑至故书 正义曰释虫云蜤螽蚣
 蝑杨雄方言云春黍谓之蚣蝑陆机毛诗疏云幽州人谓之舂箕
 舂箕即舂黍蝗类也长而青股鸣者或谓似蝗而小班黑其股状
 如玫瑁又五月中以两股相切作声闻十数步尔雅又有蟿
 螽上螽樊光云皆蚣蝑之属然则螽之种类多故言属以包
 之传称凡物不为灾不书知此为灾故书 州公如曹 正
 义曰周礼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男二百
 里男一百里隐五年公羊传曰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
 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然则三公之外爵称公者唯二王之后
卷六 第 7b 页
𣏌与宋耳此州公及僖五年晋人执虞公并是小国而淂称公者
郑玄王制注以为殷地三等百里七十里五十里武王克殷虽
制五等之爵而因殷三等之地及周公制礼大国五百里小国
百里所因殷之诸侯亦以功黜陟之其不满者皆益之地为百里
焉是以周世有爵尊而国小爵卑而国大者言爵尊国小盖指
此州公虞公也案虞是克啇始封非为殷之馀国郑玄之言
不可通于此矣杜之所解亦无明言唯世族谱云虞姬姓武
王克啇封虞仲之庶孙以为虞仲之后处中国为西吴后世谓
之虞公服虔云春秋前以黜陟之法进爵为公未知孰是
或可尝为三公之官若虢公之属故称公也以其无文故
备言之刘炫难服云周法二王之后乃淂称公虽复周公
大公之勋齐桓晋文之霸位止通侯未升上等州有何功得
迁公爵若其爵淂称公土亦应广安得爵为上公地仍小国
若地被兼黜爵亦宜减安得地既削小爵尚尊崇此则理之
不通也 注不书至陶县 正义曰如者朝也以朝出国不淂
卷六 第 8a 页
书奔外朝不书以因来向鲁故书其本也世本州国姜姓曹
国伯爵谱云曹姬姓文王子叔振铎之后也武王封之陶丘今
济阴定陶县是也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之元年也伯阳立
十五年鲁哀公之八年而宋灭曹地理志云济阴郡定陶县
诗曹国是也 传公疾病正义曰郑玄论语注云病谓疾益
困也 注夺不使知王政 正义曰隐三年传称王贰于虢谓
𣣔分政于虢不复专住郑伯也及平王崩周人将卑虢云政即
周郑交恶未淂与之八年传曰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于
是始与之政共郑伯云王政矣九年传曰郑伯为王左卿士然
则虢公为右卿士与郑伯夹辅王也此年王夺郑伯政全夺与
虢不使郑伯复知王政故郑伯积恨不复朝王 注曼伯檀
伯 正义曰十五年传曰郑伯因栎人杀檀伯昭十一年传曰郑
京栎实杀曼伯知一人也 注司马至陈法 正义曰史记称齐
景公之时有田穰苴善用兵景公尊之位为大司马六国时齐威
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乃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
卷六 第 8b 页
附穰苴其中凡一百五十篇号曰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是
彼文也五人为伍周礼司马序官文也 注旝旃至号令
正义曰旝之为旃事无所出说者相传为然成二年传张侯
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是在军之士视将旗以进退
也今命二拒令旝动而鼓望旗之动鼓以进兵明旝是可观之
物又旝字从于旌旗之类故知旝为旃也周礼司常通帛为旃故
云通帛为之谓通用一绛帛无画饰也郑玄云凡旌旗有军众者画
异物无者帛而巳乡遂大夫或载旃或载物众属军史无所
将如郑之意则将不淂建旃而此军淂有旃者僖二十八年传
曰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是知战必有旃故
以旝为旃也郑氏之言自谓治兵之时出军所建不废战陈之
上犹自用旃指麾今时为军犹以旌麾号令故云盖今大将之麾
执以为号令也贾逵以旝为发石一曰飞石引范蠡兵法作飞
石之事以證之说文亦云建大木置石其上发以机以追敌与
贾同也案范蠡兵法虽有飞石之事不言名为旝也发石
卷六 第 9a 页
非旌旗之比说文载之于部而以飞石解之为不类矣且三军之
众人多路远发石之动何以可见而使二拒准之为击鼓侯也
注以旃说为长故从之 注祭足至非也 正义曰隐元年
传称祭仲上云祭仲足此云祭足十一年传云祭封人仲足此人
虽名字互见而不知孰字孰名公羊以仲为字左氏先儒亦以为
字但春秋之例诸侯之卿嘉之乃书字十一年经书祭仲而事
无可嘉注意以仲为名故云名仲字仲足释例曰伯仲叔季固
人字之常然古今亦有以为名者而公羊守株专谓祭氏以仲
为字既谓之字无辞以善之因托以行权人臣而善其行权逐
君是乱人伦坏大教也说左氏者知其不可更云郑人嘉之以
字告故书字此为因有告命之例𣣔以苟免未是春秋之实也
宰渠伯纠萧叔大以皆以伯叔为名则仲亦名也传文曰祭仲
足或偏称仲或偏称足盖名仲字足也是辨其名仲之意也凡
传所记事必有意存焉此丁宁说郑言其志在苟免知其意言
王讨之非也 注仍叔至末秋 正义曰此子来聘虽不言聘意
卷六 第 9b 页
盖为将伐郑而遣告鲁也经在伐郑之上传在伐郑之下明其必
有深意故注者原之以为童子将命无速反心久留在鲁故经
书夏聘传释之于未秋讥其夏至而秋末反也下句更言
秋大雩则秋末为末注云末秋者上有秋王以诸侯伐郑此仍
叔之文在秋事之末故云末秋也下文更云秋者自为𣣔显天时
更别言秋 注十二至凡事正义曰上既言秋王以诸侯伐郑
而此复言秋故解之方发雩祭之例须辨雩祭之月𣣔显言天
时以指怠慢之事故重言秋异于凡事凡事则不须每事重举
时也襄二十六年重言秋者被注自释中间有初不言秋则嫌
楚客过在他年注言凡至南郊正义曰下三句谓雩尝烝也
雩是祭天尝烝祭宗庙此无祭地而言祭地者因天连言地耳
周礼天神曰祀地祇曰祭人鬼曰享对则别为三名散则揔为一
号礼诸侯不得祭天鲁以周公之故淂郊祀上帝故雩亦祀帝书
传皆不言鲁淂祭地盖不祭地也鲁不祭地而注言天地者以发
凡言例虽因鲁史经文然凡之所论揔包天子及诸国则凡公
卷六 第 10a 页
嫁女于天子诸卿皆行及王曰小童之例是也此凡祀亦揔包
天子及诸国则有祭地之文故杜连言之释例云凡祀举郊云烝
尝则天神地祗人鬼之祭皆通其他群祀不录可知也礿祠及地
祇经无其事故不备言亦约文以相包也礿祠之祭过则亦书但
无过时者故经不书耳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其传曰言始发蛰也
故汉氏之始以启蛰为正月中雨水为二月节及大初以后更改
气名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以迄于今踵而不改令历
正月雨水中四月小满中八月秋分中十月小雪中注皆以此四
句为建寅建已建酉建亥之月则启蛰当雨水龙见当小满
始杀当秋分闭蛰当小雪晋世之历亦以雨水为正月中而释例
云历法正月节立春启蛰为中气者因传有启蛰之文故远取
汉初气名𣣔令传与历合其馀三者不可强同其名虽则不同
其法理亦不异故释例云案历法有启蛰惊蛰而无龙见始杀
闭蛰比古人所名不同然其法推不淂有异传曰火伏而后蛰者
毕此谓十月始蛰也至十一月则遂闭之犹二月之惊蛰既启之
卷六 第 10b 页
后遂惊而走出始蛰之后又自闭塞也是言启蛰为正月中闭蛰
为十月中也注以闭蛰为十月而释例云十一月遂闭之者以正
月半蛰虫启户二月初则惊而走出十月半蛰虫始闭十一月
初遂闭之传称四者皆举中气言其至此中气则卜此祭次月
初气仍是祭限次月中气乃为过时既以闭蛰为建亥之月又
言十一月则遂闭之欲见闭蛰以后冬至以前皆淂烝祭也故
释例云孟献子曰启蛰而郊郊而后耕耕谓春分也言淂启蛰
当卜郊不应过春分也春分以前皆淂郊则冬至以前皆得烝
也释例又曰僖公襄公夏四月卜郊但讥其非所宜卜而不讥其
四月不可郊也以建卯之月犹可郊知建子之月犹可烝也正
由节却月前未涉后月中气故耳本不举月为限而举侯以言
者释例曰凡十二月而节气有二十四共通三百六十六日分
为四时间之以闰月故节未必恒在其月初而中气亦不淂
恒在其月之半是以传举天宿气节为文而不以月为正也
土功作者不必月日故亦言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
卷六 第 11a 页
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此其大准也是言凡候天时皆不以
月为其节有参差故也若周礼不举天象故以月为正大
司马职曰中夏献禽以享礿中冬献禽以享烝言四时之祭
不淂后仲月非谓孟月不淂祭也释例曰周礼祭宗庙以四
仲盖言其下限也下限至于仲月则上限起于孟月烝起建
亥之月则尝起建申之月此言始杀而尝谓建酉之月亦是
下限也若仲是下限则周之正月淂为烝祭春秋之例淂常
不书而八年书正月烝者释例云经书正月烝淂仲月之时
也其夏五月复烝此为过烝若但书夏五月烝则唯可知其
非时故先发正月之烝而继书五月烝以示非时并明再烝
渎也然仲月虽不过时而月节有前有却若使节前月郤
即为非礼此秋大雩是建午之月耳而传言不时明涉其
中气故讥之释例云龙星之体毕见谓立夏之月淂此月则当
卜祀过步次节则以过而书故秋雩书不时此涉周之立秋
节也言涉立秋节者谓涉立秋之月中气节也过涉次节
卷六 第 11b 页
亦谓中节非初节也若始涉初节则不讥之矣如此传注必是
建寅之月方始郊天周之孟春未淂郊也礼记明堂位曰鲁
君孟春乘大辂戴弧韣以祀帝于郊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
公于大庙季夏周之六月即孟春是周之正月矣又杂记云
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
于祖七月而禘献子为之如彼记文则鲁郊周之孟春而传
言启蛰而郊者礼记后人所录其言或中或否未必所言皆是正
礼襄七年传孟献子曰启蛰而郊礼记左传俱称献子而记言
日至传言启蛰一人两说必有谬者若七月而禘献子为之
时应有七月禘矣烝尝过则书禘过亦应书何以献子之时
不书七月禘也是知献子本无此言不得云礼记是而左传非也
明堂位言正月郊者盖春秋之未鲁稍僭侈见天子冬至祭天
便以正月祀帝记者不察其本遂谓正月为常明堂位后世之
书其未章云鲁君臣未尝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
也春秋之世三君见弑髽而吊士有诔俗变多矣尚云无之
卷六 第 12a 页
此言既诬见郊亦难信以此知记言孟春非正礼也郑玄注书
多用谶纬言天神有六地祇有二天有天皇大帝又有五方之
帝地有昆崙之山神又有神州之神大司乐冬至祭于圜丘者
祭天皇大帝北辰之星也月令四时迎气于四郊所祭者祭五
德之帝大微宫中五帝坐星也春秋纬文耀钩云大微宫有
五帝坐星苍帝其名曰灵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
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五德之帝谓此也其夏正郊
天祭其所感之帝焉周人木德祭灵威仰也鲁无冬至之
祭唯祭灵威仰耳唯郑玄立此为义而先儒悉不然故王肃作
圣證论引群书以證之言郊则圜丘圜丘即郊天体唯一安淂
有六天也晋武帝王肃之外孙也泰始之初定南北郊祭一地
一天用王肃之义杜君身处晋朝共遵王说集解释例都不言
有二天然则杜意天子冬至所祭鲁人启蛰而郊犹是一天
但异时祭耳此注直云祀天南郊不言灵威仰明与郑异
也刘炫云夏正郊天后稷配也冬至祭天圜丘以帝喾配也
卷六 第 12b 页
注龙见至膏雨 正义曰天官东方之星尽为苍龙之宿见谓
合昏见也雩之言远也远为百榖祈膏雨远者䂊为秋收言
意深远也榖之种类多故诗每言百榖举成数也雨之润物
若脂膏然故谓甘雨为膏雨襄十九年传曰百榖之仰膏
雨是也传直言云而经书大雩者贾逵云言大别山川之雩
盖以诸侯雩山川鲁淂雩上帝故称大月令云大雩帝用
盛乐是雩帝称大雩也此龙见而雩定在建巳之月而月令
记于仲夏章者郑玄云雩之正当以四月凡周之秋五月之
中而早亦脩雩祀而求雨因著正雩于此月失之矣杜君以为
月令秦法非是周典颍子严以龙见即是五月释例日月令
之书出自吕不韦其意欲为秦制非古典也颍氏因之以为
龙见五月五月之时龙星已过于见此为强牵天宿以附会
吕不韦之月令非所据而据既以不安且又自违左氏传称秋
大雩书不时此秋即颍氏之五月而忘其不时之文而欲以雩祭
是言月令不得与传合也郑玄礼注云雩之言吁也言吁嗟哭
卷六 第 13a 页
泣以求雨也郊雩俱是祈榖何独雩为吁嗟旱而脩雩言吁嗟
可矣四月常雩于时未旱何当已吁嗟也贾服以雩为远故杜
从之也 注建酉至宗庙正义曰尝者荐于宗庙以尝新
为名知必待嘉榖孰乃为之也诗称八月其穫穫刈嘉榖在于
八月知始杀为建酉之月阴气始杀也释例引诗蒹葭苍苍白
露为霜以證始杀百草也月令孟秋白露降季秋霜始降然则
七月有白露八月露结九月乃成霜时寒有渐岁事稍成八月
嘉榖孰所荐之物备故以建酉之月荐尝于宗庙案月令
孟秋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则似七月榖孰矣七
月当尝祭而云建酉之月乃尝祭者以上下准之始杀尝祭
实起于建申之月今云建酉者言其下限然杜独于尝祭举下
限者以秋物初孰孝子之祭必待新物故特举下限而言之哀
十三年子服景伯谓吴大宰曰鲁将以十月尝祭之验也何
上帝先公季辛而毕彼虽恐吴之辞亦是八月尝祭之验也何
则于时会吴在夏公至在秋景伯言然之时秋之初也若尝在
卷六 第 13b 页
建申当言九月不应远指十月知十月是尝祭之常期周之十
月是建酉之月也建酉是下限耳若节前月却孟秋物成亦
可以孟秋尝祭故释例云周礼四仲月言其下限若建申得
尝何以释例又云始杀而尝谓建酉之月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又以始杀唯建酉之月者以贾服始杀唯据孟秋不通建
酉之月故释例破贾服而为此言也先此则不可十四年八月
乙亥尝乃是建未之月故注云先其时亦过也 注建
亥至备矣 正义曰传称火伏而后蛰者毕周礼季秋内火
则火以季秋入而孟冬伏是虫以孟冬蛰故知闭蛰是建亥
之月也王制云昆虫未蛰不以火田郑玄云昆明也盟虫者得
阳而生得阴而藏阴阳即寒温也祭统注云昆虫谓温生寒死
之虫也是蛰虫谓之昆虫也月令仲春云蛰虫咸动启户始
出出言启户故蛰言闭户尔雅释诂云烝众也知万物皆成可
荐者众故名此祭为烝 卜日至慢也 正义曰祭必当卜卜
有吉否不吉则当改卜次旬故不可期以一日卜不过三故限以一月
卷六 第 14a 页
过涉次月之节则书之以讥其慢 六年大阅 正义曰公狩
于郎公狩于禚皆书公大蒐大阅不书公者周礼虽四时教战而
遂以田猎但蒐阅车马未必皆因田猎田猎从禽未必皆阅车
马何则怠慢之主外作禽荒岂待教战方始猎也公及齐人
狩于禚乃与邻国共猎必非自教民战以矣鱼于棠非教战之
事主为游戏而斥言公则狩于郎禚亦主为游戏故特书公也
大蒐大阅国之之常礼公身虽在非为游戏如此之类例不书
公定十四年大蒐于比蒲邾子来会公公身在蒐而经不书
公知其法所不书以其国家大事非公私𣣔故也且比蒲昌间皆
举蒐地此不言地者盖在国简阅未必田猎昭十八年郑人简
兵大蒐在于城内此亦当在城内 注齐为至车马 正
义曰大阅之礼在于仲冬令农时阅兵必有所为传不言其意
故注者原之于时四邻与鲁无怨又竟无征伐之处诸侯戍齐
经所不见而传说郑忽怒事于大阅之上及十年郑与齐卫
来战于郎知此大阅是惧郑忽而畏齐人故以非时简车
卷六 第 14b 页
马也 注佗立至二年 正义曰杀陈佗传无文不言无
传者以传说此事在庄二十二年不是全无其事故不言
无传 注桓公至生也 正义曰适妻长子于法当为大
子故以大子之礼举之由举以正礼故史书于策古人之立大
子其礼虽则无文盖亦待其长大特加礼命如今之临轩策
拜始生之时未得即为大子也以其备用正礼故书其生
未得命故不言大子也杜云十二公唯子同是适夫人之
长子又云文公哀公其母并无明文未知其母是适以否盖
其父未为君之前巳生纵令是适亦不书也释例云据公衡之
年成公又非穆姜所生杜此注云子同是适夫人之长子
备用大子之礼故史书之然则虽适夫人之长子不用大子
之礼亦不书也 传注随国至随县 正义曰世夲
随国姬姓不知始封为谁随以此年见传僖二十年经书楚
人伐随自是以后遂为楚之私属不与诸侯会同至定四
年吴入郢昭王奔随随人免之卒后楚国楚人德之使列诸国哀
卷六 第 15a 页
年随侯见经其后不知为谁所灭 以为至其君 正义曰言
此计今虽益以为在后图谋也言季梁之諌不过一见从耳少
师得其君心君将必用其计若用少师则此谋必合故请示弱
以希日之利 天方授楚 正义曰楚之先君熊绎始封于楚
在蛮夷之间食子男之地至此君始疆盛威服邻国似有天
助故云天方授楚 臣闻至可也 正义曰臣闻小国之能敌
大国也必小国得道大国淫辟如是乃得为敌也其意言随未
有道而楚未为淫辟随不能敌楚也既言随未有道更说为
道之事道犹道路行不失正名之曰道施于人君则治民事神
使之得所乃可称为道矣故云所谓道者忠恕于民而诚信于
神也此覆说忠信之义于文中心为忠言中心爱物也人言为
信谓言不虚妄也在上位者思利于民𣣔民之安饱是其忠也
祝官史官正其言辞不欺诳鬼神是其信也今随国民皆饥馁
而君快情𣣔是不思利民是不忠也祝史诈称功德以祭鬼神是
不正言辞是不信也无忠无信不可谓道小而无道何以敌大君
卷六 第 15b 页
𣣔敌之臣不知其可也欲君之下楚也 注牲牛至日盛 正
义曰诸侯祭用大牢祭以三牲为主知牲为三牲牛羊豕也周礼
牧人掌共祭祀之牲牷祭用纯色故知牷谓纯色完全言毛体全
具也曲礼曰豚曰腯肥肥腯共文知腯亦肥也重言肥腯者古人自有
复语耳服虔云牛羊曰肥豕曰腯案礼记豚亦称肥非独牛羊也粢
是黍稷之别名亦为诸榖之揔号祭之用米黍稷为多故云
黍稷曰粢粢是榖之体也盛谓盛于器故云在器曰盛对曰夫民
至于难 正义曰鬼神之情依人而行故云夫民神之主也
以民和乃神说故圣王先成其民而后致力于神言餋民使成
就然后致孝享由是告神之辞各有成百姓之意祭之所用有
牲有食有酒耳圣人文饰辞义为立嘉名以告神季梁举其
告辞解其告意故奉牲以告神日博硕肥腯者非谓所祭之
牲广大肥充而巳乃言民之畜产尽肥充皆所以得博硕肥
腯者由四种之谓故又申说四种之事四谓者第一谓民力
普偏安存故致第二畜之硕大滋息民力普存所以致之者由
卷六 第 16a 页
民无劳役餋畜以时故六畜硕大蕃多滋息民力普存又
致弟三不有疾病疥癣所以然者由民力普存身无疲苦
故所餋六畜饮食以理埽刷依法故皮毛身体无疥廯疾病
民力普存又致第四备腯咸有所以然者由民力普存人皆逸
乐种餋畜群牲备有也奉盛以告神曰絜粢礼盛者非
谓所祭之食絜净礼多而巳乃言民之粮食尽丰多也言
礼絜者谓其春夏秋三时农之要节为政不害于民得使尽
力耕耘自事生产故百姓和而年岁礼也奉酒醴以告神曰嘉
栗旨酒者非谓所祭之酒栗善味美而巳乃言百姓之情上
下皆善美也言嘉旨者谓其国内上下群臣及民皆有善德
而无违上之心若民心不和则酒食腥秽由上下皆善故酒
食馨香非言酒食馨香无腥膻臭秽乃谓民德馨香无
谗䛕邪恶也所谓馨香揔上三者由是王者将说神心先和民
志故务其三时使农无废业脩其五教使家道协和亲其九
族使内外无怨然后致其絜敬之祀于神明矣于是民俗大和
卷六 第 16b 页
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战无不克今民各有心或𣣔从主或
𣣔叛君不得为无违上之心而鬼神乏主百姓饥馁民力彫竭
不得为年岁礼也民既不和则神心不说君虽独礼其何福
之有神所不福民所不与以此敌大必丧其师君且脩政抚其
民人而亲兄弟之国以为外援如是则庶几可以免于祸
难也告牲肥硕言民畜多告粢礼絜言民食多告酒嘉
旨不言民酒多而言民德善者酒之与食俱以米粟为之于盛
巳言年礼故于酒变言嘉德重明民和之意 注虽告所阙
 正义曰刘炫云杜以博硕肥腯据牲体而言季梁推此出
理嫌其不实故云其实皆当兼此四谓又民力普存非畜之
形貌而季梁以之解情又申之民刀适完则得生养六畜故六
畜既大而滋息也博硕言其形状大蕃滋言其生乳多硕大
蕃滋皆复语也瘯蠡畜之小病故以为疥癣之疢也不疾
者犹言不患此病也 注嘉善至敬也 正义曰嘉善释诂文
也杜训栗为谨敬言善敬为酒案诗实颖实栗与田事相连
卷六 第 17a 页
故栗为穗貌此栗与嘉善旨酒相类故栗为谨敬之心即论语
云使民战栗与此相似刘炫以栗为穗貌而规杜过于理恐非
注父义至子孝 正义曰父母于子并为慈但父主教训母主抚养
抚养在于恩爱故以慈为名教训爱而加教故以义为称义者
宜也教之义方使得其宜弟之于兄亦宜为友但兄弟相于乃
有长幼尊卑故分出其弟使之为共言敬其兄而友爱 注禋
絜至族者也 正义曰释诂云禋敬也故以禋为絜敬十一年注
云絜齐以享谓之禋意亦与此同也汉世儒者说九族有二异
义今礼戴尚书欧阳说九族乃异姓有属者父族四五属之内
为一族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巳女昆弟适人者与其
子为一族巳之子子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族三母之父姓为一族
母之母姓为一族母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妻之
父姓为一族妻之母姓为一族古尚书说九族者从高祖至玄孙
凡九皆同姓谨案礼缌麻三月以上思之所及礼为妻父母有服
明在九族中九族不得但施于同姓郑駮云玄之闻也妇人皈
卷六 第 17b 页
宗女子虽适人字犹系姓明不得与父兄为异族其子则然昏
礼请期辞曰唯是三族之不虞欲及今三族未有不亿度之事
而迎妇也如此所云三族不当有异姓异始其服皆总礼杂
记下缌麻之服不禁嫁女取妇是为异姓不在族女明矣周
礼小宗伯掌三族之别名丧服小记说服之义曰亲亲以三
为五以五为九以此言之知高祖至玄孙昭然察矣是郑从
古尚书说以九族为高祖至玄孙也此注所云犹是礼戴欧阳
等说以郑玄駮云女子不得与父兄为异族故简去其母唯取
其子以服重者为先耳其意亦不异也不从古学与郑说者此
言亲其九族诗刺不亲九族必以九族者疏远恩情巳薄故
刺其不亲而美其能亲耳高祖至父巳之所禀承也子至玄孙
巳之所生育也人之于此谁或不亲而美其能亲也诗刺弃
其九族岂复上遗父母下弃子孙哉若言弃其九族谓弃
其出高祖出曾祖者然则岂亦弃其出曾孙出玄孙者乎又
郑玄为昏必三十而娶则人年九十始有曾孙其高祖玄孙
卷六 第 18a 页
无相及之理则是族终无九安得九族而亲之三族九族族
名虽同而三九数异引三族以难九族为不相值矣若缘三及九
则三九不异设使高祖丧玄孙死亦应不得为昏礼何不言九
族之不虞也以此知九族皆外亲有服而异族者也注班次至阙
文 正义曰刘炫云在戍受馈而使鲁为班明鲁人在矣襄五
年戍陈书经此戍齐亦宜书今不书经疑史阙文以史策本阙
仲尼不得书之十年说此云北戎病齐诸侯救之或可鲁亦
往救但传无事之验鲁必不救不须解之 注大牢至适也
正义曰大牢牢之大者三牲牛羊豕具为大牢仪礼少牢馈
食之礼以羊豕为少牢以牲多少称大少也诗公刘曰执豕于
牢周礼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
是牢者养牲之处故因以为名郑玄诗笺云系养曰牢是
其义也礼记内则曰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文在三日
负子之上则三日之内接之矣记云凡接子择日郑云虽三日
之内必选其吉焉是三日之内择日接之为子接母故记称
卷六 第 18b 页
接子此传举之之下即云接以大牢亦以接子为文其实接母
故云以礼接夫人重适也郑玄云接读为捷捷胜也谓食其母
使补虚强气也此言以礼接之则与郑异也内则又云接
子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牢国君世子大牢其非冢子则
皆降一等 注礼世至乳母正义曰四方以上皆内则文也
内则又云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食谓乳也故以乳母
言之郑玄云桑弧蓬矢本大古也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
士妻大夫之妾谓时自有子者定本直云射四方无天地案
礼云桑弧蓬矢六今无天地误也贾逵云桑者木中之众蓬
者草中之乱取其长大统众而治乱 注世子至之妇
正义曰乃降以上皆内则文也郑玄云子升自西阶则人君见
世子于路寝也见妾子就侧室凡子生皆就侧室以其生于侧
室见于路寝故从外而升阶也襄二年葬齐姜传曰齐侯使诸
姜宗妇来送葬诸姜是同姓之女知宗妇是同宗之妇也
公与夫人共命之故使宗妇侍夫人 注若文至名发 正义
卷六 第 19a 页
曰周本纪称大见季历生昌有圣瑞乃言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
昌乎则是大王见其有瑞度其当兴故名之日昌欲今昌盛周
也其度德命发则无以言之服虔云谓若大王度德命文王曰
昌文王命武王曰发似其有旧说也旧说以为文王见武王之
生以为必发兵诛暴故名曰发 注若孔至尼丘 正义曰
孔子世家云叔梁纥与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生而首上污
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是其象尼丘也 注若伯至曰鲤正义曰家
语本姓篇云孔子年十九娶于宋并官氏一岁而生伯鱼伯鱼生
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孔子荣君之赐因名子曰鲤字伯鱼此
注不言昭公赐而云人有馈之者如家语则伯鱼之生当昭公
九年昭公庸君孔子尚少未必能尊重圣人礼其生子取其意
而遗其人疑其非昭公故 注国君至名也 正义曰下云以国则
废名以国不可易须废名不讳若以他国为名则不须自废名
也且春秋之世晋侯周卫侯郑陈侯吴卫侯晋之徒皆以他国
为名以此知不以国者谓国君之子不得自以本国为名不以山
卷六 第 19b 页
川者亦谓国内之山川下云以山川则废主谓废国内之所主
祭也若他国山川则非其主不须废也此虽因公之问而对以
此法曲礼亦云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则诸言不以者臣民亦不得以也此注以其言国故特云国君
子耳其实虽非国君之子亦不得以国为名其言废名废礼
之徒唯谓国君之子若使臣民之名国家不为之废也然则
臣民之名亦不以山川而孔子鲁人尼丘鲁山得以丘为名
者盖以其有象故特以类命非常例也 注隐痛至祥也
正义曰郑玄云隐疾衣中之疾也谓若黑臀黑肱矣疾在外
者虽不得言尚可指擿此则无时可辟俗语云隐疾难为医案
周语单襄公曰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黑
曰使有晋国故命之曰黑臀此与叔虞季友复何以异而云
不得名也且黑臀黑肱本非疾病以證隐疾非其类矣诗称
如有隐忧是隐为痛也以痛疾为名则不祥之甚故以为辟
不祥 注畜牲六畜 正义曰尔雅释畜于马牛羊豕狗鸡之
卷六 第 20a 页
下题曰六畜故郑众服虔皆以六畜为马牛羊豕犬鸡周礼
牧人掌牧六牲郑玄亦以马牛等六者为之然则畜牲一物养
之则为畜共用则为牲故并以六畜解六牲注币玉帛正义
曰周礼小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
以黼然则币玉帛者谓此圭璋璧琮帛锦绣黼之属也以币
以币为玉帛则器者非徒玉器服虔以为俎豆罍彝牺象之
属皆不可以为名也周人至讳之正义曰自殷以往未有讳
法讳始于周周人尊神之故为之讳名以此讳法敬事明神故
言周人以讳事神子生三月为之立名终久必将讳之故须豫
有所辟为下诸废张本也终将讳之谓死后乃讳之 注君父
至斥言正义曰君父之名固非臣子所斥谓君父生存之时
臣子不得斥其名也礼称父前子名君前臣名郑玄云对至
尊无大小皆名是对文则弟可以名兄对君则子可以名父
非此则不可也文十四年传曰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
也终不曰公曰夫巳氏注云犹言某甲是斥君名也彼以不顺
卷六 第 20b 页
故斥其名知平常不斥君也成十六年传曰栾书将载晋侯
针曰书退国有大任焉得专之注云在君前故子名其父彼以
对君故名其父知平常不斥父也虽不斥其名犹未是为讳
曲礼曰卒哭乃讳郑玄云敬鬼神之名也讳辟也生者不相辟
名卫侯名恶大夫有石恶君臣同名春秋不非是其未为之
讳故得与君同名但言及于君则不斥君名耳既言生巳不斥
死复为之加讳𣣔表为讳之节故言然以形之礼既卒哭以
木铎徇曰舍故而讳新自寝门至于库门皆礼记檀弓文也
既引其文更解其意谓舍亲尽之祖而讳新死者也亲尽谓高
祖之父服绝庙毁而亲情尽也卒哭之后则以鬼神事之故
言以讳事神又解终将讳之所讳世数自父上至高祖皆不敢
斥言此谓天子诸侯礼也曲礼曰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
事父母则外讳王父母郑玄云此谓庶人适士以上庙事祖虽
不逮事父母犹讳祖以其立庙事之无容不为之讳也天子诸侯
立亲庙四故高祖以下皆为讳亲尽乃舍之既言以讳事神则
卷六 第 21a 页
是神名必讳文三名昌武王名发诗雍禘大祖祭文王之庙也
其经曰克昌厥后周公制礼醢人有昌本之菹七月之诗周公
所作经曰一之日觱发烝民诗曰四方爰发皆不以为讳而得
言之者古人讳者临时言语有所辟耳至于制作经典则直言
不讳曲礼曰诗书不讳临文不讳是为诗为书不辟讳也由
作诗不讳故祭得歌之尚书牧誓云今予发武成云周王发武
王称名告众史官录而不讳知于法不当讳也金縢云元孙
某独讳者成王启金縢之书亲自读之讳其父名口改为某既读
之复史官始录依王所读遂即云某武成牧誓则宣诸众
人宣讫即录故因而不改也古者讳名不讳字礼以王父字
为氏明其不得讳也屈原云朕皇考曰伯庸是不讳之验也
注国不至废名 正义曰国名受之天子不可辄易若以国为
名终䘚之后则废名不讳若未卒之前误以本国为名则改
其所名晋之先君唐叔封唐燮父称晋若国不可易而晋得改
者盖王命使改之 注改其山川之名 正义曰废主谓废其
卷六 第 21b 页
所主山川之名不废其所主之祭知者汉文帝讳恒改北岳为
常山讳名不废岳是也刘炫云废主谓废其所主山川不复更
得共祀故须改其山川之名鲁改二山是其事也 废祀废
礼 正义曰祀以牲为主无牲则祀废器币以行礼器少则礼
阙祀虽用器少一器而祀不废且诸礼皆用器币故以废礼揔
之 注二山至名山 正义曰晋语云范献子聘于鲁问具敖
之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
也是其以乡名山也礼称舍故而讳新亲尽不复更讳计献
子聘鲁在昭公之世献武文讳久已舍矣而尚以乡对者当讳
之时改其山号讳虽巳舍山不复名故依本改名以其乡对犹司
徒司空虽历世多而不复故名也然献子言之不为失礼而云
名其二讳以自尤者礼入国而问禁入门而问讳献子入鲁不问
故以之为惭耳注物类也谓同日 正义曰鲁世家云桓公六
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之曰同是知同物为同日也言物
类者辨此以为类命也
卷六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