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a 页 WYG0728-023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经略卷四上
            明 郑若曾 撰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a 页 WYG0728-0233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b 页 WYG0728-0233b.png
  松江府总论
云间自古大兵不经之地而惟岛寇之变为可忧盖东
南二面皆滨于海贼易登犯且居苏常上游为浙西外
捍是以罹患独深于他郡也其守禦之法有三重焉守
金山卫青村南汇二所独树营蔡庙胡家柘林川沙等
堡循海塘而东北者陆路也守吴淞江黄浦口自东北
而西南者水路也此第一重也守三林周浦曹泾张泾
等镇为海塘声援者第二重也守闵行乌泥朱泾等港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a 页 WYG0728-0233c.png
使贼不得渡浦而西者第三重也之三者吴淞之守为
尤要盖岛寇之来水陆并进若守浦断舟海塘之寇岂
能飞渡哉其势必由吴淞江口冲入不问原来贼船与
掳吾民船一潮可至耳必以阖郡水兵悉力禦此斯上
策矣
  元韶按松郡负海枕江民生其间多秀而敏尚清
  雅饰玩好境内皆然而畏首事喜随众信鬼惑讼
  家招异徒盗之招也悉力以守浦口者防其溃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b 页 WYG0728-0233d.png
  一溃则退保郡城难以遏其冲矣慎三重而严吴
  淞其攘外宁内之上务乎(按察司佥事/郑元韶识)
  松江府疆界考
松江古扬州之域天文斗分野禹贡三江既入其一为
松江此郡名所本也周武王封仲雍曾孙周章于吴松
江为吴地吴自寿梦益昌大始筑华亭为停留宿会之
所华亭之名著于斯矣周元王时越灭吴地属越显王
时楚灭越封春申君于故吴城地属楚秦始皇罢侯国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a 页 WYG0728-0234a.png
置郡县会稽郡治吴领县二十六松江为娄县地汉高
帝封从兄贾为荆王更会稽郡为荆国后以封兄子濞
为吴国国除复为郡王莽改娄县为娄治光武中兴仍
为娄县顺帝分浙以西为吴郡领县十三娄𨽻焉梁武
帝天监中置信义郡治常熟省娄县入焉大同初析故
娄地立昆山县治在今华亭地析海盐东北境置前京
胥浦二县寻省胥浦入前京(前京在今华亭东八十里/以地近京浦故名胥浦在)
(今华亭西南胥浦乡其地有坛步平江花绪等名/又侯景尝以前京并海盐立武原郡事见梁书)陈初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b 页 WYG0728-0234b.png
以昆山前京属吴郡寻立海宁郡以前京𨽻之后主分
吴郡置吴州以海宁𨽻之隋文帝罢吴州及信义郡改
吴郡为苏州而以前京入常熟后复置昆山县𨽻苏州
唐武德九年析前京地入海盐天宝十载吴郡太守赵
居贞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立华亭县移
昆山县治于马鞍山华亭始自为县(按今平湖县尚存/华亭乡系海盐分)
(𨽻则居贞所割北境止还华亭故地而犹/未尽也姑苏志又云长洲亦割地入华亭)仍属苏州会
昌四年升华亭为上县僖宗幸蜀为海寇王腾所据钱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a 页 WYG0728-0234c.png
镠遣顾全武攻拔之地属吴越以苏州为中吴府置开
元府于嘉兴以华亭𨽻之后罢开元府华亭𨽻中吴后
晋天福四年钱元璙奏以嘉兴为秀州华亭属焉宋宁
宗时升秀州为嘉兴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嘉兴府为路
升华亭县为府属焉领华亭县十五年改为松江府二
十九年从知府仆散翰文议割华亭东北境立上海县
泰定三年罢府以两县属嘉兴路立都水庸田司于府
治天历元年罢司复为府元末为张士诚所据太祖遣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b 页 WYG0728-0234d.png
将讨平之洪武中以松江府直𨽻南畿寻于南境置金
山卫领千户所六嘉靖二十一年巡抚都御史夏公邦
谟巡按御史舒公汀奏割华亭上海地建青浦县于青
龙镇三十二年废本府现领县二(华亭/上海)
 东西一百六十里南北一百五十二里东至大海一
 百里西至苏州府长洲县界六十里南至金山卫滨
 海七十二里北至苏州府昆山县界八十里东南至
 青村千户所滨海一百十里西南至浙江嘉兴府嘉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a 页 WYG0728-0235a.png
 善县界二十七里东北至苏州府嘉定县界一百八
 里西北至苏州府昆山县界八十里
  松江府城池考
松江府城广袤凡九里馀元末张士诚据吴时筑陆门
凡四水门各附其傍门有楼楼外为月城国朝洪武三
十年因而葺之立松江守禦千户所专管守护城池城
上建敌台窝铺其地后殿九峰前襟黄浦大海环其东
南三江绕乎西北平畴沃野四面极目东南之重地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b 页 WYG0728-0235b.png
嘉靖间岛贼入寇知府方廉捐俸增葺
  城
   周围九里一百七十三步高一丈八尺厚如之
  池
   阔一十丈深七尺馀
  陆门
   四座东曰披云西曰谷阳南曰集仙北曰通波
  水关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a 页 WYG0728-0235c.png
   四座东西南北各一
  敌台
   二十座
  窝铺
   二十六座
  雉堞
   旧三千四十八垛今加以新造敌台共三千三
   百八十九垛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b 页 WYG0728-0235d.png
  松江府守城官兵考
洪武初设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
时操练有事从征事平还复为民有功者叙后革万户
府而设守禦松江千户所其时尚每岁调太仓镇海二
卫羡卒更番戍守至洪武三十年始定今制以金山卫
中干户所一署分驻之开建公署于府治东南旧设千
百户镇抚二十三员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以守护城
池设屯田一百六十一顷有奇岁收子粒三千四百六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a 页 WYG0728-0236a.png
十馀石以充月粮有不敷于二县民粮支补军兵之外
又佥选民壮操练以备禦非常正统景泰以后历有更
制经嘉靖之倭警而兵额顿增矣
 守禦松江千户所
  洪武间设𨽻中军都督府
   署在府治东南望仙桥东 十百户所在千户
   所门左右翼 镇抚司在所治西 军器局在
   所治内 演武场在太平桥北南城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b 页 WYG0728-0236b.png
  正千户四员 副千户十员
   内掌印兼清军屯局一员管巡盐巡江一员管
   巡捕一员管城操一员管运粮一员管陆哨练
   兵一员管水哨练兵一员派守四门各一员其
   馀听差
  百户十员
   每百户所设总旗二名小旗十名
  镇抚二员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a 页 WYG0728-0236c.png
   原额旗军一千一百二十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a 页 WYG0728-0237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1a 页 WYG0728-0237c.png
  松江府备寇水陆路论
松江一府为县者二曰华亭曰上海也然上海当贼之
来华亭当贼之去故同一府地也而利害有浅深何言
乎贼由大海而来登泊海岸者必零贼也从江口而来
径入者必大䑸也零贼登陆以渐而积易于剿除大䑸
入江其势必盛扬帆直入城下然后分䑸掠华亭诸镇
此必然之势也故曰上海当贼之来华亭附郭不当贼
至之冲其西北淀山三泖可以通苏州西南吕港独树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1b 页 WYG0728-0237d.png
可以通嘉兴贼往二府必由此进志在二府则无志于
松矣故曰华亭当贼之去
  松江府海防论
松郡之海起独山而迄小汤洼迢迢二百四十八里皆
有护塘为之限隔高厚如城别无港汊可以通海护塘
之内外相夹皆水也在内者谓之运盐河又谓之横港
在外者谓之堑濠又谓之护塘沟昔人所以筑此塘者
本为捍盐潮恐其害苗也国初用为金汤以备倭患设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2a 页 WYG0728-0238a.png
卫所墩堡于堑濠之外寇至则捍禦于海岸滩涂不容
登泊万一不支则踰堑而守寇进不得攻退无所掠护
塘之功用匪渺矣近因堑濠多湮护塘海岸合为一片
寇至即聚于护塘而运盐河之内水田狭塍难于屯禦
为今日计亟宜浚治堑塘丕复卫所墩堡之法挑选陆
兵委知兵参将精练于平时遇春秋二汎则分布信地
协守互援无容贼得登岸松郡海防庶为计得耳
  松江府海防议(嘉靖癸丑/荅方郡伯)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2b 页 WYG0728-0238b.png
松江自金山卫至南汇所官军各分信地各有定额(详/见)
(沿海营堡/兵防考)每岁二月上班十月掣班青村以东各洪港
旧制系青村官军把守南汇以北各洪港旧制系南汇
官军把守今查修复海塘须照旧分派但太仓镇海嘉
兴同有倭患贴守官军似难调发相应于金山青村适
中如柘林地方南汇吴淞江适中如七八团地方添设
陆路把总二员各领精兵一千如募到狼兵邳兵之类
若兵数不敷就于沿海招募义勇照依客兵支给口粮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3a 页 WYG0728-0238c.png
各官兵即于柘林七八团暂借民居劄营随路有警相
机策应不许潜住卫所城中各设守禦官军悉听钤辖
此松江海塘设备之大略也若沿海港口金山以东有
翁家港蔡庙港柘林漴缺等处南汇以北有四五六七
八九团洪口川沙洼清水洼等处皆宜设船防守按旧
制金山卫所造船各有定额(左右前后四所每百户所/造出海哨船四只共计八)
(十只青村南汇二所每百户所/造出海哨船四只共计八十只)俱就各卫所派拨巡军
在海巡逻正统间因海患宁谧或以船为虚费题准以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3b 页 WYG0728-0238d.png
江船易马而哨船之制遂废矣今议设船只一马之资
不足以备一船之用官军穷苦又难赔貱合令每马二
匹造船一只再于卫所查有地租公费银两与松江府
库军前银内相兼凑数每船量贴银十两金山卫总委
一官督造其各船应用器械火器合于原议太仓州置
造军器内给发听用就点各卫所知水军人操习水战布
列港口各分信地如倭贼突至而纵容其停泊者服以
上刑则自无规避之患矣此松江海港设备之大略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4a 页 WYG0728-0239a.png
夫沿海设备固为上策万一外守不固则黄浦一带又
为苏松险要守浦乃所以守门户犹有愈于守城也今
吴淞江口即为黄浦口子既经设备而吴淞江所亦设
兵一枝以防深入矣而至于上海之高仓渡沈庄塘周
浦闸港闵行华亭之叶谢曹泾张泾等处贼一登岸抢
船渡浦甚易除松江府先后打造双塔船鹰船各发上
海华亭各召募水兵分布沿浦各港巡逻把截又华上
二县各募乡兵护守城池有警调至浦边协守但前项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4b 页 WYG0728-0239b.png
兵夫官无专职则事难责成而沿浦二百里之远本府
巡捕官一人势难管摄合令清军同知一员带管华亭
乡兵水兵自丰泾以至闵行皆其信地再设巡捕同知
一员住劄上海专管该县乡兵水兵自闵行以至嘉定
界首皆其信地无事率兵操练有事统兵防守盖同知
名位稍尊威令可行又甲科之左迁外补与举行之才
望升迁者皆得为之庶济实用若止设通判则为官非
乐就而下亦玩视恐不能振作而有为也此松江内地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5a 页 WYG0728-0239c.png
设备之大略也然倭舶之来乘风渡海势难联络每至
海外大小必停泊候齐然后深入照得羊山为本府所
属为定海吴淞江二总兵兵船会哨之处以地里适均
故也本府所造之船数本不多仅可以资把港之用此
但可以言守而不可以言战须得福船苍山船各数十
只沙耆民船二三百只每至风汎时月分泊港口各住
信地更番出至羊山往来游击昼夜不绝外则为定海
吴淞江会哨兵船之羽翼内则为海港把守兵船之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5b 页 WYG0728-0239d.png
卫遇有海贼齐力奋击将见贼船䑸散而少我兵船䑸
合而众盛衰之气势既分则胜负之分数自判得海防
之上策矣抑犹未也查得沿海民灶原有采捕鱼虾小
船并不过海通番且人船惯习不畏风涛合行示谕沿
海有船之家赴府报名给与照身牌面无事听其在海
生理遇警随同兵船追剿此则官兵无造船募兵之费
而民灶有得鱼捕盗之益此松江海洋设备之大略也
  松江府经略议(隆庆丁卯/荅董侍御)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6a 页 WYG0728-0240a.png
   金山卫
金山卫南临大海西控浙界北之沙涂至此而尽南之
山屿至此而终贼自下八山分䑸单酉针可以直捣乃
浙直第一门户洪武初安远侯经略海上置卫于此而
以备倭都指挥领之诚得备禦长策承平日久武备废
弛甲寅倭起徐海欲据为巢攻围甚久天幸获守时遂
设游击一员驻劄亦重扄钥之意而迎击尾追遥援旁
应之计漫不之讲宜严为令与接壤兵卫相为犄角无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6b 页 WYG0728-0240b.png
致贼取道毋致贼延蔓有失事者并论可也
   柘林
嘉靖中倭寇入据柘林为巢者其故有三一是各处海
壖多滩涂阁浅而柘林独否其来昜于登岸其去易于
开䑸一也一是海滨至内地必由小港出浦若非潮至
则水涩难行柘林之西独有下横泾荒岩河深而且阔
可纵行舟片帆出浦即是叶谢行十八里即抵郡城二
也一是地方素闻富饶大家多蓄积盛宫室屯聚有资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7a 页 WYG0728-0240c.png
栖止可容三也将来备倭当知永鉴矣
   青村
松江地形三面临海金山当其南南汇当其东青村其
东南二面转屈之会乎故金南之间此为要冲旧以千
户领之势殊单也至嘉靖甲寅冬季为贼所陷始设把
总于此然株守一城不能为海防轻重欲为经久之图
必宜号召居民实粟城内兵民杂守而专练精熟遇寇
突击诸堡互相应援斯计之得耳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7b 页 WYG0728-0240d.png
   南汇
南汇在上海境内下沙新场周浦八团诸镇旧号富庶
皆本所信地嘉靖倭乱乙卯为贼所戕遂设总练官一
员常川驻守于此然贼之犯上海也每自吴淞江入黄
浦逼临城下南汇反在其外若能统练精兵自外冲击
攻围亦一胜算
   川沙
旧制南汇与吴淞所互为声援然相去一百五十馀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8a 页 WYG0728-0241a.png
又隔吴淞大江兵难急渡贼至飞报且不能达况提兵
策应乎嘉靖甲寅贼据为巢与老鹳嘴柘林新场之贼
合本镇顿成丘墟丙辰乱稍平遂筑城堡以一千户守
之而𨽻于南汇把总然未尽算也历年贼䑸每自宝山
旱寨登岸掳掠而南则此堡正当其冲视南汇青村二
堡更为剥床所设军馀一百名弓兵八十名果足备禦
乎倘遇贼警把总之兵岂肯弃南汇而赴川沙乎合无
移把总驻劄此地而予以军卒五百人戍守有事与宝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8b 页 WYG0728-0241b.png
山首尾捍禦庶总司不以遥制推诿而事权得行气势
得壮诚备禦之长策也
   宝山
江东旱寨有二一在宝山一在高桥镇皆国初设以备
倭者今废久矣无议及修复者岂以青村南汇当其前
吴淞拥其后形势以壮而寨兵不足为有无耶窃见此
地物饶民殷贼所窥伺而守江守浦之兵俱在内地青
村柘林川沙南汇诸堡仅可遏贼于南吴淞江兵船仅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9a 页 WYG0728-0241c.png
可遏贼于北不能顾焉况贼见南北阻截不能登犯其
势必趋之盘据为巢故嘉靖甲寅徐海屯柘林而令叶
明屯此与新场陈东合为二窟藉粮于内地连岁纷扰
谁为厉阶则我自失地利也今二地之中有界浜焉乃
(嘉/定)(上/海)之鸿沟也宜令苏松并筑一城设兵屯戍一
如常镇孟河事例有警则二地之民携家以入僇力死
守寇自无粮可资盖坚壁清野之长策也
 松郡称水乡边则大海腹则泖浦尤不可不习水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9b 页 WYG0728-0241d.png
 法然古今论操法战法皆详于陆地而略于江海以
 风潮为主分合进退难也胜之之法惟有斗船力不
 斗人力如遇敌舟之小者则以吾大舟犁而沉之遇
 贼舟之大者则使调戗夺上风用火器以攻之当前
 冲敌者一舟之人皆赏观望不应援者一舟之人皆
 戮其赏其戮尤以督哨之人与舵工为重每船必设
 舵二副以备不虞每船工必设二三人以防损失此
 战之之法也其在平日置船于陆地上集水兵演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0a 页 WYG0728-0242a.png
 教之兵械火器如何而设施金鼓旗帜如何而照会
 前后左右如何而列哨饥饱劳逸如何而更代昼夜
 风雨如何而防守山岛沙碛如何而收泊号令约束
 如何而转报习之于平陆用之于江海此操之之法
 也
  松江海塘考
海塘之制本为捍禦咸潮害稼而设自春秋时范蠡筑
圩田之后东南田利渐兴财赋渐盛至唐开元间于此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0b 页 WYG0728-0242b.png
筑捍海塘其长起于嘉定之老鹳嘴以南迄于海宁之
澉浦以西高如城垣内外皆有塘沟相夹自设此塘之
后而松嘉杭无入海水口禹贡曰三江既入今三江之
中东江独湮漫无可考职此之由也是塘也昔人本为
田利而设国初信国公汤和经略海防借以设险备倭
愚于海防论中详言之矣因塘旧迹有湮有存谨考而
表出之以为直𨽻军门之助独举松江者杭嘉另属浙
江提督俟他人稽例而自述之若曾不敢滥及云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1a 页 WYG0728-0242c.png
  唐开元元年筑捍海塘
   起杭州盐官抵吴淞江长一百三十里
  元大德五年修筑华亭捍海塘
   因海潮冲圮重加修筑
  至正二年四月都水庸田司使修筑华亭捍海塘
   记略曰塘式原高一丈面阔一丈底阔二丈今
   度最高处惟十四保蔡庙西九尺而已耆畯称
   云塘外二里六十步已有古塘二俱被海潮冲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1b 页 WYG0728-0242d.png
   坍此塘系大德五年风潮后所筑今四十馀年
   人马牛畜踏践故去土一尺也及度到合修去
   处九保馀闰收宿日荒字围一十二段十一保
   福田庵破窑港一十一段十二保周公塾东来
   字围三十六段十四保张家宅西盐仓前凌家
   堰蔡庙西三十段通七十三处共八十九段长
   一千五百三丈八尺为八里六十五丈八尺积
   土三百二十五万一百三十二尺为庸三十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2a 页 WYG0728-0243a.png
   万五千三十浃月之程日庸一万八百三十三
   纽计食盐二十七引三十三觔粮五千四百一
   十六石各有奇于是繇及平江府嘉兴郡庸三
   千人以筑作独平江发繇而造者二百二十四
   继踵行省台虞以所料浩大时急难究改议怯
   薄者添土帮修低洼者增高筑垒为日一十八
   庸四万二百一十有二而辍
  洪武三十二年遣官修筑捍海塘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2b 页 WYG0728-0243b.png
   嘉定县老人朱六安奏海患敕工部遣官修筑
   海塘南抵嘉定县界北跨刘家河长一千八百
   七十丈基广三丈面广一丈
  成化八年重筑海塘
   沿海塘堤岁久倾圮成化七年秋大风海溢漂
   人畜没禾稼巡抚都御史毕公亨巡按御史郑
   公铭水利佥事吴公㻞佥议复堤檄松江知府
   白行中华亭知县戴冕上海知县王崇之嘉定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3a 页 WYG0728-0243c.png
   知县白思明起工兴筑越二月而塘成华亭自
   海盐抵上海界筑三万四千七百六十九丈又
   为外堤起戚漴至平湖界五十三里上海自华
   亭抵嘉定界筑一万七千七百四十八丈嘉定
   自宝山北至刘家河筑一千八十一丈所筑堤
   俱面广二丈趾倍之高一丈七尺
  嘉靖二十三年增筑海塘
   自吴淞所南抵上海草荡西起金山东并南汇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3b 页 WYG0728-0243d.png
   北抵吴淞其间洼口虽多沙涂甚远岛贼易于
   登岸我兵难以泊舟国初原设塘濠因而增筑
   庶易防禦
   自一团起至九团止护塘内外有濠阔四丈深
   一丈五尺每一团设吊桥一座听民出塘生理
   官军瞭望如有寇警即以吊桥掣去距塘而守
   远可攻以箭炮近可刺以戈矛护塘之上每一
   桥造窝铺三间以便守兵止宿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4a 页 WYG0728-0244a.png
  沿海墩塘考
沿海墩塘凡九十一座每墩一座设瞭守军馀五人塘
一座设瞭守军馀二人塘者置铺舍于护塘之侧也
  陆鹤墩
  周公墩
  漴缺墩
   俱在蔡庙港迤西捍海塘北皆建金山卫时筑
   正统间指挥翁绍宗以烽堠疏复筑塘以间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4b 页 WYG0728-0244b.png
   右𨽻金山卫左千户所为塘二
  胡家港墩
  东新墩
  西新墩
   旧址啮于海弘治二年同徙捍海塘北俱在曹
   泾市南海上
   右𨽻金山卫右千户所为塘二
  金山墩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5a 页 WYG0728-0244c.png
   在捍海塘北
  戚家墩
   在捍海塘南
  筱馆墩
   旧系土筑正统五年甃以砖石加增二层建烽
   楼围心如墙
  横沥墩
   成化十年指挥侯寅甃以砖石西有水曰横沥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5b 页 WYG0728-0244d.png
   故名
   右𨽻金山卫前千户所为塘二
  江门墩
  葛蓬墩
  新庙墩
   俱在金山卫西海上天顺年间甃土以石
   右𨽻金山卫后千户所为塘二
  东袁浦墩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6a 页 WYG0728-0245a.png
   在柘林袁浦捍海塘北洪武二十三年土筑
  西袁浦墩
   在柘林袁浦捍海塘南洪武二十三年土筑
  横林墩
  戚漴墩
  朱家浜墩
  大门墩
   洪武三年啮于海徙之北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6b 页 WYG0728-0245b.png
  椒树墩
   洪武二十三年啮于海徙捍海塘北
  头墩
   一名神庙瞭望台在捍海塘外亦沦于海天顺
   元年徙庙之东北四年甃以砖石
  二墩
   自此至六墩俱洪武二十三年筑
  三墩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7a 页 WYG0728-0245c.png
  旧四墩
  新四墩
   新旧二墩皆在青村东北捍海塘外初四五墩
   相去太远于中间增筑一墩故有新旧二名
  五墩
  六墩
   右𨽻青村中前千户所为塘十七
  南汇墩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7b 页 WYG0728-0245d.png
   在南汇嘴
  一墩
  二墩
  三墩
  四墩
  五墩
   旧名瞭望台正统七年改今名
  六墩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8a 页 WYG0728-0246a.png
  七墩
  八墩
  九墩
  擒虎墩
   正统十二年墩为三虎所据指挥同知侯端率
   众先登手杀虎并其二雏人异其骁勇遂以名
   墩
  十墩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8b 页 WYG0728-0246b.png
  十一墩
  十二墩
  十三墩
  郭公墩
   在清水洼南成化十六年总督备倭郭某以海
   盗刘通为患及鹾艘私贩出入委官军增筑之
   初名新墩后郭去人思其惠易今名
  十四墩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9a 页 WYG0728-0246c.png
   在张家湾
  十五墩
   在秦家坝
  王公墩
   下有大水曰杨家洪口私贩盐舶出入之所正
   德元年都指挥王宪以崇明沙民施安钮东山
   等作乱委官军增筑之旧名新筑墩王去易今
   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29b 页 WYG0728-0246d.png
  十六墩
   在曹家沟
  十七墩
   在王家沟
  十八墩
   右𨽻南汇中后千户所为塘十七
   已上捍海塘内外设墩台每座置铺舍一所派
   以军馀昼夜瞭望海洋声息春汛时以二月十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0a 页 WYG0728-0247a.png
   六日上班小阳汎以九月十六日上班带马一
   匹遇警飞报
  沿海营堡兵防考
 金山卫以东守禦
  金山营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胡家港堡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0b 页 WYG0728-0247b.png
  蔡庙港堡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又三处贴守军兵共三百五十二名
   右正守军系金山卫查拨贴守军每岁于太仓
   镇海二卫官军内调发二月初一日上班十月
   三十日掣班
 金山卫以西守禦
  独树营堡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1a 页 WYG0728-0247c.png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江门营
   守备官一员军兵四十名
   又二处贴守军兵共一百名
   右正守军系金山卫查拨贴守军每岁于嘉兴
   千户所官军内调发二月初一日上班十月三
   十日掣班
  西仓堡守禦论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1b 页 WYG0728-0247d.png
松江府东有黄浦之冲西当泖湖之险南邻大海地无
百里之隔乃三面受敌之所今查练兵镇抚部下常川
操练民壮二百六十名土兵一百七十名水兵二百三
员名退回选锋正军五十八名选锋馀丁九十八名共
七百八十九名仅足以充府城防守之用西仓一堡孤
悬中野防守缺官宜于松江守禦所选择听差千百户
一员将下班选锋军馀九十八名分发本官统领无警
则启闭仓城防守粮储有警则上城固守听候各处军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2a 页 WYG0728-0248a.png
兵互相应援则两城有备不致临时误事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2b 页 WYG0728-0248b.png
 
 
 
 
 
 
 
 江南经略卷四上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3a 页 WYG0728-024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经略卷四下
            明 郑若曾 撰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4a 页 WYG0728-0249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4b 页 WYG0728-0249b.png
  华亭县总论
华亭乃松之附郭县也泖湖钟其西大海枕其南吴淞
江绕其北受嘉(嘉/兴)(湖/州)诸水之下流本泽国也故港汊
甚多利于舟楫舟楫之绝技莫如盐徒沿海如曹泾青
村等地盐场在焉盐徒之所聚也若能抚而用之则不
必另募兵勇于禦寇也何有但此辈狼子野心惟利是
图用之则公行劫掠急之则啸聚泖湖已非一日之故
矣识者谓宜择本地大家为众所推服者统率之而官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5a 页 WYG0728-0249c.png
收鬻盐之权或仿荆川唐公江北剩盐之意或效见泉
鄢公浙西小票之法则利溥而民悦得舟师之用而消
盗贼之萌且于军饷有赖也非与海防相表里者耶
  华亭县境考
吴子寿梦筑华亭县名本此梁大同中即其地立昆
山县建治在焉唐天宝十年昆山移治马鞍山始割昆
山嘉兴海盐地立华亭县会昌中升为上县吴越钱氏
以县属嘉兴宋仍其旧元升华亭为府领华亭县后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5b 页 WYG0728-0249d.png
改府为松江县隶焉国朝因之县附于府其城即府城
不另列城池考
 县境广七十八里袤八十一里东至语儿泾上海县
 界一十八里西至泖湖一十八里南至金山卫滨海
 七十二里北至塘桥一十五里东南至青村所滨海
 一百十里西南至枫泾镇浙江嘉善县界四十五里
 东北至宝镇上海县界五十四里西北至钟贾山二
 十七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6a 页 WYG0728-0250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7a 页 WYG0728-0250c.png
  华亭县备寇水陆路考
 东滨大海
   由东门得胜港闵行入黄浦东行过邹家市至
   南汇由得胜港历下黄泾胡家桥至柘林由横
   林大门墩高桥至青村三千户所皆滨海地方
 西南与嘉兴为界
   由西门历朱泾泖桥至秀州塘抵浙江嘉兴府
   嘉善县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7b 页 WYG0728-0250d.png
 南抵金山
   由西门竹竿汇历塘口前后二港张堰查山至
   金山卫北门出南门即滨海
 北通昆山
   由北门历唐行碛岙千墩浦漫水港新洋江抵
   昆山县东门或东南门
 西北通苏州
   其路有五一由西门历泖湖谢泽烂泥浜淀山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8a 页 WYG0728-0251a.png
   湖老鸦窠陈墓陈湖大姚王母湖至瓦屑泾抵
   苏州府葑门谓之中路一由西门历尤墩章练
   塘石湖塘杨扇周庄邓村同里尹山桥篾渡桥
   至葑门谓之奥路一由北门历唐行碛岙大慈
   甪直合塘唐浦斜塘金鸡渰葑门塘谓之北路
   已上三路皆水道也一由北门历昆山官塘西
   北行谓之北边奥路一由西门历朱泾枫泾至
   嘉善县嘉兴府吴江官塘进者谓之借路已上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8b 页 WYG0728-0251b.png
   二路皆水陆俱通之道不如水路为捷
 东北抵嘉定
   其路有二一由唐行青浦安亭外冈至嘉定之
   西门者为陆路一由上海县西边北行历唐桥
   陆家角高家行出吴淞江入南横沥真如南翔
   以至嘉定之南门者为陆路
   右水陆可通之道凡十有三其间港汊浩繁岐
   路错杂不能一一而设备也惟当摘其中之尤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39a 页 WYG0728-0251c.png
   要者设防制胜专驻官兵以为守禦之计其馀
   亦惟以游兵行哨奇兵设伏轻兵出袭焉斯可
   矣共计邑之险要有七曰金山曰柘林曰青村
   曰曹泾曰叶谢曰张泾曰朱泾详见各图说于
   后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0a 页 WYG0728-0252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0b 页 WYG0728-0252b.png
  金山卫险要说
金山卫南临大海西控全吴与定海关同为钱塘江之
钤锁北之沙涂至此而尽南之山至此而终贼自下
八山分䑸单酉针可以直捣乃浙直第一要冲也国初
安远侯经略海上置卫于此而以备倭都指挥领之诚
得备禦长策承平日久武备废弛兵将玩愒上下视为赘
疣矣嘉靖甲寅贼首徐海欲据此为巢攻围甚久自
秋八月至冬十一月始解嗣后攻城者四盖不特欲坏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1a 页 WYG0728-0252c.png
苏松之藩篱实欲长驱直捣以入嘉杭湖三郡之门户
也今游击一员常川驻劄扄钥亦云密矣但事权不一
惟营保全一城视他地之残虐非其责也故贼至惟冀
其空过为幸而尾追而迎击而旁援之计漫不之讲置
卫设官之本意顾若是哉为今之计宜调副总兵守此
而以浙西吴中兵卫悉听调发一旦有警水陆策应如
长蛇阵然贼岂能直入耶或曰吴淞江口南直第一关
键也何为反后之曰贼之犯吴淞也必经竹箔诸沙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1b 页 WYG0728-0252d.png
信嘴杨家路而后入兵船纵不能禦之于海贼独不思
防后而敢于长驱耶历年以来贼常巢柘林然后掳掠
嘉湖苏州多所得志今若坚壁清野而以重兵驻扼金
山则贼进退失据枵腹待毙矣岂能驰突哉故吴淞所
一参将足以领之而浙直要冲非总兵不可也
  金山卫城池考
金山卫在府治南七十二里夏少康封子无馀国号于
越春秋时始广境至此周康王筑金山城以镇大海卫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2a 页 WYG0728-0253a.png
名本此(按金山在府东南海水中去府九十里周康王东/游尝于此筑城其北即古之海盐县后沦于水)
句践入臣于吴夫差以地封之至武原即金山地秦始
皇即其地置海盐县寻陷为湖徙治于武原梁时为前
京县境唐置华亭县属华亭境国朝洪武十九年始
建金山卫卫城南濒海与金山对峙西连乍浦东接青
村南汇嘴东北抵吴淞江控引几三百里营堡烽堠气
势联络隐若金汤城周十二里有奇建卫时钦命安远
侯等起嘉湖苏松等府卫军民所筑永乐十五年九月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2b 页 WYG0728-0253b.png
命都指挥谷祥增甃继因潮沙淤塞复命指挥侯端等
督修挑浚
  城
   周围一十二里三百步有奇高二丈八尺
  池
   濠周于城广一十二丈深一丈八尺
  陆门
   八座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3a 页 WYG0728-0253c.png
  水关
   四座
  门楼
   四座
  角楼
   四座
  腰楼
   八座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3b 页 WYG0728-0253d.png
  敌台
   八座
  箭楼
   四十八座
  窝铺
   七十二座
  雉堞
   三千六百七十八垛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4a 页 WYG0728-0254a.png
  金山卫兵防考
 金山卫指挥使司
  洪武十九年设隶中军都督府
   署在卫城内 军器局在卫治西 演武场在
   卫治东门外
  指挥使同知佥事共一十八员(内掌印一员管屯/一员三巡一员城)
  (操一/员) 镇抚司镇抚一员 经历司经历一员
  军储南仓大使一员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4b 页 WYG0728-0254b.png
 领所七
  左千户所千户五员 百户十员
  右千户所千户三员 百户六员
  前千户所千户六员 百户一十二员
  后千户所千户五员 百户十员
   已上四千户所署俱在卫城中
   共统客土军兵一千七百五十二名军馀二百
   九十三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5a 页 WYG0728-0254c.png
  中千户所以守禦松江府分署府城
  中前千户所以守禦青村分署青村镇
  中后千户所以守禦南汇分署上海县十九保
  嘉靖中倭患于本卫添设游击将军统领马步游
  兵往来巡徼北以护松江西以援乍浦旧属青村
  南汇二所堡至是益以柘林川沙二堡皆属统辖
  有警以该营为正兵以乍浦及诸堡为奇兵一闻
  警报左右策应首尾救援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5b 页 WYG0728-0254d.png
  以船易马议
尝考金山建卫之初原有哨船若干只倭船畏浅既近
岸则我舟轻捷可以计而破之自正统末而始以哨船
易马不识其为何见夫马所以备追奔逐远之用也贼
既登舟马将焉用不过备权门之给役而已故自以马
易船以来奸人出没海上扬帆过卫鼓噪声闻不复知
其为谁至有劫掠居民傍舟海我将为捕彼即开洋皆
为废船之故兵法贵先声有夺人之志而此则甘心于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6a 页 WYG0728-0255a.png
受敌而忘先事之图也是故以船易马旧制不可以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7a 页 WYG0728-0255c.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7b 页 WYG0728-0255d.png
  柘林筑堡议
或问柘林有险隘乎曰无有曰然则往年岛寇巢之何
也曰其说有五一是各处海壖多滩涂阁浅柘林独无
其来也易登岸其去也易登舶兵法安营最忌无进退
之路此地进退皆便一也一是柘林大家多蓄积美田
宅春熟已成青苗布野贼至而据之因粮于我兵法安
营须有通粮之道此地不患无粮二也一是海滨至内
地必由小港出浦非潮至则水涩艰行柘林之西独有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8a 页 WYG0728-0256a.png
下横泾荒岩河可行深而且阔片帆出浦即是叶谢十
八里抵郡城兵法入他境道路有便有不便有宽有窄
此地深入便利三也一是柘林枕海贼舟歘至我兵哨
望不及阻截不能兵法安营不居江河之岸外无救援
此地则贼舟易于接应四也一是金山青村南汇诸堡
官兵守禦颇严贼若初至而即欲攻之堡未必下而援
兵至矣不如柘林之民弃家而走取之易易兵法敌人
远来营寨未安可击此时结寨不宜迟五也曰柘林既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8b 页 WYG0728-0256b.png
有此五利则将来备倭必当以此为要害之首而筑堡
设兵当与金山青村南汇例论乎曰未也昔倭之初来
也柘林甚富一时相其便宜而栖之自罹变后室庐燬
矣蓄积亡矣田地荒矣户口流移矣贼不能一朝居也
此时不当筑堡既筑堡后不当不兴屯田之议何也险
不在堡而在于守守堡有人则我得恃之以禦敌否则
所谓堡者敌反据之以拒我矣曩时当道鉴柘林之患
谓贼来必将复据须设险以待之此意未尝不善也筑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9a 页 WYG0728-0256c.png
堡之后苦无居民下令户口归守者给赈恤银五两此
意未尝不善也一时贫民贪利报官建草房一二间影
射复业实姑藉此以为聊生之计耳寇至即奔何所顾
恋而固守乎其有恒产者伤弓之鸟迁避城邑亦非召
令之所能致是堡也其谁与守愚所谓不当筑者此也大
兵之后田皆废弃民无力以耕亦虑变而不敢耕稍与
之值即乐于售矣有乘此时而买之虽甚肥田不过四
钱五钱而止募兵勇给工食官与之田人十亩或二十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49b 页 WYG0728-0256d.png
亩兵在于此田亦在于此田与兵相去不远听其收穫
蠲其租赋无事则出耕有事则入守兵既视屯田为已
资岂肯舍以资敌必效死以争之协力以护之以田为
业以堡为家以所领之工食为活计必不患其弃城而
走也兵有固志则大家亦肯迁归而此堡为有用矣失
此之图而望民之居责兵之守也有是哉或曰今犹可
及行乎曰柘林之田价未尝贱也寇患久宁民各自以
其业为业膏腴者孰肯弃而弃者孰肯贱乎兵多田少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0a 页 WYG0728-0257a.png
官府措置且难其惟开积荒之田庶为便易然积荒田
离堡多远屯则妨守守则妨屯求欲彼此兼济当事者
预为之计可也
  柘林堡城池考
柘林本古镇原无险阻以其临海嘉靖甲寅倭至取便
结老巢于此巡按御史尚公维持因建议筑堡
  城
   周围四里高一丈八尺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0b 页 WYG0728-0257b.png
  陆门
   三座
  水关
   二座
  雉堞
   一千八百七十垛
  柘林堡兵防考
柘林在华亭县十二保去府治东南七十二里地连柘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1a 页 WYG0728-0257c.png
山右距戚木泾曹泾为海人辐辏之处东自横林墩为
青村界西至胡家港为金山界各二十五里北至南桥
镇十八里南至海涂半里许皆其信地初拨金山卫后
千户所官军守驻后于本卫左右前后四所抽拨军馀
三百名统以百户一员建造营房三百间居守近议添
设把总一员部下常川操练官兵五百三员名与原战
马二十四匹以千百户二员领哨训练汛时仍于金山
青村每处每日拨兵一百名不分昼夜往来巡哨有警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1b 页 WYG0728-0257d.png
飞报总兵游击青村南汇等处互为应援该总为正兵
左右为奇兵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2a 页 WYG0728-0258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2b 页 WYG0728-0258b.png
  青村所险要说
青村所即金山中前所也松江地形三面临海金山当
其南南汇当其东此其东南二面转屈之会乎故与南
汇同隶于金山而此城尤要何也离府太远一也金南
二城有事策应之责本所兼之二也旧以千户领之势
亦弱矣甲寅季冬为贼所陷始设把总于此然株守一
城不能为海防轻重盖设所屯戍一以禦外一以安内
贼至不能攻坐视诸镇残毁而不能救是与不设同耳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3a 页 WYG0728-0258c.png
欲为经久之谋必令海防府佐巡行诸堡号召居民实
粟城内无事散处田塍尽力农亩有事悉入城堡坚壁
清野以待其毙兵民杂守而专练精熟若遇寇突击诸
堡互相应援贼进无所掠退无所据我兵乘其惫而击
之蔑不胜矣
  青村所城池考
青村一名青林在金山城东一百里去府治一百二十
里原系古镇国朝洪武十九年安远侯经略海防建议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3b 页 WYG0728-0258d.png
筑堡永乐十五年都指挥使谷祥增修
  城
   周围五里八十步高二丈五尺
  池
   广二十四丈深一丈七尺
  陆门
   四座上各有楼楼外各有月城
  角楼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4a 页 WYG0728-0259a.png
   四座
  敌台
   十一座
  箭楼
   二十八座
  窝铺
   一百三十座
  雉堞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4b 页 WYG0728-0259b.png
   一千七百六十垛
  青村所兵防考
 守禦青村中前千户所
洪武二十年建即金山卫中前千户所分置也隶中军
都督府东至南汇界六墩西至柘林界戚漴墩各二十
五里北至二桥南至护塘皆其信地千百户所镇抚司
军器局广积仓俱在城内演武场在南门外
  千户五员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5a 页 WYG0728-0259c.png
   内考选掌印一员城操一员巡捕一员巡江一
   员屯局一员
  百户十员
   内分委掌印一员陆路一员守港一员其馀听
   差
  镇抚一员
   共统官旗舍馀一千一百六十九员名俱听掌
   印千总调度守城内有选锋军馀土兵共三百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5b 页 WYG0728-0259d.png
   千户一员训练以备应援截杀之用汛时仍于
   柘林南汇每处每日拨军五十名不分昼夜往
   来巡哨有警飞报总兵游击柘林南汇等处互
   为声援该所为正兵左右为奇兵沿海墩台掌
   印官选拨精壮军馀每墩五名带马一匹住守
   瞭望往来飞报以便策应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6a 页 WYG0728-0260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6b 页 WYG0728-0260b.png
  曹泾镇险要说
曹泾镇在府治东南七十里介于柘林金山之间逼处
护塘之内贼巢柘林欲南过金山此其必经之地也其
地为盐徒渊薮操艘出入波涛闲习如禦马海寇颇畏
之用之得宜尽可禦寇不必设兵而兵莫强者也往年
贼尝过之因见家有盐包不敢焚掠相戒勿犯而去后
至者不知也如常掳掠遂为此辈所逼遁于海中小山
盐艘围之数匝焚其舟绝其粒贼甚窘迫适倭䑸大至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7a 页 WYG0728-0260c.png
遂尔脱去今宜择本镇富户为众所服者异其礼貌免
其杂徭使得部署灶丁团营本镇一有贼警分番出哨贼
自不敢长驱矣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8a 页 WYG0728-0261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8b 页 WYG0728-0261b.png
  叶谢镇险要说
叶谢镇(叶谢以二姓居此得名居民稠/密商贾辐辏旧有税课局今废)在府治东南地
隶八保与萧塘邻其外为柘林处腹而势冲往年贼首
徐海据柘林为巢常自此渡浦至瓜泾而西以犯府城
故必屯官兵一枝守此以遏贼冲使不得渡浦策之上
也议者谓其逼近贼巢非可守之地不若设险闵行镇
遏贼浦西之善不知贼已渡浦势必散漫闵行特可遏
北冲之势固难阻其西犯也故必屯兵守此北与闵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59a 页 WYG0728-0261c.png
互相策应西与曹泾互为首尾遏贼于既渡之后不若
遏贼使不得渡之为善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0a 页 WYG0728-0262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0b 页 WYG0728-0262b.png
  张泾镇险要说
张泾一名张溪在府治南五十里宋人堰海十八所之
一也浦东场盐课司旧设于此后以牢盆相远别建署
于堰南镇有陆路北通府治南控金山金山当沿海极
要之地然离府太远孤立无援非禦寇长策也且寇由
此北冲直达府治更无重兵以遏其冲故必设险于张
泾南为金山声援北为府城屏障计斯得矣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1a 页 WYG0728-0262c.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1b 页 WYG0728-0262d.png
  朱泾镇险要说
朱泾一称珠溪在府治西南三十六里为云间巨镇古
于此置大盈务东通黄浦西通三泖水寇睥睨之地也
旧设泖桥巡司在镇巡缉以其南遵水达海盐平湖北
从泖达苏州嘉兴盐艘出没便利故驵魁大猾召暴横
亡命之徒趋之为窟往年贼巢吕巷此为切近之灾贼
若自浙西而来此又其必由之冲也不可无备
  华亭县巡司(弓兵数附/)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2a 页 WYG0728-0263a.png
 金山巡司
  宋元以来有之洪武三年建于张泾至十九年徙
  建胡家港口在府治东南六十里设弓兵四十名
  往来巡逻
 戚木泾巡司
  洪武三年建于南桥镇至十九年徙建于戚木泾
  在府治东南七十里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泖桥巡司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2b 页 WYG0728-0263b.png
  洪武三年建于泖桥之东数里朱泾镇在府治西
  南三十六里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小蒸巡司
  洪武七年建于小蒸镇在府治西三十六里设弓
  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白沙巡司
  洪武七年建于金山卫城西数里设弓兵四十名
  往来巡逻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3a 页 WYG0728-0263c.png
 陶宅巡司
  洪武三年建于陶宅镇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淀山巡司
  自元以来有之洪武三年建于淀山湖滨在府治
  西北六十里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华亭县倭患事迹
永乐十六年戊戍二月倭寇入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端
击破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3b 页 WYG0728-0263d.png
 端素刚勇初抵任以金山东南要害修城濠备器械
 练士卒为战守备至是倭寇登岸端与指挥郤(阙/)
 兵出战郤出南门全军皆覆贼由南门入城断各门
 桥端孤军在东门不得入乃引兵至西门桥亦断仰
 天叹曰城亡吾分当死安可偷生遂策马一跃过河
 入西门众不能继与贼巷战数十合身被箭如猬转
 战至卫门贼惊曰好将军也乃以所掠染家布横于
 街欲生致之端驰至以一剑挑布一剑截而断之贼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4a 页 WYG0728-0264a.png
 仆地而笑端由是得驰出东门次杨家桥鸣鼓招散
 卒得百人令曰今潮退舟胶人持草一束与炮俱进
 至海滩焚贼舟十馀艘贼不得归遂大败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三月贼犯青屯所焦墩百户王河
禦战死之
 贼寇突犯河率队长陈九等仓猝出禦战殁于阵贼
 遂掠下沙等处纵横海上莫有议击者月馀去攻乍
 浦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4b 页 WYG0728-0264b.png
闰三月贼犯县境
 贼首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等分众劫掠
五月贼犯县境
 贼船一䑸自浙西流来过金山卫而东劫掠县境府
 同知都文奎败贼于吴淞江又败之于叶谢镇宝山
 洋
七月贼掠诸村镇
 贼过柘林分掠各村镇其舟半泊曹泾之南半泊川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5a 页 WYG0728-0264c.png
 沙洪口
官兵败贼于独山
 斩首千馀馀众浮海东遁
十一月贼犯县境
 贼由漴缺登岸流劫木泾金山卫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二月副总兵汤克宽击贼于吴淞
江大败之
 斩首一百七十馀级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5b 页 WYG0728-0264d.png
三月贼攻府城
 贼过柘林掠萧塘至曹泾越三日复还萧塘官兵与
 战巡检李丛禄死之贼渡浦踰瓜泾抵南仓副千户
 童元等率官兵禦之元力战死贼遂攻南门杀县丞
 刘东阳燬军储南仓及居民庐舍四百馀间抚按登
 城捍禦有一首跳跃侮诟教授韩崇福射杀之又发
 二矢皆殪其魁贼乃退屯朱泾领兵官纪邦宁追及
 之贼战败遁走是日复有贼自上海泗泾来者攻围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6a 页 WYG0728-0265a.png
 东门官兵敌退之贼屯南仓走花泾参将汤克宽兵
 备佥事任公环海防佥事董公邦政提兵击之贼乃
 退走南汇所大门墩地方
四月贼首王直等巢柘林
 贼首王直与徐碧溪吴德宣等营柘林为巢窟联络
 二百里如老鹳嘴七八团之间皆其部落之所屯聚
 也
贼临城下兵备佥事任公环总兵汤克宽击走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6b 页 WYG0728-0265b.png
 壬申贼五百馀人由上海陆路逼府东门兵备任公
 环总兵汤克宽提兵击走之癸酉复有自周浦来者
 焚西门水次仓长桥民居悉为煨烬任公环统兵出
 战自辰至午转战至北门贼散去焚掠自北俞塘南
 抵板桥七十馀里火三昼夜不绝甲戍西过广富林
 劫唐行镇分掠朱家角沈巷林家角葑澳塘至青浦
 夺漕船弃粮水中载所掳获出海己卯贼八百馀人
 自闵行抵西仓烧残殆尽泊小横潦泾分劫泖滨东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7a 页 WYG0728-0266a.png
 自尤墩至吕巷西自章练塘至杨扇悉被焚掠未几
 复有贼自烂路港来者焚南门民房分一枝掠报国
 寺为汤克宽兵所拒
五月贼攻府城官兵击却之
 戊戌朔贼七百馀人列阵南门西至长桥酋长四人
 临城城上发佛狼机毙其二乡兵杀其一乃退入白
 龙潭寺杀数百人次日劫金泽镇辛丑复掠横潦泾
 住平原村丙午过章练塘入朱家角庚戌自枫泾抵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7b 页 WYG0728-0266b.png
 金泽乡兵浙兵三百馀艘围之马家兜癸丑贼溃围
 走半入枫泾半出石湖桥山东省祭官孙镗帅众追
 及度桥弦绝复张伏起无援与从者十人俱战死贼
 据上横泾中书冯豹家遣船据烂路港邀截避难者
 乡村无完室
六月总兵汤克宽败贼于叶谢
 庚午贼载辎重行道经叶谢总兵汤克宽邀击大破
 之斩首四十馀级获其七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8a 页 WYG0728-0266c.png
七月贼首徐海巢柘林
 贼首徐海既据柘林为巢穴未几蔡庙八团之贼皆
 来合之共为一巢搭厂舍为久居之计
八月贼攻青村所金山卫
 蔡庙港贼既并入柘林贼巢遂攻青村所继至之贼
 登周公墩者千馀攻南汇所旋亦入贼巢与新至之
 倭合攻金山卫皆为官军敌退
九月柘林贼攻青村所官兵击走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8b 页 WYG0728-0266d.png
 乙卯贼攻所城相持十日贼驱乡民舁云梯而进分
 布四门为游兵二队往来城下于东南隅吹海螺则
 四面急攻城内矢石雨下杀伤颇多贼左挽牌右舞
 刀蹑梯若平步千户陈元恩发矢中其吭有朱衣贼
 乘骡行巡海塘元恩弟元思发神鎗殪之乃解去十
 月乙亥贼以失利青村使二十四人诈为疲弱以致
 我师指挥徐承宗千户叶绪出兵击之诱入伏中仅
 以身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9a 页 WYG0728-0267a.png
贼攻府城
 时雨甚城西南隅崩推官吴时来撤戌士以箭弩手
 数十人扼其冲夜选壮士取屋木立栅城外以卫修
 城者单骑出南门督之黎明而毕三日城完贼亦寻
 引去
十二月贼陷青村所
 先是贼攻所城者数次官兵守备极严贼皆负伤而
 走积忿诣柘林借兵二千来攻弗克贼亦计穷欲去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69b 页 WYG0728-0267b.png
 辛未雨雪竟昼夜贼以絮蒙首薄城会守门百户之
 伯有为贼所掳者贼令叩南门呼侄求入侄闻伯音
 以绳下挽昏黑之际贼乘隙以登百户首先被杀贼
 遂入城焚劫居民争出北门杀伤蹈籍积骸成丘后
 三日民稍集贼又突至南门窜死北门者如前遂为
 空城
三十四年乙卯正月老鹳嘴贼至与柘林贼合
 贼攻金山卫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0a 页 WYG0728-0267c.png
二月贼攻青村所
 翁时奖等击败之
把总金汉等邀击贼于青村大败之
 甲寅贼百馀人自桐乡还过青村把总金汉与千户
 陈元恩监生盛济时邀击大败之斩首四十馀级
 乙卯从南汇所北行把总娄宇尽歼之
柘林贼出掠官兵击败之
 先是官兵出哨者设伏要路佯以弱兵挑贼贼弗顾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0b 页 WYG0728-0267d.png
 而东官兵击之贼惊讶伏起翼击贼遂败走
三月总督尚书张公经统师来讨贼
 公督大兵驻府城欲为捣巢之举贼紏川沙等巢分
 番迭出张声势以恐我而实为且战且走之计
贼攻金山卫总兵俞大猷击败之
 柘林新至贼乘锐来攻守者发矢石禦之贼中伤者
 甚众乃解去既而又来攻大猷击败之俘斩二百有
 奇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1a 页 WYG0728-0268a.png
四月柘林贼分踪出掠
 贼知官兵将捣其巢乃分兵四出以牵制我师而川
 沙之贼先屯老鹳嘴者以声援不继俱并入柘林
官兵击贼于漕泾狼兵头目钟富等死之
 辛未工部侍郎赵文华至松江祀海(文华以海滨多/寇为坛于得胜)
 (港望祭焉既恃宠眷又为分宜爪牙/黩贿恣横东南苦之不减海寇云)时调至广西兵
 惟瓦氏最强总督尚书张公经以其未习地利不欲
 轻试而文华思倖功瓦氏利贼赀亦乐战遂激令进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1b 页 WYG0728-0268b.png
 兵至漕泾接战不利贼围之数匝头目钟富黄维等
 一十四人俱死焉
五月川沙贼流劫诸村镇官兵邀击之游击周藩战死
 戊戌川沙贼八百馀人劫闸港周浦车沟转掠泗泾
 北簳山佥事董公邦政游击将军周藩把总娄宇引
 兵追击于朱泾军半渡贼袭击之藩被创堕水死军
 士死伤者几二百人贼遂屯石塘桥流劫昆山石浦
 诸镇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2a 页 WYG0728-0268c.png
贼犯青村所
 乙已贼舟三十馀艘突至攻青村所不克遂焚舟登
 岸肆掠
贼临府城官兵击走之
 贼过南门至西仓欲攻城为保靖兵所败而去
贼复巢柘林
 贼自王江泾之败皆遁出海新贼万人复来据之未
 几风雨大作出海之贼覆溺几尽其馀党复巢焉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2b 页 WYG0728-0268d.png
七月知府方廉计杀柘林贼千人
 时贼巢甚炽廉遣谍投毒井中贼死者千馀人斩首
 数百级
七月官兵击贼于柘林海口败之
 时贼具舟五百艘出洋参将卢镗备倭王沛武生朱
 先追击于柘林海口大破之擒斩六十八名颗佥事
 董公邦政总兵俞大猷又击败之获其九舟邦政又
 败之宝山洋斩首九十八级时柘林贼病疫死伤过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3a 页 WYG0728-0269a.png
 半而总督尚书张公经侍郎杨公宜浙江提督都御
 史胡公宗宪调发水陆官兵分布按伏贼势穷促乃
 为遁归之计
八月贼改屯陶宅
 柘林贼出洋遭飓风飘溺备倭王世科把总(阙/) 等
 乘势追击覆其巨舰斩首二百八十馀级贼势且急
 回柘林者九十八艘其走者又为嘉定县丞张潮及
 上海兵会剿灭之无遗回柘林贼焚舟登陆示无去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3b 页 WYG0728-0269b.png
 志仅存十二艘于海口冀我兵不为备也浙江提督
 都御史胡公宗宪料其必走预遣备倭王沛等设伏
 伺之贼果乘潮遁走沛等追及于金山海洋尽犁其
 舟斩溺甚众得脱者定海兵复遏之于近洋乃改屯
 陶宅
九月官兵进捣陶宅贼巢指挥邵升姚泓生员于岳俱
死之
 升等陷阵杀贼贼已大败乘胜进攻贼死守港岸升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4a 页 WYG0728-0269c.png
 等身先士卒贼乘高刺下遂遇害死焉
十月陶宅贼如上海
 陶宅之贼过青村所而北官兵邀击之遂走上海
三十五年丙辰二月贼首徐海复巢柘林
 新场贼首陈东自燬其巢来与之合
贼分掠县境
三月贼据蔡庙堡官兵会击大败之
 时贼新至漴缺总督侍郎胡公宗宪令兵备任公环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4b 页 WYG0728-0269d.png
 会参将乔基共击之贼逃入蔡庙废堡环乃以把总
 陈习攻东门车梁攻西门张惟孝攻西北顾鸣鹏攻
 西南贼死守官兵攻之战方酣王宾等兵潜从东北
 入贼遂大败悉斩之
贼自漴缺登犯佐击将军宗礼击败之
陶宅贼为官兵击败遁出海洋
 总督侍郎胡公宗宪会浙直兵进捣陶宅贼巢大败
 之贼死者甚众遁出漴缺外洋参将娄宇与把总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5a 页 WYG0728-0270a.png
 应麟复败之于九团洋俘斩踰百
佥事董公邦政击贼于西庵平之
 贼新至自金山登陆流劫至西庵总督侍郎胡公宗
 宪檄邦政攻之贼大败走匿法昌寺邦政复火攻之
 斩馘无遗
漴缺贼合入乍浦
贼犯青村所把总王应麟讨平之
 贼自青村焚舟登陆应麟击败之贼匿民舍官兵复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5b 页 WYG0728-0270b.png
 火攻之贼突走为官兵所截不得去乃复匿民舍遂
 悉斩之
五月贼攻府城官兵击却之追战于泖湖淀山湖皆破

 贼数百人突至西南城下缘梯而上我兵矢石交发
 击杀五六十人贼乃遁去掠福田寺出泖湖把总刘
 镗指挥朱昆等水陆攻之连战逐北及于章练塘马
 家兜皆大捷斩首五十六颗其别枝之在淀山湖朱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6a 页 WYG0728-0270c.png
 家角者兵备任公环松江府同知张大显苏州府同
 知熊桴夹击大破之斩首七十三级晦日贼攻府城
 官兵迎击之贼中炮死者数十人乃退如上海
七月贼首陈东叶明改屯吕巷巡按御史周公如斗督
诸军击走之
 时贼首徐海屯乍浦遣陈东叶明屯吕巷牵制我师
 总督侍郎胡公宗宪部署大兵期必剿灭而犹阳为
 招抚以款贼巡按御史周公如斗以贼不归一卒难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6b 页 WYG0728-0270d.png
 就绪万一有泄其机于贼者苏松祸不訾矣严督海
 防佥事董公邦政参将娄宇把总王应麟等分布要
 害亟击之连战连捷贼败衄死者甚众初二日遁往
 乍浦是役也贼既畏我兵之逼又利督抚之招相戒
 而遁自是苏松宁谧胡公宗宪更无北顾之虑以迄
 成公云
  按乙卯秋七月攻柘林贼方公廉时守松郡遣谍
  毒贼巢中井死者千馀人乃丐者穆一郎与朱夫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7a 页 WYG0728-0271a.png
  力也一郎以五色粉墨涂面漆身为癞行乞贼中
  因尽知贼众寡所在以闻于官又与朱夫怀毒夜
  纳井中贼饮井水辄瞠目不能语土人通贼者告
  贼饮于河故中毒不甚深然亦多死焉又张二郎
  者善泅伏水中能月馀不食亦矫捷善走死地甲
  寅应募诇贼数从水中凿沉贼舟时侦其情形且
  斩倭首以献予之银牌不受劳以酒肉则受寇平
  论功应世袭百户加以章服妻以伎女皆辞行乞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7b 页 WYG0728-0271b.png
  如初方公开府江南访得之寺中伽蓝祠下使领
  所犒金终笑不受与饮食欣然谢而去竟莫解其
  谁何人也故曰战胜于谋则乞儿屠夫可以备行
  阵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8a 页 WYG0728-0271c.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9a 页 WYG0728-0272a.png
  上海县总论
上海与华亭同为云间属邑而形胜迥异守禦亦殊何
哉贼之来也多自吴淞江而西南不五十里为黄浦黄
浦逼近县治贼至即抵城下矣然后分䑸循黄浦而南
或由吴淞江而西皆可达郡城是一郡之要害在上洋
上洋之要害在黄浦黄浦之要害在吴淞守吴淞江口拒贼
游守黄浦遏贼横渡庶几免夫
  上海县境考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79b 页 WYG0728-0272b.png
上海在府治东北故称华亭海秦时为海盐北境梁武
帝太清三年为前京县地唐天宝中立华亭县实为华
亭境宋神宗时海舶辐辏即其地立市舶提举司及𣙜
货场为上海镇以地居海之上洋亦称上洋元至元二
十三年分华亭东北五乡建县
 东至川沙堡滨海五十里西至七宝镇华亭县界
 三十六里南至闵行镇华亭县界七十二里北至栅
 桥嘉定县界一十八里东南至南汇所华亭县界八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0a 页 WYG0728-0272c.png
 十里西南至莘庄镇华亭县界三十六里东北至吴
 淞所嘉定县界一十八里西北至蟠龙塘华亭县界
 一十四里自县治至府城九十里
  上海县城池考
上海宋时特为海舶所驻之地元至元间开设县治原
无城垣可守嘉靖三十二年邑人顾光禄从礼奏请筑
城知府方廉知县喻显科始甃筑之三十六年府同知
罗拱辰于城四门益以敌楼三楹沿城益以箭台二十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0b 页 WYG0728-0272d.png
座环濠益以土墙又于要害处益以高台层楼
  城
   周围凡九里高二丈四尺
  池
   东即黄浦西南北三方各阔六丈深一丈七尺
   周围潆绕外通潮汐
  陆门
   六座东曰朝宗西曰仪凤南曰跨龙北曰晏海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1a 页 WYG0728-0273a.png
   小东曰宝带小南曰朝阳
  水关
   三座其东者跨肇嘉浜其在小东门者跨方浜
  敌楼
   四座
  平台
   二座
  箭台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1b 页 WYG0728-0273b.png
   二十座
  窝铺
   七十八座
  雉堞
   三千六百九十五垛
  按邑尚意气喜事功志称其流也失之夸乃东滨
  大海易于致寇司民牧者其在移风俗严舆卫使
  得道者多助乎甲寅寇至是邑然后侵郡城历苏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2a 页 WYG0728-0273c.png
  常镇以及淮扬西则沿海至嘉兴湖州民风之得
  失关是邑之安危是邑之安危又关诸郡之治乱
  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3a 页 WYG0728-0274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4a 页 WYG0728-0274c.png
  上海县备寇水陆路考
 东滨大海
   一由东门下黄浦入闸港五十里至南汇所一
   由白莲泾一由马家浜至川沙堡皆滨海地方
 西通华亭
   其道有二一由龙华太平桥马巷桥新桥七宝
   龙归庵泗泾洞泾至府城北门一由黄浦收闵
   行入府城东门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4b 页 WYG0728-0274d.png
 北与嘉定为界
   其道有三由北门出吴淞江历栅桥南翔镇以
   至嘉定县之南门者正道也水陆俱可行或由
   西门历盘龙黄渡或由东门历黄浦江湾俱可
   至嘉定乃间道也非正道也
 西北与昆山为界
   其道有二出北门由吴淞江栅桥西行至青浦
   历安亭港口夏驾浦口千墩漫水港新洋江至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5a 页 WYG0728-0275a.png
   昆山县之东门者为水路由栅桥封家浜安亭
   菉葭滨车塘吕巷至昆山县东南门为陆路
 东北抵吴淞所
   由东门下黄浦出吴淞江沿江东北行五十里
   出江口为大海吴淞所在焉
  右水陆可通之道凡十有一其实江湖泽国四通
  八达贼舟无处不可出没不能一一而设备也惟
  当摘其中之尤要者建寨栅创团营专驻官兵以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5b 页 WYG0728-0275b.png
  为守禦之计其馀亦惟以游兵行哨奇兵设伏轻
  兵出袭焉斯可矣计邑之险要有五曰南汇曰黄
  浦曰闵行曰乌泥泾曰唐行详见各图说于后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6a 页 WYG0728-0275c.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6b 页 WYG0728-0275d.png
  南汇所险要说
南汇所金山之中后所也下沙新场周浦八团诸镇旧
号富庶皆本所信地也嘉靖甲寅以来皆为寇贼巢窟
而所城孤立势亦危矣乙卯岁尝陷于贼今设把总一
员常川驻劄为上洋外护然贼之犯上洋也悉自吴淞
江入黄浦逼临城下南汇反在其外贼之来也惟虑我
兵自内迎击之耳诚练精兵于此俟贼之隙衔枚袭之
贼可破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7a 页 WYG0728-0276a.png
  南汇所城池考
南汇所系上海县十九保地方在府城东北一百五十
里在青村北五十里地形如犁状突出洋中势向东南
其三面皆海故谓之南汇觜岛寇每察风色分䑸于羊
山焉迹如东南风则此觜大口当羊山之冲如东北
风则此觜四五六团洪当马迹山之冲盖各堡止防一
面而是堡独三面受敌洪武十九年安远侯经略海防
筑堡以备岛寇永乐十五年都指挥使谷祥增修弘治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7b 页 WYG0728-0276b.png
初指挥使翁熊重葺
  城
   周围九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二尺
  池
   濠周于城阔二十有四丈深一丈七尺
  陆门
   四座上各有楼
  水关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8a 页 WYG0728-0276c.png
   四座
  角楼
   四座
  敌台
   四座
  箭楼
   四十座
  窝铺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8b 页 WYG0728-0276d.png
   二十六座
  雉堞
   二千三十六垛
  南汇所兵防考
 守禦南汇中后千户所
洪武二十年建即金山卫中后千户所分置也𨽻中军
都督府南至青村界头墩北至川沙界八墩各二十五
里面至海塘背至新场皆其信地千百户所镇抚司军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9a 页 WYG0728-0277a.png
器局广储仓俱在城内演武场在南门外
  千户四员
   内考选掌印一员城操一员三巡一员屯局一员
  百户八员
   内分委掌印一员陆路一员守堡一员其馀听
   差
  镇抚一员
   共统官旗舍馀一千二百五十一员名俱听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89b 页 WYG0728-0277b.png
   印千户调度守城内有选锋军馀土兵共三百
   名百户一员训练以备应援截杀之用汛时仍
   于青村川沙每处每日拨军五十名不分昼夜
   往来巡哨有警飞报总兵游击并青村川沙互
   为声援该所为正兵左右为应兵沿海墩台掌
   印官选拨精壮军馀每墩五名带马一匹住守
   瞭望往来飞报以便策应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0a 页 WYG0728-0277c.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0b 页 WYG0728-0277d.png
  川沙堡险要说
川沙堡在南汇之北旱寨之南旧制南汇与吴淞所互
为应援然相去一百五十馀里又隔吴淞大江兵马难
以急渡贼至飞报且弗能达况提兵策应乎嘉靖甲寅
贼据为巢与老鹳嘴柘林新场之贼相为犄角本镇遂
成丘墟岁丁巳抚按奏请特为筑堡以千户一员守之
而隶于南汇把总深得防禦长策然历年倭寇之来也
多自宝山登陆掳掠而南则旱寨川沙正当敌冲与南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1a 页 WYG0728-0278a.png
汇青村缓急又有间也军馀百名弓兵八十名果足备
禦乎有事之时把总之兵岂肯弃南汇而守川沙乎今
以把总驻劄此堡与卒一千名戍守有事与旱寨互为
首尾庶气势联络事权归一而且无推诿之患矣
  川沙堡城池考
川沙堡在吴淞所南一百二十馀里北距旱寨嘉靖三
十六年巡抚都御史赵公忻巡按御史尚公维持兵备
熊公桴从邑人乔镗(乔镗字子声详/见倭患事迹)王潭建议题请兴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1b 页 WYG0728-0278b.png
筑内设把总司守堡千户公署百户所军器库抚按行台
钟鼓楼社学下沙三场二场盐课司南跄巡检司三林
庄巡检司演武场
  城
   周违四里
  门
   四座
  雉堞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2a 页 WYG0728-0278c.png
   一千二百九十三垛
  川沙堡兵防考
川沙堡南至南汇六团五十里北至宝山六十里东至
海十二里西至上海县治五十里皆其信地洪武时以
非险阻原无设兵嘉靖中倭人入寇乃筑堡拨南汇千
户一员督军馀一百名守堡五十名守川沙洼口而隶
于南汇把总后以贼来登陆从宝山而南掠者川沙正
当其冲添设常川操练土客兵五百三员名战马二十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2b 页 WYG0728-0278d.png
匹拨百户二员专领训练汛时仍于南汇宝山寨等处
每处每日拨发军兵一百名不分昼夜往来哨探有警
飞报总兵游击南汇宝山寨并上海以为声援该堡为
正兵左右为奇兵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3a 页 WYG0728-0279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3b 页 WYG0728-0279b.png
  黄浦险要说
按上洋之大水有二曰吴淞江曰黄浦(黄浦在郡南境/逼近上海县城)
(战国时黄歇命工开凿土人相传称/为黄浦又以歇故或称春申浦云)吴淞江自关桥
以西多瘀塞而不通凡太湖以南嘉杭湖之水悉入泖
湖从黄浦出海其流反疾故贼舟之入也或由䌽淘港
以犯嘉定或由黄浦以犯上洋而吴淞江反为不便势
使然也黄浦去县城不二里贼易登犯万一得入即横
行无忌矣守松之要莫如黄浦舍此更无港口可收泊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4a 页 WYG0728-0279c.png
者必须大治兵船严为守备遏贼上游使不得入浦方
为上策然守浦之法不宜株守浦口必令一府兵船分
为三哨一守黄浦口以捍县城一哨吴淞江中以备救
援一守吴淞江口使贼不得入江则阖郡宁息矣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5a 页 WYG0728-0280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5b 页 WYG0728-0280b.png
  闵行镇险要说
闵行镇在上海县十六保横沥东滨于大浦当县治西
南乃南汇陶宅诸处渡浦入府之通衢也往年岛寇猖
獗当道尝设兵守之盖其地虽属上洋而设守实为府
城捍卫计也且其南与叶谢相对屯兵于此可与叶谢
互为应援非特遥张声势而已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6a 页 WYG0728-0280c.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6b 页 WYG0728-0280d.png
  乌泥泾险要说
乌泥泾镇在上海县二十六保界华上二县间尝有田
父得古碑地名宾贤里当县治正南与浦东三林塘
周浦镇相望其地富饶可以屯结贼若自二镇渡浦
而西即为县治若入犯府治亦由此道故乌泥泾闵行
镇均当设险匪直为县治计实遏贼入郡城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7a 页 WYG0728-0281a.png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7b 页 WYG0728-0281b.png
  唐行镇险要说
唐行镇(唐行古称横溪/以其岸横泖也)在县治西一百二十里西控泖
湖为吴门要冲县之水次仓在焉屯兵守之可以遏南
北之冲也
  上海县巡司(弓兵数附/)
 南跄巡司
  洪武三年建于川沙地方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黄浦巡司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8a 页 WYG0728-0281c.png
  洪武六年建于黄浦之上闵行镇设弓兵四十名
  往来巡逻
 三林庄巡司
  洪武六年建于三林塘镇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青龙镇巡司
  洪武七年建于青龙镇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吴淞江巡司
  洪武五年建于吴淞江北岸设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8b 页 WYG0728-0281d.png
 新泾巡司
  自元以来有之洪武六年建于二十九保新泾设
  弓兵四十名往来巡逻
  上海县倭患事迹
永乐二年甲申四月倭寇海滨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二月贼破南汇所
 自望日而后十日破贼城者再○南汇被围官兵望
 风披靡奔窜几尽有军士李府者率其仲子香及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9a 页 WYG0728-0282a.png
 族丁三十人力战斩首四十馀级贼退十里五军稍
 安乘胜追逐有贼酋长丈许声若雷府邀之战不三
 合斩之于是贼相诫避焉翌日复战又斩其先锋二
 人贼退走府追战再胜之伏贼猬起万矢齐发父子
 身无完肤俱殁于阵次年四月贼再犯香弟黍为哨
 官年方舞象仰天祝曰为君父报不戴之雠在此举
 出战获三级以献至夜贼潜布云梯鱼贯而上一贼
 将登陴黍觉拔剑斩之下视贼且蜂集黍急推城垛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99b 页 WYG0728-0282b.png
 倾贼堕而死者数人城赖以全明日大战杀贼无算
 贼闻其名呼曰谁是李三郎黍挺身响应与贼斗益
 力卒为贼炮所毙
闰三月贼首邓文俊等分掠县境
四月贼首萧显焚掠县境
 萧显自浙至宝山肆掠通判刘本元统镇江上海民
 兵禦之癸未遇于连宾华桥大败本元沉菰芦中一
 日夜仅免时上海未城县尹遁走贼遂焚掠县市去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0a 页 WYG0728-0282c.png
五月贼首萧显焚县治镇抚胡贤指挥武尚文县丞宗
鳌死之
 贼众三百馀人自漕泾普子庙登岸掳舟出闸港与
 水军遇于高昌渡我兵不利壬子贼千馀人从太平
 寺骤至焚上海漕船饱掠出海丁巳贼自海口入合
 周浦贼共三百馀艘寇县浙江领坑兵指挥黎鹏举
 与镇抚胡贤禦之鹏举被鎗伤重贤力战死焉贼乃
 冲县市焚治所镇海卫指挥武尚文建平县丞宗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0b 页 WYG0728-0282d.png
 率家兵禦击之尚文出东门遇贼游兵辄败之乘胜
 进攻过蔓笠桥贼伏兵猝起以利刃断马足马蹶尚
 文死之鳌亦战死于县南自是而后浦东沿海二百
 馀里间新旧之贼往来络绎无虚日矣
前锋丁爵指挥袁(阙/)追击贼于清水洼力战俱死之
六月官兵追击贼首萧显大败之
 贼陷上海县而南镇江卫知事吴宗德追之本县水
 兵据浦要贼惊溃争舟溺死者不可数计守备解明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1a 页 WYG0728-0283a.png
 道苏州府同知任环伏兵吴淞江口遣数舟诱敌贼
 出海伏兵翼击之追至宝山洋贼大败俘斩九十九
 名颗死海中者不与焉
贼破南汇所
贼焚掠县境官兵击却之
 辛巳贼焚掠上海西境六合知县董邦政追击于小
 湾败之壬寅贼驾海舟入上海北宫前劫粮艘都司
 韩玺与监生梁家栋帅兵力战斩首八十有奇乃解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1b 页 WYG0728-0283b.png
 去知府方廉遂乘间筑县城抚按奏设海防道驻守
 以董邦政为按察司佥事领之
十一月贼犯南汇所
三十三年甲寅正月贼首萧显攻县城官兵击败之
 辛丑萧显自崇明县南沙突出驾七巨舟入吴淞江
 夜泊宋家港分兵四劫崇明水兵船在东岸黎明接
 战黄浦中败绩显遂逼县东门穴民楼瞰城中攻城
 甚急时城初筑未固海防佥事董公邦政与署县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2a 页 WYG0728-0283c.png
 常州通判刘本学登陴督战用神鎗手杀贼甚多出
 兵斫营亦颇胜二月乙亥贼解围去会兵备佥事任
 公环统民兵三百僧兵八十来援贼舟泊黄浦者百
 馀艘而自吴淞江南行者不计焉任公环勒兵战于
 叶谢镇马家浜斩获颇多援兵不继僧大有西堂天
 移古峰等二十一人死焉任公环整师复进追击于
 五里桥习家坟皆大捷贼乃惊惧走据史家浜浙江
 提督都御史王公忬遣都指挥卢镗浮海至战于界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2b 页 WYG0728-0283d.png
 浜焚贼七舟斩首八十馀级进捣贼巢大破之贼死
 者无算其别䑸之在归家港者任公环复大败之贼
 遁如浙西
三月贼首萧显据下沙新场
四月贼攻南汇所
 时所城圮贼袭攻之哨官李黍挺身独战死焉
贼攻县城
 贼自嘉定而来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3a 页 WYG0728-0284a.png
六月贼焚掠诸村镇
七月贼巢川沙
 贼盘据川沙湾撤民房作营栅与柘林贼互为首尾
 参将卢镗进捣其巢遇伏力士丁千斤马八百死焉
 未几分屯老鹳嘴袭我山东兵海防佥事董公邦政
 率兵扼其北贼乃并入老巢
贼攻南汇所
八月贼攻南汇所官兵击败之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3b 页 WYG0728-0284b.png
 都司韩玺奉军门檄讨南汇贼会少林僧应募至遂
 并统之以进焚其三舰辛巳战于白沙湾斩贼首一
 百馀级僧了心彻堂一峰真元乘胜深入被害
三十四年乙卯正月川沙贼攻南汇所
海防佥事董公邦政捣川沙洼贼巢破之
 斩首五百馀级监生乔镗率乡兵追击复大败之
教授韩崇福败贼于黄浦
 崇福善骑射奉台檄至黄浦守禦崇福所统不数百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4a 页 WYG0728-0284c.png
 人寇蜂至矢集舟如雨崇福弗动徐还射之无不命
 中斩馘而旋督府上其功擢本府通判
三月贼围县城
 贼五千馀人屯新场下沙千馀人屯闸港数千人屯
 川沙俱进逼县城时总督都御史张公经调集广兵
 湖兵万人驻松江府城贼乃退入旧巢
贼复攻县城官兵击走之
 壬寅倭贼数千人来攻县城佥事董公邦政出师迎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4b 页 WYG0728-0284d.png
 击有绯衣白马贼冲击甚锐甲士陈瑞挺戈独斗斩
 之贼乃退瑞口衔贼首游浦而渡观者壮焉董公邦
 政立署为千户
四月川沙贼遁出海官兵焚其巢
五月贼犯周浦闸港等处
 戊戌原屯川沙洼贼复突犯周浦闸港车沟掳民舟过
 黄浦分掠泗泾北簳山
总兵汤克宽败贼于黄浦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5a 页 WYG0728-0285a.png
 辛酉倭寇三百馀人自南浔至叶谢镇总兵汤克宽
 与府同知都文奎逆击于黄浦大胜之渡浦来援者
 皆溺死
七月巡抚都御史曹公邦辅败贼于双沟
贼复巢川沙
九月官兵捣川沙贼巢击走之
 总督都御史杨公宜遣兵备副使任公环游击将
 军曹克新统川兵攻贼大败之燬其巢贼遁至吴淞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5b 页 WYG0728-0285b.png
 所任公环复督舟师袭击之斩获大半馀党遁走
 清水洼
十月陶宅贼移屯周浦
 壬戌朔贼自陶宅移屯周浦永定寺
闰十一月佥事焦公希程率川兵捣周浦贼巢大败之
 先是总督都御史杨公宜潜令武生胡亘朱先等设
 伏贼巢约纵火为号命佥事焦公希程监督川兵与
 游击将军曹克新乘雪夜袭之亘等纵火焚贼巢贼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6a 页 WYG0728-0285c.png
 惊乱我兵四面伏起合击大败之斩首二百三十有
 奇而贼巢燬焉
十二月官兵击贼于新场土兵头目田菑田礼等死之
 兵备副使任公环率永顺保靖土兵剿新场倭寇时
 贼众二千馀人皆伏不出而诈令人举火于数里外
 若将引去者土舍彭趐先入尝之不见一人于是菑
 等争入贼伏发遂皆死之
三十五年丙辰正月贼首陈东巢新场与叶明合踪参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6b 页 WYG0728-0285d.png
将尚允绍等与战于四桥死之
 允绍自青村巡徼猝与贼遇追至四桥贼众并合丛
 射杀允绍及指挥李田鲍东莱千户郭勋崔彦章李
 尚节李鼎百户赵武陈清士卒四百人并战殁焉
二月新场贼首陈东自燬其巢与柘林贼合
贼掠县境
三月贼犯南汇所兵击败之
 兵备副使任公环与参将娄宇相继大捷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7a 页 WYG0728-0286a.png
参将娄宇把总王应麟败贼于九团洋
五月贼攻县城
 戊午朔贼舟五十馀艘从吴淞江入泊上海北宫作
 云梯攻城通判刘本学率县人募死士固守积十七
 日外援不至贼佯退乙亥夜半贼乘守懈潜登西南
 隅守城卒杨钿觉之大呼众惊起贼刺钿堕城下众
 发矢石击贼退去初贼抵城下潮落濠可涉渡比去
 则潮至矣贼众尽没濠中平旦为守城者涝斩其首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7b 页 WYG0728-0286b.png
 数十级枭示城上贼过浦望见之号泣而去自是邑
 鲜倭患矣
  按上海倭乱乔镗慷慨尚义挺身击贼倭薄川沙
  镗倾家财输官为筑城塞川沙洼口以防贼船收
  泊又募乡兵四百防禦出多斩获乡人赖焉同时
  有盛济时募兵二百保护新场皆海上精悍之士
  赴敌善斗号盛家兵后录功为百户辞不受又潘
  元亦募兵三百俟倭至出击辄杀之未几卒其功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8a 页 WYG0728-0286c.png
  皆足多者故并及之
  松江府土贼要害
 华亭县
  出贼(就于本处聚劫/)
  朱泾
   在县治西南二十六里东通黄浦西通三泖南
   可达海盐平湖北可达苏州嘉兴为出贼渊薮
  曹泾
江南经略 卷四上 第 108b 页 WYG0728-0286d.png
   在县治东南七十里介于柘林金山之间为盐
   徒巢窟操艘出入波涛闲习如驭马
 上海县
  出贼(就于本处聚劫/)
  闸港
 
 
 江南经略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