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705-07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五
            宋 真德秀 撰
   读书之序
中庸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程子曰初学入德之门无如大学其它莫如论语孟子
又曰学者且先读语孟更读一经然后看春秋先识得
个义理方可看春秋以何为准无如中庸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705-0748b.png
 朱子亦曰先看大学次语孟次中庸果然下工夫句
 句字字涵泳切已看得透彻一生受用不尽只怕人
 不下工夫虽多读古人书无益书止是明得道理却
 要人做出书中所说圣贤工夫来若果看此数书它
 书可见而决矣又曰大学者中庸之户庭中庸者大
 学之阃奥又曰学问须以大学为先论语孟子次中
 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又曰论孟中庸待大学通贯
 浃洽无可得看后方看乃佳又曰为学之序为已而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705-0749a.png
 后可以及人达理然后可以制事故程子教人先读
 语孟次及诸经然后观史其序不可乱也若恐其徒
 务空言但当就论孟经书中教以躬行之意庶不相
 远至于左氏奏疏之言则皆时事利害而非学者切
 身之急务也其为空言亦益甚矣而欲使之从事其
 间而得躬行之实不亦背驰之甚乎○按此荅东莱
 书时东莱方令学者读左氏及诸贤奏疏又曰读大
 学语孟中庸四书然后看诗书礼易与春秋皆未易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705-0749b.png
 看又曰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故必
 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
 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杂之病其节目自
 有次序不可以越过近日学者欲约而不于博求之
 不知不求于博何以考验其约又有专于博上求之
 而不反其约今日考一制度明日又考一制度空于
 无用处作工夫其病又甚于约而不博者○以上论
 读书之序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705-0749c.png
   读书之法
程子曰经所以载道也器所以适用也学经而不知道
治器而不适用奚益哉
 又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
 门无远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今之治
 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
 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
 粕耳觊足下由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见卓尔有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705-0749d.png
 立于前然后不知手之舞而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
 自止矣○按此伊川与人帖也
若不能存养只是说话
 延平李氏曰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
 以求之则凡圣贤所至而吾未至者皆可勉而进矣
 若直以文字求之悦其词义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
 丧志者几希朱子亦曰学须做自家底便见切已今
 人读书只要科举用已及第则为杂文用其高者则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705-0750a.png
 为古文用皆做外面看又曰人惟有私意圣贤所以
 留千言万语以扫涤人私意又曰学者当以圣贤之
 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或人请诸经之疑先生既答
 之复曰今虽尽与公说公尽晓得不于自家心地上
 做工夫亦不济事又曰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
 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䆒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
 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自家
 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705-0750b.png
 上推䆒始得又曰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
 不自鞭策又曰读书无为己之意只欲以资口耳作
 文字即意思浮浅看它义理不出又曰圣人言语须
 是实体于身灼然行得方是读书岂可以言语解过
 一遍便休又曰孟子言学问之道惟在求其放心而
 程子所言心要在腔子里今一向耽着文字令此心
 全体都奔在册子上更不知有已便是个无知觉不
 识痛痒之人虽读得书亦何益于吾事耶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705-0750c.png
尹焞问为学之方曰为学须是读书观书不必多要知
其约多观而不知其约书肆耳须是将圣人言语玩味
入心记著然后力去行之自有所得
 某缘少时读书贪多如今多忘了又曰读书要玩味
 ○朱子亦曰读书着玩味方见得义理从文字中迸
 出又曰博杂极害事伯恭曰前只向杂博处用功却
 于要约处不曾子细研䆒如阃范之作指意极佳然
 读书只如此亦有何意味耶先达所以深惩玩物丧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705-0750d.png
 志之弊者正为是耳范醇夫一生作此等功夫想见
 将圣贤之言却只忙中草草看过抄节一番便是事
 了元不曾子细玩味所以从先生许久见处全不精
 明是岂不可戒也耶又曰讲学贵于实见义理要在
 熟读精思潜心玩味不可贪多务得涉猎敷衍便为
 䆒竟也又曰为学不可以不读书而读书之法又当
 熟读沈思反覆涵泳铢积寸累久自见功不惟理明
 心亦自定若欲徒为涉腊而求此理之明又欲别求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705-0751a.png
 方便以期此心之定其亦难矣又曰读书须是将本
 文熟读且咀嚼有味若有理会不得处然后将注解
 看方是有益又曰观书静着心宽着意思沉?反覆
 将久自会晓得去又因说读书云韩退之所谓沉?
 乎训义反覆乎句读须有沉潜反覆之功方得又曰
 观书不可只观𦂳要处闲慢处都要周匝若能沉?
 专一看得文字只此便是治心养性之法
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705-0751b.png
 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如充实之
 谓美与诗之美不同○朱子亦曰凡读书须看上下
 之意是如何不可泥看一字如扬子于仁也柔于义
 也刚到易中又将刚来配仁柔来配义如孟子学不
 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到中庸又谓成已仁也成物智
 也此等须是各随本文意看便自不相疑
凡观书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
而见意者也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705-0751c.png
 又曰学者不泥文义又全背却速去理会文义者又
 滞泥不通如子濯孺子为将之事孟子只取其不背
 师之意人须就上面理会事君之道如何也又如万
 章问舜完廪浚井事孟子只答它大意人须要理浚
 井如何出得来完廪又怎生下得来若此之学徒费
 心力
凡读文字如七年一世百年之事皆当思其如何作为
乃有益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705-0751d.png
张子曰书以维持此心又曰读书则此心常在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
 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
 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
 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
 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加新益则学
 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朱子曰近与学者讲
 论尤觉横渠成诵之说最为捷径盖未论看得义理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705-0752a.png
 如何且是收得此心有归着处不至走作然亦须是
 专一精研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方可别
 换一书乃为有益○又云所读之书经文注脚记得
 首尾通贯浃洽方有可玩绎处不然泛观杂论徒费
 日用决无所益也
学者信书且须信论语孟子诗书无舛杂礼虽杂出诸
儒亦若无害义处如中庸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礼
记则是诸儒杂记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705-0752b.png
 至如礼文不可不信己之言礼未必胜于诸儒如有
 前后所出不同且阙之记有疑义亦且阙之就有道
 而正焉
六经须循环理会义理尽无穷待自家长得一格则又
见得别如中庸文字辈直须句句理会过使其言互相
发明
 又曰某观中庸义二十年每观每有义已长得一格
 六经循环年欲一观观书以静为心但只是物不入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705-0752c.png
 心然人岂能常静须有以制其乱
书多阅而好忘者只为理未精耳
 理精则须记了无去处也仲尼一以贯之盖只着一
 义理都贯却
杨氏曰六经之义验之于心而然施之行事而顺然后
为得
 验之于心而不然施之于行事而未顺则非所谓经
 义今之治经者工无用之文徼幸科第而已果何益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705-0752d.png
 哉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容嘿会于燕閒静一之中超然
自得于书言象之表
 语仲素曰某尝有数句教学者读书之法云云又与
 人书曰至道之归固非笔舌能尽也要以身体之云
 云则庶乎其至矣反是皆口耳诵数之学也
读书须先看古人立意所发明者何事不可只于言上
求之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705-0753a.png
 如万章问象日以杀舜为事孟子答舜所以处之之
 道其意在说圣人无伪此则不可不知若从枝叶上
 理会如象欲使二嫂治朕栖之语此岂可信尧在上
 岂容有此
学者须有所疑乃能进德然须用力深方有疑今之士
读书为学盖自以为无可疑者故其学莫能相尚
 如孔子门人所疑皆后世所谓不必疑者也子贡问
 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疑所可去答之以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705-0753b.png
 去兵于食与信犹有疑焉故能发孔子民无信不立
 之说若今人问政使之足食足兵何疑之有樊迟问
 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是甚明白而迟犹曰未
 达故孔子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教之由是而
 行之于智之道不其庶矣乎然迟退而见子夏犹申
 问举直错诸枉之义于是又得舜举皋陶汤举伊尹
 之事为證故仁智兼尽其说如使今之学者方得其
 初问之荅便不复疑矣盖尝谓古人以为疑者今人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705-0753c.png
 不知疑也学何以进又曰读书须有疑然后能进今
 人读书元不知疑所以不及古人如子夏问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直推至于礼后问宰我于三年之丧犹
 有疑问何也曰此其所以为宰我也凡学于孔子者
 皆欲穷䆒到无疑处方已三年之丧在他人于此不
 敢发言宰我疑以期断故必求质于圣人虽被深责
 所不辞也○西山李氏曰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
 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子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705-0753d.png
 曰骤进二字最下得好须是如此若进得些子或进
 或退若存若亡不济事如用兵相战争得些儿小子
 一二十里地也不济事须大捷一番方是善胜为学
 之要亦是如此又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又曰读书始读未知有
 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
 疑渐渐减以至融会贯通都无疑方始是学
延平李氏尝语问者曰讲学切在深潜缜密然后气味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705-0754a.png
深长蹊径不差若概以理一而不察夫分之殊此学者
所以流于疑似乱真之说而不自知也
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有曰正身危坐缓视微吟虚心涵
咏切己省察
又曰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又曰人要读书须是先收拾身心令稍安静然后开
 卷方有所益若只如此驰骛纷扰则方寸之间自与
 道理全不相近如何看得文字今亦不必多言但且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705-0754b.png
 闭门端坐半月十日却来观书自当信此言之不妄
 也又曰今世之人心不在躯壳里如何读得圣人之
 书又曰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之
 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
 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百馀日以收放心却去读书
 遂一览无遗又问读书须是有精力或云亦须是聪
 明先生曰虽有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缘静则
 心虚道理方看得出又曰今人看文字多是以昏怠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705-0754c.png
 去看所以不子细故学者且于静处收拾教意思在
 里然后虚心去看则其义理未有不明者也又曰读
 书闲暇宜于静室安坐庶几心平气和可以思索义
 理又曰收敛精神方可商量读书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须是存心与
读书为一事方得
 又曰观书一举两得这边又存得心那边理又到又
 曰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705-0754d.png
 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
 且固矣
问读诸经之法曰亦无法只是虚心平读去
 又曰看文字须是虚心莫先立己意又云虚心切己
 虚心则见道理明切己自然要体认得出又答学者
 曰所喻读书未能有疑此初学之通患盖缘平日读
 书只为科举之计贪多务得不暇子细惯得意思长
 时忙迫今当以此为戒洗涤净尽别立规模将合看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705-0755a.png
 文字择其尤精而最急者且看一书一日随力看一
 两段俟一段已晓方换一段一书皆毕方换一书先
 要虚心平气熟读精思令一字一句皆有下落诸家
 注解一一通贯然后可以较其是非以求圣贤之本
 意虽已得之亦更反复玩味令其义理浃洽于中沦
 肌浃髓然后乃可言学耳又曰读书须虚心静虑依
 傍文义推寻句脉看定此句指意是说何事略用今
 人言语衬贴替换一两字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先教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705-0755b.png
 自家心里分明历落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荅
 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此外别无闲杂说话方是得
 个入处若弃却本文肆为浮说都忘了从初因甚话
 头说得到此此最学者大病也又曰观书当虚心平
 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
 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
 加审择自然意味平和道理明白脚踏实地读书之
 法无它只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705-0755c.png
 者多是率然穿凿便为定论或即信所传闻不复稽
 考所以日诵圣贤之书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诵说
 只是㨿自家见识撰成尔如此岂复能有所进
学者贪作工夫便看得义理不精
 读书须是子细逐句逐字要见去着若用工粗卤不
 务精思只道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譬如饮
 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又曰
 读书只恁逐段子细看积累去到一生读多少书若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705-0755d.png
 务贪多则反不曾读得又曰其始也自谓百事能其
 终也一事不能此言人读书不专一而贪多广阅之
 弊也问通书云看鸡雏可以观仁如何曰既通道理
 后这般个久久自知之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
 易者而后其节目所以游先生问阴阳不测之谓神
 而程子荅之曰公是拣难底问是疑后问故昨日与
 公说读书须看一句后又看一句读一章后又读一
 章正如格物格一物后又格一物见这个物事道理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705-0756a.png
 既多则难者道理自然识得又曰知读书有渐甚善
 但亦须且读一书先其近而易知者字字考验句句
 推详上句了然后及下句前段了然后及后段乃能
 真实该遍无所不通使自家意思与古圣贤泯然无
 间乃为真读书尔又曰看此一书且须专此一书便
 待此边冷如水那边热如火亦不可舍此而观彼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又曰学者只是要熟工夫
纯一而已矣读时熟玩味时熟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705-0756b.png
 又曰书须熟读所谓书只是一般然读十遍时与读
 一遍时终别读百遍时与读十遍又自不同也又曰
 读书不精深只是不专一又曰读书须纯一如看了
 一般未了又要涉一般都不济事某向时读书方读上句
 不知有下句读上章不知有下章又曰读论语如无
 孟子读前一段如无后一段不然方读此又思彼扰扰
 于中这般人不惟无得于书胸中如此做事全不得
读书须心在简册上方可研䆒义理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705-0756c.png
 本文云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看得各
 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又曰看文字须此心在上面若
 心下不在便是不曾看相似所谓视之而不见听之
 而不闻问着心读书有时半板前心在书上半板后
 忽然思量它事口虽读心自在别处如何得心只在
 书上先生曰此最不可所谓不诚无物虽读犹不读
 也又曰大凡读书须是要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
 更不问外面有何事方见得一段道理出如博学而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705-0756d.png
 笃志切问而近思如何却说仁在其中盖自家能常
 常存得此心莫教走作则理自然在其中今人却一
 边去看文字一边去思量外事只是枉费了工夫不
 如放下了文字待打叠教意思静了却去看
又曰蓄之极则通
 看文字且自用工夫先己切至方可举所疑与朋友
 讲论假无朋友久之亦能自见得盖蓄积者多忽然
 爆开便自然通此所谓何天之衢亨也盖蓄极则通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705-0757a.png
大凡读书少看熟读一也不必钻研立说但反覆体验
二也埋头理会不必求效三也三者学者当守此读书
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
巧宁近毋远
古人文章大率平说而意自长观书且须观其平易正
当处
 又曰看文字且先看明白易晓者又曰观书当平心
 以观之大抵看书不可穿凿看从分明去处不可寻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705-0757b.png
 从隐僻去处凡文字诸家说异同处最可观熹旧日
 读书专于异同处观之又曰凡看文字诸家说有异
 同处最可观谓如甲说如此且挦扯住甲穷尽其词
 乙说如此且挦扯住乙穷尽其词两家之说既尽又
 参考而穷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又曰学者观书
 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晓
 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大概病在执着不肯放下正如
 听讼心先有主张乙底意思便只见得甲底不是先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705-0757c.png
 有主张甲底意思便只见乙底不是不若姑置甲乙
 之说徐徐观之方能辨其曲直
学者有二患一是自主己意一是有先入之说
 本文云横渠言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此说甚当若不
 濯去旧见何处得新意来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主
 自家意思一是旧有先入之说虽欲摆脱亦被他自
 来相寻又曰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
 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着一见到此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705-0757d.png
 心便被此见遮蔽了譬如一片净洁田地若上面才
 安一物便须有遮蔽了处圣人七通八达事事说到
 极致处学者须是多读书使互相发明事事穷到极
 致处所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
 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
 惑直到这个田地方是语云执德不弘易云宽以居
 之圣人多说个广大宽大之意学者要须体之
读书不可不先立一程限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705-0758a.png
 又曰严立功程宽着意思久之自当有味不可求欲
 速之功也
观书当看大意又看句语中何字是切要
 孟子谓仁义礼智根于心只根字甚有意如此用心
 义理自出
文字大节目痛理会三五处后当迎刃而解学者之患
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
为学者计当就日用间致其下学之功读书穷理则细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705-0758b.png
立课程耐烦着实而勿速解操存持守则随时随处省
觉收敛而勿计近功
 全文云人无英气固安于卑陋而不足以语上其或
 有之而无以制之则又反为所使而不肯逊志于学
 此学者之通患所以古人设教自洒扫应对进退之
 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必皆使之抑心下首以从事
 于其间而不敢忽然后可以消磨其飞扬倔强之气
 而为入德之阶今既皆无此矣则唯有读书一事尚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705-0758c.png
 可以为摄伏身心之助然不知循序而致谨焉则亦
 未有益也故今为学者计云云如此积累做得三五
 年工夫庶几心意渐驯根本粗立而有可㨿之地不
 然终恐为气所使而不得有所就也
或问左传疑义曰子不求之于六经语孟之中而用功
于左传有甚义理纵有能几何
 只看圣人所说无不是这个大本如云天高地下万
 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705-0758d.png
 不然子思何故说个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脩道
 之谓教此三句是怎生如此说是乃天地万物之大
 本大根万化皆从此出人若能体察得力见得圣贤
 所说道理皆从自己胸中流出不假他求又曰人须
 是于这大原本上看得透自然胸中开阔见世间事
 皆琐琐不足道矣
理明后虽读申韩书亦有得
尹氏门人有言尹和靖教学者云耳顺心得如诵己言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705-0759a.png
用功既至诵圣贤言语即已言语
观书当如猛将用兵酷吏治狱
 直是鏖战一陈直到推䆒到底始得○又按朱子教
 人读书有曰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之生道理合下
 皆完具所以要读书者是未曾经历见得许多圣人
 是经历见得许多所以写在世上与人看而今读书
 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
 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来又曰读书如理乱发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705-0759b.png
 理发须逐条理教条直又曰读书须逐句逐字理会
 教通透又曰看文字且逐条看多是一事不须牵合
 问孟子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又曰义之实从兄是
 也不知羞恶与从兄之意如何相似曰不要如此看
 且理会一处上义理教通透了方可别看如今理会
 一处未得却又牵一处来滚同说着少间愈无理会
 处圣贤说话各有指归且与他逐句逐字上理会将
 去又曰读书须细看见意思通融后都不见注解但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705-0759c.png
 见有正经几个字方好又曰读书理会得通彻是当
 了则终生更不用再理会后面只须把出来温寻涵
 泳若不逐件理会则虽读到老依旧是生底如不曾
 读一般○曾裘父诗话中载东坡教人读书小简先
 生取以示学者曰读书要当如是按裘父诗话载东
 坡与王郎书云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
 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
 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705-0759d.png
 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馀
 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又山谷
 与李几仲帖云不审诸经诸史何者最熟大率学者
 喜博而常病不精汎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馀力
 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
 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先生深喜之以
 为有补于学者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705-0760a.png
南轩张氏读书楼之铭曰洪惟元圣研几极深出言为
经以达天心天心煌煌圣谟洋洋有赫其传惠我无疆
嗟哉学子生乎千载孰谓圣远遗经犹在孰不读书而
昧厥旨章句是凿文采是事矧其所怀惟以禄利茫乎
四驰其曷予塈嗟哉学子当知读书匪有所为惟求厥
初厥初惟何尔所固然因书而发尔知其全维诵维歌
维䆒维复维以泳游勿肆勿梏维平乃心以会其理切
于乃躬以察以体积功既深有烨其明迥然意表大体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705-0760b.png
斯呈圣岂予欺实发予机俾予自知以永于为若火始
然若泉始达推之自兹进孰予遏若登泰山益高益崇
维理无形维经无穷嗟哉学子盍敬念兹以是读书则
或庶几
 以上论读书之法○又元城刘氏尝举司马公读三
 国志曹操遗令事以语客客曰非温公识见不能及
 此刘氏曰此无他也乃一诚字尔老先生读书必具
 衣冠正坐庄色不敢懈怠惟以诚意读之诚之者可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705-0760c.png
 以开金石况此虚伪之事一看即解散也○愚按朱
 子敛襟危坐即此意故附见焉
程子曰圣人之言其远如天其近如地
 上文云凡解文字坦易其心自见理理只是人理甚
 分明如一条平坦路道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此
 之谓也或曰圣人之言恐不可以浅近看曰圣人之
 言自有近处自有深远处如近处乍生强要凿教深
 远杨子曰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某与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705-0760d.png
 改之云云朱子亦曰圣贤之言有高远处有平实处
 又曰今之谈经者往往有四者之病本卑也而抗之
 使高本浅也而凿之使深本近也而推之使远本明
 也而必使至于晦此今日谈经之大患又曰圣贤立
 言本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今必推之使高
 凿之使深是未必真能高深而固已离其本指丧其
 平易无穷之味矣
解经不同无害但要切处不可不同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705-0761a.png
好著书则多言多言则害道
 程子劝杨时勿好著书云云学者要当察此
杨氏曰解经欲得理通而语简
 旧尝解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云行其所无事不亦易
 乎一以贯之不亦简乎如是则天下之理得矣又言
 行其所无事一以贯之方是一个自然之理
朱子曰解经但可略释文义名物而使学者自求之乃
为有益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705-0761b.png
 先生谓南轩孟子解文不过数语而所解者文过数
 倍将使学者求经而先坐困于吾说非先贤谈经之
 体且如易传已为太详然必先释字义次释文义然
 后推本而索言之其浅深近远详密有序不如是之
 忽遽繁杂也云云
汉儒善说经不过只说训诂使人以此玩索经文训诂
经文不相离异只作一道看直是意味深长
 先生谓近世说经者多是推衍文义自做一片文字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705-0761c.png
 非惟屋下架屋说得意味淡薄且是使人看者将注
 与经作两项工夫做了下稍看得支离至于本旨全
 不相照云云
经书有不可解处只得阙若一向去解便是缪处
读书先有立说之心此念已外驰矣
解经当如破的
 以上论解经之法○自易要指至此皆格物致知之
 事程子所谓读书讲明义理者也故以为广大学之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705-0761d.png
 首
    右广大学之一
语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
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朱子曰子产郑大夫公孙侨恭谦逊也敬谨恪也惠
 爱利也使民义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
 井有伍之类○吴氏曰数其事而责之者其所善者
 多也臧文仲不仁者三不知者三是也数其事而称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705-0762a.png
 之者犹有所未至也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是也今
 或以一言盖一人一事盖一时皆非也或问是四事
 者亦有序耶曰行已恭则其事上也敬非有容悦之
 私意于民惠后使之以义焉则民虽劳而不怨矣○
 问子产莫短于才否曰孔子称之如此安得短于材
 而为政不专于宽有非理者须以法治之孟子所言
 惠不知为政盖指其一耳○南轩曰子产此四者为
 得君子之道然君子之道其目亦多矣子产有此四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705-0762b.png
 者而已其它固未尽得也圣人与人为善故特举其
 所长焉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孟子称其不立于恶人之
 朝不与恶人言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
 将浼焉其介如此宜若无所容矣然其所恶之人能
 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程子曰不念旧恶此
 清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或问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0705-0762c.png
 夷齐之有旧恶何也曰苏氏盖尝言之然无所考未
 敢断以为必然也苏氏曰夷齐之事远矣传失其辞
 意其出也父子之间有间言焉若申生之事与不若
 是则又何恶之可念哉○问云云曰此与不迁怒相
 似其所恶者因其人之可恶恶之而所恶不在我及
 其能改又只见它善处圣贤之心皆是如此○南轩
 曰以夷齐平日之节观之疑其狭隘而不容矣今夫
 子乃称之如此何其宏裕也盖于其所为亦安夫天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0705-0762d.png
 理之所当然而其胸中休休然初无一毫间于其间
 也若有一毫介于其间则是私意之所执而岂夷齐
 之心哉味夫子此言庶几可以识之矣怨是用希者
 己无所怨于人而人亦无所怨于己也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朱子曰微生姓高名鲁人素有直名者醯醋也人来
 乞时其家无有故乞诸邻家以与之夫子言此讥其
 曲意徇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程子曰微生高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WYG0705-0763a.png
 所枉虽小害直为大范氏曰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
 无谓无曰直圣人观人于其一介之取予而千驷万
 钟从可知焉故以微事断之所以教人不可不谨也
 ○或问微生乞醯之说或有谓直非中庸之行微生
 之事夫子盖美之者然乎曰为是说者新则新矣然
 即其言以观之有以知其无正大之情也夫醯非难
 得之物或乞于我而我无之则直答以无而已彼将
 去而求之它人岂患其不得哉设其有急难之用而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WYG0705-0763b.png
 不知可得之处则告之可也求之而不得焉则往助
 其求可也今微生高之乞诸邻也必不告以求之之
 意其与之也必不告以得之之所其掠美行私左右
 异态如此夫子尚何美之云哉善乎沂国王文正公
 之言曰恩欲已出怨使谁当至哉斯言其亦异乎微
 生之用心矣且直之为言自古圣贤未有以为非美
 德者特恶其过而失于较计而己今槩以直为非中
 庸之行吾不知其何取而为斯言耶然则斯人之所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WYG0705-0763c.png
 谓中庸者乃胡广之中庸而非子思之中庸必矣○
 问张子韶说乞醯不是不直曰此无它只是要人回
 互委曲以为直尔此乡原之渐不可不谨○南轩曰
 顺理之谓直计较作为有纤毫之枉则害于直矣故
 夫子举此以明直之理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
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朱子曰足过也程子曰左丘明古之闻人也谢氏曰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WYG0705-0763d.png
 二者之可耻有甚于穿窬也左丘明耻之其所养可
 知矣夫子自言丘亦耻之盖窃比老彭之意又以深
 戒学者使察乎此而立心以直也○或问左丘明非
 传春秋者耶曰未可知也啖赵陆氏辨之于纂例详
 矣先友邓著作考之氏姓书曰此人盖左丘姓而明
 名传春秋者乃左氏耳邓名世字元亚云○足是加
 添之意能恭则礼已尽矣若又去上面添些便是私
 欲○巧言令色足恭与匿怨皆不诚实者也人而不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WYG0705-0764a.png
 诚实何所不至所以可耻与上文乞醯之义相似○
 南轩曰是在众人习以为常而未知为耻惟君子学
 以为己不忍须臾自欺故以为耻焉观诸此则丘明
 为人诚实可知言已亦耻之以明丘明所耻之为得
 又可以味圣人与人为善其辞气温厚如此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
马不进也
 朱子曰孟之反鲁大夫名侧胡氏曰反即庄周所称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WYG0705-0764b.png
 孟子反者是也伐誇功也奔败走也军后曰殿策鞭
 也战败而还以后为功反奔而殿故以此言自掩其
 功也事在哀公十一年○谢氏曰人能操无欲上人
 之心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誇人者
 皆无足道矣然不知学者欲上人之心无时而忘也
 若孟之反可以为法矣○南轩曰为学之害矜伐居
 多圣人取孟之反所以教门人也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WYG0705-0764c.png
富有曰苟美矣
 朱子曰荆卫大夫苟聊且粗略之意合聚也完备也
 言其循序而有节不以欲速尽美累其心○杨氏曰
 务为全美则累物而骄吝之心生公子荆皆曰苟而
 已则不以外物为心其欲易足故也○或问八章之
 说曰胡氏之说为备胡氏曰自合进而完自完进而
 美非善乎其事不能弥光于前而公子荆知此非所
 存心者直谓之苟且而已既见其不以殖产自能又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WYG0705-0764d.png
 见其不以多财自累富而无骄满而弗溢非贤而能
 之乎此可为居室之法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朱子曰子产之政不专于宽然其心则一以爱人为
 主故孔子以为惠人盖举其重而言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子西楚公子申能逊楚国立昭王而改纪其政亦贤
 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号昭王欲用孔子又沮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WYG0705-0765a.png
 止之其后卒召白公以致祸乱则其为人可知矣彼
 哉者外之之词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人也犹言此人也伯氏齐大夫骈邑地名齿年也盖
 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
 管仲之功故穷约以终身而无怨言荀卿所谓与之
 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或问管
 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WYG0705-0765b.png
 其德然于圣人之学则概乎其未有闻也○或问十
 章之说曰胡氏之说为详胡氏曰郑小国也介乎晋
 楚子产为政黜汰侈崇恭俭作封洫铸刑书惜币争
 承皆以礼财足用禁奸保民其用法虽深为政虽严
 而卒归于爱故夫子以惠人蔽之及其卒也闻之出
 涕而曰古之遗爱也然孟子以为惠而不知为政礼
 记以为能食民而不能教者盖先王之政之教子产
 诚有所未及也诸家皆不论子西为何人独吴氏为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WYG0705-0765c.png
 能考之吴氏曰当时有三子西郑驷夏楚宜申公子
 申也驷夏未尝当国无大可称宜申谋乱被诛相去
 又远宜皆所不论者独公子申与孔子同时又让国
 昭王欲用孔子而子西止之其后又召白公以致楚
 乱则其为人可知矣○问管仲人也范杨皆以为尽
 人道如何曰恐未然古注谓犹诗言所谓伊人庄子
 所谓之人也若作尽人道说除管仲是个人他人便
 不是人管仲也未尽得人道在○愚按古注范杨之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WYG0705-0765d.png
 说皆似未安意人字之上犹有一字若子产惠人之
 类而逸之与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朱子曰公绰鲁大夫赵魏晋卿之家老家臣之长大
 家势重而无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无官守之责优
 有馀也滕薛二国名大夫任国政者滕薛国小政烦
 大夫位高责重然则公绰盖廉静寡欲而短于才者
 也○杨氏曰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则为弃人矣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WYG0705-0766a.png
 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则孔子之用人可知
 矣○南轩曰老者行义为人所尊之称赵魏老当时
 号为家事治者公绰之不欲其德可取也故以为赵
 魏老则优若滕薛则小国也大夫之职烦劳意者公
 绰之才有所不足故不可为耳大抵用人之方贵在
 处之得其当而已○黄氏曰君子不器则无施而不
 可也未至于不器则各有所长而不能相通世之议
 论人物者但见其长厚则曰此贤也然贤而不能任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WYG0705-0766b.png
 事则亦未足为全德夫子之于公绰云云其言可谓
 公且平矣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

 朱子曰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枝也公明姓贾名亦
 卫人文子为人其详不可知然必廉静之士故当时
 以三者称之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WYG0705-0766c.png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
然岂其然乎
 厌者苦其多而恶之之辞事适其可则人不厌而不
 觉其有是矣是以称之或过而以其不言不笑不取
 也然此言也非礼义充溢于中得时措之宜者不能
 文子虽贤疑未及此但君子与人为善不欲正言其
 非也故曰其然岂其然乎盖疑之也○或问公叔文
 子得不言不笑不取之名而公明贾以为时然后言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WYG0705-0766d.png
 笑取何也曰苏氏曰凡事之因物而中理者人不知
 其有是也饮食未尝无五味也而人不知者以其适
 宜而中度也饮食而知其有五味必其过者也此文
 子得不言不笑不取之名也而公明贾以是称之也
 夫子之疑之何也曰吴氏曰文子请享灵公也史䲡
 曰子富君贫祸必及矣观此则文子之言岂能皆当
 而其取岂能皆善乎○南轩曰公叔文子意者简默
 厚重之士故人之称之如此圣人质之于其门人将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WYG0705-0767a.png
 以察其然也公明贾之言善矣然非文子之所及也
 盖如贾所言非和顺积中发而中节莫能不直谓不
 然而为之疑辞曰其然岂其然乎圣人辞气含洪忠
 厚如此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朱子曰防地名武仲所封邑也要有挟而求也武仲
 得罪奔邾如防使请立后而避邑以求若不得请则
 将㨿邑以叛是要君也范氏曰要君者无上罪之大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WYG0705-0767b.png
 者武仲之邑受之于君得罪出奔则立后在君非己
 所得专也而㨿邑以请由其好智而不好学也杨氏
 曰武仲卑辞请后其迹非要君者而意实要之夫子
 之言亦春秋诛意之法南轩曰尹氏云㨿邑以请非
 要君而何不知义者将以武仲之存先祀为贤也故
 夫子正之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朱子曰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谲诡也二公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WYG0705-0767c.png
 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虽其以力假仁
 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
 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
 矣二君它事亦多类此故夫子言此以发其隐○晋
 文用兵便是战国孙吴气习○南轩曰详观召陵讨
 罪之举城濮怒楚之战则可见矣二君皆以功利为
 心为三王之罪人则同然就其中行事之迹又有谲
 正之异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WYG0705-0767d.png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
 朱子曰臣家臣公公朝谓荐之与己同进为公朝
 之臣也
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谥法亦有所谓锡民爵位曰
 文者○洪氏曰家臣之贱而引之使与己并有三善
 焉知人一也忘己二也事君三也○南轩曰志在上
 贤而无媢疾之心以斯一善其谥以文可也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WYG0705-0768a.png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朱子曰丧失位也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
如是奚其丧
 仲叔圉即孔文子也三人皆卫臣虽未必贤而其才
 可用灵公用之又各当其才○尹氏曰卫灵公之无
 道宜丧也而能用此三人犹足以保其国而况有道
 之君能用天下之贤才者乎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WYG0705-0768b.png
 训之○南轩曰以卫灵公之无道然所用得其才犹
 足以无丧虽然仅能维持使之勿丧而己若身正于
 上而用得其人则孰禦焉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朱子曰窃位言不称其位而有愧于心如盗得而阴
 㨿之也柳下惠鲁大夫展获字禽食邑柳下谥曰惠
 与立谓与之并立于朝范氏曰臧文仲为政于鲁若
 不知贤是不明也知而不举是蔽贤也不明之罪小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WYG0705-0768c.png
 蔽贤之罪大故孔子以为不仁又以为窃位○按论
 语所论人物如管仲晏平仲臧文仲令尹子文陈文
 子季文子宁武子子桑伯子史鱼柳下惠各已见前
 论今不重出而春秋褒贬尤众又当即全经而考焉
 非此所能尽录也学者观圣人论人之得失皆当反
 而观己之得失然后为有补云
孟子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
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WYG0705-0768d.png
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朱子曰匡章陈仲子皆齐人廉有分辨不苟取也于
 陵地名螬蛴螬虫也匍匐言无力不能行也咽吞也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
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
 巨擘大指也言齐人中有仲子如众小指中有大指
 也充推而满之也操所守也蚓丘蚓也言仲子未得
 为廉也必若满其所守之志则惟丘蚓之无求于世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WYG0705-0769a.png
 然后可以为廉耳
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
与抑亦盗蹠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
盗蹠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槁壤乾土也黄泉浊水也抑发语辞也言蚓无求于
 人而自足而仲子未免居室食粟若所从来或有
 非义则是未能如蚓之廉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WYG0705-0769b.png
 辟绩也纑练麻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
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
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已频蹙曰
恶用是鹢鹢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
兄自外至曰是鹢鹢之肉也出而哇之
 世家世卿之家兄名戴食采于盖其入万钟也归自
 于陵归也己仲子也鹢鹢鹅声也频蹙而言以其兄
卷二十五 第 43a 页 WYG0705-0769c.png
 受馈为不义也哇吐之也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
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
者也
 言仲子以母之食兄之室为不义而不食不居其操
 守如此至于妻所易之粟于陵所居之室既未必伯
 夷之所为则亦不义之类耳今仲子于此则不食不
 居于彼则食之居之岂为能充满其操守之类者乎
卷二十五 第 43b 页 WYG0705-0769d.png
 必其无求自足如蚯蚓然乃为能充满其志而得为
 廉耳然岂人之所可为哉○范氏曰天之所生地之
 所养惟人为大人之所以为大者以其有人伦也仲
 子避兄离母无亲戚君臣上下是无人伦也岂有无
 人伦而可为廉哉○南轩曰于陵仲子于所当享有
 所不安引而避之而其穷至于无以食而食井上之
 螬李在当时或称其廉谓其能不以一介取诸人也
 曾不知伊尹之不以一介与人不以一介取诸人以
卷二十五 第 44a 页 WYG0705-0770a.png
 非其义非其道之故耳若于其所当居而不居则反
 害于道义矣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仲子
 苟以为不当虚享其禄食则当与其兄共思社稷之
 计光辅其主治其国家保其民人则齐国有无穷之
 业而仲子之家亦有无穷之闻斯为称焉耳今乃昧
 正大之见为狭陋之思以食粟受鹅为不义而不知
 避兄离母之为非徒欲洁身以为清而不知废大伦
 之为恶小廉妨大德私意害公义原仲子本心亦岂
卷二十五 第 44b 页 WYG0705-0770b.png
 不知母子之性重于其妻兄之居为愈于于陵乎惟
 其私意所萌乱夫伦类至此极也众人惑于其迹以
 其清苦高介而取之而不知原其所萌若是其差殊
 也嗟乎世之贪冒苟得肆而为恶者多矣而孟子于
 仲子之徒独辟之之深者盖世之为恶者其失易见
 而仲子之徒其过为难知也惟其难知故可以惑世
 俗而祸仁义孟子反复辟之盖有以也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
卷二十五 第 45a 页 WYG0705-0770c.png
礼猊之敢问何也
 朱子曰匡章齐人通国尽一国之人也礼猊敬之也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
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
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
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
有一于是乎
 戮羞辱也狠忿戾也
卷二十五 第 45b 页 WYG0705-0770d.png
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遇合也相责以善而不相合故为父所逐也
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贼害也朋友当相责以善父子行之则害天性之恩也
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
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
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
 言章子非不欲身有夫妻之配子有子母之属但为
卷二十五 第 46a 页 WYG0705-0771a.png
 身不得近于父故不敢受妻子之养以自责罚其心
 以为不如此则其罪益大也○此章之旨于众所恶
 而必察焉可以见圣贤至公至仁之心矣杨氏曰章
 子之行孟子非取之也特哀其志而不与之绝耳○
 南轩曰常人之私情乐闻人之过责人惟恐不深而
 不复察其理君子恕以待人油然公平各以其分而
 是非无不得矣匡章之事亦可谓处乎其不幸者也
 众人皆归之以不孝之名而孟子独明其不然者察
卷二十五 第 46b 页 WYG0705-0771b.png
 其理故耳盖諌于其父而父不受以至于怒而屏之
 以君子之法论之章特未知夫有隐而无犯与夫号
 泣而从之之义耳夫其所谓有隐而无犯与夫号泣
 而从者其婉愉委曲为如何非致其深爱者不能也
 章之諌也无乃不能察其亲之意而或过于辞色欤
 是以为责善而贼恩也夫至于责善而贼恩则非惟
 不能正救其事而反以伤其父子之天性其所处固
 不为无过然谓之不孝则抑甚矣盖章本心亦庶几
卷二十五 第 47a 页 WYG0705-0771c.png
 欲其父之为善耳而处之或过反以致其怒而章又
 以为既得罪于父则己亦不当安夫妻子之养则从
 而黜屏其妻子谓不若是则己之罪益大也其深自
 咎责之意可见矣夫察章之事既异乎世俗之所谓
 不孝而原章之心则又以得罪于父为不遑安则章
 亦庶几其可进于善者而岂当弃绝于君子之门哉
 若章得罪于父而不知惧则是以忿戾之气行于其
 间而可罪矣然则君子之观人也岂苟云乎哉夫齐
卷二十五 第 47b 页 WYG0705-0771d.png
 国之士皆以仲子为廉通国皆称匡章为不孝而孟
 子独明其不然世俗之毁誉如无本之水非君子孰
 能察之○按孟子论人物如伯夷柳下惠伊尹之类
 已散见诸篇若仲子事合见出处篇匡章事亦合在
 父子篇以其察世俗之毁誉而断之以至公之理深
 得论人之法故备载焉若荀杨以下评论人物未必
 皆当故略之
问四凶尧不诛而舜诛之何也程子曰四凶皆大才也
卷二十五 第 48a 页 WYG0705-0772a.png
在尧之时未尝为恶尧安得而诛之及举舜加其上然
后始有不平之心而肆其恶故舜诛之耳曰尧不知四
凶乎曰惟尧知之知其恶而不去何也曰在尧之时非
特不为恶亦赖以为用
或言高宗于傅说文王于太公盖已素知之矣恐群臣
未信故托梦卜以神之曰此伪也圣人岂伪乎
问伯夷叩马諌武王义不食周粟有诸曰叩马则不可
知非武王诚有之也夫是之谓隘君尊臣卑天下之常
卷二十五 第 48b 页 WYG0705-0772b.png
理也伯夷知守常理而不知圣人之变故隘不食粟盖
不食其禄非饿而不食也史记所载諌词皆非也
 韩退之颂伯夷甚好然说得伯夷隘处要知伯夷心
 须是圣人语曰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此甚说得伯夷
 心也
问伐国不问仁人何也曰未知其所以伐如何若武王
伐纣则皆仁人也柳下惠之时诸侯以土地之故糜烂
其民皆不义之伐宜仁人不忍言也
卷二十五 第 49a 页 WYG0705-0772c.png
问宋襄公不鼓不成列如何曰此愚也
 既与他战又郤不鼓不成列必待他成列图个甚
问汉文多灾异汉宣多祥瑞何也曰譬之小人多行不
义人不之责至君子才有一事则议论便生此一理也
白者易污此又一理也诗中幽王大恶为小异宣王小
恶为大异此又一理也东汉之士尚名节只为不明理
若使明理则皆大贤也
赵苞为边守虏夺其母招之以城降苞遽战而杀其母
卷二十五 第 49b 页 WYG0705-0772d.png
非也以君之城降而求生其母固非也然亦当求所以
生母之方奈何遽战乎不得已身降之可也王陵母在
楚而使质以招陵陵降可也徐庶得之矣
问三国之兴孰为正曰蜀志在复汉则正也
唐太宗为藩臣佐父取天下一功臣耳而可夺元良之
位乎终唐之世三纲不正太宗启之
 又曰太宗人知其为英主不曾有人识其恶余同文
 曰如肃宗即位灵武分明是篡也又曰唐有天下如
卷二十五 第 50a 页 WYG0705-0773a.png
 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
 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起于太宗故其后世子孙皆
 不可使玄宗使肃宗便篡肃宗使永王璘便反君不
 君臣不臣故曰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至于五代
 之乱
朱子曰鬻拳乃一粗厉之人其意则忠而其事皆非不
足法也
 按左氏传以鬻拳为爱君曰諌以自纳于刑刑而不
卷二十五 第 50b 页 WYG0705-0773b.png
 忘纳君于善是岂所以为人臣法欤故朱子辨其不
 然然范宁亦议其非矣
乐毅亦一战国之士何尝是王者之师
 问乐毅伐齐文中子以为善藏其用东坡则责其不
 合妄效王者事业以取败二者说孰是朱子曰不然
 此只是田单会守遂无如之何耳毅其初是合秦魏
 之师又因怨湣王之暴故一举下齐七十馀城及涽
 王使人心之怒已解它又恐三国夹分它功急发遣
卷二十五 第 51a 页 WYG0705-0773c.png
 了以燕之力亦只做得恁地况田单忠义死节坚守
 二城自是不可攻非不欲取盖力不能耳云云毅在
 当时亦恣意卤掠正与孟子所谓毁其宗庙迁其重
 器同○愚按夏侯玄以来称许皆大过至是无馀蕴
 矣卤掠事见毅与燕惠王书云珠玉财宝车甲珍器
 尽收入于燕是也
汉高祖私意分数尚少唐太宗一切假借仁义以行其

卷二十五 第 51b 页 WYG0705-0773d.png
汉高祖急于攻楚所以致太公之归
 广武之会项羽所以不杀沛公者盖是时汉强而楚
 小弱使高祖屈意干事楚则有惧毙而已惟其云云
 项籍亦能晓此知杀太公为不可不若归之可以致
 汉之欢心若分羹之说则大不可
汉文帝资质虽美然安于此而已
 如云卑之无甚高论今人可行之类是也先王之道
 情愿不要去做只循循自守
卷二十五 第 52a 页 WYG0705-0774a.png
武帝之病固多然天资高志向大惜其无真儒辅佐不
能胜其多欲之私耳然轮台之悔终是资高故能如此
尝因言太子仁柔不能用武帝曰若太子又如朕所为
是袭亡秦之迹可见当时自知其非向若能以仲舒为
相汲黯为御史大夫岂不善邪邵平高于四皓
或问霍光不负社稷而有许后之事马援以口过戒子
孙而他日有裹尸之祸朱子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取
人之善为己师法不当如是论也
卷二十五 第 52b 页 WYG0705-0774b.png
汉儒董仲舒最平正刘向博洽而浅然皆不见圣人大
道贾谊司马迁皆驳杂大意是言权谋功利时以仁义
掩覆之然终救不得
汉儒专以灾异谶纬之属为学问
 如徐孺子之徒多能此
反以义理之学为外学
 如钟离意传所载脩夫子庙事说夫子若会覆射者
 甚可怪也
卷二十五 第 53a 页 WYG0705-0774c.png
问黄宪岂得似颜子曰其资质终是美又问若得圣人
为之依归如何曰又未知其志向何若颜子岂徒一柔
善之人观其敢问为邦而孔子教以四代礼乐其聪明
绝人可见矣
人知曹操之为汉贼而不知孙权亦汉贼也若权有意
兴复汉室当与先主并心合谋以正曹氏之罪奈何先
主稍能自立即摧而仆之如袭取关羽之类是也
 权自知与操同是窃㨿土地之人若先主可成必灭
卷二十五 第 53b 页 WYG0705-0774d.png
 曹氏且复灭吴矣权之奸谋盖不可掩平日所与先
 主交通姑为自全计尔
问羊陆之事曰此敌国相倾之谋耳非善意也观陆抗
正是彰其德于祜之言斯可见矣
 如石勒脩祖父母墓亦相类
嵇绍荡阴之忠固可取亦不足以赎事雠之过二者正
不相掩也
陶渊明古之逸民
卷二十五 第 54a 页 WYG0705-0775a.png
唐起事由于私侍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唐史赞太宗功德兼隆盖谓除隋之乱是功致治之美
是德自道学不明故言功德者如此揆以圣门之法则
此二事不过是功未可谓之德
颜鲁公是有忠义而无意智之人
 当时去那里见使者来不知是贼便两拜后来知得
 方骂○愚按颜公始以节制之权逊贺兰进明不居
 功之意甚矣而不知进明之不可恃晚为卢把所忌
卷二十五 第 54b 页 WYG0705-0775b.png
 不知引去以全明哲保身之道皆于智有所不足朱
 子之评当矣
南轩张氏曰责己须要备人有片善皆当取之古人之
学只是为己如晏平仲其事君临政未必皆是然善与
人交圣人便取之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不合道处
想多只是四者便是吾之师责己而取人不惟养吾之
德亦所以与人为善
问高祖规模宏远何事可验曰约法三章用董公仁义
卷二十五 第 55a 页 WYG0705-0775c.png
之说此二事可验
汉武谓多欲不宜君国子民此言当矣帝虽能言而自
亦多欲然此言不可以人废
于定国为廷尉天下无冤民史氏将谁欺赵盖杨韩之
死皆在定国之手冤莫大焉
 大凡看史不可被史官谩过
人言东汉之亡党锢趣之也曾不知东汉若无数君子
其亡也尤速
卷二十五 第 55b 页 WYG0705-0775d.png
 譬如羸病者之服丹一旦死则归罪于丹不知其所
 以能延数日之命者丹之功也
问赵苞当初不当为边守曰然当择于初至是无可为
者非不忠则不孝矣又曰温峤当时只当终老北方不
当弃母
刘玄德言济大事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大
哉言乎足以得人之心矣
 因言玄德胸襟是大不同向在淮上有归正人来或
卷二十五 第 56a 页 WYG0705-0776a.png
 欲不受因举此言谓此等皆吾之赤子久相隔绝不
 得见其父母幸而有路归来父母闭户而拒之可乎
孟宗当与立传又曰孙翊之妻能报夫之雠又不污其
身可谓智仁勇三者兼全矣
 史传中煞有好人埋没而不显者如吴主下诏方事
 之殷国家多难凡在职遭丧而奔赴者置之大辟吴
 令孟宗丧母奔丧已而拘之听刑赖陆逊等力陈其
 素具减一等如此等人是甚力量当云云虽是一事
卷二十五 第 56b 页 WYG0705-0776b.png
 关系甚大又如孙翊之妻云云
李太白从永王璘非必有意于璘之爵䘵也亦是疏快
忽过耳若杜子美则无此
 自语孟论人物至此亦格物致知之事程子所谓辨
 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者也然诸老先生所论多
 已见诸篇其评将相大臣事业又当悉入乙记至若
 司马公通鉴范氏唐鉴致堂胡氏读史管见及龟山
 史论了斋史约与南轩诸老先生史论当即全书而
卷二十五 第 57a 页 WYG0705-0776c.png
 观之故今独取程子以下数条列之于此以为广大
 学之一条云
世间常有一种邪说与正说相对如唐肃宗时议陷贼
官罪李勉议当以九等定刑而当时却恐坚河比叛臣
之心不知所以正叛臣之罪也
 又如渡江之初众论欲先追驾而后即位而黄潜善
 汪伯彦则唱为先即位之论正论常见危邪说常见
 安使吾人平日閒暇讲䆒必不到得错只恐利害仓
卷二十五 第 57b 页 WYG0705-0776d.png
 卒之际错了路岐某观昔贤多是于利害仓卒之际
 错了是故学不可不讲气不可不养
    右广大学之二
 亦格物致知之事程子所谓讲论古今人物而辨其
 是非也
孟子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

 朱子曰桃应孟子弟子也其意以为舜虽爱父而不
卷二十五 第 58a 页 WYG0705-0777a.png
 可以私害公皋陶虽执法而不可以刑天子之父故
 设此问以观圣贤用心之所极非以为真有此事也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言皋陶之心知有法而己不知有天子之父也
然则舜不禁与
 桃应问也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言皋陶之法有所传授非所敢私虽天子之命亦不
卷二十五 第 58b 页 WYG0705-0777b.png
 得而废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桃应又问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
身䜣然乐而忘天下
 蹝草屦也遵循也言舜之心知有父而己不知有天
 下也孟子尝言舜弃天下犹草芥而惟顺于父母可
 以解忧与此意互相发○此章言为士者但知有法
卷二十五 第 59a 页 WYG0705-0777c.png
 而不知天子父之尊为子者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
 之为大盖其所以为心者莫非天理之极人伦之至
 学者察此而有得焉则不待较计论量而天下无难
 处之事矣○南轩曰善发明舜之心者其惟孟子乎
 若以后世利害之见论之则谓天下方归戴于舜而
 赖其治舜乃舍而去之得无废已成之业而孤天下
 之望乎此不知天理之言也圣人之所以为治者循
 天理而已若汨于利害而失天理之所存则虽舜何
卷二十五 第 59b 页 WYG0705-0777d.png
 以治天下哉或者以舜窃负为狂是未之思也又以
 为皋陶既执瞽瞍舜乌得而窃之是又未之思也皋
 陶执瞽瞍于前而使舜得以申窃负之义于后是乃
 天理时中全夫君臣父子之义者也微孟子孰能推
 之○按程子以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为格物致知
 之一事然所谓处事之方不过本之以义理而参之
 以时与势而已汤之以义制事易之义以方外中庸
 之时中是也各已散见诸篇今独取孟子一章列之
卷二十五 第 60a 页 WYG0705-0778a.png
 于此盖其事乃天下之至难而圣贤处之曲尽其道
 此即处事之大法也又朱子尝谓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乃处事之要学者诚能每事以义
 为的而权其轻重可否之宜不杂以世俗利害之私
 则庶乎应酬事物有馀裕矣
    右广大学之三
 亦格物致知之事程子所谓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
 也
卷二十五 第 60b 页 WYG0705-0778b.png
 
 
 
 
 
 
 
 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