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705-05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西山读书记卷十九
            宋 真德秀 撰
   敬(上/)
礼记冠义曰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
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然后礼
义备
玉藻凡行容惕惕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705-0568b.png
 惕惕直疾貌齐齐恭悫貌济济庄敬貌翔翔张拱安
 舒貌
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遫
 舒迟闲雅也虽寻常舒迟若见所尊则齐遫言自敛
 持不敢宽奢
足容重手容恭
 举欲迟高且正
目容端口容止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705-0569a.png
 不睇视不妄动
声容静头容直
 不哕咳不倾顾
气容肃立容德
 似不息如有予○疏曰德得也如人授物予己己受
 得之形
色容庄
 勃如战色○胡安定曰头容直所以检其外也徐节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705-0569b.png
 孝初见安定头容少偏安定厉声曰头容直节孝因
 自思不独头容直心亦要直自此不敢有邪心○程
 子曰容貌必庄言语必正非是道独善其身要人道
 如何只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只是循个理而已
 ○朱子曰自足容重以下皆敬之目也又曰足容重
 至色容庄是天理付与自家合当如此一或不然便
 是坏了天理
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705-0569c.png
 累累羸惫貌颠颠忧思貌不舒畅也瞿瞿惊遽貌梅
 梅犹微微谓微昧也茧茧犹绵绵声气低微也○以
 上皆丧容
戎容暨暨言容詻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
 暨暨果毅貌詻詻教令严饰之貌颜色欲其严厉而
 庄肃视瞻欲其莹彻而明审○以上皆戎容
山立时行
 山立不摇动也时行时而后行也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705-0569d.png
盛气颠实阳休玉色
 颠音田盛身中之气使之填满其容若阳气之休物
 山立而下总言之玉色言不变也
表记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子曰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
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
言在躬
 郑氏曰失谓失其容止之节也忌之言戒也言已外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705-0570a.png
 敬而心戒慎则无有可择之言加于身也
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
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
其容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是故君
子衰绖则有敬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
 郑氏曰言色称其服也○欧阳氏曰古之君子所以
 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
 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也故纮綖冕弁以为首容佩玉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705-0570b.png
 玦环以为行容衣裳黼黻以为身容手有手容足有
 足容揖让登降献酬俯仰莫不有容又见其宽柔温
 厚刚严果毅之色以为仁义之容服其服载其车立
 乎朝廷而正君臣出入宗庙而临大事俨然人望而
 畏之曰此吾民之所尊也非民之知尊君子以君子
 者能自修而尊也然而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虽
 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
曲礼临丧则有哀色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故君子戒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705-0570c.png
慎不失色于人
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
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郑氏曰敬天之怒○按易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诗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乡党迅
 雷风烈必变皆此意也
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
 郑氏曰玉声所中徵角在右事也民也可以劳宫羽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705-0570d.png
 在左君也物也宜逸
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采齐路门外之乐节也门外谓之趋齐当为楚荠之
 荠肆夏登堂之乐节也周还反行也宜圜折还曲行
 也宜方
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揖之谓小俛见于前也扬之谓小仰见于后也锵声
 貌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705-0571a.png
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
无自入也
曲礼坐如尸立如齐
 朱子曰尸者神象如尸则其庄可知斋者致其精诚
 之至如斋则肃而静可知○玉藻坐如尸燕居告温
 温○朱子曰坐如尸立如斋皆敬之目也
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
 郑氏曰为伤敬也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705-0571b.png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郑氏曰嫌探人之私也侧听耳属于垣噭应号呼之
 声也淫视流动邪睇也怠荒放散身体也
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游行倨慢也跛偏任也箕谓坐展两足状如箕舌伏
 覆也
敛发毋剃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剃髲也毋垂馀如发也免去也袒露体也褰揭也以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705-0571c.png
 上皆为其不敬也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郑氏曰为挼莎也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
 抟为欲多也放大饭流长歠也
毋咤食毋齧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
 咤谓舌口中作声齧谓有声不敬反为己历口投贱
 主物也固获谓必欲取之也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705-0571d.png
毋扬饭饭黍毋以箸
 扬饭谓手散热气急欲食也毋以箸贵其七之便也
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
 嚃谓嚼菜也絮犹调也刺弄口不敬也醢宜咸歠之
 以其味淡也
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毋嘬炙
 嘬谓一举尽脔为其贪也○按孟子云放饭流歠而
 问无齿决则放饭流歠不敬之大者齿决不敬之小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705-0572a.png
 者也○少仪毋放饭毋流歠小饭而亟之数噍毋为
 口容
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
 敖慢也敖则仰忧则低侧头前视心不正也
少仪曰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
 窥觇也密隐处也旁妄也不妄与人狎也论说故旧
 之非非重厚者所为也戏色则色不庄矣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705-0572b.png
 问敬与慎何异谢氏曰执轻如不克执虚如执盈入
 虚如有人慎之至也敬则慎在其中矣敬则外物不
 能易
乐记曰君子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
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
由顺正以行其义
射义曰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
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705-0572c.png

 按此章以内志外体兼而言之乃交相培养之意盖
 不独射为然凡敬之道皆以直内为本不然则徒致
 饰于威仪之间未有能周旋中礼者也以上叙威仪
 容止起居动作之敬皆学者所当谨也
南轩张氏尝铭轩之石以自观省曰正尔衣冠毋惰尔
容谨尔视听毋越尔躬尔之话言式循尔衷尔之起居
式蹈尔庸敬尔所动毋窒其通贞尔所存毋失其宗外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705-0572d.png
之云肃攸保于中中之克固外斯率从天命可畏戒惧
难终勒之于石用警尔慵
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受玉惰过归告王曰
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
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
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僖十一年为惠公不终张本
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刘康公曰不及十年原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705-0573a.png
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刘康公王季子也原叔赵同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
 为成八年晋杀赵同传○宣十五年
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文子曰晋侯必不免诗曰敬
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夫晋侯之命在诸侯矣可
不敬乎
 成四年○后十年晋侯陷厕而死
郑伯如晋拜成子游相授玉于东楹之东士贞伯曰郑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705-0573b.png
伯其死乎自弃也已视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礼授玉两楹之间郑伯行疾故东过○成六年
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其亡乎
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
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成十三年○十七年晋杀郤锜
公及诸侯从刘康公成肃公会诸侯伐秦成子受脤于
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705-0573c.png
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
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
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
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
其命矣其不反乎
 既行成肃公卒于瑕○吕氏曰刘子之言乃三代老
 师宿儒传道之渊源大率皆自此出学者为学当致
 力于此冠以吾闻两字可见非康公臆说也能者养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705-0573d.png
 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福不言取而祸言取者此
 心常存则心广体胖怡愉安泰福本自内有一或欲
 败度纵败礼则祸自外生故祸言取福不言取学问
 常自讲究分明中庸大学与此相似及异端出后此
 议论皆尽○愚谓君子勤礼小人尽力言君子小人
 虽异而所当敬则同勤礼者君子之敬也尽力者小
 人之敬也养神谓奉祀守业谓务农君子勤礼以奉
 祀小人尽力以务农则可以保其所受之中而养其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705-0574a.png
 本然之福矣成子君子也而受脤不敬故刘子讥之
 受中说见首卷○成十三年
卫侯飨苦成叔宁惠子相苦成叔敖宁子曰苦成家其
亡乎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故诗曰兕觥
其觓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今夫子敖取祸之
道也
 杜氏曰诗小雅言君子好礼饮酒皆思柔德虽设兕
 觥觓然不用以兕角为觥所以罚不敬觓陈设之貌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705-0574b.png
 彼之交于事而不惰傲乃万福之所求耳○为十七
 年郤氏亡传○成十三年
柯陵之会晋厉公视远步高单襄公曰夫君子目以定
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目以处义足以
步目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
必异矣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夫合诸侯民之大事也
于是乎观存亡故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
无谪则可以知德矣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705-0574c.png
 明年晋弑厉公○成十七年
齐高原相太子光会诸侯于钟离不敬士庄子曰高子
相太子以会诸侯将社稷是卫而皆不敬弃社稷也其
将不免乎
 为十九年齐杀高厚二十五年弑其君光传○襄十
 年
会于商任齐侯卫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会朝
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705-0574d.png
立是以乱也
 为二十五年齐弑光二十六年卫杀剽传○襄二十
 一年
蔡侯归自晋入于郑郑伯享之不敬子产曰蔡侯其不
免乎日其过此也君使子展迋劳于东门之外而傲吾
曰犹将更之今还受享而惰乃其心也君小国事大国
而惰傲以为己心将得死乎若不免必由其子其为君
也淫而不父侨闻之如是者恒有子祸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705-0575a.png
 为三十年蔡世子班弑其君传○襄二十八年
公过郑郑伯不在伯有迋劳于黄崖不敬穆叔曰伯有
无戾于郑郑必有大咎敬民之主也而弃之何以承守
郑人不讨必受其辜济泽之阿行潦之蘋藻寘诸宗室
季兰尸之敬也敬可弃乎
 杜氏曰言取蘋藻之菜于阿泽之中使服兰之女而
 为之主神犹享之以其敬也○为三十年郑杀良霄
 传○襄一十八年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705-0575b.png
卫侯在楚北宫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
尹其将不免诗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
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
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
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
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
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
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705-0575c.png
大小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
之道必相教训以威仪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
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
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明年令尹围杀楚子而自立是为灵王后十三年楚
 人弑之于乾溪○襄三十一年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视下言徐叔向曰单子其将死乎
朝有著定会有表衣有襘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705-0575d.png
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襘之中所以道容貌
也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
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无守气矣
 昭十一年
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
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
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
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705-0576a.png
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
君为主其先亡乎
 定十五年○以上序威仪容止之不敬者皆学者所
 当戒也自诗书言敬之外惟春秋名卿贤大夫言论
 多及之而外传闵马父引那诗之辞曰自古在昔先
 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先圣王之传恭犹不敢
 专称曰自古古曰在昔昔曰先民味传者之言则古
 先圣王以此相授春秋之世犹有知之者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705-0576b.png
程子曰操约者敬而已矣
 又尝书一约字而注敬字于其下亦此意
问心术最难如何执持曰敬
 直内诸说已见前○又曰横渠教人本谓世学胶固
 故说一个清虚正大然人更向别处驰走今日专只
 道敬必有事焉谓必有所事是敬也又曰舜鸡鸣而
 起孳孳为善若未接物如何为善只主敬便是为善
 又曰君子之遇事无巨细一于敬而已矣此皆程子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705-0576c.png
 教人以敬之大略也故朱子推明之曰圣人言语当
 初未曾关聚如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等
 类皆是敬之目到程子始关聚说出一个敬字然敬
 不是块然又曰圣贤言语大约似各不同然未尝不
 贯只如夫子言非礼勿视听言动出门如宾使民如
 祭言忠信行笃敬这一至当说话到孟子又说求放
 心存心养性大学则又有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至程先生又专发明一敬字若止怎看似千头万绪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705-0576d.png
 其实只一理只就一处下工夫则馀者兼摄在里又
 曰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
 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又曰人之为学头
 绪至多岂可无本领此程先生所以有持敬之语只
 是提撕此心教他光明则于事无不见久之则自然
 刚健有力敬字前辈多轻说过唯程子说得重又曰
 周子只说一者无欲也然这话头高寻常人如何便
 得无欲故伊川只说个敬字教人只就敬上推去庶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705-0577a.png
 几执捉得定有个下手处又曰敬者圣学始终之要
 未知则敬以知之已知则敬以守之若不敬则其心
 颠倒眩瞀而不自知岂能有主哉又曰只是一个敬
 字好该贯动静心无时而不存又曰敬乃圣门第一
 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又曰敬乃学之纲领须
 于此加功庶有所据依以为致知力行之地又曰敬
 者存养之要法又曰敬者一心之主宰万事之本根
 又曰敬则欲寡而理明又曰敬则万理俱在又曰敬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705-0577b.png
 所以抵敌人欲人常敬则天理自明人欲上来不得
 又曰敬是个扶策人底道理人当放肆怠惰时才敬
 便扶策得此心起常常恁地虽有些放僻邪侈意思
 也自退听○愚按秦汉以下诸儒皆不知敬为学问
 之本根程子始指以示人而朱子又发明之极其切
 至二先生有功于圣门此其最大者也
程子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又曰入道莫如敬
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705-0577c.png
 朱子曰旧读程子书而未得其要此因讲究中庸首
 章之指乃知所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者两
 言虽约其实入德之门无踰于此又曰此二言者体
 用本末无不该备又曰程子二言实学者立身进步
 之要而二者之功盖未尝不交相发也然程子教人
 持敬不过以整衣冠肃容貌为先而所谓致知者又
 不过读书史应事物求其理之所在而已非如近世
 荒诞怪谲不近人情之说也又曰为学自有个大要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705-0577d.png
 所以程子推出一个敬字与学者说要人且将敬字
 收敛个身心放在模匣里面不走作了然后逐事逐
 物看道理尝爱古人说学有缉熙于光明此句最好
 盖心地本自光明只被利欲昏了今所以为学者要
 令其光明处转光明所以下缉熙字缉如缉麻之缉
 连续不已之意熙训明心地光明则此事有此理此
 物有此理自然见得又曰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
 二事此二者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705-0578a.png
 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又曰主敬以立其本穷理
 以进其知使本立而知益明知精而本益固又曰须
 格物不使一毫私欲为之蔽然后胸次虚明只一个
 持敬亦易得做也又曰持敬是穷理之本穷得理明
 又是养心之助又曰涵养穷索二者不可废一如车
 两轮如鸟两翼又曰敬乃圣门第一义若于讲论处
 详密而此处工夫未到亦恐不甚精明于已分无得
 力处须更于此子细著力以固根本为佳又曰持敬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705-0578b.png
 致知实交相发而敬常为主所居既广则所向坦然
 无非大路圣贤事业虽未易以一言尽然大槩不出
 诸此又曰主敬固学者先务然亦要得讲学穷理之
 功见得世间道理历历分明方肯如此着力若于圣
 贤之言有所忽略不曾子细理会见得道理都未分
 明却如何捺生硬做得成又答人云所谓守得定方
 可以致知穷理此说得之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
 其放心而已矣岂是此事之外更无他事只谓此本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705-0578c.png
 不立即无可下手处此本既立则自然寻得路径进
 进不已耳又云为学两途诚如来谕然循其序而进
 之亦一而已矣心有不存物何可格然所谓存心者
 非拘执系缚而加桎梏焉也盖尝于纷扰外驰之际
 少有觉焉则即此而在矣勿忘勿助长不加一毫智
 力于其间则是心也其庶几乎又云所喻日用工夫
 甚善但云一着力便觉多事此恐未然此心操舍存
 亡只在瞬息间本不须大段着力然又不可不着力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705-0578d.png
 久之自然见效若如此论窃恐定须别求捷径矣穷
 理亦无他法只日用读书应事处每每理会便是虽
 若不能顿有增益然积累久后自然浃洽贯通但欲
 速不得也此又本程子之意剖析以教人可谓至矣
 若中庸尊德性道问学章句与大学格物或问皆言
 存心穷理相为表里已各见本章云○此章兼言敬
 与致知又按上蔡谢氏曰横渠教人以礼为先大要
 欲得正容谨节其意谓世人污漫无守便当以礼为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705-0579a.png
 地教他就上面做工夫然其门人下梢头溺于刑名
 度数之间行得来困遂生厌倦明道先生则不然先
 使学者有知识却从敬入既有知识穷得物理却从
 敬上涵养出来自然是别正容谨节外面威仪非礼
 之本愚按程子两言既欲学者于敬与致知两用其
 功又谓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非如谢氏之说也正
 容谨节正用工之要曾子所贵乎道者三不过如此
 可以为外而不务乎其言先有知识却从敬入如此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705-0579b.png
 则未能致知不必敬乎此恐记录之差学者不可不
 辨
程子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
 其全文曰学者先务固在心志云云已见前有主则
 虚无主则实章下文曰所谓敬者云云所谓一者云
 云且欲涵泳主一之义不一则二三矣又曰闲邪更
 着甚工夫惟是动容貌整思虑则自然生敬敬只是
 主一主一则既不之东又不之西如此则只是中既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705-0579c.png
 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此则只是内存此则天理自然
 明学者须是将敬以直内涵养此意直内是本○或
 曰敬何以用功曰莫如主一苏季明曰炳常患思虑
 不定或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先生曰不可此不诚
 之本也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不拘思虑与应事
 皆要求一○朱子曰主一只是专一一者其心湛然
 只在这里问主一无适曰只是莫走作如读书时只
 读书著衣时只著衣此即主一无适之义又问云云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705-0579d.png
 曰了这一事又做一事今人一事未了又要做一事
 心下千头万绪或问事为之主一段疑当使心为事
 主不可使事为心主曰事为之主只是此心收在一
 事上不走作耳收本作杀如伊川欲以数珠与温公
 之类学禅者亦是如此他本意欲灭思虑不能得故
 将一事来做心主如说个没道理底话头终年思量
 久久亦有觉处如道家存想与数出入息皆有甚道
 理只是要此心用在一处无暇思量别事此正是事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705-0580a.png
 为之主之类人心万事之主未有心不定而能进学
 者又曰学问只要专一如修养家想无成有释氏想
 有成无只是专一然他底却难自家道理本来是有
 只要人去理会甚顺且易又如庄子用志不分乃凝
 于神亦是如此教人但他只是个空寂儒者之学则
 有许多道理若看得透彻可以贯事物可以洞古今
 又曰无适只是不走作圣人说不有博奕者乎为之
 犹贤乎已博奕岂是好事与其营营胶扰不若将此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705-0580b.png
 心收在博奕上收本作杀又曰讲学须于主一上做
 工夫若无主一工夫则所讲底义理无安着处都不
 是自家物事若能就此上用功则外面许多义理方
 始为我有或问不拘静坐与应事皆要得专一否曰
 静坐非是要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身心莫
 令走作闲思虑则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一古人自
 少小时便做了这工夫故方其洒扫时加帚之属至
 于学诗学舞学弦诵皆要专一如学射时心若不在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705-0580c.png
 何以能中学御时心若不在何以使得他马书数亦
 然今既自小不曾做得不奈何须着从今做去方得
 若不做这工夫却要读书看义理恰似立屋无基址
 且无安顿屋柱处今且说那营营底心会得与道理
 相入否会得与圣贤之心相契否今求此心正为要
 立个基址得此心光明有个存主处然后为学便有
 归著若此心杂然昏乱自无头当却学从那处去又
 何处是收功处故程先生须令于敬上做工夫正为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705-0580d.png
 此也而南轩张氏亦曰伊川先生云云夫所谓一者
 岂有可玩而执哉无适乃一也尝识于平居暇日深
 体其所谓无适者则庶乎可识于意言之表矣又答
 学者云谕及云云此正当深思于主一上进步要是
 常常省察使凝敛清肃之时多则当渐有向进矣又
 云伊洛老先生所谓主一无适真学者指南故某欲
 其于操舍之间体察而居毋越思事靡他及乃是实
 下手处若于此用力自然渐觉近里趋约意味日别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705-0581a.png
 见则为实见得则为实得不然徒谈高说妙元只在
 胶胶扰扰域中尔
又主一箴曰人禀天性其生也直克顺厥彝则靡有忒
事物之感纷纭朝夕动而无节生道或息惟学有要持
敬勿失验厥操舍乃知出入曷为其敬妙在主一曷为
其一惟以无适居毋越思事靡他及涵泳于中匪忘匪
亟斯须造次是保是积既久而精乃会于极勉哉勿倦
圣贤可则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705-0581b.png
又主一铭曰人之心一何危纷百虑走千岐惟君子克
自持正衣冠摄威仪澹以整俨若思主于一复何之事
物来审其几应以专匪可移理在我宁彼随积之久昭
厥微静不偏动靡违嗟勉哉自迩卑惟勿替日在兹
 此章论主一无适
程子曰整齐严肃则心自一一则无非僻之干矣
 闲邪则固一矣然主一则不消言闲邪有以一为难
 见不可下工夫如何一者无他只是整齐严肃云云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705-0581c.png
 此意但涵养久之则天理自然明
又曰严威俨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须从此入
 又问敬云云曰整衣冠严容貌而已尹氏闻之于言
 下有省焉○朱子曰伊川整齐严肃一段是切至工
 夫说与人问敬曰不必解说但整齐严肃便是或问
 上蔡常惺惺之说如何曰不如程子云云尤切人能
 如此则其心常惺惺又曰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
 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705-0581d.png
 视此等类说而实加工焉则所谓直内所谓主一自
 然不废安排而身心肃然表里如一又曰比因朋友
 讲论探究学者之病只是合下欠却持敬工夫所以
 事事灭裂其言敬者又只说能存此心自然中理至
 于容貌词气往往全不加工设使真能如此存得亦
 与释老何异上蔡说便有此病了又况心虑荒忽未
 必真能存得邪程子言敬必以整齐严肃正衣冠尊
 瞻视为先又言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如此乃是至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705-0582a.png
 论而先圣说克己复礼寻常讲说于礼字每不快意
 必训作理字然后已今乃知其精微缜密非常情所
 能及耳○南轩亦曰古人衣冠容止之间不是要作
 意矜持只是循他天则合如是为寻常因循怠弛故
 须着勉强自持外之不肃而谓能敬于内可乎又曰
 详考从上圣贤以及程氏之说论下学处莫不以正
 衣冠肃容貌为先盖必如此然后得所存而不流于
 邪僻易所谓闲邪存其诚程氏所谓制之于外以养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705-0582b.png
 其中者此也○以上论整齐严肃
上蔡谢氏曰敬是常惺惺法
 朱子曰惺惺乃心不昏昧之谓只此便是敬今人说
 敬以整齐严肃言之固是然心若昏昧烛理不明虽
 强把捉岂得为敬又曰心常惺惺自无客虑又曰曾
 子战战兢兢乃敬之法此心不存则常昏怠又曰古
 人瞽史诵诗之类是规戒警诲之意无时不然被他
 恁地聒后自住不得大抵学问须是警省又因言瑞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0705-0582c.png
 岩僧每日间常自问主人翁惺惺否自答曰惺惺今
 时学者却不能如此又引释氏说心云不得跳举不
 得昏沉是他见得此心只有两项跳举是走作时昏
 沉是放倒时惟敬则都无此疾或问谢氏之说佛氏
 亦有此语曰其唤醒此心则同而为其道则异吾儒
 唤醒此心欲他照管许多道理佛氏则空唤醒在此
 无所作为又曰心既常惺惺又以规矩绳检之此内
 外交相养之道也○以上论常惺惺法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0705-0582d.png
尹氏曰敬者其心收敛不容二物之谓
 和靖自言初见伊川时教某看敬字某请益伊川曰
 主一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
 祁宽问如何是主一先生曰敬有甚形影只收敛身
 心便是主一且如人到神祠中致敬时其心收敛更
 着不得毫发事非主一而何○按朱子大学或问有
 曰敬者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也程子于此尝以
 主一无适言之矣尝以整齐严肃言之矣至其门人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0705-0583a.png
 谢氏之说则又有所谓常惺惺法者焉尹氏之说又
 有所谓其心收敛不容二物者焉观是数说足以知
 其用力之方矣或问三先生言敬之异曰譬如此室
 四方皆入得若从一方入至此则三方入处皆在其
 中矣○愚谓持敬之道当合三先生之言而用力焉
 然后内外交相养之功始备
程子曰敬而无失便是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敬不可
谓中但敬而无失即所以中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0705-0583b.png
 又曰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
 下之正理出则不是惟敬而无失最尽○或问程子
 之言敬而无失者奈何朱子曰此言人能持敬而无
 间断则喜怒哀乐浑然在中而无所偏倚子夏之言
 本不为此程子特取其有会于吾心耳○问云云曰
 出则不是盖谓发则便不可谓之中也且如喜而中
 节虽是中节便是倚于喜矣但在喜之中无过不及
 故谓之和耳○此章言敬所以中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0705-0583c.png
程子曰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者用也敬则诚
 又曰诚然后能敬未及诚时却须敬而后能诚又曰
 主一谓之敬一者谓之诚主则有意在愚谓主一指
 用功而言一指本然全体而言主则犹用意所谓诚
 之者人之道也至于一则不待用意所谓诚者天之
 道也○问敬是存诚之道否谢氏曰然须是体便见
 得○此章言敬而后能诚
程子曰学要在敬也诚也中间便有仁又曰才不敬便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0705-0583d.png
私欲万端害于仁
 问孔门诸子问仁圣人多告之以敬如何杨氏曰斋
 庄中正仁之守也要得为仁须主敬学要得从洒扫
 应对上做起曲礼一篇其文似乎浅末假使学到圣
 人之于天道亦不能出此○问学以何为极武夷胡
 氏曰仁仁从何入曰从敬入何谓敬曰心不在焉是
 为不敬○朱子曰百行万善固是都合着力然如何
 件件去理会百行万善统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所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0705-0584a.png
 以孔孟只教人求仁求仁只是主敬求其心○又答
 学者曰齐王爱牛孺子入井此二章反复指示最为
 亲切但此只说得感物发见后一段事其彻头彻尾
 涵养根本一段工夫却不曾说着以今观之若平日
 都不致养则人欲胜而天理微其发见之端亦绝无
 而仅有尔虽或时有发见亦何由察而识之虽使幸
 而识之亦何由操存得住扩充得行故学者要当如
 孔门所指求仁之方日用之间以敬为主不论感与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0705-0584b.png
 未感平日常是如此涵养则善端之发自然明著少
 所间断察识操存扩充皆不难乎用力矣如是而造
 次颠沛无时不习则此心之体贯乎动静语默之间
 而无一息之间断斯其所谓仁欤○问五峰曰敬以
 养吾仁又曰敬则仁矣二说如何曰敬以养吾仁则
 是先识仁了然后别以敬养之而敬与仁为二矣敬
 则仁却是就此实下工夫仁便只在这里此意极为
 亲切○以上言敬然后能仁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0705-0584c.png
程子曰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
 又谢显道从明道于扶沟明道一日谓之曰尔辈在
 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盍若行
 之请问焉曰且静坐伊川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
 而其言则曰敬则自虚而静不可把虚静做敬问敬
 莫是静否曰才说静便入于释氏之说不用静字只
 是敬字才说静便是忘也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焉便是心勿忘勿正便是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0705-0584d.png
 勿助长又曰必有事焉主养气而言故必主于敬或
 问先生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下动字下静字曰谓
 之静则可然静中须有物始得这里便是难处学者
 莫若且理会敬能敬则知此矣详此数条则又不专
 以静为主○朱子尝论之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
 而主静要人静定其心自在主宰程子又恐只管静
 去与事物不相交涉却说个敬有问周先生说静与
 程先生说敬义同而意异否朱子曰程子是怕人理
卷十九 第 34a 页 WYG0705-0585a.png
 会不得他静字意便似坐禅入定周子之说只是无
 欲故静其意大抵以静为主朱子发明二先生之意
 如此至其为论有曰明道教人静坐李先生亦教人
 静坐须静坐始能收敛又曰始学工夫须是静坐静
 坐则本原定又曰心于未遇事时须是静临事方用
 便有气力知当静时不静思虑散乱及至临事已用
 倦了伊川解静专处云不专一则不能直遂闲时须
 是收敛做事便有精神又曰心要精一方静时须湛
卷十九 第 34b 页 WYG0705-0585b.png
 然在此不得困顿如镜样遇事时方好又曰为学工
 夫须要静静多不妨才静事都见得然总是一个敬
 又曰主静所以养其动又曰静者养动之根又曰主
 静夜气一章可见以上数条盖祖周子主静之说也
 至其门人以静坐工夫与役役应接不同为问则答
 之曰不必如此反成坐驰便收敛勿令放逸到穷理
 精微自然思虑不至妄动凡所云为莫非正理亦何
 必兀然静坐然后为持敬又曰明道说静坐可以为
卷十九 第 35a 页 WYG0705-0585c.png
 学上蔡亦言多着静不妨此说终是小偏才偏便做
 病道理自有动时自有静时学者只是敬以直内义
 以方外见得世间无处不是道理不必专于静处求
 所以伊川谓只用敬不用静便说得平又曰不必特
 地将静坐做一件工夫但着一敬字通贯动静则于
 二者之间自无间断处又曰存养之功不专在静坐
 时须于日用动静之间无处不下工夫乃无间断尔
 又曰无事静坐有事应酬随时随处无非自己身心
卷十九 第 35b 页 WYG0705-0585d.png
 运用但常自提撕勿与俱往便是工夫事物之来岂
 以漠然不应为是耶其答南轩书云来教谓言静则
 溺于虚无然此二字如佛老之论则诚有此患若以
 天理观之则动之不能无静犹静之不能无动也静
 之不可不养犹动之不可不察也但见得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敬义夹持不容间断之意则虽下静字元
 非死物至静之中自有动之端焉是乃所以见天地
 之心者而先王之所以至日闭关盖当此之时则安
卷十九 第 36a 页 WYG0705-0586a.png
 静以养乎此尔固非远事绝物闭目兀坐而偏于静
 之谓但未接物时便有敬以主乎其中则事至物来
 善端昭著所以察之者益精明尔来教又谓某言以
 静为本不若遂言以敬为本此固然也然敬字工夫
 通贯动静而必以静为本今若遂易为敬虽若完全
 然却不见敬之所施有先有后则亦未得为的当也
 至如来教所谓要须静以涵动之所本察夫动以见
 静之所存动静相须体用不离而后为无渗漏也此
卷十九 第 36b 页 WYG0705-0586b.png
 数语卓然意语俱到谨当书之左席出入观省以上
 数条则又本程子主敬之说而不专主于静也○南
 轩亦尝言程子教人以敬即周子主静之意又曰一
 二年来颇专于敬字上勉力愈觉周子主静之意为
 有味程子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更怎生求只平
 日涵养便是此意当深体之也南轩此言盖合敬静
 为一学者宜深味之○以上兼言敬静
程子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即是敬也敬则无间
卷十九 第 37a 页 WYG0705-0586c.png

 朱子曰易是自然造化圣人本意只说自然造化流
 行程子将来就人身说敬则这道理流行不敬便间
 断也○问云云曰天地也似有个主宰方始恁地变
 易便是天地底敬
程子曰圣人斋戒敬也以神明其德恶人斋戒亦敬也
故可以事上帝
 朱子曰遗书录明道语多有只载圣人全句不添一
卷十九 第 37b 页 WYG0705-0586d.png
 字底如曰思无邪如曰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
 夫皆是亦有重出者是当时举此语教人思量曰便
 是圣人也要神明这个本是一个灵圣底物事自家
 斋戒便会灵圣不斋戒便不灵圣古人所以七日戒
 三日斋问斋戒是敬否先生曰固是敬但斋较严于
 戒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到湛然纯一
 时那肃然警惕也无了
程子曰敬即是礼无已可克始则须绝四
卷十九 第 38a 页 WYG0705-0587a.png
 愚按绝四者克己之事能敬则礼复矣故曰无已可
 克
问敬还用意否曰其始安得不用意若不用意却是都
无事也
又曰人之至神祠佛庙便敬何也只由居常不敬见彼
乃敬若能常敬则至神祠佛庙亦止如此
又曰某书字甚敬非是欲字好只此是学只此求放心
又曰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泳于
卷十九 第 38b 页 WYG0705-0587b.png
其间然后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已终不足以
达道
 又曰今学者敬而不见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亦是
 太以敬来做事得重此恭而无礼则劳也恭者私为
 恭之恭礼者本体之礼是自然底道理也只恭而不
 为自然底道理故不自在也须是恭而安○又曰今
 志于义理而心不安乐者何也此则正是剩一助长
 之病虽则心操之则存舍之则亡然而持之太甚便
卷十九 第 39a 页 WYG0705-0587c.png
 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如此者只是德孤德不孤必
 有邻德盛自无窒碍左右逢其原也又曰道个敬字
 也不大段用得力又曰吕与叔六月中来缑氏某尝
 窥之必见其俨然危坐可谓敦笃矣学者须恭敬但
 不可令拘迫拘迫则难久也又曰执事须是敬又不
 可矜持太过○问学为敬不免有矜持如何谢氏曰
 矜持过当却不是寻常作事用心过当便有失要在
 勿忘勿助长之间耳○或问主敬只存之于心少宽
卷十九 第 39b 页 WYG0705-0587d.png
 四体亦无害否朱子曰敬则四体自然收敛不待十
 分着意安排而四体自然舒适着意安排久而生病
 矣○问行笃敬曰笃者重而有深沈之意敬而不笃
 则恐有拘迫之患又曰人之持敬若拘迫不和便非
 自然之理
上蔡谢氏曰事至应之不与之往非敬乎万变而此常
存奚纷扰之有夫子曰事思敬正谓此耳
龟山杨氏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敬
卷十九 第 40a 页 WYG0705-0588a.png
 翟霖送伊川西迁道宿僧舍坐处皆塑像先生令转
 椅勿背霖曰岂以其徒敬之故亦当敬耶先生曰但
 具人形貌便不当嫚因赏此语曰孔子云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盖象人而用之其流
 必至于用人君子无所不用其敬见似人者不忽于
 人可知矣若于似人而萌轻忽之心其流必至于轻
 忽人
问敬何以用功朱子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卷十九 第 40b 页 WYG0705-0588b.png
又曰敬非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
收敛身心整齐纯一即敬也
 曰敬不是百虑休置之谓只要随事专一谨畏不放
 逸耳又曰敬不是闭目嘿坐须是随事致敬又曰二
 先生所论敬字须该贯动静看方其无事而存主不
 懈者固敬曰及其有事而酬酢不乱者亦敬也故曰
 毋不敬俨若思又曰事思敬执事敬岂必以摄心坐
 禅而谓之敬哉
卷十九 第 41a 页 WYG0705-0588c.png
问持敬恐不能久当如何用功曰习则熟熟则能久矣
又曰以敬为主则内外肃然不忘不助而心自存
 下文云不知以敬为主而欲存心不免将一个心把
 捉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二头两绪不胜
 其扰扰矣就使实能把捉得住只此已是大病况未
 必能乎儒释之异亦只于此便分了如云常见此心
 光烁烁地便是有两个主宰不知光者是真心乎见
 者是真心乎
卷十九 第 41b 页 WYG0705-0588d.png
南轩张氏曰心生生而不穷者道也敬则生矣生则乌
可已也怠则放放则死矣是以君子以畏天命不敢遑
宁惧其一失而同于庶物也
又曰敬则心之道昭昭然非如释氏坐忘槁木死灰之
谓也
又曰向晦入宴息乃敬也知向晦宴息之为非怠惰乃
可论敬之理矣
 答李季修云所谓敬之说当用力诚不可怠惰而向
卷十九 第 42a 页 WYG0705-0589a.png
 晦宴息亦当随时某以为云云
武夷胡氏曰敬之一字力行十年须别
 自程子天地设位而下每条各一义
敬斋箴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
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出门如宾承事
如祭战战兢兢罔敢或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属
属罔敢或轻不东以西不南以北当事而存靡他其适
弗贰以二弗参以三惟心惟一万变是监从事于斯是
卷十九 第 42b 页 WYG0705-0589b.png
曰持敬动静弗违表里交正须臾有间私欲万端不火
而热不冰而寒毫釐有差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法亦
斁于乎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灵台
 问云云曰此是敬之目说有许多地头去处又曰须
 臾之间以时言毫釐之差以事言或问敬斋箴后面
 少些从容不迫之意欲先生添数语曰如何解迫切
 今未曾下手便要从容不迫却无此理除非那人做
 工夫大段迫切然后劝他勿迫如人相战未曾交锋
卷十九 第 43a 页 WYG0705-0589c.png
 便要退可乎今未曾做工夫在如何便要开后门○
 黄氏曰此引是从粗说入精从浅说入深又曰动静
 不违表里交正是一篇纲领
敬斋铭曰敬者宅心之要而圣学之渊源也天生斯人
良心则存圣愚曷异敬肆是分事有万变统乎心君一
颓其纲泯然丝棼自昔先民惟曰以敬克持其身顺保
常性敬匪有加惟主乎是履薄临深不昧厥理事至理
形其应如响而实卓然不与俱往动静不违体用无忒
卷十九 第 43b 页 WYG0705-0589d.png
惟敬之功协于天德嗟尔君子敬之敬之用力之久其
惟自知勿惮其艰而或怠遑亦勿迫切而不以常毋忽
事物必精吾思察其所发以会于微忿欲之萌则杜其
源有过斯改见善则迁是则天命不遏于躬鱼跃鸢飞
仁在其中于焉有得学则不穷知至而至知终而终嗟
尔君子勉哉敬止成已成物匪曰二致任重道远其端
伊迩毫釐有差缪则千里
 愚按晦庵之箴南轩之铭其言敬之义至矣尽矣故
卷十九 第 44a 页 WYG0705-0590a.png
 以系于篇之终云○中亦有兼言者要皆以敬为主
    右专言敬
 
 
 
 
 
 
卷十九 第 44b 页 WYG0705-0590b.png
 
 
 
 
 
 
 
 西山读书记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