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705-03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山读书记卷十二
宋 真德秀 撰
君臣
论语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黄氏曰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
耳○程子曰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
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孔子之言止于
西山读书记卷十二
宋 真德秀 撰
君臣
论语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黄氏曰孔子于事君之礼非有所加也如是而后尽
耳○程子曰圣人事君尽礼当时以为谄若他人言
之必曰我事君尽礼小人以为谄而孔子之言止于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705-0352b.png
如此圣人道大德宏此亦可见○按乡党君在踧踖
如也与与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
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
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吉月
必朝服而朝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侍食于君君祭
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
矣又曰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凡
如也与与如也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
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
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吉月
必朝服而朝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侍食于君君祭
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
矣又曰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凡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705-0353a.png
此皆所谓事君之礼也
礼记将适公所宿斋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
命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
矣
玉藻○左氏晋灵公不君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
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
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此将
礼记将适公所宿斋戒居外寝沐浴史进象笏书思对
命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
矣
玉藻○左氏晋灵公不君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
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
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此将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705-0353b.png
朝之礼
仪礼始见于君执挚至下容弥蹙
郑氏曰促恭悫貌○此始见之礼
礼记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
郑氏曰臣统于君此出入君门之礼
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
郑氏曰御当为迓迓迎也君虽使贱人来必自出迎
之尊君命也
仪礼始见于君执挚至下容弥蹙
郑氏曰促恭悫貌○此始见之礼
礼记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
郑氏曰臣统于君此出入君门之礼
君命召虽贱人大夫士必自御之
郑氏曰御当为迓迓迎也君虽使贱人来必自出迎
之尊君命也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705-0353c.png
君命召无诺
孟子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
郑氏曰节所以明信辅君命使使召臣急则持二缓
则持一○玉藻○此趍召之礼
君若赐之爵则越席再拜稽首受登席祭之饮卒爵而
俟君卒爵然后授虚爵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
如也
孟子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
郑氏曰节所以明信辅君命使使召臣急则持二缓
则持一○玉藻○此趍召之礼
君若赐之爵则越席再拜稽首受登席祭之饮卒爵而
俟君卒爵然后授虚爵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
如也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705-0353d.png
郑氏曰洒如肃敬貌
二爵而言言斯礼已
言言和敬貌
三爵而油油以退
油油说敬貌礼饮过三爵则敬杀可以去矣○玉藻
○此侍燕之礼
若君赐之食则君祭先饭偏尝膳饮而俟君命之食然
后食
二爵而言言斯礼已
言言和敬貌
三爵而油油以退
油油说敬貌礼饮过三爵则敬杀可以去矣○玉藻
○此侍燕之礼
若君赐之食则君祭先饭偏尝膳饮而俟君命之食然
后食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705-0354a.png
郑氏曰君祭先饭食其祭食臣先饭示为君尝食也
此谓君与之礼食膳谓进庶羞既尝庶羞则饮俟君
之遍尝也
若有将食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
将食犹进食谓膳宰也膳宰进食则臣不尝食周礼
云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士相见礼○此侍食
之礼
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此谓君与之礼食膳谓进庶羞既尝庶羞则饮俟君
之遍尝也
若有将食者则俟君之食然后食
将食犹进食谓膳宰也膳宰进食则臣不尝食周礼
云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士相见礼○此侍食
之礼
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705-0354b.png
郑氏曰嫌弃尊者物也
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
敬君惠也○玉藻○此受赐之礼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
郑氏曰急君命也言谓有故所问也
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
受命
郑氏曰此臣有所告请于其君也○曲礼下同○此
君赐车马乘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
敬君惠也○玉藻○此受赐之礼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于家
郑氏曰急君命也言谓有故所问也
若使人于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
受命
郑氏曰此臣有所告请于其君也○曲礼下同○此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705-0354c.png
受命请命之礼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诸侯则平衡
郑氏曰谓高于心弥敬也此衡谓与心平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
不举足车轮曳踵
克胜也重慎之也尚左手尊左也车轮谓行不绝地
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
君臣俛仰之节倚谓附于身小俛则垂大俛则垂于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诸侯则平衡
郑氏曰谓高于心弥敬也此衡谓与心平
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
不举足车轮曳踵
克胜也重慎之也尚左手尊左也车轮谓行不绝地
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
君臣俛仰之节倚谓附于身小俛则垂大俛则垂于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705-0354d.png
地○此执器俛仰之体
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以足蹙路马有诛齿路马有诛
郑氏曰广敬也○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
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为谁夫人
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
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孝子不为昭昭信节
不为冥冥惰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
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人
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以足蹙路马有诛齿路马有诛
郑氏曰广敬也○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
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为谁夫人
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
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孝子不为昭昭信节
不为冥冥惰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
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人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705-0355a.png
视之果伯玉也○以上皆言事君之礼传记所载不
止于此姑志其略云
子曰君子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
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朱子曰犯谓犯颜谏争○范氏曰犯非子路之所难
也而以不欺为难故夫子教以先勿欺而后犯○南
轩曰尽诚而不欺犯颜而纳忠事君之义大要尽是
止于此姑志其略云
子曰君子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
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朱子曰犯谓犯颜谏争○范氏曰犯非子路之所难
也而以不欺为难故夫子教以先勿欺而后犯○南
轩曰尽诚而不欺犯颜而纳忠事君之义大要尽是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705-0355b.png
矣然勿欺其本也勿欺矣则诚信充积一不得已有
时而犯之则有以感动也若忠信有所不足则于事
君之道为未尽而徒以犯颜为事亦鲜味矣如内交
要誉恶其声之类一毫之萌皆为欺也以子路之刚
强惧其果于犯也故告之以勿欺为主○黄氏曰伪
言不直谓之欺直言无隐谓之犯欺与犯正相反夫
子之告子路乃是一戒一劝两面平说之辞若反覆
以观则能勿欺而不能犯则未免有回护之失能犯
时而犯之则有以感动也若忠信有所不足则于事
君之道为未尽而徒以犯颜为事亦鲜味矣如内交
要誉恶其声之类一毫之萌皆为欺也以子路之刚
强惧其果于犯也故告之以勿欺为主○黄氏曰伪
言不直谓之欺直言无隐谓之犯欺与犯正相反夫
子之告子路乃是一戒一劝两面平说之辞若反覆
以观则能勿欺而不能犯则未免有回护之失能犯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705-0355c.png
矣而不能勿欺则未免有矫饰之病此又不可以不
戒也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
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
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
君亦不从也
朱子曰以道事君者不从君之欲不可则止者必行
已之志○南轩曰大臣不枉道以徇人其不合则有
戒也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
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
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
君亦不从也
朱子曰以道事君者不从君之欲不可则止者必行
已之志○南轩曰大臣不枉道以徇人其不合则有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705-0355d.png
去而已由求为季氏之臣坐观其失而不能去直尸
禄备数而已故曰具臣然则从之者与季氏意其不
能止则当无不从也方是时季氏无君之心已著矣
谓弑父与君亦不从者非惟言由求所长抑可使之
闻而惧也或曰此何必由求而后能之曾不知顺从
之臣其始也惟利害之是徇而已履霜坚冰之不戒
驯习蹉跌以至于从人而弑君父者多矣如荀彧刘
穆之之徒其始从曹操刘裕之时亦岂遂欲弑父与
禄备数而已故曰具臣然则从之者与季氏意其不
能止则当无不从也方是时季氏无君之心已著矣
谓弑父与君亦不从者非惟言由求所长抑可使之
闻而惧也或曰此何必由求而后能之曾不知顺从
之臣其始也惟利害之是徇而已履霜坚冰之不戒
驯习蹉跌以至于从人而弑君父者多矣如荀彧刘
穆之之徒其始从曹操刘裕之时亦岂遂欲弑父与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705-0356a.png
君哉惟其渐浸顺长而势卒至此耳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
之患失之
何氏曰患得之谓患不能得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小则吮疽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
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
之患失之
何氏曰患得之谓患不能得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小则吮疽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
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705-0356b.png
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矣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
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南轩曰患得患失者以
得失为事也患得者患无以得之也惟其有是心故
既得则患失矣其患失之心乃患得之心也若是则
几可以勿失者皆在所必为而亦何所不至哉自古
乱臣贼子其初亦岂敢遽有篡弑之萌惟其患失之
心蹉跌至此故夫未得则患得既得则患失患失则
无所不至履霜坚冰驯致其道也然则患得患失之
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南轩曰患得患失者以
得失为事也患得者患无以得之也惟其有是心故
既得则患失矣其患失之心乃患得之心也若是则
几可以勿失者皆在所必为而亦何所不至哉自古
乱臣贼子其初亦岂敢遽有篡弑之萌惟其患失之
心蹉跌至此故夫未得则患得既得则患失患失则
无所不至履霜坚冰驯致其道也然则患得患失之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705-0356c.png
萌是乃弑父与君之原也圣人谓为鄙夫者盖区区
惟己私之徇不亦鄙乎○按眉山苏氏曰李斯忧蒙
恬之夺其权则立二世以亡秦卢把惧李怀光之数
其恶则误德宗以再乱其心本生于患失其祸乃至
于丧邦乃知圣人之言良不为过亦名论也
晋丕郑曰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惑
国语曰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里克丕郑
荀息相见里克曰夫史苏之言将及矣其若之何荀
惟己私之徇不亦鄙乎○按眉山苏氏曰李斯忧蒙
恬之夺其权则立二世以亡秦卢把惧李怀光之数
其恶则误德宗以再乱其心本生于患失其祸乃至
于丧邦乃知圣人之言良不为过亦名论也
晋丕郑曰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惑
国语曰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里克丕郑
荀息相见里克曰夫史苏之言将及矣其若之何荀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705-0356d.png
息曰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君立臣从
何贰之有丕郑曰吾闻云云必立太子里克曰我不
识义亦不阿惑吾其静也三大夫乃别○愚按三大
夫所见不同惟丕郑之言大臣之言也而荀息一于
阿惑里克一于中立遂成新城之祸惜哉方里克许
骊姬以中立丕郑曰惜也不如曰不信以疏之亦固
太子以携之多为之故以变其志志少疏乃可间也
今子曰中立况固其谋彼有成矣难以得间未几卒
何贰之有丕郑曰吾闻云云必立太子里克曰我不
识义亦不阿惑吾其静也三大夫乃别○愚按三大
夫所见不同惟丕郑之言大臣之言也而荀息一于
阿惑里克一于中立遂成新城之祸惜哉方里克许
骊姬以中立丕郑曰惜也不如曰不信以疏之亦固
太子以携之多为之故以变其志志少疏乃可间也
今子曰中立况固其谋彼有成矣难以得间未几卒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705-0357a.png
如其言亦可谓善谋矣郑又云事君者君为我心制
不在我亦名言也郑在晋虽不得为贤大夫而其言
有可法者故录之
晏子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
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
民无争心
左氏传齐景公至自田晏子侍子犹驰而造焉公曰
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
不在我亦名言也郑在晋虽不得为贤大夫而其言
有可法者故录之
晏子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
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
民无争心
左氏传齐景公至自田晏子侍子犹驰而造焉公曰
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705-0357b.png
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
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
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云云故诗曰亦
有和羹既戒既平騣嘏无言时靡有争今据不然君
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
是
礼记曰为人臣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
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
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云云故诗曰亦
有和羹既戒既平騣嘏无言时靡有争今据不然君
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
是
礼记曰为人臣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705-0357c.png
谏而无骄
郑氏曰亡去也疾恶也颂谓将顺其美骄谓言行谋
从恃知而慢○愚谓无骄者不䛕其君之美以骄其
心也郑说恐非
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埽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废政教坏乱无可因也役为也○少仪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
郑氏曰谓明言其君之恶不几微也
郑氏曰亡去也疾恶也颂谓将顺其美骄谓言行谋
从恃知而慢○愚谓无骄者不䛕其君之美以骄其
心也郑说恐非
怠则张而相之废则埽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废政教坏乱无可因也役为也○少仪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
郑氏曰谓明言其君之恶不几微也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705-0357d.png
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君臣有义则合无义则去○愚按不显谏与事父母
几谏之义同当参玩也○曲礼○豫章黄氏诗曰谁
云君臣难是亦父子间大雅称补衮不言能犯颜此
意宜深味也
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君陈曰尔有嘉谋
嘉猷入告尔后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
后之德于乎是惟良显哉○坊记
君臣有义则合无义则去○愚按不显谏与事父母
几谏之义同当参玩也○曲礼○豫章黄氏诗曰谁
云君臣难是亦父子间大雅称补衮不言能犯颜此
意宜深味也
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君陈曰尔有嘉谋
嘉猷入告尔后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
后之德于乎是惟良显哉○坊记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705-0358a.png
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
郑氏曰谓陈其过于外也
诗云心乎爱矣瑕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表记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
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
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
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
郑氏曰谓陈其过于外也
诗云心乎爱矣瑕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表记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
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
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
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705-0358b.png
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朱子曰景丑所言敬之小者也孟子所言敬之大者
也
孟子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
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
谓之贼
范氏曰人臣以难事责于君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者
尊君之大也开陈善道以禁闭君之邪心唯恐其君
朱子曰景丑所言敬之小者也孟子所言敬之大者
也
孟子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
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
谓之贼
范氏曰人臣以难事责于君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者
尊君之大也开陈善道以禁闭君之邪心唯恐其君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705-0358c.png
或陷于有过之地者敬君之至也谓其君不能行善
道而不以告者贼害其君之甚也○南轩曰责难于
君者以先王事业望其君不敢以君为难也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
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
而国定矣
朱子曰言人君用人之非不足过谪行政之失不足
非间惟有大人之德则能格其君心之不正以归于
道而不以告者贼害其君之甚也○南轩曰责难于
君者以先王事业望其君不敢以君为难也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
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
而国定矣
朱子曰言人君用人之非不足过谪行政之失不足
非间惟有大人之德则能格其君心之不正以归于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705-0358d.png
正而国无不治矣大人者大德之人正已而物正者
也○程子曰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之仁不仁耳心
之非即害于政不待乎发之于外昔者孟子三见齐
王而不言事曰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然后天下之
事可得而理也夫政事之失用人之非智者能更之
直者能谏之然非心存焉则事事而更之后复有其
事将不胜其更矣人人而去之后复用其人将不胜
其去矣是以辅相之职必在乎格君心之非然后无
也○程子曰天下之治乱系乎人君之仁不仁耳心
之非即害于政不待乎发之于外昔者孟子三见齐
王而不言事曰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然后天下之
事可得而理也夫政事之失用人之非智者能更之
直者能谏之然非心存焉则事事而更之后复有其
事将不胜其更矣人人而去之后复用其人将不胜
其去矣是以辅相之职必在乎格君心之非然后无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705-0359a.png
所不正而欲格君心之非者非有大人之德则亦莫
之能也○南轩曰格之为言感通至到也书曰格于
上帝盖君心之非不可以气力胜必也感通至到而
使之自消靡焉所谓格也盖积其诚意一动静一语
默无非格之之道也若心非未格则虽责其人才更
其政事幸其见听而肯改易他日之所用所行亦未
必是也何者其源不正不可胜救也心非既格则人
才政事皆将源源而日新矣然而格君之业非大人
之能也○南轩曰格之为言感通至到也书曰格于
上帝盖君心之非不可以气力胜必也感通至到而
使之自消靡焉所谓格也盖积其诚意一动静一语
默无非格之之道也若心非未格则虽责其人才更
其政事幸其见听而肯改易他日之所用所行亦未
必是也何者其源不正不可胜救也心非既格则人
才政事皆将源源而日新矣然而格君之业非大人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705-0359b.png
则不能若在已之非犹有未之能觉者而将何以尽
夫感通之道哉后世道学不明论治者不过及于人
才政事而已孰知其本在于君心而格君之本乃在
于吾心乎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
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曰吾明告子
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
夫感通之道哉后世道学不明论治者不过及于人
才政事而已孰知其本在于君心而格君之本乃在
于吾心乎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
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曰吾明告子
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705-0359c.png
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
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
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
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
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
事君也务引其君于当道志于仁而已
朱子曰当道谓事合于理志仁谓心在于仁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
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
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
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
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
事君也务引其君于当道志于仁而已
朱子曰当道谓事合于理志仁谓心在于仁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705-0359d.png
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
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
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
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
一朝居也
南轩曰此章大抵与前章意同战国之臣所以事君
者徒以能富国强兵为急而其君亦固以此为臣之
忠于我而孟子以为民贼何哉盖君不乡道不志于
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
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
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
一朝居也
南轩曰此章大抵与前章意同战国之臣所以事君
者徒以能富国强兵为急而其君亦固以此为臣之
忠于我而孟子以为民贼何哉盖君不乡道不志于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705-0360a.png
仁而但欲之为富强之计则君益以骄肆而民益以
憔悴是上成君之恶而下绝民之命也当时诸侯乃
以民贼为良臣岂不痛哉孟子之言曰由今之道无
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此圣贤拔本塞
源之道今之道功利之道也今之俗功利之俗也由
是道不变其俗本源既差纵使其间节目之善亦终
无以相远也故必以不由其道为先不由其道则由
仁义之道矣由仁义之道变而为仁义之俗然后名
憔悴是上成君之恶而下绝民之命也当时诸侯乃
以民贼为良臣岂不痛哉孟子之言曰由今之道无
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此圣贤拔本塞
源之道今之道功利之道也今之俗功利之俗也由
是道不变其俗本源既差纵使其间节目之善亦终
无以相远也故必以不由其道为先不由其道则由
仁义之道矣由仁义之道变而为仁义之俗然后名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705-0360b.png
正言顺而事可成也所谓不能一朝居者功利既胜
人纪堕丧虽得天下何以维持主守之乎故功愈就
而害愈深利愈大而祸愈速富国强兵之说至于秦
可谓获其利矣然自始皇初并天下固已在绝灭之
中人心内离岂复为秦之臣也哉孟子谓虽与天下
不能一朝居者宁不信乎知此义然后可以谋人之
国矣
孟子谓蚔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
人纪堕丧虽得天下何以维持主守之乎故功愈就
而害愈深利愈大而祸愈速富国强兵之说至于秦
可谓获其利矣然自始皇初并天下固已在绝灭之
中人心内离岂复为秦之臣也哉孟子谓虽与天下
不能一朝居者宁不信乎知此义然后可以谋人之
国矣
孟子谓蚔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705-0360c.png
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蚔蛙谏于王而不用致
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
不知也公都子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
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
朱子曰官守以官为守者言责以言为责者孟子居
宾师之位未尝受禄故其进退之际宽裕如此○尹
氏曰进退久速各当于理而已
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
不知也公都子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
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
朱子曰官守以官为守者言责以言为责者孟子居
宾师之位未尝受禄故其进退之际宽裕如此○尹
氏曰进退久速各当于理而已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705-0360d.png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
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
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朱子曰大过谓足以亡其国者易位易君之位更立
亲戚之贤者盖与君有亲亲之恩无可去之义以宗
庙为重不忍坐视其亡故不得已而至于此若异姓
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
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朱子曰大过谓足以亡其国者易位易君之位更立
亲戚之贤者盖与君有亲亲之恩无可去之义以宗
庙为重不忍坐视其亡故不得已而至于此若异姓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705-0361a.png
不合则可去盖君臣以义合故也○此章言大臣之
义亲疏不同守经行权各有其分贵戚之卿小过非
不谏也但必大过而不听乃可易位异姓之卿大过
非不谏也虽小过而不听已可去矣然三仁贵戚不
能行之于纣而霍光异姓乃能行之于昌邑此又委
任权力之不同不可以执一论也○南轩曰非谓贵
戚之卿谏君反复而不从便可以易位盖极其理而
言之有可以易位之道所谓以正对也或谓斯言不
义亲疏不同守经行权各有其分贵戚之卿小过非
不谏也但必大过而不听乃可易位异姓之卿大过
非不谏也虽小过而不听已可去矣然三仁贵戚不
能行之于纣而霍光异姓乃能行之于昌邑此又委
任权力之不同不可以执一论也○南轩曰非谓贵
戚之卿谏君反复而不从便可以易位盖极其理而
言之有可以易位之道所谓以正对也或谓斯言不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705-0361b.png
亦过乎盖对宣王之问不如是无以深警其心也○
愚按贵戚易位之说非后世之所得行君有大过惟
当反复极言如屈平刘向之为尔平谏怀疾听虽放
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
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
意焉至无可奈何而后已可谓忠矣然忿而沈渊则
过也致堂胡氏尝论之曰世谓屈原刘向皆同姓之
臣忠言著于当时文采表于后世未易以优劣判以
愚按贵戚易位之说非后世之所得行君有大过惟
当反复极言如屈平刘向之为尔平谏怀疾听虽放
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
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
意焉至无可奈何而后已可谓忠矣然忿而沈渊则
过也致堂胡氏尝论之曰世谓屈原刘向皆同姓之
臣忠言著于当时文采表于后世未易以优劣判以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705-0361c.png
愚观之向盖优于原也向历事三帝前经恭显擅朝
后值王凤颛政杀戮忠谏之时上则正言讥刺恳恳
纳忠下则官虽不迁祸亦不及岂非德信有孚周身
无阙故邪原则偏介悻直揭揭然众邪之中上忤君
心下取众疾昧于不可则止之道怨刺强聒无所容
身怀沙赴流智斯下矣胡氏之论向甚当然于平则
贬之太过必如朱子曰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
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然
后值王凤颛政杀戮忠谏之时上则正言讥刺恳恳
纳忠下则官虽不迁祸亦不及岂非德信有孚周身
无阙故邪原则偏介悻直揭揭然众邪之中上忤君
心下取众疾昧于不可则止之道怨刺强聒无所容
身怀沙赴流智斯下矣胡氏之论向甚当然于平则
贬之太过必如朱子曰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
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然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705-0361d.png
后为当其实尔又同姓之卿虽无可去之义若其君
有大恶而不可谏易位之事又不得行宗社将危岂
容坐待则微子去之亦有明义存焉其恶虽未如纣
然非可事之君义不当食其禄则鲁之叔肸可以为
法春秋宣十有七年公弟叔肸卒榖梁传曰叔肸贤
之也其贤之何也宣弑而非之也非之则胡为不去
也曰兄弟也何去而之与之财则曰我足矣织屦而
食终身不食宣公之食春秋贵之因时制义初无定
有大恶而不可谏易位之事又不得行宗社将危岂
容坐待则微子去之亦有明义存焉其恶虽未如纣
然非可事之君义不当食其禄则鲁之叔肸可以为
法春秋宣十有七年公弟叔肸卒榖梁传曰叔肸贤
之也其贤之何也宣弑而非之也非之则胡为不去
也曰兄弟也何去而之与之财则曰我足矣织屦而
食终身不食宣公之食春秋贵之因时制义初无定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705-0362a.png
法也○又按孟子反覆二字最宜亲体前世人臣因
有见君之过失姑一言以塞责者曰吾亦尝谏之云
尔而不从非吾责也此其用心既欲苟全爵位又欲
厌塞公言张华之所以见屈于张林而不能自免也
必反覆而谏谏而不从则去此人臣之正法孟子之
言胡可易哉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
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
有见君之过失姑一言以塞责者曰吾亦尝谏之云
尔而不从非吾责也此其用心既欲苟全爵位又欲
厌塞公言张华之所以见屈于张林而不能自免也
必反覆而谏谏而不从则去此人臣之正法孟子之
言胡可易哉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
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705-0362b.png
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高子
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
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后出昼于
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
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
哉王犹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
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朱子曰浩然如水之流不止也杨氏曰齐王天资朴
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
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后出昼于
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
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
哉王犹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
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朱子曰浩然如水之流不止也杨氏曰齐王天资朴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705-0362c.png
实如好勇好货好色好世俗之乐皆以直告而不隐
故足以为善若乃其心不善而谬为大言以欺人是
人终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
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
小人也
此章见圣贤行道济时汲汲之本心爱君泽民惓惓
之馀意李氏曰于此见君子忧则违之之情而荷蒉
故足以为善若乃其心不善而谬为大言以欺人是
人终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
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
小人也
此章见圣贤行道济时汲汲之本心爱君泽民惓惓
之馀意李氏曰于此见君子忧则违之之情而荷蒉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705-0362d.png
者所以为果也○孟子曰予日望之孟子非不知道
之行否有命而拳拳不已者吉凶与民同患之心也
学者所宜反覆详味之若夫谏而不用则怒悻悻然
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则是私意之所发其谏也
固无未言之感而其去也岂复有忠厚之气哉
考槃刺郑庄公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之退穷处考
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毛氏曰考成槃乐也程氏曰贤者之退穷处涧谷间
之行否有命而拳拳不已者吉凶与民同患之心也
学者所宜反覆详味之若夫谏而不用则怒悻悻然
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则是私意之所发其谏也
固无未言之感而其去也岂复有忠厚之气哉
考槃刺郑庄公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之退穷处考
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毛氏曰考成槃乐也程氏曰贤者之退穷处涧谷间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705-0363a.png
虽德体宽裕而心在朝廷寤寐不能忘怀深念其不
得以善道告君故陈其由也○杨氏曰矢如皋陶矢
厥谟之矢自陈其不能忘君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毛氏曰阿薖宽大貌○杨氏曰自陈不得过君之朝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苏氏曰轴槃桓不行从容自广之谓也张子曰考槃
之诗永矢弗过弗告解以永不复告君过岂是贤者
得以善道告君故陈其由也○杨氏曰矢如皋陶矢
厥谟之矢自陈其不能忘君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毛氏曰阿薖宽大貌○杨氏曰自陈不得过君之朝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苏氏曰轴槃桓不行从容自广之谓也张子曰考槃
之诗永矢弗过弗告解以永不复告君过岂是贤者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705-0363b.png
之言○杨氏曰考槃云云说者曰誓不过君之朝非
也昔有以问常立者立曰古之人盖有视其君如寇
雠者此尤害理虽其时君使贤者退而穷处为可罪
夫苟一日有悔过迁善之心复以用我我必复立其
朝何终不过之有○郑介夫说略同
羔裘大夫以道夫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
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
郑氏曰以道去其君者三谏不从待放于郊得玦乃
也昔有以问常立者立曰古之人盖有视其君如寇
雠者此尤害理虽其时君使贤者退而穷处为可罪
夫苟一日有悔过迁善之心复以用我我必复立其
朝何终不过之有○郑介夫说略同
羔裘大夫以道夫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
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
郑氏曰以道去其君者三谏不从待放于郊得玦乃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705-0363c.png
去○孔氏曰公羊传云大夫已去三年待放范宁以
为君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往故荀卿云召人以环
绝人以玦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毛氏曰羔裘以游燕狐裘以适朝○范氏曰急于游
燕而怠于政治此贤人所以去也夫忠臣之事君言
不用而去之不得已也其心岂舍君哉故曰云云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为君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往故荀卿云召人以环
绝人以玦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毛氏曰羔裘以游燕狐裘以适朝○范氏曰急于游
燕而怠于政治此贤人所以去也夫忠臣之事君言
不用而去之不得已也其心岂舍君哉故曰云云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705-0363d.png
郑氏曰翱翔犹逍遥也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朱子曰羔裘色润泽如脂膏所渍日色照之则有光
耀○桧风又郑风狡童之诗曰彼狡童兮不与我言
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昭公之昏淫国人以狡童
目之其不君可知矣不与我食其疏弃贤者又可知
矣贤者犹忧之念之至于不能食息况于犹足为善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朱子曰羔裘色润泽如脂膏所渍日色照之则有光
耀○桧风又郑风狡童之诗曰彼狡童兮不与我言
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昭公之昏淫国人以狡童
目之其不君可知矣不与我食其疏弃贤者又可知
矣贤者犹忧之念之至于不能食息况于犹足为善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705-0364a.png
者乎○又乐毅曰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
国不显其名○刘向曰忠臣虽在畎亩犹不忘君惓
惓之义也其言皆忠厚可法故附以上言事君之道
与夫言不行而去去而不忘其君者皆人臣所当知
也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
郑氏曰不遇者君不受己之志也○张氏曰不遇非
不达也不受其志也
国不显其名○刘向曰忠臣虽在畎亩犹不忘君惓
惓之义也其言皆忠厚可法故附以上言事君之道
与夫言不行而去去而不忘其君者皆人臣所当知
也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
郑氏曰不遇者君不受己之志也○张氏曰不遇非
不达也不受其志也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705-0364b.png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
敖以游
毛氏曰兴也汎汎流貌柏木宜为舟耿耿犹儆儆也
隐痛也非我无酒可以敖游忘怀也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
彼之怒
毛氏曰茹度也○长乐王氏曰责我心之如鉴必能
度形犹责周公必知管蔡之叛而不使之责孟子必
敖以游
毛氏曰兴也汎汎流貌柏木宜为舟耿耿犹儆儆也
隐痛也非我无酒可以敖游忘怀也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
彼之怒
毛氏曰茹度也○长乐王氏曰责我心之如鉴必能
度形犹责周公必知管蔡之叛而不使之责孟子必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705-0364c.png
识齐王之不可为汤武而不应其聘○朱氏曰鉴能
度物而我不能但以兄弟宜可据依而不知其不可
也故或往愬焉而反逢其怒耳○范氏曰此公族之
臣也故僚类皆兄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
可选也
毛氏曰石虽坚尚可转席虽平尚可卷棣棣富而闲
习也○欧阳氏曰其意谓石席可转卷我匪石席故
度物而我不能但以兄弟宜可据依而不知其不可
也故或往愬焉而反逢其怒耳○范氏曰此公族之
臣也故僚类皆兄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
可选也
毛氏曰石虽坚尚可转席虽平尚可卷棣棣富而闲
习也○欧阳氏曰其意谓石席可转卷我匪石席故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705-0364d.png
不可转卷也○吕氏曰不可选也言威仪闲习自有
常度不可选择以避祸也翟方进谓冯参君侯以王
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至尊贵也与之并列
宜少诎节卑体视有所宗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严
加之此非所以下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不
改其常操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
辟有摽
常度不可选择以避祸也翟方进谓冯参君侯以王
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至尊贵也与之并列
宜少诎节卑体视有所宗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严
加之此非所以下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不
改其常操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
辟有摽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705-0365a.png
毛氏曰悄悄忧貌愠怒也闵病也静安也辟拊心也
摽拊心貌○欧阳氏曰愠于群小群小愠仁人也○
王氏曰国乱而君昏则小人众而君子独君子忧而
小人乐君子之忧者忧其国而已忧其国则与小人
异趣其为小人所愠固其理也故曰忧心悄悄愠于
群小小人得志则为谗诬以病君子君子既病矣则
又从而侮之故曰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其曰既多不
少者以著小人之众也
摽拊心貌○欧阳氏曰愠于群小群小愠仁人也○
王氏曰国乱而君昏则小人众而君子独君子忧而
小人乐君子之忧者忧其国而已忧其国则与小人
异趣其为小人所愠固其理也故曰忧心悄悄愠于
群小小人得志则为谗诬以病君子君子既病矣则
又从而侮之故曰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其曰既多不
少者以著小人之众也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705-0365b.png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
能奋飞
孔氏曰居诸者语助也檀弓云何居注云居语助也
欧阳氏曰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者谓仁人伤卫日往
月来而渐微尔犹言日朘月削也○范氏曰如匪浣
衣者中垢而不濯也不能奋飞者郁陶无所发也○
郑氏曰臣不遇于君犹不忍去厚之至也
北门刺仕之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
能奋飞
孔氏曰居诸者语助也檀弓云何居注云居语助也
欧阳氏曰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者谓仁人伤卫日往
月来而渐微尔犹言日朘月削也○范氏曰如匪浣
衣者中垢而不濯也不能奋飞者郁陶无所发也○
郑氏曰臣不遇于君犹不忍去厚之至也
北门刺仕之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705-0365c.png
杨氏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卫之忠臣至于窭贫
莫知其艰则无劝士之道仕之所以不得志也先王
视臣如手足岂有以事敦遗之而不知其艰哉然不
择事而安之无怼憾之辞知其无可奈何而归之于
天所以为忠臣也张氏曰此诗忠臣所自作也
出自北门忧心慇慇终寠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
为之谓之何哉
尔雅曰慇慇忧也○李氏曰尔雅云窭贫也兼言之
莫知其艰则无劝士之道仕之所以不得志也先王
视臣如手足岂有以事敦遗之而不知其艰哉然不
择事而安之无怼憾之辞知其无可奈何而归之于
天所以为忠臣也张氏曰此诗忠臣所自作也
出自北门忧心慇慇终寠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
为之谓之何哉
尔雅曰慇慇忧也○李氏曰尔雅云窭贫也兼言之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705-0365d.png
以见其贫之甚也○张氏曰出自北门是游息偶出
北门因有此言也○朱氏曰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因
行出北门而有所感心为之忧慇慇然盖出北门背
明向阴亦处乱世事暗君之比也郑氏曰诗人事君
无二志自决归之于天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
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郑氏曰王事国有王命役使之事○苏氏曰政事国
北门因有此言也○朱氏曰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因
行出北门而有所感心为之忧慇慇然盖出北门背
明向阴亦处乱世事暗君之比也郑氏曰诗人事君
无二志自决归之于天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
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郑氏曰王事国有王命役使之事○苏氏曰政事国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705-0366a.png
之政事○毛氏曰适之埤厚也谪责也○朱氏曰王
事既适我矣政事又一埤益我其劳如此而窭贫之
甚室人无以自安而交遍谪我则其困于内外极矣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
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韩诗云敦迫也毛氏曰遗加也摧沮也○以上二诗
一则不见遇于君困于群小而不忍舍去一则不得
志于时窘于贫窭而安之若命皆人臣所宜知然柏
事既适我矣政事又一埤益我其劳如此而窭贫之
甚室人无以自安而交遍谪我则其困于内外极矣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
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韩诗云敦迫也毛氏曰遗加也摧沮也○以上二诗
一则不见遇于君困于群小而不忍舍去一则不得
志于时窘于贫窭而安之若命皆人臣所宜知然柏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705-0366b.png
舟同姓之臣故所处如此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
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朱子曰其才可辅幼君摄国政其节至于死生之际
而不可夺可谓君子矣与疑词也决词设为问答所
以深著其必然也程子曰节操如是可谓君子矣问
云云本是兼才节说然𦂳要却在节操曰不然三句
都是一般说须是才节兼全方谓之君子若无其才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
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朱子曰其才可辅幼君摄国政其节至于死生之际
而不可夺可谓君子矣与疑词也决词设为问答所
以深著其必然也程子曰节操如是可谓君子矣问
云云本是兼才节说然𦂳要却在节操曰不然三句
都是一般说须是才节兼全方谓之君子若无其才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705-0366c.png
而徒有其节虽死何益如受人托孤之责我虽无欺
孤之心却为他人所欺即是我不能受人之托受人
百里之命我虽无窃命之心却为他人所窃亦是我
不能受人之寄矣徒能守节不能了事只是枉死济
得甚事如晋荀息是也所谓君子者岂是拱手端坐
无所能为之人耶故伊川说君子者才德出众之名
孔子曰君子不器既曰君子须是事事理会得方可
若但有节无才亦唤作好人只是不济得事尔○问
孤之心却为他人所欺即是我不能受人之托受人
百里之命我虽无窃命之心却为他人所窃亦是我
不能受人之寄矣徒能守节不能了事只是枉死济
得甚事如晋荀息是也所谓君子者岂是拱手端坐
无所能为之人耶故伊川说君子者才德出众之名
孔子曰君子不器既曰君子须是事事理会得方可
若但有节无才亦唤作好人只是不济得事尔○问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705-0366d.png
此三句如霍光当得否曰霍光亦当得上二句如许
后事大节已夺矣譬如有猷有为有守托孤寄命是
有猷有为临大节而不可夺是有守霍光虽有猷有
为只是无所守○圣人言语浑全温厚曾子便恁地
刚劲有孟子气象即此语可见也
晋荀息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
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国语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使荀息傅之公疾召之
后事大节已夺矣譬如有猷有为有守托孤寄命是
有猷有为临大节而不可夺是有守霍光虽有猷有
为只是无所守○圣人言语浑全温厚曾子便恁地
刚劲有孟子气象即此语可见也
晋荀息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
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国语晋献公立奚齐为太子使荀息傅之公疾召之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705-0367a.png
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云
云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
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公卒里克丕郑以三公子之
徒作乱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
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君杀正而立不正
废长而立幼如之何荀息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
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里克杀
奚齐荀息立公子卓克又杀之荀息死之息可谓不
云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
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公卒里克丕郑以三公子之
徒作乱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
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君杀正而立不正
废长而立幼如之何荀息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
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里克杀
奚齐荀息立公子卓克又杀之荀息死之息可谓不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705-0367b.png
食言矣○按荀息阿献公之惑而立奚齐不得为忠
然其言有可取者使当申生将废之时而能引义力
争未必不见从不从而死则于义得矣不死于申生
而死于奚齐其何谓耶故司马文正公尝论之以为
左氏之志所以贬荀息而非褒也今特以其言之善
而录之亦因以为戒也
狐突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贰乃
辟也
然其言有可取者使当申生将废之时而能引义力
争未必不见从不从而死则于义得矣不死于申生
而死于奚齐其何谓耶故司马文正公尝论之以为
左氏之志所以贬荀息而非褒也今特以其言之善
而录之亦因以为戒也
狐突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贰乃
辟也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705-0367c.png
杜氏曰质音贽各书于所书之册屈膝而事之则不
可以贰辟罪也
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之贰也父
教子贰何以事君
左氏晋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狐突之
子毛及偃久从重耳在秦弗召怀公执狐突曰子来
则免对曰云云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淫刑
以逞谁则无罪臣闻命矣乃杀之
可以贰辟罪也
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之贰也父
教子贰何以事君
左氏晋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狐突之
子毛及偃久从重耳在秦弗召怀公执狐突曰子来
则免对曰云云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淫刑
以逞谁则无罪臣闻命矣乃杀之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705-0367d.png
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
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
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霣又可赂乎
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
下臣获考死又何求
杜氏曰欲为义者不行两信欲行信者不受二命考
成也○左氏楚子围宋晋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
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
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
命君之赂臣不知命也受命以出有死无霣又可赂乎
臣之许君以成命也死而成命臣之禄也寡君有信臣
下臣获考死又何求
杜氏曰欲为义者不行两信欲行信者不受二命考
成也○左氏楚子围宋晋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
晋师悉起将至矣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705-0368a.png
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登诸楼车使呼宋人而告之
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
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汝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云
云楚子舍之以归○按汉景帝时吴楚反汉使路中
大夫告梁使勿下为吴所得诱之使反其言路大夫
阳许之卒致其君命与解扬事略同然扬获免而大
夫死亦无愧于人臣之义矣史失其名惜哉
箴尹曰君天也天可逃乎
遂致其君命楚子将杀之使与之言曰尔既许不谷
而反之何故非我无信汝则弃之速即尔刑对曰云
云楚子舍之以归○按汉景帝时吴楚反汉使路中
大夫告梁使勿下为吴所得诱之使反其言路大夫
阳许之卒致其君命与解扬事略同然扬获免而大
夫死亦无愧于人臣之义矣史失其名惜哉
箴尹曰君天也天可逃乎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705-0368b.png
左氏传宣三年楚灭若敖氏箴尹克黄使于齐还及
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
受之云云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王思子文之治
楚国也曰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位改命曰生
按斗椒作乱楚灭其族箴尹克黄子文之孙斗椒之
族也人臣不幸而遭此则如箴尹之所处者得之矣
又以君为天始见于此故录之
齐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
受之云云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王思子文之治
楚国也曰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位改命曰生
按斗椒作乱楚灭其族箴尹克黄子文之孙斗椒之
族也人臣不幸而遭此则如箴尹之所处者得之矣
又以君为天始见于此故录之
齐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705-0368c.png
史记乐毅破齐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邑三十
里无入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
邑蠋曰云云齐王不用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破君
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以生不
若死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人闻之曰
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
聚如莒求诸子立为襄王
肥义曰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
里无入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
邑蠋曰云云齐王不用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破君
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以生不
若死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人闻之曰
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
聚如莒求诸子立为襄王
肥义曰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705-0368d.png
史记赵武灵王爱少子何二十七年大朝于东宫传
国立子何为王肥义为相国傅王武灵王自号为主
父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立主
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党众
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阴谋夫小
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
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
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物而智者避祸
国立子何为王肥义为相国傅王武灵王自号为主
父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立主
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党众
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阴谋夫小
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
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
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物而智者避祸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705-0369a.png
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
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肥义曰不可昔者主
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
没而世义再拜受命而藉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
藉变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大焉变负之
臣不容于刑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
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云云子则有赐而
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
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肥义曰不可昔者主
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
没而世义再拜受命而藉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
藉变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大焉变负之
臣不容于刑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
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云云子则有赐而
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705-0369b.png
子勉之矣吾见子止今年矣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
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异日肥义谓信期曰公子与
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
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
主之蠹也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
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今吾忧之夜
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退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
有召王者必见吾而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
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异日肥义谓信期曰公子与
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
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
主之蠹也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
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今吾忧之夜
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退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
有召王者必见吾而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705-0369c.png
可入信期曰善哉四年朝群臣安阳君亦以朝主父
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
章傫然反北面为臣心怜之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
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
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
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
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贼党以定王室按
肥义不忍背君命而全其身可谓忠矣然知田不礼
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
章傫然反北面为臣心怜之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
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
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
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
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贼党以定王室按
肥义不忍背君命而全其身可谓忠矣然知田不礼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705-0369d.png
之必乱不能预为之备而止患于未形仅能以身当
其难而已使无公子成李兑入而讨贼则惠文王必
死于乱义虽忠其何益乎然其言有可法者故并录
其事以为戒是亦前章取荀息之义也李兑有知几
之智又有定乱之材其过肥义远矣然沙丘之围并
及主父而弑之是自陷于乱臣贼子之域也仁与智
果安在乎士大夫不幸受任于危难之时必有徇国
之忠而辅之以弭乱之谋然后可不然则是一肥义
其难而已使无公子成李兑入而讨贼则惠文王必
死于乱义虽忠其何益乎然其言有可法者故并录
其事以为戒是亦前章取荀息之义也李兑有知几
之智又有定乱之材其过肥义远矣然沙丘之围并
及主父而弑之是自陷于乱臣贼子之域也仁与智
果安在乎士大夫不幸受任于危难之时必有徇国
之忠而辅之以弭乱之谋然后可不然则是一肥义
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705-0370a.png
而已矣呜呼难哉
爰盎曰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汉爰盎传绛侯为相朝罢趋出意甚得盎进曰丞相
何如人也文帝曰社稷臣盎曰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也云云方诸吕用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
尉本兵柄不能正吕后崩大臣共诛诸吕遇会其成
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按盎此言本以倾绛侯耳
然所谓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则名论也故录之○以
爰盎曰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汉爰盎传绛侯为相朝罢趋出意甚得盎进曰丞相
何如人也文帝曰社稷臣盎曰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也云云方诸吕用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
尉本兵柄不能正吕后崩大臣共诛诸吕遇会其成
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按盎此言本以倾绛侯耳
然所谓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则名论也故录之○以
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705-0370b.png
上皆言事君之节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程子曰数烦数也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
善不纳则当止至于渎则言者烦听者厌矣是以求
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
义合故其事同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朱子曰后与后获之后同食禄也君子之食也有官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程子曰数烦数也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
善不纳则当止至于渎则言者烦听者厌矣是以求
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
义合故其事同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朱子曰后与后获之后同食禄也君子之食也有官
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705-0370c.png
守者修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
不可先有求禄之心也○南轩曰事君者主于敬其
事而已后其食犹后获之意然则为贫而仕则奈何
孔子尝为委吏矣亦曰会计当而已矣盖亦以敬其
事为主也若曰为贫而仕食焉而已遑恤其事则失
其义矣
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
郑氏曰轻交易绝君子所取○表记
不可先有求禄之心也○南轩曰事君者主于敬其
事而已后其食犹后获之意然则为贫而仕则奈何
孔子尝为委吏矣亦曰会计当而已矣盖亦以敬其
事为主也若曰为贫而仕食焉而已遑恤其事则失
其义矣
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
郑氏曰轻交易绝君子所取○表记
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705-0370d.png
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尧者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全文见前仁篇
文中子房玄龄问事君之道子曰无私又问正主庇民
之道曰先遗其身夫能遗其身然后无私无私然后能
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文中子曰不以伊尹周
公之道康其国非大臣也不以霍光诸葛亮之心事其
君者皆具臣也
程子曰为臣之道当含晦其章美有善则归之于君乃
全文见前仁篇
文中子房玄龄问事君之道子曰无私又问正主庇民
之道曰先遗其身夫能遗其身然后无私无私然后能
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文中子曰不以伊尹周
公之道康其国非大臣也不以霍光诸葛亮之心事其
君者皆具臣也
程子曰为臣之道当含晦其章美有善则归之于君乃
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705-0371a.png
可常而得正上无忌恶之心下得恭顺之道也
易坤六三传
世儒有论鲁祀周公以天子礼乐以为周公能为人臣
不能为之功则可用人臣不得用之礼乐是不知人臣
之道也夫居周公之位则为周公之事由其位而能为
者皆所当为也周公乃尽其职耳
师九二传
臣之于君竭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比其君之道也用
易坤六三传
世儒有论鲁祀周公以天子礼乐以为周公能为人臣
不能为之功则可用人臣不得用之礼乐是不知人臣
之道也夫居周公之位则为周公之事由其位而能为
者皆所当为也周公乃尽其职耳
师九二传
臣之于君竭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比其君之道也用
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705-0371b.png
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䛕逢迎求其比已
比九五传
当君道方否之时处逼近之地所恶在居功取忌而已
若能使动必出于君命威柄一归于上则无咎而其志
行可以济时之否矣
否九四传
为臣之道当使恩威一出于上众心皆随于君若人心
从已危疑之道也居此地者奈何唯孚诚积于中动为
比九五传
当君道方否之时处逼近之地所恶在居功取忌而已
若能使动必出于君命威柄一归于上则无咎而其志
行可以济时之否矣
否九四传
为臣之道当使恩威一出于上众心皆随于君若人心
从已危疑之道也居此地者奈何唯孚诚积于中动为
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0705-0371c.png
合于道以明哲处之则又何咎
随九四传
大臣之任上畜止人君邪心下畜止天下之恶人人之
恶止于初则易既盛而后禁则捍格而难胜故上之恶
既甚则虽圣人救之不能免违拂下之恶既甚则虽圣
人治之不能免刑戮莫若止之于初如童牛加梏则元
吉也
大畜六四传
随九四传
大臣之任上畜止人君邪心下畜止天下之恶人人之
恶止于初则易既盛而后禁则捍格而难胜故上之恶
既甚则虽圣人救之不能免违拂下之恶既甚则虽圣
人治之不能免刑戮莫若止之于初如童牛加梏则元
吉也
大畜六四传
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0705-0371d.png
以人臣而当重任必常怀危厉则吉如伊尹周公何尝
不忧勤兢畏故得终吉
颐上九传
以刚强之臣事柔弱之君当内存至诚不假文饰于外
故曰利用礿谓尚诚敬也上下之交不以诚其能久乎
萃六二传
夫君子之事上也不得其心则尽其至诚以感发其志
意而已苟诚意能动则昏蒙可开也柔弱可辅也虽不
不忧勤兢畏故得终吉
颐上九传
以刚强之臣事柔弱之君当内存至诚不假文饰于外
故曰利用礿谓尚诚敬也上下之交不以诚其能久乎
萃六二传
夫君子之事上也不得其心则尽其至诚以感发其志
意而已苟诚意能动则昏蒙可开也柔弱可辅也虽不
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0705-0372a.png
正可正也古人之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己之诚
意上达而君见信之笃耳管仲之相桓公孔明之辅后
主是也
丰六二传
大臣当险难之时唯至诚见信于君其交固而不可解
又能开明君心则可保无咎矣夫欲上之笃信唯当尽
其质实而已多仪而尚饰莫如燕享之礼故以燕享喻
之言当不尚浮饰唯以质实所用一樽之酒二簋之食
意上达而君见信之笃耳管仲之相桓公孔明之辅后
主是也
丰六二传
大臣当险难之时唯至诚见信于君其交固而不可解
又能开明君心则可保无咎矣夫欲上之笃信唯当尽
其质实而已多仪而尚饰莫如燕享之礼故以燕享喻
之言当不尚浮饰唯以质实所用一樽之酒二簋之食
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0705-0372b.png
复以瓦缶为器质之至也其质实如此又须纳约自牖
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
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诗云
天之牖民毛公训牖为道亦开通之谓人臣以忠信善
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人心有所蔽有
所通所蔽者暗处也所通者明处也当就其明处而告
之求信则易也且如君心蔽于荒乐唯其蔽也故尔虽
力抵其荒乐之非如不省何必于所不蔽之事推而及
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
所以通明自牖言自通明之处以况君心所明处诗云
天之牖民毛公训牖为道亦开通之谓人臣以忠信善
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人心有所蔽有
所通所蔽者暗处也所通者明处也当就其明处而告
之求信则易也且如君心蔽于荒乐唯其蔽也故尔虽
力抵其荒乐之非如不省何必于所不蔽之事推而及
卷十二 第 41a 页 WYG0705-0372c.png
之则能悟其心矣自古能谏其君者未有不因其所明者
也故讦直强劲者率多取忤而温厚明辨者其说多行如
汉祖爱戚姬将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群臣争之者众矣嫡
庶之义长幼之序非不明也如其蔽而不察何四老者高
祖素知其贤而重之此其不蔽之明心也故因其所明而
及其事则悟之如反手且四老人之力孰与周昌叔孙通
然而不从彼而从此者由攻其所蔽与就其明之异耳
坎六四传
也故讦直强劲者率多取忤而温厚明辨者其说多行如
汉祖爱戚姬将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群臣争之者众矣嫡
庶之义长幼之序非不明也如其蔽而不察何四老者高
祖素知其贤而重之此其不蔽之明心也故因其所明而
及其事则悟之如反手且四老人之力孰与周昌叔孙通
然而不从彼而从此者由攻其所蔽与就其明之异耳
坎六四传
卷十二 第 41b 页 WYG0705-0372d.png
当睽之时君心未合贤臣在下竭力尽诚期使之信合
而已至诚以感动之尽力以扶持之明义理以致其知
杜蔽惑以诚其意如是宛转以求其合也遇非枉道迎
逄也巷非邪僻曲径也故曰未失道也
暌九二传○又按南轩荅人书曰来谕谓事最忌激
触然所谓激触者要当平心易气审处其理期于中
节而已若欲迁就回互于当然而不然枉寻而以求
直尺而曰吾所畏者激触也无乃终堕于奸邪之域
而已至诚以感动之尽力以扶持之明义理以致其知
杜蔽惑以诚其意如是宛转以求其合也遇非枉道迎
逄也巷非邪僻曲径也故曰未失道也
暌九二传○又按南轩荅人书曰来谕谓事最忌激
触然所谓激触者要当平心易气审处其理期于中
节而已若欲迁就回互于当然而不然枉寻而以求
直尺而曰吾所畏者激触也无乃终堕于奸邪之域
卷十二 第 42a 页 WYG0705-0373a.png
人欲愈肆而天理愈灭欤观伊川解遇主于巷一爻
意极明切后人不知乃以己私窥圣人之意其失大
矣
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
以上亦言事君之道每条各发一义皆人臣所当知
也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
朱子曰阿徇以为容逢迎以为悦此鄙夫之事妾妇
意极明切后人不知乃以己私窥圣人之意其失大
矣
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
以上亦言事君之道每条各发一义皆人臣所当知
也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
朱子曰阿徇以为容逢迎以为悦此鄙夫之事妾妇
卷十二 第 42b 页 WYG0705-0373b.png
之道也
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
言大臣之计安社稷如小人之务悦其君眷眷于此
而不忘也
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
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
民必其道可行于天下然后行之不然则宁没世不
见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徇于人也张子曰必
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
言大臣之计安社稷如小人之务悦其君眷眷于此
而不忘也
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
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
民必其道可行于天下然后行之不然则宁没世不
见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徇于人也张子曰必
卷十二 第 43a 页 WYG0705-0373c.png
功覆斯民然后出如伊吕之徒
有大人者正已而物正者也
大人德盛而上下化之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
此章言人品不同略有四等容悦佞臣不足言安社
稷则忠矣然犹一国之士也天民则非一国之士
也然犹有意也唯其所在则物无不化惟圣者能之
南轩曰以事是君为容悦者慕爵禄而从君者也以
安社稷为悦者则志存乎功业者也与为容悦者固
有大人者正已而物正者也
大人德盛而上下化之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
此章言人品不同略有四等容悦佞臣不足言安社
稷则忠矣然犹一国之士也天民则非一国之士
也然犹有意也唯其所在则物无不化惟圣者能之
南轩曰以事是君为容悦者慕爵禄而从君者也以
安社稷为悦者则志存乎功业者也与为容悦者固
卷十二 第 43b 页 WYG0705-0373d.png
有间矣然未及乎道义者盖志存乎功业则苟可就
其功业而遂其志则亦所屑为矣古之人惟守道明
义而已故虽有盖世之功业在前可为而在我者有
一毫未安则不敢徇也盖功业一时之事而良心万
世之彝故也所谓天民者必明见夫达而其道可行
于天下而后行之盖其所主在道而非必于行也谓
之天民者言能全夫天生此民之理也天之生民也
其理无不具而人之亏欠者多矣故程子谓天民为
其功业而遂其志则亦所屑为矣古之人惟守道明
义而已故虽有盖世之功业在前可为而在我者有
一毫未安则不敢徇也盖功业一时之事而良心万
世之彝故也所谓天民者必明见夫达而其道可行
于天下而后行之盖其所主在道而非必于行也谓
之天民者言能全夫天生此民之理也天之生民也
其理无不具而人之亏欠者多矣故程子谓天民为
卷十二 第 44a 页 WYG0705-0374a.png
能践形者也以其在下而未达故谓之民大人者即
天民之得时得位者也若伊尹之在莘野则为天民
出而佐商则为大人也正已而物正者已正而物自
正也秦汉而下其间号为贤臣者极于以安社稷为
悦而已语夫天民之事业则鲜矣
荀子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
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
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
天民之得时得位者也若伊尹之在莘野则为天民
出而佐商则为大人也正已而物正者已正而物自
正也秦汉而下其间号为贤臣者极于以安社稷为
悦而已语夫天民之事业则鲜矣
荀子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
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
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
卷十二 第 44b 页 WYG0705-0374b.png
杨氏曰以佞媚为容态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
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
环主环绕其主不使贤臣得用图谋也篡臣者篡夺
其君政也
内足使一民外足使距难民信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
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
政令教化形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
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
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
环主环绕其主不使贤臣得用图谋也篡臣者篡夺
其君政也
内足使一民外足使距难民信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
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
政令教化形下如影应卒遇变齐给如响推类接誉以
卷十二 第 45a 页 WYG0705-0374c.png
待无方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
此明应卒遇变之意无方无常也推其比类接其声
誉言见其本而知其未也待之无常谓不滞于一隅
也委曲皆成制度法象言物至而应无非由法不苟
而行之也圣无所不通之谓也
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
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者也晋之咎犯
齐之管仲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
此明应卒遇变之意无方无常也推其比类接其声
誉言见其本而知其未也待之无常谓不滞于一隅
也委曲皆成制度法象言物至而应无非由法不苟
而行之也圣无所不通之谓也
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韩之
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者也晋之咎犯
齐之管仲楚之孙叔敖可谓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
卷十二 第 45b 页 WYG0705-0374d.png
公可谓圣臣矣是人臣之论也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
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
国之臧否偷合苟从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君
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大臣父子兄弟有能进
言于君用则不去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
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
相与强君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
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不恤君之荣辱不恤
国之臧否偷合苟从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君
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大臣父子兄弟有能进
言于君用则不去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
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
相与强君矫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
卷十二 第 46a 页 WYG0705-0375a.png
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
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
国之大利谓之佛故谏争辅佛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
之宝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
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佛矣传曰从
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复君而
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补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
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
国之大利谓之佛故谏争辅佛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
之宝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
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佛矣传曰从
道不从君此之谓也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德复君而
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补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
卷十二 第 46b 页 WYG0705-0375b.png
之下忠也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安苟容以
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可谓大
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于夫差
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于纣可谓国贼矣
按荀子之言醇疵相半然其大槩有可取者姑录之
以上言人臣优劣之差亦事君者所当深知而审处
也又鹖冠子有师臣友臣仆臣之目盖为人主用人
而发此不录然所谓仆臣者正孟子所谓以事君为
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可谓大
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于夫差
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于纣可谓国贼矣
按荀子之言醇疵相半然其大槩有可取者姑录之
以上言人臣优劣之差亦事君者所当深知而审处
也又鹖冠子有师臣友臣仆臣之目盖为人主用人
而发此不录然所谓仆臣者正孟子所谓以事君为
卷十二 第 47a 页 WYG0705-0375c.png
容悦荀子所谓态臣是也故眉山苏氏有云仆𨽻之
臣诺诺唯唯士大夫志在禄位而偷安苟容无复责
难陈善之义者皆所谓仆臣也少有羞恶之心者其
可为乎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朱子曰二者皆理之当然各欲自尽而已○吕氏曰
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
臣诺诺唯唯士大夫志在禄位而偷安苟容无复责
难陈善之义者皆所谓仆臣也少有羞恶之心者其
可为乎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朱子曰二者皆理之当然各欲自尽而已○吕氏曰
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
卷十二 第 47b 页 WYG0705-0375d.png
忠之不足尹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礼
则臣事君以忠○南轩曰使臣以礼如所谓敬大臣
体群臣之类是也事君以忠如所谓无以有已有犯
无隐之类是也
孟子谓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雠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
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
则臣事君以忠○南轩曰使臣以礼如所谓敬大臣
体群臣之类是也事君以忠如所谓无以有已有犯
无隐之类是也
孟子谓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雠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
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
卷十二 第 48a 页 WYG0705-0376a.png
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
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
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抟执之又极之
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
之有
朱子曰极穷也穷之于其所往之国如晋锢栾盈也
潘兴嗣曰孟子告齐王之意犹孔子对定公之意也
而其言有迹不若孔子之浑然也盖圣贤之别如此
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
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抟执之又极之
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
之有
朱子曰极穷也穷之于其所往之国如晋锢栾盈也
潘兴嗣曰孟子告齐王之意犹孔子对定公之意也
而其言有迹不若孔子之浑然也盖圣贤之别如此
卷十二 第 48b 页 WYG0705-0376b.png
杨氏曰君臣以义合者也故孟子为齐王深言报施
之道使知为君者不可不以礼遇其臣耳若君子之
自处则岂应其薄乎孟子曰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君子之言盖如此○南轩曰此所以深警宣王也若
夫在为人臣者之分君虽待我者有未至我所以事
君者可以不自尽乎是当玩孟子三宿出昼之心则
庶乎其得之矣○按檀弓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臣
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
之道使知为君者不可不以礼遇其臣耳若君子之
自处则岂应其薄乎孟子曰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君子之言盖如此○南轩曰此所以深警宣王也若
夫在为人臣者之分君虽待我者有未至我所以事
君者可以不自尽乎是当玩孟子三宿出昼之心则
庶乎其得之矣○按檀弓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臣
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
卷十二 第 49a 页 WYG0705-0376c.png
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
人若将坠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
之有孟子之言盖本乎此○以上言君臣交尽其道
右言君臣之义
人若将坠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
之有孟子之言盖本乎此○以上言君臣交尽其道
右言君臣之义
卷十二 第 49b 页 WYG0705-0376d.png
西山读书记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