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330160a 页
卷二 第 1a 页 1017-080.png
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之二并八
弟 子 段 志 坚编
中秋夜栖真观露坐众话及矾山圣泉云是
黄帝诞圣之地临泉有树帝母尝曝藉衣于
上其树遂痀偻而俯柯叶荫其泉似不偶然
也父老云将老复有孙枝生其下既长其枝
干态度一如之至于今不知其几代矣或曰
既有如此何为不闻有大兴建以发扬之
师曰吾尝见小碣读之乃唐时一县宰输己
之俸以立宋得天下之后缘此地属契丹故
弟 子 段 志 坚编
中秋夜栖真观露坐众话及矾山圣泉云是
黄帝诞圣之地临泉有树帝母尝曝藉衣于
上其树遂痀偻而俯柯叶荫其泉似不偶然
也父老云将老复有孙枝生其下既长其枝
干态度一如之至于今不知其几代矣或曰
既有如此何为不闻有大兴建以发扬之
师曰吾尝见小碣读之乃唐时一县宰输己
之俸以立宋得天下之后缘此地属契丹故
卷二 第 1b 页 1017-081.png
不复振凡大兴必大废平常乃能久物理固
然耳自帝至今三千六百馀岁几经世之兴
亡而圣迹俨然百世瞻仰皆由平常以致于
此师父广读书穷理深知帝之德常称于人
人多未穷道理直以为虚诞少有能听信者
云帝非谪降乃自降也因上天议大行以天
上无可施为愿施于下土初世为民凡有利
益于世者知无不为再世为官僚其功以得
济众三世为帝遂贻万世永赖之功故知天
人必施功德于世使下民用之不竭方始复
然耳自帝至今三千六百馀岁几经世之兴
亡而圣迹俨然百世瞻仰皆由平常以致于
此师父广读书穷理深知帝之德常称于人
人多未穷道理直以为虚诞少有能听信者
云帝非谪降乃自降也因上天议大行以天
上无可施为愿施于下土初世为民凡有利
益于世者知无不为再世为官僚其功以得
济众三世为帝遂贻万世永赖之功故知天
人必施功德于世使下民用之不竭方始复
卷二 第 2a 页 1017-082.png
升安居其上观主大师张公问曰传闻帝之
先有五纪焉咸有圣德民寿万岁可信然否
师曰以无书传可考则似诞妄以理推之则
为信然人初禀道气以生亦必随道气之盛
衰当其天地始判道气精纯所生之人性如
赤子皆服其气而寿数岂止于万道气渐离
地产灵芝当时人皆食之犹得千岁及乎道
气已散而生百谷人择其精者食之美滋味
而嗜欲生焉寿不满百不亦宜乎以理言之
亦不可谓诬也吾少时读佛氏莲华经如云
先有五纪焉咸有圣德民寿万岁可信然否
师曰以无书传可考则似诞妄以理推之则
为信然人初禀道气以生亦必随道气之盛
衰当其天地始判道气精纯所生之人性如
赤子皆服其气而寿数岂止于万道气渐离
地产灵芝当时人皆食之犹得千岁及乎道
气已散而生百谷人择其精者食之美滋味
而嗜欲生焉寿不满百不亦宜乎以理言之
亦不可谓诬也吾少时读佛氏莲华经如云
卷二 第 2b 页 1017-083.png
日之大若干月之大若干天有九霄地有九
垒各高厚若干初读之直以为诞妄后因入
道乃得其理谓如九霄即虚无也虚以实为
对则地有九垒亦固然尔如地产金银铜铁
之类人见其金银铜铁也是乃五行之气在
乎内而秀发于外而成形质是自无而入于
有虽曰坚刚然久则必还其初昔有客尝论
及时尚以金饰衣段计日所费不下数百铤
不意坚金亦复有坏邪吾是以知世人不知
天道如此天道必还非有心于还而自还之
垒各高厚若干初读之直以为诞妄后因入
道乃得其理谓如九霄即虚无也虚以实为
对则地有九垒亦固然尔如地产金银铜铁
之类人见其金银铜铁也是乃五行之气在
乎内而秀发于外而成形质是自无而入于
有虽曰坚刚然久则必还其初昔有客尝论
及时尚以金饰衣段计日所费不下数百铤
不意坚金亦复有坏邪吾是以知世人不知
天道如此天道必还非有心于还而自还之
卷二 第 3a 页 1017-084.png
此即理也金出于地亦何尝欲于世用人以
机巧取之不厌则有伤于元气今者形质虽
坏而其气则复于初如或不然则生生道息
矣生生之理不独于金水火土木之属凡物
皆然也吾从师父过阴山之北沙漠有大林
虽无斧斤之伐不以大小而举林自朽盖所
禀根气既衰不得不朽耳然则其孙枝又复
生其下此即生生之道也以此观之荣枯生
死莫非自然人生富贵贫贱荣枯寿夭亦各
有所命也惟人不受其命则苦心劳形贪求
机巧取之不厌则有伤于元气今者形质虽
坏而其气则复于初如或不然则生生道息
矣生生之理不独于金水火土木之属凡物
皆然也吾从师父过阴山之北沙漠有大林
虽无斧斤之伐不以大小而举林自朽盖所
禀根气既衰不得不朽耳然则其孙枝又复
生其下此即生生之道也以此观之荣枯生
死莫非自然人生富贵贫贱荣枯寿夭亦各
有所命也惟人不受其命则苦心劳形贪求
卷二 第 3b 页 1017-085.png
不已然则终不能于定分上曾有一毫增益
若或用心失正积成罪业其所损有不可思
议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曰无心是道夫
世道衰微民不能明达此理故天生大圣大
贤以拯救之以言教以身化发明三理将使
复其常性祖师设教正为此耳
师曰凡人无故遭人欺罔困辱或至杀害莫
非还宿债也惟达人明理故不敢欺一念不
敢凌一物一言一动惟恐有负于物宁人负
己终不以己负人欺人则自欺害人则自害
若或用心失正积成罪业其所损有不可思
议者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故曰无心是道夫
世道衰微民不能明达此理故天生大圣大
贤以拯救之以言教以身化发明三理将使
复其常性祖师设教正为此耳
师曰凡人无故遭人欺罔困辱或至杀害莫
非还宿债也惟达人明理故不敢欺一念不
敢凌一物一言一动惟恐有负于物宁人负
己终不以己负人欺人则自欺害人则自害
卷二 第 4a 页 1017-086.png
如以刃自伤其身师与众坐论及世之人多
剥于下而奉其上以安其身
师曰何惑之甚也取于众而安其众身不求
安而自安若惟求安身而不恤于众则是反
危其身是不明损益之道也故云损之而益
益之而损此非世俗所能知中秋十七夜栖
真观合众露坐塑师王才作礼求为道像法
师曰凡百像中独道像难为不惟塑之难而
论之亦难则必先知教法中礼仪及通相术
始可与言道像矣希夷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
剥于下而奉其上以安其身
师曰何惑之甚也取于众而安其众身不求
安而自安若惟求安身而不恤于众则是反
危其身是不明损益之道也故云损之而益
益之而损此非世俗所能知中秋十七夜栖
真观合众露坐塑师王才作礼求为道像法
师曰凡百像中独道像难为不惟塑之难而
论之亦难则必先知教法中礼仪及通相术
始可与言道像矣希夷大道视之不见听之不
卷二 第 4b 页 1017-087.png
闻声色在乎前非实不闻不见特不尽驰于
外而内有所存焉耳而谓实不见闻则死物
也如内无所存而尽驰于外则是物引之而
己道家之像要见视听于外而存内观之意
此所以为难世间虽大富贵人其像亦甚易
见谓如富有之人则多气酣肉重颐颔丰满
然而近乎重浊道像则不失其风骨清奇而
有大贵人之气见于眉目之上天庭日月之
角又背若万斛之舟喻其重厚也必先知此
大略其为像庶几矣虽然但当有其意甚不
外而内有所存焉耳而谓实不见闻则死物
也如内无所存而尽驰于外则是物引之而
己道家之像要见视听于外而存内观之意
此所以为难世间虽大富贵人其像亦甚易
见谓如富有之人则多气酣肉重颐颔丰满
然而近乎重浊道像则不失其风骨清奇而
有大贵人之气见于眉目之上天庭日月之
角又背若万斛之舟喻其重厚也必先知此
大略其为像庶几矣虽然但当有其意甚不
卷二 第 5a 页 1017-088.png
欲圭角呈露此所以为尤难世之富贵虽大
至于帝王犹于术之中可求惟道像则要于
术外求之术说外相则穷到妙极处至于内
相则术不能尽然有诸内则必形诸外而可
见于行事事迹也所以行事者理也寻其事
而理可知故知内外可通为一惟道家贵在
慎密不出故人终不可得见如列子居郑圃
四十年而人莫识之祖师以次诸师真以其
开辟教门是故处处在在开发秘密明谈玄
妙师父尝云古人悟而不遇今人遇而不悟
至于帝王犹于术之中可求惟道像则要于
术外求之术说外相则穷到妙极处至于内
相则术不能尽然有诸内则必形诸外而可
见于行事事迹也所以行事者理也寻其事
而理可知故知内外可通为一惟道家贵在
慎密不出故人终不可得见如列子居郑圃
四十年而人莫识之祖师以次诸师真以其
开辟教门是故处处在在开发秘密明谈玄
妙师父尝云古人悟而不遇今人遇而不悟
卷二 第 5b 页 1017-089.png
古之人有志行高远抱朴含真不遇至人明
指而终其身者不为不多今人幸遇至人大
开教门尚有终不可悟者悲夫古人云千载
一圣人出五百年一贤人出言圣贤间出也
谁谓祖师以次诸得道师真并见于世今日
师真虽不可见其所贻教言具存人但以言
辞俚直谩不加意殊不知辞近而旨远也文
人以文章规矩校之则不无短长盖至人志
在明道而于文章规矩有所不恤长生师父
虽不读书其所作文辞自肺腹中流出如瑞
指而终其身者不为不多今人幸遇至人大
开教门尚有终不可悟者悲夫古人云千载
一圣人出五百年一贤人出言圣贤间出也
谁谓祖师以次诸得道师真并见于世今日
师真虽不可见其所贻教言具存人但以言
辞俚直谩不加意殊不知辞近而旨远也文
人以文章规矩校之则不无短长盖至人志
在明道而于文章规矩有所不恤长生师父
虽不读书其所作文辞自肺腹中流出如瑞
卷二 第 6a 页 1017-090.png
鹧鸪一百二十首风入松六十首皆口占而
成又注三教经笔不停缀文不足而理有馀
知者以为脱神仙模范云虽不读其文而尽
得其理理者道也凡才士之于文章百工之
于技妙处皆出于道但终日行而不自知尔
凡物无不自虚而生因指其殿宇曰只如此
殿宇塑画自人性中幻出人性自道中幻出
其妙用岂非道邪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亦自
虚而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相推相荡变化无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
成又注三教经笔不停缀文不足而理有馀
知者以为脱神仙模范云虽不读其文而尽
得其理理者道也凡才士之于文章百工之
于技妙处皆出于道但终日行而不自知尔
凡物无不自虚而生因指其殿宇曰只如此
殿宇塑画自人性中幻出人性自道中幻出
其妙用岂非道邪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亦自
虚而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相推相荡变化无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
卷二 第 6b 页 1017-091.png
二生三三生万物复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
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此道妙之极也人生
于道而能复于道是不失其常性矣圣贤有
千经万论何尝云飞腾变化白日升天止欲
人人不失其常性生死去来分明由己若不
能处身应物则失之矣一失则千差万别虽
六道四生无不为者太古得道之后尝问于
众曰教言中何者最切于道或对以不来不
去太古笑曰此教法也来去分明即是也师
父在胶西时亦尝以此问众山翁以自心所
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此道妙之极也人生
于道而能复于道是不失其常性矣圣贤有
千经万论何尝云飞腾变化白日升天止欲
人人不失其常性生死去来分明由己若不
能处身应物则失之矣一失则千差万别虽
六道四生无不为者太古得道之后尝问于
众曰教言中何者最切于道或对以不来不
去太古笑曰此教法也来去分明即是也师
父在胶西时亦尝以此问众山翁以自心所
卷二 第 7a 页 1017-092.png
得对师说后到沙漠又以此问众吾对以应
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师父亦许之
人谁无念要知念之邪正所欲去者邪念耳
凡损于精损于神与气者皆邪也学人不知
此多执绝念为是如依理作用累功积行之
正念亦将绝乎绝之则又死物也岂可通于
道正如人坐环堵不敢交一物不敢动一念
而欲守待其道不识其道果可守待邪果不
可守待邪吾将以天地为环堵逍遥盘礴于
其间而与物相周旋绰绰然自有馀地未觉
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师父亦许之
人谁无念要知念之邪正所欲去者邪念耳
凡损于精损于神与气者皆邪也学人不知
此多执绝念为是如依理作用累功积行之
正念亦将绝乎绝之则又死物也岂可通于
道正如人坐环堵不敢交一物不敢动一念
而欲守待其道不识其道果可守待邪果不
可守待邪吾将以天地为环堵逍遥盘礴于
其间而与物相周旋绰绰然自有馀地未觉
卷二 第 7b 页 1017-093.png
有妨于道也有云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
无不生又有云云去云来天自静花开花谢
树常闲又指其月曰此物但不为青霄之下
浮云障蔽则虚明洞彻无物不照人皆见之
矣殊不知人人有此心月但为浮云所蔽则
失其明凡私情邪念即浮云也人能常使邪
念不生则心月如天月之明与天地相终始
而不复昧矣
师曰前辈修行尘尘刹刹体究念虑觉一念
恶则必自陈说于人使自辱自耻冀不复生
无不生又有云云去云来天自静花开花谢
树常闲又指其月曰此物但不为青霄之下
浮云障蔽则虚明洞彻无物不照人皆见之
矣殊不知人人有此心月但为浮云所蔽则
失其明凡私情邪念即浮云也人能常使邪
念不生则心月如天月之明与天地相终始
而不复昧矣
师曰前辈修行尘尘刹刹体究念虑觉一念
恶则必自陈说于人使自辱自耻冀不复生
卷二 第 8a 页 1017-094.png
于心今之学者反是有一小善则自矜自扬
惟恐人之不知千恶万恶自隐自恕惟恐人
知之或知是终不能为善也师閒居门弟子
侍侧师使坐相为揖让久而不定
师曰礼义亦贵真率己无胜心而偶居人上
何伤閒居则不必多让多让则近伪然礼以
敬为主若不以义裁之则不可行居己以敬
临事以义君子也敬常也义变也知常而不
知变是执一也执一则不通矣天之四时温
凉寒暑风雨雷霆变也有感则变虽鬼神不
惟恐人之不知千恶万恶自隐自恕惟恐人
知之或知是终不能为善也师閒居门弟子
侍侧师使坐相为揖让久而不定
师曰礼义亦贵真率己无胜心而偶居人上
何伤閒居则不必多让多让则近伪然礼以
敬为主若不以义裁之则不可行居己以敬
临事以义君子也敬常也义变也知常而不
知变是执一也执一则不通矣天之四时温
凉寒暑风雨雷霆变也有感则变虽鬼神不
卷二 第 8b 页 1017-095.png
能测人之于事亦如此不独于礼凡一举一
动不可造次随机应事要合其宜尔等无以
此为末事而不尽心道不外乎此矣昔丹阳
师父初立教法以去奢从俭与世相反为大
常凡世所欲者举皆不为只缘人多生爱欲
不休以至迷却真性而不能复故有道伴不
过三人茅屋不过三间之戒至于建祖堂亦
止三间其基址颇高爽门人请一登临竟莫
许且曰吾于此未尝施工况登临乃人之所
欲修真之士不为经云如春登台言畅情也
动不可造次随机应事要合其宜尔等无以
此为末事而不尽心道不外乎此矣昔丹阳
师父初立教法以去奢从俭与世相反为大
常凡世所欲者举皆不为只缘人多生爱欲
不休以至迷却真性而不能复故有道伴不
过三人茅屋不过三间之戒至于建祖堂亦
止三间其基址颇高爽门人请一登临竟莫
许且曰吾于此未尝施工况登临乃人之所
欲修真之士不为经云如春登台言畅情也
卷二 第 9a 页 1017-096.png
下观春物熙熙心意畅然意畅则情出景与
情会则流入爱境而恐渐不知反兼游胜地
实消人之福尝记师父初入长春宫登宝玄
堂见栋宇华丽陈设一新立视良久乃出众
邀之坐不许此无他亦恐消其福也时有一
人知其不可故作意邀我坐吾即从之坐夫
事有不可已者己初无心以为而人以巧意
搆令为之己姑从之又何害我初无心故也
若藏机心外虽不从人为亦安得无罪也
师曰祖师在昆崙山日长春师父从之已三
情会则流入爱境而恐渐不知反兼游胜地
实消人之福尝记师父初入长春宫登宝玄
堂见栋宇华丽陈设一新立视良久乃出众
邀之坐不许此无他亦恐消其福也时有一
人知其不可故作意邀我坐吾即从之坐夫
事有不可已者己初无心以为而人以巧意
搆令为之己姑从之又何害我初无心故也
若藏机心外虽不从人为亦安得无罪也
师曰祖师在昆崙山日长春师父从之已三
卷二 第 9b 页 1017-097.png
年时年二十三祖师以丹阳师父宿世功行
至大常与谈论玄妙以长春师父功行未至
令作尘劳不容少息一日祖师闭户与丹阳
论调息法师父窃听于外少间推户入即止
其论师父内思之调息为妙则吾之尘劳事
与此正相反自此之后有暇则力行所闻之
法后祖师将有归期三年中于四师极加锻
鍊一日之工如往者百千日错行倒施动作
无有是处至于一出言一举足未尝不受诃
责师父默自念曰从师以来不知何者是道
至大常与谈论玄妙以长春师父功行未至
令作尘劳不容少息一日祖师闭户与丹阳
论调息法师父窃听于外少间推户入即止
其论师父内思之调息为妙则吾之尘劳事
与此正相反自此之后有暇则力行所闻之
法后祖师将有归期三年中于四师极加锻
鍊一日之工如往者百千日错行倒施动作
无有是处至于一出言一举足未尝不受诃
责师父默自念曰从师以来不知何者是道
卷二 第 10a 页 1017-098.png
凡所教者皆不干事有疑欲问之惮祖师之
严欲因循行之而求道心切意不能定愤悱
之极一日乘间进问祖师答曰性上有再无
所言师父亦不敢复问后祖师临归正腊月
中四师乞到钱物令多买薪炭大燃于所寝
之室室甚小令丹阳长真立于内而不任其
热令长生长春立于外而不任其寒内不敢
出外不敢入如此者久长生师父不堪其苦
乃遁去至正月四日祖师临升三师立床下
祖师曰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
严欲因循行之而求道心切意不能定愤悱
之极一日乘间进问祖师答曰性上有再无
所言师父亦不敢复问后祖师临归正腊月
中四师乞到钱物令多买薪炭大燃于所寝
之室室甚小令丹阳长真立于内而不任其
热令长生长春立于外而不任其寒内不敢
出外不敢入如此者久长生师父不堪其苦
乃遁去至正月四日祖师临升三师立床下
祖师曰丹阳已得道长真已知道吾无虑矣
卷二 第 10b 页 1017-099.png
长生长春则犹未也长春所学当一听丹阳
命长真当管领长生又谓长春曰尔有一大
罪须当除去往日尝有念云凡所教我者皆
不干事尔曾不知不干事处便是道师父亲
说此言吾初闻之甚若无味悟之则为至言
凡世间干事处无非爱境惟不干事处是道
也惟人不能出此爱境故多陷入恶地盖世
间之事善恶相半既有一阴一阳则不得不
然耳惟在人之所择也习善不变则恶境渐
疏将至于纯善之地恶念不复能生习恶不
命长真当管领长生又谓长春曰尔有一大
罪须当除去往日尝有念云凡所教我者皆
不干事尔曾不知不干事处便是道师父亲
说此言吾初闻之甚若无味悟之则为至言
凡世间干事处无非爱境惟不干事处是道
也惟人不能出此爱境故多陷入恶地盖世
间之事善恶相半既有一阴一阳则不得不
然耳惟在人之所择也习善不变则恶境渐
疏将至于纯善之地恶念不复能生习恶不
卷二 第 11a 页 1017-100.png
悛则恶境易熟善念亦不能生矣栖真观醮
罢师默坐久众起拜请教
师曰众等无以吾为隐吾所以不言者以其
无承受之人言之不听听之不行彼此无益
吾何以言为吾昔在滨州时偶中风疾内尝
自念曰此生幸遇师真所得玄微之旨皆口
传心受誓将传于后人傥因此疾以终甚不
副师真所传之意况今日嗣掌教门而复有
隐邪祖师以来教门如许今四方之人所以
有信于我者以其曾亲奉至真必有所受耳
罢师默坐久众起拜请教
师曰众等无以吾为隐吾所以不言者以其
无承受之人言之不听听之不行彼此无益
吾何以言为吾昔在滨州时偶中风疾内尝
自念曰此生幸遇师真所得玄微之旨皆口
传心受誓将传于后人傥因此疾以终甚不
副师真所传之意况今日嗣掌教门而复有
隐邪祖师以来教门如许今四方之人所以
有信于我者以其曾亲奉至真必有所受耳
卷二 第 11b 页 1017-101.png
至真之道吾岂不欲言尝记从师父潍州遭
难北行当时檀信甚众从之半月馀愿闻一
言终不可得一日萧老先生以达师父乞少
应众意师父曰何尝无应邪吾譬如一钟随
扣随应若有扣之大者虽声满天地无难此
吾所亲闻也吾生于大定九年十年祖师升
是以不得亲奉以次师真皆所亲奉太古师
特为我说易皆世所未闻玉阳师握吾手谈
道妙长春师父所授不可具述吾今年几七
旬归期将至岂欲不付后人凡吾言皆本于
难北行当时檀信甚众从之半月馀愿闻一
言终不可得一日萧老先生以达师父乞少
应众意师父曰何尝无应邪吾譬如一钟随
扣随应若有扣之大者虽声满天地无难此
吾所亲闻也吾生于大定九年十年祖师升
是以不得亲奉以次师真皆所亲奉太古师
特为我说易皆世所未闻玉阳师握吾手谈
道妙长春师父所授不可具述吾今年几七
旬归期将至岂欲不付后人凡吾言皆本于
卷二 第 12a 页 1017-102.png
实人多好异故听之者不入陈秀玉于师父
则贴然心服尝谓人曰吾所以心服丘长春
者以其实而己尝与论教有云道释杂用权
惟儒家不用非深明理者不能有此语盖道
释之教方便以化人为中人以下设此圣人
之权也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
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以圣人曲垂方便
循循然诱之而使易入至乎善则一也故圣
人之心岂有异哉皆期于善而已吾今以实
言告诸众众等听之非我之私言也师真之
则贴然心服尝谓人曰吾所以心服丘长春
者以其实而己尝与论教有云道释杂用权
惟儒家不用非深明理者不能有此语盖道
释之教方便以化人为中人以下设此圣人
之权也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
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以圣人曲垂方便
循循然诱之而使易入至乎善则一也故圣
人之心岂有异哉皆期于善而已吾今以实
言告诸众众等听之非我之私言也师真之
卷二 第 12b 页 1017-103.png
言也人之学道奉善初心莫不精进行之未
久而退怠以其妄有所求卒不见其验则疑
惑不能自解故中道而废圣人设教于天下
后世惟欲人去妄复性而不使情欲乱于中
使其心得其平常为入道之本圣人岂独无
情哉能自不动其心耳如天有四时寒暑运
用雷霆风雨万变于前而太虚之真体未尝
动学人体究至此是到平常地也故有云平
常是道先保此平常其积行累功皆由乎己
是在我者也道之显验圣贤把握是在天者
久而退怠以其妄有所求卒不见其验则疑
惑不能自解故中道而废圣人设教于天下
后世惟欲人去妄复性而不使情欲乱于中
使其心得其平常为入道之本圣人岂独无
情哉能自不动其心耳如天有四时寒暑运
用雷霆风雨万变于前而太虚之真体未尝
动学人体究至此是到平常地也故有云平
常是道先保此平常其积行累功皆由乎己
是在我者也道之显验圣贤把握是在天者
卷二 第 13a 页 1017-104.png
也当尽其在我者而任其在天者功行既至
道乃自得若有心以求则妄矣昔从师父到
献州一县令从师父左右未尝辄离一日乘
间有问云某潜心在道己静居十五年人皆
谓之清静然自知其未也师父笑不答既久
曰清静非一有内有外有无为有有为公之
所行外也有为也一男一女世事之常如公
之行亦未易得然则非真清静也无为自得
是谓真清静圣贤与之也今之学人或有存
想吐纳以为事者善则善矣终不见其成功
道乃自得若有心以求则妄矣昔从师父到
献州一县令从师父左右未尝辄离一日乘
间有问云某潜心在道己静居十五年人皆
谓之清静然自知其未也师父笑不答既久
曰清静非一有内有外有无为有有为公之
所行外也有为也一男一女世事之常如公
之行亦未易得然则非真清静也无为自得
是谓真清静圣贤与之也今之学人或有存
想吐纳以为事者善则善矣终不见其成功
卷二 第 13b 页 1017-105.png
正如入于冬时能开诸花卉于覆阴中非不
奇也然终不能成其实惟无为清静是为至
极无漏为验也三年不漏则下丹结六年则
中丹结其事己有不可具言者九年上丹结
转入泥丸三宫升降变化无穷虽千百亿化
身亦自此出何以能致此曰必心地平常以
为本心平则神定神定则精凝精凝则气和
睟然见于面发于四肢无非自然盖初以心
地平常为本故也此在乎己者固不可不尽
系乎天者不可以强致惟其积累功行既至
奇也然终不能成其实惟无为清静是为至
极无漏为验也三年不漏则下丹结六年则
中丹结其事己有不可具言者九年上丹结
转入泥丸三宫升降变化无穷虽千百亿化
身亦自此出何以能致此曰必心地平常以
为本心平则神定神定则精凝精凝则气和
睟然见于面发于四肢无非自然盖初以心
地平常为本故也此在乎己者固不可不尽
系乎天者不可以强致惟其积累功行既至
卷二 第 14a 页 1017-106.png
则有所自得长生师父屡言今之教门中至
诚进道之人皆宿世遭逢正阳纯阳真人曾
结重缘今人要知此理积德不休则其超进
未可量也亦如朝廷百官各分品秩其黜陟
进退必验其功过既为修行人便出于常人
一等如九品之官若有功无过升进不已则
极品可期也学人昧于此而不务实功直欲
享极品之贵天下岂有此理邪观诸师真得
道等级不同皆由所积功行有浅深丹阳师
父才二年半得道长真五年长生七年长春
诚进道之人皆宿世遭逢正阳纯阳真人曾
结重缘今人要知此理积德不休则其超进
未可量也亦如朝廷百官各分品秩其黜陟
进退必验其功过既为修行人便出于常人
一等如九品之官若有功无过升进不已则
极品可期也学人昧于此而不务实功直欲
享极品之贵天下岂有此理邪观诸师真得
道等级不同皆由所积功行有浅深丹阳师
父才二年半得道长真五年长生七年长春
卷二 第 14b 页 1017-107.png
师父在磻溪龙门近二十年志气通彻天地
动达圣贤以道见许后则消息杳然师父下
志益坚才得之未久复夺去只缘功行未全
也师真且如此况馀人乎学者惟当修进功
行无求显验莫起疑心行之既至自然有所
开觉凡天资颖悟迥出寻常者非一生一世
之故其所积累者必有渐矣吾生三岁其见
闻之事耿耿不忘于怀五岁入学不出冬三
月能记孝经论语二经虽使日记千馀言犹
有馀力先祖通阴阳之学吾求学之祖不许
动达圣贤以道见许后则消息杳然师父下
志益坚才得之未久复夺去只缘功行未全
也师真且如此况馀人乎学者惟当修进功
行无求显验莫起疑心行之既至自然有所
开觉凡天资颖悟迥出寻常者非一生一世
之故其所积累者必有渐矣吾生三岁其见
闻之事耿耿不忘于怀五岁入学不出冬三
月能记孝经论语二经虽使日记千馀言犹
有馀力先祖通阴阳之学吾求学之祖不许
卷二 第 15a 页 1017-108.png
曰一日中能记花甲子而后可吾坚请过午
授之比日没已能通诵吾家本沧州大族宋
时游宦东莱因而家焉一母三生九子皆读
书登进士第仕至刺吏者盖七人而今碑刻
具存及大定间家法尚有未坠者子生三岁
皆预拜坟之列吾方五岁是岁寒食仅百人
须日未出礼毕既散归宴乐游嬉各从所欲
吾独有所感私念祖先悠悠不知所往人之
有死亦自不知所归心思惘然坐于大桑之
下仰观俯察天地之所以立万物之所以生
授之比日没已能通诵吾家本沧州大族宋
时游宦东莱因而家焉一母三生九子皆读
书登进士第仕至刺吏者盖七人而今碑刻
具存及大定间家法尚有未坠者子生三岁
皆预拜坟之列吾方五岁是岁寒食仅百人
须日未出礼毕既散归宴乐游嬉各从所欲
吾独有所感私念祖先悠悠不知所往人之
有死亦自不知所归心思惘然坐于大桑之
下仰观俯察天地之所以立万物之所以生
卷二 第 15b 页 1017-109.png
此天之上地之下又有何物为之覆载何物
为之维持思察之极以至于无思而不知天
地之大万物之多但见水气茫茫通连上下
如卵壳之状冥然漠然不觉心形俱丧家人
访见之始呼起则日已暮矣吾初亦不知其
所以然后入道遇师真悟此忘心之趣七岁
遇关西王大师一语相契十四遇丹阳师父
出家父严不许至十九复驱入俗中锁于家
尝默祷于北辰之下每至千拜一日武官者
刘先生与客谈道于中门之外吾潜心跪听
为之维持思察之极以至于无思而不知天
地之大万物之多但见水气茫茫通连上下
如卵壳之状冥然漠然不觉心形俱丧家人
访见之始呼起则日已暮矣吾初亦不知其
所以然后入道遇师真悟此忘心之趣七岁
遇关西王大师一语相契十四遇丹阳师父
出家父严不许至十九复驱入俗中锁于家
尝默祷于北辰之下每至千拜一日武官者
刘先生与客谈道于中门之外吾潜心跪听
卷二 第 16a 页 1017-110.png
沙石隐入膝中不自觉后竟逃出复驱入反
复者三始得出离于俗曩虽在俗中亦不知
俗中之事初昌邑县西住庵尝独坐一桃树
下每过半夜有时不知天晓一夕四更中忽
一人来道骨仙风非尘世人金光玉泽莹然
相照吾一见之正心不动知是长生真人也
既至挥刀以断吾首吾心亦不动师喜复安
之觉则心有悟知师易吾之俗头面也后十
日复至剖出吾心又知去吾之俗心也又十
日复至持油糕一盘饷予尽食之过饱欲死
复者三始得出离于俗曩虽在俗中亦不知
俗中之事初昌邑县西住庵尝独坐一桃树
下每过半夜有时不知天晓一夕四更中忽
一人来道骨仙风非尘世人金光玉泽莹然
相照吾一见之正心不动知是长生真人也
既至挥刀以断吾首吾心亦不动师喜复安
之觉则心有悟知师易吾之俗头面也后十
日复至剖出吾心又知去吾之俗心也又十
日复至持油糕一盘饷予尽食之过饱欲死
卷二 第 16b 页 1017-111.png
师即剖吾腹尽去之盖以吾性素自高高则
多所损折故去其所损者呜呼至诚感神信
不虚矣若能尽心行道圣贤相去不远此事
未尝语人今乃大白于众众等勿为空言忽
而不行也建州开元观夜话众论及人事兴
废
师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惟人不能观
察天道之微又安得执而行之邪天道至神
试举其一二如云百刻成日但总言之耳然
其实不满百数又十干配以十二时相推相
多所损折故去其所损者呜呼至诚感神信
不虚矣若能尽心行道圣贤相去不远此事
未尝语人今乃大白于众众等勿为空言忽
而不行也建州开元观夜话众论及人事兴
废
师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惟人不能观
察天道之微又安得执而行之邪天道至神
试举其一二如云百刻成日但总言之耳然
其实不满百数又十干配以十二时相推相
卷二 第 17a 页 1017-112.png
荡变化无穷若日满百刻时干同数则定于
一而无所变惟其能变是以生生万有而不
穷凡一物一植虽由一气之化成有盛有衰
皆系乎时运且如五谷以至于百草其种类
不可胜数若一种得岁之宜其生气倍盛于
馀种时运使然也故云万化随时出物之无
情尚尔况人通天地之灵者也物理有盛衰
则人事亦不无兴废上自国家至于各门异
户无不然者如西方之教入中国逾千年非
因其时何以致此惟因时而出亦必因时而
一而无所变惟其能变是以生生万有而不
穷凡一物一植虽由一气之化成有盛有衰
皆系乎时运且如五谷以至于百草其种类
不可胜数若一种得岁之宜其生气倍盛于
馀种时运使然也故云万化随时出物之无
情尚尔况人通天地之灵者也物理有盛衰
则人事亦不无兴废上自国家至于各门异
户无不然者如西方之教入中国逾千年非
因其时何以致此惟因时而出亦必因时而
卷二 第 17b 页 1017-113.png
废虽事物兴废皆系乎天而天之真常未尝
少变何哉无心故也人不能知此理则忧喜
妄作逐物而迁至失其正而不能复是以达
人无心任万变于前而不动以其知吾之性
本出于天与天同体故所行皆法于天学人
能至此则始可与入道矣川州玉虚观道众
檀信奉师终日勤勤夜久未忍去师曰长
春真人诗云白发苍颜未了仙游山玩水且
留连不嫌天上多官府只恐人间有俗缘俗
缘深重害道为多人情贵华与道相反此殷
少变何哉无心故也人不能知此理则忧喜
妄作逐物而迁至失其正而不能复是以达
人无心任万变于前而不动以其知吾之性
本出于天与天同体故所行皆法于天学人
能至此则始可与入道矣川州玉虚观道众
檀信奉师终日勤勤夜久未忍去师曰长
春真人诗云白发苍颜未了仙游山玩水且
留连不嫌天上多官府只恐人间有俗缘俗
缘深重害道为多人情贵华与道相反此殷
卷二 第 18a 页 1017-114.png
勤眷恋即属爱情有爱则有恶以至喜怒哀
乐莫非情也若不能出得情又安得入道父
子之爱可谓重矣而达人亦不以为累如列
子载东门吴是也(云其子死而不忧人问其/故云云吾向日与无子同)
(今虽死/故不忧)惟其无亲是谓至亲视天下之老皆
吾之老天下之幼皆吾之幼物皆吾属同仁
一视非至亲邪故庄子有云至仁无亲若亲
其所亲则有所不亲爱其所爱则有所不爱
矣此世俗之情耳为道之士要当反此凡世
之所爱吾不为甚爱世之所恶吾不为甚恶
乐莫非情也若不能出得情又安得入道父
子之爱可谓重矣而达人亦不以为累如列
子载东门吴是也(云其子死而不忧人问其/故云云吾向日与无子同)
(今虽死/故不忧)惟其无亲是谓至亲视天下之老皆
吾之老天下之幼皆吾之幼物皆吾属同仁
一视非至亲邪故庄子有云至仁无亲若亲
其所亲则有所不亲爱其所爱则有所不爱
矣此世俗之情耳为道之士要当反此凡世
之所爱吾不为甚爱世之所恶吾不为甚恶
卷二 第 18b 页 1017-115.png
虽有喜怒哀乐之情发而能中其节而不伤
吾中和之气故心得其平常平常则了心矣
有云佛性元无悟众生本不迷平常用心处
只此是菩提道本无为惟其了心而已治其
心得至于平常则其道自生譬如治田除瓦
砾剪荆棘去其害苗者依时如法布种于中
不求于苗而苗自生矣故曰道本无为惟其
了心而已又有云了心一法万行皆备岂不
见诸师真亲授教于祖师然犹千磨百鍊以
制其心只缘其性虽出于道一投于形质之
吾中和之气故心得其平常平常则了心矣
有云佛性元无悟众生本不迷平常用心处
只此是菩提道本无为惟其了心而已治其
心得至于平常则其道自生譬如治田除瓦
砾剪荆棘去其害苗者依时如法布种于中
不求于苗而苗自生矣故曰道本无为惟其
了心而已又有云了心一法万行皆备岂不
见诸师真亲授教于祖师然犹千磨百鍊以
制其心只缘其性虽出于道一投于形质之
卷二 第 19a 页 1017-116.png
中则为情欲所累盖形质乃父母所遗禀阴
阳之气以成有动有静理也纵复一念善生
则为形气所驱而不果行是以有志之士知
心性本出乎道而不使形气夺其志久则克
之气形俱化而浑然复其天性此皆由平心
以致之心平则神定神定则气知道自生矣
故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苟不去其情累以
平其心则徒苦其形骸而能入于道者未之
有也上根生而知不为情欲累其心下根近
愚而不及情情惟在于中人若存若亡可上
阳之气以成有动有静理也纵复一念善生
则为形气所驱而不果行是以有志之士知
心性本出乎道而不使形气夺其志久则克
之气形俱化而浑然复其天性此皆由平心
以致之心平则神定神定则气知道自生矣
故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苟不去其情累以
平其心则徒苦其形骸而能入于道者未之
有也上根生而知不为情欲累其心下根近
愚而不及情情惟在于中人若存若亡可上
卷二 第 19b 页 1017-117.png
可下习善则为上习恶则为下善恶之分岂
止云泥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故人
不可以不知学吾谓十经万法特为中人设
教法者教其所未知也学者学其所未觉也
既知所未知觉其未觉则欲其行也行之既
至心与法同则虽无法可也法如药饵也病
既痊矣勿药可也学其未觉惠也功也弘扬
教法接物利生行也积功累行为道基本绝
学遗法乃可入于道故曰绝学无忧无忧则
乃见真空不言而道自行矣如天道运用而
止云泥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故人
不可以不知学吾谓十经万法特为中人设
教法者教其所未知也学者学其所未觉也
既知所未知觉其未觉则欲其行也行之既
至心与法同则虽无法可也法如药饵也病
既痊矣勿药可也学其未觉惠也功也弘扬
教法接物利生行也积功累行为道基本绝
学遗法乃可入于道故曰绝学无忧无忧则
乃见真空不言而道自行矣如天道运用而
卷二 第 20a 页 1017-118.png
四时自行百物自生夫何为哉义州朝元观
会众夜话话及教门法度更变不一事
师曰易有云随时之义大矣哉谓人之动静
必当随时之宜如或不然则未有不失其正
者丹阳师父以无为主教长生真人无为有
为相半至长春师父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
其一犹存而勿用焉道同时异也如丹阳师
父十劝有云茅屋不过三间在今日则恐不
可若执而行之未见其有得譬如种粟于冬
时虽功用累倍终不能有成今日之教虽大
会众夜话话及教门法度更变不一事
师曰易有云随时之义大矣哉谓人之动静
必当随时之宜如或不然则未有不失其正
者丹阳师父以无为主教长生真人无为有
为相半至长春师父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
其一犹存而勿用焉道同时异也如丹阳师
父十劝有云茅屋不过三间在今日则恐不
可若执而行之未见其有得譬如种粟于冬
时虽功用累倍终不能有成今日之教虽大
卷二 第 20b 页 1017-119.png
行有为岂尽绝其无为惟不当其时则存而
勿用耳且此时十月也不可以种粟人所共
知非粟不可时不可也然于春则可种此
理又岂可不知吾始学道悟万有皆虚幻损
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后亲奉师真训教究及
造化之理乃知时用之大也尝记玉阳大师
握吾手而言曰七朵金莲结子今日万朵玉
莲芳然皆狂花也故知道本自然然必自有
为行之而后可得积行累功进进不已外功
既就不求得而自得之有云赫赤金丹一日
勿用耳且此时十月也不可以种粟人所共
知非粟不可时不可也然于春则可种此
理又岂可不知吾始学道悟万有皆虚幻损
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后亲奉师真训教究及
造化之理乃知时用之大也尝记玉阳大师
握吾手而言曰七朵金莲结子今日万朵玉
莲芳然皆狂花也故知道本自然然必自有
为行之而后可得积行累功进进不已外功
既就不求得而自得之有云赫赤金丹一日
卷二 第 21a 页 1017-120.png
成学人执此言谓真有一日可成之理则误
矣本所谓功行既至天与之道顿然有悟于
心故曰一日成也若果有不待功行一日可
成之理则人人得师真一言皆可入于道而
祖师暨诸师真又何必区区设教化人修行
勤苦如此永嘉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
空身即法身所谓瞬目扬眉运臂使指者是
也是即是矣如何亦有入地狱者必将无明
幻化锻鍊无馀然后性命自得合而为一故
知必自有为入也无为有为本非二道但顾
矣本所谓功行既至天与之道顿然有悟于
心故曰一日成也若果有不待功行一日可
成之理则人人得师真一言皆可入于道而
祖师暨诸师真又何必区区设教化人修行
勤苦如此永嘉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
空身即法身所谓瞬目扬眉运臂使指者是
也是即是矣如何亦有入地狱者必将无明
幻化锻鍊无馀然后性命自得合而为一故
知必自有为入也无为有为本非二道但顾
卷二 第 21b 页 1017-121.png
其时之所用如何尔孔子谓颜渊曰用之则
行舍之则藏用舍者时也行藏者随时之义
也若不达此则进退皆失其正何道之可明
何事之可济信乎随时之义大矣国家并用
文武未始阙其一治则文为用乱则武为用
变应随时互为体用其道则一也教门之时
用何独异于此此吾闻于长春师父师父之
心至谦至下大慈大悲所出之言未尝一毫
过于实常云无为之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
可闻行之卒不可至长生与俺尚多疑心中
行舍之则藏用舍者时也行藏者随时之义
也若不达此则进退皆失其正何道之可明
何事之可济信乎随时之义大矣国家并用
文武未始阙其一治则文为用乱则武为用
变应随时互为体用其道则一也教门之时
用何独异于此此吾闻于长春师父师父之
心至谦至下大慈大悲所出之言未尝一毫
过于实常云无为之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
可闻行之卒不可至长生与俺尚多疑心中
卷二 第 22a 页 1017-122.png
道几乎变易故知后人未易行都不若积累
功行最为有效必有志于功行莫如接待凡
所过者饥得食劳得息时寒时暑皆得其安
慰德施于人者有如此而功可不谓之至大
乎久而不易其诚则当有神明报应纵或未
至则必有外助其暗中显应有不可具言者
吾所亲经未尝言于人凡人有功一分即说
一分犹且本分或说作二分则前功尽废默
而不言其功得倍故有云不求人知惟望天
察经云建德若偷己有善行人或反非之能
功行最为有效必有志于功行莫如接待凡
所过者饥得食劳得息时寒时暑皆得其安
慰德施于人者有如此而功可不谓之至大
乎久而不易其诚则当有神明报应纵或未
至则必有外助其暗中显应有不可具言者
吾所亲经未尝言于人凡人有功一分即说
一分犹且本分或说作二分则前功尽废默
而不言其功得倍故有云不求人知惟望天
察经云建德若偷己有善行人或反非之能
卷二 第 22b 页 1017-123.png
不与之辩则其功亦可得倍若或辩之斯不
善已纵复辩得是又有何益大凡修行人无
一时不与神明交又何顾人之知与不知经
云善者不辩学者当明此理通仙观方丈夜
久赵志完歌师父梦游仙词既阕众起拜请
解其义
师曰丹阳师父未出家时性豪纵好饮然己
学行功法乃知性中自有道之根源初见祖
师即知非常人问曰如何是道祖师曰五行
不到处父母未生时至哉此言吾少日粗学
善已纵复辩得是又有何益大凡修行人无
一时不与神明交又何顾人之知与不知经
云善者不辩学者当明此理通仙观方丈夜
久赵志完歌师父梦游仙词既阕众起拜请
解其义
师曰丹阳师父未出家时性豪纵好饮然己
学行功法乃知性中自有道之根源初见祖
师即知非常人问曰如何是道祖师曰五行
不到处父母未生时至哉此言吾少日粗学
卷二 第 23a 页 1017-124.png
阴阳故知人皆不出阴阳且此生所受五常
之性即前生所好既习以成则有以感之也
谓如前生好仁今生必得其木相好礼必得
火相好义好智必得金水相之类所好不一
则必得五行不纯驳杂之相此之谓习性感
化又谓之因果今之福业贵贱皆不出五行
因果也本来之性有何习无习有何感无感
无习是五行不到之处父母未生之时也学
人既知今之所爱是多生所习便当尽除去
当从最深重处除取去渐至诸习净尽心形
之性即前生所好既习以成则有以感之也
谓如前生好仁今生必得其木相好礼必得
火相好义好智必得金水相之类所好不一
则必得五行不纯驳杂之相此之谓习性感
化又谓之因果今之福业贵贱皆不出五行
因果也本来之性有何习无习有何感无感
无习是五行不到之处父母未生之时也学
人既知今之所爱是多生所习便当尽除去
当从最深重处除取去渐至诸习净尽心形
卷二 第 23b 页 1017-125.png
两忘恍然入于仙界故此词首云梦游仙人
心上举一妄念即是迷云必须除去乃得清
明故有云灏气清凝素云缥缈贯无边庄子
云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学人无实
功夫者中丹田且不能到岂能渐渐入深得
至于踵师父云至人岂止以踵上下一段光
明也故有云大光明罩紫金莲金莲心也学
人傥遇恶境莫令心上少有变动如禅家道
假若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故云皆
禀道德威权神通自在劫力未能迁重加锻
心上举一妄念即是迷云必须除去乃得清
明故有云灏气清凝素云缥缈贯无边庄子
云至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学人无实
功夫者中丹田且不能到岂能渐渐入深得
至于踵师父云至人岂止以踵上下一段光
明也故有云大光明罩紫金莲金莲心也学
人傥遇恶境莫令心上少有变动如禅家道
假若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故云皆
禀道德威权神通自在劫力未能迁重加锻
卷二 第 24a 页 1017-126.png
鍊使习性如绵之柔进道之志如金石之坚
常在万物之上不令一物染著学人当以道
德为根源外事虽有万变皆是虚动然随而
应之吾之湛然真体未尝动也如以黄金铸
诸器物然形状有万不同而金之真体未尝
变也故云应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
若人心上未有所见不能知此词旨趣即当
积功累行功行既至明有响应学道之人未
至洞达神明不能见道此真实之语众等识
之
常在万物之上不令一物染著学人当以道
德为根源外事虽有万变皆是虚动然随而
应之吾之湛然真体未尝动也如以黄金铸
诸器物然形状有万不同而金之真体未尝
变也故云应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
若人心上未有所见不能知此词旨趣即当
积功累行功行既至明有响应学道之人未
至洞达神明不能见道此真实之语众等识
之
卷二 第 24b 页 1017-127.png
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