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683-08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文字记卷六
             昆山顾炎武撰
 识馀
岱岳观王圆题名
 右唐岱岳观碑题名之一此碑有开元十九年二十
 年建中元年贞元十四年题名都督兖州诸军事任
 要行博城县丞公孙杲二诗此碑前文从右方起后
卷六 第 1b 页 WYG0683-0813b.png
 诗并题名或从右方起或从左方起每层高下多寡
 参错不一以文意笔法求之乃可辨其起讫凡唐人
 纪游题名皆就旧碑之阴及两旁书之前人已题后
 人即于空处插入大小高下俱无定准宋初亦然自
 大中祥符以后题名者乃别求一石刻之字体始得
 舒纵亦不与旧文相乱然石小易于搬取故题名愈
 多而存者愈少今之沟渠碾磨之间皆是物矣此碑
 西侧面又有宋政和甲子题名一条
卷六 第 2a 页 WYG0683-0814a.png
 又按荼荈之荼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
 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东汉以下乃音宅加反而加
 字音居何反犹在歌戈韵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
 一画为茶字此碑两见荼字皆从草从余可见唐时
 字体尚未变尔雅槚苦荼广韵九麻中有荼字又有
 茶字注曰俗是也
 又任要题名曰贞元十四年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岳
 遂登太平顶宿其年十二月廿一日立春再来致祭
卷六 第 2b 页 WYG0683-0814b.png
 荼宴于兹曰荼宴者盖唐时祭毕犹不用酒今不然
 矣
宋董元康题名
 右小石刻在岱岳观予既录唐碑往还数四道士谓
 余曰昨发地得石刻二请观之其文亦可采因附焉
 下题同此
盛勋题名
 右小石刻在岱岳观戊戌乃政和八年其年十一月
卷六 第 3a 页 WYG0683-0814c.png
 己酉朔改元重和曰决狱者谳而决之古无仲夏斩
 决之事也
宋真宗广生帝君赞
 右碑在泰山南麓青帝观中宋真宗御制广生帝君
 赞并序其文及篆额皆御书青帝即礼记月令所谓
 其帝太皞而史记封禅书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
 青帝唐书王玙传请置春坛祀青帝于国东郊者也
 夫帝者一而已矣易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
卷六 第 3b 页 WYG0683-0814d.png
 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是
 周流于四时八卦之中而其为帝者一也家语载孔
 子之言曰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
 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
 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
 其生为明王者死而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
 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于是有五天帝五
 人帝之说汉儒因之遂立感生帝之名谓帝王先祖
卷六 第 4a 页 WYG0683-0815a.png
 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郑康成述春秋纬说苍帝
 灵威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拒黑帝
 叶光纪则王子雍诸儒所排驳而后世虽存五帝之
 祀亦不遵用其名者也岂若易传之言简而当哉若
 真宗之事又所不足论云
升元观牒
 右碑在泰山东南麓升元观其大字草书甚遒劲不
 知何人笔录之以见当日牒文之式考宋史娄寅亮
卷六 第 4b 页 WYG0683-0815b.png
 传但云政和二年进士为上虞丞不言历官兖州亦
 可以此碑补史之阙其曰太师鲁国公则蔡京也
 普照寺有金大定五年牒碑长春观有元丁亥年牒
 碑其式略同金元碑并有印曰尚书礼部之印即今
 通行大篆文不用女直蒙古字
宋范致君题名
 右小石刻在泰山南麓后土庙
钱伯言题名
卷六 第 5a 页 WYG0683-0815c.png
 右碑旧在宋天书观后人移之州城内岳庙中西墀
 古松下行书大径寸馀
白龙池宋人题名
内供奉官李舜举被命祷祀帝岳奉香胜槩于寿圣节
日先款青帝宫次询白龙潭治平四年题
兖守刘衮奉诏祈雪于岱宗登绝顶翌日谒白龙池之
祠元祐丁卯孟春初四日奉符令林会题
贯道建栏于此以□游者元祐丁卯正月八日
卷六 第 5b 页 WYG0683-0815d.png
范阳正辅再游同鲁国景元符丁丑三月廿六日
元符庚辰七月晦赵习之徐安国弟居仁孙正仲同游
皇甫称徐端朝孙㦢同游建中靖国元年三月廿六日

奉符令李圭因捕蝗恭谒白龙祠男汇侍行崇宁壬午
孟春初七日
诚中君宝德升崇宁二年八月廿六日自王母池来访

卷六 第 6a 页 WYG0683-0816a.png
董元康政和甲午重九日携家来游质贽贲侍行
自恭观元康兄留字政和乙未孟冬二十日
莆阳陈国瑞子玉恭谒白龙池祠俯洞酌泉小憩而迈
政和丁酉夏前二日
姜子正子方李晋道刘言可刀文叔同来庚子四月
李显道张公美王仲与张去尘庚子孟夏十九日同游
池上
鄄城李僓弟倰侄赣随侍游此癸卯季春廿八日
卷六 第 6b 页 WYG0683-0816b.png
张子观水于池十三年春三月
 右在岳西傲来峰下白龙池石壁上平广计二十馀
 丈书曰龙潭曰白龙池并大字其旁皆宋人题名尚
 未刓缺录之得十五首其文略无重复自治平迄宣
 和六十年间人名字亦可以想见当日太平之盛而
 金元以降荐遭兵火名山奥区委之榛莽无复有题
 名者矣
 张子观水于池篆书张字作弡按刘原父弡仲医铭
卷六 第 7a 页 WYG0683-0816c.png
 释弡为张以为张仲之器欧阳永叔从之赵明诚金
 石录疑之黄长睿东观馀论则云弡其勿反非张字
 考之玉篇信然然此云弡子则为张子无疑盖宋人
 之好奇者据原父永叔所定之字而用之耳宣和博
 古图亦有周弡伯匜 此条篆字大书无年号按宋
 朝纪元无有至十三者若曰金元又不合一代全无
 题名止此一人也
元圣旨碑
卷六 第 7b 页 WYG0683-0816d.png
 右碑在州城内岳庙西偏延禧殿前又有至正四年
 猴儿年圣旨碑其文略同按元史泰定帝本纪有即
 位一诏与此相类鄙谚之语播之王言传之史册贻
 笑后人然其曰每年烧香的上头得来的香钱物件
 只教先生每收掌者则是时香钱固未尝以入官也
 后世言利之臣盖元之不如已
灵岩寺宋李迪诗
 右小石刻在长清县灵岩山寺中其山距府九十里
卷六 第 8a 页 WYG0683-0817a.png
 南接泰山北带龙洞齐乘以为疑即水经之玉符山
 而魏书所云朗公谷者在其东南自前代称为胜境
 宋金元人题字最多予至则当兵火之后纵横偃踣
 委之荆棘瓦砾之中然犹得唐一宋金合四十馀元
 以后不能悉数唐刻为天宝十一载造舍利函记文
 不工不足录而宋刻年月序次以此为首按史李迪
 谥文定前后三知兖州其再任乃仁宗天圣中也
滕涉诗 祖无择诗 孔舜思诗 张会宗诗 鲜于
卷六 第 8b 页 WYG0683-0817b.png
侁诗 冤亭卞诗 蔡安持诗 杜钦况诗 金王珩
诗 路伯达诗 元傅亨诗
 右石刻大小不一凡十三通俱在灵岩寺其它刻宋
 时者则有田稹五言诗嘉祐五年王逵千佛殿记元
 丰庚申李公颜金像记元祐壬申卞育游山记大观
 戊子郭思游山记大观三年住持仁钦篆书心经大
 观四年仁钦生老病死苦颂仁钦十二时歌仁钦灵
 岩十二景诗政和元年净照和尚诫文政和五年劄
卷六 第 9a 页 WYG0683-0817c.png
 付政和乙未赵子明题名靖康元年高直臣题名而
 蔡卞经碑四幅前元符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书后建
 中靖国元年十一月五日书在御书楼下特为书家
 所珍又有面壁像碑宋建中靖国元年陈师道记金
 皇统七年重立金时者则有皇统七年云公禅师像
 正隆丙子张汝为题名太定戊戌萧守中题名明昌
 六年本寺田园记明昌七年党怀英灵岩寺记元时
 者则有蛇儿年大元国师法旨碑蒙古字至元龙儿
卷六 第 9b 页 WYG0683-0817d.png
 年帝师法旨碑蒙古字大德六年天童觉和尚默照
 铭至正四年察罕布哈书唵嘛呢巴弥吽一行汉字
 一行蒙古字凡元碑最多不尽录录其稍异者有至
 治元年呼都克郡王太夫人巴约特氏诗诗只二句曰
 岩前松桧时时绿殿上君王岁岁春大字刻之亦不
 类妇人笔也又有宋苏子由五言诗验为后人补刻
 而复有子瞻徐州一歌误刻于此其诗各见集中不
 录后之君子知予之所取者非以吹二氏之狂澜拾
卷六 第 10a 页 WYG0683-0818a.png
 前朝之落艳而情深好古意在阐幽自有不能已者
 且因以览世道之污隆考文辞之醇杂亦岂不为学
 人之一助哉
北岳庙李夐诗
 恒岳晨望有怀   定州司马李夐
二仪均四序五岳分九州灵造良难测神功匪易酬恒
山北临代秀㟧东跨幽澒洞镇河朔嵯峨冠嵩丘禋祠
彰旧典坛庙列平畴古树侵云密飞泉界道流从官叨
卷六 第 10b 页 WYG0683-0818b.png
佐理衔命奉珍羞荐玉申诚效锵金讵有由郊原照初
日林薄委徂秋塞近风声厉川长雾气收他乡饶感激
归望切祈求景福如光愿私门当复侯
 右诗在真定府曲阳县北岳庙中庙有唐时大碑五
 其一韦虚心文陈怀志书行草其一张嘉贞文自书
 其一郑子春文崔镮八分书其一李荃文戴千龄八
 分书其一刘端文王知新书行草碑阴及两旁刻字
 皆满其上层为积土所盖而余至时仓卒求梯不可
卷六 第 11a 页 WYG0683-0818c.png
 得止就下方读之大率皆贞元至天祐十数朝祭岳
 题名六有宋人刻字独此诗在韦碑后文虽不工然
 予见近代君子搜剔唐人之诗至于无名氏不知何
 代人之作皆收而附之而此灼然不误者乃不得与
 断简残编之列又北岳庙自大碑之外绝无题咏故
 特录焉又有宋王禹偁陈彭年韩琦三大碑及白宪
 书石幢一字皆可观而稚圭自书逼真颜鲁公世人
 传其字者罕也
卷六 第 11b 页 WYG0683-0818d.png
惠明寺碑阴题名
 太原县北门外惠明寺塔碑宋元丰八年吕惠卿撰
 并书其阴下方有此三十一大字馀题尚多不录凡
 碑文必面在先阴在后此碑元丰八年立为乙丑之
 岁而阴所题辛亥反在其前十有四年不可晓也岂
 非惠卿磨去前人之文而自刻之者与其阴岁月之
 犹存则固心劳日拙而亦天理之未尽泯者与夫毁
 人以自成君子之所深戒而今之名公贵人为此者
卷六 第 12a 页 WYG0683-0819a.png
 多矣欧阳詹所以悲颜鲁公之碑而致吊于九江之
 驿也悲夫古碑之所以多不存于世其不以此也哉
华岳庙贾竦诗
 右在华岳碑之左旁此碑前后空处为宋人搀入题
 名甚多幸正文皆八分书题名或隶或行不相混耳
 而近代人踵刻者尚未止有一题曰崇祯十七年后
 辛丑和州逸人戴移孝再登岳亦八分书
张惟一祈雨纪
卷六 第 12b 页 WYG0683-0819b.png
 右在述圣颂碑之左旁八分书
华阴县令王宥等题名
 右在述圣颂碑之右旁上为篆下为八分书唐有两
 上元年号此则肃宗时也
宋陈执中题名
 右在碑阴韩赏文之下方有大历九年华阴令卢朝
 彻谒岳庙文有贞元九年十三年题名其宋代所刻
 惟此执中宋人所谥为荣灵者乃其书则不俗也其
卷六 第 13a 页 WYG0683-0819c.png
 碑之前左方下又有元丰乙丑王子文题名
拱极观记跋
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本观旧记爰自圣朝靖康改
元中朝奉大夫薛公(名公/度)所作刻诸琬琰意欲传于久
昨缘兵草蜂起大火纵焚致于泯灭其文则道之窃尝
录之以行逮今十三载矣经曰天地运度有数而不失
也道之虽至愚缅思景贶得非真君之密赞耶谨募工
重刋于石恭铭休美云时绍兴九年岁次己未中元日
卷六 第 13b 页 WYG0683-0819d.png
前西岳知殿兼拱极观主赐紫道士雷道之谨记
 右小碑本在拱极观观已久亡万历中有人掊地得
 此碑置之岳庙中与宇文周碑并立其碑文鄙浅无
 足采然吾于是有以见宋人风俗之厚而黄冠道流
 犹能念本朝而望之兴复其愈于后世之人且千万
 也夫绍兴九年高宗方在临安而金人有许和之约
 考之于史八年十二月丁丑诏金国使来尽割河南
 陜西故地通好于我令尚书省榜谕九年三月丙申
卷六 第 14a 页 WYG0683-0820a.png
 王伦受地于金得东西南三京寿春宿亳曹单州及
 陜西京西之地四月辛亥命楼炤宣谕陜西诸路十
 年五月金人叛盟陷永兴军则此地之复归于宋盖
 无多日而雷道之一道士耳能于干戈丧乱之际而
 系思本朝辞微旨切以视夫士大夫之腼颜臣仆者
 不大有径庭邪余见朝邑藏春坞之记称阜昌癸丑
 而西安府学有华夷图刻亦称阜昌七年以伪齐刘
 豫之号而欲寿之贞石岂不见此文而愧死也其没
卷六 第 14b 页 WYG0683-0820b.png
 于土中久而后出岂陷金之后观主埋之如郑所南
 井中心史之为邪
刘汾诗
 右说经台之左有碑前为老子度函谷关图元大德
 庚子刻后为希声堂碑八分书延祐二年朱象先撰
 而此诗则在碑之左旁亦八分书不著年月详其风
 致当为元人之作草楼之前传有老子系牛柏后人
 琢二石牛置其下故末句云然
卷六 第 15a 页 WYG0683-0820c.png
霍山庙建文碑
维建文元年岁次己卯二月壬寅朔二十二日癸亥皇
帝遣序班周敖国子监生袁纲致祭于中镇霍山之神
曰予荷昊天祐命承皇祖丕绪正大宝位统率神人乃
正月壬午祗祭上帝于南郊山川百神既与奠享尚以
未能特修祀事于祠下为憾是用遣官奉香币牲醴致
祭维神以灵峻之德作镇中土时出云雨协相兆民以
称予怀柔之意焉尚飨
卷六 第 15b 页 WYG0683-0820d.png
 右小石刻一通在霍山中镇庙西壁上予行天下见
 洪武永乐以来祭告岳渎之文及它碑记甚多独未
 有建文年者意其在位日浅又或文皇御宇之日而
 臣下之献䛕者从而铲去之也乃此文杂于数十百
 碑之中而字画完好无缺故亟录之后之君子每痛
 国史不存建文一代事迹无从考證若使通雅之士
 历深山穷谷而求之如此碑者世间或尚有一二不
 止霍山庙也不犹愈于罗永庵之诗程济史彬之录
卷六 第 16a 页 WYG0683-0821a.png
 伪撰而无稽者乎因并书之以告后人之能信古者
卷六 第 17a 页 WYG0683-0821c.png
 诸碑别体字
汉孔子庙礼器碑 柤豆(俎豆/) 土仁(疑/)
泰山都尉孔宙碑 彫币(弊/)
张表碑 顽讻(凶/) 荷(苛忒/)
金乡长侯成碑 滋滋(孳/)履真
淳于长夏承碑 策薰(勋/) 皓(昊/)天 咳(孩/)
博陵太守孔彪碑 抍(拯/)
鲁峻碑 乐于陵灌园之㛃(洁/) 当登绲(衮/)
卷六 第 17b 页 WYG0683-0821d.png
尹宙碑 支判流仙(迁/) 钜鏕(鹿/)
白石神君碑 黍稷稻稂(梁/)
曹全碑 巴郡朐忍令
巴郡太守樊敏碑 晰(析/)为韩魏 米巫(凶/)虐 岁
 在汁(协/)
析里桥郙阁颂 醳(释/)散关之(湿/)
魏受禅碑 璿机(玑/) 大鹿(麓/)
大飨碑 岐阳之獀(蒐/)
卷六 第 18a 页 WYG0683-0822a.png
封孔羡碑 揖(辑/)五瑞斑(班/)宗彝 大皓(太皞/)
建城乡侯刘靖碑 (隰/)
后魏吊殷比干墓文 □(迁/) 佂(征/) (睇/) 荆□(棘/)
  工为绵□(蔑/) □(禀/) 扶(扶/) (蔽/) □□(默/)
 尧(尧/) □(桀/) 沉湎而不知甲兮终或已以贻戾(甲/下)
 (当有子字或当作/惑己谓妲己也) □(疑/)树兮英风 □(菊/) 寔(寔/)
  □(奋/) □(衅/) □(悖/) □(纲/) 窃(窃/) □(鬼/) 邢
 侯已脯(当作/鄂侯) 萁(箕/)子 嗟人生□(疑/)多殃 住(往/)
卷六 第 18b 页 WYG0683-0822b.png
 者 (厥/) 屯亶(邅/) 汞(乖/)良 □(颠/)亡 □(胥/)
  传冤(疑/)业以循(修/)长 殷亲(辛/) 阯(止/)故乡 乘
 □(桴/) □(条/) (翱/)翔 电(曳/)□容之□(葩/)裳 㵱
 (飘/)□ 执垂益而谈(疑/)兮 (摅/)苦 登(疑/)
  六蠄(螭/) 遥裔(裔/) □(带/) (诉/) □柷(揖祝/)
  灵(雏/) 溜湸(浏亮/) 府(俯/)沐发 □(驺虞/)
 □(随/) □(辔/) 歙(吸/)沆□(□/) □(窥/)寒门 □(疑/)
  □(疑/)神□(疑/)而威陵 愓(扬/)云祺(旗/) 大(仪/)
卷六 第 19a 页 WYG0683-0822c.png
 灵□(脩/) □(傅/)
张猛龙碑 (像/) □(壑/) □(巉/) □(缉/) □(老/) □
 (使/) 沮淭(渠/) 饶(洮/)河出第(弟/) 泣□(血/) 磬(罄/)
  □(式/)(休/) 万刃(仞/) □(英/)徽 氶(承/)华 □(邹/)
 方 群□(冥/) 王□生造颂
李仲琁孔子庙碑 夤(寅/)宾 (敷/)化 □(邹/)鲁 □
 □(扶疏/) 䇐(莅/) 曲□(阜/) 笑(笑/) (聘/) 百刃(仞/)
  謶(庶/) 筫(质/) 昭(照/) 良(梁/)木 西(栖/)楼 焕烂
卷六 第 19b 页 WYG0683-0822d.png
 (烂/)
太公吕望碑 与之□(归/) 发其潜尽尽之所出(二尽/字俱)
 (当作/书) 功袘(施/)于民 儒默(墨/) 都(都/) (圣/) □
 (枕/) □(率/) 貇(貌/) 含(毫/)弹□(翰/) 其词粤(曰/)
 □曾(邹鲁/) □咒(巫祝/) □(肴觞/) 华□(夷/) 曾
 □(胄/)
骊山温泉颂 数刃(仞/) 畯(峻/)极 公□(餗/) 高塘(唐/)
 之云 尅(克/)神尅圣 菉(绿/)
卷六 第 20a 页 WYG0683-0823a.png
北齐郭巨碑 升(斗/)
南阳寺碑 杂踏(沓/) 奸轨(宄/) (蔽/)日 惚(疑/)峰亏
 构 □□(扶疏/) (象/) 菀(苑/) □(胥/)
后周华岳颂 □(升/) □(荆/) □(壑/) □(葺/)(姮/)
 斻(旃/)蒙 哥(歌/) □(秩/) 无疆(疆/)
豆卢恩碑 龙襄(骧/)将军 沙菀(苑/)
龙藏寺碑 斗(升/) 践祚(阼/) 河(何/)人 伽篮(蓝/) 虽
 坏(怀/)烦惚(恼/) 北拒吾(五/)
卷六 第 20b 页 WYG0683-0823b.png
启法寺碑 梴植(埏埴/) 不恻(测/) □(蕤/) 裔(裔/) □
 (纲/) 刹(刹/) (廛/) (鄾/) □(象/) □(狐/)
常丑奴墓志 慕(暮/)齿 □(曳/) □(救/) □(菊/)
陈明府修孔子庙碑 (溉/)釜 笑(笑/)
姚恭公碑  □俛(黾勉/) 敬友穆(睦/)
唐宗圣观记 井韩(干/)
皇甫诞碑 肃煞(杀/) □(旌/) 横剑梐枒(枑/) 扸(析/)
 □(胥/)产 □(邹/) 蕳(简/) 咒(祝/)网泣辜 □(曳/)裾朱
卷六 第 21a 页 WYG0683-0823c.png
 邸 马獦(鬣/)初封
昭仁寺碑 □(兕/) □(□/)
夫子庙堂碑 □(胥/)史 反(及/) □(烽/) 莫(幕/) □(裕/)
  唲(筦/)尔微笑(笑/) 摄斋(齐/) 餐(餐/) 资覆匮(篑/)
 成山 □(荆/) 哥(歌/)颂 □(邹/)
化度寺碑 □ □
九成宫 □□(迢递/) 逯(逮/)
虞恭公碑 逯(逮/) □(料/) 方绝大汉(漠/)
卷六 第 21b 页 WYG0683-0823d.png
欧阳询书九歌 兰□(旌/)
褒公碑 逯(逮/) □(刚/)
孟法师碑 江淩(陵/) 秘决(诀/) □(刍/)豢 摸(模/)
褚书圣教序 菀(苑/) 蕳(简/)
褚书儿宽赞 版筑饭牛之朋(作明/) 韦玄成(作弘成/)
怀仁圣教序 耶(邪/) 扸(析/) 菀(苑/) □(纲/) 揽(览/)
李卫公碑 □(夔/) 敌(敌/) □(佾/)
王居士塼塔铭 惚(恼/) 缠(缠/)
卷六 第 22a 页 WYG0683-0824a.png
兰陵长公主碑 皇帝字皆作篆文 摇(瑶/)华□月
 迈奉茜(倩/)之伤神 葴(箴/)
许洛仁碑 坠(地/)主 蒱(蒲/)州 瀍(瀍/) 度曲忖(刌/)
道因碑 菀(苑/) 才晤(悟/) 聪晤(悟/) □(凫/) 颐(怡/)
 理顺 具祸以荩(烬/) 岷(岷/) 蹲鸱(鸱/) □(裕/) 营
 辑(葺/) □(原/)
李文墓志 □(卒/) □(贸/) 膺□(疑/)舟轻 郢□(斲/)
孔宣公碑 鲁国□(邹/)人 击罄(磬/) □升(科斗/) 坻
卷六 第 22b 页 WYG0683-0824b.png
 (泯/) 杍(梓/)材 浮罄(磬/) □(率/)性 爻昼(画/) 縡(载/)
 无声臭
华阳观王先生碑 施妍(厉/)丑 坻(泯/) 挺(莛/)横楹
 从 三□(荆/)之树 □(斁/) □(琐/)闼 玄兔(莬/) 蜂
 (蜂/)飞 婫媲 斑(班/)倕 菀(苑/) 功亏覆蒉(篑/) 刷
郑惠王石塔记 漆(七/)
修孔子庙诏表 两(雨/)露 □(鼐/) □(庄/) 鼓(鼓/) 剩
 (朕/)
卷六 第 23a 页 WYG0683-0824c.png
乾封元年祭孔子文生□(刍/)
李英公碑 □
开业寺碑 熟(孰/)能 (土/) □(吐/) 坻(泯/)
褚亮碑 □(辎/)盖 㭊(析/)
泽王府主簿梁君志铭 薄(簿/)(纂/)
梁师亮墓志铭 (觞/) □(旌/) 钦明餍(厌/)代 □(覃/)
  缠(缠/) 谭(覃/)思漆书 懆(惨/)
于大猷碑 天骨昴(昂/)
卷六 第 23b 页 WYG0683-0824d.png
李承嗣造佛像铭 (斲/)
法琬碑 五桍(裤/) (象/) □(弥/) □(蕊/)
宁思道石浮屠铭 上轾(轻/)车都尉 □(凫/) □(矧/)
 苑(苑/) 黄陂万项(顷/)
景龙观钟铭 正书中多用篆体
□苾明碑 □(管/) 鹰杨(前从木/后以扌) 玉质金箱(相/) 图
 □(牒/) 莫贺特勤(勒/) 特勤(勒/)垂誉 碑俱用武后
 字
卷六 第 24a 页 WYG0683-0825a.png
法藏禅师塔铭 □(窣/) 泹(涅/) 悯(悯/) 弑(杀/)戮 裔
 (裔/)
叶慧明碑 (弥/) 象(象/) 考盘(槃/) 遁代(世/)勿用
 □(颐/)
张廷圭孔子庙碑 赵遁(盾/) 朗(朗/)日 (矧/)
韦虚心北岳碑 魁(魁/)
梁高望石浮图铭 神元妙颐(赜/) 菀(苑/) □(荆/) □
 (引/)
卷六 第 24b 页 WYG0683-0825b.png
秦望山法华寺碑 (烱/)诫 僧瑶(繇/) 豪(濠/)
御史台精舍碑 殿(殿/)中 棼(二/)(二泯/) □(咎/) 蹲
 □(□/)
净业法师塔铭 父辿 栝(括/)地之姿
乙速孤行俨碑 □(海/) (荆/)扬 (弥/)漫 升 明
 庆
少林寺碑 申□(缁/)林之敬 石罄(磬/) 王充潜(僭/)
  蔡雍(邕/) 德蓥(莹/)神珠 匝(匝/) (竞/) 有典咸
卷六 第 25a 页 WYG0683-0825c.png
 袟(秩/)
岳麓寺碑 □(辔/) (矧/) □(恼/) 但(但/)
东林寺碑 范(梵/)经 □ □(锁/) 憧(幢/) 旃(栴/)
 陶侃(侃/)
庞履温碑 卫鹤(霍/) 子皋羔 (用成宰事/)
大智禅师碑 多所通栝(括/) 旃(栴/)檀 榗(搢/)
石壁寺铁弥勒颂 □(葺/) □(粲/) 净儭(衬/) 回(回/)
  □(刚/) 大德茂忠守辿
卷六 第 25b 页 WYG0683-0825d.png
道振禅师塔铭 慜(悯/)物 惓(倦/) 搆(遘/)
兖公之颂 □(杰/)
隆阐禅师碑 □(刹/) 檀(那/) 犹(由/)是 我□(域/)
 耶(邪/)山 (熙/)
嵩阳观颂 (愕/)眙 □(升/)仙太子 □(印/)
多宝塔碑 苾□(刍/) 旃(栴/)檀 □(印/)
臧怀恪碑 洁(絜/)矩 杨(扬/)州 自天宝岠(距/)于开元
郭敬之家庙碑 行中洁(絜/)矩 麾城搟(摲/)邑 邦之
卷六 第 26a 页 WYG0683-0826a.png
 攸(塈/)
段行琛碑 牛岗(冈/)启繇 虎不缺
景教流行碑 宝装璀翠(粲/)
不空碑 □(象/) 何攘(让/)
靳英希墓志 时流响(向/)
楚金禅师碑 工人杍(梓/)匠 象(象/) 闭(闭/) □(熠/)耀
  □(刹/) 怛(怛/) 真纵(踪/)
周孝侯碑 □ 大护(濩/) □(举/) 预(豫/)章 射兽(虎/)
卷六 第 26b 页 WYG0683-0826b.png
  获(护/)军 □(劾/) □(度/) 去去廿(世/)事已 挥插
 (锸/) 廿(世/)存风烈 俗哥(歌/)揆日
邠国公功德铭 鼓(鼓/) □(瓦/) □(矢/) 閞(关/) 极(拯/)
李晟碑 迤沲(演/)于后 如冲如楥(援/) □(殄/) 遘(搆/)
 乱
玄奘塔铭 纳(衲/)衣 日(曰/)
赠太师崔陲碑 徂莱(来/)
玄秘塔 □(颐/) 泹(涅/)
卷六 第 27a 页 WYG0683-0826c.png
神策军圣德碑 齐圣广泉(渊/) 葳□(蕤/) 解辫蹶(厥/)
 角 大特勤(勒/)嗢没斯
圭峰禅师碑 磁(磁/)
郑恒墓志 淇隩(澳/) 私茅(第/) 内(罔/)极 叶(业/)文者
武安君白公庙记 鲸(勍/)敌 零(棂/)星门
崔镮北岳庙碑 □(神/) 毕□(茆/) 涞易疏(疏/)其浸
 如抵(指/)诸掌 □(升/)中 □(多/) 森萝(罗/) 节㡯(度/)
  沐浴皇□(化/) 赓哥(歌/)太平 笇(算/) 歼□(魁/)
卷六 第 27b 页 WYG0683-0826d.png
 缋(绘/)事后素
文贤劫像铭 (珉/)
后唐李存进碑 杨留(刘/)
卷六 第 28a 页 WYG0683-0827a.png
 补遗
 古金石刻不独文词之典雅字画之工妙为可爱玩
 而先贤事迹前代制度不详于史者往往著见焉其
 有资于博闻多识不细矣而其为物散在天地间日
 亡日少好古之士荟萃成书者十数家收之博而辨
 之精无若欧赵二录欧录之目千赵录二千皆据其
 实有者籍记之他书循名泛列固不辨其存亡也亭
 林先师实甚好古游辙所至旁搜博采著成此书惟
卷六 第 28b 页 WYG0683-0827b.png
 就碑刻现存及收得拓本者录之得三百馀通其数
 少于欧赵而考论详核不啻过之夫今之去宋仅五
 百馀年而十亡七八则过此以往又当何如以彼亡
 佚者为可惜则其幸而存者可不知宝重哉耒夙有
 此好孜孜访求所得有在兹编之外并欧赵所未录
 者不忍使其无闻谨附载于后以见古碑之亡于通
 都大邑而留于荒村穷谷者尚多有之蒐罗表章无
 令泯灭是所望于后之君子门人潘耒谨识
卷六 第 29a 页 WYG0683-0827c.png
汉桐柏淮源庙碑 八分书 延熹六年
 今在桐柏县
 洪氏隶释载此碑缺五字今拓本字画完好而乏淳
 古之气盖唐人重刻者据朱长文碑帖考云是释旷
 书释旷开元时僧金石录中有北岳恒山碑亦其所
 书也
后魏中岳庙碑 八分书 太安二年
 今在登封县
卷六 第 29b 页 WYG0683-0827d.png
 魏太武帝因道士寇谦之奏请更造嵩岳新庙立碑
 纪事赵氏金石录有其目余谒庙见此碑有一孔疑
 是汉碑审视乃知其为魏也碑中直称谦之为天师
 为师君以太武奉道亲受符箓故云然字体近拙而
 多古意中段剥蚀首尾具存碑阴复多题字嵩山碑
 刻自汉二石阙铭外无古于此者近日叶井叔作嵩
 阳石刻集记不知何以遗之
北齐嵩阳寺碑 八分书 天平二年四月
卷六 第 30a 页 WYG0683-0828a.png
 今在嵩山会善寺
 碑记生禅师造塔及其徒伦艳继造二塔事书法不
 工而碑文可诵碑后刻云大唐麟德元年岁次甲子
 九月景午朔十五日庚申从嵩阳观移来会善寺立
 则唐人固以为旧物而珍之矣欧赵录却不载
唐龙门山石像记 正书
 今在洛阳县
 龙门山镌石为佛像无虑万计石窟最大者今名宾
卷六 第 30b 页 WYG0683-0828b.png
 旸洞像尤高大洞外石崖高处有刻字拓之得二十
 馀行首尾不具不知年月姓名按集古录有三龛记
 贞观十五年魏王泰为长孙皇后造岑文本撰铭褚
 遂良书今拓本有聿修阴德等语又有左武候大将
 军相州都督雍州牧魏王及怀镜奁而不追云云知
 即此记也
汾阴公薛收碑 于志宁撰 永徽六年
 今在醴泉县
卷六 第 31a 页 WYG0683-0828c.png
 昭陵陪葬者百六十五人今存者仅十六碑记中载
 其十五惟遗此碑先师所录必目睹其碑与收得拓
 本者非然则置之盖其慎也碑止存百馀字而额尚
 完
叶有道碑 李邕撰并书 行书 开元五年
 拓本
 有道之子慧明孙法善三世为道士明皇时法善见
 尊宠其祖若父之墓碑邕皆撰而书之可谓滥矣书
卷六 第 31b 页 WYG0683-0828d.png
 法秀逸閒雅不见欹侧之态蔡君谟谓是邕书最佳
 者良然
端州石室记 李邕撰 正书 开元十五年
 今在高要县
 肇庆府北七星岩古名定山亦曰崧台有洞通明宛
 委记刻在洞门石壁不类北海书集古录疑为张庭
 圭书庭圭长于八分凡邕文而庭圭书之者皆八分
 此则正书恐未然也记中云有若邦伯旱公开元时
卷六 第 32a 页 WYG0683-0829a.png
 有毕刺史者为宋璟所称旱当作毕是摹刻之误
支提龛铭 蔡景撰 正书 开元十九年九月
 今在林县谼峪
 卫辉府林县林虑山在其西黄华天平谼峪其最胜
 处余游谼峪宿谼山寺见元敕旨碑金灯记勍公碑
 寺东三里许路傍有石龛刻三佛像视其铭乃唐物
 也书非名人而有初唐笔意以地僻人见者少故不
 入欧赵诸录惜在露地当移置寺中乃可久耳
卷六 第 32b 页 WYG0683-0829b.png
大照禅师碑 李邕撰并书 行书 天宝元年
 拓本
 大照名普寂大通秀之嗣去达摩七世是名北宗门
 庭甚盛所谓两京法主三帝门师者也碑当在嵩岳
 寺今不存拓本乃翻刻者不逮云麾岳麓亚于娑罗
 耳
比干墓碑 李翰撰 正书 天宝十载
 今在汲县比干庙
卷六 第 33a 页 WYG0683-0829c.png
 唐太宗追赠比干为太师贞观中既立碑刻诏及祭
 文天宝中李翰官于卫作此碑述封表之指其文雅
 正选入唐文粹中今碑乃宋建中靖国元年汲令朱
 子才重立
少林寺还天王师子记 正书 天宝十四载
 今在少林寺
 碑载久视年间僧义奖等状 及武后口敕碑小非
 名笔故诸录遗之叶井叔官于登封而石刻记亦不
卷六 第 33b 页 WYG0683-0829d.png
 载余至少林周行廊庑见此石嵌置东庑壁间亟拓
 得之知考古必须亲阅也
峿台铭 元结撰 篆书 大历二年
浯溪铭 元结撰 瞿令问篆书 大历三年
𢈪亭铭 元结撰 瞿令问篆书 大历三年
 右三铭并在祁阳县
 元次山爱祁阳山水遂寓居焉名其溪曰浯溪筑台
 曰峿台亭曰唐亭所谓三吾者也台铭刻在台之背
卷六 第 34a 页 WYG0683-0830a.png
 甚完整溪铭亭铭刻于东崖石上随石欹斜藓厚难
 拓而篆笔特佳视台铭更胜别有黄山谷书百馀字
 云与陶介石披榛剪秽得次山铭刻喜而识之又有
 皇甫湜五言古诗一首次山之子让五言长律一首
 俱刻在中兴颂之旁
般若台铭 李阳冰篆 大历七年
 今在福州乌石山
 闽中绝少古刻鼓山题刻如麻无一唐迹惟此铭在
卷六 第 34b 页 WYG0683-0830b.png
 三山为最古又闻石塔寺有唐贞元中碑余未之见
延陵季子庙碑 萧定撰 张从申书 大历十四年
八月
 今在丹阳县
 丹阳城西南六十里有延陵镇去镇九里为吴季子
 庙有孔子十字篆碑及润州刺史萧定修庙记大理
 司直吴郡张从申书并识重刋篆碑岁月二碑盖同
 时立也欧阳公不喜从申书仅录其三碑今存者独
卷六 第 35a 页 WYG0683-0830c.png
 此耳昔人评张书颉颃李北海今观遗刻挺劲有馀
 而乏隽逸之气恐未堪肩随也
济渎庙碑 张洗撰 八分书 贞元十三年
 拓本
 唐制附祭北海于济源此碑记新作祭器事碑文乃
 济源令张洗字濯缨所撰简古有体裁一洗骈俪之
 习洗与韩退之同时文体已矫杰如是盖文弊之极
 而将变元结权德舆辈皆然不独韩也
卷六 第 35b 页 WYG0683-0830d.png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万齐融撰 范的正书 太和
七年十二月
 今在鄞县育王寺
 碑载寺田兴废始末开元中秘书正字郎万齐融撰
 文赵州刺史徐峤之书碑燬太和中复立明州刺史
 于季友作后记属处士范的重书之郑氏金石略载
 的所书凡五碑则固有名当时者碑末有季友与的
 唱酬二律可补唐风之遗
卷六 第 36a 页 WYG0683-0831a.png
复东林寺碑 崔黯撰 柳公权书 大中十一年
 今在庐山东林寺
 寺废于会昌宣宗初崔黯为观察使谋于旧僧正言
 修复之黯为作记欧公称其文辞遒丽可爱今碑断
 缺不可读而字画存者殊佳东林惟此残刻及翻刻
 李北海碑犹存旧迹若欧阳率更西林道场记颜鲁
 公题名崔融题诗李渤题影堂碑阴皆不可见矣
尊胜陀罗尼经 正书 咸通四年八月
卷六 第 36b 页 WYG0683-0831b.png
 拓本
 经刻于石幢漳州押衙王剬造建州司户参军刘镛
 书书法婉雅酷有虞氏庙堂笔意其碑当在漳州今
 未知存否尊胜石幢在处多有余所见吴中包山寺
 (阙/) 年刻温州仙岩寺大中年刻皆完好包山者书
 法尤佳字大而刻深宛然如新也
修禅道场碑 正书 无年月
 今在天台山
卷六 第 37a 页 WYG0683-0831c.png
 寺在佛陇为智者大师修禅之所碑文补阙梁肃撰
 台州刺史徐放书天台山志所载有陈隋唐碑十五
 六通访之都不存独有此碑矗立榛莽中日就刓泐
 徙置近寺十夫力耳此碑现存而欧赵二录皆不载
 是知昔人挂漏亦不少也金石略所载又有天台佛
 陇禅林寺碑亦徐放书今则亡矣
石桥寺诗 贞元三年正月
 今在衢州
卷六 第 37b 页 WYG0683-0831d.png
 衢州府城南三十里有烂柯山相传为王质遇仙之
 所有洞明豁旁峙一碑乃唐衢州刺史嗣江王祎所
 题五言古诗元和元年州刺史陆庶记云刺史韦公
 以外祖信安郡王诗刻石朱彝尊云考新唐书表太
 宗第三子吴王恪恪第三子琨琨子袆旧唐书传袆
 少继江王嚣后封为嗣江王改封信安郡王景云开
 元中两为衢州刺史诗当作于景云间而刻于贞元
 也诗中有薄烟幂远村遥峰没归翼二语杨用修以
卷六 第 38a 页 WYG0683-0832a.png
 为仙人遗句殆未见此碑故耳又有二碑刻唐人刘
 迥李幼卿李深谢剧羊滔薛戎诗各一首今亡
朔方节度使李光进碑 令狐楚撰 嗣子季元行书
 元和十一年
 今在榆次县
 光进与弟光颜并为唐名将宪宗平淮西光颜功最
 高唐书二人并有传光进碑令狐楚所撰光颜碑李
 程所撰皆名臣也然欧赵二录皆无此二碑欧录所
卷六 第 38b 页 WYG0683-0832b.png
 载李光进碑杨炎撰韩秀实书者乃李光弼之弟非
 光颜兄也赵录有赠太保李良臣碑则光进之父官
 止鸡田州刺史初无功绩以光颜故赠太保与二子
 同葬一地乃赵氏录其一而遗其二殊不可解余友
 朱锡鬯过榆次赵村拓得此碑以副本遗余故得而
 录之其良臣光颜碑则已见记中矣
悯忠寺重藏舍利记 景福元年
 今在本寺
卷六 第 39a 页 WYG0683-0832c.png
 舍利塔一燔于太和八年一烬于中和二年至是僧
 复严葬舍利于悯忠寺观音像前南叙述记知常书
 之碑中所云陇西令公大王者李匡威也匡威欲迁
 舍利于阁内至拜疏于朝请发封壤诏可而后行当
 时崇重法宝如是
 
 
 
卷六 第 39b 页 WYG0683-0832d.png
 
 
 
 
 
 
 
 金石文字记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