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683-07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文字记卷五
             昆山顾炎武撰
 唐
 国子学石经
 周易二万四千四百三十七字
 尚书二万七千一百三十四字
 毛诗四万八百四十八字
卷五 第 1b 页 WYG0683-0791b.png
 周礼四万九千五百一十六字
 仪礼五万七千一百一十一字
 礼记九万八千九百九十四字
 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八千九百四十五字
 公羊传四万四千七百四十八字
 谷梁传四万二千八十九字
 孝经二千(阙/)(阙/)十三字
 论语一万六千五百九字
卷五 第 2a 页 WYG0683-0792a.png
 尔雅一万七百九十一字
 五经文字
 九经字样
 九经并孝经论语尔雅字样等都计六十五万二百
 五十二字
 今在西安府儒学其末有年月一行题名十行曰开
 成二年丁巳岁月次于玄日惟丁亥书石学生前四
 门馆明经臣艾居晦书石学生前四门馆明经臣陈
卷五 第 2b 页 WYG0683-0792b.png
 玠书石学生前文学馆明经臣(阙/)   书石官将
 仕郎守润州句容县尉臣段绛校勘兼看书上石官
 将仕郎守秘书省正字臣柏皓校勘兼看书上石官
 将仕郎守四门助教臣陈庄士覆定字体官翰林待
 诏朝议郎权知沔王友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唐玄度
 校勘官兼专知都勘定经书检校刋勒上石朝议郎
 守国子毛诗博士上柱国臣章师道朝散大夫守国
 子司业骑都尉赐绯鱼袋臣杨敬之都检校官银青
卷五 第 3a 页 WYG0683-0792c.png
 光禄大夫(阙/)         国子祭酒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监修国史上柱国荥阳郡
 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臣覃(官衔缺十字九经字样云/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国子)
 (祭酒平/章事覃)按旧唐书开成元年正月中书门下奏起居
 舍人集贤殿学士周墀监察御史张次宗礼部员外
 郎孔温业兵部员外郎集贤殿直学士崔球等同勘
 校经典释文又云令率更令韩泉充详定石经官新
 唐书亦列墀等四人而碑并不载
卷五 第 3b 页 WYG0683-0792d.png
 旧唐书文宗纪开成二年宰臣判国子祭酒郑覃
 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时上好文覃以经义启导稍
 折文章之士遂奏置五经博士依汉蔡邕刋碑列于
 太学创立石壁九经诸儒校正讹谬上又令翰林勒
 字官唐玄度复校字体又乖师法故石经立后数十
 年名儒皆不窥之以为芜累甚矣旧史之评如此愚
 初读而疑之又见新书无贬辞以为石壁九经虽不
 逮古人亦何遽不贤于寺碑冢碣及得其本而详校
卷五 第 4a 页 WYG0683-0793a.png
 之乃知经中之缪戾非一而刘煦之言不诬也略识
 于左
 周易 君子以裒多益寡裒误作褒 悔吝者言乎
 其小疵也言误作存 其孰能与于此哉脱于字
 周易系辞下第八脱下字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下多一也字 力小而
 任重小误作少 伤于外者必反其家其误作于
 决必有所遇脱所字 蛊则饬也饬误作饰 丰多
卷五 第 4b 页 WYG0683-0793b.png
 故亲寡旅也故下多一也字 姤遇也姤误作遘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终来有他吉他作它
 刚健笃实辉光辉作煇 君子以治历明时历作历
  可与佑神矣佑作祐 其受命也如向向作响
 兼三才而两之三才之道也才皆作材
 其一字而前后不同者 包蒙包荒包承包羞系于
 包桑(系辞/下同)包皆作苞包有鱼包无鱼以杞包爪包皆
 作包 问以辨之由辨之不早辨也其辨明也明辨
卷五 第 5a 页 WYG0683-0793c.png
 晰也辨吉凶者存乎辞困德之辨也井以辨义辨是
 与非辨皆作辩君子以类族辨物剥床以辨君子以
 慎辨物居方复小而辨于物辨皆作辨
 其旁注者 至静而德方德下添一也字 贲亨小
 利有攸往利下添一贞字
 其先误而后改者 略例筌误作荃 愈误作喻
 二无误作无 皆即其误改之
 其标题周易系辞上第七周易系辞第八周易说卦
卷五 第 5b 页 WYG0683-0793d.png
 第九皆八分书而周易序卦第十周易杂卦第十一
 皆正书虽依古注本附于第九之内以正书为别终
 似未安
 尚书 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
 乃父误作先父孙上多一子字 臣下罔攸禀令令
 误作命 若药弗瞑眩药误作乐 王乃徇师而誓
 徇误作循 乃汝世雠世误作誓 太保乃以庶殷
 攻位于洛汭攻误作公 用端命于上帝于误作予
卷五 第 6a 页 WYG0683-0794a.png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敢对扬天子之休命无
 之字
 其旁注者 予有乱臣十人臣字旁注 惟妇言是
 用是字旁注 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干下
 容下各添一之字
 诗 小戎序国人则矜其车甲甲误作田 舒懮受
 兮懮误作忧 予尾翛翛翛误作脩 戎车既饬饬
 误作饰 以祈黄耇祈误作祁 凉曰不可凉误作
卷五 第 6b 页 WYG0683-0794b.png
 谅 无此疆尔界界误作介 侯疆侯以疆误作彊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雍雍鸣雁雍作雍 之
 死矢靡他他作它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作不我
 知二章同 和鸾雍雍雍作雍 何人斯序故苏公
 作是诗以绝之也以作而 维尘雍兮雍作雍 既
 匡既敕敕作敕 其政不获政从郑笺作正 尚不
 愧于屋漏愧作愧 于彼西雍肃雍和鸣有来雍雍
 雍皆作雍 屡丰年屡作娄
卷五 第 7a 页 WYG0683-0794c.png
 其先误而后改者 抱衾与裯裯误作稠 不瑕有
 害瑕误作遐 鳣鲔发发发误作拨 噂沓背憎噂
 误作蹲 如彼溯风溯误作愬 駉駉牡马牡皆误
 作牧皆即其误改之 云何其盱脱其字添
 周礼 女史八人史误作使 太宰三曰郊甸之赋
 郊误作邦 内饔豕盲视而交睫豕误作施 典枲
 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缌误作丝 牛人军事共
 其犒牛犒误作槁 司市市司帅贾师而从贾误作
卷五 第 7b 页 WYG0683-0794d.png
 胥 肆长掌其戒令令误作禁 鞮鞻氏府一人一
 误作八 鬯人禜门用瓢赍用误作明 司几筵设
 莞筵纷纯筵误作席 大司乐大㲈㲈误作磬 王
 大食三侑侑误作宥 大师令奏鼓𣌾鼓误作瞽
 大祝四曰禜禜误作荣 司常家各象其号象误作
 相 凡以神仕者仕误作士 小子史二人二误作
 一 大司马旗居卒间居误作车 考工记 妢胡
 之笴笴误作笱 矢人前弱则俛俛误作勉
卷五 第 8a 页 WYG0683-0795a.png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医师疕疡者疕上多一
 有字 野庐氏有相翔者诛之诛上多一则字 邦
 之大师大上多一有字 庭氏以救日之弓与救月
 之矢射之射上多一夜字
 仪礼 士冠礼捷柶兴捷误作建 乡射礼司射适
 堂西袒决袒误作祖 楅髹横而奉之奉误作拳
 大夫与士射袒纁襦纁误作薰 燕礼右祭脯醢脯
 误作酺 大射仪宾升成拜拜误作败 坐授瑟乃
卷五 第 8b 页 WYG0683-0795b.png
 降授误作受 聘礼宾既将公事复见讶以其摰讶
 误作之 公食大夫礼陈鼎于碑南南面西上脱一
 南字 觐礼天子赐舍曰伯父脱曰字 士丧礼祭
 服不倒倒误作到 少牢馈食礼如筮日之仪仪误
 作礼 主妇被锡衣侈袂侈误作移下同 祝延尸
 延误作筵 有司彻二手执挑七枋挑误作桃 主
 妇洗爵于房中脱爵字 主妇北面答拜受爵尸降
 筵受主妇爵以降误作受尸爵 主人降洗爵爵误
卷五 第 9a 页 WYG0683-0795c.png
 作觯下主人实爵并同 主人拜受爵尸拜送脱爵
 字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乡射礼适左个中亦如
 之亦作皆 燕礼小臣又请媵爵者二大夫媵爵如
 初大夫下更有大夫二字
 礼记 御删定月令在曲礼之前 月令人乃迁徙
 徙误作徒 其器闳以奄奄误作掩 檀弓上周公
 盖祔祔误作附 王制示弗故生也示误作亦 礼
卷五 第 9b 页 WYG0683-0795d.png
 器飨帝于郊而风雨节寒暑时脱节字 学记燕辟
 废其学辟误作譬 丧大记男子出寝门外脱外字
  子大夫公子众士食粥脱众士二字 哀公问如
 此则国家顺矣脱则字 坊记民犹薄于孝而厚于
 慈犹下多一有字 中庸待其人而后行而误作然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脱之字 缁衣有国家者章
 义恶脱家字 儒行慎静而尚宽脱而字 大学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五辟字皆误作譬 若有一
卷五 第 10a 页 WYG0683-0796a.png
 个臣个误作介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檀弓上有亡恶乎齐亡
 作无 岁壹漆之壹作一 乐记非听其铿锵而已
 也锵作鎗 杂记上客立于门西于作于 杂记下
 泄柳之母死泄作世 丧大记命妇汜拜众宾于堂
 上于作于 主人先俟于门外于作于 中庸可一
 言而尽也一作壹 问丧祭之宗庙以鬼享之享作
 飨 大学尧舜帅天下以仁二帅字皆作率 昏义
卷五 第 10b 页 WYG0683-0796b.png
 祖庙既毁教于宗室于作于 射义是以诸侯君臣
 以作故
 其先误而后改者 学记教人不尽其材材误作才
  故人不耐无乐耐误作能皆即其误改之
 春秋左传 隐元年且告之悔且误作具 五年僖
 伯称疾不从疾误作侯 十年伐戴戴误作载 桓
 二年故封桓叔于曲沃故误作政 六年楚之羸羸
 误作嬴 以类命为象类误作德 闵二年从曰抚
卷五 第 11a 页 WYG0683-0796c.png
 军军误作国 僖三年公子友如齐涖盟涖误作泣
  四年归胙于公脱胙字 姬寘诸宫六日宫误作
 公 公杀其傅杜原□傅误作传 七年弗可改也
 已改误作故 十四年公怒止之止误作上 十五
 年辂秦伯辂误作辖 使郤乞告瑕吕饴甥且召之
 且误作国 二十五年昏而傅焉傅误作传 二十
 七年责无礼也责误作青 郤縠可縠误作榖 三
 十一年晋新得诸侯新误作亲 东傅于济傅误作
卷五 第 11b 页 WYG0683-0796d.png
 传 三十三年入险而脱入误作人 为从者之淹
 淹误作流 文元年王使毛伯卫来锡公命锡误作
 赐 享江芉芉误作芊 二年废六关关误作阙
 七年寘文公子焉焉误作曰 十二年太子以夫钟
 与郕邽来奔邽误作封 宣二年晋赵盾弑其君夷
 皋弑误作杀 二年晋侯伐郑及郔郔误作延 商
 纣暴虐纣误作讨 四年秋公如齐秋误作利 六
 年离卦误画作同人 八年杀诸绛市绛误作终
卷五 第 12a 页 WYG0683-0797a.png
 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间师误作帅 十五年吾获
 狄土土误作士 十七年盟于卷楚卷误作巷 郤
 子其或者欲已乱于齐乎乎误作平 十八年凡自
 虐其君曰弑虐上多一内字 成二年及齐师战于
 新筑师误作侯 且辟左右且误作旦 七年寻虫
 牢之盟虫误作蛊 十七年楚公子櫜师袭舒庸櫜
 误作橐 襄十年子蟜曰蟜误作矫 今伐其师今
 误作令 十四年士鞅反反误作及 十七年苟过
卷五 第 12b 页 WYG0683-0797b.png
 华臣之门必骋骋误作聘 十九年而视不可含含
 误作舍 所不嗣事于齐者事误作是 天子令德
 天误作夫 二十一年栾盈过于周过上多奔楚二
 字 二十三年邾畀我来奔畀误作卑 二十五年
 先夫当之矣夫误作天 井堙木刋堙误作烟 赋
 车兵徒卒甲楯之数卒误作兵 二十七年父子死
 余矣余误作馀 免馀复攻宁氏馀误作余 二十
 八年重丘之盟未可忘也忘误作志 使析归父告
卷五 第 13a 页 WYG0683-0797c.png
 晏平仲晏误作宴 文子使召之召误作君 庆氏
 之马善惊马误作焉 武王有乱臣十人脱臣字
 三十年蔡景侯为太子般娶于楚娶误作聚 单公
 子愆期期误作旗 驷带追之驷误作四 昭元年
 今武犹是心也今误作令 二年齐使上大夫送之
 送误作逆 三年少姜有宠而死姜误作齐 知而
 复从复误作弗 四年恃险与马马误作焉 五年
 娶于子尾氏娶误作聚 君若驩焉好逆使臣若误
卷五 第 13b 页 WYG0683-0797d.png
 作苦 九年无囿犹可囿误作宥 十三年隐太子
 之子庐归于蔡庐误作卢 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简
 上国之兵于宗丘宗误作宋 二十年余不忍其诟
 诟误作询 取人于萑苻之泽苻误作符 二十一
 年心是以感感实生疾感误作咸 二十五年士平
 出奔楚士误作氏 边卬为大司徒卬误作印 二
 十五年季公鸟生申申误作甲 二十七年入于堀
 室堀误作 定元年荣驾鹅驾误作驾 三年及
卷五 第 14a 页 WYG0683-0798a.png
 邾子盟于拔拔误作技 八年子姑使溷代子代误
 作伐 十年驷赤谓侯犯曰赤误作亦 哀四年盗
 杀蔡侯申杀误作弑 蔡昭侯将如吴蔡误作葬
 十六年与晋人谋袭郑晋误作为 二十三年有不
 腆先人之产马马误作焉 二十六年四方其训之
 训误作顺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宣二年以视诸朝视作
 示 哀十六年此事克则为卿事下有也字
卷五 第 14b 页 WYG0683-0798b.png
 其续添者 昭二十二年辛丑伐京毁其西南下添
 子朝奔郊四字
 春秋公羊传 隐元年何以名字也字上多一不字
  二年妇人谓嫁曰归嫁误作稼 三年曷为或言
 崩或言薨脱上一或字 生毋相见死毋相哭毋字
 并误作母死毋误作母死 六年吾与郑人末有成
 也末误作未下同 十年宋人蔡人卫人伐载载误
 作戴 桓二年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脱一有字 隐
卷五 第 15a 页 WYG0683-0798c.png
 贤而桓贼也贼误作贱 庄十九年此其言遂何脱
 其字 二十五年求乎阴之道也阴误作隐 三十
 二年狄伐邢邢误作刑 僖四年南夷与北狄交误
 作北夷 六年此其言围何围下多一者字 二十
 六年乞师者何脱师字 三十年归恶乎元咺也乎
 误作于 三十三年百里子与蹇叔子百误作伯
 文四年其谓之逆妇姜于齐何何误作河 宣十五
 年然后归尔尔误作耳 成十五年成公幼幼误作
卷五 第 15b 页 WYG0683-0798d.png
 忧 臧宣叔者相也叔误作公 襄十四年季孙宿
 会晋士丐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娄人
 于戚邾娄人脱人字 十七年春王二月二误作三
  十九年为其骄蹇为误作或 二十九年许人子
 者必使子也人下脱子字 昭九年其言陈火何脱
 陈字 定元年立炀宫宫误作公 四年夷狄也而
 忧中国而误作其 哀四年盗杀蔡侯申杀误作弑
  六年齐国夏及高张来奔高上多一齐字 十四
卷五 第 16a 页 WYG0683-0799a.png
 年颜渊死子曰子上多一孔字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隐四年隐公曰否作隐
 曰吾否 桓六年简车徒也徒作马 淫乎蔡乎作
 于 十一年祭仲者何郑相也相上有之字 文六
 年何以谓之天无是月非常月也是月下更有是月
 二字 宣六年此非弑君而何而作如 十年未绝
 于我也于作于 十二年是以君子笃于礼而薄于
 利下于作于 成二年得一贬焉尔一作壹 襄十
卷五 第 16b 页 WYG0683-0799b.png
 二年春王正月正作三 二十九年尔杀吾君杀作
 弑 三十一年于是负孝公之周愬天子愬作诉
 十四年有麇而角者麇作麇
 其先误而后改者 桓二年此其目言之何目误作
 月 闵元年盍弑之矣使弑子般弑并误作杀 僖
 十三年葬陈宣公宣误作桓 成二年及齐侯战于
 鞍侯误作师 昭二十五年庆子免君于大难矣脱
 矣字皆即其误改之
卷五 第 17a 页 WYG0683-0799c.png
 春秋榖梁传 隐元年父者何傅也傅误作传 四
 年弑而代之也代误作伐 九年所侠也侠误作挟
  庄七年则是雨说也雨误作两下同 僖五年天
 子世子世天下也误作士子 二十二年春秋三十
 有四战脱有字 二十八年晋侯齐师宋师秦师误
 作齐侯 文二年内大夫可以会外诸侯脱外字
 三年王子虎卒误作壬子 宣八年以讥乎宣也讥
 误作饥 襄元年晋侯使荀罃来聘罃误作婴二年
卷五 第 17b 页 WYG0683-0799d.png
 三年同 三年诸侯始失正矣正误作王 六年立
 异姓以莅祭祀立上多一非字 哀元年此该之变
 而道之也该误作郊 六年入者内弗受也弗误作
 不下同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僖十七年桓公尝有存
 亡继绝之功脱公字 文六年处父主境上事事上
 多一之字 成五年帅群臣而哭之前作率后作帅
 其先误而后改者甚多不具载
卷五 第 18a 页 WYG0683-0800a.png
 论语 赐也尔爱其羊尔误作女 不知其仁仁误
 作人 子使漆雕开仕雕误作彫 再斯可矣斯误
 作思 三人行三上多一我字 必有我师焉有误
 作得 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有误作子 告夫三子
 三上多一二字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脱之字 无
 求生以害仁仁误作人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脱之
 字 称诸异邦曰诸误作谓 何德之衰衰下多一
 也字
卷五 第 18b 页 WYG0683-0800b.png
 其与今文不同而两通者 女得人焉尔乎尔作耳
  人洁已以进洁作絜
 其先脱而后添注者 阳货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
 仁
 尔雅 替戾底废误作底厎 翿纛也翿误作翢
 皇华也误作华皇 赫兮咺兮咺误作烜 是刈是
 濩濩误作穫 木谓之虡木误作本 何鼓谓之牵
 牛何误作河 泽乌误作薞 莩麻母莩误作
卷五 第 19a 页 WYG0683-0800c.png
 茡 檴橐含檴误作攫 柷州木柷误作祝 鱼尾
 谓之丙尾上添一之字 燕白脰鸟鸟误作乌 杨
 鸟白鷢杨鸟误作鸉 鸢鸟丑鸟误作乌 鸟鹊丑
 鸟误作乌 𪊨大𪊨误作大麇
 凡经中二十字皆作廿三十字皆作卅按古诗之文
 多是四言如于三十里三十维物皆四言也则当为
 三十字史记秦始皇刻石如廿有六年维廿九年卅
 有七年则当为廿字卅字今改经文而为廿卅字非
卷五 第 19b 页 WYG0683-0800d.png
 矣
 凡经中虎字皆缺末笔作虎虓号虩饕滮篪褫字皆
 同避太祖讳 渊字皆缺笔作□姻亦作□避高祖
 讳 世字皆缺笔作世泄作泄绁作绁弃作弃勚作
 □叶作□渫□□□□□皆改从云 民字皆缺
 笔作□氓作氓岷作㞴坻昏缗痻珉□□蚊皆改从
 氏避太宗讳 亨字皆作亨避肃宗讳 豫字皆缺
 笔作豫避代宗讳 适字皆缺笔作适避德宗讳
卷五 第 20a 页 WYG0683-0801a.png
 诵字皆缺笔作诵避顺宗讳 纯字皆缺笔作□避
 宪宗讳 恒字皆缺笔作恒避穆宗讳 湛字皆缺
 笔作□葚作□椹作□避敬宗讳 乃若高宗讳治
 中宗讳显睿宗讳旦玄宗讳隆基文宗讳涵皆不缺
 笔者礼天子事七庙自肃至敬七宗而高祖太宗创
 业之君不祧者也玄宗以上则祧庙也故不讳(册府/元龟)
 (宝历元年正月太常寺礼院上言玄宗/庙讳准故事祧迁后不当更讳制可)文宗则今上
 也古者卒哭乃讳故生不讳 左传文公宣公卷字
卷五 第 20b 页 WYG0683-0801b.png
 更滥恶而成城字皆缺末笔榖梁襄昭定哀四公卷
 仪礼士昏礼皆然此为朱梁所补刻考之宋刘从乂
 黎持二记但言韩建刘鄩移石而不言补刻(宋建隆/三年刘)
 (从乂修文宣王庙记言天祐甲子岁太尉许国公为/居守移太学并石经于此甲子岁昭宗迁雒之年许)
 (国公者韩建也元祐五年黎持新移石经记则云旧/在务本坊自天祐中韩建筑新城而石经委弃于野)
 (至朱梁时刘鄩守长安从幕吏尹玉羽之请辇入城/中置于此地即唐尚书省之西隅也今龙图吕公领)
 (漕陜右以其处洼下命徙置于府学之北墉而建亭/焉二说不同 朱彝尊曰尹玉羽者京兆长安人以)
 (孝行闻刘鄩辟为保大军节度推官历雍汴滑兖从/事仕后唐至光禄少卿晋高祖召之辞以老退归关)
卷五 第 21a 页 WYG0683-0801c.png
 (中尝著自然经五卷武库集五十卷其事散见于册/府元龟惜欧阳子不为立传而其书亦不传于世也)
 然成字缺笔其为梁讳无疑昔人固未尝遍读而博
 考也详见镇东军墙隍庙记下
 五经文字三卷凡一百六十部三千二百三十五字
 大历十一年国子司业张参以说文字林兼采汉石
 经著为定体按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曰大历
 中名儒张参为国子司业始详定五经书于论堂东
 西厢之壁辨齐鲁之音取其宜考古今之文取其正
卷五 第 21b 页 WYG0683-0801d.png
 由是诸生之师心曲学偏听臆说咸束而归于大同
 积六十载崩剥污蔑泯然不鲜今天子尚文章尊典
 籍国学上言遽赐千万时祭酒皞博士公肃(韦公/肃)
 以羡赢再新壁书惩前土涂不克以寿乃折坚木负
 墉而比之其制如版牍而高广其平如粉泽而絜滑
 背施阴关使众如一附离之际无迹而寻堂皇靓深
 两屋相照申命国子能通法书者分章揆日悬其业
 而缮写焉此文当作于太和年间自土涂而木版自
卷五 第 22a 页 WYG0683-0802a.png
 木版而石壁凡三易矣乃今石刻其末曰乾符三年
 孙毛诗博士自牧以家本重校勘定(当云毛诗博士/孙自牧于文乃)
 (顺/)七月十八日书刻字人鱼宗会其字别体与朱梁
 所刻相类而本文不然当是开成中所刻其中有磨
 改数字者意自牧所为也
 九经字样一卷凡七十六部四百二十一字国子监
 奏覆定石经字体官翰林待诏唐玄度状准太和七
 年十二月五日敕覆定九经字体者今所详覆多依
卷五 第 22b 页 WYG0683-0802b.png
 司业张参五经文字为准其旧字样岁月将久画点
 参差传写相承渐致乖误今并依字书参详改正诸
 经之中别有疑阙旧字样未载者古今体异隶变不
 同如总据说文即古体惊俗若依近代文字或传写
 乖讹今与校勘官同商较是非取其适中纂录为新
 加九经字样一卷请附于五经字样之末奉敕宜依
 开成二年八月十二日中书门下□
 册府元龟周太祖广顺三年六月尚书左丞兼判国
卷五 第 23a 页 WYG0683-0802c.png
 子监事田敏献印板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
 一百三十策奏曰臣等自长兴三年较勘雕印九经
 书籍经注繁多年代殊邈传写纰缪渐失根源臣守
 官胶庠职司较定旁求援据上备雕镌幸遇圣朝克
 终盛事播文德于有截传世教以无穷谨具陈进是
 此二书曾有印板而自宋以来学者不言之何也
梓州刺史冯宿碑 王起撰 柳公权正书并篆额
 今在西安府儒学其文后半已漫漶不辨年月其首
卷五 第 23b 页 WYG0683-0802d.png
 云开成元年十二月又云明年五月云
□公塔铭 李弘度撰 沙门建初行书 开成四年
五月
 今在西安府城南兴教寺
大遍觉法师玄奘塔铭 刘轲撰 沙门建初行书
开成四年五月
 今在西安府城南兴教寺
太尉李光颜碑 李程撰 郭虔正书 开成五年
卷五 第 24a 页 WYG0683-0803a.png
 今在榆次县
司直厅石幢 郑模撰 裴诸书 庚申年正月是开
成五年 续有会昌元年评事李(阙/)述一通
 今在西安府城内
寂照和上碑 段成式撰 僧无可正书 顾玄篆额
 开成六年正月
 今在咸阳县
赠太师崔陲碑 刘禹锡撰 柳公权正书 会昌元
卷五 第 24b 页 WYG0683-0803b.png
年五月
 今在偃师县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 裴休撰 柳公权正书并篆
额 会昌元年十二月
 今在西安府儒学碑阴有敕内庄宅使牒及比丘正
 言疏大中六年四月
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 崔铉撰 柳公权正
书 会昌三年
卷五 第 25a 页 WYG0683-0803c.png
 拓本
重藏舍利记 采师伦正书 会昌六年九月
 今在京师悯忠寺
 此初复佛寺之文
周公祠灵泉碑 崔珙奏 答诏 正书 大中二年
十一月
 今在岐山县周公庙
杜顺和尚行记 杜殷撰 董景仁草书 大中六年
卷五 第 25b 页 WYG0683-0803d.png
(阙/)
 今在西安府开佛寺
睿宗与司马鍊师书三通 玄宗与司马鍊师书一通
 五言诗一首 司马承祯状一通 批答 韩抗正
书 大中八年五月
 今在王屋山阳台观
圭峰定慧禅师傅法碑 裴休撰并书 正书 柳公
权篆额 大中九年十月
卷五 第 26a 页 WYG0683-0804a.png
 今在鄠县草堂寺
吏部题名石幢 大中十一年十一月
 今在西安府儒学按宋张舜民画墁录曰长安今府
 宇即唐尚书省也府院即吏部也府录厅前石幢即
 郎官题名石也不知何年移此
郑恒暨夫人崔氏墓志铭 秦贯撰 正书 大中十
二年十二月
 此即今世所传崔莺莺者也年七十六有子六人与
卷五 第 26b 页 WYG0683-0804b.png
 郑合葬此铭得之魏县土中足辨会真记之诬而志
 墓之功于是为不细矣
修文宣王庙记 贾防撰 温孔裕奏 中书门下牒
 正书 咸通十一年三月
 今在曲阜县庙中
修武安君白公庙记 正书 乾符五年十二月
 今在咸阳县
李克用题名 正书 中和五年二月
卷五 第 27a 页 WYG0683-0804c.png
 今在曲阳县北岳庙中
 其文曰河东节度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陇西郡王李克用以幽镇侵扰中山领蕃汉步骑五
 十万众亲来救援与易定司空同申祈祷翌日过常
 山问罪时中和五年二月廿一日克用记易定节度
 使检校司空王处存看题至三月十七日以幽州请
 就和断遂却班师再谒睟容兼申赛谢便取飞狐路
 却归河东克用重记其下小字云天会十二年七月
卷五 第 27b 页 WYG0683-0804d.png
 六日尚书都官员外郎知曲阳县事高君陈摹刋按
 旧唐书云时天子播越中原大乱幽州节度使李可
 举镇州节度使王镕以河朔三镇休戚事同惟易定
 二郡为朝廷所有乃同议攻处存以分其地又云幽
 镇两藩兵甲强盛易定于其间疲于侵寇赖与太原
 姻好每为之援即其事也又按宋沈括笔谈云岳祠
 在曲阳祠中多唐人故碑殿前一亭中有李克用题
 名则知此字乃当时所刻或毁于靖康之兵火而金
卷五 第 28a 页 WYG0683-0805a.png
 人重刻之今石也然克用将门之子何能工于笔法
 乃尔岂亦如宣和书谱谓后梁太祖批答贺表当是
 笔吏所书之类与
 朱彝尊曰文称中和五年二月者即光启元年考僖
 宗以是年二月至凤翔三月还京改元之诏犹未下
 也通鉴言克用遣将康君立救处存而题名则云领
 蕃汉步骑五十万众亲来救援与通鉴异又云至三
 月幽州请就和断遂班师取飞狐路却归河东则又
卷五 第 28b 页 WYG0683-0805b.png
 史所不及载者
重藏舍利记 正书 景福元年十二月
 今在京师悯忠寺
蜀先主庙碑 郭(阙/)撰 正书 乾宁四年
 今在涿州楼桑村庙中剥蚀其首行曰娄居道重修
济安侯庙记 李巨川撰 郭怀素正书 光化二年
四月
 在华州城隍庙内近日移之西安唐昭宗自华州还
卷五 第 29a 页 WYG0683-0805c.png
 京改华州为兴德府封少华山神为佑顺侯华州城
 隍神为济安侯此文多述韩建之功称太傅许国公
 而不名
 唐文粹录房邺少华山佑顺侯碑颂与此同时
 朱彝尊曰巨川为韩建掌书记撰许国公勤王录以
 媚建方昭宗幸华建请散殿后军诛李筠围诸王十
 六宅皆巨川教之后为朱全忠所杀新唐书附诸叛
 臣之列
卷五 第 29b 页 WYG0683-0805d.png
修文宣王庙院记 高讽撰并书 正书 天祐十五
年四月
 今在定州儒学碑称太师中书令北平王者王处直
 也按旧唐书处直传天佑元年加太保封太原王后
 仕伪梁封北平王检校太尉又按通鉴梁太祖开平
 四年镇定复称唐天祐年号今此天祐十五年为梁
 之贞明四年晋王已拔杨刘矣
重修法门寺塔庙记 薛昌序撰 王仁恭正书 天
卷五 第 30a 页 WYG0683-0806a.png
祐十九年二月
 今在凤翔府寺中
 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封岐王李茂贞为秦王今
 此碑天祐十九年建而其文已称秦王则在同光之
 前二年矣盖必茂贞所自称又史言茂贞奉天祐年
 号此碑之末亦书天祐十九年而篇中历述前事则
 并以天复纪年至天复二十年止亦与史不合
阳翟县侯褚亮碑 八分书 以下无年月
卷五 第 30b 页 WYG0683-0806b.png
 拓本半缺
北岳神庙之碑 郑子春撰 崔镮八分书 李逖篆

 今在曲阳县北岳庙中
 神字作□下从旦礼记郊特牲所以交于旦明之义
 也郑康成曰旦当为神篆字之误也庄子有旦宅而
 无情死亦读为神昔之传书者遗其上半因误为旦
 耳
卷五 第 31a 页 WYG0683-0806c.png
 毕卯乃是昴字省日作单卯巳异又加一点用为胎
 卵之卵岂古人卯卵通用欤金史有斜卯氏本并作
 卯而潞州五龙祠明昌癸丑祈晴碑有上党尉斜卯
 温玉竟作夕旁从阝与此碑毕□之卯同碑阴纪段
 使君德政崔镮撰并八分书
崔敦礼碑 于志宁撰 子立政正书
 今在醴泉县残缺
张阿难碑 正书
卷五 第 31b 页 WYG0683-0806d.png
 今在醴泉县残缺
姜遐碑 侄郕公晞撰并书 正书
 今在醴泉县残缺
安定郡王李光进碑 令狐楚撰 子季元行书
 今在榆次县
修北岳庙碑 刘端撰 王知新行草
 今在曲阳县庙中记王处直修庙事
重修柏谷寺记 李愚撰 正书
卷五 第 32a 页 WYG0683-0807a.png
 今在潞安府
盘山题名 大字正书
 蓟州西北三十里盘山上有李靖舞剑台李从简曾
 游十大字刻于石按册府元龟李从简文宗开成初
 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中丞将命北庭不能专对
 贬复州刺史意者其人乎
晋王墓二残碑 正书
 朱彝尊跋曰代州柏林寺东晋王李克用墓断碑二
卷五 第 32b 页 WYG0683-0807b.png
 其一曰唐故左龙武军统军检校司徒赠太保陇西
 李公神道之碑文曰公讳国昌字德兴今为陇西沙
 陀人伟姿容善骑射盖克用之父朱邪赤心也其一
 曰唐故使持节代州诸军事代州刺史李公神道之
 碑文曰公即太保之次子也其名克字仅存馀可识
 者有公前跃马弯弓及徐方等数字按史克用弟四
 人次曰克让为振武军校从讨王仙芝以功拜金吾
 卫将军宿卫京师赐第于亲仁坊自克用称兵云中
卷五 第 33a 页 WYG0683-0807c.png
 杀守将段文楚诏捕克让克让与仆十馀骑弯弧跃
 马突围出奔雁门与碑文合则为克让无疑但史载
 克让守潼关与黄巢兵战败匿南山佛寺中为寺僧
 所杀不言其为代州刺史又得归葬于代皆不可晓
 者当欧阳永叔时去五代甚近沙陀世次已不得详
 其为唐家人传谓太祖四弟皆不知其父母名号至
 国昌字德兴纪亦遗之是二碑永叔亦未之见也
净住寺文贤劫像铭 八分书
卷五 第 33b 页 WYG0683-0807d.png
 今在西安府残缺
虢国公主花台铭 申屠液撰 正书
 今在西安府南门内华塔寺
 梁
镇东军墙隍庙记 钱镠撰 开平二年岁在武辰
(月字上/下皆空)
 今在绍兴府卧龙山西冈上城隍庙中此碑以城为
 墙以戊为武按旧唐书哀帝纪天祐二年七月辛巳
卷五 第 34a 页 WYG0683-0808a.png
 敕全忠请铸河中晋绛诸县印县名内有城字并落
 下如密郑绛蒲例单名为文九月己巳敕武成王庙
 宜改为武明王十月癸丑敕改成德军曰武顺管内
 槁城县曰槁平信都曰尧都栾城曰栾氏阜城曰汉
 阜临城曰房子避全忠祖父名也(全忠祖/信父诚)十一月乙卯
 朔敕改潞州潞城县曰潞子黎城曰黎亭甲申敕改河
 南告成县曰阳邑蔡州襄城县曰苞孚同州韩城县
 曰韩元绛州翼城县曰浍川郓州郓城县曰万安慈
卷五 第 34b 页 WYG0683-0808b.png
 州文成县曰屈邑泽州晋城县曰高都阳城县曰濩
 泽安州应城县曰应阳洪州丰城县曰吴高又按五
 代史滑州唐故曰义成军以避梁王父讳故曰武顺
 又册府元龟开平元年五月甲午改城门郎为门局
 郎曾子固跋韩公井记襄州南楚故城有昭王井故
 城今谓之故墙即鄢也由梁太祖父名诚避之然则
 城者诚之嫌名也册府元龟言帝曾祖讳茂琳开平
 元年六月癸卯司天监上言请改日辰内戊字为武
卷五 第 35a 页 WYG0683-0808c.png
 从之然则戊者茂之嫌名也(容斋续笔谓戊类/成字故改之者非)然戊
 本音茂不知何以有武音而郑樵谓十辰十二日皆
 为假借甲本戈甲乙本鱼肠丙本鱼尾丁本虿尾戊
 本武已本几又不知其说何所本也又如后汉执金
 吾丞武荣碑云天降雄彦资才卓茂仰高钻坚允文
 允武则并茂字亦读为武其来久矣(唐白居易诗有/木名樱桃得地)
 (早滋茂与露去住/顾妒树赋为韵)
僧彦修草书 乾化(阙/)
卷五 第 35b 页 WYG0683-0808d.png
 今在西安府儒学
 后唐
李存进碑 吕梦奇撰 梁邕正书并篆额 同光二

 今在太原县
千峰禅院敕 明宗御书 天成元年
 今在泽州盘亭山末有玺曰书诏新铸之印
 余所见宋元碑升作升斗作㪷石作硕盖如数目之
卷五 第 36a 页 WYG0683-0809a.png
 借用壹贰等字务令笔画繁多以防改窜今按此敕
 已用㪷硕二字而水经注有五㪷米道又云长湖南
 有覆㪷山又旧唐书字多作㪷硕又韩文公河南令
 舍池台诗未许波澜量斗硕则诗中亦用之矣
 邓士望勘正刘漫塘文集云斗字古作豆俗误并为
 一字作㪷即杜诗秋雨叹亦然按汉书平帝纪民捕
 蝗诣吏以石㪷受钱已作㪷
 今浙西吴中人犹谓十斗为一石音石而北人读石
卷五 第 36b 页 WYG0683-0809b.png
 为担误也汉书蒯通传守儋石之禄注应邵曰齐人
 名小罂为儋受二斛后汉书宣秉郭丹吴祐皇甫规
 传并作担石注今江淮人谓一石为一担担音丁滥
 反史记货殖传酱千甔索隐曰音都甘反汉书作儋
 孟康曰儋石罂受一石一音都滥反扬子法言吾见
 儋石矣
冥福院牒 长兴四年九月
 今在泰安州冥福寺
卷五 第 37a 页 WYG0683-0809c.png
 此牒无押而每人各用一印两枢密使赵延寿范延
 光并见五代史准字与嵩山会善寺戒坛碑大历二
 年牒同
 晋
建雄节度使相里金碑 李象撰 成知训正书 天
福五年十月
 今在汾阳县小相里之北太师墓上五代史相里金
 传略同惟传云字奉金而此云字国宝传云赠太师
卷五 第 37b 页 WYG0683-0809d.png
 而此云赠太子太师又封西河郡开国侯而史遗之
 皆当以此碑为正也
 碑云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庭坚庭坚仕尧为大理官
 至殷末有理徵为殷伯其孙仲明逃纣之祸故去玉
 而称里氏至周时晋有大夫里克其妻同成氏携小
 子季连避地居于相城时人遂呼为相里氏相里武
 为汉御史相里览为前赵将军而庄子书言相里勤
 之弟子韩非子言有相里氏之墨作碑者不能引也
卷五 第 38a 页 WYG0683-0810a.png
 今汾阳有大相小相二村相里氏之后尚有数十家
 因考北齐寺碑题名多相里氏(史言武士彟娶相里/氏士彟并州文水人)
 (去此/不远)至今千有馀年而裔孙犹居于此不独晋俗淳
 朴而山谷之险犹足以自保故能累代不迁若山东
 河南则兵火之馀人民亡散欲求元时遗族已寥寥
 不可见矣(安邑县北三十/里亦有相里村)
驸马都尉史匡翰碑 陶榖撰 阎光远行书 天福
八年
卷五 第 38b 页 WYG0683-0810b.png
 今在太原县黄陵村
开化寺宝严阁记 苏禹圭撰 苏晓行书 开运二

 今在太原县蒙山寺内元人重刻
天龙寺千佛楼碑 李恽撰 刘守清行书 王廷誉
篆额 开运二年
 今在太原县
 朱彝尊曰碑称承钧为睿宗皇帝继元为英武皇帝
卷五 第 39a 页 WYG0683-0810c.png
 皆史所未及
 周
邢郡创修六曹轩宇记 僧应文撰 正书 显德元
年八月
 今在顺德府城西旧庄书不佳又多谬字
卫州刺史郭公屏盗碑 杜韡撰 孙崇望正书 显
德二年五月
 今在卫辉府治郭进为卫州刺史群盗屏迹世宗敕
卷五 第 39b 页 WYG0683-0810d.png
 右补阙杜韡序其事
龙泉禅院记 徐纶撰 王献可后序并书 正书
僧师试篆额 显德三年
 今在阳城县
 内述天祐十九年按此地本属梁此记乃追削梁号
 而称天祐者
中书侍郎景范碑 扈载撰 正书
 邹平县南五里有景相公墓通鉴后周显德元年七
卷五 第 40a 页 WYG0683-0811a.png
 月癸巳以枢密院直学士工部侍郎长山景范为中
 书侍郎同平章事此地唐时属长山也景氏之裔自
 洪武间有两举人今亦尚有诸生不能记其祖矣不
 知何年谬传为晋之景延广而邑志载之以后山东
 通志等书袭舛承讹无不以为延广墓后有令于此
 者谓延广在晋为误国之臣遂至笞其后人而毁其
 祠昔年邑之士大夫亦有考五代事而疑之者予至
 其邑有诸生二人来称景氏之孙请问其祖为谁予
卷五 第 40b 页 WYG0683-0811b.png
 乃取通鉴及五代史周世宗纪示之又示以景延广
 传曰延广字航川陜州人也其官为马步军都指挥
 使非此明矣(宋史昝居润传曰景/延广寓其族于雒)乃谢而去间一日
 往郊外视其墓碑其文为翰林学士朝议郎尚书水
 部员外郎知制诰柱国扈载撰(五代史扈载传官衔/同册府元龟载初为)
 (监察御史尝游相国寺僧院作赋留题于壁帝闻之/命黄门就其院录之以进俄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
 虽剥落者十之一二而其曰故中书侍郎平章事景
 公讳范字甚明白且生封上柱国晋阳县开国伯没
卷五 第 41a 页 WYG0683-0811c.png
 赠侍中而其文有曰我大周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建大功于汉室为北藩于魏郡又曰今皇帝嗣位登
 用旧臣又曰冬十一月薨于淄川郡之私第其末曰
 显德三年岁次丙辰十二月己未朔越十日戊辰因
 叹近代士人之不学以本邑之人书本邑之事而犹
 不可信以明白易见之碑而不之视以子孙而不识
 其先人推之天下郡邑之志如此者多矣
 又按通鉴显德二年八月丁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卷五 第 41b 页 WYG0683-0811d.png
 景范罢判三司寻以父丧罢政事今碑文有云以列
 卿归第悬车故乡嗟风树之忽惊诉昊天兮何极则
 是罢官归里而后遭父丧与史不同宋史张美传曰
 世宗即位时宰相景范判三司被疾世宗命美为右
 领军卫大将军权判三司或者以疾而罢罢而遭父
 丧乎
 王元美作李于鳞友人袭克懋妻景氏墓志铭亦以
 为延广之后虽本其家之行状然王李二公亦未尝
卷五 第 42a 页 WYG0683-0812a.png
 究心于史学也
 
 
 
 
 
 
 
卷五 第 42b 页 WYG0683-0812b.png
 
 
 
 
 
 
 
 金石文字记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