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石墨鐫華卷二明趙崡
  䟦四十三首
   唐刻石經攷
公元183年
漢靈帝光和六年刻石五經文于太學講堂初刻蔡邕熹平四年五官中郎將堂谿典議郎張訓韓説太史令單颺正定六經文字帝許之書丹刻石立于太學門外此再刻也魏正始中又立古篆𨽻三體石經古文科斗鳥跡體篆用史籒李斯胡母敬體𨽻用程邈體此三刻魏世宗神龜元年王彌劉曜入洛石經殘毁崔光之請補之四刻唐天寶中九經于長安禮記以月令爲首李林甫之請此五刻文宗時鄭覃經籍刓繆建言讐刋凖漢故事太和七年唐玄度覆定石經字體國子監立石九經論語孝經爾雅一百五十九卷字様四十卷開成二年告成六刻也又孟蜀亦刻九經之孟石經朱晦翁所引石經是此
公元1555年
六朝以前用分𨽻今石經正書多用歐虞書法知其爲唐人書矣禮記月令明皇純字諱尊憲宗又知其非天寶以前人書矣然則西安府石經唐文宗時石經也舊在務本韓建新城棄之于野梁時劉鄩尹玉翁請遷故唐尚書省西隅宋元祐中汲郡吕公始遷今學嘉靖乙卯地震石經倒損西安府學生員王堯惠等按舊文集其缺字别刻小石立于碑傍以便摹補又按唐書文宗朝石違棄師法不足觀然其用筆出衆不離歐虞禇薛法恐非今人所及惟王堯惠等補字大為紕繆華下東生文豸家有乙卯以前搨本庻幾稱善焉(右本喬景叔)
   唐晉祠之銘
得天下後太宗晉侯而為之銘晉侯者周唐叔後天下者也據碑髙祖起兵時會禱于晉侯之祠而以是報享太宗製文并書全法聖教序蘭亭縱横自如石理歴年多其鋩鎩之存者無幾
   唐李英公
陪塟昭陵碑文高宗製并書行神逸機流後半縱横自如良由文皇右軍墨蹟蘭亭之類極夥故其父子青宫萬機之暇一意模倣以至此也碑首御製御書四字大類禇登善余會至碑下見高大過房杜諸臣豈以陛下家事一言為是以報之耶
   唐萬年宫銘
萬年宫卽九成宫改名高宗幸而銘之書之也行草視英公碑尤為勁㧞
   唐萬年碑隂題名
碑隂奉勑中書門下見從文武三品以上學士并聽自書官名碑隂後列從官五十餘人長孫無忌李勣禇遂良軰皆與焉書名大小不倫然皆有法卽契苾賀蘭亦不草草一時之盛令人仰想其後武氏亂之而不復可觀
   唐景龍鐘銘
公元711年
景龍觀者中宗所作景雲二年睿宗為之鑄鐘製銘也字正書而稍兼篆𨽻竒偉可觀鐘今在西安府城鐘楼
   唐紀太山
玄宗御製書文詞雅馴而分𨽻遒逸婉潤最為得意之筆刻在太山髙崖字大六七寸石方三丈不易王戸部堯年彼中司理見餉一紙如獲明珠王元美云余嘗登㤗山轉天門見二里許穹崕造天銘書若鸞鳳翔舞于雲烟之表為之色飛惜其下三尺許為搨工惡寒篝火焚蝕遂闕百餘字云
   唐玄宗孝經
此碑四面蟠螭為首鑿嵌精工故非後世能開帝書法與太山銘同潤色史惟則老勁豐妍如泉吐鳳為海吞鯨非虚語也後有李齊古行書亦佳同勒諸臣名字字不草草至如行押數十字尤豪爽可喜乃知前代帝王留心翰墨如此
   唐昇仙太子
武曌滛横千古而亦假借柔翰天之生才于彼何其不靳也此文未必出后當是北門學士碑首昇仙太子之碑六大飛白書作鳥形亦佳飛白書乆不傳于世此其僅存者耳
   唐述聖
碑立乾陵今倒仆折為數段止存兩段耳據金石錄武后製中宗書字法遒健深得歐虞遺意中唐以后所辦也
   唐集右軍聖教序并記
此碑為百代書法模楷今時尤重搨者無虚日風骨鋩鎩俱無存者形似耳然其筆隱然可尋余曽見舊搨十數本獨長安田生為善今已為按察僉事劉公餘澤索去餘皆不及也余所收本乃二十年前物較之今搨猶勝真可寳惜王元美右軍真蹟禊帖不應行法大小勻整乃爾梵字所不小小展縮偏傍湊合所不免也又曰玄奘旣託之文皇懐仁又託之右軍以不朽其業即令達磨師見之不滿一笑
   唐三藏聖教序并記
公元653年
此以序與記分二碑慈恩寺塔下分東西兩龕置之風雨童牧不能是以能乆而不毁書法遒健用筆輕細后署永徽四年書似不及同州
   唐三藏聖教序并記
公元663年
此以序記并書一碑同州遒逸婉媚波佛處虬如鐵線后署龍朔三年書似勝慈恩
公元653年
右二王元美年代官品以為不合署名處疑皆後人益良是但元美未嘗關中不知二碑所在耳余又按玉海太宗聖教序髙宗太子又述記并勒碑慈恩寺浮圖永徽四年十月褚遂良書則大塔本似是真蹟同州反勝何也
   唐九成宫醴泉銘
歐書皇甫遒勁此碑婉潤允為正書第一碑已缺殘余曽見一舊搨已為貴人擕去浙中余所收乃二十年前物近復致得數紙其中縣令使石工鑿三十餘字則余本為難得矣宋趙子固率更化度醴泉楷法第一巋然獨存醴泉化度寺朱雀街今禾黍離離無復蘭若之迹不知碑亡在何時每至其地悵然乆之
   唐孔子廟堂碑
評者謂虞永興書如層臺緩步髙謝風塵又如行人妙選罕有失詞觀此碑果不虚賈躭相公云孔子廟堂碑青箱至寳今碑已經五代翻刻尚爾當時可知但碑已斷泐在西安府余嘗至其處見碑傍一片石視之則碑之破裂如此後人不復得見此書可勝慨哉
   唐集右軍殘碑
公元721年
此碑斷缺西安城隍中王生堯恵軰見之以語郡守舁置頖宫碑為大將軍呉文立弘福寺僧大雅集右軍余觀其筆法去聖教逺甚應是集字者不及懐仁而碑中有開元九年字疑又從聖教序諸刻中摹集非右軍真蹟
   唐昭仁寺
公元1103年
碑在長武縣朱子奢撰無書者姓氏余觀其筆大類廟堂廟堂豐逸此稍瘦勁廟堂五代重勒此伯施真蹟也歐公亦不言誰書鄭樵以為伯施都玄敬謂必有據而曹明仲歐陽通通書因諸碑殊與此不類舊唐書貞觀三年建義以来交兵處為隕身戎陳者各立一寺虞世南朱子奢等為之碑此破薛舉處也又本傳少孤母徐氏教以父書儀鳳中始知名貞觀三年儀鳯元年四十八年道因碑書在龍朔三年貞觀三年亦三十五年則此非通書甚而虞與朱同事其為虞書亡疑曹明仲又以虞恭公碑在宜祿廵檢司虞恭公温彦博陪塟昭陵正在醴泉宜祿廵檢司即今長武縣明仲盖誤以昭仁恭公耳且恭公碑亦是信本書非通也明仲之誤如此據其言者可謂無目
   唐少林寺
碑首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大分書出開元帝中刻太宗王世充時寺主軍民所謂御書即此也但其中世民二字渇筆草書填之餘皆正書不類文皇而開元帝以為御書賜額何也下方則裴懿公撰述寺之始末并書漼負文筆號霹靂手不以書名而此文殊不及書法秀勁得意處漸升伯施之堂矣
   唐北嶽廟
鄭子春撰崔鐶書鐶無書名此碑分𨽻遒逸直當韓蔡雁行而無樹碑年月攷其時張守珪幽州當在開元之末諸家無錄者何也
   唐玄元靈應頌碑
公元742年
中南樓觀宗聖尹喜宅也玄宗老子真容于此玉真公主為道士居于此故此碑述夢事以及玉真歸美唐室倉部郎中戴璇撰序户部郎中劉同昇撰頌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曽孫戴伋書書法分𨽻頗豐潤骨力乏耳稱曽孫然則碑云天寳元年不知追成頌序之日而稱乎抑亦當伋時乎伋官僕射而史不書無從
   唐宗聖觀碑
公元626年
此與前為一碑而刻其陽隂為唐刻此則為元翻刻按碑建于武徳九年歐陽詢撰序陳叔達撰銘為神堯尹喜作也分𨽻書無書者姓氏書法故自佳經翻刻其筆意耳王元美叔達黄門侍郎納言而此碑云侍中武德三年納言仍為侍中宰相表則叔達二年正兼納言九年十月坐事罷而傳遺之當以此碑為定
   唐房梁公玄齡碑
已泐僅存六百餘字褚河南正書結法與聖教序可寳舊唐書諱喬字玄齡碑曰諱玄齡字喬當是以字行后復以名為字耳新唐書從碑
   唐申公髙士㢘塋兆
公元844年
僅存三百餘字攷金石錄許敬宗趙模書碑稱公諱士㢘則公亦以字行房公名喬玄齡以字行而碑曰諱玄齡歐陽公嘗以為疑云新唐書房玄齡以髙公塋兆觀則果為字乎此似未見房公碑者趙模貞觀中書名嘗與諸葛貞臨蘭亭刻石者此書方整秀大類歐虞不全碑側題字數行亦半泐其一云㑹昌四年五月四日六代孫尚書左丞元裕拜(云云)塋所其一云六代孫正議大夫行給
事中上柱國渤海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戸賜紫金魚袋少逸(云云)謹附名題于碑側㑹昌四年五月十五日
唐史稱元裕少逸相代兄弟迭處禁中又曰㑹昌中少逸給事中然則此正兄弟相代時也而史不書少逸封爵且又不言二人士㢘後唐世重氏族豈其譜逸耶二人立朝亦非没没者非此幾令申公不得有其孫矣
   唐虞公温彦博
公元1111年
信本碑字皇甫九成差小而結法嚴不在二碑王元美曰如郭林宗標格清峻虚和近人攷温公卒貞觀十一年是時信本年已八十餘而楷法精妙如此虞伯施嘗謂信本紙筆豈亦齊老少耶惜碑已殘后世不復見耳
   唐中書令崔敦禮
此碑乆仆少傳于世余起而搨之有千餘于志寧撰文名氏尚存金石錄無書者姓氏書法方整圎健與王知敬李衛公碑如出一手當是知敬書金石略以為子立政書未知是否崔公先名元禮髙祖敦禮安上金石錄曰崔安禮
   唐祭酒孔頴達
公元648年
此碑于志寧不著書者名氏其書全習虞永興而結法稍踈自非中唐以後人所辦黄長睿亦云世傳永興書非也祭酒歿后永興十年乃學永興法者書也碑半没土中據集古錄已謂磨滅而摘其與史傳不同者傳字仲達碑字冲逺碑與魏鄭公同修隋書而傳不著傳又不著頴達卒時年壽碑字冲逺與修隋書事尚如新年壽字半泐隱隱可讀云貞觀二十二年六月十八日春秋七十有五然則公所有碑與今碑略同百年間豈無剥蝕之灾且昭陵諸碑多不可讀而孔公碑獨尚如此公有功于六經鬼神呵䕶之耶
   唐李衛公靖
碑下半磨上半完好金石録許敬宗王知敬知敬書在當時固自知名評者謂與房玄齡殷仲容伯仲余觀此碑遒美直是歐陽率更虞永興匹敵歐陽永叔謂碑云為安撫使云為撫慰使碑刑部尚書時行太子左衛率封衛國公時授濮州刺史酬其爵邑子孫承嗣后雖不行皆史宜書余考前二事誠如歐公但舊唐書傳有改封衛國公濮州刺史仍令代襲例竟不行等宋祁新唐書削之但曰改衛國公耳歐公正與宋公同何得云宜書不書也且舊史本名藥師碑與新史皆作字藥師公又有弟名客師豈先名藥師后改曰而以藥師為字耶
   唐褒公段志玄
公封褒國公時亦授金州刺史舊唐書新唐書亦削之何也且史云志玄偃師郢州刺史碑云散騎常侍益都縣開國公洪州都督八州諸軍事謚信公碑云志玄從破薛舉劉武周(云云)而史不書碑云謚忠
舊史同而新史曰壯肅其刺謬不合如此惜碑全者僅半尚未詳考至如碑書撰俱無名氏書法方整不無少遜崔安上李藥師碑然于正書中時作一筆分𨽻是六代遺習
   唐中書令馬周
此碑在大道墓前殘缺為甚存者僅四百餘字非篆額字存幾不知為馬今摩碑者多不額是一恨也據金石錄許敬宗殷仲容仲容名書此碑分𨽻有法雖存者少亦足以觀矣
   唐莒公唐儉
公元732年
此碑在昭陵東南最逺而地僻故傳者極少余至其下摹一紙真行輕圓秀勁卓然名家惜無姓氏攷舊史官立碑碑雖殘缺后有夫人河南元氏又有皇唐開元廿年等字或開元時建碑耶似不可
   唐太常卿薛收
此碑殘缺存者數十字耳碑額太常卿汾隂公據永徽間太常卿不書謚見史之佚者多也碑書法亦類王知敬趙模無名氏撰者據金石錄于志寧
   唐芮公豆盧寛
寛欽望祖也髙祖改其姓為盧氏永徽中復姓豆盧氏有子懐讓萬春公主又有子仁業即欽望父也史不為立傳但附見欽望傳中碑已殘泐數十無從考其始末碑額亡恙知為寛碑正書精健有法無名氏撰者據金石錄為李義甫
   唐薛公阿史那忠
碑泐其存者稍倍于豆盧寛碑亦以額識之而書法勁㧞永興河南間惜撰書俱無名氏可攷耳
   唐尚書張後胤
公元735年
碑額題故禮部尚書碑已殘其可讀者有云故金紫光祿大夫張胤有云二十三年散騎常侍出陪鸞輅有云第四子第六小師並早亡第五律師泗州司馬(云云)攷唐史儒學傳有張後胤即其人而碑曰張胤
豈字後胤舊史無字而新唐書曰字嗣宗然則後字衍耶碑書撰俱無姓氏書法精健是得河南支流開平原之門戸
   唐左監門將軍王君碑
公元626年
碑書勁健可錄額題左監門將軍王君而多泐其存者有云武徳九年内侍有云貞觀四年左監門將軍進爵為公有云尋加正議大夫内侍如故有云吐谷渾龍沙有云又出使吐蕃有云二十二年使持節(云云)其人盖䆠官而曽與李衛公同征吐谷渾者也碑缺其名而史亦不書當是唐初尚無觀軍容使之權耳
   唐將軍張阿難
碑書大似李衛公殘泐特甚中有云内汶江縣開國侯張阿難又有云銀青光祿大夫内侍汶江縣開國侯張又有云勇冠三軍掃定河汾等語其人盖䆠官而曰勇冠三軍得無溢美唐初開國䆠寺為公侯魚李之禍兆矣
   唐禇亮
遂良父也由陳入隋由隋入唐八十八卒碑已殘闕不可詳攷分𨽻與馬周碑如出一手疑亦殷仲容遂良能書仲容輩恐不得汙其父碑也
   唐姜遐斷碑
者謩之孫行本之子史但附兄簡傳云弟柔逺美姿容善敷奏則天時至左鷹揚衛將軍通事舎人内供奉寥寥數語亦不云名之子姜皎而撰書碑者乃簡之子晞代簡襲行本爵為郕國公者也書全法登善而結小弱碑上段已亡止有下一段棄墓側余摩而錄之按游景叔昭陵圖止有姜確確行本名史亦云行本陪葬昭陵而俱不及柔逺何也
   唐蘭陵公主
蘭陵公主太宗第十九女名淑字麗貞駙馬都尉慶州諸軍事使持節慶州刺史扶風竇懐悊太穆皇后孫銀青光禄大夫上柱國德素子也史書竇氏二十餘人德素名而公主傳但言悊為太穆皇后族子而已此碑亦可以備史之闕撰者㩀金石錄為李義甫無書者名姓方整勁㧞歐虞之流亞也
   唐涼國公主碑
蘇頲撰開元帝分書帝書潤色史惟則而此碑稍肥要之一變漢法者也公主名花莊史作華莊先封仙源薛稷子伯伯陽坐父嶺表再嫁温彦博孫曦史遺不書而碑諱不言伯陽
   唐許洛仁
洛仁附見許世緒傳末數語碑載甚詳但半泐不可正書極似隋賀若誼方整之而勁㧞則當逺遜平原
   唐乙速孤昭祐碑
昭祐名神慶本姓王氏太原五代祖顯魏驃騎大將軍賜姓乙速孤遂為京兆醴泉曽祖河州刺史和仁郡公祖益州都督父晟唐驃騎將軍代有顯人神慶高宗時太子右虞候副率檢校左領軍將軍上柱國卒史不立傳且不復姓王不可暁碑苗神客釋行滿書書亦勁健有法然不王知敬趙模諸人
   唐乙速孤行儼
行儼行儼神慶子也墓相去不十餘歩二碑并峙余皆摩之而因以知神慶尚有子行儼仕為右武衛將軍也碑為劉憲白羲分書書亦跳㧞宜居韓蔡之亞攷歐陽公有神慶碑而未見行儼且前五代五字甚明而公以為文或所見偶闕本耳
 
 
 
 
 
 
 
 
 
 
 
 
 石墨鐫華卷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