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683-00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名迹录卷五       明 朱圭 编
  杂刻
   快哉亭帖
轼顿首昨日快哉亭与数客饮至醉才归辱简不逮即
答为愧春生雪未计尊体起居佳胜新诗甚清刻病酒
不敢率易趁韵幸少宽限否因书见过如何如何不一
轼再拜忠玉提刑执事
卷五 第 1b 页 WYG0683-0078b.png
   拜石坛记
瑛素有石癖凡过废园坏宅见奇峰怪石辄徘徊顾恋
不忍舍去或有计求之不得者必图写其形似标诸草
堂壁间以为几格供后至元戊寅四月下浣访竺僧岩
叟于东城之庵庵即故宋周太尉宅断垣之外燕麦中
有假山在焉遂披蓁纳棘褰衣而登其上罗立诸峰已
为好事者挽载而去独有一石似壁而失其左股卧于
高梧之下有老坡题识觞咏之语易之以粟归而立之
卷五 第 2a 页 WYG0683-0078c.png
中庭左映右带无非松竹芭蕉枇杷之属多有书带草
耳石之挺挺拔拔如老坡独立于山林丘壑间愈见其
孤标雅致也瑛加之拂拭永为子孙珍玩明年奎章阁
鉴书博士丹丘柯敬仲下访见而奇之再拜题名而去
丹丘词翰鉴博有元之元章也于是砌石为坛字曰拜
石后三月而御史巴延达兼善来观嘉柯之逸遂为作
古篆拜石二字于坛又𨽻寒翠以美其所此石之名由
是愈重然皆未知所纪之详至正乙未之冬周履道秀
卷五 第 2b 页 WYG0683-0078d.png
才自梁鸿山携赠老坡手帖读之乃是答忠玉提刑快
哉亭饮后者上有贾秋壑私印其词与纪石甚肖尝记
大全集中有次王忠玉游虎丘诗有连日与王忠玉诸
公游西湖次韵诗有次刘景文答马忠玉诗盖当时有
两忠玉焉然莫知其孰是及考宋史元祐四年坡为翰
林学士兼知礼部以论事积当轴者恨故请外拜学士
龙图阁知杭州以避朝谤也瑛想老坡风流旷迈行千
里间有名山胜水岂不与友朋醉酒赋诗以佐其意乂
卷五 第 3a 页 WYG0683-0079a.png
考诸杂录忠玉乃王规夫侄孙先坡在维扬后坡渡江
老坡答其诗有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之句是则书
所寄者王忠玉无疑也然后知石乃维扬故物帖则王
忠玉家宝也吁石之在山不知其几千万年因坡之题
凿而出山者又不知其几百年帖之寿又非石比兵残
火燬展转流落人手者亦不知其几百年今一旦二美
并来抑神物有所会合耶吾玉山有所际遇耶又思丹
丘巴延不二十年皆仙去坡仙有灵岂不能于风清月
卷五 第 3b 页 WYG0683-0079b.png
白之夜挟二公同逍遥于此坛乎瑛亦岂不能摘古玩
酹一尊于此坛乎不因此石其能永传敬书此记俾伯
盛朱茂才刋于他石使后之览者知石与帖并拜石之
坛有所自来云至正丙申正月五日金粟道人顾阿瑛
书于玉山草堂
   奇石铭
厥色斯苍厥质斯刚元气胚浑阴阳互藏有巀高华倬
彼太行勿伏为虎勿起为羊说法点头扣之庚庚大苏
卷五 第 4a 页 WYG0683-0079c.png
之志海岳之狂异世同符拜为石兄永千万年镇兹玉
冈河南陆友仁制
   题拜石坛诗
眉山三苏宋儒宗长公矫矫人中龙南迁儋耳西赤壁
文章光燄超洪濛快哉之亭雪初霁领客登览山川雄
自云平生不解饮胡乃一举觥船空和诗宽限见真率
凿崖题石摩苍穹功名富贵一丘土断碑残素传无穷
吁嗟神物人所卫玉山合璧俄相逄奎章博士丹丘翁
卷五 第 4b 页 WYG0683-0079d.png
江南放逐惊秋风见之即下米芾拜二颠痴绝将无同
筑坛山中加爱护树以松桂连椅桐雨窗云户潩寒翠
朝阑暮槛开青红白野御史龙头客青年献赋蓬莱宫
戏将脱颖写𧒘匾新钗折股星流虹只今烽尘暗河岳
王侯第宅皆蒿蓬牙签玉轴映竹素好事独传吴顾雄
娄东朱圭铁作画字字玉屈蟠蝌虫嗟哉昔人今已矣
惨淡故国风烟中如何二子复嗜古策勋墨妙收奇功
我来拜石重太息苍苍古雪吹长松登坛绝叫浮大白
卷五 第 5a 页 WYG0683-0080a.png
酒酣目送飞孤鸿汝阳袁华
好事久伤无米颠清泉白石亦凄然快哉亭下坡仙友
拜到丹丘三百年拜石坛主顾阿瑛制
   金粟道人小像赞
谓其有意于荣进与咏歌弹琴诵古人之书谓其阔略
于世故与能扩先世之业昌大其门闾逍遥户庭名闻
京都忽自逸于尘氛之外驾扁舟于五湖性印朗月身
同太虚非欲会玄觉于一致而贯通于儒者耶倪瓒造
卷五 第 5b 页 WYG0683-0080b.png
戊戌八月法喜精舍北楼
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说向时豪侠处
五陵鞍马洛阳街顾阿瑛自题
   爽溪楼诗
殿阁连云接爽溪钟声远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事
报道风光在水西右唐宣宗避地所作周伯琦为僧克
新书
   戒石铭
卷五 第 6a 页 WYG0683-0080c.png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黄山谷书昆
山州知州史文彬重立
   天蓬赞
粤始天造孰形以隆范形一定天协于公维形匪形万
有不同帝所之圣其魁曰蓬作帝良能赋此异躬部以
丁甲雷听风从扶竖忠顺剔除妖凶辟翕阳阴和合雨
风斗应喉舌彗伏梧冲丹霏夹日紫氛流龙祝釐弟子
受法灵宫畀汝心印罔感不通太上弟子张天雨
卷五 第 6b 页 WYG0683-0080d.png
发香臧宫弟子杨维祯造吴睿书
   窦谏议阴德录跋
窦谏议种德之厚既身享富寿而又获五子俱显之报
由是观之天道福善其可诬乎文正范公悉录其事盖
为天下后世劝也今刻斯文以广其传使人人得览而
兴起为善之心亦世教之一助也元统二年岁次甲戌
春华阳思义识太原王时书濮阳吴睿篆额
   梅溪说
卷五 第 7a 页 WYG0683-0081a.png
梅溪者沈长卿自号也长卿因宦游自越而吴侨居甚
久不远数百里致书于予以其自号者求予为之说顷
予起于既老承乏词林年侵学落无能为役纳禄而退
五载于兹诸公贵人莫不上体朝廷闵其衰耄放令还
山之意未尝横加虐使迩轻薄小子伪为予文者所在
有之俗笔无知但喜其献䛕取媚而甘受其欺罔长卿
不察遂疑予尚未焚笔砚猥以此见驱役予年垂八帙
气息奄奄安能效三五少年东涂西抹为人作春妍乎
卷五 第 7b 页 WYG0683-0081b.png
虽然长卿之来意则已勤不可以不答也昔永嘉王公
龟龄自号梅溪王公状元及第历侍御史至太子詹事
为时名臣其文章事业海内之士无不敛衽心服先儒
朱子尤敬仰焉所撰梅溪集序称其光明正大疏畅洞
达求之古人惟丞相诸葛武侯工部杜先生尚书颜文
忠公侍郎韩文公参知政事范文正公五君子可以为
之比其高风盛烈逮今二百年犹凛凛也长卿翱翔于
仕途见其进未见其止俟他日至王公地位然后挂冠
卷五 第 8a 页 WYG0683-0081c.png
而归从容领略梅溪之上揽幽芳挹清流咏水部之诗
诵广平之赋而和以武夷之棹歌彼士大夫啧啧誇诩
曰彼亦一梅溪此亦一梅溪王公不得专美于前矣奚
必太早计而求予之说为王谢争墩古今佳话有为者
亦若是长卿勉之予之说止于此长卿或以为然则姑
附于卷末幸勿谓予前言戏之耳至正甲午八月朔旦
金粟山樵者黄潜撰封禺山樵吴睿书
   实际川禅师影堂逸事
卷五 第 8b 页 WYG0683-0081d.png
余观永怀重修记所谓行人道川者玉峰狄氏子始为
县之弓役闻东斋谦首座为道俗演法遂从之习坐因
上元郎官欲空其狱张灯纵市人游玩以罪囚系于狄
家狄谓囚曰汝曹欲入市观灯乎囚喜狄悉纵之囚竟
逃去明日闻于官尉怒笞之狄于杖下大悟去依永怀
剪发为头陀未几主僧遣之至江浒市木建诸天阁木
商问市木何为曰建法堂诸天阁商扣之玉峰有狄押
狱今在否狄笑曰我是也商罗拜之曰公我辈恩人也
卷五 第 9a 页 WYG0683-0082a.png
盖众商昔日群囚也商曰我当以建阁材木报公之德
一日送至公归勿言至期狄出视寺河左右皆巨木也
阁由是而成始者建阁之意中为井阑诸天环绕其上
下安宝华玉座为住持者升堂说法以表诸天之空中
拱听也阁成狄复依谦于东斋谦为改名曰道川且曰
汝旧呼狄三今名道川川即三也此去能竖起脊梁了
办个事其道如川之增若放倒依旧狄三矣川铭于心
建炎初道川游方至天封参蹒庵成禅师机锋投合庵
卷五 第 9b 页 WYG0683-0082b.png
印可之复因东斋道俗钦敬有以金刚般若经请问者
川为颂之今盛行于世阴兴间殿撰郑公乔年漕淮西
适无为军冶父虚席命川开法一香为蹒庵供冬至上
堂云群阴剥尽一阳生草木园林尽发萌惟有衲僧无
底盔依前盛饮又盛羹川号实际加泰普灯录载师为
僧出世因缘不载永怀建阁之事而建阁一段佳话予
闻之于觉斋王真人非妄传也予参合普灯与王真人
所传以为川禅师影堂逸事若入在记中词繁文夥只
卷五 第 10a 页 WYG0683-0082c.png
收为逸事则不失禅师建阁之功德也今岳云望禅师
一新梵宇岂非川禅师之再来也望乃灵𨼆普觉独孤
禅师之子予之犹子也至正九年己丑仲秋前玉几松
月道人正印书时年八十有二
   秘阁铭
秘阁铭右军书大舜琴一腕之力汝所任卢熊篆
   箫铭
截翠蛟于渤澥吹紫凤于崆峒起一绪之要妙宣八风
卷五 第 10b 页 WYG0683-0082d.png
于神宫东维叟制王时篆
   镜铭
资尔融明合礼颂美与厉惟其公毋物以室无垢以蒙
嗟尔之用唯有终郑东造吴睿书篆
   拄杖铭
九节杖得之娄江之上其日己未癸丑仲夏员丘岌嶪
兮云而在下噫我与尔俱变化倪瓒造卢熊篆
 名迹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