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991-064.png
受箓次第法信仪肆七
   初受道法信
银镮一双细纸一百张刀一口
笔两管朱砂一两墨一挺
青丝五两细席一领薪十束
米一硕二㪷绢一百二十尺
锦囊一(盛/箓)
   受四部禁气法信
大刀一口命米两硕四㪷
薪一百束绛纹七尺五寸
卷首 第 1b 页 0991-065.png
银镮一双白素四十尺
纸一百张墨一挺香十两
书刀一口朱砂二两
   受二十八宿及诸箓等法信
金龙六头银镮八枚
命缯年加一尺镇钱一千二百文
   受治职法信
米五㪷薪一束章纸一百张
笔两管墨一挺书刀一口
单衣一领黑帻一枚履一緉
卷首 第 2a 页 0991-066.png
饭贤二十四人
   受道德经法信
银镮一枚青丝一百二十尺
手巾布一丈五尺朱砂一两
刀子一口白绫五十尺
剌板十二片(长一尺一/寸阔五寸)锦囊一(盛/经)
   受紫虚箓法信
紫纹八十一尺五方䌽各四十尺
金镮五枚刀子一口香五斤
手巾五枚
卷首 第 2b 页 0991-067.png
   受洞神三皇法信
白绢四十尺金二两银二两
真丹二两米五㪷薪二束
手巾九枚刀子九口
黄素四十尺银镮一双
金镮六双绛纹四十尺
紫纹四十尺朱砂五两
碧线五两黄布八十一尺
黄纸一百张金刀子一口笔一管
净罂一枚盟盘一枚
卷首 第 3a 页 0991-068.png
东方青纹九尺南方绯纹三尺
西方白纹七尺北方皂纹五尺
中央黄纹一丈二尺席一领
金龙五枚香一斤
佩版二片(长一尺二寸阔五寸/外厚二分内厚二分)
版衣紫纹七尺青丝四条
朱蜡一两锦囊一(盛/箓)
   受灵宝真文法信
金钱二万四千(质二十/四气)朱砂一两
上金九两(上质/九天)五色纹缯各四十尺(请五老/上真)
卷首 第 3b 页 0991-069.png
本命纹缯二十四尺青纸十张
金镮二十四枚金龙九头(内三头各连/九剑投简用)
中盟龙一头镇龙五枚香二斤
青丝四条
神策杖一枚(长短等身八节元空一左/一右穿作五孔以根为头)
杖中五色符各方二寸
杖衣绛纹盛杖足(馀五/尺)
版衣绛纹(长一丈/三尺)
佩版三片(长一尺二寸外厚三分/阔二寸四分内厚二分)
谒版一十五杖(各长一尺二寸/关一寸二分)朱蜡一两
卷首 第 4a 页 0991-070.png
   受五符法信
金镮三双手巾一枚长五尺
绢三疋银二两镜五面(九寸/者)
五方䌽各一疋佩版二片(大小与/三皇同)
版衣绛纹七尺青丝线四条朱蜡一两
   受上清法信
上金九两明镜五面
青罗九十尺绛纹四十尺
白纹四十尺黄纹四十尺
青纹四十尺紫纹四十尺
卷首 第 4b 页 0991-071.png
本命纹缯随年加一尺绯罗巾五尺
香炉五枚香合五具香案五具
大席五领青丝绳九尺
金镮十四枚镇龙三枚玉龙三枚
玉鱼三枚玉人四枚金人四枚
金鱼三枚绢五疋朱砂一两
佩版二片版衣碧纹七尺
朱蜡一两青丝线四条
谒版十七片投版三片
   受毕仙劵法信
卷首 第 5a 页 0991-072.png
金镮三双上金九两明镜五面
香一斤五方䌽各一疋
本命纹缯年加一尺笔一管
刀子一口手巾一枚墨一挺
米一硕二㪷薪十束席五领
细纸一百张绢五疋
金童仆一人五尺五寸
   受法职位次第
正一法位
清信道士
卷首 第 5b 页 0991-073.png
十戒弟子
箓生弟子
正一盟威弟子
系天师某治太上中气左右某气正一盟威
弟子
正一盟威弟子三五步纲元命真人
   受七星箓
北斗七元真人
   受都功版劵
门下大都功
卷首 第 6a 页 0991-074.png
   受道德法位
金钮弟子
太上高玄法师某岳先生
太玄都太上三宝弟子
   受洞神法位
洞渊神咒九天法师小兆真人(又称洞渊神/咒大宗三昧)
 (法师小/兆真人)
洞神弟子
洞神太一金刚毕劵弟子
   受升玄法位
卷首 第 6b 页 0991-075.png
灵宝升玄内教法师
   受洞玄法位
灵宝弟子
洞玄弟子
太上灵宝无上洞玄弟子某岳先生(女曰/仙姫)
   受五符法位
洞神三皇内景弟子
太上灵宝无上洞神弟子
   受河图法位
太玄河图宝箓九官真人
卷首 第 7a 页 0991-076.png
   受洞真法位
上清弟子
上清大洞弟子
上清大洞三景弟子某岳真人
   受毕道法位
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某真人
   用印法
封真文策上用元始印下用五老印皆字首
向外
封杖上用元始之章印下用五老之章印
卷首 第 7b 页 0991-077.png
封三皇版以九老仙都印(紫/衣)上下并同以印
向外(后/同)
封五符策以三天太上印(绯/衣)
封上清策以十回之印(碧/衣)
   命系气籍
正月二月生命系九气天君青天领籍
四月五月生命系三气天君丹天领籍(一云/赤天)
七月八月生命系七气天君素天领籍
十月十一月生命系五气天君玄天领籍(一云/黑天)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生命系一气天君黄
卷首 第 8a 页 0991-078.png
天领籍(一云梵/气天君)
八景内音云某于某气天者
正月二月受法于九气天中
四月五月受法于三气天中
七月八月受法于七气天中
十月十一月受法于五气天中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生受法于一气天中
 一云梵气天中
寅卯生人青帝领籍
巳午生人赤帝领籍
卷首 第 8b 页 0991-079.png
申酉生人白帝领籍
亥子生人黑帝领籍
辰戌丑未生人黄帝领籍
   金刚童子箓中召气
正月生东上夷平气长生气君召
二月生中夷素饕气君召
三月生九夷下元历气君召
四月生南八蛮上元素历生气君召
五月生中元三阳观机沥气君召
六月生下元历度三阳乐生君召
卷首 第 9a 页 0991-080.png
七月生西上戎上仙真明君召
八月生中戎中仙真神气君召
九月生下戎下仙真阳气君召
十月生北上狄和明气君召
十一月生北中狄练仙气君召
十二月生北下狄练神真文气君召
 右巳上如不知生月即男从正月女从十
 月为定
寅卯生人青帝东岳太山命系九气天东斗
 领籍
卷首 第 9b 页 0991-081.png
巳千生人赤帝南岳衡山命系三气天南十
 领籍
申酉生人白帝西岳华山命系七气天西斗
 领籍
亥子生人黑帝北岳恒山命系五气天北斗
 领籍
辰戌丑未生人黄帝中岳嵩高山命系一气
 天中斗领籍
正月生人四月胎丹天降真
二月生人五月胎丹天降真
卷首 第 10a 页 0991-082.png
三月生人六月胎黄天降真
四月生人七月胎素天降真
五月生人八月胎素天降真
六月生人九月胎黄天降真
七月生人十月胎玄天降真
八月生人十一月胎玄天降真
九月生人十二月胎黄天降真
十月生人正月胎青天降真
十一月生人二月胎青天降真
十二月生人三月胎黄天降真
卷首 第 10b 页 0991-083.png
   星属
子生人属第一阳明星
丑亥生人属第二阴精星
寅戌生人属第三真人星
卯酉生人属第四玄冥星
辰申生人属第五丹元星
巳未生人属第六北极星
午生人属第七天关星
正月二月生青天度气统真
四月五月生赤天度气统真
卷首 第 11a 页 0991-084.png
七月八月生素天度气统真
十月十一月生玄天度气统真
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生黄天度气统真
 右巳上填八景紫虚箓及紫虚表并同用
   仙召
正月生被微清气君召
二月生被玉理通气君召
三月生被中玄曜气君召
四月生被下玄微明化气君召
五月生被左官历气君召
卷首 第 11b 页 0991-085.png
六月生被中官左历气君召
七月生被左官历气君召
八月生被中夷化气君召
九月生被中辟万道气君召
十月生被上始明历气君召
十一月生被上始明历气君召
十二月生被始明道气君召
 右件召与金刚童子箓通用
   灵召
正月生被东上夷君召
卷首 第 12a 页 0991-086.png
二月生被东中夷君召
三月生被东下夷君召
四月生被南上蛮君召
五月生被南中蛮君召
六月生被南下蛮君召
七月生被西上戎君召
八月生被西中戎君召
九月生被西下戎君召
十月生被北上狄君召
十一月生被北中狄君召
卷首 第 12b 页 0991-087.png
十二月生被北下狄君召
  右件召气诸治并同用
   上清谒版文(十七片/长一尺)
郁单无量天玉郎门下
禅善无量寿天玉郎门下
梵监须延天玉郎门下
寂然兜术天玉郎门下
波罗尼蜜下骄乐天玉郎门下
化应声天玉郎门下
梵宝天玉郎门下
卷首 第 13a 页 0991-088.png
梵摩迦夷天玉郎门下
波𥠖答和天玉郎门下
南岳上真紫虚元君魏夫人门下
玄师杨真人门下
侍帝宸许先生门下
太极真人徐法师门下
太上玄一第一真人门下
太上玄一第二真人门下
太上玄一第三真人门下
太上正一真人三天法师门下
卷首 第 13b 页 0991-089.png
   真文谒版(十五/片)
东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东乡诸灵官座下
洞神弟子某乙稽首再拜谒(巳后十方并/五真人准此)
   道德剌版文(十二片/九行界)
某府某县某观正一弟子某乙年若干岁
  请受老子道德经
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奉行三洞法师臣
某乙稽首再拜白剌
 右牒府县宫观年名所请经法具如前件
 明日卯时付授谨以今时先白版剌请某
卷首 第 14a 页 0991-090.png
 官兵马至时监临臣某乙稽首再拜
白剌诣
 太岁某月某朔某日臣姓某府县观今于
 某处宫观中白剌
某官门下某官如后
天官地官水官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司
命司录司非司危
   诸治名目
阳平治左平气金鹿堂治右平气木
鹤鸣治左长气金漓沅治右长气土
卷首 第 14b 页 0991-091.png
葛瑰治左都领气火更除治右都领气水
秦中治左领神气水真多治右领神气金
 右八治上品无上治
昌利治左都监气土𨽻上治右都监气土
涌泉治左监神气木具山治右监神气金
稠粳治左监察气水本竹治右监察气木
蒙秦治左领功气火平盖治右领功气土
 右八治中品玄老治
云台治左监功气火浕口治右监功气木
后城治左都气土公慕治右都气金
卷首 第 15a 页 0991-092.png
平刚治左贡气水主簿治右贡气金
玉局治左察气水北邙治右察气土
 右八治下品太上治
   三师五保名讳形状居观方所次第
经云非师不度非师不仙又云先存三师然
后行道凡欲读经讲诵行道烧香入室登坛
皆先礼师存念次当起愿开度九祖及以巳
身此法不遵真灵不降礼师须知方所存念
则审识形容受道之时师当指授故自正一
巳上至乎洞真参受三师名讳形状住观方
卷首 第 15b 页 0991-093.png
所具列如左
   三师讳
大明某年某岁某月某朔某日某子某州某
县某乡某里某观正一盟威弟子系天师某
治太上中气某气正一盟威弟子三五步纲
元命真人北斗七元真人门下大都功金钮
弟子太上高玄法师某先生太玄都太上三
宝弟子洞渊神咒九天法师小兆真人洞神
弟子洞神太一金刚毕劵弟子灵宝升玄内
教法师灵宝弟子洞玄弟子太上灵宝无上
卷首 第 16a 页 0991-094.png
洞玄弟子某岳先生洞神三皇内景弟子太
上灵宝无上洞神弟子太玄河图宝箓九宫
真人上清弟子上清大洞弟子上清大洞三
景弟子某岳真人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
某岳真人姓名年若千岁本命某子某月生
今于本府县某观中奉受正一及三洞经法
请三师名讳如左
度师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名年若干岁次
形赤
籍师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讳年若干岁次
卷首 第 16b 页 0991-095.png
形赤唐色少有髭
经师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讳年七十二次
黄白色
   临坛三师名讳
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名
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名
上清玄都大洞法师姓名
   五保师名讳
上清大洞三景弟子姓名
上清大洞三景弟子姓名
卷首 第 17a 页 0991-096.png
上清太洞三景弟子姓名
上清太洞三景弟子姓名
上清大洞三景弟子姓名
 右三师五保皆是师之同学高德亲知或
 上足弟子后彦英才同为署辟更相奖劝
 敬之如师号曰三师奉献巾刀以其拂拭
 尘垢断割缠缚解释烦恼之罗破除障滞
 之网义存解脱逍遥净明浅识末学忽叨
 此箓云弟子某甲谨依师法受三师名讳
 如前终身存念不敢违犯违者七祖同受
卷首 第 17b 页 0991-097.png
 风刀稽首再拜
凡写师讳经籍度师等皆领具所属州县观
年姓名形状法位临坛三师五保不用年几
亦须具法位
上将军一人偏将军一人中将军一人
 右男女受取此三将军男则取左女则取
 右常例也
   填三将军箓中君召
子生中玄三气君召丑生下玄三气君召
寅生泰始三气君召卯生上始三气君召
卷首 第 18a 页 0991-098.png
辰生中始三气君召已生下始三气君召
午生泰元三气君召未生上元三气君召
申生中元三气君召酉生下元三气君召
戍生泰玄三气君召亥生上玄三气君召
 右三将军箓随人所属召十二月生召同
 此用之
   上清儭版文(五行/界)
大明某年太岁某甲某月某朔某日某甲某
处某观道士某乙年若干岁谨拜受
蓬莱高上真书玄成青天上皇昔以传𡩋封
卷首 第 18b 页 0991-099.png
佩此真策横行江河四海群龙卫从水精震
伏一名蓬莱太玄之札一名九流真书北陵
丈人以授马皇致龙来乘而升天
   三皇儭版文(五行/界)
大明某年太岁某甲某月某朔某日某甲某
处某观道士某乙年若干岁今奉受
太上本文三皇符传以劾召万神某为君游
行天下名山大川群灵司迎出入天门上谒
真人如九老仙都符信
   五符儭版文(五行/界)
卷首 第 19a 页 0991-100.png
大明某年太岁某甲某月某朔某日某甲某
处某观道士某乙年若干岁今奉受
三天太上八威神策以召伏山精龙虎入山
林渡江海履刀兵疫毒千灾万害不得加某
乙身
   真文儭版文(师文有/符者是)
大明年月朔日某辰灵宝某帝真人某乙佩
元始上三天太上大道君制六天总八威策
文召天下神摄地束灵封山呼云制河上龙
承师某帝先生某君元始之章
卷首 第 19b 页 0991-101.png
   下版(弟子/文)
某府某州某县某观弟子某乙年若干岁某
月生太岁某子某月某朔某日某辰谨于某
气天中请
太上灵宝八威策文
天师治仪上
   十三世孙梁武陵王府参军张辩撰
   治名气
第一阳平治(主/金)
   上治角宿在蜀郡繁县
卷首 第 20a 页 0991-102.png
第二鹿堂治(主木)
  上治亢宿在蜀郡繁县
第三鹤鸣治(主金)
  上治氐宿在蜀郡临邛县
第四漓沅治(主土)
  上治房宿在蜀郡繁县
第五葛瑰治(主火)
  上治心宿在蜀郡繁县
第六更除治(主水)
  上治尾宿在广汉郡阳泉县
卷首 第 20b 页 0991-103.png
第七秦中治(主水)
  上治箕宿在广汉郡绵竹县
第八真多治(主金)
  上治斗宿在蜀郡新都县
 右上八品无上治
第一昌利治(主土)
  上治牛宿在广汉郡雒县
第二𨽻上治(主土)
  上治女宿在广汉郡阳泉县
第三涌泉治(主木)
卷首 第 21a 页 0991-104.png
  上治虚宿在广汉郡绵竹县
第四具山治(主金)
  上治危宿在犍为郡南安县
第五稠粳治(主水)
  上治室宿在犍为郡南安县
第六本竹治(主木)
  上治东壁宿在犍为郡南安县
第七蒙秦治(主火)
  上治奎宿在越巂郡都县
第八平盖治(主土)
卷首 第 21b 页 0991-105.png
  上治娄宿在犍为郡江阳县
 右中八品玄老治
第一云台治(主火)
  上治胃宿在巴西郡䦘中县
第二浕口治(主木)
  上治昴宿在汉中郡江阳县
第三后城治(主土)
  上治毕宿在汉中郡南郑县
第四公慕治(主金)
  上治觜宿在汉中郡南郑县
卷首 第 22a 页 0991-106.png
第五平冈治(主水)
  上治参宿在犍为郡南安县
第六主簿治(主金)
  上治东井宿在犍为郡𤏡道县
第七玉局治(主水)
  上治舆鬼宿在蜀郡成都县
第八北邙治(主土)
  上治柳宿在京兆府长安县
 右下八品太上治
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下二十四
卷首 第 22b 页 0991-107.png
治三八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
张道陵奉行布化受者上厨饭贤二十四人
左平气一阳平鹿堂右平气
左长气二鹤鸣漓沅右长气
左都领三葛瑰更除右都领
左领神四秦中真多右领神
左都监五昌利𨽻上右都监
左监神六涌泉具山右监神
左监察七稠粳本竹右监察
左领功八蒙秦平盖右领功
卷首 第 23a 页 0991-108.png
左监功九云台浕口右监功
左都气十后城公慕右都气
左贡气十一平冈主簿右贡气
左察气十二玉局北邱右察气
 右阴阳二十四气官祭酒位号同日付道
 陵(气唯二本宛同如上馀三本从长气以/去各各颠倒不可校理今定以宛同为)
  (是故加朱笔记识次第并各以次配治/于其下竟寻阴名属女阳号主男男则)
  (左平女则右平积旧相害斯传为元何/以覈诸出官仪云男女气二十四明男)
  (女共兹十二左右倍之为二十四耳事/㩀有所幸无疑难或云阳平得左平鹿)
  (堂得右平岂有男受鹿堂反无阴名女/佩阳平越任男号哉斯理决非其典他)
卷首 第 23b 页 0991-109.png
  (仿/此)
第一刚互治(主火)
  上治星宿在汉阳县界
第二白石治(主金)
  上治张宿在汉阳县界
第三钟茂治(主水)
  上治翼宿在涪口县界
第四具山治(主土)
  上治轸宿在广阳县界
天师以建安三年(太真科/云元年)正月七日出下四
卷首 第 24a 页 0991-110.png
治付嗣师嗣师付系师以备二十八宿受治
饭贤十八人(大真科云在外名别治在内名/备治足二十四备二十八也别)
  (治与三/八别也)
第一漓沅治(主金)配昌利治
第二利里治(主木)配𨽻上治
第三平公治(主水)配涌泉治
第四公慕治(主土)配稠粳治(公慕名同下/八第四泊)
第五天台治(主木)配本竹治
第六濑乡治(主水)配蒙秦治
第七樽领治(主水)配平盖治
卷首 第 24b 页 0991-111.png
第八代沅治(主金)配云台治
天师以建安元年十月五日日出时下八品
配治付嗣师嗣师传付系师受治饭贤十四
(一本云十四人一本云十二人一本无饭/贤若承前来云次而降十四数允十二恐)
  (误而四本并有石室无樽领无石堂太/真科亦无石堂而有樽领今定取樽领)
  (为是也寻斯并配中八而独阙具山越/及云台偏配其中以来可领阙一弥生)
  (其感焉而不见在郡县/疑逐配所在未详也)
第一峨嵋治(主金)在蜀郡
第二青城治(主水)在蜀郡
第三太华治(主木)在京兆长安(四本作木叶误也/太真科亦位太华)
卷首 第 25a 页 0991-112.png
第四黄金治(主木)在蜀郡曲阳县
第五慈毋治(主金)在成都郡
第六阿逢治(主火)
第七平都治(主水)在犍为郡
第八吉阳治(主土)在魏郡邺县
 右八品系师所立以建安三年十月五日
 布受治饭贤十二人(此名游治次第今与/太真科参同为定而)
  (仪或云吉阳第七/平都第八没为非)
左领诀一(峨嵋)右领诀
左宣威二(青城水)右宣威
卷首 第 25b 页 0991-113.png
左功平三(太华)右功平
左廉平四(黄金)右廉平
左行教五(慈母)右行教
左威仪六(阿逢火)右威仪
左承气七(平都)右承气
左建仪八(吉阳)右建仪
 右十六官祭酒系师所立(唯二本次第宛/同如上三本已)
  (复颠倒难详寻此官既系师所立还应/以配系师所布峨嵋等治今各注治于)
  (下竟若配治当用前都监以下气别当/用监功以下气可各复依次第配也)
都合四品四十四治(按治仪式从早至尊先/游治一次别治二次配)
卷首 第 26a 页 0991-114.png
  (治三次三八正治四次四品治也太真/科所列第一别治第二游治第三配治)
  (第四国治推科而言便是游治尊于别/治此非也何以知之游治系所主别天)
  (所付付以备宿春秋之义子不先父安/有孙立而尊手祖哉斯决非也定依戒)
  (释之旨毕游尊/别是真得矣)
功平职主天地气数与师并位统领诸治摄
知鬼职
   本命符
元始青帝真符东岳先生某乙年若干本命
某某月生
   元始青帝真符(青书赤地)
卷首 第 26b 页 0991-115.png




   元始赤帝真符(朱书黄地)




   元始黄帝真符(黄书白地)
卷首 第 27a 页 0991-116.png




   元始白帝真符(白书黑地)




   元始黑帝真符(黑书青地)
卷首 第 27b 页 0991-117.png



   腾天藉地符


   (腾天遁变符以/黄书青缯之上)(籍地解形符以/青书白素之上)


   三皇版符(黄地版衣/紫纹七尺)
卷首 第 28a 页 0991-118.png




   上清版符(黄地版衣碧文七尺)




   五符版符(白地版衣绛文尺七)
卷首 第 28b 页 0991-119.png




   真文版符(黄地版衣绛文一丈二尺)




    真文儭版符(黄地)
卷首 第 29a 页 0991-120.png




   策杖内符(朱地青符)




   黄地朱符
卷首 第 29b 页 0991-121.png




   白地黄符




   黑地白符
卷首 第 30a 页 0991-122.png




   青地黑书




受箓次第法信仪(终)
卷首 第 30b 页 0991-1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