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990-060.png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肆三
 前阙
张万福伏寻经旨人从虚无自然中来结形
抱识法天象地备舍万𩔖神明保卫贵不可
称尊亦叵匹而染习尘劳流浪生死不能自
悟天尊大慈善劝方便说经演戒开度天人
普使男女同登正道然气有清浊人有贤愚
故教有三乘形分万等法门渐顿盖有由矣
略说传授指要如左
戒目
卷首 第 1b 页 0990-061.png
 三归戒(此三戒者初起心入/道受令归依三宝也)
 五戒(此五戒者令除五欲修/五德持五戒出五浊也)
 八戒(此八戒者持八事以契八/神上二戒录生所受也)
 无上十戒(此十戒者在俗男女所/受断十恶行十善也)
 初真戒(此初真戒者新出家所/受谓始脱俗服入道也)
 七十二戒(此七十二戒者正一弟子/所受即仙灵录辈是也)
 百八十戒重律(此男官女官正一道士/所受老君授干𠮷者也)
 天尊十戒十四持身品(此清信弟子久/志局所受也)
 太清阴阳戒(此五千文/录弟子受)
 想尔二十七戒(此太上高玄/法师所受)
卷首 第 2a 页 0990-062.png
 洞神三洞要言五戒十三戒七百二十戒
 门(此三皇弟/子所受)
 百二十九戒(此升玄内教/弟子所受)
 闭塞六情戒(此灵宝初盟所受/即破自然劵也)
 智慧上品大戒(此灵宝中盟与/入帙经同所受)
 三元百八十戒(此灵宝大/盟所受)
 智慧观身三百大戒(此上清道/土所受)
元始天尊以开皇元年七月一日午时于西
那玉国郁察山浮罗之岳长桑林中授太上
道君智慧上品大戒法文天尊告太上道君
卷首 第 2b 页 0990-063.png
曰今当普宣通法音开悟群生为诸男女解
灾却患请福度命拔诸苦根使生者见道身
脱八难死者欢乐饮食天堂早生人中转轮
圣王修斋求道皆当一心请奉十戒谛受勿
忘专精默念洞思自然勿得杂想挠乱形神
天尊又曰夫欲安身治国使门户清贵天神
祐护地祇敬爱当修善功勤心斋戒广施法
门先人后身有惠于万物功普于一切功满
三千白日升天修善有馀天降云车弘道无
巳自致不死斯本行之上戒可不尊奉之乎
卷首 第 3a 页 0990-064.png
又智慧观身戒太微天帝曰我始学之时唯
知请经不知寻戒乃历劫生死不奉观身大
戒当何由得仙乎故道学当以戒律为先道
家之宗尊焉法应习诵上品大圣皆秘而不
书若有法而无戒犹欲涉海而无舟楫犹有
口而无舌何缘度兆身耶先须诵习不容懈
惰万福曰凡初入法门皆须持戒戒者防非
止恶进善登仙众行之门以之为键夫六情
染著五欲沈迷内浊乱心外昏秽境驰逐名
利耽滞色声动入恶源求乖贤域自非持戒
卷首 第 3b 页 0990-065.png
莫之能返故经云持戒制六情念道遣所欲
又云学道不修斋戒徒劳山林又云皆从斋
戒起累功结宿缘飞行淩太虚提携高上人
凡受戒皆须诣师伏受抄写诵习若兼经受
者则不须也
正一法目
 一将军箓十将军箓(此二件童/子所受)
 仙官七十五将军箓(阳主/男)
 灵官七十五将军箓(阴主女此二箓男女/合名仙灵百王十将)
 (军箓/也)
卷首 第 4a 页 0990-066.png
 九宫捍厄六害神符田部禁气
 都章卑九天破殗大小斩邪
 天灵赤官元命赤箓大小召箓
 九州社令九天兵符九天真符
 翻天倒地青甲赤甲
 赤丙无终八牒
 五牒八宿七星
 紫宫紫台三将军(此二十/四仲三)
 (十六箓举其大略馀一百/卷阶具有本经分不详备)
正一法文科戒品曰总统天地一切神鬼诛
卷首 第 4b 页 0990-067.png
伏邪魔斩灭妖精徵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
氛秽章奏慱驿通达神仙莫先乎正一矣
万福曰凡人未受正气皆被六天鬼神妖精
魍魉一切邪魔之所中害不能分解以自免
脱烦恼在身痛苦疾病妨于修道夭人年算
太上慈悲出法施化制伏强梁建神立号布
气徵灵消灭邪魔摧摄精魅使清浊殊贯人
鬼区分正已除邪一以统万而邪由正理万
自一宗故总录群灵同归真道也其天丁甲
卒仙官吏兵盖道一分灵凝神布气外光妙
卷首 第 5a 页 0990-068.png
用内发精明虚映既彰真官斯应可以神会
难用虑思凡诸经所明莫得详究矣
道德经目
 道德上下二卷河上公注上下二卷
 想尔注上下二卷大存图一卷
 传仪一卷朝仪一卷
 斋仪一卷(此太玄经所明/应受持修行)
 老君西升一卷妙真上下二卷
 内解二卷节解二卷
 高上传一卷无上真人传一卷
卷首 第 5b 页 0990-069.png
 紫虚箓一卷(此左仙公及金明/所说传授修行也)
太极左仙公道德经序诀云夫五千文宣道
德之源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天人之自然经
也老君以上皇元年正月十二日丙午太岁
丁卯下为周师到无极元年太岁癸丑五月
壬午去周以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度关以
二十八日授尹真人太上道德经其经十方
诸天人神仙鬼神所宗奉也道士郑思远曰
余师葛仙公受大极真人道德经教以口诀
云此经道之祖宗也诵咏万遍夷心注玄者
卷首 第 6a 页 0990-070.png
皆以升仙太上玉经隐注曰常能读五千文
万遍太上云龙下迎万遍毕未去者一月三
读之耳须云驾至便升仙也隐注又曰居家
学道当受五千文月朔半晦本命日八节日
日中夜半时各一遍读之耳志心奉行经上
妙事托形太阴之精天帝云车迎人身神不
经泰山三官地狱考罚之中也上生天堂天
帝之前下生人间俟王之家相好具足亦转
女为男结缘上清此经傅通群品无大无小
随志所求无有拘碍送死养生罄无不宜也
卷首 第 6b 页 0990-071.png
亦能安国宁人制伏边夷莫不顺道者也斯
经妙矣弗有尚焉
万福曰夫五千文盖三洞之精华一乘之奥
旨理身理国遣有归无言象莫诠寻绎难极
而百王楷式千劫不刋之文也故太极左右
宫得道诸仙及太玄都山圣真常研味道德
诵咏幽玄矣凡夫得之清斋千日诵之万遍
云龙下迎仙童侍卫万劫长存之术耳老君
授尹喜行之道成从老君化胡周游天下出
有入无变见自在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亦
卷首 第 7a 页 0990-072.png
为先师矣
三皇法目
 金刚童子箓普下版三一真讳
 三将军图九皇图三皇内文
 三皇大字
   洞神经十四卷(陶先生所/传十三卷)
灵宝经云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至上皇
元年出书时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经云
三皇者则三洞之尊神大有之祖气天皇主
气地皇主神人皇主生三合成德万物化焉
卷首 第 7b 页 0990-073.png
洞神三皇之经传训下世领化佐国扶助兆
人故天子得之凤凰下降祥瑞出见役使百
神无所不辟若入名山游行八极天下鬼神
无敢当之上士升仙
万福曰夫得道诸仙真圣虽超出凡界亦有
摄化职统主诸天地洞府山川召鬼役灵呼
云制两以活万姓也此文盖太上自然之章
神真之信神宝君所说化乎九仙三皇各受
一篇而天下大化因号之焉文字宛奥理事
精微具载经中卒难详备矣
卷首 第 8a 页 0990-074.png
灵宝法目
 自然劵中盟经四十七卷
 大盟真文八景内音
真文赤书经云元始洞玄灵宝赤书玉篇真
文生于元始之先空洞之中天地未根日月
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灵文晻暧乍存乍
亡二仪待之以分太阳待之以明灵图革运
玄象推迁乘机应会于是存焉天地得之而
分判三景得之而发光灵文郁秀洞映上清
发乎始青之天而色无定方支势曲折不可
卷首 第 8b 页 0990-075.png
寻详元始鍊之于洞阳之馆冶之于流火之
庭鲜其正文莹发光芒洞阳气赤故号赤书
灵图既焕万帝朝真飞空步虚旋行上宫烧
香散花口咏灵章是时天启十二玄瑞地发
二十四应上庆九天之灵奥赞三天之宝明
神风既鼓皇道咸畅元始登命太真按笔玉
妃拂筵铸金为简刻书玉篇五老掌录秘于
九天灵都之宫玉女典香太华执巾玉童侍
卫玉陛朝轩九天上书非鬼神所闻天宝之
以致浮地秘之以致安五帝掌之以得镇三
卷首 第 9a 页 0990-076.png
光乘之以高明上圣奉之以致真五岳从之
以得灵天子得之以致理国祚享之以太平
寔灵文之妙德乃天地之玄根威灵恢廓普
加无穷荡荡大化为神明之宗其量莫测巍
巍乎太空又云元始五老赤书玉篇出于空
洞自然之文于未有之中生天立地开化神
明上谓之灵施镇五岳安国长存下谓之宝
灵宝玄妙为万物之尊东方真文曰生神宝
真洞玄章南曰南云通天宝灵衿中曰宝劫
洞清九天灵书西曰金真宝明洞微篇北曰
卷首 第 9b 页 0990-077.png
元神生真宝明文五老玉篇皆空洞自然之
书秘于九天灵都紫微宫七宝玄台侍卫五
帝神官依玄科四万劫一出灵宝真文以赤
明开玄之始号曰空洞赤书景皇真文天地
分判天号之灵地号之宝故曰灵宝二十四
生经云上皇元年九月二日后圣李君出游
西河值元始天王李君稽首曰昔蒙训授天
书玉字二十四图虽得其文未究妙旨今遇
天尊愿垂成就于是天王口吐洞玄内观玉
符以授于君使清斋千日东向服符形神备
卷首 第 10a 页 0990-078.png
见自当洞达诸疑顿了李君稽首奉承教旨
具依天仪长斋千日东向服符八景神并见
身中金书玉字二十四图空中而明文彩光
鲜洞彻无穷赤明元年正月上寅一日午时
元始天尊于赤明天中南霍之丘丹灵洞宫
敷罗五色黄金为坛白银荐地七宝告灵传
度洞玄金书紫字玉文丹章自然灵图二十
四真三部景神天仙飞仙神仙地仙兵马乘
骑以受太上无极道君依威仪玄格明真科
文度人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宿有金名
卷首 第 10b 页 0990-079.png
列字诸天应仙之人大运之终当收文还上
大罗七宝玄台紫微宫中玉字上经曰天真
皇人曰天书玉字凝飞玄之气以成灵文合
八会以成音和五合而成章大运启期琳琅
自生神风虚奏韶响洞鸣焕乎诸天之上朗
耀太幽之中与龙汉而俱化披赤明于延康
二仪待之以判三景待之以分上圣乘之以
神五岳宝之以灵一切得之以生国祚享之
以安落落大范巍巍高尊奉之者长存宝之
者真降修之者神仙度死骸于长夜鍊生魂
卷首 第 11a 页 0990-080.png
于朱宫妙化之文出于自然混之不浊澄之
不清毁之不灭灭而复生高秀太虚万帝之
宗威灵恢廓难可名焉天真皇人曰度授诸
天内音自然玉字当依明真典格以朱书白
素上资七宝镇灵金缯效心拜黄缯章表告
诸天度文露文中坛三日三宿不遇风雨文
无飞扬合真以传天真皇人曰修飞仙之道
及灭度之法尸解隐化轮转生死随运逍遥
无拘太阴当朱书诸天玉字无量内音白素
佩身随文服御心不受秽五内清和六府恬
卷首 第 11b 页 0990-081.png
寂空碧无为八年洞达诸天坐见十方神真
交降体生玉光驰骋龙驾白日登晨玉章上
道四万劫一传随节服御百日诸天记录地
官削简八年神真自降体生王光洞达幽虚
坐睹自然死尸更生反胎还人转轮不灭生
死得仙轻泄漏慢身负河源风刀万劫终不
得仙明真旧格宜秘之焉
万福曰夫灵宝真文生于空洞之中元始之
先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
元始鍊之于洞阳之馆冶之于流火之庭鲜
卷首 第 12a 页 0990-082.png
其正文莹发光芒于是太真按笔玉妃拂筵
金童散花琼女扬烟五帝侍卫三界朝轩天
宝之以致浮地秘之以致安五岳享之而安
镇一人则之以太平保制劫运吐纳阴阳教
化一切仪范万天诸得道大圣众至真诸君
丈人莫不奉行灵宝诵咏其篇与天地而同
没共日月以俱悬大周天地近存我身勤修
之不死暂行之长年为天人之舟楫寔幽明
之福田其理宛奥莫得而言传之浩劫愚岂
知焉
卷首 第 12b 页 0990-083.png
   灵宝五符
太玄经曰天地万神皆六甲之部使也老君
行之长生度世坐致行厨隐形易体坐在立
亡出不择日行不择时尽监万神辟除疾病
踰江越海不避风波从天入渊虚无自然径
入昆崙不死之道上升太清登造紫微
万福曰夫阴阳者道之本寒暑生杀动静之
气也而清浮圆动明阳也浊沈方静暗阴也
阳不能独生待阴而成阴不能自成须阳以
生一消一息有虚有盈二气和合万象乃形
卷首 第 13a 页 0990-084.png
男东女西金白木青水流土止天动地宁上
下交泰变化百灵乾坤分判回转千精微妙
莫测阴阳遂呈甲乙曰干子丑为支以相配
合数成六焉干者日也阳之精称奇一三五
七九数也支者辰也阴之灵称偶二四六八
十数也阴阳翕辟万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
之者六甲也天不用六甲三景失伦地不用
六甲五岳崩摧天子不用六甲百官乖绪学
道不用六甲违其妙理六甲者一切之纲纪
也行得其道万邪皆伏鬼神为使故道士佩
卷首 第 13b 页 0990-085.png
之坐在立亡神仙不死逆知未来也
开元经云灵宝五符道之隐文结飞玄之气
自然成章字方一丈八角垂芒生于元始之
先空洞之中保制劫运使天长存梵气弥罗
万范开张十方巳得道一切诸神仙莫不佩
奉而得长存变化自在驱驭百神升入无形
与道合真矣
万福曰灵宝五符生天生地分化五行与气
混合吐纳百神乘运隐显劫劫长存轮转五
劫布气十天轩辕受之于天真皇人传之于
卷首 第 14a 页 0990-086.png
子孙夏禹得之于钟山秘之于洞庭吴王泄
之国祚不隆道士佩之道不离身神将气化
和理于心神道气一变化自然寿齐天地鍊
景入真没身不殆永劫独存功齐太虚德𡨋
自然轻泄毁诽罪延无穷保慎敬爱福常在
焉修行法则具之经文
   东西禁文
万福曰其符离合三皇文白羊公介君所受
制虎豹虫狼山川百精之鬼不敢为害故驭
虎撄蛇即其事也道士秘之焉
卷首 第 14b 页 0990-087.png
   五岳真形图
五岳真形图序云汉孝武帝好长生之道常
祈祀灵岳以求神仙元封元年正月甲子登
嵩高山起道宫帝斋七日祠讫乃还到四月
戊辰夜闲居东方朔董仲君在侧焉忽有一
女人著青衣非常丽也帝问何女女曰我墉
宫玉女为王母使从昆山来语帝闻子欲轻
四海寻道求生降尊王之位而屡祷山岳勤
哉有心仙道可教者百日清斋不交人事到
七月七日西王母当暂来也武帝下席跪诺
卷首 第 15a 页 0990-088.png
言讫女隐忽然失所帝于是登寻真之台斋
诫存道其四方之事权委于家宰焉到七月
七日乃肃除宫掖设座大殿以紫罗荐地燔
百和香张云锦帷燃九光微灯设蒲萄蜜为
客主之馔帝乃盛服立于阶下内外谥寂以
俟仙官到夜二唱后忽见天西南如白云起
郁郁直来径趣宫庭须臾转近闻云中有箫
鼓之声人马之响复半食顷王母至也群仙
数千光耀庭宇别有五十天仙皆身长一丈
王母上殿东向坐年可三十许脩短得中云
卷首 第 15b 页 0990-089.png
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武帝拜跪问寒
温毕立如也因呼帝坐王母自设厨非常丰
珍非地所有甘气绝殊帝不能名也帝见王
母巾器中有一小卷书盛以紫锦囊帝请问
此书王母示之五岳真形图也此乃三天太
上所出文秘禁重岂汝秽质所宜佩乎昔上
皇清虚元年三天太上道君下观六合瞻河
海短长察丘山高卑乃因山源之规矩睹河
岳之盘曲陵回阜转山高陇长周旋委蛇形
似书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名实之号画形于
卷首 第 16a 页 0990-090.png
玄台而出为灵真之信诸仙佩之皆如传章
道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群灵尊奉亲迎欣
子有心今以相与当深奉慎如事君父泄示
凡人必致祸考听四十年得传一人四十年
无其人听八十年顿二人耳授非其人是为
泄天道可传而不授是为闭天宝不计限而
妄授是为轻天老受而不敬是为慢天藻泄
闭轻慢四者延祸之车也泄则身死道路受
土形濡骸裂闭则盲聋于来生命凋枉于卒
殁轻则祸钟于父母诣玄都而考罚慢则暴
卷首 第 16b 页 0990-091.png
终而堕恶或恶疾于后世复有愈此罪者宗
断而族没同道谓之天亲同心谓之地爱传
授当相亲爱共均荣辱营心真一珍惜精液
共养和气气全神归必齐灵会如其不尔天
降汝厉此皆道之科禁不可不慎汝欲有所
授董仲君者以其人也即命传毕更取一图
王母手付帝帝再拜跪受王母曰三年更来
告汝道也帝既见王母乃信天下有神仙之
事欲有去世计数矣而淫色恣性杀伐不休
百姓叹于劳役死者怨于无辜不从圣母之
卷首 第 17a 页 0990-092.png
言遂不复来也所与帝经图之属盛以黄金
之匦封以白玉之函安著柏梁台上后到太
初元年天火焚台遂尔烧失王母当以武帝
不从训诲而灾之耳但帝先承王母言以图
授董仲君仲君誊写赖此得存也鲁女生长
乐人少好道绝榖八十馀年色如桃华一日
能行三百里世传见之二百馀年后采药嵩
山忽见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岳真形图与之
并告其施用节度女生道成一旦入华山后
五十年先识者逢女生于华山庙前乘白鹿
卷首 第 17b 页 0990-093.png
从玉女三十人并令谢其乡里亲族故人甚
分明今得此图见于世间者起由董仲君及
女生二人仲君临去传栾巴女生传封君达
葛洪曰昔白郑君五岳真形吴越之人无有
得传不审先生有不郑君曰吾似有之传授
禁重不可妄泄卿极有心是故相告且勿宣
之吾先人受此书于青牛先生自吾受图不
传一人当以此文与卿今施用节度皆出于
郑君也青牛先生言家有五岳真形一岳各
遣五神来卫护图书所居山川近者山泽神
卷首 第 18a 页 0990-094.png
又常遣侍官防身营家凶逆欲见伤害皆反
其殃辟除五兵五瘟可带履锋刃带此文乃
执持以履山林者百山地源灵官主司皆出
境拜迎尊贵国信鬼神犹执卑降之礼何凡
人而可慢墯哉
万福曰夫五岳真形图上圣高真神仙所宝
道士佩之游行山泽千山百川之神皆出迎
之家有此图仙灵侍卫万厉潜伏仕官高迁
财产丰积子孙昌盛门户兴隆修行佩奉自
有法矣
卷首 第 18b 页 0990-095.png
   三皇内文
三皇经曰三皇自然之文皆以金玉为用天
皇所受玄玉为简青玉为文地皇所受黄玉
为简白玉为文人皇所受赤玉为简黄玉为
文缀以金钩联以金锁擎以玉桉覆以珠巾
芬以五香持以十华玉童玉女执拂左右真
官仙职司承去来辟邪狮子骐驎凤凰青龙
白虎玄武朱雀灵禽圣兽无量伎乐六甲六
丁三五僚属防护宿卫奉兹文矣
万福曰其三皇文即洞神经亦曰洞仙三皇
卷首 第 19a 页 0990-096.png
受之召制天地万灵百精之神道士佩之化
景飞空出入自然呼云降雨役使鬼神所愿
立尅益寿延年生死获庆享福无穷矣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卷首 第 19b 页 0990-097.png










卷首 第 20a 页 0990-098.png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肆四
   三天正法除六天玉文
道曰吾生眇莽之内幽幽冥冥幽冥之中生
乎空洞空洞之内生乎太无太无变化而三
气明焉三气混沌生乎太虚因虚而立洞因
洞而入无因无而生有有生而立空空无之
化虚生自然上气曰始中气曰元下气曰玄
玄气所生出乎空元气所生出乎洞始气所
生出乎无故一生二二生三三化生以至九
玄从九反一乃入道真气清成天滓凝成地
卷首 第 20b 页 0990-099.png
中气为和以成于人三气分判万化禀生日
月列照五宿焕明上三天生于三气之精处
于无上之上极乎无极故无极也履大运所
不能改经大劫所不能易总真高虚可谓高
也故号三天正法九天之号亦生于三三气
生三故号九天其六天总民应化顺运与日
月推迁阴阳否勃天地气反小劫交周万帝
易位九气改度当此之时凶秽灭种善民存
焉大劫交时天翻地覆海涌河决而万恶绝
种鬼魔灭迹八荒四极万不遗一自非勤心
卷首 第 21a 页 0990-100.png
于存思佩除六天之文修行三天正法不得
免过此厄奉迎圣君于上清宫也除六天文
元始天王所出始青飞玄之气结成玉文以
告六天运周度交收气检神还反土上正一
始生之天佩者制灵使气威摄十方出空入
无万道开张经大劫所不能毁履洪波所不
能沈万神稽首五岳司迎侍童六百人玉女
六十人营卫佩文者身太上所宝秘之六合
紫房万劫一传太上受之于九天真王元君
受之于三天玉童黄轩受之于太上元君西
卷首 第 21b 页 0990-101.png
王母受之于元始天王四极受之于东海小
童紫阳真人受之于太上大夫宁封受之于
清天上皇君唐尧受之于后圣帝君自唐之
后得文乃七千人皆得驾龙飞空也高上玉
晨凤台曲素上经云玄都九曲崚嶒凤台结
自然凤气以成琼房处于九天之上玉京之
阳虚生八会交真之气十折九曲洞达八方
上招抚摇之翮傍通明于玄台之上字方一
丈文蔚焕烂洞明九天飞凤云盖紫气郁溟
游麟之兽交踯驰横六领师子备于下关五
卷首 第 22a 页 0990-102.png
帝玉仙执五色命魔灵幡以威御五方右侍
太华玉女左卫金仙玉童各三千人侍真典
香日月侠映七元回灵三晨齐景玄光洞明
琼林振条玉籁激庭七宝华光流曜上清即
高上玉晨太上大道君所治玄都丈人以凤
文真书忧乐之曲玄授于道君焉如是上天
万真及五岳飞仙悉皆以月五日十五日二
十五日一月三登凤台晏礼旋香诵咏忧乐
之辞也上庆神真下悲兆民其辞虚微玉朗
洞清四真稽首万仙礼音散香逸霄流烟虚
卷首 第 22b 页 0990-103.png
庭凡上宫已成真人及始学为仙者莫不备
修九天凤气玄丘真书诵忧乐之曲也玄古
皆万劫一传今有其人七百年中听得三传
得有其文飞行上清登九曲凤台朝谒玉真
也轻泄失明七祖死责慎则神仙太上授太
极真人以传东海方诸青童大君使传道士
宿有金名应为神仙真人者佩之得见三元
君迎圣君于上清金阙
万福曰夫化化者不化生生者不生不化则
长存不灭不生则永劫无倾斯道神妙修之
卷首 第 23a 页 0990-104.png
可得而获焉凡一切有形道之委气含精通
神识自生动自行明辩日月智落天地思过
鬼神妙合阴阳莫不由道而神理在焉若乃
延促龄于浩劫擢朽神于亿天回玄抱景登
真守元万劫未始千椿童颜周天地于瞬息
役风雷于胸端爱养群品师范众真布天慈
于种智作仁父于本元自非元始之法王太
上之玄经孰能易之哉而愚者不知大道之
化元始之尊不信神仙不死回颜驻年亦犹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吁可痛矣且
卷首 第 23b 页 0990-105.png
天回星转地静川流四气生成五行交错风
云聚散寒暑生杀讵无主而宰之焉盖至道
神化分灵布气罗络统御而主之也虽诸天
五亿世界三千仙真圣尊开方立域说法教
化变见无穷真应法身灵应难测其统之者
皆元始矣即人身足行手持目视耳听口语
鼻歆心通意识魄静魂动皮肤居外筋骨持
内血脉荣卫昼夜运动岂无君而御之哉斯
固司命纳生桃君保精白元营魄无英制魂
二十四真和理百神太一元父总统我身虚
卷首 第 24a 页 0990-106.png
静则永世不倾烦躁则倏忽夭龄矣
夫人从虚无自然中来受神抱识湛然清净
及禀形之后则众欲生而患累起见世则三
灾九厄十苦八难痛痒疼酸生老病死烦恼
形神死则魂入幽牢受诸苦恼昼夜考掠魂
神痛楚动经万劫莫能自免天尊大慈观见
众生爱念在心乃分灵布化降迹接凡天上
人间游行教化分身百万散景亿千随其机
缘广说经教欲使众生离苦永免轮回今天
昔天法门常一也经云思微定志者令人安
卷首 第 24b 页 0990-107.png
神念道保其身也思微者念昔受生之初神
本清净也定志者除诸妄想绝思惟也人所
以生者神在形也所以死者气离身也子欲
长生定其心也身有百神心为之主故老君
内观经云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
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无定形也魂在
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
随处名也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
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
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
卷首 第 25a 页 0990-108.png
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
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
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
昌世以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
又云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
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之
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
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
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
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
卷首 第 25b 页 0990-109.png
即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也生不可
常用道以守之也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
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
保者以其不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
常存又云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
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在卮明从
火起火自炷存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
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心由
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
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身觉分别物理微
卷首 第 26a 页 0990-110.png
细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老君曰所以言
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
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
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令不浊也净心
者使不秽也此皆已有今使除也心直者不
反覆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不暗昧也
心通者不窒碍也此皆本自然也粗言数者
馀可思也学道之夫当熟观之矣
详夫三洞经教万术千方虽广略不同皆制
人之心也而心有明暗智有浅深由形器有
卷首 第 26b 页 0990-111.png
清浊禀气有薄厚耳然是非好恶喜怒趋舍
莫不悉从于心未知是心谁之所使若也定
由于心也心何自取殂落哉然则寻其本莫
得其源察其流靡穷其际而究其终始则卒
归其自然也尝试论之夫道以一动生万物
万物由一以生一在人身即老君魂也亦谓
之道识也照生我神即我魂也亦谓之我识
既身由一生神由道照则心由于神明矣由
是言之神见则心朗神隐则心昏神之隐见
由心之清浊也假如油清则灯照油浊则景
卷首 第 27a 页 0990-112.png
微矣
经云心则神也神则心也心神不殊是以心
由神照则经之灯喻是也智者谛详之焉
   明科信品格
凡人初入法门先受诸戒以防患止罪次佩
符箓制断妖精保中神气次受五千文诠明
道德生化源起次受三皇渐登下乘缘粗入
妙次受灵宝进升中乘转神入慧次受洞真
鍊景归无还源反一證于常道经云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刀道道乃久没身
卷首 第 27b 页 0990-113.png
不殆此谓天地虽没而身常存不危殆也
凡道由心得心以道通诚至感神神明降接
是以古人求心末世求财古人非心不度末
世非财不仙是故须财以对心明心而财见
譬诸世人欲求心佳偶良宝珍物心之所爱
岂计价直也此暂时赏心悦目尚竭所怀况
乎真道得不贵耳世人惜财不受经不肯尊
师重道乃将神仙为虚说长寿为自然不亦
慨哉而圣人善劝方便质求其心或七宝告
灵或六誓传道良有以也岂徒然哉必使经
卷首 第 28a 页 0990-114.png
道流通人神合契信行不忒师弟无违矣
   七宝
黄金白银(一)珊瑚(二)琥珀(三)砗磲(四)玛瑙(五)
真珠(六)碧玉(七)一云琉璃苏牙白玉真珠砗
磲玛瑙琥珀
义曰道以一气化生三气三气化生九气九
气各生三气为三十六天洞彻无碍名曰道
境号天中之天从是以下二气流降分化五
行元和降精凝魂生身元父玄母神散五灵
在人形中谓之五藏外通七窍以照七元含
卷首 第 28b 页 0990-115.png
阴吐阳养神育气为我身之宝谓之七宝而
肾藏偶故金银共焉元始五老分位五方三
五流煇结神五藏所以将此七宝上告明灵
质对我心冀通神道矣
   金银二十四两
义曰紫微二十四高真分灵下降生于人身
保神养气变化自然出有入无调理百关气
血流转由二十四高真所以常存故言镇二
十四生气也
   上金九两
卷首 第 29a 页 0990-116.png
义曰人之受生九天气降回黄转白守一抱
元昼夜变化以成我身也及九月神具司命
告灵万神侍卫而得生焉故上誓九天质其
生元也
   金环十口
义曰天回地转阴阳生成日东月西昼夜分
位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阴𡙇阳
舒天之常道一岁十二月四时生化气周十
天故质告十方通诚十极则神道闻于远近
真灵降于身形也
卷首 第 29b 页 0990-117.png
   金龙三枚金纽二十七口
义曰龙者鳞虫之长禀少阳之气含岁星之
精木之灵兽变化自在故东方七宿象为青
龙气转五方或遍九方随处言之则有五龙
六龙九龙之号而得道者驭之如世之乘马
所以世事云龙以驭天马以行地是也今所
以用龙者传言驿奏闻诸天曹地司状学道
者之功过也纽以驭龙犹马之衔勒也
   金龙玉璧简文
义曰人受命长短善恶富贵贫贱愚智穷通
卷首 第 30a 页 0990-118.png
吉凶祸福乃至草木虫鱼风云雹霰莫不由
之于天天有北极天尊主之而天高听卑察
人善恶司其得失若能至诚则感之于天是
以善恶发乎心吉凶应乎天矣圣人慈悲广
救方便接引令改恶从善祈于上玄立词致
款书于简牍诉之于天身中吏兵善恶童子
及四司五帝土地真官关白太上三曹告下
诸天诸地日月宫府百二十曹二万四千灵
司令(某乙)纪善辍恶续短延长则周公金縢
仲尼元辰子韦移星鲁阳回日等是其事也
卷首 第 30b 页 0990-119.png
故简者求事之词璧乃质诚之信龙即传奏
之驿犹诸方奏贡列词状物驰于阙庭耳
   金环玉环
义曰环者圆而能通空而不滞金刚能断柔
而不挠玉洁匪渝光而有润欲使行人决断
世网从顺经道与代和光处凡无染外则不
滞于境内则常虚其心睹物缘情攀怀自息
亦枢始得其环中前心后心如之不绝故也
   断环
义曰断世恩爱共契师资生死永捐经法相
卷首 第 31a 页 0990-120.png
继亦是师资同心其利断金又金为义义能
断割除恶就善内绝疑网外捐嗜欲则妄想
烦恼永消除也
   素丝五十尺若百尺五两十两
义曰素丝天然质素柔洁明净随物宛约顺
世光尘贯穿珠玉织成锦绮或圣人所服或
凡夫所衣天上人间共相宝贵欲使行人身
心清净内外柔和除其刚强不染秽浊则人
天爱护仙圣降临微妙难思宝贵斯极五应
五气五德五方百应百神百关百结尺有分
卷首 第 31b 页 0990-121.png
寸须识短长两与物齐自明轻重也
   青丝
义曰青者天之色冀系气于天又东方之色
庶发生于善欲使行人当如天行道慈育苍
生似春之德滋荣一切也
   断发歃血
义曰割身自信誓于明神也
   绛巾碧巾
义曰绛丹色以代歃血碧青色用代落发真
人不欲伤人大慈之化也
卷首 第 32a 页 0990-122.png
   五香
沈香(一)薰陆(二)白檀(三)青木(四)丁香(五)龙脑
(七)(三)(四)
义曰撤五薰之气降五方之灵也
   方䌽
义曰五帝主人善恶籍箓以色币质之经云
用𧵥五方元老之官也天子用匹公王以丈
庶人以尺各依方数也
   命缯
义曰人受生天与四万三千二百算为一百
卷首 第 32b 页 0990-123.png
二十年而不满此者皆犯天地日月星辰违
盟负约背道叛师不从经戒为三官夺减算
命所致也故以纹缯𧵥对天官乞延算命名
命缯也唯天子用紫纹或罗一百二十匹皇
后太子比之馀依年加匹丈尺王公贵人用
匹富者用丈贫贱以尺
   命米
义曰食者人之天人不食而死米者人之所
食切已难忘命禄少多系于天府天禄若尽
寿命便终故用益天仓冀延短寿所以正一
卷首 第 33a 页 0990-124.png
经云算尽为延禄尽为益是也
   金羊
义曰羊能跪乳谓之礼兽欲使行人孝于师
父慈于一切也
   玉雁
义曰雁阳鸟也秋南而春北顺阴阳以往来
又有行伍知其次序欲使行人随顺法教令
威仪有度知其阶位不违品次也
   金鱼玉鱼
义曰鱼为阴虫水官之使传驿文牒诣河侯
卷首 第 33b 页 0990-125.png
之所又断北帝之长簿奏水官之符状玉取
洁白入水不渝金取坚刚得水柔润亦取其
检口不言阴潜自处也
   五色锦
义曰锦者禁也五色绘而成文欲使人处五
欲而成道先须伏从科戒以禁于心也
   青罗紫罗
义曰缯辈之微细轻妙唯罗之最美也青紫
天之色重经贵道之士以此精物𧵥有经之
师充法服之用冀体妙入微同天合道也
卷首 第 34a 页 0990-126.png
   青布
义曰青清也亦春之色布遍也使行人清心
净行遍行诸法慈爱万物仁若春阳也又云
仙人食金玉衣青素故以金玉青素为盟亦
一方之谈未为绝论也
   纸笔墨
义曰天曹虽远神与世通列状言情事资文
墨故以此具𧵥对天曹庶文字上闻言词可
记也
   劵契
卷首 第 34b 页 0990-127.png
义曰受道之日关奏天曹地府四司五帝一
切神仙以为监證所以召七祖以监临对五
帝而结劵若后违盟犯约背道轻师则勘契
合劵以自證验亦犹世之交易各执劵契以
相信也亦曰升天劵得道之日过天门地户
魔王主司以相按验乃至神仙洞府诸天曹
局悉皆勘会如世之公验也劵即正一真劵
五色劵八道劵三五劵洞神劵升玄劵自然
劵上清七劵等例是也契即正一黄契三五
契三十六部尊经契上清四契等例是也
卷首 第 35a 页 0990-128.png
   盟
义曰盟明也彼此未信对神以相明也神者
无形窗冥不测莫睹其端若违盟约必致殃
考是其验耳依盟崇约福亦无忒但以凡心
易动神理难明故须立约以契之必令通神
合道也盟即灵宝初中大等是也
   誓
义曰誓制也以言契心告神盟也而自制其
情欲不使放逸期于会道耳夫上士闻道勤
能行之不须盟誓以自契也中士巳下引之
卷首 第 35b 页 0990-129.png
则进排之则退故须盟誓制止其心令不改
也盖圣人大慈之教勘于合道既授之以法
又使从科戒必令不犯克得道也所以末代
传道皆须共立盟誓也誓即六誓十二誓等
是也夫神道无形天理辽旷幽昧不测言议
莫知若能精至便即通感所以令其𧵥信用
质于心也心信则轻财财轻乃贵道贱财则
神明降接𧵥命可延命久年长神仙可得未
有神仙不能体变入化与道长存也世人不
悟遂妄生非毁外不行功立德内不洗垢清
卷首 第 36a 页 0990-130.png
神而贪秽满心爱憎栖意徒言入定躁甚羁
猿唐说净心臭踰溷豕但见坐禅者毒心弥
盛秽迹逾彰虚语内修竟无中实至于饥寒
痛痒病恼烦怨不异常人矫云同俗吁可悲
也愚人闻余此言谓之诽谤吾岂欲衒于言
词而自陷也直欲使人释迷从悟耳智者幸
熟思之勿役妄也其所用法信事毕并依经
散之也伏寻经中信物或云出自神州非世
间所有今请以某物准当者将欲引接于贫
贱使同入道也若富有之家幸得力办未宜
卷首 第 36b 页 0990-131.png
准当之且金钱七宝天子储君皇后妃主公
王能有岂凡贱得办也其金龙玉龙金鱼玉
鱼金羊玉雁罗锦之流又非寒栖所得皆听
以杂物准当若要令依法则经道永閟难于
引接耳又经中法物自属明灵须依色目力
营取办若信物自是弟子施师多少无限或
名衣上服床帐卧具茵席几杖玩弄器物瓶
罐履屩车马奴仆庄园屋宅金银珠玉绫罗
锦绮钱绢布帛钗梳环钏米麦花果供养法
具绳床坐褥缘身所有施道及师立观度人
卷首 第 37a 页 0990-132.png
写经造像放赎生命拯济饥寒免贱为良弛
囚宥罪广行慈救大设悲田发无上心大弘
胜业为家为国济物及身遍为三涂众生苦
恼各随心力属在一时任其所怀亦无定格
若贫贱之人供师使役不惮苦辛远近陪随
给侍香火修营观宇植种果林垦辟田园栽
莳花药舍身落发剋已自劳毫分之间无所
吝惜昼夜不懈供事师尊如此勤劳至乎得
道也窃见金仙玉真二公主以景云二年岁
次辛亥春正月十八日甲子于大内归真观
卷首 第 37b 页 0990-133.png
中诣三洞大法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河
内郡开国公上柱国太清观主史尊师受道
破灵宝自然劵受中盟八帙经四十七卷真
文二箓佩符策杖乃埇土为坛三级高一丈
二尺金莲华纂紫金题榜青丝周绕坛内东
方青锦南方丹锦西方白锦北方紫锦中央
黄锦为褥复有龙须凤翮等席藉地五方案
各依方色制锦虬金龙玉璧镇之又青罗十
八匹绯罗六匹白罗十四匹皂罗十匹黄罗
二十四匹以安五方紫罗二百四十匹绢四
卷首 第 38a 页 0990-134.png
百八十匹钱二百四十贯黄金二百两五色
云锦二十五匹香一百二十斤七宝周足青
丝五百两奏纸二万四千番笔墨各二百四
十管挺书刀十二口护戒刀巾各三十八具
金龙六枚金钮五十四枚俱用镇于坛中以
质灵官也复有盘龙香炉舞凤香炉瑞叶香
炉祥花香炉莲花香炉芝草香炉并香合香
奁并纯金纯银制造复有对鹤双鸾飞龙宛
凤锦帕敷案复有金刚神王仙童神女烟云
山水草树虫鱼圣兽灵禽瑰奇珍物绣韫覆
卷首 第 38b 页 0990-135.png
经复有彫玉之案镂金之案紫檀之案白檀
之案沈香之案皆作翔鸾舞鹤金花玉叶装
饰彫镌复有七宝函九仙函黄金函白玉函
以盛于经复有青锦之囊绛锦之囊素锦之
囊紫锦之囊黄锦之囊云锦之囊五色绣囊
以盛法箓复有厨盝笥藏皆珠玉装饰巧妙
华丽非世所有眼未曾睹价直亿千也又有
真人幡玉童玉女幡金刚神王幡莲花镂幡
芝草镂幡盘龙镂幡舞凤镂幡翔鸾镂幡飞
鹤镂幡或霏云耀日隐景含烟转字开花连
卷首 第 39a 页 0990-136.png
金缀玉或山水画象鸟兽奇形瑞草祥花披
云漏日悬坛之四面复有金莲花树银莲花
树七宝花树五色花树千株万株列坛上下
及观院内光明洞彻复有五色花烛金盘龙
烛银翔鸾烛千叶莲烛九色云烛同心之灯
分华之灯连珠之烛贯花之灯转轮神灯飞
台灵灯紫焰兰灯青光芝灯霄华百枝灯月
照千叶灯五星灯七曜灯二十八宿灯三十
六天灯韬光灯灭烟灯照耀内外二七日夜
行道礼诵始启斋则瑞雪飘花将露真文乃
卷首 第 39b 页 0990-137.png
卿云浮盖其夜四更老君降坛与公主语传
法之日瑞云五色香烟八引传法既毕二公
主各舍床卧几褥音乐器具及在俗衣服各
五百副绢一万匹罗锦钱䌽并供养法具等
价逾万贯镇坛法物仍不在其数又以先天
元年壬子岁冬十月二十八日甲子复受五
法上清经法具依科格别院建坛法天象地
内圆外方装严妙丽乃至法物信物镇䌽命
缯等物皆胜于前百千万倍其经法并金书
宝轴绣帙锦表悉珠玉连缀代未曾有不可
卷首 第 40a 页 0990-138.png
名目
万福自惟凡鄙戒行无取谬奉恩旨滥预临
坛大德證法三师既睹兹法会实怀悚怍缘
公主受道并别有记今粗书之冀万代之后
知道法之尊重也大唐先天元年岁次壬子
十二月丙申十二日丁未太清观道士张万
福谨记


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
卷首 第 40b 页 0990-139.png










卷首 第 41a 页 0990-140.png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肆五
   黄素三盟登坛仪
某国号某年太岁某某月朔日子某时系天
师某治气太一道士三洞法师五岳游行先
生某郡某县某乡某里真人男官某昔从三
洞法师太一道士男官某受老君元义天地
日月五星上三天真一太一普督五亿五万
五千五百五十五亿万重诸天诸日月星辰
诸仙府诸世间诸地山岳天神地祇五岳四
渎三河九江四海八极山神水灵千鬼万灵
卷首 第 41b 页 0990-141.png
一切皆属上三天真一太一今谨以某岁月
朔日子某时传付某郡县乡里真人某甲年
如干岁禀气清淳好道乐生阴阳中和五气
治身先受黄图契令真天赤箓真天三一真
一太一素劵从来积年未能飞仙今求进受
上三天真一太一三十二天帝位符信受持
金刚分真形投金鱼称与诸天地水三官结
盟对共分金破契刻臂噏血饮丹结发身命
为誓与某甲共为一身同心合契奉行天真
修行神仙志同齐举飞升上天不得耽染色
卷首 第 42a 页 0990-142.png
欲不专正一一旦受道之后三十六年遇贤
听传可授之人不得妄传不得自欲高位不
崇根本背向异辞二心两舌诽谤师道攻伐
师主一旦违负契令身谢三官长为下鬼削
除生名不得怨恨甲自好乐神仙时不拘迫
手共画一为信




卷首 第 42b 页 0990-143.png
右太一真盟上契左右书之
国号某年太岁某月朔日子某时某郡县乡
里男女官太一道士真人某甲年如干岁诣
(臣)某度受太一登坛盟约真一口诀结盟拔
度生死不得负违一如
老君律令
 右太一中盟契



卷首 第 43a 页 0990-144.png





系天师某治气五岳游行先生(臣)姓某乙以
去某年太岁某月某日某时从三洞法师阳
平治功平五气左平气某岳先生真人姓某
乙受太一真契三盟之法拔度生死上迁九
幽之中七祖名籍下度已身三男之庭保成
卷首 第 43b 页 0990-145.png
上仙太一同辕太一道士某郡县乡里男女
生某乙于某郡县乡里中结盟奉受拔发结
发生死为誓不负太一帝君神仙大盟律令
五帝魔王过度太一道士甲生死三界名上
仙品




 右太一下盟左右书之
卷首 第 44a 页 0990-146.png
夫受三盟者应须五人七人九人同共结盟
减此不合法也上拔度百曾之罪下过度三
界宫真妙之事极于三盟生死成仙无有差
违受者结人为盟未至五日逆上盟剌条郡
县治位告下二十四狱拔出甲等七祖父母
迁达沐浴竟五日然后而授此秘之师口万
金不传传之后贤非贤勿泄
某郡县乡里男女官某甲年如干岁
右如干人先受黄图赤箓三一真一太一一
言之诀从来积年未能幽究宿缘今赍信诣
卷首 第 44b 页 0990-147.png
(臣)求受太一真一契三盟都劵请授谨状
系天师某治气某岳先生(臣)姓某乙
上言谨按文书(臣)以人微肌腥骨臭谬蒙明
时师老布化之际过泰负荷教化无效宣劝
逋替夙夜战慄如履冰谷有男女官太一道
士某甲等如干人年如于岁先受诀言未受
太一三盟秘法今各赍法信诣(臣)乞结盟元
元丹赤感于神明求乞之至微于影像(臣)
受法信教以诀言道重人轻不敢便授共登
黄坛授以盟言要誓天地日月为盟刻臂饮
卷首 第 45a 页 0990-148.png
丹誓告神明不敢妄传甲受盟之后不得轻
传泄露真要自当奉承师法皆如今约一旦
负违今誓甲当以身谢天地水三官万殁之
后不敢有怨乞原甲未受诀之前所犯一切
赦贷恩惟
太上太一帝君慈父圣毋则蒙
省理
 右操(臣)度太一登坛三盟付授诀言
   黄素中章
某郡县乡里男官某甲年如干岁等乞恩辞
卷首 第 45b 页 0990-149.png
某素以胎生肉人千载有幸得在道门户属
师主某甲治以系天命昔蒙明时得参中秘
黄图赤箓三一真一太一回车毕劵之诀从
积年而善功未立谴阙非一夙夜忧惧若履
冰谷虽复导生养气蒙恩无他未得奉修九
诫百二十事仰谢三十二天请度宿命之法
无上三天真一太一登坛大盟实所未闻不
惟六蔽知进忘退谨赍法物三十二种奉橾
诣治乞丐成就如蒙教授不敢泄露攻根伐
本负违契令某等以身谢天地水三官殁命
卷首 第 46a 页 0990-150.png
敢恨谨辞
   太岁(云云)
某郡县乡里男女官某甲等谨条法信如左
生米一斛绯缯六十四尺柳薪一束笔一双
铁二百五十斤墨一丸玄缯二百五十尺书
刀一口黄金十二两大席一领黄素二百四
十尺真珠一两法巾一枚褐一领金环一双
法案五枚明镜一面盛戒五䌽法囊一枚法
信盟钱三万二千盛经集文锦囊一枚命丝
三十二两清净罂盘七各一枚青铜剑一枚
卷首 第 46b 页 0990-151.png
和香五奁生口男女替代各一人明光锦百
二十尺铜八十斤青缯八十一尺生朱砂六
十四两白银十二两大纸一百张白绢三百
六十疋
 右三十二种奉操诣治受登坛三盟
上言谨按文书(臣)以人微忝佩太一尊任搜
授贤能应补仙品者有牒男女官某乙等禀
气清淳好道乐生今奉受五气阴阳治身鍊
气积年材堪进补上三天真一太一极品上
统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诸天诸日
卷首 第 47a 页 0990-152.png
诸月诸星宿诸仙府诸仙圣诸仙阙诸山岳
天神地祇五岳四渎三河九江四海八极九
宫八卦神室山神水灵一切千鬼万神普摄
众神三万六千普统众灵总御众官侍从众
仙及家国三魂七魄三鬼五神千二百形影
万二千精光一时并来更仙练某等今一旦
受上三天真一太一之后不得背违上三天
盟誓攻伐师主轻泄妄传必须择贤三十三
年一传不得违约违约之日某等身神沈翳
长为下鬼命为土尘削除仙名不得厕预仙
卷首 第 47b 页 0990-153.png
品长殁三官考召君吏所考事立所召者诣
肉人元元须待拜署谨为拜章一通上诣
上三天无上太上一君太上上三天太上上
帝君上三天太上元君三天太元一君上三
天大道万道根宗天地本始上至无上下洞
无穷远至无边无极幽微众官万灵上三天
之上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诸天君
将吏功曹使者谒者仆射书佐小吏将军吏
兵马骑乘各从官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
五亿万众一合从上上上无上上三天之上
卷首 第 48a 页 0990-154.png
盖天来下入甲等身中从头至足布匝骨节
五藏六府九宫十二神室四肢五体百八十
关机三百六十骨节孔窍营卫筋骨血脉安
某等三魂定某等七魄仙某等三魂正五神
生五藏应五星召还三万六千馀神署生官
各安宫室使仙道毕成举形飞升上为真人
更定仙寿万八千岁愿上三天太一天尊万
道之主万神之宗将从天仙镇某等身中检
录万神愿上三天之上飞仙君将神仙君将
度世君将神人君将真人君将元阳君将万
卷首 第 48b 页 0990-155.png
生君将万气君将导仙君将胎息君将元精
君将延寿君将太极君将太一君将清微天
禹馀天大赤天君将吏兵马骑乘一合来下
入某身中营生养性还年补䐉行生布气金
丹神浆玉液入某等身神玉女侍卫左右九
天丞相削除死籍上名三天生录与天地无
穷周旋天下六合载名山岳出入人间延年
益寿辟斥五兵水火灾厄县官口舌疾病丧
祸虎狼猛兽毒虫𡨚家盗贼伏匿黄渊埋头
万丈不得妄宣若有符师道士支散杂灵六
卷首 第 49a 页 0990-156.png
天故气饮食鬼神一切迸匿登山履崄万神
扶将周旋天下地上神明交降所在立验仙
道必成胎息服御导引神气内外光明云行
身中上升清天黄老立宥神仙结友交游真
人飞腾高举上补天仙乘云驾龙拜谒道君
寿终不老与日月齐明飞行超越隐显浮轮
并迁某家七世父毋上至亿曾万祖皆升三
天列补仙官恩惟
太上无极太一君垂恩省纳分别求哀
 右破三盟契后付授赤章
卷首 第 49b 页 0990-157.png
   太一黄素三盟仪
谨启黄素丹盟告诸弟子某甲等应诺太清
太一无量清法门下真一五气太一九宫成
具满足便得仙度太上于昆崙进登天首大
治七宝观上召天师张道陵而告之曰吾道
出于无先太初之前无所从生靡所不成吾
昔于此观上启受妙法吾以聪明智慧摄意
奉行便得微妙玄通求道上仙莫有疏怠之
名奉行黄老之道生死之诀当畏法慎戒生
门之中生道有一死道有九验于大度常当
卷首 第 50a 页 0990-158.png
战战如履冰剑把毒常惧害及其身谦谦曲
躬毕辞下物勤心苦行无亏孝敬受设之后
奉行法戒无违分数九一之法生道之极耶
天师再拜承盟奉修位登天师后授王长赵
升三夫人洛下三公皆得白日升天登坛如

谨请盟誓列启三官甲等受盟誓天地为信
指日月为盟引三曾五祖七世父毋自身證
约不轻传泄登坛之设九年听传三人若世
无可传者启宣三官发先盟书封诸事设藏
卷首 第 50b 页 0990-159.png
之深山石室不违盟约甲等七祖父母上升
玄宫受福天官身得仙度福流万世世蒙荣
宠若妄传非其人甲等七祖父母下受风刀
之考身没积夜之河殃流万世世世受考噏
血饮丹披灵赤心启封三官日月所照天地
所闻结盟之后司命削某等死籍度著生箓
使天官注仙名地官除死籍水官绝殃考坛
上三官考召君吏并甲等所佩将军吏兵保
护肉人必使仙度若甲等先世因缘宿对未
应即仙要须尸解暂经太阴者甲等以得登
卷首 第 51a 页 0990-160.png
坛大度结盟三官罪灭福生应升神室福堂
二十四神自守卫申等形骸不使魂魄离散
骨肉臭腐二十四年举形化出宿缘应死超
然复生枯腐之骸枯骨受仙沈沦隐见无所
拘闭此是登坛结盟三官之力超登殊劫过
死度生之福明自修慎不敢违负今约
谨宣盟约告诸弟子同坛共视师某父毋若
有厄难当众共济若横罹缧绁当审明极穷
济之趣急度疾厄不得轻师负盟亲相捐弃
若如此而不救告而不赴者有厄之身发盟
卷首 第 51b 页 0990-161.png
告神求乞免度违盟者受考告灵者得福若
在厄难之中不测之地向师存亡所在静夜
披露丹心启求度脱若未蒙济免自当神告
景应知其罪福盟誓君吏坛上三官自应侍
卫营护必得无他但当敬承盟约不违信誓
自得仙度卫护君吏考功记过坛上三官主
偿罪福明白證慎
某国号太岁某月朔曰于某州郡县乡里中
系夭师某治气(臣)某甲从某治道士某奉受
传某郡县乡里某甲
卷首 第 52a 页 0990-162.png
太上黄素丹盟三条登坛者各朱书黄素佩
随身生则受仙之劵死则拔逮之根三官證
拔生生受福无复罪缘
   太一登坛黄素三盟逆剌付授仪(东/向)
   (叩齿二/十四通)
谨出(臣)身中五体真宫神仙五气功曹吏出
太一金刚元气直使功曹道神功曹五元功
曹和合功曹运气功曹统仙功曹各二十四
人出王气左官使者平气右官使者阴阳神
决吏仙化吏科车赤符吏刚风骑置驿马上
卷首 第 52b 页 0990-163.png
章吏官各二十四人出某郡县乡里中真正
之官监察注气考召四君逮召诸君将吏等
左右平气君左右都候君左右执平君左右
执法君东方九天九气君南方三极三气君
西方七合七气君北方五元五气君中央一
气君阳平鹿堂等二十四治气三十六静庐
天师门下君将吏兵所布下道上二玄三元
四始五德六合甲子诸官君周天八极飞仙
君养性长生青龙螣蛇君等奉行文书事谨
(臣)为男女生民太一道士某乙度金刚毕
卷首 第 53a 页 0990-164.png
劵或登坛黄素三盟拜露剌一通剌今露在
中庭玉案上请省功曹使者将军吏兵须考
正甲等合气连名保负须所召者诣所下若
至功成事立(臣)拜章报授毕各还(臣)宫室中
伏须效应匍匐当剌
 右授金刚毕劵上剌出官
   授太一三盟大劵口剌
某郡县乡里男女生官某申等年如干岁字
某乙户属师主某乙治男女官某乙等禀性
慈仁素体温良鍊气积年厕身秘门参染真
卷首 第 53b 页 0990-165.png
要阶缘上道奉受太一金刚契令晓知三气
飞仙之诀虽备众契未遂登坛生死大盟今
赍信仪连名誓身束骸告(臣)求受太一三盟
登坛大劵明真大讳三百六十图号千二百
口诀依先师本法告传谨状
具位系天师(某)治气(臣)某甲稽首再拜上启
太上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太一帝
君皇天上帝无极元君道德众尊三天法师
正一真人门下典者施行飞仙君吏(臣)运逢
天道系命玄教衔宣法化搜索有道游行世
卷首 第 54a 页 0990-166.png
界拔度天人今有宿命因缘从虚无中来某
郡县乡里男女官某甲年如千岁甲等素染
玄教练备真文奉受众契修行真秘虽备上
法未破玄誓令相𢹂率操赍法仪束骸诣(臣)
求受太一登坛三盟生死处仙大劵黄素證
(臣)昔从大洞真人(某)奉受约当传授后贤
(甲)等专诚乐道在可成就辄剋某月某曰
时于某岳山之中共立黄坛證誓五帝分符
破契告盟天地付授秘局施行口诀谨先于
此某郡县乡里中露白剌奏上
卷首 第 54b 页 0990-167.png
天曹特愿
太一帝君皇上大道留神照察若甲等有骨
法合便依法付授玄都无骨法愿为考正徙
上玉箓名备天仙到某曰某时良曰吉辰灵
岳之中黄坛之上稽首告盟誓天證地付授
玄一高上之道生死大盟存亡成仙谨以启
闻立须报应(臣)甲诚惶诚恐稽首再拜
以闻
   臣姓
太上大道无上三天太一帝君太清玉陛下
卷首 第 55a 页 0990-168.png
   太岁
 右口剌
谨重敕五体仙官骑乘将吏腾(臣)所上某剌
上诣
太上左君玉閤下付与侍香青腰玉女等所
言倒错越失不得旧法者愿为考正依本法
文若有千截公文者将吏神仙骑乘收付所
在狱中依事治罪令(臣)所启上达伏须告报
(臣)所上事讫向出仙官吏兵各还宫室弥纶
五宫六府安官复职至曰呼召复出(鸣鼓十/三通三)
卷首 第 55b 页 0990-169.png
(咽气/毕)
   太一三盟付授仪(东向叩齿/二十四通)
谨出(臣)身中神仙直使正一神官功曹阴阳
运气明光使者左右官使者阴阳神决吏科
车赤符吏刚风骑置驿马上章吏飞龙骑吏
左右龙虎君赤飞仙童官各二十四人出出
者严装显服具列威仪谨关某郡县乡里中
真官注气监察考召四君将吏社里邑君土
地灵祇八方监察神仙众官(并备/真位)系天师太
一气无极金刚毕劵某岳先生(臣)某稽首再
卷首 第 56a 页 0990-170.png
拜上启
太上无极大道太上老君诸君丈人太一帝
君天帝君皇上大道天师三师君太一神仙
玉历真科付授威仪使者典行飞仙事(臣)
劫因缘谬闻大法运值有幸遇大洞法师真
人某甲授(臣)登坛大盟生死證誓飞升至道
玄元要诀众真之劵万幸宿生悟性(臣)受法
以来积有年载虽未能察幽睹冥坐在立亡
重希玄降于身有科承科传授以付后贤某
郡县乡里某甲年如干岁前蒙黄箓契令奉
卷首 第 56b 页 0990-171.png
受五金刚契令被气积年练悉纪纲今操赍
信仪诣(臣)求受登坛三盟大诀目承先师本
法与甲等对共立坛證誓五帝分金破劵噏
丹告盟甲等受道之后永为身宝不得攻根
伐本指师谤道唱露要诀传非其人中泄灵
文施布世间一旦有违生死父毋沈沦罪由
万劫无原谨以启闻须可奉行(臣)申诚惶诚
恐稽首再拜
   次读劵读黄盟
   次画一
卷首 第 57a 页 0990-172.png
画一左手指天右手画地以左手指中央师
便言系天师某治陈昔从大洞弟子(某)
太一登坛盟劵今依法传授弟子某甲受此
證约当依真师盟坛大约不得攻根伐本指
师谤道泄露灵盟一旦有违万殁谢罪生死
沈沦上告天灵下示地祇中誓贤人三證灵
盟义不相负谨共画一为信
   次下发
作结一结言清微天泓二结言禹馀天澄三
结言大赤天明上三天之帝真重为誓结发
卷首 第 57b 页 0990-173.png
盟坛不负灵约(次刻镮言玄老大一▲䦝刻/中言大上太一门石门也)
   次弟子盟丹水
某郡县乡里男女生太一道士某甲敢告丹
水申好仙乐圣诣太一无极道士某甲受
太一三盟登坛大劵明真大讳三百六十图
号千二百口诀甲为弟子不得背叛师道妄
传世人违盟族倾背誓不生共噏丹水为盟
指天画地以生神灵急急如律令
   次师命丹法
太一无极道士姓(乙某)敢告丹水有某郡县
卷首 第 58a 页 0990-174.png
乡里某甲求受(臣)
太一三盟登坛大劵明真大讳之诀万道之
神甲为弟子不得背违劵契上监三天老君
所明急急如律令
   次师左手弟子右手共持丹水更噏
   之各三止弟子先噏师后噏
醮坛法用醮具五盘香五炉用枣五柈(东向/祭五)
(帝)醮具九盘香九炉用枣九柈(东向祭太/一九君)
系天师太一无极某治真人(臣)甲谨上诣
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
卷首 第 58b 页 0990-175.png
央黄帝太一帝君皇天大道太清五陛下从
官九亿万骑摇天动地降此灵岳皇坛之上
临飨微醮屈灵暂临谨有男女官某乙等受
黄素太盟长生拔仙大劵施设微心上请
天尊伏愿神颜曲眄世界眷慜苍生愆阙不
及以唯乞愿原赦使再拜
   次受契者先五拜次师左手授契与
   弟子弟子左手取之三绕身毕东向
   三回九拜次又北向九拜太一君三
   回三拜又向师九拜次俱起于地户
卷首 第 59a 页 0990-176.png
   指天画地左行三回右转召弟子七
   祖證明如具
   次重敕法
谨出(臣)身中五体真官功曹吏出太一金刚
长寿功曹二百四十人太一度世功曹二百
四十人太一度命功曹二百四十人出太一
青腰玉女二百四十人出太一娥皇玉女二
百四十人出五老君将吏二百四十人出长
生永终吏二百四十人出东九夷南八蛮西
六戎北五狄中央三秦君将吏各二百四十
卷首 第 59b 页 0990-177.png
人出千乘亿骑盖天来下刚风骑置驿马上
章吏官各二百四十人出今授甲等
太一三盟登坛大劵明真大讳之诀(或金刚/一言之)
(诀)当令甲等受道之后长生久视同襟仙圣
齐肩保器神耀不求而前祐令神丹金液灵
芝众药服练身形千道万神为甲驱使坐起
行住太阳在左太阴在右青龙白虎朱雀玄
武侠从前后天神当下地神并出五老神君
除甲死籍青书黄简上甲生名七玄父毋返
胎南宫合家大小皆享永延甲一旦违盟考
卷首 第 60a 页 0990-178.png
甲百曾摙蒙山之石填塞三河长充下鬼永
为土囚一如契令依如
太上老君太上众尊无极大道无上玄老五
气道德万生万度万福君丈人新出老君太
清玄元上三天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
人太上三气君天帝君太上五气律令
泰玄都正一平气系天师某治太一道士太
上曾孙小兆(臣)甲稽首再拜
上言谨按文书(臣)等素自虫蚁枯骨子孙千
载有幸得在道门被蒙大恩不以顽愚窃好
卷首 第 60b 页 0990-179.png
生法并蒙师老赐佩太一契令不唯功少希
慕上真以今月某日率同学某甲等诣无极
太一中宫道士某治郡县乡里某乙进受
无上太一證誓三天登坛死生三盟上拔七
世父母幽魂苦爽次以升度某乙等生死之
愆腐骨臭肉未有微勤荷施山岳非(臣)甲等
轻愚所享不胜重沓谨伏地拜章谢闻愿上
官典者哀矜(臣)等乞上生名太清仙都玉历
得在神仙种民辈中谨遣(臣)等身中三官考
召君将吏天官考地官考水官考清微天考
卷首 第 61a 页 0990-180.png
禹馀天考大赤天考此里中四面真官注气
监察考召诸官将吏(臣)等投身托命生气一
节奉承元老(臣)等所备宜毕真妙中玄皇坛
山岑之上太阳之下伏地拜赤中章一通上
奏至极太一(几前/臣)等从(臣)某乙共上告皇
灵下指地祇(冒)黩以传受恩惟玄极映明真
君蠲明注气谨请无极自然神仙先天帝太
元君姓字率将骑乘日月五星五帝九宫五
岳四海璇玑玉衡三河九江神仙兵马太一
骑乘独辕之车驾无极之马前导至真精神
卷首 第 61b 页 0990-181.png
后从五帝陛下神仙骑乘侠从左右前无不
祥后无殃咎头上璇玑足步北斗日月五星
导前从后震天动地一合来下各按次第左
右从(臣)某乙等三元会宫中一为神主仙帝
之皇当为(臣)等延上三天生气太一神丹金
液玉浆入(臣)等身中八十一宫十二神室太
玄四注(臣)等五神太一神精五气缨珞九元
练命三丹度生却死升上晨极注入玄宫翱
翔五岳高举飘腾耀影金阙凤举紫庭仙道
早成毛羽时生遨游八表戏玩八台交关华
卷首 第 62a 页 0990-182.png
霍赐与丹精九灵合华七祖升迁魂入道乡
闲乐之堂衣食自然(臣)等同盟之人有厄之
日当更相救济拔度为先上存法师次存同
盟人名自今以后不敢负三盟约言宗崇法
师唯善为先既往之罪负盟之愆唯乞原赦
恩惟
太上无极大道无上玄老太上三气天帝君
分别求哀(臣)等谨因二官直使正一功曹上
右官使者阴阳神决吏科车赤符吏刚风骑
置驿马上章吏官各二人出操(臣)等受太一
卷首 第 62b 页 0990-183.png
三盟拜上三日谢恩纸章一通上诣
天曹伏须告报(臣)甲诚惶诚恐稽首再拜
 右三曰谢恩章
   四极明科开度文诀(葛仙/公撰)
夫受灵宝三十六部尊经不受回案即万劫
之中不得传受既受回案不破太一登坛三
盟金真妙契则七玄不离于酆都那可便为
人师三盟既竟即七玄超度生死同仙便拜
回案授为洞玄法师若七祖未拔三盟不破
轻授回案则师受泄经之罪贱宝之愆依四
卷首 第 63a 页 0990-184.png
极明科荷风刀之考依三盟解释则存亡超
拔标名诸天故拜为灵宝法师夫受灵宝开
度不显于师则死籍不解琼文无名徒受宝
经永无传付闭塞大法于身为损受经既竟
便为开度上显诸天下标诸地名彻诸真为
师上盟五帝为洞玄师若无此之功师轻度
回案师则受轻泄违误之罪身受风刀万劫
无原后世为明识此言勿作轻说考及汝身
沈沦罪网万劫无原考属四极曹有急厄灾
疾呼太一名以左手执道父便仰头三呼无
卷首 第 63b 页 0990-185.png
极太一君讳我今有某急厄君当过我汤火
之中白刃之下过度九厄之中知道为神知
道为真左回还两顾
子狩士徐名他二名上鼠头人身黑衣持镶
丑狩士秦何牛头人身黑衣持镶寅狩士徐
方虎头人身青衣持锳卯狩士徐泽兔头人
身青衣持锳辰狩士徐皇龙头人身青衣持
锳已狩士徐千蛇头人身赤衣持戟午狩士
司马籍马头人身赤衣持戟未狩士公孙昔
羊头人身赤衣持戟申狩士石胜猴头人身
卷首 第 64a 页 0990-186.png
白衣持弩酉狩士石衰鸡头人身白衣持弩
戌狩士徐阿狗头人身白衣持弩亥狩士公
孙昔猪头人身黑衣持镶
 右十二时狩士真名服符存呼之不得传
 非其人秘之慎之戴先生授谢颖川谢颖
 川授道士陈艺道士陈艺授毋仲度度授
 刘散骑道符符授道士丁玄真
九和香法烧之香闻九里感彻神明
  沉木香(一斤)青木香(三两)甲香(三两)
  陆香(一斤)詹唐香(三两)燮香(一斤)青渐
卷首 第 64b 页 0991-004.png
  香(一斤)雀头香(一斤)大乾枣(二十枚)
凡九种各异捣下筛以白蜜和令相著密器
中封其口三宿三日香成闻九里其法秘不
妄传欲致神明合诸丹者烧之稍稍分著别
器中令气不泄(此古九和也)


正一法文法箓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