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682-03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宝刻丛编卷十
            宋 陈思 撰
  陜西永兴军路下
   河中府
唐蒲州刺史裴宽德政碑
 唐赵良器撰韩择木分书开元二十四年(访碑/录)
唐赠文部郎中薛悌碑
卷十 第 1b 页 WYG0682-0360b.png
 唐国子司业苏预撰武部郎中徐浩八分悌长卢人
 中宗时为雍州司兵参军坐魏元忠流死袁州天宝
 中子伯连为咸宁令追赠悌文部郎中(集古/录目)
 唐薛悌碑天宝十三载二月(金石/录)
唐玄宗登逍遥诗
 唐玄宗御制并分书太常卿姜皎书年月蒲州刺史
 王玙以诗刻石请御书碑额袁一蒲州刺史颜真卿
 书答诏肃宗书以乾元元年立(集古/录目)
卷十 第 2a 页 WYG0682-0360c.png
唐王公城河中颂
 陈翃传卢耿正书上元元年十月(金石/录)
唐万泉令裴千钧德政碑
 唐萧嵩正书皇太子已下题
   陜州
唐禹庙题名
 唐陜州别驾崔颖等题名字为八分不著名氏开元
 二十五年刻(集古/录目)
卷十 第 2b 页 WYG0682-0360d.png
唐禹庙颂
 唐龙门令吕延祚撰楚顺八分书开元中刻于汉宗
 季方禹庙题名之上(𨽻/续)
唐砥柱山名
 唐魏徵撰薛纯书(诸道石/刻录)
 在硖石县唐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临幸于此今有
 魏徵所制碑铭(寰宇/记)
唐独孤府君颂德碑
卷十 第 3a 页 WYG0682-0361a.png
 唐硖石尉孟缺休撰桃林主簿卢元圭书
 碑今缺府君名不可见其字曰思思下又缺一字河
 南洛阳人给事中元恺之子为陜州桃林令入为水
 部员外郎桃林人立此碑以颂德据唐书表元恺二
 子曰思庄思行而亦不著名此不知其为谁也碑以
 调露二年立(集古/录目)
府元府君德政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府君名思哲字知仁河南洛阳人
卷十 第 3b 页 WYG0682-0361b.png
 以绛都夏县令卒于官县人右监门校尉阴神义等
 为立碑以颂德以调露二年立在夏县(集古/录目)
周石柱铭
 唐陜州刺史(碑缺/)撰八分书不著名氏(缺/)
 柱者相传以为周召分陜所立以别地(缺/)
 著所刻年月验其字武后时(缺/)
 等题名(集古/录目)
唐杨玄琰碑
卷十 第 4a 页 WYG0682-0361c.png
 唐崔沔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六年四月
唐万回法师碑
 唐徐坚撰行书无姓名开元十年闰五月(金石/录)
唐立关龙逢碑
 在灵宝县西南七里唐太宗东巡致祭开元十三年
 立碑舍人吴巩之词(寰宇/记)
唐刺史卢奂厅事赞
 唐玄宗御制御书帝西幸遇陜府至奂厅事题赞于
卷十 第 4b 页 WYG0682-0361d.png
 其壁奂以刻石并谢表批答附于后
   延州
    (中都督延安府属上郡汉初为翟国寻复为/上郡后汉因之汉末羌胡缺 户口)
    (流散郡县废焉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曰延/州置总管府隋置延安郡唐复为延州梁号)
    (忠义军后唐改曰彰武皇朝升延安府今县/七 肤施 延川 延长 门山 临真)
    (敷政/甘泉)
唐石像文并阴
 唐延州别驾唐琰撰不著书人名氏显庆中琰之祖
卷十 第 5a 页 WYG0682-0362a.png
 季卿为延州刺史造石龛立三佛像开元中琰复为
 州别驾加以镌饰以开元二十七年立此碑并碑阴
 题名(集古/录目)
   同州
    (战国时属秦魏秦属内史项羽分属塞国汉/高帝置河上郡景帝分为左内史武帝改为)
    (左冯翊东汉因之魏除左字但为冯翊郡晋/及元魏皆因之兼置华州西魏改曰同州隋)
    (初郡废大业州废复置冯翊郡唐武德元年/曰同州天宝元曰冯翊郡梁曰忠武军皇朝)
    (太平兴国七年升定国军今县六城冯翊/澄城 朝邑 合阳 白水 韩)
卷十 第 5b 页 WYG0682-0362b.png
后周河渎庙碑
 后周车骑大将军王褒撰车骑大将军赵文渊奉敕
 书字为𨽻体初北齐天统十六年周文帝请立四渎
 庙于华山郡使郡守杨子昕营建武帝朝晋公护东
 政庙在其封内又增修之而立此碑以天和二年十
 月立(集古/录目)
隋兴国寺碑
 李德林文张孝徵书开皇四年(访碑/录)
卷十 第 6a 页 WYG0682-0362c.png
唐无量寿佛大像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唐兴国寺沙门道宗造无量寿佛
 大像未成而卒其徒智常成之贞观十年同州刺史
 陇西郡王博又为立此碑(集古/录目)
唐三藏圣教序记
 序唐太宗御制记高宗御制中书令褚遂良书永徽
 四年刻在永兴今此本序记同为一石字画并同而
 刻石在永兴本后十年疑模本也龙朔三年六月立
卷十 第 6b 页 WYG0682-0362d.png
 (集古/录目)
唐河渎纪瑞颂
 唐崔禹锡撰王崇敬分书先天元年立(金石/录)
唐河侯新祠颂
 唐奉崇撰王晏行书开元九年四月立碑云河伯姓
 冯名夷字公子潼乡华阴人也(金石/录)
唐同州别驾崔禹传
 唐权倕撰党抚八分书开元二十五年春(金石/录)
卷十 第 7a 页 WYG0682-0363a.png
唐洛祠志
 行书无书撰人名氏天宝六年三月立(金石/录)
唐郑预注心经
 正书无姓名天宝元年四月(金石/录)
 不著书人名氏疑预自书盖开元天宝之间书体类
 此者数家如𢷬练石韩公井记洛祠志皆一体而皆
 不见名氏此经字体不减三记而注尤精劲(集古/录目)
唐阿那寺碑
卷十 第 7b 页 WYG0682-0363b.png
 韩休撰僧閒秘书大历二年立在澄城县(访碑/录)
唐赠太常卿王仁忠碑
 唐江夏太守李邕撰都水使者集贤殿学士史惟则
 八分书仁忠字揖初太原人位至左千牛卫将军永
 泰中以子崟赠太常卿碑以大历三亡其姓名仕后
 魏至卫大将军赠侍中司空碑以正光四年立(集古/录目)
邑义一千人造像记
 正光五年四月(金石/录)
卷十 第 8a 页 WYG0682-0363c.png
孟思文等造像碑
 正光六年四月(金石/录)
房云渊等造像记
 庄帝永安三年十月(金石/录)
斛斯疋碑
 不著书撰人名字疋字贷敦河南洛阳人仕后魏至
 骠骑大将军赠侍中司徒谥武昭碑以永熙二年立
 (集古/录目)
卷十 第 8b 页 WYG0682-0363d.png
御史台双塔颂
 永熙二年(金石/录)
大鸿胪卿郑胤伯碑
 无立石年月(金石/录)
   华州
汉𢇛彰长断碑
 在华阴已断裂惟存下一段故其姓名皆亡矣所可
 见者假除百石迁补任尉假印绶守广平夏曲阳令
卷十 第 9a 页 WYG0682-0364a.png
 斥彰长熹平二年秋七月寝疾不豫最后题熹平六
 年十月九日辛酉造(金石/录)
 斥彰长田君断碑所存其下一段与赵氏所藏者同
 文虽半亡遗字一一明白碑云其先高祖时以吏二
 千石自齐临淄徙关中祖兴先为执金吾弟飒渔阳
 太守孙布光武中兴云云史记高祖徙贵族齐田氏
 关中后汉传朔方人田飒引兵至单于庭迎卢芳入
 塞帝记建武七年卢芳所置朔方太守田飒举城降
卷十 第 9b 页 WYG0682-0364b.png
 则斥彰盖诸田之后碑云二年七月卒而缺其年名
 未有立碑岁月始知物故在熹平年但斥彰非所终
 之官赵氏强名姑仍其旧碑中字札妩媚甚类华租
 华山亭碑书之者好用奇字(𨽻/续)
汉樊毅西岳华山亭碑
 𨽻书不著书撰人名氏据碑汉光和元年弘农太守
 河南河南樊毅字仲德初至郡亲祠西岳以其斋室
 逼窄使县令朐忍先谠缮治之明年正月己卯而就
卷十 第 10a 页 WYG0682-0364c.png
 立此碑(集古/录目)
汉樊毅修西岳庙复民赋碑
 𨽻书不著名氏汉弘农太守樊毅上尚书表也毅使
 从事荀班华阴令先谠缮治岳庙并复华下十里民
 田租口算以其事表上光和二年也碑久堙没唐兴
 元元年华阴令卢仿求得而为之记八分书于碑末
 在华岳庙中(集古/录目)
 碑云光和二年十二月庚午朔十三日壬午弘农太
卷十 第 10b 页 WYG0682-0364d.png
 守臣毅顿首死罪上尚书臣以去元年十一月到官
 其十二月奉祠西岳华山省视庙舍及斋衣祭器率
 皆久远有垢臣以神岳至尊宜加恭肃辄遣行事荀
 班与华阴令先谠以渐缮治成就之又曰谠言县当
 孔道加奉尊岳一岁四祠养牲百日或有请雨斋祷
 役费兼倍小民不堪有饥寒之窘乞差诸赋复华下
 十里以内民租田口臣辄听尽力宣奉诏书思惟惠
 利此碑粗完故录其首尾臣毅者樊毅也(集古/录目)
卷十 第 11a 页 WYG0682-0365a.png
 樊毅乞复华下民租田口算状此碑全载光和二年
 壬午奏牍别无他祠善毅到郡即遣官属缮治庙宇
 县令以地当孔道一岁四祠有养牲之费调发之劳
 故为华下十里之内希丐恩恤虽不同孔庙卒史碑
 并载朝廷施行语案后碑云上奏复赋克厌帝心则
 知已从其请矣碑后有唐兴元中县令卢仿题字云
 碑在庙北隙地没于荒榛时方徙之县治云(𨽻/释)
汉樊毅修华岳碑
卷十 第 11b 页 WYG0682-0365b.png
 𨽻书不著书撰人名氏汉光和二年华阴太守樊毅
 修岳祠记也并唐贞元三年检校太子庶子董叔经
 等十五人题名附(集古/录目)
 华岳有樊毅之碑三华亭及华租碑皆云祠事在元
 年季冬华亭碑云缮治就绪在二年正月此碑叙始
 祠乃在二年十月与前碑不同前碑以午年季冬己
 巳斋祠至来春己卯一旬之内工役已就则所修者
 散斋外亭尔盖是以次整治工役相继至未年之冬
卷十 第 12a 页 WYG0682-0365c.png
 众作咸毕十月之祠乃是次年再举此云役不干时
 而功已著盖欲美其速成故不引午年之祭也(𨽻/释)
汉殽坑君神祠碑
 汉𨽻不著书撰人名氏中条山有石堤树谷当涌溢
 为患故立殽坑泄其水注之于渭自前汉时立庙以
 祠之其后坑稍堙塞庙亦毁废后汉郑县令裴华字君
 光复浚坑立庙碑以光和四年六月立并县丞夏龚
 等题名者六十三人在郑县(集古/录目)
卷十 第 12b 页 WYG0682-0365d.png
 庆历中枢密直学士施昌言为陜西都转运使为余
 模此本云碑文已磨灭初不可辨以面填其刻稍寻
 其点画命工镌治之乃可读汉碑今在者类多磨灭
 不完故斯碑历历可见也惟裴华姓名为乡人镵去
 矣殽坑所以蓄泄水患光和中华为郑县令始修复
 之事见水经及华州图经殽坑君祠今谓之五部神
 庙其像有石堤西戍树谷五楼先生东台御史王剪
 将军皆莫晓其义(集古/录)
卷十 第 13a 页 WYG0682-0366a.png
 欧阳公集古录云殽坑君祠今谓之五部神庙其像
 有石堤西戍树谷五楼先生东台御史王剪将军莫
 晓其义今此碑有云石堤树谷为通商雒又云前世
 通吏利民兴贵有御史大夫将军牧伯故为立祠以
 报其功乃知石堤树谷御史将军之号自汉以来有
 之流俗相传其所从来远矣而水经云郑县城南山
 北有五部神庙庙前有碑光和四年郑县令河东裴
 华字君先立又知五部神自齐魏间已有此号矣(金/石)
卷十 第 13b 页 WYG0682-0366b.png
 (录/)
 殽坑君神祠之碑铭篆额在郑县灵帝光和四年县
 令裴华字君先立碑无县令姓名据水经得之殽有
 二陵古称地险盖山阜高深雨盛水集有坑以储之
 则可以疏泄既注而无湓溢之患自魏晋以来谓之
 五部神庙欧阳尝托部使者模此碑命工以面填其
 刻而镌刻之始可读云庙有石堤西戍树谷五楼先
 生东台御史王剪将军之像莫可晓今碑云石堤树
卷十 第 14a 页 WYG0682-0366c.png
 谷南通商雒当是有石为堤有水为谷后人因以名
 其神碑云前世通吏利民兴贵有御史大夫将军牧
 伯故为立祠考其文意盖谓前世坑不湮塞水泉通
 利地产人物有至御史将军牧伯之贵者后人不考
 亦以名其神尔碑之末有题名六十六人云有秩长
 安知其皆长安人也(𨽻/释)
汉殽坑君神祠碑阴
 碑阴题名三百四十二人其磨灭不可见者三十馀
卷十 第 14b 页 WYG0682-0366d.png
 字小而劲汉𨽻之神品也前碑之后曰有秩者六十
 馀人在碑之阴则无秩可知矣(𨽻/释)
 碑阴县吏及乡人题名其完好可识者二百馀人磨
 灭者又百馀人小字淳劲可喜(金石/录)
汉华岳庙碑
 在华阴汉镇远将军段煨更修之碑黄门侍郎张昶
 书魏文帝与钟繇各于碑阴刻二十字此碑垂名海
 内(寰宇/记)
卷十 第 15a 页 WYG0682-0367a.png
汉沛相杨君碑
 汉故沛相杨君之碑篆额碑缺不知其名髣髴有富
 波君字按杨震碑云长子牧富波侯相牧子统金城
 太守沛相则知此为杨统碑也顺帝以其忠臣之苗
 特召为郎历常山长史𤙶为府丞鲖阳侯相金城太
 守车骑将军从事议郎五官中郎将沛相以灵帝建
 宁元年立故吏戴条等共立此碑(𨽻/释)
汉沛相杨君碑阴
卷十 第 15b 页 WYG0682-0367b.png
 杨氏世葬阌乡墓侧皆有碑(阙/)
 集录皆得之乃太尉沛相高(阙/)
 阴者不知为何人碑文字残(阙/)
 灭其一其在者十四人(集古/录目)
 杨统碑阴凡十五人不称郡皆(阙/)
汉高阳令杨君碑
 汉𨽻不著书撰人名氏首尾不完不见名字据碑尝
 为高阳令最后为善(缺/)侯相而碑额但曰高阳令杨
卷十 第 16a 页 WYG0682-0367c.png
 君碑据杨震碑高阳令名著震孙也(集古/录目)
 首尾不完而文字尚可识云司𨽻从事定颖侯相最
 后为善(缺/)侯相盖其中间尝为高阳令而碑首不书
 最后官者不详其义也按杨震碑高阳令著震孙也
 (集古/录)
 汉故高阳令杨君之碑篆额杨君名著太尉震之孙
 常山相让之子碑缺其名得之于震碑仕历司𨽻从
 事议郎高阳令思善侯相年五十三而卒石损立其
卷十 第 16b 页 WYG0682-0367d.png
 年(集古/录目)
汉高阳令杨君碑阴
 不著书人名氏碑首尾不完今可见者四十馀人各
 有所出钱数杨氏数世皆葬阌乡此碑有称后公门
 生者有称沛君门生者不知何碑之阴也后公义不
 可知沛君所谓沛相者也
 首尾不完今可见者四十馀人杨震子孙葬阌乡者
 数世碑多残缺此不知为何人碑阴其后有云右后
卷十 第 17a 页 WYG0682-0368a.png
 公门生又云右沛君门生沛君疑是沛相者自有碑
 而亡其名字矣后公亦不知为何人也(集古/录)
 欧阳公云余家集录得杨震墓域中汉碑四震及沛
 相繁阳高阳令碑并得碑阴题名然得时参错不知
 为何碑之阴也集公所有余尽得之又各以碑阴附
 于碑后其曰怀陵园令蒋禧字武仲者沛相碑阴也
 其曰故吏故民故功曹史故门下佐者繁阳令碑阴
 也其曰右后公门生右沛君门生者高阳令碑阴也
卷十 第 17b 页 WYG0682-0368b.png
 (金石/录)
 杨著碑阴其间有沛君门生者沛相统也后公门生
 者太尉秉也杨震拜于前故以秉为后沛君者著之
 从兄后公者著之季父后公之薨其犹子繁阳君委
 荣而投绂高阳君以沛相之丧亦弃官而归一门孝
 义如此宜其门人事之如一代石立表无彼此之分
 非皆著之门生也故不名(𨽻/释)
汉繁阳令杨君碑
卷十 第 18a 页 WYG0682-0368c.png
 汉𨽻不著书撰人名氏残缺不完不见其(阙/)其可
 见者曰富波君之小子据杨震碑富波相名牧震之
 子也碑以熹平中立(集古/录)
 首尾不完文字磨灭可识者四百三十字不可识者
 六十一字碑云君遭叔父太尉薨又云富波君之子
 也按汉书杨震子牧为富波相君乃牧子也叔父太
 尉者秉也惜其名字磨灭不可见矣(集古/录)
 汉故繁阳令杨君之碑铭篆额逸其名杨君者太尉
卷十 第 18b 页 WYG0682-0368d.png
 震之孙富波侯相牧之子太尉秉之犹子沛相统之
 亲昆弟高阳令著之从昆弟也自郎中除右都侯繁
 阳令以灵帝熹平三年卒(𨽻/释)
汉繁阳令杨君碑阴
 𨽻书凡故吏故民处士等百有馀人(集古/录目)
汉司徒刘奇碑
 在华阴(诸道石/刻录)
汉刘党碑
卷十 第 19a 页 WYG0682-0369a.png
 在华阴墓下文字磨灭(诸道石/刻录)
晋王猛碑
 在华阴县东八十里(寰宇/记)
后魏大代华岳庙碑
 不著撰人名氏后魏镇西将军略阳公侍郎刘玄明
 书大延中改立新庙以道士奉祠春祈秋报有大事
 则告碑以大延五年五月立(集古/录目)
后魏修华岳庙碑
卷十 第 19b 页 WYG0682-0369b.png
 不著书撰人名氏后魏兴光元年诏遣侍中辽西王
 常英析曹尚书苟尚等重葺岳庙二年立此碑(集古/录目)
后魏崔浩碑
 兴光二年(访碑/录)
后周华岳庙碑
 万纽于瑾撰赵文渊书天和二年十月(金石/录)
隋杨雄碑
 不著撰人名氏书博士(姓名/缺)书雄隋之疏属官至司
卷十 第 20a 页 WYG0682-0369c.png
 徒封观王谥曰德碑以大业九年立(集古/录目)
唐灵仙寺碑
 唐秦王府记室参军薛收撰国子书学博士(缺/)凤卿
 书寺在西岳沙门妙达所建碑以贞观元年立(集古/录目)
唐长明灯铭
 唐郑行宝撰显庆二年二月八日建(复斋/碑录)
唐渭南县令李思古清德颂
 唐直崇文馆马吉甫撰不著书人名氏李君名思古
卷十 第 20b 页 WYG0682-0369d.png
 渤海蓨人为鸿州渭南令入拜右司员外郎县人为
 立清德碑以圣历元年十月立(集古/录目)
 其首题云大周鸿州渭南县按新唐书则天大授二
 年析雍州之渭南庆山置鸿门县遂以渭南庆山鸿
 门高陵以置鸿州大足二年州废矣(集古/录)
唐沙州司马杨荣碑
 荣孙元表字伯仪篹韦同分书神龙二年三月建在
 蒲城县(复斋/碑录)
卷十 第 21a 页 WYG0682-0370a.png
唐卫州司马杨恪碑
 唐张柬之撰八分书姓名残缺神龙二年岁次敦牂
 三月建在蒲城县(复斋/碑录)
唐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碑
 思训从子福州刺史李邕撰并书思训字建景皇帝
 之后官至右武卫大将军谥曰昭碑以开元八年立
 在蒲城(集古/录目)
唐凉国长公主碑
卷十 第 21b 页 WYG0682-0370b.png
 唐苏颋撰明皇八分书开元十二年八月立公主睿
 宗女也(金石/录)
唐西岳大洞张尊师碑
 唐王延龄撰李慈书尊师名敬宗字城华阴盟东里
 人为西岳灵台官主碑以开元十四年四月立(集古/录目)
 慈之书体兼虞褚而遒丽可喜然不知为何人以其
 书当时未必不见称于世盖唐人善书者多遂不得
 独擅既又无他可称遂至泯然于后世以余集录之
卷十 第 22a 页 WYG0682-0370c.png
 博慈所书碑祗得此尔(集古/录)
唐高祖驻马佛堂碑
 唐渭南县兴法寺僧贞庆撰并八分书高祖武德二
 年尝幸渭南至大韩村其父老以为荣立佛像于其
 地谓之驻马佛堂岁久碑记缺落开元十七年村人
 韩祚等重建(集古/录目)
唐华岳真君碑
 唐华阴丞陶翰撰韦腾书玄宗开元十九年加五岳
卷十 第 22b 页 WYG0682-0370d.png
 神号曰真君初建祠宇立此碑(集古/录目)
唐代国长公主碑
 唐郑万钧撰并行书开元二十二年十二月(金石/录)
 公主婿郑万钧撰并书公主睿宗第四女也碑以开
 元二十二年十二月立(金石/录)
唐刺史杨玚遗爱颂并阴
 唐王炜撰史惟则八分书开元二十二年立碑阴记
 史惟则八分书(金石/录)
卷十 第 23a 页 WYG0682-0371a.png
唐郑虔祷华岳文
 开元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复斋/碑录)
唐华山石阙名
 自唐开元二十三年郑虔题名为首后二百一年至
 后唐清泰二年户部侍郎杨凝式而止其间无年月
 时世者悉列于后总五百一人在华岳庙中(集古/录目)
 自唐开元二十三年讫后唐清泰二年实二百一年
 题名者五百十一年人者题者又三十一人往往当时
卷十 第 23b 页 WYG0682-0371b.png
 知名士也或兄弟同游或子侄并侍或僚属将佐之
 咸在或山人处士相携或奉使奔命有行役之劳或
 穷高望远极登临之适其富贵贫贱欢乐忧悲非惟
 人事百端而亦世变多故开元二十三年岁在丙子
 是岁天子躬耕田肆大赦群臣方颂太平请封禅盖
 有唐极盛之时也清泰二年岁在乙未废帝篡立之
 明年也是岁石敬瑭以太原及召契丹入自雁门废
 帝焚于洛阳而晋高祖入自太原五代极乱之时也
卷十 第 24a 页 WYG0682-0371c.png
 始终二百年间或乱或盛或衰而往者来者先者后
 者虽穷达寿夭参差不齐而斯五百人者卒归于共
 尽也其姓名岁月风霜驳裂亦或在或亡其存者独
 有千仞之山石尔故特录其题刻每抚卷慨然何异
 临长川而叹逝者也(集古/录)
唐左辅顿僚四岳庙中刻石记
 唐权仅撰李琚八分书开元二十四年十月(复斋/碑录)
唐华岳庙碑
卷十 第 24b 页 WYG0682-0371d.png
 唐玄宗御制御书(诸道石/刻录)
唐御制华岳碑述圣颂
 唐京兆府富城县尉达奚珣撰序右补阙集贤殿学
 士吕向撰颂并书玄宗御制御书华岳庙碑建于庙
 中珣等遂作此颂以开元中立(集古/录目)
唐金仙长公主碑
 唐徐峤之撰明皇行书开元中立(金石/录)
唐鄎国长公主碑
卷十 第 25a 页 WYG0682-0372a.png
 唐张说撰明皇八分书开元中立(访碑/录)
唐韩赏祭华岳文
 唐右补阙韩赏撰诸王侍书荣王府司马韩择木八
 分书自陈其志以忘身忧国为己任以盟于神天宝
 元年四月刻在华岳(集古/录目)
唐灵台观主张敬忠碑
 唐何思远撰郭怀渐书天宝六年正月立(金石/录)
唐岳庙古松诗
卷十 第 25b 页 WYG0682-0372b.png
 唐韦元志撰右补阙贤院学士卫包古文篆天宝九
 年立(集古/录目)
唐御书华岳碑堂修饰记
 唐卫包撰并正书天宝九年正月立(金石/录)
唐灵台观三方功德颂
 唐右补阙内供奉集贤院修书卫包撰并书字为古
 文据碑天宝中诏颂功德于华山云台宫并安御容
 重䤭金天王庙前御制碑而作此颂以天宝九年四
卷十 第 26a 页 WYG0682-0372c.png
 月立(集古/录目)
唐云台观金箓斋颂
 唐卫包撰并书字为古文玄宗自开元中每岁之千
 秋节设金箓斋于华岳云台宫碑以天宝九年四月
 立(集古/录目)
 虽不著书人姓氏而字为古文实为包书也唐世华
 山碑刻为古文者皆包所书包以古文见称当时甚
 盛盖古文世俗罕通徒见其字书多奇而不知其笔
卷十 第 26b 页 WYG0682-0372d.png
 法非工也余以集录所见三代以来古字尤多遂识
 之尔(集古/录)
唐修金天王庙灵毕述
 唐卫包撰并正书天宝九年四月立(金石/录)
唐颜鲁公华岳题名
 唐颜鲁公书以乾元元年为饶州刺史题于华岳庙
 (集古/录目)
唐渭南令路嗣恭遗爱表
卷十 第 27a 页 WYG0682-0373a.png
 唐考功郎中知制诰苏源明撰不著书人名氏嗣恭
 字嗣恭平阳人初名剑客开元中历数县令皆有能
 名明皇以为可嗣汉鲁恭故赐此名复历渭南令至
 朔方留后上元二年渭南为立此表在渭南(集古/录目)
唐赠扬州都督段宽神道碑
 唐杨炎撰萧正正书大历四年十月(金石/录)
唐赠工部尚书王忠嗣碑
 唐元载撰王缙行书大历十年四月(金石/录)
卷十 第 27b 页 WYG0682-0373b.png
唐华岳精享昭应之碑
 兴元元年十二月立(诸道石/刻录)
唐节度李元谅懋功昭德颂
 唐张濛撰韩秀弼八分李彝篆额贞元五年十月(金/石)
 (录/)
唐冠军将军乌承玭碑
 唐左散骑常侍河南尹许孟容撰魏博节度副使胡
 证八分并篆额承玭字德润张掖人官至右领军使
卷十 第 28a 页 WYG0682-0373c.png
 冠军将军此碑不完才有其半不见所立年月(集古/录目)
 唐乌承玭碑元和七年正月立(金石/录)
唐刺史厅堂记
 唐吴丹撰并正书元和八年二月(金石/录)
唐刺史后阁记
 唐李正辞撰正书元和八年二月(金石/录)
唐少府监胡珦碑
 唐潮州刺史韩愈撰左金吾卫大将军胡证八分书
卷十 第 28b 页 WYG0682-0373d.png
 并篆额珦字润溥贝州宗城人官至少府监碑以长
 庆三年四月立在蒲城县(集古/录目)
唐司徒乌重胤碑
 唐司徒平章事裴度撰山南东道节度使窦易直书
 重胤字保君京兆人官至天平横海等军节度使司
 平章事碑以太和二年四月立(集古/录目)
唐沈传师金天王庙题名
 太和二年十月卢侁沈谕同谒(诸道石/刻录)
卷十 第 29a 页 WYG0682-0374a.png
唐贾竦谒华岳庙诗
 唐贾竦撰并书太和六年竦从子琡刻在华岳(集古/录目)
唐赠太尉白敏中碑
 唐中书侍郎平章事毕諴撰中书舍人王铎书敏中
 字用晦太原人历相宣宗懿宗以太傅致仕卒赠太
 尉碑以咸通三年立在下邽(集古/录目)
唐济安侯庙记
 唐李巨川撰柳怀素正书光化二年四月一日记(复/斋)
卷十 第 29b 页 WYG0682-0374b.png
 (碑/录)
唐李德让碑
 唐史惟则篆书(诸道石/刻录)
唐令狐彰华山诗
 唐史惟则八分书(访碑/录)
唐平淮将佐题名
 唐马总等题名(诸道石/刻录)
唐使院石柱记
卷十 第 30a 页 WYG0682-0374c.png
 唐李商隐撰(诸道石/刻录)
李靖上华岳书
宝觉寺碑
兴法寺碑
金台观碑
龙游宫碑
 五碑并诸道石刻录
   耀州
卷十 第 30b 页 WYG0682-0374d.png
    (春秋战国属秦秦属内史项氏分属塞国汉/初属河上郡后属左冯翊东汉及晋皆因之)
    (元魏置北雍州西魏改为宣州及置北地郡/寻改为通州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
    (属京兆郡义宁二年置宜君郡唐武德四年/改曰宣州贞观十七年州废大授二年复置)
    (宣州大足元年又废天祐三年岐王李茂贞/墨制置耀州仍升义胜军节度梁末帝时茂)
    (贞养子温韬以州降梁梁改为崇州静胜军/后唐同光元年为耀州以为顺义军皇朝开)
    (宝五年为感义军太平兴国元年改感德军/今县六 革原 富平 三原 同官)
    (美原/淳化)
唐太子少师宝良碑
卷十 第 31a 页 WYG0682-0375a.png
 唐于志宁撰王行满书贞观十二年立在三原(京兆/金石)
 (录/)
唐赠司徒河间元王孝恭碑
 唐岑文本撰于立政正书页观十四年立在三原(金/石)
 (录/)
唐潭州都督巢国勇公钱九陇碑
唐扬州都督密贞王元晓碑
 二碑贞观中立(京兆金/石录)
卷十 第 31b 页 WYG0682-0375b.png
唐刑部尚书彭城襄王德诚碑
 唐许敬宗撰李玄模书永徽二年立在三原(京兆金/石录)
唐左仆射张长逊碑
 唐钮孝孙撰刘损之书永徽五年立在富平(京兆金/石录)
唐越州都督于德芳碑
 从弟志宁撰苏季子分书麟德元年四月八日建在
 三原(复斋/碑录)
唐于志宁神道碑
卷十 第 32a 页 WYG0682-0375c.png
 唐令狐德棻撰男立政书乾封元年十一月立(金石/录)
唐淄川公李同碑
 撰人姓名残缺诸葛思桢正书咸亨元年五月(金石/录)
唐赠司徒荆州都督道孝王元庆碑
唐赠司徒益州都督郑惠王元懿碑
唐赠司徒并州都督江安王元祥碑
唐赠司徒冀州都督滕王元婴碑
唐太尉绛州刺史韩王元嘉碑
卷十 第 32b 页 WYG0682-0375d.png
唐司徒贵州刺史霍王元轨碑
唐太子太师鲁王元夔碑
唐赠司徒益州都督邓康王元裕碑
唐赠司徒荆州都督彭思王元则碑
唐金州刺史酆悼王元亨碑
唐赠荆州总管潭国襄公丘和碑
唐潭州都督吴兴郡公沈叔安碑
唐左武卫大将军樊兴碑
卷十 第 33a 页 WYG0682-0376a.png
唐贺兰公碑
 上十五碑在三原(京兆金/石录)
唐国子司业于立政碑
 撰人姓名残缺陈遗八分书调露元年十二月(金石/录)
 国子司业于可封碑弟淑之撰调露元年(诸道石/刻录)
唐美原神泉诗序
 唐韦元旦撰篆书无姓名垂拱元年四月(金石/录)
唐德表禅师碑
卷十 第 33b 页 WYG0682-0376b.png
 垂拱二年(诸道石/刻录)
周雍州明堂县令于大猷碑
 正书书撰人姓名残缺圣历三年十一月(金石/录)
唐左卫威远府折冲姚迥碑
 在富平景龙二年立(京兆金/石录)
唐清边军总管杨乾绪碑
 唐富平主簿褚琇撰正字权瑰八分书乾绪字幼绍
 雍州富平人官至宣威将军右玉钤卫幽州开福府
卷十 第 34a 页 WYG0682-0376c.png
 折冲都尉清边军总管致仕碑以先天元年十一月
 立(集古/录目)
唐兖州都督于知微碑
 唐姚崇撰正书无姓名开元七年六月三十建在三
 原(复斋/碑录)
唐神德寺碑
 八分书不著书撰人名氏神德寺故后魏之会同寺
 也唐垂拱三年有司奏自华原之石门山徙于祋祤
卷十 第 34b 页 WYG0682-0376d.png
 城北魏龙华寺故基而立之碑以开元八年立(集古/录目)
唐相州刺史宝忠仁碑
 唐国子祭酒徐坚撰八分不著书人名氏忠仁字恕
 扶风平陵人位至相州刺史碑以开元十年共立此
 碑(𨽻/释)
唐赠工部尚书臧怀恪碑
 唐抚州刺史颜真卿撰并书怀恪字贞节东莞人官
 至右武卫大将军赠工部尚书碑以开元十二年立
卷十 第 35a 页 WYG0682-0377a.png
 在三原(集古/录目)
唐左羽林大将军臧怀亮碑
 唐陈州刺史李邕撰并书怀亮字明时东莞莒人官
 至左羽林大将军碑以开元十九年立在三原(集古/录目)
唐三原令乙速孤令从清政颂
 唐梁陟撰陈载正书开元二十六年四月建(复斋/碑录)
唐洪福寺弥勒石像碑
 唐同官主簿韩滉撰并书集贤院学士卫包题额弥
卷十 第 35b 页 WYG0682-0377b.png
 勒石像者长安中县人赵贞等造寺僧圆證重修碑
 以天宝五年立在仝官(集古/录目)
唐果毅都尉臧崇碑
 天宝七年立(诸道石/刻录)
唐美原夫子庙碑
 唐行美原县令王岩撰并书天宝中初尊夫子爵为
 王碑以天宝八年立在美原(集古/录目)
 县令王岩字山甫撰并书岩天宝时人字画奇怪初
卷十 第 36a 页 WYG0682-0377c.png
 无笔法而老逸不羁时有可爱故不忍弃之盖书流
 之狂士也文字之学博自三代以来其体随时变易
 转相祖习遂以名家亦乌有法耶至魏晋以后渐分
 真草而羲献父子为一时所尚后世言书者非此二
 人则皆不为法其艺诚为精绝然谓必为法则初何
 所据所谓天下孰知夫正法哉岩书固自放于怪逸
 矣聊存之以备博览(集古/录)
唐神德寺弥勒阁碑
卷十 第 36b 页 WYG0682-0377d.png
 唐杜鳌撰马顺书弥勒阁者开元中沙门会觉所立
 天宝十一载冯翊人张祥德重建碑以十二年立在
 华原(集古/录)
唐内府局丞刘琦碑
 沙门惟一撰天宝十二载(诸道石/刻录)
唐赠荣州刺史臧公碑
 唐王齐问撰张颂行书天宝中立(诸道石/刻录)
唐金轮寺僧为程元振建勋业碑
卷十 第 37a 页 WYG0682-0378a.png
 犹子若镇撰宝应元年(诸道石/刻录)
唐太尉李光弼碑
 唐颜真卿撰张少悌书广德二年十二月立在富平
 (金石/录)
唐臧氏纠宗碑
 唐湖州刺史颜真卿撰并书臧氏东莞人自唐初灵
 州都督宠而下至京府参军叔清族系名字官阀悉
 载于碑不知所刻年月在三原(集古/录目)
卷十 第 37b 页 WYG0682-0378b.png
唐沛县令于默成碑
 李子休烈撰序刘单铭史惟则八分书大历三年正
 月(金石/录)
唐赠司空李楷碑
 唐杨炎撰史惟则八分书并篆额大历三年立(诸道/石刻)
 (录/)
唐左武卫中郎将臧希忱碑
 唐韩择木撰并书大历四年立在三原(金石/录)
卷十 第 38a 页 WYG0682-0378c.png
唐赠扬州都督臧希晏碑
 唐张孚撰韩秀弼八分书大历五年立在三原(诸道/石刻)
 (录/)
唐陁罗尼经石柱
 唐高沔等书大历八年立(诸道石/刻录)
唐释迦像记
 唐滑州节度判官豆卢适撰不著书人名氏渭北节
 度使臧(碑不/著名)修华原县摄受寺立释迦像
卷十 第 38b 页 WYG0682-0378d.png
唐刑部尚书李光进碑
 唐户部尚书杨炎撰梁州司马韩秀实八分书光进
 字大应光弼之弟官至刑部尚书封武威郡王碑以
 大历十年立在富平(集古/录目)
唐监军使赠开府第五昱碑
 唐于邵撰史有盈行书建中元年(金石/录)
唐赠宋州刺史王仁敬神道碑
 唐张蔇撰张少悌正书兴元二年(京兆金/石录)
卷十 第 39a 页 WYG0682-0379a.png
唐赠太子太傅邺侯李泌碑
 贞元四年(京兆金/石录)
唐金轮寺碑
 唐程献可撰赵冬曦正书贞元五年(京兆金/石录)
唐赠户部尚书符令奇碑
 唐郑叔规撰贞元八年立在富平(京兆金/石录)
唐赠工部尚书李汇志
 唐沈亚之撰南卓书贞元十八年立在华原(京兆金/石录)
卷十 第 39b 页 WYG0682-0379b.png
唐剑州刺史赠太仆少卿李公碑
 唐郑云达撰并书袁滋篆额贞元二十年立(诸道石/刻录)
唐丞相王播碑
 月六日(复斋/碑录)
 唐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宗闵撰翰林学士承旨柳公
 权书播字明剔太原人位至左仆射同平章事赠太
 尉碑以太和四年正月立(集古/录目)
唐太尉王播墓志
卷十 第 40a 页 WYG0682-0379c.png
 唐牛僧孺撰柳公权正书太和四年四月立(金石/录)
 柳书名重天下当时大臣墓志非其笔则人以子孙
 为不孝今世称柳书小字必曰王播墓播以金钱附
 离致位宰相公权少其为人对延英发其倾邪关通
 状矣而复为播书碑岂迫于内甥之情耶(集古/录)
唐赠越州都督符璘碑
 唐李宗闵撰柳公权书太和元年立(诸道石/刻录)
唐柳尊师墓志
卷十 第 40b 页 WYG0682-0379d.png
 唐翰林学士谏议大夫柳公权撰并书尊师处幽河
 东虞乡人公权弟也碑以开成二年立在华原(集古/录目)
唐赠太师王起神道碑
 唐户部尚书平章事李回撰太子少师柳公权书并
 篆额起字举之太原人位至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师碑以太中元年四月立在三
 原(集古/录目)
脩甲伏楼记
卷十 第 41a 页 WYG0682-0380a.png
 刘知实撰刘权书(诸道石/刻录)
同官唱和诗
张绍庭碑
 二碑诸道石刻录
   邠州
    (古豳国春秋战国皆属秦秦属内史汉属左/扶风安定北地郡汉宋置新平郡兼属安定)
    (晋因之襾魏置豳州后周及隋皆因之炀帝/初州废属安定北地郡义宁二年复置豳州)
    (唐开元十三年以字类豳改作邠焉天宝三/年以为新平郡后升为静难军节度今县四)
卷十 第 41b 页 WYG0682-0380b.png
    (新平/三水) (宜禄/永书)
唐昭仁寺碑
 唐諌议大夫朱子奢撰不著书人名氏及立石年月
 唐太宗即位其生平战伐之地皆立寺为战死者祈
 福昭仁寺者尝破薛举处也(集古/录)
 碑在豳州唐太宗与薛举战处也唐自起义与群雄
 战处后皆建佛寺为战亡士荐福碑文朱子奢撰而
 不著书人名氏字画甚工(集古/录)
卷十 第 42a 页 WYG0682-0380c.png
唐纳职令王行碑
 唐著作郎杨齐哲撰吏部常选南朝冯令一行字缺
 讹不可辨太原人官至伊州纳职县碑以开元七年
 五月(集古/录)
唐邠宁节度马璘德政碑
 唐韩云卿撰张少悌行书大历三年四月(金石/录)
唐汾阳王庙碑
 唐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邠宁
卷十 第 42b 页 WYG0682-0380d.png
 节度使韩游镶请为子仪立庙于邠州碑以贞元二
 年九月立(集古/录目)
唐姜嫄公刘庙碑
 唐高郢撰张谊行书贞元九年四月立(金石/录)
唐五夫人堂记
 唐邠宁节度使毕諴撰不著书人姓氏据记郭令公
 五夫人堂以大历五年初立然不知所谓五夫人者
 为何神也大中九年刻(集古/录目)
卷十 第 43a 页 WYG0682-0381a.png
唐东厅记
 唐卢宏茂撰李景初书(诸道石/刻录)
唐邠宁节度使高霞遇德政碑
 唐韦处厚撰王良容书(诸道石/刻录)
   解州
    (自唐以上地里与河中府同汉乾祐元年割/河中之闻喜安邑解三县置解州皇朝因之)
    (今县三安闻喜/解县 邑)
唐赠太尉裴行俭碑
卷十 第 43b 页 WYG0682-0381b.png
 唐右丞相张说撰裴灌书行俭字守约河东闻喜人官
 至礼部尚书金牙道大总管谥曰宪开元中追赠至
 太尉碑以开元十八年立在闻喜(集古/录目)
唐赠太师裴光庭碑
 唐中书令集贤院学士张九龄奉敕撰玄宗御书侍
 中裴耀卿题御书字兵部尚书仝中书门下三品李
 林甫题额谏议大夫褚庭诲摹勒光庭字连城河东
 闻喜人官至侍中正平郡公赠太师谥忠献以开元
卷十 第 44a 页 WYG0682-0381c.png
 廿四年十一月立在闻喜(集古/录目)
唐代州都督薛仁贵碑
 唐著作郎弘文馆学士苗神客撰仁贵玄孙左领军
 卫兵曹参军伯嶷书薛礼字仁贵河东汾阴人官至
 明威将军代州都督碑以天宝二年立在安邑(集古/录目)
 碑云公讳礼字仁贵河东汾阳人唐书列传云仁贵
 绛州龙门人又不云名礼余家集录薛氏碑尤多据
 仁贵子楚王碑亦云父仁贵尔仁贵为唐名将当时
卷十 第 44b 页 WYG0682-0381d.png
 甚显著往往见于他书未尝有云薛礼者仁贵本田
 家子奋身行阵其仅知姓名尔其曰名礼字仁贵者
 疑后世文士或其子孙为增之也仁贵卒于永淳中
 碑以天宝中建(集古/录目)
唐盐池灵庆公神祠碑
 唐崔放撰崔纵正书贞元十三年八月(金石/录)
唐安邑县新亭记
 唐刘师老撰李铣正书元和元年闰六月(金石/录)
卷十 第 45a 页 WYG0682-0382a.png
唐立卫伯玉遗爱颂
 伯玉裔孙唐陜虢观察使次公撰河中节度使张弘
 靖书伯玉河东安邑人晋惠帝初以太保录尚书事
 为楚王玮所杀碑以元和六年立在安邑(集古/录目)
唐盐宗神祠记
 唐太子右庶子支度安邑解县两池𣙜盐使钱义方
 撰试左武卫兵曹参军盛涛八分书盐池神祠故名
 盐宗其后又有灵庆祠而主吏不复亲祠盐宗祠宇
卷十 第 45b 页 WYG0682-0382b.png
 隳废义方重营葺之立此记以大中十年立(集古/录目)
   虢州
    (春秋时为虢之南境虢亡属晋战国时属秦/魏二国秦平天下为三川郡汉为弘农郡东)
    (汉及晋皆因之元魏置西弘农郡后周废之/隋炀帝置弘农郡恭帝改为凤林郡唐初置)
    (鼎州因鼎湖为名授为虢州今/县三 虢略 卢氏 朱阳)
唐张令𨻳浮图铭
 唐张士贵撰正书无姓名永徽五年十一月立(金石/录)
唐大兴国寺舍利塔碑
卷十 第 46a 页 WYG0682-0382c.png
 唐相州刺史越王贞撰赵郡李君惠集王羲之书兴
 国寺杨震学舍也隋文帝仁寿中以舍利分置天下
 诸寺此其一也碑以仪凤四年三月立(集古/录目)
唐蒙泉汤记
 唐弘农太守赵冬曦撰天宝二年三月甲寅建(复斋/碑录)
唐铸轩辕鼎原铭
 唐虢州刺史王颜控华州刺史袁滋籀书铸鼎原者
 轩辕黄帝铸鼎之所碑以贞元十一年正月立(集古/录目)
卷十 第 46b 页 WYG0682-0382d.png
   商州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秦为内史地汉属弘/农郡东汉属京兆尹晋初为京兆南部后置)
    (上雒郡元魏因之西魏兼置洛州后周改为/商州隋初废郡大业初州废复为上洛郡唐)
    (复为商州天宝元年曰上洛郡今县五/上洛 商洛 洛南 丰阳 上津)
汉四皓神位刻石
 四皓神位神胙几刻石四在惠帝陵傍验其字画盖
 东汉时书也(金石/录)
 圈公神坐甪里先生神坐圈公神胙机绮里季神祚
卷十 第 47a 页 WYG0682-0383a.png
 机此四人者神坐及胙几当各有之今绮季甪里尚
 阙其一而黄公者未见传者云数十年前商于农人
 耕地得此(𨽻/释)
 四皓之目始见于法言及汉书王贡传序相承读之
 曰园公曰绮里季曰夏黄公曰甪里先生前贤未始
 有异故王黄州元之在汝州有诗云未必项如樗里
 子也应头似夏黄公而毕文简公常讥评之以谓不
 当云夏黄公盖杜子美诗云黄绮终辞汉谓之黄绮
卷十 第 47b 页 WYG0682-0383b.png
 则四皓之目宜曰园公曰绮里季夏曰黄公曰甪里
 先生也仆初亦以为然盖逸少有尚想黄绮帖陶渊
 明诗亦曰黄绮之南山又曰且当从黄绮皆所以为
 證然近岁商于耕夫得汉世石刻数种有云圈公神
 坐绮里季神坐甪里先生神坐又各有神胙机皆汉
 人𨽻书其号不应误则与文简公之说异矣当以石
 刻为正宜从旧目则前人所谓黄绮者特各取一字
 以目二人不必皆其首字也园公石刻园公乃
卷十 第 48a 页 WYG0682-0383c.png
 为圈公盖二字音文为近或拇读传写之讹亦当以
 圈为是按颜师古匡缪正俗有圈称陈留风俗传自
 序云圈公之后圈公为秦博士避地南里汉祖聘之
 不就惠太子即位以圈公为司徒以是书證之圈姓
 愈晓然矣今尚有圈姓者姓氏书多以圈为园公之
 后此又可證矣
 三辅旧事云汉惠帝为四皓作碑于其所隐处此神
 坐及胙几岂亦当时所立邪(并东观/馀论)
卷十 第 48b 页 WYG0682-0383d.png
唐立汉烈仙四皓碑铭
 撰人姓名缺吴嗣(缺/)分书开元十(缺/) (复斋/碑录)
唐四皓旧隐图画文
 唐渠韦年撰窦正书贞元十六年十月(金石/录)
唐四皓新庙记
 唐萧曾重建以李华四皓赞代铭韦行俭正书元和
 八年辛丑岁李栖筠刻(复斋/碑录)
唐新修桥驿记
卷十 第 49a 页 WYG0682-0384a.png
 唐韦行俭撰柳汶正书元和八年立(复斋/碑录)
唐商于驿路记
 唐翰林学士承旨韦琛撰太子宾客柳公权书秘书
 者校书郎李商隐篆额商州刺史吕公(碑不/著名)移建州
 之新驿碑以大中元年正月立(集古/录目)
唐修武关驿记
 无书撰人名(诸道石/刻录)
   宁州
卷十 第 49b 页 WYG0682-0384b.png
    (秦属北地郡汉属北地上郡东汉属北地安/定郡晋国之后没于戎狄元魏献文置华州)
    (孝文改曰班州后为豳州西魏改为宁州后/周分置赵兴郡隋改宁州曰豳州寻废州而)
    (改赵兴郡为北地郡唐复为宁州天宝元年/曰彭原郡今县四 定安 定平 襄乐)
    (真宁/)
隋定安县官寺碑
 开皇八年五月(金石/录)
   坊州
    (自隋以前地里与鄜州同后周天和中元皇/帝为敷州刺史于此地为马坊武德二年分)
卷十 第 50a 页 WYG0682-0384c.png
    (鄜州置坊州因故马坊为名天宝元/年曰中部郡今县二 中部 宜君)
唐韦维善政篇
 唐著作郎杨齐哲撰前洛川县丞直翰林院(缺/)
   庭诲书维字文纪京兆杜陵人为坊州刺史此
 实纪德碑也以先天元年立(集古/录目)
 维先天中为坊州刺史齐哲所撰其实德政碑也特
 异其名尔(集古/录)
唐修秦文公庙记
卷十 第 50b 页 WYG0682-0384d.png
 唐前夏州等节度掌书记李伉撰并书篆额坊州之
 南有秦故鄜畤祠秦文公梦龙自天下属于地立畤
 以祠之世久相传谓之衙龙神刺史崔骈改其庙像
 以为文公祠开成五年立此碑(集古/录目)
 
 
 
 宝刻丛编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