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675-02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授经图义例卷十一
            明 朱睦㮮 撰
  诸儒传略
卜商字子夏卫人孔子弟子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孔子
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
魏文侯师子夏作诗序以授鲁申申授李克克授孟仲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675-0274b.png
子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荀卿荀卿授毛亨亨作诗
训传以授毛苌以二公所传故称毛诗
荀卿名况赵人从根牟子受诗又从虞卿受春秋年五
十始游学于齐齐襄王时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
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齐人或谗荀卿卿乃适楚春
申君以为兰陵令及废遂家兰陵著书数万言号曰荀

毛亨鲁人为诗训诂傅于其家汉初河间献王好学得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675-0274c.png
诗传而献之朝是时有毛苌者授亨诗为献王博士每
说诗献王悦之因复取诗传加毛字以别齐鲁韩三诗
也故世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亨诗传繇苌盛行
于汉郑玄为之笺笺表也识也玄以毛学审备遵畅厥
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称为笺云苌赵人以诗
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为阿武令授徐敖
敖授九江陈侠及王璜侠为讲学大夫繇是毛诗有徐
敖之学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675-0274d.png
贾徽扶风平陵人学毛诗于谢曼卿又从刘歆受左氏
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从涂恽受古文尚书徽精四经
又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子逵悉传之元和间帝令逵
撰齐鲁毛韩诗同异若干万言
卫宏字敬仲东海人少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初从杜
林受古文尚书又从九江谢曼卿受毛诗因作毛诗序
善得风雅之旨
浮丘伯齐人受业荀卿秦时为儒士楚元王交少与鲁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675-0275a.png
申公穆生白生俱受诗于浮丘伯及秦焚书各别去高
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焉
后言鲁诗者皆宗浮丘伯
申公名培鲁人少治鲁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
从师入见于鲁南宫汉六年封弟交为楚王王至楚以
申公为中大夫文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及
楚元王薨郢客嗣立申公失博士随郢客归复以为中
大夫令傅太子戊戊不好学及嗣立胥靡申公申公愧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675-0275b.png
之归鲁家居教授终身不出独王命召乃往弟子自远
方至者千馀人申公以诗为训无传疑疑者则阙王臧
赵绾武帝时欲建明堂不能成二人乃言师申公于是
帝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既至帝
问治乱之事申公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
耳是时帝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至即以为
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明堂废申公以病免归申
公弟子七十馀人孔安国自有传周霸胶西内史夏宽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675-0275c.png
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
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
刘交字游高祖同父弟好书多才艺少受诗于浮丘伯
从高祖入蜀汉还定三秦汉六年封交于楚是为元王
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鲁诗傅号鲁诗元王
亦次之诗傅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子郢客亦传诗
穆生鲁人白生奄里人在秦时俱习诗汉初元王封于
楚以申公及穆生白生为中大夫初元王与三人同师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675-0275d.png
故敬礼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设醴及王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
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
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
生曰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存故也今而忽之
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
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王戊淫暴后与吴通谋申公諌
不听胥靡之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675-0276a.png
瑕丘江公受诗申公武帝时为博士其治官民皆以廉
节称其为学弟子至大夫郎掌故者以百数言诗虽殊
多本于申公瑕丘江公尽傅师说与鲁许生奄中徐公
皆守学教授瑕丘傅孙博士江公徒众甚盛为鲁诗宗
又善春秋语在刘向传
王臧兰陵人赵绾代人俱受诗于申公臧事景帝为太
子少傅免去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备宿卫一岁累迁
至郎中令绾为御史大夫二人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675-0276b.png
能就其事乃言申公上使使迎申公会窦太后不悦儒
术得臧绾之过以让上曰此复为新垣平也上因废明
堂下臧绾吏皆自杀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事奄中徐公及许生为昌邑
王师及昌邑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惟
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諌免治狱使者责问师何
亡諌式对曰臣以诗三百篇朝夕授王至忠臣孝子之
篇未尝不为王反覆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675-0276c.png
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篇为训是以亡諌书
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归家不教授山阳张长安先事
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唐生褚生应博
士弟子选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
不言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亦皆素闻式贤共荐
式诏除博士江公嫉式遂谢病归终于家张生唐生褚
生皆为博士张生自有傅唐生楚太傅繇是鲁诗有张
唐褚氏之学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675-0276d.png
唐贤字长孺鲁国邹人受诗瑕丘江公徵为博士稍迁
给事中授昭帝帝崩大将军光与公卿共立宣帝贤亦
与谋议赐爵关内侯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
重本始三年为丞相以老病罢子玄成
玄成字少翁傅家学以父任为郎擢为諌大夫累迁淮
阳中尉受诏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条奏其
对以玄成为少府御史大夫永光中为丞相兄子赏亦
明诗授哀帝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繇是鲁诗有韦氏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675-0277a.png
之学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学于长安受诗于博士江公平
帝时以儒术举为郎给事黄门迁密令数年教化大行
蝗不入境及王莽居摄以病免光武即位徵茂为太傅
封褒德侯赐长子戎为大中大夫
薛广德字长卿沛郡湘人受诗王式教授楚国龚胜龚
舍师事焉萧望之为御史大夫除广德为属数与论议
器之荐广德经行宜为博士论石渠迁諌大夫长信少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675-0277b.png
府御史大夫广德为人温雅有蕴藉及为三公直言諌
诤帝虽听不悦其年以岁恶民流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黄金免归沛以为荣悬其安车传子孙
张长安字幼君山阳人治鲁诗荐为博士论石渠至淮
阳中尉长安兄子游卿为諌大夫以诗授元帝其门人
琅琊王扶为泗水中尉陈留许晏为博士繇是张家有
许氏之学
龚舍字君倩楚人与兄胜相友并著名节故谓之楚两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675-0277c.png
龚皆好学明经胜为郡吏舍不仕久之楚王入朝闻舍
高名聘为常侍舍不得已随王归国恳辞愿卒学复至
长安徵授諌大夫博士俱不就哀帝时拜舍为太山太
守既至乞骸骨天子徙为光禄大夫舍终不起乃遣归
舍通五经以鲁诗教授郡二千石长吏初到官皆至其
家如师弟子之礼年六十八卒胜自有传
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少习鲁诗师博士许晃元始
中举明经除为郎会王莽居摄以病去官及公孙述僭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675-0277d.png
号徵以博士业固辞述乃使大鸿胪尹融持毒酒以劫
业若起授以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致其意业不
从遂饮毒而死蜀平光武诏表其闾
魏应字君伯任城人建武初诣博士受业习鲁诗除济
阴王文学以疾免建初四年拜五官中郎将诏授千乘
王伉肃宗甚重之时会诸儒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
帝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应以经明行修弟子至者数
千人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675-0278a.png
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
士右师细君习鲁诗王莽末往东海上立精舍讲授光
武即位乃归乡里太守黄谠欲召咸授其子咸辞不往
谠遂遣子师之建武中举孝廉除郎中入授皇太子屡
迁大鸿胪每进见锡以几杖入屏不趋赞事不名经传
有疑辄遣小黄门就舍问之显宗以咸有师傅恩赏赐
珍玩束帛奉禄增于诸卿年七十二卒
高诩字季回平原般人曾祖嘉以鲁诗授元帝仕至上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675-0278b.png
谷太守父容少傅嘉学哀平间为光禄大夫诩以父任
为郎世传鲁诗以信行清操知名不仕莽世光武即位
大司空宋弘荐诩徵为郎除符离长复为博士在朝以
方正称官至大司农
辕固齐人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居官廉直拜清河王
太傅疾免武帝即位复以贤良徵诸儒多嫉毁谓固老
罢归时已九十馀矣公孙弘亦徵仄目而事固固曰公
孙子务正学以言勿曲学以阿世诸齐以诗显贵皆固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675-0278c.png
之弟子也弟子知名者昌邑太傅夏侯始昌始昌授后
苍苍授匡衡翼奉萧望之衡授琅琊师丹伏理满昌昌
为詹事理自有传丹大司空繇是齐诗有翼匡师伏之
学满昌授九江张邯琅邪皮容皆至大官徒众尤盛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
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
仕元帝时诸儒荐徵待诏宦者署数言事燕见天子敬
焉后拜中郎为博士諌大夫年老以寿终子及孙皆以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675-0278d.png
学为儒官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治齐诗既事同县后苍且
十年以令诣太常受业复事同学博士白奇三岁以射
策甲科为郎宣帝时望之屡上疏言事多见采纳及帝
寝疾以望之为前将军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元帝即
位益见尊重为弘恭石显所搆陷自杀
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好学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尤精
力过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675-0279a.png
衡射策甲第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调补平原文学
学者多上书荐衡经明当世少双不宜在远方事下萧
望之等问衡对深美宣帝不甚用儒遣衡归官而皇太
子见衡对私善之及元帝即位以为郎中迁博士给事
中会日蚀地震衡上疏陈政治得失帝悦其言迁为光
禄大夫太子少傅居数年拜御史大夫代韦玄成为丞
相封乐安侯后坐事免为庶人终于家子咸亦明经历
位九卿家世多为博士者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675-0279b.png
伏理字君游琅邪东武人受诗于匡衡为当世名儒授
成帝为高密太傅子湛性孝友少傅父业教授数百人
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为绣衣执法吏始立
以为平原太守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
授不废光武即位徵拜尚书典定旧制建武三年代邓
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是时贼徐异卿等万馀人据富
平连攻不下惟云愿降司徒伏公帝知湛为青徐所信
向遣到平原异卿等即日归降湛虽造次必于文德以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675-0279c.png
为礼乐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其冬车驾征张步留
湛居守时烝祭高庙而河南尹司隶校尉于庙中争论
湛不举坐策免六年徒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户遣就国
十三年徵湛敕尚书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燕见中暑
病卒曾孙晨谦敬博爱好学尤笃尚高平公主奉朝请
位特进玄孙无忌亦傅家学博物多识为侍中屯骑校
尉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五经又撰汉纪
无忌卒子质嗣官至司农质卒子完嗣尚桓帝女阳安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675-0279d.png
长公主女为孝献皇后曹操杀后诛伏氏国除自伏生
已后世传经学清静无竞故东州号为伏不斗云
师丹字仲公琅邪东武人治诗事匡衡举孝廉为郎元
帝末为博士免建始中复为博士出为东平王太傅丞
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举丹议论深博廉正守道徵
入为光禄大夫丞相司直数月复以光禄大夫给事中
繇是为少府光禄勋侍中甚见尊重成帝未立定陶王
为皇太子以丹为太子太傅哀帝即位领尚书事封高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675-0280a.png
乐侯月馀徙为大司空及上追尊定陶王为共皇帝尊
傅太后为共皇太后丁后为共皇后又郎中令冷褒等
复奏立庙京师上下其议有司皆以为宜丹议不可由
是不合上意会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
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丹使吏上议吏私写其草丁傅
子弟闻之使人告丹上封事漏泄下廷尉治廷尉劾丹
大不敬给事中申咸炔钦上书言丹经行无比自近世
大臣能若丹少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过不在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675-0280b.png
丹以此贬黜恐不能厌众心竟坐策免废归乡里数年
平帝即位徵丹诣公车赐爵关内侯加以厚丘之中乡
户二千一百徙封义阳侯月馀薨谥曰节侯
伏黯字稚文理之子以明齐诗改定章句作解说九篇
位至光禄勋无子以兄子恭为后恭少傅黯学太常试
经第一拜博士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繇是
北州多伏氏之学永平四年拜司空以病罢初父黯章
句繁多恭乃省减浮辞定为二十万言肃宗行飨礼以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675-0280c.png
恭为三老年九十终子寿官至东郡太守
韩婴燕人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推诗人
之意作内外傅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
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皆宗之婴又以易授人
推易之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唯韩氏自
传之武帝时婴尝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处事
分明仲舒不能难也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涿郡韩
生亦其后也韩生以易徵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675-0280d.png
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之
赵子河内人事燕韩生授同郡蔡谊谊授同郡食子公
与王吉食生为博士授泰山栗丰吉授淄川长孙顺顺
为博士丰部刺史繇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丰授山
阳张就顺授东海发福皆贵显徒众尤盛
蔡谊河内人以明经给事大将军幕府数岁补覆盎城
门候久之诏求能为韩诗者徵谊待诏久不进见谊上
疏曰臣山东草莱之人行能无所比容貌不及众然而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675-0281a.png
不弃人伦者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帝召见
谊说诗甚悦擢为光禄大夫数岁拜少府迁御史大夫
代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年八十馀终谥节侯
王吉字子阳琅邪皋虞人少好学受韩诗于蔡谊又通
今文尚书举孝廉为昌邑王中尉昌邑好游猎动作亡
节吉谏不听后以病免复徵为博士谏大夫宣帝时外
戚许史王氏宠贵而帝躬亲政事任用能吏吉复上书
言得失帝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吉罢归后徵以老病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675-0281b.png
道卒薛汉字公子淮阳人世习韩诗父子以章句著名
汉少傅父业教授常数百人建武初为博士当世言诗
者推汉为长永平中为千乘太守政有异迹弟子会稽
澹台敬伯钜鹿韩伯高最知名
杜抚字叔和犍为人少有高才受业博士薛汉定韩诗
章句归乡里教授沈静乐道动必以礼后为东平王苍
所辟及苍就国抚为大夫建初中为公车令所作诗题
约义通学者传之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675-0281c.png
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人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晔
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资中从杜抚受韩诗卒
业乃归州召补从事不就著诗细蔡邕至会稽读而叹
息以为长于论衡邕还京师傅之学者咸诵习焉时山
阳张匡字文通亦习韩诗作章句后举有道博士徵不

 
 
授经图义例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675-0281d.png
 
 
 
 
 
 
 
 授经图义例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