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授经图义例 卷七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a 页 WYG0675-02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授经图义例卷七
            明 朱睦㮮 撰
  诸儒传略
伏生名胜字子贱济南人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欲求能
治尚书者天下亡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时伏生年
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
当秦时禁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b 页 WYG0675-0257b.png
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
繇是学者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儒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伏生授济南张生及欧阳生张生为博士而伏生孙以
尚书徵弗能明也自此鲁之周霸雒阳贾嘉皆能言尚
书云
张生鲁人授夏侯都尉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授族子
胜为大夏侯氏学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仕至
太子太傅为小夏侯氏学三家皆立博士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2a 页 WYG0675-0257c.png
晁错颍川人以文学为大常掌故文帝即位初遣晁错
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帝悦诏错为太子舍人
门大夫寻迁博士景帝时言事辄听累迁至御史大夫
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以尚书授儿宽宽有俊才初见
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
可观乃从宽问一篇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于宽宽
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子阳为博士高孙地
馀长宾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论石渠元帝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2b 页 WYG0675-0257d.png
即位地馀侍中贵幸至少府戒其子曰我死后官属即
送汝财物慎毋受汝九卿儒者子孙以廉洁可以自成
及地馀死少府曹属共送数百万其子不受天子闻而
嘉之赐钱百万地馀少子政为讲学大夫繇是尚书世
有欧阳氏学
何比干字少卿汝阴人学尚书于晁错武帝时为廷尉
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而比干务仁恕数与与汤争虽
不能尽得然所活者者以千数后迁丹阳都尉本始元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3a 页 WYG0675-0258a.png
年自汝阴徙居平陵代为名族
宋登字叔阳京兆长安人少傅欧阳尚书教授数千人
为汝阴令入为尚书仆射顺帝以登明识礼乐使持节
临太学奏定典律转拜侍中数上封事抑退权倖繇是
出为颍川太守市无二价道不拾遗以病免
夏侯始昌鲁人以尚书教授自董仲舒韩婴死后武帝
得始昌甚重之始昌明于阴阳先言柏梁台灾日至期
果灾时昌邑王以少子爱之帝选为师者始昌为昌邑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3b 页 WYG0675-0258b.png
太傅以寿终族子胜
胜字长公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傅徵
为博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諌曰
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是时霍
光与张安世谋欲废昌邑乃召问胜胜对言在洪范傅
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有伐上者光安世大惊
以此益重经术之士及宣帝立胜迁长信少府赐爵关
内侯坐事下狱语在黄霸傅后赦出胜为谏大夫给事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4a 页 WYG0675-0258c.png
中朝廷每有大议帝知胜素直谓曰先王通正言无惩
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年九十终
周堪字少卿齐人事夏侯胜为译官令论于石渠经学
最高后为太子少傅光禄大夫为石显所谮免官堪授
牟卿及长安许商长伯牟卿为博士商善为算著五行
论历至九卿号其门人沛唐林子高为德行平陵吴章
伟君为言语重泉王吉少音为政事齐炔钦幼卿为文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4b 页 WYG0675-0258d.png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霸少学律令喜为吏累迁为
河南太守丞宣帝即位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
决疑狱守丞相长史坐夏侯胜非议诏书霸不举劾下
狱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积三岁乃出擢霸为扬州刺
史迁颍川太守治行为天下第一徵守京兆尹代丙吉
为丞相封建成侯
张山拊字长宾平陵人事小夏侯建受尚书为博士至
少府授同县李寻子长郑宽中少君山阳张无故子儒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5a 页 WYG0675-0259a.png
信都秦恭延君陈留假仓子骄无故善修章句为广陵
太傅守小夏侯说文恭增师法至百万言为城阳内史
仓以谒者论石渠至胶东相寻善说灾异为骑都尉宽
中有隽才以博士授太子成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食邑
八百户迁光禄大夫领尚书事繇是小夏侯有郑张秦
假李氏之学宽中授东郡赵玄无故授沛县唐尊恭授
鲁冯宾宾为博士尊至太傅玄御史大夫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人自欧阳生傅伏生尚书至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5b 页 WYG0675-0259b.png
歙八世皆为博士歙既傅业而恭谦好礼让更始立为
原武令世祖平河北到原武见歙在县修政迁河南都
尉世祖即位封被阳侯建武九年更封掖侯歙在郡教
授数百人视事九岁徵为大司徒坐事下狱诸生守阙
为歙求哀者千馀人歙竟死狱中
李寻字子长平陵人治尚书事丞相翟方进除为吏及
王根为大司马厚遇寻是时多灾异根数虚已问寻寻
见汉家有中衰阸会之象乃说根宜急求幽𨼆拔擢天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6a 页 WYG0675-0259c.png
士诸阘茸佞谄以时废退政治感阴阳犹铁炭之低邛
见效可信者也根乃荐寻哀帝召寻侍诏黄门数上书
抑外亲举有德帝虽不从然采其语每有非常辄问寻
寻对屡中迁黄门侍郎建平时坐事徙敦煌郡
云敞字幼孺平陵人师事同县吴章章治尚书为博士
平帝即位莽秉政以平帝为成帝后不得顾私亲帝母
及外家卫氏不许至京师莽长子宇惧帝长见怨与吴
章谋夜以血涂莽第门冀惧莽章欲因对其咎事觉莽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6b 页 WYG0675-0259d.png
诛宇并灭卫氏章坐腰斩时敞为大司徒掾自劾为吴
章弟子收抱章尸归葬京师称焉比之栾布后荐为諌
大夫
曹曾字伯山济阴人从欧阳歙受尚书门徒三千人位
至谏议大夫子祉傅父业至河南尹
高获字敬公汝南新息人少与光武有旧旧师事欧阳
歙歙下狱当断获铁冠带铁锧诣阙请歙帝虽不许谓
曰敬公朕欲用子为吏宜改常性获曰曰臣受性于父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7a 页 WYG0675-0260a.png
母不可改之于陛下出便辞去三公争辟不应郡守每
行县辄轼其闾获遂远遁江南卒于石城人思之共为
立祠
礼震字仲威平原人年十七闻师欧阳歙坐事下狱当
断驰之京师行到河南获嘉县自系上书求代书奏歙
已死狱中光武嘉其高义拜震为郎中后以公事左迁
淮阳王厩长
林尊字长宾济南人治尚书事欧阳高为博士后至少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7b 页 WYG0675-0260b.png
府太子太傅授平陵平当梁陈翁生当至丞相翁生信
都太傅家世传业繇是欧阳有平陈之学翁生授琅邪
殷崇楚国龚胜崇为博士胜右扶风而平当授朱普鲍
宣普为博士宣司隶校尉徒众尤盛
平当字子思平陵人以明经为博士每有灾异当辄传
经术言得失文雅虽不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同哀
帝时累迁御史大夫至丞相赐爵关内侯子晏以明经
历位大司徒封防乡侯汉兴唯韦平父子至宰相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8a 页 WYG0675-0260c.png
鲍宣字子都渤海宣城人受尚书于平当举孝廉为郎
病去官哀帝初大司空何武复荐宣为谏大夫每言事
语极切直帝以宣名儒优容之会地震宣复谏帝纳其
言拜宣为司隶坐忤丞相孔光下廷尉狱太学诸生救
宣者千馀人遮丞相车不得行又守阙上书帝减宣罪
徙之上党王莽秉政宣及何武等以不附已俱诛
龚胜字君宾楚人受书陈翁生三举孝廉哀帝时徵为
谏大夫数上书言事二岁馀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8b 页 WYG0675-0260d.png
出为渤海太守胜谢病归王莽篡国拜胜为讲学祭酒
胜称疾不应徵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以太子师
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胜累辞使者不听胜谓弟
子高晖等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义岂以一
身事二姓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时年
七十九矣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
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9a 页 WYG0675-0261a.png
园王莽篡国荣抱经书逃匿山谷建武十九年始辟大
司徒府召拜议郎使授太子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
荣让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因拜荣为博士
引闳弘为议郎荣又荐门下生九江胡宪侍讲二十八
年拜荣太子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谓诸生曰今日所
蒙稽古之力也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永平二
年三雍初成拜荣为五更荣每疾病帝幸其家问起居
入街下车抚荣垂涕良久乃去自时诸侯将军大夫问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9b 页 WYG0675-0261b.png
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
丧送葬赐冢茔于首阳之下子郁
郁字仲恩敦厚笃学傅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
人荣卒郁当袭爵上书让于兄子汛显宗不许不得已
受封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禁中论经
书问政事稍迁侍中和帝即位以郁及宗正刘方并入
教授历迁侍中奉车都尉永元初代丁鸿为太常门人
杨震朱宠皆至三公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0a 页 WYG0675-0261c.png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
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父綝卒鸿当袭爵上书
让与弟盛不报鸿遂逃去初九江鲍骏与鸿同事桓荣
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骏乃止而让之
鸿感悟遂还就国累迁侍中建初四年肃宗诏鸿与诸
儒论定五经同异于白虎观帝亲称制临决时人叹曰
殿中无双丁孝公擢徙校书门下繇是益盛彭城刘恺
北海巴茂九江朱伥陈留陈弇皆至公卿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0b 页 WYG0675-0261d.png
何汤字仲弓豫章南昌人事沛郡桓荣以才明知名荣
年四十无子汤乃去荣妻为更娶生三子荣甚重之后
拜郎中以明经授太子建武中守开阳门候世祖微行
夜还汤闭门不纳更从中东门入明旦召诣太官赐食
诸门候皆夺俸
桓焉字叔元少以父任为郎明经笃行永初元年入授
安帝三迁为侍中步兵校尉永宁中顺帝为皇太子以
焉为太子少傅月馀迁太傅踰年废皇太子为济阴王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1a 页 WYG0675-0262a.png
焉谏不能得顺帝即位与太尉朱宠并录尚书事以焉
前议守正封阳平侯固让不受迁太尉弟子传业者数
百人黄琼杨赐最为显贵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
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
伯起年五十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延光二年代刘
恺为太尉累上疏言事樊丰等惧遂谮震怨怼帝夜遣
使者取震印绶于是柴门谢客客丰等复请大将军耿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1b 页 WYG0675-0262b.png
宝奏震不服罪诏遣还本郡震以为奸臣狡猾不能诛
嬖女倾乱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乎遂饮酖而卒顺
帝即位诛樊丰等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诏
改葬华阴令太守丞以中牢具祠
刘恺字伯豫宣帝玄孙居巢侯般之子少受尚书于丁
鸿恺当袭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有司奏请绝恺
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乃徵拜为郎恺入朝在位者
莫不仰其风行元初二年代夏勤为司徒以病免诏以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2a 页 WYG0675-0262c.png
千石禄归养河南尹常以岁八月致半酒无何复召拜
太尉视事二年乞骸骨久乃许之下河南尹礼秩如前
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少为诸生受尚书于司徒丁
鸿为郡文学掾志乖于时遂去职讲授于大泽中弟子
至千馀人安帝时为清河王傅坐上书切直免归阳嘉
中前后三徵俱不应
杨秉字叔节震中子少傅业𨼆居教授年四十乃应司
空辟拜侍御史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徵入劝讲拜大中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2b 页 WYG0675-0262d.png
大夫左中郎将迁侍中尚书以言事忤旨免官归久之
复拜太常代刘矩为太尉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
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
财也年七十四薨子赐
赐字伯献少傅家学笃志博文又事桓焉教授门徒不
荅州郡礼命建宁初灵帝当受学诏太傅三公选通尚
书桓君章句宿有重名者三公举赐乃侍讲于华光殿
中迁少府光禄勋为司徒熹平光和中以灾异数上封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3a 页 WYG0675-0263a.png
事忤曹节等以病免无何复拜太常累迁尚书令后迁
司空卒谥文烈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师事桓焉受尚书五辟不应
顺帝时诏下县以礼慰遣始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
射会连有灾异琼奏諌帝多纳之元嘉中欲褒崇大将
军梁冀下特进胡广等议广等咸称冀之勋德宜比周
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不从冀以为恨会地动策
免及冀被诛以琼不阿梁氏乃封邟乡侯是时五侯擅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3b 页 WYG0675-0263b.png
权倾动中外琼称疾不起其年复为司空疾笃犹上疏
諌语甚激切卒谥忠侯
桓典字公雅傅其家业以尚书教授颍川举孝廉为郎
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为之
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献帝即位三公奏典与何
进谋诛阉宦功虽不遂忠义炳著诏拜家一人为郎赐
钱二十万从西入关拜御史大夫赐爵关内侯仕至光
禄勋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4a 页 WYG0675-0263c.png
张奂字然明敦煌酒泉人少游三辅师事太尉朱宠学
欧阳尚书举贤良对策第一擢拜议郎延熹中拜武威
太守平均徭赋率厉散败常为诸郡最迁大司农上灾
异疏申雪窦武陈蕃而曹节等疾其言卒陷党罪禁锢
卒年七十八武威多为立祠世世不绝
杨众赐从子傅先业以谒者仆射从献帝入关累迁御
史中丞及帝东还夜走度河众率诸官属步从至太原
建安初追前功封蓩亭侯从弟彪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4b 页 WYG0675-0263d.png
彪字文先以能家学徵拜议郎迁侍中京兆尹中平六
年为司空明年关东兵起董卓欲迁都关中彪不从坐
免及迁洛阳复拜尚书令魏文受禅欲以彪为太尉先
遣吏示旨彪固辞乃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彪著
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
孔安国字子国孔子十一世孙武帝时鲁共王欲坏孔
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虞夏商周之书乃不坏宅悉以
其书还孔氏书皆科斗文字时人无知者安国以今文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5a 页 WYG0675-0264a.png
字读之因以起其家为谏议大夫承诏作书传传成遭
巫蛊事遂不立学官安国出为临淮太守安国授都尉
朝司马迁朝授胶东庸谭谭授清河胡常少子常授虢
徐敖敖为右扶风掾授平陵涂恽子真子真授贾徽及
河南桑钦徽授子逵自有传
儿宽千乘人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及
时时閒行佣赁以给衣食行常𢃄经止息则诵习之以
试次第补廷尉史宽为人温良廉智而善著书书奏敏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5b 页 WYG0675-0264b.png
于文口不能道也张汤以为长者荐之天子天子见问
说之后位至御史大夫宽授东平简卿卿亦以儒术显
司马迁字子长龙门人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
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
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阸困蕃薛彭城过梁楚
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笮昆
明还报命后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石室金鐀之书述
陶唐以来至汉武止作史记凡百三十篇五十馀万言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6a 页 WYG0675-0264c.png
拾遗补艺成一家言尝从孔安国问尚书故史记载尧
典禹贡洪范金縢诸篇多古文词
孔延年安国兄武之子治尚书为武帝博士子霸字次
孺亦治尚书宣帝时为太中大夫以选授皇太子经迁
詹事高密相元帝即位徵霸以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八
百户号褒成君给事中加赐黄金二百斤第一区徙名
数于长安霸为人谦退不好权势帝数欲致相位霸力
辞以是尤重赏赐特厚卒策赠以列侯礼谥曰烈君子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6b 页 WYG0675-0264d.png

光字子夏经学尤明举为议郎成帝时为博士历转仆
射尚书令周密谨慎凡典枢机十馀年有所荐举惟恐
人知哀帝初授丞相博山侯印绶以忤傅太后策免及
后崩复徵光诣公车问日食事书奏帝悦拜光禄大夫
秩中二千石给事中寻为丞相复故国博山侯年七十
薨谥简烈侯子僖
僖字仲和自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僖游太学与崔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7a 页 WYG0675-0265a.png
骃友尝上书辩讥刺肃宗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
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元和二年春帝东巡特过鲁幸
阙里僖因召对帝悦遂拜郎中赐褒成侯僖从还京师
使校书东观是年冬拜临晋令崔骃以祖篆所为易林
筮之谓为不吉止僖曰子盍辞乎僖曰仕不择官吉凶
由已而由卜乎在县三年卒官子季彦
季彦守其家学门徒数百人延光元年河西雨雹大者
如斗安帝诏有道之士极陈变眚乃召季彦见于德阳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7b 页 WYG0675-0265b.png
殿帝亲问其故对曰此皆阴乘阳位当今贵臣擅权母
后党盛陛下宜修圣德虑此二者左右皆恶之帝默然
后举孝廉不就年四十七终于家
桑钦字君长河南人受古文尚书于涂恽成帝时又作
水经三卷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有七其源委吐纳枝
烦条贯盖皆本于禹贡云
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少好学沈深博洽光武徵拜
侍御史时东海卫宏济南徐巡皆受林学林初于西州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8a 页 WYG0675-0265c.png
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艰困握持不离
身出以示宏等曰林流离兵乱常恐斯经将绝曷意东
海卫子济南徐生复能传之是道竟不坠于地也古文
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宏巡益重之于是古
文遂行宏字敬仲光武以为义郎作尚书训旨
周防字伟公汝南汝阳人师事徐州刺史盖豫受古文
尚书举孝廉拜郎中撰尚书杂记二十二篇四十万言
仕至陈留太守子举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8b 页 WYG0675-0265d.png
举字宣光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崇故京师为之语曰五
经从横周宣光延熹间举茂才为平丘令转冀州刺史
阳嘉二年徵拜尚书数有论諌左右惮之以事免大将
军表为从事中郎时连有灾异召问举对曰书称僭恒
𤾉若夫僭差无度则言不从而下不正阳无以制则上
扰下竭宜密严敕州郡以察奸宄其后江淮滑贼处处
并起如举所陈及梁太后临朝以殇帝幼崩宜在顺帝
之下诏下公卿举议曰春秋鲁闵公无子庶兄僖公代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9a 页 WYG0675-0266a.png
立其子文公遂跻僖于闵上传曰逆祀也今殇帝在先
顺帝在后先后之义昭穆之序不可乱也诏从之举累
迁光禄勋
 
 
 
 
 
授经图义例 卷七 第 19b 页 WYG0675-0266b.png
 
 
 
 
 
 
 
 授经图义例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