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授经图义例 卷三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1a 页 WYG0675-023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授经图义例卷三
            明 朱睦㮮 撰
  诸儒传略
商瞿鲁人字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人桥庇子庸子庸
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人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
孙虞子乘子乘授齐人田何
田何字子装汉兴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生授易丁宽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1b 页 WYG0675-0236d.png
及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齐人服生光皆著易传
数篇王同授淄川杨何何字叔元元光中徵为太中大
夫著易二篇又授齐人即墨成成至城阳相广川孟但
为太子门大夫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淄主父偃周王
孙授卫人蔡公著易二篇皆以易贵显要言易者本之
田何
丁宽字子襄梁人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
从者读易精敏材过项生遂事何学成何谢宽宽东归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2a 页 WYG0675-0237a.png
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景帝时宽为梁孝王将军作易
说三万言训故举大义而已宽授同郡砀田王孙王孙
授施雠孟喜梁丘贺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主父偃齐国临淄人受易于王同游齐诸子间诸儒生
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北游燕赵中山
皆莫能厚客甚困以诸侯莫足游者元光元年乃西入
关见卫将军青青数言于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
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2b 页 WYG0675-0237b.png
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是时徐乐严安亦俱上书
言世务上谓三人曰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乃拜偃
等皆为郎中偃数上疏言事迁谒者中郎中大夫岁中
四迁元朔中拜偃为齐相无何齐王惧偃发阴事自杀
上怒乃徵下吏治遂族偃偃方贵幸时客以千数及族
死无一人视独孔车收葬上闻之以车为长者
施雠字长卿沛人沛与砀相近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
易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谦让常称学废不教授及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3a 页 WYG0675-0237c.png
梁丘贺为少府事多乃遣子临分将门人从雠问雠自
匿不肯见贺固请不得已乃授临等于是荐雠结发事
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
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雠授张禹琅邪鲁伯伯为会稽
太守禹为丞相禹授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崇为九卿
宣大司空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琅邪邴丹㬅客莫
如至常山太守繇是施氏有张彭之学
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父号孟卿善为礼春秋授后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3b 页 WYG0675-0237d.png
苍疏广世所传后氏礼疏氏春秋皆出孟卿孟卿以礼
经多春秋繁杂乃使喜从田王孙受易喜好自称誉得
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举孝廉为郎曲台署长以病免后
为丞相掾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
喜授同郡白光少子沛人翟牧子兄(读曰/况)皆为博士繇
是孟氏有翟白之学
梁丘贺字长翁琅邪诸人初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房
淄川杨何弟子也非为课吏法者及房中为齐郡太守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4a 页 WYG0675-0238a.png
贺更事田王孙宣帝时闻京房为易明求其门人得贺
贺时为都司空令坐事免因召贺入说经上善之以贺
为郎会八月饮酎行祠孝昭庙先驱旄头剑挺堕坠首
垂泥中刃乡乘舆车马惊于是召贺筮之有兵谋不吉
帝还使有司侍祠是时霍氏外孙代郡太守任宣坐谋
反诛宣子章为公车丞亡在渭城界中夜玄服入庙居
廊间执戟立庙门待帝至欲为逆发觉伏诛贺以筮有
应繇是近幸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至少府子临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4b 页 WYG0675-0238b.png
临傅父业亦入说经为黄门郎甘露中奉使问诸儒于
石渠临学精熟专行京房法琅邪王吉闻临说善之时
宣帝选高材郎十人从临讲吉乃使其子郎中骏上疏
从临受易临受五鹿充宗君孟充宗为少府骏为御史
大夫充宗授平陵士孙张仲方沛人邓彭祖子夏齐人
衡咸长宾张为博士至扬州牧光禄大夫给事中家世
傅业彭祖真定太傅咸讲学大夫繇是梁丘有士孙邓
衡之学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5a 页 WYG0675-0238c.png
张禹字子文河内轵人为儿时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
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之意时从旁言卜者爱
之谓禹父是儿多知可令学经及禹壮从沛郡施雠受
易既明习举为郡文学甘露中诸儒荐禹诏太子太傅
萧望之问禹对易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师法试
为博士初元中诏令授皇太子迁光禄大夫数岁出为
东平内史成帝即位徵禹以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六百
户秩中二千石给事中领尚书事是时帝舅平阳侯王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5b 页 WYG0675-0238d.png
凤为大将军辅政专权而上富于春秋方向经学敬重
师傅而禹与凤并领尚书事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退
上报曰朕以幼年执政万几惧失其中君以道德为师
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君
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加赐黄金
百斤养牛上尊酒太官致餐侍医视疾使者临问禹惶
恐复起视事河平四年代王商为丞相封安昌侯为相
六岁以老病乞休上加优再三乃听许赐安车驷马罢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6a 页 WYG0675-0239a.png
就第建平二年薨谥曰节侯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从孟喜受易为郡文学以孝廉
为郎累擢司𨽻校尉举刺无所回避京师为清宽饶刚
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俸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
目言事者子尝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以上封事坐
怨谤下吏宽饶自刭
焦赣字延寿梁人以好学得幸梁王王共其资用令极
意学赣初从孟喜继又得𨼆者之传学既成为郡史察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6b 页 WYG0675-0239b.png
举补小黄令以候司先知奸邪盗贼不得发爱养吏民
化行县中举最当迁三老官属上书愿留赣有诏许增
秩留卒于小黄赣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
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以兑震坎离应二至二分其
馀卦以中孚起每一卦六日七分更直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候各有占验所著有易林十六卷
赵宾蜀人好小数书持论巧慧易家不能难云受孟喜
喜为名之后宾死黄能持其说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7a 页 WYG0675-0239c.png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
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至成帝
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
丁将军大义略同惟京氏为异京氏以明灾异得幸为
石显所谮诛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及任
良皆为郎博士繇是易有京氏之学
彭宣字子佩淮阳阳夏人治易事张禹举为博士迁东
平太傅禹以帝师见尊信荐宣经明有威重可任政事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7b 页 WYG0675-0239d.png
繇是入为右扶风历迁大司空封长平侯及王莽秉政
宣上书乞骸骨莽恨宣求退遂白太后策免不赐黄金
安车驷马宣居国数年薨谥顷侯
刘昆字桓公陈留东昏人梁孝王之胤也平帝时受施
氏易于沛人戴宾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馀人莽以
昆多聚徒众系昆及家属于外黄狱莽败得免建武五
年举孝廉不行遂逃教授江陵光武闻之即除为江陵
令迁弘农太守有异政帝闻而徵之代杜林为光禄勋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8a 页 WYG0675-0240a.png
令入授皇太子及诸小侯五十馀人二十七年拜骑都
尉以老乞骸骨诏赐洛阳第舍以千石禄终其身中元
二年卒子轶字君文傅昆业门徒亦盛永平中为太子
中庶子建武中稍迁宗正卒官遂世掌宗正焉
姚平河东人京房弟子房欲建考功课吏法荐平为刺
史时石显疾房言之元帝遂出房为魏郡太守至新丰
因邮上书曰臣弟子姚平谓房曰房可谓知道未可谓
信道也房言灾异未尝不中今涌水已出道人当逐死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8b 页 WYG0675-0240b.png
尚复何言臣谓陛下至仁于臣尤厚虽言而死臣犹言
也平又曰房可谓小忠未可谓大忠也昔秦时赵高用
事有正先者非刺高而死高威自此成今臣出守自诡
效功惟陛下毋使臣塞涌水之异当正先之死为姚平
所笑房去月馀竟徵下狱
费直字长翁东莱人治易为郎至单父令长于卦筮亡
章句徒以彖象系辞文言为十篇解说上下经琅邪王
璜平中(一曰/仲)能傅之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9a 页 WYG0675-0240c.png
高相沛人治易与费公同时其学亦亡章句专说阴阳
灾异受之王璜传子康及兰陵毋将永康以明易为郎
永至豫章都尉繇是易有高氏之学
 
 
 
 
 
授经图义例 卷三 第 9b 页 WYG0675-0240d.png
 
 
 
 
 
 
 
 授经图义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