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675-00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艺文志考證卷九
            宋 王应麟 撰
 天文
常从日月星气二十一卷(老子师之/)
 说苑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
泰阶六符一卷
 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是日
卷九 第 1b 页 WYG0675-0091b.png
 因奏泰阶之事注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
汉日旁气行事占验三卷
 功臣表成帝时光禄大夫滑堪日旁占验曰邓弱以
 长沙将兵侯天文志云正朔所候决于日旁日旁云
 气人主象皆如其形以占(隋志夏氏日旁气一卷许/氏撰魏氏日旁气图一卷)
夏氏日月传(不著录/)
 天文志夏氏日月传曰日月食尽主位也不尽臣位
 也
卷九 第 2a 页 WYG0675-0091c.png
汉日食月晕杂变行事占验十三卷
 五行志凡汉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
 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刘向传汉兴讫竟
 宁孝景帝尤数率三岁一月而一食今连三年比食
 自建始以来二十岁间而八食率二岁六月而一发
 古今罕有天文志高帝七年月晕围参毕七重占曰
 毕昴间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昴为匈奴参
 为赵毕为边兵宋祖冲之曰汉载四百食率在晦
卷九 第 2b 页 WYG0675-0091d.png
海中星占验十二卷
 后汉天文志注引海中占隋志有海中星占星图海
 中占各一卷即张衡所谓海人之占也唐天文志开
 元十二年诏太史交州测景以八月自海中南望老
 人星殊高老人星下众星粲然其明大者甚众图所
 不载莫辨其名
海中二十八宿国分二十八卷
 淮南子天文训星部地名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
卷九 第 3a 页 WYG0675-0092a.png
 斗牵牛越须女吴虚危齐营室东壁卫奎娄鲁胃昴
 毕魏觜巂参赵东井舆鬼秦柳七星张周翼轸楚
 又有二十八宿臣分未详(吕氏曰十二次盖战国言/星者以当时所有之国分)
 (配之通典曰当吴之未亡天下列国尚有数十韩魏/赵三卿又未为诸侯晋国犹在自吴灭至分晋凡八)
 (十六年时既不/同若为分配)春秋正义曰星纪在于东北吴越实
 在东南鲁卫东方诸侯遥属戍亥之次又三家分晋
 方始有赵而韩魏无分赵独有之汉书地理志分郡
 国以配诸次其地分或多或少鹑首极多鹑火甚狭
卷九 第 3b 页 WYG0675-0092b.png
 徒以相传为说其源不可得而闻之
甘氏岁星经(不著录/)
 周礼保章氏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注岁
 星为阳右行于天大岁为阴左行于地十二岁而小
 周其妖祥之占甘氏岁星经(史记正义甘德楚人作/天文星占八卷隋志梁)
 (有石氏甘氏天文占各八卷程氏春秋分记曰岁星/所在传有明文考之汲冢师春纪述为详谓岁星每)
 (岁而成一分积百四十四年/而满本数则为超辰之限)
石氏星经(不著录/)
卷九 第 4a 页 WYG0675-0092c.png
 史记天官书索隐曰岁星在正月晨见东方之名已
 下皆出石氏星经天文志兼载甘氏(周礼疏月令正/义引石氏星经)
 (隋志石氏星经簿赞一卷史/记正义石申作天文八卷)郎顗传引石氏经曰岁
 星出左有年出右无年
巫咸五星占(不著录/)
 隋志巫咸五星占一卷史记天官书昔之传天数者
 殷商巫咸晋陈卓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
 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以为定纪乾象
卷九 第 4b 页 WYG0675-0092d.png
 新书云天文录并诸家占书所载石申甘德巫咸三
 家星座共二百八十三座总一千四百六十四星年
 代䆮远宿次舛讹验天文则去极不同迹星书则次
 舍靡定将司天监铜浑仪测验周天星次较定前书
 符契天道具列于左石申列舍星二十八座共一百
 六十六星赤中官星五十四座共三百十八星赤外
 官星三十八座共二百七十一星赤甘德中官星五
 十九座共二百一星黑外官星三十九座共二百九
卷九 第 5a 页 WYG0675-0093a.png
 星黑巫咸中官星九座共三十一星黄外官星二十
 座共九十五星黄石申紫微垣星一十二座共五十
 四星赤甘德紫微垣星二十座共一百一星黑巫咸
 紫微垣星四座共一十八星黄
周髀(不著录/)
 隋志天文始于周髀一卷按周髀云昔者周公问于
 商高曰(晋天文志周公受/于殷商盖字误也)窃闻乎大夫善数请问古
 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尺寸
卷九 第 5b 页 WYG0675-0093b.png
 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
 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
 广三股脩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
 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
 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周公曰大哉言数请
 问用矩之道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
 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
 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注北极之下高人所居六万里/滂沱四渍而下天之中央亦高)
卷九 第 6a 页 WYG0675-0093c.png
 (四旁六万里是为形状同归而不殊途隆高/齐轨而易以陈故曰天似盖笠地法覆盘)方数为
 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天青黑地黄赤天数之为笠
 也青黑为表丹黄为里以象天地之位是故知地者
 智知天者圣智出于句句出于矩夫矩之于数其裁
 制万物唯所为耳周公曰善哉荣方曰周髀者何陈
 子曰古时天子治周此数望之从周故曰周髀髀者
 表也赵君卿序云浑天有灵宪之文盖天有周髀之
 法信都芳著四术周髀宗其序曰浑天覆观以灵宪
卷九 第 6b 页 WYG0675-0093d.png
 为文盖天仰观以周髀为法
星传(不著录/)
 天文志引星传曰日者德也月者刑也又曰客星守
 招摇蛮夷有乱又引月南入牵牛戒月入毕五行志
 刘向以为星传曰心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后星
 庶子也
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
 周礼保章氏注五星有赢缩圜角日有薄食晕珥月
卷九 第 7a 页 WYG0675-0094a.png
 有盈亏朓侧匿之变七者右行列舍天下祸福变移
 所在皆见焉后魏天象志斑史以日晕五星之属列
 天文志薄蚀彗孛之比入五行说七曜一也而分为
 二志故陆机云学者所疑也
 历谱
黄帝五家历三十三卷
 律历志张寿王上书言黄帝调历汉元年以来用之后
 课诸历案汉元年不用调历寿王及李信治黄帝调
卷九 第 7b 页 WYG0675-0094b.png
 历课皆疏阏寿王历乃大史官殷历也寿王猥曰安
 得五家历后汉志黄帝造历元起辛卯洪范五纪论
 曰民间亦有黄帝诸历不如史官记之明也晋杜预
 云或用黄帝以来诸历以推经传朔日皆不谐合
颛顼历二十一卷颛顼五星历十四卷
 后汉志颛顼造历元用乙卯(汉兴袭秦正朔以张苍/言用颛帝历比于六历)
 (疏阏中最/为微近)蔡邕论曰颛帝历术曰天元正月己巳朔
 旦立春俱以日月起于天庙营室五度唐志大衍历
卷九 第 8a 页 WYG0675-0094c.png
 日度议洪范传曰历记始于颛帝上元太始阏蒙摄
 提格之岁毕陬之月朔日己巳立春七曜俱在营室
 五度宋志祖冲之曰案五纪论黄帝历有四法颛帝
 夏周并有二术诡异纷然孰识其正颛帝历元岁在
 乙卯而命历序曰此术设元岁在甲寅
夏殷周鲁历十四卷
 书正义云古时真历遭战国及秦而亡汉存六历虽
 详于五纪之论皆秦汉之际假托为之诗正义云今
卷九 第 8b 页 WYG0675-0094d.png
 世有周历鲁历盖汉初为之其交无迟速盈缩考日
 食之法而年月往往参差又云刘向五纪论载殷历
 之法惟有气朔而已后汉志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
 用丁巳鲁用庚子宋祖冲之曰夏历七曜西行特违
 众法刘向以为后人所造殷历日法九百四十而乾
 凿度云殷历以八十一为日法春秋书食有日朔者
 二十六以周历考之失二十五鲁历校之又失十三
 占术之作皆在汉初周末春秋正义释例云今鲁历
卷九 第 9a 页 WYG0675-0095a.png
 不与春秋相符殆来世好事者为之非真也长历称
 凡经传有七百七十九日汉末宋仲子集七历以考
 春秋鲁历得五百二十九日失三百五十日唐大衍
 日度议曰甄曜度及鲁历南方有弧无井鬼北方有
 建星无南斗中气议曰殷历南至常在十月晦则中
 气后天也周历蚀朔差经或二日则合朔先天也合
 朔议曰春秋日蚀有甲乙者三十四殷历鲁历先一
 日者十三后一日者三周历先一日者二十二先二
卷九 第 9b 页 WYG0675-0095b.png
 日九其伪可知矣晁氏曰夏杰在位五十有二年汤
 受天命放南巢实甲寅之历也是为成汤之元不踰
 年而改元革命异乎继世之君也考灵曜命历序皆
 本于甲寅元(后汉志中兴以来图谶漏泄而考灵曜/命历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四分庚)
 (申元后百一十四/岁朔差却二日)汉延光二年亶诵施延熹平四年
 冯光陈晃皆言历元不正当用甲寅为元议郎蔡邕
 议之曰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各自有元
 晃所据则殷历元也然则甲寅为殷汤之元也审矣
卷九 第 10a 页 WYG0675-0095c.png
 古诸儒生皆以为孔子用殷甲寅历汉刘洪于历最
 善其表言曰甲寅历于孔子时效窃以春秋纬命历
 推之可信洪言而公子谱所谓商起庚戌终戊寅者
 非也帝王谱谓汤元年壬寅一行历谓成汤伐桀岁
 在壬戌皆非也(程氏春秋分记曰周历惟闰法/多差左氏所载屡以失闰为讥)
汉元殷周谍历十七卷
 史记三代世表余读谍记黄帝以来名有年数稽其
 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十二诸侯
卷九 第 10b 页 WYG0675-0095d.png
 年表云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
耿昌月行帛图二百三十二卷耿昌月行度二卷
 后汉历志贾逵论曰案甘露二年大司农中丞耿寿
 昌奏以图仪度日月行考验天运状日月行至牵牛
 东井日过度月行十五度至娄角日行一度月行十
 三度赤道使然此前世所共知也
传周五星行度三十九卷
 春秋正义以古今历书推步五星金水日行一度土
卷九 第 11a 页 WYG0675-0096a.png
 三百七十七日行星十二度火七百八十日行星四
 百一十五度四者皆不得十二年而一终唯木三百
 九十八日行星三十三度十二年而彊一周举其大
 数十二年而一终(隋志古历五星并顺行秦历始有/金火之逆又甘石并时自有差异)
 (汉初测候乃知/五星皆有逆行)
帝王诸侯世谱二十卷
 沟洫志王横引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刘杳曰桓谭
 新论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效周谱柳芳
卷九 第 11b 页 WYG0675-0096b.png
 曰司马迁因周谱明世家大戴礼有五帝德帝系篇
 隋志汉氏帝王谱三卷龟山杨氏跂春秋公子血脉
 谱其传本曰荀卿尝仕于楚矣不用故退死兰陵而
 史不记其岁月以其时考之当在周秦之间而是书
 秦谱乃下及乎项灭子婴之际吾知其非荀卿氏作
 明矣然自古帝王世系与夫列国之君得姓受氏谱
 牒散亡而史传无所考据于春秋之学尤阙然也而
 是书旁穿曲贯枝分派别较然如指诸掌非殚见洽
卷九 第 12a 页 WYG0675-0096c.png
 闻者不能为也
日晷书三十四卷
 司马公日景图云日行黄道每岁有差地中当随而
 转移故周在洛邑汉在颖川阳城唐在汴州浚仪
许商算术二十六卷
 沟洫志博士许商治尚书善为算能度功用
九章算术(不著录/)
 周礼保氏九数郑司农云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
卷九 第 12b 页 WYG0675-0096d.png
 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句股疏曰方
 田以下皆依九章算术而言重差夕桀句股此汉法
 增之后汉郑玄传通九章算术注周公所作凡九篇
 (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均输/方程傍要盈不足句股)马续传善九章算术(注刘/徽九)
 (章算术曰商功五均输/六盈不足七方程八)并无重差夕桀(礼记正义重/差差分一也)
 (去旁要以句股替之是为汉之九数马融/干宝云今有夕桀各为一篇未知所出)梅福传齐
 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颜师古曰九九算术若今九
 章五曹之辈魏刘徽九章算经序包牺氏始画八卦
卷九 第 13a 页 WYG0675-0097a.png
 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黄帝神而化之引而伸
 之建历纪协律吕记称𨽻首作数其详未之闻也周
 公制礼有九数九章是矣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
 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遗残各称删
 补故校其目与古或异而所论多近语夏侯阳算经
 序算数起自伏羲而黄帝定三数为十等𨽻首因以
 著九章(徐岳数术纪遗云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谓亿兆京垓秭壤沟)
 (涧正载三等者谓上中下也其下数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数者万万变)
卷九 第 13b 页 WYG0675-0097b.png
 (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也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从)
 (亿至载终/于大衍)高祖纪张苍定章程如淳曰章历数之章
 术程者权衡斗桶丈尺之法式(广韵云说文算长八/寸计历数者也又有)
 (九章术汉许商杜忠/陈炽魏王粲并善之)
五纪论(不著录/)
 律历志刘向总六历列是非作五纪论后汉历志五
 纪论日月循黄道南至牵牛北至东井率日月行一
 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也五纪论推步行度
卷九 第 14a 页 WYG0675-0097c.png
 当时比诸术为近然犹未稽于古
以定三统服色之制
 刘歆作三统历及谱三代各据一统天统子地统丑
 人统寅春秋纬乐纬云夏以十三月为正息卦受泰
 物之始其色尚黑以寅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息卦
 受临物之牙其色尚白以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
 正息卦受复其色尚赤以半夜为朔三正记云正朔三
 而改文质再而复朱文公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
卷九 第 14b 页 WYG0675-0097d.png
 生于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而三
 代迭用之
 五行
堪舆金匮十四卷
 周礼保章氏注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占梦
 注今八会其遗象疏案堪舆大会有八小会亦有八
 又堪舆天老曰假令正月阳建于寅阴建在戍郑荅
 张逸问案堪舆黄帝问天老事云四月有癸亥十月
卷九 第 15a 页 WYG0675-0098a.png
 丁巳为阴阳交会史记日者传褚先生云孝武时聚
 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堪舆家曰不可后汉王
 景参纪众家数术之书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
 集为大衍玄基唐吕才曰按堪舆经黄帝对天老始
 言五姓后魏殷绍以黄帝四序经文撮要为四序堪
 舆(扬雄甘泉赋属堪舆以壁垒注张晏曰堪舆天地/总名孟康曰神名造图宅书者公羊疏引堪舆云)
 (九月日体/在大火)
钟律灾应二十六卷
卷九 第 15b 页 WYG0675-0098b.png
 隋牛弘傅刘歆钟律书云春宫秋律百卉必凋秋宫
 春律万物必荣夏宫冬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
 发声(见风/俗通)
钟律丛辰日苑二十二卷
 日者傅丛辰家曰大凶
泰一二十九卷
 日者傅太一家曰大吉后汉高彪傅天有太一五将
 三门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东莱吕
卷九 第 16a 页 WYG0675-0098c.png
 氏曰古之医者观八风之虚实邪正以治病因有太
 乙九宫之说其说具于针经
风后孤虚二十卷
 龟策传曰辰不全故有孤虚注六甲孤虚法甲子旬
 中无戌亥戌亥为孤辰巳为虚甲戌旬中无申酉申
 酉为孤寅卯为虚甲申旬中无午未午未为孤子丑
 为虚甲午旬中无辰巳辰巳为孤戌亥为虚甲辰旬
 中无寅卯寅卯为孤申酉为虚甲寅旬中无子丑子
卷九 第 16b 页 WYG0675-0098d.png
 丑为孤午未为虚隋志遁甲孤虚记一卷伍子胥撰
 吴越春秋计𥓋曰孤虚谓天门地户也后汉方术傅
 注孤谓六甲之孤辰对孤为虚赵彦为宗资陈孤虚
 之法从孤击虚以讨贼(孟子注天时谓时日支干五/行王相孤虚之属也正义云)
 (孤虚之法以一画为孤无画为虚二画为实以六十/甲子日定东西南北四方然后占其孤虚实而向背)
 (之即知/吉凶矣)
羡门式法二十卷
 日者傅分策定卦旋式正棋周礼大史抱天时与大
卷九 第 17a 页 WYG0675-0099a.png
 师同车郑司农云抱式以知天时唐六典三式曰雷
 公太一六壬其局以枫木为天枣心为地刻十二神
 下布十二辰月令正义按阴阳式法梁元帝洞林序
 云羡门五将韩终六壬(司马相如传注羡门偈/石山上仙人羡门高也)
五音奇胲用兵二十三卷五音奇胲刑德二十一卷
 淮南子兵略训明于星辰日月之运刑德奇赅之数
 背乡左右之便此战之助也注奇胲之数奇秘之数
 非常术史记仓公傅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咳/与)
卷九 第 17b 页 WYG0675-0099b.png
 (胲/同)抱朴子云黄帝审攻战则纳音之策(左传史龟曰/是谓沈阳可)
 (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于商/姓之有五音盖已见于此)
翼氏风角(不著录/)
 翼奉传注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
 在亥水利在辰金刚火疆各归其乡故火刑于午金
 刑于酉郎顗傅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
 凶蔡邕传注翼氏风角曰风者天之号令所以谴告
 人君晋天文志京房著风角书有集星章所载妖星
卷九 第 18a 页 WYG0675-0099c.png
 皆见于月旁隋志翼奉风角要候十一卷翼氏占风
 一卷京房风角要占三卷风角五音占五卷(郊祀志/注翼氏)
 (风角五德东方甲南方丙/西方庚北方壬中央戊)
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
 中庸注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土神则智水
 神则信(朱文公曰知信二/字位置不能不舛)张文饶曰五运六气天之
 五行也五音六律地之五行也纳音人之五行也
羞用五事
卷九 第 18b 页 WYG0675-0099d.png
 古文作敬用
其法亦起五德始终
 史记历书邹衍明于五德之傅而散消息之分沈约
 曰五德更王有二家之说邹衍以相胜立体刘向以
 相生为义
 蓍龟
龟书五十二卷
 隋志有龟经一卷晋掌卜大夫史苏撰崇文总目三
卷九 第 19a 页 WYG0675-0100a.png
 卷而五十二卷之书亡矣史记龟策传楮先生所补
 亦其大略也沈氏曰古之十者有繇辞周礼三兆其
 颂皆千有二百如凤凰于飞和鸣锵锵间于两社为
 公室辅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
 窦乃自后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是也后
 汉张衡传注龟经有栖鹤兆梁后兆得寿房说文引
 太史卜书左传晋赵鞅卜救郑遏水适火服虔云兆
卷九 第 19b 页 WYG0675-0100b.png
 南行适火卜法横者为土立者为木邪向经者为金
 背金者为火因兆而细曲者为水(古文周书占曰蜉/蝣之羽飞集于户)
夏龟二十六卷
 龟策传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墨子夏后开使飞廉
 析金于山铸鼎于昆吾使翁难乙灼白若之龟繇曰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张衡灵宪恒娥窃药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
 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
卷九 第 20a 页 WYG0675-0100c.png
 后且大昌此夏龟筮之见于书者(太史公曰三/王不同龟)
周易二十八卷
 史记大宛传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隋志
 京房有周易占守林飞侯四时候错卦混沌委化逆
 刺占灾异占事焦赣费直有易林皆不著录(焦赣易/林十六)
 (卷卷有四林林六十有四繇凡六十四卦之变四千/九十有六东观汉记孝明帝永平五年少雨上御云)
 (台自卦遇蹇以京氏易林占之繇曰蚁封穴户天将/下雨沛献王辅用体说卦谓蚁穴居知雨京房延寿)
 (弟子今书蹇/繇实在震林)三统历引易九厄左氏载筮辞大有之
卷九 第 20b 页 WYG0675-0100d.png
 乾曰同复乎父敬如君所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馀
 获其雄狐复曰南国射其元王中厥目其辞皆韵
 如焦林之类仪礼疏古用木画地记爻今用钱三少
 为重九也三多为交六也两多一少为单七也两少
 一多为坼八也
周易随曲射匿五十卷
 隋志有易射覆二卷又一卷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
 家射覆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
卷九 第 21a 页 WYG0675-0101a.png
 对(赞曰逢占射覆注逢占/逆吉事犹云逆刺也)
莫善于蓍龟
 今易作莫大乎蓍龟(刘向云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也)
 
 
 
 
 
卷九 第 21b 页 WYG0675-0101b.png
 
 
 
 
 
 
 
 汉艺文志考證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