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675-00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汉艺文志考證卷八
            宋 王应麟 撰
 道
屈原赋二十五篇
 离骚经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王逸曰武帝
 使淮南王安作离骚经章句(安传云为离骚传/隋志其书全亡)刘向
 分楚辞为十六卷屈原八卷(九辨亦谓原作/王逸云宋玉)隋志原
卷八 第 1b 页 WYG0675-0080b.png
 著离骚八篇班固叙赞二篇太史公曰作辞以讽諌
 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地理志始楚贤臣屈原被谗
 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
 而述之汉兴吴王濞招致娱游子游枚乘邹阳严夫
 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淮南王安招宾客著书而吴
 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朱/买)
 (臣召见言楚辞帝宣帝徵能为楚辞九江被公朝见/诵读七略曰宣 诏徵被公见诵楚辞被公年衰母)
 (老每一诵/辄与粥)平园周氏曰诗国风及秦不及楚已而屈
卷八 第 2a 页 WYG0675-0080c.png
 原离骚出焉衍风雅于诗亡之后发乎情主乎忠直
 殆先王之遗泽也谓之文章之祖宜矣艾轩林氏曰
 江汉在楚地诗之萌牙自楚人发之诗一变为楚辞
 屈原为之唱是文章鼓吹多出于楚也
宋玉赋十六篇
 隋志宋玉集三卷王逸云屈原弟子楚辞九辩招魂
 文选风赋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赋古文苑大言小
 言钓笛讽赋朱文公谓辞有馀而理不足
卷八 第 2b 页 WYG0675-0080d.png
庄夫子赋二十四篇
 楚辞哀时命
贾谊赋七篇
 朱文公曰贾太傅以卓然命世英杰之材俯就骚律
 所出三篇皆非一时诸人所及(惜誓吊屈/原服赋)古文苑有
 旱云虡赋隋志梁有贾谊集四卷
枚乘赋九篇
 古文苑有梁王莬园赋文选注枚乘集有临霸池远
卷八 第 3a 页 WYG0675-0081a.png
 诀赋隋志乘集二卷(文选有/七发)
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
 朱文公曰相如之文能侈而不能约能謟而不能谅
 其上林子虚之作既以誇丽而不得入于楚辞大人
 之于远游其渔猎又泰甚然亦终归于谀也特长门
 哀二世赋二篇为有讽諌之意艾轩林氏曰相如赋
 之圣者隋志集一卷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
卷八 第 3b 页 WYG0675-0081b.png
 隋志集一卷(梁二/卷)刘向别录淮南王有薰笼赋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
 楚辞招隐士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王安招致宾
 客客有八公之徒分造词赋以类相从或称大山或
 称小山如诗之有大小雅
孔臧赋二十篇
 孔丛子云臧尝为赋二十四篇四篇别不在集似其
 幼时之作也
卷八 第 4a 页 WYG0675-0081c.png
吾丘寿王赋十五篇
 隋志梁有汉光禄大夫虞丘寿王集二卷艺文类聚
 有骠骑论功论而赋不传
上所自造赋二篇
 外戚传有伤悼李夫人赋文选有秋风辞沟洫志有
 瓠子之歌二章(隋志武帝集一/卷唐志二卷)
刘向赋三十三篇
 楚辞九叹古文苑请雨华山赋文选注雅琴赋隋志
卷八 第 4b 页 WYG0675-0081d.png
 向集六卷唐志五卷今所存十八篇别录曰向有芳
 松枕赋
王褒赋十六篇
 本传作甘泉洞箫颂楚辞有九怀文选注有碧鸡颂
 隋唐志褒集五卷
枚皋赋百二十篇
 本传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嫚戏不可读者尚数
 十篇
卷八 第 5a 页 WYG0675-0082a.png
司马迁赋八篇
 艺文类聚有悲士不遇赋(隋志迁集一/卷唐志一卷)
扬雄赋十二篇
 本传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甘泉河东/校猎长杨)志云入扬雄八篇
 盖七略所略止四赋也古文苑有太玄蜀都逐贫赋
 文选注有覈灵赋(隋志雄/集五卷)
孙卿赋十篇
卷八 第 5b 页 WYG0675-0082b.png
 荀子赋篇礼知云蚕箴又有佹诗(隋志荀况集二/卷唐志二卷)
东暆令
 地理志县在乐浪郡
雒阳锜华
 左传分康叔(云云/)殷民七族锜氏
别祤阳赋
 庾信哀江南赋祤阳亭有离别之赋盖亭名也
华龙
卷八 第 6a 页 WYG0675-0082c.png
 萧望之传华龙宣帝时与张子矫等待诏(志云张/子乔)
 杂赋
成相杂辞十一篇
 荀子成相篇注盖亦赋之流也朱文公曰凡三章杂
 陈古今治乱兴亡之效托声诗以讽时君若将以为
 工师之诵旅贲之规者其尊主爱民之意亦深切矣
 相者助也举重劝力之歌史所谓五羖大夫死而舂
 者不相杵是也(成相助/力之歌)淮南王亦有成相篇见艺文
卷八 第 6b 页 WYG0675-0082d.png
 类聚
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
 刘向别录有行过江上弋雁赋行弋赋弋雌得雄赋
隐书十八篇
 文心雕龙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昔
 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曲叔仪乞粮于鲁
 人歌佩玉而呼庚癸伍举諌荆王以大鸟齐客讥薛
 公以海鱼庄姬托辞于龙尾臧文谬书于羊裘隐语
卷八 第 7a 页 WYG0675-0083a.png
 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楚庄
 齐威性好隐语至东方曼倩尤巧辞述晋语有秦客
 廋辞于朝(注廋隐也东方朔/曰乃与为隐耳)新序齐宣王发隐书而
 读之
 歌诗
高祖歌诗二篇
 大风歌亦名三侯之章文中子曰大风安不忘危其
 伯心之存乎鸿鹄歌朱文公以为卒章意象萧索非
卷八 第 7b 页 WYG0675-0083b.png
 复三侯比矣
泰一杂甘泉寿宫歌诗十四篇宗庙歌诗五篇
 史记乐书今上即位作十九章令侍中李延年次序
 其声拜为协律都尉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
 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多尔
 雅之文礼乐志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
 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郊祀志亳
 人谬忌奏祠泰一方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病而鬼
卷八 第 8a 页 WYG0675-0083c.png
 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曰
 太一其佐曰太禁司命之属
黄门倡车忠等歌诗
 周礼旄人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今黄门倡矣乐
 府集有黄门倡歌一首
凡诗赋百六家
 唐氏曰武帝好文诗赋特盛然五种凡百六家千三
 百一十八篇而已非若后世滥取至不可胜计
卷八 第 8b 页 WYG0675-0083d.png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毛诗定之方中傅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
 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诛
 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谓为大夫
 也
自孝武立乐府
 礼乐志孝惠二年有乐府令夏侯宽似非始于武帝
 又云孝武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元帝时
卷八 第 9a 页 WYG0675-0084a.png
 京房知五音六十律之数上使韦玄成等试问房于
 乐府吕氏曰太乐令丞所职雅乐也乐府所职郑卫
 之乐也乐府虽郑卫之声然天子所常御上至郊庙
 咸用焉采诗即古之采诗也哀帝罢乐府非郑卫之
 音者条奏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不可罢者夜诵
 员五人亦在其中盖雅乐也(乐府集汉铙歌十八首/ 陆厥拟李夫人及贵)
 (人中山王孺子妾歌临江王节士歌张庾肩吾拟未/央才人歌 古今乐录横吹胡乐也 骞入西域传)
 (其法于长安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
卷八 第 9b 页 WYG0675-0084b.png
 兵权谋
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
 史记孙武傅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正义
 七录云孙子兵法三卷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
 卷杜牧注孙子序曰武所著书凡数十万言魏武削
 其繁剩笔其精切凡十三篇因注解之(始计至/用间)隋志
 梁有孙子八陈图一卷(周礼车仆注孙子/八陈有苹车之陈)郑氏曰图
 经也书纬也七略收书不取图唯任宏校兵书四种
卷八 第 10a 页 WYG0675-0084c.png
 有书五十三家有图四十三卷武经总要曰今之秘
 府所存孙武书惟十三篇无图其所言皆权谋之事
 极为精密战国如二孙吴起辈号善用兵者而著书
 皆有图汉名臣如韩信子房删定亦著其法周公亦
 典司马教坐作进退之度盖阵法者所以训齐士众
 使其上下如一前后左右进退周旋如身之运臂臂
 之使指无不如意欧阳氏曰孙武尝以其书干吴王
 阖庐阖庐用之西破楚北服齐晋而霸诸侯夫使武
卷八 第 10b 页 WYG0675-0084d.png
 自用其书止于强霸及曹公用之然亦终不能灭吴
 蜀岂武之术尽于此乎抑用之不极其能也苏氏曰
 武用兵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吴起与武一体之
 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起之言兵也
 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义尽然
 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入楚楚复伯而
 武之所为乃如是书之不足信固矣
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卷八 第 11a 页 WYG0675-0085a.png
 通典引孙膑曰用骑有十利吕氏春秋孙膑贵势(司/马)
 (迁曰孙子膑/脚兵法脩列)
吴起四十八篇
 隋志吴起兵法一卷今本三卷六篇(图国至/励士)所阙亡
 多矣唐氏曰司马法在六艺兵法始孙吴皆后世变
 诈之兵非古之兵书也虽阴阳神农黄帝之号皆托
 也
范蠡二篇
卷八 第 11b 页 WYG0675-0085b.png
 甘延寿傅投石拔距张晏注引范蠡兵法春秋正义
 贾逵以旝为发石一曰飞石引范蠡兵法作飞石之
 事以證之文选注引飞石重二十斤为机发行三百
 步东莱吕氏曰越语下篇所载范蠡之词多与管子
 势篇相出入
儿良一篇
 吕氏春秋儿良贵后亦见贾生过秦
省伊尹太公
卷八 第 12a 页 WYG0675-0085c.png
 刑法志凡兵所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也故伊吕之
 将子孙有国与商周并苏氏曰世之论伊尹太公多
 以阴谋奇计归之其说乃与汉陈平魏贾诩无异夫
 陈平贾诩之事张子房荀文若之所不为也而谓伊
 尹太公为之乎石林叶氏曰墨翟以太公于文王为
 忤合而孙武谓之用间且以尝为文武将兵故尚权
 诈者多并缘自见吾意六韬所传杂出春秋战国以
 来兵家汉魏间好事者始掇为书而名之故独晚出
卷八 第 12b 页 WYG0675-0085d.png
 且后世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以为本谋司马
 迁亦尝言之矣而不能是正迁真多爱而好奇者哉
 兵形埶
蚩尤二篇
 高帝纪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注应劭曰蚩尤古天
 子好五兵瓒曰蚩尤庶人之贪者管子五行篇黄帝
 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则黄帝六相亦有蚩尤隋志梁
 有黄帝蚩尤兵法一卷
卷八 第 13a 页 WYG0675-0086a.png
繇叙二篇
 古今人表繇余即由余疑叙当作余李筌太白阴经
 云秦由余有阵图
魏公子二十二篇(图十卷/)
 史记公子无忌为魏上将军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
 河外走蒙骜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公子威震天下
 诸侯之客各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
 兵法(史记注引七/略云图七卷)
卷八 第 13b 页 WYG0675-0086b.png
项王一篇
 史记本纪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
 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
 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
 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
 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东莱吕氏曰此阵即马隆所
 谓鲁公不识者也阵者兵之末羽以不仁失天下亦
 不在一战利钝之间然羽少学兵法略知其意即不
卷八 第 14a 页 WYG0675-0086c.png
 肯学负其雄才高气而无沉深缜密之度其病卒见
 于此时是故骛大而忽小者君子惧焉
 兵阴阳
太壹兵法一篇
 隋唐志黄帝太一兵历一卷武经总要太一者天帝
 之神也其星在天一之南总十六神知风雨水旱金
 革凶馑阴阳二局存诸秘式星文之次舍分野之灾
 祥贵于先知逆为之备用军行师客主胜负盖天人
卷八 第 14b 页 WYG0675-0086d.png
 之际相参焉
黄帝十六篇(图三卷/)
 胡建傅上奏曰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繇路
 是谓奸人奸人者杀(颜师古注李者法官之号总主/征伐刑狱之事故称其书为李)
 (法/)管子后土为李(说苑云黄/帝理法)
封胡五篇
 通典卫公兵法守城篇曰禽滑釐问墨翟守城之具
 墨翟荅以五六十事皆烦冗不便于用其后韦孝宽
卷八 第 15a 页 WYG0675-0087a.png
 守晋州羊侃守台城皆约封胡子伎巧之术(古今人/表封胡)
 (在上/中)
风后十三篇(图二卷/)
 郑康成云风后黄帝之三公也馆阁书目风后握机
 一卷晋马隆略序卷首言本有三其一三百六十字
 其一三百八十字吕望所增其一行间有公孙弘等
 语或云武帝令霍光等习之于平乐馆以辅少主备
 天下之不虞今本载所增字亦有公孙弘语(薛氏诠/定云握)
卷八 第 15b 页 WYG0675-0087b.png
 (奇经别有续关记金革/旗麾进退趋斗之法)独孤及风后八阵图记云得
 其遗制于黄帝书之外篇裂素而图之李靖问对云
 黄帝兵法世傅握奇文严从依风后大旨为图以拟
 方陈(隋志黄帝蚩尤风/后行军秘术一卷)后汉张衡傅注春秋内事曰
 黄帝师于风后风后善于伏羲氏之道故推演阴阳
 之事武经总要曰大挠造甲子推天地之数风后演
 遁甲究鬼神之奥
力牧十五篇
卷八 第 16a 页 WYG0675-0087c.png
 李筌太白阴经云风后演握奇图复置虚实二垒力
 牧亦创营图抱朴子云黄帝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
 讲占候则询风后
鬼容区三篇
 封禅书鬼臾区号大鸿(古今人表注/臾容声相近)素问鬼臾区曰
 积考太始天元册文
地典六篇
 后汉张衡传师天老而友地典注帝王世纪黄帝以
卷八 第 16b 页 WYG0675-0087d.png
 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其
 馀知天规纪(论语擿辅象/云知命窥纪)地典力牧常先封胡孔甲
 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
师旷八篇
 隋志师旷书三卷后汉苏竟传云猥以师旷杂事轻
 自眩惑注杂占之书也方术传序师旷之书注今书
 七志有师旷六篇占灾异(淮南子曰苌弘师旷先知/祸福言无遗策 又小说)
 (有师旷/六篇)
卷八 第 17a 页 WYG0675-0088a.png
苌弘十五篇
 淮南鸿烈曰苌弘周室之执数者也天地之气日月
 之行风雨之变律历之数无所不通史记天官书昔
 之传天数者周室史佚苌弘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
 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
 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
 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周人之言方怪者自苌弘
推刑德
卷八 第 17b 页 WYG0675-0088b.png
 尉缭子天官篇梁惠王问曰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
 之乎对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
 阳向背也人事而已矣淮南子兵略训注刑十二辰
 德十日也(又天文训云凡用太阴左前刑右背德/击钩陈之冲辰以战必胜以攻必尅)
 兵技巧
伍子胥十篇(图一卷/)
 唐志伍子胥兵法一卷文选注引越绝书伍子胥水
 战兵法内经武经总要云伍子胥对阖庐以船军之
卷八 第 18a 页 WYG0675-0088c.png
 教比陆军之法
逢门射法二篇
 庄子羿逢蒙不能睥睨荀子羿蜂门者善服射淮南
 子重以逢蒙门子之巧孟子逢蒙学射于羿龟策传
 羿名善射不如雄渠蜂门注引七略有蜂门射法(后/之)
 (言姓者/皆作逢)吕氏春秋蜂门始习于甘蝇(三褒传云/逢门子)
李将军射法三篇
 李广传世世受射
卷八 第 18b 页 WYG0675-0088d.png
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李广以大黄射其裨将注孟康曰太公陷坚郤敌以
 大黄参连弩愚按周官五射参连其一也李陵发连
 弩射单于注服虔曰三十弩共一弦张晏曰三十絭
 共一臂刘氏谓如今合蝉或并两弩共一弦之类秦
 始皇自以连弩候射大鱼地理志南郡有发弩官武
 经总要曰弩者中国之劲兵四夷所畏服也古者有
 黄连百竹八檐双弓之号绞车擘张马弩之差今有
卷八 第 19a 页 WYG0675-0089a.png
 参弓合蝉手射小黄皆其遗法若乃射坚及远争险
 守隘怒声劲势遏冲制突者非弩不克然张迟难以
 应卒临敌不过三发四发而短兵已接故或者以为
 战不便于弩然则非弩不便于战为将者不善于用
 弩也
蒲苴子弋法四篇
 列子詹何曰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古善弋/射者)
 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青云之际用心专动
卷八 第 19b 页 WYG0675-0089b.png
 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淮南子/曰蒲旦)
 (子连鸟于百仞之上禽张茂先/诗蒲卢萦缴神感飞 即蒲且)
剑道三十八篇
 史记自序司马氏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又序孙吴传
 云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日者传褚
 先生曰齐张仲曲成侯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
 东方朔十五学击剑
手抟六篇
卷八 第 20a 页 WYG0675-0089c.png
 甘延寿试弁为期门(注弁/手抟)哀帝纪时览卞射武戏(注/手)
 (抟为卞角/力为武戏)刑法志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
 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武帝纪元封三年春作角抵
 戏
二十五篇
 刘向别录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
 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今军无
 事得使蹴鞠有书二十五篇史记霍去病穿域蹋鞠
卷八 第 20b 页 WYG0675-0089d.png
 正义徐广云穿地为营域按蹴鞠书有域说篇即今
 之打毬也黄帝所作战国时程武士知其材力若讲
 武(师古曰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蹴蹋而戏也杨子云/断木为棋梡革为鞠亦皆有法焉 苏秦傅临淄)
 (民六博/蹴鞠)
黄石公记(不著录/)
 后汉光武诏报臧宫马武曰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
 弱能制强(注即张良于下邳圯所/见老人出一编书者)隋志黄石公三略
 三卷梁又有黄石公记三卷馆阁书目黄石公素书
卷八 第 21a 页 WYG0675-0090a.png
 一卷凡六章恐依托
省墨子
 史记墨翟善守禦注墨子曰公输般为云梯之械成
 将以攻宋墨子闻之至于郢见公输般墨子解带为
 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距之
 公输般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固有馀列子云墨翟之
 飞鸢韩非子云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曰不如为车輗者巧也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
卷八 第 21b 页 WYG0675-0090b.png
 輗拙为鸢诗正义引墨子备冲篇后汉书注引墨子
 备突篇
张良韩信序次兵法
 高帝纪韩信申军法李靖曰张良所学六韬三略是
 也韩信所学穰苴孙武是也然大体不出三门四种
 而已
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
 淮海秦氏曰此四术者以道用之则为四胜不以道
卷八 第 22a 页 WYG0675-0090c.png
 用之则为四败事同而功异不可不察也何以知其
 然耶昔孙膑伏万弩于马陵之下魏军至而伏发庞
 涓死焉王恢伏车骑材官三十万于马邑之旁匈奴
 觉之而去恢以自杀此则用权谋之异也马服君救
 阏与既遣秦间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遂破秦军曹
 公追刘先主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败于乌林此则用
 形势之异也西伯将猎卜之曰获霸王之辅果得太
 公望而克商汉武卜诸将贰师最吉因以为将卒降
卷八 第 22b 页 WYG0675-0090d.png
 匈奴此则用阴阳之异也申公巫臣教吴以车战吴
 是以始通上国房琯用车以抗禄山贼投刍而火之
 王师奔溃此用技巧之异也岂非以道用之则为四
 胜不以道用之则为四败乎虽然所谓道者何也治
 心养气而已矣
 
 
 汉艺文志考證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