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70448a 页
卷二 第 1a 页 0850-078.png
孙子注解卷之二性二
   作战篇(曹操曰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李筌曰先定)
   (计然后修战具是以战次计之篇也/王皙曰计以知胜然后兴战而具军)
   (费犹不可以久也○张预曰计算已/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费)
   (用以作战/备故次计)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
甲十万
 曹操曰驰车轻车也驾驷马革车重车也
 言万骑之重车驾四马率三万军养二人
 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
卷二 第 1b 页 0850-079.png
 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养
 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装凡三人也
 带甲十万士卒数也○李筌曰驰车战车
 也革车轻车也带甲步卒车一两驾以驷
 马步卒七十人计千驷之军带甲七万马
 四千匹孙子约以军资之数以十万为率
 则百万可知也○杜牧曰轻车乃战车也
 古者车战革车辎车重车也载器械财货
 衣装也司马法曰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
 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装五人厩养
卷二 第 2a 页 0850-080.png
 五人樵汲五人轻车七十五人重车二十
 五人故二乘兼一百人为一队举十万之
 众革车千乘校其费用支计则百万之众
 皆可知也○梅尧臣曰驰车轻车也革车
 重车也凡轻车一乘甲士步卒二十五人
 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举二车各
 千乘是带甲者十万人○王皙曰曹公曰
 轻车也驾驷马凡千乘皙谓驰车谓驾革
 车也一乘四马为驷千驷则革车千乘曹
 公曰重车也皙谓革车兵车也有五戎千
卷二 第 2b 页 0850-081.png
 乘之赋诸侯之大者曹公曰带甲十万步
 卒数也皙谓井田之法甸出兵车一乘甲
 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千乘总七万五千
 人此言带甲十万岂当时权制欤○何氏
 曰十万举成数也○张预曰驰车即攻车
 也革车即守车也按曹公新书云攻车一
 乘前拒一队左右角二队共七十五人守
 车一乘炊子十人守装五人厩养五人樵
 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一百人
 兴师十万则用车二千轻重各半与此同
卷二 第 3a 页 0850-082.png
 矣
千里馈粮
 曹操曰越境千里○李筌曰道理县远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曹操曰谓购赏犹在外○李筌曰夫军出
 于外则帑藏竭于内举千金者言多费也
 千里之外赢粮则二十人奉一人也○杜
 牧曰军有诸侯交聘之礼故曰宾客也车
 甲器械完缉修缮言胶漆者举其微细千
卷二 第 3b 页 0850-083.png
 金者言费用多也犹赠赏在外也○贾林
 曰计费不足未可以兴师动众故李太尉
 曰三军之门必有宾客论议○梅尧臣曰
 举师十万馈粮千里曰费如此师久之戒
 也○王皙曰内谓国中外谓军所也宾客
 若诸侯之使及军中宴飨吏士也胶漆车
 甲举细与大也○何氏曰老师费财智者
 虑之○张预曰去国千里即当因粮若须
 供饷则内外骚动疲困于路蠹耗无极也
 宾客者使命与游士也胶漆者修饰器械
卷二 第 4a 页 0850-084.png
 之物也车甲者膏辖金革之类也约其所
 费日用千金然后能兴十万之师千金言
 重费也购赏犹在外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曹操曰钝弊也屈尽也○杜牧曰胜久谓
 淹久而后能胜也言与敌相持久而后胜
 则甲兵钝弊锐气挫衄攻城则人力殚尽
 屈折也○贾林曰战虽胜人久则无利兵
 贵全胜钝兵挫锐士伤马疲则屈○梅尧
 臣曰虽胜且久则必兵仗钝弊而军气挫
卷二 第 4b 页 0850-085.png
 锐攻城而久则力必殚屈○王皙曰屈穷
 也求胜以久则钝弊折挫攻城则益甚也
 ○张预曰及交兵合战也久而后能胜则
 兵疲气沮矣千里攻城力必困屈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孟氏曰久暴师露众千里之外则军国费
 用不足相供○梅尧臣曰师久暴于外则
 输用不给○张预曰日费千金师久暴则
 国用岂能给若汉武帝穷征深讨久而不
 解及其国用空虚乃下哀痛之诏是也
卷二 第 5a 页 0850-086.png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李筌曰十万众举日费千金非唯顿挫于
 外亦财殚于内是以圣人无暴师也隋大
 业初炀帝重兵好征力屈雁门之下兵挫
 辽水之上疏河引淮转输弥广出师万里
 国用不足于是杨玄感李密乘其弊而起
 纵苏威高颎岂能为之谋也○杜牧曰盖
 以师久不胜财力俱困诸侯乘之而起虽
 有智能之士亦不能于此之后善为谋画
卷二 第 5b 页 0850-087.png
 也○贾林曰人离财竭虽伊吕复生亦不
 能救此亡败也○杜佑曰虽当时有用兵
 之术不能防其后患○梅尧臣曰取胜攻
 城暴师且久则诸侯乘此弊而起袭我我
 虽有智将不能制也○王皙曰以其弊甚
 必有危亡之忧○何氏曰其后谓共不胜
 而敌乘其危殆虽智者不能尽其善计而
 保全○张预曰兵已疲矣力已困矣财已
 匮矣邻国因其罢弊起兵以袭之则纵有
 智能之人亦不能防其后患若吴伐楚入
卷二 第 6a 页 0850-088.png
 郢久而不归越兵遂入吴当是时虽有伍
 员孙武之徒何尝能为善谋于后乎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曹操李筌曰虽拙有以速胜未睹者言其
 无也○杜牧曰攻取之间虽拙于机智然
 以神速为上盖无老师费财钝兵之患则
 为巧矣○孟氏曰虽拙有以速胜陈○皞
 曰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杜佑注同孟氏○梅尧臣曰拙尚以速胜
 未见工而久可也○王皙曰皙谓久则师
卷二 第 6b 页 0850-089.png
 老财费国虚人困巧者保无所患也○何
 氏曰速虽拙不费财力也久虽巧恐生后
 患也后秦姚苌与符登相持苌将苟曜据
 逆万堡密引符登苌与登战败于马头原
 收众复战姚硕德谓诸将曰上慎于轻战
 每欲以计取之今战既失利而更逼贼必
 有由也苌闻而谓硕德曰登用兵迟缓不
 识虚实今轻兵直进径据吾东必苟曜与
 之连结也事久变成其祸难测所以速战
 者欲使苟曜坚子谋之未就好之未深耳
卷二 第 7a 页 0850-090.png
 果大败之武后初徐敬业举兵于江都称
 匡复皇家以盩厔尉魏思恭为谋主问计
 于思恭对曰明公既以太后幽絷少主志
 在匡复兵贵拙速宜早渡淮北亲率大众
 直入东都山东将士知公有勤王之举必
 以死从此则指日刻期天下必定敬业欲
 从其策薛璋又说曰金陵之地王气已见
 宜早应之兼有大江设险足可以自固请
 且攻取常润等州以为王霸之业然后率
 兵北上鼓行而前此则退有所归进无不
卷二 第 7b 页 0850-091.png
 利实良策也敬业以为然乃自率兵四千
 人南渡以击润州思恭密谓杜求仁曰兵
 势宜合不可分今敬业不知并力渡淮率
 山东之众以合洛阳必无能成事果败○
 张预曰但能取胜则宁拙速而无巧久若
 司马宣王伐上庸以一月图一年不计死
 伤与粮竞者斯可谓欲拙速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李筌曰春秋曰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
 贾林曰兵久无功诸侯生心○杜佑曰兵
卷二 第 8a 页 0850-092.png
 者凶器久则生变若智伯围赵逾年不归
 卒为襄子所擒身死国分故新序传曰好
 战穷武未有不亡者也○梅尧臣曰力屈
 货殚何利之有○张预曰师老财竭于国
 何利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
利也
 李筌曰利害相依之所生先知其害然后
 知其利也○杜牧曰害之者劳人费财利
 之者吞敌拓境苟不顾己之患则舟中之
卷二 第 8b 页 0850-093.png
 人尽为敌国安能取利于敌人哉○贾林
 曰将骄卒惰贪利忘变此害最甚也○杜
 佑曰言谋国动军行师不先虑危亡之祸
 则不足取利也若秦伯见袭郑之利不顾
 崤函之败吴王矜伐齐之功而忘姑苏之
 祸也○梅尧臣曰不再籍不三载利也百
 姓虚公家费害也苟不知害又安知利○
 王皙曰久而能胜未免于害速则利斯尽
 也○张预曰先知老师殚货之害然后能
 知擒敌制胜之利
卷二 第 9a 页 0850-094.png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曹操曰籍犹赋也言初赋民而便取胜不
 复归国发兵也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敌还
 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也○李筌曰籍书
 也不再籍书恐人劳怨生也秦发关中之
 卒是以有陈吴之难也军出度远近馈之
 军入载粮迎之谓之三载越境则馆谷于
 敌无三载之义也○杜牧曰审敌可攻审
 我可战然后起兵便能胜敌而还郑司农
 周礼注曰役谓发兵起役籍乃伍籍也比
卷二 第 9b 页 0850-095.png
 参为伍因内政寄军令以伍籍发军起役
 也○陈皞曰籍借也不再借民而役也粮
 者往则载焉归则迎之是不三载也不困
 乎兵不竭乎国言速而利也○梅尧臣同
 陈皞注○王皙同曹操注○张预曰役谓
 兴兵动众之役故师卦注曰任大役重无
 功则凶籍谓调兵之符籍故汉制有尺籍
 伍符言一举则胜不可再籍兵役于国也
 粮始出则载之越境则掠之归国则迓之
 是不三载也此言兵不可久暴也
卷二 第 10a 页 0850-096.png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曹操曰兵甲战具取用国中粮食因敌也
 ○李筌曰具我戎器因敌之食虽出师千
 里无匮乏也○杜佑曰兵甲战具取用国
 中粮食因敌也取资用于我国因粮食于
 敌家也晋师馆谷于楚是也○梅尧臣曰
 军之须用取于国军之粮饷因于敌○何
 氏曰因谓兵出境钞聚掠野至于克敌拔
 城得其储积也○张预曰器用取于国者
 以物轻而易致也粮食因于敌者以粟重
卷二 第 10b 页 0850-097.png
 而难运也夫千里馈粮则士有饥色故因
 粮则食可足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李筌曰兵役数起而赋敛重○杜牧曰管
 子曰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
 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
 众有饥色此言粟重物轻也不可推移推
 移之则农夫耕牛俱失南亩故百姓不得
 不贫也○贾林曰远输则财耗于道路弊
 于转运百姓日贫○孟氏曰兵车转运千
卷二 第 11a 页 0850-098.png
 里之外财则费于道路人有困穷者○张
 预曰以七十万家之力供饷十万之师于
 千里之外则百姓不得不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
 曹操曰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
 则百姓虚竭也○李筌曰夫近军必有货
 易百姓徇财殚产而从之竭也○贾林曰
 师徒所聚物皆暴贵人贪非常之利竭财
 物以卖之初虽获利殊多终当力疲货竭
 又云既有非常之敛故卖者求价无厌百
卷二 第 11b 页 0850-099.png
 姓竭力买之自然家国虚尽也○杜佑曰
 言近军师市多非常之卖当时贪贵以趋
 末利然后财货殚尽家国虚也○梅尧臣
 曰远者供役以转馈近者贪利而贵卖皆
 贫国匮民之道也○王皙曰夫远输则人
 劳费近市则物腾贵是故久师则为国患
 也曹公曰军行已出界近于师者贪财皆
 贵卖皙谓将出界也○张预曰近师之民
 必贪利而贵货其物于远来输饷之人则
 财不得不竭
卷二 第 12a 页 0850-100.png
财竭则急于丘役
 张预曰财力殚竭则丘井之役急迫而不
 易供也或曰丘役谓如鲁成公作丘甲也
 国用急迫乃使丘出甸赋违常制也丘十
 六井甸六十四井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

 曹操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财殚尽而兵不
 解则运粮尽力于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
 破费也○李筌曰兵久不止男女怨旷困
卷二 第 12b 页 0850-101.png
 于输挽丘役力屈财殚而百姓之费十去
 其七○杜牧曰司马法曰六尺为步步百
 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
 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丘盖十六井也
 丘有戎马一匹牛四头甸有戎马四匹牛
 十六头丘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
 人今言兵不解则丘役益急百姓粮尽财
 竭力尽于原野家业十耗其七也○陈皞
 曰丘聚也聚敛赋役以应军须如此则财
 竭于人人无不困也○王皙曰急者暴于
卷二 第 13a 页 0850-102.png
 常赋也若鲁成公作丘甲是也如此则民
 费太半矣要见公费差减故云十七曹公
 曰丘十六井兵不解则运粮尽力于原野
 ○何氏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居人
 上者宜乎重惜○张预曰运粮则力屈输
 饷则财殚原野之民家产内虚度其所费
 十无其七也
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冑矢弩戟楯蔽橹丘
牛大车十去其六
 一本作十去其七○曹操曰丘牛谓丘邑
卷二 第 13b 页 0850-103.png
 之○大车乃长毂车也○李筌曰丘大也
 此数器者皆军之所须言远近之费公家
 之物十损于七○也梅尧臣曰百姓以财
 粮力役奉军之费其资十损乎七公家以
 牛马器仗奉军之费其资十损乎六是以
 竭赋穷兵百姓弊矣役急民贫国家虚矣
 ○王皙曰楯干也蔽可以屏蔽橹大楯也
 丘牛古所谓匹马丘牛也大车牛车也易
 曰大车以载○张预曰兵以车马为本故
 先言车马疲敝也蔽橹楯也今谓之彭排
卷二 第 14a 页 0850-104.png
 丘牛大牛也大车必革车也始言破车疲
 马者谓攻战之驰车也次言丘牛大车者
 即辎重之革车也公家车马器械亦十损
 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𦮼
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曹操曰六斛四㪷为钟𦮼豆秸也秆禾藁
 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
 石得一石一云𦮼音忌豆也七十斤为一
 石当吾二十言远费也○杜牧曰六石四
卷二 第 14b 页 0850-105.png
 㪷为一钟一石一百二十斤𦮼豆秸也秆
 禾藁也或言𦮼秆藁也秦攻匈奴使天下
 运粮起于黄腄琅琊负海之郡转输北河
 率三十钟而致一石汉武建元中通西南
 夷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馀钟
 致一石今校孙子之言食敌一钟当吾二
 十钟盖约平地千里转输之法费二十石
 得一石不约道里盖漏阙也黄腄音直瑞
 反又音谁在东莱北河即今之朔方郡○
 李筌曰远师转一钟之粟费二十钟方可
卷二 第 15a 页 0850-106.png
 达军将之智也务食于敌以省己之费也
 ○孟氏曰十斛为钟计千里转运道路耗
 费二十钟可致一钟于军中矣○梅尧臣
 注同曹操○王皙曰曹公曰𦮼豆秸也秆
 稿也石者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
 乃得一皙谓上文千里馈粮则转输之法
 谓千里耳𦮼今作箕秆故书为芊当作秆
 ○张预曰六石四㪷为钟一百二十斤为
 石𦮼豆秸也秆禾稿也千里馈粮则费二
 十钟石而得一钟石到军所若越险阻则
卷二 第 15b 页 0850-107.png
 犹不啻故秦征匈奴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此言能将必因粮于敌也
故杀敌者怒也
 曹操曰威怒以致敌○李筌曰怒者军威
 也○杜牧曰万人非能同心皆怒在我激
 之以势使然也田单守即墨使燕人劓降
 者掘城中人坟墓之类是也○贾林曰人
 之无怒则不肯杀○王皙曰兵主威怒○
 何氏曰燕围齐之即墨齐之降者尽劓齐
 人皆怒愈坚守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
卷二 第 16a 页 0850-108.png
 人掘吾城外冢墓戮辱先人可为寒心燕
 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
 皆泣涕其欲出战怒自十倍单知士卒可
 用遂破燕师后汉班超使西域到鄯善会
 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
 曰今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虏使
 到裁数日而王礼貌即废如收吾属送匈
 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官属皆曰今在危
 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
 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
卷二 第 16b 页 0850-109.png
 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
 则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将吏士奔虏
 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
 曰见火燃皆当鸣鼓大呼馀人悉持弓弩
 夹门而伏超顺风纵火虏众惊乱众悉烧
 死蜀庞统劝刘备袭益州牧刘璋备曰此
 大事不可仓卒及璋使备击张鲁乃从璋
 求万兵及资宝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
 其馀皆给半备因激怒其众曰吾为益州
 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
卷二 第 17a 页 0850-110.png
 财而吝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
 可得乎由是相与破璋○张预曰激吾士
 卒使上下同怒则敌可杀尉缭子曰民之
 所以战者气也谓气怒则人人自战
取敌之利者货也
 曹操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李筌曰利者益军实也○杜牧曰使士见
 取敌之利者货财也谓得敌之货财必以
 赏之使人皆有欲各自为战后汉荆州刺
 史度尚讨桂州贼帅卜阳潘鸿等入南海
卷二 第 17b 页 0850-111.png
 破其三屯多获珍宝而鸿等党聚犹众士
 卒骄富莫有斗志尚曰卜阳潘鸿作贼十
 年皆习于攻守当须诸郡并力可攻之今
 军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相与从禽尚
 乃密使人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
 莫不泣涕尚曰卜阳等财货足富数世诸
 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闻
 咸愤踊愿战尚令秣马蓐食明晨径赴贼
 屯阳鸿不设备吏士乘锐遂破之此乃是
 也○孟氏同杜牧注○杜佑曰人知胜敌
卷二 第 18a 页 0850-112.png
 有厚赏之利则冒白刃当矢石而乐以进
 战者皆货财酬勋赏劳之诱也○梅尧臣
 曰杀敌则激吾人以怒取敌则利吾人以
 货○王皙曰谓设厚赏耳若使众贪利自
 取则或违节制耳○张预曰以货啖士使
 人自为战则敌利可取故曰重赏之下必
 有勇夫○皇朝太祖命将伐蜀谕之曰所
 得州邑当与我倾竭帑库以飨土卒国家
 所欲惟土疆耳于是将吏死战所至皆下
 遂平蜀
卷二 第 18b 页 0850-113.png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曹操曰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
 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
 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
 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车为官
 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
 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曰言使
 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
 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馀九乘皆
 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李筌曰重赏而
卷二 第 19a 页 0850-114.png
 劝进也○杜牧曰夫得车十乘已上者盖
 众人用命之所致也若遍赏之则力不足
 与其所获之车公家仍自以财货赏其唱
 谋先登者此所以劝励士卒故上文云取
 敌之利者货也言十乘者举其纲目也○
 贾林曰劝未得者使自勉也○梅尧臣曰
 遍赏则难周故奖一而劝百也○王皙曰
 以财赏其所先得之卒○张预曰车一乘
 凡七十五人以车与敌战吾士卒能获敌
 车十乘已上者吾士卒必不下千馀人也
卷二 第 19b 页 0850-115.png
 以其人众故不能遍赏但以厚利赏其陷
 陈先获者以劝馀众古人用兵必使车夺
 车骑夺骑步夺步故吴起与秦人战令三
 军曰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
 破军皆无功
而更其旌旗
 曹操曰与吾同也○李筌曰恶色与吾同
 ○贾林曰令不识也○张预曰变敌之色
令与已同
 车杂而乘之
卷二 第 20a 页 0850-116.png
 曹操曰不独任也○李筌曰夫降虏之旌
 旗必更其色而杂其事车乃可用也○杜
 牧曰士卒自获敌车任杂然自乘之官不
 录也○梅尧臣曰车许杂乘旗无因故○
 王皙曰谓得敌车可与我车杂用之也○
 张预曰已车与敌车参杂而用之不可独
 任也
卒善而养之
 张预曰所获之卒必以恩信抚养之俾为
 我用
卷二 第 20b 页 0850-117.png
是谓胜敌而益强
 曹操曰益已之强○李筌曰后汉光武破
 铜马贼于南阳虏众数万各配部曲然人
 心未安光武令各归本营乃轻行其间以
 劳之相谓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
 不投死乎于是汉益振则其义也○杜牧
 曰得敌卒也因敌之资益己之强○梅尧
 臣曰获卒则任其所长养之以恩必为我
 用也○王皙曰得敌卒则养之与吾卒同
 善者谓勿侵辱之也若厚抚初附或失人
卷二 第 21a 页 0850-118.png
 心○何氏曰因敌以胜敌何往不强○张
 预曰胜其敌而获其车与卒既为我用则
 是增已之强光武推赤心人人投死之类
 也
故兵贵胜不贵久
 曹操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
 也○孟氏曰贵速胜疾还也○梅尧臣曰
 上所言皆贵速也速则省财用息民力也
 ○何氏曰孙子首尾言兵久之理盖知兵
 不可玩武不可黩之○深也张预曰久则
卷二 第 21b 页 0850-119.png
 师老财竭易以生变故但贵其速胜疾归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将贤则国安也○李筌曰将有杀
 伐之权威欲却敌人命所系国家安危在
 于此矣○杜牧曰民之性命国之安危皆
 由于将也○梅尧臣曰此言任将之重○
 王皙曰将贤则民保其生而国家安矣否
 则民被毒杀而国家危矣明君任属可不
 精乎○何氏曰民之性命国之治乱皆主
 于将将之材难古今所患也○张预曰民
卷二 第 22a 页 0850-120.png
 之死生国之安危系乎将之贤否




孙子注解卷之二




卷二 第 22b 页 0850-12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