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荒政丛书 卷十上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a 页 WYG0663-015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荒政丛书卷十上
         湖广布政司参议俞森撰
  社仓考
宋孝宗时赵汝愚知信州乞置社仓疏曰臣伏见州县
之间每遇水旱合行赈济赈粜去处往往施惠止及城
郭不及乡村乡村之人为生最苦有终日役役而不能
致一钱者使幸而得钱则又一乡之中富室无几近者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b 页 WYG0663-0155d.png
数里远者一二十里奔走告籴则已居后于是老稚愁
叹始有避荒就熟轻去乡井之意其间彊有力者又不
肯坐受其毙夺攘剽窃无所不至以陷于非辜城郭之
人率不致此故臣尝谓城郭之患轻而易见乡村之害
重而难知然而求所以施行之策则亦不过劝谕上户
广行出粜转移常平义仓之米以赈之而已夫劝谕上
户殆成虚文转移米斛复多欺弊臣愚欲望圣慈远采
隋唐社仓之制而去其损耗乏绝之弊明诏有司将逐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a 页 WYG0663-0156a.png
州每年合纳义仓米斛除五分依见行条法随正税就
州县送纳外将五分于逐乡置廒每岁轮差上户两名
充社司掌管受纳委本县丞检察其欺弊不如法者究
治之使幸得连岁丰稔所在稍有储蓄则乡里晏然若
有所恃虽遇歉岁奸宄之心无自生矣
瓯宁县有洞曰回源剧贼范汝为向曾窃据民性悍小
遇饥馑群起杀掠进士魏掞之谓民易动盖缘艰食乃
请常平仓米一千六百石以贷乡民至冬而取遂置仓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b 页 WYG0663-0156b.png
于邑之长滩铺自后每岁散敛如常民得以济不复思
乱草寇遂息
 陈龙正曰社仓之利一以活民一以弭盗非独弭本
 境之盗也且以清邻寇焉文公赈粟于崇安而盗擒
 于浦城魏掞之置社仓于长滩铺而回源洞之悍民
 以化俗吏见小小祸乱辄议用兵不知穷民之与奸
 雄非可一例行诛伐也饥饿濒死威不能戢惟惠泽
 可以已之而方其饥饿即金钱犹无以解其急也必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a 页 WYG0663-0156c.png
 粟乃可浦城盗距崇安仅二十里用粟六百斛遂安
 吾民消彼盗兵威有此效乎即金钱有此速乎人疑
 其收息十二有类青苗然事贵可久非输息十年何
 以使其后永不输息且豪民乘饥取利凡贷粟者出
 息恒十四五至价贵甚则又不许偿本色估计时值
 至冬以金酬盖有卖冬粟三四石仅清宿逋一石者
 社仓之法行则豪右不得施其不仁而细民之倍息
 可省何必以暂收薄息为嫌哉如一邑若干乡区每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b 页 WYG0663-0156d.png
 乡每区立一社仓诚为至计贤士大夫有安和乡里
 之心不可不蚤议此但当躬先倡率以风动之而毋
 强之云耳
崇安社仓记(朱熹/)乾道戊子春夏之交建人大饥予居
崇安之开耀乡知县事诸葛侯廷瑞以书来属予及其
乡之耆艾左朝奉郎刘侯如愚曰民饥矣盍为劝豪民
发藏粟下其直以赈之刘侯与予奉书从事里人方幸
以不饥俄而盗发浦城距境不二十里人情大震藏粟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a 页 WYG0663-0157a.png
亦且竭刘侯与予忧之不知所出则以书请于县于府
时敷文阁待制信安徐公哲知府事即日命有司以船
粟六百斛溯溪以来刘侯与予率乡人行四十里受之
黄亭步下归籍民口大小仰食者若干人以次受粟民
得遂无饥乱以死无不悦喜欢呼声动旁邑于是浦城
之盗无复随和而束手就擒矣及秋徐公奉祠以去而
直敷文阁东阳王公淮继之是冬有年民愿以粟偿官
贮里中民家将辇载以归有司而王公曰岁有凶穰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b 页 WYG0663-0157b.png
可前料后或艰食得无复有前日之劳其留里中而上
其籍于府刘侯与予既奉教及明年夏又请于府曰山
谷细民无盖藏之积新陈未接虽乐岁不免出倍称之
息贷食豪右而官粟积于无用之地后将红腐不复可
食愿自今以往岁一敛散既以纾民之急又得易新以
藏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又可以抑侥倖广贮蓄即不欲
者勿强岁或不幸小饥则弛半息大䘲则尽蠲之于以
惠活鳏寡塞祸乱源甚大惠也请著为例王公报皆施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a 页 WYG0663-0157c.png
行如章既而王公又去直龙图阁仪真沈公度继之刘
侯与予又请曰粟若分贮民家于守视出纳不便请仿
古法为社仓以贮之不过出捐一岁之息宜可办沈公
从之且命以钱六万助其役于是得籍黄氏废地而鸠
工度财焉经始于七年五月而成于八月为仓三亭一
门墙守舍无一不具司会计董工役者贡士刘复刘得
舆里人刘瑞也既成而刘侯之官江西幕府予又请曰
复与得舆皆有力于是仓而刘侯之子将仕郎琦尝佐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b 页 WYG0663-0157d.png
其父于此其族子右修职玶亦廉平有谋请得与并力
府以予言悉具书礼请焉四人者遂皆就事方且相与
讲求仓之利病具为条约会丞相清源公出镇兹土入
境问俗予与诸君因得具以所为条约者迎白于公公
以为便则为出教俾归揭之楣间以示来者于是仓之
庶事细大有程可久而不坏矣予惟成周之制县都皆
有委积以待凶荒而隋唐所谓社仓者亦近古之良法
也今皆废矣独常平义仓尚有古法之遗意然皆藏于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a 页 WYG0663-0158a.png
州县所惠不过市井游惰辈至于深山长谷力穑远输
之民则虽饥饿濒死而不能及也又其为法太密使吏
之避事畏法者视民之殍而不肯发往往全其封鐍递
相付授至或累数十年不一訾省一旦甚不获已然后
发之则已化为浮埃聚壤而不可食矣夫以国家爱民
之深其虑岂不及此然而未之有改者岂不以里社不
能皆有可任之人欲一听其所为则惧其计私以害公
欲谨其出入同于官府则钩校靡密上下相遁其害又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b 页 WYG0663-0158b.png
必有甚于前所云者是以难之而弗暇耳今幸数公相
继其忧民虑远之心皆出乎法令之外又皆不鄙吾人
以为不足任故吾人得以及是数年之间左提右挈上
说下教遂能为乡闾立此无穷之计是岂吾力之独能
哉惟后之君子视其所遭之不易者如此无计私害公
以取疑于上而上之人亦毋以小文拘之如数公之心
焉则是仓之利夫岂止于一时其视而效之者亦将不
止于一乡而已也因书其本末如此刻之石以告后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a 页 WYG0663-0158c.png
君子云
淳熙八年朱熹上社仓议曰臣所居建宁府崇安县开
耀乡有社仓一所系昨乾道四年乡民艰食本府给到
常平米六百石委臣与本乡土居朝奉郎刘如愚同共
赈贷至冬收到元米次年夏间本府复令依旧贷与人
户冬间纳还臣等申府措置每石量收息米二斗自后
逐年依此敛散或遇小歉即蠲其息之半大饥即尽蠲
之至今十有四年支息米造成仓廒三间收贮已将元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b 页 WYG0663-0158d.png
米六百石纳还本府其见管三千一百石并是每年人
户纳到息米巳申本府照会将来依前敛散更不收息
每石只收耗米三升系臣与本乡土居官及士人数人
同共掌管遇敛散时即申府差县官一员监视出纳以
此之故一乡四五十里之间虽遇凶年人不阙食窃谓
其法可以推广行之他处而法令无文人情难强妄意
欲乞圣慈特依义役体例行下诸路州军晓谕人户有
愿依此置立社仓者州县量支常平米斛责与本乡出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a 页 WYG0663-0159a.png
等人户主执敛散每石收息二斗仍差本乡土居或寄
居官员士人有行义者与本县官同共出纳收到息米
十倍本米之数即送原米还官郤将息米敛散每石只
收耗米三升其有富家情愿出米作本者亦从其便息
米及数亦与拨还如有乡土风俗不同者更许随宜立
约申官遵守实为久远之利其不愿置立去处官司不
得抑勒则亦不至骚扰此在今日言之虽无所济于目
前之急然实公私储蓄预备久远之计及今歉岁施行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b 页 WYG0663-0159b.png
人心愿从者众其建宁府社仓见行事目谨录一通进
呈伏望圣慈详察特赐施行孝宗从其言遍下诸路仿
行其法任从其便其敛散之事与本乡耆老公共措置
州县并不得干预抑勒
社仓事目
 一逐年十二月分委诸县社首保正副将旧保簿重
  行编排其间有停藏逃军及作过无行止之人隐
  匿在内仰社首队长觉察申报尉司追捉解县根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a 页 WYG0663-0159c.png
  究其引致之家亦乞一例断罪次年三月内将所
  排保簿赴乡官交纳乡官点检如有漏落及妄有
  增添一户一口不实即许人告审实申县乞行根
  治如无欺弊即将其簿纽算人口指定米数大人
  若干小儿减半候支贷日将人户请米状核对批
  填监官依状支散
 一逐年五月下旬新陈未接之际预于四月上旬申
  府乞依例给贷仍乞选差本县清强官一员人吏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b 页 WYG0663-0159d.png
  一名斗子一名前来与乡官同共支贷
 一申府差官讫一面出榜排定日分分都支散(先远/后近)
  (一日/一都)晓示人户(产钱六百文以上及自有/营运衣食不缺不得请贷)各依日
  限具状(状内开说大/人小儿口数)结保(每十人结为一保递相/保委如保内逃亡之人)
  (同保均备取保十人以下不成保不支不陈龙正/曰不成保不支将听畸零穷民之饿乎 如金华)
  (县规附/甲为妥)正身赴仓请米仍仰社首保正副队长大
  保长并各赴仓识认面目照对保簿如无伪冒重
  叠即与签押保明(其社首保正等人不/保而掌主保明者听)其日监官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0a 页 WYG0663-0160a.png
  同乡官入仓据状依次支散其保明不实别有情
  弊者许人告首随事施行其馀即不得妄有邀阻
  如人户不愿请贷亦不得妄有抑勒
 一收支米用淳熙七年十二月本府给到新漆黑官
  桶及官斗仰斗子依公平量其监官乡官人从逐
  厅只许两人入中门其馀并在门外不得近前挨
  拶搀夺人户所请米斛如违许被扰人当厅告覆
  重作施行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0b 页 WYG0663-0160b.png
 一丰年如遇人户请贷官米即开两仓存留一仓若
  遇饥歉则开第三仓专赈贷深山穷谷耕田之民
  庶几丰荒赈贷有节
 一人户所贷官米至冬纳还(不得过十/一月下旬)先于十月上
  旬定日申府乞依例差官将带吏斗前来公共受
  纳两平交量旧例每石收耗米二斗今更不收上
  件耗米又虑仓廒折阅无所从出每石量收三升
  准备折阅及支吏斗等人饭米其米正行附历收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1a 页 WYG0663-0160c.png
  支
 一申府差官讫即一面出榜排定日分分都交纳(先/近)
  (后远一/日一都)仰社首队长告报保头保头告报人户递
  相紏率造一色乾硬糙米具状(同保共为一状未/足不得交纳如保)
  (内有人逃亡即/同保均备纳足)赴仓交纳监官乡官吏斗等人至
  日赴仓受纳不得妄有阻节及过数多取其馀并
  依给米约束施行(其收米人吏斗子要知首尾/次年夏支贷日不可差换)
 一收支米讫逐日转上本县所给印历事毕日具总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1b 页 WYG0663-0160d.png
  数申府县照会
 一每遇支散交纳日本县差到人吏一名斗子一名
  社仓算交司一名仓子两名每名日支饭米一斗
  (约半/月)发遣裹足米二石共计米一十七石五斗又
  贴书一名贴斗一名各日支饭米一斗(约半/月)发遣
  裹足米六斗共计四石二斗县官人从七名乡官
  人从共一十名每名日支饭米五升(十/日)共计米八
  石五斗已上共计米三十石二斗一年收支两次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2a 页 WYG0663-0161a.png
  共用米六十石四斗逐年盖墙并买藁荐修补仓
  廒约米九石通计米六十九石四斗
  陈龙正曰每人日支饭米一斗太多矣应减为一
  升五合另给酒菜银数分上下均便 张文嘉曰
  支收交纳各有定限为日不多在乡官士人知此
  义举断不计利至于吏人仓子安肯空劳每名支
  饭米一斗即寓相犒之意若减为一升五合又给
  酒菜之资不惟反多烦琐抑恐不足服此辈之心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2b 页 WYG0663-0161b.png
  其乡官并仆从恐有贫薄者亦必须支米五升方
  足薪水之用固知朱子非过厚也
  又按朱子当日始创此事故须官府弹压倘今举
  行社仓则保簿赴官交纳及申县乞差吏斗诸事
  俱不必行止须支给司社及仓守效劳宣力诸人
  可也
 一排保式某里第某都社首某人令同本都大保长
  队长编排到都内人口数下项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3a 页 WYG0663-0161c.png
   甲户(大人若干口小儿若干口居住地名某处/或产户开说产钱若干或白烟耕田开店)
   (买卖土著外来系/某年移来逐户开)
   馀开
  右某等今编排到都内人户口数在前即无漏落
  及增添一户一口不实如招人户陈首甘伏解县
  断罪谨状
  年月日大保长姓名
     队长姓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3b 页 WYG0663-0161d.png
     保正副姓名
     社首姓名
 一请米状式某都第某保队长某人大保长某人下
  某处地名保头某人等几人今递相保委就社仓
  借米每大人若干小儿减半候冬收日备乾硬糙
  米每石量收耗米三升前来送纳保内一名走失
  事故保内人情愿均备取足不敢有违谨状
  年月日保头姓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4a 页 WYG0663-0162a.png
     甲户姓名
     大保长姓名
     队长姓名
     保长姓名
     社首姓名
 一社仓支贷交收米斛合系社首保正副告报队长
  保长队长保长告报人户如阙队长许人户就社
  仓陈说告报社首依公差补如阙社首即申尉司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4b 页 WYG0663-0162b.png
  定差
 一簿书锁钥乡官公共分掌其大项收支须监官签
  押其馀零碎出纳即委乡官公共掌管务要均平
  不得徇私容情别生奸弊
 一如遇丰年人户不愿请贷至七八月而产户愿请
  者听
 一仓内屋宇什物仰守仓人常切照管不得毁损及
  借出他用如有损失乡官点检勒守仓人备偿如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5a 页 WYG0663-0162c.png
  些小损坏逐时修整大段改造临时具因依申府
  乞拨米斛
  陆九渊曰社仓固为农之利然农田常熟则其利
  可久苟非常熟之田一遇歉岁则有散而无敛来
  岁缺种粮时乃无以赈之莫若兼置平粜一仓使
  无贵贱之患折所籴为二每存其一以备歉岁代
  社仓之匮实为长利也
  陈龙正曰文公社仓之法利赖无穷其最要在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5b 页 WYG0663-0162d.png
  愿置立去处官司不得抑勒二语孝宗仁明诏任
  从民便敛散之事州县不得干预至矣哉社仓之
  事蔑以加矣若必强民置立敛散由官即与荆公
  青苗无异此经世之学最贵于圆通也 青苗者
  田未熟而贷之钱田已熟而收其利安石尝行此
  于一邑甚善然犹体悉下情随其愿与不愿也至
  当国时欲以此行之天下而守令者又阿重臣意
  旨以多散钱多得利为称职不问贫富缓急强与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6a 页 WYG0663-0163a.png
  之又寄权人役出纳之际轻重为奸而民遂怨咨
  载道矣
金华潘氏社仓记(朱熹/)淳熙二年东莱吕伯恭自婺来
访予于屏山之下观于社仓发敛之政喟然叹曰此周
官委积之法隋唐义廪之制也吾将归而属诸乡人士
友相与纠合而经营之使闾里有赈恤之储而公家无
龠合之费不尤愈乎伯恭既归不三年而卒遂不果为
其卒之年浙东果大饥予因得备数推择奉行荒政按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6b 页 WYG0663-0163b.png
行至婺则婺之人狼狈转死已籍籍矣予因窃叹以为
向使伯恭之志得行必无今日之患既而尚书下予所
奏社仓事诸道募民欲为者听之民盖多慕从者而未
几予亦罢归又不果有所为也是时伯恭之门人潘君
叔度感其事而深有意焉且念其家自先大夫时已务
赈恤乐施予岁捐金帛不胜计矣而独不及闻于此也
于是慨然出粟五百斛为之敛散以时规画详备一都
之人赖之而其积之厚而施之广盖未巳也一日以书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7a 页 WYG0663-0163c.png
来曰此吾父师之志予幸克成之然世俗不能不以为
疑也子其可不为一言以解之乎予惟有生之类莫非
同体惟君子为能无有我之私以害之故其爱人利物
之心为无穷特穷而在下则禹稷之事有非其分之所
得为者然苟以其家之有馀而推之以与邻里乡党则
固吾圣人之所许而未有害于不出其位之戒也况叔
度之为此特因其坟庐之所在而近及乎十保之间以
承先志以悦亲心以顺师指而何不可之有哉抑凡世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7b 页 WYG0663-0163d.png
俗之所以病乎此者不过以王氏之青苗为说耳以予
观于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则青苗者其立法
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榖其
处之也以县而不以乡其职之也以官吏而不以乡人
士君子其行之也以聚敛亟疾而无惨怛忠厚之心是
以王氏能行于一邑而不能行于天下子程子尝极论
之而卒不免于悔其已甚而有激也婺人盖多叔度同
门之士必有能观于叔度所为之善而无疑于青苗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8a 页 WYG0663-0164a.png
说者则庶乎其有以广夫君师之泽而使环地千里永
无捐瘠之民矣岂不又甚美哉叔度名景宪与伯恭同
年进士年又长而屈首受学于伯恭无难色师没守其
说不懈益虔于书无所不读盖深有志于当世然以天资
峭直自度不能随世俯仰故自中年不复求仕而独于
此为拳拳也(仓在婺女/乡安期里)
 颜光衷曰凡害民之政其始尽言利民上开一孔下
 开百窦城郭富豪之家犹能支吾乃若山谷僻陋矇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8b 页 WYG0663-0164b.png
 叟孤稚目不识文告耳不辨官音舌不解敷陈手不
 能诉写见里长则面色青黄望公门则心战胆慄稍
 有桀骜皆得望风索骗幻弄吞侵其为凌虐宁可数
 计每见上人抚循至意不得已而为此策孜孜丁宁
 惟恐有失然予权任事则情势不能无假借而假借
 之下复有假借则侵渔之外复肆侵渔于是告讦日
 烦狱讼日滋罪罟日长愁怨日盈而太平之风索然
 尽矣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9a 页 WYG0663-0164c.png
金华社仓规约(计十四款/)
 一社仓榖本五百石
 一社仓只置总簿一面纸尽置第二面
 一一甲不许过三十人甲头一人不满十人附甲不许
 诡名冒籍(犯者出社甲头改替许同/甲告罚甲头所纳给赏)
一散榖以三时(谓除夜或下田接/新并须甲头相度)
一每户借一石甲头倍之无居止及有艺人不借(若口/累众)
 (多作田广甲头/保明别议增借)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19b 页 WYG0663-0164d.png
一借榖上簿不立契(还讫就/簿勾销)
一借榖日每户纳钱五十文甲头免(十五文给甲头十/文守仓人十文杂)
 (支十五文掌仓量钱此外不许分文/乞索许甲内人告以所得钱文给赏)
 陈龙正曰此法免息后犹可行若出息二斗又见纳
 五十文太重矣
 张文嘉曰不若每石止令纳白银三分汇收一处俟
 完日共计银若干作五十股泒开照法分给各项人
 亦酌中之道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0a 页 WYG0663-0165a.png
一量榖本甲甲头执槩(并见清量掌仓/人擅执槩改替)
一还以三限限以三日(谓如十甲每甲若干人一限纳/若干并甲头预报定日子一人)
 (不到甲内榖并/留仓候齐交量)
一息榖二分(谓石取/息二斗)中饥减半大饥尽免本户纳息已
 满十年免收息(谓第/至十)(年纳/年免)
一耗榖三釐(谓榖一石取耗三升以备/折阅及充每岁社仓杂费)
一甲内逃亡甲头同甲内均填甲头倍之(若系时疫户/绝甲头申仓)
 (差人审实候还榖日销落/若不循理者虽已还出社)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0b 页 WYG0663-0165b.png
一息榖有馀遇饥荒给散(计所有每人大人二升小儿/一升十日止并以入籍户口)
 (为/定)
一社众于规约犯一事不借一年再犯出籍
清江县社仓规约五款
一所借给贵均平亦虑失陷米本其支借时乡官审问
 社首及甲内人某人可借若干众以为可方可支借
 其素号游手及虽农业而众以为懒惰顽慢者亦不
 支贷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1a 页 WYG0663-0165c.png
一乡官踏逐善书写百姓一人(不得用罢/役过犯人)专充书写簿
 书如收支执槩就差社首遇收支日日支饭米一斗
一仓中事务并委乡官掌管但差使保正编排人户磨
 对簿历弹压敛散踏逐仓廒追断逋负之类须官司
 行遣
 张文嘉曰惟梗化败度者用官司行遣可也
一乡官从本军给帖及有朱记主执行遣
一簿用纸札每岁于息内支破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1b 页 WYG0663-0165d.png
建宁府建阳县长滩社仓记(朱熹/)建阳之南里曰招贤
者三地接顺昌瓯宁之境其狭多阻而俗尤劲悍往岁
兵乱之馀稂莠不尽去小遇饥馑辄复相挻群起肆暴
率不数岁一发虽寻即夷灭无噍类然愿民良族晷刻
之间已不胜其惊扰矣绍兴某年岁适大祲奸民处处
群聚饮博啸呼若将以踵前事者里中大怖里之名士
魏君元履为言于常平使者袁侯复一得米若干斛以
贷于是物情大安奸计自折及秋将敛元履又为请得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2a 页 WYG0663-0166a.png
筑仓长滩厩置之旁以便输者且为后日凶荒之备毋
数以烦有司自是岁小不登即以告而发之如是数年
三里之人始得饱食安居以免于震扰夷灭之祸而公
私远近无不阴受其赐盖元履少好学有大志自为布
衣而其所以及人者已如此蒙其惠者虽知其然而未
必知其所以然也其后元履既没官吏之职其事者不
能勤劳恭恪如元履之为于是粟腐于仓而民饥于室
或将发之则上下请赇为费已不赀矣官吏来往又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2b 页 WYG0663-0166b.png
以时而出内之际阴欺显夺无弊不有大抵人之所得
秕糠居半而偿以精凿计其候伺亡失诸费往往有过
倍者是以贷者病焉而良民凛凛于凶岁犹前日也淳
熙十一年使者宋侯若水闻其事且知邑人宣教郎周
君明仲之贤即以元履之事移书属之且下本台所被
某年某月某日制书使得奉以从事盖岁以夏贷而冬
敛之且收其息什之二焉行之三年而三里之间人情
复安如元履亡恙时什二之收岁以益广周君既以增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3a 页 WYG0663-0166c.png
葺其栋宇又将稍振其馀以渐及于旁近盖其惠之所
及且将日增月衍而未知其所极也周君以予尝有力
于此者来请文以为记予与元履早同师门游好甚笃
既追感其陈迹又嘉周君之能继其事而终有成也乃
不辞而为之说如此则又念昔元履既为是役而予亦
为之于崇安其规模大略仿元履独岁贷收息为小异
元履常病予不当祖荆舒聚敛之馀谋而予亦每忧元
履之粟久储速腐惠既狭而将不久也讲论馀日杯酒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3b 页 WYG0663-0166d.png
从容时以相訾謷而讫不能以相诎听者从旁抵掌观
笑而亦不能决其孰为是非也及是宋侯周君乃卒用
予所请事以成元履之志而其效果如此于是论者遂
以予言为得然不知元履之言虽疏而其忠厚恳恻之
意蔼然有三代王政之馀风岂予一时苟以便事之说
所能及哉当时之争盖予之所以为戏而后日之请所
以必曰息有年数以免者则犹然不忘吾友之遗教也
因并书之以视后人使于元履当日之心有以得之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4a 页 WYG0663-0167a.png
于宋侯周君今日之法有以守而不坏矣元履名掞之
尝以布衣召见天子悦其对即日除太学录寻以数论
事不得久居中既而天子思复召用之则元履既卒矣
上为怅然久之诏有司特赠直秘阁云
建宁府建阳县大阐社仓记(朱熹/)招贤里大阐罗汉院
之社仓新侯官大夫周君某之所为而长滩之别贮也
始秘阁魏君之筑仓于长滩非择其地而处之也因其
船粟之委于是而藏焉耳故仓之所在极里之东北而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4b 页 WYG0663-0167b.png
距西南之境远或若干里贷者多不便之而是时率常
数岁乃一往来则犹未甚以为苦也淳熙甲辰周君始
以常平使者宋公之檄司其发敛之政而以岁贷收息
之令从事既为之更定要束搜剔蠹弊而以时颁焉民
已悦于受赐矣周君因益问以用革之宜而有以道里
不均之说告者且曰自今以往一步而往来者再则其
劳佚之相绝又非前日比矣周君于是白之宋公而更
为此仓以适远近之中且令西南境之受粟者即而输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5a 页 WYG0663-0167c.png
焉来岁遂以远近分土使各集于其所以待命民既岁
得饱食而又无独远甚劳之患于是咸德周君而相率
来请文以记其成昔予读周礼旅师遗人之官观其颁
敛之疏数委积之远迩所以为之制数者甚详且密未
尝不叹古之圣人既竭心思而继之以不忍人之政其
不可及乃如此及今而以是仓之役观之则彼其详且
密者亦安知其不有待于历时之久得人之多而后乃
至于此耶因为之记其本末以为后之君子或将有考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5b 页 WYG0663-0167d.png
于斯焉周君字居晦好读书有志当世之务吏事亦精
敏绝人不但此为可书也
邵武军光泽县社仓记(朱熹/)光泽县社仓者县大夫毗
陵张侯䜣之所为也光泽于邵武诸邑最小而僻自张
侯之始至则已病夫市里之间民无盖藏每及春夏之
交则常籴贵而食艰也又病夫中下之家当产子者力
不能举而至或弃杀之也又病夫行旅之涉吾境者一
有疾病则无所于归而或死于道路也方以其事就邑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6a 页 WYG0663-0168a.png
之隐君子李君吕而谋焉适会连帅赵公亦下崇安建
阳社仓之法于属县于是张侯乃与李君议略仿其意
作为此仓而节缩经营得他用之馀则市米千二百斛
以充入之夏则损价而粜以平市估冬则增价而籴以
备来岁又买民田若干亩籍僧田民田当没入者若干
亩岁收米合三百斛并入于仓以助民之举子者如帅
司法既又附仓列屋四楹以待道途之疾病者使皆有
以栖托饮食而无暴露迫逐之苦盖其创立规模提挈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6b 页 WYG0663-0168b.png
纲领皆张侯之功而其条画精明综理纤密者则李君
之力也邑人既蒙其利而歌舞之部使者亦闻其事而
加劝奖焉于是张侯乐其志之有成而思有以告来者
使勿坏则以书来请记予读古人之书观古人之政其
所以施于鳏寡孤独困穷无告之人者至详悉矣去古
既远法令徒设而莫与行之则为吏者赋敛诛求之外
亦饱食而嬉耳何暇此之问哉若张侯者自其先君子
而学于安定先生之门则已悼古道之不行而抱遗经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7a 页 WYG0663-0168c.png
以痛哭矣及其闻孙遂传素业以施有政宜其志虑之
及此而能委心求助以底于有成也李君于予盖有讲
学之旧予每窃叹其负经事综物之才以老而无所遇
也今乃特因张侯之举而得以粗见其毫末是不亦有
感乎故予既书张侯之事而又附以予之所感于李君
者来者尚有考云
常州宜兴县社仓记(朱熹/)始予居建之崇安尝以民饥
请于郡守徐公哲得米六百斛以贷而因以为社仓今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7b 页 WYG0663-0168d.png
几三十年矣其积至五千斛而岁敛散之里中遂无凶
年中间蒙恩召对辄以上闻诏施行之而诸道莫有应
者独闽帅赵公汝愚使者宋公若水为能广其法于数
县然亦不能远也绍兴五年春常州宜兴大夫高君商
老实始为之于其县善卷开宝诸乡凡为仓者十一合
之为米二千五百有馀斛择邑人之贤者承议郎赵君
善石周君林承直郎周君世德以下二十有馀人以典
司之而以书来属予记予心许之而未及为也会是岁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8a 页 WYG0663-0169a.png
浙西水旱常州民饥尤剧流殍满道顾宜兴独得下熟
而贷之所及者犹有赖焉然予犹虑夫贷者之不能偿
而高君之惠将有所穷也明年春高君将受代以去乃
复与赵周诸君皆以书来趣予文且言去岁之冬民负
米以输者襁负争先视贷籍无龠合之不入予于是益
喜高君之惠将得以久于其民又喜其民之信爱其上
而不忍欺也则为之计其所以然者抑又虑其久而不
能无弊于其间也则又因而告之曰有治人无治法此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8b 页 WYG0663-0169b.png
虽老生之常谈然其实不可易之至论也夫先王之世
使民三年耕者必有一年之蓄故积之三十年则有十
年之蓄而民不病于凶饥此可谓万世之良法矣其次
则汉之所谓常平者今固行之其法亦未尝不善也然
考之于古则三登太平之世盖不常有而验之于今则
常平者独其法令簿书筦钥之仅存耳是何也盖无人
以守之则法为徒法而不能以自行也而况于所谓社
仓者聚可食之物于乡井荒闲之处而主之不以任职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9a 页 WYG0663-0169c.png
之吏驭之不以流徒之刑苟非常得聪明仁爱之令如
高君又得忠信明察之士如今日之数公者相与并心
一力以谨其出纳而杜其奸欺则其法之难守不待异
日而见之也此又予之所身试者故并书之以告后之
君子云
建昌军南城县吴氏社仓记(朱熹/)乾道四年建人大饥
熹请于官始作社仓于崇安县之开耀乡使贫民岁以
中夏受粟于仓冬则加息什二以偿岁小不收则弛其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29b 页 WYG0663-0169d.png
息之半大侵则尽弛之期以数年子什其母则惠足以
广而息可遂捐以予民矣行之累年人以为便淳熙辛
丑熹以使事入奏因得条上其说而孝宗皇帝幸不以
为不可即颁其法于四方且诏民有慕从者听而官府
毋或与焉德意甚厚而吏惰不恭不能奉承以布于下
是以至今几二十年而江浙近郡田野之民犹有不与
知者其能慕而从者仅可以一二数也是时南城贡士
包扬方客里中适得尚书所下报可之符以归而其学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0a 页 WYG0663-0170a.png
徒同县吴伸与其弟伦见之独有感焉经度久之乃克
有就遂以绍熙甲寅之岁发其私榖四千斛者以应诏
旨而大为屋以贮之涖事有堂燕息有斋前引两廊对
列六庾外为重门以严出纳其为条约盖因崇安之旧
而加详密焉即以其年散敛如法乡之隐民有所仰食
无复死徙变乱之虞咸以德于吴氏而伸与伦不敢当
也则谨谢曰是仓之立君师之教祖考之泽而乡邻之
助也吾何力之有哉且今虽幸及于有成而吾子孙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0b 页 WYG0663-0170b.png
贤否不可知异时脱有不能如今日之志以失信于乡
人者则愿一二父兄为我教之教之一再而不能从则
已非复吾子孙矣盍亦相与言之有司请正其罪庶其
惧而有改其亦可也于是众益咨嗟叹息其贤以为不
可及而包君以书来道其语且遣伦及伸之子来请记
熹方病不能文然嘉其意不忍拒也乃为之书其本末
既以警夫吴氏之子孙使其数世之后犹有以知其前
人之意如此而不忍坏抑使世之力能为而不肯为者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1a 页 WYG0663-0170c.png
有所羞愧勉慕而兴起焉则亦所以广先帝之盛德于
无穷而又以少致孤臣泣血号弓之慕也
 俞森曰观朱子社仓诸记及各规约法可谓备矣然
 变通亦顾其人随其时地之宜而用之有未可执一
 者按黄震通判广德军时社仓法大弊众以始自朱
 熹不敢议震曰法出于圣人犹有变通安有先儒为
 法遂不得救其弊耶为别买田六百亩以其租代社
 仓息非凶年不得辄贷贷不取息此可谓善法朱子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1b 页 WYG0663-0170d.png
 者也
毛鼎新黄岩人授浙西提举茶盐司准遣改常平司准
遣其长有欲献羡馀四十万者鼎新力争以置社仓陈
善曰鼎新此举不启君上之侈心而于民有德且俾其
长免言利干进之咎一举而三善具焉(附/)乾德四年诏
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倘规致于羡馀必深务于掊克知
光化军张全操上言三司令诸处仓场主吏有羡馀粟
及万石刍五万束以上者上其名请行赏典此苟非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2a 页 WYG0663-0171a.png
纳民租私减军食何以致之宜追寝其事勿颁行除官
所定正耗外严加止绝
 陈芳生曰钱榖出纳积少成多不无馀润为民牧者
 特患无实心耳苟有实心以行实政何利不可兴建
 哉浙江运司席某居官清介自正供外力却火耗等
 事去任时库中尚存羡馀五千吏请曰此可取也席
 曰独非百姓膏血耶卒不受呜呼席氏诚不可及矣
 然亦独为君子耳以天地间有用之物置之无用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2b 页 WYG0663-0171b.png
 地徒饱鼠窃狗偷者之腹不大可惜耶大约司𣙜司盐
 司仓羡馀极多虽甚清介亦有饶溢有志斯民何利
 不举故特表而出之以为贤士大夫告
元张光大议曰古有义仓又有社仓义仓立于州县社
仓立于乡都皆民间积储以待凶荒者也国朝酌古准
今立义仓于乡都一举兼尽社仓之设惠至渥也令附
近税户各以差等出榖为本每年收息榖一斗候本息
相停以榖本给还元主以利为本立掌仓循环规运丰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3a 页 WYG0663-0171c.png
年贮积凶年出贷有司许令点检而不许干预侵借其
立法最为详备惠民之意亦甚切至未及十年仓庾充
斥过于本倍然百姓困于义仓民间但见其害而不见
其利凶年饥岁而民不免于流离死亡其故何也良由
有司任法而不任人法出而奸生令行而弊起以暴心
行仁政政无非暴虽曰惠民实所以厉之也略而举之
其弊有四一曰掌仓之弊今之掌仓者非辈闲之吏贴
祗候则乡里无藉之泼皮请托行求公纳贿赂投充是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3b 页 WYG0663-0171d.png
役上以苟避差役下以侵削小民既已过费重赀宁不
贪图厚利官司容其奸伪百姓不敢谁何二曰点检之
弊其有考满守缺司吏官员门下亲知或结托求差或
倚势分付带领仆从名为计点义仓粮盘绕乡村呼集
社伍需求酒食索取赍发餍其欲则抄写虚数忤其意
则苛细百端遂科敛社民粜卖义榖以为祗待起发前
者既去后者复来所积之粮十去其七三曰出贷之弊
掌仓素非仁德忠厚之士所储之榖平时先已侵用至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4a 页 WYG0663-0172a.png
于出贷之际预行插和糠秕榖砂土及至支遣小斗
悭量比及到家簸扬所贷不得一半丰年有米则勒令
民户承贷凶荒之岁则推称已贷尽绝惟务肥已不恤
济人虚装人户具报官司或立诡名交割下次民之受
害其何可言四曰回收之弊百姓贷榖未及半年为之
掌仓者既交割前界贷数乃集不逞之徒三五为群遍
绕乡村催索逋贷叫嚣隳突需求酒食何所不为及至
人户担榖到仓一斗必收二斗干人脚榖上数科陪满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4b 页 WYG0663-0172b.png
斗豪量不夺不餍稍涉分析则云以后官司计点亏折
谁赔若或不从必是解官惩治民之困于义仓有甚于
凶荒之岁者医疮剜肉谁不恻然有此四弊而欲惠济
于民未之有也又有虚申案验伪指仓囷观其数则亿
万有馀考其实则百千不足官司视为文具奸吏因缘
为私故自立义仓以来展转繁文州县徒有几千万石
之名饥荒之岁民不沾惠是盖有司不以荒政为心但
为黩货之具委任失当以暴心行之本既不澄弊端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5a 页 WYG0663-0172c.png
蔓耳由是而言则择人委任为第一要事若委任得人
亦不须差人计点出纳之公自然无弊然君子作事谋
始任人之方尤所当慎若一槩委用产税富豪之家则
富而好义者少为富不仁者多中间未免结搆所司侵
渔刻剥其害有甚于吏胥无籍之辈今后莫若选择乡
里有德望诚信谨愿好义之人或贤良缙绅素行忠厚
廉介之士不拘产税抵业但为众所敬而悦服者许令
乡民推举不必拘以乡都所司察其行实以礼敦请使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5b 页 WYG0663-0172d.png
之掌管置簿供报依时出纳不限年月交替至如出贷
之时入水和榖小斗悭支回收之际大斗满量及需索
縻费图利倍取人户者但有陈告得实依不枉法例追
断移易虚桩坐以侵盗之罪徵取还仓如此则掌仓者
知所警惧保守廉耻而不妄为贫者必沾其实惠矣虽
然言之非艰行之惟艰必也州县杜其夤缘求充之源
于其前禁其不时计点之弊于其次至于出贷回收之
际绝其供报文案之需彼既无所费于官司则下自可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6a 页 WYG0663-0173a.png
安而行之源清流洁上下皆可以诚心为民有其诚斯
有其实庶几义仓储积不为虚设凶年饥岁得以济民
上不负朝廷立法为民之美意傥若上无公论下有叛
心前弊不除纯任以法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也已
明张朝瑞图书编社仓议 社仓之制乃古人良法特
患上之人不知所以倡之耳有父母斯民之责者果知
民为邦本食为民天水旱之凶荒不时官仓之积榖有
限思为备荒之善策须酌社仓之事宜乃计之得也合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6b 页 WYG0663-0173b.png
于各保甲乡约中各创立社仓先捐俸金以为倡率或
罚纸赎以便上纳且诚心劝谕各村士民使咸知以义
相尚不待督责而出榖皆其情愿徐因仓置簿登记其
数凡出榖多者则破格旌奖民其有不以义相从者乎
况因时制宜随俗劝诱或禁止神庙赛会定为香钱或
违犯乡保规条略示惩罚由此日积月累则一村之榖
自足以养一村之民每年青黄不接之时令其出放息
止加二小饥加一大饥免息成熟之年仍令各村量行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7a 页 WYG0663-0173c.png
添入此法若行之有常三数年间各村之榖殆将不可
胜食但民之诚伪不一而官司之意向不同若非出纳
有经奸民或因之以滋侵渔负骗之私官司或移之以
补官仓积贮之数是非惟无益于民而且有害于民也
然使经官查盘则又重为民累合无免其查盘止于府
县给印文簿付乡约正副每岁稽查其各村管理收放
即于本乡每年轮一公直殷实者以司出纳量与免其
火夫丁差以示酬劝如此则奸民不得以负骗官司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7b 页 WYG0663-0173d.png
得以那移即遇水旱凶灾复有官榖以济之自是贫者
不患于阻饥富者可免于劝借而盗贼亦因以潜消地
方之民永有赖矣
一社仓之设本以为一乡也榖以义名则当以义相先
 斯为善俗除捐俸并发纸赎以为之倡及士民尚义
 出榖多至百十石者不可为例外大凡当秋熟之时
 或每亩量出榖半升或通乡各户富者以石计贫者
 以升斗计俱报数约正副登簿保长收入社仓每春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8a 页 WYG0663-0174a.png
 有阙食者量准借与就于保长处会同约正副批立
 合同登记簿籍候秋收之日加息二分纳还但借榖
 者亦不得多至十石以外恐一人奸顽无耻催收稍
 难则将并一乡之义举而坏之也
一每遇年荒大户例有劝借盖官榖有限各村又无义
 榖故也若使村村有榖则一乡之积自足以供一乡
 之人加以县仓积有官榖劝借之事以后可免且尚
 义出榖而使本乡之人俱感其惠亦处富和邻之一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8b 页 WYG0663-0174b.png
 道也不然富本众所忌也积心悭吝因之阻坏义举
 设遇凶荒宁能独保其富哉
一出榖虽非贫者之事而岁时丰稔或一斗或二三斗
 亦可量力出办准与荒年揭借义榖亦有数倍之利
 若丰收之年斗榖不肯出者荒歉之年义榖官粮俱
 不准与
一各乡旧有土神庙即有社祭之礼但俗尚奢侈因而
 迎神赛会花费不赀不特亵渎神明幽有鬼责致怠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9a 页 WYG0663-0174c.png
 事端且明有人非从今乡约举行一切禁止或有情
 愿施舍冀神佑助即宜准作香钱自家告诸神明登
 记乡约簿积为义榖以济人贫难岂不神人两得之
 乎每岁春秋祈报买办猪羊酒果香烛等项即于义
 榖内支用祭毕举行社饮申明约法和睦乡里庶彬
 彬然成礼让之俗矣或有贫不能存丧不能举者亦
 于义榖内量给以助之会众公议而后动支各明白
 登簿以备稽查毋得循私滥支冒破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39b 页 WYG0663-0174d.png
一各村纳榖或社仓未备权借民间空房收贮待置仓
 后再行收入或乡村空旷苦于看守不愿立仓者即
 公议积贮亦从其便
一给借固贵均平亦虑陷失榖本每年支借之时须会
 众公议量其可借方准托保借与敢有轻借游手无
 赖之人以致负骗及强梁奸贪之徒以市私恩俱于
 收管人名下追赔其收管人敢有捏开花名私取规
 利者众共呈官追罚若出入公明每年亦宜量给以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0a 页 WYG0663-0175a.png
 酬收管之劳
湖广澧州社仓规约序(万镇/)尝谓周礼一书为民虑深
矣其比闾族党必相救相赈六行教民必使任恤继于
姻睦之后古之圣人既爱其民又欲使其民之交相为
爱故法立而俗厚有由也吾乡自罹兵革之馀故老凋
零习俗颓弊富家巨室溺于商功课利之习又无君子
长者之论以激发之故举事而益于己则为举事而稍
损于己则弗为甚至积粟红腐以俟饥歉穹其价以厚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0b 页 WYG0663-0175b.png
其售曾未闻有倡于义举者吁何薄也间有稍异流俗
能好义者不过曰修道路之崎岖治溪涧之瀰漫以为
往来称便而已夫道路未甃止艰行溪涧未矼止病涉
此一夫之任尔假令民日乏食久之弱者转沟壑强者
奋臂大呼相率而为盗事势至此以富自足者可保乎
余平生念此久矣因观先儒文公朱先生在建遇大饥
请于官作社仓建甚德之其事有感于予欲率乡中富
而有德者法而行之凡与盟者榖以十斛为率十人所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1a 页 WYG0663-0175c.png
聚榖百斛择里之贤有才者司出纳焉其法则仿文公
规模使贫民岁以中夏受粟于仓冬则加息十二以偿
岁小不收则弛其息之半大䘲则尽弛之期以数年子
什其母则惠足广而息遂捐之于民不惟民有所给食
无复变乱之虞而古人相救相赒任恤之法所以使之
交相爱者庶几复见于今之俗矣顾不伟与因书此以
为同志告幸相与勉而行之
汪道亨修举社仓事宜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1b 页 WYG0663-0175d.png
一议本榖 本社集社长社副社众会议各量贫富家
口为多寡户分三等等列三则其输榖之法每月一会
约定会期上上户每会一石上中户每会六斗上下户
每会四斗中上户每会三斗中中户每会二斗中下户
每会一斗下户不与社榖初贮榖本尚微不许轻易敛
散如遇便肯以一岁之榖尽输于社或分为三四会输
完亦可不必拘定作十二次如粟不便者许纳银钱登
簿遇贱籴贮社中若有家道颇殷而绝无斗榖入仓者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2a 页 WYG0663-0176a.png
即书某人名加以顽吝二字贴社仓内但遇荒歉官社
仓榖俱不准给其有乡村隘小不能分三等等不能列
三则者即随社大小减之其榖之数亦酌量增损
一议义榖 凡社中富而好行其德者能于本榖外愿
输二石入仓者纪善一次四石者纪善二次十石者纪
大善一次二十石者纪二大善三十石者纪三大善州
县掌印官奖赏输五十石以上者该府暨州县送扁书
好义二字输百石以上者本道送匾书施仁二字照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2b 页 WYG0663-0176b.png
给与冠带输至二百石以上者准给冠带优礼本道及
两司送匾书乐善二字其输四百石以上者申请两院
送匾书积德二字给与冠带仍优免杂泛差役犯罪不
许加刑此外若输粟八百石以上者申请两院照例奏
请竖坊表里
一议罚榖 凡官司自理赎榖除照旧入预备官仓外
其各社有乡约演礼不到保甲直牌怠玩及一切违犯
稍轻者听约正副酌处罚榖其有本社小事口诉不平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3a 页 WYG0663-0176c.png
者听约正副量剖曲直罚榖使之平息以省赴告及株
连干证之费或赴告而自愿和息者该有司酌量罚榖
输之该社取具仓收免罪情轻者批约正副查处量罚
是为罚榖登簿备查
一议息榖 仓榖收贮若干每年于二月起至三月四
月止宜出陈易新馀月不得轻借其交还月分自九月
起至十月止不得延挨以致榖价渐贵输纳愆期初年
榖本尚微每石取息二斗如时小歉则减息之半行至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3b 页 WYG0663-0176d.png
三年之后榖本渐裕每石取息一斗如时小歉止取五
升大歉则尽免其息凡给借之户或过时不还或还而
湿恶不堪者送官重治后次不准再借出借之时须会
同集议量其可偿方准托保关借如游手无赖刀顽无
信强豪不驯者不得轻与如或轻与以致负骗者俱在
保人及收管人名下追赔收管之人捏开诡名冒领私
取规利者许人讦告另行追罚每放借完日即将本社
中下人户支借过榖石若干应该息榖若干一一登簿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4a 页 WYG0663-0177a.png
以便稽考馀榖收贮不得混支升合每年终结算出入
明白给与收管人一石以偿其劳
 胡其重曰社仓之制原为周穷恤乏若量其不能偿
 而遂不借是极贫极苦之人反不获沾周恤之例似
 难为情虽以籴本为重殊失立仓之本意矣此处仍
 须酌议至于年终偿收管之劳当以二石为则
一议仓庾 以上四等仓榖收贮仓庾之法不可不讲
须查各处旧有仓者基址或嫌狭隘相应设法量增房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4b 页 WYG0663-0177b.png
屋或系假借相应措处凡建仓屋四围空旷不近居民
烟火其有与之相近者须买砖堆砌以备不虞以上费
用俱于四等榖内取之或有尚义之士独任其费者官
司重加奖赏其平素无仓地方若新敛有榖或于各乡
约宽馀处所寄囤或各乡约所有空居即处其值易买
俾乡约社仓合置一处尤便或借废寺庙庵观暂贮俟
榖积果多则公议扣榖建仓凡有人乐助者或银榖或木
石随意多寡俱登记于簿勒石垂名各该州县每年终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5a 页 WYG0663-0177c.png
通查所属共建社仓若干仍将千字文挨顺里甲编立
字号共若干处各置牌匾大书其字号社仓五字悬挂
仓门该州县将总数报之府州以便稽察
一议收掌 各处既有社榖社仓其收掌出入当立社
长一人以本处齿行俱优者为主更兼家资殷实者为
之更妙或即以约正保正为之凡社中事务皆听裁决
又立社副二人以年力强壮行能服众者为之或即以
约讲约副保副为之俱要犬牙相制社长专管封锁社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5b 页 WYG0663-0177d.png
副二人一管出簿一管入簿又立社杰二人或四人以
壮年公直有才干者为之俱从社长社副指使分任勤
劳既立诸人之后须置社榖出入二簿先将各户输榖
登记入簿内待出放之时仍将各户借过若干数目登
记出簿内造完送官查验印发本社待后照数催收
一议典守 社仓既设则典守不可不议如或社长近
仓则即以社长兼主守之事社副社杰亦然或俱不近
仓则宜另立社直数名或以本地人夫轮流值日或换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6a 页 WYG0663-0178a.png
甲选择一季一换俱听便酌处不若于社仓之傍公立
社学令子弟在学读书则莫非看守之人不必更立社
直矣务须加意防闲不致疏虞为要
一议稽核 各仓积榖既多奸民或因之以滋侵渔若
经官逐一查盘则必重为民累合无免其查盘止于本
府管粮厅置循环簿二扇各州县每年五月将放过若
干十二月将收过若干赴厅倒换备查各仓放出收完
俱报本州县其馀出入民自收掌官司或因路便或出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6b 页 WYG0663-0178b.png
不意抽查以革奸弊其经管之人如果公勤谨慎众所
悦服增息榖至三百石以上者禀官旌奖其有侵欺及
借贷之人负掯互相容隐者许诸人指名首告官司着
实查追不得姑息
一议分赈 凡遇大䘲之岁官府行赈之时约算本社
除上等可以自给外其馀中下人户各照本榖原数听
其分领自非凶荒不许讨支其本榖之外尚有义罚息
等榖约算若干社长等公议酌量本社应存若干以防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7a 页 WYG0663-0178c.png
后日应赈若干以救目前分数议定而后开仓其平时
施榖入仓先上上户次上中户次上下户次中上户次
中中户次中下户其凶年赈榖则先下下户次下中户
次下上户等而上之至中上户而止仍查其中有先富
而后贫者准赈先贫而后富者不准赈其年力强壮能
为人营运及堪为人佣社中有兴作者收之给与工食
佣工有力强而不为佣不事生业坐以待赈者赈凡二
次即止其分赈宜常留赢馀以备后赈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7b 页 WYG0663-0178d.png
一议推恩 社仓行至三年以后粟有赢馀凡社中好
修贫士孝子顺孙不能举火宗族亲戚俱无足恃者贫
而有丧不能举及子女过时不能嫁娶情景可伤者节
妇年自二十四五以前孀守至今已踰五十一向无隙
可议者民年七十以上贫而且病衣食俱乏者俱听社
长等酌议周恤登簿报官不许徇私冒滥
一议费用 仓中逐年纸劄及修整仓廒书算守仓人
等茶食工雇并春秋祈报应办仪馔俱各订为定式使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8a 页 WYG0663-0179a.png
不丰不俭经久可行或所用反过于所积或所积仅供
其所用则非立法之意预备储蓄之策矣务宜斟酌若
日久榖多又将榖本渐置社田亦无不可
一议社学 古之教者里有社家有塾党有庠此教化
之所以易行也故社学亟宜举行社长人等各查本处
现有社学或只有蒙馆几所坐落某处原无社学须公
同酌议于公众地基置建社学亦照社仓出榖事例劝
谕众人随力乐助或待社仓行久以义息等榖创立建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8b 页 WYG0663-0179b.png
立之后即报州县亦顺里挨甲编号置匾书写某字号
社学悬挂馆门既富而教亦化行俗美之一大关系也
劝输文(沈鲤/)夫仓以社名则非独有司之事也盖所在
居人均与有责焉传曰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今吾邑侯为吾邑赈荒计既
肫肫若此矣岂乡士大夫与居民有力者自为桑梓身
家计反不能好义终其事与吾知其必不然盖往见里
中士大夫饶于财者未有不结社饮酒以一日之乐糜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9a 页 WYG0663-0179c.png
小民终岁之费也未有不穷奢治具集水陆之珍强客
属餍而客谢不能不止也未有不盛饰山池台馆鱼鸟
花竹声容耳目之玩而费累千金不惜也未有不以其
鼠壤弃馀委诸无用而明以资火盗阴以损已福也诸
如此类费何可胜计吾不谓诸君之尽然间亦有不免
焉者傥稍裁百分之一以输之社廪备荒年赈济而起
人沟壑之中不过升斗中一粒耳而遂能施仁义以行
德化无用为有用诸君亦何惮而不为此而忍负贤大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49b 页 WYG0663-0179d.png
夫此意也夫既名为士大夫读书明道理当思天下饥
由已饥顾乃于同室之困不少置念凶年饥岁家有馀
赀廪有馀粮僮仆温饱而目睹乡井饿夫枕藉沟壑者
曾不少颦蹙其眉则亦与凡民何异于读书明道理谓
何此无论阴骘暗亏觖望难释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岂以吾辈号士大夫反不能善推其心以为乡闾倡耶
且条陈民间疾苦以请命于邑大夫亦吾辈责也今邑
侯不待斥言先自轸恤廑思善后之策欲使吾父老子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0a 页 WYG0663-0180a.png
弟长无冻馁吾辈有不感激踊跃相率首应者非夫也
诸君必不尔也乃若环邑居民虽称不腆然其间有力
者不尝有结社攒钱随会讲经为人所笼取乎不尝有
修寺建塔铸佛塑神望南海走东岱跋涉道途足重茧
不惜乎不尝有斋僧饭道建醮设坛为游食供糗𥻰而
自谓修因果种福田乎夫此数者皆无益之事而为人
所鼓劝辄竭蹶恐后积榖备赈乃有益之事而邑大夫
惓惓焉反趑趄不前此何以说也夫神明正直无可私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0b 页 WYG0663-0180b.png
媚所福祐者必是好人既是好人必行好事行好事无
大于济人利物济人利物无过于凶年饥岁与人盂饭
可当斗粟举我一念可活一人故欲积阴德行好事者
惟此时最得力亦惟此时最省事神明降鉴惟此事最
分明亦惟此事最锡福诸君如欲为今生为来世为身
家为子孙当无以逾此者何故不为而乃营营焉役役
焉求之于茫昧窈冥之中不见有分毫报应之益也吾
又为诸君大惑之夫公输苦浩繁而社输有限量公输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1a 页 WYG0663-0180c.png
有程督有稽覈有罪系而社输缓急自便赔累无虞且
自积自备虽为人亦为已也况贫富何常吾今以济人
安知他日不有人济我也惟愿士大夫与居民有力者
谨承邑大夫教令而道扬其波泽以赞成盛举无忽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1b 页 WYG0663-0180d.png
 
 
 
 
 
 
 
 荒政丛书卷十上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2a 页 WYG0663-01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荒政丛书卷十下
         湖广布政司参议俞森撰
  沈鲤社仓条议
官廪之备赈社仓之广积均以为民也然就两者而较
之则官赈终不若民间社仓之为愈也官赈不过一二
所社仓则逐里各有建置积之多方备之无穷而输散
不出境其便一官赈者官自为之也其势独社仓者里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2b 页 WYG0663-0181b.png
人合力为之也其势分分则集其力于众独则总其劳
于已众力易举独力难周则任独不如任众其便二官
赈必须凭里甲报举而里甲诸人皆素以渔猎自资者
也报者未必贫贫者未必赈反使公家积贮徒以惠奸
则赈施文具耳社仓则有公正好义众所推服者为有
司分任其事而又有贤人君子可备咨访故本里居民
孰贫孰富孰上孰下一一皆有真见粒粒皆有实惠也
其便三官赈必须按里甲次第较户口贫富多寡逐一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3a 页 WYG0663-0182a.png
审问有司或有他务相妨则势又不能速审旷日持久
遂使枵腹垂毙之民日望倒悬之救或不及一餍以死
者有矣社仓则各济各坊随投随给其周之若烛照而
予之如取携其便四官赈不免有盘拨转运之烦有需
索使用之费有斗斛高下之分有推挽负戴之劳而社
仓则悉无此累其便五官赈率不过一二所而境内饥
民嗷嗷待哺者常千万计骈肩聚集沴气薰蒸多有他
虞社仓则各里各坊分局自济散而不聚自无他患其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3b 页 WYG0663-0182b.png
便六且民俗之日以浇漓也如逝波之东下而不可复
返也社仓既立则里闬共为有无必蔼然有同室之义
一体之情盖不但缓急相周即百姓亲睦民德归厚亦
且由此其便七人情不能无公私今令于国中曰吾劝
输备赈出尔私藏而公诸同邑不相识之人非甚倜傥
谁能应之哉惟各里有社各社有乐善而好义者各相
勉其本里之人动以恻隐之良劝以阴德之报人必不
能恝然于此而荒年赈济亦惟此里之人得用之而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4a 页 WYG0663-0182c.png
以泛及其他即输者有时而贫亦反以自取给焉向其
利为有福此民之情也因而导之当趋之如流水矣其
便八且古人于蒐狩寓讲武于井田寓讥察于东南其
亩而沟浍互分者寓禦暴于先公后私者寓作忠于相
助相友者寓厚俗大抵制一事则默寓一法如社仓之
法行则里中之善恶贤愚孰可用孰不可用皆得周知
之是政教之助又在此矣故曰官赈终不若社仓之为
愈也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4b 页 WYG0663-0182d.png
社仓千古良法其终于不行者则以尚义乐助虑有大
户之名出陈入新恐有催徵之扰官司稽察则有吏胥
之累甚至官长公事所需或借此以应急久假不归私
藏化为公用积之艰难者必且废之一旦是以士民旁
顾远虑怀疑摇手而不愿为也必得良有司坚意主持
诱掖奖劝鼓舞作兴乡先生表帅闾阎倡率赞勷力请
当事具题饬禁凡力行社仓处所永不科𣲖大户决不
官吏监督决不经由查盘决不那移借用设有奸蠹蛊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5a 页 WYG0663-0183a.png
惑有司扰民紊社者立治以法则民志一定而不疑知
积聚皆实济里中缓急绸缪桑土之具靡不争先从事

世有治人无治法法之善者全藉得人以相助为理今
拟各里先推举好善而公正老诚而精敏者绅衿士民
十馀人(如本里缙绅虽多止须推举一二位坐镇/主持其馀俱选士民耆德以便效劳宣力)立为
社正二人社副四人(正副专司其成但恐或以冗夺或/以病废故多备员以便司董正务)
社直四人(凡社中应举应废之事社直得调停/之不公不正之事社直得纠正之)社干八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5b 页 WYG0663-0183b.png
(凡急公辅弼如徵收银米出纳钱榖开/写册籍策应公务皆须多人以便分任)
得人最难善任尤难喜事者未必堪充堪充者未必
喜事凡贤良先达及孝廉庠序中忠厚廉洁之士或乡
里有德望诚信谨愿好义之人有司察其行实以礼敦
请既举之后即须实心任事虚公博访务求尽善尽美
倘里中有敏智博达议论平实可用者不妨延请同事
或他里有良法足采者不妨改弦易辙若局中之人惟
知执拗事外之人徒行腹诽不惟有失同井友爱之风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6a 页 WYG0663-0183c.png
亦何以令社事可大而可久耶
社正之任与州县乡约长之名不同盖乡约长则以良
善耆民为主然既系籍在官则有参谒迎送调处地方
则有伺候审理至于公私藉赖则又未免妨功费用今
之社正则以绅士闻望之人为主专司社仓一事不必
责以参谒迎送也惟社中有梗法顽赖者方据实闻官
官为惩治不必伺候审理也而又公私不扰无妨功费
用之虞故以乡约长之有才干者或兼摄社正之事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6b 页 WYG0663-0183d.png
可如以社正而欲兼乡约长之名则断无人肯任社事
终无可成之日矣
社仓之莫举也贫者恒自诿于贫富者又恐自扬其富
以此因循缘无真实任事之人遂无真实办事之日也
今各里既推举数人为之董率矣即将本里保甲册逐
户询之愿者入社不愿者勿强其愿者可即用黄寸楮
印成乐善助仓四字实贴本家门首每月止劝输银二
分一年共输银二钱四分计日积七毫即可勷事但恐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7a 页 WYG0663-0184a.png
立志不坚始勤终怠耳于乡则须履亩劝输腴产亩输
米二升中产亩输米一升下产随其便或遇大有下产
亦宜劝输盖乡民愚而寡谋粒米狼戾之年多为无益
妄费之事与其妄费而无益何如存于本里社仓为吾
他日饥荒救命之有益而不虚耶况农民最苦青黄不
接之时贷富室米一石者必加四五利偿之一夫之力
所入几何宿逋既要偿还新租又难迟缓以致日瘠日
贫流为顽钝无赖而产主亦阴受其弊焉社仓一行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7b 页 WYG0663-0184b.png
有无相通不致重困贫富交利之道也须共谕之
或每里于同志中择廉隅有素望实心肯任事者十人
为会首作为一朋每会首名下各募乐善好义者十人
人月输银一钱如力不足者不妨合数人共出一钱会
首敛集投社月计积银十两岁可得银百二十两于乡
仿此积米不出三年社仓可成若好义者多不妨多立
会首列为二朋三朋可也
三吴风俗浮薄武林尤甚虽屋宇华好被服粲然而或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8a 页 WYG0663-0184c.png
家无宿舂之储且俗尚释道好善者每竭力以事方外
家本无中人之产而乐斋僧建寺以冀冥福外此二者
或有饶裕之家则又惜金如命锱铢难割者也夫此正
大光明济人利已之事饶裕悭吝者既不肯为家无储
蓄与崇尚释道者又不及为是则相助为理必赖于通
达世务而好义之人矣合于城市乡都广劝乐输多少
悉听待利至数倍之日仍遵朱子法拨还元本凡有祈
福𧟄灾牺牲淫祀寿辰生子优伶筵宴等无益妄费悉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8b 页 WYG0663-0184d.png
当劝省以益社仓此外里中或有斗殴争讼事在有司
尚可调处者或令其量力捐助具息回官更有挂误小
罪应干吏议者或情愿捐助免其究理仍不暴其过犯
之由书以义助美名随缘鼓舞事可以集也
稽察户口社正副等公同里书及保甲等逐户挨查书
其居址何地房屋几间或系已产或典或租年甲几何
男妇几口同居几人作何生业或有高年七十八十以
上或有孤寡残疾之人皆须一一详列而所抄户口又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9a 页 WYG0663-0185a.png
须分别四种如衣食充足者书以仁字衣食仅足者书
以义字衣食拮据者书以礼字衣食不足者书以智字
以为后日平籴张本内中设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以
及安贫乐道贤良方正之士必须访实以备当事采择
其有不良之辈亦须密密令人委曲开诚化导令其悔
过自新更有一种精力强干游手失业之人当思收罗
抚用或劝习手艺生业而又怵以祸福忠义戒其恃勇
露才以取祸患至于土妓流娼窝盗作奸夜聚晓散踪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59b 页 WYG0663-0185b.png
迹可疑者当晓谕本甲协同地方令之出境以免他累
凡此皆以本里之人稽察本里之事自能数计烛照物
无遁情则保甲之事即寓于其中从此力行乡约择善
讲者宣扬解说月一举行于以阜民裕俗何有
各里每保置收银米小簿二扇公所置收银米总簿二
扇用银米簿二扇杂记条约告示等项簿二扇(其簿俱/用钤缝)
(印记其一社正掌之其一社副或社直掌之/以杜暧昧不明及防水火意外遗失之事)仍置大簿
一扇书某某输助银若干共收银若干籴米若干粜米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0a 页 WYG0663-0185c.png
若干仍存若干其其助米若干共收米若干贷出米若
干得利米若干杂费米若干仍存米若干逐年条列旧
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清数造册报县批验用印仍各
领回外再用简明总数开具一呈存县立案以防欺弊
里人既肯同心乐输每日清晨即宜拈银少许另置一
处积至月终虽极贫者不患无二分之积矣银期足纹
随便零顿交纳其收银者即用社中人每人分认一保
保各一簿逐月逄九收银给票于每月初八日齐集公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0b 页 WYG0663-0185d.png
所并银称估面同登簿本月收银若干折色若干实收
银若干随倾十足积贮某所今以小里分计之里中好
义者或有三百家家月输银二分经年可积七十二两
随以此银分寄典铺或殷实之家可朝呼而夕应者薄
起利以生息之或竟至冬囤米夏间乘时价粜之如此
渐积至十年又并每年生息虽小里可得千金之米况
又有乐助者乎故亦不必拘定十年但使每年徵积得本
里有米五六百石即可停止输助矣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1a 页 WYG0663-0186a.png
城市积贮最难初年集资未广且宜将银生息惟择店
业茂盛及温厚信义之家多则贷之十金少或一二金
周年二分或分半起息但取呼吸立应耳若夫荐绅则
不敢劳生息庠友则不能劳生息胥吏则不便劳生息

乡都旷野之处或效北地社仓之制盖建仓必须上栋
下宇有砖瓦木石之费有透风重檐之设而雨雪薄檐
易于沾濡鸟雀缘空易于剥啄仓鼠穴墙易于圯坏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1b 页 WYG0663-0186b.png
又必岁时修葺费且不赀况榖既入仓陈陈相因则红
腐而不可食出而晒晾之则递晒递减因缘为奸矣社
仓状若圆囷所需惟草木泥芭无砖瓦木石之费日色
易透则不烦晒晾无重檐则鸟雀难入四周时有人迹
则鼠不为耗诚便利也
城市多流寓迁徙不常若槩用朱子加息之法倘贷米
者一旦迁去则社本化为乌有矣城中社仓断宜兼用
平粜一法每岁五六月间先算积贮几何石里中贫者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2a 页 WYG0663-0186c.png
几何家通盘打算约可平籴几何审其户口量减时价
给票赴籴先尽最贫后及次贫 此为榖贵设也若是
冬米籴价一两至夏米粜价亦止一两则折耗无偿似
不必逐户平粜但照时价总粜之为推陈致新之计可
也若冬米一两夏米一两二钱除去折耗亦获息仅十
之一止可积为荒年平粜与赈济之用本年亦不能减
价粜也
朱子社仓法诸路有愿依此置立社仓者州县量支常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2b 页 WYG0663-0186d.png
平米责于本都出等人户主执敛散每石收息米二斗
收到息米十倍本米之数即送原米还官却将息米敛
散每石只收耗米三升其有富家愿出米本者亦从其
便息米及数亦与拨还今议州县常平空虚势须里
中自输自积如银米积至十倍本等之日其城市之人
除迁徙别里者未及还外其原居本里者仍总其本银
之数一一扣还至于乡都之人亦总其本米之数皆一
一扣还由此言之每年积之零星十馀年后却能收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3a 页 WYG0663-0187a.png
整顿在贫者既可抵正务之需而在富者亦足为高深
之助是犹藏之外府耳而又有好义乐助之名人亦何
惮而不为耶
朱子法将息米敛散每石只收耗米三升盖朱子有遇
饥蠲息之议初无赈济之事也今当稍更其法待息米
敛散之日每石仍取利一斗另记一册号曰仓馀一以
备荒年赈济之需一以备常年劝善之用如礼高年恤
孤寡立义学拯疾病祸患之属是也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3b 页 WYG0663-0187b.png
社仓虽听民间措置有司并不干预抑勒但事成之日
必须呈明上台设有侵欺等弊或暗败公事者许诸人
直陈其奸官司立行处分务使惩一而警百以杜乱法
之萌可也
小饥固蠲息矣设遇奇荒不妨并免其本待后陆续带
徵徐图如前措本可也
 按以上社仓条议系归德沈鲤所作后为杭人张文
 嘉所增刻本不复分别今并录之不及辨也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4a 页 WYG0663-0187c.png
倪元璐翼富仓叙 岁大䘲民多死徙公私上下皆以
成周委积之义为当求其当事大夫规弘经远惄然聚
而谋其大者以求储于官元璐茧存城曲以拘墟之见
退而与其乡之士大夫訾然谋其小者以求储于社乃
稽古社仓自隋及唐参之伍之要皆有未协者以其资
计威教悉仰朝廷盖非乡之自为功者也乡之自为功
者古今惟考亭一法然在考亭自为之则良他人行之
或敝继此真文忠行之武安亦良其后人踵为之日益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4b 页 WYG0663-0187d.png
敝考亭不曰里社不皆可任之人乎所谓可任之人者
能人义人慎人信人廉人天下苟不得是数者之人昔
之碧血今为冷风悲哉法之倚人行也元璐之法因时
制宜欲使虽不得数者之人而亦可不害者则有五道
焉曰托卑托卑者何也夫托尊于官即废兴由官官虽
贤三年而权尽崇安之法之所以不复者亦以其后举
仓归官耳今以士人世其事以中寿量之极其身三十
年其子若孙亲见其事习其所持各人三十年是则百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5a 页 WYG0663-0188a.png
年常在望也百年之法以官守之须三十人以土人守
之父子孙三人而已家无繁令而安里有多言而惮此
为虽不得能人亦可不害者一也曰居约居约者何也
千人之聚有田者常数十人若以王戴之法亩责输升
是使数十人共执仓命也此数十人者必有数鸺焉必
有数蟊焉今约之五人则尊俎揖让定纵堂皇者五人
耳其千人常在阶下其数十人常在壁上谋静而专志
咸则锐此为虽不得义人亦可不害者二也曰绝累绝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5b 页 WYG0663-0188b.png
累者何也刘晏以假贷非福青苗直以贷祸即崇安良
法后人败之拘催不堪咸以咎贷是故以粟贷民求息
则粟有再死民亦有再死民顽不时归粟粟小死岁大
饥问诸鸠殣粟大死以法治民顽民小死春散秋敛五
六月间价踊求粟不得民大死今就籴徵利以平为功
金粟迭处不离其据此为虽不得慎人亦可不害者三
也曰制欺制欺者何也大嚼者咋断其舌左手持鍖右
指惕血一身不可相信而况于人乎故鸣鼓虽公不救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6a 页 WYG0663-0188c.png
往过要鼎虽薄不形来愆今质入榖出以钟易石是使
受者不私私者不负骥驽同橛不见骥亦不见驽夷蹠
并居不患夷亦不患蹠蚨飞去来倚枕听之周郑交质
之谋而有邃古结绳之化此为虽不得信人亦可不害
者四也曰藏富藏富者何也过府而戟指者希不有盗
心执炙终日宁当不知其味乎寝处京坻而我无与焉
不及十年庸人皆倦矣今以为其家之肥期而归子旬
而归母后乃尽子囷子凡榖六千石受息千二百石计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6b 页 WYG0663-0188d.png
土田岁入榖五石千二百石则为腴田二百四十亩是
则五家子孙世世之业也富此五家而千家乃不饥食
五家于仓而仓乃足千家之食自抱其珠谁得脱者此
为虽不得廉人亦可不害者五也凡此五者皆古所未
尝谋自元璐以意创为之妄计虽甚浅疏断可百年而
上因著为说以谂同人今饥民习赈等于骄子更一年
不登诛求富者必立尽此云翼富是为富者策救使不
得贫耳至所寓意保甲乡兵云然者安知是仓不为武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7a 页 WYG0663-0189a.png
库耶或疑此法终难行者固也当考亭始议社仓时吕
东莱规以任所难任恐不成功朱吕且然何况今日虽
然请自隗始
翼富仓条例
一每坊村各建义仓一所度可容六千石者或初年物
 力不敷暂借同会中私囷贮之俟后资集补建充拓
 可也
一仓以防盗备火为要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7b 页 WYG0663-0189b.png
一会侣以少为贵五家足矣内有资计不足集两为朋
 者其出名任事惟只一人意防败群此为切着更少
 至三家两家或一人独任尤妙
一千石五百石各随其便
一仓分运定二号运仓以供春夏平籴转输于秋成之
 前者也定之为言停也留之秋成之后以防临穫忽
 荒如万历戊子大稔将收忽大风落穗遂成奇荒故
 须八月万宝告成然后发粜凡新榖入时人争贵陈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8a 页 WYG0663-0189c.png
 米砻净出粜较新米可赢息三分少亦一分五釐即
 时回籴新榖以一本一利还仓
一每年入榖以蚤榖方旺晚榖将升之时为度其出粜
 初年榖少恐太蚤猝遇米贵无以为救须六月中旬
 以后几及秋成之时方可出仓其后榖数渐增惟权
 饥口扣留平籴百日之资为备其馀不妨随时徵贵
 粜之地方又初年每五百石量留百石至新榖既升
 以陈榖发粜亦防意外此因定仓无榖而然其后定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8b 页 WYG0663-0189d.png
 仓榖入至五百石以上运仓即不必更留馀榖迟粜
 矣或当五六月时大水亢旱荒徵己见即应悉留停
 粜以备非常盖大饥极歉非留经岁之粮不足以济
 也
一每年以七月十五日交盘运仓粜出本利银两以九
 月初一日交盘定仓及迟粜陈榖本利银两承领者
 必先输质物田屋照活卖货物照典当以十抵六仍
 集众公验由票真伪产业虚实器物佳恶计榖本利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9a 页 WYG0663-0190a.png
 万全无失就册开写明白交下肩收执方准承领其
 次年下肩领到本利不欠方准发还原质如少欠留
 质勒补多欠即以所质物当之此为经久之计不容
 不慎且相稽相察一彼一此不须拘嫌违约者罚
一榖息运仓以二分定仓以一分五釐为率浮者悉入
 定仓充修仓犒丁及抵补等费缩者于所给五家剩
 息内扣抵如又不足明于册内开载本年少利若干
 俟后赢年补足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69b 页 WYG0663-0190b.png
一每年交盘之际上首知会定期次及者陈戒牲醴集
 诸家于关圣及本境土榖启焚誓文随具散福小饭
 公同交割承领
一每年籴榖既集司会具五簋小饭集诸家验过仍将
 粜数及价登载册内至出粜平籴之时俱各知会诸
 家集议而行不得专擅径遂违者议罚
一平籴查清户口分为上中下极四等上户不听籴中
 户六日一籴下极户三日一籴极户仍减平籴价什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0a 页 WYG0663-0190c.png
 之二每口日五合初年榖少或只三合给票验发往
 年凶米价腾时坊分二等次贫平籴极贫给赈今有
 社仓岁岁平籴则无凶年矣故不分籴赈惟减价示
 优若有非常又非此论
一坊各管坊本坊平粜所馀发粜他村坊者一准时价
一粜价贱与籴等即免科利亦不分给五家或粜贱于
 籴亏折原本五家仍敛资补足如数俟赢年补足五
 家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0b 页 WYG0663-0190d.png
一定仓榖随用随补取之五家分息一年不足则以两
 年三年完之务如原数而止
一五家先而收息既而还本久而徒手得利日久益充
 此为藏富于社猝遇大饥大赈仓所不足此五家者
 即责之倾赀以应其何辞之与有
一榖以极燥入仓自然不耗升合耗即始入不慎之故
 司会自行赔补
一日后榖盈或上官以公事勒借他方以缺籴告通者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1a 页 WYG0663-0191a.png
 皆须死争不应不得则率一方之众操引誓条婉切
 陈晓事必当止若畏祸徇情以致亏废者具如誓言
 难逃神斧
一每常平粜之时惧有他方起而强籴者预选本坊壮
 丁自十人渐增至五十人(初年物力未敷只可十人/或二十人以后渐充则渐)
 (益至五十/人而止)署曰护粜乡丁每一次平粜轮十人防护
 有事则紏众遏禦每一次值班十人各给榖六升秋
 收新榖既入统给各丁人榖一石(俟后榖充渐可加/厚秋给岁以为常)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1b 页 WYG0663-0191b.png
 (日给不遇/平粜即除)自初年选定人数姓名年猊登载丁册永
 永用之不堪则革遇缺即补以寓保甲乡兵之意云
一助罚等榖皆入定仓
一建仓之费五家各出籴榖之费取之籴本惟修仓及
 护丁工食司会借发取偿公息先扣后分本年或无
 可扣明年补之(仓或间岁或/三年一修)
一给赈无告虽丰年亦然然且索之十年之外者惟因
 初年资薄尚难广捐要在仁人岂能等待因时起义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2a 页 WYG0663-0191c.png
 随所用心尔
一置册八扇共一套 运仓出纳册一扇 定仓出纳
 册一扇 赢息出纳册一扇 交盘册一扇 纳质
 册一扇 杂费册一扇 助罚榖册一扇 护丁册
 一扇
誓文某年岁次某干支某月某日某干支某坊乡司社
 某某等昭告于某神之灵曰循古之制如何得饥常
 平制公崇安制私私之扶公譬毂辐持尔坊我乡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2b 页 WYG0663-0191d.png
 各有司积贮大命闾党连枝同道为朋主善为师道
 存救患善在因时非若青苗贷之督之以济取利如
 草春滋乃仓乃箱千斯万斯菜不著色珠不入炊尧
 不怒鲧汤不畏𧔥凡若此者皆神之为以飨以祀敬
 歌楚茨冀神有灵明昭孔时水火盗贼屏诸四裔并
 形彰瘅闲邪禁欺或有不率具如誓词
 一侵没三百石以上承上誓二百石以下五十石以
  上承中誓五十石以下承下誓(变卖所质不失原/数许于完日牲酒)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3a 页 WYG0663-0192a.png
  (告神/忏释)
 一欺隐赢息及饰赢为亏者承中誓
 一既分仓息而遇仓缺乏应敛资分吝不应者承下
  誓
 一以伪由物质者承上誓
 一官借民借不能力争以致亏废者承上誓予受皆
  然
 一一切费用妄报浮滥者五十石以上承中誓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3b 页 WYG0663-0192b.png
  上誓夺算禄俱尽 身无可夺则及子孙
  中誓夺算一纪  身无可夺则及子孙
  下誓夺算三年
蔡懋德修复社仓议从来救荒无奇要在平时预备如
古人常平仓义仓皆可行而朱子社仓之制为最善近
见台臣申饬天下守令乘时积榖一疏此皆备于未荒
老成忧时深虑则凡可推广德意与轸恤氓艰者似不
妨权宜变通况良法亡弊成规可遵如社仓者乎但法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4a 页 WYG0663-0192c.png
须简便著实其中事宜僣陈六则于左
一定仓制朱子社仓法初建之崇安开耀乡请于本府
得常平米六百石夏间赈贷至冬纳还每石量收息米
二斗自后随年敛散歉则蠲其息之半大饥则尽蠲之
凡十有四年得息米造仓三间及以元数六百石还府
见储米三千一百石在仓不复收息每石止收耗米三
升一乡四五十里虽遇凶年人不缺食其有富家愿出
米作本者亦从其便息米及数亦与拨还此社仓之制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4b 页 WYG0663-0192d.png
朱子请于朝通行天下者也今宜仿其意而消息之即
附乡约保甲而行每乡有约每约有仓以本里之蓄济
本里之饥权丰岁之赢救歉岁之乏缓急相通不出同
井子母相生总利吾侪此乡中人何苦而不乐从哉曩
时社仓难举易废者以士民一输榖入仓即为官物封
贮不动有耗无增人安得常乐施廪安得有馀积盖袭
社仓之美名而失社仓之妙用所以间行而不能经久
也今一如朱子随时敛散加息减蠲之法而更因时变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5a 页 WYG0663-0193a.png
通于其间则法可久行而泽遍郡邑矣
一因仓基建仓工费此时必难即办既奉宪行乡约必
有约所在宽厂寺观即于寺观内择坚固空房一间或
三间量里蕃寡以为增减杭地梵宇甚多不难设法修
改其他预备常平之剩廒空闲公署之馀屋亦可随宜
酌用总求因便以省营造之费
一裕仓本昔朱子请府米六百石为本今议每乡置仓
难尽请给于官矣欲劝民间义助恐杭地鲜蓄兵火加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5b 页 WYG0663-0193b.png
𣲖之馀未必乐输响应今奉明旨四积之法中可斟酌
推行如纳粟援例事关达部而本乡绝产为奸里影佔
者可清出即充本社榖本也金作赎刑部文除大辟外
照例准赎所括甚广然恐开富室便门而罪外批加刑
责及例重情轻者可量纳榖本社从轻宥免也时虽诎
而尚义有人即于讲约中委曲劝谕贤士大夫留心桑
梓身先为倡并如朱子法息米足时拨还原本其乐善
义士必有风行云辏者而又通以宪颁约保旌善惩恶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6a 页 WYG0663-0193c.png
之意如一约中人户富而好义者量力输榖若干石与
孝子悌弟辈一体载纪善簿其犯罪应记惩钉扁而知
悔改者愿输榖若干石姑免载惩恶簿再犯不悛然后
载簿钉扁其门总在本乡中随方设法鼓舞流通而仓
本不患为无米之炊矣
一推仓长社仓既附约所即用选举有家有行约正约
副司之夏散冬收听在本约通融权贷仍量议看守折
耗之费县正官印簿二扇一存县一存仓止报出入时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6b 页 WYG0663-0193d.png
日数目以凭不时清查官府不必另委查盘滋扰
一发仓储凡仓榖赈贷无法则奸猾佔赖强梁挤夺而
贫弱仍无实惠须编保甲时立法精详如一甲十户预
先分别上中下最下户等次开列在簿与给挂牌符合
无于青黄不接时出贷至冬收纳量加息耗一如朱子
法其间权岁有大荒小歉计户有极贫次贫而减免有
差及节妇孤寒火灾病患情尤可矜者亦可公议减免
如有顽户年丰力充故意拖顽者禀官追榖仍不许再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7a 页 WYG0663-0194a.png
贷总以裒富益贫酌盈济歉政不必避加息之名要足
备一乡之缓急而已
一釐仓蠹凡约正约副筦仓务要敛散公平登报清覈
为里中服从三年官给扁奖赏并优免杂差以示劝厉
如不称者许讲约时里众公禀选换甚有武断生事欺
侵仓榖者按法治罪 (右社仓法附约保而行虽有限/蓄储未能供无穷食指而乡有)
(仓仓有积猝遇灾警少觉有备亦足安辑人情即平时/同里相周不失敦让风俗是在因时而力行之将古人)
(不专美于前而疲/黎庶几有起色乎)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7b 页 WYG0663-0194b.png
蔡懋德通积备荒议
一实在官廪往时收贮积榖多系仓吏图便折乾挪移
营运凡遇查盘岁覈或以折价贮库秋成补籴为辞或
因迫限督催强籴不堪充数年年减耗有损无增以致
仓廪日虚有司留心者非不严饬而积习一时未扫今
后凡追应纳仓榖务要即籴本色上仓如果青黄不接
或仍折银初冬实籴或即照榖计算纳米以杜奸胥折
乾侵蚀其米榖亦须设法出陈易新每岁夏季给借冬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8a 页 WYG0663-0194c.png
初收纳不得数年久贮致滋浥烂耗减庶仓廪非空名
而备赈有实益矣给借仓榖市民舂杵不便合听乡里
愿领十人同具一劵收时量加息榖以补耗减
一劝民间自积杭不产米又俗尚趋末家鲜盖藏贫民
无力可积杂作诸色力能随时趁食而不事积富厚之
家多开典租房收丝蓄货以取利而不肯积一遇饥馑
束手无策甚有愚民游棍家无担石外竞奢华年丰视
粟如土交易定银钱曾不思荒歉之日邻封遏籴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8b 页 WYG0663-0194d.png
而价涌继且持钱挤候无处可籴嗷嗷待哺图救然眉
虽有奇策无如何矣今后合无通行晓谕保甲牌上恳
切申明此意除贫窘小民不计外稍足之家毋论缙绅
士民在城在乡常思此际之艰各乘秋成时候随力籴
积其富户积至千石保甲公举覈实报官官为劝奖即
遇凶荒发粜仍照时价官司勿与定价奸民不得强籴
其平时一应民间贸易许令银米均用使民间自为积
贮之图而随予以疏通之法官不扰而民乐劝有益无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9a 页 WYG0663-0195a.png
损之术也更有一法民间积米百石以上者许令报官
验实府县给与乐积良民印票奖励遇有词讼当杖责
者执票量为轻重豁免注销似亦不费之惠
一鼓典铺乐积使典铺积米而责令官粜勉应一时势
难久遵欲使人人乐积莫若亦许其时价发粜为便非
为典铺省数金之赀也盖官价之名甚美第行之目前
徒添奸棍挤抢之扰而讹传远方复阻米商趣赴之期
况典商算析锱铢惟知营利积米既奉官法发米不亏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79b 页 WYG0663-0195b.png
私本又何惮而不多积乎更有一法许令民间以物质
米以银取质悉照时价银米通融盖穷民质银仍多籴
米过活或全要米或半用银一听民便如此则所积之
米陆续散出民受接济之惠而积米之赀还得花息商
获储峙之利而官府曾无益此厉彼之令但积籴之时
务要领批往远处产米地方贩归实数著同保正具呈
甘结以虚数妄报者罪以贪便近揭者罪法在必行彼
保身家自知遵守不必另托衙官查覈以滋搔扰如是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0a 页 WYG0663-0195c.png
而典铺仍藐玩不遵者即绳以三尺亦复何辞况彼自
鼓舞乐赴也
一通行商远米所云通者欲其舟车飞挽如水流而不
止也昔卢坦为宣歙观察使岁饥或有请抑榖价者坦
曰宣歙榖少仰藉四方若价贱则商船不来益贵矣因
每石量加十许钱四方闻之争相辐辏价遂日减此通
商之利也商贾徵贵徵贱趋利如鹜别无招之之法惟
不抑市价无损其利则不招自集矣又有一弊每缘奸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0b 页 WYG0663-0195d.png
牙猾铺空手斛其米货负价任意迁延是以外商束手
耽误望风畏缩阻于中道随地发卖米船鲜至米价不
得其平也今后务宜公举诚实有身家者一人为牙首
许其稽察各牙不系无本之人方许开行接商凡商船
一空即行交足米价令其即行不致久滞如有侵用久
拖者许本商呈官定为追给又请宪台备行各经由关
𣙜凡粮食重载悉蠲其税查验明白船到即发毋久掯
留或有米商夹带别货希图漏税者三尺自在不得虑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1a 页 WYG0663-0196a.png
噎而废飧也又通行晓谕凡属米船另行优恤决无装
兵杂运之差勒石各处要津以垂永久如此则外商闻
风四集虽欲遏之而不可得米贷迸辏米价自平矣
一檄邻封弛禁遏籴之令列国时已知不善况今率土
王民乃忍秦越视乎彼固曰吾以自保其民耳不知遏
令一下奸贾偷行徒饱巡役之壑奸民鼓众挟制囷积
之家致扄钥善藏本地之米不出截留强籴行商之米
不通饥民嗷嗷群情汹汹如今岁苏常诸郡邑产米自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1b 页 WYG0663-0196b.png
富一经严禁而米价反高打抢屡屡见告遏籴不特病
邻而还以自病此明鉴也至于杭郡上仰食于绍金新
籼下俯给于嘉湖晚粳而苏常以及湖广实为四时不
匮之源吴中遏籴甚且截留楚米是米源已涸武林处
坐槁之势安得不骤然腾沸日增三价乎今议合于平
时先请三台严督所辖守令不许禁阻并移檄湖广应
天抚按转谕各属尽弛遏禁粮食时时疏通商民两听
其便庶无米之地自受疏通之利矣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2a 页 WYG0663-0196c.png
一劝栈房接济夫塘栖四面水乡各省直米豆与诸货
物辐辏缙绅及富厚之家皆于此置造栈房或自积营
利或召贮取租其来久矣大抵米粟出产有限积囤无
穷秋成榖贱则收次夏丝齐则发换易之利积计每至
数倍合无因其栈房之便积囤之利劝令随力加积据
实报数在县或置一簿听各栈户认填馀积米若干石
除五月间换丝发变外务照原认米数于青黄时候督
令湖墅发粜接济省下饥荒仍照时价不亏原本彼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2b 页 WYG0663-0196d.png
总之取利我则借以济荒又或官有帑银即令塘栖积
米之家领批附籴其人起家斗斛糠秕之间计算必精
驾轻就熟其从必勇而又得借官批庇其私米所利亦
不少舳舻衔尾因公及私此诚两便也
一通常平遗法以广储蓄昔朱紫阳以常平仓米六百
石计岁盈歉贷民行之数年以原数六百石还府所羡
至三千馀石夫贷则有给借之烦有拖欠追呼之患今
第即借今岁所发三千金及查帑库馀金为本每岁于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3a 页 WYG0663-0197a.png
产米价贱时委廉干丞簿收积至来岁照时价粜之必
有微息逐岁渐增以备荒歉或嫌官与民市而必欲减
价以粜不知减价之名徒致鬨争孰若稍收微息多储
新米米多则价自减粜平则人不争为更便乎盖地不
产米惟贵设法使米有馀不在减省锱铢见德也但今
公帑告乏此银或难久悬更在当事者设处移借耳
一复社义仓以敦风俗昔隋长孙平令民间每秋家出
粟麦一石以下贫富为差储之当社以备凶年其意甚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3b 页 WYG0663-0197b.png
善顾今富民耗于侈靡贫民疲于征求自赡不给谁复
肯出一粒以备荒者然亦未有以作兴之耳杭俗崇释
每建宇修刹礼僧放生争捐镪金立成胜果如乡约讲
毕申谕之曰尔辈同里同甲生斯育斯出入相友守望
相助何等情谊倘遇荒警目击饿莩宁忍秦越相视夫
建宇修刹何如每里修廒积粟礼僧放生何如同里赈
助煢乏其每里推贤士夫为倡或有司稍捐羡赎以兴
起之令各富户随力捐赀修建社仓渐次积贮仍于里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4a 页 WYG0663-0197c.png
中择一家殷行笃者为主置一簿闻于有司而平时出
入则听民间通融权贷出陈易新如遇凶荒或煮粥或
赈米总之还周一里之急此际所救饥民必真所活生
命必众即是目前真实功德其视捐金布施徼福冥冥
奚啻万倍哉盖即借彼习尚施吾转移不特备济凶荒
亦可敦厚风俗矣
汤来贺劝设义仓序昔紫阳夫子特举社仓西山先生
设为义廪皆以万物一体之心居安而虑危先事而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4b 页 WYG0663-0197d.png
防也丙子吾乡岁歉吾家与姻友皆施米家大人曰小
惠勿遍何如夙设义仓之为愈也贺心志斯训久矣迩
来数遇水旱旧岁稍愈亦非大有年也然而榖值愈廉
者何哉人惩丁亥之饥耕者竭力而户多陈积也且家
窘户乏购物无赀而皆以榖为市也户多陈积故担薪
可易斗米小民不见有饥似可苟安于目前矣然以榖
市物则可贮日少非如丁亥已前之广积也家窘户乏
则无可称贷非如丁亥之荒犹有族党亲邻可以相救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5a 页 WYG0663-0198a.png
援也假令一旦有荒则载道饥民望屋而食虽或自拥
仓箱岂得而独享哉今春吾邑大姓仓庾悉空矣春夏
之交榖值虽廉而时闻饥殍幸秋霖优渥差可补救而
食犹未足也兹遵家大人夙训遍恳有仁心者互相鼓
励各设义仓以防饥馑在城居者或设仓于祠堂以赒
宗族或设仓于近境以济邻人在乡居者或各堡创设
之或一都合力为之每岁秋成各出榖输仓或拾馀石
或数石或数斗随其心量其力委曲劝勉而不强人以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5b 页 WYG0663-0198b.png
所难虽所积无多而荒年得此犹愈于未设也每岁初
夏必出陈易新则无积久成尘之患矣择本地与宗族
之诚恪者司其散敛每岁轮流则可无侵用之弊矣小
荒则减价以利农大荒则商于众而酌给之先给孝子
顺孙义夫节妇之窘乏者次则老羸之无告者次则良
农之缺食者惟不孝不友败常乱俗事确名著及游食
不事生业之人咸勿给焉此仓一举可以免沟壑可以
杜争夺可以睦乡邻可以维风化利莫大焉繇此推之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6a 页 WYG0663-0198c.png
则凡庆寿者求嗣者祷病者何不出榖以酬所愿则转
无益为有用化虚文为实利不亦善乎王文成曰为善
之人非特宗族亲戚悦之乡党邻里敬之虽鬼神亦阴
相之夫所谓为善孰有大于赈人之饥救人之命哉今
庆寿者若能以济人为称觞之祝则自求多福知必寿
考且宁也求嗣者若能以救荒为续后之谋则天监在
下知必子孙千亿也祷病者若能以赒人之饥为悔过
迁善之图则神听和平知必勿药有喜也移请客数宵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6b 页 WYG0663-0198d.png
之费师巫一夕之赀于以救数命不充然有馀哉昔杨
旬每遇荒年辄贵籴贱粜以赈贫民后其子杨椿遂魁
天下陈天福平粜济人而子孙咸登显要遂为湘湖世
家昔人有云予旧馆于当湖陆氏见其堂中一轴文乃
先世两代出粟赈饥而人赠之者文中历叙古先济饥
之人子孙皆膺高位谓陆氏他日必有显者今日东滨
公而下三代皆为九卿其言若左劵矣来贺读家谱先
祖民悦公月轩公父子赈饥不遗馀力而让能今子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7a 页 WYG0663-0199a.png
数世亦著文名矣夫杨陈诸君子岂有心于求福哉然
不求福而福自至亦足徵为善之显报矣吾乡亲友尝
思六月大旱情形则不忍不为之豫备况师紫阳西山
咸以万物一体为心则不因无报而不为恻然亦岂因
有报而始为跃然也哉
一每岁将秋成即委曲相劝稍有衣食者各出榖输仓
 随心量力不得相强以致嫌隙
一本村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闻其真确者若属家贫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7b 页 WYG0663-0199b.png
 每岁将榖送与其人每家各几石秋成免还若小荒
 各奉榖若干大荒各奉榖若干就所积之多少为所
 馈之厚薄急宜行此以见励俗维风至意
一地方或有不孝不悌著名者及犯伦伤化逐出祠外
 者及游手好闲不事生理者纵贫亦不得给借纵荒
 亦不得赈济必须严拒以端风化以警游惰
一榖久必乾且有鼠耗每十石必算折数四斗以免赔
 累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8a 页 WYG0663-0199c.png
一凡生日或子为父母庆寿或孙为祖父母庆寿其尊
 人好静不喜饮酒请客则为子孙者随力随意入榖
 义仓以祈神祝寿此实福也亲朋送礼而主人不肯
 受者亦不妨随分入榖代为祈福古人有放鹊纵鱼
 以祝永年者况活人之命乎窃见乡间粜榖以买礼
 仪何不即以榖送较殽仪侈费省钱省力所益更多
一凡求嗣许愿者即于福神前拜谒倘得生子即入榖
 若干于义仓留为赈济以谢神祐及生子后即以汤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8b 页 WYG0663-0199d.png
 饼之费籴榖入仓或请客情不可缺即减其酒肉之
 半以助义仓于是神前焚一疏文以酬愿信可也即
 亲朋以榖当贺仪亦有裨于实用
一凡有病祈祷者即于神前发愿拜许病痊之后入榖
 若干于义仓留为赈济以谢神祐及病愈身安即于
 神前焚疏入榖以酬愿信只随心量力不拘多少此
 实实功德较之建醮演戏功德不啻十倍
一义仓每年拈阄轮管算清量过上手传下手接管必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9a 页 WYG0663-0200a.png
 须素行忠信又稍有身家之人方许承管若家力甚
 贫纵有忠信者恐其急时那散不得徇情与之轮管
 庶无侵用而事可久行
沈兰先社仓议每里各设乡约取私创寺院改造里
中推年高有德谊者一二人主之或老乡贡耆儒老诸
生皆可月朔则召民讲谕读法教子弟以孝弟廉让即
于其后为仓房高其墙垣每遇收获时听有田者各捐
米一石以上至于十石封贮之多寡从人不以相强此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89b 页 WYG0663-0200b.png
不过省数日宴会之资无益之费即可救异日数人之
命近多见士绅广施僧尼益造佛殿不若贮仓粟为救
荒备功甚大也里中贫富高下户户几人作何生业立
为册籍以时稽察其子弟驯良及无赖者皆如烛照有
不肖者训饬之召其父兄俾董正之必不可教者署为
兵亦可弭盗户有籍则奸宄无所容又即寓保甲之意
遇凶年则按籍而稽其极贫户若干次贫户若干在本
里所熟悉其稍有体者月致米若干下户贫不堪者人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0a 页 WYG0663-0200c.png
给米日一升按册三日总发男子一人领之不须扶老
挈幼而至如此亦可省挨挤之苦凡社仓每里一乡约
则一社仓仓粟赈其本里之人或本里贫而积少旁里
积多遇凶年则以富里所积分赈之务期公同协于义
毋私所有乡村虑盗劫则大户家拨一人守之许备木
棍刚叉之类人多吝于私财不肯捐积不知当荒乱时
盗贼蜂起劫而去之则私财亦非其有然则社仓正以
保富非独安贫也其有豪富悭吝不乐为义者里中共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0b 页 WYG0663-0200d.png
纠之罚令出粟倍于常格每乡约立约正一人(或二/人)
二人仓榖出入悉听正副册籍用约正钤记此法遍行
当无流民即有流移以官府之常平赈之天下无饿莩
矣但恐今日不能遽行此事别为酌法如左
欲立社仓必先立乡约讲明德义人皆乐输又为法简
便易行如乡约未能立仍须劝置大凡勉强之事一时
即或奉行久之终归废坏社仓之举愿入者书其名不
愿从者听倘官设印簿使里递沿门勒书则与科敛民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1a 页 WYG0663-0201a.png
财等不可行也今先就数里乐行者任募于一里之内
设为一仓或兼数里之众统立一社收者散者持筹者
籴粜者各俾自便官不与焉乡间愿入社者行每亩出
米二升之法城市无田有业愿入社者则可行每月出
银二分之法其好义自肯多出数十百倍者任之尤多
者里人言于官官为给奖尝谓民间醵钱敛分嬉戏其
无益之费不少惟兹社仓才减百分之一以输之当社
设遇凶荒即以备本里赈济而起人沟壑之中不过出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1b 页 WYG0663-0201b.png
平日升斗中一粒耳且仍以本里之米应本里之需积
之数十年之久俾吾父老子弟永无冻馁流离其为利
赖无穷矣社仓之法人不乐行者有故总在收贮于官
设遇饥馑以还民犹费上纳之苦况当赈济小民未必
实沾其惠即如文公遗法始行甚美其后行之不终额
定报数无异正供之徵收归官督催顿失大贤初意以
至徵募之先人不乐有大户之名恐将来本里有事得
指名妄报虽有仁心废然自沮积蓄之后又恐官府那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2a 页 WYG0663-0201c.png
借将农夫手足胼胝民间锱铢积累者一朝乌有则遵
行之念又息若能斟酌可否因事制宜使通行于今日
无贻害于将来则大善矣
朱子社仓初行时贷常平米六百石今使仓本仍贷于
官恐日后操纵亦听于官而流为民害总之行于官府
者则为常平不必下涉于民行之民间者则为社仓不
必上经于官宜听民间自为积散所烦宪禁具题者凡
力行社仓处永不科𣲖大户决不官吏监督决不经由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2b 页 WYG0663-0201d.png
查盘而又官司不得借贷支动经过军马不得强行占
取更或奸蠹蛊惑有司扰民紊社者定以某法某例则
积之艰难者不至罄夺于一旦民志既定自不视为上
官苦我之事而各为桑梓身家计矣有田者当极荒之
岁亦多艰于举粒设使平时举所有以入社仓荒年但
以散之他人而已则坐视无有未有不叹社仓之法厉
已矣今更酌为融通之法平时所纳几何具有册籍设
遇奇荒之岁中等之家仰贷无资者照数拨还社仓原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3a 页 WYG0663-0202a.png
积至丰年如常量行入粟永守社仓良法既经此一凶
荒一周接人家亲受其益有不乐行者乎无有也其不
愿领归原积者听存贮本社以济本里极贫之民及惠
孤恤寡之用此社仓一法犹之民间结会积钱或三五
十文或千百文贮之一所及岁终始出而瓜分之亦各
如所输数还归之则出之最少而力且易为得之颇多
而更适于用颂言其利而无害自然鼓舞乐行也每见
丰穰之时人家得米多便不珍惜或以饲鹅鹜或饱食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3b 页 WYG0663-0202b.png
而弃其馀暴殄者必有天殛何如积之仓者为有益乎
社仓之行全赖得人为理但里社不能皆有可任之人
喜事者未必堪充而堪充者未必喜事若使经官开报
遂为官身每有守候谒见之劳而无复优待之礼有品
望者自不乐为此必同里自相推举始为无弊贤乡绅
主之于前素行忠厚老成廉洁者佐之于后并心同力
谨其出纳以杜奸欺则社仓可行矣
社仓既立其有仁孝节烈孤寡无依者里中时行周给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4a 页 WYG0663-0202c.png
不待凶年
 后数条即前一条意也稍异者乡约之立不立及每
 里一仓法耳然乡约之行易于社仓必举乡约其美
 始全乡约举则每里社仓亦举矣通前后法酌而行
 之庶有益乎
 
 
 
荒政丛书 卷十上 第 94b 页 WYG0663-0202d.png
 
 
 
 
 
 
 
 荒政丛书卷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