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270005c 页
卷一 第 1a 页 0834-034.png
太上感应篇卷之一
    李昌龄传郑清之赞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传曰一念未起则方寸湛然有同太虚何
 者为善何者为恶及一念𦆵起趣向不同
 善恶既殊祸福即异此太上所以言祸福
 无门唯人自召也大抵一念起处即祸福
 之门篇中之言皆其事也昔卫仲达初为
 馆职被摄至冥司冥官命吏呈其善恶二
 录比至则恶录盈庭而善录𦆵如箸小官
卷一 第 1b 页 0834-035.png
 色变索秤称之既而小轴乃能压起恶录
 地为之动官乃喜曰君可出矣仲达曰某
 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之多乎官曰不然
 但一念不正此即书之不待其犯也仲达
 曰然则小轴中所书何事官曰朝廷尝大
 兴工役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止之此谏
 藁也仲达曰某虽言之朝廷初不从于事
 何益而能有如是之力乎官曰朝廷虽不
 从然念之在君者巳是向使听从则君善
 力何止如是将见乘此而立获度世矣尚
卷一 第 2a 页 0834-036.png
 安得而摄君乎奈何恶念太多力巳减半
 不可复望大拜后果止于吏部尚书鸣乎
 仲达之恶止是空有其念尚至一旦损尽
 合作宰相之福况本自獧薄而又多直犯
 者乎于此益知一念起处信为祸福之门
 也是故赵康靖公槩尝置瓶豆二物于几
 案间每一念起必随善恶以豆别之善则
 投一曰豆于白瓶中恶则投一黑豆于黑
 瓶中初则黑豆绝多既而渐少久而善恶
 二念都忘瓶豆二物亦俱弃而不用此盖
卷一 第 2b 页 0834-037.png
 消磨至于莹彻无复可以记别者也嗟乎
 世人方寸之间波澜万丈尚何望如赵康
 靖之至于莹彻乎将见损福如卫君也
   赞曰
  福本自求孽由自作同出念虑
  分为善恶吉凶感召影响酬酢
  毋待巳形所贵先觉致力于斯
  俯仰无怍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传曰善恶之报而以形影为言者谓作善
卷一 第 3a 页 0834-038.png
 得善作恶得恶亦犹形之必有影也昔曹
 彬忠诚事君谦恭自处不急货利不树私
 恩振乏绝恤鳏寡喜愠莫见不以富贵骄
 人虽帅师征讨未尝妄杀初破遂州诸将
 皆欲屠城公独执为不可及伐金陵必先
 焚香誓众城下之日无得妄杀一人举此
 二端馀悉可见前后全活可胜言哉又如
 舍怨而雪昌言自诬而救全斌缓决新婚
 之吏不伤己蛰之虫皆盛德也是故诸子
 皆贤令玮琮璨继领旄钺少子玘追封王
卷一 第 3b 页 0834-039.png
 爵实生光献太后以至济阴生享王爵子
 孙昌盛近世无比然则为善之报岂不如
 影随形乎闽中国计使薛文杰常与内枢
 密吴英有隙一日闽主鏻使巫徐彦视鬼
 宫中文杰因令以英将反为对鏻信而杀
 英时英久典闽兵军士悦附闻英𡨚死无
 不切齿适吴人攻建州鏻发兵救之军既
 发乃逗遛不进必欲得文杰而后行鏻不
 得巳以槛车械送军士得之脔食立尽初
 文杰之为鏻造此车也谓旧制无他苦于
卷一 第 4a 页 0834-040.png
 是自出新意车内皆周植铁铓铓皆内向
 使槛送者居中不得动转动即为铓所剌
 其意必有所主无何未及施用至是乃身
 自尝之然则为恶之报岂不如影随形乎
   替曰
  理有施报出于自然如种五谷
  刈穫有年如植荆𣗥久则蔓延
  易称善恶必以积言勿以其事
  责诸目前
是以大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
卷一 第 4b 页 0834-041.png
人算
 传曰按北帝大伏魔神咒等经下方正北
 有一大海秽恶腥黑莫测边际中有一山
 高十万六千里上参碧落下入风泉名曰
 北都罗酆山山近水面有一大洞名曰阴
 景天宫周回三万六千里中有三十六狱
 狱中草木皆禀自然恶毒之气锋铓风利
 甚于剑戟主此洞者名曰太阴天君助治
 四人一曰东斗斗中生气君二曰西斗斗
 中成须君三曰南斗斗中司禁君四曰北
卷一 第 5a 页 0834-042.png
 斗斗中司命君此洞之外山上别有六洞
 六天大魔各主其一即太阴天君外六曹
 也互相关报主执罪罚六大洞宫之下又
 有三小宫官一曰天官二曰地官三曰水
 官专主刑名之职最为追呼要司也三官
 之下又有九令土主即九州之主也五岳
 府君二十四气乃二十八宿之阴狱以至
 河海掾吏丘陵溪洞主者各各秉命列为
 属吏夫酆都者天地司过之都司也九令
 五岳者酆都之子司也令狱以下所有冥
卷一 第 5b 页 0834-043.png
 曹又属令岳之子司也分司列局因事授
 职千千万万何可胜言不闻岳司近又置
 举意司乎其司共有五案六员判官专主
 关达人之事始即人之起意处也善恶功
 过纤悉皆书既书达于更生虞公御史吕
 公所主之司此司得之又复籍为二簿达
 于丰道中狱定子定夺二司定予司则皆
 青莲宝座定夺司则皆荆𣗥蒺藜予本二
 司亦自绍兴二十八年置至乾道八年校
 幼以善而僧纪福者四方上有二千八有
卷一 第 6a 页 0834-044.png
 六人以恶而将入荆蒺者四方却有八千
 七百六十一人便可见其为善者少而为
 恶者多也大抵荆蒺之狱端为欺诈奸邪
 者设行住坐卧荆蒺蒙缚极为苦楚呜呼
 今日身被蒙縳岂不亦犹昔日欺诈奸邪
 人被蒙缚乎若夫减夺之说则当随文引
 證兹不复载
   赞曰
  天地鬼神森列昭布阴诛冥责
  列于刀锯依过定罪毫发不恕
卷一 第 6b 页 0834-045.png
  算既可夺寿岂难注不睹不闻
  宜益戒惧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传曰道藏纪算录云清斋一旬增算十纪
 清斋一日增算十旬清斋者心斋也一经
 减算即为有过之人贫耗忧患何所不有
 昔奉符令钱若愚早岁补官奸险狠愎在
 处多不成任晚益迍蹇子女沦丧触目无
 聊因投词于龙虎山叩头祷谢是夕梦一
 神叱曰汝奸险狠愎夺算将尽尚何谢为
卷一 第 7a 页 0834-046.png
 未几果卒栎阳尉郭鄩官不得调奇蹇迍
 塞无所不至虽至亲密友亦渐疏斥每倦
 闷间即见二物状如猿狖跳踯其旁心大
 恶之祛亦不可避亦不可忽一日乃自言
 曰吾乃主世之虚耗者也君既获罪故吾
 得以扰君今数满当去可享安矣果如言
 此皆减算则贫耗多逢忧患者也呜呼与
 其至此孰若速自澡雪无令至此乎
   赞曰
  人之赋寿如木有根随其生植
卷一 第 7b 页 0834-047.png
  脩短所存沃以膏润枝条苾芬
  乃或戕伐枯悴日闻栽培倾覆
  天何心云
人皆恶之
 传曰按七星移度经阴匿闇昧伏奸藏欺
 不义不仁无恩无德北斗定为大恶人阴
 匿暗昧伏奸藏欺不义不仁固大恶无恩
 无德亦大恶欤大抵无德无恩则功不及
 人阴匿闇昧伏奸藏欺不义不仁则害必
 及物其为不善实皆一也今为人而至使
卷一 第 8a 页 0834-048.png
 人皆恶者必自取也昔丁晋公与寇莱公
 同在政府天下之人识与不识闻莱公之
 名则必许为忠荩闻晋公之名则必目为
 奸䛕闻一善必以归莱公未必皆莱公所
 为也闻一不善必以归晋公未必皆晋公
 所为也物论如此而鲸波之设竟如此岂
 非功不及人而害多及物乎经云喜集则
 福生怨积则祸至信不诬矣昔杜祈公知
 乾州岁未满攺知凤州二州之民争于界
 上一曰我公也汝夺之一曰今我公也汝
卷一 第 8b 页 0834-049.png
 何有焉张忠定再镇蜀蜀中之民无不鼓
 舞相庆如赤子之久失父毋知公之来必
 能复鞠我也至今尸而祝之社而稷之然
 则二邦之民所以喜二公者为何如呜呼
 与其怨积孰若喜集戒哉
   赞曰
  西子不洁掩鼻过之沧浪之浊
  濯足是宜美恶自取尤人何为
  枭獍蝮蠍唾逐恐迟爱人不亲
  反己可知
卷一 第 9a 页 0834-050.png
刑祸随之
 传曰太虚真人南岳赤君曰人若遇我以
 祸但以福往自然福德之气恒生于我害
 气重殃自生于彼此学道之大行也然则
 刑祸随者岂非害气重殃恒在于身乎苟
 为不然胡为所至辄与刑祸会也不闻卢
 刘之事乎昔卢婴气质文貌皆足过人人
 与之交必遭横祸时元伯和为军司马闻
 而不信召与之饮宴未终而节度陈少游
 巳遣军吏缚伯和而去矣或以告少游少
卷一 第 9b 页 0834-051.png
 游亦不信曰伯和自当有罪婴何预焉吾
 将荐而官之及至潼关则上巳幸奉天矣
 又有刘甲者亦如婴之为人人与之交必
 及于祸士子王建独谓不然但人偶有灾
 耳甲何预焉甲闻大喜急往谢之相与谈
 论久之乃退未几建遂失火人因目为鸺
 鵩或遇诸途无不急走远避帷恐避之之
 不速也呜呼卢刘如此而所至辄如此赤
 君之言岂不然也
   赞曰
卷一 第 10a 页 0834-052.png
  人之隐慝为于无形厌然掩覆
  更𥨸美名高谈理义自诡廉清
  谓可欺世永享安荣孰伺其后
  人祸天刑
吉庆避之
 传曰南岳寿星告太极真人徐来勒曰若
 能剋意为善自然动与福会然则吉庆避
 者岂非不能剋意为善而至然乎大抵非
 吉庆避之其福德浅薄自不能与吉庆会
 也昔宋太宗作端拱楼闻董羽善𥁞龙水
卷一 第 10b 页 0834-053.png
 召之使𥁞于壁羽用意精妙半年乃成自
 谓天下绝笔及太宗引嫔御登楼观赏无
 何太子见龙大惊立命污漫半年工夫一
 旦无用向使皇子不惊董羽恩数岂在明
 日范文正公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自
 言平生未尝一饱可谓天下之至饥者时
 士夫盛习欧阳率更字墨本直千钱荐福
 寺碑乃其本也公备纸墨使匠打千本俾
 售于京无何震霆暴作碑遂碎为数片百
 万之钱一旦失望向使碑不击碎书生享
卷一 第 11a 页 0834-054.png
 用其有穷乎于此益知吉庆避者非吉庆
 避之其福德浅薄自不能与吉庆会也
   赞曰
  淑慝以𩔖吉凶在人譬如仪凤
  不栖荆榛虺蝪之窟岂产珠珍
  冰雪凝冱寒谷不春一气所感
  当识其因
恶星灾之
 传曰按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欲界众生
 不脩正道不知有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
卷一 第 11b 页 0834-055.png
 主其灾福至知土火留伏金木凌犯罗计
 孛逆日月薄蚀乃至州县播迁人民灾难
 水火虫蝗刀兵相犯悉皆由也又按七星
 神咒经天地设位乃建五行巡历天下察
 无道之国观不祥之人凡处虚域之内蠢
 动含生命系于天星辰凌犯彗孛冲破遂
 生兵灾水旱流离知而逃形可全自巳逆
 之遇害凶衅微生黎民死亡沦沉苦海然
 则人之有灾要当自省其可但归恶于星
 欤大抵恶自人为星因灾之非星之恶而
卷一 第 12a 页 0834-056.png
 人心自恶耳宋景公时荧惑守心子韦曰
 祸当君可移于臣公曰相所以治国家也
 曰可移于百姓曰百姓死寡人将谁君曰
 可移于岁曰岁饥人饿必死子韦曰君有
 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矣是夕荧惑退
 三舍张士平知青州忽夫妻失目因弃官
 家居日夜祷谢一日忽有一书生踵门曰
 吾乃太白星官五帝星君以子久志于道
 且祷谢勤至遣吾下降为子疗治既而不
 施一剂惟于宅南凿开一井取水涤之一
卷一 第 12b 页 0834-057.png
 涤遂愈呜呼荧惑本主灾厄疾病今也乃
 能为宋公退舍太白本主灾怪刑律今也
 乃能为士平疗眼然则星果恶欤惜人不
 知人间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上应周天三
 百六十五度度主一日皆二十八宿主之
 呜呼人在世间日日节节皆属星卦主摄
 为善不免予福为恶不免予灾是岂星之
 恶欤
   赞曰
  天道云远太空冥冥我兴视夜
卷一 第 13a 页 0834-058.png
  瞻彼列星荧惑退舍善言足凭
  天人相与如影赴形视履考祥
  甘后之经
算尽则死
 传曰按赤松子中诫经人有违犯皆被本
 命星辰奏闻上帝七星六律四时八风九
 宫五行先令司命夺其算纪授以祸殃然
 则人有祸殃乃至于死岂偶然哉必其作
 诸不善夺算至尽故至然也惜人莫悟浮
 生短世膏火相煎日失一日弹指便过况
卷一 第 13b 页 0834-059.png
 恶习难拔修行者少迷惑者多业识茫茫
 无有是处求之日用不免与物浮沈荡然
 不反于胶胶扰扰之场欲其无过其可得
 乎今日以某事减若干算明日以某事减
 若干算减夺不巳会有尽时既乏正修又
 多过失一死之后便有三恶险道历然在
 前或为畜生或为饿鬼或堕地狱皆未可
 必不闻王咨以处官刻核而死受牛身乎
 费宜以操心黠劣而死为饿鬼乎陈堂以
 恃荫凌人而死堕地狱乎此皆死有馀责
卷一 第 14a 页 0834-060.png
 而沦入三恶者也孰谓一死便了更无馀
 事乎
   赞曰
  纣有天命忽焉以亡文拘羑里
  与龄益长覆却万变善庆恶殃
  我命在我谁云不常彭殇寿夭
  寸心自量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
其纪算
 传曰三台共有六星每台二星上台司命
卷一 第 14b 页 0834-061.png
 中台司功下台司录上帝署为天曹俾主
 生死寿夭人有三魂上应三台篇言三尸
 上诣天曹言人罪过即上诣三台也若夫
 北斗乃紫极都曹为天地日月江河海之
 元合阴阳木火土金水之德象陈北斗精
 应玉清三界十方皆所统御斡旋气运斟
 酌死生六甲生人各禀一元之气方得囿
 形为人具足一躯皆北斗也主持人命使
 保天年亦北斗也又按九真帝君九阴混
 合纵景万化隐天秘诀人两眉间却入一
卷一 第 15a 页 0834-062.png
 寸号曰明堂北斗帝君太阴九妃常处其
 中又按业报因缘经七星之气常结为一
 星在人头上去项三尺其人为善则光大
 而明为恶则光小而暗又按北斗傍通图
 七真曰吾每月初三及二十七日必一下
 降受人醮祭察人善恶然则三台北斗在
 人头上录人罪名夺其算纪信不诬矣
   赞曰
  人之一身肖貌天地反而求之
  万物皆备此心最灵不行而至
卷一 第 15b 页 0834-063.png
  神明所舍动息弗离福祈祸禳
  无乃儿戏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
天曹言人罪过
 传曰三尸言人罪过非独篇中言之诸书
 亦皆言也一云上尸名彭踞中尸名彭踬
 下尸名彭蹻一云上尸名青姑好伐人目
 中尸名白姑好伐人五脏下尸名血姑好
 伐人胃命一居人头能令人多思欲好车
 马一居人肠能令人嗜饮食好恚怒多忘
卷一 第 16a 页 0834-064.png
 少气一居人足能令人耽色欲喜杀害关
 节搔扰五脏踊动每至庚申日与身中三
 魂上诣天曹言人罪过大抵三尸言过乃
 其职也按经所说修真之人先当绝去一
 云三守庚申三尸伏七守庚申三尸灭守
 者不寐也不欲三尸得以言其过也一云
 寅日三尸游两手当去两手指甲午日三
 尸游两足当去两足指甲此名斩三尸随
 所在而去之呜呼与其百守庚申尽去指
 甲孰若清心寡欲无使三尸所能恼人者
卷一 第 16b 页 0834-065.png
 数事得以干吾方寸乎昔僧契虚志慕清
 虚一日因山行为异人捧子所导至稚川
 仙都稚川曰子能绝三彭之仇乎契虚莫
 悟捧子曰彭者三尸之姓也当居人身伺
 察善恶庚申之日悉录以闻然则三尸言
 过孰谓不然内则守心外则去甲此修行
 之初法也
   赞曰
  柳子骂尸义正词宜奋笔抗辩
  出于有激其实七情交相蟊贼
卷一 第 17a 页 0834-066.png
  投机乘间肆其侵蚀非彼巧诉
  繄我逸德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传曰灶之为神号曰司命司人一家良贱
 之命过无隐露纤悉皆言一云灶神状如
 美人貌有六女(即六癸/玉女也)月晦日诣天曹白
 人罪大者夺纪小者夺算一云灶有三十
 六神能转祸为福除死定生驱逐妖邪迁
 官益禄若依时祭祷所愿必从祭灶有日
 或以晦日清净灶前香花酒果谢之亦吉
卷一 第 17b 页 0834-067.png
 一云在天为五帝直符在地为五音太岁
 在人间为五音灶君灶中黄帝即世之司
 命常将世人罪状及过恶奏闻阴阳二景
 记之黑簿呜呼灶之为神明察如是职主
 奏告又如是世人行事但取快一时岂问
 家有灶神而恐惧修省乎
   赞曰
  祀典所录灶其一焉神灵栖之
  是或当然余苟无过子亦奚言
  一有不戒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卷一 第 18a 页 0834-068.png
  醮祭可捐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传曰纪之为说一云十二年为一纪一云
 三百日为一纪算之为说一云百日为一
 算一云一日为一算大抵三百日自不可
 夺况十二年乎一日犹不可夺况百日乎
 谨按经云人之受生所得之算皆记在诸
 天太上敕勒诸天诸地日月星斗天真圣
 人将军使者天神童子天地飞仙三界四
 司岳渎官属执箓把籍巡行考校三日一
卷一 第 18b 页 0834-069.png
 言十日一奏百日一结不辍须臾若修善
 立功则便可延年万一造罪则立见减算
 又按赵业被摄至上清校勘所见一吏方
 呈押戊申生人录其录首具人之姓字又
 降行横列六十甲子日辰其日有功或过
 皆书其下如无亦书无功则延年过则减
 算与经中之言皆无以异孰谓减算为无
 耳絽兴初符仲信者赤手起家方且称意
 年三十五忽至不起方委顿间自言恍然
 如处旷野俄见数人遥呼曰恩主胡为在
卷一 第 19a 页 0834-070.png
 此相与引至一处乃一官府仲信因卧门
 侧一吏自门引头曰岂鼎州符仲信乎数
 人曰然吏曰此人本合饥寒以好施故能
 起家寿本五十有九以不烧香睡起晚今
 皆削尽数人曰不烧香睡起晚皆小过何
 至如是吏曰不烧香即是无敬奉天地之
 心睡起晚即是有多淫之意岂为小过数
 人相顾大惊曰厚德如符公尚犹以此夺
 尽纪算人其可自恣乎呜呼所谓过者不
 待出于语言见于行事然后谓之为过但
卷一 第 19b 页 0834-071.png
 凡念起于中稍涉不正即名为过仲信之
 过便可见也
   赞曰
  命曰迓续可演而伸命曰断弃
  促亦有因细行不谨终累正真
  罪大恶积乃灭其身惟德是辅
  皇天无亲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传曰数百事者即篇中自非义而动下迄
 死亦及之之说是也欲求长生之人先须
卷一 第 20a 页 0834-072.png
 避者非馀人不必避也谓求长生之人则
 尤当谨避必使已行净如明珠虽纤尘微
 翳亦不可使有也苟尚有之未得为无过
 之人也昔许真君行符施木治病救灾于
 民最有大功上帝犹讉其七世不祀祖先
 且有贪杀匿三种之罪必待特赦然后拔
 宅轻举女仙杨正见久以遇师登真有日
 上帝亦谴其少时父母贯钱输税正见不
 合择取二文圆好者匿之名曰隐藏官物
 更复谪留人间一年又如陶隐居之修本
卷一 第 20b 页 0834-073.png
 草孙真人之著千金方皆是主于济活惟
 是中间略取虻虫水蛭之类以备药使上
 帝亦谴其功虽及人反害物命但得尸解
 而已又如紫虚元君与茅君同在清虚宫
 校勘天下真仙得失之事顿落者四十七
 人复上者𦆵二人盖为抱淫欲之心行上
 真之道非止被落又将被考三官然则欲
 求长生者是可有纤毫微翳乎大抵欲求
 长生之人于篇中所谓数百事之说者须
 得谨避也
卷一 第 21a 页 0834-074.png
   赞曰
  神仙可学不死可致博采方药
  鍊神养气外诱纷然可慕可喜
  宁保此心果无纤累欲成仙道
  先修人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传曰道之为说见于诸书者其说甚多然
 晓而易见者无若中庸之说之为著明也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大抵性
 也者道之体也道也者性之用也人欲未
卷一 第 21b 页 0834-075.png
 起之前湛然方寸即性之天也道之体也
 于日用间能自率性不为人欲所移即性
 之用也道之体也今日用之间动静语默
 岂非道乎是故孔子曰何莫由斯道也行
 而是是道也行而非非道也可行则行可
 止则止即太上所谓进退也第人不能率
 性常使如人欲未起之前所以倒行逆施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当进而退当退而进
 也昔赵清献公尝曰吾昼之所为夜必焚
 香九拜告之于天不敢告者不敢为也苏
卷一 第 22a 页 0834-076.png
 黄门书阴君之言曰昼之所为夜必记之
 于纸不可记者不可为也此皆能自率性
 不使于进退之间或有是道非道之失者
 也能知此者有几人耶
   赞曰
  道则在是明白坦夷所谓常道
  民之秉彝试反诸心能别是非
  一念不昧良能真知外是求道
  斯则自欺
不履邪径
卷一 第 22b 页 0834-077.png
 传曰太上曰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夷者平
 也径者不正之路也即吾儒所谓澹台灭
 明行不由径之径也在人履践言之即人
 之履践不正处也履践不正自一念始一
 念起处其可不谨昔李退夫隐居南岳日
 以不得遇师为恨一日寻幽访深忽闻空
 中有弹棋声举头视之则见二人坐于木
 杪相对而弈退夫大喜亟往致敬方问道
 间俄有田妇出傍不觉反顾则二弈者巳
 失所矣退夫不悔事巳无及张木为浮梁
卷一 第 23a 页 0834-078.png
 令县有一庙极灵能为人祸福令至必祭
 以斗酒随酌辄尽木疑为妖既祭度其醉
 撤席执之果一老猿巳大醉矣将戮于市
 猿俄醒曰某死固不问然数年所贮极为
 可惜君虽至廉然县道阙乏不为无补木
 𦆵问处则猿巳跃身而去矣自此百计踪
 迹竟不可得呜呼一念𦆵差遂至如此所
 谓邪径即此便是
   赞曰
  道若六路曾蔑多岐跬步弗谨
卷一 第 23b 页 0834-079.png
  溪谷险巇视听言动以礼自持
  九思三省犹恐失之舍而他适
  颠覆奚疑
不欺暗室
 传曰太上所谓不欺暗室即中庸所谓君
 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
 见乎隐莫显乎微诗所谓相在尔室尚不
 愧于屋漏大抵暗室者所可欺处能不欺
 于可欺真不欺也不闻翊圣真君不欺之
 说乎真君戒张守真曰但洁身守正不欺
卷一 第 24a 页 0834-080.png
 方寸自然默符天理以此事君何惧之有
 然则不欺为行岂细行哉昔张建章奉使
 渤海中流遇风波涛如山自分必死俄见
 一青衣乘一小舟而至曰仙官召君方恍
 惚间则巳达岸仙官曰君平生不欺暗室
 上帝所知波涛无足虑但复登舟吾当遣
 人护子建章竟得将命而返于是弃官学
 道遂获登真韦行式采访西川其侄子威
 侍行有老兵名曰丁约曰侍左右子威觉
 其不凡方欲诘问则约巳求别曰吾神仙
卷一 第 24b 页 0834-081.png
 也上帝嘉子不欺暗室遣吾下降更加审
 察今果不欺得道必矣但尚馀两尘耳子
 威曰何谓两尘约曰儒谓之世释谓之劫
 道谓之尘两尘即两劫也呜呼世人于青
 天白日之下尚敢公然行欺况暗室乎是
 故超凡入圣常闻于古人少见于今日也
 必欲不欺在我而已
   赞曰
  境有明暗心无显幽一念之举
  十目巳周形诸事为洪水横流
卷一 第 25a 页 0834-082.png
  褒衮挞市何必外求不愧屋漏
  心正身修
积德累功
 传曰德也者日新之谓也功也者日用之
 谓也苟能闵闵然如农夫之望岁汲汲然
 如商贾之营财今日积其德明日又积其
 德今日累其功明日又累其功夫所谓天
 仙一千三百善行之只在四年地仙三百
 善行之只在一年第人不能多至中废不
 闻穿石礼树之说乎紫虚元君曰昔有傅
卷一 第 25b 页 0834-083.png
 先生者自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
 忽遇太极真人授以木钻使之穿一盘石
 戒曰石透吾当度汝石厚五尺馀传穿之
 不息积四十七年石忽穿透太极真人果
 来度之又南岳夫人曰昔有一人励志于
 道然不知求道之方惟日夕礼一枯树求
 乞长生如是不巳积二十八年树忽生华
 有汁如蜜其人取华并汁吞之立获度世
 呜呼积德累功虽不在于钻石礼树便可
 以见其积德累功大抵有其志者无不成
卷一 第 26a 页 0834-084.png
 也
   赞曰
  圣贤有顺成已成物仁以已任
  道由性率小善必为细务无忽
  事在悠久效非仓卒能办肯心
  断无乾没
慈心于物
 传曰佛告普眼曰我今此身地水火风四
 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
 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
卷一 第 26b 页 0834-085.png
 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
 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此
 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
 尘可得于中缘尘亦归散灭毕竟无有缘
 心可见然则世人胡为而妄执此心以为
 心乎况不善用而不慈乎呜呼此说微妙
 姑置勿论请以慈之一字言之佛言我有
 四无量心一曰慈二曰悲三曰喜四曰舍
 太上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
 敢为天下先诸圣尚尔况于人乎按经所
卷一 第 27a 页 0834-086.png
 说灯烛焰上别有一种微细众生吞食其
 光以为性命人气一吹随吹即死是故诸
 佛戒人不得以口气吹灭灯烛迦叶尊者
 未出家时尝令其妻压油饮牛妻不乐曰
 我不忍见此等微细众生粉骨碎身然则
 诸圣所以慈其心者为如何惟其如是所
 以于一切物不遗微细一切护念昔宝文
 王敏仲七世不杀又好放生至敏仲身乃
 自生疑一日咨决于小法华曰以某所见
 不杀不放一切付之无心可乎师厉声曰
卷一 第 27b 页 0834-087.png
 公大错公大错岂作空解耶面前露柱亦
 自无心著几个露柱能救得世间一个苦
 恼众生诸佛菩萨其说不尔可急忏悔无
 自贻戚敏仲骇然汗洽再发心放一百万
 命其后持节淮甸适岁饥出按拯济舟次
 青河忽闻汹汹声如数百人争闹疑是饥
 民遣人迹之了无所见心忽自悟于是策
 杖循河而行则见数十妇女濯筥岸侧汹
 汹之声正出筥中蛤蜊也悉命以粟易之
 得数十斛亲为诵经持咒投之中流既而
卷一 第 28a 页 0834-088.png
 复自疑曰吾平生放此可谓多矣万一感
 恩来为眷属岂不痴钝是夕即梦文殊现
 身其前慰谕之曰我于往世亦曾生蚬蛤
 中来但坚汝心无自疑沮敏仲至此始大
 信异因著一书以示劝戒王涣宣和年间
 大病滨死忽梦一金佛告曰汝平日放生
 巳及万命自合延寿我今传汝一方可急
 买茯苓黄芩地骨皮甘草四味等分和剂
 饵之无不愈者涣如戒修合一剂果愈孰
 谓诸圣于一切物不遗微细一切护念之
卷一 第 28b 页 0834-089.png
 说为不然乎大抵慈为万善之本心若不
 慈善何以立
   赞曰
  万物同体均受于天乐生畏死
  此性则然忍肆其暴刲割烹煎
  肖翘蠕动皆在所怜视物犹已
  仁术乃全


太上感应篇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