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618-09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七国考卷十一      明 董说 撰
  秦兵制
   三军
文献通考秦穆公霸西戎始作三军殽三帅而车三百
乘又置陷阵又商子载秦三军之法三军壮男为一军
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壮男之军使盛食
励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618-0934b.png
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给而
熯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老弱之军使牧牛马羊彘草
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获其壮男女之食慎使三军
无相过壮男过壮女之军则男贵女而奸民有从谋而
国亡喜与其恐有蚤闻勇民不战壮男壮女过老弱之
军则老使壮悲弱使强怜悲怜在心则使勇民更虑而
怯民不战是故秦之三军无相过也
   陷阵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618-0935a.png
详见三军又吴子云秦置陷阵三万
   奋击
苏秦说秦惠王曰奋击百万
   带甲
国策秦带甲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虎鸷之人跿跔科
(跿跔跳跃也科/头不著兜也)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秦马之
良戎兵之众探前蹶后蹄前二寻者不可胜数也山东
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程以趋敌左挈人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618-0935b.png
头右挟生虏
   步卒
韩非子秦穆公起卒草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
辅重耳入于晋
   正卒 戍卒 更卒
马端临曰秦自非子为孝王养马汧渭之间封为附庸
至秦仲始大秦仲之孙襄公当平王初兴兵讨西戎以
救周平王东迁遂有岐丰之地列为诸侯地与戎相错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618-0935c.png
襄公脩其车马备其兵甲武事备矣至穆公霸西戎始
作三军殽三帅而车三百乘鲁定公五年秦子蒲子虎
帅车五百乘救楚兵力益以强盛及孝公用商鞅定变
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民有二男以上不
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
功论不得为属藉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又
以秦地旷而人寡晋地狭而人稠诱三晋之人耕秦地
优其田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大率百人则五十人为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618-0935d.png
农五十人习战凡民年二十三附之畴给郡县一月而
更谓更卒复给中都一岁谓正卒复屯边一岁谓之戍
卒凡战获首赐爵一级皆以战功相君长长平之役年
十五以上悉发又非商鞅之旧矣桓宽盐铁论云商鞅
之任秦也刑若刈菅芳用师若弹丸从军旅者暴骨长
城戍漕者辇车相望生而往死而还
   小子军
刘子别录云长平之役国中男子年十五者尽行号为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618-0936a.png
小子军
   锐士 虎贲
荀卿曰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
以当桓文之节制陈傅良云秦昭王时有锐士虎贲八
百万按周礼有虎贲书牧誓武王虎贲三百人疏若虎
之贲走逐兽言其猛也军内骁勇选而为之
   斥兵
史记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索隐曰谓犯秦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618-0936b.png
之斥候兵也
   小戎
秦风小戎云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
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
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
念之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
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618-0936c.png
注小戎兵车也天子车戎谓之元戎诸侯谓之小戎韩
诗内传曰驷马不著甲曰俴驷秦哀公三十一年吴伐
楚楚王亡申包胥奔告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救楚
国策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按
车战之法春秋如韩原之战辂秦伯将止之鞍之战韩
厥中御而从齐侯鄢陵之战却至御楚子韩厥从郑伯
邲之战楚子乘广以逐赵旃用车以战而使敌人便得
与我元帅相接则是环卫之车不设也盖古者车战之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618-0936d.png
法前后整齐必有护卫前后行列元帅未易动也至春
秋列国用之往往军伍不整而元帅每以车逐利混然
左右卒无定法故敌人得以反之终春秋之世致败者
未有不由于车战无法而轻动摇也惟繻葛之战二拒
用事若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未尝轻动深得古法
菽园杂记云三代至春秋用兵率以车战秦汉而后以
骑兵为便故兵车之制车战之法今皆不传汉有武刚
车晋有偏箱车然不过行载辎重止为营卫而已其出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618-0937a.png
击乃以骑兵故能制胜唐房琯击出安禄山用春秋车
战之法卒以取败盖春秋时敌国皆车战又皆战于平
原广野其兵将又皆素练车战之人故宜之琯以车禄
山以骑时异势殊故用有利钝非车之罪也
   革车战车
详见步卒又苏秦说秦曰战车万乘
   畴骑
缪公有畴骑见步卒注畴等也言马齐等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618-0937b.png
   太白船
蜀王本纪云秦为太白船万艘欲以攻楚余按周武王
有蜂舟见拾遗记伍子胥制玉翼越人有船名须虑见
越绝书
   相将
史记张仪相秦四岁而立惠王为王居一岁为秦将取
陜筑上郡塞
   自将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618-0937c.png
史记秦缪公元年自将伐茅津五年秋缪公自将伐晋
战于河曲十五年晋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
自往击之二十五年周使人告难于晋秦缪公将兵助
晋文公入襄王
   上首功
鲁仲连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谯周曰秦用
卫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
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计功赏至万数天下谓之上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618-0937d.png
首功之国皆以恶之也汉书解语曰秦上首功之国首
功者获首也司马贞曰秦法斩首多为上功谓斩一人
首赐爵一级故谓秦为首功之国也荀子曰秦人其生
民也狭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阨狃之以
赏庆道之以刑罚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战无繇也
功令相长五甲首而𨽻五家(能得著甲者五人/首使得𨽻役五家)是最为
有数故能四世有胜于天下然皆干赏蹈利之兵庸徒
鬻卖之道耳未有安制矜节之理也故虽地广兵强鳃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618-0938a.png
鳃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轨已也
   宗室军功
应劭云孝公变法有军功者各以卒受上爵宗室非有
军功不得为属藉
   角抵
太白阴经云春秋末并为战国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
共相誇视而秦更名为角抵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平亡战必危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618-0938b.png
   祈战
左传文十二年冬秦伐晋秦伯以璧祈战于河杜预曰
祷求胜也
   素服郊次
殽之败晋归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于秦秦伯素
服郊次乡师而泣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见左传
   田猎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618-0938c.png
史记秦文公三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又按秦风驷铁云
驷铁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
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
鸾镳载猃歇骄传云驷铁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猎之事
疏云襄公始受王命为诸侯有游田狩猎之事又韩诗
外传云秦缪公将田而夷具马
   龙盾 厹矛 蒙伐 虎韔
详见小戎龙盾画龙于盾也厹三隅矛也厹矛鋈錞言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618-0938d.png
三隅之矛以白金为其錞也錞鐏也蒙庞也画杂羽之
文于伐故曰庞伐也伐中干也韔弓室也虎虎皮也楚
辞云带长剑挟秦弓
   太阿 工市
秦剑有太阿工市见玉海
   鹿卢之剑
详见秦音乐考白帖云古剑以玉刻鹿卢形
   诫剑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618-0939a.png
刀剑录云秦昭王元年丙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诫
   定秦剑
秦始皇三年采北祗铜铸二剑名曰定秦长三尺六寸
铭作小篆书见刀剑录
   水心剑
白帖云秦昭王三月三日曲水晏有金人于水中捧水
心剑以奉王玉海云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
夏乃伯诸侯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618-0939b.png
   西戎刀
孔丛子秦王得西戎利刀割玉如割木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618-0939c.png
  田齐兵制
   带甲 五家兵
苏秦说齐宣王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
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
万粟如丘山三家之良五家之兵进如锋矢战如雷霆
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泰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
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
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旧注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618-0939d.png
五家之兵者五国之兵吕氏曰齐有五家之兵最强也
作五国非
   技击 得首赐金
荀卿曰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赐赎锱金无本
赏矣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钜敌坚则涣然离若飞
鸟然领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注云八两曰锱其
技击之术斩得一首则赐锱金赎斩首虽战败亦赏不
斩首虽战胜亦不赏无本赏也典略曰湣王为技击孙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618-0940a.png
膑曰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候者
国策章子为变其徽章以杂秦军候者言章子以齐入
秦候者军候也
   辎车
史记齐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按辎车者军中辎重之车也
   文骑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618-0940b.png
孙子笺云齐宣王以文骑六百匹伐燕
   火牛
田单守即墨先以计绐燕将燕军多懈田单乃收城中
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
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
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
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
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618-0940c.png
天地燕军大骇败走先是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及燕
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
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
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见田单传
   出猎
说苑齐宣王出猎于社山
   威王兵法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618-0940d.png
刘向别录齐威王用兵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昔齐
景公时穰苴善用兵败燕晋之师公尊为司马之官由
是子孙号司马氏至齐威王追论古司马法遂附穰苴
谓之司马法亦曰威王兵法书载武经不录
   宣王兵法
汉志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刘子七略云齐宣王兵
法九十篇一曰孙膑法也吕氏春秋云孙膑贵势司马
迁云孙子膑脚兵法脩列通典引孙膑云用骑有十利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618-0941a.png
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敌散乱击四曰迎
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
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
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
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利也又孙吴传云孙膑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
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
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618-0941b.png
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
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
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
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乃自刭
   宝剑
一统志齐王有宝剑磨于长兴晏子乡其水微赤似铁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618-0941c.png
   徽章
国策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与
秦交和而舍使者数相往来章子为变其徽章以杂秦
军注云两军相对曰交和徽帜也以绛帛著于背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618-0942a.png
  楚兵制
   三军
传曰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反
将右军此三军者正军也是时孙叔敖为令尹秉政不
在三军之数如南辕反旆军进退皆由之故知令尹为
兼统三军矣
   九军
淮南子楚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618-0942b.png
   左右广
左传栾武子言楚军制曰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右广初
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至于昏内官序当其夜郑氏曰广
者横陈之车杜预注二广君之亲兵按传楚分左右广
鸡鸣而驾日中而说左则受之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
养由基为左彭名御左广屈荡为右王乘左广以逐赵
旃杜预注楚王更迭载之故各有御传又曰王见右广
将从之乘屈荡尸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自是楚之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618-0942c.png
乘广先左盖左右二广为王亲军右广初驾以及日中
左广受之以及日入尝在王侧内官卒当其夜若今之
当更循环卫敌安当掩袭亲军之制详矣僖二十八年
西广从子玉时子玉专军政故分西广以属之今邲之
战则二广皆以候王迭载其曰楚之乘广先左杜预虽
云以乘左得胜其实楚人尚左故亲军分为二广而王
则乘左(楚庄王能以其国霸/其师之戎分为两广)
   偏两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618-0942d.png
文献通考楚兵制广有一卒卒偏之两一卒之外复有
十五乘之偏并二十五人之两盖防正军有败则以偏卒
易之正卒有阙则以偏卒补之按楚子为乘广三十乘
分为左右司马法百人为卒卒二十五人为两车十五
乘为大偏九乘为小偏其尤大者又有二十五乘之偏
今一广十五乘则古大偏之法而曰卒偏之两者孔颖
达谓两广之别各有一卒之兵者是也
   游阙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618-0943a.png
左传楚使潘党率游阙三十乘从唐侯游阙盖游兵往
来游补阙者观兵陈何处为薄则从而补之所谓奇军
以防败失由正军中逐旋分出不系步伍之数
   徒兵
通考云康王以蔿掩为司马始井沃衍牧隰皋赋车籍
马而有车兵徒兵甲楯之数徒兵即武卒也许慎淮南
注在车曰士步曰卒
   舟师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618-0943b.png
左传襄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
而还昭十七年吴伐楚战于长岸大败吴师获其乘舟
馀皇十九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二十四年楚子为舟
师以略吴疆二十七年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
师及沙汭而还定二年楚囊瓦伐吴师吴人见舟于豫
章败之四年蔡吴唐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
汉左司马戍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
外以毁其舟六年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618-0943c.png
惟子及大夫七人注潘子臣小惟子二子者楚舟师之
师也马端临曰楚用舟师自康王始考之经传吴舟成
七年始入州来暨共王卒继侵楚明年败楚于皋舟之
隘是吴利在舟师楚惧无以敌吴后十年康王始为舟
师以略吴疆昭王时救潜之役舟师及河汭而还其后
囊瓦伐吴吴人败楚师入郢之后吴太子终累又败楚
舟师获其师盖楚虽以备舟置舟师而实莫能用用亦
不胜亦地形用便有不同耳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618-0943d.png
   陵师
左传子期以陵师败于繁扬注陵师楚陆师也
   高库兵
淮南子楚有高库之兵吕氏云荆叶公发太府之货予
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
   上国之兵 东国之兵
通考云楚平王简上国东国之兵都外都师精练有法按
昭十四年楚平王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618-0944a.png
民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亦如之好于边疆息民五年而
复用师杜预曰上国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
之上国按下云简东国之兵亦如之知此是简西国之
兵也西国东国皆是楚人在国之东西者孔颖达曰西
为上则东为下下言东则此是西互见也
   宫甲
左传文元年商臣以宫甲围成王注是宫中兵也或曰
楚有太子之兵曰宫甲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618-0944b.png
   环列
文元年楚潘崇掌环列之尹注宫卫之官列兵而环王

   若敖六卒
楚有若敖之六卒见左传杜预曰六卒子玉宗人之兵
   申息子弟
僖二十八年楚子入居于申子玉城濮之败王使谓之
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杜预曰申息二邑子弟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618-0944c.png
皆从子玉而死
   都君子
昭二十七年楚左司马戍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
师杜预曰在都邑之士有复除者贾逵曰平常免其行
役事急乃使之耳吴楚多有此事急则从如越有君子
六千人是也王马之属王养马官属校人之类凡此皆
以急调役非常法
   王马之属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618-0944d.png
详见上按王马之属楚官也然无专名故不入职官
   左右司马
国策齐韩魏共攻燕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暮舍使左
右司马各营壁地按此左右司马者乃行军之制故与
职官并载
   五帅
通考云楚灵王斥地益大陈蔡不羹邑赋千乘于是有
五帅左传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618-0945a.png
   带甲车骑
苏秦说楚威王曰楚地方五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
骑万匹粟有十年此伯王之资也陈傅良曰楚顷襄王
失鄢郢北保于陈牧东地兵尚十馀万
   战车
楚世家云楚王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
路春秋感精符云齐晋并争吴楚更谋不守诸侯之节
兢行天子之事作衡车励武将轮有刃衡有剑以相振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618-0945b.png
惧宋均曰衡陷敌之车也淮南云晚世之时七国异族
诸侯制法各殊习俗从横间之举兵而相角攻城槛杀
覆高危安掘坟墓扬人骸大冲车高重京除战道便死
路犯严敌残不义百姓一反名声苟盛也是故质壮轻
足者为甲卒千里之外家老羸弱悽怆于内厮徒马圉
軵车奉饟道里辽远霜雪亟集裋褐不完人羸车敝泥
涂至膝相携于道奋首于路身枕格而死所谓兼国有
地者伏尸数十万破车以千百数伤弓弩矛戟矢石之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618-0945c.png
创者扶举于路故世至于枕人头食人肉菹人肝饮人
血甘之于刍豢许慎注冲车大铁著其辕端马被甲车
被兵所以冲于敌城也司马彪续汉书舆服志云轻车
右之战车也不巾不盖孙吴兵法云车有巾有盖谓之
武刚车武刚车者为先驱又为属车轻车为后殿焉
   楼车
左传宣十五年解杨登诸楼车注楼车上望橹
   巢车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618-0945d.png
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注巢车上为橹说文
作轈云兵车高如巢以望敌也
   驲
文十二年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注驲传车也
   云梯
尸子云墨子自齐至郢见楚王楚王曰公输般为我作
云梯高可参浮云驾白日此天下之先驱也将以攻宋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618-0946a.png
   舟战之具
墨子云公输般自鲁之楚为舟战之具谓之钩拒退则
钩之进则拒之也
   燧象
左传吴伐楚昭王执燧象以奔吴师武功略曰春秋楚
王以燧象奔吴师战国田单以火牛克骑劫后汉杨璇
以火马散滑贼晋江𨔁以火鸡破姚襄宋赵遹以火猱攻
卜漏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618-0946b.png
   辎重
左传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
馀师不能军丙辰楚重至于邲杜预曰辎重也楚辎重
尝后正军一日盖楚军有法辎重若与正军过远则有
邀击之患过近则重兵才乱正兵亦溃后世用兵先击
辎重取胜者多盖以非太近则太远以是知楚辎重远
大兵一日为得宜也
   柱国将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618-0946c.png
楚世家怀王六年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
   荆尸(陈法/)
通考云楚自若敖鼢冒筚簬篮缕以启山林武王始为
军政作荆尸以伐随授师孑以立陈法案庄四年楚武
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杜预曰荆楚也尸陈也更为
楚陈兵之法遂以为名孑鎗属亦陈所利(杨子方言云/楚谓戟为孑)
大抵陈中有利于长兵者有利于短兵者弓矢利远是
长兵孑是短兵盖楚参用孑为陈宣十二年楚子围郑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618-0946d.png
晋师救郑随武子曰荆尸而举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
虑无中权后劲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注军行
右辕左追蓐凡兵车有甲士有步卒甲士在车不供碎
役分步卒为前左右三处兵车一辕服马夹之而言夹
辕者步卒被主分左右者军行时又分之在两厢挟辕
以为战备传曰令尹南辕又曰改乘辕楚陈以辕为主
以辕为主以辕表车正是挟车严兵以备不虞其应左
右者使之追步草蓐令离道求草不近兵车蓐谓卧止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618-0947a.png
之草以为宿备豫定左右之别在道分使之故云军行
至于对陈则在车左右前茅虑无在前者明为思虑所
无之事恐卒有非则预告军众使知而为备如今军行
使人远在军前斥度候望虞有伏兵使踰行人持以绛
及白为幡与军人与私号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
幡曲礼前有水则载青旌是也或曰时楚以茅为旌帜
中权是中军大将军进退之权三军之心在此权者谓
谋之高下轻重皆当后劲以精兵为殿后世劲兵多在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618-0947b.png
前或被击败则后无应劲兵之后最为良法
   左右拒
左传楚工尹齐将右拒卒以逐下军使潘党率游阙三
十乘从唐侯为左拒以从上军亦犹郑二拒盖楚子在
中军与晋中军相对临战分此二拒右拒当晋下军左
拒当晋上军故杜预谓为陈名文献通考楚于陈则分
左右二拒
   二队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618-0947c.png
左传楚子会师于临品分为二队杜预曰队部也而两
道攻之
   田猎 右盂 左盂(猎陈/)
说苑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
必谋楚今王无乃耽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其
披榛丛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
是以知其劲有力也罢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
又庄王猎于云梦射科雉得之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618-0947d.png
湖广志武王山在枣阳县东五十里世传武王尝猎此
左传楚子田孟诸宋公为右盂郑伯为左盂期思公复
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之无畏为左司马命夙驾载燧
杜预云盂田猎陈名
   泰阿 龙泉 工市
越绝书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
有欧冶子寡人愿请此二人作铁剑乃令风胡子之吴
见欧子干将使之作为铁剑曰泰阿博物志云宝剑名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618-0948a.png
龙泉太阿工市三剑皆楚口王者蜀志云楚王作剑三
枚曰龙泉曰太阿曰工市刘向孟子注云楚之铁剑利
而倡优泣相如赋云楚王建干将之雄戟张恊七命云
楚之阳剑欧冶所营邪溪之铤赤山之精乃鍊乃铄万
辟千灌丰隆奋椎飞廉扇炭张协太阿剑铭云太阿之
剑世载其美淬以清波敛以越砥
   鲛革甲
荀卿曰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宛钜铁铊惨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618-0948b.png
如蜂虿轻利僄遫卒如飘风天下称强兵莫如楚杨倞
荀子注云以鲛鱼皮及犀兕为甲坚如金石不可入孔
融肉刑论云古圣作犀兕革铠今有盆领铁铠国语云
吴王夫差衣水犀之甲二千尔雅翼云鲛出南海状如
鳖而无足圆广尺馀尾长尺许皮有珠文而坚劲可以
饰物又云犀兕并有甲兕之革最坚故犀甲只寿百年
而兕甲寿二百年
   肠夷甲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618-0948c.png
越记云楚王身被肠夷之甲
   组甲 被练
左传襄三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使邓廖帅组甲三
百被练三千杜预注云组甲被练皆战备也组甲漆甲
成文被练之袍贾逵云组甲以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
以帛缀甲步卒服之孔颖达曰甲贵牢固若不固宜能
用组何当造不牢之甲令步甲服之杜言组甲漆甲成
文今时漆甲有为文者被练文不言甲必非甲名被是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618-0948d.png
被覆衣著之名故以练袍被于身上吕祖谦曰被练若
今之软绵之类
   桃弧棘矢
楚世家析父曰先王熊绎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吴越
春秋云楚有弧父弧父者生于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
为儿之时习用弓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于羿羿传逢
蒙逢蒙传于楚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
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服琴氏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618-0949a.png
乃横弓着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琴氏
传之楚三侯所谓句亶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自
楚之三侯传至灵王自称之楚累世盖以桃弧棘矢而
备邻国也
   大屈弓
左传昭七年夏四月楚享公好以大屈注弓名也疏鲁
连书曰大屈之弓贾云宝金可以为剑出大屈地
   乌嗥弓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618-0949b.png
家语楚共王出游忘乌嗥之弓注乌嗥弓名
   繁弱弓
孔丛子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

   忘归矢
详见上
   铁矢弩
国策苏秦为楚合从元戎以铁为矢长八寸一弩十矢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618-0949c.png
俱发
   宛路矰
吕览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以畋云梦说苑作
箘簬之矰
   钩
史记楚庄王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
子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
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胡广曰钩楚兵器戈之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618-0949d.png
属正义曰凡戟有钩之喙钩口之尖也
   宛钜铁铊
详见鲛革甲杨倅荀子注云宛地名属南阳徐广曰大
钢曰钜铊与鍦同矛也方言曰自关而西谓之矛吴扬
之间谓之鍦言宛地出此刚铁为矛
   戚
左传昭十二年楚公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戚柲
故请命注戚斧也秘柄也玉以饰斧柄也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618-0950a.png
   警鼓
韩非子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
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
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文献通考云传
曰严警鼓一十二面大将营前左右行列各六面在纛
后故大周正乐谓凡鼓施于边徼谓之警鼓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618-0950c.png
  赵兵制
   带甲 车 骑
苏秦说赵肃侯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
地方二千馀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
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臣切以天下
地图按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势十倍于
秦六国为一并力西向而攻秦破秦必矣陈傅良曰赵
括长平之败丧师四十五万而破燕栗腹尚二十万李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618-0950d.png
牧败匈奴亦车千三百乘骑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
人榖者十五万人
   剑士
庄子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
   百金之士 榖者
史记李牧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
之士五万人榖者十万人
   选车 选骑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618-0951a.png
详见上
   决水
赵襄子时三国攻晋阳岁馀引汾水灌城城不没者三
版城中悬釜而炊襄子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日夜期
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
翼而击之见武经旧注又赵肃侯十八年齐魏伐我我
决河水灌之兵去见赵世家余按兵法有决水灌城未
闻决水灌军王应麟通鉴答问曰或问水攻始于何时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618-0951b.png
曰古有以水佐耕未闻以水佐攻春秋时未之有也其
自智伯始欤刘子曰微禹吾其鱼乎圣人思天下之溺
由已溺之欲民之免为鱼也争城而战鱼其民以逞不
仁哉智伯甚于作俑者也三家之灌晋阳史记世家以
为汾水战国策以为晋水按郡县志汾水在晋阳城东
晋水在西二说未知孰是智伯之言才脱诸口而魏驹
韩虎之肘足已接于车上不言而喻如矢激驷奔吁可
畏也安邑魏邑也平阳韩邑也皆百雉之城犹赵之晋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618-0951c.png
阳也絺庇知韩魏之必反然未有善后之策张孟谈一
说而晋阳之水还以灌智氏智氏遂死于凿台之上曾
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老子曰佳兵不祥之
器其事好还岂不信夫智伯以不仁之资行不仁之事
辩士遂以为口实流毒无穷齐魏伐赵而赵人决河水
以灌之决荣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
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纵横之徒口之而弗置其后
魏竟以水亡樊哙之灌废丘韩信之壅潍水高岳之浸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618-0951d.png
颍川皆以水攻取胜莫𢡚乎梁武之淮堰十馀万人沦
胥于海若观蚁之移穴漠焉不戚于心南唐之臣有献
瓦梁之议者谓不止鱼三州海五百里不仁之祸甚于
洪水言不之怍也汤武救民水火之中曷尝有是哉
   胡服骑射
史记赵武灵王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
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
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618-0952a.png
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障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
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
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
奈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
善群臣皆不欲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
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悌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
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
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618-0952b.png
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
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
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柰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
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
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
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
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
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618-0952c.png
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
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使王緤告公子
成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
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
义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
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
而行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
有所止而功有所出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618-0952d.png
之逆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
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
功使緤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
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
敢对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
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
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
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618-0953a.png
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
图之也使者以报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
之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
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
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
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
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
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618-0953b.png
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
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圣贤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
辨不知而不疑异于已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
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
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
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及秦韩之边今
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
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吴秦韩之边且昔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618-0953c.png
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
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彊兵侵暴吾地系累吾
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
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
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
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
罪也今王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拜命乎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618-0953d.png
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赵文赵造周祒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
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虙戏神
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
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
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
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
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618-0954a.png
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
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
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
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御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
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
骑射国策云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国有固
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今王破原阳以为骑
邑是变籍而弃经也且习其兵者轻其敌便其用者易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618-0954b.png
其难今民便其用而王变之是损君而弱国也故利不
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
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也王曰古今异利
远近易用阴阳不同道四时不一宜故贤人观时而不
观于时制兵而不制于兵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
利知甲兵之用不知阴阳之宜故兵不当于用何兵之
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昔者先君襄主与
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诏后而期远也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618-0954c.png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险义仁道德不可以来朝吾闻
信不弃功智不遗时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
子所知牛赞再拜稽首曰臣敢不听令乎至遂胡服率
骑入胡出于遗遗之门踰九限之固绝五径之险至胡
中辟地千里按礼大司马师帅执提郑司农云谓马上
鼓疏云郑盖据当时已有单骑举以况周其实周时皆
乘车无轻骑法也春秋正义云古者马以驾车六国时
始有单骑司马法孙子无骑战吴起为武侯战以车五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618-0954d.png
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其书六篇往往皆言
骑战苏秦说燕曰骑六千匹说赵曰骑万匹说魏曰骑
五千匹说齐曰骑不得比行说楚曰骑万匹此战国用
骑战之验今六韬言骑射决非太公所作杜牧之注孙
子曰黄帝险于蚩尤以中夏车徒制夷狄骑士乃知单
骑之兵始于黄帝按春秋传秦晋韩原之战惠公乘小
驷昭公元年晋中行穆子毁车崇卒败戎大卤而单骑
自此始矣国策注曰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者盖始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618-0955a.png
教一邑然后行于境内汉刘向曰战国有骑无骑射骑
射胡兵也赵武灵王用之又按惠文王三十二年使赵
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马服军虞喜志林曰
马服者言能服马也郭氏曰马骑也服便也言便于骑
射廉颇传廉颇思复用赵见赵使者为之一饭斗米肉
十斤被甲上马郭氏曰赵尚骑射故被甲上马李牧传
李牧居代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武灵以
下世世勿失矣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618-0955b.png
   右军 左军 中军
史记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赵祒为右军许钧为左
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剪将车骑赵希并将胡
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
   太子将
史记晋出公十一年智伯代郑赵简子疾使太子将而
围郑武灵王十二年赵何攻魏按何武灵王之太子也
即惠文王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618-0955c.png
   自将
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王自将之详见前(右军左/军中军)
灵王二十七年传国于何自号为主父主父身胡服将
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
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
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
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
之为人也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618-0955d.png
王于西河而致其兵三年灭中山从代道大通还
   相将
史记惠文王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韩魏燕攻齐孝成
王十五年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是年廉颇为赵将破
杀栗腹虏卿秦乐间十六年廉颇围燕十八年延陵钧
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二十一年廉颇将攻繁
阳孝成王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余按
战国尚兵将相合而为一假相大将武襄君者盖当时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618-0956a.png
将军以相为重武襄未相故假而攻燕也
   借兵
赵敬侯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见史记按敬侯四
年魏败赵兔台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赵刚平困乏之
后故借兵于楚也
   田猎
信陵君传魏公子与王博传言赵寇至公子曰赵王田
猎耳非为寇也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618-0956b.png
为寇也
   犀楯 犀橹
韩非子云赵简子围卫之郊郭犀楯犀橹立于矢口之
所不及注以犀为胁橹而自卧之橹楯类也
   赵七首
李诗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典论云楚国太阿徐氏
匕首上世名器按史记燕太子丹将使荆轲刺秦王得
赵人徐夫人匕首使工以药淬之以弑人血濡缕无不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618-0956c.png
立死者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618-0957a.png
  魏兵制
   武力
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馀万苍头二十
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余按武
力即荀卿所谓魏氏武卒也
   苍头 奋击 厮徒
详见苏秦说魏注云苍头者谓以青巾裹头以异于众唐
王某河清颂云魏立苍头秦称黔首厮徒者谓养马贱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618-0957b.png
者亦为兵陈傅良曰魏之兵盛矣至安釐王时秦围大
梁悉北县胜兵以上为戌士三十万
   步军
孙吴列传庞涓弃其步军
   革车
魏革车掩户缦轮笼毂见吴子
   骑
车六百乘骑五千匹详见苏秦说魏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618-0957c.png
   立大将之制
未学篇云魏制立大将君自布席夫人奉觞亲醮于庙
乃授斧钺自立吴起始也
   太子将
史记惠王九年与秦战少梁虏我太子申见年表(太子/将而)
(战故为/秦虏也)又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
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
军见世家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618-0957d.png
   田猎
国策魏文侯与虞人期猎具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
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雨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
猎虽乐岂不一会期哉乃往自罢之魏于是始强
   惠王军法
未学篇引魏惠王军法云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
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
暴其尸于市男女公于官自百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618-0958a.png
降命曰军贼身死家灭男女公于官五人为伍伍干令
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伍有诛十人为什什
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什有诛五十人
为属属干令犯禁者知弗揭全属有诛百人为闾闾干
令犯禁者知弗揭全闾有诛自什以上至左右将于令
犯禁者揭之免勿揭皆与同罪什长得诛十人伯长得
诛什长千人得诛伯人之长万人之将得诛千人之将
左右将军得诛万人之将大将无不得诛虎符非有王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618-0958b.png
命出户外者诛将兵而还者诛是北类也虽太子勿赦
(按魏世家云将兵而还与/北同与此相合乃魏法也)余按尉缭子同岂尉缭所定

   吴起战法
通典引吴起教战法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
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士乡里相比
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辨五
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昼以旌旗幡旄为节夜以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618-0958c.png
金鼓为节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
从令者诛按汉志吴起四十八篇又尉缭子引吴起与
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两首而还吴起立斩之
军吏谏曰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曰材士则是也非吾令
也斩之史记云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
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赢粮与士卒分劳
   魏公子兵法
信陵君传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618-0958d.png
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
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
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
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刘歆七略有魏公子兵
法二十一篇图十卷又孔丛子云子高适魏会秦兵将
至信陵君惧造子高之馆而问祈胜之礼焉子高曰命
勇谋之将以禦敌先使之迎于敌所从来之方为坛祈
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执事数从其方之数牲则用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618-0959a.png
其方之牲祝史告于社稷宗庙邦域之内名山大川君
亲服誓于太庙曰某人不道侵犯大国二三子尚皆同
心比力死守将帅稽首再拜受命既誓将帅勒士卒陈
于庙之右君立太庙之庭祝史立于社百官各警其事
御于君以待命乃大鼓于庙门诏将帅命卒习射三发
击刺三行告庙用兵于敌也五兵备效乃鼓而出以即
敌此诸侯应敌之礼也
   三属之甲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618-0959b.png
荀子曰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
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冑带剑嬴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百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
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危国之兵不可以直
秦之锐士杨倞曰度取之谓取其长短材力中度者复
其户不徭役也利其田宅不征众也三属之甲者服虔
曰作大甲三属竟人身也苏林曰兜鍪也盆领也髀禈
也如淳曰上身一髀禈一胫缴一凡三属也属联也又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618-0959c.png
吴子吴起见魏文侯曰今君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
丹青烁以犀象
   十二石之弩
见上沈括曰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
以一斛为一石自汉时已如此(余按一斛为一石/周时已然括言误)于定
国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彊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
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以九十二斤半为
法乃汉称三百四十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618-0959d.png
计其力乃古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当二人有馀此乃
近世教习所致又淮南子曰古之兵弓剑而已矣槽柔
无击脩戟无刺晚世之兵隆冲以攻渠幨以守连弩以
射销车以斗许慎注连车弩通一弦以牛挽之以刃著
左右为机开发之曰销车
   冑
详见荀子汉书作胄颜师古曰著兜牟也
   铜剑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618-0960a.png
王隐晋书云汲郡冢有铜剑一枚长三尺五寸盖魏剑
也山海经注云汲冢中得铜剑今所名干将剑明古者
通以锡铜为兵器
   虎符
信陵君传侯生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
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
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
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618-0960b.png
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开口请
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伯之伐也按虎威猛之兽故以为兵符汉有铜
虎符云烟过眼录云太史杨瑀所藏铜虎符一全体具
存背上篆云某虎发兵待行腹下分书十千唯戊癸二
字合全馀八字皆平腹内作牝牡五窍开合之则一全
虎也
   烽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618-0960c.png
信陵君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
入界文博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兜零以薪置
其中谓之烽常眠之有寇即火燃举以相告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618-0961a.png
  韩兵制
   带甲 厮徒 负养
苏秦说韩王曰韩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
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于六百步之
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韩
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国策/作伯)邓师宛冯
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甲楯鞮鍪(音题/矛)铁幕
革抉㕹芮无不毕具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蹠劲弩带利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618-0961b.png
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张仪为秦连衡说韩王曰料大
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
守徼亭障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苏秦合从匿短
举长张仪连衡匿长举短苏秦知韩地恶不言食货
知韩兵劲不论弓弩
   溪子弩
见苏秦说韩南方溪子蛮夷柘弩皆善材
   时力弩 距来弩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618-0961c.png
韩有溪子又有少府所造时力距来二种之弩按时力
谓作之得时力倍于常故名时力距来者谓弩势劲利
足距来敌也见淮南
   铁幕 鞮鍪
见苏秦说韩注铁幕以铁为之臂衣也鞮鍪一作题鍪
   革抉 㕹芮
同上革抉射鞲也谓以革为射决㕹谓楯也芮谓系楯
之纷绶也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618-0961d.png
   棠溪 墨杨合伯 邓师 宛冯 龙渊
   太阿 莫邪 干将
晋太康地理记云天下宝剑韩为众有曰棠溪曰墨杨
曰合伯曰邓师曰宛冯曰龙渊曰太阿曰莫邪曰干将
按魏了翁经外杂抄云苏秦说韩王曰韩有剑戟出于
棠溪蔡州西平县西界棠溪村是也县又有龙泉水可
以淬剑九域志云蔡州有冶炉城韩国铸剑之地又琴
操云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又桓宽盐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618-0962a.png
铁论云世言强楚劲郑有犀兕之甲棠溪之铤也邓师
者龙鱼河图云邓国有工善铸剑因名宛冯者殷芸小
说云宛人于冯地铸因以为号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618-0962c.png
  燕兵制
   带甲 车 骑
苏秦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
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
车六百乘骑六千匹又王喜以车二千乘攻赵陈傅良
曰栗腹之败于赵也二军六十万车二千乘
   自将 相将
史记燕王喜四年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618-0962d.png
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
也王召昌国君乐间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
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以
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唯
独大夫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
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
   二军 偏军
并详上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0618-0963a.png
   上功 中功 下功 报坎
战国阳秋注云乐毅既破齐昭王亲至济上劳苦令军
中曰将军得齐祭器谓之下功得齐城郭谓之中功得
齐人民心谓之上功上功飨太牢受锐赏其次中功中
功飨少牢受钩赏其次下功下功飨乡牢无功不飨赐
之壶浆谓之报坎报坎报劳之谓也余按锐赏钩赏义
未详易纬乡牢四宋均注云乡牢羽牢也谓鸡鹜之属
乐毅列传云昭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0618-0963b.png
 
 
 
 
 
 
 
 七国考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