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0795-126.png
重阳教化集序交四
甚哉高尚至人世不常有也譬如景星庆云
非遇圣朝昌运则岂泛泛而见自太上出关
之后有关令尹喜传龚其道下逮钟离处士
吕洞宾陈图南者皆相继而出于今得重阳
真人及丹阳先生亦接踵于世噫寥寥乎几
千百年之间此数君者未易多得可谓高尚
至人世不常有者也丹阳先生马宜甫本冠
裳大姓富甲宁海自童稚时其仙风道骨洒
落不凡已为闾里钦重长从乡校积学为文
卷首 第 1b 页 0795-127.png
便能入第一等忽遇重阳真人以一言悟意
弃金帛如弊屣视妻子如路人幅巾杖屦之
外一亡所有澹如孤云悠然西迈以为物外
之游意将不受幻化傥非夙缘定分了悟生
死者其孰能与于此先生入道之后凡述作
赋咏仅数百篇一一明达至理深得真筌门
人高弟等命同其议裒缀成集门人灵真子
朱抱一命工镂板将行于世乃属本府医学
博士韩扆同扶风马川访予求序谆谆恳切
适有客在坐闻之则掀髯抵掌舍席趋进而
卷首 第 2a 页 0795-128.png
问曰道家者流嘲弄风月固当如是乎予即
应之曰噫嘻子亦误矣且如明眼禅和欲传
妙道亦必垂一则语以示后之学者矧兹高
尚至人力欲恢弘正教阐扬家风必以言语
训诫发为文章而启迪迷人庶有觉悟况此
冷淡生活本是道人风味兼其间无一字尘
凡气殆非吟咏风月者无用之空言也子无
诮焉客乃醒然改容悚赧请退曰仆诚浅陋
言且过矣其徒所请既坚子盍序之予因作
此俚语以书卷首大定癸卯冬十有一月上
卷首 第 2b 页 0795-129.png
休日营丘府学正国师尹序
丹阳先生遇重阳真人顾不异哉真人一性
灵明夙悟前知自终南至于吾乡地之相去
三千馀里不辞徒步之远而有知己之寻大
定丁亥中元后一日真人抵郡竹冠弊衣携
笠策杖径入于余侄明叔之南园憩于遇仙
亭丹阳先生马公继踵而至不差顷刻可谓
不期而会焉二人相见礼揖而罢问应之际
欢若亲旧坐中设瓜唯真人从蒂而食众皆
异之丹阳先生先题诗于亭壁有沈醉无人
卷首 第 3a 页 0795-130.png
扶之句真人读而笑曰吾不远数千里而来
欲扶醉人尔又问如何是道对曰大道无形
无名出五行之外是其道也清谈终晷坐者
听之纚纚忘倦使人荣利之心骄气淫志顿
然释去先生邀真人就城而馆之待以殊礼
日益恭谨卒至于成因命所居庵曰全真究
其相遇之由若合符节苟非夙缘仙契孰能
至于是哉先生系出扶风累世青紫吾乡显
族也生而异禀识度不群其所居之第马范
二街相对与余世为姻家有朱陈之好幼同
卷首 第 3b 页 0795-131.png
嬉戏长同讲习在郡庠数十年间花时月夕
把酒论文未常不相从为乐也先生资产礼
厚轻财好施故能舍钜万之富揖真一之风
真人遂以方便诱夫妇入道尚恐未从乃出
神入梦以天堂地狱警之俾渐悟焉至于锁
庵百日密付玄机谓石火光阴难得易失如
不早悟虚过一生下手速修犹太迟也谓攀
缘妄想动成罪业索梨分而送之兼以栗芋
赐之使知其离分而立遇也谓不舍冤亲烦
恼不断去邑里之冗为云水之游则乡好离
卷首 第 4a 页 0795-132.png
也凡诗词往来赓唱迭和皆余一一目睹而
亲见之虽片言只字无非发挥至奥冥合于
希夷之趣也是以收聚所藏编次至三百馀
篇分为三帙共成一集丹阳门人灵真子朱
抱一欲镂板印行广传四方属余为序余忘
其固陋即其意而序之既美其至人相遇之
异又美其仙风胜槩可垂劝于后人使修真
乐道之士玩味斯文岂小补哉大定癸卯宁
海州学正范怿谨序
仁人之用心也大矣哉身已适于正也欲天
卷首 第 4b 页 0795-133.png
下之人皆去伪而归真矣吾乡丹阳先生之
徒行是道者也先生旧为宁海著姓祖宗皆
以通儒显官自弱冠之年游庠序工词章不
喜进取好虚无乐恬淡已深悟玄元之理一
日重阳真人自终南徒步而来一见而四目
相视移时不已及开谈笑语如旧交夙契或
对月临风或游山玩水或动作閒宴靡不以
诗词唱和皆以性命道德为意谓人生于电
光石火如隙驹朝露不思治身妄贪名利傥
修之不早若一入异境则虽悔可追常以是
卷首 第 5a 页 0795-134.png
而深切劝勉冀一悟而超脱尘世顾丹阳依
违而未决乃叹曰下手迟也遂入环堵令丹
阳日亲馈一食自十月朔而处所须唯文房
四宝布衣草屦枕石而席海藻隔窗牖而求
诗词者接迹举意即就略无思索当隆冬积
雪之际和气满室居百日而方出尝入梦于
丹阳警之以天堂地狱又索梨栗芋每十日
而分赐之自一以至五十五为阴阳奇偶之
数皆以诗词往复酬和而显其旨意于是丹
阳夫妇开悟厌尘俗而乐云水书誓状愿师
卷首 第 5b 页 0795-135.png
事于真人兹分梨十化之由也自此易粗衣
分三髻日从事于重阳视富贵如浮云弃子
孙如弊屣忻然违乡里西游梁汴之间尽传
其道不久而真人蜕升遂西入关陜至终南
重阳旧地筑环堵以居焉无尘事之萦无火
院之累专心致志以精穷内事虽祁寒酷暑
不易常服或忽然长啸而自歌自舞已得希
夷之真趣故人心归向无贤不肖咸愿为门
弟子吾邦之士素慕其名德不惮数千里之
远往而求见者无虚日斯见离五行之外而
卷首 第 6a 页 0795-136.png
超俗出世者也岂不曰好离乡乎凡当时之
一篇一咏不徒然而发皆所以劝戒愚蒙免
沈溺于爱河欲海非专为于己也故门人裒
聚二先生之诗词分为三集上曰教化下手
迟次曰分梨十化又其次曰好离乡共三百
馀篇玩其文究其理者则全真之道思过半
矣自丹阳得遇殆今一纪有馀阐扬其教四
民瞻礼多入道而从化下手迟三集虽关中
已镂板印行以道途辽邈传于山东者百无
一二而乐道之士罕得闻见一日丹阳门人
卷首 第 6b 页 0795-137.png
灵真子朱抱一访予曰先生因重阳真人之
诱掖而弃俗究重阳真人之诗词而悟道或
以篇章或以言说广行其教欲人人咸离迷
津超彼岸得全真之理岂肯独善其身哉兹
见仁人之用心也广大矣况此三集皆在吾
乡所作有目有耳者皆亲闻见之实丹阳发
迹之根抵而得道超脱之因尽在是也欲命
工重雕印造以广其传俾世人皆得以披览
稽考知趋正而归真矣求予为文以叙其事
予老矣昔与丹阳邻里同在郡庠又相友好
卷首 第 7a 页 0795-138.png
不唯常仰丹阳之道高德重抑又见门人之
仁心弘远也虽才学浅陋不足以形容其事
然于义固不可辞姑以当时之亲见以道其
实其在他出处之迹显异之行前数公序之
详矣此不复载大定癸卯宁海州学录赵抗
谨序
有生最灵者人人生至重者命性命之真弗
克保全其为人也末如之何语所以保全性
命之真者非大道将安之乎世之人徒熹乎
高爵之贵以为荣礼赀之富以为乐谓可以
卷首 第 7b 页 0795-139.png
滋益性命于永久而不知富贵之中蚁食华
衣饶给于口体繁声艳色侈奉于视听心猿
易放情窦难窒嗜欲耽荒皆因以萌骄奢淫
泆靡所不至而劳神惫气戕性贼命之患举
在于是良可鄙也岂侔乎迈世违凡栖心傃
道黜聪明去健羡所乐者淡薄所守者清静
纷华弗容蛊于外情欲无所启于内纯纯闷
闷专气致柔久而灵台湛然神明自得全真
契妙仙升太清不其韪欤达是理者今吾乡
丹阳先生其人也先生本儒官名家金穴豪
卷首 第 8a 页 0795-140.png
士自幼读书聪敏之性异于髫坚辈迨冠染
翰摛藻衡视秀造吾侪亦咸所推重每于暇
日亲朋宴集间多笑发名谈雅有方外趣乡
党以是知先生亦留道念之深也大定丁亥
有重阳真人自终南而来一见先生谓宿有
仙骨可与为阆苑蓬壶逍遥侣乃温颜青眼
倾盖交谈劝其远俗脱尘亟探道妙先生初
以家赀广贮妻孥爱深未之遽从迨重阳多
方警化屡示以诗词激切劝谕识其玄机微
旨皆神仙语忽尔觉悟愿执弟子礼从真人
卷首 第 8b 页 0795-141.png
游将所示篇什依韵赓酬以形服教进道永
矢弗渝之意己丑岁重阳西返道徒从焉先
生乃锐然捐产舍家违妻离子颠髻体褐蹑
后而行径入梁汴间栖泊期月重阳谓吾道
之玄微授先生者已竟乃蝉蜕仙去先生复
絜徒西上之终南访重阳旧庵所筑环堵而
居遵师踵武养道阐教居人及邻州不以长
幼歆慕而宗师者无虑千馀辈阅祀逾纪至
壬寅仲夏先生默想乡邦遐僻之地意其苦
海愚迷丧真积衅者众即振策东归深慈悲
卷首 第 9a 页 0795-142.png
之念躬拯化之勤庶使人人悟过修真俱登
道岸杖屦所至亦灵异之徵屡昭临井咒泉
而泉即变甘救旱祈两而雨遽应降修醮仪
而彩云集于庵上焚渔网而海市见于腊天
馀多异迹谓非显然众所共见者难以缕形
遂致远迩之人咸钦风服化其丱发缊袍愿
受教为门弟子者日差肩而前不可数计先
生既化行如是复想其遇师得道之始与重
阳唱和诗词数百篇皆发挥道妙足以为破
迷解惑超凡度世之梯航要广传于世俾玩
卷首 第 9b 页 0795-143.png
辞味旨者率醒心明道远尘劳之苦全性命
之真异时俱为丹台籍客也曩者虽门人已
尝编集分卷命名印施陜右尚虑其传之未
周及知其中多有舛谬字句由是门人再行
编集详加雠正欲于乡中募工镂板普传四
方委丹阳门人灵真子朱抱一办其事一日
朱公惠临圭窦喻予作序予自商埤污椎鲁
奚足以发扬玄旨固辞弗可遂勉摭先生遇
师得道阐化之崖略濡毫燥吻作淟涊下俚
语姑酬其请云时大定癸卯岁宁海州乡贡
卷首 第 10a 页 0795-144.png
进士刘孝友序
尝闻之得其道则仙可成遇其人则道可得
以此知仙之难成道之难得人之尤难遇也
彼道家者流例多不遇至人徒学般运咽漱
区区屑屑殊可笑也夫至人之道其甚易知
其甚易行所传于人者岂徒然哉必视乎有
仙风道骨又知乎联夙昔之契虽相去数千
里之远必勤勤恳恳付之道而后已此有以
见重阳之于马公也重阳蚤遇至人口传至
道乃结庐于甘水之上既而云游山东直抵
卷首 第 10b 页 0795-145.png
宁海盖预知有人可以传道也一见马公清
契道合其一话一言未尝不以下手速修为
喻然马公宁海钜族家赀千万子孙诜诜虽
素乐恬澹亦未易猛𢬵也重阳乃于孟冬之
首锁庵百日出神入梦以天堂地狱为之警
动又尝以赐马公梨一枚诗一篇其后十日
索梨一枚分而为二又赐以芋栗各有其数
冥合阴阳奇偶之妙无非托物以喻意假言
而明理马公一旦开悟以所赐诗颂依韵赓
和欣然弃家易于去弊屣矣于是师重阳西
卷首 第 11a 页 0795-146.png
游汴梁之间重阳既传道于马公属以后事
遂尸解仙去马公果能敷畅玄风发扬妙理
远近奉教者不可胜数其前日赓唱诗颂有
欲愿见而不可得者门人遂收散亡共三百
馀篇欲镂板印行传之四方伟哉用心之广
也一日马公门人灵真子朱抱一携下手迟
集以求序于余曰某欲刊行斯文意使栖心
向道之士讽其言辞味其旨趣以之破迷解
惑皆知石火光中虽务速修犹太迟也余闻
是言加以素慕全真之风兼目睹其实不能
卷首 第 11b 页 0795-147.png
以鄙陋为拒姑叙其大槩云时癸卯岁宁海
州东牟乡贡进士梁栋谨序
夫全真之教妙矣其道以无为为本以清净
为宗其旨易知其实易从然世之人类履之
而无终行之而鲜久者何哉以其信之不笃
执之不固抱儿女子之惑无烈丈夫之志徒
眷眷于火宅不能高蹈远引而去故也今丹
阳先生其能终始是道而得至于仙者欤先
生世居东牟资产钜万貌伟神秀无一点尘
俗气自总角知书澹乎无仕进意混处闾里
卷首 第 12a 页 0795-148.png
德不外耀乡人以是慕之已而重阳真人徒
步出关直造宁海具谓与先生有夙昔之契
因警之以诗悟之以词要与俱游于八极之
表先生始而疑中而信又终而从遂执弟子
之礼而师焉一旦拨置家务弃去井邑而偕
为汴梁之行无复有系眷念虽使涉危蹈倾
冒艰履困竟志类铁石确然而不之变也以
是而尽能传重阳公之道若夫阴阳造化之
理性命保全之术点化传度之诀无为清净
之旨靡不洞索而通明之以至于重阳归真
卷首 第 12b 页 0795-149.png
卒赴其托而主其教焉故全真之风于今广
行无智愚贤不肖愿从而归之者惟恐其后
先生事师凡四年而师终师终凡十馀年而
又不返则先生离乡之志可知矣然先生之
离乡岂徒然哉盖有说在焉仆为先生里人
乃得其详方先生之遇也心虽许之从而身
未之逮也姑以私第南馆名其庵而居一日
重阳真人招先生而诲之曰子知学道之要
乎要在于远离乡而已远离乡则无所系无
所系则心不乱心不乱则欲不生无欲欲之
卷首 第 13a 页 0795-150.png
是无为也无为为之是清净也以是而求道
何道之不达以是而望仙何仙之不为今子
之居是邦也私故扰扰不能息于虑男女嗷
嗷不能绝于听纷华种种不能掩于视吾惧
终夺子之志而无益于吾之道也子其计之
先生乃惧而悟顾而笑即日拂袖去用能断
俗缘剔尘染寂然与物无著杳然与物无累
乘云驭风飘飘为神仙中人矣先生自受师
前言而至于了达然不敢嘿默自蓄于胸中
特取畴昔唱和三帙举其一以名之曰好离
卷首 第 13b 页 0795-151.png
乡庶觉诸未悟者必式此以为进道之阶噫
先生之用心可谓仁且大矣仆敢不竭虑而
赞扬之因丹阳门人灵真子朱抱一求序姑
序其万一云大定癸卯岁宁海州东牟乡贡
进士刘愚之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