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250321b 页
卷五 第 1a 页 0781-026.png
三洞珠囊卷之五怀五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坐忘精思品
南华齐物论第二云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
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也
第六篇云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
通此谓坐忘也
第四篇云支离其形役则不预又况更支离
其德者乎又云无听之以耳无听之以心而
听之以气气者虚而待物也虚室生白吉祥
卷五 第 1b 页 0781-027.png
止矣
道学传第二云张天师周流五岳精思积感
真降道成号曰天师
第五卷引集仙记云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
年南郡枝江人也奉道精进元嘉十四年于
精思所忽觉额上惨痛搔之得宝珠九枚即
汎以清水辉耀竟室于时临川王镇江陵求
看宝珠即分三枚付信也
道迹经云青童君曰夫精思者当先烧香于
左右也
卷五 第 2a 页 0781-028.png
上清八景经云精思百日真人降形仙人诣
房与子共言赐子神仙之药授子神真之道

葛仙公五千文经序云精思远感上彻太上
道君遣真人下授文帝五千文经希微之旨
也又云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观形影则
神气长存体洽道德则万神震伏祸灭九阴
福生十方安国宁家孰能知乎
庄子大宗师篇云夫坐忘者堕支体黜聪明
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亦是精思之义也又
卷五 第 2b 页 0781-029.png
南华论齐物篇云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嗒焉
似丧其偶故行若曳槁木坐若聚死灰此亦
是精思之义也
登真隐诀云五灵道人支子元乃于静室精
思存五星在头上岁星在左太白在右荧惑
在膝中使镇星在心中各见光芒气色也久
久行之出入远行常思不忘无所不却也此
五神因共人身则白日升天也
裴君内传云佛图道人支子元裴君授以长
生内术又云寻药之与存思虽致道同津而
卷五 第 3a 页 0781-030.png
关源异绪服药所以保形形康则神安存思
所以安神神通则形保二理乃成相资而有
优劣之品今虑神漏而形弃是存思之为优
未见形去而神留服药所以为劣其有偏用
能通者亦同臻道岸而未若兼善使药与思
交用形与神相入则指薪日续游刃无阻生
涯自然而立死地何从而来也
真诰第五云凡人常存思识已之形极使髣
髴对在我前使面上恒有日月之光照洞一
形使日在左月在右去面前九寸令存毕乃
卷五 第 3b 页 0781-031.png
啄齿三通微祝曰
元胎上真双景三玄右制七魄左拘三魂令
我神明与形常存毕又叩齿三七通咽液三
七过此名为帝君录形拘魂之道使人精明
神仙长生不死若不得祝者亦可单存之也
真诰第七云仙人张微子是汉昭帝时张庆
之女也曾精思于寝静诚心感处故得东海
东华玉妃渟文期降之授以服雾之道也服
雾之法始起于此又云括苍山学道者平仲
节河东人也受师宋君存心镜之道如此积
卷五 第 4a 页 0781-032.png
四十五年中精思身形更少体有真气中央
黄老遣迎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今在沧浪云
台也又云范伯慈者桂阳人也入天目山服
食饵胡麻精思十七年太上真仙司命君下
降授三十六卷经后服还丹白日升天今为
玄一真人也
太一金真记云昔有裴君止于崆峒山修行
精思一年之中髣髴形象二年之中五帝乘
日形见在君左右三年之中终日语笑戏乐
五年之中五帝日君遂与裴君骖乘飞龙之
卷五 第 4b 页 0781-033.png
车东到日窟之天东蒙长丘扶桑之宫八极
之城登明真之台坐希林之殿授挥神之章
九有之符食青精日𥹋饮空碧玄神于是与
五帝日君日日而游此所谓奔日之道也
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云若能精思于静室
弃累风尘诚注太霞之观目罗上清之宫定
气明于审止安神洞于太空则不旬日而睹
神不移年而飞腾积感发乎一寸变璘郁乎
霄峰周览极乎百圆化七十四方奇变之道
福不可量皆神经之贵行宝诀之上仙也又
卷五 第 5a 页 0781-034.png
云若能夷心于床室思神颜于自然则气达
清霄泽流九津招灵景之幽华荣朽老以长
存福庆衔于玄业元吉散于种亲可谓生死
享其祚祖考更生于胎仙大象之妙化巍巍
乎灵文也
自然经诀云闭目存至真精思降十老升仙
永无为灵颜恒妙好渴饮玉池浆饥食金光
草故陈先生修道会真必以精思为本存神
入观尅以静念为先也
   长斋品
卷五 第 5b 页 0781-035.png
太玄经第八老子传授经戒注诀云夫斋供
丰俭随时施设大法清虚简素为上也
登真隐诀第四云季伟昔长斋三年诚竭单
思乃能服日月光芒之液于是神光映身也
真诰第五云凡甲寅庚申之日是尸鬼竞乱
精神躁秽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席及言语
面会清斋入室东向心拜存神念气期感神
明亦适意所陈也如此者玉女降侍也
夫学道之士当先检制魂魄消灭尸鬼常以
月晦朔之日庚申甲寅之日当清斋入室沐
卷五 第 6a 页 0781-036.png
浴尘埃正席而坐得不眠者益善以真朱笔
点左目眦下以雄黄笔点右鼻下令小半入
谷里也点毕先叩齿三通微祝曰
上景飞缠朱黄散烟气摄灵邪尸秽沈泯和
魂鍊魄合形大神令我不死万岁永全聪明
彻视永亨利津祝毕又啄齿三通咽液三过
并右手第二指蹑左目下各七遍当尽阴按
之勿举手也于是都按此二处是七魄游尸
之门户钺精贼邪之津梁矣故受朱黄之精
塞尸鬼之路二景之薰淫乱之气也此太极
卷五 第 6b 页 0781-037.png
上法常能行则魂魄和柔尸秽散绝长生神
仙通气彻视行之三年色念都泯也
无量经云正月长斋诵咏是经为上世亡魂
断地逮役度上南宫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
得神仙诸天书名黄箓白简削死上生八节
之日诵咏是经为九宫真人本命之日诵咏
是经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
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
功满德就飞升上清也
真诰第八云辛玄子字延期陇西定谷人也
卷五 第 7a 页 0781-038.png
汉明帝时人也少好有道遵奉法戒至心苦
行日中菜食鍊形守精不遘外物或游山林
屏弃风尘志愿凭子晋于缑岑侣陵阳以步
玄故改名为玄子而自字为延期矣亦见道
学传第四
小劫经云凡烧香朝礼日中一食
道学传第四又云范豺巴西阆中人也白晢
而美发秀眉明目容止都雅不言先见不说
机祥闲恬无欲终日默然结络败布以绳为
网披苫才得蔽形冬夏徒跣脚不皴裂四时
卷五 第 7b 页 0781-039.png
无寝太元十四年到荆州居于南郡枝江县
之富城洲尾巴芒中亦有屋宇不障风霜以
桑柴为床东藁插其间有一空箪一瓦瓶装
檐枕倚以卧或有十日荷檐乞食口绝粳梁
醪醴滋味果实唯粗粟饭菜羹食一升许便
过旬日也
第十卷云东乡超宗字逸偷高密黔陬人也
幼而离俗不涉婚宦立行精恳人所不堪日
中而餐餐止麻麦门人眷属皆慕蔬肴所处
精庐鲜味不进也住希玄馆梁武帝三教兼
卷五 第 8a 页 0781-040.png
弘制皆菜食虽有诏敕罕能遵用逸伦奉行
于是馆中法众莫不菜蔬私有犯触即加斥
遣乃至厨醮不血味远近嗟称独为清素也
又云方谦之字道冲冀州赵郡柏县人也外
身济物斋则六时六时必十方忏世中罕能
随者乃多独而行道临当寿终废斋七日而
亡也又云章旻字高明宣城人也乃斥遣妻
拿出家受道蔬食长斋常以七尺虚幻无劳
爱惜隐安吴山静处绝粮二十馀日凶人猛
兽依其所止气命羸微亲宾固请进食乃暂
卷五 第 8b 页 0781-041.png
许之粗已平复陈大建元年更绝饮食云将
护此身会非长达无益群生不营久住修道
立行何必在此欲有更劝请者拒而不纳也
第十八卷云沈法羲字世贞吴兴武康人也
住岝崿山大弘道士每以正月十五日招集
道俗建邑斋绕山续明也
上清大洞戒九十二条科云修雌一之道平
旦可小食勿令饱日中大食过此以后听甘
木果也
灵宝斋戒威仪经诀下云道士长斋过中听
卷五 第 9a 页 0781-042.png
饮清水饮而绝食平旦饮粥日中菜食
抱朴子曰洪意谓大斋日数多者或是贵人
或是道士体素羸劣不堪旦夕六时礼拜愚
欲昼三时烧香礼拜夜可阙也若欲一日一
夜斋此可六时行道也
太真科上卷云学道乐生好法修术长斋菜
食得道乃休此第一业也次斋千日百日月
日节食粗食服气服药饴食随堪密行其间
他事公私之急皆听暂解事竟续之心形无
怠尅成真仙空名苟修怠慢增考
卷五 第 9b 页 0781-043.png
科曰凡一年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
月此六月应斋又一月之中一日八日十四
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
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十日名曰十直斋
皆天神下降精修得福也
太真科下曰长斋六时随力所堪大法常修
习经讲吉日集斋皆可三时行道拔度先亡
救济危疾解罪度厄悉六时行道三时上经
讲者两时夜可覆讲亦可诵经也又云凡身
为教主习道率人居宇有常衣服有法动静
卷五 第 10a 页 0781-044.png
可观所作可则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行
化守一天下同归归乎清虚守静唯笃未能
无待常学少私稍遣世务三业可修修三业
守一以斋为本斋者齐也洁也静也不必六
时行道三时讲经昼夜存神忏悔请福干噪
玄灵更失其一能得一者必由摄三能摄身
者端拱不扰能摄口者默识密明能摄心者
神与道合如斯为主成圣真仙未全此者摄
身朝礼离杀盗淫也摄口诵经免妄言绮语
两舌骂詈摄心存神脱贪恚痴十恶既去十
卷五 第 10b 页 0781-045.png
善自来与道合真不能尔者勿妄为师彊立
治化利养是规也
赤书玉诀下云太玄上宫北帝常以庚申日
制天民三尸魂神条人罪状上奏帝君当以
是日能修斋奉戒昼夜思神则三尸不得上
天言人之罪地司奏人善功列言帝君太一
欢喜即记名左契长为种民也
太上上宫至真尊神常以甲子日遣太一中
台大使者下周行诸天诸地检校神祇支散
杂俗鬼精若其日能摄斋烧香中台大使者
卷五 第 11a 页 0781-046.png
皆条善功奏上三天上帝上帝即为除监天
领地上鬼神主书名玉历长为真人
法轮经云长斋幽阜不倦昼冥切柏中餐潭
水霐澄息影岩穴独宿孤征与鹿为群倚林
栖形穷兽对蹲飞鸟哀鸣风云悽切万古沈
零凝水填涧素雪翳庭寒厉切肌志励殊精
契阔林岫艰苦备婴劳不敢倦极不敢宁展
转求道遂感皇情
道学传第二云张天师弃家学道负经而行
入嵩高山石室隐斋九年周流五岳精思积
卷五 第 11b 页 0781-047.png
感真降道成号曰天师诸经中长斋事大有
此不具也


三洞珠囊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