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240851b 页
卷四 第 1a 页 0764-090.png
道典论卷之四姑四
   妙瑞
灵宝真一自然经诀云正一真人曰人奉经
慕道亦有真应或闻香烟芳彻或闻琴瑟之
音或闻空中雅咏诵经或见圆光如日及真
人十方天尊飞仙真人能有斯之异精进不
怠庶必得仙道
太平经云人君为善于内风雨及时于外故
瑞应反从人胸中来故有可欲为皆见瑞应
何有不来者乎夫至诚乃感皇天阴阳为之
卷四 第 1b 页 0764-091.png
移动谁往为动者乎身形不能往动也动也
者冥乃心中至诚感天也
又云瑞者清也静也端也正也专也一也心
与天地同不犯时令也夫天地之性自古到
今善者致善恶者致恶正者致正邪者致邪
自然之术无可怪也故人之心端正清静至
诚感天无有恶意瑞应善物皆为其出古者
圣贤用心清净专一故能致瑞应也
诸天内音经大圣众真颂曰妙会自然感灵
瑞发空洞世烂启幽期障蔽日月光玄阴不
卷四 第 2a 页 0764-092.png
解夜四众并恭恭灵运自应图倏欻朗太空
   灾异
太平经云今天地开辟以来凶气不绝绝后
复起其故何也其所从来者乃远复远本由
先王治小小失其纲纪灾害不绝更相承负
稍积为多因生大奸为害甚深动为变怪前
后相续而生不祥以害万国其所从来独又
远矣君王不知遂相承负不能禁止令人冤
呼嗟动天使正道失其路王治为其伤常少
善应人意不纯转难教化邪气为其动帝王
卷四 第 2b 页 0764-093.png
虽愁心欲止之若渴而不能如之何君五虽
有万人之仁德犹不能止此先王流灾也故
反以为行善无益天道无知也禁民为恶愁
其难化反相尅贼急其诛罚一人有过乃及
邻里重被冤结积多恶气日以增倍以为道
德与经无益废之而不行各试其才趣利射
禄斗命中者为右是为乱天仪无法之治安
能与皇天心合乎天甚病之久矣阴阳为其
失节其明證也治得天心然后邪可去治易
乎故今教以上皇兴平第一之道得而急行
卷四 第 3a 页 0764-094.png
恶可消灭天之佑善者明矣先王灾虽流积
一旦除灭易耳今帝王乃居百重之内用道
德仁义乃万里百姓皆蒙其恩父为其慈子
为其孝家足人给不为邪恶
   怪祅
太平经云天道乃祐易教祐至诚祐谨顺祐
易晓祐易敕将与人君厚故教之不与其厚
者不肯教之也犹若世人相与亲厚则教示
以事不相与至厚不肯教示之也教而不听
忿其不以时用其言故废而置之不复重教
卷四 第 3b 页 0764-095.png
示之于是灾怪便止不复示敕人也如是则
虽贤圣聋闇无知也聪明闭塞天地神祇不
肯复谏止者也古者圣贤重灾变怪因自绳
正故万不失一也
梦相
太霄琅书经云兆暮卧独处当以帝章置于
心今释帝章者琼文章符也即有太冥真仙
来卫兆形影应梦相与真共言不出九年得
面对
   真人
卷四 第 4a 页 0764-096.png
无上真人内传云尹喜为关令之时常梦见
天真或曾同游四海之外心中昭然有所觉
悟乃冥契玄圣自然而同符也老君感焉
后圣九玄道君列纪经云后圣君母先梦玄
云日月缠其形乃感而怀焉育之亦有群龙
吐水盥器中
灵宝直一自然经诀云正一真人曰夫人将
当得灵宝经者必先有灵应或梦见天尊真
仙或见山学道士及云车宝盖龙凤或梦登
山见圣人宫室及飞行虚空见七宝珍物珠
卷四 第 4b 页 0764-097.png
玉或梦上天见天王帝主此皆宿命合道玄
象告应者也
雌一五老经云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
法若数遇恶梦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试三曰
尸贼厌消之方也梦觉以左手捻人中二七
过啄齿二七而微咒曰
大洞真玄强练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
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节度速启太素三
元君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万邪
之源急告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皆
卷四 第 5a 页 0764-098.png
守体门黄阙神师紫户将军□钺摇铃消灭
恶津反凶成吉生死无缘毕若又卧必获善
应而向造为恶梦之气则受闭于三关之下
三年之后唯神感旨应乃有梦也皆知见将
来之明无复占不祥之想也若夜卧遇善梦
者吉应好梦而心中自以为佳则吉感也卧
觉当摩目二七叩齿二七而微咒曰
太上高精三帝丹灵绛宫明彻吉感告情三
元柔魄天皇受经所向谐合飞仙上清常与
玉真俱会紫庭毕此大洞秘诀以传于始涉
卷四 第 5b 页 0764-099.png
津流者矣
   吉兆
太平经云旦夕学以大吉之道才得中吉耳
学以中吉才得小吉耳学以小吉此已入凶
道矣
又云王者深得天意至道住祐之但有百吉
无有一凶事也
   凶徵
太平经云夫恶乃死凶之处故凡人不力学
吉辄且入凶夫凶乃天下恶名称夫凶者乃
卷四 第 6a 页 0764-100.png
天地人万物所疾恶不可久存是大患之本
祸之门户
   服饵
太上太真科经云服饵将药不须厚馔
太上太霄琅书经云除欲灭私服御吐纳赤
精五牙金丹玄素众术亿千辅佐成功随缘
施用不可偏滞诸术而功行无涓空望长生
万无一果良由世人学法多执偏术见其序
说便谓为奇修之无验
又云虚妄术本辅功功在遣欲欲不能遣因
卷四 第 6b 页 0764-101.png
术迷经经出世者餐霞饵气毁易身形云人
羽客神灵同游
五符经云真人告禹曰汝功德感灵天人并
助而年命向凋崄矣哉乃口诀以长生之道
示以真宝服御之方
八坦四门高上经云灵关统三元精变结五
神九炼琼胎府化生表自然离合潜相推凝
气以成仙服御填九灵静念降玉轩
明真科经云生而炼真服御神丹五石镇生
神宝五官功微德狭运未升天身受灭度而
卷四 第 7a 页 0764-102.png
骸骨芳盈亿劫不休须神及形便更受气还
生人中智慧聪达逆知吉凶通灵彻视役使
鬼神轮转不绝克得受书为九宫真人偈曰
苦行修生道服药练芝英灭度形不休体骨
自芳馨
   导引
二十四生图经云郁郁五云芝玄晖吐玉光
凝津洞灵府徘徊日月宫五色理高真流精
灌十方呼吸不觉疲飞天并金容导引餐灵
气玄哺六胃充精思易致感安坐睹空洞
卷四 第 7b 页 0764-103.png
老君观身经云老君曰自非圣明谁能颐神
养性行生导气以度难也若能行生导气载
神离苦修生行气以度厄世斯乃上圣真人
达见识微知机者也夫为道者当行生导气
以载其身者也
老君妙真经云道曰夫人为道道身五藏者
皆思气之盛壮微妙从虚无来故实者不如
虚也有者不如无也疾者不如迟也
太一帝君天魂内变经云若能常行九晨照
洞房泥丸之法者既以检魂魄制万邪清净
卷四 第 8a 页 0764-104.png
行之以致仙灵之气降于寝房此所谓引三
光九星以照百神者也
胎息
太上说玉京山经云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
津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今释按服气法
云息以鼻而无以口使气常储名之胎息又
能不以鼻气所谓大胎息者如儿胎在腹中
气息而不须外彻也能尔亦可久居水中而
不短气久久便能轻举矣
上清三天君列纪经云胎闭静息内保百神
卷四 第 8b 页 0764-105.png
开洞灵房坚守三真吞景咽液饮食自然身
必不死可得陆仙矣
太平经云请问胎中之子不食而气者何也
天道乃有自然之气乃有消息之气凡在胞
中且而得气者是天道自然之气也及其已
生嘘吸阴阳而气者是消息之气也人而守
道力学反自然之气者生也守消息之气者
死矣故夫得真道者乃能内气外不气也以
是内气养其性然后能反婴儿复其命也故
当习内气以内养其形体
卷四 第 9a 页 0764-106.png
又云古者上真睹天神食气象之为行乃学
食气真神来助其为治乃游居真人腹中也
古者真仙之身名为真人室宅耳
太上真人秘要经云天气者神明之器清浊
之宗处玄则天清在人则身存夫生死亏盈
盖顺乎摄御之间也
大洞玉经注诀云食玄根之气使人体中清
朗神明八聪身有日映面有玉泽眼生明光
齿含紫气坚肠华藏长生久视服吸朝液悬
粮绝粒道要于金醴事妙于玉水所谓吐纳
卷四 第 9b 页 0764-107.png
自然之太和御九精之灵气者也夫道之纳
用贵自然也德之为静尊恬愉也摄自然以
裁真抱恬寞以正邪者则横犯不生飞害自
灭可要道之旨者也
五符经云食气万岁当有少容
   云牙
今释云者五方云气也明此五气柔软喻如
百草萌牙故言云牙学人因此云牙填固藏
府其方繁碎不可具书事见本经钞如后
灵宝玉诀经云元始五气常以鸡鸣上会灵
卷四 第 10a 页 0764-108.png
宝玉山玄都上宫阳光初明散元始之晖流
灌诸天其气运转如车之轮上御九天之关
中固五帝灵山下注学士五牙之根上宫众
圣大智真人皆以其时食其晖仰咽其精与
天相承致得无穷
道言导引餐牙之法常以八节之日各依其
方入室存思五老形像咒说毕各随方导引
服诸天气行之八年仙官到房玉女侍卫身
生光明照映十方出入游行五帝稽首三界
司迎
卷四 第 10b 页 0764-109.png
二十四生图经云上有不死气殖牙练五仙
玉芝玄中澳体洁自生薰精思高灵降交游
上帝君
   服黄气
太清元君中经云神仙图曰上圣食黄贤者
食元食黄之道上念中极乃脾上黄人形长
三寸两手中亦各有一黄人黄气上升即见
其神徐言咒曰
黄常子黄常子黄庭真人在于已为某取五
色丹芝草诸可饮食者急咽之三五而止即
卷四 第 11a 页 0764-110.png
饱矣肥泽延年
老君观夫太清中经云神仙经曰常念脾中
黄气上升至口中咽之三五而止则饱矣可
以辟谷坐在立亡师曰常思脾中有大日日
中有黄金匮匮中有书封之以黄金之印印
广纵三寸字曰威嬉精而思之穷则目出兆
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则得神仙矣常念胃
中黄田中正白如凝脂中有黄气填满上至
口中咽之即饱矣师曰胃黄田者太仓也诸
神皆来就太仓中食饮中有黄金灶釜甑玉
卷四 第 11b 页 0764-111.png
女玉童主使令故呼之曰黄常子是也致行
厨矣
   服王气
老君胎中经云自然绝谷之道长生延年春
承牙精夏承月灵秋尊明露冬受玄精回岁
一浃三百六十四九转移十二而讫从其方
面五色有别周而复始道毕矣绝谷之法计
饱饭不过十二食日减一餐讫十一日减十
一餐余有一餐分半减之讫十八日尽矣肠
中虽空故有谷气正坐随王所在舒手持气
卷四 第 12a 页 0764-112.png
仰头引气仰头咽之安徐细意导气下入胃
管腹中立鸣凡九上九下腹因大饱定心勿
躁即真气不导邪气中入即不佳矣十二日
形体轻便十八日道小成二十七日道中成
三十六日道大成八十一日头面有光百二
十日其道备矣元气大定仍是真人也
太上八素真经云常当清丽烧香入室首南
正卧断隔人物杜绝他想临目闭气叩齿二
十四通存一如法仍见离在头上坎在脐下
坤在左手中巽在右手中轧在左足下艮在
卷四 第 12b 页 0764-113.png
右足下兑在左肋震在右肋八卦有象象中
有气气中有神神人光明备列八方口吐生
气因满虚空分良久云随王先咽次咽相生
春则震王生火夏则离王生土秋则兑王生
水冬则坎王生木四季乾坤艮巽王也其行
者今依月回转巽三月坤六月乾九月艮十
二月咽八气法以鼻取之极气则已微微咽
之春寅卯之月噏震气三取三咽止次饮离
气九取九咽止次季噏巽气四取四咽止次
噏坤气二取二咽止次噏轧气六取六咽止
卷四 第 13a 页 0764-114.png
次噏艮气八取八咽止次噏兑气七取七咽
止次噏坎气一取一咽止都毕叩齿三十六
通摩熨面耳项至四支五体周匝小极乃行
之时皆当清斋三时六时礼拜启愿缓急取
中适人所堪
   服六戊
服气法云常以朝暮先从甲子起续甲子乙
丑丙寅丁卯戊辰止向辰以金梁叩玉瑛修
华池续醴泉以唇檗剥丹池取灵液漱之周
旋至三而一咽其五咽止更续甲戌乙亥丙
卷四 第 13b 页 0764-115.png
子丁丑戊寅止向寅饮食如初一法下竟六
甲凡三十咽咽其精华所谓饮食三五之法
要也金梁者舌也玉瑛者齿也醴泉丹池灵
液皆口中唾也
   服三光
空洞灵章经云朝餐五灵气夕噏三晨光
二十四生图经云大道妙无像运气凝高真
结空自然生震化表二神朝引五星精中噏
日中津夕食黄月华寝卧练五仙变景随空
化倏欻立自然
卷四 第 14a 页 0764-116.png
五符经云食日之精子必长生缘以上天谒
元先常以月一日三日五日七日九日十五
日日出时至日中食之先念心中有日日中
有玄盖盖下有小童故赤气遍身中身外九
重思气满头从顶出上升天日绕日九重咒

日君元阳还归绛宫与我合德俱养小童因
思日精来下入顶鼻孔中咽之三九满心中
心中有三人左即太一父也右即玄光母也
中央即赤子小童也坐金床玉榻执玉盘玉
卷四 第 14b 页 0764-117.png
杯杯中玉英神酒并天芝草见在饮食之仍
不饥渴而长生矣
食月之精可以长生缘之以上天常以月十
五日夜半时向月再拜咒曰
月君子光还归丹田与我合德俱养小童因
思月光白气黄精来下入鼻口中咽之三七
而止月精托肾根长生矣
食星之精上升太清常以日出晡时日中夜
半上念北极太皇星咒曰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某甲好道愿
卷四 第 15a 页 0764-118.png
得长生因念星精来下在两眉间流入鼻孔
中咽之三五思气满心胆脾中有道母主哺
养赤子即不饥长生矣
   丹品
八素经云太上曰仙人唯知飞丹召霜煎炼
云水朱玉鲜金九炉炎霄勤苦极于营赡伺
俟足于劬劳就有成者不过升身上天超跃
玄洲耳此故仙人而已远可游于九宫之间
也则未有得真人之门户也
四极明科经云金液丹经九鼎神图琅玕华
卷四 第 15b 页 0764-119.png
丹八石炼腴智慧上药上化丹方四十六卷
并仙皇之秘事藏于九疑之中五百年一传
   丹名
太上太真科经云仙方九品一曰太和自然
龙胎之醴二曰玉胎琼液之膏三曰飞丹紫
华流精四曰朱光云碧之腴五曰九泉虹华
神丹六曰太清金液之华七曰九转霜雪之
丹八曰九鼎云英九曰云光水石流飞龙虎
玉胎飞丹上药也朱光九泉太清中品也九
转九鼎云光下品也
卷四 第 16a 页 0764-120.png
九真中经云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
神丹或名八景丹或名四蕊紫华或名太微
紫玉瑛或名五珠华丹或名绛生晨华或名
三华上丹或名太上飞刚或名九晨上丹凡
八名也
真人流珠九转神仙九丹经云真人日服九
丹令人神仙度世长生久视长服之寿万世
九丹者九道也九方也治之各自有道治九
丹凡一法也第一之丹名华丹第二之丹名
神符丹第三之丹名神丹第四之丹名还丹
卷四 第 16b 页 0764-121.png
第五之丹名饵丹第六之丹名宜丹第七之
丹名深丹第八之丹名伏丹第九之丹名寒
丹也
上清三天君列纪经云中黄八道金书紫文
九转霜雪琅玕华丹还白玉酒金液流精玉
林结华日月之水皆白日飞仙登天之道也
皆出白帝君所藏于瑶台非有真录不得其

大洞玉经注诀云琅玕郁华七阳日婴九琳
之液八琼之精四蕊紫浆五珠绛生三华飞
卷四 第 17a 页 0764-122.png
刚双珠月明兰腴金𥹋甘露玉瓶青建弱罗
漂芝流灵神渠丹散玄柯连萦琅玕朝结西
皇素盈可以冲跃朱霄飞虚玉清呼而吸之
以至冥灵漱而变之以入帝庭
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云洞阳宫内有流火
庭其中有炎光八炼自然玄丹
太上丹简墨灵经云修飞仙腾超之道当授
神丹三十六水金液之术太清丹经
灵宝真一自然经诀云夫真舍利是金液之
凝精还丹之变化
卷四 第 17b 页 0764-123.png
太元真人茅君内传云茅君各赐其二弟九
转还丹一剂并神方一首各拜而服之仙道
成矣


道典论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