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40811c 页
卷二 第 1a 页 0763-004.png
道教义枢卷之二诸五
    青溪道士孟安排集
  三洞义第五
  七部义第六
  十二部义第七
   三洞义第五
义曰三洞者八会之灵音三景之玄教金编
玉字研习可以还源凤篆云章脩服因兹入
悟此其致也故玉经隐注云三洞经符道之
纲纪正一经云三洞妙法兼而该之一乘道
卷二 第 1b 页 0763-005.png
也本际经云若有经文十二部应三洞者是
名正也
释曰一者洞真二者洞玄三者洞神真以不
杂为义玄以不滞为义神以不测为义通而
为语三名互通何者一乘玄书故是不杂理
然无滞三洞妙旨本自难思故为不测耳从
通制别者灵秘不杂故与真名生天立地其
用不滞故与玄名召制鬼神其功不测故与
神名通称洞者以通同为义明三教并能通
凡入圣又皆同一大乘也然其教迹本洞真
卷二 第 2a 页 0763-006.png
教主天宝君为迹本是混沌太无元高上玉
皇之气洞玄教主灵宝君为迹本是赤混太
无元上玉虚之气洞神教主神宝君为迹本
是冥寂玄通无上玉虚之气其迹本之义具
如九天生神章经义迹及玄门大论所明今
略释三迹明其次第者天是玄义灵是精义
神者无累之义明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与
神名既进中境智渐精胜故与灵名既登上
境智转无滞故与天玄之名也通名宝君者
宝是可尊君是群义明为群生之所尊仰也
卷二 第 2b 页 0763-007.png
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
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
上苍元上录经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
今明玉者无杂就体为名上者上登逐用为
称泰者通泰体事兼明从著入微配三可解
又初登仙域智用通泰名渐之上境故与上
同亦可三境并居界表俱可称上故与上名
居中义兼上下三处并无欲染亦上境最优
故用玉名以标尊胜此并处从人得名也亦
可三清妙处是大道神功当体为名不无其
卷二 第 3a 页 0763-008.png
义通言清者以净为义三清净土无诸染秽
故并言清其中宫室万绪千端变化难思今
不曲尽又三洞体义者寻其人教及境本同
一气赴感适缘作三名说故境教及人寄名
不定或以人目境或以境标教因缘相待随
便而言玉纬经云洞神洞玄洞真是三清境
号斯即以境因经故言洞神等经也今检三
洞经目不同洞神则言洞神二皇洞玄则言
洞玄灵宝洞真杂题诸名此则三皇是逐教
缘为题以三皇是禀教之缘故也灵宝是取
卷二 第 3b 页 0763-009.png
教主为题以生神用灵宝目君故也洞真无
通题杂题诸名者此亦示神无方不可定耳
其三洞法体一往既是言教以色声为体再
论并是难思智用亦可以三一为体三清境
者一往既是境处可以气色为体再论既是
大道智用不可思议人法不二亦具三一为
体即精神气三一也盖法师云境虽是三不
坏是一又序三洞经洞者其卷数题目具如
陆先生三洞经书目录孟法师玉纬七部经
书目陶隐居经目太上众经目三十六部尊
卷二 第 4a 页 0763-010.png
经目等所明今不具辨且论其感降之始序
其流化之缘其洞真是天宝君所出玉纬引
正一经云元始高上玉帝禀承自然玄古之
道撰出上清宝经三百卷玉诀九千篇符图
七千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宫相传玉文
以付上相青童君封于玉华青宫无景元年
又撰一通以封西城山中又太帝君命扶桑
大帝旸谷神王撰出三十一卷独立之诀上
经三百首今独立亦行于世也昔襄城小童
以上清飞步天纲蹑行七元六纪之法降授
卷二 第 4b 页 0763-011.png
黄帝竟无所传元封元年七月七日西王母
上元夫人同下降汉武于咸阳宫授五帝灵
飞六甲上清十二事明年天火烧柏梁台经
飞太空于兹世绝太元真人茅君讳盈师西
城王君受上清玉佩金珰三景躔旋之道以
汉宣帝地节四年三月升天又玄洲上卿苏
君讳林师涓子受上清三一之法亦以宣帝
神爵二年三月六日登仙不传于世起汉孝
平皇帝时西城真人以上清三十一卷于旸
谷之山授清虚真人小有天王褒以晋成帝
卷二 第 5a 页 0763-012.png
之时于汲郡修武县授紫虚元君南岳夫人
魏华存以咸和九年乘飙轮而升天以经付
其子道脱又传杨先生羲晋简文皇帝之师
也羲师南岳夫人受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一
卷至晋孝武皇帝太元十三年升仙又许先
生迈字叔玄小名映改名远游师南海太守
鲍靓受上清众经后渡江入赤城山往而不
返远游弟谧仕晋为护军长史散骑常侍亦
受行众经隐景去世谧子玉斧长名翙字道
翔师先生受上清三天正法曲素凤文三十
卷二 第 5b 页 0763-013.png
一卷遁迹潜化玉斧子黄民民子豫之以宋
元嘉十二年隐剡之小白山以上清灵宝经
三洞妙文寄剡县马朗之家宋有道士楼化
以宋明皇帝太始之末潜因后堂道士殳孝
真密启明帝逼取经还帝使开看忽有五色
紫光洞焕眼前逮元徽元年马乃出诉启请
先者经有敕听还天藏既开太阳难掩赍持
重宝诣马辐臻兹乃上真注笔未简凡庶摹
而传奉号曰真迹目序所明与此同也洞玄
是灵宝君所出高上大圣所撰今依元始天
卷二 第 6a 页 0763-014.png
王告西王母太上紫微宫中金格玉书灵宝
真文篇目十部妙经合三十六卷按太玄都
四极明科曰洞玄经万劫一出今封一通于
太山一通于劳盛山昔黄帝登峨眉山诣天
真皇人请受此法驾龙升天帝喾之时九天
真王驾九龙之舆降牧德之台授帝此法帝
后封之于北钟山夏禹所感之经出没有异
按真一自然经云太极真人夏禹通圣达真
太上命钞出灵宝自然分别大小劫品经中
山神祝八威召龙神经又云徐来勒等三真
卷二 第 6b 页 0763-015.png
以己卯年正月一日日中时于会稽上虞山
传仙公葛玄玄字孝先于天台山传郑思远
吴主孙权等仙公升天合以所得三洞真经
一通传弟子一通藏名山一通付家门子孙
与从弟少传奚奚子护军悌悌子洪洪又于
马迹山诣思远盟受洪号抱朴子以晋建元
二年三月三日于罗浮山付弟子海安君望
世等至从孙巢甫以晋隆安之末传道士任
延庆徐灵期之徒相传于世于今不绝洞神
是神宝君所出西灵真人所撰此文在小有
卷二 第 7a 页 0763-016.png
之天玉府之中序曰云小有三皇文本出大
有皆上古三皇所受之书亦诸仙人所受以
藏诸名山其蜀郡西城峨眉山具有此文抱
朴子云昔黄帝东到青丘过风山见紫府先
生受三皇内文晋时鲍靓学道于嵩高以惠
帝永康年中于刘君石室清斋思道忽有三
皇文刊成字仍依经以四百尺绢告玄而受
后亦授葛法子孙按三皇经序鲍君所得石
室之文与世不同洪或兼受也陆先生所得
初传弟子孙后传陶先生先生分折枝派遂
卷二 第 7b 页 0763-017.png
至兹也
   七部义第六
义曰七部者应迹垂文随机演教括囊众法
普被群生若能游此妙门则得自然悬解此
其致也
释曰七部者今依正一经次一者洞神部二
者洞玄部三者洞真部四者太清部五者太
平部六者太玄部七者正一部正一部前之
三部具如三洞义明今释后四太清者孟法
师云大道气之所结气清体太故曰太清以
卷二 第 8a 页 0763-018.png
境曰经也今谓此经从所辅之境得名何者
此经既明金丹之术服御之者远升太清故
言泰清也太平者太言极大平谓和平明六
合大通为一正平之气斯行故太平经云今
平气行矣有解三台正为太平有解景星见
曰太平今明此经见世能使六合同文万邦
共轨君明物度可谓太平太玄者旧云老君
既隐太玄之乡亦未详此是何所必非摄迹
还本遣玄之又玄寄名太玄耶今明此经名
太玄者当是崇于重玄之致玄义远大故曰
卷二 第 8b 页 0763-019.png
太玄正一者盟威经云正以治邪一以统万
又言法文者法以合离文以分理此言众生
离本所以言离故下文云反离还合合真舍
伪由法乃成也言统万者总摄一切令得还
真故下文云一切学悟少欲欲少近乎道宗
宗道在乎一式也治邪者文云众生根粗去
道奢邈大道慈悯立法训治趣令心开两半
成一一成无败与常道合真故曰正一法文
今明正是不邪一者非二此经正义以破邪
迷虽说百途终归一理故云正一也通言部
卷二 第 9a 页 0763-020.png
者以部别为义三部同言太正一独称正者
以三部辅于三洞大法故同言太正一遍陈
三乘简异邪道故称为正也又论四部缘流
者其卷数题目亦如诸家目录所明今序其
因起者太清以太一为宗老君演说九君申
明道要云太清中经元始中来出于九老传
付老君真人祖袭不绝皆关此君正一经云
太清金液天文地理之经四十六卷此经所
明多是金丹之要又是纬候之仪今不详辩
墨录所明即汉安元年太上将此经付于天
卷二 第 9b 页 0763-021.png
师因此至今也太平者此经以三一为宗老
君所说按甲部第一云学士习用其书寻得
其根根之本宗三一为主然其卷数或有不
同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
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
此经并盛明治道證果修因禁恶众术也其
洞极经者按正一经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
师流传兹日若甲乙十部按百八十戒云是
周赧王时老君于蜀授琅琊干吉至汉顺帝
时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所得神书百七十
卷二 第 10a 页 0763-022.png
卷号太平经帝不信之其经遂隐近人相传
海嵎山石函内有此经自宋梁以来求者不
得往取辄值风雨冥暗雷电激扬至于陈祚
初开屡求弗获陈宣帝雅好道法乃屈周智
响法师往取此经法师至山清斋七日未取
顷之云雾幽晦法师耸虑才至天光朗然乃
命从人开函取经时数十许人开不能得法
师暂用手扶豁然而启因得此经请还台城
帝见迎礼置于至真观中仍请法师于观开
讲尔时利安天下国致太平自此以来斯文
卷二 第 10b 页 0763-023.png
盛矣帝因法师得经故号为太平法师也太
玄者重玄为宗老君所说故道君序诀云玄
玄道宗又太玄经云旡无曰道义枢玄玄而
尹生所受唯得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按正
一经云太上亲授天师太玄经有二百七十
卷推检是汉安元年七月得于此经尔来传
世乃至今日也正一者真一为宗太上所说
正一经云正一遍陈三乘又云天师自云我
受太上老君教以新出道法王长虑后世改
易师法故撰传录文名为正一新出之仪四
卷二 第 11a 页 0763-024.png
十二卷玉纬经云昔元始天王以开皇元年
七月七日丙午中时使三天玉童传皇上先
生白简青录之文自然得乎此法虚无先生
传于唐尧又后圣帝君命小有天王撰集宣
行昔汉末天师张道陵精思西蜀太上亲降
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
师又付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
又授正一盟威妙经三业六通之诀重命为
三天法师正一真人按正一经治化品墨录
云正目经九百三十卷符图七十卷合千卷
卷二 第 11b 页 0763-025.png
付天师师既升天以此法付嗣师等弟子一
切内外至信者修行传习屡有得道之人今
不具载此文因兹行矣又七部义例者强名
立教随成随灭虽复一时匠物而不自越正宗
言乖理会每须融释正一法文经图科戒品
云今一天之下内外要文自开辟以后至于
劫终中国十二万三千卷四方夷蛮戎狄各
八万四千卷此并重理同辞异陈粗细分卷
无定国于三皇至于三代高上老君为师取
要有一万三千卷也其大略如此又须知三
卷二 第 12a 页 0763-026.png
洞四辅自相辅成正一经图科戒品云太清
经辅洞神部金丹已下仙品太平经辅洞玄
部甲乙十部已下真业太玄经辅洞真部五
千文已下圣业正一法文宗道德崇三洞遍
陈三乘太平经云辅者父也扶也今言三太
辅三洞者取其事用相资成生观解若父之
能生也众生钝劣闻深教不解更须开说翼
成方能显悟即是扶赞之义也所以太清辅
洞神者洞神召制鬼神必须太清存守太一
服御金丹助成此道神用乃申洞玄和天安
卷二 第 12b 页 0763-027.png
地保国宁民太平宗教亦复如斯洞真变化
无方神力自在故须太玄明空道成此行重
玄之心既朗万变之道斯成故三十九章号
无生之说西升妙典示善入无为之宗无为
之果既体玄斯致无生之道即洞遣方成正
一遍陈三乘者以具经通明三乘之致也陈
者申也言末俗根钝迷于三乘正一遍申明
也又三洞总为一乘之教故正一云三洞虽
三兼而该之一乘道也太玄为大乘太平为
中乘太清为小乘正一通于三乘也又一切
卷二 第 13a 页 0763-028.png
言教皆起人间三恶道苦非受道器三界著
乐不能进修若圣人逐结生天自修观行不
须教法若欲闻教皆下人间三清二相得自
是不言之教唯人是道器为造行之初故显
应说经在人间也若论圣化无定变转非常
天上人间亦无恒准但从多实义好起人中
耳又观身经云善开方便敷究竟者本际经
云究之言断竟之言尽断烦恼习一切皆尽
具足解脱是名究竟玄门论云究竟是辩成
败之名方便是善巧之目以善巧因缘使得
卷二 第 13b 页 0763-029.png
成辩故升玄经云功业罪行毕则常一也一
往以二乘为方便大乘为究竟次以三乘为
方便一乘为究竟穷论一之与三并为方便
非一非三是为究竟乃至化主化处化法化
缘皆是方便究竟也又按灵书经云元始天
尊告太上道君龙汉之时我为无形常存出
世教化我过去后亿劫无光逮至赤明我又
出世号无名之君以灵宝教化逮至开皇灵
宝真文开通三象我于始青天中号元始天
尊今说是经以度可度之人斯则此劫之初
卷二 第 14a 页 0763-030.png
天尊正为教主至乎上皇元年禅与太上道
君为今天花王故本行经云赤明开运岁在
甲子诞于浮刀盖天西那玉国与灵宝同出
度人元始天尊以我因缘之勋锡我太上之
号封郁悦那林昌玉台天帝王位登高圣治
玄都玉京此言赤明即是今劫开图谓之赤
明非前赤明劫也不言上皇者是总言今劫

    十二部义第七
义曰十二部者文该七部义本三乘穷理则
卷二 第 14b 页 0763-031.png
出乎死生入悟则登乎常乐此其致也正一
经云三乘所修各十二部本际经云总括法
门唯十二事部类分别随根不同
释曰十二部义通于三乘今依本际经释第
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
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
术第十记传第十一赞颂第十二章表第一
本文者三元八会之书长行源起之例是也
真诰紫微夫人云三元八会之书太极高真
所用本者始也根也是经教之始文字之根
卷二 第 15a 页 0763-032.png
又得理之无万法之本文者分也能诠理也
既能分判二仪又能分别法相既能辩折万
事又能表诠至理也第二神符者即龙章凤
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是也神以不测为义
符以符契为名谓此灵迹神用无方利益众
生信如符契第三玉诀者即河上公释柱下
之文玉诀解金书之例是也玉名无染诀语
不疑谓决定了知更无疑染第四灵图者如
舍景五帝之象图局三一之形其例是也图
度也谓度写玄妙传流下世第五谱录者如
卷二 第 15b 页 0763-033.png
生神所述三君本行之陈五帝其例是也谱
绪也录记也谓绪记圣人以为教法亦是绪
其元起使物录持也第六戒律者如六情十
恶之例是也戒者解也界也止也能解众恶
之缚能分善恶之界又能防止诸恶也律者
率也直也慄也率计罪愆直而不枉使惧慄
也第七威仪者如斋法典式请经轨仪之例
是也威是俨嶷可畏仪是轨式所宜亦是曲
从物宜而为威制也第八方法者如存三守
一制魄拘魂之例是也方是方所法者节度
卷二 第 16a 页 0763-034.png
明修行治身有方所节度也第九众术者如
变丹鍊石化形隐景之例是也众多也术道
也修鍊多途为入真初道也第十记传者如
道君本业皇人往行之例是也记志也传传
也谓记志本业传示后人也第十一赞颂者
如五真新颂九天旧章之例是也赞以表事
颂以歌德故诗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亦曰
偈者憩也四字五字为憩息之意耳第十二
章表者如九斋启愿三会谒请之例是也章
明也表奏也谓申明心事上奏大道之通言
卷二 第 16b 页 0763-035.png
部者以部类为义亦以部别为名谓别其义
类以相从也又十二部由序者按灵宝真文
上卷云本文名空阵赤书景皇真文初应唯
是一文之经随五帝所掌开为五篇东方安
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名灵威仰所掌真文
名曰生神宝真洞玄章南方梵宝昌阳丹灵
真老帝君名赤熛弩所掌真文名曰南云通
天宝衿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帝君名含枢纽
所掌真文名曰宝劫洞清九天书西方七宝
金门皓灵皇老帝君名曜魄宝所掌真文名
卷二 第 17a 页 0763-036.png
曰金真宝明洞微篇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
灵玄老帝君名叶光纪所掌真文名曰元神
生真宝明文五老玉篇皆空洞自然之文也
今汎论古今变文凡有六种一者天书阴阳
初分有三元五德八会之义以成飞天之书
后撰为八龙云篆明光之章陆先生解三才
谓之三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为位
三五相合谓之八会为众书之元又有八龙
云篆明光之章自然飞玄之义结空成文字
方一丈肇于未天之内生立一切也按真诰
卷二 第 17b 页 0763-037.png
紫微夫人说三元八会建文章之祖八龙云
篆是其根宗所起有书之始而先生云八会
三才五行便是既判之后赤书又云灵宝赤
书五篇真文出于元始之先即此而论三元
应非三才五篇应非五行也正应是三宝文
人之三气三气自有五德耳故九天生神章
经云天地万化自非三元所育九气所导莫
能生也故知三元在天地未开三才未有之
前也三元者一曰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
气二曰赤混太无元上玉虚之气三曰冥寂
卷二 第 18a 页 0763-038.png
玄通无上玉虚之气五德所本有三即阴阳
和阴有少阴太阴阳有少阳太阳就和中之
和为五德也篆者撰集灵书谓之云篆此则
三元八会之文皆是天书也二者演八会为
龙凤之文谓之地书此下玄圣所述以写天
文也三者轩辕之时苍颉傍龙凤之势采鸟
迹为古文以代结绳即古体也四者周时史
籀变古文为大篆五者秦时程邈变大篆为
小篆六者秦后盱阳变小篆为隶书又云汉
谓隶书曰佐书或言程邈狱中所造出于徒
卷二 第 18b 页 0763-039.png
隶故以隶为名是为六文也又有八体六书
今不具叙耳又汉和帝时蔡伦始造纸尔前
唯书简牒牒者诠牒语事简者在简不繁但
知本是天书以下八体六文皆从真文出耳
又蒙恬造笔精能故称蒙恬造笔也然未知
何时书经于纸卷今谓劫初已自有笔太真
所书何容无纸及以八体六文等耶以天尊
造化具一切法故也但后人承用自有前后
耳神符者明一切万有莫不以精气为用故
二仪三景皆以精气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
卷二 第 19a 页 0763-040.png
以精气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
精气也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
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
持劫运安镇五方然此符字本于结空太真
仰写天文分置方位区别图象符书之异符
者通取云物星辰之势书者别折音白诠量
之旨图者尽取灵变之状然符中有书参以
图象书中有图形声并用而三洞经中符有
作今字者此亦如古文尚书有与今字同者
耳玉诀者此别有经二卷太上道君于南丹
卷二 第 19b 页 0763-041.png
洞阳上馆为学士王龙赐说此灵文玉字之
诀但求知定是何代所注又说诸修符醮五
方思存移灾等法然正是解诀八会之文也
灵图以传有书以传无无者言之与理无有
形迹定志图局之例是也有者有形之与迹
八景及人鸟之例是也或镇之五岳保制劫
运或广被十方开化周普或宣之上古极物
之迷或传之下世哀物之苦皆大慈之德随
病设方大哀之心赴缘说法也谱录者谱如
生神章前三宝君及本行道君自序宿世根
卷二 第 20a 页 0763-042.png
本之例是也录者修别神真位次名讳八景
及内音之例是也谱之用者众生或谓生死
之理欻然而有欻然而无如彼草木无所缘
起故述源本宿因令其得悟录亦是修牒名
领以付学人令其领录存思以自防保共举
人身以升天也戒律者戒止也法善也止者
止恶心口为誓不作恶也戒之为义又有详
略详者太清道本无量法门百二十九条老
君及三元品戒百八十条观身大戒三百条
太一六十戒之例是也略者道民三戒录生
卷二 第 20b 页 0763-043.png
五戒祭酒八戒想尔九戒智慧上品十戒明
真二十四戒之例是也律者终出戒中无更
别目多论罪报刑宪之科如天师制鬼玄都
女青等律具斯则戒主于因律主于果以戒
论防恶律论止罪故也威仪者三元本有威
仪俯仰之格三千四百龙汉之后文多不备
此以末世不堪故略不传耳其论斋功德凡
有二种一者极道二者济度极道者洞神经
云心斋坐忘至极道矣本际经云心斋坐忘
游空飞步济度者依经有三箓七品三箓者
卷二 第 21a 页 0763-044.png
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二者玉箓
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三者黄箓斋下拔地
狱九玄之苦七品者一者三皇斋求仙保国
二者自然斋修真学道三者上清斋升虚入
妙四者指教斋禳灾救疾五者涂炭斋悔过
请命六者明真斋拔九幽之魂七者三元斋
谢三官之罪此等诸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
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仪轨其外又有六斋
十直甲子庚申八节本命百日千日等斋通
用自然之法其六斋月者正月三月五月七
卷二 第 21b 页 0763-045.png
月九月十一月又有三长斋月即正月七月
十月十直者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
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
日三十日其六斋八节可知今不具辩方法
者大略有九一者粗食麻麦也二者蔬食菜
茹也三者节食中食也四者服饵符水及丹
英也五者服芽五方云芽也六者服光日月
七元三光也七者服气六觉之气天地四方
之妙气也八者服元气一切所禀三元之气
太和之精在乎太虚也九者胎食我自所得
卷二 第 22a 页 0763-046.png
元精之和为胞胎之元即清虚降四体之气
不复关外也粗食止诸耽嗜蔬食省诸肥腴
节食除烦恼浊保精所以具身神体成英华
服芽所以变为芽服光所以变为光服六气
所以化为六气游乎十方服元气化为元气
与天地合体食胎气所以反为婴童与道混
合为一也此之变化迭运改易不复舍身而
更受身往来生死也今意方法未必止是食
事其或是方药按摩等事可寻也以前事迹
并出上经灵书紫文经及真诰裴君授道具
卷二 第 22b 页 0763-047.png
有此事众术者无所不通大而论之略有五
事一者思神存真二者心斋坐忘三者步虚
飞空四者餐吸六气五者导引三光此皆心
气相使而神道冥通也论其变化凡有三种
一者白日升天谓功成道备三万六千神及
三一帝一混合为体成乎妙一故能与神俱
游即身而升天也二者尸解或以刀剑竹木
代尸俄尔升举欻失所在或遗皮壳或受殡
埋后开棺中但有杖舄或游五岳或可升天
南宫有流火之庭金门有冶鍊之水凡生而
卷二 第 23a 页 0763-048.png
内飞登天者亦先诣火庭鍊其形神死而升
天者亦先诣庭池鍊其魂骸皆随其功业也
三者灭度尸形不灰如太一守尸或经年岁
尸还成人也记传者托则追志过去之事亦
有预记未来之事传者撰也谓相传系续凡
圣神之体略有二事一者自然二者学得也
大洞经云得洞经者从死得生从生得道从
道得仙从仙得真从真得为上清黄老君三
十九真二十四帝百八十道君天尊上圣亦
有自然妙气应化所作亦有修习后成自然
卷二 第 23b 页 0763-049.png
后学合为一也然此圣真阶次千流万品今
不具显也赞颂者四言以象四时四气五言
以法五行五德七言以法七元七曜有本文
赞颂始九天生神之流以三洞飞玄之气是
本文赞颂也后诸经中或有道君真人诸天
赞颂此皆玄圣所作共在经中章表者此修
正一遍多但一切万机其迹各别故圣人垂
法制之以事然道在人心而方须表奏者既
未能冥会则因事而显事显则心明故尽其
形迹也夫人心无质运之有境境净则心明
卷二 第 24a 页 0763-050.png
心明则行洁行洁可以交神灵心明可以会
天道故登坛告盟黄章表奏使心形俱尽人
会神合也章信科云输物明信信道则舍财
消灾解祸大体多名其要有二一者赐与凡
夫爱及鸟兽蠕动蝖飞皆同本始二者供奉
三尊崇饬三宝周给圣贤同日供养也



道教义枢卷之二
卷二 第 24b 页 0763-05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