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0756-106.png
太上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
   中黄之道章第一
人生受正委和以生含纯一之气保至真之
元阴阳和而后疾疢不生形骸坚固而后丹
元可守不亏元气故得大全是以中黄之道
适正为本知本者不反不侧不乖不偏理上
下得四隅知所以在达所以存知所在故不
失其方达所存故不遗其想辨方知想是谓
正道深于道者能之苟不深于道则忘本务
末不归正中而中黄之道乖矣中言其位黄
卷一 第 1b 页 0756-107.png
言其色知位不失识色不胶非位非色得其
所得今黄天之气横于胸臆明其本真不迷
不忒此之谓信何谓至信信在其中黄钟之
宫中气所兆年谷以丰人生如是可以守一
守一既脩八柱以立八柱既立金丹赫奕三
千功成步虚升陟
   黄庭之景章第二
浑沦辟而神洲之理明形骸生而五官之用
著天地立乾坤成如立蜂房如生蚁壤乾坤
之外亦有乾坤六合之内岂无六合惟乾坤
卷一 第 2a 页 0756-108.png
之理六合之义求之于身则一身之中天地
既位则青华之都肝之正宫赤明之府心之
正室素辉之景肺之正位黑玄之郡肾之正
楼脾位乎中名曰黄庭以金为屋以玉为门
门玉如㲄色如蒸粟有真人焉金缕之衣如
童子坐金莲名蕊珠字瑶仙识其面者可使
与天齐年守其宫阙念之常存故能入于玄

   虚四谷章第三
眼为神光之谷耳为和声之谷口为灵泉之
卷一 第 2b 页 0756-109.png
谷鼻为真香之谷知中黄之道者使眼无非
视而神光荧荧使耳无非听而和声殷殷口
无妄食而灵泉清鼻无妄闻而真香馨自然
而巳恶欲不至则正气明正气明谓之虚恬
虚恬者如橐籥可上可下而正气交错不忤
于中中扄广漠洞然开阔不流于妄即是真
作既曰即真可以得道道非他求本自我身
四谷不虚所以失道虚以为用中扄圆融光
照内反发乎泰定如有巨室四窗高明于中
居止可谓明白故正中黄中黄者虚四谷也
卷一 第 3a 页 0756-110.png
   塞二兑章第四
二兑者气精泄之门户也人之所以夭折易
衰者前兑伤其精后兑伤其气伤精而精不
固则妄淫是名横流之兑丧气则气易耗而
妄发是名贼流之兑善养精气者以精出乎
思思本乎脾于是绝思以气出乎食食本乎
脾于是绝食绝思则真精内固不以好色而
荡摇绝食则真气内全不以美味而败散识
二兑之正理则中田固而有养中田固矣所
以长寿故正中黄者必塞二兑
卷一 第 3b 页 0756-111.png
   开二洞章第五
二洞者神宫之正位也仙药之本原气液之
道路顶为乾灵之洞能开之则气出入之门
户也上腭为玉神之洞能开之则精液出入
之关键也能中黄者既四谷虚而外邪不侵
二兑塞而内正不发则无思绝食举气而向
上则庆云出入于乾灵之门可以飞神取液
而漱咽则灵液出于玉神之泉可以灌溉金
鼎于此而嘉禾植善得中黄开洞诀方始名
为大列仙比其要知其要得道之本也
卷一 第 4a 页 0756-112.png
   立八柱章第六
身者神之舍也以形言之谓之眉宇以气言
之谓之气宇以性言之谓之泰定之宇故身
者神之所舍欲神舍之长存者莫善于立柱
柱者屋室之主也元气者础也元气为础而
八柱立何谓八柱虚四谷谓之五明之柱塞
二兑谓之两极开二洞谓之辅栋以元气为
基以精神为覆帱而后居焉以安吾之性以
全吾之道道者大而无外也不沉不浮得所
住知所生知所定适所安正所正而宾主之
卷一 第 4b 页 0756-113.png
道立矣宾犹铅汞也主犹心肾也心肾正铅
汞生而后可以安金鼎为大烹也故善学者
以身为安宅以见闻觉知为风雨立八柱安
垣墉而风雨之患消矣所以先识其道次明
其景立基定方如王建国面南背北向明而
治此其道也
   正位章第七
道者适乎正中得正中之道则洞然而已何
谓洞然如彼卜宅各安其居宜前堂后室各
适其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各守
卷一 第 5a 页 0756-114.png
其方于是布八卦定三田知升降审节候明
自然也而吾以不明明白自白也而吾以不
染染则不明明则莫大之明不染染物不得
而染以之识正果全正真超正路出正途泰
然圆融恰然不动此名正位之本识鼎之所
既识鼎所还丹可取
   正性章第八
有正性有妄性性本一也未尝有二守一去
二得其正性如性之正不失所正正而不泥
何事于正正者正也正所不正不正乃正随
卷一 第 5b 页 0756-115.png
其所正合乎正真是名正性性自恬和以和
故通以通故达以达故明明明之性是谓正
性也
   浑含章第九
中黄本非意立唯浑含斯识中黄八柱本非
精思唯中黄斯有八柱柱立而宅成础坚而
柱稳推浑含而天地之理得矣天地之理得
而成立乎中正矣故不知中黄未可以言人
也一饮食之肥瘦亦中黄也一是非之绝累
亦中黄也知中黄而大道彰矣
卷一 第 6a 页 0756-116.png


太上灵宝净明中黄八柱经







卷一 第 6b 页 0757-004.png